CN114524802A - 一种喹啉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喹啉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24802A
CN114524802A CN202210217085.3A CN202210217085A CN114524802A CN 114524802 A CN114524802 A CN 114524802A CN 202210217085 A CN202210217085 A CN 202210217085A CN 114524802 A CN114524802 A CN 1145248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mula
quinoline compound
reaction
synthesis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1708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24802B (zh
Inventor
王勇
谢鸷生
罗枭
陈东
秦超
程婷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esources Sanjiu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esources Sanjiu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esources Sanjiu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esources Sanjiu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1708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2480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248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248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248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248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0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ly one nitrogen atom
    • C07D401/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ly one nitrogen atom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 C07D401/1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ly one nitrogen atom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linked by a chain containing hetero atoms as chain link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84Recycling of catalys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lural Heterocyclic Compound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明提供了一种如式I所示的喹啉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包括,在NMP中,在有机酸催化下,将2,4‑二氟苯甲醛与式II所示的喹啉化合物中间体接触,反应,即得,该方法不仅可以实现均相反应,明显提高喹啉化合物的产率,而且也大大提高了粗品纯度(粗品收率高达95%以上,纯度高达94%以上),降低纯化难度,操作方便,有利于工业规模化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喹啉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喹啉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喹啉类化合物常被用于治疗恶性肿瘤,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2977014A在说明书中记载了具有式I的化合物及其盐,说明书中记载了其可用于抑制肺癌细胞、结肠癌细胞、胃癌细胞、肝癌细胞、乳腺癌细胞、恶性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等多种肿瘤细胞。
Figure BDA0003535404720000011
式II所示的化合物作为式I所示喹啉化合物的重要中间体,现有技术中式I所示喹啉化合物通常采用式II所示的化合物在异丙醇的环境下,回流反应,抽滤获得。然而该工艺的产物收率仅为60%左右,难以有效提升,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不利于工业化生产,而且产物经过滤后残留较多反应副产物,纯度低下,自该路线公开至今,并没有人关注此位置的改进。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喹啉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存在的收率、纯度低下的缺陷。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式I所示的喹啉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包括,
在NMP中,在有机酸催化下,将2,4-二氟苯甲醛与式II所示的喹啉化合物中间体接触,反应,即得;
Figure BDA0003535404720000021
其中,NMP为N-甲基吡咯烷酮。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有机酸选自乙酸、对甲苯磺酸和乙二酸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2,4-二氟苯甲醛与式II所示的喹啉化合物中间体的摩尔比为2.8-3.2:1.0。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式II所示的喹啉化合物中间体的质量与NMP的体积比为1.0kg:5.0-8.0L。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合成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2,4-二氟苯甲醛、NMP和有机酸混合,得到混合液;
(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液与式II所示的喹啉化合物中间体混合,反应,制得式I所示的喹啉化合物。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1)中,在搅拌下混合,混合温度为20-30℃,时间为0.5-1h。
本发明中,室温指的是20-30℃。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2)中,在搅拌下反应,反应温度为35-45℃,时间为6-16h。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反应之后还包括对反应液进行提纯的步骤。
作为更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提纯步骤中,采用碱性水溶液调节反应液的pH为9-10,析晶,过滤,收集固体,干燥,制得式I所示的喹啉化合物粗品。
可在室温下或者低于室温的条件下析晶,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搅拌下析晶,析晶过程的温度为0-30℃,时间为4-6h。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碱性水溶液选自质量百分数为5%-15%%的碳酸钠的水溶液。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提纯步骤之后还包括取式I所示的喹啉化合物粗品,加入水混合,固液分离;取固体,加入四氢呋喃,加热溶解;然后加水混合,降温,固液分离,取固体干燥,制得式I所示的喹啉化合物纯品。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次加入的水的体积与式II所示的喹啉化合物中间体的质量比为10:1。第一次加入的水的体积与式II所示的喹啉化合物中间体的质量比为3:1。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四氢呋喃的体积与式II所示的喹啉化合物中间体的质量比为10:1。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提纯步骤之后还包括取式I所示的喹啉化合物粗品,加入水混合,离心;取固体,加入四氢呋喃,55-65℃下加热溶解;然后加水在55-65℃下搅拌混合3h,在7h内缓慢降温至20-30℃,过滤,干燥,制得式I所示的喹啉化合物纯品。
本发明中,式II所示的喹啉化合物中间体可以采用现有的方法合成制备,例如采用专利文献CN102977014A实施例1中公开的合成方法,通过步骤A-J合成得到,工艺流程如下:
Figure BDA0003535404720000041
式II所示的喹啉化合物中间体也可以采用如下方法步骤合成得到:(1)取式IV所示化合物、碱性催化剂和氯甲酸苯酯,在NMP环境中接触,反应,得到反应液;
(2)将步骤(1)制得的反应液与水合肼混合,反应,即得;
Figure BDA0003535404720000051
本发明中优选第二种方法,该方法中,步骤(1)和步骤(2)使用同一种溶剂,发明人前期考察了多种溶剂,例如DCM、THF、二氧六环、DMSO、乙酸乙酯等,无法实现两步均为均相反应,意外发现采用NMP为反应溶剂,将式IV化合物、碱性催化剂和氯甲酸苯酯在NMP接触下反应,然后与水合肼混合反应的合成方法,不仅可以实现两步均相反应,大大提高如式II所示喹啉化合物中间体的产率,大大提高了粗品纯度,降低了纯化难度,而且仅需要最后一步提纯工艺,中间无需蒸除原反应溶剂后更换新溶剂,操作方便,有利于工业规模化生产,此外,采用NMP为溶剂实现均相反应,还极大降低了水合肼的用量(由60.0eq降低至6.0~8.0eq,即本发明只需要采用现有技术水合肼用量的0.1-0.13倍),有利于环保和生产安全性。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1)包括,采用NMP溶解式IV所示化合物,形成溶液,取溶液与碱性催化剂和氯甲酸苯酯混合,反应,得到反应液;或者,包括采用NMP溶解式IV所示化合物和碱性催化剂,形成溶液,取溶液和氯甲酸苯酯混合,反应,得到反应液。采用上述两种方式更加有利于反应正向进行,提高反应收率。
CN102977014A中采用的合成方法为先制备得到式III所示化合物,通过式III所示的反应物与水合肼反应,然而本发明研究发现该方法制得的式II所示喹啉化合物中间体的收率低下,同时含有较多水合肼残留。研究后得知,原因在于式III所示化合物与水合肼在二氧六环中为非均相反应,导致式II所示喹啉化合物中间体的收率低下,反应体系蒸除溶剂后过滤,喹啉化合物中间体残留较多水合肼无法除去。而本发明采用一锅反应,式III所示反应物无需提纯,不仅操作简单,而且能够提高反应收率,同时能够有效清除式II所示喹啉化合物中间体的水合肼残留,提高反应纯度。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式IV所示化合物的质量与NMP的体积比为1.0kg:4.0-6.0L。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碱性催化剂选自三乙胺、4-二甲氨基吡啶(DMAP)、碳酸钾和吡啶中的至少一种。相比于其他碱性催化剂来说,本发明优选吡啶制备喹啉化合物中间体,不仅安全可靠,不会因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而影响安全性,更加适宜工业规模化生产,而且收率也明显高于使用其他碱性催化剂的情况。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式IV所示化合物与水合肼的摩尔比为1:6.0-8.0。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1)的反应温度为20-30℃,更优选地,时间为至少2h,例如为2-3h。通过控制式IV所示化合物与水合肼的摩尔比为1.0:6.0-8.0,在20~30℃反应条件下,即实现高收率合成式II所示化合物(式IV到式II总收率超过94%,纯度超过94%),同时较专利CN102977014A实施例1中类似化合物的合成,极大降低水合肼使用量(由60.0eq降低至6.0-8.0eq),提高了生产安全性和环保性。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式IV所示化合物与氯甲酸苯酯的摩尔比为1:1.0-1.2。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2)的反应温度为20-30℃,更优选地,时间为至少2h,例如2-6h。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1)中,在温度为20-30℃的搅拌条件下溶解,更优选地,溶解时间为0.5-1.0h。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2)中,在温度不高于30℃的条件下采用滴加的方式混入氯甲酸苯酯。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对步骤(2)反应之后得到的反应液进行提纯的步骤;
更优选地,在提纯步骤中,采用碱性水溶液调节反应液的pH为10-12,析晶,固液分离,收集固体,干燥,制得式II所示的喹啉化合物中间体纯品。
其中,固液分离采用常规方式,例如,过滤或者离心。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加入碱性水溶液之前还包括采用滴加方式加入水的步骤,滴加时间为3-5h,式IV化合物的质量与水的体积之比为1kg:15L。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搅拌下析晶,析晶过程的温度为0-20℃,时间为6-10h;和/或,所述碱性水溶液选自质量百分数为5-15%的氢氧化钠的水溶液。
本发明中,式IV化合物可以通过购买,或者采用现有的方法合成制备,例如采用专利文献CN102977014A实施例1中公开的合成方法,通过步骤A-H合成得到。
Figure BDA0003535404720000081
本发明还通过对步骤A-H进行改进,以更加适应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需求,例如,步骤A中,现有技术采用向3-甲氧基-4羟基苯乙酮中滴加1-溴-3-氯丙烷的方式,而本发明优选地实施方式采用向1-溴-3-氯丙烷中分次加入3-甲氧基-4羟基苯乙酮(例如平均分三次)。
步骤B中,现有技术中采用将反应液倒入冰水中,收集有机层,有机层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洗至中性,无水硫酸钠干燥,蒸干溶剂的方式纯化,而本发明优选地实施方式采用将反应液倒入冰水中,然后水相用CH2Cl2萃取两次,合并有机相用水洗至水相近中性,减压蒸除溶剂。
步骤F中,现有技术采用将反应液加入到冰水的方式淬灭反应。而本发明优选地实施方式采用向反应体系倒入冰水淬灭。通过上述对各步骤综合改进,使得本发明改进后的合成方法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喹啉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发明人前期考察了多种溶剂,例如乙醇、异丙醇、THF等大量溶剂,均无法实现均相反应,意外发现采用NMP为反应溶剂将2,4-二氟苯甲醛与式II所示的喹啉化合物中间体接触,反应,不仅可以实现均相反应,明显提高喹啉化合物的产率,而且也大大提高了粗品纯度,降低了纯化难度,操作方便,有利于工业规模化生产,粗品收率高达95%以上,纯度高达94%以上,经纯化后符合中国药典及ICH相关指导原则中原料药质量要求。
2.本发明提供的喹啉化合物的合成方法,通过控制2,4-二氟苯甲醛与式II所示的喹啉化合物中间体2.8-3.2:1.0,可以高效(收率>95%,纯度>94%)生产出喹啉化合物粗品,合成方法的后处理简便,使用碳酸钠或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pH9-10后析晶洗涤即的喹啉化合物粗品。
通过式II所示的喹啉化合物中间体的质量与NMP的体积比为1.0kg:5.0-8.0L,该质量体积比下,能够充分溶解式II所示的喹啉化合物中间体和2,4-二氟苯甲醛,反应均相快速,副产物少,进而使式II所示的喹啉化合物中间体充分转化为喹啉化合物。
4.本发明提供的喹啉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前期研究还发现采用现有的方法制得的喹啉化合物的纯度低下,产物未经过滤残留较多反应副产物。通过研究获知现有方式制备的式II喹啉化合物中间体残留大量水合肼,与2,4-二氟苯甲醛反应生成副产物残留在喹啉化合物中。本发明研究发现通过采用碱性水溶液调节步骤(2)制得的反应液的pH为9-10,然后析晶,过滤的方法有效清除未反应的水合肼和其他可能的未知杂质(将水合肼和其他水溶性杂质留在碱性水溶液中),提高式II喹啉化合物中间体的纯度,进而提高喹啉化合物产品的纯度,降低纯化难度。
5.本发明提供的喹啉化合物的合成方法,通过在搅拌下析晶,析晶过程的温度为20-30℃,时间为4-6h,能够进一步脱除杂质,提高产品纯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1中式I所示的喹啉化合物的1H NMR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下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述最佳实施方式,不对本发明的内容和保护范围构成限制,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或是将本发明与其他现有技术的特征进行组合而得出的任何与本发明相同或相近似的产品,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实验步骤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常规实验步骤的操作或条件即可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试剂产品。
本发明各实施例和对比例中式I所示的喹啉化合物的纯度通过高效液相法检测,取式I所示的喹啉化合物10mg加甲醇10ml制得供试品溶液,取供试品溶液注入液相中检测,色谱条件如下:
Figure BDA0003535404720000111
式II所示的喹啉化合物中间体的纯度通过高效液相法检测,取式II所示的喹啉化合物10mg加甲醇10ml制得供试品溶液,取供试品溶液注入液相中检测,色谱条件如下:
Figure BDA0003535404720000121
式III所示的喹啉化合物中间体的纯度通过高效液相法检测,取式III所示的喹啉化合物10mg加甲醇10ml制得供试品溶液,取供试品溶液注入液相中检测,色谱条件如下:
Figure BDA0003535404720000122
Figure BDA0003535404720000131
中间体IV的纯度通过高效液相法检测,取中间体IV10mg加甲醇10ml制得供试品溶液,取供试品溶液注入液相中检测,色谱条件如下:
Figure BDA0003535404720000132
Figure BDA0003535404720000141
中间体V、VI、VII、VIII、IX和XI的纯度通过高效液相法检测,取中间体10mg加甲醇10ml制得供试品溶液,取供试品溶液注入液相中检测,色谱条件如下:
Figure BDA0003535404720000142
实施例1式I所示的喹啉化合物的合成与纯化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式I所示的喹啉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向反应釜加入2,4-二氟苯甲醛9.9kg(3.0eq)、NMP 58.5L(5V)及AcOH 0.4kg(0.3eq),20-30℃搅拌0.5小时,加入下述方法制得的式II所示的喹啉化合物中间体11.7kg(1.0eq)至反应釜。调节温度35-45℃,搅拌反应8h。调节温度20-30℃,缓慢滴加10wt%Na2CO3溶液调节反应液pH约9-10(pH值为比色卡检测),20-30℃搅拌析晶5h。过滤,用纯化水漂洗滤饼,干燥后得粗品14.0kg,产率95.6%,纯度94.8%。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式I所示的喹啉化合物的纯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干燥后的粗品14.0kg返釜,加入纯化水117L(10V),20-30℃打浆6小时,离心,使用纯化水23.4L(2V)漂洗滤饼。将所得滤饼返釜,加入四氢呋喃117L(10V)到反应釜中,升温至55-65℃,保温搅拌溶清后,缓慢滴加纯化水35.1L(3V),55-65℃搅拌3小时,控制约7小时缓慢降温至20-30℃,过滤使用纯化水23.4L(2V)漂洗滤饼。45-55℃干燥20h,得式I所示的喹啉化合物纯品10.1kg,产率69.1%,纯度99.3%。
经检测:
ESI-MS[M+H]+622.2
1H-NMR(核磁溶剂:DMSO-d6)
Figure BDA0003535404720000151
表1.式I化合物1H-NMR数据及归属
Figure BDA0003535404720000152
Figure BDA0003535404720000161
其中,本实施例中采用的式II所示的喹啉化合物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如下:
(1)步骤A:中间体XI的合成
将1-溴-3-氯丙烷91.5kg和无水碳酸钾80.3kg,加入到反应釜中,加入330kgDMF,然后室温加入3-甲氧基-4羟基苯乙酮23.0kg,室温反应3.5h,然后再室温加入3-甲氧基-4羟基苯乙酮23.0kg,室温反应5h,最后室温加入3-甲氧基-4羟基苯乙酮23.0kg,室温反应15.5h,将所得反应液倒入690kg冰水中,搅拌2.0h,过滤干燥得92.0kg固体(中间体XI),收率92.0%,纯度99.1%。
(2)步骤B和C:中间体IX的合成
将DCM 740kg,步骤A所得中间体92.0kg加入到反应釜中并冷却至-15~-10℃,然后用蠕动泵将发烟硝酸(89.6kg,3.75eq)缓慢加入到反应釜中,-15~-10℃下反应2.0h,将体系倒入冰水中,然后水相用CH2Cl2萃取两次,合并有机相用水洗至水相近中性,减压蒸除溶剂。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缩醛(DMF-DMA)153kg和甲苯397kg,在温度为95℃条件下反应16h减压蒸除溶剂,再加入甲基叔丁基醚(MTBE)136kg,降温至-15~-10℃并搅拌3h,过滤干燥得85.0kg固体(中间体IX),收率65.0%,纯度95.3%。
(3)步骤D:中间体VIII的合成
将乙酸710kg抽入2000L反应釜中,将步骤B和C所得中间体(85.0kg,1.0eq)加入釜中并升温至70℃。将Fe粉(总质量69.2kg)分批加入并控温为95-100℃。反应体系于95-100℃反应40min。过滤收集滤液,滤液在搅拌下加入MTBE1700L,在-5-0℃下搅拌0.5h,过滤得滤饼并用水680L清洗,滤饼在50℃减压干燥,得34.8kg产物(中间体VIII),产率52.5%,纯度97.0%。
(4)步骤E:中间体VII的合成
将乙腈(CH3CN)174L抽入釜中,将步骤D所得中间体34.7kg及4-甲基哌啶51.4kg加入反应釜中,75-80℃反应4h。减压蒸除溶剂,向浓缩体系中加入乙酸乙酯(EtOAc)174L,搅拌析晶3.5h,过滤收集滤饼。滤饼在50℃减压干燥,得产物(中间体VII)35.8kg,产率83.5%。
(5)步骤F:中间体VI的合成
将CH3CN107L及三氯氧磷5.5kg(POCl3,6.9eq)抽入反应釜,将步骤E所得中间体35.8kg加入反应釜,75-80℃反应4h。45℃减压蒸除溶剂,向反应体系倒入冰水573L淬灭。用50%(w/v)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pH为11-12。加40-45℃水573L稀释至盐溶解,将料液转移至离心机甩滤,用水14.3L洗涤滤饼5次,滤饼在50℃减压干燥得产物31.5kg(中间体VI),产率83.6%,纯度98.4%。
(6)步骤G:中间体V的合成
将乙醇100L抽入到反应釜,加热回流30min后,放出,将氯苯100L抽入到反应釜,洗涤30min后,放出。将氯苯157L抽入反应釜,将步骤F所得中间体31.4kg及2-氟-4硝基苯酚21kg加入反应釜,135-140℃反应12h。反应体系降温至-10~-5℃析晶2h。过滤得到滤饼,用DCM 628L溶解滤饼,用10%(w/w)K2CO3溶液502L分5次清洗有机相至水层近无色。用5%(w/w)食盐水洗涤有机相两次,有机相35-40℃浓缩,加入异丙醚251L20-30℃析晶4h,抽滤得到滤饼。滤饼用EtOH314L溶解并加热至80℃搅拌0.5h,降温至20-30℃析晶5h,抽滤得到滤饼,滤饼用少量EtOH 9.4L清洗,干燥得产物21.0kg(中间体V),产率50.0%,纯度97.7%。
(7)步骤H:中间体IV的合成
将乙醇100L抽入到反应釜,加热回流30min后,放出(重复2次)。将乙醇252L抽入反应釜。将浓HCl(>36%)加入反应釜,升温至60-65℃并将Fe粉15kg(6eq.)加入反应釜搅拌10min。分批加入步骤G所得中间体21.0kg并升温至75-80℃反应2h。降温至50-55℃加入活性炭的EtOH42L溶液升温至75-80℃反应0.5h,加入水42L75-80℃回流10min,过滤得到滤液。冷却至10-15℃并用5%(w/w)K2CO3调节pH为10-11。加1260L水稀释并在15-20℃析晶2h。过滤得到滤饼并用水清洗至滤液pH至约7,滤饼在45℃减压干燥得产物(即为式IV化合物)15.8Kg,产率80.0%,纯度99.0%。
(8)步骤I和步骤J:式II所示的喹啉化合物中间体的合成
将式IV化合物15.8kg(36mol,1.0eq)和NMP79L加入反应釜中,控制反应釜内温度为20-30℃,搅拌0.75h至反应液溶清,加入吡啶5.7kg(72mol,2.0eq)到反应釜中。控制反应釜内温度为20-30℃,缓慢滴加氯甲酸苯酯6.2kg(39.6mol,1.1eq)到反应釜中,20-30℃搅拌反应2.5h,采用HPLC检查式IV化合物反应完全(<0.5%)及式III化合物的纯度(>95%),加入80%(w/w)水合肼水溶液15.7kg(252mol,7.0eq)到反应釜中,20-30℃搅拌反应3h。缓慢滴加纯化水237L到反应釜中(滴加时间4.0h),控温20-30℃缓慢滴加10%(w/w)NaOH水溶液调节反应液pH为10-11。调节反应釜内温0-20℃,搅拌析晶8h。过滤,使用纯化水洗涤滤饼。滤饼45℃真空干燥20h,得产物(式II所示的喹啉化合物中间体)11.8kg,产率95.2%,纯度95.7%。
实施例2式I所示的喹啉化合物的合成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式I所示的喹啉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向反应釜加入2,4-二氟苯甲醛9.24kg(2.8eq)、NMP 58.5L(5V)及AcOH 0.4kg(0.3eq),20-30℃搅拌1小时,加入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得的式II所示的喹啉化合物中间体11.7kg(1.0eq)至反应釜。调节温度35-45℃,搅拌反应14h。调节温度20-30℃,缓慢滴加15wt%的Na2CO3溶液调节反应液pH约9-10,20-30摄氏度搅拌析晶5h。过滤,用纯化水漂洗滤饼,干燥后得粗品14.1kg,产率96.3%,纯度94.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式I所示的喹啉化合物的纯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干燥后得粗品14.1kg返釜,加入纯化水117L(10V),20-30℃打浆6小时,离心,使用纯化水23.4L(2V)漂洗滤饼。将所得滤饼返釜,加入四氢呋喃117L(10V)到反应釜中,升温至55-65℃,保温搅拌溶清后,缓慢滴加纯化水35.1L(3V),55-65℃搅拌3小时,控制约7小时缓慢降温至20-30℃,过滤使用纯化水23.4L(2V)漂洗滤饼。45-55℃干燥20h,得产物10.4kg,产率71.1%,纯度99.4%。
实施例3式I所示的喹啉化合物的合成与纯化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式I所示的喹啉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向反应釜加入2,4-二氟苯甲醛10.6kg(3.2eq)、NMP58.5L(5V)及AcOH 0.4kg(0.3eq),20-30℃搅拌1小时,加入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得的式II所示的喹啉化合物中间体11.7kg(1.0eq)至反应釜。调节温度35-45℃,搅拌反应16h。调节温度20-30℃,缓慢滴加质量百分数为8%的Na2CO3溶液调节反应液pH约9-10,20-30摄氏度搅拌析晶6h。过滤,用纯化水漂洗滤饼,干燥后得粗品14.2kg,产率97.0%,纯度94.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式I所示的喹啉化合物的纯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干燥后得粗品14.2kg,加入纯化水117L(10V),20-30℃打浆6小时,离心,使用纯化水23.4L(2V)漂洗滤饼。将所得滤饼返釜,加入四氢呋喃117L(10V)到反应釜中,升温至55-65℃,保温搅拌溶清后,缓慢滴加纯化水35.1L(3V),55-65℃搅拌3小时,控制约7小时缓慢降温至20-30℃,过滤使用纯化水23.4L(2V)漂洗滤饼。45-55℃干燥20h,得产物10.0kg,产率68.4%,纯度99.4%。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式I所示的喹啉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基本采用实施例1的合成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在喹啉化合物的合成步骤中,采用同体积的乙醇替代NMP。
具体步骤为:向反应釜加入2,4-二氟苯甲醛9.9kg(3.0eq)、乙醇58.5L(5V)及AcOH0.4kg(0.3eq),20-30℃搅拌0.5小时,加入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得的式II所示的喹啉化合物中间体11.7kg(1.0eq)至反应釜。调节温度35-45℃,搅拌反应8h。调节温度20-30℃,缓慢滴加Na2CO3溶液调节反应液pH约9-10,20-30摄氏度搅拌析晶5h。过滤,用纯化水漂洗滤饼,干燥后得粗品9.9kg,产率67.8%,纯度85.2%。
对比例2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式I所示的喹啉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基本采用实施例1的合成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在喹啉化合物的合成步骤中,采用同体积的异丙醇替代NMP。
向反应釜加入2,4-二氟苯甲醛9.9kg(3.0eq)、异丙醇58.5L(5V)及AcOH 0.4kg(0.3eq),20-30℃搅拌0.5小时,加入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得的式II所示的喹啉化合物中间体11.7kg(1.0eq)至反应釜。调节温度35-45℃,搅拌反应8h。调节温度20-30℃,缓慢滴加Na2CO3溶液调节反应液pH约9-10,20-30摄氏度搅拌析晶5h。过滤,用纯化水漂洗滤饼,干燥后得粗品9.7kg,产率66.4%,纯度84.1%。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如式I所示的喹啉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NMP中,在有机酸催化下,将2,4-二氟苯甲醛与式II所示的喹啉化合物中间体接触,反应,即得;
Figure FDA00035354047100000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酸选自乙酸、对甲苯磺酸和乙二酸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2,4-二氟苯甲醛与式II所示的喹啉化合物中间体的摩尔比为2.8-3.2:1.0。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式II所示的喹啉化合物中间体的质量与NMP的体积比为1.0kg:5.0-8.0L。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合成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2,4-二氟苯甲醛、NMP和有机酸混合,得到混合液;
(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液与式II所示的喹啉化合物中间体混合,反应,制得式I所示的喹啉化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在搅拌下混合,混合温度为20-30℃,时间为0.5-1h;和/或,步骤(2)中,在搅拌下反应,反应温度为35-45℃,时间为6-16h。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反应之后还包括对反应液进行提纯的步骤;
优选地,在提纯步骤中,采用碱性水溶液调节反应液的pH为9-10,析晶,固液分离,收集固体,干燥,制得式I所示的喹啉化合物粗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搅拌下析晶,析晶过程的温度为20-30℃,时间为4-6h。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水溶液选自质量百分数为5%-15%的碳酸钠的水溶液。
10.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提纯步骤之后还包括取式I所示的喹啉化合物粗品,加入水混合,固液分离;取固体,加入四氢呋喃,加热溶解;然后加水混合,降温,固液分离,取固体干燥,制得式I所示的喹啉化合物纯品。
CN202210217085.3A 2022-03-07 2022-03-07 一种喹啉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Active CN1145248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17085.3A CN114524802B (zh) 2022-03-07 2022-03-07 一种喹啉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17085.3A CN114524802B (zh) 2022-03-07 2022-03-07 一种喹啉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24802A true CN114524802A (zh) 2022-05-24
CN114524802B CN114524802B (zh) 2023-05-23

Family

ID=816258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17085.3A Active CN114524802B (zh) 2022-03-07 2022-03-07 一种喹啉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24802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77014A (zh) * 2012-11-05 2013-03-20 沈阳药科大学 新的喹啉类化合物及其用途
CN106478621A (zh) * 2016-09-30 2017-03-08 遵义医学院 喹啉或喹唑啉类衍生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7325082A (zh) * 2017-05-22 2017-11-07 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纯度阿法替尼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77014A (zh) * 2012-11-05 2013-03-20 沈阳药科大学 新的喹啉类化合物及其用途
CN106478621A (zh) * 2016-09-30 2017-03-08 遵义医学院 喹啉或喹唑啉类衍生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7325082A (zh) * 2017-05-22 2017-11-07 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纯度阿法替尼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QI, BAOHUI ET AL.: ""Discovery and optimization of novel 4-phenoxy-6,7-disubstituted quinolines possessing semicarbazones as c-Met kinase inhibitors"", 《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 》 *
QI, BAOHUI ET AL.: ""Discovery of N1-(4-((7-(3-(4-ethylpiperazin-1-yl)propoxy)-6-methoxyquinolin-4-yl)oxy)-3,5-difluorophenyl)-N3-(2-(2,6-difluorophenyl)-4-oxothiazolidin-3-yl)urea as a multi-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for drug-sensitive and drug-resistant cancers treatment"", 《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
ZHAI, XIN ET AL.: ""Design,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novel 4-phenoxy-6,7-disubstituted quinolines possessing (thio)semicarbazones as c-Met kinase inhibitors"", 《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 *
ZHANG, QI.ET AL.: ""A rapid and sensitive LC-MS/MS method for evaluation of the absolute oral bioavailability of a novel c-Met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QBH-196 in rats"", 《BIOMEDICAL CHROMATOGRAPHY》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24802B (zh) 2023-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23452B (zh) 瑞卢戈利的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125805A (zh) 水溶性厚朴酚衍生物及和厚朴酚衍生物和其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和相关的单羟基保护中间体
CN104387299A (zh) 4-氨基-n-[(2r, 3s)-3-氨基-2-羟基-4-苯丁基]-n-异丁基苯磺酰胺的制备方法
CN111410639B (zh) 一种恩格列净中间体杂质的制备方法
CN111320548A (zh) 抗癌药物中间体2-氟-3-氨基苯甲酸甲酯的合成方法
CN108864084B (zh) 一组阿哌沙班有关物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14524803B (zh) 一种喹啉化合物中间体的合成方法
CN114524802B (zh) 一种喹啉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WO2023039940A1 (zh) 一种制备n,n,n-三特戊酰化-1,3,5-三氨基苯的方法
CN111269149B (zh) 一种5-(3,3-二甲基胍基)-2-氧代戊酸的生产工艺
CN115667222B (zh) 一种制备glp-1受体激动剂的方法
CN114989061A (zh) 一种布瓦西坦的制备方法
WO2021184649A1 (zh) 制备氟苯尼考中间体的方法及由该方法得到的化合物
CN114014863A (zh) 骨髓保护剂曲拉西利的制备方法
CN108299466B (zh) 一种改进的度鲁特韦合成方法
CN114560845B (zh) 喹啉化合物的晶型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539288B (zh) 一种依维莫司的制备方法
CN111747879A (zh) 一种大工艺合成艾瑞昔布的方法
CN115124452B (zh) 一种2-(4-氨基-2-乙氧基苯基)异吲哚-1,3-二酮的制备方法
CN111171094B (zh) 一种香清兰苷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974663A (zh) 三氟甲基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5872906A (zh) 一种乐伐替尼杂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16284190A (zh) 一种假尿苷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6621792A (zh) 一种制备n-正丁基-1,2-苯并异噻唑啉-3-酮-1-氧化物的方法
CN117603201A (zh) 一种适合产业化制备阿齐沙坦酯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