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06196A - 一种限位实时可调的车辆悬置及相应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限位实时可调的车辆悬置及相应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06196A
CN114506196A CN202210179131.5A CN202210179131A CN114506196A CN 114506196 A CN114506196 A CN 114506196A CN 202210179131 A CN202210179131 A CN 202210179131A CN 114506196 A CN114506196 A CN 1145061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spension
push rod
cover plate
bushing
permanent mag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7913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06196B (zh
Inventor
刘国兵
成佳伟
翁辉
裴亦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ij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ij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ij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ij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7913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0619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061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061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061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061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0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限位实时可调的车辆悬置及相应的车辆,该悬置包括悬置支架,悬置支架固定连接至电机,且悬置支架包括一个衬套空腔以及与衬套空腔相连的推杆通孔;悬置衬套,悬置衬套固定连接至车架,且安装于衬套空腔内,悬置衬套位于推杆通孔的部分内设有限位块;推杆动作机构,推杆动作机构通过推杆通孔连接限位块,通过推动限位块来调整悬置支架和悬置衬套的位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具有本发明所述的车辆悬置。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限位可调的悬置结构及对应的车辆,能实现悬置限位在一定程度范围内可调,适应不同的工况对限位的需求,从而提供更好的整车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限位实时可调的车辆悬置及相应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悬置及其车辆,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限位实时可调的车辆悬置及相应的车辆。
背景技术
悬置是应用于当前汽车工业中,用于减少并控制发动机振动的传递,并起到支承作用的汽车动力总成件。在当前汽车工业中,广泛使用的悬置分为传统的纯胶悬置,以及动、静态性能较好的液压悬置等,例如橡胶悬置、液压悬置、空气悬置等。纯胶悬置一般由橡胶衬套(或其它硫化件)和支架组成,而液压悬置则除了由橡胶主簧以外,还在内部灌充了特殊液体(一般为乙二醇),通过流道板、解耦片、皮碗等零件以一定结构组成。
由于汽车市场的消费升级,客户对车辆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但由于高端新能源车用的驱动电机启动扭矩越来越大,悬置作为隔离驱动电机和车身之间振动的零件系统,面临着新的挑战,其中耐久和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
参照图1,悬置300连接在电机100和副车架200(车身)之间,用来隔离电机100对车身200的抖动,以及限制电机运动的位移。如图1所示,一般悬置300的限位是固定不变的,但是车辆在不同的工况下,对悬置300限位非线性段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在现有的悬置开发设计中,针对限位的设计,现有技术不得不需要在不同的性能中取一个折衷位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悬置限位固定不变、耐久和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难以平衡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限位实时可调的车辆悬置及相应的车辆,至少解决悬置限位不能调整、耐久和NVH难以平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限位实时可调的车辆悬置,包括:悬置支架,所述悬置支架固定连接至电机,且悬置支架包括一个衬套空腔以及与衬套空腔相连的推杆通孔;悬置衬套,所述悬置衬套固定连接至车架,且安装于所述衬套空腔内,所述悬置衬套对应所述推杆通孔的部分内设有限位块;推杆动作机构,所述推杆动作机构通过所述推杆通孔连接限位块,通过推动所述限位块来调整悬置支架和悬置衬套的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推杆动作机构包括:外壳;定子,所述定子固定安装在外壳内部;动子,所述动子设置于定子内部,且可以相对于所述定子沿朝向或远离悬置衬套的方向移动;推杆,所述推杆为杆状部件,嵌套在所述动子内并且随动子一同运动,且所述推杆的前端部具有连接所述限位块的连接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动子包括:盖板,所述盖板套装在推杆的周围,使得推杆跟随所述盖板一同运动;永磁体,所述永磁体设置于所述盖板侧壁内部,并随盖板一同运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盖板包括:前盖板,所述前盖板套装在推杆的前部;后盖板,所述后盖板套装在推杆的后部,且所述后盖板和所述推杆之间设有自锁螺母;所述前盖板和后盖板的外侧形成用以容纳所述永磁体的凹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永磁体包括:前硅金属片,安装在所述凹槽内并紧贴前盖板;后硅金属片,安装在所述凹槽内并紧贴后盖板;前永磁体,安装在前硅金属片内侧;后永磁体,安装在后硅金属片内侧;铁块,所述铁块安装在前永磁体和后永磁体中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定子包括:线圈前磁轭,所述线圈前磁轭固定安装于外壳内壁,且和所述前盖板、前永磁体和铁块和相接触;线圈后磁轭,所述线圈后磁轭固定安装于外壳内壁,且和所述后盖板、后永磁体和铁块相接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悬置衬套包括:外套管,所述外套管为刚性部件;内侧限位部件,所述内侧限位部件为弹性部件,内侧限位部件连接至外套管的内壁,且内侧限位部件与外套管之间留有第一空隙;所述第一空隙面向悬置支架的推杆通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限位块设置于所述第一空隙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外套管为圆形部件,所述内侧限位部件位于外套管圆心的位置设有连接安装孔;所述悬置衬套通过所述连接安装孔固定连接至车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内侧限位部件和外套管之间还具有第二空隙,所述第二空隙与所述第一空隙位置相对;所述第二空隙内设有第二限位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内侧限位部件朝向所述限位块的位置具有凸出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具有本发明所述的车辆悬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限位可调的悬置结构及对应的车辆,能实现悬置限位在一定程度范围内可调,适应不同的工况对限位的需求,从而提供更好的整车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悬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悬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悬置支架和悬置衬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悬置的侧面示意图;
图6是推杆动作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悬置的第一种限位调整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悬置的第二种限位调整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作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用来作为解释本发明技术方案之用,并非意味着已经穷举了本发明所有的实施方式。
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照图2、图3和图6,本发明首先公开一种限位实时可调的车辆悬置,其主要包括三个主要部分,分别是:悬置支架1、推杆动作机构2、悬置衬套3。本发明的悬置同样连接在电机和车架(车身)之间。具体而言,悬置支架1固定连接至电机,悬置衬套3固定连接至车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悬置支架1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地连接到电机,既可以直接与电机的外壳2.12相固定,也可以间接连接到电机外围的固定结构或者缓冲结构,均属于悬置支架1的多种连接方式之一。另一方面,悬置衬套3固定连接到车架,使得悬置的两个部分分别连接到电机和车架,形成物理上的区隔,以此通过悬置支架1、推杆动作机构2、悬置衬套3这几个部件的相互配合来隔离电机对车身的抖动,以及限制电机运动的位移。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悬置支架1和悬置衬套3的上述连接方式只是本发明众多连接方式之一,在符合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悬置支架1可以连接到与电机相关的关联结构上,悬置衬套3也可以连接到与车架相关的关联结构上。
参照图1、图2和图3,悬置支架1大致呈三角形,并且三角形的三个角为圆弧状处理,三角形的其中一条边上设有若干个连接孔6,这些连接孔6用来使得悬置支架1与电机相固定。图1-图3示出的悬置支架1上设有三个连接孔6,每个连接孔6都具有圆柱体形状的外沿,圆柱体外沿的中间位置留有贯穿的通孔。特别的,如图2和图3所示,三个连接孔6中位于两侧、即三角形两个顶角上的圆柱体外沿的上表面与悬置支架1的上表面齐平,其圆柱体外沿的下表面凸出到悬置支架1的下表面之外。中间的通孔的圆柱体外沿的上表面略微低于悬置支架1的上表面。形成略微向下凹陷的结构,这样的结构用于使得固定件能够固定其中,例如螺丝、螺母或其他形式的固定件。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到图3指示出了带有三个连接孔6的悬置支架1的结构,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连接孔6的数量是可变的,包括但不限于两个、四个或其他合理的数量,均可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另一方面,悬置支架1的作用在于连接电机以及容纳悬置衬套3,因此其形状并非限制在如图1-3所示的类似三角形的形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悬置支架1还可以是矩形、半圆形或其他合理的形状,均可以实现本发明的技术目的,达到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6,悬置支架1三角形的一端,即远离图1、图2、图3所示的三个连接孔6的另一端,具有一个衬套空腔,衬套空腔上还设有一个推杆2.1通孔。如图1-图4所示,衬套空腔占据了悬置支架1约1/3的面积,推杆2.1通孔位于衬套空腔的侧壁上,与连接孔6的位置相反,且推杆2.1通孔贯穿悬置支架1的表面,使得悬置支架1的内部、即衬套空腔所在区域与悬置支架1的外部相连通。
如图3和图4所示,悬置衬套3是一个独立部件,其大小、形状与衬套空腔相匹配,可以正好容纳在衬套空腔的位置中。通过图3和图4可以看到,悬置衬套3包括外套管、内侧限位部件3.1、以及外套管和内侧限位部件3.1之间形成的至少一个空隙(第一空隙4)。外套管为刚性部件,而内侧限位部件3.1为弹性部件。内侧限位部件3.1为一个长条型部件,且内侧限位部件3.1的两端分别连接至外套管的内壁,从而使得内侧限位部件3.1穿过外套管的中心位置,并且横贯整个外套管。由于内侧限位部件3.1横贯整个外套管中心,使得内侧限位部件3.1将外套管分为了两个区域,分别对应外套管的两个间隙。
继续如图3、图4和图6所示,内侧限位部件3.1与外套管之间留有至少第一空隙4,并且第一空隙4面向悬置支架1的推杆2.1通孔所在位置。另一方面,由于悬置支架1上具有一个用以使推杆动作机构2穿过的推杆2.1通孔,因此悬置衬套3的外套管的表面同样具有相同的通孔,并且外套管的通孔与推杆2.1通孔的位置相对应,使得推杆动作机构2能够穿过推杆2.1通孔以及外套管表面上的通孔,从而推杆动作机构2能够连接到第一空隙4内部的限位块8(第一限位块8)。
继续参照图3、图4和图6,悬置衬套3对应推杆2.1通孔的部分内设有限位块8,即上述限位块8设置于上述第一空隙4内,由于第一空隙4的位置对应了推杆2.1通孔所在的位置,因此设置于第一空隙4内的限位块8的位置同样位于衬套空腔与推杆2.1通孔相连通的部分,如此可以使得限位块8通过推杆2.1通孔与推杆动作机构2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悬置衬套3是一个圆形部件,即悬置衬套3的外套管是圆环形状的。内侧限位部件3.1横贯外套管的中央位置,并且经过外套管的圆心位置。内侧限位部件3.1位于外套管圆心的位置处设有连接安装孔7,使得整个悬置衬套3通过连接安装孔7固定连接至车架。作为本发明悬置衬套3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外套管采用铝制材料,内侧限位部件3.1采用人字形主簧结构。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由于悬置衬套3并不要求在衬套空腔内进行旋转,因此悬置衬套3的形状也并不限于圆形。相应的,衬套空腔的形状也不要求必须是圆形的,只要其形状、尺寸与悬置衬套3相匹配即可。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衬套空腔、悬置衬套3完全可以采用其他的形状,例如矩形、正方形、椭圆形等等,均可以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继续参照图3和图4,限位块8具有一个凸出的顶部和一个较为平坦的底部,凸出的顶部朝向内侧限位部件3.1,其底部稍大于顶部,用以连接推杆动作机构2。由图3和图4可见,设置于第一空隙4内的限位块8的形状是伞状的,即类似于“蘑菇头”形状的限位块8。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限位块8的结构是示意性的,而并非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限位块8可以采用其他的形状,同样可以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限位块8采用具有一个蘑菇钉形状的铝制硬限位块8,在制作过程中对限位块8进行硫化。此外,在硬限位块8外围采用橡胶进行包裹,橡胶厚度为3mm,设计为非线性段的过渡区域。
除了上述第一空隙4之外,如图3和图4所示,内侧限位部件3.1和外套管之间还具有第二空隙4.1。第二空隙4.1与第一空隙4位置相对,分别位于内侧限位部件3.1的两侧。此外如图4所示,第二空隙4.1内设有第二限位块8.1,第二限位块8.1的形状、大小与限位块8相类似,且彼此面对面设置,即第一限位块8的顶部于第二限位块8.1的顶部均朝向内侧限位部件3.1的中心位置,该位置也是悬置衬套3、外套管的中心用以连接车架的连接安装孔7的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3和4所示,内侧限位部件3.1朝向第一空隙4的位置具有向外凸出的凸出部5,凸出部5朝向限位块8的位置凸出,从而使得限位块8向前顶出时能够恰好顶住凸出部5,从而实现更好的限位效果。类似的,内侧限位部件3.1朝向第而空隙4.1的位置还可以具有另外一个类似的凸出部。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图1至图4所述的结构中,内侧限位部件3.1将外套管分成了两部分,即第一空隙4和第二空隙4.1,但上述结构只是示意性的,而并非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内侧限位部件3.1可以将外套管分为多个区域,例如第一空隙4,第二空隙4.1和第三空隙,并且在其中至少一个于推杆2.1通孔相对应的空隙中设有限位块8,均可以实现本发明的技术目的,达到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另一方面,参照图5,悬置支架1和悬置衬套3的厚度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图1至图4示出了悬置支架1和悬置衬套3厚度相同的结构,而图5示出了悬置支架1的厚度小于悬置衬套3的厚度。如图5所示的侧面示意图中,当悬置支架1与悬置衬套3安装组合在一起时,悬置衬套3可以高出悬置支架1一部分,并不影响两者功能的实现。此外,悬置支架1上各个连接孔6的长度也可以是不同的。通过图5可见,悬置支架1中位于两侧、即三角形两个顶角上的圆柱体外沿的长度进行了延长,因此这两个圆柱体外沿的长度明显大于中间的连接孔6的圆柱体外沿的长度。进一步如图5所示,悬置支架1的背面、侧面的形状是可变的,其主要用于配合电机、或者电机外围的固定结构或者缓冲结构,因此悬置支架1背面、侧面的形状和轮廓与电机相匹配。
图6进一步表示出了推杆动作机构2的内部结构。推杆动作机构2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推杆2.1通孔连接限位块8,通过推动限位块8来调整悬置支架1和悬置衬套3的位置。
因此,如图6所示,推杆动作机构2包括四个主要部分,分别是外壳2.12、定子、动子和推杆2.1。其中,定子部分包括线圈、线圈前磁轭2.2和线圈后磁轭2.3,而动子部分包括盖板和永磁体。
参照图6,定子固定安装在外壳2.12内部,动子设置于定子内部,且可以相对于定子沿朝向或远离悬置衬套3的方向移动。由图6的可见,动子的整体尺寸略小于定子的尺寸,使得动子在相对于定子运动时,其仍然能够保持在外壳2.12的内部。
继续参照图6,推杆2.1为杆状部件,嵌套在动子内并且随动子一同运动,且推杆2.1的前端部具有连接限位块8的连接结构。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图6所示的连接结构为螺纹连接,但本领域的技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其他形式的连接结构同样可应用于本发明,例如嵌套结构、卡扣结构等。
继续如图6所示,对于动子部分,盖板套装在推杆2.1的周围,推杆2.1嵌套在盖板内部,使得推杆2.1跟随盖板一同运动。永磁体设置于盖板侧壁内部,并随盖板一同运动。在图6所示的结构中,当盖板沿F(前)或F(后)两个箭头方向运动时,其带动永磁体和推杆2.1一同运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盖板包括前盖板2.8和后盖板2.7,前盖板2.8套装在推杆2.1的前部,后盖板2.7套装在推杆2.1的后部,前盖板2.8和后盖板2.7的外侧形成用以容纳永磁体的凹槽。此外,后盖板2.7和推杆2.1之间还另外设有自锁螺母2.9,自锁螺母2.9用以将推杆2.1的末端与后盖板2.7牢固相连,从而使得推杆2.1与动子部分连接在一起,这样动子部分在运动的时候,能带动推杆2.1一起运动。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永磁体包括铁块2.5、前永磁体2.4、后永磁体2.6,前硅金属片2.11和后硅金属片2.10。前硅金属片2.11安装在凹槽内并紧贴前盖板2.8,后硅金属片2.10安装在凹槽内并紧贴后盖板2.7,前硅金属片2.11内侧设置前永磁体2.4,后硅金属片2.10内侧设置后永磁体2.6,铁块2.5安装在前永磁体2.4和后永磁体2.6中间。
由图6的结构可见,前盖板2.8和后盖板2.7分别为几字形,推杆2.1从前盖板2.8的几字形嵌入、贯穿直到后盖板2.7的几字形。此外,推杆2.1本身呈现前粗后细的形状,前部较粗的凸出部分正好与前盖板2.8的几字形相配合固定,从而当前盖板2.8的几字形向前推动时,正好能够推动推杆2.1凸出的部分向前运动。前盖板2.8、后盖板2.7几字形向外延伸的部分形成了用以容纳永磁体的凹槽。另一方面,永磁体的整体长度、即前永磁体2.4、铁块2.5和后永磁体2.6加在一起的长度大于前盖板2.8和后盖板2.7几字形的长度,从而当推杆2.1固定在前盖板2.8和后盖板2.7之间时,前盖板2.8、后盖板2.7之间留有空间。
在上述结构中,前盖板2.8、后盖板2.7并没有填满整个动子内部的所有区域,相反在动子内部区域中形成了第一空腔。这样的结构使得动子的整体重量更轻、更能便于动子的运动,另一方面形成的第一空腔还更有利于动子的散热。
对于定子部分,线圈前磁轭2.2和线圈后磁轭2.3均安装在外壳2.12内部并紧贴外壳2.12内壁,线圈前磁轭2.2固定安装于外壳2.12内壁,且和前盖板2.8、前永磁体2.4和铁块2.5和相接触,而线圈后磁轭2.3固定安装于外壳2.12内壁,且和所述后盖板2.7、后永磁体2.6和铁块2.5相接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线圈前磁轭2.2和线圈后磁轭2.3共同形成了一个凹字形的结构,而并非填满整个定子部分区域,在凹字形内部区域容纳线圈,使得线圈、线圈前磁轭2.2和线圈后磁轭2.3共同组成定子部分。
参照图6、图7和图8,当推杆动作机构2中没有通电流的时候,其内部的前永磁体2.4通过线圈前磁轭2.2以及铁块2.5形成第一磁回路,后永磁体2.6通过线圈后磁轭2.3以及铁块2.5形成第二磁回路。如图6所示,前永磁体2.4产生的第一磁回路对动子部分产生向前的电磁力F(前),后永磁体2.6产生的第二磁回路对动子部分产生向后的电磁力F(后)。在没有通电流的时候,这两个电磁力F(前)、F(后)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使动子部分处于平衡状态。此时,推杆2.1不作用,蘑菇形状的限位块8处在最外侧的位置,如图7所示。此时限位最软,悬置能起到的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性能最好。
对比图3和图6可见,虽然图3示出的是圆柱体形状的推杆动作机构2,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由于动子在推杆动作机构2仅仅相对于定子位移,而并非是旋转,即推杆动作机构2内设置的是“动子”而并非“转子”,因此推杆动作机构2的形状并不限制于圆柱体结构,只要是能够实现动子相对于定子位移的结构,都可以成为推杆动作机构2的实施方式。因此,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推杆动作机构2还可以是正方体、长方体结构等。相应地,当推杆动作机构2为圆柱体结构时,外壳2.12、线圈前磁轭2.2、线圈后磁轭2.3、前永磁体2.4、铁块2.5、后永磁体2.6、前盖板2.8和后盖板2.7等均可以是环状部件,以推杆2.1为中心层层环绕设置。另一方面,当推杆动作机构2是正方体或者长方体结构时,线圈前磁轭2.2、线圈后磁轭2.3、前永磁体2.4、铁块2.5、后永磁体2.6等内部部件均可以是长条状结构,分别嵌套在前盖板2.8和后盖板2.7所形成的凹槽中。
然而,当传感器检测到一些较大载荷的工况时,例如车辆启动、全油门加速、过比较大的坑或坎等情况,则对推杆动作机构2中通入电流。此时,前永磁体2.4产生的第一磁回路对动子部分产生向前的电磁力F(前)大于后永磁体2.6产生的第二磁回路对动子部分产生向后的电磁力F(后),因此使得动子部分往前运动,即朝向图6中F(前)所示的箭头运动,从而推杆2.1同步往前运动,并且带动蘑菇形状的限位块8往前运动/朝向图6中F(前)所示的箭头运动。由此,限位块8减小了内侧限位部件3.1弹性曲线线性段的长度,使内侧限位部件3.1能起到更好的限位作用。
在汽车不同工况行驶的过程中,悬置衬套3内侧的限位块8会撞击内侧限位部件3.1,蘑菇形状的限位块8会决定撞击过程中产生的反作用力。在行驶工况比较平缓的时候,需要较软的限位,而当工况在悬置产生位移较大的时候,需要较硬的限位块8来起到更好的限位作用,同时也能保证悬置的橡胶有更好的耐久性能。因此对比图7和图8可见,当推杆2.1不推动时限位处于最软状态,如图7所示,而当推杆2.1推动到最大位置时限位处于最硬位置,即推杆2.1延伸到最远端,使得限位块8对内侧限位部件3.1施加的力最大,如图8所示。
现有技术中也存在限位可调的悬置结构,这些现有结构通过可活动的螺栓或者螺丝结构,使得上下两个悬置部件的距离可以变远或者变近。因此通过拧动螺栓或者螺丝,可以使上下两个悬置部件之间的距离进行可调。
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本发明所述的限位“实时”可调,可以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实现限位的调整。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描述,即便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本发明仍然可以通过对推杆动作机构2中的线圈通上电流,使得线圈在电流作用下产生磁回路,利用磁回路形成的电磁力来推动限位块8进行运动,从而最终实现限位的调整。由本发明悬置的结构可见,本发明无需停车调整悬置的限位,而是可以在车辆的行驶过程中根据路况的不同来实时调整悬置的软硬。
另一方面,现有技术中还存在一些具有可调挡位的悬置结构,这些现有结构通过可调节的螺栓、螺丝结构,或者可旋转的挡位结构来实现悬置的可调节。然而,这样的可调节受限于悬置结构中预设的“挡位”,只能将悬置调整到预设的挡位位置。
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本发明的悬置结构不受制于任何“挡位”限制。在本发明中,限位块8及推杆的前后运动是跟随动子一起的,而动子的运动距离是由定子中线圈的电流大小所决定的。当线圈中电流增大时,动子向前的运动距离变大,推杆往前伸出的长度变长,从而限位块8对悬置衬套施加的力更大,使得限位变“硬”。同理,当线圈中电流减小时,动子向前的运动距离变小甚至能够退回到初始位置,推杆往前伸出的长度变短,从而限位块8对悬置衬套施加的力变小,使得限位变“软”。
除了上述限位实时可调的车辆悬置之外,本发明还公开一种车辆,该车辆装备了本发明的限位实时可调的悬置,由于悬置的结构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形都将落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限位实时可调的车辆悬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悬置支架,所述悬置支架固定连接至电机,且悬置支架包括一个衬套空腔以及与衬套空腔相连的推杆通孔;
悬置衬套,所述悬置衬套固定连接至车架,且安装于所述衬套空腔内,所述悬置衬套对应所述推杆通孔的部分内设有限位块;
推杆动作机构,所述推杆动作机构通过所述推杆通孔连接限位块,通过推动所述限位块来调整悬置支架和悬置衬套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实时可调的车辆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动作机构包括:
外壳;
定子,所述定子固定安装在外壳内部;
动子,所述动子设置于定子内部,且可以相对于所述定子沿朝向或远离悬置衬套的方向移动;
推杆,所述推杆为杆状部件,嵌套在所述动子内并且随动子一同运动,且所述推杆的前端部具有连接所述限位块的连接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限位实时可调的车辆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子包括:
盖板,所述盖板套装在推杆的周围,使得推杆跟随所述盖板一同运动;
永磁体,所述永磁体设置于所述盖板侧壁内部,并随盖板一同运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限位实时可调的车辆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包括:
前盖板,所述前盖板套装在推杆的前部;
后盖板,所述后盖板套装在推杆的后部,且所述后盖板和所述推杆之间设有自锁螺母;
所述前盖板和后盖板的外侧形成用以容纳所述永磁体的凹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限位实时可调的车辆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体包括:
前硅金属片,安装在所述凹槽内并紧贴前盖板;后硅金属片,安装在所述凹槽内并紧贴后盖板;前永磁体,安装在前硅金属片内侧;后永磁体,安装在后硅金属片内侧;铁块,所述铁块安装在前永磁体和后永磁体中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限位实时可调的车辆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包括:
线圈前磁轭,所述线圈前磁轭固定安装于外壳内壁,且和所述前盖板、前永磁体和铁块和相接触;
线圈后磁轭,所述线圈后磁轭固定安装于外壳内壁,且和所述后盖板、后永磁体和铁块相接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实时可调的车辆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置衬套包括:
外套管,所述外套管为刚性部件;
内侧限位部件,所述内侧限位部件为弹性部件,内侧限位部件连接至外套管的内壁,且内侧限位部件与外套管之间留有第一空隙;
所述第一空隙面向悬置支架的推杆通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限位实时可调的车辆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设置于所述第一空隙内。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限位实时可调的车辆悬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套管为圆形部件,所述内侧限位部件位于外套管圆心的位置设有连接安装孔;
所述悬置衬套通过所述连接安装孔固定连接至车架。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限位实时可调的车辆悬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侧限位部件和外套管之间还具有第二空隙,所述第二空隙与所述第一空隙位置相对;
所述第二空隙内设有第二限位块。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限位实时可调的车辆悬置,其特征在于:
内侧限位部件朝向所述限位块的位置具有凸出部。
12.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具有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悬置。
CN202210179131.5A 2022-02-25 2022-02-25 一种限位实时可调的车辆悬置及相应的车辆 Active CN1145061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79131.5A CN114506196B (zh) 2022-02-25 2022-02-25 一种限位实时可调的车辆悬置及相应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79131.5A CN114506196B (zh) 2022-02-25 2022-02-25 一种限位实时可调的车辆悬置及相应的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06196A true CN114506196A (zh) 2022-05-17
CN114506196B CN114506196B (zh) 2024-05-14

Family

ID=815534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79131.5A Active CN114506196B (zh) 2022-02-25 2022-02-25 一种限位实时可调的车辆悬置及相应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06196B (zh)

Citation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9068075A0 (it) * 1990-12-28 1990-12-28 Fiat Auto Spa Sistema di attacco di una staffa a due elementi differenti di un dispositivo meccanico, in particolare al basamento ed alla testata di un motore a combustione interna
JPH11325181A (ja) * 1998-05-15 1999-11-26 Fuji Heavy Ind Ltd スライド式ゴムブッシュ構造
JP2000006628A (ja) * 1998-06-22 2000-01-11 Tokai Rubber Ind Ltd 能動的防振型サスペンション部材
JP2000166209A (ja) * 1998-11-25 2000-06-16 Kenji Masuda リニアモ―タ
KR20000055515A (ko) * 1999-02-08 2000-09-05 정몽규 차량의 현가장치용 부시
JP2002243034A (ja) * 2001-02-16 2002-08-28 Isuzu Motors Ltd 変速機のシフトアクチュエータ
JP2002257234A (ja) * 2001-02-28 2002-09-11 Isuzu Motors Ltd 変速操作装置
KR20040087486A (ko) * 2003-04-08 2004-10-14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의 엔진 마운팅 구조
JP2004308739A (ja) * 2003-04-04 2004-11-04 Bridgestone Corp 防振装置
CN101335152A (zh) * 2008-08-02 2008-12-31 田利民 提高真空断路器用永磁机构速度的方法及永磁机构
JP2009002419A (ja) * 2007-06-20 2009-01-08 Honda Motor Co Ltd 防振装置
JP2009130943A (ja) * 2007-11-19 2009-06-11 Shinko Electric Co Ltd リニアアクチュエータ
CN101986407A (zh) * 2010-12-06 2011-03-16 东南大学 一种超高压真空断路器快速操动机构及其控制方法
KR101324533B1 (ko) * 2012-09-10 2013-11-08 기아자동차주식회사 하이드로 엔진마운트
CN205059208U (zh) * 2015-09-22 2016-03-02 重庆凯特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后悬置支架
CN205564558U (zh) * 2016-04-18 2016-09-07 泉州亿兴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三工位永磁开关
CN106740034A (zh) * 2016-12-24 2017-05-31 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后悬置托架总成
CN206268570U (zh) * 2016-12-08 2017-06-20 成都大学 一种电磁阀用双向定位式永磁操作机构
KR20180102233A (ko) * 2017-03-06 2018-09-1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엔진마운트
CN209336424U (zh) * 2018-12-29 2019-09-03 江铃控股有限公司 后纵向推杆衬套及后纵向推杆总成
DE102018115181A1 (de) * 2018-06-25 2020-01-02 Eto Magnetic Gmbh Elektromagnetische Ventilvorrichtung und System
CN210082925U (zh) * 2019-06-03 2020-02-18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控制式抗扭拉杆
CN112253669A (zh) * 2020-10-26 2021-01-22 成都九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半主动减振器

Patent Citation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9068075A0 (it) * 1990-12-28 1990-12-28 Fiat Auto Spa Sistema di attacco di una staffa a due elementi differenti di un dispositivo meccanico, in particolare al basamento ed alla testata di un motore a combustione interna
JPH11325181A (ja) * 1998-05-15 1999-11-26 Fuji Heavy Ind Ltd スライド式ゴムブッシュ構造
JP2000006628A (ja) * 1998-06-22 2000-01-11 Tokai Rubber Ind Ltd 能動的防振型サスペンション部材
JP2000166209A (ja) * 1998-11-25 2000-06-16 Kenji Masuda リニアモ―タ
KR20000055515A (ko) * 1999-02-08 2000-09-05 정몽규 차량의 현가장치용 부시
JP2002243034A (ja) * 2001-02-16 2002-08-28 Isuzu Motors Ltd 変速機のシフトアクチュエータ
JP2002257234A (ja) * 2001-02-28 2002-09-11 Isuzu Motors Ltd 変速操作装置
JP2004308739A (ja) * 2003-04-04 2004-11-04 Bridgestone Corp 防振装置
KR20040087486A (ko) * 2003-04-08 2004-10-14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의 엔진 마운팅 구조
JP2009002419A (ja) * 2007-06-20 2009-01-08 Honda Motor Co Ltd 防振装置
JP2009130943A (ja) * 2007-11-19 2009-06-11 Shinko Electric Co Ltd リニアアクチュエータ
CN101335152A (zh) * 2008-08-02 2008-12-31 田利民 提高真空断路器用永磁机构速度的方法及永磁机构
CN101986407A (zh) * 2010-12-06 2011-03-16 东南大学 一种超高压真空断路器快速操动机构及其控制方法
KR101324533B1 (ko) * 2012-09-10 2013-11-08 기아자동차주식회사 하이드로 엔진마운트
CN205059208U (zh) * 2015-09-22 2016-03-02 重庆凯特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后悬置支架
CN205564558U (zh) * 2016-04-18 2016-09-07 泉州亿兴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三工位永磁开关
CN206268570U (zh) * 2016-12-08 2017-06-20 成都大学 一种电磁阀用双向定位式永磁操作机构
CN106740034A (zh) * 2016-12-24 2017-05-31 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后悬置托架总成
KR20180102233A (ko) * 2017-03-06 2018-09-1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엔진마운트
DE102018115181A1 (de) * 2018-06-25 2020-01-02 Eto Magnetic Gmbh Elektromagnetische Ventilvorrichtung und System
CN209336424U (zh) * 2018-12-29 2019-09-03 江铃控股有限公司 后纵向推杆衬套及后纵向推杆总成
CN210082925U (zh) * 2019-06-03 2020-02-18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控制式抗扭拉杆
CN112253669A (zh) * 2020-10-26 2021-01-22 成都九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半主动减振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向;陈伟;赵景山;: "车轮摆振影响因素与工程解决方法综述", 汽车技术, no. 01, 24 January 2017 (2017-01-24) *
方雨菡;黄彦全;缪晓宇;高银银;: "电气化铁路真空断路器永磁操动机构的特性分析", 中国西部科技, no. 04 *
汪玉凤, 高贵生, 乔和: "永磁直线振荡电机各种励磁磁场的有限元分析",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no. 0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06196B (zh) 2024-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72734B2 (ja) ブレーキユニット
CN100404297C (zh) 汽车动力传动系悬挂系统
JP5965191B2 (ja) サブフレーム用ロールロッドの構造
CN100562436C (zh) 带减震装置的免充气实心轮胎
KR101256860B1 (ko) 하이드로 트랜스미션 마운트
CN210397565U (zh) 一种液压悬置
JP2008008293A (ja) 熱機関用スタータ
CN114506196A (zh) 一种限位实时可调的车辆悬置及相应的车辆
CN101486310A (zh) 后悬置托架软垫总成
KR100820444B1 (ko) 차량용 토크로드
JP2007292150A (ja) ゴムマウント
CN215292809U (zh) 密闭型压缩机
CN210821803U (zh)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抗扭连杆及车辆
US10808793B2 (en) Hydraulic transmission mou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6268618B2 (ja) ブレーキユニット
KR102283774B1 (ko) 프리로드 타입 마운트
KR101345796B1 (ko) 자동차용 패닉부스터
JP2004211765A (ja) 液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KR20130027698A (ko) 능동형 롤로드
KR102320259B1 (ko) 조향장치용 마운팅장치 및 이를 갖춘 조향장치
US20020008341A1 (en) Hydraulic vibration isolator
KR100472147B1 (ko) 차량의 엔진마운팅
KR102575426B1 (ko) 차량용 롤 로드
KR20240055251A (ko) 차량용 티엠 마운트
KR20020055029A (ko) 차량의 엔진 마운팅용 롤 로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