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85220B - 一种带有管板密封补偿结构的碳化硅列管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管板密封补偿结构的碳化硅列管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85220B
CN114485220B CN202210072847.5A CN202210072847A CN114485220B CN 114485220 B CN114485220 B CN 114485220B CN 202210072847 A CN202210072847 A CN 202210072847A CN 114485220 B CN114485220 B CN 1144852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sliding
ring
tube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7284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85220A (zh
Inventor
朱新兵
许海强
耿国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Shuangli Oxygen Mak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Shuangli Oxygen Mak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Shuangli Oxygen Mak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Shuangli Oxygen Mak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7284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8522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852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852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852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852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7/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tubular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 F28D7/16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tubular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being arranged in parallel spaced re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1/00Arrangements for sealing leaky tubes and cond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05Other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e.g. internal filling means or seal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2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different sections of heat-exchange elements, e.g. of radi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管板密封补偿结构的碳化硅列管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两端固定安装有管板,所述管板为“T”形结构,且管板上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内设有移动腔,所述套筒靠近换热器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卡板,所述卡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换热器贯穿通孔,所述管板位于移动腔内,所述套筒远离换热器的端部开设开孔,所述开孔上固定安装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上连接有管道,当流体进入到移动腔内时,随着流体的涌入,管板与套筒间的压强增大,可以在流体的压力作用下能够使得卡板自动向着管板的方向移动,直至卡板与管板的“T”形阶梯面相接触为止,从而扩充移动腔的容积,进而降低流体对管板与移动腔间的冲击,起到密封补偿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带有管板密封补偿结构的碳化硅列管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碳化硅列管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管板密封补偿结构的碳化硅列管换热器。
背景技术
列管式换热器又称为管壳式换热器,是最典型的间壁式换热器,历史悠久占据主导作用,主要有壳体、管束、管板、折流挡板和封头等组成,一种流体在管内流动,其行程称为管程,另一种流体在管外流动,其行程称为壳程,管束的壁面即为传热面其主要优点是单位体积所具有的传热面积大,传热效果好,结构坚固,可选用的结构材料范围宽广,操作弹性大,因此在高温、高压和大型装置上多采用列管式换热器,为提高壳程流体流速,往往在壳体内安装一定数目与管束相互垂直的折流挡板,折流挡板不仅可防止流体短路、增加流体流速,还迫使流体按规定路径多次错流通过管束,使湍流程度在列管式换热器中大为增加。
现有的碳化硅列管换热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流体通过管板进入到管束内时,流体对管板和封头的压力增大,管板与封头间的密封件无法根据压力的增大进行相对补偿,从而会降低密封件的使用寿命,导致流通泄露,使换热器使用寿命缩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管板密封补偿结构的碳化硅列管换热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管板密封补偿结构的碳化硅列管换热器,该带有管板密封补偿结构的碳化硅列管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两端固定安装有管板,所述管板为“T”形结构,且管板上套设有移动套,所述移动套内设有移动腔,所述移动套靠近换热器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卡板,所述卡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换热器贯穿通孔,且为滑动配合,所述管板与移动腔的腔内壁为滑动配合,且卡板与管板相配合,所述管板位于移动腔内,所述移动套远离换热器的端部开设开孔,所述开孔上固定安装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上连接有管道,当管道内的流体通过连接头进入到移动套的移动腔内时,随着流体的涌入,管板与移动套间的压强增大,由于管板与移动腔的腔内壁为滑动配合,可以在流体的压力作用下能够使得卡板自动向着管板的方向移动,直至卡板与管板的“T”形阶梯面相接触为止,从而扩充移动腔的容积,进而降低流体对管板与移动腔间的冲击,起到密封补偿的作用,移动腔内设置有调整组件和密封组件,通过调整组件和密封组件能根据密封补偿的进程进行相应的调整。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通孔的孔内壁上开设有滚槽,所述滚槽内滚动嵌合有滚珠,所述滚珠与换热器的外壁为点接触,由于滚珠能够在滚槽内滚动,通过滚珠能够减弱卡板在换热器的外壁上的移动摩擦力,便于卡板在流体的作用下移动。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头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法兰,所述管道的连接端上连接有第二法兰,所述第一法兰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法兰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内贯穿有螺栓,并用锁紧螺母锁紧,使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上的连接组件相配合,将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对接后,把螺栓贯穿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并用锁紧螺母锁紧后,保障管道与连接头的连接强度的同时,使连接组件相契合,保障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连接处的密封性。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安装槽、橡胶环、凹槽、凸块;
所述第一法兰靠近第二法兰的端面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为环形槽,所述安装槽内套设有橡胶环,所述橡胶环靠近第二法兰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二法兰靠近第一法兰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凸块,所述凸块穿插在凹槽内并挤压橡胶环,使橡胶环发生形变,在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连接后,凸块能够穿插在橡胶环的凹槽内,从而挤压安装槽内的橡胶环,通过橡胶环的形变封闭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间的间隙。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管板上固定安装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为环状,且横截面为类“L”状,所述密封环的外径与移动腔的腔内壁相接触,且密封环的弧形面背向换热器,随着流体的涌入,移动腔内的压强增大的同时,流体会对密封环造成挤压,从而利用流体让密封环封闭移动腔的腔内壁与管板的间隙。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调整组件包括第一套筒、第一支撑弹簧、第二套筒、第二支撑弹簧、抵环、封堵垫;
所述卡板靠近移动腔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内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滑动套设有第一滑环,且第一空腔内套设有第一支撑弹簧,所述第一滑环靠近卡板的一侧与第一支撑弹簧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空腔靠近靠卡板的内壁相连接,所述第一滑环远离第一支撑弹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远离卡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孔,所述第二套筒贯穿第一滑孔,且为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套筒内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套设有第二滑环和第二支撑弹簧,所述第二支撑弹簧的一端与第二滑环靠近第一滑环的一侧相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空腔靠近第一滑环的内壁相连接,所述第二滑环远离第二支撑弹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抵环,所述第二套筒远离第一滑环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孔,所述抵环贯穿第二滑孔,且为滑动配合,所述管板靠近卡板的“T”的阶梯面上固定安装有封堵垫,所述抵环与封堵垫相接触,当卡板向着管板的方向移动时,由于,由于第一滑环和第二滑环分别能在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内滑动,且第二套筒和第一滑孔、抵环和第二滑孔均为滑动配合,随着流体涌入量的增加,使得抵环在封堵垫的同时,使第二滑环能压缩第二支撑弹簧,从而让第二套筒也能对封堵垫进行挤压,此时卡板继续移动时,第二套筒能够通过第一滑环对第一支撑弹簧进行挤压,从而让第一套筒将第二套筒收容,并对封堵垫进行挤压,通过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抵环形成三种阶梯式的挤压,从而使得封堵垫能够根据流体压强的变化作出相对应的变换,从而能进一步封堵管板与移动腔内壁间的缝隙。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封堵垫为环状垫,且封堵垫的横截面为弧形垫,所述封堵垫的内弧朝向管板,外弧与抵环相接触,使得封堵垫在受到挤压时,内弧的弧度可以在挤压程度的增加下逐步扩大,进而能够提高对管板与移动腔内壁间缝隙的封闭效果。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套筒、第一滑环、第二套筒、第二滑环和抵环均为环状结构,所述换热器与管板均贯穿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抵环,能够保障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抵环运行的同时,不会让套筒和卡板在换热器和管板上移动受到影响。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密封组件包括活动腔、滑板、滑杆、挤压气囊、开槽、密封套、增压气囊、挤压垫;
所述管板内设有活动腔,所述活动腔内滑动套设有滑板,所述活动腔靠近连接头的腔内壁上开设有穿孔,所述滑板靠近穿孔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贯穿穿孔,且滑杆远离滑板的端部与套筒开设有开孔的内壁相连接,所述滑杆上套设有挤压气囊,所述挤压气囊为管状结构,且位于活动腔内,所述管板与移动腔的腔内壁相接触的端部开设有开槽,所述开槽内套设有增压气囊和密封套,所述增压气囊和密封套均为环状结构,所述密封套的内径与增压气囊相接触,所述增压气囊靠近密封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挤压垫,所述挤压垫为环状垫,所述开槽与活动腔之间开设有输气孔,所述挤压气囊与增压气囊通过输气管相接通,且输气管贯穿输气孔,当套筒移动时,由于滑杆与穿孔为滑动配合,套筒带动滑杆移动的同时,能够通过滑杆带动滑板在活动腔内进行同步移动,进而可以压缩挤压气囊,使挤压气囊内的气流能够通过输气管进入到增压气囊内,随着增压气囊的体积发生膨胀能够带动挤压垫对密封套进入挤压,从而能提高密封套的密封效果。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增压气囊的横截面为“弯月”状,所述挤压垫位于“弯月”的凹陷处,当增压气囊内的气流大量涌入时,增压气囊的凹陷处能够随着增压气囊的体积膨胀外翻,从而能够使挤压垫能够更好的对密封套进行挤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当管道内的流体通过连接头进入到移动套的移动腔内时,随着流体的涌入,管板与移动套间的压强增大,由于管板与移动腔的腔内壁为滑动配合,可以在流体的压力作用下能够使得卡板自动向着管板的方向移动,直至卡板与管板的“T”形阶梯面相接触为止,从而扩充移动腔的容积,进而降低流体对管板与移动腔间的冲击,起到密封补偿的作用。
2、设置有调整组件,当卡板向着管板的方向移动时,由于,由于第一滑环和第二滑环分别能在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内滑动,且第二套筒和第一滑孔、抵环和第二滑孔均为滑动配合,随着流体涌入量的增加,使得抵环在封堵垫的同时,使第二滑环能压缩第二支撑弹簧,从而让第二套筒也能对封堵垫进行挤压,此时卡板继续移动时,第二套筒能够通过第一滑环对第一支撑弹簧进行挤压,从而让第一套筒将第二套筒收容,并对封堵垫进行挤压,通过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抵环形成三种阶梯式的挤压,从而使得封堵垫能够根据流体压强的变化作出相对应的变换,从而能进一步封堵管板与移动腔内壁间的缝隙。
3、设置有密封组件,当套筒移动时,由于滑杆与穿孔为滑动配合,套筒带动滑杆移动的同时,能够通过滑杆带动滑板在活动腔内进行同步移动,进而可以压缩挤压气囊,使挤压气囊内的气流能够通过输气管进入到增压气囊内,随着增压气囊的体积发生膨胀能够带动挤压垫对密封套进入挤压,从而能提高密封套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的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3的d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是调整组件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封堵垫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换热器;2、管板;3、移动套;4、卡板;5、移动腔;6、开孔;7、连接头;8、第一法兰;9、管道;10、第二法兰;11、第一连接孔;12、第二连接孔;13、螺栓;14、锁紧螺母;15、安装槽;16、橡胶环;17、凹槽;18、凸块;19、通孔;20、滚槽;21、滚珠;22、密封环;
23、调整组件;2301、第一套筒;2302、第一空腔;2303、第一滑环;2304、第一支撑弹簧;2305、第一滑孔;2306、第二套筒;2307、第二空腔;2308、第二滑环;2309、第二支撑弹簧;2310、抵环;2311、第二滑孔;2312、封堵垫;
24、密封组件;2401、活动腔;2402、滑板;2403、滑杆;2404、穿孔;2405、挤压气囊;2406、开槽;2407、密封套;2408、增压气囊;2409、输气孔;2410、输气管;2411、挤压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如图1-图9所示,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管板密封补偿结构的碳化硅列管换热器,该带有管板密封补偿结构的碳化硅列管换热器包括换热器1,所述换热器1的两端固定安装有管板2,所述管板2为“T”形结构,且管板2上套设有移动套3,所述移动套3内设有移动腔5,所述移动套3靠近换热器1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卡板4,所述卡板4上开设有通孔19,所述换热器1贯穿通孔19,且为滑动配合,所述管板2与移动腔5的腔内壁为滑动配合,且卡板4与管板2相配合,所述管板2位于移动腔5内,所述移动套3远离换热器1的端部开设开孔6,所述开孔6上固定安装有连接头7,所述连接头7上连接有管道9,当管道9内的流体通过连接头7进入到移动套3的移动腔5内时,随着流体的涌入,管板2与移动套3间的压强增大,由于管板2与移动腔5的腔内壁为滑动配合,可以在流体的压力作用下能够使得卡板4自动向着管板2的方向移动,直至卡板4与管板2的“T”形阶梯面相接触为止,从而扩充移动腔5的容积,进而降低流体对管板2与移动腔5间的冲击,起到密封补偿的作用,移动腔5内设置有调整组件23和密封组件24,通过调整组件23和密封组件24能根据密封补偿的进程进行相应的调整。
所述通孔19的孔内壁上开设有滚槽20,所述滚槽20内滚动嵌合有滚珠21,所述滚珠21与换热器1的外壁为点接触,由于滚珠21能够在滚槽20内滚动,通过滚珠21能够减弱卡板4在换热器1的外壁上的移动摩擦力,便于卡板4在流体的作用下移动。
所述连接头7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法兰8,所述管道9的连接端上连接有第二法兰10,所述第一法兰8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1,所述第二法兰10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12,所述第一连接孔11和第二连接孔12内贯穿有螺栓13,并用锁紧螺母14锁紧,使第一法兰8与第二法兰10上的连接组件相配合,将第一法兰8与第二法兰10对接后,把螺栓13贯穿第一连接孔11与第二连接孔12并用锁紧螺母14锁紧后,保障管道9与连接头7的连接强度的同时,使连接组件相契合,保障第一法兰8与第二法兰10连接处的密封性。
如图1-图3和图7所示,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安装槽15、橡胶环16、凹槽17、凸块18;
所述第一法兰8靠近第二法兰10的端面上开设有安装槽15,所述安装槽15为环形槽,所述安装槽15内套设有橡胶环16,所述橡胶环16靠近第二法兰10的一侧开设有凹槽17,所述第二法兰10靠近第一法兰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凸块18,所述凸块18穿插在凹槽17内并挤压橡胶环16,使橡胶环16发生形变,在第一法兰8与第二法兰10连接后,凸块18能够穿插在橡胶环16的凹槽17内,从而挤压安装槽15内的橡胶环16,通过橡胶环16的形变封闭第一法兰8与第二法兰10间的间隙。
所述管板2上固定安装有密封环22,所述密封环22为环状,且横截面为类“L”状,所述密封环22的外径与移动腔5的腔内壁相接触,且密封环22的弧形面背向换热器1,随着流体的涌入,移动腔5内的压强增大的同时,流体会对密封环22造成挤压,从而利用流体让密封环22封闭移动腔5的腔内壁与管板2的间隙。
如图2-图3、图5-图6和图8-图9所示,调整组件23包括第一套筒2301、第一支撑弹簧2304、第二套筒2306、第二支撑弹簧2309、抵环2310、封堵垫2312;
所述卡板4靠近移动腔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套筒2301,所述第一套筒2301内设有第一空腔2302,所述第一空腔2302内滑动套设有第一滑环2303,且第一空腔2302内套设有第一支撑弹簧2304,所述第一滑环2303靠近卡板4的一侧与第一支撑弹簧2304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弹簧2304的另一端与第一空腔2302靠近靠卡板4的内壁相连接,所述第一滑环2303远离第一支撑弹簧230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套筒2306,所述第一套筒2301远离卡板4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孔2305,所述第二套筒2306贯穿第一滑孔2305,且为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套筒2306内设有第二空腔2307,所述第二空腔2307内套设有第二滑环2308和第二支撑弹簧2309,所述第二支撑弹簧2309的一端与第二滑环2308靠近第一滑环2303的一侧相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弹簧2309的另一端与第二空腔2307靠近第一滑环2303的内壁相连接,所述第二滑环2308远离第二支撑弹簧230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抵环2310,所述第二套筒2306远离第一滑环2303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孔2311,所述抵环2310贯穿第二滑孔2311,且为滑动配合,所述管板2靠近卡板4的“T”的阶梯面上固定安装有封堵垫2312,所述抵环2310与封堵垫2312相接触,当卡板4向着管板2的方向移动时,由于,由于第一滑环2303和第二滑环2308分别能在第一套筒2301和第二套筒2306内滑动,且第二套筒2306和第一滑孔2305、抵环2310和第二滑孔2311均为滑动配合,随着流体涌入量的增加,使得抵环2310在封堵垫2312的同时,使第二滑环2308能压缩第二支撑弹簧2309,从而让第二套筒2306也能对封堵垫2312进行挤压,此时卡板4继续移动时,第二套筒2306能够通过第一滑环2303对第一支撑弹簧2304进行挤压,从而让第一套筒2301将第二套筒2306收容,并对封堵垫2312进行挤压,通过第一套筒2301、第二套筒2306和抵环2310形成三种阶梯式的挤压,从而使得封堵垫2312能够根据流体压强的变化作出相对应的变换,从而能进一步封堵管板2与移动腔5内壁间的缝隙。
所述封堵垫2312为环状垫,且封堵垫2312的横截面为弧形垫,所述封堵垫2312的内弧朝向管板2,外弧与抵环2310相接触,使得封堵垫2312在受到挤压时,内弧的弧度可以在挤压程度的增加下逐步扩大,进而能够提高对管板2与移动腔5内壁间缝隙的封闭效果。
所述第一套筒2301、第一滑环2303、第二套筒2306、第二滑环2308和抵环2310均为环状结构,所述换热器1与管板2均贯穿第一套筒2301、第二套筒2306和抵环2310,能够保障第一套筒2301、第二套筒2306和抵环2310运行的同时,不会让移动套3和卡板4在换热器1和管板2上移动受到影响。
如图2-图3和图5-图6所示,所述密封组件24包括活动腔2401、滑板2402、滑杆2403、挤压气囊2405、开槽2406、密封套2407、增压气囊2408、挤压垫2411;
所述管板2内设有活动腔2401,所述活动腔2401内滑动套设有滑板2402,所述活动腔2401靠近连接头7的腔内壁上开设有穿孔2404,所述滑板2402靠近穿孔240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杆2403,所述滑杆2403贯穿穿孔2404,且滑杆2403远离滑板2402的端部与移动套3开设有开孔6的内壁相连接,所述滑杆2403上套设有挤压气囊2405,所述挤压气囊2405为管状结构,且位于活动腔2401内,所述管板2与移动腔5的腔内壁相接触的端部开设有开槽2406,所述开槽2406内套设有增压气囊2408和密封套2407,所述增压气囊2408和密封套2407均为环状结构,所述密封套2407的内径与增压气囊2408相接触,所述增压气囊2408靠近密封套240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挤压垫2411,所述挤压垫2411为环状垫,所述开槽2406与活动腔2401之间开设有输气孔2409,所述挤压气囊2405与增压气囊2408通过输气管2410相接通,且输气管2410贯穿输气孔2409,当移动套3移动时,由于滑杆2403与穿孔2404为滑动配合,移动套3带动滑杆2403移动的同时,能够通过滑杆2403带动滑板2402在活动腔2401内进行同步移动,进而可以压缩挤压气囊2405,使挤压气囊2405内的气流能够通过输气管2410进入到增压气囊2408内,随着增压气囊2408的体积发生膨胀能够带动挤压垫2411对密封套2407进入挤压,从而能提高密封套2407的密封效果。
所述增压气囊2408的横截面为“弯月”状,所述挤压垫2411位于“弯月”的凹陷处,当增压气囊2408内的气流大量涌入时,增压气囊2408的凹陷处能够随着增压气囊2408的体积膨胀外翻,从而能够使挤压垫2411能够更好的对密封套2407进行挤压。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首先,当管道9内的流体通过连接头7进入到移动套3的移动腔5内时,随着流体的涌入,管板2与移动套3间的压强增大,由于管板2与移动腔5的腔内壁为滑动配合,可以在流体的压力作用下能够使得卡板4自动向着管板2的方向移动,直至卡板4与管板2的“T”形阶梯面相接触为止,从而扩充移动腔5的容积,进而降低流体对管板2与移动腔5间的冲击,起到密封补偿的作用。
然后,当卡板4向着管板2的方向移动时,由于,由于第一滑环2303和第二滑环2308分别能在第一套筒2301和第二套筒2306内滑动,且第二套筒2306和第一滑孔2305、抵环2310和第二滑孔2311均为滑动配合,随着流体涌入量的增加,使得抵环2310在封堵垫2312的同时,使第二滑环2308能压缩第二支撑弹簧2309,从而让第二套筒2306也能对封堵垫2312进行挤压,此时卡板4继续移动时,第二套筒2306能够通过第一滑环2303对第一支撑弹簧2304进行挤压,从而让第一套筒2301将第二套筒2306收容,并对封堵垫2312进行挤压,通过第一套筒2301、第二套筒2306和抵环2310形成三种阶梯式的挤压,从而使得封堵垫2312能够根据流体压强的变化作出相对应的变换,从而能进一步封堵管板2与移动腔5内壁间的缝隙。
最后,当移动套3移动时,由于滑杆2403与穿孔2404为滑动配合,移动套3带动滑杆2403移动的同时,能够通过滑杆2403带动滑板2402在活动腔2401内进行同步移动,进而可以压缩挤压气囊2405,使挤压气囊2405内的气流能够通过输气管2410进入到增压气囊2408内,随着增压气囊2408的体积发生膨胀能够带动挤压垫2411对密封套2407进入挤压,从而能提高密封套2407的密封效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5)

1.一种带有管板密封补偿结构的碳化硅列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该带有管板密封补偿结构的碳化硅列管换热器包括换热器(1),所述换热器(1)的两端固定安装有管板(2),所述管板(2)为“T”形结构,且管板(2)上套设有移动套(3),所述移动套(3)内设有移动腔(5),所述移动套(3)靠近换热器(1)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卡板(4),所述卡板(4)上开设有通孔(19),所述换热器(1)贯穿通孔(19),且为滑动配合,所述管板(2)与移动腔(5)的腔内壁为滑动配合,且卡板(4)与管板(2)相配合,所述管板(2)位于移动腔(5)内,所述移动套(3)远离换热器(1)的端部开设开孔(6),所述开孔(6)上固定安装有连接头(7),所述连接头(7)上连接有管道(9),移动腔(5)内设置有调整组件(23)和密封组件(24),通过调整组件(23)和密封组件(24)能根据密封补偿的进程进行相应的调整;
所述连接头(7)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法兰(8),所述管道(9)的连接端上连接有第二法兰(10),所述第一法兰(8)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1),所述第二法兰(10)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12),所述第一连接孔(11)和第二连接孔(12)内贯穿有螺栓(13),并用锁紧螺母(14)锁紧,使第一法兰(8)与第二法兰(10)上的连接组件相配合;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安装槽(15)、橡胶环(16)、凹槽(17)、凸块(18);
所述第一法兰(8)靠近第二法兰(10)的端面上开设有安装槽(15),所述安装槽(15)为环形槽,所述安装槽(15)内套设有橡胶环(16),所述橡胶环(16)靠近第二法兰(10)的一侧开设有凹槽(17),所述第二法兰(10)靠近第一法兰(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凸块(18),所述凸块(18)穿插在凹槽(17)内并挤压橡胶环(16),使橡胶环(16)发生形变;
所述管板(2)上固定安装有密封环(22),所述密封环(22)为环状,且横截面为类“L”状,所述密封环(22)的外径与移动腔(5)的腔内壁相接触,且密封环(22)的弧形面背向换热器(1);
调整组件(23)包括第一套筒(2301)、第一支撑弹簧(2304)、第二套筒(2306)、第二支撑弹簧(2309)、抵环(2310)、封堵垫(2312);
所述卡板(4)靠近移动腔(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套筒(2301),所述第一套筒(2301)内设有第一空腔(2302),所述第一空腔(2302)内滑动套设有第一滑环(2303),且第一空腔(2302)内套设有第一支撑弹簧(2304),所述第一滑环(2303)靠近卡板(4)的一侧与第一支撑弹簧(2304)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弹簧(2304)的另一端与第一空腔(2302)靠近靠卡板(4)的内壁相连接,所述第一滑环(2303)远离第一支撑弹簧(230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套筒(2306),所述第一套筒(2301)远离卡板(4)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孔(2305),所述第二套筒(2306)贯穿第一滑孔(2305),且为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套筒(2306)内设有第二空腔(2307),所述第二空腔(2307)内套设有第二滑环(2308)和第二支撑弹簧(2309),所述第二支撑弹簧(2309)的一端与第二滑环(2308)靠近第一滑环(2303)的一侧相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弹簧(2309)的另一端与第二空腔(2307)靠近第一滑环(2303)的内壁相连接,所述第二滑环(2308)远离第二支撑弹簧(230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抵环(2310),所述第二套筒(2306)远离第一滑环(2303)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孔(2311),所述抵环(2310)贯穿第二滑孔(2311),且为滑动配合,所述管板(2)靠近卡板(4)的“T”的阶梯面上固定安装有封堵垫(2312),所述抵环(2310)与封堵垫(2312)相接触;
所述密封组件(24)包括活动腔(2401)、滑板(2402)、滑杆(2403)、挤压气囊(2405)、开槽(2406)、密封套(2407)、增压气囊(2408)、挤压垫(2411);
所述管板(2)内设有活动腔(2401),所述活动腔(2401)内滑动套设有滑板(2402),所述活动腔(2401)靠近连接头(7)的腔内壁上开设有穿孔(2404),所述滑板(2402)靠近穿孔(240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杆(2403),所述滑杆(2403)贯穿穿孔(2404),且滑杆(2403)远离滑板(2402)的端部与移动套(3)开设有开孔(6)的内壁相连接,所述滑杆(2403)上套设有挤压气囊(2405),所述挤压气囊(2405)为管状结构,且位于活动腔(2401)内,所述管板(2)与移动腔(5)的腔内壁相接触的端部开设有开槽(2406),所述开槽(2406)内套设有增压气囊(2408)和密封套(2407),所述增压气囊(2408)和密封套(2407)均为环状结构,所述密封套(2407)的内径与增压气囊(2408)相接触,所述增压气囊(2408)靠近密封套(240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挤压垫(2411),所述挤压垫(2411)为环状垫,所述开槽(2406)与活动腔(2401)之间开设有输气孔(2409),所述挤压气囊(2405)与增压气囊(2408)通过输气管(2410)相接通,且输气管(2410)贯穿输气孔(240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管板密封补偿结构的碳化硅列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9)的孔内壁上开设有滚槽(20),所述滚槽(20)内滚动嵌合有滚珠(21),所述滚珠(21)与换热器(1)的外壁为点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管板密封补偿结构的碳化硅列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垫(2312)为环状垫,且封堵垫(2312)的横截面为弧形垫,所述封堵垫(2312)的内弧朝向管板(2),外弧与抵环(2310)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管板密封补偿结构的碳化硅列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2301)、第一滑环(2303)、第二套筒(2306)、第二滑环(2308)和抵环(2310)均为环状结构,所述换热器(1)与管板(2)均贯穿第一套筒(2301)、第二套筒(2306)和抵环(23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管板密封补偿结构的碳化硅列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气囊(2408)的横截面为“弯月”状,所述挤压垫(2411)位于“弯月”的凹陷处。
CN202210072847.5A 2022-01-21 2022-01-21 一种带有管板密封补偿结构的碳化硅列管换热器 Active CN1144852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72847.5A CN114485220B (zh) 2022-01-21 2022-01-21 一种带有管板密封补偿结构的碳化硅列管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72847.5A CN114485220B (zh) 2022-01-21 2022-01-21 一种带有管板密封补偿结构的碳化硅列管换热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85220A CN114485220A (zh) 2022-05-13
CN114485220B true CN114485220B (zh) 2024-01-02

Family

ID=81471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72847.5A Active CN114485220B (zh) 2022-01-21 2022-01-21 一种带有管板密封补偿结构的碳化硅列管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85220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78363A (zh) * 2020-07-10 2020-09-18 贵州兰鑫石墨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单板双封结构的双管板碳化硅换热器
CN212692595U (zh) * 2020-06-30 2021-03-12 重庆业冠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带密封补偿的碳化硅双管板换热器
CN212870852U (zh) * 2020-07-15 2021-04-02 无锡市伟业化工防腐设备厂 碳化硅列管式换热器
CN113432457A (zh) * 2021-07-20 2021-09-24 苏州杜尔气体化工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列管式汽化器的新型换热器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O337174B1 (no) * 2013-12-19 2016-02-01 Lars Hansen Varmevekslerrør og framgangsmåte ved bruk av samme
FR3033879B1 (fr) * 2015-03-18 2017-04-07 Mersen France Py Sas Echangeur de chaleur a blocs, son procede de mise en oeuvre et bloc d'echange thermique appartenant a un tel echangeu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2692595U (zh) * 2020-06-30 2021-03-12 重庆业冠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带密封补偿的碳化硅双管板换热器
CN111678363A (zh) * 2020-07-10 2020-09-18 贵州兰鑫石墨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单板双封结构的双管板碳化硅换热器
CN212870852U (zh) * 2020-07-15 2021-04-02 无锡市伟业化工防腐设备厂 碳化硅列管式换热器
CN113432457A (zh) * 2021-07-20 2021-09-24 苏州杜尔气体化工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列管式汽化器的新型换热器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85220A (zh) 2022-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485220B (zh) 一种带有管板密封补偿结构的碳化硅列管换热器
CN110206953A (zh) 一种快速接头组件及其插座
CN117220214A (zh) 一种自胀式电缆管道密封塞装置
CN219487073U (zh) 一种轮毂及使用该轮毂的轮胎
CN216242802U (zh) 一种方便连接的保温管
CN216768500U (zh) 一种耐用型阀体
CN216307040U (zh) 压把式管路快速接头
CN111637040B (zh) 管带式汽车散热器特殊水室水检测漏快速充气接头
CN216813792U (zh) 一种顶紧式换热管氦检漏端部密封装置
CN115930660B (zh) 一种管道紧固连接件、换热器以及密闭式冷却塔
CN113187908A (zh) 一种工业用流体阀门
CN108709692B (zh) 一种用于管路气密性检测的充气装置
CN220706402U (zh) 离合器助力器进油接头密封结构
CN217585467U (zh) 一种换热管与翅片的通胀工装
CN218883291U (zh) 一种集成单向阀式快装接头
CN216846778U (zh) 一种阀门检测用密封装置
CN219263478U (zh) 高密封性阀门
CN214944056U (zh) 一种新型金属密封装置
CN116329032B (zh) 一种铸管高速离心涂衬用充气胶胎封堵装置
CN117226416B (zh) 一种飞机管接头安装工装
CN220688351U (zh) 一种气动快速接头
CN212377508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法兰
CN220522967U (zh) 一种抗压型液压油散热器
CN217539997U (zh) 一种二氧化碳空调热泵系统管路连接法兰密封组件
CN220114607U (zh) 便于快速对接的汽车制动软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