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84660B - 通风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风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484660B CN114484660B CN202111327560.4A CN202111327560A CN114484660B CN 114484660 B CN114484660 B CN 114484660B CN 202111327560 A CN202111327560 A CN 202111327560A CN 114484660 B CN114484660 B CN 11448466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esh air
- independent fresh
- indoor
- systems
- independ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1658 differential optical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855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1 dehumi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74 desicc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17 oper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022 ve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18 waste hea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4—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 F24F7/06—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 F24F7/08—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with separate ducts for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with provisions for reversal of the input and output system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000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ventilat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24F11/67—Switching between heating and cooling mod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6—Remote control
- F24F11/58—Remote control using Internet communicat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2/00—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 F24F12/001—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with heat-exchange between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 F24F12/006—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with heat-exchange between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using an air-to-air heat exchange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000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ventilation
- F24F2011/000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ventilation for admittance of outside ai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24F2110/12—Temperature of the outside ai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20—Humidity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50—Air quality properties
- F24F2110/64—Airborne particle content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50—Air quality properties
- F24F2110/65—Concentration of specific substances or contaminants
- F24F2110/66—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50—Air quality properties
- F24F2110/65—Concentration of specific substances or contaminants
- F24F2110/70—Carbon dioxid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Ventilation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风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通风系统,包括:复数个独立新风系统,分别包括一个以上的温度传感器,使室外空气流入室内并且使室内空气流向室外;以及控制器,基于由复数个所述独立新风系统中包括的所述温度传感器感测到的温度数据来控制复数个所述独立新风系统,如果配置有复数个所述独立新风系统的室内空间的温度均匀性满足预设的温度均匀性基准,则所述控制器将所有独立新风系统控制为根据设定温度工作的第一运转模式,如果所述温度均匀性不满足所述温度均匀性基准,则所述控制器将至少一个独立新风系统控制为以与其他独立新风系统不同的运转模式工作的第二运转模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风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更详细地,涉及一种包括复数个独立新风系统(Dedicated Outdoor Air System:DOAS)的通风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就循环室内空气以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的空调机而言,由于仅循环室内空间中的停滞空气,因此存在不能持续向用户提供舒适的空气的问题。
因此,对可以通过引入室外空气并排出室内空气来向室内空间持续引入外部的新鲜空气的换气装置的关注可能增加。
就基于独立新风系统(Dedicated Outdoor Air System:DOAS)的换气装置而言,通过排出到室外的室内空气与供应到室内的室外空气之间的热交换,可以调节供应到室内的空气的温度,或者可以通过安装额外的加热/冷却单元来对引入到内部的空气进行加热/冷却。
韩国特许申请第1020150122092号公开了一种基于独立新风系统的通风系统,并公开了通过室外空气与室内空气之间的热交换来将从室外引入的空气供应到室内的内容。另外,通过使用液体除湿剂的除湿来使室外空气流入室内空间。
另外,韩国特许授权第100901441号公开了一种制冷制热换气复合系统,通过将单个制冷制热热源设备与空调机和制冷制热室内单元相关联来执行换气和制冷制热运转。
但是,这些通风系统仅描述了单个设备的工作。在大型建筑物的办公空间等特定空间安装有多个设备的情况下,需要一种能够根据情况以最佳的方式控制多个设备的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风系统及其工作方法,能够使配置在一个室内空间中的复数个独立新风系统有效地运转。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风系统及其工作方法,通过使用复数个独立新风系统,能够更快地提高室内舒适度。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风系统及其工作方法,通过基于室内空间的温度均匀性来控制复数个独立新风系统,能够均匀地提高室内空间的舒适度。
本发明的目的不限于以上提及到的目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以下记载清楚地理解未提及的其他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通风系统及其工作方法,通过基于室内空间的温度情况来控制换气风向,能够提高室内舒适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通风系统,包括:复数个独立新风系统,分别包括一个以上的温度传感器,使室外空气流入室内并且使室内空气流向室外;以及控制器,基于由复数个所述独立新风系统中包括的温度传感器感测到的温度数据来控制复数个所述独立新风系统,如果配置有复数个所述独立新风系统的室内空间的温度均匀性满足预设的温度均匀性基准,则所述控制器将所有独立新风系统控制为根据设定温度工作的第一运转模式,如果所述温度均匀性不满足所述温度均匀性基准,则所述控制器将至少一个独立新风系统控制为以与其他独立新风系统不同的运转模式工作的第二运转模式。
另一方面,在不存在由各个独立新风系统中包括的室内温度传感器感测到的室内温度数据与所述室内温度数据的平均值之差大于基准值的独立新风系统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可以控制为所述第一运转模式。
另一方面,在所述第一运转模式中,可以基于室外温度、室内温度以及设定温度来执行制热运转或制冷运转或仅有风扇工作的风扇运转。
另一方面,在所述第一运转模式下,复数个所述独立新风系统可以执行一同进行所述室外空气的吸入和所述室内空气的吐出的并行运转。
另一方面,在所述第二运转模式下,在至少一个所述独立新风系统执行所述室外空气的吸入运转的情况下,其他独立新风系统可以执行所述室内空气的吐出运转,而在至少一个所述独立新风系统执行所述室内空气的吐出运转的情况下,其他独立新风系统可以执行所述室外空气的吸入运转。
另一方面,在所述第二运转模式下,在复数个所述独立新风系统中,感测到的室内温度数据为最大值的独立新风系统可以执行所述室内空气的吐出运转,在复数个所述独立新风系统中,感测到的室内温度数据为最小值的独立新风系统可以执行所述室外空气的吸入运转,其他独立新风系统可以执行一同进行所述室外空气的吸入和所述室内空气的吐出的并行运转。
另一方面,在存在由各个独立新风系统中包括的室内温度传感器感测到的室内温度数据与所述室内温度数据的平均值之差大于基准值的独立新风系统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可以控制为所述第二运转模式。
另一方面,在所述第二运转模式下,所述控制器可以基于所述独立新风系统的台数以及感测到的室内温度数据与所述室内温度数据的平均值之差大于基准值的独立新风系统的台数来控制复数个所述独立新风系统。
另外,在所述第二运转模式下,当所述独立新风系统为两台时,一个独立新风系统可以执行所述室内空气的吐出运转,另一个独立新风系统可以执行所述室外空气的吸入运转。
另外,在所述第二运转模式下,在所述独立新风系统为三台且感测到的室内温度数据与所述室内温度数据的平均值之差大于基准值的独立新风系统为一台的情况下,感测到的室内温度数据为最大值的独立新风系统可以执行所述室内空气的吐出运转,其他两台独立新风系统可以执行所述室外空气的吸入运转。
另外,在所述第二运转模式下,在所述独立新风系统为三台且感测到的室内温度数据与所述室内温度数据的平均值之差大于基准值的独立新风系统为两台的情况下,感测到的室内温度数据为最小值的独立新风系统可以执行所述室外空气的吸入运转,其他两台独立新风系统可以执行所述室内空气的吐出运转。
另外,在所述第二运转模式下,在所述独立新风系统为四台且感测到的室内温度数据与所述室内温度数据的平均值之差大于基准值的独立新风系统为一台的情况下,感测到的室内温度数据为最大值的独立新风系统可以执行所述室内空气的吐出运转,其他三台独立新风系统可以执行所述室外空气的吸入运转。
另外,在所述第二运转模式下,在所述独立新风系统为四台且感测到的室内温度数据与所述室内温度数据的平均值之差大于基准值的独立新风系统为两台的情况下,感测到的室内温度数据与所述室内温度数据的平均值之差大于基准值的两台独立新风系统可以执行所述室内空气的吐出运转,其他两台独立新风系统可以执行所述室外空气的吸入运转。
另外,在所述第二运转模式下,在所述独立新风系统为四台且感测到的室内温度数据与所述室内温度数据的平均值之差大于基准值的独立新风系统为三台的情况下,感测到的室内温度数据为最小值的独立新风系统可以执行所述室外空气的吸入运转,其他三台独立新风系统可以执行所述室内空气的吐出运转。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通风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判断配置有复数个独立新风系统的室内空间的温度均匀性的步骤;如果判断出的所述温度均匀性满足预设的温度均匀性基准,则所有独立新风系统以根据设定温度来工作的第一运转模式工作的步骤;以及如果判断出的所述温度均匀性不满足所述温度均匀性基准,则至少一个独立新风系统以第二运转模式工作的步骤,其中,至少一个独立新风系统与其他独立新风系统的运转模式不同。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通风系统的工作方法,还可以包括:基于室外温度、室内温度以及设定温度来确定制热运转模式或制冷运转模式的步骤。
另一方面,所述温度均匀性基准可以为,不存在由各个独立新风系统中包括的室内温度传感器感测到的室内温度数据与所述室内温度数据的平均值之差大于基准值的独立新风系统。
另一方面,在以所述第二运转模式工作的步骤中,在至少一个所述独立新风系统执行所述室外空气的吸入运转的情况下,其他独立新风系统可以执行所述室内空气的吐出运转,在至少一个所述独立新风系统执行所述室内空气的吐出运转的情况下,其他独立新风系统可以执行所述室外空气的吸入运转。
另一方面,在以所述第二运转模式工作的步骤中,在至少一个所述独立新风系统执行所述室外空气的吸入运转的情况下,其他独立新风系统可以执行一同进行所述室外空气的吸入和所述室内空气的吐出的并行运转,在至少一个所述独立新风系统执行所述室内空气的吐出运转的情况下,其他独立新风系统可以执行一同进行所述室外空气的吸入和所述室内空气的吐出的并行运转。
另一方面,在以所述第二运转模式工作的步骤中,在复数个所述独立新风系统中,感测到的室内温度数据为最大值的独立新风系统可以执行所述室内空气的吐出运转,在复数个所述独立新风系统中,感测到的室内温度数据为最小值的独立新风系统可以执行所述室外空气的吸入运转,其他独立新风系统可以执行一同进行所述室外空气的吸入和所述室内空气的吐出的并行运转。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能够使配置在一个室内空间中的复数个独立新风系统有效地运转。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通过使用复数个独立新风系统,能够更快地提高室内舒适度。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通过基于室内空间的温度均匀性来控制复数个独立新风系统,能够均匀地提高室内空间的舒适度。
另一方面,其他的各种效果将在稍后描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直接或隐含地进行公开。
附图说明
图1至图3是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独立新风系统的说明中所参考的图。
图4A和图4B是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独立新风系统和风门的工作的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独立新风系统的简化内部框图。
图6是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独立新风系统的温度控制模式的说明中所参考的图。
图7A和图7B是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独立新风系统的工作模式的说明中所参考的图。
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通风系统的结构图。
图9是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正常(normal)运转模式的说明中所参考的图。
图10至图12是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风向控制模式的说明中所参考的图。
图13是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通风系统的工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14是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通风系统的工作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100a、100b、100c、100d:独立新风系统;580:传感器部;510:控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不言而喻,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并且可以以各种形式进行修改。
另一方面,以下描述中使用的结构要素的后缀“模块”和“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撰写本说明书而给出,其本身并不给出特别重要的含义或作用。因此,所述“模块”和“部”可以互换使用。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包含”或“具有”等术语旨在指示说明书中描述的特征、数量、步骤、动作、结构要素、部件或其组合存在,应该理解为,没有预先排除一个或复数个其他特征、数字、步骤、动作、结构要素、部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附加可能性。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为了描述各种要素使用了第一、第二等术语,但这些要素不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种要素与另一种元素。
图1至图3是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独立新风系统的说明中所参考的图。
图1是独立新风系统和控制器的的简化结构图,图2和图3例示了一般的独立新风系统结构。
参照图1,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通风系统可以包括一个以上的独立新风系统(Dedicated Outdoor Air System:DOAS)100。
独立新风系统100能够仅用100%的外部空气进行换气,并且可以通过使用全热交换器的废热回收来提高制冷制热效率。
参照图2和图3,独立新风系统100可以包括全热交换器10、显热交换器20和冷却盘管30。另外,独立新风系统100可以包括用于室内空间1的供气和排气的供气风扇40a和排气风扇40b。
在夏季,全热交换器10可以将导入的高温高湿的外部空气中包含的热量和湿气传送到相对低温干燥的排气侧,从而减少冷却盘管30需要承担的冷却/除湿负荷。
在冬季,全热交换器10可以回收排气侧所包含的热量和湿气并将其传送到干燥的外部空气侧,从而节省用于制热和加湿的能源。
独立新风系统1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例如,独立新风系统100可以包括室内温度传感器以感测室内空气的温度。根据实施例,各个独立新风系统100可以包括室外温度传感器以感测室外空气的温度。
独立新风系统100可以根据通过控制器50接收到的设定温度来工作。
另外,独立新风系统100可以根据控制器50的控制来执行换气运转。在一些情况下,独立新风系统100可以根据控制器50的控制来执行制冷或制热运转。
控制器50可以是有线连接到各个独立新风系统100的有线遥控器。或者,控制器50可以是能够控制独立新风系统100的无线遥控器。或者,控制器50可以是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进行通信并且可以控制复数个独立新风系统100的中央控制器。
根据实施例,独立新风系统100可以作为室内机工作,连接到室外机(未示出),并从室外机接收制冷剂,从而更快地执行制冷或制热运转。
根据实施例,独立新风系统100可以与制冷或制热运转的空调机联动工作,从而更有效地管理室内空气。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通风系统可以包括DOAS100,该DOAS100可以通过引入室外空气并排出室内空气来向室内空间持续引入外部的新鲜空气。在这种情况下,DOAS100可以对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并将其排出到外部,并且可以对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并将其供应到室内。为此,室内机100可以连接到管道(duct)等供气和排气结构(参照图9的900)。
图4是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独立新风系统和风门的工作的图。
独立新风系统100包括用于将室内空气排出到室外的排气排出口440、排气吸入口445和排气风扇(未示出),并且包括用于将室外空气(外部空气OA)排出到室外的吸气吸入口450、吸气排出口455和吸气风扇(未示出)。另外,在壳体内部排气口440、445与吸气口450、455交叉的位置处设置有将吸入的室外空气与排出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全热交换器410。
另外,还包括用于控制全热交换器100的工作的风门420(damper)。此时,如图4A所示,在外部空气导入旁通运转的情况下,可以配置风门420以防止外部空气OA被供应到室内的供气流路OA-SA与内部空气RA被排出到室外的排气流路RA-EA之间发生热交换。然而,如图4B所示,在全热交换运转的情况下,可以配置有风门420以便外部空气OA被供应到室内的供气流路OA-SA与内部空气RA被排出到室外的排气流路RA-EA之间进行热交换。
独立新风系统100的工作示例如下。
首先,当室内空气被污染到一定程度时,排气风扇工作,使得室内污染空气通过排气吸入口445被引入,然后经过全热交换器410并通过排气排出口440被排出到室外。
另外,供气风扇工作,使得新鲜的室外空气通过供气吸入口450被引入,然后经过全热交换器410并通过供气排出口455被供应到室内。
此时,经过全热交换器410的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彼此进行热交换,使得适当温度的室外空气被供应到室内。由此,能够减小室内温度与引入到室内的空气之间的温差,从而防止室内温度突然变化。
另一方面,风门420可以通过控制全热交换器410的工作状态来控制独立新风系统100以上述全热交换运转模式工作或者以常规的换气运转模式工作。
例如,在室内和室外的温度或湿度差较大的情况下,诸如夏季和冬季,风门420可以控制为全热交换器410的高度最高。即,控制为截面积为矩形的全热交换器410的上下高度为其截面积的对角线。由此,在吸入的空气和排出的空气之间活跃地执行全热交换。
其次,在室内和室外的温度或湿度差较小的情况下,诸如春季和秋季,风门420可以控制为全热交换器410的高度最低。即,控制为截面积为矩形的全热交换器410的上下高度最小。即,将全热交换器410控制为旁通模式。由此,吸入的空气与排出的空气之间的全热交换变得最少。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独立新风系统的简化内部框图。
独立新风系统100可以包括:控制部510,用于控制独立新风系统100的整体工作;风扇马达560,用于使风扇570旋转;马达驱动部520,用于驱动风扇马达560;风门420;风门驱动部530,用于驱动风门420;以及通信部540。
通信部540可以通过有线和/或无线的方式与控制器50、其他独立新风系统100和各种外部传感器通信。通信部540可以用于与其他设备之间发送或接收控制指令或工作状态信息。
如上所述,控制部510可以控制风门驱动部530以使风门420以全热交换运转模式工作或者以常规换气运转模式工作。因此,风门驱动部530对风门420的位置等进行控制。
另一方面,控制部510可以控制使风扇马达560工作的马达驱动部520。例如,可以控制排气风扇和供气风扇的打开/关闭或它们的工作速度等。
为此,马达驱动部520可以包括:变流器(未示出),将输入的交流电源变换为直流电源;电容器(未示出),使直流电源变得平滑;以及逆变器(未示出),将直流电源变换为预定频率和预定大小的交流电源。
并且,为了准确地控制马达的工作,马达驱动部520可以检测流过风扇马达560的输出电流、输出电压、储存在电容器中的直流电源或输入交流电压等,并利用它们来控制马达560的旋转速度等。另一方面,这种马达驱动部520的工作由控制部510控制。
另一方面,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通风系统可以包括从室内和室外获取与空气相关的各种数据的传感器。传感器至少用于感测室内空间的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其可以是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以及能够感测灰尘、CO2、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otal Volatile OrganicCompounds:TVOC)等一种以上的空气质量的传感器。例如,灰尘传感器可以按灰尘颗粒大小来检测灰尘的浓度,可以分为PM 1.0、PM 2.5、PM 10.0的灰尘浓度进行检测。另外,传感器可以由多个传感器单元构成。
另一方面,传感器中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是在通风系统中各个独立新风系统100所包含的传感器部580设置的传感器。例如,通风系统可以使用一个以上的独立新风系统100中包括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另外,通风系统可以通过将各个设备中包括的传感器的感测数据进行组合来管理按不同位置的数据或提高感测数据的准确度。
另外,传感器可以包括配置于室外的配置传感器。例如,可以是配置于室外的温度传感器、灰尘传感器。
或者,通风系统可以接收并使用由外部传感器(未示出)感测到的数据。通风系统中的至少一个设备可以直接从外部传感器或通过服务器(未示出)接收感测数据。
另一方面,控制器50和独立新风系统100等通风系统所包含的设备可以包括有线和/或无线通信模块以与其他设备和服务器通信或连接到网络。
另外,通风系统所包含的设备之间可以通过有线/无线路由器(未示出)进行通信连接。通风系统所包含的设备可以通过无线保真(wi-fi)通信模块等与预定服务器连接,并且能够支持远程监控和远程控制等智能功能。
用户可以使用控制器50来操作通风系统所包含的设备。根据实施例,控制器50可以包括显示器以将通风系统所包含的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的信息提供为视觉信息。
控制器50可以是能够对通风系统所包含的设备整体进行控制的集成控制器或用于特定设备的控制器。即使控制器50是用于特定设备的控制器,在该特定设备是优先级较高的设备的情况下,也可以直接或通过特定设备来控制其他设备。
另一方面,根据实施例,控制器50可以是通风系统所包含的复数个独立新风系统100中的任意一个控制部510。以下说明的控制器50的工作可以由复数个独立新风系统100中的任意一个控制部510执行。控制器50可以是在通风系统中用作主机(master)的设备的控制部。
另一方面,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未示出)来确认或控制通风系统的信息。
所述服务器可以是由通风系统的制造商或由制造商委托服务的公司运营的服务器,并且可以存储和管理从通风系统传送的信息。与通风系统相关的信息可以被传输到控制器50、移动终端以及单个设备,控制器50、移动终端以及单个设备可以显示接收到的信息。
另外,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独立新风系统100可以基于由通风系统中的传感器感测到的温度数据以温度控制模式工作。温度控制模式执行用于管理室内温度的工作,可以根据温度数据以不同的详细模式工作。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可以基于复数个独立新风系统100中包括的传感器的感测数据对复数个设备进行联动控制。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通风系统可以基于由至少一个独立新风系统100中包括的室内温度传感器感测到的室内温度数据以温度控制模式工作。
图6是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独立新风系统的温度控制模式的说明中所参考的图。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通风系统可以控制温度,并且可以将室内/室外温度与设定温度进行比较以确定运转模式。控制室内温度的温度控制模式也可以命名为正常(Normal)运转模式或第一运转模式。
在图6的示例中,第一运转模式可以具有以下三种下位运转模式。
Heating Mode(制热模式)
Cooling Mode(制冷模式)
Fan Only Mode(风扇专用模式)
运转模式中的制热/制冷模式基于制冷循环进行控制。在运转模式中的风扇专用(Fan only)模式中,在当前状态下可以仅有风扇工作。在风扇专用模式时,室外空气以当前状态温度被引入室内。
控制器50可以通过将室外温度与设定温度进行比较来确定制冷(Coolin g)/制热(heating)运转模式。另外,控制器50可以通过比较室内/室外温度来确定制冷/制热运转模式。另外,控制器50可以通过将设定温度与室内温度进行比较来确定最终运转模式。
参照图6,如果设定温度在外部温度以上且室内温度低于外部温度,则可以将最终运转模式确定为制热模式。
另外,如果设定温度和室内温度在外部温度以上且设定温度高于室内温度,也可以将最终运转模式确定为制热模式。
另外,如果设定温度和室内温度在外部温度以上且设定温度低于室内温度,则可以以风扇专用(Fan only)模式仅有风扇工作,从而降低用于制热的能耗。
参照图6,如果设定温度低于外部温度且室内温度在外部温度以上,则可以将最终运转模式确定为制冷模式。
另外,如果设定温度和室内温度低于外部温度且室内温度高于设定温度,也可以将最终运转模式确定为制冷模式。
另外,如果设定温度和室内温度低于外部温度且室内温度在设定温度以下,则可以以风扇专用(Fan only)模式仅有风扇工作,从而降低用于制冷的能耗。
图7A和图7B是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独立新风系统的工作模式的说明中所参考的图。
通风系统可以通过将室外空气导入室内来执行换气。通风系统可以一同进行控制温度的运转模式和控制风量的换气模式以执行室内换气。另外,当通风系统与执行制冷和/或制热运转的空调系统联动时可以使效率最大化。另一方面,通风系统可以通过控制风扇的速度来调节风量以更快地执行换气。
室外空气OA、室内空气SA以及排出空气RA是通风系统工作的主要因素。通风系统通过排出空气RA与室外空气OA之间的能量交换来提高能效。
参照图7A和图7B,通过风门420的工作,排出空气RA和室外空气OA可以被控制为经过或不经过全热交换器410。
参照图7A,如果室内空气SA的温度高于23度的室外空气OA且室内空气SA的温度高于24度的设定温度,则可以执行使用全热交换器410的制冷运转。
排气风扇工作,使得排出空气RA被引入独立新风系统100,然后经过全热交换器410排出到室外。另外,供气风扇工作,使得室外空气OA被引入独立新风系统100,然后经过全热交换器410并通过供气排出口455被供应到室内。此时,经过全热交换器410的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彼此进行热交换,使得适当温度的室外空气被供应到室内。
如果室外空气OA与室内空气SA的温度相同为23度,则不需要用于制冷的追加工作。
在图7B的示例中,排出空气RA经过全热交换器410被排出到室外,但是室外空气OA可以不经过全热交换器410而被引入室内。
或者,通过改变风门420和流路的构成,可以配置为当不需要制冷时排出空气RA也不经过全热交换器410而吐出到外部。
另一方面,在换气期间,室内环境因各种因素而难以保持均匀的温度和空气质量。因此,考虑到室内结构、人数以及各种装置中产生的热量等环境,难以均匀地保持设定温度的空气。尤其,在较宽敞的室内空间中,难以确保整个空间的室内舒适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可以包括:复数个独立新风系统100,分别包括一个以上的温度传感器,使室外空气流入室内并且使室内空气流向室外;以及控制器50,基于由复数个所述独立新风系统100中包括的温度传感器感测到的温度数据来控制复数个所述独立新风系统100。
控制器50可以使用由复数个所述独立新风系统100中包括的温度传感器感测到的温度数据来预测室内情况并控制换气,从而使室内的舒适度最大化。
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通风系统的结构图。
参照图8,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通风系统可以包括独立新风系统100a、100b、100c、100d和控制器50。
独立新风系统100a、100b、100c、100d可以按预定距离彼此隔开配置在一个室内空间中。
控制器50可以是能够对独立新风系统100a、100b、100c、100d整体进行控制的中央控制器。或者,控制器50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连接到独立新风系统100a、100b、100c、100d中的任意一个。图8中例示了通过有线连接到第一至第四独立新风系统100a、100b、100c、100d中的第四独立新风系统100d的控制器50,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另一方面,控制器50可以是独立新风系统100a、100b、100c、100d中的任意一个的控制部510。
独立新风系统100a、100b、100c、100d可以分别至少包括室内温度传感器。因此,各个独立新风系统100a、100b、100c、100d可以感测最近区域的室内空气温度。
通风系统可以通过收集由独立新风系统100a、100b、100c、100d感测到的室内温度数据来判断室内空间的温度均匀性。
另一方面,独立新风系统100a、100b、100c、100d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室外温度传感器。更优选地,独立新风系统100a、100b、100c、100d可以均包括室外温度传感器以感测各自要导入的室外空气的温度。
控制器50可以基于由复数个独立新风系统100中包括的温度传感器感测到的温度数据来控制复数个所述独立新风系统100。
控制器50可以通过收集由独立新风系统100a、100b、100c、100d感测到的室内温度数据来计算出平均值。另外,控制器50可以将计算出的平均值与独立新风系统100a、100b、100c、100d分别感测到的温度数据进行比较,并基于其差值来判断该室内空间的温度均匀性。
如果所有独立新风系统100a、100b、100c、100d感测到的室内温度与平均值之差在设定的基准值以下,则表示温度均匀性良好,独立新风系统100a、100b、100c、100d可以根据参照图6进行说明的第一运转模式来工作。
另一方面,用于控制独立新风系统100a、100b、100c、100d的风向等的换气运转可以包括各种模式。例如,换气运转可以以DOAS模式、排出(Ex haust)模式和供应(Supply)模式工作。DOAS模式是排出室内空气并引入室外空气的模式,也可以命名为并行运转模式。排出(Exhaust)模式是仅执行将室内空气排出到外部的吐出运转的模式,供应(Supply)模式是仅执行将室外空气吸入室内空间内部的吸入运转的模式。
另一方面,在所述第一运转模式下,基本上,独立新风系统100a、100b、100c、100d可以执行排出室内空气并引入室外空气的并行运转。
所述控制器50基于配置有所述独立新风系统100a、100b、100c、100d的室内空间的温度均匀性,控制为所有独立新风系统100a、100b、100c、100d根据设定温度来工作的第一运转模式,或者控制为至少一个独立新风系统以与其他独立新风系统不同的运转模式工作的第二运转模式。
在不存在由各个独立新风系统中包括的室内温度传感器感测到的室内温度数据与所述室内温度数据的平均值之差大于基准值的独立新风系统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50可以控制为所述第一运转模式。
所述控制器50可以基于室外温度、室内温度以及设定温度来控制独立新风系统100a、100b、100c、100d以执行制热运转或制冷运转或仅有风扇仅有风扇工作的风扇运转。基本上,在第一运转模式下,独立新风系统100a、100b、100c、100d根据相同的模式和设定来工作,但是如果存在对各个独立新风系统100a、100b、100c、100d的输入,则可以根据相应的输入来工作。
在所述第一运转模式下,所述独立新风系统100a、100b、100c、100d可以执行一同进行所述室外空气的吸入和所述室内空气的吐出的并行运转。
图9是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正常运转模式(第一运转模式)的说明中所参考的图,例示了四台独立新风系统100a、100b、100c、100d执行并行运转的情况。
如果温度均匀性良好,则独立新风系统100a、100b、100c、100d可以根据第一运转模式来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制冷制热运转与否等可以根据室外温度、室内温度以及设定温度的比较结果来确定。
参照图9,独立新风系统100a、100b、100c、100d可以同时执行排气和吸气。因此,各个独立新风系统100a、100b、100c、100d对相邻的区域进行换气。
如果是设置有复数个独立新风系统100a、100b、100c、100d的空间,则可以看作是较宽敞的空间,其各个区域之间可能出现温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特定室内空间的各个区域之间出现温差的情况下,可以控制为独立新风系统100a、100b、100c、100d以复数个模式工作的第二运转模式。因此,可以通过以不同模式工作的独立新风系统100a、100b、100c、100d的组合来均匀地提高室内舒适度。
另一方面,在存在由各个独立新风系统中包括的室内温度传感器感测到的室内温度数据与所述室内温度数据的平均值之差大于基准值的独立新风系统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50可以控制为所述第二运转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第二运转模式下,控制器50可以控制至少一个独立新风系统仅执行所述室外空气的吸入运转或仅执行所述室内空气的吐出运转。在这种情况下,其他独立新风系统可以以并行运转等其他模式工作。
例如,在制冷运转期间,如果以第二运转模式工作,则复数个所述独立新风系统100a、100b、100c、100d中温度最高的独立新风系统专门用于排出,只是将室内的空气排出到外部,而其他独立新风系统以DOAS Mode工作。此时,室内空间中产生空气涡流,均匀地诱导室内空气质量提高,从而能够提高室内空气的舒适度。
或者,在所述第二运转模式下,在至少一个独立新风系统执行所述室外空气的吸入运转的情况下,控制器50可以控制其他独立新风系统执行所述室内空气的吐出运转。
另外,在所述第二运转模式下,在至少一个独立新风系统执行所述室内空气的吐出运转的情况下,控制器50可以控制其他独立新风系统执行所述室外空气的吸入运转。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控制器50可以控制至少一个独立新风系统仅执行吐出运转且至少一个独立新风系统仅执行吸入运转,从而在室内空间中产生较大的涡流。室内空间中形成的涡流有助于空气循环,因此能够使空气质量变得均匀。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制冷运转期间,如果室内温度低于设定温度,则独立新风系统100a、100b、100c、100d可以以DOAS模式工作。如果室内温度高于设定温度,则室内温度数据为最大值(Max)的独立新风系统可以以排出(Exhaust)模式工作,室内温度数据为最小值(Min)的独立新风系统可以以供应(Supply)模式工作,其他独立新风系统可以以DOAS模式工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第二运转模式下,在复数个所述独立新风系统100a、100b、100c、100d中,感测到的室内温度数据为最大值的独立新风系统可以执行所述室内空气的吐出运转,在复数个所述独立新风系统100a、100b、100c、100d中,感测到的室内温度数据为最小值的独立新风系统可以执行所述室外空气的吸入运转,其他独立新风系统可以执行一同进行所述室外空气的吸入和所述室内空气的吐出的并行运转。
另一方面,在所述第二运转模式下,所述控制器50可以基于所述独立新风系统的台数以及感测到的室内温度数据与所述室内温度数据的平均值之差大于基准值的独立新风系统的台数来控制复数个所述独立新风系统。
例如,如果所述独立新风系统为两台,则在所述第二运转模式下,一个独立新风系统可以执行所述室内空气的吐出运转,而另一个独立新风系统可以执行所述室外空气的吸入运转。执行吸入运转的独立新风系统可以吸入室内空气并将其吐出到外部,执行吐出运转的独立新风系统可以吸入室外空气并将其吐出到室内空间。因此,在室内空间中,可以从执行吐出运转的独立新风系统朝执行吸入运转的独立新风系统的方向形成涡流,并且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均匀性。
在设置有三台独立新风系统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运转模式的详细工作可以根据检测到温差的独立新风系统的台数而变化。随着检测到温差的独立新风系统增多,可以增加执行吸入室内空气并将其吐出到外部的吐出运转的独立新风系统,从而更快地使温度等空气质量变得均匀。
例如,在感测到的室内温度数据与所述室内温度数据的平均值之差大于基准值的独立新风系统为一台的情况下,感测到的室内温度数据为最大值的独立新风系统可以执行所述室内空气的吐出运转,而其他两台独立新风系统可以执行所述室外空气的吸入运转。
另外,在感测到的室内温度数据与所述室内温度数据的平均值之差大于基准值的独立新风系统为两台的情况下,感测到的室内温度数据为最小值的独立新风系统可以执行所述室外空气的吸入运转,而其他两台独立新风系统可以执行所述室内空气的吐出运转。
在设置有四台独立新风系统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运转模式的详细工作也可以根据检测到温差的独立新风系统的台数而变化。
图10至图12是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风向控制模式(第二运转模式)的说明中所参考的图,例示了设置有四台独立新风系统的情况。
图10例示了感测到的室内温度数据与所述室内温度数据的平均值之差大于基准值的独立新风系统为一台的情况。
控制器50可以控制为感测到的室内温度数据为最大值的独立新风系统100d执行所述室内空气的吐出运转,而其他三台独立新风系统100a、100b、100c执行所述室外空气的吸入运转。
参照图10,第四独立新风系统100d可以执行吸入室内空气并将其吐出到外部的吐出运转,第一至第三独立新风系统100a、100b、100c可以执行吸入室外空气并将其吐出到内部的吸入运转。因此,可以在第一至第三独立新风系统100a、100b、100c朝第四独立新风系统100d的方向上产生气流。
相反,在感测到的室内温度数据与所述室内温度数据的平均值之差大于基准值的独立新风系统为三台的情况下,控制器50可以控制为感测到的室内温度数据为最小值的独立新风系统执行所述室外空气的吸入运转,而其他三台独立新风系统执行所述室内空气的吐出运转。
图11和图12例示了感测到的室内温度数据与所述室内温度数据的平均值之差大于基准值的独立新风系统为两台的情况。
控制器50可以控制为感测到的室内温度数据与所述室内温度数据的平均值之差大于基准值的两台独立新风系统执行所述室内空气的吐出运转,而其他两台独立新风系统执行所述室外空气的吸入运转。
参照图11,第三独立新风系统100c和第四独立新风系统100d可以执行吸入室内空气并将其吐出到外部的吐出运转,第一独立新风系统100a和第二独立新风系统100b可以执行吸入室外空气并将其吐出到内部的吸入运转。因此,可以在第一独立新风系统100a朝第四独立新风系统100d的方向、以及第二独立新风系统100b朝第三独立新风系统100c的方向上产生气流。
参照图12,第二独立新风系统100b和第四独立新风系统100d可以执行吸入室内空气并将其吐出到外部的吐出运转,第一独立新风系统100a和第三独立新风系统100c可以执行吸入室外空气并将其吐出到内部的吸入运转。因此,可以在第一独立新风系统100a和第三独立新风系统100c朝第二独立新风系统100b的方向、以及第三独立新风系统100c朝第四独立新风系统100d的方向上产生气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当满足室内空气质量的不平衡条件时,可以强行使室内空气形成涡流,以均匀地对空气质量进行换气。
图13是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通风系统的工作方法的流程图。
参照图13,控制器50可以判断配置有复数个独立新风系统100的室内空间的温度均匀性(步骤S1320)。
控制器50可以通过收集由复数个独立新风系统100感测到的室内温度数据来计算出平均值。另外,控制器50可以将计算出的平均值与复数个独立新风系统100分别感测到的温度数据进行比较,并基于其差值来判断该室内空间的温度均匀性。
另外,控制器50可以将计算出的平均值与复数个独立新风系统100分别感测到的温度数据进行比较,并基于其差值来判断满足温度均匀性基准与否。所述温度均匀性基准可以为,不存在由各个独立新风系统中包括的室内温度传感器感测到的室内温度数据与所述室内温度数据的平均值之差大于基准值的独立新风系统。
即,只要存在一个室内温度数据的平均值之差大于基准值的独立新风系统,控制器50就可以判断为该室内空间不满足温度均匀性基准且不均匀。
另一方面,如果满足所述温度均匀性基准,则控制器50控制为以所有独立新风系统根据设定温度来工作的第一运转模式工作(步骤S1330)。
控制器50可以基于室外温度、室内温度以及设定温度来确定制热运转模式或制冷运转模式(步骤S1310)。第一运转模式可以根据确定的运转模式运转,同时执行吸入/吐出等换气工作。
图14是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通风系统的工作方法的流程图,示出了基于温度的运转模式控制过程。
参照图14,控制器50可以将外部温度与设定温度进行比较(步骤S1410)。另外,控制器50可以通过比较室内/室外温度来确定制冷/制热运转模式(步骤S1420、S1425)。另外,控制器50可以通过将设定温度与室内温度进行比较来确定最终运转模式(步骤S1430、S1435)。
参照图14,如果设定温度在外部温度以上(步骤S1410)且室内温度低于外部温度(步骤S1420),则可以将最终运转模式确定为制热模式(步骤S1450)。
另外,如果设定温度和室内温度在外部温度以上(步骤S1410、S1420)且设定温度高于室内温度(步骤S1430),也可以将最终运转模式确定为制热模式(步骤S1450)。
另外,如果设定温度和室内温度在外部温度以上(步骤S1410、S1420)且设定温度低于室内温度(步骤S1430),则可以以风扇专用(Fan only)模式仅有风扇工作(步骤S1460),从而降低用于制热的能耗。
参照图13,如果设定温度低于外部温度(步骤S1410)且室内温度在外部温度以上(步骤S1425),则可以将最终运转模式确定为制冷模式(步骤S1470)。
另外,如果设定温度和室内温度低于外部温度(步骤S1410、S1425)且室内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步骤S1435),也可以将最终运转模式确定为制冷模式(步骤S1470)。
另外,如果设定温度和室内温度低于外部温度(步骤S1410、S1425)且室内温度在设定温度以下(步骤S1435),则可以以风扇专用(Fan only)模式仅有风扇工作(步骤S1460),从而降低用于制冷的能耗。
另一方面,如果不满足所述温度均匀性基准(步骤S1320),则控制器50控制为以至少一个独立新风系统以与其他独立新风系统不同的运转模式工作的第二运转模式工作(步骤S1340)。
所述控制器50可以通过控制至少一个独立新风系统仅执行吸入运转或吐出运转来在室内空间中形成涡流。因此,室内空间的空气流动变得活跃,从而能够提高温度等空气质量的均匀性。
在所述第二运转模式下,控制器50可以根据通风系统所包含的独立新风系统100的台数和温度不均匀程度来控制复数个独立新风系统100。
例如,所述控制器50可以控制为,在至少一个独立新风系统执行所述室外空气的吸入运转的情况下,其他独立新风系统执行所述室内空气的吐出运转,而在至少一个所述独立新风系统执行所述室内空气的吐出运转的情况下,其他独立新风系统执行所述室外空气的吸入运转。
另外,所述控制器50可以控制为,在复数个所述独立新风系统100中的至少一个独立新风系统执行所述室外空气的吸入运转的情况下,其他独立新风系统执行一同进行所述室外空气的吸入和所述室内空气的吐出的并行运转,而在至少一个所述独立新风系统执行所述室内空气的吐出运转的情况下,其他独立新风系统执行一同进行所述室外空气的吸入和所述室内空气的吐出的并行运转。
另外,所述控制器50可以控制为,在复数个所述独立新风系统100中,感测到的室内温度数据为最大值的独立新风系统执行所述室内空气的吐出运转,在复数个所述独立新风系统中,感测到的室内温度数据为最小值的独立新风系统执行所述室外空气的吸入运转,而其他独立新风系统执行一同进行所述室外空气的吸入和所述室内空气的吐出的并行运转。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能够使配置在一个室内空间中的复数个独立新风系统有效地运转。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通过使用复数个独立新风系统,能够更快地提高室内舒适度。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通过基于室内空间的温度均匀性来控制复数个独立新风系统,能够均匀地提高室内空间的舒适度。
本发明的通风系统及其工作方法不限于如上所述的实施例的构成和方法,而是可以通过选择性地组合各个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来构成上述实施例,从而可以进行各种修改。
另外,尽管以上已经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特定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要求的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本发明所属领域的常规技术人员在可以做出各种修改,并且这些修改不应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或前景来单独理解。
Claims (18)
1.一种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
复数个独立新风系统,分别包括一个以上的温度传感器,使室外空气流入室内并且使室内空气流向室外;以及
控制器,基于由复数个所述独立新风系统中包括的所述温度传感器感测到的温度数据来控制复数个所述独立新风系统,
如果配置有复数个所述独立新风系统的室内空间的温度均匀性满足预设的温度均匀性基准,则所述控制器将所有独立新风系统控制为根据设定温度工作的第一运转模式,
如果所述温度均匀性不满足所述温度均匀性基准,则所述控制器将至少一个独立新风系统控制为以与其他独立新风系统不同的运转模式工作的第二运转模式,
在存在由各个独立新风系统中包括的室内温度传感器感测到的室内温度数据与所述室内温度数据的平均值之差大于基准值的独立新风系统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控制为所述第二运转模式,
在所述第二运转模式下,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独立新风系统的台数以及感测到的室内温度数据与所述室内温度数据的平均值之差大于基准值的独立新风系统的台数来控制复数个所述独立新风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不存在由各个独立新风系统中包括的室内温度传感器感测到的室内温度数据与所述室内温度数据的平均值之差大于基准值的独立新风系统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控制为所述第一运转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运转模式中,基于室外温度、室内温度以及设定温度来执行制热运转或制冷运转或仅有风扇工作的风扇运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运转模式下,复数个所述独立新风系统执行一同进行所述室外空气的吸入和所述室内空气的吐出的并行运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运转模式下,在至少一个所述独立新风系统执行所述室外空气的吸入运转的情况下,其他独立新风系统执行所述室内空气的吐出运转,
而在至少一个所述独立新风系统执行所述室内空气的吐出运转的情况下,其他独立新风系统执行所述室外空气的吸入运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运转模式下,
在复数个所述独立新风系统中,感测到的室内温度数据为最大值的独立新风系统执行所述室内空气的吐出运转,
在复数个所述独立新风系统中,感测到的室内温度数据为最小值的独立新风系统执行所述室外空气的吸入运转,
其他独立新风系统执行一同进行所述室外空气的吸入和所述室内空气的吐出的并行运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运转模式下,当所述独立新风系统为两台时,
一个独立新风系统执行所述室内空气的吐出运转,
另一个独立新风系统执行所述室外空气的吸入运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运转模式下,在所述独立新风系统为三台且感测到的室内温度数据与所述室内温度数据的平均值之差大于基准值的独立新风系统为一台的情况下,
感测到的室内温度数据为最大值的独立新风系统执行所述室内空气的吐出运转,
其他两台独立新风系统执行所述室外空气的吸入运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运转模式下,在所述独立新风系统为三台且感测到的室内温度数据与所述室内温度数据的平均值之差大于基准值的独立新风系统为两台的情况下,
感测到的室内温度数据为最小值的独立新风系统执行所述室外空气的吸入运转,
其他两台独立新风系统执行所述室内空气的吐出运转。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运转模式下,在所述独立新风系统为四台且感测到的室内温度数据与所述室内温度数据的平均值之差大于基准值的独立新风系统为一台的情况下,
感测到的室内温度数据为最大值的独立新风系统执行所述室内空气的吐出运转,
其他三台独立新风系统执行所述室外空气的吸入运转。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运转模式下,在所述独立新风系统为四台且感测到的室内温度数据与所述室内温度数据的平均值之差大于基准值的独立新风系统为两台的情况下,
感测到的室内温度数据与所述室内温度数据的平均值之差大于基准值的两台独立新风系统执行所述室内空气的吐出运转,
其他两台独立新风系统执行所述室外空气的吸入运转。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运转模式下,在所述独立新风系统为四台且感测到的室内温度数据与所述室内温度数据的平均值之差大于基准值的独立新风系统为三台的情况下,
感测到的室内温度数据为最小值的独立新风系统执行所述室外空气的吸入运转,
其他三台独立新风系统执行所述室内空气的吐出运转。
13.一种通风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
判断配置有复数个独立新风系统的室内空间的温度均匀性的步骤;
如果判断出的所述温度均匀性满足预设的温度均匀性基准,则所有独立新风系统以根据设定温度来工作的第一运转模式工作的步骤;以及
如果判断出的所述温度均匀性不满足所述温度均匀性基准,则至少一个独立新风系统以第二运转模式工作的步骤,其中,至少一个独立新风系统与其他独立新风系统的运转模式不同,
所述通风系统的工作方法还包括:
在存在由各个独立新风系统中包括的室内温度传感器感测到的室内温度数据与所述室内温度数据的平均值之差大于基准值的独立新风系统的情况下,控制为所述第二运转模式的步骤;以及
在所述第二运转模式下,基于所述独立新风系统的台数以及感测到的室内温度数据与所述室内温度数据的平均值之差大于基准值的独立新风系统的台数来控制复数个所述独立新风系统的步骤。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风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基于室外温度、室内温度以及设定温度来确定制热运转模式或制冷运转模式的步骤。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风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均匀性基准为,不存在由各个独立新风系统中包括的室内温度传感器感测到的室内温度数据与所述室内温度数据的平均值之差大于基准值的独立新风系统。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风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以所述第二运转模式工作的步骤中,
在至少一个所述独立新风系统执行室外空气的吸入运转的情况下,其他独立新风系统执行室内空气的吐出运转,
在至少一个所述独立新风系统执行所述室内空气的吐出运转的情况下,其他独立新风系统执行所述室外空气的吸入运转。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风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以所述第二运转模式工作的步骤中,
在至少一个所述独立新风系统执行室外空气的吸入运转的情况下,其他独立新风系统执行一同进行所述室外空气的吸入和室内空气的吐出的并行运转,
在至少一个所述独立新风系统执行所述室内空气的吐出运转的情况下,其他独立新风系统执行一同进行所述室外空气的吸入和所述室内空气的吐出的并行运转。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风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以所述第二运转模式工作的步骤中,
在复数个所述独立新风系统中,感测到的室内温度数据为最大值的独立新风系统执行室内空气的吐出运转,
在复数个所述独立新风系统中,感测到的室内温度数据为最小值的独立新风系统执行室外空气的吸入运转,
其他独立新风系统执行一同进行所述室外空气的吸入和所述室内空气的吐出的并行运转。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20-0151718 | 2020-11-13 | ||
KR1020200151718A KR20220065335A (ko) | 2020-11-13 | 2020-11-13 | 환기시스템 및 그 동작 방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484660A CN114484660A (zh) | 2022-05-13 |
CN114484660B true CN114484660B (zh) | 2023-12-22 |
Family
ID=81491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327560.4A Active CN114484660B (zh) | 2020-11-13 | 2021-11-10 | 通风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20154965A1 (zh) |
JP (1) | JP2022078976A (zh) |
KR (1) | KR20220065335A (zh) |
CN (1) | CN11448466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031378B (zh) * | 2022-07-05 | 2023-06-1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209335B1 (en) * | 1999-08-05 | 2001-04-03 | David Nowaczyle | Environmental distribution control module |
JP2014173795A (ja) * | 2013-03-11 | 2014-09-22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換気システム |
CN104742772A (zh) * | 2013-12-26 | 2015-07-01 | 捷温汽车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尤其用于交通运输工具座椅中的颈部加热装置的热风机 |
CN105605759A (zh) * | 2016-02-02 | 2016-05-25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落地式空调器及其送风方法及系统 |
JP2018100791A (ja) * | 2016-12-20 | 2018-06-28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4344045A (ja) * | 1991-05-21 | 1992-11-30 | Kubota Corp | 換気制御方法 |
CA2641688C (en) * | 2006-02-10 | 2012-01-24 | Danfoss A/S |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the climate in a house |
KR20120016739A (ko) * | 2010-08-17 | 2012-02-2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공기조화기 |
-
2020
- 2020-11-13 KR KR1020200151718A patent/KR20220065335A/ko active Search and Examination
-
2021
- 2021-11-10 US US17/523,055 patent/US20220154965A1/en active Pending
- 2021-11-10 CN CN202111327560.4A patent/CN114484660B/zh active Active
- 2021-11-12 JP JP2021184505A patent/JP2022078976A/ja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209335B1 (en) * | 1999-08-05 | 2001-04-03 | David Nowaczyle | Environmental distribution control module |
JP2014173795A (ja) * | 2013-03-11 | 2014-09-22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換気システム |
CN104742772A (zh) * | 2013-12-26 | 2015-07-01 | 捷温汽车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尤其用于交通运输工具座椅中的颈部加热装置的热风机 |
CN105605759A (zh) * | 2016-02-02 | 2016-05-25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落地式空调器及其送风方法及系统 |
JP2018100791A (ja) * | 2016-12-20 | 2018-06-28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22078976A (ja) | 2022-05-25 |
CN114484660A (zh) | 2022-05-13 |
KR20220065335A (ko) | 2022-05-20 |
US20220154965A1 (en) | 2022-05-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790696B1 (ko) | 바이패스 및 재순환 기능을 겸비한 열교환형 환기장치 | |
CN103292426B (zh) | 冷却机房的装置及冷却送风调节方法 | |
CN107655108B (zh) | 空调器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 |
JP2010043817A (ja) | サーバ室の空調システム | |
JP6253459B2 (ja) | 空調用換気装置 | |
WO2013057844A1 (ja) | 通信・情報処理機器室等の空調システム | |
JP5533973B2 (ja) | 調湿換気装置 | |
JP2011149654A (ja) | 省エネルギーシステム | |
JP5780892B2 (ja) | 空調システム | |
KR101542430B1 (ko) | 에너지절감형 바닥공조시스템 | |
CN114484660B (zh) | 通风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
US6843063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saving energy in indoor cooling and heating | |
KR20210146019A (ko) | 공조 시스템 및 그 동작 방법 | |
JP2014173826A (ja) | 全熱交換型の換気装置 | |
KR20170010614A (ko) | 직접 외기 이용 방식의 항온항습장치 | |
JP2015057576A (ja) | 外気冷房機能付空調機 | |
JP5359170B2 (ja) | 空調装置 | |
KR20090022061A (ko) | 하이브리드 공조시스템 및 그 공조시스템을 이용한공조방법 | |
JP5324204B2 (ja) | サーバ室等の空調システム | |
JP2007071495A (ja) | 空気調和機 | |
JP2004003866A (ja) | 換気空調装置 | |
KR102684036B1 (ko) | 공기조화 시스템 | |
JP6660727B2 (ja) | 外気利用型冷却システム | |
JP6809692B2 (ja) | 排気対応型床置ウォールスルー空調機及びこの空調機を備えた空調システム | |
CN210241766U (zh) | 一种余热利用型双机联合多功能空调机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