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78243B - 用氧气催化氧化法合成二羟基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氧气催化氧化法合成二羟基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78243B
CN114478243B CN202210173915.7A CN202210173915A CN114478243B CN 114478243 B CN114478243 B CN 114478243B CN 202210173915 A CN202210173915 A CN 202210173915A CN 114478243 B CN114478243 B CN 1144782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oxygen
dhta
dimethyl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7391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78243A (zh
Inventor
单玉华
方慧
赵世丽
刘平
蔡志祥
刘玮
胡林玲
王碟
李焱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017391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782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782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782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782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782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67/0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esters
    • C07C67/3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esters by modifying the acid moiety of the ester, such modification not being an introduction of an ester group
    • C07C67/31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esters by modifying the acid moiety of the ester, such modification not being an introduction of an ester group by introduction of functional groups containing oxygen only in singly bound for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7/00Catalysts comprising the elements or compounds of halogens, sulfur, selenium, tellurium, phosphorus or nitrogen; Catalysts comprising carbon compounds
    • B01J27/24Nitrogen compoun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84Recycling of catalys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化学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氧气催化氧化法合成二羟基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的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以氧气(O2)为氧化剂,在催化剂M/N‑C的作用下,金属组分(M)是Co、Ni、Cr、Mn、Fe、Cu等元素,于适当的溶剂中,控制适当的条件,使DMSS被氧化而生成DHTA。本发明以氧气为氧化剂,简化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副产物为少量的H2O,三废排放极大减少,使生产过程清洁环保。

Description

用氧气催化氧化法合成二羟基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化学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氧气催化氧化1,4-环已二酮-2,5-二甲酸二甲酯(DMSS)合成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HTA)的催化剂以及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HTA)在功能材料和药物的合成,特别是高分子改性材料(如有机发光材料以及高性能纤维PBO、M5、PBX等)方面,起作关键的作用。尤其是M5一种新型液晶芳族杂环型聚合物纤维,具有高强度、高模量、优异的阻燃性和抗压缩强度,在各种尖端领域有广泛应用。DHTA同时拥有对苯二甲酸类和类水杨酸类物质的性质,所以这类化合物的性能,展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
目前合成DHTA的主要方法有:对苯二酚二氧化碳羧化法(科-施反应法)【漆琳,沈玉堂,殷恒波.精细石油化工,2007,24(1):23】、DMSS为原料的H2O2-KI-I2氧化法【张首才,林险峰.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3,4:8】、DMSS为原料的氯代丁二酰亚胺氧化法【1.SteemersLuuk,Wanner Martin J.Nature Communication,2017,8:15392;2.J.Phy.Chem.C.2018,122(19):10510;3.WO 2018160618】、DMSS为原料的浓H2SO4氧化法【Liu Hui-Lian,Wang Qing-Zhong.Asian J Chemistry,2014,26(16):5165】。
其中:对苯二酚二氧化碳羧化法反应条件苛克、收率低、消耗大量碳酸钾和盐酸,产生大量含氯化钾废水。DMSS为原料的H2O2-KI-I2氧化法消耗昂贵的KI和I2,生产成本高。DMSS为原料的氯代丁二酰亚胺氧化法消耗大量的氧化剂氯代丁二酰亚胺,并副产大量的丁二酰亚胺,导致生产成本高、三废处理量的。浓H2SO4氧化法使用大量的危险的浓硫酸作氧化剂,副产巨量的酸性废水,没有工业应用价值。总之,上述诸方法存在收率低、成本高、三废排放严重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DHTA合成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新的低成本的、环境友好的DHTA合成技术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以氧气(O2)为氧化剂,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于适当的溶剂中,控制适当的条件,使DMSS被氧化而生成DHTA。反应方程式如下:
催化剂是金属/氮杂化炭复合材料(M/N-C)。
M/N-C催化剂中,金属组分(M)是Co、Ni、Cr、Mn、Fe、Cu等元素,其中优选的是Co、Ni、Fe、Cr。
M/N-C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是:金属盐、葡萄糖、尿素及水,按一定比例充分混合,配成混合液。接着置于管式炉中,氨气流中按一定的程序升温热解。随后自然降温至室温附近出料,从而得到M/N-C材料。
金属盐是硝酸盐、氯化盐、乙酸盐中的任何一种。混合液中金属盐、葡萄糖、尿素及水的重量比为2~6︰15︰4~8︰3~5。
管式炉中的升温程序是:在氨气流中,将混合液从室温以1~10℃/分钟速率升至700~900℃,并在终温维持2~4h。氨气流具有保护和增进氮杂化效果的双重作用。
进一步,适当溶剂是乙腈、丁腈、苯甲腈、乙酸、丙酸、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甲醇、乙醇中的任何一种。优选的是乙酸、乙腈、甲醇、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任何一种。
进一步,适当反应条件包括:反应过程中维持氧气压力为0.6~1.6MPa,优选的氧气压力为0.8~1.2MPa。氧气压力过低,反应慢;压力过高,选择性差。从而导致DHTA收率低。
进一步,适当反应条件包括:氧气反应温度为80~140℃,优选的是100~120℃。温度过低,反应慢;温度过高,选择性低。从而导致DHTA收率低。
进一步,适当反应条件包括:氧化反应时间为2~8h。依据反应过程取样确定合适的反应时间(反应过程定期取样,用高压液相色谱(HPLC)分析原料DMSS的转化率)。
进一步,适当反应条件还包括:物料配比:DMSS︰M/N-C︰溶剂=10︰0.5~1.0︰40~100(重量比)。
产品DHTA的分离方法是:反应结束后趁热将反应液过滤,回收固体催化剂M/N-C循环使用。滤液经低温冷冻,产品DHTA则结晶析出。通过抽滤、水洗和乙醇洗涤滤饼,80℃真空烘干,得到含量大于99.0%(HPLC分析)的DHTA晶体产品。母液可循环使用。
其中,回收的固体催化剂M/N-C可以直接循环使用,也可以用高极性溶剂如: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等洗涤后回用。
进一步,滤液低温冷冻温度是-25~0℃,滤液低温冷冻时间是6~12h。进一步,水洗和乙醇洗涤滤饼操作是用滤饼重量约2~4倍的水洗2次,接着用滤饼重量约2~4倍的乙醇洗2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异效果是:
1、本发明以氧气为氧化剂,代替传统的H2O2/KI-I2,浓硫酸,或N-氯代丁二酰亚胺,使DHTA生产成本大幅下降。
2、本发明以氧气为氧化剂,副产物为少量的H2O,三废排放极大减少,使生产过程清洁环保。
3、本发明使用气体O2作原料,副产物少,纯化易,使DHTA生产工艺简化。
4、使用固体催化剂M/N-C,易于分离与循环使用,简化工艺、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7制备的所得产品DHTA的HPLC谱图;
图2为实施例7制备的所得产品DHTA的FT-IR谱图;
图3为实施例7制备的所得产品DHTA的H-NMR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Co/N-C制备
(1)将2g四水合乙酸钴、15g葡萄糖、4g尿素、3g水混合,充分混匀使乙酸钴溶解,得到红色粘稠液体;
(2)将所配制的红色粘稠液体置于管式炉中,通入NH3,以1℃/分钟的速率升温至800℃,并在800℃维持2h后,自然降温至40℃,取出物料,得到5.2gCo/N-C催化材料。
液氮吸附法测定其BET比表面积98㎡/g、孔容0.32ml/g。通过扫描电镜表面能谱分析(SEM-EDS)分析表面元素含量Co:10.1%,N:6.3%。
实施例2:Cu/N-C制备
(1)将3g二水合氯化铜、15g葡萄糖、5g尿素、4g水充分混匀,使氯化铜溶解,得到绿色粘稠液体。
(2)将所配制的绿色粘稠液置于管式炉中,通入NH3,以3℃/分钟的速率升温至700℃,并在700℃维持4h后,自然降温至40℃,取出物料,得到5.8g Cu/N-C催化材料。
液氮吸附法测定其BET比表面积79㎡/g、孔容0.29ml/g。通过扫描电镜表面能谱分析(SEM-EDS)分析表面元素含量Cu:18.6%,N:4.4%。
实施例3:Ni/N-C制备
(1)将4g六水合硝酸镍、15g葡萄糖、6g尿素、4g水充分混匀,使硝酸镍溶解,得到绿色粘稠液体。
(2)将所配制的绿色粘稠液置于管式炉中,通入NH3,以5℃/分钟的速率升温至850℃,并在850℃维持3h后,自然降温至35℃,取出物料,得到5.4g Ni/N-C催化材料。
液氮吸附法测定其BET比表面积116㎡/g、孔容0.35ml/g。通过扫描电镜表面能谱分析(SEM-EDS)分析表面元素含量Ni:14.7%,N:4.7%。
实施例4:Cr/N-C制备
(1)将6g九水合硝酸铬、15g葡萄糖、7g尿素、5g水充分混匀,使硝酸铬溶解,得到紫红色硝酸铬粘稠液体。
(2)将所配制的紫红色粘稠液置于管式炉中,通入NH3,以10℃/分钟的速率升温至900℃,并在900℃维持2h后,自然降温至45℃,取出物料,得到6.1g Cr/N-C催化材料。
液氮吸附法测定其BET比表面积142m2/g、孔容0.37ml/g。通过扫描电镜表面能谱分析(SEM-EDS)分析表面元素含量Cr:12.3%,N:6.7%。
实施例5:Mn/N-C制备
(1)将10g硝酸锰50%水溶液(实际硝酸锰含量5g)、15g葡萄糖、8g尿素、3g水充分混匀,得到粉红色硝酸锰粘稠液体。
(2)将所配制的粉红色粘稠液置于管式炉中,通入NH3,以2℃/分钟的速率升温至750℃,并在750℃维持4h后,自然降温至25℃,取出物料,得到5.6g Mn/N-C催化材料。
液氮吸附法测定其BET比表面积86m2/g、孔容0.3ml/g。通过扫描电镜表面能谱分析(SEM-EDS)分析表面元素含量Mn:24.8%,N:4.2%。
实施例6:Fe/N-C制备
(1)将4g九水合硝酸铁、15g葡萄糖、6g尿素、4g水充分混匀,得到浅红色硝酸铁粘稠液体。
(2)将所配制的浅红色粘稠液置于管式炉中,通入NH3,以70℃/分钟的速率升温至800℃,并在800℃维持3h后,自然降温至30℃,取出物料,得到5.2g Fe/N-C催化材料。
液氮吸附法测定其BET比表面积110㎡/g、孔容0.33ml/g。通过扫描电镜表面能谱分析(SEM-EDS)分析表面元素含量Fe:12.6%,N:5.6%。
实施例7:Co/N-C催化氧气氧化合成DHTA
向高压釜中加入20gDMSS(含量98.0%)、1.8gCo/N-C、120g乙酸。开动搅拌,用氧气置换釜内空气三次,再将釜内充氧气至0.2MPa。加热物料,当釜内温度达到120℃后,将釜内氧气压力升至1.2MPa。维持120℃、1.2MPa反应期间,每隔20分钟取样,液相色谱分析一次。通过取样分析可知,反应3h后DMSS完全转化。停止反应,取出反应物料。过滤、分离出Co/N-C固体催化剂。滤液经-20℃冷冻8h,产品DHTA晶体析出。抽滤、用40g水*2次洗、接着用40g乙醇*2次洗涤滤饼,80℃真空烘干,得到DHTA黄色晶体产品18.0g(Y:92.8%),HPLC分析含量为99.9%。
所得产品DHTA的HPLC、FT-IR、H-NMR分析如图1-3所示。
实施例8:Cu/N-C催化氧气氧化合成DHTA
向高压釜中加入20gDMSS(含量98.0%)、1.4gCu/N-C、200g甲醇。开动搅拌,用氧气置换釜内空气三次,再将釜内充氧气至0.2MPa。加热物料,当釜内温度达到80℃后,将釜内氧气压力升至0.6MPa。维持80℃、0.6MPa反应期间,每隔20分钟取样,液相色谱分析一次。通过取样分析可知,反应8h后DMSS完全转化。停止反应,取出反应物料。过滤、分离出Cu/N-C固体催化剂。滤液经-25℃冷冻6h,产品DHTA晶体析出。抽滤、用45g水*2次洗、接着用45g乙醇*2次洗涤滤饼,80℃真空烘干,得到DHTA黄色晶体产品13.9g(Y:71.6%),HPLC分析含量为99.8%。
实施例9:Ni/N-C催化氧气氧化合成DHTA
向高压釜中加入20gDMSS(含量98.0%)、1.6g Ni/N-C、160g乙腈。开动搅拌,用氧气置换釜内空气三次,再将釜内充氧气至0.2MPa。加热物料,当釜内温度达到110℃后,将釜内氧气压力升至1.0MPa。维持110℃、1.0MPa反应期间,每隔20分钟取样,液相色谱分析一次。通过取样分析可知,反应7h后DMSS完全转化。停止反应,取出反应物料。过滤、分离出Ni/N-C固体催化剂。滤液经-20℃冷冻10h,产品DHTA晶体析出。抽滤、用45g水*2次洗、接着用35g乙醇*2次洗涤滤饼,80℃真空烘干,得到DHTA黄色晶体产品15.9g(Y:82.0%),HPLC分析含量为99.7%。
实施例10:Cr/N-C催化氧气氧化合成DHTA
向高压釜中加入20gDMSS(含量98.0%)、1.2g Cr/N-C、140gN,N-二甲基甲酰胺。开动搅拌,用氧气置换釜内空气三次,再将釜内充氧气至0.2MPa。加热物料,当釜内温度达到100℃后,将釜内氧气压力升至0.8MPa。维持100℃、0.8MPa反应期间,每隔20分钟取样,液相色谱分析一次。通过取样分析可知,反应4h后DMSS完全转化。停止反应,取出反应物料。过滤、分离出Cr/N-C固体催化剂。滤液经-15℃冷冻12h,产品DHTA晶体析出。抽滤、用30g水*2次洗、接着用30g乙醇*2次洗涤滤饼,80℃真空烘干,得到DHTA黄色晶体产品15.3g(Y:78.9%),HPLC分析含量为99.4%。
实施例11:Mn/N-C催化氧气氧化合成DHTA
向高压釜中加入20gDMSS(含量98.0%)、1.0gMn/N-C、100g苯甲腈。开动搅拌,用氧气置换釜内空气三次,再将釜内充氧气至0.2MPa。加热物料,当釜内温度达到140℃后,将釜内氧气压力升至1.6MPa。维持140℃、1.6MPa反应期间,每隔20分钟取样,液相色谱分析一次。通过取样分析可知,反应2h后DMSS完全转化。停止反应,取出反应物料。过滤、分离出Mn/N-C固体催化剂。滤液经0℃冷冻12h,产品DHTA晶体析出。抽滤、用45g水*2次洗、接着用45g乙醇*2次洗涤滤饼,80℃真空烘干,得到DHTA黄色晶体产品10.7g(Y:55.2%),HPLC分析含量为99.2%。
实施例12:Fe/N-C催化氧气氧化合成DHTA
向高压釜中加入20gDMSS(含量98.0%)、2.0g Fe/N-C、80g正丁腈。开动搅拌,用氧气置换釜内空气三次,再将釜内充氧气至0.2MPa。加热物料,当釜内温度达到110℃后,将釜内氧气压力升至1.1MPa。维持110℃、1.1MPa反应期间,每隔20分钟取样,液相色谱分析一次。通过取样分析可知,反应5h后DMSS完全转化。停止反应,取出反应物料。过滤、分离出Fe/N-C固体催化剂。滤液经-25℃冷冻6h,产品DHTA晶体析出。抽滤、用75g水*2次洗、接着用60g乙醇*2次洗涤滤饼,80℃真空烘干,得到DHTA黄色晶体产品17.5g(Y:90.2%),HPLC分析含量为99.6%。
实施例13:催化剂Co/N-C重复使用
使用新鲜催化剂(R0):向高压釜中加入20gDMSS(含量98.0%)、2.0gCo/N-C、100g乙酸。开动搅拌,用氧气置换釜内空气三次,再将釜内充氧气至0.2MPa。加热物料,当釜内温度达到120℃后,将釜内氧气压力升至1.2MPa。维持120℃、1.2MPa反应期间,每隔20分钟取样,液相色谱分析一次。通过取样分析可知,反应3h后DMSS完全转化。停止反应,取出反应物料。过滤、分离出Co/N-C固体催化剂。滤液经-20℃冷冻12h。抽滤、用55g水*2次洗、接着用55g乙醇*2次洗涤滤饼,80℃真空烘干,得到DHTA黄色晶体产品18.2g(Y:93.8%),HPLC分析含量为99.9%。
第1次重复使用催化剂(R1):将R0操作回收的Co/N-C固体催化剂投入高压釜。重复R0操作,得到DHTA黄色晶体产品18.8g(Y:96.9%),HPLC分析含量为99.8%。
第2次重复使用催化剂(R2):将R1回收的Co/N-C固体催化剂投入高压釜。反应3h后DMSS完全转化。重复R0操作,得到DHTA黄色晶体产品18.2g(Y:93.8%),HPLC分析含量为99.7%。
第3次重复使用催化剂(R3):将R2回收的Co/N-C固体催化剂投入高压釜。反应4h后DMSS完全转化。重复R0操作,得到DHTA黄色晶体产品17.8g(Y:91.8%),HPLC分析含量为99.8%。
第4次重复使用催化剂(R4):将R3回收的Co/N-C固体催化剂投入高压釜。反应4h后DMSS完全转化。重复R0操作,得到DHTA黄色晶体产品17.2g(Y:88.7%),HPLC分析含量为99.9%。产品收率有所下降。
第5次重复使用催化剂(R5):将R4回收的Co/N-C固体催化剂用25mL的N,N-二甲基乙酰胺超声洗涤后投入高压釜。重复R0操作,反应4h后DMSS完全转化。得到DHTA黄色晶体产品18.1g(Y:93.3%),HPLC分析含量为99.9%。
第6次重复使用催化剂(R6):将R5回收的Co/N-C固体催化剂用30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超声洗涤后投入高压釜。反应4h后DMSS完全转化。重复R0操作,得到DHTA黄色晶体产品18.3g(Y:94.3%),HPLC分析含量为99.8%。
第7次重复使用催化剂(R7):将R6回收的Co/N-C固体催化剂直接投入高压釜。反应4h后DMSS完全转化。重复R0操作,得到DHTA黄色晶体产品17.9g(Y:92.3%),HPLC分析含量为99.8%。
第8次重复使用催化剂(R8):将R7回收的Co/N-C固体催化剂直接投入高压釜。反应4h后DMSS完全转化。重复R0操作,得到DHTA黄色晶体产品16.9g(Y:87.1%),HPLC分析含量为99.8%。
第9次重复使用催化剂(R9):将R8回收的Co/N-C固体催化剂用30mL的N,N-二甲基乙酰胺超声洗涤后投入高压釜。反应4h后DMSS完全转化。重复R0操作,得到DHTA黄色晶体产品17.9g(Y:92.3%),HPLC分析含量为99.9%。
第10次重复使用催化剂(R10):将R9回收的Co/N-C固体催化剂用30mL的N,N-二甲基乙酰胺超声洗涤后投入高压釜。反应5h后DMSS完全转化。重复R0操作,得到DHTA黄色晶体产品17.7g(Y:91.2%),HPLC分析含量为99.8%。
上述10次重复使用催化剂操作表明:本发明催化剂具有较好的重复使用性能。
以下对照例说明本发明的优越性。
对照例1、对苯二酚二氧化碳羧化法合成DHTA
(参考:精细石油化工,2007,24(1):23)
高压釜中加入13.75g对苯二酚(0.125mol)、18g KOH(0.3mol)、45g K2CO3(0.325mol)、250g乙酸。通往CO2三次置换釜内空气。通往CO2至釜内压力0.2MPa。加热物料,使釜内温度220℃。继续通往CO2,使釜内达11.5MPa。维持220℃、11.5MPa反应4h,将反应物料冷却、放空、出料、抽滤。将滤饼溶于500mL含0.1%(Wt)亚硫酸氢钠的热水中。待滤饼充分溶解后趁热抽滤,将滤液在冰水中冷却结晶。抽滤所得滤饼深于300ml热水,用60ml浓盐酸调PH=2,抽滤,并用50ml水*2次水洗滤饼,80℃真空干燥滤饼,得到21.6gDHTA(Y:76.6%),HPLC分析纯度99.8%。
对比本发明实例13,可以看出二氧化碳羧化法反应条件苛刻,操作过程复杂,收率低,并消耗大量的KOH和碳酸钾,生产成本高,而且产生巨量含钾废水。
对照例2、DMSS为原料的H2O2/I2-KI氧化法合成DHTA(参考: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3,4:8)
500ml反应瓶中加入46g DMSS(0.2mol)、250ml乙酸。80℃使DMSS溶解。加入3.6gKI、3.5gI2,升温至115℃,1h内滴加25ml30%的H2O2,继续回流45min,冰水冷却物料,析出产物。抽滤,用60ml水*3次抽洗滤饼。将滤饼在80℃真空干燥,得到38.8g DHTA产品(Y:85.3%)。HPLC分析纯度为98.2%。
对比本发明实例13,可以看出此方法消耗昂贵的KI和I2,DHTA生产成本较高。
对照例3、氯代丁二酰亚胺氧化法合成DHTA(参考:Nature communication,2017,8:15392)
500ml反应瓶中加入:58g DMSS(0.25mol)、250ml乙酸,80℃溶解反应物。90分钟内分5次共加入35g氯代丁二酰亚胺。随后120℃回流反应1h。冰水冷却反应物8h,产品结晶析出。抽滤,用200ml水*3次抽洗滤饼,接着用100ml甲醇抽洗一次。80℃真空干燥产品,得到53.5g DHTA产品(Y:93.0%),HPLC分析其纯度为99.9%。
对比本发明实例13,可以看出此法消耗大量氯代丁二酰亚胺,并副产大量丁二酰亚胺,需严格处理,造成生产成本高。
对照例4、浓硫酸氧化法合成DHTA(参考:Asian J.chemistry,2014,26(16):5165)
1000ml反应瓶中加入200ml浓硫酸(98%),水浴冷却,90min内分批次加入共115gDMSS(0.5mol)。50℃水浴反应6h,瓶内变成棕色透明液。随后将浓硫酸反应液倾入1000g碎冰中,充分搅拌0.5h,固体产品在水中析出,抽滤,用500ml水*5次抽洗滤饼,接着用250ml甲醇*2次抽洗。滤饼在80℃真空烘干,得到92.7g产品(Y:81.4%),HPLC分析产品纯度为97.8%。
对比本发明实例13,可以看出浓硫酸氧化法,消耗大量的浓硫酸,操作危险,产生巨量的酸性废水,产品纯度低。
对照例5:低温、低氧压条件下Co/N-C催化氧气氧化合成DHTA
向高压釜中加入20gDMSS(含量98.0%)、1.8gCo/N-C、120g乙酸。开动搅拌,用氧气置换釜内空气三次,再将釜内充氧气至0.2MPa。加热物料,当釜内温度达到50℃后,将釜内氧气压力升至0.3MPa。维持50℃、0.3MPa反应期间,每隔60分钟取样,液相色谱分析一次。通过取样分析可知,反应24h后DMSS转化率仅达28.6%。停止反应,取出反应物料。过滤、分离出Co/N-C固体催化剂。滤液经-20℃冷冻8h,有晶体析出。抽滤、用40g水*2次洗、接着用40g乙醇*2次洗涤滤饼,80℃真空烘干,得到黄色晶体16.8g,HPLC分析含量为21.4%(Y:18.3%)。
对比本发明实例7,可以看出在相对较低温、低氧压条件下反应24h,效果仍很差。
对照例6:用氩气Ar代替氨气流保护高温热解制备Co/N-C
(1)将2g四水合乙酸钴、15g葡萄糖、4g尿素、3g水混合,充分混匀使乙酸钴溶解,得到红色粘稠液体;
(2)将所配制的红色粘稠液体置于管式炉中,通入Ar,以1℃/分钟的速率升温至800℃,并在800℃维持2h后,自然降温至40℃,取出物料,得到4.9g Co/N-C催化材料。
液氮吸附法测定其BET比表面积95㎡/g、孔容0.33ml/g。通过扫描电镜表面能谱分析(SEM-EDS)分析表面元素含量Co:11.0%,N:3.6%。
对比本发明实例1,可以看出:高温热解过程中,用氨气流保护NH3同时具有增进氮杂化效果的作用。
对照例7:低氮杂化炭负载Co/N-C制备及催化合成DHTA
低氮杂化炭负载Co/N-C制备:(1)将2g四水合乙酸钴、15g葡萄糖、1g尿素、3g水混合,充分混匀使乙酸钴溶解,得到红色粘稠液体(混合液中金属盐、葡萄糖、尿素及水的重量比为2︰15︰1︰3);
(2)将所配制的红色粘稠液体置于管式炉中,通入Ar,以1℃/分钟的速率升温至800℃,并在800℃维持2h后,自然降温至40℃,取出物料,得到4.7gCo/N-C催化材料。
液氮吸附法测定其BET比表面积91㎡/g、孔容0.30ml/g。通过扫描电镜表面能谱分析(SEM-EDS)分析表面元素含量Co:11.9%,N:1.2%。(实例1中,表面N含量6.3%)
低氮杂化炭负载Co/N-C催化氧气氧化合成DHTA:向高压釜中加入20gDMSS(含量98.0%)、1.8g所制备的Co/N-C、120g乙酸。开动搅拌,用氧气置换釜内空气三次,再将釜内充氧气至0.2MPa。加热物料,当釜内温度达到120℃后,将釜内氧气压力升至1.2MPa。维持120℃、1.2MPa反应期间,每隔60分钟取样,液相色谱分析一次。通过取样分析可知,反应3h后DMSS转化率仅为36.8%;反应13h后DMSS完全转化。停止反应,取出反应物料。过滤、分离出Co/N-C固体催化剂。滤液经-20℃冷冻8h,有晶体析出。抽滤、用40g水*2次洗、接着用40g乙醇*2次洗涤滤饼,80℃真空烘干,得到黄色晶体18.6g,HPLC分析含量为97.1%(Y:93.1%)。
对比本发明实例7,可以看出低氮杂化炭负载的Co/N-C催化活性明显低,说明较高含量氮杂化炭载体有较好的催化效果。
对照例8:Co/C催化氧气氧化合成DHTA(无氮杂化炭载体)
Co/C制备:(1)将2g四水合乙酸钴、15g葡萄糖、3g水混合,充分混匀使乙酸钴溶解,得到红色粘稠液体;
(2)将所配制的红色粘稠液体置于管式炉中,通入氩气(Ar),以1℃/分钟的速率升温至800℃,并在800℃维持2h后,自然降温至40℃,取出物料,得到4.3gCo/C催化材料。
液氮吸附法测定其BET比表面积86㎡/g、孔容0.3ml/g。通过扫描电镜表面能谱分析(SEM-EDS)分析表面元素含量Co:11.6%。
Co/C催化氧气氧化合成DHTA:向高压釜中加入20gDMSS(含量98.0%)、1.8g所制备的Co/C、120g乙酸。开动搅拌,用氧气置换釜内空气三次,再将釜内充氧气至0.2MPa。加热物料,当釜内温度达到120℃后,将釜内氧气压力升至1.2MPa。维持120℃、1.2MPa反应期间,每隔60分钟取样,液相色谱分析一次。通过取样分析可知,反应3h后DMSS转化率仅为12.4%;反应24h后DMSS转化率达88.8%。停止反应,取出反应物料。过滤、分离出Co/C固体催化剂。滤液经-20℃冷冻8h,有晶体析出。抽滤、用40g水*2次洗、接着用40g乙醇*2次洗涤滤饼,80℃真空烘干,得到黄色晶体17.6g,HPLC分析含量为86.4%(Y:78.4%)。
对比本发明实例7,可以看出无氮杂化炭负载的Co/C催化效果明显低于本发明的氮杂化炭负载的Co/N-C的催化效果。
对照例9:低金属负载的氮杂化炭材料N-C催化氧化合成DHTA
低金属负载的Co/N-C制备:(1)将0.5g四水合乙酸钴、15g葡萄糖、4g尿素、3g水混合,充分混匀使乙酸钴溶解,得到粉红色粘稠液体;
(2)将所配制的粉红色粘稠液体置于管式炉中,通入NH3,以1℃/分钟的速率升温至800℃,并在800℃维持2h后,自然降温至40℃,取出物料,得到3.9g Co/N-C催化材料。
液氮吸附法测定其BET比表面积93㎡/g、孔容0.31ml/g。通过扫描电镜表面能谱分析(SEM-EDS)分析表面元素含量Co:3.5%,N:6.8%。
低金属负载的Co/N-C催化氧化合成DHTA:向高压釜中加入20gDMSS(含量98.0%)、1.8g所制备的Co/N-C、120g乙酸。开动搅拌,用氧气置换釜内空气三次,再将釜内充氧气至0.2MPa。加热物料,当釜内温度达到120℃后,将釜内氧气压力升至1.2MPa。维持120℃、1.2MPa反应期间,每隔60分钟取样,液相色谱分析一次。通过取样分析可知,反应3h后DMSS转化率仅为40.8%;反应12h后DMSS完全转化。停止反应,取出反应物料。过滤、分离出Co/N-C固体催化剂。滤液经-20℃冷冻8h,有晶体析出。抽滤、用40g水*2次洗、接着用40g乙醇*2次洗涤滤饼,80℃真空烘干,得到黄色晶体18.6g,HPLC分析含量为99.2%(Y:95.1%)。
对比本发明实例7,可以看出低金属负载的Co/N-C催化活性明显低,说明较高含量金属负载是有利的。
对照例10:高金属负载的氮杂化炭材料N-C催化氧化合成DHTA
高金属负载的Co/N-C制备:(1)将8.0g四水合乙酸钴、15g葡萄糖、4g尿素、3g水混合,充分混匀使乙酸钴溶解,得到紫红色粘稠液体;
(2)将所配制的紫红色粘稠液体置于管式炉中,通入NH3,以1℃/分钟的速率升温至800℃,并在800℃维持2h后,自然降温至40℃,取出物料,得到6.5g Co/N-C催化材料。
液氮吸附法测定其BET比表面积84㎡/g、孔容0.29ml/g。通过扫描电镜表面能谱分析(SEM-EDS)分析表面元素含量Co:30.1%,N:3.8%。
高金属负载的Co/N-C催化氧化合成DHTA:向高压釜中加入20gDMSS(含量98.0%)、1.8g所制备的Co/N-C、120g乙酸。开动搅拌,用氧气置换釜内空气三次,再将釜内充氧气至0.2MPa。加热物料,当釜内温度达到120℃后,将釜内氧气压力升至1.2MPa。维持120℃、1.2MPa反应期间,每隔20分钟取样,液相色谱分析一次。通过取样分析可知,反应80分钟h后DMSS转化完全。停止反应,取出反应物料。过滤、分离出Co/N-C固体催化剂。滤液经-20℃冷冻8h,有晶体析出。抽滤、用40g水*2次洗、接着用40g乙醇*2次洗涤滤饼,80℃真空烘干,得到黄色晶体15.9g,HPLC分析含量为96.4%(Y:79%)。
对比本发明实例7,可以看出过高金属负载的Co/N-C催化活性太高,氧化过程引发较多的副反应,导致目的产物收率低。说明本发明确定的适当金属负载量是必须的。
对照例11:无金属负载的氮杂化炭材料N-C催化氧气氧化合成DHTAN-C材料制备:将15g葡萄糖、4g尿素、3g水混合,充分混匀得到无色粘稠液体;将所配制的粘稠液体置于管式炉中,通入氨气,以1℃/分钟的速率升温至800℃,并在800℃维持2h后,自然降温至40℃,取出物料,得到4.8g N-C催化材料。
液氮吸附法测定其BET比表面积103㎡/g、孔容0.34ml/g。通过扫描电镜表面能谱分析(SEM-EDS)分析表面元素含量N:7.5%。
N-C材料催化氧气氧化合成DHTA:向高压釜中加入20gDMSS(含量98.0%)、2.0g所制备的N-C材料、120g乙酸。开动搅拌,用氧气置换釜内空气三次,再将釜内充氧气至0.2MPa。加热物料,当釜内温度达到120℃后,将釜内氧气压力升至1.2MPa。维持120℃、1.2MPa反应期间,每隔60分钟取样,液相色谱分析一次。通过取样分析可知,反应5h后DMSS转化率仅为18.9%;反应24h后DMSS转化率达81.2%。停止反应,取出反应物料。过滤、分离出N-C固体催化剂。滤液经-20℃冷冻8h,有晶体析出。抽滤、用40g水*2次洗、接着用40g乙醇*2次洗涤滤饼,80℃真空烘干,得到黄色晶体17.2g,HPLC分析含量为82.6%(Y:73.2%)。
对比本发明实例7,可以看出无金属负载氮杂化炭N-C催化活性远低于本发明的氮杂化炭负载的Co/N-C的催化效果。

Claims (6)

1.用氧气催化氧化法合成二羟基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氧气为氧化剂,在M/N-C催化剂的作用下,在溶剂中,控制反应条件,使1,4-环已二酮-2,5-二甲酸二甲酯氧化生成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二甲酯;控制反应条件是指反应过程中维持氧气压力为0.6~1.6MPa;氧气反应温度为80~140℃,氧化反应时间为2~8h;物料重量配比:1,4-环已二酮-2,5-二甲酸二甲酯︰M/N-C︰溶剂=10︰0.5~1.0︰40~100;
催化剂是金属/氮杂化炭复合材料M/N-C;M/N-C催化剂中,金属组分M为Co、Ni、Cr、Mn、Fe、Cu中的一种;
M/N-C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是:金属盐、碳源、氮源及水,按一定比例充分混合,配成混合液,置于管式炉中,在氨气流中按一定的程序升温热解,随后自然降温至室温出料,得到M/N-C材料;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尿素;所述金属盐、葡萄糖、尿素及水的重量比为2~6︰15︰4~8︰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氧气催化氧化法合成二羟基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盐是硝酸盐、氯化盐、乙酸盐中的任何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氧气催化氧化法合成二羟基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式炉中的升温程序是:在氨气流中,将混合液从室温以1~10℃/分钟速率升至700~900℃,并在终温维持2~4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氧气催化氧化法合成二羟基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是乙腈、丁腈、苯甲腈、乙酸、丙酸、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甲醇、乙醇中的任何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氧气催化氧化法合成二羟基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氧气压力为0.8~1.2MPa,氧气反应温度为100~1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氧气催化氧化法合成二羟基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产品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的分离方法是:反应结束后趁热将反应液过滤,回收固体催化剂M/N-C循环使用,滤液经低温冷冻,产品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则结晶析出,通过抽滤、水洗和乙醇洗涤滤饼,80℃真空烘干,得到含量大于99.0%的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二甲酯晶体产品,母液可循环使用。
CN202210173915.7A 2022-02-24 2022-02-24 用氧气催化氧化法合成二羟基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的方法 Active CN1144782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73915.7A CN114478243B (zh) 2022-02-24 2022-02-24 用氧气催化氧化法合成二羟基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73915.7A CN114478243B (zh) 2022-02-24 2022-02-24 用氧气催化氧化法合成二羟基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78243A CN114478243A (zh) 2022-05-13
CN114478243B true CN114478243B (zh) 2024-04-02

Family

ID=81485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73915.7A Active CN114478243B (zh) 2022-02-24 2022-02-24 用氧气催化氧化法合成二羟基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7824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56985B (zh) * 2022-06-14 2023-10-20 天津科技大学 一种氧气氧化制备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的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71712A (en) * 1988-09-08 1989-10-03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Air Force Decyloxy-substituted terephthalic acid compounds and method of synthesis
CN101239905A (zh) * 2008-03-19 2008-08-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二羟基苯二甲酸的制备方法
CN108586759A (zh) * 2018-03-01 2018-09-28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含双键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71712A (en) * 1988-09-08 1989-10-03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Air Force Decyloxy-substituted terephthalic acid compounds and method of synthesis
CN101239905A (zh) * 2008-03-19 2008-08-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二羟基苯二甲酸的制备方法
CN108586759A (zh) * 2018-03-01 2018-09-28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含双键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opper(II)-Catalyzed Aromatization Followed by Bromination of Cyclohexenones Leading to Phenols and Bromophenols;Tong, Hung-Chun;《European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第第15期期);3256-326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78243A (zh) 2022-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02350B (zh) 用于氧化合成2,5-呋喃二甲酸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925349B (zh) 一种固载型金属卟啉催化剂及其在制备马来酸方面的应用
CN114478243B (zh) 用氧气催化氧化法合成二羟基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的方法
CN104926657B (zh) 草酸酯气相加氢合成乙醇酸酯的方法
CN111100100A (zh) 呋喃二甲酸的绿色合成方法及所用催化剂
CN103922931B (zh) 一种一步催化合成乙二醇乙醚乙酸酯的方法
Wang et al. Enhancing catalytic aerobic oxidation performance of cyclohexane via size regulation of mixed-valence {V 16} cluster-bas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CA3038234A1 (en) A method and a system for producing glycolic acid and/or glycolate
KR101736645B1 (ko) 에스테르 화합물의 제조 방법 및 그 방법에 이용하는 팔라듐 촉매
CN106187739A (zh) 一种偏苯三甲酸的连续生产方法
CN111348997B (zh) 一种2-烷基蒽醌的制备方法
CN115805096B (zh) 一种非均相氮掺杂碳材料负载钴催化剂及维生素k3的生产工艺
CN108276261B (zh) 一种水相中催化分子氧氧化制备2-溴芴酮的方法
CN108144612B (zh) 一种用于一锅法合成羧酸酯的钴基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1602014B (zh) 负载型碳纳米纤维催化剂及其应用
CN112246240B (zh) 一种碳酸二甲酯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
CN113045440A (zh) 一种1-氨基蒽醌的制备方法
CN115819384B (zh) 一种v-n-c材料催化氧化芳香酮制备邻苯二甲酸酐及其衍生物的方法
CN115385839B (zh) 一种过氧化环己基苯的制备方法
CN112851486B (zh) 一种环己基丙酮的制备方法
CN1067979C (zh) 一种从甲醇和二氧化碳直接合成碳酸二甲酯的方法
CN115536495B (zh) 一种制备1,4-戊二醇的方法
CN113731400B (zh) K7[MnV13O38]·18H2O作为催化剂在芳烃羟基化反应中的应用
CN101565368B (zh) 一种制备2,2'-联苯二甲酸的方法
CN117920342A (zh) 一种草酸二甲酯低温定向脱羰生成碳酸二甲酯的工艺方法及其所用的催化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