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05018A - 一种游览车换轨机构以及游览车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游览车换轨机构以及游览车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05018A
CN114405018A CN202111534056.1A CN202111534056A CN114405018A CN 114405018 A CN114405018 A CN 114405018A CN 202111534056 A CN202111534056 A CN 202111534056A CN 114405018 A CN114405018 A CN 1144050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rist
guide rail
track
rail
mov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3405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青山
徐小良
李坚
文红光
胡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OCT Visi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OCT Visi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OCT Vision Inc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OCT Vision Inc
Priority to CN20211153405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05018A/zh
Publication of CN1144050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050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GMERRY-GO-ROUNDS; SWINGS; ROCKING-HORSES; CHUTES; SWITCHBACKS; SIMILAR DEVICES FOR PUBLIC AMUSEMENT
    • A63G31/00Amusement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游览车换轨机构以及游览车系统,包括:支架,所述支架沿长度方向横跨设置在并排设置的至少两条轨道之上;移动架,所述移动架沿长度方向滑移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动导轨组件,至少两个所述动导轨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移动架上,且分别与两条轨道相配并用于承载从所述轨道上移动来的游览车;限位保护组件,所述限位保护组件包括限位部以及解锁部;所述限位部设置在至少一个所述动导轨组件上,并用于限制所述游览车在所述动导轨组件上的移动;所述解锁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并位于至少一个所述轨道的上方,并用于当动导轨组件与所述轨道对接后解除所述限位部对游览车的限制。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将游览车从一轨道吊装到另一轨道而停机并影响其他游览车的运行,换轨效率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游览车换轨机构以及游览车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游乐场设备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游览车换轨机构以及游览车系统。
背景技术
游览车是安装在游乐场上,通过在预定位置铺设固定的轨道,游览车的车体部分在轨道上运行,乘客在游览车内,从而通过车体部分而带动乘客在游乐场内沿着轨道移动。
现有的游览车在运行一段时间后需要检修,从而符合安全运行规定。但是检修过程时,游览车需要停机,并从轨道上转移到另一检修轨道上,通常转移过程是通过吊机,直接将游览车从一轨道吊装到另一轨道,这样停机会影响其他游览车的运行,换轨效率低。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游览车换轨机构以及游览车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将游览车从一轨道吊装到另一轨道而停机并影响其他游览车的运行,换轨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游览车换轨机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沿长度方向横跨设置在并排设置的至少两条轨道之上;
移动架,所述移动架沿长度方向滑移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动导轨组件,至少两个所述动导轨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移动架上,且分别与两条轨道相配并用于承载从所述轨道上移动来的游览车;
限位保护组件,所述限位保护组件包括限位部以及解锁部;
所述限位部设置在至少一个所述动导轨组件上,并用于限制所述游览车在所述动导轨组件上的移动;
所述解锁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并位于至少一个所述轨道的上方,并用于当动导轨组件与所述轨道对接后解除所述限位部对游览车的限制。
进一步,所述支架包括:支撑柱,多个所述支撑柱沿竖直方向固定设置;
横向框架,所述横向框架连接在所述支撑柱上并位于所述轨道的上方,沿两条所述轨道的排列方向延伸设置。
进一步,所述移动架包括:移动框体;
主移动轮,多个所述主移动轮转动设置在所述移动框体上,并抵靠所述支架上表面;
限位轮,多个所述限位轮转动设置在所述移动框体的宽度方向两侧,且所述支架位于两侧的多个所述限位轮之间。
进一步,所述游览车换轨机构还包括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包括:
动力部,所述动力部用于提供转动动力;
主动轴,所述主动轴连接所述动力部,并通过所述动力部的驱动而转动;
齿轮,所述齿轮连接在所述主动轴上;
齿条,所述齿条沿长度方向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并与所述齿轮相啮合。
进一步,所述动力部包括电机,所述电机沿竖直方向设置并连接有减速机,所述减速机固定设置在所述移动框体上;
所述主动轴沿宽度方向延伸并贯通所述减速机;
所述齿轮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齿轮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主动轴的两端,所述齿条对应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齿条分别位于所述支架的宽度方向两侧。
进一步,所述动导轨组件包括:
连接柱,所述连接柱沿竖直方向连接在所述移动框体上;
主支撑柱,所述主支撑柱沿宽度方向设置并与所述连接柱固定连接;
连接支板,所述连接支板固定设置在所述主支撑柱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连接支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沿远离所述主支撑柱的方向朝下延伸设置;
拼接导轨部,所述拼接导轨部沿宽度方向连接在两侧的连接支板上,并用于与所述轨道顺接。
进一步,所述限位部包括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铰接在所述连接支板上,所述限位挡板朝向所述拼接导轨部延伸的一端的重量大于朝向所述主支撑柱的一端的重量,所述限位挡板通过自重转动并抵靠于所述拼接导轨部上。
进一步,所述解锁部包括抵接凸块,所述抵接凸块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的下表面,所述抵接凸块沿长度方向的一端的下表面设置有倾斜面;
所述限位挡板朝向所述主支撑柱的一端转动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通过所述移动架的滑移而沿所述抵接凸块的倾斜面滑移。
进一步,所述连接支板上固定设置有接近开关,所述接近开关用于感应所述限位挡板朝向所述拼接导轨部的一端的抬起或下落。
基于相同的构思,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览车系统,其中,包括主轨道、维修轨道,以及如上所述的游览车换轨机构;
所述主轨道上开设有间隙段,所述维修轨道的末端与所述间隙段的首端齐平;
所述游览车换轨机构中的两个所述动导轨组件通过移动架的移动而处于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
第一状态时,其中一个所述动导轨组件位于所述间隙段与所述主轨道相拼接,另一所述动导轨组件与所述维修轨道分别位于所述主轨道的两侧;
第二状态时,其中一个所述动导轨组件与所述维修轨道的末端相拼接,另一所述动导轨组件位于所述间隙段与所述主轨道相拼接。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游览车换轨机构以及游览车系统,将支架沿长度方向横跨设置在并排设置的至少两条轨道之上,使移动架可以沿长度方向在支架上移动,通过移动架的移动而带动至少两个动导轨组件同步移动,当需要将游览车进行更换时,将分别与两条轨道(维修轨道和主轨道)对接的移动轨道组件进行同步移动,这样原来与主轨道相对接的动导轨组件会移开,使主轨道之间形成缺口,将原来与维修轨道相对接的动导轨组件移动到缺口位置而能保证主轨道能正常工作,使需要维修的游览车能顺利进入到该动导轨组件上。该动导轨组件承载从所述轨道上移动来的待维修的游览车后,再启动移动架,移动架反向运动,从而带动两个移动轨道组件进行同步移动后还原,使带有待检修游览车的动导轨组件移动到原来的维修轨道上,使另一动导轨组件移动到主轨道的缺口上,从而将主轨道还原。这样顺利将主轨道上的游览车转移到维修轨道上,而且也不影响主轨道上的游览车的正常运行,换轨效率高。另外,为保证换轨的安全,还设置限位保护组件,所述限位保护组件通过设置在游览车上的限位部的开启或关闭而限制游览车的移动,通过解锁部而控制所述限位部的开启或关闭。通常在限位部未接触到解锁部时,是关闭状态,而将所述解锁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并位于至少一个所述轨道的上方,那么,当动导轨组件移动到与轨道进行对接时,轨道上方的解锁部就接触限位部,从而对动导轨组件上的游览车解除限制,使游览车能顺利移动到轨道上。增加了在换轨过程中的安全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游览车系统的实施例的轨道排列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游览车系统的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游览车换轨机构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游览车换轨机构的实施例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游览车换轨机构的实施例的移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游览车换轨机构的实施例的动导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游览车换轨机构的实施例的限位保护组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100、主轨道;110、维修轨道;120、缺口;200、支架;210、支撑柱;220、横向框架;230、导向组件;231、第一滑行支撑板;232、第二滑行支撑板;233、加强筋板;240、行程挡位组件;300、移动架;310、移动框体;320、主移动轮;330、限位轮;331、侧面连接柱;332、连接轴;400、动导轨组件;410、连接柱;411、加强柱;412、加强钢体;413、加强板;420、主支撑柱;430、连接支板;440、拼接导轨部;500、限位保护组件;510、限位部;511、限位挡板;512、滚轮;520、解锁部;521、抵接凸块;522、倾斜面;530、接近开关;600、动力组件;610、动力部;611、电机;612、减速机;620、主动轴;630、齿轮;640、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游览车换轨机构,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一种游览车换轨机构,用于将两条轨道上的游览车进行转移。通常两条轨道包括主轨道100、维修轨道110;主轨道100用于游览车在其上正常运行,维修轨道110用于将游览车引导至维修车间。如图2所示,为方便结构描述,以两条轨道并排排列的方向为长度方向。在水平面内垂直于长度方向的方向为宽度方向,以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为竖直方向。如图2、图3所示,本游览车换轨机构包括:支架200,移动架300,动导轨组件400,以及限位保护组件500。所述支架200沿长度方向横跨设置在并排设置的至少两条轨道之上,即支架200设置在主轨道100、维修轨道110的上方。所述移动架300沿长度方向滑移设置在所述支架200上,移动架300可以沿支架200的架设方向在长度方向上往复移动。至少两个所述动导轨组件400固定连接在所述移动架300上,且分别与两条轨道相配并用于承载从所述轨道上移动来的游览车;当移动架300移动时,带动动导轨组件400移动,这样使动导轨组件400可以与主轨道100和/或维修轨道110进行对接或脱离,当游览车移动从主轨道100或维修轨道110上移动到动导轨组件400上后,动导轨组件400移动到另一导轨的位置与之对接,从而使游览车顺利进入到另一导轨。所述限位保护组件500包括限位部510以及解锁部520;所述限位部510设置在至少一个所述动导轨组件400上,并用于限制所述游览车在所述动导轨组件400上的移动。所述解锁部520设置在所述支架200上并位于至少一个所述轨道的上方,并用于当动导轨组件400与所述轨道对接后解除所述限位部510对游览车的限制。
将支架200沿长度方向横跨设置在并排设置的至少两条轨道之上,使移动架300可以沿长度方向在支架200上移动,通过移动架300的移动而带动至少两个动导轨组件400同步移动,当需要将游览车进行更换时,将分别与两条轨道(维修轨道110和主轨道100)对接的移动轨道组件进行同步移动,这样原来与主轨道100相对接的动导轨组件400会移开,使主轨道100之间形成缺口120,将原来与维修轨道110相对接的动导轨组件400移动到缺口120位置而能保证主轨道100能正常工作,使需要维修的游览车能顺利进入到该动导轨组件400上。该动导轨组件400承载从所述轨道上移动来的待维修的游览车后,再启动移动架300,移动架300反向运动,从而带动两个移动轨道组件进行同步移动后还原,使带有待检修游览车的动导轨组件400移动到原来的维修轨道110上,使另一动导轨组件400移动到主轨道100的缺口120上,从而将主轨道100还原。这样顺利将主轨道100上的游览车转移到维修轨道110上,而且也不影响主轨道100上的游览车的正常运行,换轨效率高。另外,为保证换轨的安全,还设置限位保护组件500,所述限位保护组件500通过设置在游览车上的限位部510的开启或关闭而限制游览车的移动,通过解锁部520而控制所述限位部510的开启或关闭。通常在限位部510未接触到解锁部520时,是关闭状态,而将所述解锁部520设置在所述支架200上并位于至少一个所述轨道的上方,那么,当动导轨组件400移动到与轨道进行对接时,轨道上方的解锁部520就接触限位部510,从而对动导轨组件400上的游览车解除限制,使游览车能顺利移动到轨道上。增加了在换轨过程中的安全保障。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中,所述支架200包括:支撑柱210以及横向框架220。多个所述支撑柱210沿竖直方向固定设置,可以将支撑柱210固定在地面上,对整个换轨机构起到支撑作用。所述横向框架220连接在所述支撑柱210上并位于所述轨道的上方,沿两条所述轨道的排列方向延伸设置。如图4、图5所示,所述横向框架220为方形框架,方形框架的宽度方向两侧均设置有导向组件230,所述导向组件230包括位于所述横向框架220的上表面的第一滑行支撑板231,以及位于所述横向框架220的侧面的第二滑行支撑板232。第一滑行支撑板231的上表面具有耐磨性,这样当移动架300在其上进行滑移时能保证平稳滑移以及延长实用寿命。第二滑行支撑板232用于移动架300在侧面进行抵靠,使移动架300内在长度方向滑移时不会偏移方向,同时第二滑移支撑板的侧面也具有耐磨性,从而使移动架300侧面限位滑动时,不易磨损。在第二滑行支撑板232与横向框架220的侧面之间还设置有多个加强筋板233,多个加强筋板233沿长度方向间隔排列。通过加强筋板233对第二滑行支撑板232进行支撑,从而保证移动架300在沿第二滑行支撑板232进行滑移时,不会变形。所述横向框架220上表里的长度方向的两端还设置有行程挡位组件240,行程挡位组件240对移动架300进行阻挡,防止移动架300的移动超出行程。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移动架300的具体结构包括:移动框体310,主移动轮320,以及限位轮330。所述移动框体310设置为方形移动框体310。多个所述主移动轮320转动设置在所述移动框体310上,并抵靠所述支架200上表面;具体为所述主移动轮320通过轴承座连接在移动框体310的四个角上,主移动轮320抵靠在第一滑行支撑板231上,通过移动框体310的移动而使主移动轮320在第一滑行支撑板231上滑移,从而减少移动框体310的摩擦,实现平稳移动。多个所述限位轮330转动设置在所述移动框体310的宽度方向两侧,且所述支架200位于两侧的多个所述限位轮330之间;具体结构中,所述移动框体310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均焊接有侧面连接柱331,所述侧面连接柱331沿宽度方向延伸设置并凸出于移动框体310的侧面,在侧面连接柱331上连接有连接轴332,所述连接轴332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连接轴332的下端通过轴承连接限位轮330,所述限位轮330沿水平方向设置,这样移动框体310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对称设置限位轮330,限位轮330抵靠在第二滑行支撑板232进行滑移。通过两侧的所述限位轮330将横向框架220卡在中间,这样当移动框体310进行滑移时,不会在长度方向偏移,对移动框体310的移动进行导向。
如图3、图7所示,所述游览车换轨机构还包括动力组件600,所述动力组件600具体包括:动力部610,主动轴620,齿轮630,以及齿条640。所述动力部610用于提供转动动力;动力部610可以为电动机,还可以是液压马达,液压气缸等;所述动力部610通过电机611支架200连接在所述移动框体310的中间,所述动力部610沿竖直方向设置。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动力部610包括电机611,与电机611相连接的减速机612,通过减速机612对电机611减速而使传动更加平稳,时移动框架在横向框架220上的移动较慢,保持稳定移动。所述主动轴620连接所述动力部610,并通过所述动力部610的驱动而转动;具体为所述主动轴620沿宽度方向贯穿并连接所述减速机612,这样使主动轴620的两端均能实现传动,所述齿轮630设置有两个,两个齿轮630分别连接在所述主动轴620的两端。所述齿条640沿长度方向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200上并与所述齿轮630相啮合;具体为,所述齿条640的齿朝向上,齿条640对应设置有两条,两条所述齿条640均沿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并分别位于所述横向框架220的宽度方向的两内侧。这样通过宽度方向两侧的齿轮630和齿条640的啮合,从而使动力组件600在宽度方向的两侧均提供均衡的动力,从而使传动更稳定。
如图6、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动导轨组件400具体包括:连接柱410,主支撑柱420,连接支板430,以及拼接导轨部440。所述连接柱410沿竖直方向连接在所述移动框体310上,为增强连接强度,在所述移动框体310上沿宽度方向设置加强柱411,所述加强柱411与所述移动框体310之间设置加强钢体412,所述加强钢体412为槽钢或工字钢,在移动框体310、加强柱411以及加强钢体412的底面焊接有加强板413,通过该结构,不仅增强了结构强度,而且可以连接更粗的连接柱410,增强了连接稳定性。所述连接柱410采用中空的连接柱410并沿竖直方向连接在加强板413上。所述连接柱410可采用多段可拆卸拼接形式,可以根据不同规格的轨道进行结构更换,适用性更强。所述主支撑柱420沿宽度方向设置并与所述连接柱410固定连接,为减轻结构重量,主支撑柱420采用管状。一个动导轨组件400上沿宽度方向设置有两个连接柱410,两个连接柱410的下方均连接主支撑柱420。所述连接支板430固定设置在所述主支撑柱420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连接支板430长度方向的两端均沿远离所述主支撑柱420的方向朝下延伸设置;所述连接支板430设置为中间朝上而两端朝下的弯曲形,所述连接支板430的中间与所述主支撑柱420焊接固定。所述拼接导轨部440沿宽度方向连接在两侧的连接支板430上,并用于与所述轨道顺接。
如图3、图6、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所述限位部510包括限位挡板511,所述限位挡板511铰接在所述连接支板430上,所述限位挡板511朝向所述拼接导轨部440延伸的一端的重量大于朝向所述主支撑柱420的一端的重量,所述限位挡板511通过自重转动并抵靠于所述拼接导轨部440上。具体结构中,所述限位挡板511的下端大而上端小,这样当限位挡板511铰接在连接支板430上时,限位挡板511在重力作用下自然转动,使重量较大的小端抵靠到拼接导轨部440的表面上,当游览车移动到拼接导轨部440上时,限位挡板511的下端就会挡住游览车的轮子,从而使游览车在拼接导轨部440上不会移动。本实施例的限位挡板511设置在所述连接支板430的内侧,这样当游览车的轮子被限位挡板511挡住时,会挤压限位挡板511,此时限位挡板511可抵靠在连接支板430的内侧,从而通过连接支板430进行支撑,增强结构稳定性。
如图5、图8所示,所述解锁部520具体包括抵接凸块521,所述抵接凸块521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200的下表面,所述抵接凸块521沿长度方向的一端的下表面设置有倾斜面522,另外一部分下表面设置为平面。通常在换轨机构移动过程中,已经移动到拼接导轨部440上的游览车在限位挡板511的抵挡下不能移动。而抵接凸块521设置在需要移动方向的轨道上方的支架200的下表面,例如在支架200上位于主轨道100上方的位置,且在支架200的宽度方向两侧均需要设置抵接凸块521,这样当动导轨组件400移动到主轨道100的上方时,限位挡板511的上端会沿着倾斜面522在抵接凸块521的下表面滑移,由于限位挡板511的铰接作用,限位挡板511的上端被抵接凸块521下压,从而使限位挡板511的下端会上抬,这样限位挡板511的下端脱离拼接导轨部440,从而解除了对游览车车轮的限制。使游览车能顺利从拼接导轨部440移动到主导轨上。同理,当游览车从主导轨上移动到拼接导轨部440时,移动架300移动,带动限位挡板511离开抵接凸块521,限位挡板511在重力作用下,其下端抵靠到拼接导轨部440,对其上的游览车轮进行限位。另外根据维修导轨的设置情况,可以在支架200的宽度方向的一侧或两侧灵活设置抵接凸块521。为方便限位挡板511的上端更平滑在抵接凸块521的倾斜面522上滑移,所述限位挡板511朝向所述主支撑柱420的一端转动设置有滚轮512,所述滚轮512通过所述移动架300的滑移而沿所述抵接凸块521的倾斜面522滑移。
另外,所述连接支板430上固定设置有接近开关530,所述接近开关530用于感应所述限位挡板511朝向所述拼接导轨部440的一端的抬起或下落。当所述限位挡板511的下端抵靠在拼接导轨部440上并对游览车的轮子进行限位时,所述限位挡板511的下端下落并挡住所述接近开关530的感觉部,从而使接近开关530所感应到并发出电信号,表示所述限位挡板511已在限位位置,启动移动架300就会有安全保障。而所述限位挡板511的下端抬起并不对所述接近开关530的感觉部进行阻挡,使接近开关530不发出电信号,表示所述限位挡板511到达抵接凸块521位置,并解除限位,停止移动架300。从而使移动过程有安全保障。
如图1、图2所示,基于相同的构思,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览车系统,其中,包括主轨道100、维修轨道110,以及如上所述的游览车换轨机构;所述主轨道100上开设有间隙段(缺口120),所述维修轨道110的末端与所述间隙段的首端齐平。所述游览车换轨机构中的两个所述动导轨组件400通过移动架300的移动而处于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第一状态时,其中一个所述动导轨组件400位于所述间隙段与所述主轨道100相拼接,另一所述动导轨组件400与所述维修轨道110分别位于所述主轨道100的两侧。第二状态时,其中一个所述动导轨组件400与所述维修轨道110的末端相拼接,另一所述动导轨组件400位于所述间隙段与所述主轨道100相拼接。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游览车换轨机构,将支架200沿长度方向横跨设置在并排设置的至少两条轨道之上,使移动架300可以沿长度方向在支架200上移动,通过移动架300的移动而带动至少两个动导轨组件400同步移动,当需要将游览车进行更换时,将分别与两条轨道(维修轨道110和主轨道100)对接的移动轨道组件进行同步移动,这样原来与主轨道100相对接的动导轨组件400会移开,使主轨道100之间形成缺口120,将原来与维修轨道110相对接的动导轨组件400移动到缺口120位置而能保证主轨道100能正常工作,使需要维修的游览车能顺利进入到该动导轨组件400上。该动导轨组件400承载从所述轨道上移动来的待维修的游览车后,再启动移动架300,移动架300反向运动,从而带动两个移动轨道组件进行同步移动后还原,使带有待检修游览车的动导轨组件400移动到原来的维修轨道110上,使另一动导轨组件400移动到主轨道100的缺口120上,从而将主轨道100还原。这样顺利将主轨道100上的游览车转移到维修轨道110上,而且也不影响主轨道100上的游览车的正常运行,换轨效率高。另外,为保证换轨的安全,还设置限位保护组件500,所述限位保护组件500通过设置在游览车上的限位部510的开启或关闭而限制游览车的移动,通过解锁部520而控制所述限位部510的开启或关闭。通常在限位部510未接触到解锁部520时,是关闭状态,而将所述解锁部520设置在所述支架200上并位于至少一个所述轨道的上方,那么,当动导轨组件400移动到与轨道进行对接时,轨道上方的解锁部520就接触限位部510,从而对动导轨组件400上的游览车解除限制,使游览车能顺利移动到轨道上。增加了在换轨过程中的安全保障。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游览车换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所述支架沿长度方向横跨设置在并排设置的至少两条轨道之上;
移动架,所述移动架沿长度方向滑移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动导轨组件,至少两个所述动导轨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移动架上,且分别与两条轨道相配并用于承载从所述轨道上移动来的游览车;
限位保护组件,所述限位保护组件包括限位部以及解锁部;
所述限位部设置在至少一个所述动导轨组件上,并用于限制所述游览车在所述动导轨组件上的移动;
所述解锁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并位于至少一个所述轨道的上方,并用于当动导轨组件与所述轨道对接后解除所述限位部对游览车的限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览车换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支撑柱,多个所述支撑柱沿竖直方向固定设置;
横向框架,所述横向框架连接在所述支撑柱上并位于所述轨道的上方,沿两条所述轨道的排列方向延伸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览车换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包括:移动框体;
主移动轮,多个所述主移动轮转动设置在所述移动框体上,并抵靠所述支架上表面;
限位轮,多个所述限位轮转动设置在所述移动框体的宽度方向两侧,且所述支架位于两侧的多个所述限位轮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游览车换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游览车换轨机构还包括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包括:
动力部,所述动力部用于提供转动动力;
主动轴,所述主动轴连接所述动力部,并通过所述动力部的驱动而转动;
齿轮,所述齿轮连接在所述主动轴上;
齿条,所述齿条沿长度方向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并与所述齿轮相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游览车换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部包括电机,所述电机沿竖直方向设置并连接有减速机,所述减速机固定设置在所述移动框体上;
所述主动轴沿宽度方向延伸并贯通所述减速机;
所述齿轮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齿轮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主动轴的两端,所述齿条对应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齿条分别位于所述支架的宽度方向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游览车换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导轨组件包括:
连接柱,所述连接柱沿竖直方向连接在所述移动框体上;
主支撑柱,所述主支撑柱沿宽度方向设置并与所述连接柱固定连接;
连接支板,所述连接支板固定设置在所述主支撑柱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连接支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沿远离所述主支撑柱的方向朝下延伸设置;
拼接导轨部,所述拼接导轨部沿宽度方向连接在两侧的连接支板上,并用于与所述轨道顺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游览车换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铰接在所述连接支板上,所述限位挡板朝向所述拼接导轨部延伸的一端的重量大于朝向所述主支撑柱的一端的重量,所述限位挡板通过自重转动并抵靠于所述拼接导轨部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游览车换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部包括抵接凸块,所述抵接凸块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的下表面,所述抵接凸块沿长度方向的一端的下表面设置有倾斜面;
所述限位挡板朝向所述主支撑柱的一端转动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通过所述移动架的滑移而沿所述抵接凸块的倾斜面滑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游览车换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板上固定设置有接近开关,所述接近开关用于感应所述限位挡板朝向所述拼接导轨部的一端的抬起或下落。
10.一种游览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轨道、维修轨道,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游览车换轨机构;
所述主轨道上开设有间隙段,所述维修轨道的末端与所述间隙段的首端齐平;
所述游览车换轨机构中的两个所述动导轨组件通过移动架的移动而处于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
第一状态时,其中一个所述动导轨组件位于所述间隙段与所述主轨道相拼接,另一所述动导轨组件与所述维修轨道分别位于所述主轨道的两侧;
第二状态时,其中一个所述动导轨组件与所述维修轨道的末端相拼接,另一所述动导轨组件位于所述间隙段与所述主轨道相拼接。
CN202111534056.1A 2021-12-15 2021-12-15 一种游览车换轨机构以及游览车系统 Pending CN1144050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34056.1A CN114405018A (zh) 2021-12-15 2021-12-15 一种游览车换轨机构以及游览车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34056.1A CN114405018A (zh) 2021-12-15 2021-12-15 一种游览车换轨机构以及游览车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05018A true CN114405018A (zh) 2022-04-29

Family

ID=812677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34056.1A Pending CN114405018A (zh) 2021-12-15 2021-12-15 一种游览车换轨机构以及游览车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05018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63688A1 (en) * 2008-12-29 2010-07-01 Blum Steven C Track-Switching Device and Method
CN103505878A (zh) * 2013-10-15 2014-01-15 中山市金马科技娱乐设备有限公司 游乐设施的换轨对位结构
CN204395419U (zh) * 2015-02-03 2015-06-17 万达文化旅游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过山车能侧向滑动的过山车轨道
CN107998664A (zh) * 2017-12-27 2018-05-08 深圳华侨城卡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转换车
CN207871524U (zh) * 2017-12-21 2018-09-18 深圳华侨城卡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换轨装置
CN109276889A (zh) * 2018-09-27 2019-01-29 北京中冶设备研究设计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过山车换轨装置
CN109954279A (zh) * 2019-04-01 2019-07-02 卢沁炜 一种游乐设施的轨道转换连接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CN213159353U (zh) * 2020-08-31 2021-05-11 河北智跑游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过山车的换轨机构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63688A1 (en) * 2008-12-29 2010-07-01 Blum Steven C Track-Switching Device and Method
CN102395729A (zh) * 2008-12-29 2012-03-28 环球影城有限责任合伙人公司 轨道切换装置和方法
CN103505878A (zh) * 2013-10-15 2014-01-15 中山市金马科技娱乐设备有限公司 游乐设施的换轨对位结构
CN204395419U (zh) * 2015-02-03 2015-06-17 万达文化旅游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过山车能侧向滑动的过山车轨道
CN207871524U (zh) * 2017-12-21 2018-09-18 深圳华侨城卡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换轨装置
CN107998664A (zh) * 2017-12-27 2018-05-08 深圳华侨城卡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转换车
CN109276889A (zh) * 2018-09-27 2019-01-29 北京中冶设备研究设计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过山车换轨装置
CN109954279A (zh) * 2019-04-01 2019-07-02 卢沁炜 一种游乐设施的轨道转换连接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CN213159353U (zh) * 2020-08-31 2021-05-11 河北智跑游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过山车的换轨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25278B1 (en) Roll changing apparatus of rolling mill
CN201371349Y (zh) 动车组转向架更换设备
CN101725095B (zh) 铁路施工机械护轨起复装置及换轨车护轨起复装置
CN216758871U (zh) 一种动车转向架更换设备
CN2923648Y (zh) 防尘可移动四立柱举升机
CN103147407B (zh) 可实现移动模架主梁在水平面内转动的推进小车
CN111942425A (zh) 用于时速160km动力集中型动车组轮对更换装置
CN104876093A (zh) 一种用于楼道电梯的移动小车结构和楼道电梯牵引系统
CN114405018A (zh) 一种游览车换轨机构以及游览车系统
CN108749784B (zh) 一种无需地坑更换转向架的可双向移动的轨道桥机构
CN112281671A (zh) 一种钢箱梁顶推施工限位导向装置
CN208843643U (zh) 一种热轧辊道电机更换设备
CN208840499U (zh) 一种浇铸装置
CN116462103A (zh) 一种中低速磁浮交通站内轨道拆装综合作业车及工作方法
CN210591927U (zh) 一种跨座式单轨旋转式转向架脱轨梁系统
CN113697680B (zh) 起重机及换梁机
CN210554867U (zh) 一种跨座式单轨平移式转向架脱轨梁系统
CN113914155A (zh) 一种悬挂式轨道道岔梁和轨道梁用锁定补偿机构
CN110843825B (zh) 一种抱轴箱救援车
CN213475307U (zh) T型梁移梁平车顶升就位自动同步装置
CN210368584U (zh) 一种下层纵移开启式桥梁
CN112061953A (zh) 一种钢结构件的翻身装置
CN2388220Y (zh) 钢桁梁桥多向防电轻型维修车
CN204589733U (zh) 一种快速换轨作业车钢轨导向框装置
CN220318588U (zh) 升降侧移式盖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