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90261B - 投影系统及其梯形校正方法、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投影系统及其梯形校正方法、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90261B
CN114390261B CN202011127929.2A CN202011127929A CN114390261B CN 114390261 B CN114390261 B CN 114390261B CN 202011127929 A CN202011127929 A CN 202011127929A CN 114390261 B CN114390261 B CN 1143902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jection
pixel point
length
picture
captu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2792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90261A (zh
Inventor
李海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aiyi Zhix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aiyi Zhi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aiyi Zhix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aiyi Zhi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2792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9026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902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902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902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902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79Video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 H04N9/3185Geometric adjustment, e.g. keystone or converg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91Testing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投影系统及其梯形校正方法、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该梯形校正方法包括:根据投影屏幕上的投影画面中多个预设投影像素点与投影中心之间的位置关系,确定投影屏幕所在平面与投影系统的投影平面之间的水平倾角和垂直倾角;根据水平倾角对投影画面做水平方向的逆向补偿,根据垂直倾角对投影画面做垂直方向的逆向补偿,以得到梯形校正后的投影画面。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方便用户使用和观看。

Description

投影系统及其梯形校正方法、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图像梯形校正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投影系统及其梯形校正方法、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观看视频的需求不断增长,具有投影功能的仪器,如投影仪等,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
然而,在用户实际使用过程中,若投影仪与投影屏幕的摆放位置不满足要求,则投射出来的画面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形,例如产生梯形画面,影响用户的观看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投影系统及其梯形校正方法、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能够方便用户使用和观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投影系统的梯形校正方法,所述梯形校正方法包括:根据投影屏幕上的投影画面中多个预设投影像素点与投影中心之间的位置关系确定所述投影屏幕所在平面与所述投影系统的投影平面之间的水平倾角和垂直倾角;根据所述水平倾角对所述投影画面做水平方向的逆向补偿,根据所述垂直倾角对所述投影画面做垂直方向的逆向补偿,以得到梯形校正后的投影画面。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投影系统,所述投影系统包括处理器及与所述处理器耦接的投影镜头、摄像头及存储器,所述投影镜头、所述摄像头、所述处理器及所述存储器在工作时能够实现如上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其上存储有程序数据,所述程序数据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投影系统的梯形校正方法中,投影系统能够根据投影屏幕上的投影画面中多个预设投影像素点与投影中心之间的位置关系确定投影屏幕所在平面与投影系统的投影平面之间的水平倾角和垂直倾角,进而根据水平倾角和垂直倾角而对投影画面分别进行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逆向补偿,从而得到校正后的投影画面,以方便用户使用和观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投影系统的梯形校正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投影系统的梯形校正方法另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步骤S20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图2中步骤S20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图3中步骤S22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图3中步骤S22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摄像头的捕捉画面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投影系统的梯形校正方法一实施方式中一投影系统投影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投影系统的梯形校正方法一实施方式中一投影系统投影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投影系统的梯形校正方法一实施方式中步进马达步数与投影距离的关系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投影系统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的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投影系统的梯形校正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投影系统可以为投影仪,具体可以为家庭影院型、便携商务型、教育会议型、主流工程型、专业剧院型以及测量型等投影仪,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其中,该投影系统的梯形校正方法可包括:
步骤S10:接收对投影系统在投影屏幕上的投影画面进行梯形校正的指令。
其中,该指令可以由投影系统的遥控器发出,也可以通过用户发出对应的语音指令,也可以设置相应的物理按键,通过触发该物理按键发出,或者通过触发触控屏上的软件开关发出。
具体地,该梯形校正的指令可以在投影系统使用初期的调试阶段接收,也可以在投影系统使用过程中接收,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设定。当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投影系统的梯形校正方法也可以不包括该步骤S10,如图2所示,而是,例如可以设置每个一段时间投影系统自动根据下述方式对投影画面进行矫正。
步骤S20:根据投影屏幕上的投影画面中多个预设投影像素点与投影中心之间的位置关系,确定投影屏幕所在平面与投影系统的投影平面之间的水平倾角和垂直倾角。
其中,投影屏幕是指用于承接投影系统所投射的影像的屏幕。
投影系统所在平面是指投影摄像头的投影中心所处的、垂直于投影镜头的投射方向的平面。
本实施方式中,投影系统的投影镜头所投射的画面可以为矩形画面,例如16:9的矩形画面,当然也可以为其它比例的矩形画面,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在投影系统的使用过程中,若想要使投影屏幕上所投射的投影画面为正常的矩形画面,则需满足投影屏幕所在平面与投影平面平行。然而,由于在投影系统的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投影系统往往由用户手动摆放,或者由于其他因素,导致投影屏幕所在平面与投影平面之间具有一定的倾角,进而导致投影系统在投影屏幕上所投射的投影画面并非是正常的矩形画面,而是呈梯形的变形画面。为了还原画面,提高用户的观影体验,需要对变形的投影画面进行校正。
本实施方式中,投影屏幕所在平面与投影系统的投影平面之间的水平倾角和垂直倾角均可由投影系统自身进行获取。具体地,可以根据投影屏幕上的投影画面中多个预设投影像素点与投影中心之间的位置关系,例如可以根据不同预设投影像素点与投影中心之间的连线的长度,不同连线之间的夹角等来确定该水平倾角和垂直倾角。
其中,多个预设投影像素点可以为互相间隔设置的多个投影像素点,例如可以为三个,也可以为四个。
具体地,在所利用的预设投影像素点的数量为三个时,例如包括第一投影像素点、第二投影像素点、第三投影像素点,可以根据其中的两个投影像素点,如第一投影像素点和第二投影像素点与投影系统的投影中心之间的位置关系确定垂直倾角,并利用其中的两个投影像素点,如第一投影像素点和第三投影像素点之间的位置关系确定水平倾角。
具体地,请参阅图3,步骤S20可包括:
步骤S21:利用摄像头捕捉投影画面从而得到捕捉画面,并确定投影画面中在水平方向上间隔设置的第一捕捉像素点和第二捕捉像素点,以及在垂直方向上与第一捕捉像素点间隔设置的第三捕捉像素点,并在投影画面中确定分别与捕捉画面中的第一捕捉像素点、第二捕捉像素点及第三捕捉像素点对应的第一投影像素点、第二投影像素点及第三投影像素点。
其中,此处的摄像头是投影系统的摄像头,本实施方式中并不限制摄像头与投影镜头之间的位置关系,只要摄像头所抓取的画面涵盖投影镜头的投影画面即可。在一个应用场景中,摄像头与投影镜头的视场角区域高度重合或完全重合,摄像头所捕捉投影画面所得到的捕捉画面占摄像头所捕捉的整个画面的80%以上,如85%、90%、95%、100%等,此处不做限定。
需要指出的是,该投影系统的摄像头由于投影系统的构造原因,而使得所捕捉的捕捉画面为矩形画面,但其对应的投影画面并不一定为矩形画面,而可能因为投影系统的摆放位置等原因而呈梯形画面,但投影画面中的投影像素点与捕捉画面中的捕捉像素点之间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其中,第一捕捉像素点、第二捕捉像素点及第三捕捉像素点可以为捕捉画面中的任意像素点,只要满足第一捕捉像素点和第二捕捉像素点在水平方向上间隔设置,第一捕捉像素点和第三捕捉像素点在垂直方向上间隔设置即可。
步骤S22:获取第一投影像素点与投影镜头的投影中心之间的第一连线的第一长度、第二投影像素点与投影中心之间的第二连线的第二长度以及第三投影像素点与投影中心之间的第三连线的第三长度。
其中,第一长度、第二长度、第三长度分别为第一投影像素点、第二投影像素点、第三投影像素点到投影中心的距离。
步骤S23:获取第一连线与第二连线之间的第一夹角,以及第一连线与第三连线之间的第二夹角。
其中,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可以由投影系统通过算法获取,或者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采用其它手段获取。
需要指出的是,步骤S22和步骤S23之间的顺序既可以为步骤S22在前,也可以为步骤S23在前,还可以二者同时进行,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步骤S24:根据第一长度、第二长度及第一夹角计算出水平倾角,并根据第一长度、第三长度及第二夹角计算出垂直倾角。
具体地,该步骤中可以利用余弦定理自动得出水平倾角和垂直倾角。
此处需要另外说明的是,在一些应用场景中,也可以利用投影画面中的四个预设投影像素点确定上述水平倾角和垂直倾角。具体地,在所利用的预设投影像素点的数量为四个时,例如包括第一投影像素点、第二投影像素点、第三投影像素点和第四投影像素点,可以根据其中的两个投影像素点,如第一投影像素点和第二投影像素点与投影系统的投影中心之间的位置关系确定垂直倾角,并利用另外两个投影像素点,如第三投影像素点和第四投影像素点之间的位置关系确定水平倾角。
具体地,请参阅图4,步骤S20还可以包括:
步骤S25:利用摄像头捕捉所述投影画面从而得到捕捉画面,并确定投影画面中在水平方向上间隔设置的第一捕捉像素点和第二捕捉像素点,以及在垂直方向上间隔设置的第三捕捉像素点和第四捕捉像素点,并在投影画面中确定分别与捕捉画面中的第一捕捉像素点、第二捕捉像素点、第三捕捉像素点及第四捕捉像素点对应的第一投影像素点、第二投影像素点、第三投影像素点及第四投影像素点。
步骤S26:获取第一投影像素点与投影镜头的投影中心之间的第一连线的第一长度、第二投影像素点与投影中心之间的第二连线的第二长度、第三投影像素点与投影中心之间的第三连线的第三长度,以及第四投影像素点与投影中心之间的第四连线的第四长度。
步骤S27:获取第一连线与第二连线之间的第一夹角,以及第三连线与第四连线之间的第二夹角。
步骤S28:根据第一长度、第二长度及第一夹角计算出水平倾角,并根据第三长度、第四长度及第二夹角计算出垂直倾角。
本实施方式中确定水平倾角和垂直倾角的方法与上一应用场景中的基本相同,区别点在于:本应用场景中确定四个捕捉像素点,其中,第一捕捉像素点与第二捕捉像素点在水平方向上间隔设置,第三捕捉像素点和第四捕捉像素点在垂直方向上间隔设置。
在实际情况中,采用上述两种方式均可,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需要说明的是,采用预设投影像素点的数量为三个的方案,相比采用预设投影像素点的数量为四个的方案来说,投影系统所需要处理的数据相对较少,从而能够提高投影系统的数据处理速度,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对投影画面进行梯形校正的速度。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预设投影像素点的数量还可以为多个,从而确定出多个垂直倾角和/或多个水平倾角,然后可进一步根据多个垂直倾角得出垂直倾角的平均值,或根据多个水平倾角而得出水平倾角的平均值。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步骤S30:根据水平倾角对投影画面做水平方向的逆向补偿,根据垂直倾角对投影画面做垂直方向的逆向补偿,以得到梯形校正后的投影画面。
其中,在获取投影屏幕所在平面与投影平面之间的水平倾角和垂直倾角后,可以采用预设算法对投影画面分别进行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逆向补偿,从而得到矩形的投影画面,以方便用户使用和观看。
请参与图5,在一实施方式中,步骤S22可以包括:
步骤S221:驱动投影镜头移动,并记录在投影镜头移动过程中,摄像头分别检测到第一捕捉像素点、第二捕捉像素点及第三捕捉像素点的清晰度最高时,投影中心对应到光耦的第一距离、第二距离及第三距离。
其中,光耦即光耦合器,在投影系统中用于以光为媒介传输电信号。投影镜头可在距离光耦的最近端与距离光耦的最远端之间移动。由于在投影系统中,该最近端与最远端的位置是确定的,因此,投影镜头在该确定的位置范围内进行移动即可。投影镜头具体可自最近端向最远端移动,或者自最远端向最近端移动,还可以自最近端与最远端之间的某一位置开始移动,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其中,可以利用马达等驱动机构驱动投影镜头移动。光耦为投影系统内部的光耦,投影镜头的投影中心到光耦的距离可以通过设置距离传感器进行检测,或者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其它方式进行检测均可。
步骤S222:根据第一距离、第二距离、第三距离以及投影中心到光耦之间的距离与投影距离之间的关系,分别得出第一长度、第二长度及第三长度。
需要指出的是,在摄像头检测到对应的捕捉像素点的清晰度最高时,该捕捉像素点对应的投影像素点到投影镜头之间的距离与此时投影中心到光耦的之间的距离之间满足确定的函数关系。因此,可以根据该函数关系,以及已知的、在摄像头检测到对应的捕捉像素点的清晰度最高时,投影中心到光耦之间的距离,确定此时与该捕捉像素点对应的投影像素点到投影中心之间的距离。
而由于投影镜头在最近端与最远端之间移动的距离较小,对于计算像素点与投影镜头之间的距离来说,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可以认为此时(即投影镜头移动之后)该投影像素点到投影镜头之间的距离即为上述对应的投影像素点与投影中心之间连线的长度。从而,可以根据第一投影像素点、第二投影像素点及第三投影像素点分别对应的第一距离、第二距离即第三距离从而分别得出第一长度、第二长度及第三长度。
请参与图6,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步骤S22可以包括:
步骤S223:利用步进马达驱动投影镜头移动,并记录在投影镜头移动过程中,摄像头分别检测到第一捕捉像素点、第二捕捉像素点及第三捕捉像素点的清晰度最高时,步进马达驱动投影镜头移动所对应的第一步数、第二步数及第三步数。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方式中,步进马达驱动投影镜头自距离光耦的最近端向距离光耦的最远端移动,或自最远端向最近端移动。
在步进马达驱动投影镜头移动的过程中,摄像头可通过捕捉投影画面的静态图像获取对应像素点的清晰度。具体地,摄像头的捕捉静态图像的频率可与步进马达的转子转速一致,从而能够使得步进马达每驱动投影镜头移动一步,摄像头均可捕捉对应的静态图像。
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摄像头捕捉静态图像的频率也可以不与步进马达的转子转速一致。例如在摄像头的捕捉频率较低时,由于其不能与步进马达的转子转速保持一致,导致在投影镜头移动过程中的某些位置摄像头不能够捕捉到对应的画面的清晰度。因此,可以在步进马达首次驱动投影镜头在最近端与最远端之间走完全程之后,确定对应像素点的清晰度较高的位置范围,从而在该位置范围内步进马达再次驱动投影镜头移动,以使得摄像头再次捕捉投影镜头在该位置范围内移动时,对应的画面的清晰度,以此类推,直至确定对应像素点清晰度最高时,步进马达对应的步数即可。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步进马达驱动投影镜头移动与摄像头捕捉静态图像从而获取对应捕捉像素点的清晰度可同步进行,而不需要额外增加时间。
步骤S224:根据第一步数、第二步数、第三步数以及步进马达步数与投影距离之间的关系,分别得出第一长度、第二长度及第三长度。
由于步进马达每驱动投影镜头移动一步,其对应驱动的距离是确定的,而上述最近端到最远端之间的距离也是确定的,因此在步进马达驱动投影镜头自最近端向最远端移动,或自最远端向最近端移动的过程中,在步进马达的步数确定时,投影镜头在该最近端与最远端之间的位置也是确定的,即投影中心到光耦之间的距离是确定的。
由于在步进马达的步数确定时,投影中心到光耦之间的距离是确定的。与上一实施方式中类似,在摄像头检测到对应的捕捉像素点的清晰度最高时,该捕捉像素点对应的投影像素点到投影中心之间的距离与步进马达的步数之间满足确定的函数关系。因此,可以根据该函数关系,以及已知的、在摄像头检测到对应的捕捉像素点的清晰度最高时,步进马达的步数,确定此时该捕捉像素点对应的投影像素点到投影中心之间的距离,从而进一步根据第一投影像素点、第二投影像素点及第三投影像素点分别对应的第一步数、第二步数及第三步数从而分别得出第一长度、第二长度及第三长度。
在相关技术中,有利用基于激光或者红外的距离传感器通过测量而对投影系统进行梯形校正的方法。然而,距离传感器对环境光及投影屏幕的抗干扰性比较差。例如,采用这种方式需要通过探测特殊波段的光的飞行时间来确定长度距离,而环境光中则通常包含有对应波段的光(比如阳光当中含有每个波长的光),因此容易对距离传感器产生干扰而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而本申请上述方式中,基于步进马达驱动投影镜头移动而产生图像清晰度变化,进而通过摄像头来捕捉清晰度变化来确定投影像素点与投影中心之间连线的长度,进而进一步确定投影屏幕所在平面与投影系统的投影平面之间的水平倾角和垂直倾角。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测量结果不受环境光等因素的干扰,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率,进而提高梯形校正的准确率;另一方面,本申请中所采用的摄像头可以是投影系统本身所具有的摄像头,由于摄像头本身具有自动对焦的功能,本申请中利用摄像头的自动对焦功能对像素点的清晰度进行捕捉,从而辅助实现对投影画面的梯形校正,而无需进行增加其他功能器件,从而能够简化投影系统的结构,降低梯形校正的成本。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连线与第二连线之间的第一夹角,以及第一连线与第三连线之间的第二夹角可通过如下方式确定。
本实施方式中,对投影画面进行n*n等分,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
第一捕捉像素点、第二捕捉像素点及第三捕捉像素点可分别为摄像头的捕捉画面的n*n等分画面中的三个等分画面的中心像素点,其中,第一捕捉像素点所对应的等分画面分别与第二捕捉像素点所对应的等分画面、第三捕捉像素点所对应的等分画面分别相邻。
此时,第一夹角为投影镜头的水平视场角的n分之一,第二夹角为投影镜头的垂直视场角的n分之一。
由于投影镜头的水平视场角以及垂直视场角均确定,因此,可以根据n的具体数据进一步得出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其中,n的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
具体地,下面结合图7至图10,以第一捕捉像素点、第二捕捉像素点和第三捕捉像素点分别为矩形的捕捉画面的2*2等分画面中的三个等分画面的中心像素点为例,对本申请投影系统的梯形校正方法进行说明。
投影画面中与摄像头的捕捉画面中的第一捕捉像素点A1、第二捕捉像素点A2、第三捕捉像素点A3对应的第一投影像素点、第二投影像素点及第三投影像素点分别为点a1、a2、a3,其中,a1到投影中心的第一连线与a2到投影中心的第二连线的第一夹角FOV(a1,a2)等于投影镜头的水平视场角FOV水平的一半,a1到投影中心的第一连线与a3到投影中心的第三连线的第二夹角为投影镜头的垂直视场角FOV垂直的一半。
进一步地,在获取a1到投影中心的第一连线的第一长度b1、a2到投影中心的第二连线的第二长度b2以及a3到投影中心的第三连线的第三长度b3时,步进马达驱动投影镜头从最近端向最远端移动,在移动过程中摄像头检测步进马达每驱动一步对应的A1、A2、A3的清晰度,并记录在A1、A2、A3的清晰度最高时,步进马达驱动投影镜头的步数c1、c2、c3。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投影系统本身便具有摄像头,因此可利用投影系统本身的摄像头通过自动对焦并以捕捉像素点的清晰度变化,从而辅助实现对投影画面的梯形校正,而无需进行增加其他功能器件,从而能够简化投影系统的结构,降低梯形校正的成本。
更进一步地,根据步进马达步数与投影画面中的投影像素点到投影中心之间的投影距离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10所示,从而根据c1、c2、c3分别得出b1、b2、b3。
上述方法中,基于步进马达驱动投影镜头移动而产生图像清晰度变化,并通过摄像头捕捉像素点清晰度变化来确定投影像素点a1、a2、a3分别与投影中心之间连线的长度,这种方式相对于相关技术中采用激光或红外距离传感器的方式来说,能够减少外界环境因素对测量所产生的干扰,从而能够提高测量准确率。
然后利用余弦定理,可以分别根据b1、b2及FOV(a1,a2)得出投影屏幕的水平倾角α,并根据b1、b3及FOV(a1,a3)得出投影屏幕的垂直倾角β。在获取该水平倾角α和垂直倾角β后,即可进一步根据该水平倾角α对投影画面做水平方向的逆向补偿,根据垂直倾角β对投影画面做垂直方向的逆向补偿,从而得到梯形校正后的投影画面,无需用户手动调整,提高用户的观看体验。
请参阅图11,图11是本申请投影系统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投影系统可包括处理器及与处理器耦接的投影镜头、摄像头及存储器等。其中,处理器41、投影镜头42、摄像头43及存储器44在工作时能够实现上述本申请投影系统的梯形校正方法中的步骤,相关内容的详细说明请参见上述方法部分,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2,图12是本申请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该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上存储有程序数据51,该程序数据51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本申请投影系统的梯形校正方法中的步骤,相关内容的详细说明请参见上述方法部分,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该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可以为服务器、软盘驱动器、硬盘驱动器、CD-ROM读取器、磁光盘读取器、CPU(针对RAM)等中的至少一种。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投影系统的梯形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校正方法包括:
根据投影屏幕上的投影画面中多个预设投影像素点与投影中心之间的位置关系确定所述投影屏幕所在平面与所述投影系统的投影平面之间的水平倾角和垂直倾角;
根据所述水平倾角对所述投影画面做水平方向的逆向补偿,根据所述垂直倾角对所述投影画面做垂直方向的逆向补偿,以得到梯形校正后的投影画面;
其中,所述预设投影像素点包括第一投影像素点、第二投影像素点及第三投影像素点,所述第一投影像素点、第二投影像素点及第三投影像素点分别与捕捉画面中的第一捕捉像素点、第二捕捉像素点及第三捕捉像素点对应,所述捕捉画面中所述第一捕捉像素点和所述第二捕捉像素点在水平方向上互相间隔,所述第一捕捉像素点和所述第三捕捉像素点在垂直方向上互相间隔;所述确定所述投影屏幕所在平面与所述投影系统的投影平面之间的水平倾角和垂直倾角包括:获取所述第一捕捉像素点、所述第二捕捉像素点及所述第三捕捉像素点的清晰度最高时,所述投影中心对应到光耦的第一距离、第二距离及第三距离,其中,投影镜头在距离光耦的最近端与距离所述光耦的最远端之间移动;根据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第二距离、所述第三距离以及所述投影中心到所述光耦之间的距离与所述投影画面中的投影像素点到所述投影中心之间的投影距离之间的关系,分别得出第一长度、第二长度及第三长度;根据所述第一长度、所述第二长度计算出所述水平倾角,并根据所述第一长度、所述第三长度计算出所述垂直倾角;所述第一长度为所述第一投影像素点与投影镜头的投影中心之间的第一连线的长度,所述第二长度为所述第二投影像素点与投影镜头的投影中心之间的第二连线的长度,所述第三长度为所述第三投影像素点与投影镜头的投影中心之间的第三连线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形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投影屏幕上的投影画面中多个预设投影像素点与投影中心之间的位置关系确定所述投影屏幕所在平面与所述投影系统的投影平面之间的水平倾角和垂直倾角的步骤,包括:
利用摄像头捕捉所述投影画面从而得到捕捉画面,并确定所述捕捉画面中的所述第一捕捉像素点、所述第二捕捉像素点和所述第三捕捉像素点,并在所述投影画面中确定分别与所述捕捉画面中的所述第一捕捉像素点、所述第二捕捉像素点及所述第三捕捉像素点对应的第一投影像素点、第二投影像素点及第三投影像素点;
获取所述第一连线与所述第二连线之间的第一夹角,以及所述第一连线与所述第三连线之间的第二夹角;
根据所述第一长度、所述第二长度及所述第一夹角计算出所述水平倾角,并根据所述第一长度、所述第三长度及所述第二夹角计算出所述垂直倾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梯形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第一长度、第二长度以及第三长度的步骤,包括:
驱动所述投影镜头移动,并记录在所述投影镜头移动过程中,所述摄像头分别检测到所述第一捕捉像素点、所述第二捕捉像素点及所述第三捕捉像素点的清晰度最高时,所述投影中心对应到光耦的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及所述第三距离,其中,所述投影镜头在距离光耦的最近端与距离所述光耦的最远端之间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梯形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第一长度、第二长度以及第三长度的步骤,包括:
利用步进马达驱动所述投影镜头移动,并记录在所述投影镜头移动过程中,所述摄像头分别检测到所述第一捕捉像素点、所述第二捕捉像素点及所述第三捕捉像素点的清晰度最高时,所述步进马达驱动所述投影镜头移动所对应的第一步数、第二步数及第三步数,其中,所述步进马达驱动所述投影镜头自距离光耦的最近端向距离所述光耦的最远端移动,或自所述最远端向所述最近端移动;
根据所述第一步数、所述第二步数、所述第三步数以及步进马达步数与所述投影画面中的投影像素点到所述投影中心之间的投影距离之间的关系,分别得出所述第一长度、所述第二长度及所述第三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梯形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捕捉像素点、所述第二捕捉像素点及所述第三捕捉像素点分别为所述捕捉画面的n*n等分画面中的三个等分画面的中心像素点,其中,所述第一捕捉像素点所对应的等分画面分别与所述第二捕捉像素点所对应的等分画面、所述第三捕捉像素点所对应的等分画面分别相邻;
所述第一夹角为所述投影镜头的水平视场角的n分之一,所述第二夹角为所述投影镜头的垂直视场角的n分之一;
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梯形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等于2。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梯形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的视场角区域与所述投影镜头的视场角区域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形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投影屏幕所在平面与所述投影系统的投影平面之间的水平倾角和垂直倾角的步骤,包括:
利用摄像头捕捉所述投影画面从而得到捕捉画面,并确定所述投影画面中在水平方向上间隔设置的第一捕捉像素点和第二捕捉像素点,以及在垂直方向上间隔设置的第三捕捉像素点和第四捕捉像素点,并在所述投影画面中确定分别与所述捕捉画面中的所述第一捕捉像素点、所述第二捕捉像素点、所述第三捕捉像素点及第四捕捉像素点对应的第一投影像素点、第二投影像素点、第三投影像素点及第四投影像素点;
获取所述第一投影像素点与投影镜头的投影中心之间的第一连线的第一长度、所述第二投影像素点与所述投影中心之间的第二连线的第二长度、所述第三投影像素点与所述投影中心之间的第三连线的第三长度,以及所述第四捕捉像素点与所述投影中心之间的第四连线的第四长度;
获取所述第一连线与所述第二连线之间的第一夹角,以及所述第三连线与所述第四连线之间的第二夹角;
根据所述第一长度、所述第二长度及所述第一夹角计算出所述水平倾角,并根据所述第三长度、所述第四长度及所述第二夹角计算出所述垂直倾角。
9.一种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系统包括处理器及与所述处理器耦接的投影镜头、摄像头及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所述投影镜头、所述摄像头及所述存储器在工作时能够实现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10.一种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其上存储有程序数据,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数据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CN202011127929.2A 2020-10-20 2020-10-20 投影系统及其梯形校正方法、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Active CN1143902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27929.2A CN114390261B (zh) 2020-10-20 2020-10-20 投影系统及其梯形校正方法、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27929.2A CN114390261B (zh) 2020-10-20 2020-10-20 投影系统及其梯形校正方法、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90261A CN114390261A (zh) 2022-04-22
CN114390261B true CN114390261B (zh) 2023-10-24

Family

ID=811938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27929.2A Active CN114390261B (zh) 2020-10-20 2020-10-20 投影系统及其梯形校正方法、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90261B (zh)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480362B (en) * 2000-09-14 2002-03-21 Delta Electronics Inc Automatic calib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of the projector display
JP2003009038A (ja) * 2001-06-19 2003-01-10 Nec Viewtechnology Ltd プロジェクタ装置
CN1527126A (zh) * 2003-03-07 2004-09-0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系统、投影机和图像处理方法
JP2005004165A (ja) * 2003-05-21 2005-01-06 Nec Viewtechnology Ltd 傾斜角度測定装置を有するプロジェクタ
JP2005159425A (ja) * 2003-11-20 2005-06-16 Canon Inc 画像投射装置及びそれを有する画像投射システム
JP2005165140A (ja) * 2003-12-04 2005-06-23 Nec Viewtechnology Ltd プロジェクタ、プロジェクタの焦点自動調整システム、プロジェクタの焦点自動調整方法
JP2005227194A (ja) * 2004-02-16 2005-08-25 Casio Comput Co Ltd 投影装置、角度検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6997563B1 (en) * 2004-05-19 2006-02-14 Pixelworks, Inc. Keystone correction derived from the parameters of projectors
JP2006133679A (ja) * 2004-11-09 2006-05-25 Casio Comput Co Ltd 投影装置、投影設定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7047335A (ja) * 2005-08-08 2007-02-22 Ricoh Co Ltd 照明装置、光変調装置、及び投射型表示装置
JP2007180813A (ja) * 2005-12-27 2007-07-12 Toshiba Corp 投射型表示装置及びその水平キーストン補正方法
CN106331666A (zh) * 2015-07-03 2017-01-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终端梯形校正方法、装置及投影终端
CN108289208A (zh) * 2018-01-24 2018-07-17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画面自动校正方法和装置
CN109212872A (zh) * 2018-10-24 2019-01-15 泉州市新锐极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动双向梯形校正的超短焦投影设备及其方法
CN110456602A (zh) * 2019-08-22 2019-11-15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系统的投影图案校正装置、方法及系统
CN111064939A (zh) * 2018-10-16 2020-04-24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系统及梯形校正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77863B2 (en) * 2002-06-12 2005-04-12 Silicon Optix Inc. Automatic keystone corr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EP1391778A1 (en) * 2002-08-08 2004-02-25 Seiko Precision Inc.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the inclination angle of a projection screen and projector comprising the same
JP2007078821A (ja) * 2005-09-12 2007-03-29 Casio Comput Co Ltd 投影装置、投影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08078226A1 (en) * 2006-12-21 2008-07-03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Light projection system and display device
US8534844B2 (en) * 2011-01-10 2013-09-17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Dynamic keystone correction
CN106154721B (zh) * 2015-04-27 2021-01-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测距方法、自动调焦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480362B (en) * 2000-09-14 2002-03-21 Delta Electronics Inc Automatic calib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of the projector display
JP2003009038A (ja) * 2001-06-19 2003-01-10 Nec Viewtechnology Ltd プロジェクタ装置
CN1527126A (zh) * 2003-03-07 2004-09-0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系统、投影机和图像处理方法
JP2005004165A (ja) * 2003-05-21 2005-01-06 Nec Viewtechnology Ltd 傾斜角度測定装置を有するプロジェクタ
JP2005159425A (ja) * 2003-11-20 2005-06-16 Canon Inc 画像投射装置及びそれを有する画像投射システム
JP2005165140A (ja) * 2003-12-04 2005-06-23 Nec Viewtechnology Ltd プロジェクタ、プロジェクタの焦点自動調整システム、プロジェクタの焦点自動調整方法
JP2005227194A (ja) * 2004-02-16 2005-08-25 Casio Comput Co Ltd 投影装置、角度検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6997563B1 (en) * 2004-05-19 2006-02-14 Pixelworks, Inc. Keystone correction derived from the parameters of projectors
JP2006133679A (ja) * 2004-11-09 2006-05-25 Casio Comput Co Ltd 投影装置、投影設定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7047335A (ja) * 2005-08-08 2007-02-22 Ricoh Co Ltd 照明装置、光変調装置、及び投射型表示装置
JP2007180813A (ja) * 2005-12-27 2007-07-12 Toshiba Corp 投射型表示装置及びその水平キーストン補正方法
CN106331666A (zh) * 2015-07-03 2017-01-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终端梯形校正方法、装置及投影终端
CN108289208A (zh) * 2018-01-24 2018-07-17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画面自动校正方法和装置
CN111064939A (zh) * 2018-10-16 2020-04-24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系统及梯形校正方法
CN109212872A (zh) * 2018-10-24 2019-01-15 泉州市新锐极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动双向梯形校正的超短焦投影设备及其方法
CN110456602A (zh) * 2019-08-22 2019-11-15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系统的投影图案校正装置、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周锡韬等.《家庭及歌舞厅卡拉OK(AV)系统 原理、使用、制作及维修》.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第269-272页. *
基于图像空间变换和插值运算的投影仪梯形校正法;田敏雄;沈庆宏;曹凤莲;都思丹;;电子测量技术(第03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90261A (zh) 2022-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37907B2 (en) Projection system that adjusts for keystoning
US7001024B2 (en) Image input apparatus using projected light
US7686454B2 (en) Image combining system, image combining method, and program
US7125122B2 (en) Projection system with corrective image transformation
US7144115B2 (en) Projection system
US9521383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projector,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US9501828B2 (en) Image capturing device, image capturing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US20080001916A1 (en) Electronic Device
US20120243746A1 (en) Image processor,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US20170111574A1 (en) Imaging apparatus and imaging method
JP4736381B2 (ja) 撮像装置及び方法、監視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録媒体
JP2000122617A (ja) 台形歪み補正装置
US20190132559A1 (en) Imaging device, control method of imaging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WO2013124901A1 (ja) 光学投射型表示装置、携帯端末、プログラム
JP2003015218A (ja) 投影型表示装置
CN114449233B (zh) 投影装置与其梯形校正方法
JP2003348500A (ja) 投射画像の調整方法、画像投射方法および投射装置
CN114390261B (zh) 投影系统及其梯形校正方法、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JP6494060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168024B2 (ja) スタックプロジェクション装置及びその調整方法
KR101438810B1 (ko) 빔 프로젝터의 화면 자동 보정 장치 및 방법
CN115103169B (zh) 投影画面校正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投影设备
US20230419459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background
JP2002094980A (ja) 映像投影システム
CN116016877A (zh) 投影校正方法、投影设备、投影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