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76378A - 收纳装置和收纳装置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收纳装置和收纳装置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76378A
CN114376378A CN202111159422.XA CN202111159422A CN114376378A CN 114376378 A CN114376378 A CN 114376378A CN 202111159422 A CN202111159422 A CN 202111159422A CN 114376378 A CN114376378 A CN 1143763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door
storage
door
storage device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5942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野树
奥长宏章
山中匠
城户涼
根岸正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016834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22060713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016834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22060714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3763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763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FSPECIAL FURNITURE, FITTINGS, OR ACCESSORIES FOR SHOPS, STOREHOUSES, BARS, RESTAURANTS OR THE LIKE; PAYING COUNTERS
    • A47F3/00Show cases or show cabinets
    • A47F3/04Show cases or show cabinets air-conditioned, refrigerated
    • A47F3/0404Cases or cabinets of the closed type
    • A47F3/0408Cases or cabinets of the closed type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FSPECIAL FURNITURE, FITTINGS, OR ACCESSORIES FOR SHOPS, STOREHOUSES, BARS, RESTAURANTS OR THE LIKE; PAYING COUNTERS
    • A47F3/00Show cases or show cabinets
    • A47F3/04Show cases or show cabinets air-conditioned, refrigerated
    • A47F3/0404Cases or cabinets of the closed type
    • A47F3/0426Detai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FSPECIAL FURNITURE, FITTINGS, OR ACCESSORIES FOR SHOPS, STOREHOUSES, BARS, RESTAURANTS OR THE LIKE; PAYING COUNTERS
    • A47F3/00Show cases or show cabinets
    • A47F3/04Show cases or show cabinets air-conditioned, refrigerated
    • A47F3/0404Cases or cabinets of the closed type
    • A47F3/0426Details
    • A47F3/0434Glass or transparent pane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7/00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E05B47/0001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with electric actu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65/00Locks or fastenings for special use
    • E05B65/52Other locks for chests, boxes, trunks, baskets, travelling bags, or the like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1/00Coin-freed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or the like, discrete articles
    • G07F11/62Coin-freed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or the like, discrete articles in which the articles are stored in compartments in fixed receptac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 Refrigerator Housings (AREA)

Abstract

提供收纳装置和收纳装置的控制方法,能够抑制在内部产生结露。收纳装置(1)具有:制冷剂回路;储藏室(4),其由制冷剂回路进行温度调整,具有在前表面开口的开口部(4A);以及多个储藏室门,它们以能够开闭的方式封闭开口部,其中,在储藏室(4)的内部设置有位于封闭了开口部的状态下的多个储藏室门之间的分隔体(4B)、电气部件、以及对电气部件进行加热的加热器(46),电气部件和加热器(46)均配置于分隔体(4B)的附近。

Description

收纳装置和收纳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收纳装置和收纳装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能够对物品进行冷藏、冷冻保存的自动售货机。该自动售货机具有:外门,其对设置于主体的前表面的开口部进行开闭;物品收纳室,其设置于主体的内部,前表面开口;以及小门,其配置于外门的内侧,以能够开闭的方式封闭各物品收纳室的前表面。在这些小门设置有对将该小门固定于规定位置的锁定机构进行驱动的电气部件。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8612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能够抑制在内部产生结露的收纳装置和收纳装置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中的收纳装置具有:制冷剂回路;储藏室,其由所述制冷剂回路进行温度调整,具有在前表面开口的开口部;以及多个储藏室门,它们以能够开闭的方式封闭所述开口部,其中,在所述储藏室的内部设置有:位于封闭了所述开口部的状态下的多个所述储藏室门之间的分隔体;电气部件;以及对所述电气部件进行加热的加热器,所述电气部件和所述加热器均配置于所述分隔体的附近。
此外,本发明中的另一个方式的收纳装置具有:壳体,其具有制冷剂回路,具有在前表面开口的开口部;容纳室,其形成于所述壳体内,能够容纳物品;外门,其以能够开闭的方式封闭所述开口部;内门,其以能够开闭的方式封闭所述容纳室,在所述外门关闭的情况下,所述内门被所述外门覆盖;电动锁定机构,其对所述内门进行上锁、开锁;以及控制部,其对所述电动锁定机构进行控制。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外门关闭且满足规定的结露产生条件的情况下,执行对所述电动锁定机构进行通电的结露抑制控制。
进而,在本发明中的收纳装置的控制方法中,所述收纳装置具有:壳体,其具有制冷剂回路,具有在前表面开口的开口部;容纳室,其形成于所述壳体内,能够容纳物品;外门,其以能够开闭的方式封闭所述开口部;内门,其以能够开闭的方式封闭所述容纳室,在所述外门关闭的情况下,所述内门被所述外门覆盖;以及电动锁定机构,其对所述内门进行上锁、开锁,其中,在所述外门关闭且满足规定的结露产生条件的情况下,对所述电动锁定机构进行通电。
此外,在本发明中的另一个方式的收纳装置的控制方法中,所述收纳装置具有:壳体,其具有制冷剂回路,具有在前表面开口的开口部;容纳室,其形成于所述壳体内,能够容纳物品;多个外门,它们以能够开闭的方式封闭所述开口部;内门,其以能够开闭的方式封闭所述容纳室,在所述外门关闭的情况下,所述内门被所述外门覆盖;以及电动锁定机构,其对所述内门进行上锁、开锁,其中,在任意的所述外门打开的情况下,针对被已关闭的所述外门覆盖的所述内门的电动锁定机构,在满足规定的结露产生条件的情况下,对所述电动锁定机构进行通电。
本发明中的收纳装置能够抑制结露。因此,能够抑制结露附着于设置于内部的电气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中的收纳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从收纳装置省略了外门的图示的立体图。
图3是收纳装置的内部构造的立体图。
图4是右侧的内门单元的立体图,是示出内门移动到封闭位置的状态的图。
图5是在该收纳装置的前后方向上的大致中央切断收纳装置的内部构造的纵剖视图。
图6是放大了图5的VI所示的区域的图。
图7是在该收纳装置的前后方向上的大致中央切断收纳装置的内部构造的纵剖视图。
图8是右侧的内门单元的立体图,是示出内门移动到敞开位置的状态的图。
图9是收纳装置的纵剖视图,是示出内门的转动状态的图。
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收纳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收纳装置管理系统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12是从左右内侧观察实施方式2中的右侧的内门单元的立体图,是示出内门移动到封闭位置的状态的图。
图13是从左右内侧观察实施方式2中的右侧的内门单元的立体图,是示出内门移动到敞开位置的状态的图。
图14是实施方式2中的电动锁定机构的示意图。
图15是示出实施方式2中的收纳装置管理系统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16是示出实施方式2中的通常时的锁控制的待机动作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17是示出实施方式2中的锁控制的中断判别动作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18是示出实施方式2中的锁控制的中断动作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19是示出实施方式2中的取出时的锁控制的待机动作的控制的流程图。
标号说明
1 收纳装置
2 壳体
3 机械室
4、4L、4R 储藏室
4A 开口部
4B 分隔体
5、6 外门(储藏室门)
44 容纳室
46 加热器
61 内门
71 电动锁定机构
95 控制装置(控制部)
97 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本发明的基础的见解等)
在发明人们想到本发明时,公开了能够对物品进行冷藏、冷冻保存的收纳装置。在该收纳装置具有对设置于主体的前表面的开口部进行开闭的外门、设置于主体的内部且前表面开口的物品收纳室、以及配置于外门的内侧且以能够开闭的方式封闭各物品收纳室的前表面的小门。在这些小门设置有将该小门固定于规定位置的锁定机构。由此,规定的利用者能够使小门进行开闭,规定的利用者能够取出各物品收纳室中收纳的物品。在这种收纳装置中,在以能够冷藏、冷冻保存物品的方式进行温度调整的主体的内部配置有对锁定机构进行驱动的电气部件。
但是,在这种收纳装置中,发明人们发现由于与外门的开闭相伴的温度变化等而产生结露、且该结露可能阻碍电气部件的驱动这样的课题,为了解决该课题,构成了本发明的主题。
因此,本发明提供能够抑制在内部产生结露的收纳装置。
下面,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有时省略必要以上的程度的详细说明。例如,有时省略已经广泛公知的事项的详细说明或针对实质上相同的结构的重复说明。这是为了避免以下的说明以必要以上的程度变得冗长,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
另外,附图和以下的说明是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发明而提供的,并不意图通过它们来限定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主题。
(实施方式1)
下面,使用图1~图11对实施方式1进行说明。
[1-1.结构]
[1-1-1.收纳装置的结构]
图1是实施方式1中的收纳装置1的立体图。
收纳装置1是能够在规定温度下保管内部收纳的物品的冷藏/冷冻用的收纳装置。收纳装置1能够作为用于陈列物品而进行销售的销售用陈列柜、或物品接收用的储物柜来使用。收纳装置1设置于超市、便利店等店铺等。
收纳装置1具备具有隔热壁的箱状的壳体2。壳体2具有下部的机械室3和机械室3的上方的储藏室4。
在机械室3收纳有压缩机31(图10)、冷凝器、膨胀器、蒸发器等构成冷冻回路(制冷剂回路)的装置、以及将与蒸发器进行热交换后的冷气送出到储藏室4的送风机32(图10)。这些装置进行驱动,由此进行储藏室4的温度调整。
在储藏室4的前表面形成有在前方开口的开口部4A。在该开口部4A的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设置有分隔体4B。该分隔体4B是沿着开口部4A的上下方向延伸的柱状的部件。分隔体4B的两端分别与开口部4A的上缘和下缘连结。
开口部4A被宽度方向上的一对外门(储藏室门)5、6以能够开闭的方式封闭。外门5、6分别在开口部4A的左右外端处,以上下端能够借助铰链转动的方式被支承。外门5、6是所谓的对开门。
外门5、6具有矩形状的框体5A、6A;嵌入框体5A、6A中的透明板5B、6B;以及设置于在外门5、6关闭时外门5、6彼此接近的部位的把手5C、6C。
在外门5、6关闭时外门5、6彼此接近的部位均与分隔体4B抵接。因此,在外门5、6关闭时,分隔体4B在收纳装置1的正面观察时位于外门5、6之间。
收纳装置1构成为,在关闭了外门5、6的状态下,能够经由透明板5B、6B从外部目视确认储藏室4的内部。
在外门5、6设置有电子锁9(图10)和外门开闭传感器10(图10)。电子锁9是以电气方式进行上锁解锁的机构。在该电子锁9被上锁时,外门5、6保持无法敞开的状态。
外门开闭传感器10例如是设置于外门5、6的附近的接近传感器等传感器部件。
在右侧的外门6的前表面设置有作为针对作业者S、利用者U的输入部和显示部发挥功能的触摸面板7。触摸面板7构成为,显示各种信息,并且,通过触摸被显示的信息的部位,能够输入收纳装置1的设定信息等各种信息。
在触摸面板7的下方设置有取得用于执行作业者S、利用者U的认证处理的认证信息的取得部8。取得部8例如从作业者S等持有的便携信息终端(智能手机等)取得作业者S的认证信息。根据认证信息对外门5、6的电子锁9进行开锁、上锁。
图2是从实施方式1中的收纳装置1省略了外门5、6的图示的立体图。
壳体2具有背面的隔热壁20、左右的隔热壁21、22、上下的隔热壁23、24、以及上下的前面壁25、26。
在下侧的前面壁26的上部配置有板状的底盘(deck pan)27。利用底盘27,将壳体2内上下划分。在壳体2内,在底盘27的下方形成有机械室3。此外,在底盘27的上方形成有储藏室4。通过左右的隔热壁21、22和上下的前面壁25、26的包围形状形成在储藏室4的前表面开口的开口部4A。
在底盘27的后部设置有向上方延伸的未图示的冷气送风用管和空气回收用管。在机械室3冷却后的冷气借助冷气送风用管被送到储藏室4的上方,借助上方的风扇(未图示)被导入到储藏室4。被导入到储藏室4的冷气在对储藏室4进行冷却后,借助空气回收用管返回到机械室3。冷气能够在壳体2内循环。
图3是收纳装置1的内部构造的立体图。
如图3所示,在储藏室4的四角分别配置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支柱框架41。在储藏室4的宽度方向中央部配置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支柱框架、所谓的中心柱42。中心柱42在储藏室4的前后配置有一对。借助中心柱42,储藏室4被划分成左侧的储藏室4L(参照图2)和右侧的储藏室4R(参照图2)。
因此,外门5封闭左侧的储藏室4L的前表面,外门6封闭右侧的储藏室4R。
在左右的储藏室4L、4R中,在中心柱42与支柱框架41之间支承有网板状的多个网架43(参照图3)。网架43在上下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地配置。由此,在各储藏室4L、4R形成有将网架43作为底部的多个容纳室44(参照图3)。能够在容纳室44配置物品。在本实施方式中,容纳室44在左右方向(宽度方向)上形成有2列,在上下方向上形成有6层,但是,容纳室44的数量能够构成为适当的数量。
对应于各容纳室44,在中心柱42形成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的引导孔42A。引导孔42A形成为三角形状,且形成为其末端朝向容纳室44侧而指示容纳室44的形状。
此外,配置于储藏室4的前方侧的中心柱42位于分隔体4B的背面,沿着该分隔体4B延伸。
图4是实施方式1中的右侧的内门单元51的立体图,是示出内门61移动到封闭位置的状态的图。图5是在该收纳装置1的前后方向上的大致中央切断收纳装置1的内部构造的纵剖视图。在图5中,从背面侧观察收纳装置1的内部构造。另外,在图5中,省略覆盖部件47来示出。图6是放大了图5的VI所示的区域的图。图7是在该收纳装置1的前后方向上的大致中央切断收纳装置1的内部构造的纵剖视图。在图7中,从背面侧观察收纳装置1的内部构造。图8是右侧的内门单元的立体图,是示出内门移动到敞开位置的状态的图。图9是收纳装置的纵剖视图,是示出内门的转动状态的图。另外,在图9中,最上层的内门61示出移动到敞开位置的状态,最下层的内门61示出移动到封闭位置的状态,中层的内门61示出敞开位置与封闭位置之间的转动状态。
在左右的储藏室4L、4R的各容纳室44配置有内门单元51。内门单元51构成为在左侧的储藏室4L和右侧的储藏室4R中其结构大致左右对称,但是,基本结构相同,因此,下面对右侧的内门单元51进行说明。
如图4~图9所示,内门单元51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板状的顶板52。在顶板52的左右两端支承有矩形板状的侧板53、54。在左右的侧板53、54连接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连结框架56、57。如图3所示,左右内侧的连结框架56支承于前后的中心柱42。左右外侧的连结框架57支承于前后的支柱框架41。由此,内门单元51配置于容纳室44。通过顶板52、左右的侧板53、54和网架43形成的包围形状形成容纳室44的前面开口44A(容纳室开口部)。
在前面开口44A配置有内门(容纳室的门)61。内门61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呈矩形状延伸的门主体部62。在门主体部62的左右内端形成有向后方延伸的内侧的侧壁部(参照图8)63。在门主体部62的左右外端形成有向后方延伸的外侧的侧壁部(参照图4)64。
内侧的侧壁部63和外侧的侧壁部64形成为梯形板状,在内门61关闭的状态下,下缘63A、64A随着向后方行进而向上方倾斜。内侧的侧壁部63和外侧的侧壁部64的后端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于左右延伸的转动轴53A(图6)、54A。转动轴53A、54A支承于侧板53、54。转动轴53A、54A配置于同一轴线上。内门61被支承为能够以转动轴53A、54A为转动中心L0进行转动。
由此,内门61在封闭前面开口44A的图4所示的封闭位置与敞开前面开口44A的图8所示的敞开位置之间移动。内门61由在径向上延伸的内侧的侧壁部63和外侧的侧壁部64支承为能够转动,因此,在移动到敞开位置的情况下,内门61配置在容纳室44的上方,内门61能够以与顶板52的下表面对置的状态容纳于容纳室44。
在内门单元51的侧板53、54的内表面,与转动轴53A、54A的前下方对应地支承有挡销53B(图6)、54B。挡销53B、54B相对于侧壁部63、64朝向容纳室44的内侧突出。挡销53B、54B配置于同一轴线上。挡销53B、54B在与内门61的下缘63A、64A接触的情况下,限制内门61由于自重而转动。由此,内门61被保持于封闭容纳室44的前面开口44A的封闭位置。
在门主体部62的下部形成有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把持部62A。如图9所示,在侧视观察时,把持部62A随着向下方行进而向前方倾斜。如图9的下层所示,把持部62A在封闭位置处比前面开口44A向前方突出。把持部62A在左右方向上形成为矩形状,在其左右中央部形成有以凹陷的方式切口而成的切口部62A1。能够通过切口部62A1触碰把持部62A的内表面侧。
把持部62A足够长地延伸到容纳室44的前面开口44A的下方,封闭前面开口44A。
在左右内侧的侧板53形成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侧板53的弧状孔53C。弧状孔53C形成为以转动轴53A为中心的圆弧状。在弧状孔53C中贯穿插入有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连接轴。连接轴通过弧状孔53C固定于内门61的内侧的侧壁部63。
在连接轴的左右方向内端侧固定有屈曲板状的锁定部件66。锁定部件66的后端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于转动轴53A。此外,锁定部件66在前端部处与连接轴连接。因此,锁定部件66能够以转动轴53A为转动中心L0进行转动,并且,能够经由连接轴而与内门61一体地转动。
在锁定部件66的后上方侧配置有电动锁定机构71。电动锁定机构71经由电装框架81固定于中心柱42(参照图4、图5)。电动锁定机构71具有作为电气部件的电磁体和作为平板状部件的挡板。
挡板例如被弹簧部件等施力部件施力,向锁定部件66的转动区域突出。
挡板在电磁体被通电时,被该电磁体吸引,从锁定部件的转动区域退避。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电动锁定机构71是利用弹簧部件和电磁体使挡板移动的所谓螺线管。
电动锁定机构71固定于电装框架81。电装框架81是折曲板状的框架。
在该电装框架81的下方支承有引导灯92。引导灯92例如由作为电气部件的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光源构成。引导灯92配置于中心柱42的背面,在前面观察时,与引导孔42A重叠地配置。例如,在接收物品时,容纳有物品的容纳室44的引导灯92点亮,由此,引导灯92的光通过引导孔42A到达作业者S,能够向作业者S示出作为对象的物品的容纳室44。
电装框架81配置于前后的中心柱42之间,因此,能够有效利用容易成为死角的前后的中心柱42之间、即分隔体4B的后方的空间。
如图5所示,设置于各容纳室44的电装框架81在位于收纳装置1的前面侧的中心柱42的背面,沿着该中心柱42的长度方向并排地配置。
在这些电装框架81的上表面设置有温度传感器97。
温度传感器97是测定电动锁定机构71或引导灯92的附近的温度的传感器。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位于储藏室4L的电装框架81的上表面设置有一个温度传感器97,在位于储藏室4R的电装框架81的上表面设置有一个温度传感器97,共设置有这2个温度传感器97。另外,这些温度传感器97可以在收纳装置1的上下方向上配置于任意位置。
这些电装框架81中的、位于左侧的储藏室4L的各电装框架81利用连结部件45L连结。同样,位于右侧的储藏室4R的各电装框架81利用连结部件45R连结。
这些连结部件45L、45R是将金属板折曲成截面コ字状而形成的长尺寸部件。这些连结部件45L、45R在位于收纳装置1的前面侧的中心柱42的背面,沿着收纳装置1的上下方向延伸且彼此对置地配置。
在连结部件45L、45R的彼此对置的面均设置有加热器46。加热器46是所谓电热线。加热器46被通电而发热,对接触的部件或周围的空气进行加热。
各加热器46遍及各连结部件45L、45R的整个长度方向呈环状配置。
由此,加热器46分别设置于储藏室4L和储藏室4R。此外,各加热器46在分隔体4B和位于收纳装置1的前面侧的中心柱42的背面配置于与外门5、6分别对置的位置。
如图7所示,连结部件45L、45R的彼此对置的面遍及整个长度方向而被覆盖部件47覆盖。
覆盖部件47是将长尺寸的平板成型为截面コ字状而成的部件,该覆盖部件47的整个长度方向上敞开的部位被连结部件45L、45R的彼此对置的面封闭。
各加热器46由各覆盖部件47和各连结部件45L、45R包围。即,各加热器46在储藏室4的内部由各覆盖部件47和各连结部件45L、45R来划分。由此,在各加热器发热的情况下,抑制储藏室4的整体被加热。
各覆盖部件47的上端和下端均敞开。由此,由各覆盖部件47和各连结部件45L、45R划分且配置有各加热器46的空间的内部的空气能够循环。因此,抑制由各加热器46加热的该空间内的温度的偏差。
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收纳装置1的结构的框图。
如图10所示,收纳装置1具有控制装置95。
控制装置95具备具有CPU、MPU等处理器和ROM、RAM等存储设备的计算机,对收纳装置1的各部进行控制。
处理器执行存储设备中记录的程序,由此,控制装置95作为对收纳装置1的各部进行控制的控制部发挥功能。
控制装置95进行压缩机31或送风机32的转速的控制等构成冷冻回路的各装置的运转的控制,使储藏室4的库内温度保持规定的温度。
在控制装置95电连接有电子锁9。控制装置95使该电子锁9上锁,由此,外门5、6保持无法敞开的状态。
此外,在控制装置95电连接有外门开闭传感器10。外门开闭传感器10作为检测外门5、6的开门和关门的控制装置95的门开闭检测单元发挥功能。
另外,不限于此,外门开闭传感器10例如也可以接收执行电子锁9的上锁解锁的信号,由此检测外门5、6的开门和关门。
在控制装置95电连接有温度传感器97。控制装置95取得温度传感器97测定出的温度作为电动锁定机构71或引导灯92的附近的温度。
在控制装置95电连接有加热器46。控制装置95对加热器46进行执行或停止通电的通电控制,由此对加热器46的加热进行控制。
控制装置95根据温度传感器97检测到的温度进行加热器46的通电控制。在该通电控制中,控制装置95以使电动锁定机构71或引导灯92的附近的温度处于规定温度的范围内的方式对加热器46进行通电。该规定温度的范围例如是电动锁定机构71或引导灯92等电气部件能够驱动且露点温度以上的范围。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95以使温度传感器97测定的温度成为例如25℃以上且35℃以下的方式对加热器46进行通电。
另外,不限于此,控制装置95也可以进行这样的控制:每当经过规定时间,对加热器46通电规定的时间。
控制装置95与各内门单元51的电动锁定机构71电连接。控制装置95构成为能够控制对电动锁定机构71的通电、非通电。控制装置95对容纳室44的内门61的上锁、开锁进行控制。
此外,控制装置95与各内门单元51的引导灯92电连接。控制装置95对引导灯92的点亮进行控制。
控制装置95具有作为具有接收电路和发送电路的发送接收机这样的通信部的功能。
控制装置95例如执行如下的认证处理:根据通过操作触摸面板7而输入的信息或取得部8取得的认证信息,判别操作了该触摸面板7或取得部8的操作者是否是规定的作业者S或利用者U。在本实施方式中,认证信息是QR码(注册商标)等二维码。
进而,控制装置95进行触摸面板7的显示控制。
[1-1-2.收纳装置管理系统的结构]
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收纳装置管理系统100的概略结构的图。
收纳装置管理系统100是对用于管理收纳装置1的信息进行处理的系统。收纳装置管理系统100具有收纳装置1、收纳装置管理服务器110和结算网关服务器112。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这些收纳装置1和各服务器分别各设置1台的情况进行说明,但是不限于此,收纳装置管理系统100管理的设备均可以设置多个。
在本实施方式的收纳装置管理系统100中,收纳装置1设置于便利店或小卖店这样的店铺设施105。
收纳装置管理服务器110是保存是否在各容纳室44中收纳有物品、即收纳装置1的库存状况的服务器。此外,收纳装置管理服务器110保存价格、收纳于各容纳室44中的日期等与容纳室44中收纳的物品有关的各种信息、以及能够操作收纳装置1的资格信息等。
此外,服务器110还能够监视收纳装置1中的温度信息。例如,服务器110在长时间敞开外门5、6的情况下,能够预测储藏室4中收纳的物品的劣化,进行停止基于收纳装置1的销售、对管理者或作业者S发送警报(例如邮件)、或在触摸面板7进行规定的显示的报知等。
结算网关服务器112是金融机构或结算服务经营者等运营的结算服务器,该结算网关服务器112例如执行从银行账户的扣款、信用卡结算、基于电子货币或虚拟货币的物品的等价结算等。
收纳装置管理系统100构成为,能够连接购入收纳装置1的内部收纳的物品的利用者U持有的利用者持有终端114或作业者S持有的作业者持有终端116。利用者持有终端114和作业者持有终端116具有数据通信功能,在与收纳装置1和上述各服务器之间执行数据通信。
利用者持有终端114和作业者持有终端116是能够与结算网关服务器112通信而进行物品的结算处理的便携终端,该利用者持有终端114和作业者持有终端116例如是便携电话、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在这些利用者持有终端114和作业者持有终端116中,能够执行收纳装置管理系统100的规定的应用程序。在本实施方式中,这些利用者持有终端114和作业者持有终端116构成为能够显示作为认证信息的二维码。
另外,收纳装置管理系统100包含的利用者持有终端114和作业者持有终端116的数量没有特别限制。
通信网络120使收纳装置1或收纳装置管理服务器110等收纳装置管理系统100包含的各设备以相互能够进行数据通信的方式连接。通信网络120可以包含公共线路网、专用线路、各种无线通信线路,也可以包含服务器、路由器、无线通信接入点等设备。收纳装置管理系统100包含的各设备与通信网络120的连接可以是无线的,也可以是有线的。
如上所述,收纳装置1具有作为通信部发挥功能的控制装置95。即,控制装置95构成为,能够经由通信网络120向收纳装置管理系统100具有的各服务器或终端发送接收信息。
控制装置95通过与收纳装置管理服务器110进行通信,发送接收与各容纳室44中收纳的物品有关的信息、或储藏室4中的物品的库存状况。
控制装置95在购入物品的情况下,对结算网关服务器112进行结算请求,此外,对从结算网关服务器112发送的各种信号进行处理。
[1-2.动作]
关于如上所述构成的收纳装置1,下面,对其动作进行说明。
[1-2-1.收纳装置的主要是外门、内门的动作]
在收纳装置1中,构成冷冻回路的装置、送风机32等装置进行驱动,由此进行储藏室4的温度调整。在本实施方式中,储藏室4的内部被调整成为规定温度以下。
在收纳装置1中,在外门5、6关闭的状态下容纳物品。在经由取得部8认证了作业者S的认证信息后,外门5、6被开锁,外门5、6能够敞开,并且,作业者S或利用者U对作为对象的物品的内门单元51进行控制。
即,在作为对象的物品的内门单元51中,引导灯92点亮,向作业者S引导作为对象的容纳室44。此外,电动锁定机构71进行动作,作为对象的内门61被开锁。
在内门单元51中,内门61保持于封闭位置。作业者S抓住内门61的把持部62A等,使内门61向上方转动,由此能够移动到敞开位置。由此,作业者S或利用者U能够取出物品。
如上所述,储藏室4的内部被进行温度调整。因此,伴随着外门5、6的开闭,在储藏室4的内部可能产生结露。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与内门单元51有关的各种电气部件的电装框架81在分隔体4B和位于收纳装置1的前面侧的中心柱42的背面并排地设置。而且,在连结这些电装框架81的连结部件45L、45R设置有作为发热体的加热器46。
控制装置95使这些加热器46在规定温度的范围内进行通电,由此使加热器46发热。加热器46能够经由各连结部件45L、45R对电磁体或LED等设置于电装框架81的电气部件进行加热。
由此,伴随着外门5、6的开闭,能够使设置于电装框架81的电气部件和它们的周边保持不产生结露的温度。因此,能够抑制结露附着于与内门单元51有关的各种电气部件。
如上所述,各电装框架81均设置于收纳装置1的前面侧的中心柱42、即分隔体4B的后方的空间。因此,通过设置沿着收纳装置1的前面侧的中心柱42延伸的2个加热器46,能够抑制结露附着于与内门单元51有关的全部电气部件。
如上所述,各加热器46配置于与各外门5、6分别对置的位置。由此,在外门5、6中的任意一方被开闭的情况下,由于在储藏室4L、4R分别设置有加热器46,因此,各加热器46能够可靠地对设置于分别配置于该储藏室4L、4R的电装框架81的电气部件进行加热,抑制结露的附着。
各加热器46被覆盖部件47覆盖。由此,抑制进行温度调整后的储藏室4的内部的空气被各加热器46加热。
[1-3.效果等]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收纳装置1具有:冷冻回路;储藏室4,其利用该冷冻回路进行温度调整,具有在前表面开口的开口部4A;以及多个外门5、6,它们以能够开闭的方式封闭开口部4A。在储藏室4的内部设置有位于封闭了开口部4A的状态的多个外门5、6之间的分隔体4B、与内门单元51有关的各种电气部件、以及对该电气部件进行加热的加热器46。而且,电气部件和加热器46均配置于分隔体4B的附近。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气部件和加热器46均沿着分隔体4B配置。换言之,电气部件和加热器46与分隔体4B一起在收纳装置1的前面侧配置于开口部4A的宽度方向的中央。
由此,加热器46能够对电磁体或LED等设置于电装框架81的电气部件进行加热。因此,能够抑制结露附着于与内门单元51有关的各种电气部件。
此外,电装框架81和各加热器46配置于前后的中心柱42之间,因此,在储藏室4的内部,能够有效利用容易成为死角的前后的中心柱42之间、即分隔体4B的后方的空间。
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也可以在储藏室4的内部设置有覆盖加热器46的覆盖部件47。由此,在储藏室4的内部,加热器46被覆盖部件47划分。因此,抑制温度调整后的储藏室4的内部的空气被各加热器46加热。
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也可以在储藏室4的内部设置有与内门单元51有关的多个电气部件,分隔体4B具有规定的长度尺寸,电气部件沿着分隔体4B的长度方向并排地配置,加热器46形成为沿着分隔体4B延伸的线状。由此,通过设置沿着分隔体4B延伸的2个加热器46,抑制结露附着于与内门单元51有关的全部电气部件。因此,在收纳装置1中,通过将与各内门单元51有关的各种电气部件集中配置于分隔体4B的附近,能够抑制所设置的加热器46的增加,降低收纳装置1的制作成本。
此外,遍及分隔体4B的长度尺寸的大致整体设置由电热线形成的加热器46,由此,能够均匀地对呈列状并排的各电气部件进行加热。
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加热器46也可以沿着分隔体4B设置有2个,配置成与隔着分隔体4B的各外门5、6对置。由此,在储藏室4L、4R分别设置有加热器46。因此,在外门5、6中的任意一方被开闭的情况下,各加热器46也能够可靠地对设置于分别配置于该储藏室4L、4R的电装框架81的电气部件进行加热,抑制结露的附着。
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也可以在储藏室4的内部设置有能够容纳物品的容纳室44,在容纳室44设置有内门61,该内门61以能够开闭的方式封闭在容纳室44的前表面开口的前面开口44A,电气部件是对将内门61固定于规定位置的电动锁定机构71进行驱动的部件。由此,能够抑制结露附着于电动锁定机构71。因此,在被调整成规定温度的收纳装置1中,能够设置具有能够进行解锁上锁的内门61的容纳室44。
(实施方式2)
在发明人们想到本发明时,公知有利用通电对内门进行开锁的电动锁定机构。电动锁定机构由于通电而发热,因此,如果能够将该发热用于抑制结露,则能够抑制加热器部件,但是,电动锁定机构的本来的目的在于内门的上锁、开锁,因此,发明人们发现如下课题:即使利用电动锁定机构的发热,也需要不对内门的上锁、开锁造成实质性影响。
因此,在实施方式2中,对如下的收纳装置进行说明:该收纳装置不会对内门的上锁、开锁状态造成实质性影响,能够利用内门的电动锁定机构的发热来抑制产生结露。
下面,使用图1~图4、图8、图9、图12~图19对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
[2-1.结构]
[2-1-1.收纳装置的结构]
实施方式2中的收纳装置1的基本结构与实施方式1中的收纳装置1相同。即,如图1所示,实施方式2中的收纳装置1是能够在规定温度下保管内部收纳的物品的常温/冷藏/冷冻用的收纳装置。收纳装置1能够作为用于陈列物品而进行销售的销售用陈列柜来使用,并且能够作为物品接收用的储物柜来使用。收纳装置1设置于超市、便利店等店铺等。
收纳装置1具备具有隔热壁的箱状的壳体2。壳体2具有下部的机械室3和机械室3的上方的储藏室4。
在机械室3收纳有压缩机31(参照图15)、冷凝器、膨胀器、蒸发器等构成冷冻回路的装置,这些装置进行驱动,由此进行储藏室4的温度调节。
在储藏室4的前表面形成有在前方开口的开口部4A。开口部4A被宽度方向上的一对外门(开口部的门)5、6以能够开闭的方式封闭。外门5、6分别在开口部4A的左右外端处,以上下端能够借助铰链转动的方式被支承。外门5、6是所谓的对开门。
外门5、6具有矩形状的框体5A、6A;嵌入框体5A、6A中的透明板5B、6B;以及设置于在外门5、6关闭时外门5、6彼此接近的部位的把手5C、6C。收纳装置1构成为,在关闭了外门5、6的状态下,能够经由透明板5B、6B从外部目视确认储藏室4的内部。
在右侧的外门6的前表面设置有作为针对作业者、利用者的输入部和显示部发挥功能的触摸面板7。触摸面板7构成为,显示各种信息,并且,通过触摸被显示的信息的部位,能够输入收纳装置1的设定信息等各种信息。
在触摸面板7的下方设置有取得用于执行作业者、利用者的认证处理的认证信息的取得部8。取得部8例如从作业者等持有的便携信息终端(智能手机等)取得作业者的认证信息。根据认证信息对外门5、6的电子锁9(参照图15)进行开锁、上锁。
如图1、图2所示,壳体2具有背面的隔热壁20、左右的隔热壁21、22、上下的隔热壁23、24、以及上下的前面壁25、26。
在下侧的前面壁26的上部配置有板状的底盘27。利用底盘27,将壳体2内上下划分。在壳体2内,在底盘27的下方形成有机械室3。此外,在底盘27的上方形成有储藏室4。通过左右的隔热壁21、22和上下的前面壁25、26的包围形状形成在储藏室4的前表面开口的开口部4A。
在底盘27的后部设置有向上方延伸的未图示的冷风管道、冷气送风用管和空气回收用管。在机械室3冷却后的冷气借助冷气送风用管被送到储藏室4的上方,通过该冷风管道被引导至储藏室4的上方,借助上方的风扇(未图示)被导入到储藏室4。被导入到储藏室4的冷气在对储藏室4进行冷却后,借助空气回收用管返回到机械室3。冷气能够在壳体2内循环。
如图3所示,在储藏室4的四角分别配置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支柱框架41。在储藏室4的宽度方向中央部配置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支柱框架、所谓的中心柱42。中心柱42在储藏室4的前后配置有一对。借助中心柱42,储藏室4被划分成左侧的储藏室4L(参照图2)和右侧的储藏室4R(参照图2)。在左右的储藏室4L、4R中,在中心柱42与支柱框架41之间支承有网板状的多个网架43(参照图3)。网架43在上下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地配置。由此,在各储藏室4L、4R形成有将网架43作为底部的多个容纳室44(参照图3)。能够在容纳室44配置物品。在本实施方式中,容纳室44在左右方向(宽度方向)上形成有2列,在上下方向上形成有6层,但是,容纳室44的数量能够构成为适当的数量。对应于各容纳室44,在中心柱42形成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的引导孔42A。引导孔42A形成为三角形状,且形成为其末端朝向容纳室44侧而指示容纳室44的形状。
图4是右侧的一个内门单元51的立体图,是示出内门61移动到封闭位置的状态的图。图8是右侧的内门单元51的立体图,是示出内门61移动到敞开位置的状态的图。图9是收纳装置1的纵剖视图,是示出内门61的转动状态的图。另外,在图9中,最上层的内门61示出移动到敞开位置的状态,最下层的内门61示出移动到封闭位置的状态,中层的内门61示出敞开位置与封闭位置之间的转动状态。
在左右的储藏室4L、4R的各容纳室44配置有内门单元51。内门单元51构成为在左侧的储藏室4L和右侧的储藏室4R中其结构大致左右对称,但是,基本结构相同,因此,下面对右侧的内门单元51进行说明。
如图4、图8所示,内门单元51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板状的顶板52。在顶板52的左右两端支承有矩形板状的侧板53、54。在左右的侧板53、54连接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连结框架56、57。如图3所示,左右内侧的连结框架56支承于前后的中心柱42。左右外侧的连结框架57支承于前后的支柱框架41。由此,内门单元51配置于容纳室44。通过顶板52、左右的侧板53、54和网架43形成的包围形状形成容纳室44的前面开口44A。
在前面开口44A配置有内门(容纳室的门)61。内门61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呈矩形状延伸的门主体部62。在门主体部62的左右内端形成有向后方延伸的内侧的侧壁部(参照图8)63。在门主体部62的左右外端形成有向后方延伸的外侧的侧壁部(参照图4)64。
内侧的侧壁部63和外侧的侧壁部64形成为梯形板状,在内门61关闭的状态下,下缘63A、64A随着向收纳装置1的后方行进而向上方倾斜。收纳装置1的内侧的侧壁部63和收纳装置1的外侧的侧壁部64的后端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于左右延伸的转动轴53A、54A。转动轴53A、54A支承于侧板53、54。转动轴53A、54A配置于同一轴线上。内门61被支承为能够以转动轴53A、54A为转动中心(假想轴)L0进行转动。
由此,内门61在封闭前面开口44A的图4所示的封闭位置与敞开前面开口44A的图8所示的敞开位置之间以转动轴53A、54A为中心进行旋转移动。内门61被在移动方向的径向上延伸的内侧的侧壁部63和外侧的侧壁部64支承为能够转动,因此,在移动到敞开位置的情况下,在容纳室44的上方配置有内门61,内门61能够以与顶板52的下表面对置的状态容纳于容纳室44。
在内门单元51的侧板53、54的内表面,与转动轴53A、54A的前下方对应地支承有挡销53B、54B。挡销53B、54B相对于侧壁部63、64朝向容纳室44的内侧突出。挡销53B、54B配置于同一轴线上。挡销53B、54B在与内门61的下缘63A、64A接触的情况下,限制内门61由于自重而转动。由此,内门61被保持于封闭容纳室44的前面开口44A的封闭位置。
在门主体部62的下部形成有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把持部62A。如图9所示,在侧视观察时,把持部62A随着向下方行进而向前方倾斜。如图9的下层所示,把持部62A在封闭位置处比前面开口44A向前方突出。把持部62A在左右方向上形成为矩形状,在其左右中央部形成有以凹陷的方式切口而成的切口部62A1。能够通过切口部62A1触碰把持部62A的内表面侧。
把持部62A足够长地延伸到容纳室44的前面开口44A的下方,封闭前面开口44A。关于把持部62A,在转动轴53A、54A的移动方向的径向上,从把持部62A的末端到转动轴53A、54A为止的距离比从容纳室44的前表面到外门5、6的内端L1为止的距离小。由此,即使内门61在外门5、6关闭的状态下转动,如图9的中层所示,内门61也不与外门5、6接触。由此,成为如下构造:即使由于振动等自然地对内门61施加力而从敞开位置移动到封闭位置,也不会对外门6造成损伤等负荷。
把持部62A在移动到敞开位置的情况下,与顶板52接触,限制内门61由于自重而转动。由此,内门61被保持于敞开前面开口44A的敞开位置。
图12是从左右内侧观察实施方式2中的右侧的内门单元51的立体图,是示出内门61移动到封闭位置的状态的图。图13是从左右内侧观察实施方式2中的右侧的内门单元51的立体图,是示出内门61移动到敞开位置的状态的图。
在左右内侧的侧板53形成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侧板53的弧状孔53C。弧状孔53C形成为以转动轴53A为中心的圆弧状。在弧状孔53C配置有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连接轴53D。连接轴53D通过弧状孔53C固定于内门61的内侧的侧壁部63。
在连接轴53D的左右方向内端侧固定有屈曲板状的锁定部件66。锁定部件66具有沿着侧板53延伸的固定部67、从固定部67的上端向左右方向内侧延伸的卡合板部68、以及从卡合板部68的左右方向内端向下方屈曲的引导部69。
锁定部件66的固定部67的后端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于转动轴53A。此外,固定部67在前端部处与连接轴53D连接。因此,锁定部件66能够以转动轴53A为转动中心L0进行转动,并且,能够经由连接轴53D而与内门61一体地转动。
这里,如图9所示,将通过转动轴53A、54A的在重力方向上延伸的假想线设为重心线L2。该情况下,内门61的重心61G、即一体地转动的内门61和锁定部件66的整体的重心61G被设定成,在内门61从封闭位置移动到敞开位置的情况下,重心61G越过重心线L2。即,内门61构成为,在重心61G位于比重心线L2靠前侧的位置的情况下,由于自重而朝向封闭位置转动,在重心61G位于比重心线L2靠后侧的位置的情况下,由于自重而朝向敞开位置转动。
图14是实施方式2中的电动锁定机构71的示意图。
在锁定部件66的后上方侧配置有电动锁定机构71。电动锁定机构71经由电装框架81固定于侧板53(参照图12、图13)。电动锁定机构71具有圆柱状的电磁体主体72。电磁体主体72固定于壳体框架73。壳体框架73形成为截面L字状,具有基部73A和从基部73A的上端向左右方向屈曲地延伸的延伸部73B。在基部73A固定有电磁体主体72的底部72A。延伸部73B沿着电磁体主体72的圆柱形状侧面配置,在电磁体主体72的轴向上延伸。平板状的挡板74通过铰链机构75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于延伸部73B的末端。挡板74由能够利用磁力吸附的材料制造,例如为铁制。挡板74以与电磁体主体72的基于磁力的吸附部72B对置的状态进行配置。挡板74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吸附部72B接近/分离地进行摆动。
在挡板74的基端部连结有作为施力部件的一例的拉伸弹簧76的一端。拉伸弹簧76的另一端与壳体框架73的基部73A连结。拉伸弹簧76以进行了弹性变形的状态配置于挡板74与壳体框架73之间。
在电磁体主体72断开且非通电的情况下,借助拉伸弹簧76的弹性力牵拉挡板74的基部,因此,挡板74的末端部侧与电磁体主体72的吸附部72B分离。由此,在电磁体主体72断开且非通电的情况下,挡板74移动到图14的实线所示的锁定位置。此外,在电磁体主体72被接通而被通电的情况下,借助电磁力,挡板74克服拉伸弹簧76的弹性力而被吸附部72B吸附,移动到图14的虚线所示的解除位置。
在挡板74的末端侧,与挡板74的边的两端部对应地形成有前后一对突出部74A(参照图12)。突出部74A被配置成,挡板74能够相对于锁定部件66的卡合板部68向后上方进入。挡板74能够在卡合板部68的边的两端侧抵接,和能够以点的方式与卡合板部68抵接的情况相比,能够较宽地抵接。
电动锁定机构71的挡板74构成为,通过电磁体主体72的接通而从锁定部件66的转动区域退避,通过电磁体主体72的断开而能够进入锁定部件66的转动区域。
本实施方式的电动锁定机构71是利用拉伸弹簧76和电磁体主体72使挡板74移动的所谓螺线管。
电动锁定机构71固定于电装框架81。电装框架81是折曲板状的框架。电装框架81具有固定于内门单元51的中心柱42的上部延伸部82。上部延伸部82朝向左右方向内侧延伸。在上部延伸部82的左右内端形成有向下方延伸的板状的螺线管固定部83。在螺线管固定部83的下端形成有向内门61侧呈阶梯状屈曲并向下方延伸的下部延伸部84。在下部延伸部84的左右方向内侧配置有锁定部件66。在电装框架81中,螺线管固定部83最向左右方向内侧突出。螺线管固定部83相对于侧板53设定成比中心柱42的左右宽度的一半小的突出量。
在下部延伸部84固定有具有左右宽度且向下方延伸的第2电装框架91。在第2电装框架91的前表面支承有引导灯92。引导灯92例如由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光源构成。引导灯92配置于中心柱42的背面,在前面观察时,与引导孔42A重叠地配置。例如,在物品接收时,容纳有物品的容纳室44的引导灯92点亮,由此,引导灯92的光通过引导孔42A到达作业者,能够向作业者示出作为对象的物品的容纳室44。
电装框架81和第2电装框架91配置于前后的中心柱42之间,因此,能够有效利用容易成为死角的前后的中心柱42之间的空间。
[2-1-2.收纳装置管理系统的结构]
图15是示出实施方式2中的收纳装置管理系统100的概略结构的图。
收纳装置管理系统100是对用于管理收纳装置1的信息进行处理的系统。收纳装置管理系统100具有收纳装置1、收纳装置管理服务器110和结算网关服务器112。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这些收纳装置1和各服务器分别各设置1台的情况进行说明,但是不限于此,收纳装置管理系统100管理的设备均可以设置多个。
在本实施方式的收纳装置管理系统100中,收纳装置1设置于便利店或小卖店这样的店铺设施105。
收纳装置管理服务器110是保存是否在各容纳室44中收纳有商品、即收纳装置1的库存状况的服务器。此外,收纳装置管理服务器110保存价格、收纳于各容纳室44中的日期等与容纳室44中收纳的商品有关的各种信息、以及能够操作收纳装置1的资格信息等。
结算网关服务器112是金融机构或结算服务经营者等运营的结算服务器,该结算网关服务器112例如执行从银行账户的扣款、信用卡结算、基于电子货币或虚拟货币的商品的等价结算等。
收纳装置管理系统100构成为,能够连接购入收纳装置1的内部收纳的商品的利用者U持有的利用者持有终端114或作业者S持有的作业者持有终端116。利用者持有终端114和作业者持有终端116具有数据通信功能,在与收纳装置1和上述各服务器之间执行数据通信。
利用者持有终端114和作业者持有终端116是能够与结算网关服务器112通信而进行商品的结算处理的便携终端,该利用者持有终端114和作业者持有终端116例如是便携电话、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在这些利用者持有终端114和作业者持有终端116中,能够执行收纳装置管理系统100的规定的应用程序。在本实施方式中,这些利用者持有终端114和作业者持有终端116构成为能够显示作为认证信息的二维码。
另外,收纳装置管理系统100包含的利用者持有终端114和作业者持有终端116的数量没有特别限制。
通信网络120使收纳装置1或收纳装置管理服务器110等收纳装置管理系统100包含的各设备以相互能够进行数据通信的方式连接。通信网络120可以包含公共线路网、专用线路、各种无线通信线路,也可以包含服务器、路由器、无线通信接入点等设备。收纳装置管理系统100包含的各设备与通信网络120的连接可以是无线的,也可以是有线的。
如图15所示,收纳装置1具有控制装置(控制部)95。控制装置95具备具有CPU、MPU等处理器和ROM、RAM等存储设备的计算机,对收纳装置1的各部进行控制。
处理器执行存储设备中记录的程序,由此,控制装置95作为对收纳装置1的各部进行控制的控制部发挥功能。
控制装置95进行压缩机31或送风机32的转速的控制等构成冷冻回路的各装置的运转的控制,使储藏室4的库内温度保持规定的温度。
在控制装置95电连接有电子锁9,该电子锁9是对外门5、6进行上锁、开锁的机构。在该电子锁9被上锁时,外门5、6保持无法敞开的状态。
此外,在控制装置95电连接有外门开闭传感器10,该外门开闭传感器10作为检测外门5、6的开门和关门的门开闭检测单元发挥功能。外门开闭传感器10例如是设置于外门5、6的附近的接近传感器等传感器部件。
另外,不限于此,外门开闭传感器10例如也可以接收执行电子锁9的上锁解锁的信号,由此检测外门5、6的开门和关门。
在控制装置95电连接有温度传感器97。温度传感器97配置于中心柱42的附近。温度传感器97是测定电动锁定机构71或引导灯92的附近的温度的传感器。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左右的储藏室4L、4R分别相邻地设置有2个温度传感器97。另外,这些温度传感器97可以在中心柱42的上下方向上配置于任意位置。
控制装置95与各内门单元51的电动锁定机构71电连接。控制装置95构成为能够控制对电动锁定机构71的通电、非通电。控制装置95对容纳室44的内门61的上锁、开锁进行控制。
此外,控制装置95与各内门单元51的引导灯92电连接。控制装置95对引导灯92的点亮进行控制。
控制装置95接收从外门开闭传感器10发送来的信号,并且对电子锁9的上锁、开锁进行控制。
控制装置95例如执行如下的认证处理:根据通过操作触摸面板7而输入的信息或取得部8取得的认证信息,判别操作了该触摸面板7或取得部8的操作者是否是规定的作业者S或利用者U。在本实施方式中,认证信息是QR码(注册商标)等二维码。
此外,控制装置95根据这些信息向收纳装置管理服务器110发送库存状况。进而,控制装置95进行触摸面板7的显示控制。
控制装置95在购入商品的情况下,对结算网关服务器112进行结算请求,此外,对从结算网关服务器112发送来的各种信号进行处理。
控制装置95作为通信部发挥功能。即,控制装置95经由通信网络120向收纳装置管理系统100具有的各服务器或终端发送接收信息,作为具有接收电路和发送电路的发送接收机发挥功能。
这里,本实施方式的内门61由于自重而保持于封闭位置。因此,即使接通电动锁定机构71而进行开锁,只要作业者、利用者不进行作业,则内门61不移动到敞开位置。此外,电动锁定机构71被通电时发热。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95在满足规定的条件的情况下,执行对电动锁定机构71进行通电而故意使电动锁定机构71开锁的结露抑制控制。通过执行结露抑制控制,对电动锁定机构71或引导灯92等电装部件周围进行加热。由此,不容易在电动锁定机构71或引导灯92产生结露。由此,抑制电动锁定机构71或引导灯92等电装部件生锈或引起动作不良。
[2-2.动作]
关于如上所述构成的收纳装置1,下面,对其动作进行说明。
[2-2-1.收纳装置的主要是外门、内门的动作]
在收纳装置1中,在外门5、6关闭的状态下容纳物品。在经由取得部8认证了作业者的认证信息后,作为作业对象的外门5、6被开锁,外门5、6能够敞开,并且,作业者对作为对象的物品的内门单元51进行开锁,内门单元51能够敞开。
即,在作为对象的物品的内门单元51中,引导灯92点亮,向作业者引导作为对象的容纳室44。此外,电动锁定机构71进行动作,作为对象的内门61被开锁。
在内门单元51中,内门61保持于封闭位置。作业者抓住内门61的把持部62A等,使内门61向上方转动,由此能够移动到敞开位置。此时,内门61的重心61G越过重心线L2而移动到敞开位置。因此,即使作业者将手从内门61离开,也借助力矩保持在把持部62A与顶板52接触的状态,内门61由于自重而保持于敞开位置。由此,即使作业者不继续用手触碰,也能够维持使内门61敞开的状态,作业者容易取出物品。
在取出物品后,在作业者使内门61从敞开位置向封闭位置移动的情况下,内门61的重心61G越过重心线L2。因此,即使作业者将手离开,也保持在内门61的下缘63A、64A与挡销53B、54B接触的状态,内门61由于自重而保持于封闭位置。
这里,在收纳装置1判别为满足规定的作业结束条件的情况下,电动锁定机构71被断开。当电动锁定机构71被断开时,挡板74借助拉伸弹簧76的弹性力进入移动到封闭位置的锁定部件66的后方。由此,即使要敞开内门61,锁定部件66也与挡板74抵接而被限制移动,因此,内门61成为无法移动的被上锁的状态。
此外,在作业者不使内门61移动到封闭位置而使内门61移动到敞开位置的状态下,在电动锁定机构71被断开的情况下,挡板74的侧面以面接触状态与锁定部件66的引导部69的侧面接触。由此,挡板74无法进入锁定部件66的转动区域,因此未被上锁。该情况下,能够使内门61移动到封闭位置,能够在使挡板74和引导部69接触的状态下使内门61移动到封闭位置。在内门61移动到封闭位置的情况下,锁定部件66移动到封闭位置,因此,挡板74进入锁定部件的后方,内门61被上锁。即,通过电动锁定机构71和锁定部件66,内门61被所谓自动锁定机构上锁。
此外,即使作业者不关闭内门61而要关闭外门5、6,如图9的上层所示,内门61也保持于容纳室44的内部上方,因此,内门61和外门5、6不发生干涉。由此,能够关闭外门5、6。另外,如图9的层所示,在内门61移动到封闭位置的情况下,能够关闭外门5、6。由此,内门61是由于自重而转动的简易结构,并且在作业者将手从内门61放开等的情况下,内门61移动到敞开位置和封闭位置中的任意一方,因此,能够关闭外门5、6而不与内门61发生干涉。
[2-2-2.通常时的锁控制的待机动作]
图16是示出实施方式2中的通常时的锁控制的待机动作的控制的流程图。
收纳装置1的触摸面板7等的规定的输入或图18所示的锁控制的中断动作的控制结束,由此,控制装置95开始通常时的锁控制的待机动作的控制。控制装置95在开始通常时的锁控制的待机动作的控制后,开始待机模式(步骤ST11)。在图18所示的锁控制的中断动作开始的情况下,通常时的锁控制的待机动作中的待机模式结束,结束通常时的锁控制的待机动作的控制。
控制装置95在开始待机模式后,判别是否满足通电开始条件(结露产生条件)(步骤ST12)。根据储藏室4内的环境是否处于容易产生结露的环境状态来设定通电开始条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是否满足通电开始条件,根据温度传感器97,在储藏室4内的温度小于规定的下限温度的情况下,判别为满足通电开始条件,在储藏室4内的温度不小于规定的下限温度的情况下,判别为不满足通电开始条件。根据电动锁定机构71或引导灯92等充分被冷却而容易产生结露的温度来设定规定的下限温度。
此外,关于是否满足通电开始条件,例如也可以构成为,根据计时器,在从开始待机模式起的经过时间超过了规定的开始时间的情况下,判别为满足通电开始条件,在经过时间未超过规定的开始时间的情况下,判别为不满足通电开始条件。根据电动锁定机构71或引导灯92等充分被冷却而容易产生结露的时间来设定规定的开始时间。
控制装置95在判别为不满足通电开始条件的情况下(步骤ST12:否),反复进行步骤ST12的处理,直到满足通电开始条件为止。
控制装置95在判别为满足通电开始条件的情况下(步骤ST12:是),接通电动锁定机构71,对电磁体主体72进行通电(步骤ST13)。由此,在电磁体主体72的未图示的线圈部分流过电流,电磁体主体72发热。由电磁体主体72产生的热对电磁体主体72及其周围进行加热,对电动锁定机构71或引导灯92进行加热。由此,不容易在电动锁定机构71或引导灯92产生结露。由此,抑制电动锁定机构71或引导灯92等电装部件生锈或引起动作不良。另外,借助电动锁定机构71的发热,能够对中心柱42、电装框架81、91进行加温。
控制装置95在对电动锁定机构71进行通电后,判别是否满足通电结束条件(步骤ST14)。根据储藏室4内的环境是否处于容易产生结露的环境状态来设定通电结束条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是否满足通电结束条件,根据温度传感器97,在储藏室4内的温度大于规定的上限温度的情况下,判别为满足通电结束条件,在储藏室4内的温度不大于规定的上限温度的情况下,判别为不满足通电结束条件。根据电动锁定机构71或引导灯92等充分被加热而不容易产生结露的温度来设定规定的上限温度。
此外,关于是否满足通电结束条件,例如也可以构成为,根据计时器,在从开始对电动锁定机构71通电起的经过时间超过了规定的通电时间的情况下,判别为满足通电结束条件,在经过时间未超过规定通电时间的情况下,判别为不满足通电结束条件。根据电动锁定机构71或引导灯92等充分被加热而不容易产生结露的时间来设定规定的通电时间。
控制装置95在判别为不满足通电结束条件的情况下(步骤ST14:否),反复进行步骤ST14的处理,直到满足通电结束条件为止。
控制装置95在判别为满足通电结束条件的情况下(步骤ST14:是),断开电动锁定机构71,结束针电磁体主体72的通电,成为非通电(步骤ST15)。
控制装置95在结束对电动锁定机构71的通电后,返回步骤ST11。
由此,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95通过步骤ST12-步骤ST15的处理,在外门5、6关闭且满足根据结露的产生容易度设定的通电开始条件的情况下,执行对电动锁定机构71进行通电的结露抑制控制。
[2-2-3.锁控制的中断判别动作]
图17是示出实施方式2中的锁控制的中断判别动作的控制的流程图。
控制装置95在开始通常时的锁控制的待机动作的控制的情况下,也开始锁控制的中断判别动作的控制。即,控制装置95并列地进行图16所示的控制的处理和图17所示的控制的处理。控制装置95在开始锁控制的中断判别动作的控制后,判别是否存在模式选择的输入(步骤ST21)。关于模式选择的输入,例如可以是触摸面板7的输入,也可以是根据基于取得部8读取的认证信息而从服务器发送来的输入信息进行输入的结构。由此,输入用于供作业者进行收纳装置1的维护或物品补充的管理模式、或供利用者取出收纳装置1中容纳的物品的物品取出模式。
控制装置95在不存在模式选择的输入的情况下(步骤ST21:否),反复进行步骤ST21的处理,直到存在模式选择的输入为止。
控制装置95在存在模式选择的输入的情况下(步骤ST21:是),开始锁控制的中断动作的控制(参照图18)(步骤ST30)。
控制装置95在锁控制的中断动作的控制结束后,返回步骤ST21。
[2-2-4.锁控制的中断动作]
图18是示出实施方式2中的锁控制的中断动作的控制的流程图,是锁控制的中断判别动作的子程序的流程图。
控制装置95在开始锁控制的中断动作的控制后,对外门5、6的电子锁9进行开锁(步骤ST31)。
控制装置95在对外门5、6的电子锁9进行开锁后,判别是否通过模式选择的输入而选择了管理模式(步骤ST32)。
控制装置95在判别为选择了管理模式的情况下(步骤ST32:是),接通收纳装置1的全部内门61的电动锁定机构71,对全部内门61进行开锁(步骤ST33)。由此,作业者能够使任意的内门61从封闭位置移动到敞开位置,因此,作业者能够进行收纳装置1的维护作业、针对容纳室44的物品的设置、更换作业等。
控制装置95在对全部内门61进行开锁后,判别是否存在管理模式的结束的输入(步骤ST34)。关于管理模式的结束的输入,例如从触摸面板7进行输入。控制装置95在判别为不存在管理模式的结束的输入的情况下(步骤ST34:否),反复进行步骤ST34的处理,直到存在管理模式的结束的输入为止。
控制装置95在判别为存在管理模式的结束的输入的情况下(步骤ST34:是),断开收纳装置1的全部内门61的电动锁定机构71,能够对全部内门61进行上锁(步骤ST35)。
控制装置95在能够对全部内门61进行上锁后,根据外门开闭传感器10判别两个外门5、6是否关闭(步骤ST36)。控制装置95在判别为两个外门5、6未关闭的情况下(步骤ST36:否),反复进行步骤ST36的处理,直到两个外门5、6关闭为止。
控制装置95在判别为两个外门5、6关闭的情况下(步骤ST37:否),对外门5、6的电子锁9进行上锁(步骤ST37)。
控制装置95在对外门5、6的电子锁9进行上锁后,返回图17所示的锁控制的中断判别动作的控制。
控制装置95在判别为未选择管理模式的情况下、即判别为选择了取出模式的情况下(步骤ST32:否),根据基于认证信息等的来自服务器的输入信息确定容纳有作为取出对象的物品的对象的内门单元51(步骤ST38)。由此,确定作为被敞开的对象的外门5、6和内门61。由此,还确定应该不被敞开的对象外的外门5、6和内门61。
控制装置95在确定作为对象的外门5、6和内门61后,并列地进行步骤ST41-ST43的处理和步骤ST50的处理。
控制装置95接通作为对象的内门61的电动锁定机构71,对作为对象的内门61进行开锁(步骤ST51)。由此,利用者能够使作为对象的内门61从封闭位置移动到敞开位置,能够取出位于容纳室44内的作为取出对象的物品。
控制装置95判别是否满足上锁条件(步骤ST42)。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是否满足上锁条件,通过计时器判别是否经过了规定的取出时间。此外,关于是否满足上锁条件,例如也可以构成为,通过触摸面板7判别是否进行了取出完成的输入。
控制装置95在判别为不满足上锁条件的情况下(步骤ST42:否),反复进行步骤ST42的处理,直到满足上锁条件为止。
控制装置95在判别为满足上锁条件的情况下(步骤ST42:是),断开电动锁定机构71,能够对作为对象的内门61进行上锁(步骤ST43)。由此,借助拉伸弹簧76的弹性力使挡板74与锁定部件66卡合。
控制装置95开始取出时的锁控制的待机动作的控制(步骤ST50)。
控制装置95在步骤ST41-ST43的处理和步骤ST50的处理的并列处理结束后,转移到步骤ST36的处理。
[2-2-5.取出时的锁控制的待机动作]
图19是示出实施方式2中的取出时的锁控制的待机动作的控制的流程图,是锁控制的中断动作的子程序的流程图。
控制装置95在开始取出时的锁控制的待机动作的控制后,开始待机模式(步骤ST51)。在执行图18所示的步骤ST43的处理的情况下,取出时的锁控制的待机动作中的待机模式结束,结束取出时的锁控制的待机动作的控制。关于取出时的锁控制的待机动作的控制对象,是针对对象外的外门5、6关闭的储藏室4L、4R侧的内门单元51的控制。
控制装置95在开始待机模式后,判别是否满足第2通电开始条件(结露产生条件)(步骤ST52)。根据储藏室4内的环境是否处于容易产生结露的环境状态来设定第2通电开始条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是否满足第2通电开始条件,根据温度传感器97,在储藏室4内的温度小于规定的第2下限温度的情况下,判别为满足第2通电开始条件。此外,在储藏室4内的温度不小于规定的第2下限温度的情况下,判别为不满足第2通电开始条件。根据电动锁定机构71或引导灯92等充分被冷却的温度来设定规定的第2下限温度。规定的第2下限温度可以与规定的下限温度不同,也可以与下限温度相同。
此外,关于是否满足第2通电开始条件,例如也可以根据计时器,在从开始待机模式起的经过时间超过了规定的第2开始时间的情况下,判别为满足第2通电开始条件。而且,也可以构成为,在经过时间未超过规定的第2开始时间的情况下,判别为不满足第2通电开始条件。根据电动锁定机构71或引导灯92等充分被冷却的时间来设定规定的第2开始时间。规定的第2开始时间可以与规定的开始时间不同,也可以与开始时间相同。
控制装置95在判别为不满足第2通电开始条件的情况下(步骤ST52:否),反复进行步骤ST52的处理,直到满足第2通电开始条件为止。
控制装置95在判别为满足第2通电开始条件的情况下(步骤ST52:是),根据外门开闭传感器10判别对象外的外门5、6是否关闭(步骤ST53)。
控制装置95在判别为对象外的外门5、6关闭的情况下(步骤ST53:是),接通电动锁定机构71,对电磁体主体72进行通电(步骤ST54)。由此,使未进行取出作业的外门5、6的电动锁定机构71的电磁体主体72发热。由此,在利用者进行取出作业而使外部空气进入的情况下,也容易抑制结露的产生。
控制装置95在接通电动锁定机构71后,根据外门开闭传感器10判别对象外的外门5、6是否关闭(步骤ST55)。
控制装置95在判别为对象外的外门5、6关闭的情况下(步骤ST55:是),判别是否满足第2通电结束条件(步骤ST56)。根据储藏室4内的环境是否处于容易产生结露的环境状态来设定第2通电结束条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是否满足第2通电结束条件,根据温度传感器97,在储藏室4内的温度大于规定的第2上限温度的情况下,判别为满足第2通电结束条件。此外,在储藏室4内的温度不大于规定的第2上限温度的情况下,判别为不满足第2通电结束条件。根据电动锁定机构71或引导灯92等充分被加热的温度来设定规定的第2上限温度。规定的第2上限温度可以与规定的上限温度不同,也可以与上限温度相同。
此外,关于是否满足第2通电结束条件,例如也可以构成为,根据计时器,在从开始对电动锁定机构71通电起的经过时间超过了规定的第2通电时间的情况下,判别为满足第2通电结束条件,在经过时间未超过第2通电时间的情况下,判别为不满足第2通电结束条件。根据电动锁定机构71或引导灯92等充分被加热的时间来设定规定的第2通电时间。规定的第2通电时间可以与规定的通电时间不同,也可以与通电时间相同。
控制装置95在判别为不满足第2通电结束条件的情况下(步骤ST56:否),返回步骤ST55的处理,直到满足第2通电结束条件为止。
控制装置95在判别为满足第2通电结束条件的情况下(步骤ST56:是),断开电动锁定机构71,结束对电磁体主体72的通电,成为非通电(步骤ST57)。
此外,控制装置95在判别为对象外的外门5、6未关闭的情况下、即在判别为对象外的外门5、6打开的情况下(步骤ST53:否、步骤ST55:否),断开电动锁定机构71,结束对电磁体主体72的通电,成为非通电(步骤ST57)。由此,在对象外的外门5、6打开的情况下,对象外的内门单元51的内门61被上锁,防止从容纳室44取出对象外的物品。
控制装置95在结束对电动锁定机构71的通电后,返回步骤ST51。
由此,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95通过步骤ST52-步骤ST57的处理,在对象外的外门5、6关闭且满足根据结露的产生容易度设定的第2通电开始条件的情况下,执行对由对象外的外门5、6覆盖的内门61的电动锁定机构71进行通电的结露抑制控制。
[2-3.效果等]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收纳装置1具有:壳体2,其具有制冷剂回路,具有在前表面开口的开口部4A;容纳室44,其形成于壳体2内,能够容纳物品;外门5、6,其以能够开闭的方式封闭开口部4A;内门61,其以能够开闭的方式封闭容纳室44,在外门5、6关闭的情况下,该内门61被外门5、6覆盖;电动锁定机构71,其对内门61进行上锁、开锁;以及控制装置95,其对电动锁定机构71进行控制。
控制装置95在外门5、6关闭且满足规定的结露产生条件的情况下,执行对电动锁定机构71进行通电的结露抑制控制。由此,在外门5、6关闭的情况下,与内门61的上锁、开锁无关地,无法从壳体2外操作内门61。由此,在外门5、6关闭的情况下,不会对内门61的上锁、开锁状态造成实质性影响,能够将电动锁定机构71用于上锁、解锁以外的目的。因此,在外门5、6关闭且满足规定的结露产生条件的情况下,执行对电动锁定机构71进行通电的结露抑制控制,由此,能够利用内门61的电动锁定机构71的发热来抑制结露的产生。
此外,如本实施方式那样,控制装置95也可以在外门5、6打开的情况下,停止结露抑制控制。由此,能够适当地发挥电动锁定机构71的本来的锁定功能。
此外,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外门5、6由多个外门5、6构成,控制装置95也可以在任意的外门5、6打开的情况下,针对被已关闭的外门5、6覆盖的内门61的电动锁定机构71执行结露抑制控制。由此,在任意的外门5、6打开而使外部空气进入壳体2内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抑制结露的产生。
此外,如本实施方式那样,控制装置95也可以根据是否经过了规定的开始时间、第2开始时间,判别是否满足结露产生条件。由此,能够以规定的时间间隔执行结露抑制控制。
此外,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具有检测壳体2内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控制装置95也可以根据温度传感器97的检测值判别是否满足结露产生条件。由此,能够根据温度传感器97,容易适当地抑制结露。
(实施方式3)
[3-1.结构]
在实施方式3的收纳装置1中,与实施方式2的不同之处在于,控制装置95仅对最下层(从上方起第6层)的内门单元51的电动锁定机构71执行结露抑制处理。即,实施方式2中的图16所示的处理将全部内门单元51的电动锁定机构71作为对象,图19所示的处理将对象外的外门5、6侧的全部内门单元51的电动锁定机构71作为对象。与此相对,在实施方式3中的图16所示的处理中,仅将一部分的作为一例的最下层的内门单元51的电动锁定机构71作为控制对象,在图19所示的处理中,仅将对象外的外门5、6侧的一部分的作为一例的最下层的内门单元51的电动锁定机构71作为控制对象。
[3-2.动作]
关于如上所述构成的收纳装置1,下面,对其动作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3的控制装置95在图16所示的处理的步骤ST13、步骤ST15、图19的步骤ST54、步骤ST57中,仅将最下层的内门单元51的电动锁定机构71作为对象来执行结露抑制控制。由此,与接通全部层的电动锁定机构71而使其发热的情况相比,能够高效地对位于容易被冷却的高度的层的电动锁定机构71或引导灯92进行加热,能够高效地抑制结露。
[3-3.效果等]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收纳装置1具有:壳体2,其具有制冷剂回路,具有在前表面开口的开口部4A;容纳室44,其形成于壳体2内,能够容纳物品;外门5、6,其以能够开闭的方式封闭开口部4A;内门61,其以能够开闭的方式封闭容纳室44,在外门5、6关闭的情况下,该内门61被外门5、6覆盖;电动锁定机构71,其对内门61进行上锁、开锁;以及控制装置95,其对电动锁定机构71进行控制。
控制装置95在外门5、6关闭且满足规定的结露产生条件的情况下,执行对电动锁定机构71进行通电的结露抑制控制。由此,在外门5、6关闭的情况下,与内门61的上锁、开锁无关地,无法从壳体2外操作内门61。由此,在外门5、6关闭的情况下,不会对内门61的上锁、开锁状态造成实质性影响,能够将电动锁定机构71用于上锁、解锁以外的目的。因此,在外门5、6关闭且满足规定的结露产生条件的情况下,执行对电动锁定机构71进行通电的结露抑制控制,由此,能够利用内门61的电动锁定机构71的发热来抑制结露的产生。
此外,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容纳室44在外门5、6关闭的情况下被覆盖的位置在上下方向上设置有多个,内门61按照每个容纳室44来设置,电动锁定机构71按照每个内门61来设置,控制装置95也可以在外门5、6关闭的情况下,对一部分的内门61的电动锁定机构71执行结露抑制控制。由此,能够优先对容易冷却的高度的部位进行加热,与对全部电动锁定机构71进行通电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能量消耗效率。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仅将最下层的内门单元51的电动锁定机构71作为对象的动作,但是,不仅是一层,也可以是容易冷却的高度的层的电动锁定机构71进行动作。
(其他实施方式)
如上所述,作为在本申请中公开的技术的例示,说明了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中的技术不限于此,还能够应用于进行了变更、置换、附加、省略等的实施方式。此外,还能够组合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各结构要素而设为新的实施方式。
在实施方式1~3中,说明了在左右具有一对外门5、6的收纳装置1,但是,外门的数量也可以是1个或3个以上。
在实施方式1中,作为加热器46的一例,说明了应用所谓电热线的情况,但是,也可以利用其他发热体。
在实施方式2、3中,作为电动锁定机构71的一例,说明了所谓的螺线管的结构,但是,也可以利用电动马达等。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用于例示本发明中的技术,能够在权利要求书或其同等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置换、附加、省略等。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用作能够抑制在内部产生结露的收纳装置。具体而言,本发明能够应用于销售用收纳装置、物品接收用的储物柜等。

Claims (12)

1.一种收纳装置,其具有:
制冷剂回路;
储藏室,其由所述制冷剂回路进行温度调整,具有在前表面开口的开口部;以及
多个储藏室门,它们以能够开闭的方式封闭所述开口部,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储藏室的内部设置有:
位于封闭了所述开口部的状态下的多个所述储藏室门之间的分隔体;
电气部件;以及
对所述电气部件进行加热的加热器,
所述电气部件和所述加热器均配置于所述分隔体的附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气部件沿着所述分隔体的长度方向并排地配置,
所述加热器形成为沿着所述分隔体延伸的线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器沿着所述分隔体设置有2个,被配置成与隔着所述分隔体的各所述储藏室门对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储藏室的内部设置有能够容纳物品的容纳室,
在所述容纳室设置有容纳室的门,该容纳室的门以能够开闭的方式封闭在所述容纳室的前表面开口的容纳室开口部,
所述电气部件是对将所述容纳室的门固定于规定位置的锁定机构进行驱动的部件。
5.一种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装置具有:
壳体,其具有制冷剂回路,具有在前表面开口的开口部;
容纳室,其形成于所述壳体内,能够容纳物品;
外门,其以能够开闭的方式封闭所述开口部;
内门,其以能够开闭的方式封闭所述容纳室,在所述外门关闭的情况下,所述内门被所述外门覆盖;
电动锁定机构,其对所述内门进行上锁、开锁;以及
控制部,其对所述电动锁定机构进行控制,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外门关闭且满足规定的结露产生条件的情况下,执行对所述电动锁定机构进行通电的结露抑制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外门打开的情况下,停止所述结露抑制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纳室在所述外门关闭的情况下被覆盖的位置处在上下方向上设置有多个,
所述内门按照每个所述容纳室来设置,
所述电动锁定机构按照每个所述内门来设置,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外门关闭的情况下,对一部分所述内门的电动锁定机构执行所述结露抑制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门由多个外门构成,
所述控制部在任意的所述外门打开的情况下,针对被已关闭的所述外门覆盖的所述内门的电动锁定机构执行所述结露抑制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5~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根据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判别是否满足所述结露产生条件。
10.根据权利要求5~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纳装置具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所述壳体内的温度,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判别是否满足所述结露产生条件。
11.一种收纳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收纳装置具有:壳体,其具有制冷剂回路,具有在前表面开口的开口部;容纳室,其形成于所述壳体内,能够容纳物品;外门,其以能够开闭的方式封闭所述开口部;内门,其以能够开闭的方式封闭所述容纳室,在所述外门关闭的情况下,所述内门被所述外门覆盖;以及电动锁定机构,其对所述内门进行上锁、开锁,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门关闭且满足规定的结露产生条件的情况下,对所述电动锁定机构进行通电。
12.一种收纳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收纳装置具有:壳体,其具有制冷剂回路,具有在前表面开口的开口部;容纳室,其形成于所述壳体内,能够容纳物品;多个外门,它们以能够开闭的方式封闭所述开口部;内门,其以能够开闭的方式封闭所述容纳室,在所述外门关闭的情况下,所述内门被所述外门覆盖;以及电动锁定机构,其对所述内门进行上锁、开锁,
其特征在于,
在任意的所述外门打开的情况下,针对被已关闭的所述外门覆盖的所述内门的电动锁定机构,在满足规定的结露产生条件的情况下,对所述电动锁定机构进行通电。
CN202111159422.XA 2020-10-05 2021-09-30 收纳装置和收纳装置的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437637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68343 2020-10-05
JP2020168343A JP2022060713A (ja) 2020-10-05 2020-10-05 収納装置
JP2020-168344 2020-10-05
JP2020168344A JP2022060714A (ja) 2020-10-05 2020-10-05 収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76378A true CN114376378A (zh) 2022-04-22

Family

ID=81194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59422.XA Pending CN114376378A (zh) 2020-10-05 2021-09-30 收纳装置和收纳装置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76378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1071A (zh) * 2003-10-21 2008-07-30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低温贮藏库
CN102812315A (zh) * 2010-03-15 2012-12-0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冷藏库
DE102016211436A1 (de) * 2016-06-27 2017-12-28 BSH Hausgeräte GmbH Kältegerät mit Türöffnungsunterstützung
CN110344672A (zh) * 2019-08-07 2019-10-18 江苏三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新式门锁组件及冰箱
CN111267647A (zh) * 2020-03-27 2020-06-12 石家庄科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低温潮湿环境下充电桩的充电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1071A (zh) * 2003-10-21 2008-07-30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低温贮藏库
CN102812315A (zh) * 2010-03-15 2012-12-0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冷藏库
DE102016211436A1 (de) * 2016-06-27 2017-12-28 BSH Hausgeräte GmbH Kältegerät mit Türöffnungsunterstützung
CN110344672A (zh) * 2019-08-07 2019-10-18 江苏三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新式门锁组件及冰箱
CN111267647A (zh) * 2020-03-27 2020-06-12 石家庄科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低温潮湿环境下充电桩的充电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53526B2 (ja) 自動販売機
US9277811B1 (en) Storage and retrieval system and methods
WO2011161809A1 (ja) 自動販売機
JP5884395B2 (ja) 自動販売機
JP7490650B2 (ja) モジュール式自動販売機
GB2549127A (en) A vending apparatus
CN114376378A (zh) 收纳装置和收纳装置的控制方法
JP5163504B2 (ja) 自動販売機
JP5310008B2 (ja) 自動販売機
JP2018101173A (ja) 自動販売機
JP4946771B2 (ja) 自動販売機
JP2022060714A (ja) 収納装置
JP7466092B2 (ja) 収納装置
KR102462176B1 (ko) 스마트 자동 판매 시스템
JP2004272711A (ja) 自動販売機
KR20060108434A (ko) 히트펌프가 탑재된 독립 인출식 자동판매기의 관리 시스템
JP2022060713A (ja) 収納装置
US10380823B2 (en) Article dispensing apparatus
CN114468680B (zh) 收纳装置、收纳装置管理系统以及收纳装置管理方法
JP2021092916A (ja) 食品自動販売機及び食品自動販売機の食品管理方法
JP3219597U (ja) 仮想扉を備えたキャビネット
WO2023007459A2 (en) Modular smart refrigerator apparatus
JP7200244B2 (ja) 商品収納装置
JP5895717B2 (ja) 自動販売機
CN114468680A (zh) 收纳装置、收纳装置管理系统以及收纳装置管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