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73387A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73387A
CN114373387A CN202111577418.5A CN202111577418A CN114373387A CN 114373387 A CN114373387 A CN 114373387A CN 202111577418 A CN202111577418 A CN 202111577418A CN 114373387 A CN114373387 A CN 1143733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anel
base plate
substrate base
plane
emitting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7741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73387B (zh
Inventor
鄢杰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Changjiang New Displa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Changjiang New Displa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Changjiang New Displa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Changjiang New Displa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7741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7338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733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733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733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733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5/00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 H01L25/16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the devices being of types provided for in two or more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forming hybrid circuits
    • H01L25/167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the devices being of types provided for in two or more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forming hybrid circuits comprising optoelectronic devices, e.g. LED, photodi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显示面板包括底基板;第一绝缘层,位于衬底基板的一侧;发光元件,位于第一绝缘层远离衬底基板一侧;第一绝缘层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挖槽,第一挖槽在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发光元件在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周边区域。如此,在显示面板中的衬底基板及第一绝缘层等膜层结构发生形变的时候,分散到发光元件与基板层连接处的应力可部分由第一绝缘层的第一挖槽处承担,从而减小了连接处的应力,提高发光元件与基板层连接处的可靠性,提升显示面板抗弯折等性能。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柔性显示面板凭借其在显示性能、轻薄、可弯曲等方面的独特优势,逐渐成为显示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以实现折叠、弯曲甚至卷曲的终端形态,满足用户日益变化的消费需求。
由于柔性显示面板中的发光二极管、电路元件等结构的可弯折程度有限,甚至可能不能弯折,因此,在弯折过程中容易引发上述结构受损,导致显示面板显示异常,而且上述结构也将限制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折性能。
因此,如何在保证显示面板弯折性能的同时,对显示面板中易因弯折而受损的结构进行有效保护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用以解决柔性显示面板中部分器件易因弯折而受损的情况。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底基板;
第一绝缘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发光元件,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
所述第一绝缘层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挖槽,所述第一挖槽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发光元件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周边区域。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装置包括所述显示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通过设置显示面板中的第一绝缘层包括若干第一挖槽,且将第一挖槽设置于第一绝缘层远离衬底基板一侧的发光元件的周边区域,从而在显示面板中的衬底基板及第一绝缘层等膜层结构发生形变的时候,分散到发光元件与基板层连接处的应力可部分由第一绝缘层的第一挖槽处承担,从而减小了连接处的应力,提高发光元件与基板层连接处的可靠性,进而提升显示面板抗弯折等性能。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必不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俯视图;
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AA’的一种截面图;
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AA’的另一种可选择的截面图;
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AA’的另一种可选择的截面图;
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AA’的另一种可选择的截面图;
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B区域的一种设置方式;
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B区域的另一种设置方式;
图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B区域的另一种设置方式;
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B区域的另一种设置方式;
图10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B区域的另一种设置方式;
图1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B区域的另一种设置方式;
图1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B区域的另一种设置方式;
图1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B区域的另一种设置方式;
图1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现有技术中,由于柔性显示面板中的发光二极管、电路元件等结构自身呈刚性,可弯折程度有限,甚至可能不能弯折;因此,在与其配合的柔性基板发生弯折过程中容易引发上述结构受损,出现发光二极管与柔性基板分离、或是剥落的问题,导致显示面板显示异常,而且上述结构也将限制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折性能。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用以解决柔性显示面板中部分器件易因弯折而受损的情况。
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俯视图,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AA’的一种截面图,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AA’的另一种可选择的截面图,请参照图1-图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100,包括:
衬底基板31;
第一绝缘层32,位于衬底基板31的一侧;
发光元件10,位于第一绝缘层32远离衬底基板31一侧;
第一绝缘层32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挖槽20,第一挖槽20在衬底基板3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发光元件10在衬底基板3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周边区域29。
具体地,本申请提供一显示面板100,该显示面板100包括显示区01和至少部分围绕该显示区01的非显示区02,显示面板100包括基板层30和位于基板层30一侧设置的发光元件10,其中基板层30包括衬底基板31、缓冲层61、栅极绝缘层62、金属件绝缘层63、隔离层64、钝化层65、平坦化层632;基板层30中设置有驱动晶体管66,该驱动晶体管66包括有源层661、栅极662,源极663和漏极664,其中有源层661形成于栅极绝缘层62,栅极662形成于金属件绝缘层63,源极663和漏极664形成于钝化层65中并贯穿隔离层64、金属件绝缘层63、至少部分栅极绝缘层62与有源层661连接。其中,驱动晶体管66旁边形成于金属件绝缘层63、隔离层64中,且相对设置的两个部件形成电容结构;还设置有导电部件67,导电部件67贯穿导电孔来实现驱动晶体管66和发光元件10的电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100中,显示区01中设置有多个发光元件10,至少存在一个发光元件10的周边区域29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挖槽20,第一挖槽20在显示面板100中的设置方式通过以下内容进行具体说明。
显示面板100中包括用于形成第一挖槽20的第一绝缘层32,此处的第一绝缘层32可通过缓冲层61、栅极绝缘层62、金属件绝缘层63、隔离层64、钝化层65、平坦化层632这几个膜层中的至少部分膜层来形成,例如图3示出的,图3中最左侧的第一挖槽20通过贯穿衬底基板31、缓冲层61、栅极绝缘层62、金属件绝缘层63、隔离层64、钝化层65、平坦化层632来形成的,此时本申请中提出的第一绝缘层32可包括上述的7个膜层结构。此外,可选地,也可如图2示出的,本申请中的第一绝缘层32也可仅为平坦化层632,此时的第一挖槽20均形成于平坦化层632(第一绝缘层32)中。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100可选择的设置方式为,在第一绝缘层32中设置若干个第一挖槽20,且将多个第一挖槽20围绕在发光元件10的周边区域29设置,也即设置第一挖槽20在衬底基板3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至少部分发光元件10的边缘区域在衬底基板3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相交叠,或是设置第一挖槽20在衬底基板3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距离发光元件10的边缘区域在衬底基板3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非常接近。
由于显示面板100中设置有发光元件10区域和未设置发光元件10的区域中,基板层30的弯折能力是不一样的,或是说基板层30相对于发光元件10本身更容易发生形变,因此会导致基板层30的上方设置有发光元件10区域和未设置发光元件10的区域存在应力衔接的段差;当该衔接处的应力超过某一个临界值的时候,就会导致发光元件10与基板层30之间发生分离,使得发光元件10从基板层30脱落。因此,本申请通过在发光元件10的周边区域29设置若干第一挖槽20,对发光元件10周边的部分膜层进行弱化处理,从而在基板层30的曲率发生变化时,弱连接状态的区域可以产生更大的形变,来降低发光元件10与基板层30连接处的应力,从而提高发光元件10与基板层30连接处的可靠性的。简单来讲,也即显示面板100中的基板层30发生形变的时候,将要分散到发光元件10与基板层30连接处的应力可部分由第一绝缘层32中开设的第一挖槽20来承担,即通过第一挖槽20的设置,减小了发光元件10与基板层30连接处的应力,提高发光元件10与基板层30连接处的可靠性,进而提升显示面板100抗弯折等性能。
需要补充的是,发光元件10包括电极件11和发光层12,可选的,电极件11通过连接件44、导电部件67与驱动晶体管66实现电连接,驱动晶体管66用于通过导电部件67、连接件44向电极件11传送相应的电信号,从而驱动发光元件10的发光层12出光,以实现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效果。具体可选地,基板层30与发光元件10之间的电连接为共晶连接,也可以为其他可选择的电连接方式,本申请对此并不做具体限定。
请在图1的基础上,结合图2和图3,其中图2中设置的第一挖槽20在衬底基板3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是和发光层12、连接件44在衬底基板3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不交叠的;而图3中设置的第一挖槽20在衬底基板3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和发光层12在衬底基板3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交叠,且第一挖槽20在衬底基板3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和连接件44在衬底基板3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不交叠。
当设置一个发光元件10对应的连接件44及电极件11在衬底基板3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均位于发光层12在衬底基板3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内部时,本申请设置在发光元件10周边区域29的第一挖槽20在衬底基板3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连接件44在衬底基板3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不交叠,以保障连接件44与基板层30之间的连接可靠性,避免第一挖槽20的设置对连接件44的设置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
需要补充的是,第一挖槽20在第一绝缘层32厚度方向上的设置方式,本申请并不做具体限制,只要能够减小发光元件10周边区域29的第一绝缘层32的至少部分厚度,用以分散向发光元件10传送的应力即可。
请参照图1和图2,可选地,第一挖槽20在衬底基板3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发光元件10在衬底基板3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不交叠。
具体地,连接件44及电极件11在衬底基板3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均位于发光层12在衬底基板3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内部,但是由于发光元件10自身的尺寸也是非常小的,因此在上述正投影中,发光层12的边缘距离连接件44不会有太大的距离。为了避免第一挖槽20的设置对于连接件44甚至发光元件10的设置可靠性的影响,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实施例为,设置第一挖槽20在衬底基板3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发光元件10在衬底基板3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不交叠,从而保障第一挖槽20的设置不会延伸至连接件44的设置区域,从而保障了连接件44与基板层30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如此设置,通过第一挖槽20的设置,阻挡了向连接件44与基板层30连接处的应力分散,且同时保障了发光元件10与基板层30连接处的可靠性,进而提升显示面板100抗弯折等性能,有利于增长显示面板100的使用寿命。
请继续参照图1-图3,可选地,沿垂直于衬底基板31所在平面的方向,第一挖槽20的厚度为H1,第一绝缘层32的厚度为H2,H1<H2。
具体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第一挖槽20的设置方式为,沿垂直于衬底基板31所在平面的方向,设置第一挖槽20的厚度小于第一绝缘层32的厚度。
本申请对于第一挖槽20的厚度并不做具体限定,只要第一挖槽20的设置能够减少至少部分第一绝缘层32的厚度,通过第一挖槽20的设置来承担向发光元件10所在区域传送的应力,来达到保障发光元件10与基板层30连接处的可靠性即可。
请继续参照图1-图3,可选地,H1≥50%*H2。
具体地,本申请是通过挖除发光元件10外围区域的至少部分第一绝缘层32,使发光元件10下方的第一绝缘层32与其上下层的其他结构、膜层呈弱连接状态,从而在衬底基板31以及第一绝缘层32等膜层结构的曲率发生变化时,弱连接状态的区域可以产生更大的形变,使连接件44与电极件11之间的曲率变化量减小,并同时降低连接件44与基板层30连接处的应力,从而提高发光元件10与基板层30连接处的可靠性的。
在此基础上,为了避免挖除部分第一绝缘层32时对其下方的其他膜层结构造成损伤,以及为了方便第一绝缘层32的统一制作,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第一挖槽20可选择的设置厚度为,第一挖槽20的厚度小于第一绝缘层32的总厚度,且大于或等于第一绝缘层32厚度的一半。
当然,上述设置50%*H2≤H1≤H2,仅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选择的实施例,本申请并不以此为限,对于第一挖槽20相对于第一绝缘层32的厚度设置,用户可结合具体需求对其进行相应的调整。
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AA’的另一种可选择的截面图,请参照图1和图4,可选地,沿垂直于衬底基板31所在平面的方向,第一挖槽20贯穿第一绝缘层32。
具体地,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设置方式为,沿垂直于衬底基板31所在平面的方向,设置第一挖槽20贯穿整个第一绝缘层32,也即第一挖槽20的开口深度是将第一绝缘层32完全刻穿的,此时可以阻拦基板层30弯折时想要经过第一挖槽20向发光元件10传送的应力,保障发光元件10与基板层30连接处的可靠性。
请参照图1-图4,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具体仅包括第一挖槽20为挖除部分第一绝缘层32,或贯穿整个第一绝缘层32的实施例;但是在不影响显示面板100的正常工作的情况下,第一挖槽20也可在贯穿第一绝缘层32后,进一步挖除第一绝缘层32朝向衬底基板31一侧的其余部分膜层来形成,本申请对此并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设置的第一挖槽20能够在基板层30弯曲时对发光元件10与基板层30的连接可靠性进行保护,且不影响显示面板100的正常工作即可。
请参照图1-图3,可选地,第一挖槽20至少包括位于第一绝缘层32远离衬底基板31一侧表面的开口。
具体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第一挖槽20可选择的开口方式为,如图2示出的所有第一挖槽20,其中第一挖槽20均是包括位于第一绝缘层32远离衬底基板31一侧表面的开口,此时可以说第一挖槽20是从第一绝缘层32靠近发光元件10的一侧表面挖去部分第一绝缘层32得到的。此种方法得到第一挖槽20的制作方法比较简单,有利于简化显示面板100的制作工艺。
另外,请参照图3中发光元件10左侧的一个第一挖槽20,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第一挖槽20可选择的开口方式为,第一挖槽20包括位于第一绝缘层32靠近衬底基板31一侧表面的开口,但是其远离衬底基板31一侧表面并没有开口。或是,请参照图4,第一挖槽20包括位于第一绝缘层32靠近衬底基板31一侧表面的开口,以及包括位于第一绝缘层32远离衬底基板31一侧表面的开口,此时则是第一挖槽20贯穿整个第一绝缘层32的一种实施例。
此外,请参照图3中发光元件10右侧的一个第一挖槽20,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第一挖槽20可选择的设置方式为,第一挖槽20为挖去第一绝缘层32厚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并不会在第一绝缘层32远离和靠近发光元件10的两侧表面形成开口结构,只是在垂直于衬底基板31所在平面的方向上,减小了第一绝缘层32的设置厚度而已。
上述4种第一挖槽20的设置方式均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申请并不限定一个显示面板100中仅能够使用一种第一挖槽20的设置方式,对于第一挖槽20的设置形式可选用上述4种方法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只要能够达到降低第一绝缘层32的设置厚度,阻挡部分向发光元件10设置区域传送的应力即可。
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AA’的另一种可选择的截面图,请参照图1、图2和图5,可选地,显示面板100还包括位于第一绝缘层32远离衬底基板31一侧设置的至少一层第二绝缘层33,第二绝缘层33在第一挖槽20处朝向衬底基板31一侧形成第一凹位331。
具体地,在显示面板100的膜层设置中,还会出现在第一绝缘层32远离衬底基板31的一侧包括一层或者多层第二绝缘层33的情况,此时可设置第二绝缘层33在第一挖槽20的设置区域朝向衬底基板31一侧形成第一凹位331,相当于在第二绝缘层33通过第一凹位331的设置形成了前述的第一挖槽20,避免显示面板100中绝缘层数量的增加对第一挖槽20设置的影响。
具体在制作过程中,可在第一绝缘层32朝向发光元件10一侧的表面形成第一挖槽20的开口,进而在制作第二绝缘层33时,第二绝缘层33在第一挖槽20的设置区域会向衬底基板31一侧陷入,进而直接形成了第一凹位331;再将发光元件10通过连接件44与第二绝缘层33远离第一绝缘层32的一侧进行连接设置时,第一凹位331相当于起到了前述的第一挖槽20的作用,阻拦想要经过第一凹位331向连接件44传送的应力,保障发光元件10与第二绝缘层33连接处的可靠性。如此设置,还能够保障顶层第二绝缘层33的膜层完整性,不会降低衬底基板31、第二绝缘层33、以及设置在该两层之间其余膜层结构的可靠性。
请参照图1,可选地,沿着环绕发光元件10的路径设置多个第一挖槽20,任意相邻设置的两个第一挖槽20在衬底基板3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包括第一间距D1,D1>0。
具体地,设置第一挖槽20的同时,需要保证的是发光元件10下方的第一绝缘层32没有形成孤岛,也就是说第一凹槽20不能够设置为环绕发光元件10的一个闭合环结构,进而保证在键合发光元件10的环节不会因部分膜层坍塌等原因造成键合良率的降低。
因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实施例为,沿着环绕发光元件10的路径设置有多个第一挖槽20时,需要限定这几个第一挖槽20中,任意相邻设置的两个第一挖槽20在衬底基板3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之间是包括尺寸大于0的第一间距的,也即,任意相邻设置的两个第一挖槽20不会形成贯通结构;从而避免发光元件10下方的第一绝缘层32形成孤岛的情况发生。
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B区域的一种设置方式,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B区域的另一种设置方式,图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B区域的另一种设置方式,请结合图1-图5来参照图6-图8,可选地,多个第一挖槽20在衬底基板3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以第一对称轴40为轴对称排布;第一对称轴40的延伸方向平行于衬底基板31所在平面的方向。
具体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发光元件10周围区域设置的第一挖槽20的设置方式为,多个第一挖槽20在衬底基板3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以第一对称轴40为轴对称排布。该第一对称轴40可为横穿发光元件10的存在,更具体的说,设置于发光元件10周边区域29的第一挖槽20,是以发光元件10为参照,呈轴对称排布的。
此处提供一种可选择的实施例为,显示面板100中的发光元件10均呈整齐的阵列式排布,具体为,如图1示出的,发光元件10均沿行方向等间距排布,且沿列方向上每一行发光元件组之间的间距也设置为相同,与此同时,也可说是发光元件10均沿列方向等间距排布,且沿行方向上每一列发光元件组之间的间距也设置为相同;其中,每一个发光元件组包括多个发光元件10。此时,设置于每一发光元件10周边区域29的第一挖槽20均是用于减少向该发光元件10所在区域分散的应力的,设置围绕该发光元件10设置的多个第一挖槽20均呈对称排布,有利于使得显示面板100中各个发光元件10均有其对应设置的第一挖槽20。
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B区域的另一种设置方式,请结合图1-图5来参照图9,可选地,沿着环绕发光元件10的路径设置多个第一挖槽20,第一挖槽20在衬底基板3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包括长轴51和短轴52;
长轴51的延伸方向为发光元件10的中心指向发光元件10的边缘方向。
具体地,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第一挖槽20的设置方式为,任一第一挖槽20在衬底基板3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均包括长轴51和短轴52,可设置第一挖槽20长轴51的延伸方向和发光元件10的中心指向发光元件10边缘的方向相同。在此基础上,也可进一步设置围绕发光元件10设置的多个第一挖槽20为等间距均匀设置的。需要说明的是,多个第一挖槽20在发光元件10的周边区域29也可以为无规律设置,本申请对此并不做具体限定。
通过上述设置方式,将第一挖槽20的长轴51指向发光元件10的中心设置,使得显示面板100中的基板层30(衬底基板31、第一绝缘层32、位于该两层结构之间的其他膜层)在发生变形的时候,无论形变方向是什么,都能有第一挖槽20中最长距离的区域来弱化向发光元件10分散的应力,尽可能地提高了发光元件10与基板层30的结合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长轴51和短轴52不仅仅只能应用于矩形、椭圆形、菱形等规则图形中;对于异形形状的图形而言,以其内部侧的最长间距(长度延伸方向上的最长间距)为长轴51延伸方向,此时的短轴52并不一定为其内部侧的最短间距的延伸方向,可以设置短轴52的延伸方向为沿垂直于长轴51的延伸方向;以确定图形的长轴51延伸方向为主。
图10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B区域的另一种设置方式,请结合图1-图5来参照图10,可选地,沿着环绕发光元件10的路径设置的多个第一挖槽20包括第一子挖槽21和第二子挖槽22,第一子挖槽21和第二子挖槽22之间包括第一间隔区24;
第一挖槽20还包括第三子挖槽23,第一间隔区24与第三子挖槽23在第一方向X1上相邻设置,第一方向X1为发光元件10的中心指向第一间隔区24的方向。
具体地,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第一挖槽20的设置方式为,环绕发光元件10设置的多个第一挖槽20包括若干第一子挖槽21和若干第二子挖槽22,第一子挖槽21和第二子挖槽22可在同一路径上环绕发光元件10设置;沿环绕路径上,第一子挖槽21和第二子挖槽22之间包括第一间隔区24,也即设置第一子挖槽21和第二子挖槽22之间不会贯通。第一挖槽20还包括第三子挖槽23,沿发光元件10的中心指向第一间隔区24的方向上,本申请设置第三子挖槽23和第一间隔区24在第一方向X1上间隔设置,以使得沿发光元件10的中心指向发光元件10的任一边缘位置的方向上,尽可能的均设置有第一挖槽20,从而可以通过第一挖槽20的设置尽可能的避免应力向发光元件10的分散,提高了发光元件10与基板层30的结合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第一子挖槽21和第二子挖槽22可在同一路径上环绕发光元件10设置”中的“同一路径”,可为一个与发光元件10中心距离相等的同心环形区域25,该同心环形区域25形成环绕发光元件10的环形路径,一个发光元件10对应设置的第一子挖槽21和第二子挖槽22均位于该同心环形区域25中。
需要补充的是,本申请并不限定每一第一子挖槽21、每一第二子挖槽22的外侧边、内侧边正好对应同心环形区域25的的内环边缘和外环边缘,只要第一子挖槽21、第二子挖槽22的设置都落入同心环形区域25内即可;且本申请也不限定第一子挖槽21、第二子挖槽22的形状、尺寸等,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对其进行相应的调整。
上述内容中,第一子挖槽21和第二子挖槽22的设置方式仅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选择的实施例,但并不以此为限,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对第一子挖槽21和第二子挖槽22的设置进行相应的调整。
图1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B区域的另一种设置方式,请结合图1-图5来参照图10和图11,可选地,沿第一方向X1,第三子挖槽23完全阻挡第一间隔区24。
具体地,由于设置发光元件10周边区域中包括若干个第一挖槽20时,需要保证的是发光元件10下方的第一绝缘层32没有形成孤岛,也就是说第一凹槽20不能够设置为环绕发光元件10的一个闭合环结构;因此,进一步地,为了使得沿发光元件10的中心指向发光元件10的任一边缘位置的方向上,均设置有第一挖槽20,用以使得发光元件10的任一边缘区域位置均能够有第一挖槽20来阻挡应力向其侧的分散,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实施例为,沿第一方向X1,设置第三子挖槽23完全阻挡第一间隔区24,使得第三子挖槽23远离发光元件10一侧的环形区域中,任一位置产生的应力在向发光元件10一侧进行分散时,会经过第三子挖槽23、第一子挖槽21、第二子挖槽22中的至少一个,可以通过第一挖槽20的设置完全避免任一位置产生的应力向发光元件10的分散,保障了发光元件10与基板层30的结合强度。
图1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B区域的另一种设置方式,请结合图1-图5来参照图12,可选地,多个第一挖槽20分别位于发光元件10沿第二方向X2上相对的两侧,第二方向X2为平行于衬底基板31所在平面的方向;多个第一挖槽20沿第二方向X2依次排布。
具体地,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第一挖槽20的设置方式,沿第二方向X2,将多个第一挖槽20分别设置于发光元件10的两侧,多个第一挖槽20沿第二方向X2上依次排布;也即,一部分第一挖槽20沿发光元件10的一侧依次排布,另一部分第一挖槽20沿第二方向X2上在发光元件10的另一侧依次排布。
提供一种具体的实施例,设置于发光元件10第二方向X2上的第一挖槽20在衬底基板31上的正投影形状均为矩形,矩形的短边方向为与第二方向X2的延伸方向相同。结合图12示出,当基板层30以第三方向Y1为弯折轴的延伸方向,第三方向Y1垂直于第二方向X2为例时,位于发光元件10左右两侧设置的竖向开口的第一挖槽20可以弱化基板层30上方的第一绝缘层32,从而使得基板层30更容易产生沿第二方向X2上的形变,在基板层30弯折时来释放想要经过第一挖槽20向发光元件10分散的应力。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将矩形第一挖槽20分设于发光元件10两侧进行设置的方式,仅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选择的实施例,用户可根据需求,更有针对的,在所需方向或更易发生分离的方向进行第一绝缘层32的开口设置,本申请对此并不做任何限定。
请继续结合图1-图5来参照图6、图12,可选地,第一挖槽20在衬底基板31上的正投影包括长轴51和短轴52;
沿平行于衬底基板31所在平面的方向,长轴51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显示面板100的弯折方向。
具体地,本申请提供一种第一挖槽20的设置方式为,每一第一挖槽20在衬底基板31上的正投影包括长轴51和短轴52,设置长轴51的延伸方向为平行于显示面板100的弯折方向,以使得第一挖槽20在沿垂直于弯折方向依次排布设置时,第一挖槽20更容易产生沿垂直于弯折方向的形变,释放想要经过第一挖槽20向发光元件10一侧传送应力。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长轴51和短轴52不仅仅只能应用于矩形、椭圆形、菱形等规则图形中,对于异形形状的图形而言,以其内部侧的最长间距(长度延伸方向上的最长间距)为长轴51延伸方向,此时的短轴52并不一定为其内部侧的最短间距的延伸方向,可以设置短轴52的延伸方向为沿垂直于长轴51的延伸方向;以确定图形的长轴51延伸方向为主。
请继续结合图1-图5来参照图12,可选地,沿平行于衬底基板31所在平面的方向,且沿发光元件10指向任一第一挖槽20的方向上,靠近发光元件10一侧的第一挖槽20在衬底基板31的正投影面积小于远离发光元件10一侧的第一挖槽20在衬底基板31的正投影面积。
具体地,当沿发光元件10的中心指向边缘的至少一个方向上,发光元件10外侧设置的第一挖槽20不止一个时,本申请提供一种第一挖槽20的设置方式为,靠近发光元件10一侧的第一挖槽20在衬底基板31的正投影面积小于远离发光元件10一侧的第一挖槽20在衬底基板31的正投影面积;或是说,沿发光元件10的中心指向边缘的至少一个方向上,发光元件10外侧设置的多个第一挖槽20的面积是呈逐渐增大的趋势的。
进一步地,也可仅设置沿第二方向X2,设置于发光元件10一侧的多个第一挖槽20,其沿发光元件10的中心指向边缘的方向上,沿第二方向X2的尺寸(宽度)是逐渐增大的尺寸渐变方式;此时,对于每一个第一挖槽20沿第三方向Y1的高度尺寸并不做具体限定,用户可根据显示面板100上的实际需求对其进行相应的调整。
为了避免第一绝缘层32上开口的第一挖槽20对于发光元件10与基板层30连接可靠性的影响,不宜将紧挨着发光元件10的第一挖槽20设置的开口过大,但是为了保障第一挖槽20的设置对于应力的减弱效果,将第一挖槽20按照上述,沿发光元件10的中心指向边缘的至少一个方向上,发光元件10外侧设置的多个第一挖槽20的面积呈增大趋势,有利于进一步保障发光元件10与基板层30的结合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调整第一挖槽20的设置疏密/数量的目的是在保证弱化膜层能力的同时,减小第一挖槽20开口的总面积,以保证基板层30本身强度不因开口设计而产生显著下降,或影响走线。
还需要补充的是,由于第一挖槽20的开口大小会影响第一绝缘层32的弱化程度,进而影响基板层30的抗弯折性能,因此也不宜将第一挖槽20的开口设置的过大,避免对基板层30密封层或是底层的走线产生影响,保障基板层30的使用可靠性。
图1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B区域的另一种设置方式,请结合图1-图5来参照图9-图11、图13,可选地,以一个发光元件10为对称中心,至少包括两个第一挖槽20在衬底基板3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呈中心对称图形。
具体地,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第一挖槽20的设置方式为,以一个发光元件10为对称中心,围绕该发光元件10设置的多个第一挖槽20在衬底基板3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呈中心对称。需要补充的是,当发光元件10在衬底基板3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为长宽比接近1时,或是发光元件10在衬底基板3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为正方形或圆形时,可将其周围区域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一挖槽20设置为呈中心对称的开口设置,也可将其周围区域设置的多个第一挖槽20整体设置为呈中心对称的开口设置,以实现对于发光元件10的各方向起到同等效力的抗弯折保护。
请结合图1-图5来参照图6,可选地,沿平行于衬底基板31所在平面的方向,且沿第一挖槽20指向对应设置的发光元件10的中心方向上,第一挖槽20在衬底基板3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宽度为W1;
沿第一挖槽20指向对应设置的发光元件10的中心方向上,相邻设置的两个第一挖槽20在衬底基板3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之间的间距宽度为W2,0.5*W1≤W2≤2*W1。
具体地,在发光元件10的一侧,且沿发光元件10的中心指向其边缘方向上,本申请提供一种两个相邻设置的第一挖槽20之间的间距可选择的取值范围是1/2的第一挖槽20宽度到2倍的第一挖槽20宽度之间。上述的第一挖槽20的宽度,为沿发光元件10的中心指向其边缘方向上,第一挖槽20的内部尺寸。
若将相邻两个第一挖槽20设置的过于近,则容易出现相邻设置的两个挖槽在某种情况下被贯通的风险,就会导致第一挖槽20的开口面积过大,不利于保证基板层30的可靠性;若将相邻两个第一挖槽20设置的过于远,则需要显示面板100中存在过多的非开口区,会降低显示面板100的清晰度。
请结合图1-图5来参照图6-图13,可选地,第一挖槽20在衬底基板3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为矩形、菱形、弧形或三角形。
具体地,本申请提供第一挖槽20在衬底基板3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形状,可选择为矩形、菱形、弧形、三角形、椭圆形等等,当然也可设置不同的第一挖槽20具有不同的形状,该形状也可为任一种异形性状,本申请对此并不做具体限定。
图1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示意图,请结合图1-图13来参照图14,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200,该显示装置200包括显示面板100,显示面板100为本申请提供的任一种显示面板100。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200的实施例可参见上述显示面板100的实施例,重复指出不再赘述。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装置20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和部件。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通过设置显示面板中的第一绝缘层包括若干第一挖槽,且将第一挖槽设置于第一绝缘层远离衬底基板一侧的发光元件的周边区域,从而在显示面板中的衬底基板及第一绝缘层等膜层结构发生形变的时候,分散到发光元件与基板层连接处的应力可部分由第一绝缘层的第一挖槽处承担,从而减小了连接处的应力,提高发光元件与基板层连接处的可靠性,进而提升显示面板抗弯折等性能。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9)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底基板;
第一绝缘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发光元件,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
所述第一绝缘层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挖槽,所述第一挖槽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发光元件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周边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挖槽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所述发光元件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不交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沿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所述第一挖槽的厚度为H1,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厚度为H2,H1<H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H1≥50%*H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沿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所述第一挖槽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挖槽至少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表面的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设置的至少一层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在所述第一挖槽处朝向所述衬底基板一侧形成第一凹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着环绕所述发光元件的路径设置多个所述第一挖槽;
任意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挖槽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包括第一间距D1,D1>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挖槽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以第一对称轴为轴对称排布;所述第一对称轴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着环绕所述发光元件的路径设置多个所述第一挖槽,所述第一挖槽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包括长轴和短轴;
所述长轴的延伸方向为所述发光元件的中心指向所述发光元件的边缘方向。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着环绕所述发光元件的路径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一挖槽包括第一子挖槽和第二子挖槽,所述第一子挖槽和所述第二子挖槽之间包括第一间隔区;
所述第一挖槽还包括第三子挖槽,所述第一间隔区与所述第三子挖槽在第一方向上相邻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发光元件的中心指向所述第一间隔区的方向。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三子挖槽完全阻挡所述第一间隔区。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挖槽分别位于所述发光元件沿第二方向上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二方向为平行于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多个所述第一挖槽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排布。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挖槽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包括长轴和短轴;
沿平行于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所述长轴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弯折方向。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沿平行于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且沿所述发光元件指向任一所述第一挖槽的方向上,靠近所述发光元件一侧的所述第一挖槽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面积小于远离所述发光元件一侧的所述第一挖槽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面积。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以一个所述发光元件为对称中心,至少包括两个所述第一挖槽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呈中心对称图形。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平行于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且沿所述第一挖槽指向对应设置的所述发光元件的中心方向上,所述第一挖槽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宽度为W1;
沿所述第一挖槽指向对应设置的所述发光元件的中心方向上,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挖槽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之间的间距宽度为W2,0.5*W1≤W2≤2*W1。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挖槽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为矩形、菱形、弧形或三角形。
1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8之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111577418.5A 2021-12-22 2021-12-22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143733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77418.5A CN114373387B (zh) 2021-12-22 2021-12-22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77418.5A CN114373387B (zh) 2021-12-22 2021-12-22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73387A true CN114373387A (zh) 2022-04-19
CN114373387B CN114373387B (zh) 2024-04-09

Family

ID=81139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77418.5A Active CN114373387B (zh) 2021-12-22 2021-12-22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73387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184795A1 (en) * 2008-11-11 2010-05-12 Samsung Mobile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KR20100061059A (ko) * 2008-11-28 2010-06-07 삼성엘이디 주식회사 엘이디 회로기판
CN106601133A (zh) * 2017-02-28 2017-04-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9148531A (zh) * 2018-08-20 2019-01-04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CN109427818A (zh) * 2017-08-31 2019-03-05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09830517A (zh) * 2019-02-26 2019-05-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基板的制备方法
CN110212111A (zh) * 2019-05-30 2019-09-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制作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10797377A (zh) * 2019-10-11 2020-02-1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00251683A1 (en) * 2019-01-31 2020-08-06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panel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13066829A (zh) * 2021-03-11 2021-07-02 重庆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3793554A (zh) * 2021-09-23 2021-12-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支撑板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184795A1 (en) * 2008-11-11 2010-05-12 Samsung Mobile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CN101740608A (zh) * 2008-11-11 2010-06-16 三星移动显示器株式会社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和显示器阵列
KR20100061059A (ko) * 2008-11-28 2010-06-07 삼성엘이디 주식회사 엘이디 회로기판
CN106601133A (zh) * 2017-02-28 2017-04-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9427818A (zh) * 2017-08-31 2019-03-05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09148531A (zh) * 2018-08-20 2019-01-04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US20200251683A1 (en) * 2019-01-31 2020-08-06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panel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9830517A (zh) * 2019-02-26 2019-05-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基板的制备方法
CN110212111A (zh) * 2019-05-30 2019-09-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制作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10797377A (zh) * 2019-10-11 2020-02-1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066829A (zh) * 2021-03-11 2021-07-02 重庆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3793554A (zh) * 2021-09-23 2021-12-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支撑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73387B (zh) 2024-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44950B2 (ja) 半導体装置
US11922843B2 (en) Flexible display panel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module
US7897997B2 (en) Trench IGBT with trench gates underneath contact areas of protection diodes
CN110391350B (zh)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212342660U (zh) 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
KR102245136B1 (ko) 반도체 소자 형성 방법
US11609656B2 (en) Touch modul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20140327042A1 (en) Semiconductor electrostatic protection circuit device
CN107705710A (zh) 显示装置及其显示基板
US20190013298A1 (en) Display panel
CN113748533B (zh) 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JPH03219678A (ja) 半導体装置
JP2024057042A (ja) 半導体静電保護デバイス
CN102347353A (zh) 半导体装置
CN114373387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KR102195459B1 (ko) 플렉서블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플렉서블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제조 방법
KR102430498B1 (ko) 쇼트키 다이오드를 갖는 전자 소자
US20230054117A1 (en)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ion device for semiconductor
CN114489377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14335087B (zh) 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
JP2006196502A (ja) 電力用半導体装置
CN109378405B (zh)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799515B (zh) 半导体装置
JP2003332588A (ja) 半導体素子
JP2011009630A (ja) 保護ダイオー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