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64529B - 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夹层玻璃和图像显示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夹层玻璃和图像显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64529B
CN114364529B CN202080060299.3A CN202080060299A CN114364529B CN 114364529 B CN114364529 B CN 114364529B CN 202080060299 A CN202080060299 A CN 202080060299A CN 114364529 B CN114364529 B CN 1143645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layer
glass
laminated glass
resin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6029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64529A (zh
Inventor
增山义和
太田祐辅
中山和彦
户村和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kisui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kisui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kisui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kisui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3645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645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645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645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7/0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7/0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 B32B17/0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 B32B17/1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17/1000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 B32B17/105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n layer, i.e. interlayer
    • B32B17/10761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n layer, i.e. interlayer containing vinyl acetal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36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within the volume of the element
    • G02B5/024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within the volume of the element by means of dispersed p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7/0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 B32B17/0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 B32B17/1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17/1000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 B32B17/10009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number, the constitution or treatment of glass sheets
    • B32B17/1003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number, the constitution or treatment of glass sheets comprising two outer glass she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7/0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 B32B17/0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 B32B17/1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17/1000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 B32B17/105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n layer, i.e. interlayer
    • B32B17/10605Type of plasticis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7/0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 B32B17/0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 B32B17/1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17/1000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 B32B17/105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n layer, i.e. interlayer
    • B32B17/10614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n layer, i.e. interlayer comprising particles for purposes other than dye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7/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 B32B27/2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using fillers, pigments, thixotroping ag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 B32B27/2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using plasticis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32B27/3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comprising vinyl acetate or vinyl alcohol (co)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32B27/3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es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esters
    • B32B27/365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esters comprising polycarbon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2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 B32B7/023Optical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10Registration, licensing, or like devi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7/00Joining pieces of glass to pieces of other inorganic material;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ther than by fusing
    • C03C27/06Joining glass to glass by processes other than fusing
    • C03C27/10Joining glass to glass by processes other than fusing with the aid of adhesive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at purpos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0Projectors with built-in or built-on scree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54Accessories
    • G03B21/56Projection scree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54Accessories
    • G03B21/56Projection screens
    • G03B21/60Projection scree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f the surfac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54Accessories
    • G03B21/56Projection screens
    • G03B21/60Projection scree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f the surface
    • G03B21/62Translucent scree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4Projection arrangements for image reproduction, e.g. using eidoph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79Video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91Testing thereof
    • H04N9/3194Testing thereof including sensor feedbac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0/00Layers arrangement
    • B32B2250/033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0/00Layers arrangement
    • B32B2250/40Symmetrical or sandwich layers, e.g. ABA, ABCBA, ABCCBA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64/00Composition or properties of particles which form a particulate layer or are present as additives
    • B32B2264/10Inorganic particles
    • B32B2264/104Oxysalt, e.g. carbonate, sulfate, phosphate or nitrate p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70Other properties
    • B32B2307/732Dimensional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70Other properties
    • B32B2307/732Dimensional properties
    • B32B2307/737Dimensions, e.g. volume or area
    • B32B2307/7375Linear, e.g. length, distance or width
    • B32B2307/7376Thickn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9/00Parameters for the laminating or treatment process; Apparatus details
    • B32B2309/08Dimensions, e.g. volume
    • B32B2309/10Dimensions, e.g. volume linear, e.g. length, distance, width
    • B32B2309/105Thickn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32B2457/20Displays, e.g.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plasma displ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605/00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605/00Vehicles
    • B32B2605/08Ca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Joining Of Glass To Oth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具有2层以上的树脂层,所述中间膜具有包含树脂和光扩散粒子的厚度为150m以下的第1树脂层,且全光线透射率小于70%。

Description

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夹层玻璃和图像显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合用于例如画面显示屏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及夹层玻璃,进而,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夹层玻璃的图像显示系统。
背景技术
夹层玻璃即便受到外部冲击而破损,也很少有玻璃碎片飞散的情况,较为安全,因此广泛地用于汽车、轨道车辆、航空器、船舶等各种交通工具的窗玻璃、建筑物等的窗玻璃。关于夹层玻璃,一般而言,广为人知的是将由热塑性树脂等构成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介置于一对玻璃之间并一体化而成的。
作为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已知为了提高隐私保护性,而掺合碳酸钙或二氧化硅(silica)来制成乳白色,以使其虽会使光穿透,但却无法视认位于背后的人或物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此外,使从投影机投影出的图像于透明屏幕上映出的技术已得到实用化。作为透明屏幕,一般使用具备含光扩散性微粒子的光扩散层等的透明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3)。
近年来,随着将广告等投影显示于汽车等的车辆用窗玻璃、隔板、商店橱窗等建筑物等的窗玻璃的需求越来越高,已经尝试使用夹层玻璃作为透明屏幕。例如,在专利文献4~6中公开了一种夹层玻璃等层叠体,其配置有玻璃板等2片透明基材和透明基材之间的中间膜,且中间膜含有光扩散性微粒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2016/082800号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2016/104055号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2018/012433号
专利文献4:国际公开2016/143566号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7-57906号公报
专利文献6:国际公开2019/111825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以往的具有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夹层玻璃存在以下问题:即便如上所述在中间膜中掺合光扩散性微粒子,也无法充分地提高显示图像时的对比度。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即便将夹层玻璃用于图像显示屏,也能够以高对比度实现图像显示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和夹层玻璃。
[解决课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人进行了努力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以下构成可解决上述课题,从而完成了本发明。本发明的主要思想如下。
[1].一种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具有2层以上的树脂层,
所述树脂层包含厚度为150μm以下的第1树脂层,该第1树脂层包含树脂和光扩散粒子,
利用依照2011年日本工业标准JIS R3202准备的2片透明玻璃夹持所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而成的夹层玻璃的、依照2019年日本工业标准JIS R3106测定的全光线透射率小于70%。
[2].一种夹层玻璃用中间膜,是在影像显示屏中使用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
其具有2层以上的树脂层,
所述树脂层包含第1树脂层,该第1树脂层包含树脂和光扩散粒子,
利用依照2011年日本工业标准JIS R3202准备的2片透明玻璃夹持所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而成的夹层玻璃的、依照2019年日本工业标准JIS R3106测定的全光线透射率小于70%。
[3].如上述[2]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所述第1树脂层的厚度为150μm以下。
[4].如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若将所述第1树脂层中的光扩散粒子的浓度设为C,并将所述第1树脂层的厚度设为T,则满足以下式(1)的关系,
500≤C×T≤3600 (1),
其中,C的单位为质量%,T的单位为μm。
[5].如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所述第1树脂层中的光扩散粒子的浓度为5质量%以上。
[6].如上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所述光扩散粒子包含碳酸钙。
[7].如上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具有第1树脂层以外的树脂层,
所述第1树脂层以外的树脂层配置于从光源装置发出的光入射的那面侧。
[8].如上述[1]~[7]中任一项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具备分别含有树脂的第2树脂层和第3树脂层,
所述第1树脂层配置于所述第2树脂层和第3树脂层之间。
[9].如上述[1]~[8]中任一项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用于背投影型的影像显示屏。
[10].一种夹层玻璃,具备一对玻璃构件和夹层玻璃用中间膜,所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配置于所述一对玻璃构件之间,
所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具有2层以上的树脂层,
所述树脂层包含厚度为150μm以下的第1树脂层,该第1树脂层包含树脂和光扩散粒子,
所述夹层玻璃的依照2019年日本工业标准JIS R3106测定的全光线透射率小于70%。
[11].一种夹层玻璃,是在影像显示屏中使用的夹层玻璃,
具备一对玻璃构件和夹层玻璃用中间膜,所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配置于所述一对玻璃构件之间,
所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具有2层以上的树脂层,
所述树脂层包含第1树脂层,该第1树脂层包含树脂和光扩散粒子,
所述夹层玻璃的依照2019年日本工业标准JIS R3106测定的全光线透射率小于70%。
[12].一种影像显示系统,其具备上述[10]或[11]所述的夹层玻璃和对所述夹层玻璃的一面照射光的光源装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以高对比度实现图像显示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和夹层玻璃。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和夹层玻璃的一实施方式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和夹层玻璃的一实施方式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另一方式中的第1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将另一方式中的第1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加以应用的汽车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另一方式中的第2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的示意图,且示出汽车的载物台部分。
图7是表示将另一方式中的第2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加以应用的汽车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另一方式中的第3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的示意图,且示出小货车的驾驶室的内部。
图9是表示将另一方式中的第3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加以应用的汽车的外观的后视图。
图10是表示另一方式中的第4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的示意图。
图11是表示将另一方式中的第4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加以应用的汽车的外观的前视图。
图12是表示另一方式中的第5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的示意图。
图13是表示将另一方式中的第5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加以应用的汽车的外观的示意图,且为从其他汽车的车内观察汽车的背面所得的图。
图14是表示另一方式中的第6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的示意图。
图15是表示将另一方式中的第6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加以应用的汽车的外观的侧视图。
图16是表示另一方式中的第6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中所使用的信息、图符的具体例的示意图。
图17是表示将另一方式中的第6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加以应用的显示用玻璃的外观的图。
图18是表示另一方式中的第7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的示意图。
图19是对将另一方式中的第7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加以应用的汽车的一例的外观从正面进行观察所得的立体图。
图20是对将另一方式中的第7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加以应用的汽车的一例的外观从侧面进行观察所得的立体图。
图21是表示另一方式中的第8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的示意图。
图22是表示将另一方式中的第8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加以应用的汽车的车内的示意图。
图23是表示于另一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所使用的夹层玻璃的一例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24是表示于另一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所使用的夹层玻璃的另一例的示意性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实施方式而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夹层玻璃用中间膜>
本发明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以下,也简称为“中间膜”)具有2层以上的树脂层,且具备含有树脂和光扩散粒子的第1树脂层。
关于中间膜,通过将其设为多层,且使其中的第1树脂层含有光扩散粒子,而在用于图像显示屏的情形时,可实现较高的对比度的图像显示,从而可清晰地显示图像。虽不确定其原理,但推测如下:由于在第1树脂层以外的树脂层适当地进行光传播,并且由光扩散粒子导致的光散射集中地发生在限定区域(第1树脂层),所以能够以高对比度进行图像显示。此外,中间膜具有第1树脂层以外的树脂层,从而经由第1树脂层以外的树脂层接合于构成夹层玻璃的玻璃构件,因此容易提高中间膜对玻璃构件的接合性。
(全光线透射率)
使用本发明的中间膜与标准玻璃所制作的夹层玻璃的全光线透射率(TvD)小于70%。如果全光线透射率为70%以上,则中间膜中光散射不足而不易以较高的对比度进行图像显示。此外,通过将全光线透射率设为小于70%,而不易视认隔着中间膜而配置于相反侧的、用于显示图像的光源装置等物体,进而也可提高隐私保护性等。从以更高的对比度进行图像显示的方面和从不易视认背面侧的物体,进而也提高隐私保护性的方面而言,由本发明的中间膜与标准玻璃所制作的夹层玻璃的全光线透射率(TvD)优选为68%以下,更优选为66%以下。此外,上述全光线透射率(TvD)并无特别限定,例如为10%以上,优选为20%以上,更优选为35%以上,进而优选为50%以上。通过将全光线透射率(TvD)设为这些下限值以上,而使所获得的夹层玻璃的亮度提高,而容易以较高的对比度进行图像显示。
再者,在本发明中,全光线透射率(TvD)是依照日本工业标准JIS R3106(2019)而测得的值。具体而言,在本发明中,利用依照日本工业标准JIS R3202(2011)准备出的2片透明玻璃(即标准玻璃)夹住中间膜而制作夹层玻璃,对该夹层玻璃测定全光线透射率(TvD),将测定所得的值设为使用中间膜与标准玻璃制作出的夹层玻璃的全光线透射率(TvD)。再者,作为标准玻璃,使用厚度为2.5mm的透明玻璃。透明玻璃可使用可见光透射率为90.4%的。
此处,关于上述全光线透射率,一般而言,是与可见光透射率不同的指标。所谓可见光透射率,指不考虑反射光及散射光而以平行光线进行测定。另一方面,全光线透射率是考虑到反射光及散射光的指标,且如下述测定方法中所示那样测定反射光及散射光两者。
再者,在如下所述将第1树脂层设置于中间膜的一部分区域的情形时,上述全光线透射率(TvD)及下述夹层玻璃的全光线透射率(TvD)是供设置具有下述范围内的厚度的第1树脂层的区域的全光线透射率(TvD)。此外,有时会因如下所述那样设置第1树脂层的厚度逐渐变化的区域等原因,而导致全光线透射率根据位置不同而有所不同。在此种情形时,使至少一部分区域的全光线透射率处于上述范围内即可,但优选为使全光线透射率最低的区域的全光线透射率处于上述数值范围。此外,例如在具有第1树脂层的厚度固定不变的区域的情形时,优选为在该区域内全光线透射率处于上述范围内。
使用本发明的中间膜与标准玻璃制作出的夹层玻璃的雾度优选为35%以上。更优选为45%以上,进而优选为55%以上,特别优选为65%以上。关于本发明的中间膜,通过使使用标准玻璃制作出的夹层玻璃的雾度处于上述范围内,在用于图像显示屏时,容易以较高的对比度进行图像显示。
再者,在如下所述将第1树脂层设置于中间膜的一部分区域的情形时,上述雾度及下述夹层玻璃的雾度是供设置具有下述范围内的厚度的第1树脂层的区域的雾度。此外,有时会因如下所述那样设置第1树脂层的厚度逐渐变化的区域等原因,而导致雾度根据位置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在此种情形时,可使至少一部分区域的雾度处于上述范围内,优选为使雾度最低的区域成为上述数值范围。此外,例如在具有第1树脂层的厚度固定不变的区域的情形时,优选为在该区域内雾度处于上述范围内。
再者,雾度可依照JIS K6714而测定。
[第1树脂层]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含有光扩散粒子的第1树脂层的厚度为150μm以下。如果将第1树脂层的厚度设为150μm以下,则入射至中间膜的光不易沿着厚度方向进行多重散射,在用于图像显示屏的情形时,容易以较高的对比度进行图像显示。从容易实现高对比度的图像显示的方面而言,第1树脂层的厚度优选为120μm以下,更优选为100μm以下,进而优选为90μm以下。
此外,从于中间膜中容易产生一定量以上的光散射的方面而言,第1树脂层的厚度优选为20μm以上,更优选为40μm以上,进而优选为70μm以上。
再者,第1树脂层的厚度可于中间膜中固定不变,但也有时如下所述有所变化。在厚度有所变化的情形时,关于上述第1树脂层的厚度,只要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一部分区域处于上述范围内即可。
此外,在第1树脂层的厚度有所变化,且将夹层玻璃用于图像显示屏的情形时,所谓上述第1树脂层的厚度,可意指图像显示区域中的厚度。即,在图像显示区域存在第1树脂层,且该第1树脂层的厚度成为150μm以下,优选范围如上所述。再者,所谓图像显示区域,指被来自光源装置的光照射且于夹层玻璃中显示图像的区域。并且,具有第1树脂层且其厚度成为150μm以下的该图像显示区域的全光线透射率可处于上述范围内,雾度的优选范围也如上所述。
其中,为了于一定以上的区域内提高图像的对比度,例如可于中间膜的所有区域中的15%以上且100%以下、优选为30%以上且100%以下、更优选为50%以上且100%以下的区域内存在第1树脂层,且第1树脂层的厚度处于上述范围内。
此外,在具有第1树脂层的厚度固定不变的区域的情形时,从使对比度变得稳定的方面而言,可具有存在第1树脂层、厚度处于上述范围内、且以该厚度固定不变的区域。并且,存在第1树脂层、厚度处于上述范围内、且以该厚度固定不变的区域可成为图像显示区域。
再者,上述中间膜的第1树脂层的厚度的测定方法如下所述。
即,利用锋利的剃刀片切割上述中间膜,以使上述第1树脂层及该第1树脂层以外的树脂层的剖面露出。其后,利用数字显微镜(OLYMPUS公司制造的“DSX500”)对上述中间膜所露出的剖面进行观察,通过微计测器测定上述中间膜及各层的厚度。
(光扩散粒子)
关于本发明所使用的光扩散粒子,只要是能够使入射至中间膜的光散射的化合物,则无特别限制,具体而言,可列举碳酸钙、二氧化硅、氧化钛、玻璃薄片、云母、氧化铝、铝等无机物。这些化合物可单独使用一种,也可并用两种以上。光扩散粒子的形状可为任意形状,可为球状、破碎状、不定形状、多角形状、平板状中的任一形状。
其中,从光散射性等方面而言,优选为碳酸钙、二氧化硅、或氧化钛,更优选为碳酸钙。
光扩散粒子的中值粒径例如为0.1μm以上且50μm以下,优选为0.5μm以上且50μm以下。通过将中值粒径设为这些范围内,容易使入射至中间膜的光进行各向异性散射,通过这样,所显示的图像容易成为高对比度。从此种方面而言,光扩散粒子的中值粒径更优选为1μm以上,进而优选为1.5μm以上,在碳酸钙的情形时,进而更优选为3μm以上。此外,更优选为30μm以下,进而优选为15μm以下。
再者,中值粒径是中位直径,意指频度(即个数)的累积达到50%时的粒径(=D50)。具体而言,中值粒径可使用光散射测定装置,将氩气(Ar)激光作为光源并通过动态光散射法而测定。作为光散射测定装置,例如可列举大冢电子公司制造的“DLS-6000AL”。
第1树脂层中的光扩散粒子的浓度优选为5质量%以上。通过将光扩散粒子的浓度设为5质量%以上,可获得充分的光散射性,而容易提高将中间膜用于图像显示屏时所显示的图像的对比度。此外,不易视认隔着中间膜而配置于背面侧的光源装置等物体,进而也容易提高隐私保护性等。就这些观点而言,第1树脂层中的光扩散粒子的浓度更优选为7质量%以上,进而优选为10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12质量%以上,最优选为15质量%以上。
此外,第1树脂层中的光扩散粒子的浓度例如为75质量%以下,优选为5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34质量%以下,进而优选为30质量%以下,进而更优选为24质量%以下。通过将含量设为这些上限值以下,而防止于第1树脂层中超过所需地对来自用于显示图像的光源装置等的光进行遮光,从而容易使所显示的图像成为高亮度且高对比度。此外,防止通过光扩散粒子而超过所需地进行遮光,而可适当地用于窗玻璃等。
再者,第1树脂层中的光扩散粒子的浓度例如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测定。首先,将中间膜切割成适当的大小后,将第1树脂层以外的树脂层剥落而获得仅第1树脂层的试样1g。向所获得的试样1g添加硝酸水溶液(浓度70质量%)18mL,使用微波试样预处理装置(Milestone General公司制造的“ETHOS One”)于200℃保持30分钟而使其加热分解后,在25℃条件下使用比电阻18.2MΩcm的超纯水进行定容而获得试验液。接下来,利用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光分析装置(岛津制作所公司制造的“ICPE-9000”)对试验液中的构成光扩散粒子的金属元素或硅进行定量分析。例如于光扩散粒子为碳酸钙的情形时,假定所含的钙全部为碳酸钙而算出碳酸钙的含量。
如果将第1树脂层中的光扩散粒子的浓度设为C(质量%),并将第1树脂层的厚度设为T(μm),则优选满足以下式(1)的关系。
500≤C×T≤3600 (1)
通过满足以上关系式,可进一步确实地提高将中间膜用于图像显示屏时所显示的图像的对比度。此外,不易视认隔着中间膜而配置于背面侧的光源装置等物体,从而也容易提高隐私保护性等。进而,容易使一定的光穿透,所以可优选地应用于窗玻璃。从上述方面而言,本发明的中间膜更优选为满足以下式(2)的关系,进而优选为满足以下式(3)的关系,特别优选为满足以下式(4)的关系,最优选为满足以下式(5)的关系。
1000≤C×T≤3200 (2)
1450≤C×T≤3200 (3)
1500≤C×T≤3200 (4)
1550≤C×T≤2500 (5)
再者,关于第1树脂层,在第1树脂层被设置于中间膜的一部分区域的情形时、或第1树脂层的厚度有所变化的情形时,只要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一部分区域满足上述式(1)~(5)中的至少任一者即可,只要于优选为中间膜的所有区域中的15%以上且100%以下、更优选为30%以上且100%以下、进而优选为50%以上且100%以下的区域内满足式(1)~(5)中的至少任一者(优选为上述式(1),更优选为式(2),进而优选为式(3),特别优选为式(4),最优选为式(5))即可。此外,在具有第1树脂层的厚度固定不变的区域的情形时,从使对比度变得稳定的方面而言,满足式(1)~(5)中的至少任一者的区域成为第1树脂层的厚度固定不变的区域为宜。
进而,在第1树脂层的厚度有所变化、且用于图像显示屏的情形时,只要于图像显示区域内满足优选为上述式(1)、更优选为式(2)、进而优选为式(3)、特别优选为式(4)、最优选为式(5)即可。
此外,整个中间膜中的光扩散粒子的浓度优选为0.5质量%以上。通过将整个中间膜中的光扩散粒子的浓度设为上述下限值以上,容易更进一步提高上述图像的对比度。此外,不易视认隔着中间膜而配置于背面侧的光源装置等物体,所以也容易提高隐私保护性等。就这些观点而言,整个中间膜中的光扩散粒子的浓度更优选为1质量%以上,进而优选为1.5质量%以上。
此外,整个中间膜中的光扩散粒子的浓度优选为7质量%以下。如果将整个中间膜中的光扩散粒子的浓度设为上述上限值以下,则防止中间膜超过所需地对来自光源装置的光进行遮光,而容易使所显示的图像成为高亮度且高对比度。此外,可将中间膜适当地用于窗玻璃等。就这些观点而言,整个中间膜中的光扩散粒子的浓度更优选为5质量%以下,进而优选为4质量%以下。
如上所述,第1树脂层含有树脂,且于第1树脂层中使光扩散粒子分散于树脂中。作为第1树脂层所使用的树脂,优选为热塑性树脂。通过在第1树脂层中使用热塑性树脂,而容易使第1树脂层接合于其他树脂层、玻璃构件等。再者,在以下说明中,有时将第1树脂层所使用的热塑性树脂作为热塑性树脂(1)进行说明。
作为第1树脂层所使用的热塑性树脂(1),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离聚物树脂、聚氨酯(polyurethane)树脂和热塑性弹性体等。通过使用这些树脂,而容易确保第1树脂层对其他树脂层、玻璃构件等的接合性。上述中,作为热塑性树脂(1)优选为聚乙烯醇缩醛树脂。通过使用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容易使第1树脂层对玻璃构件的接合性、尤其是玻璃构件为无机玻璃时的接合性变得良好。此外,容易获得耐贯通性、隔音性等对夹层玻璃所要求的特性。
关于第1树脂层中被用作热塑性树脂(1)的热塑性树脂,可单独使用一种,也可并用两种以上。再者,关于第1树脂层所使用的热塑性树脂的详细内容,将于后文叙述。
本发明的第1树脂层优选进而含有增塑剂。再者,第1树脂层所含有的增塑剂有时称为增塑剂(1)。第1树脂层通过含有增塑剂(1),而变得柔软,其结果为,容易提高夹层玻璃的柔软性,提高耐贯通性或隔音性。此外,通过含有光扩散粒子及增塑剂,在将中间膜用于图像显示屏时,可更进一步提高所显示的图像的对比度。其原因在于:通过含有增塑剂,而使第1树脂层与光扩散粒子的折射率差变大。此外,通过使光扩散粒子分散于增塑剂后掺合至热塑性树脂,而使光扩散粒子均匀地分散,从而可抑制投影影像时的图像不均。
进而,能够提高对构成夹层玻璃的玻璃构件、或构成中间膜的其他树脂层等的接合性。此外,在使用聚乙烯醇缩醛树脂(1)作为热塑性树脂(1)的情形时,含有增塑剂(1)尤其有效。关于增塑剂(1)的详细内容,将于后文叙述。
于第1树脂层中,相对于热塑性树脂(1)100质量份的增塑剂(1)的含量(以下,有时记载为含量(1))例如为20质量份以上,优选为30质量份以上,更优选为40质量份以上。如果将含量(1)设为上述下限以上,则中间膜的柔软性变高,而容易使用中间膜。此外,从隔音性方面而言,含量(1)优选设为更高,从此种方面而言,含量(1)进而优选为55质量份以上,进而更优选为60质量份以上。进而,从提高屏幕所显示的图像的对比度的方面而言,也优选为上述下限以上。
此外,增塑剂(1)的含量(1)优选为10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90质量份以下,进而优选为85质量份以下,特别优选为80质量份以下。如果将含量(1)设为上述上限以下,则夹层玻璃的耐贯通性更进一步变高。
此外,在第1树脂层中,热塑性树脂和增塑剂的合计含量例如为25质量%以上,优选为热塑性树脂、或热塑性树脂和增塑剂成为主成分。具体而言,以第1树脂层总量作为基准,热塑性树脂和增塑剂的合计量优选为50质量%以上且未达100质量%,更优选为60质量%以上且未达100质量%,进而优选为65质量%以上且未达100质量%。
[层构造]
本发明的中间膜具有2层以上的层叠构造,如图1所示,可为除具有上述第1树脂层11以外也具有第2树脂层12的中间膜10。第2树脂层12设置于第1树脂层11的一面。在中间膜10中,第2树脂层12的与第1树脂层11侧相反侧的面和第1树脂层11的与第2树脂层12侧相反侧的面成为供接合于用以构成夹层玻璃20的玻璃构件21、22的接合面较好。
如图2所示,中间膜优选为除具有第1树脂层11、第2树脂层12以外也具有第3树脂层13的中间膜15。第3树脂层13设置于第1树脂层11的与供设置第2树脂层12的一面相反侧的面(另一面)。即,第1树脂层11优选为配置于第2树脂层12和第3树脂层13之间。如此,通过在第1树脂层11的两面设置其他树脂层12、13,即便于第1树脂层11含有大量光扩散粒子,也使中间膜对玻璃构件21、22的接合性变得良好。此外,通过不将掺合有大量光扩散粒子的树脂层配置于最外层,可防止于中间膜成形时,挤出机等成形装置因光扩散粒子而受到污染。
于中间膜15中,第2树脂层12的与第1树脂层11侧相反侧的面和第3树脂层13的与第1树脂层11侧相反侧的面成为供接合于用以构成夹层玻璃25的玻璃构件21、22的接合面为宜。
其中,中间膜也可具有如上所述的第1~第3树脂层以外的层,例如也可于第2树脂层12与第1树脂层11之间和第1树脂层11与第3树脂层13之间分别配置阻隔层、接合层、树脂层等其他层。其中,第2树脂层12与第1树脂层11、第1树脂层11与第3树脂层13分别优选为直接层叠。
此外,在各中间膜10、15中,第2树脂层12、或第2和第3树脂层12、13优选为如上所述构成供接合于玻璃构件21、22的接合面,但这些树脂层12、13也可经由接合层等其他层而接合于玻璃构件21、22。此外,图1所示的中间膜10中,第1树脂层11可如上所述成为供接合于玻璃构件22的接合面,但也可经由接合层等其他层而接合于玻璃构件22。
于将中间膜用于图像显示屏的情形时,来自投影机等光源装置的光自一面入射。此时,优选为将第1树脂层以外的树脂层(第2树脂层或第3树脂层)设置于较第1树脂层更靠近供入射来自光源装置的光的一面侧。根据此种构成,来自光源装置的出射光经由第1树脂层以外的树脂层而入射至第1树脂层,通过这样,容易以更高的对比度进行图像显示。
因此,图1所示的中间膜10优选为来自光源装置的出射光自第2树脂层12侧(即玻璃构件21侧)入射。此外,如下所述,图像显示屏优选为背投影型,因此优选为来自光源装置的光自第2树脂层12侧入射,从第1树脂层11侧(即玻璃构件22侧)观察通过来自该光源装置的光而形成的图像。
另一方面,图2所示的中间膜15优选为来自光源装置的光从第2和第3树脂层12、13的一树脂层侧入射,从另一树脂层侧进行观察。
再者,含有光扩散粒子的第1树脂层可形成于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整面,也可形成于一部分区域。例如,如图2所示,在中间膜15具有第1~第3树脂层11、12、13的情形时,也可在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一部分区域设置第1树脂层11,而在其他区域不设置第1树脂层11。即,在图2所示的构成中,中间膜15可设置由第2和第3树脂层12、13这2层构成的部分、与由第1~第3树脂层11、12、13这3层构成的部分。如此,在将第1树脂层11设置于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一部分区域的情形时,可将用以显示图像的光照射至设置有第1树脂层11的区域。
此外,中间膜可具有第1树脂层的厚度固定不变的区域和厚度逐渐变化的区域(例如厚度从上述厚度固定不变的区域起逐渐减少的区域)中的一者,可仅具有上述中的一者,也可具有厚度固定不变的区域与厚度逐渐变化的区域两者。此外,为了使图像的对比度变得稳定,优选为至少具有厚度固定不变的区域。
[第2和第3树脂层]
第2树脂层是含有树脂的层,作为用于第2树脂层的树脂,优选为热塑性树脂。因此,在中间膜具有第1和第2树脂层的情形时,构成第1和第2树脂层的树脂优选为均为热塑性树脂。通过将热塑性树脂用于第2树脂层,而容易使第2树脂层接合于其他树脂层或玻璃构件等。再者,在以下说明中,用于第2树脂层的热塑性树脂有时称为热塑性树脂(2)。
第3树脂层是含有树脂的层,作为用于第3树脂层的树脂,优选为热塑性树脂。因此,在中间膜具有第1、第2和第3树脂层的情形时,构成第1、第2和第3树脂层的树脂优选为均为热塑性树脂。通过将热塑性树脂用于第3树脂层,而容易使第3树脂层接合于其他树脂层或玻璃构件等。再者,在以下说明中,用于第3树脂层的热塑性树脂有时称为热塑性树脂(3)。
作为用于第2和第3树脂层的热塑性树脂(2)、(3),并无特别限定,分别例如可从作为可用作热塑性树脂(1)的树脂而列举的树脂中适当地选择来使用。此外,上述中,优选为聚乙烯醇缩醛树脂。通过使用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容易使对于玻璃构件的接合性、尤其是玻璃构件为无机玻璃时的接合性变得良好。此外,容易获得耐贯通性、隔音性等夹层玻璃所需的特性。
热塑性树脂(2)、(3)所分别使用的热塑性树脂可单独使用一种,也可并用两种以上。
热塑性树脂(2)优选为是与热塑性树脂(1)同种类的树脂。因此,在热塑性树脂(1)为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情形时,热塑性树脂(2)也优选为聚乙烯醇缩醛树脂。此外,热塑性树脂(3)优选为与热塑性树脂(1)及热塑性树脂(2)同种类的树脂。因此,在热塑性树脂(1)为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情形时,热塑性树脂(2)、(3)均优选为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再者,第2和第3树脂层所分别使用的热塑性树脂(2)、(3)的详细内容于后文叙述。
在中间膜中,第2树脂层优选包含增塑剂。此外,第3树脂层优选包含增塑剂。即,中间膜优选为第1和第2树脂层两者均包含增塑剂,进而优选为第1、第2和第3树脂层均包含增塑剂。再者,第2和第3树脂层所分别含有的增塑剂有时称为增塑剂(2)、增塑剂(3)。
第2树脂层、或第2和第3树脂层通过含有增塑剂而变得柔软,其结果为,提高夹层玻璃的柔软性,也提高耐贯通性。进而,也能够发挥对于玻璃板等玻璃构件或中间膜的其他树脂层的较高接合性。此外,在分别使用聚乙烯醇缩醛树脂(2)、(3)作为热塑性树脂的情形时,尤其有效的是于第2和第3树脂层各层中均含有增塑剂。增塑剂(2)、(3)分别可为与增塑剂(1)相同的种类,也可为不同的种类。此外,增塑剂(2)、(3)彼此可为相同的种类,也可为不同的种类。此外,用作增塑剂(2)及增塑剂(3)的增塑剂分别可仅使用一种,也可并用两种以上。
第2树脂层中相对于热塑性树脂(2)100质量份的增塑剂(2)的含量(以下,有时记载为含量(2))和第3树脂层中相对于热塑性树脂(3)100质量份的上述增塑剂(3)的含量(以下,有时记载为含量(3))分别优选为10质量份以上。如果将上述含量(2)及上述含量(3)设为上述下限以上,则中间膜的柔软性变高,而中间膜的使用容易。此外,就这些观点而言,含量(2)及含量(3)分别更优选为15质量份以上,进而优选为20质量份以上,特别优选为24质量份以上。
此外,含量(2)及含量(3)分别优选为6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50质量份以下,进而优选为40质量份以下。如果将含量(2)及上述含量(3)分别设为上述上限以下,则中间膜的弯曲刚性等机械特性变得良好。
为了提高夹层玻璃的隔音性,第1树脂层中增塑剂的含量(1)优选多于含量(2),此外,优选多于上述含量(3),进一步而言,进而优选多于上述含量(2)及(3)两者。
此外,从进一步提高夹层玻璃的隔音性的方面而言,上述含量(2)与上述含量(1)的差的绝对值和上述含量(3)与上述含量(1)的差的绝对值分别优选为10质量份以上,更优选为15质量份以上,进而优选为25质量份以上。上述含量(2)与上述含量(1)的差的绝对值和上述含量(3)与上述含量(1)的差的绝对值分别优选为8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70质量份以下,进而优选为60质量份以下。
此外,第2和第3树脂层分别以热塑性树脂、或热塑性树脂和增塑剂作为主成分,以第2树脂层或第3树脂层总量作为基准,热塑性树脂和增塑剂的合计量优选为70质量%以上且10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80质量%以上且100质量%以下,进而优选为90质量%以上且100质量%以下。
第2树脂层可含有上述光扩散粒子,也可不含上述光扩散粒子。此外,第3树脂层可含有上述光扩散粒子,也可不含上述光扩散粒子。其中,能够以整个中间膜中的光扩散粒子的浓度处于上述范围内的方式进行设计。因此,第2树脂层优选为即便含有上述光扩散粒子,其含量也为少量、或不含光扩散粒子;更优选为不含光扩散粒子。同样地,第3树脂层也优选为即便含有上述光扩散粒子,其含量也为少量、或不含光扩散粒子;更优选为不含光扩散粒子。
通过在第2树脂层、或第2和第3树脂层中不含光扩散粒子、或即便含有光扩散粒子但设为少量,而于第2树脂层、或第2和第3树脂层中几乎不产生光散射。通过这样,在将中间膜用于图像显示屏时,可提高所显示的图像的对比度。
第2树脂层中的光扩散粒子的具体浓度并无特别限定,例如为1质量%以下,优选为0.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0.1质量%以下,进而优选为0质量%。
此外,第3树脂层中的光扩散粒子的具体浓度并无特别限定,例如为1质量%以下,优选为0.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0.1质量%以下,进而优选为0质量%。
第2树脂层中可含有着色剂,也可实质上不含着色剂。同样地,第3树脂层中可含有着色剂,也可实质上不含着色剂。
同样地,第1树脂层中也可含有着色剂,也可实质上不含着色剂。如果于第1树脂层含有着色剂,且如上所述局部地设置第1树脂层,则尽管于设置有第1树脂层的区域进行遮光,但也能够进行图像显示。此外,未设置第1树脂层的区域的全光线透射率变高,而可确保较高的视认性。因此,也可应用于汽车的前窗玻璃等。
再者,所谓于各树脂层实质上不含着色剂,意指不于各层刻意地含有着色剂,各树脂层中的着色剂的浓度例如小于0.005质量%,优选小于0.001质量%,更优选为0质量%。
所谓着色剂,也包含蓝色、黄色、红色、绿色、紫色、黑色、白色等任意颜色的色素,色素包含颜料、染料中的任一者。
作为颜料,可列举:颜料蓝等酞菁铜颜料、酞菁钴颜料等酞菁类颜料、蒽醌类颜料、苝类颜料、二酮吡咯并吡咯(diketo-pyrrolo-pyrrole)类颜料、喹吖啶酮类颜料、紫环酮(perinone)类颜料、硫靛类颜料、异吲哚啉类颜料、异吲哚啉酮类颜料、喹酞酮黄类颜料、阴丹士林类颜料、氧化钛类颜料、颜料黑7等碳黑、石墨烯、碳纳米管等碳类材料等。
此外,作为染料,可列举:偶氮染料、花青染料、三苯甲烷染料、酞菁染料、蒽醌染料、萘醌染料、醌亚胺染料、次甲基染料、次甲基偶氮染料、方酸(squarylium)染料、吖啶染料、苯乙烯基染料、香豆素染料、喹啉染料、硝基染料等。染料也可为分散染料。
第1、第2和第3树脂层也可视需要而合适地含有红外线吸收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光稳定剂、荧光增白剂、结晶成核剂、分散剂、羧酸金属盐、隔热材料等光扩散粒子、增塑剂、着色剂以外的添加剂。
(中间膜的厚度)
中间膜的厚度(即整个中间膜的厚度)并无特别限定,优选为100μm以上且3.0mm以下。通过将中间膜的厚度设为100μm以上,可使中间膜的接合性和夹层玻璃的耐贯通性等变得良好。此外,通过将中间膜的厚度设为3.0mm以下,而防止中间膜的厚度超过所需地变大,也容易确保透明性。中间膜的厚度更优选为200μm以上,进而优选为400μm以上。此外,更优选为2.0mm以下,进而优选为1.5mm以下。
(第2和第3树脂层的厚度)
第2树脂层、或第2和第3树脂层各层的厚度并无特别限定,优选为50μm以上且1.3mm以下。通过将上述厚度设为50μm以上,容易提高图像显示的对比度,进而可使中间膜的接合性和夹层玻璃的耐贯通性等变得良好。此外,通过将上述厚度设为1.3mm以下,而防止中间膜的厚度超过所需地变大,也容易确保透明性。就这些观点而言,第2树脂层、或第2和第3树脂层各层的厚度更优选为100μm以上,进而优选为150μm以上,此外,更优选为1mm以下,进而优选为500μm以下。再者,第2和第3树脂层的厚度可在整个中间膜中固定不变,也可有所变化,在有所变化的情形时,任一厚度均可处于上述范围内。
第2树脂层、或第2和第3树脂层的厚度分别优选为大于第1树脂层的厚度。通过使这些树脂层变厚,而容易提高图像显示的对比度,此外,也容易提高中间膜对玻璃构件的接合性。就这些观点而言,第2树脂层、或第2和第3树脂层的厚度相对于第1树脂层的厚度的比分别优选为1.2以上,更优选为1.4以上,进而优选为2以上,此外,优选为10以下,更优选为8以下,进而优选为5以下。
再者,第1、第2和第3树脂层的厚度有时有所变化,在此种情形时,上述厚度比可于任一区域内处于上述范围内,优选为上述厚度比于第1树脂层的厚度处于上述范围内(即,为150μm以下,优选为20μm以上且120μm以下,更优选为40μm以上且100μm以下,进而优选为70μm以上且90μm以下)的区域内处于上述范围内。并且,该区域可成为图像显示区域。
(聚乙烯醇缩醛树脂)
以下,对第1、第2和第3树脂层所使用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详细内容进行说明。再者,在以下说明中,对于第1、第2和第3树脂层所使用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共通构成,简单地称为“聚乙烯醇缩醛树脂”而进行说明。对于第1、第2和第3树脂层各层所使用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个别构成,称为“聚乙烯醇缩醛树脂(1)”、“聚乙烯醇缩醛树脂(2)”及“聚乙烯醇缩醛树脂(3)”而进行说明。
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利用醛对聚乙烯醇(PVA)进行缩醛化而获得。即,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优选为聚乙烯醇(PVA)的缩醛化物。聚乙烯醇(PVA)例如可通过对聚乙酸乙烯酯等聚乙烯酯进行皂化而获得。聚乙烯醇的皂化度一般为70~99.9摩尔%。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可单独使用一种,也可并用两种以上。再者,在以下说明中,有时将用以分别获得聚乙烯醇缩醛树脂(1)、(2)及(3)的PVA分别称为PVA(1)、(2)及(3)而进行说明。
PVA的平均聚合度优选为200以上,更优选为500以上,进而优选为1000以上,进而更优选为1500以上。如果将平均聚合度设为上述下限以上,则使夹层玻璃的耐贯通性变高。此外,PVA的平均聚合度优选为5000以下,更优选为4000以下,进而优选为3500以下,进而更优选为2500以下。如果将上述平均聚合度设为上述上限以下,则中间膜的成形容易。
此外,在增加增塑剂的含量的情形时,优选提高PVA的平均聚合度。因此,在第1树脂层中,例如将增塑剂的含量(1)设为55质量份以上的情形时等,也优选将PVA(1)的平均聚合度设为2000以上。
此外,PVA(1)的平均聚合度可设为较PVA(2)或PVA(2)及(3)的平均聚合度更低,也可设为相同,也可设为更高,优选为将PVA(1)的平均聚合度设为PVA(2)或PVA(2)及(3)的平均聚合度以上。如此,如果提高PVA(1)的平均聚合度,则于第1树脂层中,例如即便增加增塑剂的含量,也容易维持各种性能。
再者,聚乙烯醇的平均聚合度可通过依照JIS K6726“聚乙烯醇试验方法”的方法而求出。
缩醛化中所使用的醛并无特别限定,优选使用碳原子数为1~10的醛,更优选碳原子数为3~5的醛,进而优选为碳原子数为4或5的醛,特别优选为碳原子数为4的醛。
上述碳原子数为1~10的醛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甲醛、乙醛、丙醛、正丁醛、异丁醛、正戊醛、2-乙基丁醛、正己醛、正辛醛、正壬醛、正癸醛、苯甲醛等。其中,优选为乙醛、丙醛、正丁醛、异丁醛、正己醛或正戊醛,更优选为丙醛、正丁醛、异丁醛或正戊醛,进而优选为正丁醛或正戊醛,最优选为正丁醛。上述醛可仅使用一种,也可并用两种以上。
聚乙烯醇缩醛树脂所含的缩醛基的碳原子数并无特别限定,优选为1~10,更优选为3~5,进而优选为4或5,特别优选为4,作为缩醛基,具体而言,特别优选为丁醛基,因此,作为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优选为聚乙烯缩丁醛树脂。即,在本发明中,优选为第1树脂层中的热塑性树脂(1)为聚乙烯缩丁醛树脂,更优选为第1和第2树脂层中的热塑性树脂(1)、(2)均为聚乙烯缩丁醛树脂,进而优选为第1、第2和第3树脂层中的热塑性树脂(1)、(2)、(3)全部为聚乙烯缩丁醛树脂。
上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1)的羟基的含有率(羟基量)优选为17摩尔%以上,更优选为20摩尔%以上,此外,例如为38摩尔%以下,优选为34摩尔%以下。如果将上述羟基的含有率设为上述下限以上,则使中间膜的接合力进一步变高。此外,从使上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1)吸收增塑剂而提高夹层玻璃的隔音性的方面而言,上述羟基的含有率更优选为30摩尔%以下,进而优选为27摩尔%以下。此外,如果将上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1)的羟基的含有率设为20摩尔%以上,则反应效率变高而生产性优异。
聚乙烯醇缩醛树脂(2)及上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3)的羟基的各含有率分别例如为20摩尔%以上,优选为25摩尔%以上,更优选为28摩尔%以上。如果将上述羟基的含有率设为下限以上,则可维持隔音性,并且进一步提高弯曲刚性。此外,聚乙烯醇缩醛树脂(2)及上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3)的羟基的各含有率优选为38摩尔%以下,更优选为36摩尔%以下,进而优选为34摩尔%以下。如果将上述羟基的含有率设为上述上限以下,则于合成聚乙烯醇缩醛树脂时,容易析出聚乙烯醇缩醛树脂。
从更进一步提高隔音性的方面而言,上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1)的羟基的含有率优选为比上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2)的羟基的含有率更低。从更进一步提高隔音性的方面而言,上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1)的羟基的含有率优选为比上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3)的羟基的含有率更低。聚乙烯醇缩醛树脂(1)的羟基的含有率与聚乙烯醇缩醛树脂(2)、(3)的羟基的含有率的差的绝对值分别优选为1摩尔%以上。通过这样,可进一步提高隔音性。从此种方面而言,上述羟基的各含有率的差更优选为5摩尔%以上。上述羟基的各含有率的差的绝对值优选为20摩尔%以下。
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羟基的含有率是将键结有羟基的亚乙基量除以主链的总亚乙基量而求出的摩尔分率以百分率来表示的值。上述键结有羟基的亚乙基量例如可依照JIS K6728“聚乙烯缩丁醛试验方法”而测定。
聚乙烯醇缩醛树脂(1)的缩醛化度优选为47摩尔%以上,更优选为55摩尔%以上,进而优选为60摩尔%以上,此外,优选为85摩尔%以下,更优选为80摩尔%以下,进而优选为75摩尔%以下。如果将上述缩醛化度设为上述下限以上,则聚乙烯醇缩醛树脂(1)与增塑剂的兼容性变高。如果将上述缩醛化度设为上述上限以下,则可减少树脂中的残留醛量。再者,所谓缩醛化度,在缩醛基为丁醛基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1)为聚乙烯缩丁醛树脂的情形时,意指缩丁醛化度。
聚乙烯醇缩醛树脂(2)及聚乙烯醇缩醛树脂(3)的各缩醛化度(于聚乙烯缩丁醛树脂的情形时,为缩丁醛化度)优选为55摩尔%以上,更优选为60摩尔%以上,进而优选为63摩尔%以上,此外,优选为85摩尔%以下,更优选为80摩尔%以下,进而优选为75摩尔%以下。如果将上述缩醛化度设为上述下限以上,则使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与增塑剂的兼容性变高。如果将上述缩醛化度设为上述上限以下,则可减少树脂中的残留醛量。
上述缩醛化度是从主链的总亚乙基量中减去键结有羟基的亚乙基量和键结有乙酰基的亚乙基量,将所得的值除以主链的总亚乙基量而求出摩尔分率,将该摩尔分率以百分率来表示的值。缩醛化度(缩丁醛化度)可根据通过依照JIS K6728的“聚乙烯缩丁醛试验方法”的方法而测得的结果算出。
聚乙烯醇缩醛树脂(1)的乙酰化度(乙酰基量)优选为0.01摩尔%以上,更优选为0.1摩尔%以上。此外,从使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与增塑剂的兼容性变高,而容易大量地掺合增塑剂的方面而言,上述乙酰化度进而优选为7摩尔%以上,特别优选为9摩尔%以上。此外,聚乙烯醇缩醛树脂(1)的乙酰化度优选为30摩尔%以下,更优选为25摩尔%以下,进而优选为24摩尔%以下,特别优选为20摩尔%以下。如果将上述乙酰化度设为上述上限以下,则中间膜及夹层玻璃的耐湿性变高。
聚乙烯醇缩醛树脂(2)及聚乙烯醇缩醛树脂(3)的各乙酰化度优选为10摩尔%以下,更优选为2摩尔%以下。如果上述乙酰化度为上述上限以下,则中间膜及夹层玻璃的耐湿性变高。此外,虽并无特别限定,但优选为0.01摩尔%以上,更优选为0.1摩尔%以上。
上述乙酰化度是将键结有乙酰基的亚乙基量除以主链的总亚乙基量而求出的摩尔分率以百分率来表示的值。上述键结有乙酰基的亚乙基量例如可依照JIS K6728“聚乙烯缩丁醛试验方法”而测定。
(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
作为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可为非交联型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此外,也可为高温交联型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此外,作为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也可使用如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皂化物、乙烯-乙酸乙烯酯的水解物等的乙烯-乙酸乙烯酯改性体树脂。
关于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依照JIS K6730“乙烯-乙酸乙烯酯树脂试验方法”而测定的乙酸乙烯酯含量优选为10~50质量%,更优选为20~40质量%。通过将乙酸乙烯酯含量设为这些下限值以上,则对玻璃板等的接合性变得良好,进而,夹层玻璃的耐贯通性容易变得良好。此外,通过将乙酸乙烯酯含量设为这些上限值以下,而使中间膜的断裂强度变高,从而使夹层玻璃的耐冲击性变得良好。
(离聚物树脂)
作为离聚物树脂,并无特别限定,可使用各种离聚物树脂。具体而言,可列举:乙烯类离聚物、苯乙烯类离聚物、全氟碳类离聚物、遥爪离聚物、聚氨酯离聚物等。其中,从使夹层玻璃的机械强度、耐久性、透明性等变得良好的方面、使玻璃板为无机玻璃时的与玻璃板的接合性优异的方面而言,优选为乙烯类离聚物。
作为乙烯类离聚物,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的离聚物由于透明性与强韧性优异,所以可优选地使用。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是至少具有源自乙烯的结构单位及源自不饱和羧酸的结构单位的共聚物,也可具有源自其他单体的结构单位。
作为不饱和羧酸,可列举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顺丁烯二酸等,优选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此外,作为其他单体,可列举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1-丁烯等。
关于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如果将该共聚物所具有的所有结构单位设为100摩尔%,则该共聚物优选为具有75~99摩尔%的源自乙烯的结构单位,优选为具有1~25摩尔%的源自不饱和羧酸的结构单位。
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的离聚物是通过利用金属离子对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所具有的羧基的至少一部分进行中和或交联而获得的离聚物树脂,该羧基的中和度通常为1~90%,优选为5~85%。
作为离聚物树脂中的离子源,可列举锂、钠、钾、铷、铯等碱金属;镁、钙、锌等多价金属;优选为钠、锌。
作为离聚物树脂的制造方法,并无特别限定,可通过以往公知的制造方法进行制造。例如于使用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的离聚物作为离聚物树脂的情形时,例如于高温、高压下使乙烯与不饱和羧酸进行自由基共聚而制造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接下来,使该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与包含上述离子源的金属化合物进行反应,通过这样,可制造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的离聚物。
(聚氨酯树脂)
作为聚氨酯树脂,可列举:使异氰酸酯化合物与二醇化合物反应而获得的聚氨酯;通过使异氰酸酯化合物、二醇化合物和多元胺等链增长剂反应而获得的聚氨酯等。此外,聚氨酯树脂也可为含有硫原子的。在该情形时,可将上述二醇的一部分或全部设为选自多元硫醇及含硫多元醇中的二醇。聚氨酯树脂可使与有机玻璃的接合性变得良好。因此,在玻璃板为有机玻璃的情形时,可优选地使用。
(热塑性弹性体)
作为热塑性弹性体,可列举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脂肪族聚烯烃。作为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并无特别限定,可使用公知的。一般而言,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具有成为硬链段的苯乙烯单体聚合物嵌段和成为软链段的共轭二烯化合物聚合物嵌段或其氢化嵌段。作为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的具体例,可列举:苯乙烯-异戊二烯二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二嵌段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异戊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以及其氢化物。
上述脂肪族聚烯烃可为饱和脂肪族聚烯烃,也可为不饱和脂肪族聚烯烃。上述脂肪族聚烯烃可为以链状烯烃作为单体的聚烯烃,也可为以环状烯烃作为单体的聚烯烃。从有效地提高中间膜的保存稳定性和隔音性的方面而言,上述脂肪族聚烯烃优选为饱和脂肪族聚烯烃。
作为上述脂肪族聚烯烃的材料,可列举:乙烯、丙烯、1-丁烯、反式-2-丁烯、顺式-2-丁烯、1-戊烯、反式-2-戊烯、顺式-2-戊烯、1-己烯、反式-2-己烯、顺式-2-己烯、反式-3-己烯、顺式-3-己烯、1-庚烯、反式-2-庚烯、顺式-2-庚烯、反式-3-庚烯、顺式-3-庚烯、1-辛烯、反式-2-辛烯、顺式-2-辛烯、反式-3-辛烯、顺式-3-辛烯、反式-4-辛烯、顺式-4-辛烯、1-壬烯、反式-2-壬烯、顺式-2-壬烯、反式-3-壬烯、顺式-3-壬烯、反式-4-壬烯、顺式-4-壬烯、1-癸烯、反式-2-癸烯、顺式-2-癸烯、反式-3-癸烯、顺式-3-癸烯、反式-4-癸烯、顺式-4-癸烯、反式-5-癸烯、顺式-5-癸烯、4-甲基-1-戊烯和乙烯基环己烷等。
(增塑剂)
以下,对第1、第2和第3树脂层各层所使用的增塑剂的详细内容进行说明。再者,在以下说明中,对第1、第2和第3树脂层所使用的增塑剂(1)、(2)和(3)进行统一说明。
作为第1、第2和第3树脂层所使用的增塑剂,例如可列举:一元有机酸酯及多元有机酸酯等有机酯增塑剂、以及有机磷酸增塑剂及有机亚磷酸增塑剂等磷酸增塑剂等。其中,优选为有机酯增塑剂。上述增塑剂优选为液状增塑剂。再者,所谓液状增塑剂指在常温(23℃)、常压(1个气压)会成为液状的增塑剂。
作为一元有机酸酯,可列举二醇与一元有机酸的酯。作为二醇,可列举各亚烷基单位的碳原子数为2~4、优选为碳原子数2或3,且亚烷基单位的重复数为2~10、优选为2~4的聚亚烷基二醇。此外,作为二醇,也可为碳原子数2~4、优选为碳原子数2或3且重复单位为1的单亚烷基二醇。
作为二醇,具体而言,可列举: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四乙二醇、丙二醇、二丙二醇、三丙二醇、四丙二醇、丁二醇等。
作为一元有机酸,可列举碳原子数3~10的有机酸,具体而言,可列举:丁酸、异丁酸、己酸、2-乙基丁酸、2-乙基戊酸、庚酸、正辛酸、2-乙基己酸、正壬酸及癸酸等。
作为优选的一元有机酸酯,可列举以下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
上述式(1)中,R1及R2分别表示碳原子数2~10的有机基,R3表示亚乙基、亚异丙基或亚正丙基,p表示整数3~10。上述式(1)中的R1及R2分别优选为碳原子数5~10,更优选为碳原子数6~10。R1及R2的有机基优选为烃基,更优选为烷基。
此外,作为具体的二醇酯,可列举:乙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1,2-丙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1,3-丙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1,4-丁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1,2-丁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二乙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二乙二醇二辛酸酯、二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二丙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三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三乙二醇二辛酸酯、三乙二醇二(2-乙基戊酸酯)、三乙二醇二正庚酸酯、三乙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三乙二醇二(2-乙基丙酸酯)、四乙二醇二正庚酸酯、四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四乙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等。
此外,作为多元有机酸酯,例如可列举己二酸、癸二酸、壬二酸等碳原子数4~12的二元有机酸、与碳原子数4~10的醇形成的酯化合物。碳原子数4~10的醇可为直链,也可具有分支结构,也可具有环状结构。
具体而言,可列举:癸二酸二丁酯、壬二酸二辛酯、己二酸二己酯、己二酸二辛酯、己二酸己酯环己酯、己二酸二异壬酯、己二酸庚酯壬酯、己二酸二(2-丁氧基乙基)酯、二丁基卡必醇己二酸酯、混合型己二酸酯等。此外,也可为油改性癸二酸醇酸等。作为混合型己二酸酯,可列举由选自碳原子数4~9的烷基醇及碳原子数4~9的环状醇中的两种以上的醇制作出的己二酸酯。
作为有机磷酸增塑剂,可列举磷酸三(丁氧基乙基)酯、磷酸异癸酯苯酯及磷酸三异丙酯等磷酸酯等。
增塑剂可单独使用一种,也可并用两种以上。
上述增塑剂中,优选为选自己二酸二(2-丁氧基乙基)酯(DBEA)、三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3GO)、三乙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3GH)及三乙二醇二(2-乙基丙酸酯);更优选为选自三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3GO)、三乙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3GH)及三乙二醇二(2-乙基丙酸酯);进而优选为选自三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及三乙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特别优选为三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
[中间膜的制造方法]
中间膜可通过以下方式而制造:获得用以形成各层的树脂组成物,由树脂组成物成形出构成中间膜的各层(第1树脂层、第2树脂层、第3树脂层等)后,将各层进行层叠并一体化。此外,也可通过以下方式而制造:通过共挤出等而成形出构成中间膜的各层,并同时将各层进行层叠并一体化。
用以形成各层的树脂组成物可通过公知的方法,利用混炼装置等将热塑性树脂等树脂、视需要掺合的光扩散粒子、增塑剂、其他添加剂等构成树脂组成物的成分加以混合而获得。例如于使用共挤出机等挤出机而成形出构成中间膜的各层的情形时,可利用挤出机将构成树脂组成物的成分加以混合。
<夹层玻璃>
本发明进而提供一种夹层玻璃。本发明的夹层玻璃具备一对玻璃构件和配置于一对玻璃构件之间的中间膜。一对玻璃构件只要分别经由中间膜而接合即可。本发明的夹层玻璃的依照日本工业标准JIS R3106(2019)测定的全光线透射率(TvD)小于70%。
本发明的夹层玻璃与上述本发明的中间膜同样地,通过将全光线透射率设为小于70%,而不易对隔着中间膜而配置于相反侧的、用于显示图像的光源装置等物体进行视认,进而也可提高隐私保护性等。夹层玻璃的全光线透射率与上述夹层玻璃同样地,优选为68%以下,更优选为66%以下,此外,虽并无特别限定,但例如为10%以上,优选为20%以上,更优选为35%以上,进而优选为50%以上。
再者,夹层玻璃的全光线透射率(TvD)是依照日本工业标准JIS R3106(2019)对夹层玻璃进行测定而获得的全光线透射率的值。
此外,夹层玻璃中的中间膜的构成如上所述,所以省略其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夹层玻璃的雾度优选为35%以上。更优选为45%以上,进而优选为55%以上,特别优选为65%以上,通过使夹层玻璃的雾度处于上述范围内,在用于图像显示屏的情形时,容易以较高的对比度进行图像显示。
如图1、2所示,在夹层玻璃20、25中,各玻璃构件21、22分别层叠于中间膜10的两表面。例如,如图1所示,在具有第1树脂层11与第2树脂层12的中间膜10中,可于第2树脂层12的表面层叠一玻璃构件21,在第1树脂层11的表面层叠另一玻璃构件22。进而,如图2所示,在具有第1~第3树脂层11、12、13的中间膜15中,可于第2树脂层12的表面层叠一玻璃构件21,在第3树脂层13的表面层叠另一玻璃构件22。
(玻璃构件)
作为夹层玻璃中所使用的玻璃构件,只要使用玻璃板即可。玻璃板可为无机玻璃、有机玻璃中的任一者,优选为无机玻璃。作为无机玻璃,并无特别限定,可列举:透明玻璃、透明浮法玻璃、浮法板玻璃、强化玻璃、着色玻璃、抛光板玻璃、压花玻璃、嵌丝板玻璃、夹线板玻璃、紫外线吸收板玻璃、红外线反射板玻璃、红外线吸收板玻璃、绿色玻璃等。
此外,作为有机玻璃,一般使用被称为树脂玻璃的,并无特别限定,可列举由聚碳酸酯板、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聚酯板等构成的有机玻璃。
2片玻璃构件彼此可由同种材质构成,也可由不同的材质构成。例如也可一者为无机玻璃而另一者为有机玻璃,优选2片玻璃构件两者均为无机玻璃、或均为有机玻璃。
上述玻璃构件各自的厚度并无特别限定,优选为0.5mm以上且5mm以下,更优选为0.7mm以上且3mm以下。
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并无特别限定。例如于2片玻璃构件之间夹着中间膜,使其通过按压辊、或放入至橡胶袋进行减压抽吸,从而将残留于2片玻璃构件与中间膜之间的空气加以脱气。接下来,在约70~110℃进行预接合而获得层叠体。接下来,将层叠体放入至高压釜、或对其进行加压,从而以约120~150℃及1~1.5MPa的压力进行压接。通过这样,可获得夹层玻璃。此外,在制造上述夹层玻璃时,例如也可层叠多个树脂层并一体化而成形中间膜,并同时制造夹层玻璃。
[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用途]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即夹层玻璃)用于图像显示屏。具体而言,可将构成投影机等的光源装置发出的光照射至夹层玻璃的一面,使该照射的光被夹层玻璃用中间膜散射而于夹层玻璃上显示出图像。
图像显示屏可为背投影型,也可为前投影型,优选为背投影型。通过用作背投影型,容易实现高对比度的图像显示。
再者,背投影型的图像显示屏是对夹层玻璃的一面照射来自光源装置的光,且从夹层玻璃的另一面进行图像观察的屏幕。此外,前投影型的图像显示屏是对夹层玻璃的一面照射来自光源装置的光,且从夹层玻璃的一面(即被照射来自光源装置的光的面)进行图像观察的屏幕。
如上所述,本发明也提供一种将夹层玻璃用作图像显示屏的图像显示系统。图像显示系统具备上述夹层玻璃和对夹层玻璃的一面照射光的光源装置,通过来自光源装置的光而将图像显示于夹层玻璃。如上所述,图像显示系统可为背投影型或前投影型中的任一者,优选为背投影型。
以下,参照图3对背投影型的图像显示系统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30具备夹层玻璃31和光源装置32。夹层玻璃31可为具有上述夹层玻璃的任意构造的。图像显示系统30使光源装置32向夹层玻璃31的一面(背面31B)照射光,通过该照射光而从夹层玻璃31的另一面(正面31F)显示图像。显示于正面31F侧的图像由位于夹层玻璃31的前方的观察者OB进行视认。从正面31F显示的图像可为动画等影像,也可为由静止图像、或文字、图符、商标等构成的信息、标志等,并无特别限定。
光源装置32可使用以往用于背投影型图像显示系统的光源,例如使用能够放映出影像等各种图像的投影机。作为投影机,优选为使用作为所谓的DLP(注册商标)投影机而为人所知的使用了数字微镜装置的影像显示系统等。
此外,在显示固定图符、固定信息等不使所放映出的图像发生变化的情形时,无需使用投影机,也可使用将与图像相应的一定的光照射至夹层玻璃31的光源装置。
再者,如果为背投影型,则被照射至夹层玻璃31的光是与对显示图像进行左右反转而成的图像所对应的光。关于照射与经左右反转的图像对应的光的方法,并无特别限定,可通过调整图像信号而使其左右反转,也可使用反转镜等。
于图像显示系统30中,从光源装置32发出的光可直接照射至夹层玻璃31,也可经由反射镜、反转镜等光学构件而照射至夹层玻璃31。
本发明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及夹层玻璃可用于各种领域,例如用于各种窗玻璃。更具体而言,可用于汽车、轨道车辆、航空器、船舶等交通工具用窗玻璃、或建筑用窗玻璃等。通过将夹层玻璃用中间膜或夹层玻璃用于各种窗玻璃,可于窗玻璃显示影像、信息、标志等各种图像。此外,也可用作家电设备等各种电气设备的显示器。其中,优选为用于窗玻璃,更优选为用于汽车的窗玻璃。作为汽车的窗玻璃,由于全光线透射率小于70%,所以优选为侧窗玻璃、后窗玻璃,更优选为后窗玻璃。此外,如上所述,在将第1树脂层设置于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一部分区域的情形时,用于前窗玻璃也优选。
例如,在用于建筑用窗玻璃的情形时,可将光源装置设置于建筑物内部,对窗玻璃的内侧表面照射来自光源装置的光,而于窗玻璃的外侧面显示各种图像。同样地,在用于交通工具用窗玻璃的情形时,可将光源装置设置于交通工具内部,在窗玻璃的外侧面显示各种图像。
此外,也可对建筑、交通工具用的窗玻璃的外侧面照射来自光源装置的光,而于窗玻璃的内侧面显示图像。具体而言,也可将光源装置设置于汽车的引擎盖、行李箱等,而从外侧对侧窗玻璃、后窗玻璃等照射光,从而于这些玻璃的内侧面显示图像。
此外,使用了本发明的中间膜的窗玻璃虽使光穿透,但不易隔着窗玻璃视认人或物体,因此也可用作隐私保护性较高的窗玻璃。
<另一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
本发明的另一方式例如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等各种车辆的、利用了交通工具用玻璃的图像显示系统,从而提供以下的图像显示系统。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例如可通过简单的构成向车外或车内传达各种信息、或显示各种图像。
以下,对另一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另一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具备显示用玻璃和对显示用玻璃的一面照射光的光源装置,且通过来自光源装置的光将图像显示于显示用玻璃。显示用玻璃用于汽车等各种车辆的窗玻璃等的交通工具用玻璃。
图像显示系统中的显示用玻璃可具有含光扩散粒子的层。当显示用玻璃被照射来自光源装置的光时,因光扩散粒子而产生光散射,从而于显示用玻璃上显示图像。
再者,含有光扩散粒子的层可设置于显示用玻璃的所有区域,也可设置于显示用玻璃的一部分区域。
图像显示系统将显示用玻璃用作图像显示屏的投影系统,且可将显示用玻璃用作背投影型图像显示屏。背投影型图像显示屏是来自光源装置的光入射至显示用玻璃的一面,且从显示用玻璃的另一面进行图像观察的屏幕。来自光源装置的光与所显示的图像对应的可见光。此外,从光源装置照射的光可为单色光,优选为由多种颜色组合而成的光。通过将从光源装置照射的光组合成多种颜色,使得显示用玻璃也可显示全彩图像。
再者,优选显示用玻璃的供入射来自光源装置的光的一面为车内侧的面,另一面为车外侧的面,图像为向车外显示,但也可反的。即,也可将图像显示于显示用玻璃的车内侧的面而向车内显示图像,并且对其相反侧的面入射来自光源装置的光。
图像显示系统中的显示用玻璃可通过具有上述光扩散粒子而具有乳白色,此外,也可为通过具有下述着色剂而适当地着色为乳白色的方式。
图像显示系统中的显示用玻璃的全光线透射率(TvD)例如小于70%。通过使全光线透射率小于70%,而使显示用玻璃充分地产生光散射,从而能够以较高的对比度进行图像显示。此外,不易隔着显示用玻璃而视认车体内部等,所以也可提高隐私保护性。就这些观点而言,图像显示系统中的显示用玻璃的全光线透射率(TvD)优选为50%以下。此外,上述全光线透射率(TvD)并无特别限定,例如为10%以上,优选为20%以上。通过将全光线透射率(TvD)设为这些下限值以上,而容易以较高的对比度向车外进行图像显示。再者,在本发明中,全光线透射率(TvD)是依照日本工业标准JIS R3106(2019)所测得的值。
关于图像显示系统中的显示用玻璃,如上所述,其全光线透射率较低,因此设置于无需较高的透明性的位置。
再者,如上所述,在将设置有含光扩散粒子的层的区域(也称为光扩散区域)局部地设置的情形时,图像显示系统中的显示用玻璃的全光线透射率(TvD)指光扩散区域的全光线透射率(TvD)。在该情形时,未设置含有光扩散粒子的层(即下述第1树脂层)的区域(也称为透明区域)的全光线透射率(TvD)优选为70%以上,更优选为75%以上,进而优选为80%以上,此外,从实用方面而言为99%以下,优选为97%以下。如此,通过设置全光线透射率(TvD)较高的区域,即便将显示用玻璃制成前窗玻璃等,也可防止成为驾驶的障碍。
此外,关于光扩散区域,如下所述,有时设置第1树脂层的厚度逐渐变化的区域,而使得全光线透射率根据位置的不同而不同,在此种情形时,可使一部分区域的全光线透射率处于上述范围内,优选为使全光线透射率最低的区域处于上述数值范围。
图像显示系统中的光源装置可使用以往背投影型图像显示系统所用的光源,例如使用能够放映出影像等各种图像的投影机。作为投影机,优选为使用作为所谓的DLP(注册商标)投影机而为人所知的使用了数字微镜装置的影像显示系统等。
图像显示系统可具备触控传感器。触控传感器是对利用手指等进行的对显示用玻璃的触碰动作进行检测的传感器。触控传感器所检测的触碰动作未必需要使手指等接触显示用玻璃。即,触控传感器也可对使手指等接近到显示用玻璃的规定位置的行为进行检测。触控传感器的方式并无特别限定,为IR型传感器、手势检测型、超声波型等。
此外,图像显示系统也可具备控制部,该控制部由公知的处理器等构成,且基于触控传感器的输入而对汽车、安装于汽车的各种机器的动作、显示用玻璃的显示等进行控制。此外,图像显示系统也可具备存储部、发送部等,上述存储部由内存等构成且存储触控传感器的输入信息;上述发送部由天线等无线通信机器构成且将触控传感器的输入信息发送至车外。
以下,针对图像显示系统,参照实施方式来对图像显示系统的应用例更详细地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图4、5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以下,有时简称为图像显示系统60)。在第1实施方式中,将图像显示系统60应用于汽车,将显示用玻璃设置于汽车的侧面部。本实施方式中的汽车为箱式。汽车的内部例如由供设置前排座椅的前方部分、与其后方部分构成,后方部分一般成为供收纳行李的载物台部分。
于汽车的侧面部设置有前侧车门62A,该前侧车门62A设置有前侧窗玻璃61A,显示用玻璃65配置于其后方。再者,在前侧车门62A的后方设置有后侧车门,显示用玻璃65可设置于后侧车门,但如图5所示未必需要设置后侧车门。显示用玻璃65通过照射来自光源装置63的光而显示影像等图像。图像向车外显示,例如显示广告等。
再者,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由于汽车为箱式,所以可充分增大显示用玻璃的面积,因此适合广告显示。其中,汽车不限于箱式,可为任意类型的汽车。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光源装置63只要配置在能够对显示用玻璃65照射光的位置即可,在本实施方式中可设置于汽车的顶面64,更具体而言,可设置于汽车内部的后方部分(例如载物台部分)的顶面。
[第2实施方式]
图6、7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以下,有时简称为图像显示系统70)。在第2实施方式中,将图像显示系统70应用于货车,将显示用玻璃75设置于货车的背面。
具体而言,货车具备:驾驶室71,其具备驾驶座等;及载物台72,其位于驾驶室71的后方。载物台72是具有车顶(顶面72T)的箱型,且载物台72的背面72B的至少一部分由显示用玻璃75构成。再者,例如,如图7所示,背面72B由双开门的2扇拉门72C、72D构成。并且,显示用玻璃75由构成该拉门72C、72D各自的一部分的2片玻璃75A、75B构成,拉门72C、72D关闭时由2片玻璃75A、75B构成1个屏幕,但并不限于该方式,例如显示用玻璃75也可仅设置于一扇拉门。此外,背面的拉门无需由2扇构成,也可为1扇。
光源装置73设置于载物台72的内部,比如,可设置于载物台72的顶面72T等。显示用玻璃75通过被照射来自光源装置73的光而显示影像等图像。图像向车外显示。
于本实施方式中,将未图标的拍摄装置设置于货车,通过拍摄装置来拍摄货车前方。将由拍摄装置拍摄到的拍摄图像传送至光源装置73,使光源装置73照射与拍摄图像对应的光即可。接下来,将该拍摄图像显示于显示用玻璃75即可。货车一般车高较高,有时会阻碍后方汽车等所见的视野,但通过如上所述将前方视野的图像显示于显示用玻璃75,可消除由货车导致的前方视野不良。
其中,显示于显示用玻璃75的图像不限于前方视野的图像,也可为广告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由于汽车为货车,所以可充分增大显示用玻璃75的面积,因此也适合显示广告。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用玻璃75呈设置于载物台72的背面72B的方式,但显示用玻璃75也可设置于载物台72的侧面。显示于侧面的显示用玻璃75的图像例如可为广告等。
[第3实施方式]
图8、9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以下,有时简称为图像显示系统80)。在第3实施方式中,将图像显示系统80应用于小货车,且将显示用玻璃设置于小货车的背面。
小货车具备驾驶室81和位于驾驶室81的后方的载物台82,载物台82不具有车顶。在本实施方式中,驾驶室81的后窗玻璃85被用作显示用玻璃。此外,光源装置83设置于车内(即驾驶室81的内部),比如,设置于驾驶室81的车顶84即可。更具体而言,设置于驾驶室81的背面附近、或驾驶室81内部的后排座椅的上方等即可。
显示用玻璃(后窗玻璃85)通过照射来自光源装置83的光而显示影像等图像。图像向车外显示,而可提供显示各种影像而娱乐性较高的汽车。此外,后窗玻璃85也可显示广告等。
[第4实施方式]
图10、11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以下,有时简称为图像显示系统90)。在第4实施方式中,将图像显示系统90应用于汽车,且将前窗玻璃91用作图像显示系统90的显示用玻璃。
光源93配置于汽车的车内,对构成显示用玻璃的前窗玻璃91照射光。如图10所示,光源93例如配置于汽车的车顶94、仪表盘95的内部、或其等两处等。在光源93设置于车顶94的情形时,光源93可设置于地图灯部分等的灯部分。即,可设置于覆盖用以对室内进行照明的灯的灯罩98的内侧等。
再者,光源93只要能够对下述图像显示区域照射光即可,例如设置于车顶94的光源93可对前窗玻璃91的上端部分91A照射光,设置于仪表盘95的内部的光源93可对前窗玻璃91的下端部分91B照射光。
于本实施方式中,前窗玻璃91通过照射来自光源93的光而显示图像。再者,供显示图像的区域(图像显示区域)可为不妨碍驾驶员视野的区域,具体而言,如图11中以实线所示,图像显示区域为前窗玻璃91的上端部分91A、前窗玻璃91的下端部分91B、或其两者。再者,上端部分91A、下端部分91B分别可相对于前窗玻璃91的总高度例如具有5~35%的高度的区域。
再者,前窗玻璃91(显示用玻璃)可为,使图像显示区域成为光扩散区域,至少使上端部分91A与下端部分91B之间的中央部分成为上述透明区域。通过制成此种构成,可防止设置于前窗玻璃91的光扩散区域妨碍到驾驶。
作为显示于前窗玻璃91的图像,可列举朝向车外的信息97。作为朝向车外的信息97,可列举朝向周围的汽车、行人、轻型车等的信息。再者,所谓轻型车指自行车、摩托车等。具体而言,如图11所示,可显示将汽车的驾驶状况或今后的动作传达给其他汽车、行人、轻型车等的信息等,如“请先行”等。再者,信息97无需由文字构成,也可由图案构成,也可由文字与图案构成。
关于信息97,例如可在设置于汽车内的内存中预先存储1个或多个候选信息,根据驾驶员等乘员的开关操作等而叫出候选信息中的至少1个并显示于显示用玻璃。
此外,也可于汽车内设置麦克风,而基于由麦克风输入的声音将信息显示于发光玻璃。此处,可将所输入的声音直接显示于发光玻璃,也可基于所输入的声音从多个候选信息中选择1个或1个以上的信息而显示于发光玻璃。
[第5实施方式]
图12、13表示第5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以下,有时简称为图像显示系统100)。在第5实施方式中,将图像显示系统100应用于汽车,且将后窗玻璃101用作图像显示系统100的显示用玻璃。
光源103配置于汽车的车内,对构成显示用玻璃的后窗玻璃101照射光。如图12所示,光源103例如设置于汽车的车顶104等,具体而言,设置于后窗玻璃101的附近。在本实施方式中,后窗玻璃101会因来自光源103的光入射,而将与该光对应的图像显示于后窗玻璃101。
作为显示于后窗玻璃101的图像,可列举朝向车外的信息107。作为朝向车外的信息107,可列举朝向周围的汽车、行人、轻型车等的信息。具体而言,可显示将汽车的驾驶状况或今后的动作、紧急信息等传达给其他汽车、行人、轻型车等的信息等。
作为信息107,如图13所示,可由图案等构成,也可如第4实施方式所示那样由文字构成,也可为图案与文字的组合。作为图案,如图13所示,可显示表示左转、回转、停止意思的图案,也可为图释等。
信息107可与第4实施方式同样地,例如基于开关操作或声音输入而显示。
[第6实施方式]
图14~17表示第6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以下,有时简称为图像显示系统110)。在第6实施方式中,将图像显示系统110应用于汽车,且将侧窗玻璃111用作图像显示系统110的显示用玻璃。侧窗玻璃111一般设置于车侧车门112的上部。
此外,作为侧窗玻璃111,典型而言,有设置于前侧车门112A的前侧窗玻璃111A、设置于后侧车门112B的后侧窗玻璃111B等。在侧窗玻璃111中,如图15所示,可使后侧窗玻璃111B成为显示用玻璃。关于图像显示系统中的显示用玻璃,如上所述,其全光线透射率较低,但通过将其设置于后侧窗玻璃111B,而不会妨碍驾驶员的视野。
光源113配置于汽车的车内,而对构成显示用玻璃的侧窗玻璃111照射光。如图14所示,光源113例如设置于汽车的车侧车门112、或车顶114等。再者,在图14中,示出了将光源113设置于车侧车门112及车顶114两处的方式,但通常设置于车侧车门112及车顶114中的任一处。在将光源113设置于车顶114的情形时,光源113例如可设置于灯部分等。即,可设置于覆盖用以对室内进行照明的灯的灯罩等的内侧。从容易对后侧窗玻璃111B照射光的方面而言,灯部分可为被称为顶灯的设置于前排座椅的后方部分(例如后排座椅)的上方的灯。
此外,在将光源113设置于车侧车门112的情形时,光源113可设置于车侧车门饰板112C的内部等,具体而言,可为了对后侧窗玻璃111B照射光而设置于后侧车门112B。
如图15所示,显示于车侧车门112的图像是用以朝向车外显示的图像,如图15~17所示,例如由1个文字以上的文字、1个以上的图案、或它们的组合构成。再者,文字或图案也可为符号、图符、图形、图画等。
作为显示于车侧车门112的图像,更具体而言,可列举:信息、输入操作键、文字输入位置导引等。
本实施方式中的信息主要是朝向坐进汽车前、或从汽车下车后的驾驶员等乘员的信息。作为信息,可列举:文章、图案、文章与图案的组合等。具体而言,可列举:朝向乘员的问候语、表示汽车状态的信息、警告信息、娱乐信息等。各显示用玻璃可显示1个以上的信息。
作为信息的具体例,如图15、16所示,可列举:“欢迎开门”、“你好Dylan”、“早安”、“祝你晚上愉快”等问候语120A;表示车门的开关状态的信息120B、表示充电率等电池状态的信息120C、表示剩余燃料的信息120D、表示轮胎气压的状态的信息120E等各种表示汽车状态的信息;表示需要进行维护、充电、轮胎更换的警告信息120F;表示汽车的制造商等的商标120G;QR码(注册商标)120H、条形码(未图示)等代码字符等。代码字符也可表示周边商店信息等娱乐信息。此外,也能够以代码字符以外的形式表示娱乐信息。
作为输入操作键,如图17所示,可列举键钮121。输入操作键未图标,可为数字小键盘、或键盘等。此外,作为文字输入位置导引,可列举空白文本框122等,该空白文本框122用于表示用以通过手指的动作而输入签名等文字的空白位置,文字输入位置导引也可为箭头或下划线等,也可利用由文字等所形成的信息来表示。
操作键或文字输入位置导引可与触控传感器组合使用。即,通过触控传感器检测对操作键进行触碰的动作,根据该触控传感器的输入信息而控制汽车的动作、或将输入信息存储至汽车内部的存储部、或将输入信息发送至车外等。此外,也可根据输入信息而变更显示用玻璃的显示、或对设置于汽车的各种机器的动作进行控制。
更具体而言,可通过操作键而输入密码或个人识别号码等,通过这样,解除汽车的锁定。此外,可在位于文字输入位置导引的空白处填写密码或署名,通过这样,解除汽车的锁定。此外,也可在对特定的操作键进行触碰动作时,切换显示用玻璃所显示的图像。
再者,触控传感器无需与操作键或文字输入位置导引组合使用,例如也可通过对侧窗玻璃进行触碰动作而开始图像显示。其中,对侧窗玻璃开始图像显示不限于触碰动作,也可通过使接近汽车钥匙等行为而开始。
此外,如图17所示,操作键或文字输入位置导引也可与信息123一并显示于同一侧窗玻璃111(例如后侧窗玻璃)。根据此种构成,通过信息123而显示操作键的操作、或应输入至由文字输入位置导引所示的空白处的信息,所以可提高可用性。
例如在图17的显示方式中,在能够同意契约内容的情形时,表示应于空白处进行署名的信息123与空白文本框122一并被显示,因此乘员只要根据该信息123进行署名即可。再者,图17所示的显示方式例如可应用于出租车或共享汽车用汽车等。
[第7实施方式]
图18~20表示第7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以下,有时简称为图像显示系统130)。在第7实施方式中,将图像显示系统130应用于自驾车,且于自驾车的外周面的一部分设置显示用玻璃135。显示用玻璃135可为设置于自驾车的前面的前窗玻璃,也可为设置于自驾车的背面的后窗玻璃,也可为设置于自驾车的侧面的侧窗玻璃。再者,在图19中,示出了前窗玻璃成为显示用玻璃135的方式,在图20中,示出了侧窗玻璃成为显示用玻璃135的方式。
此外,自驾车例如可作为最后一英里路(Last One Mile)货车等运送货车来使用,也可为用于其他用途的自驾车。
如图18所示,光源133配置于自驾车的车内,而对显示用玻璃135照射光。如图18所示,光源133例如可设置于自驾车的车顶134等。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用玻璃135也会因来自光源133的光入射,而显示与该光对应的图像。
显示于显示用玻璃135的图像可为朝向车外的信息、影像、广告等。作为信息,在驾驶中,可显示其驾驶状况等。此外,在达到目的地后,可显示行李的序号等序号等。
此外,如第6实施方式(参照图17)所示,图像可为输入操作键、文字输入位置导引等,如第6实施方式中所说明,也可为输入操作键或文字输入位置导引与信息等的组合。在显示输入操作键、文字输入位置导引的情形时,图像显示系统130可如第6实施方式中详细说明那样进而具备触控传感器。
例如,在自驾车被用作运送货车,且显示输入操作键、文字输入位置导引作为图像的情形时,通过输入操作键而输入个人识别号码、密码、或依照文字输入位置导引而输入署名、个人识别号码、密码,通过这样,可解除自驾车的钥匙。接下来,例如自驾车的拉门打开,从而可取行李。根据此种构成,如果由行李的接收人解除自驾车的钥匙,则即便无交付人,也可配送行李。此外,当行李的接收人依照文字输入位置导引等进行署名时,图像显示系统130也能够将该署名信息保存于存储部等中、或通过发送部而发送至外部。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自驾车的窗玻璃的显示用玻璃的全光线透射率较低,因此不易从外部看到货物,所以可确保隐私性。
[第8实施方式]
图21、22表示第8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以下,有时简称为图像显示系统140)。在第8实施方式中,将图像显示系统140应用于汽车,显示用玻璃145可于汽车的驾驶座的前方作为仪表板而与驾驶座对向配置。并且,光源装置143配置于比显示用玻璃145更靠近前方侧。此外,在显示用玻璃145的前方设置供将各种零件收纳于内部的收纳部146,光源装置143也被收纳于收纳部146的内部。
根据以上构成,来自光源装置143的光会入射至显示玻璃145的与驾驶座对向的面(即车内侧的面)的相反侧面,基于该入射光而于显示用玻璃145的与驾驶座对向的面显示图像。
显示于显示用玻璃145的图像可包含向驾驶员显示汽车状态的各种仪器类的图像,具体而言,可列举:速度显示器、燃料剩余量显示器、引擎转速显示器、行驶距离显示器等。此外,也可显示汽车的音响类或汽车导航系统类显示器、或用以操作它们的键钮等。此外,也可显示用以对方向指示器、除霜器、除雾器、雨刷等的开关、窗玻璃的开关、车门的开关等进行操作的键钮等。
与第6实施方式同样地,图像显示系统140也可具备触控传感器,也可基于触控传感器的输入并通过控制部对汽车的动作、或安装于汽车的各种机器(音响类、汽车导航系统类等)的动作进行控制。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触控传感器,使得仪表板的可用性进一步提高。
以上所说明的第1~第8实施方式仅表示图像的显示方式的一例,也可于各车辆的显示用玻璃显示任意图像。此外,关于触控传感器,示出了在第6和第8实施方式中应用于汽车的侧窗玻璃或仪表板的示例,也可应用于汽车的后窗玻璃等其他窗玻璃。此外,也可将图像显示系统应用于汽车或自驾车以外的交通工具,例如也可将汽车或自驾车以外的车辆的窗玻璃制成显示用玻璃。
[图像显示系统中的显示用玻璃的构成]
接下来,对另一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中所使用的显示用玻璃的构成进行详细说明。图像显示系统中的显示用玻璃可具有含光扩散粒子的层,优选为夹层玻璃。夹层玻璃具备2片玻璃构件和配置于2片玻璃构件之间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且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使2片玻璃构件接合。
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可具有单层构造,也可具有多层构造,任一情形均只要具有至少1层含有光扩散粒子的层(第1树脂层)即可。
将优选的夹层玻璃的构成示在图23、24。如图23所示,夹层玻璃150具备第1玻璃构件151A、第2玻璃构件151B和配置于这些玻璃构件151A、151B之间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153。夹层玻璃用中间膜153可从第1玻璃构件151A侧起依序具备第2树脂层155、含有光扩散粒子的第1树脂层154和第3树脂层156,且第2和第3树脂层155、156分别接合于第1和第2玻璃构件151A、151B。
此外,夹层玻璃150除具备上述第1~第3树脂层154~156以外也可具备第4树脂层157。在该情形时,夹层玻璃用中间膜153可从第1玻璃构件151A侧起依序具备第4树脂层157、第2树脂层155、含有光扩散粒子的第1树脂层154和第3树脂层156,且第4和第3树脂层157、156分别接合于第1和第2玻璃构件151A、151B。
进而,虽未图示,但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可为2层构造,例如在图23所示的构成中,可省略第3树脂层156,在该情形时,可使第2和第1树脂层155、154分别接合于第1和第2玻璃构件151A、151B各者。
再者,夹层玻璃150,来自光源装置的光从第2玻璃构件151B侧的表面入射,且于第1玻璃构件151A的表面进行图像显示为宜。
光扩散粒子只要为能够使入射至夹层玻璃(显示用玻璃)的光散射的化合物,则无特别限制,具体而言,可列举:碳酸钙、二氧化硅、氧化钛、玻璃薄片、云母、氧化铝、铝等无机物。这些化合物可单独使用一种,也可并用两种以上。其中,从光散射性等方面而言,优选为碳酸钙、二氧化硅、或氧化钛,更优选为碳酸钙。
含有光扩散粒子的层(即第1树脂层)中的光扩散粒子的浓度并无特别限定,例如为6~50质量%。
此外,在图23所示的夹层玻璃150中,可使树脂层154~156中的任一者含有着色剂,优选为第1树脂层154或第2树脂层155含有着色剂。同样地,在上述2层构造的情形时,也优选为第1树脂层154或第2树脂层155含有着色剂。
进而,在图24所示的夹层玻璃150中,可使树脂层154~157中的任一者含有着色剂,优选为第4树脂层157含有着色剂。
如此,如果于含有光扩散粒子的第1树脂层含有着色剂、或于配置于比该第1树脂层更靠近观察侧的树脂层含有着色剂,则所显示的图像成为更高对比度,此外,可有效地显示图像。
各树脂层中的着色剂的浓度例如为0.005~0.4质量%。
各树脂层中,光扩散粒子及着色剂可分散于构成树脂层的树脂成分而掺合。
其中,无需于构成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树脂层含有着色剂,例如可于玻璃构件中的任一者的表面具有着色层,也可使用包含着色剂的玻璃作为玻璃构件。着色层优选为设置于第1玻璃构件151A的表面。根据此种方式,着色层配置于比第1树脂层更靠近观察侧,而使所显示的图像成为更高对比度,此外,可有效地显示图像。
再者,着色层可设置于第1玻璃构件151A的中间膜侧的面(在图23、24中为下表面),也可设置于玻璃构件151A的与中间膜侧的面相反侧的面(在图23、24中为上表面)。
着色层是形成于玻璃构件的表面的被膜,只要含有着色剂,便可为任意方式,该被膜可视需要含有热固化性树脂、热塑性树脂等粘合剂成分,也可进而适当地含有添加剂。
作为着色剂,可使用颜料、染料等色素,其中,优选为包含碳类材料。通过包含碳类材料,而有效地吸收杂散光,从而容易进一步提高图像显示的对比度。作为碳类材料,优选为碳黑。
此外,作为着色剂,也可将碳黑等碳类材料与碳类材料以外的其他色素加以组合而使用。通过此种着色剂的组合,可提高图像显示的对比度并且将夹层玻璃着色成所需的颜色,从而可提高设计性。
作为各树脂层所使用的树脂,可使用热塑性树脂。此外,作为热塑性树脂,可列举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离聚物树脂、聚氨酯树脂和热塑性弹性体等,其中,优选为聚乙烯醇缩醛树脂。
构成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各树脂层可含有增塑剂。此外,各树脂层也可分别进而视需要含有耐湿性提升剂、接合力调整剂、红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光稳定剂、荧光增白剂、结晶成核剂、分散剂等添加剂。
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厚度并无特别限定,优选为0.2~3.0mm。
此外,在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具有多层构造的情形时,第1树脂层的厚度优选为20~250μm,优选为150μm以下。此外,第2和第3树脂层各层的厚度并无特别限定,优选为50μm~1.5mm。此外,第4树脂层的厚度并无特别限定,优选为50μm~1.5mm。
此外,作为夹层玻璃中所使用的玻璃构件(第1和第2玻璃构件151A、151B),只要使用玻璃板即可。玻璃板可为无机玻璃、有机玻璃中的任一者,优选为无机玻璃。作为无机玻璃,并无特别限定,可列举:透明玻璃、透明浮法玻璃、浮法板玻璃、强化玻璃、着色玻璃、抛光板玻璃、压花玻璃、嵌丝板玻璃、夹线板玻璃、紫外线吸收板玻璃、红外线反射板玻璃、红外线吸收板玻璃、绿色玻璃等。
此外,作为有机玻璃,一般使用被称为树脂玻璃的,并无特别限定,可列举由聚碳酸酯板、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聚酯板等构成的有机玻璃。
上述玻璃构件各自的厚度并无特别限定,优选为0.5~5mm,更优选为0.7~3mm。
再者,如上所述,含有光扩散粒子的第1树脂层可形成于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整面,但也可形成于部分区域。例如,如图23、24所示,在中间膜具有第1~第3树脂层的情形时,可于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一部分区域设置第1树脂层,而于其他区域不设置第1树脂层。即,在图23所示的构成中,中间膜可设置由第2和第3树脂层155、156这2层构成的部分和由第1~第3树脂层154~156这3层构成的部分。此外,在图24所示的构成中,中间膜可设置由第2~第4树脂层155~157这3层构成的部分和由第1~第4树脂层154~157这4层构成的部分。
再者,中间膜可具有第1树脂层的厚度固定不变的区域和厚度逐渐变化的区域(例如从上述厚度固定不变的区域起厚度逐渐减少的区域)中的一者,可仅具有上述中的一者,也可具有厚度固定不变的区域及厚度逐渐变化的区域这两者。此外,从使图像的对比度变得稳定的方面而言,优选为至少具有厚度固定不变的区域。
根据以上图像显示系统,可通过简单的构成向车外或车内传达各种信息、或显示各种图像。此外,通过与触控传感器进行组合,可提高可用性。
实施例
通过实施例而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受这些示例任何限定。
再者,各种物性的测定及评价进行如下。
[全光线透射率(TvD)]
全光线透射率(TvD)依照日本工业标准JIS R3106(2019)而测定。具体而言,使用分光亮度计(Hitachi High-Tech Science公司制造的“U-4100”),以使积分球接收所有穿透的光线的方式使夹层玻璃平行地密接于积分球的开口部,从而测定分光透射率。根据所获得的上述分光透射率算出全光线透射率。
[投影性]
从DLP投影机(精工爱普生公司制造,商品名“EB-1780W”)对各实施例、比较例中所获得的夹层玻璃的一面照射光而于夹层玻璃放映出图像。从夹层玻璃的另一面侧观察所放映出的图像,并根据以下评价基准进行评价。
0:无法判别图像。
1:大致能够判别出在放映什么。
2:虽能够确实地判别出所放映出的图像,但看起来稍微模糊。
3:在周边黑暗的情形时,能够非常清晰地显示图像。
4:能够非常清晰地显示图像。
各实施例、比较例中所使用的成分如下所述。
(聚乙烯醇缩醛树脂)
PVB1:利用正丁醛对平均聚合度1700的聚乙烯醇进行缩醛化而获得的聚乙烯缩丁醛树脂。羟基量、乙酰化度和缩丁醛化度如表1所记载。
PVB2:利用正丁醛对平均聚合度2300的聚乙烯醇进行缩醛化而获得的聚乙烯缩丁醛树脂。羟基量、乙酰化度和缩丁醛化度如表1所记载。
(增塑剂)
3GO:三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
(光扩散粒子)
碳酸钙(1)(Maruo Calcium公司制造的“Super﹟1500”,中值粒径4μm)
碳酸钙(2)(Maruo Calcium公司制造的“Super﹟2000”,中值粒径2μm)
二氧化硅(Tosoh Silica公司制造的“Nipsil E170”,平均粒径3μm)氧化钛(石原产业公司制造的“CR-50”,平均粒径0.25μm)
[实施例1]
(中间膜的制作)
在共挤出机中,将100质量份的作为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PVB1、40质量份的作为增塑剂的3GO和作为光扩散粒子的碳酸钙进行混炼而获得第1树脂层用树脂组成物。此处,碳酸钙以相对于第1树脂层总量的含量成为10.7质量%的方式进行添加。此外,在共挤出机中,将100质量份的作为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PVB1和40质量份的作为增塑剂的3GO进行混炼而获得第2和第3树脂层用树脂组成物。
在上述共挤出机中对所获得的第1~第3层用树脂组成物进行共挤出,通过这样,获得由厚度325μm的第2树脂层、厚度150μm的第1树脂层和厚度325μm的第3树脂层构成的3层构造的中间膜。
(夹层玻璃的制作)
依照日本工业标准JIS R3202(2011)准备2片透明玻璃(纵10cm×横10cm×厚2.5mm,可见光透射率90.4%,中央硝子公司制造),利用2片透明玻璃夹住所制作的中间膜而获得层叠体。将该层叠体放入至橡胶袋内,以2.6kPa的真空度进行20分钟脱气后,在脱气状态下移至烘箱内,进而于90℃保持30分钟并进行真空加压而对层叠体进行暂时压接。在高压釜中在135℃及压力1.2MPa的条件下对暂时压接过的层叠体进行20分钟压接,而获得由玻璃板/第2树脂层/第1树脂层/第3树脂层/玻璃板构成的夹层玻璃。
[实施例2~12、比较例2]
将用于各树脂组成物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种类、增塑剂的掺合量、光扩散粒子的掺合量、各树脂层的厚度如表1所记载进行变更,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实施。
[比较例1]
于挤出机中,将100质量份的作为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PVB1、40质量份的作为增塑剂的3GO和作为光扩散粒子的碳酸钙(1)进行混炼而获得第1树脂层用树脂组成物。此处,碳酸钙以相对于第1树脂层总量的含量成为3.0质量%的方式进行添加。在上述挤出机中,将所获得的第1树脂层用树脂组成物挤出,通过这样,获得由厚度800μm的第1树脂层单层构成的中间膜。其后,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作夹层玻璃,获得由玻璃板/第1树脂层/玻璃板构成的夹层玻璃。
[表1]
※增塑剂的含量是各树脂层中的相对于聚乙烯醇缩醛树脂100质量份的含量(质量份)。
※光扩散粒子的含量是第1树脂层中的光扩散粒子的浓度(质量%)和整个中间膜中的光扩散粒子的浓度(质量%)。
如上所述,在各实施例中,通过使用多层的具有特定构成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投影性变得良好,如果用作图像显示屏,则能够以高对比度显示图像。相对于此,在各比较例中,由于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为单层、或全光线透射率较高,所以如果用作图像显示屏,则无法以高对比度显示图像。
附图符号说明
10,15:夹层玻璃用中间膜
11:第1树脂层
12:第2树脂层
13:第3树脂层
20,25,31:夹层玻璃
21,22:玻璃构件
30:图像显示系统
32:光源装置
OB:观察者

Claims (16)

1.一种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具有2层以上的树脂层,
所述树脂层包含厚度为150μm以下的第1树脂层,该第1树脂层包含树脂和光扩散粒子,
利用依照2011年日本工业标准JIS R3202准备的2片透明玻璃夹持所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而成的夹层玻璃的、依照2019年日本工业标准JIS R3106测定的全光线透射率小于70%,
所述光扩散粒子的中值粒径为1.5μm以上且50μm以下,
若将所述第1树脂层中的光扩散粒子的浓度设为C,并将所述第1树脂层的厚度设为T,则满足以下式(1)的关系,
500 ≤ C×T ≤ 3600 (1),
其中,C的单位为质量%,T的单位为μm。
2.一种夹层玻璃用中间膜,是在影像显示屏中使用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
其具有2层以上的树脂层,
所述树脂层包含第1树脂层,该第1树脂层包含树脂和光扩散粒子,
利用依照2011年日本工业标准JIS R3202准备的2片透明玻璃夹持所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而成的夹层玻璃的、依照2019年日本工业标准JIS R3106测定的全光线透射率小于70%,
所述光扩散粒子的中值粒径为1.5μm以上且50μm以下,
若将所述第1树脂层中的光扩散粒子的浓度设为C,并将所述第1树脂层的厚度设为T,则满足以下式(1)的关系,
500 ≤ C×T ≤ 3600 (1),
其中,C的单位为质量%,T的单位为μ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所述第1树脂层的厚度为150μm以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所述第1树脂层中的光扩散粒子的浓度为5质量%以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所述光扩散粒子包含碳酸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具有第1树脂层以外的树脂层,
所述第1树脂层以外的树脂层配置于从光源装置发出的光入射的那面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具备分别含有树脂的第2树脂层和第3树脂层,
所述第1树脂层配置于所述第2树脂层和第3树脂层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用于背投影型的影像显示屏。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所述第1树脂层中的光扩散粒子的浓度为5质量%以上。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所述光扩散粒子包含碳酸钙。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具有第1树脂层以外的树脂层,
所述第1树脂层以外的树脂层配置于从光源装置发出的光入射的那面侧。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具备分别含有树脂的第2树脂层和第3树脂层,
所述第1树脂层配置于所述第2树脂层和第3树脂层之间。
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用于背投影型的影像显示屏。
14.一种夹层玻璃,具备一对玻璃构件和夹层玻璃用中间膜,所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配置于所述一对玻璃构件之间,
所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具有2层以上的树脂层,
所述树脂层包含厚度为150μm以下的第1树脂层,该第1树脂层包含树脂和光扩散粒子,
所述夹层玻璃的依照2019年日本工业标准JIS R3106测定的全光线透射率小于70%,
所述光扩散粒子的中值粒径为1.5μm以上且50μm以下,
若将所述第1树脂层中的光扩散粒子的浓度设为C,并将所述第1树脂层的厚度设为T,则满足以下式(1)的关系,
500 ≤ C×T ≤ 3600 (1),
其中,C的单位为质量%,T的单位为μm。
15.一种夹层玻璃,是在影像显示屏中使用的夹层玻璃,
具备一对玻璃构件和夹层玻璃用中间膜,所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配置于所述一对玻璃构件之间,
所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具有2层以上的树脂层,
所述树脂层包含第1树脂层,该第1树脂层包含树脂和光扩散粒子,
所述夹层玻璃的依照2019年日本工业标准JIS R3106测定的全光线透射率小于70%,
所述光扩散粒子的中值粒径为1.5μm以上且50μm以下,
若将所述第1树脂层中的光扩散粒子的浓度设为C,并将所述第1树脂层的厚度设为T,则满足以下式(1)的关系,
500 ≤ C×T ≤ 3600 (1),
其中,C的单位为质量%,T的单位为μm。
16.一种影像显示系统,其具备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夹层玻璃和对所述夹层玻璃的一面照射光的光源装置。
CN202080060299.3A 2019-11-28 2020-11-26 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夹层玻璃和图像显示系统 Active CN1143645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215867 2019-11-28
JP2019-215867 2019-11-28
US202063029036P 2020-05-22 2020-05-22
US63/029,036 2020-05-22
PCT/JP2020/044127 WO2021107061A1 (ja) 2019-11-28 2020-11-26 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合わせガラス、及び画像表示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64529A CN114364529A (zh) 2022-04-15
CN114364529B true CN114364529B (zh) 2023-09-26

Family

ID=76130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60299.3A Active CN114364529B (zh) 2019-11-28 2020-11-26 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夹层玻璃和图像显示系统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55580A1 (zh)
EP (1) EP4067071A4 (zh)
JP (1) JPWO2021107061A1 (zh)
KR (1) KR20220108760A (zh)
CN (1) CN114364529B (zh)
MX (1) MX2022002814A (zh)
TW (1) TW202128427A (zh)
WO (1) WO202110706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55392A1 (ja) * 2021-06-01 2022-12-08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樹脂フィルム、合わせガラス、及びスクリーン
JP2022184685A (ja) * 2021-06-01 2022-12-13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樹脂フィルム、合わせガラス、及びスクリーン
KR20240019122A (ko) * 2021-06-11 2024-02-14 세키스이가가쿠 고교가부시키가이샤 수지 필름, 접합 유리, 및 스크린
JP2022189700A (ja) * 2021-06-11 2022-12-22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樹脂フィルム、合わせガラス及びスクリーン
WO2023020778A1 (de) 2021-08-17 2023-02-23 Saint-Gobain Glass France Projektionsanordn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CN117677592A (zh) * 2021-09-30 2024-03-08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及夹层玻璃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17500A (ja) * 1995-02-14 1996-08-27 Sumitomo Osaka Cement Co Ltd 合わせガラス
EP1339082A1 (en) * 2002-02-25 2003-08-27 Asahi Glass Company Ltd. Impact-resistant film for flat display panel, and flat display panel
JP2007140257A (ja) * 2005-11-21 2007-06-07 Toyo Ink Mfg Co Ltd 積層体
JP2019200392A (ja) * 2018-05-18 2019-11-21 Agc株式会社 透過型スクリーン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49726A (zh) * 2002-05-03 2005-08-03 纳幕尔杜邦公司 在高透射率下具有控制漫射性能的层压玻璃的夹层复合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JP2007057906A (ja) 2005-08-25 2007-03-08 Central Glass Co Ltd 透過型スクリーン
JP2010024061A (ja) * 2008-07-15 2010-02-04 Sekisui Chem Co Ltd 光拡散性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及び、合わせガラス
EP3102438A4 (en) 2014-02-04 2017-09-20 Bridgestone Americas Tire Operations, LLC Rounded stone ejectors
WO2016068087A1 (ja) * 2014-10-27 2016-05-06 旭硝子株式会社 透過型透明スクリーン、映像表示システムおよび映像表示方法
KR20160082800A (ko) 2014-12-29 2016-07-11 한양대학교 에리카산학협력단 보조 수납부를 갖는 기타 케이스
CN107517587A (zh) * 2015-03-06 2017-12-26 Jxtg能源株式会社 可透视的层叠体、具备该可透视的层叠体的透明屏幕、及具备该可透视的层叠体的图像投影装置
US10287377B2 (en) 2015-06-05 2019-05-14 Lg Chem, Ltd. Method of preparing vinyl chloride-based copolymer and vinyl chloride-based copolymer prepared thereby
US10550031B2 (en) * 2016-03-08 2020-02-04 Central Glass Company, Limited Glass window having a luminous capability
KR20180012433A (ko) 2016-07-27 2018-02-06 (주)아모레퍼시픽 리필이 가능한 화장품 용기
US20210170719A1 (en) * 2017-12-05 2021-06-10 Sekisui Chemical Co., Ltd. Image display system and image display method
DE102018106834A1 (de) 2018-03-22 2019-09-26 Faurecia Emissions Control Technologies, Germany Gmbh Abgasanlagenkomponente
CN114340894B (zh) * 2019-11-28 2022-10-04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夹层玻璃、及图像显示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17500A (ja) * 1995-02-14 1996-08-27 Sumitomo Osaka Cement Co Ltd 合わせガラス
EP1339082A1 (en) * 2002-02-25 2003-08-27 Asahi Glass Company Ltd. Impact-resistant film for flat display panel, and flat display panel
JP2007140257A (ja) * 2005-11-21 2007-06-07 Toyo Ink Mfg Co Ltd 積層体
JP2019200392A (ja) * 2018-05-18 2019-11-21 Agc株式会社 透過型スクリー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07061A1 (ja) 2021-06-03
TW202128427A (zh) 2021-08-01
EP4067071A4 (en) 2024-01-17
US20220355580A1 (en) 2022-11-10
MX2022002814A (es) 2022-04-06
JPWO2021107061A1 (zh) 2021-06-03
KR20220108760A (ko) 2022-08-03
EP4067071A1 (en) 2022-10-05
CN114364529A (zh) 2022-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364529B (zh) 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夹层玻璃和图像显示系统
KR102496336B1 (ko) 접합 유리용 중간막, 접합 유리, 및 화상 표시 시스템
US11065844B2 (en) Laminated glass
JP6427006B2 (ja) 積層基板上の画像を見るための装置
CN111183062A (zh) 显示装置及信息传递方法
JP2019530628A (ja) 自動運転車のためのガラス
US20210170719A1 (en) Image display system and image display method
JP2021127286A (ja) 合わせガラス、車両
US11426980B2 (en) Interlayer for laminated glass, laminated glass, and glass structure
CN113574029B (zh) 夹层玻璃及车辆系统
EP4353697A1 (en) Resin film, laminated glass, and screen
JP2020083688A (ja) 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及び合わせガラス
JP7497288B2 (ja) 合わせガラス、及び車両システム
CN111989304B (zh) 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及汽车车顶用夹层玻璃
US20220152990A1 (en) Laminated glass and vehicle system
US20220152989A1 (en) Laminated glass and vehicle system
WO2022045020A1 (ja) 車両用窓ガラス及び車両用窓ガラスシステム
KR20240019122A (ko) 수지 필름, 접합 유리, 및 스크린
CN117396448A (zh) 树脂膜、夹层玻璃及屏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