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61688B - 托盘和具有其的电池包 - Google Patents
托盘和具有其的电池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361688B CN114361688B CN202011033014.5A CN202011033014A CN114361688B CN 114361688 B CN114361688 B CN 114361688B CN 202011033014 A CN202011033014 A CN 202011033014A CN 114361688 B CN114361688 B CN 11436168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ottom plate
- runner
- tray
- adaptor
- tempera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0
- 239000000110 cooling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2
- 210000002445 nipple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496 temp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00679 sold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809 cooling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178 mono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WYTGDNHDOZPMIW-RCBQFDQVSA-N alstonine Natural products C1=CC2=C3C=CC=CC3=NC2=C2N1C[C@H]1[C@H](C)OC=C(C(=O)OC)[C@H]1C2 WYTGDNHDOZPMIW-RCBQFDQV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4—Secondary casings; Racks; Suspension devices;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ounting method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3—Cooling or keeping cold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01M10/6554—Rods or plat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01M10/6556—Solid parts with flow channel passages or pipes for heat exchang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6—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H01M10/6561—Gases
- H01M10/6566—Means within the gas flow to guide the flow around one or more cells, e.g. manifolds, baffles or other barrie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6—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H01M10/6567—Liquids
- H01M10/6568—Liquids characterised by flow circuits, e.g. loops, located externally to the cells or cell casing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托盘和具有其的电池包,托盘包括底板、框架、外部接管和转接件,底板内具有底板流道;框架与底板相连且与底板之间限定出盛放腔,框架包括第一边梁,第一边梁上形成有第一容纳槽;外部接管的内端穿入第一边梁内部;转接件设于底板的厚度一侧,转接件内具有转接流道,转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底板相连,以使转接流道与底板流道连通,第二连接部与外部接管的内端相连,以使转接流道与外部接管连通,其中,转接件收纳于第一容纳槽,以使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均隐藏于第一边梁。本发明的托盘,可以保护转接件,并保护转接件与底盘、外部接管分别的连接处,提高可靠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托盘和具有其的电池包。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电池包的托盘通常会作为液冷件使用,托盘包括连接件和底板,冷却液先流入连接件,再从连接件流向底板,然而,大多连接件外露于托盘,容易被腐蚀、磕碰,且连接处存在容易发生泄漏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在于提出一种用于电池包的托盘,所述托盘可以保护转接件,并保护转接件与底盘、外部接管分别连接的连接处,提高可靠性。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托盘的电池包。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电池包的托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内具有底板流道;框架,所述框架与所述底板相连且与所述底板之间限定出盛放腔,所述框架包括第一边梁,所述第一边梁上形成有第一容纳槽;外部接管,所述外部接管的内端穿入所述第一边梁内部;转接件,所述转接件设于所述底板的厚度方向一侧,所述转接件内具有转接流道,所述转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底板相连,以使所述转接流道与所述底板流道连通,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外部接管的内端相连,以使所述转接流道与所述外部接管连通,其中,所述转接件收纳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内,以使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隐藏于所述第一边梁内。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电池包的托盘,可以保护转接件,并保护转接件与底盘、外部接管分别连接的连接处,提高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底板焊接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板的厚度方向两侧表面中的朝向所述转接件的一侧表面上具有连通液口,所述第一连接部构造为底板接口,所述托盘还包括焊接接管,所述焊接接管的一端与所述连通液口插配且焊接,所述焊接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底板接口插配且焊接,以使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底板焊接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外部接管的内端焊接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部构造为接管接口,所述外部接管的内端与所述接管接口插配且焊接,以使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外部接管焊接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部接管的外端外露于所述第一边梁的远离所述盛放腔的一侧,且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转接件的远离所述盛放腔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部接管的中心轴线垂直于所述转接件的长度方向、且垂直于所述底板的厚度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边梁上还形成有沉槽,所述沉槽与所述第一容纳槽连通,所述沉槽的底壁上还形成有与所述沉槽连通的第一接管容纳槽,所述框架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嵌设于所述沉槽且所述安装座上形成有第二接管容纳槽,所述外部接管的内端收纳于所述第一接管容纳槽和所述第二接管容纳槽共同限定出的空间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板流道包括调温流道和汇流流道,所述调温流道和所述汇流流道均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所述调温流道和所述汇流流道沿第二方向排列,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相交;所述转接件位于所述底板流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侧,所述转接流道包括相互隔离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调温流道连通,所述第二流道与所述汇流流道连通,所述调温流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远离所述转接件的一端为出口端,所述汇流流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远离所述转接件的一端为入口端,所述调温流道的出口端与所述汇流流道的入口端连通;所述外部接管包括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接通至所述第一流道,所述出液管接通至所述第二流道。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池包,包括托盘,所述托盘为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托盘;和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设于所述盛放腔。
根据本发明的电池包,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托盘,从而提高了电池包的整体性能。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池包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托盘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底板的爆炸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托盘的爆炸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托盘的局部示意图;
图6是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托盘的一个位置的剖视图;
图8是图7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托盘的另一个位置的剖视图;
图10是图9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电池包1000;
电池组件100;电池单元1a;单体电池1;
托盘200;调温单元2a;预设单元2b;
底板2;底板流道20;
调温流道201;出口端2010;
汇流流道202;入口端2020;
连通流道203;
第一底板21;进液口211;出液口212;连通液口213;
第二底板22;
第一端部23;第二端部24;
框架3;盛放腔30;
支撑梁31;沉槽311;第一接管容纳槽312;
第二容纳槽3121;第三容纳槽3122;
第一边梁32;第一容纳槽321;
安装座33;第二接管容纳槽331;
第四容纳槽3311;第五容纳槽3312;
转接件4;转接流道40;第一流道401;第二流道402;
第一连接部41;底板接口410;第一接口4101;第二接口4102;
第二连接部42;接管接口420;进液接口4201;出液接口4202;
顶面431;底面432;内侧面433;外侧面434;
隔板槽44;
外部接管5;内端501;外端502;进液管51;出液管52;
焊接接管6;第一接管61;第二接管6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电池包100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包1000,包括电池组件100和托盘200,电池组件100包括至少一个电池单元1a,电池单元1a包括多个单体电池1,每个单体电池1的长度方向均为第一方向F1,且多个单体电池1沿第二方向F2排布,第二方向F2和第一方向F1相交,在一些实施例中,单体电池1的厚度方向为第二方向F2。结合图2,托盘200包括至少一个调温单元2a,调温单元2a用于对电池单元1a调温。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述的“调温”可以包括升温和降温,为简化描述,下面仅以降温为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此时,调温流体为冷却液。此外,需要说明的是,调温单元2a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冷却的电池单元1a的数量进行设置,例如在一些具体示例中,调温单元2a的数量可以与电池单元1a的数量相等,以一一对应设置,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他一些示例中,调温单元2a的数量还可以大于或小于电池单元1a的数量,这里不作赘述。
参考图2,调温单元2a包括底板2和形成于底板2的调温流道201和汇流流道202,调温流道201与电池单元1a上下(如图1所示的上下)相对设置(即调温流道201位于电池单元1a的正下方)以与单体电池1换热,汇流流道202与电池单元1a上下错开设置(即非上下相对设置,即汇流流道202位于电池单元1a的斜下方)以不与单体电池1换热。
如图2所示,调温流道201和汇流流道202均沿第一方向F1延伸,且调温流道201和汇流流道202沿第二方向F2排列,在第一方向F1上,调温流道201在的一端为出口端2010,汇流流道202的靠近出口端2010的一端为入口端2020,调温流道201的出口端2010与汇流流道202的入口端2020连通。
由此,冷却液可以流入调温流道201,沿第一方向F1的正向流经调温流道201,流向调温流道201的出口端2010,再从调温流道201的出口端2010流向汇流流道202的入口端2020,之后沿第一方向F1的反向流经汇流流道202,流出汇流流道202。其中,冷却液在流经调温流道201时,可以对与调温流道201上下相对的单体电池1降温,在对单体电池1降温的过程中,冷却液和热的单体电池1进行热交换,交换后的冷却液温度较高,温度较高的冷却液从调温流道201流出到汇流流道202,流经汇流流道202的过程中,由于汇流流道202与单体电池1上下错开设置,从而不会对单体电池1加热,以保证对单体电池1的降温效果可靠。
简言之,由于汇流流道202与电池单元1a上下错开设置,从而不存在单体电池1设置在汇流流道202的上面,可以理解的是,冷却液在换热前温度较低,温度较低的冷却液流入调温流道201,冷却液换热后温度较高,温度较高的冷却液流入汇流流道202,由此,只有调温流道201对单体电池1进行冷却,而汇流流道202仅用于将冷却液导出调温单元2a,而不与单体电池1换热,从而保证对单体电池1的冷却效果。
而且,由于在第一方向F1上,调温流道201的出口端2010与汇流流道202的入口端2020位于同一端且连通,使得冷却液可以沿第一方向F1的正向进入调温流道201,再沿第一方向F1的反向流出汇流流道202,从而使得调温流道201的入口端与汇流流道202的出口端可以位于同一端,以使得调温单元2a的进液和出液位于同一端,这样与进液和出液分别设在调温单元2a的不同端相比,冷却液的进液和出液位于调温单元2a的同一端,可以减小每个调温单元2a在第一方向F1上的尺寸,从而可以减小底板2在第一方向F1上的尺寸,进而可以减小托盘200在第一方向F1上的尺寸。而且,还可便于与外部设备的连接。
其中,任一调温流道201与沿第二方向F1排列的最少一个单体电池1换热。例如,可以是:沿第二方向F2排列的一个单体电池1仅采用沿第二方向F2排列的一个调温流道201降温;还可以是:沿第二方向F2排列的两个或以上调温流道201为沿第二方向F2排列的同一个单体电池1降温;还可以是:沿第二方向F2排列的两个或以上单体电池1采用沿第二方向F2排列的同一个调温流道201降温。
其中,任一调温流道201与沿第一方向F1排列的最多一个单体电池1换热。例如,可以是:沿第一方向F1排列的一个单体电池1仅采用沿第一方向F1排列的一个调温流道201降温;还可以是:沿第一方向F1排列的两个或以上调温流道201为沿第一方向F1排列的同一个单体电池1降温;但是,沿第一方向F1排列的两个或以上单体电池1不能采用沿第一方向F1排列的同一个调温流道201降温。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在冷却液流动的方向上,上游的冷却液温度低,冷却效果好,下游的冷却液温度较高,冷却效果较差,由此,通过设置任一调温流道201与沿第一方向F1排列的最多一个单体电池1换热,可以避免与一个单体电池1换热后的冷却液再流向下一个单体电池1去换热,避免由于冷却液前后温度不一致,导致前后两个单体电池1的散热效果不一致的问题,从而可以使得每一个单体电池1的散热一致性较好。
相关技术中的托盘底板,通常采用蛇形流道,冷却液的进液和出液位于蛇形流道的首尾两端,靠近进液的首端流道段的温度较低,对于对应位置处的单体电池的冷却效果较好,靠近出液的尾端流道段的温度较高,对于对应位置处的单体电池的冷却效果欠佳,从而使得电池包整体的降温均匀性不好,且流动阻力较大。此外,此种托盘底板的冷却液的进液和出液还分别位于底板的长度两端,从而导致托盘底板在长度方向上的尺寸较大。
而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包1000,由于汇流流道202与电池单元1a上下错开设置,不与单体电池1换热,只有流动有较低温度冷却液的调温流道201对单体电池1进行冷却,流动有较高温度冷却液的汇流流道202用于将冷却液导出调温单元2a,不对单体电池1进行冷却,且任一调温流道201与沿第一方向F1排列的最多一个单体电池1换热,从而对多个单体电池1冷却温度的一致性较好,整体散热降温效果较好。
此外,调温流道201的入口端与汇流流道202的出口端可以位于调温单元2a在第一方向上的同一端,从而使得调温单元2a的进液和出液位于同一端,即使得冷却液的进液和出液位于调温单元2a的同一端,进而可以减小调温单元2a在第一方向F1上的尺寸。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调温单元2a还包括:形成于底板2的连通流道203、进液口211和出液口212,进液口211与调温流道201连通,出液口212与汇流流道202连通,连通流道203位于调温流道201和汇流流道202在第一方向F1的同一侧,且邻近调温流道201的出口端2010和汇流流道202的入口端2020,且连通调温流道201的出口端2010和汇流流道202的入口端2020,进液口211和出液口212均位于调温流道201和汇流流道202在第一方向F1上的远离连通流道203的一侧。也就是说,冷却液可以从进液口211流入调温流道201,并从出液口212流出汇流流道202,并且从调温流道201的出口端2010流出的冷却液,可以通过连通流道203进入汇流流道202的入口端2020。
由此,可以简单且有效地实现冷却液的进出和在调温流道201与汇流流道202之间的流通。且能够可靠地保证调温单元2a的进液和出液位于同一端,进而可以减小调温单元2a在第一方向F1上的尺寸。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图3,底板2在第一方向F1上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部23和第二端部24,进液口211和出液口212均位于第一端部23,连通流道203均位于第二端部24。由此,冷却液可以从进液口211进入底板2,沿第一方向F1的正向流过整个底板2,流入连通流道203,由连通流道203沿第一方向F1的反向流经汇流流道202,然后从出液口212流出。
由此,冷却液的流动路径可以充分利用底板2,可以尽可能大地流经单体电池1放置的区域,从而更好地给单体电池1降温,有利于单体电池1降温的一致性。例如,当托盘200仅包括一个调温单元2a时,进液口211和出液口212均位于托盘200在第一方向F1上的同一端,连通流道203位于托盘200在第一方向F1上的另一端。
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进液口211、出液口212和连通流道203也可以不位于底板2的两个端部,例如还可以设置在底板2的中部等等。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当托盘200包括多个调温单元2a时,相邻两个调温单元2a的底板2可以为一体式结构(即可以为一个底板的不同部分),也可以为分体式结构(即分别为两个相互独立的底板)。
参考图,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底板2包括沿底板2的厚度方向F3相对设置的第一底板21和第二底板22,调温流道201和汇流流道202限定在第一底板21和第二底板22之间,进液口211和出液口212均贯穿形成在第一底板21上。由此,将底板2设置成包括第一底板21和第二底板22,从而便于构造出调温流道201和汇流流道202。进液口211贯穿形成在第一底板21上可以便于冷却液的流入,且使得进液口211的口径不受底板2的厚度影响,即进液口211的口径可以大于底板2的厚度,以降低流动阻力;出液口212贯穿形成在第一底板21上可以便于冷却液的流出,且使得出液口212的口径不受底板2的厚度影响,即出液口212的口径可以大于底板2的厚度,以降低流动阻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底板21和第二底板22可以分体成型,也可以一体成型。分体成型时,分别单独制作第一底板21和第二底板22。一体成型时,调温流道201和汇流流道202可以挤压成型。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至少一个调温单元2a为预设单元2b,预设单元2b包括多个调温流道201和一个汇流流道202,每个调温流道201的出口端2010均与汇流流道202的入口端2020连通。由此,由于调温流道201用以给单体电池1降温,多个调温流道201可以增大冷却液流动的面积和流量,从而更快、更好地对单体电池1进行降温。另外,设置一个汇流流道202将换热后的冷却液流出调温单元2a,从而可以减小汇流流道202的占用空间,可以尽可能地让冷却面积增大,进一步提高对单体电池1的降温效率。
而且,由于多个调温流道201和汇流流道202均沿第一方向F1延伸,从而相比于蛇形流道来说,每个调温流道201的长度均较短,从而每个调温流道201的进出液端的温差较小,以使得每个调温流道201的整体温度较为均匀且温度较低,进而可以提高对于多个单体电池1降温的一致性,而且,可以降低冷却液的流动阻力,可以节约能耗。
参考图2-图3,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预设单元2b中的全部调温流道201均位于汇流流道202在第二方向F2上的同侧。由于调温流道201用于给单体电池1降温,汇流流道202不用于给单体电池1降温,多个调温流道201均位于汇流流道202在第二方向F2上的同侧便于多个单体电池1的布置,可以更好地对多个单体电池1降温。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2-图3,底板2包括两个预设单元2b,两个预设单元2b沿第二方向F2间隔排布。进一步,两个预设单元2b可呈轴对称分布,由此,将两个预设单元2b轴对称设置可以便于预设单元2b的布置,使得底板2的结构更加紧凑,而且可以使得两个预设单元2b中的两个汇流流道202靠近,或者使得两个预设单元2b中的全部调温流道201靠近,从而有利于多个单体电池1的摆放,也降低一个预设单元2b中的汇流流道202与另一个预设单元2b中的调温流道201传热的问题。
参考图2-图4,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托盘200还包括框架3,框架3与底板2相连且与底板2之间限定出盛放腔30,框架3包括沿第一方向F1延伸的支撑梁31,支撑梁31位于两个预设单元2b之间的上方,每个预设单元2b中的汇流流道202均与支撑梁31上下相对设置。由此,支撑梁31可以加强框架3的结构强度,而且,将支撑梁31设于汇流流道202的正上方,可以更加有效地保证汇流流道202与电池单体1上下错开设置,避免汇流流道202与电池单体1换热。
在图2-图4所示的具体示例中,每个预设单元2b中的汇流流道202均位于相应的预设单元2b中的多个调温流道201的靠近另一个预设单元2b的一侧。由此,可以便于单体电池1的放置,且符合框架3的结构布局,例如,一般情况下,为了保证框架3的可靠性,可以在框架3的中央设置支撑梁31,支撑梁31恰好与两个预设单元2b的汇流流道202相对,从而既不影响对单体电池1的降温,又能保证框架3的结构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图3,调温单元2a包括N个调温流道201和M个汇流流道202,M大于等于1且为整数,N大于等于1且为整数,每个调温单元2a中的N个调温流道201的宽度之和大于M个汇流流道202的宽度之和。由此,调温流道201内流过冷却液的面积较大,可以更高效地给单体电池1降温。
在如图2所示的一个具体示例中,调温流道201的宽度指的是其在第二方向F2上的平均宽度,其中,调温流道201可以为等宽流道或者不等宽流道,同理,汇流流道202的宽度指的是其在第二方向F2上的平均宽度,其中,汇流流道202可以为等宽流道或者不等宽流道。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至少一个调温单元2a包括:转接件4和外部接管5,转接件4内具有相互隔离的第一流道401和第二流道402,第一流道401与调温流道201连通,第二流道402与汇流流道202连通,外部接管5包括进液管51和出液管52,进液管51与转接件4相连且接通至第一流道401,出液管52与转接件4相连且接通至第二流道402。
这样,冷却液可以从进液管51进入到第一流道401,经过第一流道401流向调温流道201,单体电池1可以与调温流道201相对设置,冷却液从调温流道201流过可以给单体电池1降温,给单体电池1降温的过程中,热的单体电池1和冷却液发生热交换,由此,调温流道201在第一方向F1上的远离转接件4的端部的冷却液温度较高,温度较高的冷却液经过汇流流道202流向第二流道402,流经第二流道402的冷却液不与单体电池1换热,并可以通过第二流道402从出液管52流出。
由此,通过设置转接件4,当调温流道201和/或汇流流道202的数量大于1时,也仅配合一组进液管51和出液管52即可,减少了进液管51和出液管52的使用量,简化了结构复杂度。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设置多组进液管51和出液管52。
相关技术中,电池包的托盘底板通常采用蛇形流道,进出液管位于蛇形流道的首尾两端,且位于托盘底板长度方向上的两侧,从而导致托盘底板在长度方向上的尺寸较大,而且,进出液管沿着平行于底板的方向直接插入蛇形流道的首尾两端,在托盘底板厚度一定的情况下,进出液管的管径受托盘底板厚度限制,需要选择管径小于托盘底板厚度的进出液管,从而导致冷却液的流动阻力较大。
而根据本发明的电池包1000,由于进液管51通过转接件4与调温流道201相连,出液管52通过转接件4与汇流流道202相连,从而进液管51和出液管52可以位于调温单元2a在第一方向F1上的同侧,从而使得托盘200在第一方向F1上的尺寸较小。而且,通过将进液管51和出液管52均连接至转接件4,从而使得进液管51和出液管52的管径不受底板2的厚度影响,在底板2厚度较薄的情况下,也可以选择管径较大的进液管51和出液管52,以减小冷却液流动的阻力。
如图6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转接件4可以为一体件且转接件4上具有隔板槽44,隔板槽44处可以放入隔板等以在转接件4内限定出相互隔离的第一流道401和第二流道402。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转接件4的内部还可以直接制作出隔板结构,或者,转接件4也可以由多个分体件拼接而成,其中至少一个分体件限定出第一流道401,至少一个分体件限定出第二流道402,等等。
此外,转接件4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当托盘200包括多个调温单元2a时(例如图2和图6所示),相邻两个调温单元2a的转接件4可以分体拼接而成,相邻两个调温单元2a的转接件4也可以为一体结构件,例如,一体结构的转接件4可以由隔板等结构将其分割成多个流道,分别为对应的调温单元2a工作,当然,两个调温单元2a也可以共用一个转接件4且共用第二流道402。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用于电池包1000的托盘200。
如图4所示,托盘200可以包括底板2、框架3、外部接管5和转接件4。框架3与底板2相连且与底板2之间限定出盛放腔30,盛放腔30用于设置电池组件100,框架3包括第一边梁32,结合图5和图6,外部接管5的内端501穿入第一边梁32内部,第一边梁32上形成有第一容纳槽321,转接件4设于底板2的厚度方向一侧,转接件4收纳于第一容纳槽321内。由此,第一容纳槽321可以为转接件4提供安装空间,第一边梁32可以保护转接件4,减少转接件4受到灰尘、腐蚀等损害。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边梁32的设置位置不限,例如第一边梁32可以沿托盘200的长度方向延伸且靠近托盘200宽度方向上的侧边设置,也可以沿托盘200的宽度方向延伸且靠近托盘200长度方向上的侧边设置,等等。
结合图2,底板2内具有底板流道20,转接件4内具有转接流道40,结合图6和图8,转接件4包括第一连接部41和第二连接部42,第一连接部41与底板2相连,以使转接流道40与底板流道20连通,第二连接部42与外部接管5的内端501相连,以使转接流道40与外部接管5连通,第一连接部41和第二连接部42均隐藏于第一边梁32内。由此,第一边梁32可以保护第一连接部41和第二连接部42,即保护转接件4与底板2的连接位置,以及转接件4与外部接管5的连接位置,从而提高转接件4的安装可靠性,降低连接处发生冷却液泄漏的风险。
需要说明的是,冷却液可以从外部接管5流入转接流道40,通过转接流道40流向底板流道20,冷却液在底板流道20流动后通过转接流道40从外部接管5流出,电池组件100可以设于底板流道20的上方,冷却液在底板流道20流动时可以给电池组件100降温。
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结合图6,外部接管5可以包括进液管51和出液管52,转接流道40包括相互隔离的第一流道401和第二流道402,底板流道20包括调温流道201和汇流流道202,进液管51与第一流道401连通,出液管52与第二流道402连通,第一流道401与温流道201连通,第二流道402与汇流流道202连通,冷却液从进液管51流入第一流道401,从第一流道401流向调温流道201,在调温流道201流动后,流到汇流流道202,从汇流流道202流到第二流道402,然后从出液管52流出。在本实施例中,电池组件100可以位于调温流道201的上方,也可以位于调温流道201和汇流流道202的上方。
其中,将转接件4与外部接管5相连,使得外部接管5设在底板2的同侧,从而使得托盘200的尺寸较小。而且,通过将转接件4设于底板2的厚度方向一侧,并将外部接管5连接至转接件4,从而使得外部接管5的管径不受底板2的厚度影响,在底板2厚度较薄的情况下,也可以选择管径较大的外部接管5,以减小冷却液流动的阻力。例如,使得进液管51和出液管52的管径不受底板2厚度的影响,在底板2厚度较薄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管径较大的进液管51和出液管52,以减小冷却液流动的阻力。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转接件4与第一容纳槽321的槽壁可以为间隙配合。也就是说,转接件4与第一容纳槽321的槽壁可以不接触,从而避免第一边梁32对转接件4造成压力等问题,进一步保护转接件4。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41与底板2焊接相连,由于焊接连接为一种比较稳固地连接方式,由此,第一连接部41与底板2可以简单且可靠地连接在一起,降低第一连接部41与底板2之间脱开的风险,降低冷却液从第一连接部41处泄漏的风险。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42与外部接管5的内端501焊接相连,由于焊接连接为一种比较稳固地连接方式,由此,使得第二连接部42与外部接管5可以简单且可靠地连接在一起,降低第二连接部42与外部接管5之间脱开的风险,降低冷却液从第二连接部42处泄漏的风险。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和图3所示,底板2的厚度方向两侧表面中的朝向转接件4的一侧表面上具有连通液口213,结合图8,第一连接部41构造为底板接口410,托盘200还包括焊接接管6,焊接接管6的一端与连通液口213插配且焊接,焊接接管6的另一端与底板接口410插配且焊接,以使第一连接部41与底板2焊接相连。
由此,通过设置连通液口213和底板接口410,可以便于连接焊接接管6,以通过焊接接管6将底板流道20与转接流道40连通,从而利用焊接接管6对冷却液的导流作用,使冷却液顺利地从转接流道40流向底板流道20。由此,降低了转接件4与底板2的连通难度和复杂度,简化了结构,并且还有利于第一连接部41与底板2焊接相连。
而且,参考图8,焊接接管6的管径可以根据连通液口213和底板接口410的口径制造,由于连通液口213位于底板2的朝向转接件4的厚度方向一侧表面上,连通液口213的口径不受底板2厚度的限制,由此连通液口213可以较大,底板接口410设在转接件4的朝向底板2的一侧表面上,不受转接件4的厚度限制也可以较大,进而可以选取较大管径的焊接接管6,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小冷却液的流动阻力,可以节约能耗。
参考图6,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42构造为接管接口420,外部接管5的内端501与接管接口420插配且焊接,以使第二连接部42与外部接管5焊接相连,由此,接管接口420可以为外部接管5提供安装环境,外部接管5的内端501与接管接口420插配且焊接,使得第二连接部42与外部接管5可以可靠地连接在一起,降低第二连接部42与外部接管5脱开的风险。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5所示,外部接管5的外端502外露于第一边梁32的远离盛放腔30的一侧,由此,可以便于外部接管5与其他外部盛放冷却液的装置连接,以将冷却液导入托盘200和将冷却液导出托盘200。且第二连接部42位于转接件4的远离盛放腔30的一侧,由此,可以便于第二连接部42与外部接管5连接。
例如在图8所示的具体示例中,转接件4可以包括底面432、顶面431、内侧面433和外侧面434,底面432与顶面431相对设置,在底板2的厚度方向F3上,顶面431与底面432间隔开设置,且顶面431位于底面432的远离底板2的一侧,内侧面433和外侧面434均连接在顶面431和底面432之间,且内侧面433相对于外侧面434靠近底板2的中心点设置。
结合图6,接管接口420形成在转接件4的外侧面434上。可以理解的是,底面432、顶面431、内侧面433和外侧面434可以围设成转接流道40,接管接口420形成在转接件4的外侧面434上以位于转接件4的远离盛放腔30的一侧,从而可以将外部接管5从外向内插接到外侧面434上,使得外部接管5可以与转接流道40连通,并使得外部接管5的外端502可以外露于第一边梁32的远离盛放腔30的一侧。
如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外部接管5的中心轴线L2垂直于转接件4的长度方向F4、且垂直于底板2的厚度方向F3。结合图2,转接件4的长度方向F4为第二方向F2,外部接管5的中心轴线L2的延伸方向均为第一方向F1。由此,便于外部接管5的定位安装和布置。
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式,参考图6,外部接管5可以包括进液管51和出液管52,由此,可以便于进液管51和出液管52的定位安装,而且如图2所示,便于在转接件4上设置多个底板接口410,底板接口410可以包括第一接口4101和第二接口4102,连通液口213可以包括进液口211和出液口212,进液口211与第一接口4101一一对应连接,出液口212与第二接口4102一一对应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结合图2-图3,底板2的厚度方向两侧表面中的朝向转接件4的一侧表面上具有进液口211和出液口212,进液口211与调温流道201连通,出液口212与汇流流道202连通,转接件4的朝向底板2的一侧表面上具有第一接口4101和第二接口4102,第一接口4101与进液口211连通,第二接口4102与出液口212连通。结合图8和图10,焊接接管6可以包括第一接管61和第二接管62,第一接管61的一端与进液口211插接配合,第一接管61的另一端与第一接口4101插接配合。第二接管62的一端与出液口212插接配合,第二接管62的另一端与第二接口4102插接配合。
这样,通过如上设置进液口211和第一接口4101,可以便于安装第一接管61,以通过第一接管61将调温流道201和第一流道401连通,从而利用第一接管61对冷却液的导流作用,使冷却液顺利地从第一流道401流向调温流道201。同样,通过如上设置出液口212和第二接口4102,可以便于安装第二接管62,以通过第二接管62将汇流流道202和第二流道402连通,从而利用第二接管62对冷却液的导流作用,使冷却液顺利地从汇流流道202流向第二流道402。由此,降低了转接件4与底板2的连通难度和复杂度,简化了结构。
而且,第一接管61的管径可以根据进液口211和第一接口4101的口径制造,由于进液口211位于底板2的厚度方向两侧表面中的朝向转接件4的一侧表面上,进液口211的口径不受底板2厚度的限制,由此进液口211可以较大,第一接口4101设在转接件4的朝向底板2的一侧表面上,不受转接件4的厚度限制也可以较大;同理,第二接管62的管径可以根据出液口212和第二接口4102的口径制造,由于出液口212位于底板2的朝向转接件4的厚度方向一侧表面上,出液口212的口径不受底板2厚度的限制,由此出液口212可以较大,第二接口4102设在转接件4的朝向底板2的一侧表面上,不受转接件4的厚度限制也可以较大,进而可以选取较大管径的第一接管61和第二接管62,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小冷却液的流动阻力,可以节约能耗。
如图6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转接件4的远离盛放腔30的一侧表面上具有接管接口420,接管接口420包括进液接口4201和出液接口4202,进液接口4201与第一流道401连通,出液接口4202与第二流道402连通,进液管51的出口端连接至进液接口4201,以将冷却液导入第一流道401,出液管52的进口端连接至出液接口4202,以将第二流道402内的冷却液导出。由此,进液接口4201可以便于连接进液管51,可以将进液管51与第一流道401连通,出液接口4202可以便于连接出液管52,可以将出液管52与第二流道402连通,而且便于进液管51与出液管52与外部冷却液系统的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6所示,第一边梁32上还形成有沉槽311,沉槽311与第一容纳槽321连通,沉槽311的底壁上还形成有与沉槽311连通的第一接管容纳槽312,框架3还包括安装座33,安装座33嵌设于沉槽311且安装座33上形成有第二接管容纳槽331,外部接管5的内端501收纳于第一接管容纳槽312和第二接管容纳槽331共同限定出的空间内。
由此,通过设置安装座33,使得第一接管容纳槽312和第二接管容纳槽331共同限定出的空间可以为外部接管5提供安装环境,并且可以保护外部接管5。并且通过设置沉槽311,还可以有效地收纳安装座33,提高电池包1000的结构紧凑性。
例如图6所示,第一接管容纳槽312可以包括第二容纳槽3121和第三容纳槽3122,第二接管容纳槽331可以包括第四容纳槽3311和第五容纳槽3312,进液管51的内端501收纳于第二容纳槽3121和第四容纳槽3311共同限定出的空间内且与转接件4相连,进液管51的外端502外露于第一边梁32的远离盛放腔30的一侧,出液管52的内端501收纳于第三容纳槽3122和第五容纳槽3312共同限定出的空间内且与转接件4相连,出液管52的外端502外露于第一边梁32的远离盛放腔30的一侧。
由此,进液管51的内端501便于与转接件4相连且能够被第一边梁32保护,进液管51的外端502外露于第一边梁32可以便于进液管51与外部冷却液系统连接;出液管52的内端501便于与转接件4相连且能够被第一边梁32保护,出液管52的外端502外露于第一边梁32可以便于出液管52与外部冷却液系统连接。
参考图2,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底板流道20包括调温流道201和汇流流道202,调温流道201和汇流流道202均沿第一方向F1延伸,且调温流道201和汇流流道202沿第二方向F2排列,第二方向F2和第一方向F1相交;转接件4位于底板流道20在第一方向F1上的一侧,转接流道40包括相互隔离的第一流道401和第二流道402,第一流道401与调温流道201连通,第二流道402与汇流流道202连通,调温流道201在第一方向F1上的远离转接件4的一端为出口端2010,汇流流道202在第一方向F1上的远离转接件4的一端为入口端2020,调温流道201的出口端2010与汇流流道202的入口端2020连通;外部接管5包括进液管51和出液管52,进液管51接通至第一流道401,出液管52接通至第二流道402。
具体而言,结合图2,冷却液可以从进液管51进入到第一流道401,经过第一流道401流向调温流道201,电池组件100可以与调温流道201相对设置,冷却液从调温流道201流过可以给电池组件100降温,给电池组件100降温的过程中,热的电池组件100和冷却液发生热交换,由此,调温流道201在第一方向F1上的远离转接件4的端部的冷却液温度较高,温度较高的冷却液经过汇流流道202流向第二流道402,第二流道402的冷却液可以通过出液管52流出托盘200。
由于进液管51通过转接件4与调温流道201相连,出液管52通过转接件4与汇流流道202相连,从而进液管51和出液管52可以位于底板2在第一方向F1上的同侧,从而使得托盘200在第一方向F1上的尺寸较小。而且,通过将转接件4设于底板2的厚度方向一侧,并将进液管51和出液管52均连接至转接件4,从而使得进液管51和出液管52的管径不受底板2的厚度影响,在底板2厚度较薄的情况下,也可以选择管径较大的进液管51和出液管52,以减小冷却液流动的阻力。
此外,相关技术中的蛇形流道,靠近进液管的首端流道段的温度较低,对于对应位置处的电池组件的冷却效果较好,靠近出液管的尾端流道段的温度较高,对于对应位置处的电池组件的冷却效果欠佳,从而使得电池包整体的降温均匀性不好。
而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托盘20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汇流流道202设置为与电池组件100上下错开、即上下非正对设置,从而可以避免汇流流道202与电池组件100换热,保证对电池组件100的降温效果。也就是说,当将汇流流道202设置在避开电池组件100的位置,就可以有效地保证对电池组件100的散热效果。并且,当将调温流道201设置为多个且沿第二方向F2排列时,由于每个调温流道201的长度均较短,且每个调温流道201的进出液端的温差较小,从而使得每个调温流道201的整体温度较为均匀且温度较低,进而可以提高对于电池包1000降温的一致性。
参考图1-图2,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方向F1为底板2的长度方向,第二方向F2为底板2的宽度方向,转接件4设于底板2在第一方向F1上的端部。由此,将转接件4设于底板2的端部,可以便于转接件4的安装和固定,并且可以简单且有效地保证底板2在整个长度方向上都可以具有冷却效果,从而保证底板2对电池组件100的冷却效果,并且可以简化底板2的结构,降低转接件4对于电池组件100的摆放造成影响。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转接件4设于底板2的中部或者其他位置,这里不赘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电池包(1000)的托盘(200),所述电池包(1000)包括具有多个单体电池(1)的电池单元(1a),其特征在于,包括:
调温单元(2a),所述调温单元(2a)包括底板(2),所述底板(2)内具有底板流道(20),所述底板流道(20)的进液口(211)设置在所述底板(2);
框架(3),所述框架(3)与所述底板(2)相连且与所述底板(2)之间限定出盛放腔(30),所述框架(3)包括第一边梁(32),所述第一边梁(32)上形成有第一容纳槽(321);
外部接管(5),所述外部接管(5)的内端(501)穿入所述第一边梁(32)内部;
转接件(4),所述转接件(4)设于所述底板(2)的厚度方向一侧,所述转接件(4)内具有转接流道(40),所述转接件(4)包括第一连接部(41)和第二连接部(42),所述第一连接部(41)与所述底板(2)相连,以使所述转接流道(40)与所述底板流道(20)连通,所述第二连接部(42)与所述外部接管(5)的内端(501)相连,以使所述转接流道(40)与所述外部接管(5)连通,其中,所述转接件(4)收纳于所述第一容纳槽(321)内,以使所述第一连接部(4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42)均隐藏于所述第一边梁(32)内;
所述底板流道(20)包括调温流道(201)和汇流流道(202),所述调温流道(201)与所述电池单元(1a)上下相对设置以与单体电池(1)换热,所述汇流流道(202)与电池单元(1a)上下错开设置以不与所述单体电池(1)换热;
所述调温流道(201)和所述汇流流道(202)均沿第一方向(F1)延伸,以使冷却液沿所述第一方向(F1)的正向进入所述调温流道(201),再沿所述第一方向(F1)的反向流出所述汇流流道(202);其中,所述第一方向(F1)为所述单体电池(1)的长度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池包(1000)的托盘(200),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调温流道(201)与一个所述单体电池(1)换热,且两个及以上的所述调温流道(201)为一个所述单体电池(1)降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池包(1000)的托盘(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的厚度方向两侧表面中的朝向所述转接件(4)的一侧表面上具有连通液口(213),所述第一连接部(41)构造为底板接口(410),所述托盘(200)还包括焊接接管(6),所述焊接接管(6)的一端与所述连通液口(213)插配且焊接,所述焊接接管(6)的另一端与所述底板接口(410)插配且焊接,以使所述第一连接部(41)与所述底板(2)焊接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池包(1000)的托盘(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42)与所述外部接管(5)的内端(501)焊接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电池包(1000)的托盘(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42)构造为接管接口(420),所述外部接管(5)的内端(501)与所述接管接口(420)插配且焊接,以使所述第二连接部(42)与所述外部接管(5)焊接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池包(1000)的托盘(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接管(5)的外端(502)外露于所述第一边梁(32)的远离所述盛放腔(30)的一侧,且所述第二连接部(42)位于所述转接件(4)的远离所述盛放腔(30)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电池包(1000)的托盘(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接管(5)的中心轴线(L2)垂直于所述转接件(4)的长度方向(F4)、且垂直于所述底板(2)的厚度方向(F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池包(1000)的托盘(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梁(32)上还形成有沉槽(311),所述沉槽(311)与所述第一容纳槽(321)连通,所述沉槽(311)的底壁上还形成有与所述沉槽(311)连通的第一接管容纳槽(312),所述框架(3)还包括安装座(33),所述安装座(33)嵌设于所述沉槽(311)且所述安装座(33)上形成有第二接管容纳槽(331),所述外部接管(5)的内端(501)收纳于所述第一接管容纳槽(312)和所述第二接管容纳槽(331)共同限定出的空间内。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电池包(1000)的托盘(200),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接件(4)位于所述底板流道(20)在所述第一方向(F1)上的一侧,所述转接流道(40)包括相互隔离的第一流道(401)和第二流道(402),所述第一流道(401)与所述调温流道(201)连通,所述第二流道(402)与所述汇流流道(202)连通,所述调温流道(201)在所述第一方向(F1)上的远离所述转接件(4)的一端为出口端(2010),所述汇流流道(202)在所述第一方向(F1)上的远离所述转接件(4)的一端为入口端(2020),所述调温流道(201)的出口端(2010)与所述汇流流道(202)的入口端(2020)连通;
所述外部接管(5)包括进液管(51)和出液管(52),所述进液管(51)接通至所述第一流道(401),所述出液管(52)接通至所述第二流道(402)。
10.一种电池包(1000),其特征在于,包括:
托盘(200),所述托盘(200)为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托盘(200);和
电池组件(100),所述电池组件(100)设于所述盛放腔(30)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033014.5A CN114361688B (zh) | 2020-09-27 | 2020-09-27 | 托盘和具有其的电池包 |
JP2023519273A JP2023543574A (ja) | 2020-09-27 | 2021-07-19 | トレイ及びそれを有する電池パック |
PCT/CN2021/107065 WO2022062605A1 (zh) | 2020-09-27 | 2021-07-19 | 托盘和具有其的电池包 |
KR1020237013328A KR20230070283A (ko) | 2020-09-27 | 2021-07-19 | 트레이 및 트레이를 갖는 배터리 팩 |
EP21870983.0A EP4220823A4 (en) | 2020-09-27 | 2021-07-19 | SHELL AND BATTERY PACK WITH IT |
US18/126,699 US20230238609A1 (en) | 2020-09-27 | 2023-03-27 | Tray and battery pack having sam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033014.5A CN114361688B (zh) | 2020-09-27 | 2020-09-27 | 托盘和具有其的电池包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361688A CN114361688A (zh) | 2022-04-15 |
CN114361688B true CN114361688B (zh) | 2023-08-08 |
Family
ID=80844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033014.5A Active CN114361688B (zh) | 2020-09-27 | 2020-09-27 | 托盘和具有其的电池包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30238609A1 (zh) |
EP (1) | EP4220823A4 (zh) |
JP (1) | JP2023543574A (zh) |
KR (1) | KR20230070283A (zh) |
CN (1) | CN114361688B (zh) |
WO (1) | WO202206260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087226A1 (zh) * | 2022-10-28 | 2024-05-02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储能装置以及用电设备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6388826U (zh) * | 2017-01-25 | 2017-08-08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动力电池的电池液冷管总成及动力电池 |
CN107768768A (zh) * | 2017-10-11 | 2018-03-06 | 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动力电池冷却板及冷却装置 |
CN207097923U (zh) * | 2017-08-30 | 2018-03-13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包 |
CN207781696U (zh) * | 2018-01-18 | 2018-08-28 | 杭州捷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集成式冷却保温电池系统 |
CN208548425U (zh) * | 2018-07-11 | 2019-02-26 | 苏州库宁换热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系统 |
CN210006806U (zh) * | 2019-08-29 | 2020-01-31 |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电池包的壳体、电池包和车辆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2378425B1 (ko) * | 2017-06-07 | 2022-03-24 |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 배터리 팩 |
DE102018209045A1 (de) * | 2018-06-07 | 2019-12-12 |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 Akkumulatoranordnung und ein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Akkumulatoranordnung |
CN209119276U (zh) * | 2018-12-21 | 2019-07-16 | 伟巴斯特车顶供暖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 动力电池系统的冷却装置、动力电池系统及车辆 |
CN210040305U (zh) * | 2019-06-14 | 2020-02-07 | 纳百川控股有限公司 | 水冷电池箱体 |
CN210120215U (zh) * | 2019-08-29 | 2020-02-28 |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电池包的冷却板组件、电池包和车辆 |
CN110828730A (zh) * | 2019-10-31 | 2020-02-21 | 宁波敏实汽车零部件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一种集成可拆卸水冷板总成的电池箱下托盘 |
CN211320179U (zh) * | 2020-02-20 | 2020-08-21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箱体、电池组及装置 |
-
2020
- 2020-09-27 CN CN202011033014.5A patent/CN114361688B/zh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7-19 JP JP2023519273A patent/JP2023543574A/ja active Pending
- 2021-07-19 EP EP21870983.0A patent/EP4220823A4/en active Pending
- 2021-07-19 KR KR1020237013328A patent/KR20230070283A/ko unknown
- 2021-07-19 WO PCT/CN2021/107065 patent/WO2022062605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3
- 2023-03-27 US US18/126,699 patent/US20230238609A1/en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6388826U (zh) * | 2017-01-25 | 2017-08-08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动力电池的电池液冷管总成及动力电池 |
CN207097923U (zh) * | 2017-08-30 | 2018-03-13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包 |
CN107768768A (zh) * | 2017-10-11 | 2018-03-06 | 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动力电池冷却板及冷却装置 |
CN207781696U (zh) * | 2018-01-18 | 2018-08-28 | 杭州捷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集成式冷却保温电池系统 |
CN208548425U (zh) * | 2018-07-11 | 2019-02-26 | 苏州库宁换热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系统 |
CN210006806U (zh) * | 2019-08-29 | 2020-01-31 |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电池包的壳体、电池包和车辆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2062605A1 (zh) | 2022-03-31 |
CN114361688A (zh) | 2022-04-15 |
JP2023543574A (ja) | 2023-10-17 |
US20230238609A1 (en) | 2023-07-27 |
EP4220823A1 (en) | 2023-08-02 |
EP4220823A4 (en) | 2024-03-27 |
KR20230070283A (ko) | 2023-05-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3782096U (zh) | 电池包箱体及电池包 | |
CN114361688B (zh) | 托盘和具有其的电池包 | |
CN220138420U (zh) | 浸没式电池冷却装置 | |
US20240030513A1 (en) | Battery cooling plate, and battery system | |
CN115939603A (zh) | 电池包 | |
CN216085039U (zh) | 液冷板及电池包 | |
CN114361675B (zh) | 电池包 | |
CN220021278U (zh) | 冷板、电池包和用电设备 | |
CN213366657U (zh) | 一种液冷系统、电池包及汽车 | |
CN212209705U (zh) | 冷却板组件及车辆 | |
CN114530643A (zh) | 电池包箱体及电池包 | |
CN110277606B (zh) | 动力电池包和具有其的车辆 | |
CN214898571U (zh) | 一种动力电池包及其冷却机构 | |
CN115810831A (zh) | 电池冷却装置、新能源车 | |
CN115117514A (zh) | 一种交错逆流式一体化冷却系统及电动车 | |
CN217691328U (zh) | 电池包 | |
CN212625766U (zh) | 冷却板组件、电池模组及车辆 | |
CN219106310U (zh) | 电池包 | |
CN218101421U (zh) | 电池液冷板和电池系统 | |
CN113451679B (zh) | 冷却系统 | |
CN220627922U (zh) | 一种冷却组件及电池包 | |
CN221009030U (zh) | 电池液冷托板、电池箱体和电池系统 | |
CN220420677U (zh) | 一种换热板和电池系统 | |
CN218215502U (zh) | 三面液冷装置及电池包 | |
CN219917291U (zh) | 电池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