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09030U - 电池液冷托板、电池箱体和电池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池液冷托板、电池箱体和电池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009030U CN221009030U CN202322372563.0U CN202322372563U CN221009030U CN 221009030 U CN221009030 U CN 221009030U CN 202322372563 U CN202322372563 U CN 202322372563U CN 221009030 U CN221009030 U CN 22100903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 liquid cooling
- battery
- pallet
- tot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6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5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98 cool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110 cooling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6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系统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液冷托板、电池箱体和电池系统。其中,电池液冷托板包括:托板主体;托板液冷槽,形成在所述托板主体的内部;总进液口和总出液口,间隔形成在所述托板主体的外壁上且分别连通所述托板液冷槽;以及至少一个液冷板过液孔组,单个所述液冷板过液孔组包括供液孔和回液孔,所述供液孔和所述回液孔间隔形成在所述托板主体的顶壁上且分别连通所述托板液冷槽。通过在电池系统中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液冷托板,可以实现液冷水管与电池液冷托板的一体化,减少液冷管道布置所需占用的空间,同时可以节约布置液冷水管的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液冷托板、电池箱体和电池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电池包的液冷系统都是采用管理流道进行换热,而液冷管路一般都铺设排布在电池箱体两侧,如此一来,电池模块侧边的进水口、出水口和液冷管道占用空间较大,同时液冷管路及相关接插头的存在也使得整个液冷系统成本较高。电池箱体的空间利用率一直是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至少一种缺陷或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液冷托板、电池箱体和电池系统,能够可以实现液冷水管与电池液冷托板的一体化,减少液冷管道布置所需占用的空间,同时可以节约布置液冷水管的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液冷托板,其包括:
托板主体;
托板液冷槽,形成在所述托板主体的内部;
总进液口和总出液口,间隔形成在所述托板主体的外壁上且分别连通所述托板液冷槽;以及
至少一个液冷板过液孔组,单个所述液冷板过液孔组包括供液孔和回液孔,所述供液孔和所述回液孔间隔形成在所述托板主体的顶壁上且分别连通所述托板液冷槽。
可选地,所述电池液冷托板包括多个所述液冷板过液孔组,多个所述液冷板过液孔组的所述供液孔在所述托板主体的顶壁上沿第一线性方向依次间隔布置,多个所述液冷板过液孔组的所述回液孔在所述托板主体的顶壁上沿第二线性方向依次间隔布置,所述第一线性方向与所述第二线性方向相互平行。
可选地,所述总进液口形成在所述托板主体的外周壁,所述总进液口的进液口中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一线性方向设置,所述总出液口形成在所述托板主体的外周壁,所述总出液口的出液口中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二线性方向设置。
可选地,所述托板液冷槽形成为连贯延伸设置的连贯液冷槽,所述连贯液冷槽的两端槽口分别形成为所述总进液口和所述总出液口。
可选地,所述托板液冷槽包括互不连通的第一液冷槽单元段和第二液冷槽单元段,所述第一液冷槽单元段的一端槽口形成为所述总进液口,所述供液孔连通所述第一液冷槽单元段,所述第二液冷槽单元段的一端槽口形成为所述总出液口,所述回液孔连通所述第二液冷槽单元段。
可选地,所述托板液冷槽在所述托板主体的内部密集布置。
可选地,所述电池液冷托板还包括留置在所述供液孔的供液孔接头和留置在所述回液孔的回液孔接头。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箱体,其包括上述的电池液冷托板。
可选地,所述电池箱体还包括环绕所述电池液冷托板设置的箱体边框和设置在所述箱体边框上的总进液口接头和总出液口接头,所述总进液口接头的内端插接于所述总进液口,所述总出液口接头的内端插接于所述总出液口。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系统,其包括:
上述的电池箱体;和
电池模块,设置在所述电池液冷托板的顶壁上且包括电芯和用于与所述电芯接触换热的液冷板,所述液冷板设有液冷板进液接头和液冷板出液接头,所述液冷板进液接头插接于所述供液孔,所述液冷板出液接头插接于所述回液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输入和输出冷却液对电池进行换热时,冷却液从总进液口输入至托板液冷槽内,然后从供液孔供液到相应的管路,再从回液孔回流至托板液冷槽内,回流至托板液冷槽内的冷却液经由总出液口从托板液冷槽内输出。相比于现有技术,通过在托板主体内的形成托板液冷槽,冷却液在托板液冷槽内流通,使得所形成的托板液冷槽相当于液冷水管,从而可以实现液冷水管与电池液冷托板的一体化,减少液冷管道布置所需占用的空间,同时可以节约布置液冷水管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电池液冷托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电池液冷托板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电池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电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电池液冷托板 2 电池模块
3 箱体边框
11 托板主体 12 托板液冷槽
13 总进液口 14 总出液口
15 供液孔 16 回液孔
21 液冷板进液接头 22 液冷板出液接头
31 总进液口接头 32 总出液口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各部件相互位置关系描述用词。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示例性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液冷托板,其包括托板主体11、托板液冷槽12、总进液口13和总出液口14以及至少一个液冷板过液孔组,其中,单个液冷板过液孔组包括供液孔15和回液孔16。
具体地,托板液冷槽12形成在托板主体11的内部,冷却液输入和输出时均流经托板主体11内的托板液冷槽12,所形成的托板液冷槽12相当于液冷水管。总进液口13和总出液口14间隔形成在托板主体11的外壁上且分别连通托板液冷槽12,冷却液从总进液口13输入到托板液冷槽12内,再经由总出液口14从托板液冷槽12中输出。供液孔15和回液孔16间隔形成在托板主体11的顶壁上且分别连通托板液冷槽12,输入到托板液冷槽12内的冷却液从供液孔15供液到相应的位置,再从回液孔16回流至托板液冷槽12内。
通过设置上述结构,在需要输入和输出冷却液对电池进行换热时,冷却液从总进液口13输入至托板液冷槽12内,流入托板液冷槽12内的冷却液从供液孔15供液到相应的管路,再从回液孔16回流至托板液冷槽12内,回流至托板液冷槽12内的冷却液经由总出液口14从托板液冷槽12内输出。相比于现有技术,通过在托板主体11内的形成托板液冷槽12,冷却液在托板液冷槽12内流通,使得所形成的托板液冷槽12相当于液冷水管,从而可以实现液冷水管与电池液冷托板的一体化,减少液冷管道布置所需占用的空间,同时还可以节约布置液冷水管的成本。
在一种实施例中,电池液冷托板1包括多个液冷板过液孔组,多个液冷板过液孔组的供液孔15在托板主体11的顶壁上沿第一线性方向依次间隔布置,多个液冷板过液孔组的回液孔16在托板主体11的顶壁上沿第二线性方向依次间隔布置,第一线性方向与第二线性方向相互平行,换言之,依次间隔布置在托板主体11的顶壁上多个液冷板过液孔组的供液孔15和多个液冷板过液孔组的回液孔16相互平行。对于上述所提及的第一线性方向和第二线性方向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例如,当电池液冷托板1设置为长方体时,第一线性方向和第二线性方向可以是沿托板主体11的长度方向。
在一种实施例中,总进液口13形成在托板主体11的外周壁,总进液口13的进液口中轴线平行于第一线性方向设置,总出液口14形成在托板主体11的外周壁,总出液口14的出液口中轴线平行于第二线性方向设置。如此设置,结合上述提及的多个供液孔15和多个回液孔16分别沿第一线性方向与第二线性方向依次间隔布置,与总进液口13相对应的托板液冷槽12连通的为供液孔15,与总出液口14对应的托板液冷槽12连通的为回液孔16,从而使得冷却液从总进液口13输入至托板液冷槽12后,能通过供液孔15向外供液,从回液孔16回流至托板液冷槽12内的冷却液能从总出液口14输出。
在一种实施例中,托板液冷槽12形成为连贯延伸设置的连贯液冷槽,连贯液冷槽的两端槽口分别形成为总进液口13和总出液口14。如此设置,在托板主体11内所形成的托板液冷槽12是连贯延伸的,冷却液在连贯液冷槽的流动可以是从总进液口13输入到托板液冷槽12内,顺着所形成的连贯液冷槽的流道在托板液冷槽12内流通,再从总出液口14输出。冷却液在连贯液冷槽内流通时,可以直接在连贯液冷槽内流动,经由总进液口13和总出液口14完成输入和输出,也可以是冷却液在连贯液冷槽内流动过程中,一部分冷却液从供液孔15供液至相应的管路,再从相应的回液孔16回流至连贯液冷槽内,与此同时,另一部分冷却液可以在连贯液冷槽内流动。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形成的托板液冷槽12可以是形成为分段的且互不连通的液冷槽,此时,托板液冷槽12包括互不连通的第一液冷槽单元段和第二液冷槽单元段,第一液冷槽单元段的一端槽口形成为总进液口13,供液孔15连通第一液冷槽单元段,第二液冷槽单元段的一端槽口形成为总出液口14,回液孔16连通第二液冷槽单元段。具体地,冷却液从总进液口13输入到第一液冷槽单元段中,冷却液从连通第一液冷槽单元段的供液孔15供液到相应的管路,冷却液再从相对应的与第二液冷槽单元段连通的回液孔16回流至第二液冷槽单元段内,经由总出液口14输出,如此设置,冷却液从总进液口13输入到第一液冷槽单元段中后,只能经由供液孔15供液至相应的管路,再经由相对应的回液孔16回流至第二液冷槽单元段内,再从总出液口14输出。
在一种实施例中,托板液冷槽12在托板主体11的内部密集布置,对于形成在托板主体11的内部的托板液冷槽12,不论所形成的托板液冷槽12为连贯液冷槽还是分段式液冷槽,也不论所形成的托板液冷槽12的数量,所形成的托板液冷槽12密集布置在托板主体11的内部,使得托板主体11的内部的大部分空间都形成有托板液冷槽12,如此一来,可以增大冷却液的面积,从而有利于提高电池的换热效率。
在一种实施例中,电池液冷托板1还包括留置在供液孔15的供液孔接头和留置在回液孔16的回液孔接头。具体地,在供液孔15和回液孔16内可以设置有供液孔接头和回液孔接头,以便于与相应的连接件或者连接孔位进行对接。所设置的供液孔接头和回液孔接头可以在有需要的时候才安插在相应的供液孔15和回液孔16内,也可以是提前设置好在相应的供液孔15和回液孔16内,具体根据实际作业情况而定,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箱体,其包括上述的电池液冷托板1,如此一来,可以使得电池箱体具备上述电池液冷托板1的各个特征,使得电池液冷托板1与液冷水管一体化,从而可以解决布置液冷水管需占用较大的空间的问题,提高电池箱体的空间利用率,同时可以节省布置液冷水管的成本。
在一种实施例中,电池箱体还包括环绕电池液冷托板1设置的箱体边框3和设置在箱体边框3上的总进液口接头31和总出液口接头32,总进液口接头31的内端插接于总进液口13,总出液口接头32的内端插接于总出液口14,通过将电池液冷托板1的总进液口13和总出液口14分别与箱体边框3上的总进液口接头31的内端和总出液口接头32的内端插接,在对电池进行液冷过程中,冷却液从总进液口接头31的外端输入冷却液,经由总进液口13输入至电池液冷托板1的液冷托板槽12内,再从供液孔15向相应的管路供液,冷却液在相应的管路内流动以完成对电池的液冷,冷却液再从回液孔16回流至托板液冷槽12内,经由总出液口14输出。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三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系统,其包括上述的电池箱体和电池模块2,其中,电池模块2设置在电池液冷托板1的顶壁上且包括电芯和用于与电芯接触换热的液冷板,液冷板设有液冷板进液接头21和液冷板出液接头22,液冷板进液接头21插接于供液孔15,液冷板出液接头22插接于回液孔16。
具体地,在采用本实施例的电池系统对电池进行换热时,冷却液从总进液口接头31的外端输入冷却液,经由总进液口13输入至电池液冷托板1的液冷托板槽12内,流入托板液冷槽12内的冷却液再从供液孔15通过液冷板进液接头21供液到液冷板的液冷管路中,冷却液在液冷板的液冷管路中流动以完成对电池的液冷,然后再从液冷板出液接头22流出,经由回液孔16回流至液冷托板槽12内,之后从总出液口14输出。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的电池系统通过采用上述的箱体,可以实现液冷水管与电池液冷托板的一体化,减少液冷管道布置所需占用的空间,同时还可以节约布置液冷水管的成本。再有液冷板的液冷板进液接头21和液冷板出液接头22直接与电池液冷托板1的托板液冷槽12连通,可以省去模组结构件作为中转,节省一定的成本,同时可以提高电池的换热效率。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电池液冷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液冷托板(1)包括:
托板主体(11);
托板液冷槽(12),形成在所述托板主体(11)的内部;
总进液口(13)和总出液口(14),间隔形成在所述托板主体(11)的外壁上且分别连通所述托板液冷槽(12);以及
至少一个液冷板过液孔组,单个所述液冷板过液孔组包括供液孔(15)和回液孔(16),所述供液孔(15)和所述回液孔(16)间隔形成在所述托板主体(11)的顶壁上且分别连通所述托板液冷槽(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液冷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液冷托板(1)包括多个所述液冷板过液孔组,多个所述液冷板过液孔组的所述供液孔(15)在所述托板主体(11)的顶壁上沿第一线性方向依次间隔布置,多个所述液冷板过液孔组的所述回液孔(16)在所述托板主体(11)的顶壁上沿第二线性方向依次间隔布置,所述第一线性方向与所述第二线性方向相互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液冷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总进液口(13)形成在所述托板主体(11)的外周壁,所述总进液口(13)的进液口中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一线性方向设置,所述总出液口(14)形成在所述托板主体(11)的外周壁,所述总出液口(14)的出液口中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二线性方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液冷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液冷槽(12)形成为连贯延伸设置的连贯液冷槽,所述连贯液冷槽的两端槽口分别形成为所述总进液口(13)和所述总出液口(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液冷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液冷槽(12)包括互不连通的第一液冷槽单元段和第二液冷槽单元段,所述第一液冷槽单元段的一端槽口形成为所述总进液口(13),所述供液孔(15)连通所述第一液冷槽单元段,所述第二液冷槽单元段的一端槽口形成为所述总出液口(14),所述回液孔(16)连通所述第二液冷槽单元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液冷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液冷槽(12)在所述托板主体(11)的内部密集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液冷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液冷托板(1)还包括留置在所述供液孔(15)的供液孔接头和留置在所述回液孔(16)的回液孔接头。
8.一种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体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液冷托板(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体还包括环绕所述电池液冷托板(1)设置的箱体边框(3)和设置在所述箱体边框(3)上的总进液口接头(31)和总出液口接头(32),所述总进液口接头(31)的内端插接于所述总进液口(13),所述总出液口接头(32)的内端插接于所述总出液口(14)。
10.一种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系统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电池箱体;和
电池模块(2),设置在所述电池液冷托板(1)的顶壁上且包括电芯和用于与所述电芯接触换热的液冷板,所述液冷板设有液冷板进液接头(21)和液冷板出液接头(22),所述液冷板进液接头(21)插接于所述供液孔(15),所述液冷板出液接头(22)插接于所述回液孔(16)。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372563.0U CN221009030U (zh) | 2023-08-31 | 2023-08-31 | 电池液冷托板、电池箱体和电池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372563.0U CN221009030U (zh) | 2023-08-31 | 2023-08-31 | 电池液冷托板、电池箱体和电池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009030U true CN221009030U (zh) | 2024-05-24 |
Family
ID=91124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372563.0U Active CN221009030U (zh) | 2023-08-31 | 2023-08-31 | 电池液冷托板、电池箱体和电池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009030U (zh) |
-
2023
- 2023-08-31 CN CN202322372563.0U patent/CN22100903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847509B (zh) | 一种冷却结构及电池模组 | |
CN217589072U (zh) | 一种电芯热管理系统、电芯模组及动力电池 | |
CN217788530U (zh) | 一种电池包液冷组件 | |
CN215578726U (zh) | 电池模组用端板及电芯冷却结构和电池模组 | |
CN221009030U (zh) | 电池液冷托板、电池箱体和电池系统 | |
CN219066936U (zh) | 散热器结构及电池箱 | |
CN210200838U (zh) | 横梁、电池包水冷结构、电池包及车辆 | |
CN110277606B (zh) | 动力电池包和具有其的车辆 | |
CN209929442U (zh) | 电池包热交换系统用均温板及其与热交换系统的连接结构 | |
CN116207407A (zh) | 一种递增式液冷流道设计方法、流道系统及电池包 | |
CN117199607A (zh) | 浸没式液冷装置及储能设备 | |
CN218472077U (zh) | 冷却板总成、电池包和车辆 | |
CN115117514A (zh) | 一种交错逆流式一体化冷却系统及电动车 | |
CN220796859U (zh) | 电池系统 | |
CN220155654U (zh) | 舰载储能机柜、储能单元及配电设备 | |
CN219106310U (zh) | 电池包 | |
CN220306339U (zh) | 液冷系统及电池包 | |
CN220604786U (zh) | 一种冷却系统、电池包箱体和电池包 | |
CN218783100U (zh) | 一种液冷系统及电池包 | |
CN218215502U (zh) | 三面液冷装置及电池包 | |
CN219303785U (zh) | 一种递增式液冷流道系统及电池包 | |
CN217691328U (zh) | 电池包 | |
CN219959162U (zh) | 一种电池包 | |
CN221304795U (zh) | 电池液冷系统及电池包 | |
CN218498188U (zh) | 一种电池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