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98571U - 一种动力电池包及其冷却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动力电池包及其冷却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98571U
CN214898571U CN202120102283.6U CN202120102283U CN214898571U CN 214898571 U CN214898571 U CN 214898571U CN 202120102283 U CN202120102283 U CN 202120102283U CN 214898571 U CN214898571 U CN 2148985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ooling
liquid
power battery
plate
cool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0228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平
谭本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vergrande New Energy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vergrande New Energy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vergrande New Energy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Evergrande New Energy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10228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985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985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985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力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包的冷却机构,用于对由多个电芯组成的电池模组进行温度调节,冷却机构包括底层液冷板,以及设置于底层液冷板上的多个间隔设置的竖向液冷板,在动力电池包中,底层液冷板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的底部,竖向液冷板位于相邻的两个电芯之间。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采用该冷却机构的动力电池包。本实用新型针对动力电池包的冷却机构作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动力电池包冷却机构难以对电池模组的内部热量进行控制,无法延缓热失控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动力电池包及其冷却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力电池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动力电池包及其冷却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动力电池包内一般设置有电池模组,以及对电池模组进行降温的冷却机构,常见的冷却机构一般在整个电池模组的底部设置底层液冷板,以在整个电池模组的底部对电池模组中的电芯进行散热,但是对电池模组的顶部和侧部的散热效率较低,容易导致电池模组中的内部温度分布不均,影响模组中各个电芯的使用寿命。特别是当动力电池包发生热失控后,个别电芯或者整个电池模组将瞬间释放大量的热量,导致电芯或者整个电池模组的温度迅速升高。此时,位于底部的液冷板无法迅速地带走电池模组的顶部和侧部的热量,因此对延缓整个动力电池包的热失控不利,无法满足国标对热失控的要求。
针对电池模组的顶部和侧部的散热问题,现有技术的方案是在电池模组的上方增加顶层液冷板,以增加顶面的散热效果。但对于电池模组的侧部,尤其是采用方形电芯组成的电池模组,方形电芯的两端具有极耳,无法与在电池模组外周的侧部液冷板直接接触,若需要设置侧部的液冷板,将需要重新对电池模组的布局进行改造,结构复杂,不利于市场应用,且增加改造成本。但是现有技术在电池模组的顶部和侧部的外表面增加冷却机构,也只能加快带走电池模组的外表面热量,而对于电池模组的内部热量依然无法及时控制,难以达到延缓热失控的目的。
因此,对于现有技术的动力电池包冷却机构还存在诸多缺陷,是目前动力电池生产厂家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包及其冷却机构,针对动力电池包的冷却机构作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动力电池包冷却机构难以对电池模组的内部热量进行控制,无法延缓热失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包的冷却机构,用于对由多个电芯组成的电池模组进行温度调节,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底层液冷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层液冷板上的多个间隔设置的竖向液冷板,在所述动力电池包中,所述底层液冷板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的底部,所述竖向液冷板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电芯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电池包冷却机构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底层液冷板上设有能够穿插于各个电芯之间的竖向液冷板,以使该竖向液冷板的侧部板面能够与电芯的侧壁相贴近或相接触,从而针对电池模组中的各个电芯进行冷却降温,有效地从电池模组的内部将热量吸收,并将热量通过各个竖向液冷板及底层液冷板内的冷液流道及时传导出电池模组。让电池模组中的电芯在工作过程中的温度能够均匀分布,有效地改善电芯的使用条件,延长电芯的使用寿命。尤其在发生热失控后,更能快速地将电池模组中的热量带走,进而延缓整个动力电池包的热失控,增加更多的逃生时间。
对所述冷却机构作改进,所述竖向液冷板的侧部板面设有导热介质。所述导热介质优选为导热胶,或者在该竖向液冷板与电芯之间增设导热垫,有效地确保竖向液冷板的侧部板面与相邻的电芯侧壁形成有效接触,提高导热效果。
对所述竖向液冷板的安装结构作改进,所述竖向液冷板的端部设有向所述底层液冷板延伸的插管,所述底层液冷板上开设有与所述插管位置配合的安装孔;或者,所述竖向液冷板的端部设有安装孔,所述底层液冷板上设有与所述安装孔位置配合的插管。以此,利用插管与安装孔的相互插接结构,既让竖向液冷板固定在底层液冷板上,又能让竖向液冷板与底层液冷板的内部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竖向液冷板内具有多层的冷液流道,且上下相邻的所述冷液流道之间开设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与所述底层液冷板连通。让底层液冷板可同时为各个竖向液冷板供给冷液,以提高底层液冷板的供液性能,又能节省另外设置为竖向液冷板供给冷液的供液机构,有效地节省动力电池包的内部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竖向液冷板内具有多层的冷液流道,且上下相邻的所述冷液流道之间开设有连通孔,各所述连通孔及所述插管的中心轴线共线,所述中心轴线垂直于所述底层液冷板的板面。让底层液冷板内的冷液流道可通过插管为竖向液冷板内部供给冷液,并可通过调整为底层液冷板内供给冷液的液流压力,以使冷液可贯穿各个连通孔而覆盖整个竖向液冷板内部的各层冷液流道,以确保整个竖向液冷板的侧部板面具有吸热效果,进而提高竖向液冷板的吸热性能。
再进一步的,所述竖向液冷板的两端分别设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宽度与所述竖向液冷板的厚度相适配。让盖板形成能够与竖向液冷板的本体组装的单独组件,有利于在生产过程中,对竖向液冷板内部的冷液流道及连通孔进行加工处理后,再在竖向液冷板的两端加装盖板,有效地确保竖向液冷板的内部结构成型质量。其中,该盖板与竖向液冷板的厚度相适配,有利于与竖向液冷板的端部进行焊接,方便加工,并能够确保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包,包括底板、由多个电芯组成的电池模组以及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冷却机构,所述动力电池包设有围绕所述电池模组外周设置的外框,所述底层液冷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电池模组设置于所述底层液冷板上,所述竖向液冷板设置于相邻的所述电芯之间。让底板对底层液冷板进行支撑承托,有效地提高底层液冷板的稳定性;并且,在电池模组的外周设置外框以阻隔外物及抵挡外力,避免外物和外力对电池模组中的各个电芯造成影响,有效地起到对电池模组的保护作用。
对所述动力电池包的结构作改进,所述动力电池包还包括覆盖所述电池模组顶部的顶层液冷板,所述外框的顶部设有多个横梁,所述顶层液冷板架持在所述横梁上。让电池模组上方增设有顶层液冷板,以从各个电芯的顶端进行吸热,有效地增加多个角度的吸热面对电芯进行吸热冷却,有效地提高散热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底层液冷板的至少一端设有水室,所述水室上设有用于向所述水室内输送冷液的第一输入管和用于将进入所述水室内的冷液输出的第一输出管,所述水室的内部分别与所述底层液冷板内部的输入流道及输出流道连通。该水室为底层液冷板上集成有进出冷液端口的水路总成,其内部优选分成两个腔室,腔室侧部与底层液冷板连通。其中,该进出冷液端口分别为该第一输入管和第一输出管。该水室内其中一个腔室用于将第一输入管输入的冷液往底层液冷板内部的输入流道导向,另一个腔室与底层液冷板的输出流道连通,并通过第一输出管输出冷液。以此,让该水室位于底层液冷板的端部,有利于与冷液源连接,有效地利用动力电池包的内部空间。
再进一步的,所述顶层液冷板上分别设有输送冷液的第二输入管和第二输出管;所述动力电池包还包括第一液冷连接管和第二液冷连接管,所述第一液冷连接管上设有与冷液源连接的进液管,所述第二液冷连接管上设有与冷液源连接的出液管;所述第一液冷连接管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入管及所述第二输入管连接,所述第二液冷连接管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管及所述第二输出管连接。在动力电池包中设有第一液冷连接管和第二液冷连接管,一方面,让第一液冷连接管作为总的进液管道,并分别与顶层液冷板及底层液冷板水室的输入管连接,从而让冷液源供给的冷液能够输送至各个液冷板上。另一方面,让第二液冷连接管作为总的出液管道,并分别与顶层液冷板及底层液冷板水室的输出管连接,从而形成流通的输液管道,让冷液有效地流经各个液冷板,进而确保冷液的供给,有效地提高对电池模组的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电池包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底层液冷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竖向液冷板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电池包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图5的B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电池包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0-电芯;
1-底层液冷板;11-安装孔;12-水室;121-第一输入管;122-第一输出管;
2-竖向液冷板;21-插管;22-冷液流道;23-连通孔;24-盖板;
3-底板;
4-外框;41-横梁;411-定位孔;
5-顶层液冷板;50-固定孔;51-第二输入管;52-第二输出管;
6-第一液冷连接管;61-进液管;
7-第二液冷连接管;71-出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电池包及其冷却机构进行说明。请参阅图1,该动力电池包上的冷却机构主要用于对由多个方形电芯100组成的电池模组进行温度调节,该冷却机构包括底层液冷板1,该底层液冷板1内具有让冷液流经的内部流道,该底层液冷板1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竖向液冷板2。在该动力电池包中,竖向液冷板2位于相邻的两个电芯100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竖向液冷板2”中所提及的“竖向”是相对于底层液冷板1的板面取向而言,在底层液冷板1的板面处于水平面的情况下,则竖向液冷板2的板面处于竖直平面,或者基本处于竖直平面,也即与竖直平面呈较小的夹角。换言之,竖向液冷板2的板面与底层液冷板1的板面垂直或基本垂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电池包冷却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底层液冷板1上设有能够穿插于各个电芯100之间的竖向液冷板2,以使该竖向液冷板2的侧部板面能够与电芯100的侧壁相贴近或相接触,从而针对电池模组中的各个电芯100进行冷却降温,有效地从电池模组的内部将热量吸收,并将热量通过各个竖向液冷板2及底层液冷板1内的冷液流道及时传导出电池模组。让电池模组中的电芯100在工作过程中的温度能够均匀分布,有效地改善电芯100的使用条件,延长电芯100的使用寿命。尤其在发生热失控后,更能快速地将电池模组中的热量带走,进而延缓整个动力电池包的热失控,增加更多的逃生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该竖向液冷板2的侧部板面是指竖向设置于底层液冷板1上的竖向液冷板2,其水平方向的两侧板面M。当竖向液冷板2穿插于电池模组中的方形电芯之间时,该竖向液冷板2的两侧板面M中的至少一侧板面M能够与相邻的电芯侧壁接触或贴近。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让电池模组中的方形电芯100能够顺利安装于各个竖向液冷板2之间,一般将该底层液冷板1上的布局设置为将两个竖向液冷板2之间的间距增大,以预留安装方形电芯100的活动间隙。但是,也让安装后的方形电芯100与竖向液冷板2之间存在空隙,无法相互紧密连接,影响导热效果。为此,对该动力电池包上的冷却机构作优化,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该竖向液冷板2的侧部板面设有导热介质(图未显示),该导热介质优选为导热胶,或者在该竖向液冷板2与电芯100之间增设导热垫,有效地确保竖向液冷板2的侧部板面与相邻的电芯100侧壁形成有效接触,提高导热效果。
其中,该竖向液冷板2可优选为矩形板体,有利于位于电池模组内,且与相邻的方形电芯100形状配合,以使竖向液冷板2的侧部板面形成吸热面,并能够与方形电芯100的侧壁形成有效接触,进而增大导热面积。优选地,该竖向液冷板2的侧部板面面积与相邻的电芯100侧壁面积相适配,让方形电芯100的矩形侧壁均能与相邻的竖向液冷板2的侧部板面大小相仿且相互接触,进而提高竖向液冷板2的吸热效果。
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4,该竖向液冷板2内具有多层的冷液流道22,且上下相邻的冷液流道22之间开设有连通孔23,连通孔23与底层液冷板1连通。让底层液冷板1可同时为各个竖向液冷板2供给冷液,以提高底层液冷板1的供液性能,又能节省另外设置为竖向液冷板2供给冷液的供液机构,有效地节省动力电池包的内部空间。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对竖向液冷板2的安装结构作优化,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3,该竖向液冷板2的端部设有向底层液冷板延伸的插管21,底层液冷板1上开设有与插管21位置配合的安装孔11。为了达到竖向液冷板2与底层液冷板1的连接目的,该竖向液冷板2安装结构也可以为:竖向液冷板2的端部设有安装孔(图未显示),底层液冷板1上设有与安装孔位置配合的插管(图未显示)。以利用插管21与安装孔11相插接,既让竖向液冷板2固定在底层液冷板1上,又能让竖向液冷板2与底层液冷板1的内部连通。
在上述基础上,竖向液冷板2内各个冷液流道之间的连通孔23与插管21的中心轴线共线,且该中心轴线垂直于底层液冷板1的板面。让底层液冷板1内的冷液流道22可通过插管21为竖向液冷板2内部供给冷液,并可通过调整为底层液冷板1内供给冷液的液流压力,以使冷液可贯穿各个连通孔23而覆盖整个竖向液冷板2内部的各层冷液流道22,以确保整个竖向液冷板2的侧部板面具有吸热效果,进而提高竖向液冷板2的吸热性能。
请参阅图4,该竖向液冷板2的两端分别设有密封冷液流道22的盖板24,让盖板24形成能够与竖向液冷板2的本体组装的单独组件,有利于在生产过程中,对竖向液冷板2内部的冷液流道22及连通孔23进行加工处理后,再在竖向液冷板2的两端加装盖板24,有效地确保竖向液冷板2的内部结构成型质量。其中,该盖板24的宽度与竖向液冷板2的厚度相适配,有利于与竖向液冷板2的端部进行焊接,方便加工,并能够确保密封效果。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该动力电池包还包括底板3,动力电池包上设有围绕电池模组外周设置的外框4,该底层液冷板1设置于底板3上,该底板3的边沿与外框4固定连接。动力电池包中的电池模组设置于底层液冷板1上,竖向液冷板2设置于相邻的方形电芯100之间。让底板3对底层液冷板1进行支撑承托,有效地提高底层液冷板1的稳定性;并且,在电池模组的外周设置外框4以阻隔外物及抵挡外力,避免外物和外力对电池模组中的各个电芯100造成影响,有效地起到对电池模组的保护作用。
请一并参阅图5及图6,动力电池包还包括覆盖电池模组顶部的顶层液冷板5,外框4的顶部设有多个横梁41,顶层液冷板5架持在横梁41上。其中,该横梁41上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孔411,顶层液冷板5上设有与定位孔411位置对应的固定孔50,以通过增加紧固件,如螺栓固定的方式,将顶层液冷板5固定在横梁41上。以此,让电池模组上方增设有顶层液冷板5,以从各个电芯100的顶端进行吸热,有效地增加多个角度的吸热面对电芯100进行吸热冷却,有效地提高散热效果。
其中,请参阅图2,该底层液冷板1的至少一端设有水室12,水室12上设有用于向水室12内输送冷液的第一输入管121和用于将进入水室12内的冷液输出的第一输出管122,水室12的内部分别与底层液冷板1的内部流道连通。让该水室12形成底层液冷板1上集成有进出冷液端口的水路总成,其内部优选分成两个腔室,腔室侧部与底层液冷板1连通。其中,该进出冷液端口分别为该第一输入管121和第一输出管122。该水室12内其中一个腔室用于将第一输入管121输入的冷液往底层液冷板1内部的输入流道导向,另一个腔室与底层液冷板1的输出流道连通,并通过第一输出管122输出冷液。以此,让该水室12位于底层液冷板1的端部,以便与冷液源连接,有效地利用动力电池包的内部空间。其中,该冷液源为设置在动力电池包的外部,为动力电池包内的各个液冷板提供冷液如冷媒等的供应源。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5及图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电池包包括至少两组并列设置的电池模组,外框4围绕于至少两组电池模组的外周。根据设置的至少两组电池模组设置相应的冷却机构,在两组电池模组的上端分别设有顶层液冷板5,该顶层液冷板5内具有让冷液流经的内部流道,且各个顶层液冷板5上分别设有输送冷液的第二输入管51和第二输出管52。两组电池模组的下端分别设有底层液冷板1,各个底层液冷板1的端部分别具有水室12。以此,在各组电池模组的上下方形成对电池模组的各个电芯100进行吸热的冷却机构。其中,各个底层液冷板1上的竖向液冷板2,分别穿插于各组电池模组中的方形电芯100之间,进而有效地对电池模组的内部和外部进行综合吸热,迅速带走电芯100产生的热量,有效地延缓整个动力电池包的热失控。
为了给各组电池模组上的各个液冷板提供冷液,该动力电池包还包括第一液冷连接管6和第二液冷连接管7,第一液冷连接管6上设有与冷液源连接的进液管61,第二液冷连接管7上设有与冷液源连接的出液管71;并且,该第一液冷连接管6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输入管121及第二输入管51连接,该第二液冷连接管7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输出管122及第二输出管52连接。让第一液冷连接管6作为总的进液管道,让冷液源供给的冷液能够输送至各个液冷板上,并让该第二液冷连接管7作为总的出液管道,从而形成能够流通各个液冷板的输液管道。让冷液有效地流经各个液冷板,有效地确保冷液供给,提高对各组电池模组的冷却效果。
其中,请参阅图7,该第一液冷连接管6和第二液冷连接管7横置于相邻的两个水室12上方。第一液冷连接管6的上方具有至少两个输出端,且分别与相邻的两个顶层液冷板5的第二输入管51连接;相邻的两个水室12上的第一输入管121分别与该第一液冷连接管6的管体连通;该第一液冷连接管6上的进液管61位于相邻的两个水室12中的一个水室12的第一输入管121与第二输入管122之间,并向电池模组以外延伸。
另外,该第二液冷连接管7的上方具有至少两个输入端,且分别与相邻的两个顶层液冷板5的第二输出管52连接;相邻的两个水室12上的第一输出管122分别与该第二液冷连接管7的管体连通;该第二液冷连接管7上的出液管71位于相邻的两个水室12中的另一个水室12的第一输入管121与第二输入管122之间,并向电池模组以外延伸。
以此,让第一液冷连接管6和第二液冷连接管7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水室12上方,并使得第一液冷连接管6和第二液冷连接管7上与顶层液冷板5及底层液冷板1之间的连接管道为上下连接结构,进而合理地利用动力电池包的内部空间,有效地提高动力电池包内部结构的紧凑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动力电池包的冷却机构的装配说明:
1、先将两块底层液冷板1通过摩擦焊焊接在一起,然后将各个竖向液冷板2插装于底层液冷板1上。让竖向液冷板2上的插管21与底层液冷板1上的安装孔11相插接并钎焊固定。然后,将水室12与底层液冷板1的端部焊接固定,从而形成位于电池模组底部的液冷集成板结构。
2、底层液冷板1固定在底板3上,底板3边沿与边框通过摩擦焊的方式焊接在一起。顶层液冷板5通过在固定孔50上设置螺栓,与横梁41上的定位孔411穿接固定,以使顶层液冷板5紧固于横梁41上。以此,完成整个动力电池包内部的冷却机构的组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动力电池包的冷却机构,用于对由多个电芯组成的电池模组进行温度调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底层液冷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层液冷板上的多个间隔设置的竖向液冷板,在所述动力电池包中,所述底层液冷板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的底部,所述竖向液冷板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电芯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液冷板的侧部板面设有导热介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液冷板的端部设有向所述底层液冷板延伸的插管,所述底层液冷板上开设有与所述插管位置配合的安装孔;或
所述竖向液冷板的端部设有安装孔,所述底层液冷板上设有与所述安装孔位置配合的插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液冷板内具有多层的冷液流道,且上下相邻的所述冷液流道之间开设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与所述底层液冷板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液冷板内具有多层的冷液流道,且上下相邻的所述冷液流道之间开设有连通孔,各所述连通孔及所述插管的中心轴线共线,所述中心轴线垂直于所述底层液冷板的板面。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5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液冷板的两端分别设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宽度与所述竖向液冷板的厚度相适配。
7.一种动力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由多个电芯组成的电池模组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冷却机构,所述动力电池包设有围绕所述电池模组外周设置的外框,所述底层液冷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电池模组设置于所述底层液冷板上,所述竖向液冷板设置于相邻的所述电芯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包还包括覆盖所述电池模组顶部的顶层液冷板,所述外框的顶部设有多个横梁,所述顶层液冷板架持在所述横梁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液冷板的至少一端设有水室,所述水室上设有用于向所述水室内输送冷液的第一输入管和用于将进入所述水室内的冷液输出的第一输出管,所述水室的内部分别与所述底层液冷板内部的输入流道及输出流道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层液冷板上设有输送冷液的第二输入管和第二输出管;
所述动力电池包还包括第一液冷连接管和第二液冷连接管,所述第一液冷连接管上设有与冷液源连接的进液管,所述第二液冷连接管上设有与冷液源连接的出液管;
所述第一液冷连接管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入管及所述第二输入管连接,所述第二液冷连接管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管及所述第二输出管连接。
CN202120102283.6U 2021-01-14 2021-01-14 一种动力电池包及其冷却机构 Active CN2148985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02283.6U CN214898571U (zh) 2021-01-14 2021-01-14 一种动力电池包及其冷却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02283.6U CN214898571U (zh) 2021-01-14 2021-01-14 一种动力电池包及其冷却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98571U true CN214898571U (zh) 2021-11-26

Family

ID=78861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02283.6U Active CN214898571U (zh) 2021-01-14 2021-01-14 一种动力电池包及其冷却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9857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72106A1 (ko) * 2022-03-10 2023-09-14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전지팩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바이스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72106A1 (ko) * 2022-03-10 2023-09-14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전지팩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바이스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929664U (zh) 液冷板及液冷装置
CN111564589B (zh) 电池包
CN212161896U (zh) 集成水冷电池模组及动力电池包
CN213782096U (zh) 电池包箱体及电池包
CN214898571U (zh) 一种动力电池包及其冷却机构
US20230238609A1 (en) Tray and battery pack having same
CN114530643A (zh) 电池包箱体及电池包
CN218385421U (zh) 一种液冷板及电池组
US20190273271A1 (en) Hydrogen storage unit and fuel cell system
CN213366661U (zh) 电池模组结构和电池包
CN212209589U (zh) 电池包的冷却机构
CN110277606B (zh) 动力电池包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20984623U (zh) 一种电池包及热管理系统
US20230231227A1 (en) Battery pack
CN219778978U (zh) 一种圆柱电池水冷板及电池模组
CN219937170U (zh) 电池包冷却组件、动力电池包以及车辆
CN216054955U (zh) 电芯箱体、电池包及电动车
CN217691328U (zh) 电池包
CN221262526U (zh) 一种液冷板及液冷机柜
CN221080142U (zh) 液冷装置及具有该液冷装置的储能系统
CN218215502U (zh) 三面液冷装置及电池包
CN117154288A (zh) 一种电池包及热管理系统
CN214338343U (zh) 一种低流阻航空液冷机箱
CN218241986U (zh) 集成冷板、电池包及车辆
CN220290904U (zh) 液冷组件及电池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