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45542A - 一种单系统选矿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单系统选矿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45542A
CN114345542A CN202210244695.2A CN202210244695A CN114345542A CN 114345542 A CN114345542 A CN 114345542A CN 202210244695 A CN202210244695 A CN 202210244695A CN 114345542 A CN114345542 A CN 1143455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duct
medium
heavy
products
size fr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4469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45542B (zh
Inventor
陈建中
陈沈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Duramasch Technology Co ltd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CUMT
Original Assignee
Wuxi Duramasch Technology Co ltd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CUM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Duramasch Technology Co ltd,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CUMT filed Critical Wuxi Duramasc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4469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4554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455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455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455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455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olids By Using Liquids Or Pneumatic Pow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单系统选矿工艺,具体包括:破碎分级作业、分选作业、脱介脱水分级作业,产品分级作业、以及根据矿物的品位对其进行分类选矿的作业,通过重介质悬浮液和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的耦合配置,实现了在脱泥或不脱泥的情况下,仅通过一套选矿系统,就能实现将块矿和末矿同时分选的功能。一定程度上简化了分选工艺,同时降低了基建投入和电耗、介质消耗、材料消耗等企业的运营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单系统选矿工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矿石分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系统选矿工艺。
背景技术
矿石预选受到业界重视,预选工艺能够在磨浮前把已经解离的目的块精矿提出来,同时把已解离出的脉石作为尾矿抛出。优势在于提出的块精矿直接作为商品销售,磨浮前能将20~40%的尾矿抛掉,将泥质矿物、石英类矿物、碳酸钙等对浮选过程有害的矿物选出来变成建材资源,改善浮选环境,提高浮选指标,降低尾矿库负荷,改善选厂周边环境,提高产能,将过去不可采的贫劣资源变为可采资源。
建筑垃圾分离是市场急需技术,通过预选工艺处理,能将建筑垃圾中的石料颗粒、水泥渣颗粒、红砖或加气砖颗粒分离成为建材原料。
目前,在萤石行业使用的预处理工艺是将小于300mm~500mm(d0)粒级毛矿破碎到40mm或50mm(d1)粒级以下,然后脱泥(d3)并分成块矿(d1~d2)和末矿(d2~d3)两种粒度级,块矿(d1~d2)进入块矿重介质分选系统用高密度分选,末矿(d2~d3)进入末矿重介质系统分选用低密度分选,块尾破碎后单独脱泥后末矿(d2~d3)进入末矿重介系统,未完全破碎的块矿返回块尾破碎机。这种预选采用两套脱泥系统,两套重介分选系统,两套介质系统,两套密度控制系统,系统复杂,投资高,管理难度大,能耗高,运行成本高,效益低。而大部分萤石企业仍然采用传统的破碎磨矿浮选工艺。
针对上述问题,研究出一种仅通过一套完整的系统即可实现块矿、末矿的同时分选,并且可通过该系统即能解离两种精矿和多种品类的矿石,同时又能把脉石抛掉的工艺对于矿石分选领域来说是迫在眉睫的。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单系统选矿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破碎分级作业,将粒度直经小于d0的毛矿经两段一闭路进行一次破碎,得到一次破碎后的产物,将所述一次破碎后的产物经过粒度直径为d1的第一分级筛进行筛选,分别得到第一筛上产物和第一筛下产物,其中,所述第一筛上产物为粒度直径大于d1的产物,所述第一筛下产物为粒度直径小于或等于d1的产物,确定所述第一筛下产物为入选原矿;
步骤2,分选作业,首先,根据所述入选原矿的性质和对产品的质量要求,耦合配置重介质悬浮液的参数与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的结构参数,调整所述重介质悬浮液在所述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中的密度梯度,以满足块矿和末矿的同时分选,然后所述入选原矿进入经耦合配置的所述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中进行分选,得到重产物、中间产物和轻产物;
步骤3,脱介脱水作业,将所述步骤2中得到的所述重产物、所述中间产物和所述轻产物经过粒度直径为d3的脱介筛进行筛选,以获得第二筛上产物和第二筛下产物,其中,所述第二筛上产物包括脱介脱水后的重产物、脱介脱水后的中间产物和脱介脱水后的轻产物,所述第二筛下产物包括浓重介质悬浮液和稀介质悬浮液,所述浓重介质悬浮液返回所述分选作业的步骤循环使用;
步骤4,产品分级作业,将所述步骤3中获得的所述脱介脱水后的重产物、脱介脱水后的中间产物和脱介脱水后的轻产物经过粒度直径为d2的第二分级筛进行分级筛选,分别得到:-d1+d2粒级的重产物、-d2+d3粒级的重产物;-d1+d2粒级的中间产物、-d2+d3粒级的中间产物;-d1+d2粒级的轻产物、-d2+d3粒级的轻产物;
步骤5,分类选矿作业,根据所述入选原矿的品位以及所述步骤4中分级筛选所得的所述产物的粒级,对所述步骤4中得到的所述-d1+d2粒级的重产物、所述-d2+d3粒级的重产物;所述-d1+d2粒级的中间产物、所述-d2+d3粒级的中间产物;所述-d1+d2粒级的轻产物、所述-d2+d3粒级的轻产物进行分类,最终得到产品包括:块精矿、末尾矿、末精矿和块矿中间产品;
其中,d0>d1>d2>d3>0。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中还包括:将所述第一筛上产物进行二次破碎,得到二次破碎后的产物,将所述二次破碎后的产物经过所述第一分级筛进行筛选,得到第三筛下产物,其中所述第三筛下产物为粒度直径小于或等于d1的产物,确定所述第三筛下产物为入选原矿。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3中还包括:所述稀重介质悬浮液经介质净化系统分离,得到分离后的介质与矿泥水进行,其中,所述分离后的介质返回所述分选作业的步骤循环使用,所述矿泥水进入矿泥回收澄清系统,得到粒度直径小于d3的矿泥和澄清水,所述粒度直径小于d3的矿泥并入所述末精矿,所述澄清水作为所述脱介筛的喷淋水循环使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介质净化系统包括浓密机和磁选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5中还包括:破碎所述块矿中间产品,当所述块矿中间产品破碎到矿物粒度直径小于d2时,停止破碎,返回所述分选作业的步骤。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5中,当所述入选原矿为低品位原矿时,所述最终得到的产品还包括:块尾产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5中,当所述入选原矿为高品位原矿时,所述最终得到的产品还包括:2号块精矿。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包括有压给料重介质旋流设备或无压给料重介质旋流设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重介质悬浮液由硅铁粉和水混合配置而成。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申请通过将重介质悬浮液的参数与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的结构进行耦合配置,从而实现仅借助单一系统即可实现对同一矿物中各种粒度直径的产物进行分级选矿,并且得到多种产品的效果,不仅简化了选矿工艺,而且丰富了选品的种类,同时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和投资成本。
此外,本申请对于重介质悬浮液的处理净化工艺,最大程度上降低了重介质悬浮液的损耗,节约了企业经营的成本。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单系统选矿工艺的步骤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不脱泥常规品位原矿三产品工艺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不脱泥低品位原矿入料四产品工艺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不脱泥高品位原矿四产品工艺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脱泥常规品位原矿三产品工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图1示出的是本申请单系统选矿工艺的步骤流程图,具体包括:步骤1,破碎分级作业,将粒度直径小于d0的毛矿经两段一闭路进行一次破碎,得到一次破碎后的产物,将所述一次破碎后的产物经过粒度直径为d1的第一分级筛进行筛选,分别得到第一筛上产物和第一筛下产物,其中,所述第一筛上产物为粒度直径大于d1的产物,所述第一筛下产物为粒度直径小于或等于d1的产物,确定所述第一筛下产物为入选原矿;
步骤2,分选作业,首先,根据所述入选原矿的性质和产品的质量要求,耦合配置重介质悬浮液的参数与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的结构参数,调整所述重介质悬浮液在所述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中的密度梯度,以满足块矿和末矿的同时分选,然后所述入选原矿进入经耦合配置的所述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中进行分选,得到重产物、中间产物和轻产物;
步骤3,脱介脱水作业,将所述步骤2中得到的所述重产物、所述中间产物和所述轻产物经过粒度直径为d3的脱介筛进行筛选,以获得第二筛上产物和第二筛下产物,其中,所述第二筛上产物包括脱介脱水后的重产物、脱介脱水后的中间产物和脱介脱水后的轻产物,所述第二筛下产物包括浓重介质悬浮液和稀重介质悬浮液,所述浓重介质悬浮液返回所述分选作业的步骤循环使用;
步骤4,产品分级作业,将所述步骤3中获得的所述脱介脱水后的重产物、所述脱介脱水后的中间产物和所述脱介脱水后的轻产物经过粒度直径为d2的第二分级筛进行分级筛选,分别得到:-d1+d2粒级的重产物、-d2+d3粒级的重产物;-d1+d2粒级的中间产物、-d2+d3粒级的中间产物;-d1+d2粒级的轻产物、-d2+d3粒级的轻产物;
步骤5,分类选矿作业,根据所述入选原矿的品位以及所述步骤4中分级筛选所得的所述产物的粒级,对所述步骤4中得到的所述-d1+d2粒级的重产物、所述-d2+d3粒级的重产物;所述-d1+d2粒级的中间产物、所述-d2+d3粒级的中间产物;所述-d1+d2粒级的轻产物、所述-d2+d3粒级的轻产物进行分类,最终得到产品包括:块精矿、末尾矿、末精矿和块矿中间产品。
以上步骤将在以下实施中作出进一步的说明,在此不多做解释。
如图2所示,图2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入选常规品位原矿不脱泥三产品工艺示意图,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破碎分级作业,将毛矿(粒度直径<d0)由料仓经给料机进入分级破碎与分级筛构成的二段一闭路,进行破碎,将破碎后的矿石过能使目的矿物与脉石充分解离的筛孔直径为d1的第一分级筛进行筛选,分别得到第一筛上产物和第一筛下产物,其中,所述第一筛上产物为矿物粒度直径大于d1的产物,所述第一筛下产品为矿物粒度直径≦d1的产物,确定所述第一筛下产物为入选原矿;
本实施例中的d0可以为400mm,d1可以为40mm。
本实施例中用于破碎矿物的破碎机可以为颚式破碎机和圆锥破碎机,但并不仅限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两段一闭路可以理解为颚式破碎机同圆锥破碎机、或者同反击式破碎机联合,再与检查筛分设备成闭路的简称。
步骤2,分选作业,首先,根据入选原矿的性质和产品的质量要求,耦合配置重介质悬浮液的参数与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的结构参数,调整重介质悬浮液在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中的密度梯度,以满足块矿和末矿的同时分选,然后入选原矿进入经耦合配置的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中进行分选,得到重产物、中间产物和轻产物;
需要说明的是:
原矿的性质可以理解为用重介质对矿石分选的难易程度,包括密度组成,粒度组成等。
产品的质量要求可以理解为客户对于分选出最终产品的要求。
耦合配置是指在同一台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中,块矿在二段高密度分选要满足块精矿的分选密度要求,在一段低密度分选要满足末矿抛尾的分选密度要求,这两个密度差是由原矿性质及对产品的质量要求决定的,可通过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的结构参数与重介质悬浮液参数耦合实现。其中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的结构参数包括:一段、二段的旋流器的直径、中心管直径、底流口径及二段锥角等;重介质悬浮液参数包括:粘度、稳定性和流变特性等。
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的一段是低密度分选段,二段是高密度分选段,一段和二段的分选密度通过旋流器的结构参数与重介质悬浮液参数的耦合,可控制两段密度差,控制分选精度以及控制粗粒级与细粒级的分选密度。具体原理如下:
重介质悬浮液泵入重介质旋流器中,形成速度场、压力场、密度场、粘度场等。其中,速度场又包含切向速度、径向速度及轴向速度。旋流器的结构参数以及重介质悬浮液的参数影响了上述各项速度,具体如下:
切向速度:旋流器入口处的切向速度决定着内部漩涡运动强度,旋流器内各点切向速度与旋流器的结构相关。旋流器中心区切向速度很大,产生压力降,形成负压区,吸入空气,形成空气柱。
轴向速度:轴向速度分布规律比较复杂,总体来说,外螺旋区域向底流口方向流动,内螺旋区域向溢流口方向流动,存在轴向零速包络面,它决定了旋流器液流从溢流口和从底流口排出量的分配,以及物料的分离密度的大小。轴向零速包络面的位置与入口流量、旋流器结构及重介质悬浮液性质有关。
径向速度:径向速度为零处的连线是一个分界线,在界限外的径向速度方向朝向器壁,形成外向流;在分界线内的径向速度方向朝内,形成内向流。分界线的位置是随着旋流器的结构变化而变化。
被选矿粒在旋流器内受到的离心力大小,取决于给料的切线速度,与旋流器的直径及被选矿粒直径有关,与被选矿粒密度与重介质悬浮液密度差有关,而切线速度与旋流器的入料压头有关。
关于密度场,在重介质悬浮液给入重介质旋流器之后,在离心力作用下,产生浓缩而形成密度场,其中,越靠近器壁和底流口的重介质悬浮液密度越大;越靠近中心和溢流口重介质悬浮液密度越低。从而使重介质旋流器内底流和溢流的重介质悬浮液密度、加重质粒度及浓度分布产生差异,这种差异决定了轻重产物的分离密度。
此外,密度场的分布与旋流器的结构、给料压头、加重质特性以及旋流器内的紊流强度等多种因素有关。不同的结构形态及参数有不同的密度场;不同的重介质悬浮液参数,特别是加重质的粒度级配和密度,同样能改变密度场。密度场的分布是物料在旋流器内按密度进行精确分离的决定性因素。粘度场与密度场呈正相关。
密度场、压力场、粘度场、速度场共同决定不同粒径、密度的颗粒运行行为。
当旋流器的结构参数与重介质悬浮液的参数相互耦合,产生较强的浓缩作用时,重介质旋流器的一段和二段之间密度差较大,从而使重介质旋流器内部的密度场具有较大的密度梯度,使得低密度轻产物、较高密度中间产物与很高密度重产物的分离。
当旋流器的结构参数与重介质悬浮液的参数相互耦合,产生较弱的浓缩作用时,重介质旋流器的一段和二段之间的密度差较小,从而使重介质旋流器内部的密度参数具有较小的密度梯度,使得密度差较小的轻产物与重产物分离。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重产物、中间产物和轻产物,是结合原矿的性质按照密度来进行划分,例如:进入重产物是解离充分的萤石密度可以在2.95~3.10g/cm3之间,重晶石密度可以在4~4.6g/cm3之间,红柱石密度可以在3.1~3.2g/cm3之间;进入轻产物的高岭土密度可以在2.2~2.6g/cm3之间,石英密度可以在2.65g/cm3之间,碳酸钙密度可以在2.6~2.75g/cm3之间;进入中间产物的则是高密度与密度矿物的共生体。
步骤3,脱介脱水作业,将步骤2中得到的重产物、中间产物和轻产物经过粒度直径为d3的脱介筛进行筛选,分别得到第二筛上产物:即脱介脱水后的重产物、脱介脱水后的中间产物、脱介脱水后的轻产物;第二筛下产物:重产物浓重介质悬浮液、重产物稀重介质悬浮液,中间产物浓重介质悬浮液、中间产物稀重介质悬浮液,轻产物浓重介质悬浮液、轻产物稀重介质悬浮液,其中,所有浓重介质悬浮液为合格介质悬浮液,可直接返回分选作业循环使用。本实施例中,d3可以选为0.5mm。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所述的浓重介质悬浮液是指各产物在脱介筛上不加喷水直接脱下来的介质是浓重介质悬浮液。所述的稀重介质悬浮液是指各产物在脱介筛上脱掉浓重介质悬浮液后加喷水冲洗产物表面上剩余介质脱下来的矿浆是稀重介质悬浮液。
步骤4,产品分级作业,将步骤3中获得的脱介脱水后重产物、脱介脱水中间产物和脱介脱水轻产物过粒度直径为d2的第二分级筛进行分级筛选,分别得到:-d1+d2粒级的重产物、-d2+d3粒级的重产物;-d1+d2粒级的中间产物、-d2+d3粒级的中间产物;-d1+d2粒级的轻产物、-d2+d3粒级的轻产物。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d1+d2粒级是指粒度直径在d1~d2之间;-d2+d3粒级是指粒度直径在d2~d3之间。
步骤5,分类选矿作业,根据矿物的品位,对步骤4中的得到的-d1+d2粒级的重产物、-d2+d3粒级的重产物;-d1+d2粒级的中间产物、-d2+d3粒级的中间产物;-d1+d2粒级的轻产物、-d2+d3粒级的轻产物进行分类,鉴于本实施例中,入选原矿为常规品位,因此具体划分结果为:-d1+d2粒级的重产物为块精矿,-d2+d3粒级的轻产物为末尾矿,-d2+d3粒级的中间产物和重产物为末精矿,-d1+d2粒级的中间产物和轻产物为块矿中间产品。
其中,上述各粒度直径d0、d1、d2和d3满足d0>d1>d2>d3的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所述的矿物品位是指矿物(或选矿产品)中有用成分或有用矿物的含量。以萤石为例:一般CaF2品位低于25%称为低品位;一般CaF2品位高于40%称为高品位;介于两者之间的为常规品位。品位是矿石和选矿产品的主要质量指标,它直接影响选矿效率。
本实施例中,通过重介质悬浮液参数与重介质旋流器的耦合设备,可克服现有技术中需要先将原矿分级成块矿和末矿两种粒度极,块矿进入块矿重介质分选系统用高密度分选,末矿进入末矿重介质分选系统用低密度分选的问题。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矿石的分选需要两套重介质分选系统,两套介质系统,两套密度控制系统,从而带来的系统复杂,投资高,管理难度大,能耗高,运行成本高,效益低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所公开的选矿工艺,可以将块矿和末矿同时在一套完整的系统中进行筛选,简化了系统结构,降低了运行成本,实现了高效益的选矿。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1中还包括将筛上产物进行中碎,将中碎后的产物过粒度直径为d1的分级筛,筛下产品即矿物粒度直径≦d1的矿石为入选原矿。本实施例中d1可选为40mm。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2中重介质悬浮液可选用粒度100%小于0.045mm的硅铁粉与水混合制备而成,并控制其密度在2.0~2.7g/cm3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该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包括有压给料重介质旋流设备或无压给料重介质旋流设备。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3中还包括,所有稀重介质悬浮液混合进入介质净化系统将介质与矿泥水进行分离,分离出来的介质返回分选作业循环使用,矿泥水则经固液分离及澄清装置,得到粒度直径<d3的矿泥和澄清水,其中,粒度直径<d3的矿泥掺入最终获得产品中末精矿,澄清水用于脱介筛的喷淋水循环使用。本实施例中d3可选为0.5mm,该介质净化系统包括浓密机和磁选机。
该实施例中,通过介质净化系统对稀重介质悬浮液进行处理,其一方面,有利于残留介质的进一步排出,从而保持介质系统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介质资源,节约选矿成本。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5中还包括,将-d1+d2粒级的中间产物和轻产物的块中间产品破碎到矿物粒度直径小于d2时,停止破碎,返回分选作业。本实施例中d2可以选为15mm。本实施例中最终获得产品为:-d1+d2粒级块精矿,-d2+d3粒级末尾矿,-d2+d3的末精矿,其中末精矿也可以作为磨浮入料。
该实施例中,对块矿中间产品进行进一步的解离破碎,可以最大限度地获得我们所需的最终产品,同时进一步地抛掉末尾矿,避免没有利用价值的矿石一起进入下一步作业,从而带来电力资源和运行成本的浪费。
如图3所示,图3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入选低原矿品位的不脱泥四产品工艺示意图,其工艺步骤与上述实施例中的工艺步骤基本相同(此处不在赘述),不同点在于,步骤5中,基于该入选原矿为低品位原矿,因此,在分类选矿作业中,最终分类结果为:-d1+d2粒级的重产物为块精矿,-d1+d2粒级的中间产物为块矿中间产品,-d2+d3粒级的轻产物为末尾矿,-d2+d3粒级的中间产物和重产物为末精矿,-d1+d2粒级的轻产物为块尾产品。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5中,还包括将该-d1+d2粒级的中间产物的块矿中间产品破碎到矿物粒度直径小于d2时,停止破碎,返回分选作业。
因此,本实施例中最终获得产品为:-d1+d2粒级块精矿,-d1+d2粒级块尾矿,-d2+d3粒级末尾矿,-d2+d3粒级的末精矿,其中,末精矿也可以作为磨浮入料。
如图4所示,图4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入选高品位原矿不脱泥四产品工艺示意图,其工艺与上述实施例中的工艺步骤基本相同(此处不在赘述),不同点在于,步骤5中,基于该入选原矿为高品位原矿,因此,在分类选矿作业中,最终分类结果为:-d1+d2粒级的重产物为1号块精矿,-d1+d2粒级的中间产物为2号块精矿,-d2+d3粒级的轻产物为末尾矿,-d2+d3粒级的中间产物和重产物为末精矿,-d1+d2粒级的轻产物为块矿中间产品。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5中还包括将-d1+d2粒级的轻产物的块矿中间产品破碎到矿物粒度直径小于d2时,停止破碎,返回分选作业。
因此,本实施例中最终获得产品为:-d1+d2粒级块精矿,-d1+d2粒级2号块精矿,-d2+d3粒级块尾矿,-d2+d3的末精矿,其中末精矿也可以作为磨浮入料。
如图5所示,图5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入选常规品位原矿脱泥三产品工艺示意图,其工艺步骤与图1所示的工艺步骤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在步骤1和步骤2之间还增加了步骤1-1脱泥作业,将步骤1中的入选原矿运至筛孔的粒度直径为d3的单层筛分级脱泥,入选原矿经分级脱泥后得到-d1+d3粒级脱泥原矿和-d3矿泥,其中,经脱泥后得到-d1+d3粒级的原矿进入步骤2中的分选作业,并继续执行后续步骤,-d3的矿泥掺入最终获得产品中的末精矿。本实施例中,d1可以选为40mm,d3可以选为0.75mm。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单系统选矿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破碎分级作业,将粒度直径小于d0的毛矿经两段一闭路进行一次破碎,得到一次破碎后的产物,将所述一次破碎后的产物经过粒度直径为d1的第一分级筛进行筛选,分别得到第一筛上产物和第一筛下产物,其中,所述第一筛上产物为粒度直径大于d1的产物,所述第一筛下产物为粒度直径小于或等于d1的产物,确定所述第一筛下产物为入选原矿;
步骤2,分选作业,首先,根据所述入选原矿的性质和产品的质量要求,耦合配置重介质悬浮液的参数与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的结构参数,调整所述重介质悬浮液在所述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中的密度梯度,以满足块矿和末矿的同时分选,然后所述入选原矿进入经耦合配置的所述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中进行分选,得到重产物、中间产物和轻产物;
步骤3,脱介脱水作业,将所述步骤2中得到的所述重产物、所述中间产物和所述轻产物经过粒度直径为d3的脱介筛进行筛选,以获得第二筛上产物和第二筛下产物,其中,所述第二筛上产物包括脱介脱水后的重产物、脱介脱水后的中间产物和脱介脱水后的轻产物,所述第二筛下产物包括浓重介质悬浮液和稀重介质悬浮液,所述浓重介质悬浮液返回所述分选作业的步骤循环使用;
步骤4,产品分级作业,将所述步骤3中获得的所述脱介脱水后的重产物、所述脱介脱水后的中间产物和所述脱介脱水后的轻产物经过粒度直径为d2的第二分级筛进行分级筛选,分别得到:-d1+d2粒级的重产物、-d2+d3粒级的重产物;-d1+d2粒级的中间产物、-d2+d3粒级的中间产物;-d1+d2粒级的轻产物、-d2+d3粒级的轻产物;
步骤5,分类选矿作业,根据所述入选原矿的品位以及所述步骤4中分级筛选所得的所述产物的粒级,对所述步骤4中得到的所述-d1+d2粒级的重产物、所述-d2+d3粒级的重产物;所述-d1+d2粒级的中间产物、所述-d2+d3粒级的中间产物;所述-d1+d2粒级的轻产物、所述-d2+d3粒级的轻产物进行分类,最终得到产品包括:块精矿、末尾矿、末精矿和块矿中间产品;
其中,d0>d1>d2>d3>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系统选矿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还包括:将所述第一筛上产物进行二次破碎,得到二次破碎后的产物,将所述二次破碎后的产物经过所述第一分级筛进行筛选,得到第三筛下产物,其中所述第三筛下产物为粒度直径小于或等于d1的产物,确定所述第三筛下产物为入选原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系统选矿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还包括:所述稀重介质悬浮液经介质净化系统分离,得到分离后的介质与矿泥水,其中,所述分离后的介质返回所述分选作业的步骤循环使用,所述矿泥水进入矿泥回收澄清系统,得到粒度直径小于d3的矿泥和澄清水,所述粒度直径小于d3的矿泥并入所述末精矿,所述澄清水作为所述脱介筛的喷淋水循环使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系统选矿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净化系统包括浓密机和磁选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系统选矿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还包括:破碎所述块矿中间产品,当所述块矿中间产品破碎到粒度直径小于d2时,停止破碎,返回所述分选作业的步骤。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系统选矿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当所述入选原矿为低品位原矿时,所述最终得到的产品还包括:块尾产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系统选矿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当所述入选原矿为高品位原矿时,所述最终得到的产品还包括:2号块精矿。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单系统选矿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包括有压给料重介质旋流设备或无压给料重介质旋流设备。
9.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单系统选矿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重介质悬浮液由硅铁粉和水混合配置而成。
CN202210244695.2A 2022-03-14 2022-03-14 一种单系统选矿工艺 Active CN1143455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44695.2A CN114345542B (zh) 2022-03-14 2022-03-14 一种单系统选矿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44695.2A CN114345542B (zh) 2022-03-14 2022-03-14 一种单系统选矿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45542A true CN114345542A (zh) 2022-04-15
CN114345542B CN114345542B (zh) 2022-05-27

Family

ID=810945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44695.2A Active CN114345542B (zh) 2022-03-14 2022-03-14 一种单系统选矿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45542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88930A (zh) * 2015-05-05 2015-09-09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分流悬浮液特性调整装置及方法
CN107520042A (zh) * 2017-09-15 2017-12-29 威海市海王旋流器有限公司 一种锂辉石原矿重介质的分选系统及分选工艺
CN109046740A (zh) * 2018-07-11 2018-12-21 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一种重介质旋流器分选低品位铀矿的方法
CN109499746A (zh) * 2018-12-05 2019-03-22 金石资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三产品萤石块矿生产系统和工艺
CN208642997U (zh) * 2018-07-17 2019-03-26 威海市海王旋流器有限公司 利用二次介质管调节二段分选密度的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
CN110523524A (zh) * 2019-08-30 2019-12-03 中煤科工集团唐山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无烟煤全级入选简化分选工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88930A (zh) * 2015-05-05 2015-09-09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分流悬浮液特性调整装置及方法
CN107520042A (zh) * 2017-09-15 2017-12-29 威海市海王旋流器有限公司 一种锂辉石原矿重介质的分选系统及分选工艺
CN109046740A (zh) * 2018-07-11 2018-12-21 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一种重介质旋流器分选低品位铀矿的方法
CN208642997U (zh) * 2018-07-17 2019-03-26 威海市海王旋流器有限公司 利用二次介质管调节二段分选密度的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
CN109499746A (zh) * 2018-12-05 2019-03-22 金石资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三产品萤石块矿生产系统和工艺
CN110523524A (zh) * 2019-08-30 2019-12-03 中煤科工集团唐山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无烟煤全级入选简化分选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45542B (zh) 2022-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11054B (zh) 重介质液固流化床分选粗煤泥工艺
CN103816992B (zh) 一种粗煤泥重介分选工艺及系统
CN109794349B (zh) 一种井下选煤工艺
CN107520042B (zh) 一种锂辉石原矿重介质的分选系统及分选工艺
CN102225354B (zh) 一种重浮混合分选工艺及其分选装置
CN110523524B (zh) 一种无烟煤全级入选简化分选工艺
CN104826727B (zh) 一种细粒中煤多级磨矿浮选工艺及系统
CN109174439B (zh) 一种选煤工艺中重介质梯级强化回收的方法
CN109225611B (zh) 三产品液固流化床分选粗煤泥系统及其工艺
CN112371325A (zh) 一种动力煤分级入洗工艺
CN202129156U (zh) 一种粗煤泥分选用三产品自生介质旋流器
CN113976306A (zh) 一种复杂难选低品位钼矿石重介选矿预先抛废系统及抛废工艺
US4133747A (en) Method for processing raw coal
CN214021353U (zh) 一种难选萤石矿重浮结合分选系统
CN109647612B (zh) 一种多产品重介质分选抛尾工艺
CN112474033B (zh) 煤泥预先脱泥分选工艺
CN114345542B (zh) 一种单系统选矿工艺
CN110170370B (zh) 降低重介质选煤厂重选分选粒度下限的系统及工艺
CN109847923B (zh) 一种极贫风化原生钛铁矿的回收工艺
CN108745623B (zh) 一种焦肥煤煤泥分选系统及分选方法
CN108144743A (zh) 采用高压辊磨机的低品位铀硼铁伴生矿选矿工艺方法
CN108144742A (zh) 一种采用联合分级方式的闭路磨矿方法
CN115646638A (zh) 一种气化渣精细分选工艺
CN210357530U (zh) 一种萤石伴生矿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
CN114082522A (zh) 用于胶磷矿的重介质选矿与色选联合选矿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