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22955A - 基于三维布置设计的火力发电厂施工验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三维布置设计的火力发电厂施工验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22955A
CN114322955A CN202111673950.7A CN202111673950A CN114322955A CN 114322955 A CN114322955 A CN 114322955A CN 202111673950 A CN202111673950 A CN 202111673950A CN 114322955 A CN114322955 A CN 1143229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thermal power
component
device based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7395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22955B (zh
Inventor
程飞
李良川
陈林
薛江
杨洲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west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f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Original Assignee
Southwest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f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west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f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filed Critical Southwest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f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Priority to CN20211167395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2295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229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229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229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229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物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基于三维布置设计的火力发电厂施工验收装置,包括数据分析组件,数据分析组件设置于升降组件上,升降组件上还设置有俯仰调节组件;升降组件设置于转向组件上,转向组件包括转盘,升降组件包括一对转轮和螺杆,转盘上还同轴设置有驱动轮;转盘的下方设置有底部驱动器,底部驱动器设置于调节组件上。升降组件、俯仰调节组件和转向组件能够在多个方向上调整数据分析组件,改变其数据采集和检测的高度、角度,克服当前建筑验收的局限性,对更多位置、角度进行检测和验收,数据分析组件的设置更加平稳可靠,检测更为精准,极大的提高了建筑验收的便捷度和可靠度。

Description

基于三维布置设计的火力发电厂施工验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物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三维布置设计的火力发电厂施工验收装置。
背景技术
火力发电厂简称火电厂,是利用可燃物(例如煤)作为燃料生产电能的工厂。它的基本生产过程是:燃料在燃烧时加热水生成蒸汽,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变成热能,蒸汽压力推动汽轮机旋转,热能转换成机械能,然后汽轮机带动发电机旋转,将机械能转变成电能。
在火力发电厂的建设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发电厂内各设备之间的距离和水平度进行检测,目前的检测都是通过人工手持检测仪器进行检测,一方面无法保证检测仪器在使用时的稳定性,影响检测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受身高限制,影响检测时的仪器架设,无法对高处设备进行有效的检测,因此使得检测的局限性较大。
因此,在施工验收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亟待改进之处,需要改进设备的架设位置,以对更多的位置进行检测,同时提高设备的架设稳定性,提高检测的可靠程度。故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优化改进,提出更为合理的技术方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内容中提到的现有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了基于三维布置设计的火力发电厂施工验收装置,通过拍摄装置采集画面数据并进行处理以判断施工效果,通过装置调整拍摄的位置和角度以获取更多处的安装画面,同时还能够对水平度和距离值进行测定以辅助确定安装是否达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具体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基于三维布置设计的火力发电厂施工验收装置,包括数据分析组件,数据分析组件包括处理器及分别连接处理器的图像采集组件、距离测量组件和水平测量组件;数据分析组件设置于升降组件上,升降组件上还设置有用于调节图像采集组件俯仰角度的俯仰调节组件;升降组件设置于转向组件上,所述的转向组件包括转盘,升降组件包括设置于转盘上的一对转轮和与转轮同步转动的螺杆,转盘上还同轴设置有与转轮配合传动的驱动轮;转盘的下方设置有底部驱动器,所述的底部驱动器设置于调节组件上,调节组件用于在第一驱动位和第二驱动位之间调节底部驱动器,底部驱动器在第一驱动位时与转盘配合并带动转盘转动,此时主动轮和转轮相对转盘静止;底部驱动器在第二驱动位时与驱动轮配合并带动驱动轮和转轮转动,此时转盘静止。
上述公开的验收装置,用于建筑施工完成之后对不同位置的安装结构进行检测,例如安装距离、水平度和相对位置等,通过图像采集组件进行画面的拍摄和采集,并将图像数据传输至处理其进行分析处理,通过距离测量组件和水平测量组件分别对建筑内各处结构以及安装的设备进行距离的测量和水平度的测量。在遇到安装位置较高,仅凭个人身高限制难以进行操作观察时,通过升降组件、俯仰调节组件和转向组件进行调整,方便对更多的位置进行图像采集、距离测量和水平度的测量。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升降组件用于对图像采集组件、距离测量组件和水平测量组件的高度进行调整,以便对不同高度位置进行检测,升降组件的结构并不唯一限定,其可被构造为多种可行的方案,此处进行优化并举出如下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升降组件还包括分别与两根螺杆配合的调节块,两个调节块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件,所述的数据分析组件和俯仰调节组件设置于支撑件上。采用如此方案时,螺杆与调节块通过螺纹结构连接配合,螺杆可跟随转轮同步转动,而调节块则保持不转动,因此可在螺纹配合结构下实现支撑件的升降,从而实现图像采集组件、距离测量组件和水平测量组件的高度调节。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图像采集组件可以对高处、水平位置和低处的画面进行采集,不改变其自身高度时,通过俯仰调节实现,具体的,此处举出如下一种可行的俯仰调节选择:所述的俯仰调节组件包括立架和设置于立架上的转杆,转杆通过传动杆组件与顶部驱动器配合传动,顶部驱动器包括一输出轴并带动传动杆组件转动,进而带动转杆转动;图像采集组件设置于转杆上并与转杆同步转动。采用如此方案时,转杆、传动杆组件以及输出轴可通过齿轮传动,也可采用更多能够实现传动的结构。
再进一步,此处对传动杆组件的结构进行限定并举出如下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传动杆组件包括对称设置于底部驱动器的输出轴两侧的第一传动杆,和与第一传动杆配合的第二传动杆,两根第二传动杆分别与转杆的一端传动配合。采用如此方案时,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均对称设置,便于设置在传动过程中保持力的平衡,实现稳定可靠的俯仰调节。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调节组件可采用的方案并不唯一限定,此处进行优化并举出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调节组件包括若干升降杆,升降杆的上端连接底座,下端连接调节板,所述的底部驱动器设置于调节板上且底部驱动器包括竖直向上延伸的驱动轴,升降杆发生升降时带动调节板上升与下降,从而使底部驱动器上升至第二驱动位或下降至第一驱动位。采用如此方案时,升降杆的升降作为底部驱动器上升和下降的动力源,当升降杆缩短时带动底部驱动器上升,当升降杆伸长时带动底部驱动器下降,底部驱动其的配合传动位置会对应发生改变,从而产生不同的驱动效果。
再进一步,可采用多种结构配合底部驱动器实现多个位置角度的驱动,此处进行优化并举出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转盘下表面连接有固定套管,固定套管下方设置有底座且固定套管与底座转动连接,固定套管内设置有挡板,驱动轴向上伸入固定套管内且驱动轴上设置有抵紧板,当底部驱动器下降至第一驱动位并运转时,抵紧板与挡板抵紧接触并带动转盘转动。采用如此方案时,挡板与固定套管固定连接并同步转动,而抵紧板与档板则为可分离式的配合,当底部驱动器下降至第一驱动位时,驱动轴同步下降并使抵紧板与档板抵紧配合从而实现传动。抵紧板与挡板可竖向设置,通过竖向的贴合抵紧进行传动;也可水平设置,通过水平的贴合抵紧增加摩擦力进行传动。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底部驱动器带动主动轮转动可实现升降组件的运作,在此处进行优化并举出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主动轮与转盘同轴设置,且转盘上设置有轴孔,主动轮的轮轴穿过轴孔并与转轴转动连接;轮轴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孔,当底部驱动器上升至第二驱动位时其驱动轴与连接孔配合传动并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带动转轮同步转动。采用如此方案时,驱动轴的上端与连接孔可通过啮合齿实现传动配合。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为了保持轮轴在竖向上的相对位置,此处进行优化并举出如下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轮轴与轴孔之间通过凸肩和环槽结构配合以保持轮轴的纵向位置固定。采用如此方案时,可在轮轴上设置凸肩,并在轴孔内壁面设置环槽,或采用相反的方案;而同步需要将转盘设置为分体结构,设置成对应拼合的结构以实现与轮轴的配合。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进行优化并举出如下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底座包括内凹的安装腔,所述的底部驱动器和调节组件均设置于安装腔内,安装腔的开口处通过一密封板进行封闭。
再进一步,在本发明中,为了实现底部驱动器的升降调节,此处进行优化并举出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密封板内部有空腔,安装腔内设置有若干真空泵且真空泵通过气阀结构连通空腔,所述的密封板底表面设置吸盘与空腔连通,真空泵用以控制空气进入或排出空腔。
进一步的,所述的升降杆采用电动升降杆、气压杆或液压杆,并在处理其的控制下进行升降调节,以带动底部驱动器上升至第二驱动位或带动底部驱动器下降至第一驱动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设置的升降组件、俯仰调节组件和转向组件能够在多个方向上调整数据分析组件,改变其数据采集和检测的高度、角度,克服当前建筑验收存在的局限性,可以对更多位置、更多角度进行检测和验收,且对数据分析组件的设定更加平稳可靠,检测得到的数据更为精准,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建筑验收的便捷度和可靠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表示出了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因此不应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
图1为验收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验收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底部驱动器、主动轮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各标记的含义为:1、底座;2、转盘;3、支撑件;4、调节块;5、螺杆;6、立架;7、图像采集组件;8、转杆;9、处理器;10、顶部驱动器;11、第一传动杆;12、第二传动杆;13、距离测量组件;14、固定块;15、水平测量组件;16、转轮;17、传动带;18、调节板;19、底部驱动器;20、升降杆;21、密封板;22、真空泵;23、气阀结构;24、驱动轴;25、轮轴;26、凸肩;27、固定套管;28、挡板;29、抵紧板;30、连接孔;31、主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释。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本文公开的特定结构和功能细节仅用于描述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然而,可用很多备选的形式来体现本发明,并且不应当理解为本发明限制在本文阐述的实施例中。
实施例
针对现有的建筑物检测验收方式主要靠人工操作的现状,存在操作不精准,局限性较多的问题,本实施例进行优化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具体的,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基于三维布置设计的火力发电厂施工验收装置,包括数据分析组件,数据分析组件包括处理器9及分别连接处理器9的图像采集组件7、距离测量组件13和水平测量组件15;数据分析组件设置于升降组件上,升降组件上还设置有用于调节图像采集组件7俯仰角度的俯仰调节组件;升降组件设置于转向组件上,所述的转向组件包括转盘2,升降组件包括设置于转盘2上的一对转轮16和与转轮16同步转动的螺杆5,转盘2上还同轴设置有与转轮16配合传动的驱动轮;转盘2的下方设置有底部驱动器19,所述的底部驱动器19设置于调节组件上,调节组件用于在第一驱动位和第二驱动位之间调节底部驱动器19,底部驱动器19在第一驱动位时与转盘2配合并带动转盘2转动,此时主动轮31和转轮16相对转盘2静止;底部驱动器19在第二驱动位时与驱动轮配合并带动驱动轮和转轮16转动,此时转盘2静止。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图像采集组件7采用摄像机,距离测量组件13采用激光测距仪,水平测量组件15采用激光水准仪。摄像机、距离测量组件13和水平测量组件15所测得的数据均发送给处理器9,由处理器9统一进行分析处理。所述的处理器9可采用搭载STM系列芯片的PC板,根据需求集成对应的模块,数据处理由诸多可供采用的成熟的技术,转用至此处无需付出创造性劳动,此处就不再赘述。
上述公开的验收装置,用于建筑施工完成之后对不同位置的安装结构进行检测,例如安装距离、水平度和相对位置等,通过图像采集组件7进行画面的拍摄和采集,并将图像数据传输至处理其进行分析处理,通过距离测量组件13和水平测量组件15分别对建筑内各处结构以及安装的设备进行距离的测量和水平度的测量。在遇到安装位置较高,仅凭个人身高限制难以进行操作观察时,通过升降组件、俯仰调节组件和转向组件进行调整,方便对更多的位置进行图像采集、距离测量和水平度的测量。
在本实施例中,升降组件用于对图像采集组件7、距离测量组件13和水平测量组件15的高度进行调整,以便对不同高度位置进行检测,升降组件的结构并不唯一限定,其可被构造为多种可行的方案,此处进行优化并采用如下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升降组件还包括分别与两根螺杆5配合的调节块4,两个调节块4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件3,所述的数据分析组件和俯仰调节组件设置于支撑件3上。采用如此方案时,螺杆5与调节块4通过螺纹结构连接配合,螺杆5可跟随转轮16同步转动,而调节块4则保持不转动,因此可在螺纹配合结构下实现支撑件3的升降,从而实现图像采集组件7、距离测量组件13和水平测量组件15的高度调节。
优选的,调节块4采用金属制成,而支撑件3为方形的筒状件并与调节块4固定连接,可通过焊接、卡接、螺接等方式固定。支撑件3横向设置而使其内部的空腔成为容纳部件的空间;其中支撑件3内部空腔的内顶面设置顶部驱动器10,内部空腔的两侧壁设置激光测距仪,内部空腔的底部设置固定块14,激光水准仪设置于固定块14上。
在本实施例中,图像采集组件7可以对高处、水平位置和低处的画面进行采集,不改变其自身高度时,通过俯仰调节实现,具体的,此处采用如下一种可行的俯仰调节选择:所述的俯仰调节组件包括立架6和设置于立架6上的转杆8,转杆8通过传动杆组件与顶部驱动器10配合传动,顶部驱动器10包括一输出轴并带动传动杆组件转动,进而带动转杆8转动;图像采集组件7设置于转杆8上并与转杆8同步转动。采用如此方案时,转杆8、传动杆组件以及输出轴可通过齿轮传动,也可采用更多能够实现传动的结构。
优选的,本实施例对传动杆组件的结构进行限定并采用如下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传动杆组件包括对称设置于底部驱动器19的输出轴两侧的第一传动杆11,和与第一传动杆11配合的第二传动杆12,两根第二传动杆12分别与转杆8的一端传动配合。采用如此方案时,第一传动杆11和第二传动杆12均对称设置,便于设置在传动过程中保持力的平衡,实现稳定可靠的俯仰调节。
优选的,将顶部驱动器10设置在图像采集组件7的下部,故顶部驱动器10的输出轴竖向设置且端部设置锥齿轮,第一传动杆11水平设置且通过锥齿轮与输出轴配合,第二传动杆12竖向设置且通过锥齿轮与第一传动杆11配合,转杆8水平设置且转杆8的两端设置锥齿轮与第二传动杆12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调节组件可采用的方案并不唯一限定,此处进行优化并采用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调节组件包括若干升降杆20,升降杆20的上端连接底座1,下端连接调节板18,所述的底部驱动器19设置于调节板18上且底部驱动器19包括竖直向上延伸的驱动轴24,升降杆20发生升降时带动调节板18上升与下降,从而使底部驱动器19上升至第二驱动位或下降至第一驱动位。采用如此方案时,升降杆20的升降作为底部驱动器19上升和下降的动力源,当升降杆20缩短时带动底部驱动器19上升,当升降杆20伸长时带动底部驱动器19下降,底部驱动其的配合传动位置会对应发生改变,从而产生不同的驱动效果。
底部驱动器19由两个驱动位,可采用多种结构配合底部驱动器19实现多个位置角度的驱动,本实施例进行优化并采用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如图2、图4所示,所述的转盘2下表面连接有固定套管27,固定套管27下方设置有底座1且固定套管27与底座1转动连接,固定套管27内设置有挡板28,驱动轴24向上伸入固定套管27内且驱动轴24上设置有抵紧板29,当底部驱动器19下降至第一驱动位并运转时,抵紧板29与挡板28抵紧接触并带动转盘2转动。采用如此方案时,挡板28与固定套管27固定连接并同步转动,而抵紧板29与档板则为可分离式的配合,当底部驱动器19下降至第一驱动位时,驱动轴24同步下降并使抵紧板29与档板抵紧配合从而实现传动。抵紧板29与挡板28可竖向设置,通过竖向的贴合抵紧进行传动;也可水平设置,通过水平的贴合抵紧增加摩擦力进行传动。
优选的,档板与抵紧板29的接触面可设置柔性垫,不仅可增加摩擦力,也可减少撞击力,提高抵紧配合过程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底部驱动器19带动主动轮31转动可实现升降组件的运作,在此处进行优化并采用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主动轮31与转盘2同轴设置,且转盘2上设置有轴孔,主动轮31的轮轴25穿过轴孔并与转轴转动连接;轮轴25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孔30,当底部驱动器19上升至第二驱动位时其驱动轴24与连接孔30配合传动并带动主动轮31转动,主动轮31带动转轮16同步转动。采用如此方案时,驱动轴24的上端与连接孔30可通过啮合齿实现传动配合;且主动轮31通过传动带17可带动转轮16转动,此外还可通过链条带动转轮16转动。
优选的,在轮轴25与轴孔通过滑动轴承配合,这样设置可减少气隙。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持轮轴25在竖向上的相对位置,此处进行优化并采用如下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轮轴25与轴孔之间通过凸肩26和环槽结构配合以保持轮轴25的纵向位置固定。采用如此方案时,可在轮轴25上设置凸肩26,并在轴孔内壁面设置环槽,或采用相反的方案;而同步需要将转盘2设置为分体结构,设置成对应拼合的结构以实现与轮轴25的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进行优化并采用如下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底座1包括内凹的安装腔,所述的底部驱动器19和调节组件均设置于安装腔内,安装腔的开口处通过一密封板21进行封闭。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底部驱动器19的升降调节,此处进行优化并采用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密封板21内部有空腔,安装腔内设置有若干真空泵22且真空泵22通过气阀结构23连通空腔,所述的密封板21底表面设置吸盘与空腔连通,真空泵用以控制空气进入或排出空腔。
优选的,所述的升降杆采用电动升降杆、气压杆或液压杆,并在处理器的控制下进行升降调节,以带动底部驱动器上升至第二驱动位或带动底部驱动器下降至第一驱动位。
以上即为本实施例列举的实施方式,但本实施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方式相互任意组合得到其他多种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施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实施方式。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应理解成对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中界定的为准,并且说明书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书。

Claims (10)

1.基于三维布置设计的火力发电厂施工验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分析组件,数据分析组件包括处理器(9)及分别连接处理器(9)的图像采集组件(7)、距离测量组件(13)和水平测量组件(15);数据分析组件设置于升降组件上,升降组件上还设置有用于调节图像采集组件(7)俯仰角度的俯仰调节组件;升降组件设置于转向组件上,所述的转向组件包括转盘(2),升降组件包括设置于转盘(2)上的一对转轮(16)和与转轮(16)同步转动的螺杆(5),转盘(2)上还同轴设置有与转轮(16)配合传动的驱动轮;转盘(2)的下方设置有底部驱动器(19),所述的底部驱动器(19)设置于调节组件上,调节组件用于在第一驱动位和第二驱动位之间调节底部驱动器(19),底部驱动器(19)在第一驱动位时与转盘(2)配合并带动转盘(2)转动,此时主动轮(31)和转轮(16)相对转盘(2)静止;底部驱动器(19)在第二驱动位时与驱动轮配合并带动驱动轮和转轮(16)转动,此时转盘(2)静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三维布置设计的火力发电厂施工验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组件还包括分别与两根螺杆(5)配合的调节块(4),两个调节块(4)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件(3),所述的数据分析组件和俯仰调节组件设置于支撑件(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三维布置设计的火力发电厂施工验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俯仰调节组件包括立架(6)和设置于立架(6)上的转杆(8),转杆(8)通过传动杆组件与顶部驱动器(10)配合传动,顶部驱动器(10)包括一输出轴并带动传动杆组件转动,进而带动转杆(8)转动;图像采集组件(7)设置于转杆(8)上并与转杆(8)同步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三维布置设计的火力发电厂施工验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杆组件包括对称设置于底部驱动器(19)的输出轴两侧的第一传动杆(11),和与第一传动杆(11)配合的第二传动杆(12),两根第二传动杆(12)分别与转杆(8)的一端传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三维布置设计的火力发电厂施工验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组件包括若干升降杆(20),升降杆(20)的上端连接底座(1),下端连接调节板(18),所述的底部驱动器(19)设置于调节板(18)上且底部驱动器(19)包括竖直向上延伸的驱动轴(24),升降杆(20)发生升降时带动调节板(18)上升与下降,从而使底部驱动器(19)上升至第二驱动位或下降至第一驱动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三维布置设计的火力发电厂施工验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盘(2)下表面连接有固定套管(27),固定套管(27)下方设置有底座(1)且固定套管(27)与底座(1)转动连接,固定套管(27)内设置有挡板(28),驱动轴(24)向上伸入固定套管(27)内且驱动轴(24)上设置有抵紧板(29),当底部驱动器(19)下降至第一驱动位并运转时,抵紧板(29)与挡板(28)抵紧接触并带动转盘(2)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三维布置设计的火力发电厂施工验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轮(31)与转盘(2)同轴设置,且转盘(2)上设置有轴孔,主动轮(31)的轮轴(25)穿过轴孔并与转轴转动连接;轮轴(25)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孔(30),当底部驱动器(19)上升至第二驱动位时其驱动轴(24)与连接孔(30)配合传动并带动主动轮(31)转动,主动轮(31)带动转轮(16)同步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三维布置设计的火力发电厂施工验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轴(25)与轴孔之间通过凸肩(26)和环槽结构配合以保持轮轴(25)的纵向位置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三维布置设计的火力发电厂施工验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包括内凹的安装腔,所述的底部驱动器(19)和调节组件均设置于安装腔内,安装腔的开口处通过一密封板(21)进行封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三维布置设计的火力发电厂施工验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板(21)内部有空腔,安装腔内设置有若干真空泵(22)且真空泵(22)通过气阀结构(23)连通空腔,所述的密封板(21)底表面设置吸盘与空腔连通,真空泵用以控制空气进入或排出空腔。
CN202111673950.7A 2021-12-31 2021-12-31 基于三维布置设计的火力发电厂施工验收装置 Active CN1143229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73950.7A CN114322955B (zh) 2021-12-31 2021-12-31 基于三维布置设计的火力发电厂施工验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73950.7A CN114322955B (zh) 2021-12-31 2021-12-31 基于三维布置设计的火力发电厂施工验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22955A true CN114322955A (zh) 2022-04-12
CN114322955B CN114322955B (zh) 2024-01-16

Family

ID=81021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73950.7A Active CN114322955B (zh) 2021-12-31 2021-12-31 基于三维布置设计的火力发电厂施工验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22955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30048A (zh) * 2020-04-04 2020-05-08 蒋运臣 一种电力设备用远距离非接触式激光除冰精确调节装置及其实施方法
CN111998184A (zh) * 2020-08-14 2020-11-27 河南工程学院 一种巷道内部围岩碎落监测设备及其监测方法
CN212733075U (zh) * 2020-08-22 2021-03-19 东莞市优伟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动对瑕疵零件进行分拣的视觉检测设备
CN214747947U (zh) * 2021-04-23 2021-11-16 吴潇晗 一种计算机视觉测量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30048A (zh) * 2020-04-04 2020-05-08 蒋运臣 一种电力设备用远距离非接触式激光除冰精确调节装置及其实施方法
CN111998184A (zh) * 2020-08-14 2020-11-27 河南工程学院 一种巷道内部围岩碎落监测设备及其监测方法
CN212733075U (zh) * 2020-08-22 2021-03-19 东莞市优伟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动对瑕疵零件进行分拣的视觉检测设备
CN214747947U (zh) * 2021-04-23 2021-11-16 吴潇晗 一种计算机视觉测量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22955B (zh) 2024-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546141U (zh) 土木工程勘测用装置
CN108268058A (zh) 一种角度调整机及其调整方法
CN111624230B (zh) 一种自动定位检测位置的红外检测设备
CN106705838A (zh) 一种全自动大尺寸测量设备现场校准装置
CN114322955A (zh) 基于三维布置设计的火力发电厂施工验收装置
CN109752170B (zh) 一种采用寻找车轮进行对正测量的汽车前照灯检测仪
CN206905697U (zh) 一种三维空间升降水平可调扫描装置
CN115479974A (zh) 一种集成环境参数的电化学传感智能舱
CN213579290U (zh) —种光伏镀膜玻璃的检测设备
CN211042821U (zh) 一种环境检测用水质采样装置
CN117478066A (zh) 一种光伏组件el检测装置
CN114353738B (zh) 一种可移动式隧道断面变形快速检测系统
CN211086615U (zh) 基于北斗系统的定位监测装置
CN215574737U (zh) 一种aoi检测的图像采集装置
CN210777417U (zh) 单摆周期测量装置
CN208847060U (zh) 一种模组质量检测装置
CN112683224A (zh) 一种机械加工零件检测用表面粗糙度检测装置
CN207351565U (zh) 一种高精度光功率光波长测试机台
CN216449603U (zh) 一种水利检测用便携式水流速测量装置
CN117152273B (zh) 一种用于自动驾驶车辆的相机标定设备
CN215815794U (zh) 一种检测晶圆键合准确性的测试结构
CN219301822U (zh)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桥梁监测的建筑施工自动控制检测装置
CN107806844B (zh) 一种防尘罩骨架偏正自动检测仪
CN215003700U (zh) 一种用于检测芯片的外观检测装置及外观检测设备
CN219284275U (zh) 一种建筑结构全自动安全性检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