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18869A - 基于电子束辐射制备阻燃织物纤维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电子束辐射制备阻燃织物纤维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18869A
CN114318869A CN202011078671.1A CN202011078671A CN114318869A CN 114318869 A CN114318869 A CN 114318869A CN 202011078671 A CN202011078671 A CN 202011078671A CN 114318869 A CN114318869 A CN 1143188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ester fiber
fiber fabric
acrylic acid
acrylamide
fab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7867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来斌
武亚琼
陈秀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huixing Home Text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huixing Home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huixing Home Text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huixing Home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7867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18869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188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188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s For Attaching Organic Compounds To Fibrous Go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电子束辐射制备阻燃织物纤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丙烯酰胺、丙烯酸,装入聚乙烯袋中,在聚乙烯袋内通入高纯度的氮气3~5min,并进行封口,然后放入水浴中进行热反应;用甲醇浸泡,烘干,得到丙烯酸‑丙烯酰胺混合单体;S2、通过减压蒸馏去除丙烯酸‑丙烯酰胺单体的杂质;S3、将聚酯纤维织物用蒸馏水清洗后,放入硫氰酸钠溶液中浸泡,得到处理后的聚酯纤维织物;S4、将丙烯酸‑丙烯酰胺单体、阻聚剂、聚酯纤维织物、硫酸亚铁跟踪剂量,得到待反应混合体;S5、通过索氏提取器,利用丙酮回流对辐射接枝后的聚酯纤维织物混合体洗涤24h,除去未反应的丙烯酸‑丙烯酰胺单体和阻聚剂等反应物。

Description

基于电子束辐射制备阻燃织物纤维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织物纤维的制备方法,特别是公开一种基于电子束辐射制备阻燃织物纤维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家纺领域,我国对于窗帘、床罩、家具包布等织物的阻燃性能,有着相应的标准和要求。
聚酯纤维织物(PET)是家纺品中常利用的纤维材料之一,但其属于热敏感高分子材料,易燃烧,其极限氧指数(LOI)只有20~22%,在日常应用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且PET织物在燃烧过程中易产生熔滴,而熔融的聚合物重新凝固时会释放出潜热,同样会使皮肤受到伤害。聚酯纤维织物在家纺类产品中占比很大,目前市场上关于其阻燃性能的产品仍然少见,但是实际生活中家纺产品的阻燃性能越来越受到重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电子束辐射接枝改性方法,研究丙烯酸、丙烯酰胺混合单体在聚酯纤维织物上的接枝,使得纺织纤维具有良好阻燃效果的基于电子束辐射制备阻燃织物纤维的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一种基于电子束辐射制备阻燃织物纤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质量为3~5g的丙烯酰胺、4.5~7.5mL的丙烯酸,装入聚乙烯袋中,在聚乙烯袋内通入高纯度的氮气3~5min,并进行封口,然后放入90~95℃的水浴中进行热反应2~3h;用甲醇浸泡30min,烘干,得到丙烯酸-丙烯酰胺混合单体;
S2、通过减压蒸馏去除丙烯酸-丙烯酰胺单体的杂质;
S3、将聚酯纤维织物制成8~12×5~10cm大小的织物小样,用蒸馏水清洗后,放入1moL/L的硫氰酸钠溶液中浸泡15~30min,得到处理后的聚酯纤维织物;
S4、将0.3~0.5 wt%的阻聚剂、3~5 wt%聚酯纤维织物、0.2~0.5 wt%跟踪剂添加到含30~35 wt%丙烯酸-丙烯酰胺单体溶液中,得到待反应混合体;通过共辐照接枝方式,辐射温度为30~35℃,辐射时间为5~7h;得到辐射接枝聚酯纤维织物混合体;
S5、通过索氏提取器,利用丙酮回流对辐射接枝聚酯纤维织物混合体洗涤24h,除去未反应的丙烯酸-丙酰胺单体和阻聚剂等反应物,80~100℃下真空干燥24h,得到电子束辐射接枝改性聚酯纤维织物。
步骤S4中,所述阻聚剂为醋酸铜或硫酸铁。
步骤S4中,所述跟踪剂为硫酸亚铁。
步骤S4中,所述辐射的剂量为35~40kGy。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共辐照接枝方法,在保证聚酯纤维织物基本性能的前提下,使聚酯纤维织物的阻燃效果得到改善。本发明的单体接枝率:30%~35%,辐射后聚酯纤维强度:3~4cN/dtex,辐射后聚酯纤维模量:400~500Kg/mm2,熔滴效果:3~5滴/20s,接枝改性后聚酯纤维极限氧指数(LOI):26~28。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种基于电子束辐射制备阻燃织物纤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质量为3~5g的丙烯酰胺、4.5~7.5mL的丙烯酸,装入聚乙烯袋中,在聚乙烯袋内通入高纯度的氮气3~5min,并进行封口,然后放入90~95℃的水浴中进行热反应2~3h;用甲醇浸泡30min,烘干,得到丙烯酸-丙烯酰胺混合单体。
S2、通过减压蒸馏去除丙烯酸-丙烯酰胺单体的杂质。
S3、将聚酯纤维织物制成8~12 ×5~10cm大小的织物小样,用蒸馏水清洗后,放入1moL/L的硫氰酸钠溶液中浸泡 15~30min,得到处理后的聚酯纤维织物;
S4、将0.3~0.5 wt%的阻聚剂、3~5 wt%聚酯纤维织物、0.2~0.5 wt%跟踪剂添加到含30~35 wt%丙烯酸-丙烯酰胺单体溶液中,得到待反应混合体;通过共辐照接枝方式,辐射温度为30~35℃,辐射时间为5~7h;得到辐射接枝聚酯纤维织物混合体;所述阻聚剂为醋酸铜或硫酸铁。
S5、通过索氏提取器,利用丙酮回流对辐射接枝聚酯纤维织物混合体洗涤24h,除去未反应的丙烯酸-丙酰胺单体和阻聚剂等反应物,80~100℃下真空干燥24h,得到电子束辐射接枝改性聚酯纤维织物。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质量为3g的丙烯酰胺、4.5mL的丙烯酸,装入聚乙烯袋中,在聚乙烯袋内通入高纯度的氮气3min,并进行封口,然后放入90℃的水浴中进行热反应2h;用甲醇浸泡30min,烘干,得到丙烯酸-丙烯酰胺混合单体。
S2、通过减压蒸馏去除丙烯酸-丙烯酰胺单体的杂质。
S3、将聚酯纤维织物制成8×5cm大小的织物小样,用蒸馏水清洗后,放入1moL/L的硫氰酸钠溶液中浸泡15min,得到处理后的聚酯纤维织物。
S4、将0.3 wt%的阻聚剂、3 wt%聚酯纤维织物、0.2 wt%硫酸亚铁添加到含30 wt%丙烯酸-丙烯酰胺单体溶液中,得到待反应混合体;通过共辐照接枝方式,辐射温度为30~35℃,辐射时间为5~7h,得到待反应混合体;通过共辐照接枝方法,辐射温度为30℃,辐射时间为5h,辐射剂量为35kGy;得到辐射接枝聚酯纤维织物混合体;其中,所述阻聚剂为醋酸铜。
S5、通过索氏提取器,利用丙酮回流对辐射接枝聚酯纤维织物混合体洗涤24h,除去未反应的丙烯酸-丙酰胺单体和阻聚剂等反应物,80℃下真空干燥24h,得到电子束辐射接枝改性聚酯纤维织物。
本实施例的优点是:通过共辐照接枝方法,在保证聚酯纤维织物基本性能的前提下,使聚酯纤维织物的阻燃效果得到改善。本发明的单体接枝率:30.2%,辐射后聚酯纤维强度:3.1cN/dtex,辐射后聚酯模量:420Kg/mm2,熔滴效果:3滴/20s,接枝改性后聚酯纤维极限氧指数(LOI):26。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质量为4g的丙烯酰胺、5.5mL的丙烯酸,装入聚乙烯袋中,在聚乙烯袋内通入高纯度的氮气4min,并进行封口,然后放入92℃的水浴中进行热反应2.5h;用甲醇浸泡30min,烘干,得到丙烯酸-丙烯酰胺混合单体。
S2、通过减压蒸馏去除丙烯酸-丙烯酰胺单体的杂质。
S3、将聚酯纤维织物制成9×6cm大小的织物小样,用蒸馏水清洗后,放入1moL/L的硫氰酸钠溶液中浸泡20min,得到处理后的聚酯纤维织物。
S4、将0.4 wt%的阻聚剂、4 wt%聚酯纤维织物、0.4 wt%硫酸亚铁添加到含32 wt%丙烯酸-丙烯酰胺单体溶液中,得到待反应混合体;通过共辐照接枝方式,辐射温度为30~35℃,辐射时间为5~7h,得到待反应混合体;通过共辐照接枝方法,辐射温度为32℃,辐射时间为5.5h,辐射剂量为36kGy;得到辐射接枝聚酯纤维织物混合体;其中,所述阻聚剂为醋酸铜。
S5、通过索氏提取器,利用丙酮回流对辐射接枝聚酯纤维织物混合体洗涤24h,除去未反应的丙烯酸-丙酰胺单体和阻聚剂等反应物,90℃下真空干燥24h,得到电子束辐射接枝改性聚酯纤维织物。
本实施例的优点是:通过共辐照接枝方法,在保证聚酯纤维织物基本性能的前提下,使聚酯纤维织物的阻燃效果得到改善。本发明的单体接枝率:30.5%,辐射后聚酯纤维强度:3.3cN/dtex,辐射后聚酯模量:445Kg/mm2,熔滴效果:3滴/20s,接枝改性后聚酯纤维极限氧指数(LOI):26.3。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质量为4g的丙烯酰胺、5.5mL的丙烯酸,装入聚乙烯袋中,在聚乙烯袋内通入高纯度的氮气4min,并进行封口,然后放入92℃的水浴中进行热反应2.5h;用甲醇浸泡30min,烘干,得到丙烯酸-丙烯酰胺混合单体。
S2、通过减压蒸馏去除丙烯酸-丙烯酰胺单体的杂质。
S3、将聚酯纤维织物制成10×8cm大小的织物小样,用蒸馏水清洗后,放入1moL/L的硫氰酸钠溶液中浸泡25min,得到处理后的聚酯纤维织物。
S4、将0.5 wt%的阻聚剂、4 wt%聚酯纤维织物、0.4 wt%硫酸亚铁添加到含32 wt%丙烯酸-丙烯酰胺单体溶液中,得到待反应混合体;通过共辐照接枝方式,辐射温度为30~35℃,辐射时间为5~7h,得到待反应混合体;通过共辐照接枝方法,辐射温度为32℃,辐射时间为6h,辐射剂量为36kGy;得到辐射接枝聚酯纤维织物混合体;其中,所述阻聚剂为硫酸铁。
S5、通过索氏提取器,利用丙酮回流对辐射接枝聚酯纤维织物混合体洗涤24h,除去未反应的丙烯酸-丙酰胺单体和阻聚剂等反应物,95℃下真空干燥24h,得到电子束辐射接枝改性聚酯纤维织物。
本实施例的优点是:通过共辐照接枝方法,在保证聚酯纤维织物基本性能的前提下,使聚酯纤维织物的阻燃效果得到改善。本发明的单体接枝率:32%,辐射后聚酯纤维强度:3.5cN/dtex,辐射后聚酯模量:465Kg/mm2,熔滴效果:4滴/20s,接枝改性后聚酯纤维极限氧指数(LOI):27。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质量为5g的丙烯酰胺、6mL的丙烯酸,装入聚乙烯袋中,在聚乙烯袋内通入高纯度的氮气5min,并进行封口,然后放入95℃的水浴中进行热反应3h;用甲醇浸泡30min,烘干,得到丙烯酸-丙烯酰胺混合单体。
S2、通过减压蒸馏去除丙烯酸-丙烯酰胺单体的杂质。
S3、将聚酯纤维织物制成12×10cm大小的织物小样,用蒸馏水清洗后,放入1moL/L的硫氰酸钠溶液中浸泡30min,得到处理后的聚酯纤维织物。
S4、将0.5 wt%的阻聚剂、5 wt%聚酯纤维织物、0.5 wt%硫酸亚铁添加到含35 wt%丙烯酸-丙烯酰胺单体溶液中,得到待反应混合体;通过共辐照接枝方式,辐射温度为30~35℃,辐射时间为5~7h,得到待反应混合体;通过共辐照接枝方法,辐射温度为35℃,辐射时间为7h,辐射剂量为40kGy;得到辐射接枝聚酯纤维织物混合体;其中,所述阻聚剂为硫酸铁。
S5、通过索氏提取器,利用丙酮回流对辐射接枝聚酯纤维织物混合体洗涤24h,除去未反应的丙烯酸-丙酰胺单体和阻聚剂等反应物,100℃下真空干燥24h,得到电子束辐射接枝改性聚酯纤维织物。
本实施例的优点是:通过共辐照接枝方法,在保证聚酯纤维织物基本性能的前提下,使聚酯纤维织物的阻燃效果得到改善。本发明的单体接枝率:34.5%,辐射后聚酯纤维强度:4cN/dtex,辐射后聚酯纤维模量:493Kg/mm2,熔滴效果:5滴/20s,接枝改性后聚酯纤维极限氧指数(LOI):27.9。
以下是各实施例的效果数据对比:
具体实施方式 单体接枝率 强度 模量 熔滴效果 极限氧指数
实施例一 30.2% 3.1 420 3 26
实施例二 30.5% 3.3 445 3 26.3
实施例三 32% 3.5 465 4 27
实施例四 34.5% 4 493 5 27.9
从上表可以看出,实施方式不同,聚酯纤维的单体接枝率、强度、模量、熔滴效果和极限氧指数会有差别,但随着作用时间和作用温度的增大,阻燃效果逐渐变好,具体表现在聚酯纤维强度逐渐增大、模量提高、极限氧指数逐渐增大等方面。

Claims (4)

1.一种基于电子束辐射制备阻燃织物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质量为3~5g的丙烯酰胺、4.5~7.5mL的丙烯酸,装入聚乙烯袋中,在聚乙烯袋内通入高纯度的氮气3~5min,并进行封口,然后放入90~95℃的水浴中进行热反应2~3h;用甲醇浸泡30min,烘干,得到丙烯酸-丙烯酰胺混合单体;
S2、通过减压蒸馏去除丙烯酸-丙烯酰胺单体的杂质;
S3、将聚酯纤维织物制成8~12×5~10cm大小的织物小样,用蒸馏水清洗后,放入1moL/L的硫氰酸钠溶液中浸泡15~30min,得到处理后的聚酯纤维织物;
S4、将0.3~0.5 wt%的阻聚剂、3~5 wt%聚酯纤维织物、0.2~0.5 wt%跟踪剂添加到含30~35 wt%丙烯酸-丙烯酰胺单体溶液中,得到待反应混合体;通过共辐照接枝方式,辐射温度为30~35℃,辐射时间为5~7h;得到辐射接枝聚酯纤维织物混合体;
S5、通过索氏提取器,利用丙酮回流对辐射接枝聚酯纤维织物混合体洗涤24h,除去未反应的丙烯酸-丙酰胺单体和阻聚剂等反应物,80~100℃下真空干燥24h,得到电子束辐射接枝改性聚酯纤维织物。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基于电子束辐射制备阻燃织物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阻聚剂为醋酸铜或硫酸铁。
3.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基于电子束辐射制备阻燃织物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跟踪剂为硫酸亚铁。
4.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基于电子束辐射制备阻燃织物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辐射的剂量为35~40kGy。
CN202011078671.1A 2020-10-10 2020-10-10 基于电子束辐射制备阻燃织物纤维的方法 Pending CN1143188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78671.1A CN114318869A (zh) 2020-10-10 2020-10-10 基于电子束辐射制备阻燃织物纤维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78671.1A CN114318869A (zh) 2020-10-10 2020-10-10 基于电子束辐射制备阻燃织物纤维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18869A true CN114318869A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321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78671.1A Pending CN114318869A (zh) 2020-10-10 2020-10-10 基于电子束辐射制备阻燃织物纤维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18869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66990A (en) * 1980-04-03 1984-08-21 Japan Atomic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Heat-resistant fiber and/or fire retardant synthetic fiber
CN101353863A (zh) * 2007-07-27 2009-01-2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阻燃抗熔滴纤维或织物的方法及阻燃抗熔滴纤维或织物
CN103361978A (zh) * 2012-04-02 2013-10-23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 制备抗熔融聚酯纤维或织物的方法
CN106592221A (zh) * 2016-12-07 2017-04-26 江南大学 一种阻燃防静电面料的制备方法
CN107177979A (zh) * 2017-06-30 2017-09-19 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熔滴阻燃涤纶纤维/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66990A (en) * 1980-04-03 1984-08-21 Japan Atomic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Heat-resistant fiber and/or fire retardant synthetic fiber
CN101353863A (zh) * 2007-07-27 2009-01-2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阻燃抗熔滴纤维或织物的方法及阻燃抗熔滴纤维或织物
CN103361978A (zh) * 2012-04-02 2013-10-23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 制备抗熔融聚酯纤维或织物的方法
CN106592221A (zh) * 2016-12-07 2017-04-26 江南大学 一种阻燃防静电面料的制备方法
CN107177979A (zh) * 2017-06-30 2017-09-19 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熔滴阻燃涤纶纤维/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丁川: "电子束辐射引发涤纶(PET)接枝提高阻燃抗熔滴性能的研究",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Ⅰ辑》, no. 7, pages 024 - 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62953B (zh) 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
CN113073464B (zh) 一种具有光热效应的纤维素纤维制品加工方法
CN108071014A (zh) 一种新型阻燃整理剂及阻燃再生纤维素纤维织物的制备方法
US5205836A (en) Formaldehyde-free textile finish
CN114318869A (zh) 基于电子束辐射制备阻燃织物纤维的方法
CN115784942A (zh) 使用阳离子交换纤维酸化对苯二亚甲基二樟脑磺酸盐的方法
CN107459492A (zh) 一种有机改性三聚氰胺聚磷酸盐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16351A (zh) 一种透气耐磨的无纺布及其制备工艺
CN112626841A (zh) 一种耐久性抗菌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58116A (zh) 以尿素作为添加剂的多元羧酸免烫工艺免水洗方法
CN116427173A (zh) 一种耐洗阻燃抗熔滴涤棉65/35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99950A (zh) 一种固态的人棉织物练漂剂制备及应用方法
CN113005781B (zh) 一种基于级联催化接枝聚合的导电织物加工方法
CN114717842A (zh) 一种电磁屏蔽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WO2002059415A1 (fr) Fibre hygroscopique a blancheur elevee et procede de fabrication correspondant
CN114293373A (zh) 一种耐久阻燃免烫整理液及整理方法
CN112359601A (zh) 一种无甲醛高支高密纯棉成衣免烫衬衫的制备方法
CN112195645A (zh) 一种纯棉织物高白度低强力损伤的冷轧堆漂白方法
CN110820339A (zh) 一种用于纺织品的高浓度含氟拒水拒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33319B (zh) 一种抗熔滴聚酰胺纤维或织物的制备方法
CN115110321B (zh) 一种提高阻燃针织物荧光黄荧光度的方法
CN114808450B (zh) 改善树脂整理易去污性能的环保加工工艺
CN116676776B (zh) 一种多活性基高效阻燃剂及其棉织物耐久阻燃整理的方法
CN113832721A (zh) 一种阻燃改性聚丙烯腈纤维
DE2452356A1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waschfesten ausruestung auf textilie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