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17100A - 一种超声辅助超临界萃取罐及川式辣椒红油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声辅助超临界萃取罐及川式辣椒红油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17100A
CN114317100A CN202210043943.7A CN202210043943A CN114317100A CN 114317100 A CN114317100 A CN 114317100A CN 202210043943 A CN202210043943 A CN 202210043943A CN 114317100 A CN114317100 A CN 1143171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extraction
ultrasonic
extraction tank
chil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4394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功
李雄波
邓维琴
陈相杰
李恒
张其圣
王泽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Food Fermentation Industry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Food Fermentation Industry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Food Fermentation Industry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Sichuan Food Fermentation Industry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21004394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17100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171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171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声辅助超临界萃取罐及川式辣椒红油的制备方法。所述萃取罐包括萃取罐体、超声波控制器(1)、超声波发生器(2);其中,所述萃取罐体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有超临界二氧化碳的进口和出口;所述萃取罐体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上端过滤装置(5)、多个挡板(6)、下端过滤装置(7),所述萃取罐体的外侧套设有加热夹套(8);所述超声波发生器(2)设置在萃取罐体内。本发明不仅最大程度的保留辣椒中物质成分,且能有效提高萃取效率,实现川式辣椒红油绿色、安全、高效的制备。

Description

一种超声辅助超临界萃取罐及川式辣椒红油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声辅助超临界萃取罐及川式辣椒红油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辣椒油,又被称为红油,主要由植物油脂和干辣椒熬制而成,是辣椒深加工产品,具有色泽红艳、香味浓郁和辣度适中等特点,在川菜制作过程中可起到增色、增味及增辣的作用,是川菜制作的绝佳调味品之一。目前,市售辣椒油大多采用传统热浸提法(也称油炸法)制备,该方法其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和大规模生产等优点,但也存在制作过程中油温高且不易控制,易产生有害物质,并且产品酸价高、易哈败。同时,辣椒红油中主要成分辣椒素类物质和辣椒红色素具有热不稳定性,高温油炸条件下极易分解,导致红油产品色泽发暗,辣度下降,影响产品品质。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作为一种绿色提取技术,是利用超临界状态下二氧化碳的高溶解性和高渗透性来提取分离混合物的过程。该技术具有工艺简单、能耗低,萃取剂无毒、产品无溶剂残留、易回收、操作安全等优点,同时属于冷浸提工艺,能有效避免了提取物热不稳定的问题。但是,现阶段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过程存在因物料板结,导致超临界流体形成沟流、偏流,与物料未能充分接触导致萃取传质效率低;此外超临界二氧化碳对脂溶性物质、极性物质、大分子物质等溶解性差,萃取难度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声辅助超临界萃取罐及川式辣椒红油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制备的辣椒油产品色泽发暗,辣度下降,产品品质不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超声辅助超临界萃取罐,包括萃取罐体、超声波控制器、超声波发生器;其中,
所述萃取罐体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有超临界二氧化碳的进口和出口;所述萃取罐体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上端过滤装置、多个挡板、下端过滤装置,所述萃取罐体的外侧设有加热夹套;
所述超声波发生器设置在萃取罐体内;所述萃取罐体上还连接有监测萃取罐体内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和监测压力的压力表;
所述超声波控制器和超声波发生器间电连接;
所述超声波控制器、温度传感器分别与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设备的控制装置电连接。
可选的或优选的,所述萃取罐体包括上下两端敞口的筒体、与筒体上端敞口相匹配的上盖、与筒体下端敞口相匹配的下盖,所述上盖、下盖分别活动连接在筒体的上端敞口处、下端敞口处,且上盖、下盖与筒体间均为密封连接;所述上端过滤装置设置在上盖上,所述下端过滤装置设置在下盖上。
可选的或优选的,所述上端过滤装置、下端过滤装置均为不锈钢金属网或开孔不锈钢金属板,且不锈钢金属网的网孔或开孔不锈钢金属板的孔径均<2mm。
可选的或优选的,多个挡板交错设置在筒体的内壁,且多个挡板均垂直于筒体内壁设置。
可选的或优选的,所述筒体为圆筒状,所述挡板的长度与筒体的内半径相等。
可选的或优选的,所述加热夹套上设有一个热媒进口和一个热媒出口,所述热媒进口和热媒出口分别位于加热夹套的下部和上部,所述热媒为蒸汽、热水或导热油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川式辣椒红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S1、原料预处理
将干红辣椒除杂、清洗、焙烤,粉碎至20~60目,得到辣椒面;
S2、超声辅助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
将步骤S1中获得的辣椒面装入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超声辅助超临界萃取罐中,同时添加夹带剂;在萃取温度35~45℃、流体萃取压力20~40MPa、二氧化碳流量为20~30L/h进行萃取;萃取30min后,间歇式开启超声波发生器进行超声辅助萃取,每次超声时间为3~6s,间歇时间为8~10s,并保持萃取温度35~45℃、流体萃取压力20~40MPa、二氧化碳流量为20~30L/h萃取30~45min;萃取产品经分离釜Ⅰ和分离釜Ⅱ底部采样阀采集,得到浓缩辣椒油粗产品;
S3、脱水除杂
将步骤S2获得的浓缩辣椒油粗产品在温度为4~25℃、转速为6000~8000r/min离心10~15min,去除杂质和水,得到浓缩辣椒油;
S4、川式辣椒红油调配
将步骤S3获得的浓缩辣椒油用植物油稀释20~50倍,加入香辛料调味油,经均质处理得到川式辣椒红油产品。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焙烤是在温度为120~150℃焙烤4~6min。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开启超声波发生器时,设置超声频率为25~40kHz,超声功率为100~120W;所述步骤S2中,所述夹带剂为菜籽油、花生油、大豆油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分离釜Ⅰ压力为6.0MPa,温度为50~55℃,分离釜Ⅱ压力为5.0MPa,温度为45~50℃。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所述植物油包括菜籽油、花生油、大豆油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香辛料调味油包括花椒油和葱油。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分别按稀释后辣椒油质量的0.8%-1.2%和0.2%-0.4%分别加入花椒油和葱油。
本发明中超声辅助超临界萃取罐的工作原理为:
一方面,本发明的萃取罐筒体内设置有多块交错排布的挡板,萃取过程中,超临界状态的二氧化碳由萃取罐底部进口进入罐体内,然后从顶部出口流出,实现对罐内物料的萃取。当流体在罐内流动时,由于挡板的阻挡作用,使得流体形成湍流,从而不断搅动罐内物料,防止了传统萃取过程中由于物料处于静止状态而导致物料板结,流体无法与板结物料内部接触的问题,极大的提高了萃取效率;
另一方面,本发明通过在罐体内设置超声波发生器,在生产过程中,实现超声波辅助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利用超声波的破碎效应实现原料的破壁,并结合夹带剂提高超临界萃取辣椒中某些大分子物质、极性物质的萃取效率,解决传统超临界萃取对大分子物质、极性物质萃取效率低的问题,提高萃取效率的同时也实现对辣椒中更多物质成分的提取,有助于改善辣椒油产品的风味和营养品质。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超声辅助超临界萃取罐,结构简单,上盖、下盖、过滤装置等机构均可拆卸,便于装料、卸料和清洗,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不仅最大程度的保留辣椒中物质成分,且能有效提高萃取效率,实现川式辣椒红油绿色、安全、高效的制备。
(2)本发明提供的超声辅助超临界萃取罐,内部设置挡板,可使超临界流体在釜内流动时形成湍流,从而实现对物料的搅动,避免物料板结,促进超临界流体与物料充分接触;同时通过超声辅助萃取,利用超声波的破碎效应实现原料的破壁,配合夹带剂使用,促进大分子物质、极性物质等溶出,提高大分子物质、极性物质的溶解率,从而提高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对辣椒中物质成分的萃取效率;与普通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方式相比,本发明萃取罐可将萃取率提高14.3%,色价提高17.0%,辣椒碱含量提高29.2%,辣椒红色素提高27.3%,挥发性物质含量提高31.5%。
(3)本发明提供的川式辣椒红油的制备方法,利用超声波辅助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进行川式辣椒红油的精制,与目前辣椒油生产常用油炸法相比,超临界萃取温度低,属于冷浸提工艺,避免高温油炸过程中有害物质产生,以及辣椒素、辣椒红色素等热敏物质分解,其具有无化学残留、无污染、安全性好、产品质量稳定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1、超声波控制器;2、超声波发生器;3、进口管;4、出口管;5、上端过滤装置;6、挡板;7、下端过滤装置;8、加热夹套;9、温度传感器;10、压力表;11、上盖;12、下盖;13、上盖法兰;14、连接螺栓;15、螺母;16、下盖法兰;17、筒体法兰;18、热媒出口;19、热媒进口;20、筒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一、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声辅助超临界萃取罐,包括萃取罐体、超声波控制器1、超声波发生器2;其中,
所述萃取罐体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有超临界二氧化碳的进口和出口,且在所述出口和进口上分别连接有进口管3和出口管4;所述萃取罐体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上端过滤装置5、多个挡板6、下端过滤装置7;所述萃取罐体的外侧设有加热夹套8;
所述超声波发生器2设置在萃取罐体内;所述萃取罐体上还连接有监测萃取罐体内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9和监测压力的压力表10;
所述超声波控制器1和超声波发生器2间电连接;
所述超声波控制器1、温度传感器9分别与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设备的控制装置电连接。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萃取罐体包括上下两端敞口的筒体20、与筒体20上端敞口相匹配的上盖11、与筒体20下端敞口相匹配的下盖12,所述上盖11、下盖12分别活动连接在筒体20的上端敞口处、下端敞口处,且上盖11、下盖12与筒体20间均为密封连接;所述上端过滤装置5设置在上盖11上,所述下端过滤装置7设置在下盖12上。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盖11、下盖12与筒体20间均通过法兰、连接螺栓14以及螺母15进行连接;所述上盖11上设有上盖法兰13,所述下盖12上设有下盖法兰16,所述筒体20在对应上盖法兰13和下盖法兰16的位置设有对应的筒体法兰17。由于上盖11、下盖12和筒体20间均为活动连接,可自由拆卸,便于萃取罐日常装料、卸料和清洗,结构简单可靠。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上盖11与罐体的连接处以及下盖12与筒体20的连接处均设有密封圈,用于萃取罐体的密封,保证萃取过程中处于超临界状态的二氧化碳不泄露。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端过滤装置5、下端过滤装置7均为不锈钢金属网或开孔不锈钢金属板,且不锈钢金属网的网孔或开孔不锈钢金属板的孔径均<2mm,可防止萃取过程中辣椒面堵塞出口和进口。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多个挡板6交错设置在筒体20的内壁,且多个挡板6均垂直于筒体20内壁设置。设置挡板6的目的是可使超临界流体在釜内流动时形成湍流,从而实现对物料的搅动,避免物料板结,促进超临界流体与物料充分接触;所以挡板6的设置位置只要能满足上述要求即可。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筒体20为圆筒状,所述挡板6的长度与罐体的内半径相等。
可选的或优选的,所述加热夹套8上设有一个热媒进口19和一个热媒出口18,所述热媒进口19和热媒出口18分别位于加热夹套8的下部和上部;所述热媒为蒸汽、热水或导热油中的任意一种。当温度传感器9监测到萃取罐内温度波动时,超临界萃取设备的控制装置会控制热媒的温度及进出速度,热媒通过加热夹套8实现对筒体20的加热或降温,从而使萃取罐体内的温度控制在设置范围内。
实施例2:
一种川式辣椒红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S1、原料预处理
将干红辣椒除杂、清洗、焙烤,粉碎至40目,得到辣椒面;
焙烤是在温度为135℃条件下焙烤5min;
S2、超声辅助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
将步骤S1中获得的辣椒面装入实施例1中的超声辅助超临界萃取罐中,同时添加夹带剂;在萃取温度40℃、流体萃取压力30MPa、二氧化碳流量为25L/h进行萃取;萃取30min后,间歇式开启超声波发生器2进行超声辅助萃取,每次超声时间为5s,间歇时间为9s,并保持萃取温度40℃、流体萃取压力30MPa、二氧化碳流量为25L/h萃取40min;萃取产品经分离釜Ⅰ和分离釜Ⅱ底部采样阀采集,得到浓缩辣椒油粗产品;
开启超声波发生器2时,设置超声频率为35kHz,超声功率为110W;所述步骤S2中,所述夹带剂为菜籽油;所述分离釜Ⅰ压力为6.0MPa,温度为53℃,分离釜Ⅱ压力为5.0MPa,温度为48℃;
S3、脱水除杂
将步骤S2获得的浓缩辣椒油粗产品在温度为15℃、转速为7000r/min离心12min,去除杂质和水,得到浓缩辣椒油;
S4、川式辣椒红油调配
将步骤S3获得的浓缩辣椒油用菜籽油稀释35倍;分别按稀释后辣椒油质量的1%和0.3%分别加入花椒油和葱油,经均质处理得到川式辣椒红油产品。
实施例3:
一种川式辣椒红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S1、原料预处理
将干红辣椒除杂、清洗、焙烤,粉碎至60目,得到辣椒面;
焙烤是在温度为150℃焙烤4min;
S2、超声辅助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
将步骤S1中获得的辣椒面装入实施例1中的超声辅助超临界萃取罐中,同时添加夹带剂;在萃取温度45℃、流体萃取压力20MPa、二氧化碳流量为30L/h进行萃取;萃取30min后,间歇式开启超声波发生器2进行超声辅助萃取,每次超声时间为6s,间歇时间为8s,并保持萃取温度45℃、流体萃取压力20MPa、二氧化碳流量为30L/h萃取45min;萃取产品经分离釜Ⅰ和分离釜Ⅱ底部采样阀采集,得到浓缩辣椒油粗产品;
开启超声波发生器2时,设置超声频率为40kHz,超声功率为100W;所述步骤S2中,所述夹带剂为大豆油;所述分离釜Ⅰ压力为6.0MPa,温度为55℃,分离釜Ⅱ压力为5.0MPa,温度为50℃;
S3、脱水除杂
将步骤S2获得的浓缩辣椒油粗产品在温度为25℃、转速为8000r/min离心10min,去除杂质和水,得到浓缩辣椒油;
S4、川式辣椒红油调配
将步骤S3获得的浓缩辣椒油用大豆油稀释50倍;分别按稀释后辣椒油质量的0.8%和0.4%分别加入花椒油和葱油,经均质处理得到川式辣椒红油产品。
实施例4:
一种川式辣椒红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S1、原料预处理
将干红辣椒除杂、清洗、焙烤,粉碎至20目,得到辣椒面;
焙烤是在温度为120℃焙烤6min;
S2、超声辅助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
将步骤S1中获得的辣椒面装入实施例1中的超声辅助超临界萃取罐中,同时添加夹带剂;在萃取温度35℃、流体萃取压力40MPa、二氧化碳流量为20L/h进行萃取;萃取30min后,间歇式开启超声波发生器2进行超声辅助萃取,每次超声时间为3s,间歇时间为10s,并保持萃取温度35℃、流体萃取压力40MPa、二氧化碳流量为20L/h萃取45min;萃取产品经分离釜Ⅰ和分离釜Ⅱ底部采样阀采集,得到浓缩辣椒油粗产品;
开启超声波发生器2时,设置超声频率为25kHz,超声功率为120W;所述步骤S2中,所述夹带剂为花生油;所述分离釜Ⅰ压力为6.0MPa,温度为50℃,分离釜Ⅱ压力为5.0MPa,温度为45℃;
S3、脱水除杂
将步骤S2获得的浓缩辣椒油粗产品在温度为4℃、转速为6000r/min离心15min,去除杂质和水,得到浓缩辣椒油;
S4、川式辣椒红油调配
将步骤S3获得的浓缩辣椒油用花生油稀释20倍;分别按稀释后辣椒油质量的1.2%和0.2%分别加入花椒油和葱油,经均质处理得到川式辣椒红油产品。
二、对比例:
对比例1:
采用本发明装置在不开启超声辅助萃取条件下制备辣椒油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一种川式辣椒红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S1、原料预处理
将干红辣椒除杂、清洗、焙烤,粉碎至40目,得到辣椒面;
焙烤是在温度为135℃条件下焙烤5min;
S2、萃取
将步骤S1中获得的辣椒面装入实施例1中的超声辅助超临界萃取罐中(但不开启超声辅助),同时添加夹带剂;在萃取温度40℃、流体萃取压力30MPa、二氧化碳流量为25L/h萃取75min;萃取产品经分离釜Ⅰ和分离釜Ⅱ底部采样阀采集,得到浓缩辣椒油粗产品;
所述步骤S2中,所述夹带剂为菜籽油;所述分离釜Ⅰ压力为6.0MPa,温度为53℃,分离釜Ⅱ压力为5.0MPa,温度为48℃;
S3、脱水除杂
将步骤S2获得的浓缩辣椒油粗产品在温度为15℃、转速为7000r/min离心12min,去除杂质和水,得到浓缩辣椒油;
S4、川式辣椒红油调配
将步骤S3获得的浓缩辣椒油用菜籽油稀释35倍;分别按稀释后辣椒油质量的1%和0.5%分别加入花椒油和葱油,经均质处理得到川式辣椒红油产品。
对比例2:
采用普通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釜制备辣椒油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一种川式辣椒红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S1、原料预处理
将干红辣椒除杂、清洗、焙烤,粉碎至40目,得到辣椒面;
焙烤是在温度为135℃条件下焙烤5min;
S2、萃取
将步骤S1中获得的辣椒面装入普通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釜制备辣椒油的生产设备中,同时添加夹带剂;在萃取温度40℃、流体萃取压力30MPa、二氧化碳流量为25L/h萃取75min;萃取产品经分离釜Ⅰ和分离釜Ⅱ底部采样阀采集,得到浓缩辣椒油粗产品;
所述步骤S2中,所述夹带剂为菜籽油;所述分离釜Ⅰ压力为6.0MPa,温度为53℃,分离釜Ⅱ压力为5.0MPa,温度为48℃;
S3、脱水除杂
将步骤S2获得的浓缩辣椒油粗产品在温度为15℃、转速为7000r/min离心12min,去除杂质和水,得到浓缩辣椒油;
S4、川式辣椒红油调配
将步骤S3获得的浓缩辣椒油用菜籽油稀释35倍;分别按稀释后辣椒油质量的1%和0.5%分别加入花椒油和葱油,经均质处理得到川式辣椒红油产品。
三、实验例:
1、检测实施例2-4以及对比例1-2中制备的浓缩辣椒油的萃取率、色价、辣椒碱含量、(%)、辣椒红色素(mg/g)和挥发性物质(ng/g)。
(1)检测方法:
①萃取率(%)=除杂后浓缩辣椒油质量/辣椒粉质量×100%。
②色价:根据《GB1886.34-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辣椒红》中附录A中A.3方法测定。
③辣椒碱含量:根据《GB/T30388-2013辣椒及其油树脂总辣椒碱含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
④辣椒红色素: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
a、样品处理:取0.5g浓缩辣椒油放入20mL的具塞试管中,用丙酮稀释至刻度,HPLC分析前用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备用。
b、色谱条件:色谱柱为ZORBAXRX-SIL(4.6mm×250mm,5μm);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475nm;流动相为A(甲醇)、B(乙腈)、C(二氯甲烷),比例为A:B:C=5:10:85(v/v/v);流速1mL/min;柱温30℃;以峰面积外标法定量。
⑤挥发性物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检测方法
a、顶空固相微萃取条件:称取2g浓缩辣椒油样品于入15mL萃取瓶中,并加入20μL内标(4-甲基-2-戊醇溶液,浓度为0.5μg/mL),旋紧盖子后放在60℃恒温水浴中平衡30min,然后将老化后的SPME萃取头插入样品瓶中,60℃恒温顶空萃取50min,然后拔出萃取头插入到GC-MS气相色谱进样口,于250℃条件下解析5min,每个样品独立测定3次。
b、GC-MS条件:DB-WAX毛细管柱(60m×0.25mm,0.25μm);载气为氦气,流速1mL/min;进样口温度250℃;不分流进样;升温程序:起始温度50℃,以10℃/min升至85℃(保留1.5min),再以5℃/min升至100℃(保留1min),以2.5℃/min升至175℃(保持1.5min),最后以10℃/min升至250℃/min。质谱条件:EI电离源,电子轰击能量70eV;离子源温度230℃;接口250℃;质量扫描范围35~350amu;检测器电压0.1kv;调谐文件stuneu;扫描模式3Qscan。
c、定性和定量分析:由GC-MS得到的色谱图,经计算机在标准谱库NIST11中比对检索,选取相似度(SI)>80(最大值为100)的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并准确地鉴定出各挥发性成分,同时采用4-甲基-2-戊醇(0.5μg/mL)为内标进行半定量分析,得到各组分的质量浓度。
(2)检测结果,见下表1:
表1辣椒油提取效率与品质质量
萃取率(%) 色价 辣椒碱含量(%) 辣椒红色素(mg/g) 挥发性物质(ng/g)
实施例2 11.2 110 0.62 0.14 121
实施例3 10.9 108 0.61 0.14 115
实施例4 11.1 110 0.60 0.13 119
对比例1 10.5 102 0.55 0.12 98
对比例2 9.8 94 0.48 0.11 92

Claims (10)

1.一种超声辅助超临界萃取罐,其特征在于:包括萃取罐体、超声波控制器(1)、超声波发生器(2);其中,
所述萃取罐体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有超临界二氧化碳的进口和出口;所述萃取罐体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上端过滤装置(5)、多个挡板(6)、下端过滤装置(7),所述萃取罐体的外侧套设有加热夹套(8);
所述超声波发生器(2)设置在萃取罐体内;所述萃取罐体上还连接有监测萃取罐体内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9)和监测压力的压力表(10);
所述超声波控制器(1)和超声波发生器(2)间电连接;
所述超声波控制器(1)、温度传感器(9)分别与超临界萃取设备的控制装置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辅助超临界萃取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萃取罐体包括上下两端敞口的筒体(20)、与筒体(20)上端敞口相匹配的上盖(11)、与筒体(20)下端敞口相匹配的下盖(12),所述上盖(11)、下盖(12)分别活动连接在筒体(20)的上端敞口处、下端敞口处,且上盖(11)、下盖(12)与罐体间均为密封连接;所述上端过滤装置(5)设置在上盖(11)上,所述下端过滤装置(7)设置在下盖(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辅助超临界萃取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过滤装置(5)、下端过滤装置(7)均为不锈钢金属网或开孔不锈钢金属板,且不锈钢金属网的网孔或开孔不锈钢金属板的孔径均<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辅助超临界萃取罐,其特征在于:多个挡板(6)交错设置在筒体(20)的内壁,且多个挡板(6)均垂直于筒体(20)内壁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声辅助超临界萃取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20)为圆筒状,所述挡板(6)的长度与筒体(20)的内半径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辅助超临界萃取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夹套(8)上设有一个热媒进口(19)和一个热媒出口(18),所述热媒进口(19)和热媒出口(18)分别位于加热夹套(8)的下部和上部,所述热媒为蒸汽、热水或导热油中的任意一种。
7.一种川式辣椒红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S1、原料预处理
将干红辣椒除杂、清洗、焙烤,粉碎至20~60目,得到辣椒面;
S2、超声辅助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
将步骤S1中获得的辣椒面装入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超声辅助超临界萃取罐中,同时添加夹带剂;在萃取温度35~45 ℃、流体萃取压力20~40 MPa、二氧化碳流量为20~30 L/h进行萃取;萃取30 min后,间歇式开启超声波发生器(2)进行超声辅助萃取,每次超声时间为3~6s,间歇时间为8~10s,并保持萃取温度35~45℃、流体萃取压力20~40MPa、二氧化碳流量为20~30 L/h萃取30~45 min;萃取产品经分离釜Ⅰ和分离釜Ⅱ底部采样阀采集,得到浓缩辣椒油粗产品;
S3、脱水除杂
将步骤S2获得的浓缩辣椒油粗产品在温度为4~25 ℃、转速为6000~8000 r/min离心10~15 min,去除杂质和水,得到浓缩辣椒油;
S4、川式辣椒红油调配
将步骤S3获得的浓缩辣椒油用植物油稀释20~50倍,加入香辛料、调味油,经均质处理得到川式辣椒红油产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川式辣椒红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焙烤是在温度为120~150 ℃焙烤4~6 min。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川式辣椒红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开启超声波发生器(2)时,设置超声频率为25~40 kHz,超声功率为100~120 W;所述步骤S2中,所述夹带剂为菜籽油、花生油、大豆油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分离釜Ⅰ压力为6.0 MPa,温度为50~55 ℃,分离釜Ⅱ压力为5.0 MPa,温度为45~50 ℃。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川式辣椒红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所述植物油包括菜籽油、花生油、大豆油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香辛料调味油包括花椒油和葱油。
CN202210043943.7A 2022-01-14 2022-01-14 一种超声辅助超临界萃取罐及川式辣椒红油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43171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43943.7A CN114317100A (zh) 2022-01-14 2022-01-14 一种超声辅助超临界萃取罐及川式辣椒红油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43943.7A CN114317100A (zh) 2022-01-14 2022-01-14 一种超声辅助超临界萃取罐及川式辣椒红油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17100A true CN114317100A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27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43943.7A Pending CN114317100A (zh) 2022-01-14 2022-01-14 一种超声辅助超临界萃取罐及川式辣椒红油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17100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8209A (ja) * 1993-06-29 1995-01-13 Lion Corp 香辛料抽出物の製造方法
CN103361100A (zh) * 2012-04-06 2013-10-23 李芝玲 一种溶剂超临界或亚临界萃取油页岩的工艺方法
CN204039361U (zh) * 2014-08-12 2014-12-24 姚永宏 一种超声波强化亚临界二氧化碳提取牡丹籽油的设备系统
CN106350196A (zh) * 2016-08-16 2017-01-25 张�杰 一种辣椒油生产系统及其生产方法
CN208741991U (zh) * 2018-08-30 2019-04-16 广州亿姆发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山茶油的超临界萃取设备
CN109928373A (zh) * 2019-03-14 2019-06-25 广西川金诺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溶剂萃取法净化低浓度湿法磷酸的生产方法及装置
CN111560289A (zh) * 2020-04-15 2020-08-21 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青岛市妇幼保健院、青岛市残疾儿童医疗康复中心、青岛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 一种超声辅助超临界流体萃取制备紫草油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8209A (ja) * 1993-06-29 1995-01-13 Lion Corp 香辛料抽出物の製造方法
CN103361100A (zh) * 2012-04-06 2013-10-23 李芝玲 一种溶剂超临界或亚临界萃取油页岩的工艺方法
CN204039361U (zh) * 2014-08-12 2014-12-24 姚永宏 一种超声波强化亚临界二氧化碳提取牡丹籽油的设备系统
CN106350196A (zh) * 2016-08-16 2017-01-25 张�杰 一种辣椒油生产系统及其生产方法
CN208741991U (zh) * 2018-08-30 2019-04-16 广州亿姆发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山茶油的超临界萃取设备
CN109928373A (zh) * 2019-03-14 2019-06-25 广西川金诺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溶剂萃取法净化低浓度湿法磷酸的生产方法及装置
CN111560289A (zh) * 2020-04-15 2020-08-21 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青岛市妇幼保健院、青岛市残疾儿童医疗康复中心、青岛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 一种超声辅助超临界流体萃取制备紫草油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良主编: "《食品机械与设备》", vol. 1,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pages: 131 - 13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uang et al. Ultrasound-assisted dispersive liquid–liquid microextraction combined with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fluorescence detection for sensitive determination of biogenic amines in rice wine samples
CN102690208B (zh) 一种从花椒油中提取羟基山椒素的方法
Hartonen et al. Water as the first choice green solvent
CN104777251A (zh) 一种利用多壁碳纳米管检测烟草中多种农药残留的方法
CN110108821B (zh) 一种分散固相萃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ristina-Gabriela et al. Bioactive compounds extraction from pomace of four apple varieties
CN204287133U (zh) 用于检测土壤中有机化合物浓度的装置
CN111249321A (zh) 一种同时制备黑穗醋栗多酚及多糖的方法
AU2020102406A4 (en) Method for detecting pesticide residues in agricultural products
Song et al. Study on the microwave extraction process and product distribution of essential oils from citrus peel
CN114317100A (zh) 一种超声辅助超临界萃取罐及川式辣椒红油的制备方法
CN108918736B (zh) 利用磁性固相萃取技术对水果、蔬菜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
CN100540517C (zh) 四氟乙烯生产中分离三氟乙烯的方法
CN106977416B (zh) 一种快速制备高纯度羟基-α-山椒素的方法
CN104713964B (zh) 一种环境固体基质中多溴联苯醚的前处理方法
CN111840342B (zh) 一种总黄酮、三萜类及高抗氧化活性黄色素的同步提取方法
CN103884788A (zh) 一种用气相质谱联用技术检测茶叶中农药残留的方法
CN109521138A (zh) 一种酸枣仁与炒酸枣仁的快速鉴别方法
CN101628016B (zh) 一种提取中药复方活性物质的方法
CN109725086B (zh) 一种引入破壁处理检测蔬菜中农残的快速前处理方法
CN107501146B (zh) 一种分子蒸馏分离纯化大蒜提取物中阿霍烯的方法
AU2021102435A4 (en) Method for ultrasonically removing residual solvent from strong aroma chili seed oil prepared by subcritical fluid (propane or butane) extraction
CN111229187B (zh) 磁性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及检测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应用
CN106243075A (zh) 蓝莓花青素的分离方法
CN112946110A (zh) 一种快速检测肉制品中的杂环胺类化合物的方法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