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12893A - 一种列车变轨泊车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列车变轨泊车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12893A
CN114312893A CN202111598511.4A CN202111598511A CN114312893A CN 114312893 A CN114312893 A CN 114312893A CN 202111598511 A CN202111598511 A CN 202111598511A CN 114312893 A CN114312893 A CN 1143128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k
parking
train
changing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9851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建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159851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12893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128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128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列车变轨泊车系统,包括站台区、设置于站台区两侧的变轨泊车区以及与变轨泊车区连接的进站轨道、出站轨道,以及调控列车变轨泊车系统的控制中心;所述站台区沿其长度方向纵向设置N个站台,每个站台横向设置地面轨道,所述地面轨道上部连接泊车轨道,且泊车轨道可在地面轨道上来回行驶;本方案通过泊车轨道的横向、纵向移动,可以解决磁悬浮列车的变轨问题,从而减少人力物力,且变轨操作方便,极大提高工作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列车变轨泊车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列车变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列车变轨泊车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磁悬浮列车技术已是较为成熟的技术,磁悬浮列车在进站、出站时需要变轨,由于磁悬浮列车采用的是抱轨运行,安全性极高,但变轨难度大,目前还没有解决变轨的理想方案,现在的磁悬浮轨道变轨方法原理还基于普通火车的变轨方法,没有创新性,并且不能满足多站台大容量列车的需求,还有过于蠢笨,所以没有大力推广这项技术。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列车变轨泊车系统,包括站台区、设置于站台区两侧的变轨泊车区以及与变轨泊车区连接的进站轨道、出站轨道,以及调控列车变轨泊车系统的控制中心;所述站台区沿其长度方向纵向设置N个站台,每个站台横向设置地面轨道,所述地面轨道上部连接泊车轨道,且泊车轨道可在地面轨道上来回行驶;所述变轨泊车区两端以及两端之间纵向设置多条行车轨道,增加行车的支撑力,所述行车轨道上设置变轨行车,所述变轨行车可在行车轨道上来回行驶,所述变轨行车顶部设置横向轨道,所述泊车轨道可在横向轨道上来回行驶。
优选地,所述变轨行车上部横向轨道与地面轨道高度相同,其对接时,可使泊车轨道在地面轨道至横向轨道上来回行驶,所述泊车轨道与进站轨道、出站轨道高度相同,其对接时,可使列车在进站轨道、出站轨道至泊车轨道上来回行驶。
优选地,所述泊车轨道的长度与横向轨道的长度相同,所述泊车轨道的长度大于列车车身的长度。
优选地,当列车进站时,其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列车进站前,控制中心控制变轨行车纵向移动到列车要停靠的站台处,并使变轨行车上部的横向轨道与该站台的地面轨道准确对齐;
步骤二:控制中心控制站台上对应的泊车轨道完全移动到变轨行车上的横向轨道上;
步骤三:变轨行车载着泊车轨道沿行车轨道纵向移动至列车进站轨道处,并且让泊车轨道与该进站轨道对齐,待列车进站;
步骤四:当列车到达变轨泊车区之前减至最低速度,缓慢进入泊车轨道,当列车车身完全处于变轨泊车区时刹车停止运行;
步骤五:控制中心控制变轨行车载着泊车轨道及列车一起纵向移动到列车需要停靠的站台,同时让变轨行车上部的横向轨道与该站台地面轨道对齐停止;
步骤六:控制中心控制泊车轨道载列车一起横向移动驶入站台。
优选地,当列车出站时,其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控制中心控制变轨泊车区内的变轨行车移动至列车需要出站的站台,并且让变轨行车上部的横向轨道与该站台上的地面轨道对齐;
步骤二:控制中心控制泊车轨道从对应站台载着列车横向移动至变轨泊车区变轨行车上部横向轨道上停止;
步骤三:控制中心控制变轨行车载列车纵向移动到出站轨道处,同时变轨行车上部的泊车轨道与出站轨道对齐停止;
步骤四:列车启动动运行开往下一车站。
优选地,所述列车为磁悬浮列车。
采用以上方案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方案通过泊车轨道的横向、纵向移动,可以解决磁悬浮列车的变轨问题,从而减少人力物力,且变轨操作方便,极大提高工作效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的是,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种列车变轨泊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列车变轨泊车系统中站台区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列车变轨泊车系统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代表至少2个。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具体的,结合附图1,一种列车变轨泊车系统,本实施例中列车为磁悬浮列车;列车变轨泊车系统包括站台区A、设置于站台区A两侧的变轨泊车区B以及与变轨泊车区B连接的进站轨道C、出站轨道D,以及调控列车变轨泊车系统的控制中心;站台区A沿其长度方向纵向设置N个站台1,每个站台1横向设置地面轨道2,地面轨道2上部连接泊车轨道3,且泊车轨道3可在地面轨2上来回行驶;变轨泊车B区两端及两端之间纵向设置多条行车轨道4,设置多条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对行车5的支撑力,行车轨道4上设置变轨行车5,变轨行车5可在行车轨道4上来回行驶,变轨行车5顶部设置横向轨道6,泊车轨道3可在横向轨道6上来回行驶。
结合附图2,其中,泊车轨道3的长度与横向轨道6的长度相同,泊车轨道3的长度大于列车车身的长度,同时,横向轨道6与地面轨道2高度相同,其对接时,可使泊车轨道3在地面轨道2至横向轨道6上来回行驶,泊车轨道3与进站轨道C、出站轨道D高度相同,其对接时,可使列车在进站轨道C、出站轨道D至泊车轨道3上来回行驶;其中各轨道的准确对接可以通过位置传感器技术及激光测距技术实现。
本方案是在站台两侧设置变轨泊车区,在该区域安装一台或多台备用行车,行车底部地面安装有轨道,行车可骑在该轨道上纵向移动,并且在行车的上部设计安装横向轨道,泊车轨道可以载磁悬浮列车在该轨道上横向运行。平时泊车轨道是停靠在各站台上,其下面地上安装有轨道,泊车轨道可以骑在该轨道上横向运行。
具体包括:
当列车进站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列车进站前,控制中心控制变轨行车5纵向移动到列车要停靠的站台1处,并使变轨行车5上部的横向轨道6与该站台的地面轨道2准确对齐;
步骤二:控制中心控制站台1上对应的泊车轨道3完全移动到变轨行车5上部的横向轨道6上;
步骤三:控制中心控制变轨行车5载着泊车轨道3沿行车轨道4纵向移动至列车进站轨道C处,并且让泊车轨道3与该进站轨道C对齐,待列车进站;
步骤四:当列车到达变轨泊车区之前减至最低速度,缓慢进入泊车轨道3,当列车车身完全处于变轨泊车区B时刹车停止运行;
步骤五:控制中心控制变轨行车5载着泊车轨道3及列车一起纵向移动到列车需要停靠的站台1,同时让变轨行车5上部的横向轨道6与该站台地面轨道2对齐停止;
步骤六:控制中心控制泊车轨道3载列车一起横向移动驶入站台1。
当列车出站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控制中心控制变轨泊车区内的变轨行车5纵向移动至列车需要出站的站台1,并且变轨行车上部的横向轨道与该站台上的地面轨道2对齐;
步骤二:控制中心控制泊车轨道3从对应站台载着列车横向移动至变轨泊车区变轨行车5上部横向轨道6上停止;
步骤三:控制中心控制变轨行车5载列车纵向移动到出站轨道D处,同时变轨行车5上部载着的泊车轨道3与出站轨道D对齐停止;
步骤四:列车启动动运行开往下一车站。
在具体实施时,还可以在站台中部位置设计直行通道,让不需要在该站台停靠的列车不用停车快速通过,设计时可让站台两侧进站轨道、出站轨道与站台区直行通道的两条复线轨道处于一天直线上。当然也必需站台两侧两个变轨泊车区两台行车配合搭建一条直线通道才能让列车完成直行通过。(具体操作步骤略)
实施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公开一种不需要泊车轨道的方案,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若列车是高度智能不需要驾驶员操作或者列车不是智能控制需要驾驶员操作的情况下都可以取消泊车轨道,这种设计可以降低成本,但是列车不是智能控制的,会相应增加驾驶员的操作步骤;
在这种方案下,需要把每个站台区的地面轨道2高度改为与进站轨道C、出站轨道D高度相同,并且行车上部的横向轨道6高度也与之相同,其对接时,列车可以在进站轨道C、出站轨道D至横向轨道6至站台地面轨道2上来回行驶。
在本实施例中,当列车进站时,其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列车进站前,控制中心控制变轨行车5纵向移动至列车要进站的轨道C处,并使变轨行车上部的横向轨道6准确与进站轨道C对齐,待列车进站。
步骤二:当列车到达变轨泊车区B之前减至最低速度,缓慢驶入变轨泊车区B行车上部横向轨道6,当列车车身完全处于变轨泊车区B行车上部横向轨道6时刹车停止运行;
步骤三:控制中心控制变轨行车5载着列车纵向移动至列车需要停靠的站台1,并且行车上部的横向轨道6与该站台的地面轨道2准确对齐停止;
步骤四:控制中心控制列车(或者列车驾驶员操作列车)缓慢驶入站台1,当列车车身完全进入站台1时刹车停止,打开车厢门上下旅客;
本实施例中,当列车出站时,其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控制中心控制变轨行车5纵向移动至列车需要出站的站台1,并且变轨行车上部横向轨道6与该站台1上的地面轨道2准确对齐停止;
步骤二:控制中心控制列车(或者列车驾驶员操作列车)缓慢驶入变轨泊车区B行车上部横向轨道6上,当车身完全处于行车5上部轨道6时刹车停止;
步骤三:控制中心控制变轨行车5载列车纵向移动至出站轨道D处,同时变轨行车上部的横向轨道6与出站轨道D准确对齐停止;
步骤四:控制中心控制列车(或者列车驾驶员操作列车)启动运行开往下一车站。
本方案完全可以解决磁悬浮列车大容量多站台变轨需求,该项目设计的关键点是泊车轨道是有动力装置的可以自行横向移动的一个独立体。现有成熟的激光测距定位技术以及配合位置传感器可以让轨道与轨道之间快速准确对齐,另外加入智能控制系统可以高效快速准确满足列车进出站变轨泊车需求,从而减少人力物力,极大提高工作效益。
以上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列车变轨泊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站台区、设置于站台区两侧的变轨泊车区以及与变轨泊车区连接的进站轨道、出站轨道,以及调控列车变轨泊车系统的控制中心;所述站台区沿其长度方向纵向设置N个站台,每个站台横向设置地面轨道,所述地面轨道上部连接泊车轨道,且泊车轨道可在地面轨道上来回行驶;所述变轨泊车区两侧及两侧之间纵向设置多条行车轨道,所述行车轨道上设置变轨行车,所述变轨行车可在行车轨道上来回行驶,所述变轨行车顶部设置横向轨道,所述泊车轨道可在横向轨道上来回行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列车变轨泊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轨道与地面轨道高度相同,其对接时,可使泊车轨道在地面轨道至横向轨道上来回行驶,所述泊车轨道与进站轨道、出站轨道高度相同,其对接时,可使列车在进站轨道、出站轨道至泊车轨道上来回行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列车变轨泊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泊车轨道的长度与横向轨道的长度相同,所述泊车轨道的长度大于列车车身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列车变轨泊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列车进站时,其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列车进站前,控制中心控制变轨行车纵向移动到列车要停靠的站台处,并使变轨行车上部的横向轨道与该站台的地面轨道准确对齐;
步骤二:控制中心控制站台上对应的泊车轨道完全移动到变轨行车上部的横向轨道上;
步骤三:控制中心控制变轨行车载着泊车轨道沿行车轨道纵向移动至列车进站轨道处,并且让泊车轨道与该进站轨道对齐,待列车进站;
步骤四:当列车到达变轨泊车区之前减至最低速度,缓慢进入泊车轨道,当列车车身完全处于变轨泊车区时刹车停止运行;
步骤五:控制中心控制变轨行车纵向载着泊车轨道及列车一起移动到列车需要停靠的站台,同时让变轨行车上部的横向轨道与该站台地面轨道对齐停止;
步骤六:控制中心控制泊车轨道载列车一起横向移动驶入站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列车变轨泊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列车出站时,其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控制中心控制变轨泊车区内的变轨行车移动至列车需要出站的站台,并且让变轨行车上部横向轨道与该站台上的地面轨道准确对齐停止;
步骤二:控制中心控制泊车轨道从对应站台载着列车横向移动至变轨泊车区变轨行车上面停止;
步骤三:控制中心控制变轨行车载着列车纵向移动到出站轨道处,同时变轨行车上部的泊车轨道与出站轨道对齐停止;
步骤四:列车启动动运行开往下一车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列车变轨泊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列车为磁悬浮列车。
CN202111598511.4A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列车变轨泊车系统 Pending CN1143128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98511.4A CN114312893A (zh)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列车变轨泊车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98511.4A CN114312893A (zh)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列车变轨泊车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12893A true CN114312893A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127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98511.4A Pending CN114312893A (zh)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列车变轨泊车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12893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68438A1 (fr) * 2003-01-30 2004-08-12 Yong Shen Systeme de circulation de mini-vehicules sur des rails
CN206678983U (zh) * 2017-05-03 2017-11-28 北京九州动脉隧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列车用车站转运装置
CN107618514A (zh) * 2016-08-22 2018-01-23 上海地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系统的离线式车站以及轨道交通系统
CN108639069A (zh) * 2018-05-22 2018-10-12 中建空列(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适用于车站的轨道系统
CN210760755U (zh) * 2018-12-29 2020-06-16 广州汇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驾驶轻型轨道车交通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68438A1 (fr) * 2003-01-30 2004-08-12 Yong Shen Systeme de circulation de mini-vehicules sur des rails
CN107618514A (zh) * 2016-08-22 2018-01-23 上海地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系统的离线式车站以及轨道交通系统
CN206678983U (zh) * 2017-05-03 2017-11-28 北京九州动脉隧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列车用车站转运装置
CN108639069A (zh) * 2018-05-22 2018-10-12 中建空列(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适用于车站的轨道系统
CN210760755U (zh) * 2018-12-29 2020-06-16 广州汇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驾驶轻型轨道车交通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583356B2 (en) A traversing elevator
US20210031811A1 (en) Hybrid cable/rail transportation system, transportation unit for such a transport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such a transportation system
WO2019072152A1 (zh) 一种轻型空轨交通运载系统
EP295747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assengers to board on and exit from a train without the train stopping at a train station
CN105292132A (zh) 对接式轨道交通系统及运行方法
US3812788A (en) Transport installation with independent vehicles
WO2022000439A1 (zh) 一种多轨道变轨系统及其变轨方法、可变轨车辆
CN106828517B (zh) 分体式电动轨道车
CN211543511U (zh) 一种列车进站不停车换乘装置
CN210826954U (zh) 高速磁浮交通道岔系统
CN107738652A (zh) 一种智能无停上下客系统
CN114312893A (zh) 一种列车变轨泊车系统
CN105015553A (zh) 一种铁路列车连续运行方法及其铁路列车和铁路设施
CN211032545U (zh) 高效无停歇运行公共交通系统
CN110807586A (zh) 城际交通运输方法
CN114269665B (zh) 混合式缆索/轨道运输系统
JPH02175463A (ja) サイバー・ハイウェイ・システム
CN212373354U (zh) 一种列车车站多层到发线系统
CN114889663A (zh) 一种基于复合异型翼缘轨道的高速智能公交系统
CN210363812U (zh) 集装箱的空铁联运系统
CN113085912A (zh) 一种超高速轮轨列车组换电铁路系统
CN111661103A (zh) 一种列车进站不停车上下旅客方法
KR20010104426A (ko) 뫼비우스 기차
CN110979385A (zh) 一种高铁不停车上下客的运行系统
CN214985322U (zh) 一种悬挂式轻轨交通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