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12516A - 一种座椅骨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座椅骨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312516A CN114312516A CN202210050868.7A CN202210050868A CN114312516A CN 114312516 A CN114312516 A CN 114312516A CN 202210050868 A CN202210050868 A CN 202210050868A CN 114312516 A CN114312516 A CN 11431251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at
- fixing
- linkage rod
- bracket
- bel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0452 restrai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3519 trans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026 adhesive bo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47 percep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697 sensory orga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8 stim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座椅骨架,包括靠背骨架和底座骨架,底座骨架包括坐垫架和调节机构,坐垫架位于调节机构上方,靠背骨架一端与坐垫架一端可转动连接,靠背骨架另一端朝远离调节机构方向延伸,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座和联动组件,固定座与坐垫架连接有靠背骨架的一端可转动连接,联动组件包括联动杆、连杆组和套设在连杆组上的齿板,联动杆两端分别与固定座可转动连接,联动杆与固定座间设有预紧部件,联动杆与坐垫架另一端通过所述连杆组联动。本申请座椅骨架内联动杆与固定座之间设有预紧部件,可以改善座椅在无人乘坐过程中由活动件之间的间隙导致的晃动产生的异响,改善乘客乘坐过程中的舒适性;座椅骨架结实耐用,安全可靠,且调节更加稳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座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舒适性座椅骨架。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是汽车内饰的必要配置,也是车主感知车辆是否舒服的最直接体现,影响座椅舒服性的主要因素还是座椅的人机工程设计,人机工程也是主要研究的是人、车、环境直接的关系,通过提升座椅更多的调节方向,以及更大的调节范围,来实现用户可以自己调节到自认为最舒服的姿态,通过可见的功能提升,能够给用户更直接的感官刺激,营造出一种更具有科技感的乘坐体验。但是调节机构的增加,对座椅强度也会有所影响,特别是对在行车过程中,由于汽车运行时会产生振动,会使车内座椅产生共振,那么机构稳定性就尤为重要,那如何能够改善机构的稳定性,如何合理的设计座椅骨架,让其既能满足多方向调节,又能保证机构的稳定性和强度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
因此,结合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舒适性更强,调节更加稳定,结实可靠的座椅骨架。
为了实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座椅骨架,其包括靠背骨架和底座骨架,所述底座骨架包括坐垫架和调节机构,所述坐垫架位于所述调节机构的上方,所述靠背骨架的一端与所述坐垫架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靠背骨架的另一端朝远离所述调节机构的方向延伸,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座和联动组件,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坐垫架连接有靠背骨架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联动组件包括联动杆、连杆组和套设在所述联动杆上的齿板,所述联动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座可转动连接,所述联动杆与所述固定座之间设置有预紧部件,所述联动杆与所述坐垫架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连杆组实现联动。
进一步的,其还包括平移部件,所述固定座设置在所述平移部件上,所述固定座能够被调节的在所述平移部件上移动;或还包括平移部件和转动部件,所述转动部件设置在所述平移部件上,所述固定座设置在所述转动部件上,所述转动部件能够被调节的在所述平移部件上移动,所述转动部件能够被配置的驱动所述固定座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组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套设在所述联动杆上,所述第二连杆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坐垫架可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预紧装置为卷簧,所述卷簧套设在所述联动杆上,所述卷簧的外圈端与所述固定座连接,所述卷簧的内圈端与所述联动杆连接。
进一步的,其还包括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驱动部件能够驱动所述齿板以所述联动杆的转轴为轴转动,进而带动所述联动杆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部件与所述固定座之间具有间隔,所述驱动部件的驱动转轴穿过所述间隔,所述齿板位于所述间隔内,所述驱动转轴转动驱动所述齿板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齿板上设置有弧形腰孔,所述间隔内设置有若干个间隔件,至少一个所述间隔件位于所述弧形腰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靠背骨架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上支架与所述下支架可转动连接,所述下支架与所述坐垫架可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靠背骨架还包括安全带出口结构、安全带固定支架、安全带约束槽和至少一个调节部件,所述安全带出口结构和所述安全带约束槽分别设置在所述上支架上,所述安全带固定支架设置在所述下支架上,所述安全带约束槽位于所述安全带出口结构和所述安全带固定支架之间,所述安全带约束槽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安全带出口结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安全带固定支架,所述调节部件分别设置在所述上支架上,所述调节部件能够驱动所述上支架相对于所述下支架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上支架与所述下支架的连接处设置有回弹部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座椅骨架至少具有如下一个或多个有益效果:
本申请的座椅骨架,其靠背骨架的上端设置有可转动调节的上支架,通过调节其转动的幅度调节座椅肩部位置适合的舒适角度;上支架与下支架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扭簧等回弹部件,能够在下边板与上边板之间形成一个回弹力,一方面可以保证上支架转动时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还可以在上支架回转时更顺畅且省力;驱动上支架转动的调节部件设置在上支架上,可以使得上支架和下支架之间形成较为宽裕的空间,可以用于设置安全带固定座,使得座椅靠背骨架的内部空间利用率更高,且安全带固定座不需要占用座椅底座的内部空间;安全带固定支架设置在座椅靠背的中间位置,一方面可以避免安全带固定支架设置在座椅底座内占用座椅底座空间,有效利用座椅靠背内的空间;另一方面还可以减少安全带约束槽的长度,在降低制造成本的同时,还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安全带约束槽对安全带的磨损,延长安全带的使用寿命;安全带内置在座椅靠背中,而不会置于座椅靠背的背部外,更加的美观和整齐;座椅靠背骨架设置有安全带一侧与底座骨架连接处设置通过设置两个调角部件,可以有效增加座椅靠背与底座之间的连接牢靠性,提高安全带的使用安全性和稳定;安全带约束槽采用倾斜设计可以很好的适应安全带在使用时的倾斜状态,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避免在拉动安全带时对安全带造成磨损;底座骨架内采用较少的传动部件实现坐垫骨架的上下调节,可以减少制造成本,降低损坏几率,以及提高底座骨架的稳定性;底座骨架内联动杆与固定座之间设置有预紧部件,会使联动杆与对应的支座部之间维持一种附加力,使之在调节的过程中更加的稳定,在下调座椅使更加省力,而且还可以改善座椅在无人乘坐过程中由活动件之间的间隙导致的晃动产生的异响,改善乘客乘坐过程中的舒适性;驱动部件与固定座之间的间隔件穿过齿板,使得齿板在转动时更加的稳定和牢靠;在各部件的转动连接处可以设置耐磨部件,能够保证整个座椅骨架各部件之间转动顺畅以及减少转动磨损,增加使用寿命;座椅骨架的底部可以通过设置平移部件可以实现座椅的水平位置调节,还以在座椅骨架与滑轨之间再设置一转动部件,可以实现座椅如360°等角度调节,可以使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有更多的调节选择,适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座椅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和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座椅靠背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座椅肩部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内置安全带座椅靠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底座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座椅底座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座椅底座调节机构的局部爆炸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座椅底座调节机构在联动杆与固定座连接处的局部剖视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预紧部件与钩连结构和固定套之间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座椅底座调节机构在驱动位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其中,1-靠背骨架,11-上支架,111-连接板,112-上边板,1121-第一弧形腰孔,1122-钩接结构,113-连接杆,12-下支架,121-支撑杆,122-下侧板,1221-下边板,12211-连接结构,1222-限位销,1223-密封立板,13-安全带出口结构,14-安全带固定支架,15-安全带约束槽,16-调节部件,161-驱动装置,162-驱动杆,17-回弹部件,18-调角部件,2-底座骨架,21-坐垫架,22-调节机构,221-固定座,2211-第一支座部,2212-第二支座部,2213-立板结构,2214-限位结构,2215-钩连结构,222-联动杆,2221-联动杆主体,2222-固定套,223-第一连杆,224-第二连杆,225-齿板,2251-第二弧形腰孔,23-预紧部件,24-驱动部件,241-驱动转轴,242-间隔件,3-平移部件,4-转动部件,5-耐磨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座椅骨架,如图1所示,其主要包括靠背骨架1和底座骨架2,为了更清楚的对技术方案进行阐述,建立如图1所示的空间坐标系,其中所述底座骨架2的宽度方向与x轴方向一致,长度方向与y轴方向一致,高度方向与z轴方向一致。
所述靠背骨架1包括上支架11和下支架12,所述上支架11与所述下支架12可转动连接,所述下支架12位于所述上支架11宽度方向一侧,即设置有所述底座骨架2的一侧。所述下支架12与所述底座骨架2可转动连接。所述上支架11包括连接板111和两个上边板112,如图2至图4所示。两个所述上边板112沿所述上支架11的长度方向即y轴方向间隔设置。所述连接板11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上边板112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板111的长度方向与y轴方向一致,并向所述连接板111x轴正方向偏移。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下支架12包括支撑杆121和两个下侧板122。两个所述下侧板122沿所述上支架11的长度方向即y轴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下侧板122与所述上边板112一一对应,所述下侧板122与对应的上边板112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12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下侧板122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杆121的长度方向与y轴方向一致,且所述支撑杆121的中间部分朝x轴正方向和z轴负方向的组合方向弯曲。
优选的,所述下侧板122包括下边板1221和密封立板1223。所述密封立板1223可以为中空的扁管结构,也可以为较厚的板状结构。所述下侧板122采用两部分设计,可以在不影响所述上支架11与所述下支架12间的转动调节的同时对密封立板1223的材质、尺寸等进行设计,以实现提高座椅强度或控制成本的目的。而且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如果下侧板122发生损坏,也可以仅更换损坏部分,而不需要更换整个下侧板122,节省维修成本。
所述密封立板1223与所述下边板1221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下边板1221的一端与所述密封立板1223重叠设置,且所述下边板1221位于所述密封立板1223y轴方向的外侧,如图2或图3所示。所述支撑杆121的端部依次穿过所述密封立板1223和所述下边板1221并实现固定。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所述支撑杆121固定位置仅是优选方案,在具体实施时,所述支撑杆121的端部也可以仅穿过所述密封立板1223,也可以仅穿过所述下边板1221,所述支撑杆121既可以与所述密封立板1223实现固定,也可以与所述下边板1221实现固定,又或与两者均实现固定。而且固定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形式,比如通过胶粘、焊接等方式,也可以通过设计相对应的卡接件将支撑杆121与所述密封立板1223或所述下边板1221等。
所述下边板1221与所述上边板112可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下边板1221的另一端与所述上边板112重叠设置,且所述下边板1221位于对应上边板112远离另一个上边板112的一侧,即所述下边板1221位于所述上边板112y轴方向的外侧,如图4所示。所述下边板1221与所述上边板112之间铰接,即通过转轴实现可转动连接。所述转轴靠近所述下边板1221或所述上边板112的x轴负方向一端设置。所述下边板1221与所述上边板112之间设置有回弹部件17,使得所述上支架11的上端即远离所述下支架12的一端朝x负方向转动时,所述回弹部件17能够在所述下边板1221与所述上边板112之间形成一个回弹力,一方面可以保证所述上支架11转动时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还可以在所述上支架11回转时更顺畅且省力。优选的,所述回弹部件17采用扭簧。所述转轴的一端朝所述靠背骨架1内部延伸。所述扭簧套设在所述转轴上,使得所述扭簧位于所述上边板112远离所述下边板1221一侧。所述上边板112上靠近所述转轴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弧形腰孔1121,所述第一弧形腰孔1121优选位于所述转轴在x轴正方向一侧,上下可偏移位置不做限定。所述第一弧形腰孔1121以所述转轴的中心为圆心。所述下边板1221内侧对应所述第一弧形腰孔1121的位置设置有限位销1222,所述限位销1222的一端朝所述上边板112的方向延伸,即朝所述靠背骨架1内部延伸,且所述限位销1222位于所述第一弧形腰孔1121内。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所述的该限位销1222既可以是单独件,也可以是所述下边板1221上一体成型部分。所述上边板112远离所述下边板1221的一侧设置有钩接结构1122。优选的,所述钩接结构1122为所述下边板1221一体成型的板状结构,并位于所述转轴对应所述密封立板1223的方向侧。在所述钩接结构1122上设置有一个U形槽口,开口朝向所述密封立板1223。所述扭簧的两自由端均位于所述限位销1222和所述钩接结构1122之间,其中一端与所述钩接结构1122上的U形槽口钩连,进而实现与所述上边板112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限位销1222钩连,如图4所示,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图中所示的为所述扭簧处于自然状态,一端处于自由状态并未与限位销1222钩连,而在具体实施时,两者实际是处于钩连状态的。
所述靠背骨架1还包括至少一个调节部件16。所述上支架11、下边板1221和调节部件16为构成本实施例座椅骨架肩部调节机构的主要部件,如图4所示。所述调节部件16优选采用两个,且每个所述上侧板各对应一个。所述调节部件16设置在所述上支架11上。具体的,所述调节部件16包括驱动装置161和驱动杆162,所述驱动装置161设置在所述连接板111上,所述驱动杆162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上支架11的宽度方向一致,所述驱动杆162长度方向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下边板1221可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161能够驱动所述驱动杆162沿长度方向相对所述驱动装置161移动,进而实现驱动所述上支架11相对所述下支架12或所述下边板1221转动。所述调节部件16优选采用丝杆电机,所述驱动杆162即丝杆,所述丝杆电机为现有部件,故其具体结构在此不再赘述。所述驱动杆162与所述下边板1221之间的连接方式,优选采用在一个下边板1221与另一个下边板1221的相对侧,即所述下边板1221的内侧,在对应所述传动杆的位置设置有一个比如板状的连接结构12211,所述连接结构12211与所述下边板1221平行,并使所述驱动杆162与所述连接结构12211通过螺栓等连接件进行可转动连接。由于所述驱动杆162的一端与所述下边板1221进行了连接,从而使得所述驱动装置161工作与所述驱动杆162做相对运动时,所述驱动装置161会沿着所述驱动杆162的长度方向移动。比如,所述驱动装置161沿着所述驱动杆162朝远离所述下边板1221的方向移动时,则会带动所述上支架11的上端朝x负方向转动,相反则会带动所述上支架11回转,进而实现调节座椅靠背肩部的前倾幅度。同时,优选采用两个同步工作的调节部件16,可以使得所述上支架11在转动调节时更加稳定。
为了保证所述上支架11的稳定,在所述上支架11远离所述下支架12的一端还设置有连接杆113,且所述连接杆11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上边板112固定连接。
所述靠背骨架1还包括安全带固定支架14和安全带约束槽15。所述上支架11、下支架12、安全带固定支架14和安全带约束槽15构成本实施例座椅骨架内置安全带座椅靠背机 构的主要部件,如图5所示。所述安全带固定支架14设置在所述下支架12上,所述安全带约束槽15设置在所述上支架11上,所述安全带约束槽15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安全带固定支架14。
所述安全带固定支架14设置在所述支撑杆121上。如图3所示,在所述支撑杆121中间弯曲部靠近左侧下侧板122或密封立板1223的位置设置有一个支座结构,且所述固定支座朝所述上支架11的方向延伸。所述安全带固定支架14固定安装在所述支座结构上,使得所述安全带固定支架14位于所述支撑杆121和所述连接板111之间。安全带设置在所述安全带固定支架14内,由于所述安全带固定支架14为现有部件,故在此不再进行赘述。所述安全带约束槽15设置在所述连接板111上x正方向一侧,所述安全带约束槽15与所述安全带固定支架14对应设置,且所述安全带约束槽15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安全带固定支架14。所述安全带约束槽15优选采用倾斜设计,即所述安全带约束槽15远离所述安全带固定支架14的一端朝靠近对应上边板112的方向倾斜。优选的,所述安全带约束槽15在径向方向的截面形状为U形,且开口侧远离所述连接板111,安全带可以在所述安全带约束槽15内滑动。进一步的,所述安全带约束槽15的两端优选朝靠背骨架1的内部弯曲,这样可以防止所述安全带约束槽15对在其槽内滑动时不会损伤。进一步的,在所述上支架11远离所述下支架12的一端还设置有安全带出口结构13,所述安全带出口结构13位于所述上支架11x轴正方向一侧,且与所述安全带约束槽15相对应,所述安全带约束槽15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安全带出口结构13。优选的,所述安全带出口结构13与所述连接杆113对应设置,而所述安全带约束槽15的另一端从远离所述安全带出口结构13的一侧绕过所述连接杆113,这样则使得在具体实施时,位于所述安全带固定支架14内的安全带通过所述安全带约束槽15可以绕过所述连接杆113后再置于座椅靠背外供乘坐者拉动,保证了所述安全带约束槽15安装的稳固性,提高了所述座椅靠背强度的同时还进一步增强了安全带使用的安全性。所述安全带约束槽15优选采用倾斜设计可以很好的适应安全带在使用时的倾斜状态,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避免在拉动安全带时对安全带造成磨损。所述安全带固定支架14设置在座椅靠背的中间位置,一方面可以避免安全带固定支架14设置在座椅底座内占用座椅底座空间,有效利用座椅靠背内的空间;另一方面还可以减少安全带约束槽15的长度,在降低制造成本的同时,还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安全带约束槽15对安全带的磨损,延长安全带的使用寿命。其次,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安全带可以内置在座椅靠背中,而不会置于座椅靠背的背部外,更加的美观和整齐。
所述底座骨架2包括坐垫架21和调节机构22,所述坐垫架21位于所述调节机构22的上方,如图6所示。所述靠背骨架1的一端即所述下支架12与所述坐垫架21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靠背骨架1的另一端朝远离所述调节机构22的方向延伸。具体的,在所述下侧板122远离所述上边板112的一端与所述坐垫架21之间通过调角部件18连接,实现所述靠背骨架1能够相对所述坐垫架21转动。所述调角部件18为调角器或转角器,此结构为座椅靠背和底座调节时常用的现有结构,故在此不再赘述。不过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增加座椅靠背的牢靠性,设置有安全带一边的下侧板122,可以在其两侧各设置一个调角部件18,如图2所示,这样可以有效增加座椅靠背与底座之间的连接牢靠性,提高安全带的使用安全性和稳定。
所述调节机构22包括固定座221、联动组件和驱动部件24,如图7所示。所述固定座221与所述坐垫架21连接有靠背骨架1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座221包括第一支座部2211和第二支座部2212,所述第一支座部2211和所述第二支座部2212沿y轴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支座部2211和所述第二支座部2212的长度方向与x轴方向一致。优选的,所述第一支座部2211和所述第二支座结构一致,均为径向截面为L形的折板结构,包括立板和固定板,所述坐垫架21与所述立板可转动连接。所述联动杆22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座部2211和所述第二支座部2212各自的立板可转动连接。图7中适应性展示的为一种分体式的固定座221,即第一支座部2211和第二支座部2212均为独立部件,而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一支座部2211和第二支座部2212也可以是一个整体固定座221上的两个部分,比如一个整固定板上间隔设置两个立板等。
所述联动组件包括联动杆222、连杆组和固定套设在所述连杆组上的齿板25。所述联动杆222的两端分别与对应支座部的立板可转动连接,所述联动杆222与对应支座部的立板之间设置有预紧部件23,所述联动杆222与所述坐垫架21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连杆组实现联动。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连杆组包括第一连杆223和第二连杆224,所述第一连杆223套设在所述联动杆222上,所述第二连杆224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杆223和所述坐垫架21可转动连接,所述坐垫架21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座221可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联动杆222包括联动杆主体2221和分别设置在所述联动杆主体2221两端的固定套2222。所述固定套2222的一端与所述联动杆主体222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套2222的另一端与对应支座部的立板可转动连接,如图9所示。所述预紧部件23优选采用卷簧,每个所述固定套2222上分别套设有一个所述卷簧。所述固定套2222的中间部分为扁平结构设计,所述卷簧套设在所述固定套2222的中间部分,所述卷簧的内圈端钩连在所述扁平结构上与所述固定套2222连接,所述卷簧的外圈端与所述固定座221连接,比如,在对应支座部的立板上对应所述卷簧的位置设置钩连结构2215,使所述卷簧的外圈端与所述钩连结构2215钩连,如图10所示,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图1或图6中所示的为所述卷簧处于自然状态,一端处于自由状态并未与钩连结构2215钩连,而在具体实施时,两者实际是处于钩连状态的,且所述卷簧的外圈端处于被拉伸状态,这样所述卷簧会使所述联动杆222与对应的支座部之间维持一种附加力,使之在调节的过程中更加的稳定,在下调座椅使更加省力,而且还可以改善座椅在无人乘坐过程中由活动件之间的间隙导致的晃动产生的异响,改善乘客乘坐过程中的舒适性。所述钩连结构2215可以是单独的固定销也可以是与支座部或固定座221一体成型的柱状等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卷簧的安装位置不限于此,比如所述联动杆222为一单独的杆状结构,而所述卷簧直接套设在所述联动杆222上,只需要在所述联动杆222对应位置设置可供卷簧钩连的形状或结构即可。
所述第一连杆223固定套设在对应的所述固定套2222上。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连杆223与所述固定套2222之间的固定可以是通过胶粘、焊接、固定件等方式实现,也可以对固定套2222进行结构设计,使其与第一连杆223连接处的截面形状具有一定的形状,比如四边形等,也可以实现在所述联动杆222转动时可以带动所述第一连杆223跟着转动。同样,在所述联动杆222为一单独的杆状结构时所述第一连杆223也可以直接套设在所述联动杆222上。
所述驱动部件24设置在所述固定座221上,用于驱动所述齿板25以所述联动杆222的转轴为轴转动,进而带动所述联动杆222转动。如图11所示,所述驱动部件24优选采用转动电机,固定在所述第一支座部2211上。所述第一支座部2211朝向所述第二支座部2212的一侧设置有立板结构2213。所述驱动部件24设置在所述立板结构2213一侧,所述驱动部件24与所述立板结构2213之间具有间隔。所述驱动部件24的驱动转轴241穿过所述间隔,所述齿板25位于所述间隔内,且所述驱动转轴241与所述齿板25之间外啮合传动连接,使得在所述驱动部件24工作时,其驱动转轴241转动驱动所述齿板25转动,进而带动所述联动杆222转动。
所述间隔内设置有若干个间隔件242,主要用于实现所述驱动部件24与所述立板结构2213之间间隔设置。所述间隔件242优选为一种中空管状结构。优选的所述驱动部件24在固定在所述立板结构2213上时,可以将用于固定的螺栓等紧固件穿过所述间隔件242。如图11所示,图中共示意性展示了三个间隔件242,其中一个靠近所述联动杆222设置,而所述齿板25对应该间隔件242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弧形腰孔2251,所述间隔件242穿过并位于所述第二弧形腰孔2251内。所述间隔件242穿过所述齿板25,使得所述齿板25在转动时更加的稳定和牢靠。同时,所述第二弧形腰孔2251还可以起到限位的作用,比如图7中所示的,当所述齿板25向上转动使所述间隔件242与所述第二弧形腰孔2251的下内壁抵触时,所述坐垫架21的一端处于最低位置,而当所述齿板25向下转动使所述间隔件242与所述第二弧形腰孔2251的上内壁抵触时,所述坐垫架21的一端处于最高位置。在具体实施时,可以通过选择不同长度的所述第二弧形腰孔2251来满足对所述坐垫架21不同调节幅度的需要。另外,优选的,还可以在所述固定座221对应所述齿板25的位置设置一个限位结构2214,如限位管等。且所述限位结构2214位于所述齿板25转动方向的一侧,比如,所述限位结构2214设置在所述第一支座部2211的固定板朝向所述联动杆222的一侧,且所述限位结构2214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联动杆222的长度方向一致,可以起到进一步限位所述齿板25的作用。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整个座椅骨架各部件之间转动顺畅以及减少转动磨损,增加使用寿命,可以选择在所述联动杆222与所述固定座221的连接处、或者所述坐垫架21与所述固定座221的连接处、或者所述第二连杆224与所述第一连杆223的连接处、或者所述第二连杆224与所述坐垫架21的连接处设置如耐磨套等的耐磨部件5,如图8所示。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座椅骨架还可以进行平移调节,或者还可以进行转动调节。在所述座椅骨架的底部还设置有一个平移部件3,比如滑轨。所述固定座221设置在所述平移部件3上,可以通过手动或者电机驱动等调节方式使所述固定座221在所述平移部件3上移动。鉴于调节方式较为常见,在此不再赘述。
又或者,在所述座椅骨架的底部再设置一个转动部件4,比如电动转盘,所述转动部件4设置在所述平移部件3上,而所述固定座221设置在所述转动部件4上,如图1或图6所示。这样则可以实现所述座椅骨架既可以进行平移调节,又可以进行比如360°的转动调节,可以使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有更多的调节选择,适用性更强。
本申请的座椅骨架,其靠背骨架的上端设置有可转动调节的上支架,通过调节其转动的幅度调节座椅肩部位置适合的舒适角度;上支架与下支架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扭簧等回弹部件,能够在下边板与上边板之间形成一个回弹力,一方面可以保证上支架转动时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还可以在上支架回转时更顺畅且省力;驱动上支架转动的调节部件设置在上支架上,可以使得上支架和下支架之间形成较为宽裕的空间,可以用于设置安全带固定座,使得座椅靠背骨架的内部空间利用率更高,且安全带固定座不需要占用座椅底座的内部空间;安全带固定支架设置在座椅靠背的中间位置,一方面可以避免安全带固定支架设置在座椅底座内占用座椅底座空间,有效利用座椅靠背内的空间;另一方面还可以减少安全带约束槽的长度,在降低制造成本的同时,还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安全带约束槽对安全带的磨损,延长安全带的使用寿命;安全带内置在座椅靠背中,而不会置于座椅靠背的背部外,更加的美观和整齐;座椅靠背骨架设置有安全带一侧与底座骨架连接处设置通过设置两个调角部件,可以有效增加座椅靠背与底座之间的连接牢靠性,提高安全带的使用安全性和稳定;安全带约束槽采用倾斜设计可以很好的适应安全带在使用时的倾斜状态,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避免在拉动安全带时对安全带造成磨损;底座骨架内采用较少的传动部件实现坐垫骨架的上下调节,可以减少制造成本,降低损坏几率,以及提高底座骨架的稳定性;底座骨架内联动杆与固定座之间设置有预紧部件,会使联动杆与对应的支座部之间维持一种附加力,使之在调节的过程中更加的稳定,在下调座椅使更加省力,而且还可以改善座椅在无人乘坐过程中由活动件之间的间隙导致的晃动产生的异响,改善乘客乘坐过程中的舒适性;驱动部件与固定座之间的间隔件穿过齿板,使得齿板在转动时更加的稳定和牢靠;在各部件的转动连接处可以设置耐磨部件,能够保证整个座椅骨架各部件之间转动顺畅以及减少转动磨损,增加使用寿命;座椅骨架的底部可以通过设置平移部件可以实现座椅的水平位置调节,还以在座椅骨架与滑轨之间再设置一转动部件,可以实现座椅如360°等角度调节,可以使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有更多的调节选择,适用性更强。
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除了包含所列的那些要素,而且还可包含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中上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座椅骨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靠背骨架(1)和底座骨架(2),所述底座骨架(2)包括坐垫架(21)和调节机构(22),所述坐垫架(21)位于所述调节机构(22)的上方,所述靠背骨架(1)的一端与所述坐垫架(21)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靠背骨架(1)的另一端朝远离所述调节机构(22)的方向延伸,所述调节机构(22)包括固定座(221)和联动组件,所述固定座(221)与所述坐垫架(21)连接有靠背骨架(1)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联动组件包括联动杆(222)、连杆组和套设在所述联动杆(222)上的齿板(225),所述联动杆(22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座(221)可转动连接,所述联动杆(222)与所述固定座(221)之间设置有预紧部件(23),所述联动杆(222)与所述坐垫架(21)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连杆组实现联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骨架,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平移部件(3),所述固定座(221)设置在所述平移部件(3)上,所述固定座(221)能够被调节的在所述平移部件(3)上移动;或
还包括平移部件(3)和转动部件(4),所述转动部件(4)设置在所述平移部件(3)上,所述固定座(221)设置在所述转动部件(4)上,所述转动部件(4)能够被调节的在所述平移部件(3)上移动,所述转动部件(4)能够被配置的驱动所述固定座(221)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包括第一连杆(223)和第二连杆(224),所述第一连杆(223)套设在所述联动杆(222)上,所述第二连杆(224)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杆(223)和所述坐垫架(21)可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紧部件(23)为卷簧,所述卷簧套设在所述联动杆(222)上,所述卷簧的外圈端与所述固定座(221)连接,所述卷簧的内圈端与所述联动杆(22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骨架,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驱动部件(24),所述驱动部件(24)设置在所述固定座(221)上,所述驱动部件(24)能够驱动所述齿板(225)以所述联动杆(222)的转轴为轴转动,进而带动所述联动杆(222)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24)与所述固定座(221)之间具有间隔,所述驱动部件(24)的驱动转轴(241)穿过所述间隔,所述齿板(225)位于所述间隔内,所述驱动转轴(241)转动驱动所述齿板(225)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板(225)上设置有弧形腰孔,所述间隔内设置有若干个间隔件(242),至少一个所述间隔件(242)位于所述弧形腰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骨架(1)包括上支架(11)和下支架(12),所述上支架(11)与所述下支架(12)可转动连接,所述下支架(12)与所述坐垫架(21)可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椅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骨架(1)还包括安全带出口结构(13)、安全带固定支架(14)、安全带约束槽(15)和至少一个调节部件(16),所述安全带出口结构(13)和所述安全带约束槽(15)分别设置在所述上支架(11)上,所述安全带固定支架(14)设置在所述下支架(12)上,所述安全带约束槽(15)位于所述安全带出口结构(13)和所述安全带固定支架(14)之间,所述安全带约束槽(15)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安全带出口结构(13),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安全带固定支架(14),所述调节部件(16)分别设置在所述上支架(11)上,所述调节部件(16)能够驱动所述上支架(11)相对于所述下支架(12)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椅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11)与所述下支架(12)的连接处设置有回弹部件(17)。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050868.7A CN114312516A (zh) | 2022-01-17 | 2022-01-17 | 一种座椅骨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050868.7A CN114312516A (zh) | 2022-01-17 | 2022-01-17 | 一种座椅骨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312516A true CN114312516A (zh) | 2022-04-12 |
Family
ID=81027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050868.7A Pending CN114312516A (zh) | 2022-01-17 | 2022-01-17 | 一种座椅骨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312516A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7030643A (ja) * | 2015-08-04 | 2017-02-09 |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 乗り物用シート |
JP2017159738A (ja) * | 2016-03-08 | 2017-09-14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シート |
CN213920772U (zh) * | 2020-10-28 | 2021-08-10 | 佛吉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 整体座垫调高座椅骨架及包括其的车辆座椅 |
CN214564817U (zh) * | 2021-02-04 | 2021-11-02 | 重庆卡佛特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座椅靠背骨架 |
CN113891817A (zh) * | 2019-05-31 | 2022-01-04 |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车辆内饰件的旋转装置和车辆座椅的旋转装置 |
CN217048375U (zh) * | 2022-01-17 | 2022-07-26 | 苏州嘉友吉星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座椅骨架 |
-
2022
- 2022-01-17 CN CN202210050868.7A patent/CN11431251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7030643A (ja) * | 2015-08-04 | 2017-02-09 |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 乗り物用シート |
JP2017159738A (ja) * | 2016-03-08 | 2017-09-14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シート |
CN113891817A (zh) * | 2019-05-31 | 2022-01-04 |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车辆内饰件的旋转装置和车辆座椅的旋转装置 |
CN213920772U (zh) * | 2020-10-28 | 2021-08-10 | 佛吉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 整体座垫调高座椅骨架及包括其的车辆座椅 |
CN214564817U (zh) * | 2021-02-04 | 2021-11-02 | 重庆卡佛特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座椅靠背骨架 |
CN217048375U (zh) * | 2022-01-17 | 2022-07-26 | 苏州嘉友吉星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座椅骨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RU2722230C2 (ru) | Антропоморфическая поворачиваемая опора верхней части спинки сиденья | |
US9126508B2 (en) | Upper seatback pivot system | |
JPH059863Y2 (zh) | ||
CN110435501B (zh) | 汽车座椅及包含其的汽车 | |
KR102335479B1 (ko) | 승합차용 리어 시트 폴딩 장치 | |
JPH1059038A (ja) | 可動アームレスト付きチャイルドシート | |
CN217048375U (zh) | 一种座椅骨架 | |
CN217048368U (zh) | 一种座椅底座骨架 | |
CN217048376U (zh) | 一种座椅靠背骨架 | |
JPS6039562B2 (ja) | 乗物用座席 | |
CN217048359U (zh) | 一种座椅底座调节机构 | |
CN213501980U (zh) | 汽车座椅的腿托联动机构 | |
CN217048362U (zh) | 一种座椅肩部调节机构 | |
CN114312516A (zh) | 一种座椅骨架 | |
CN217048548U (zh) | 一种内置安全带座椅靠背机构 | |
KR102153216B1 (ko) | 자동차용 멀티 포지션 시트 | |
CN114290968A (zh) | 一种座椅靠背骨架 | |
CN114312511A (zh) | 一种座椅底座骨架 | |
KR100457396B1 (ko) | 차량용 시트의 높이조절장치 | |
CN208452842U (zh) | 汽车座椅 | |
KR101592035B1 (ko) | 시트쿠션 익스텐션 장치 | |
KR101220939B1 (ko) | 럼버서포트 어셈블리 | |
KR101559182B1 (ko) | 시트쿠션 익스텐션 장치 | |
CN109878387A (zh) | 汽车座椅 | |
CN114194088A (zh) | 座椅骨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