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12425A - 一种智能充电监控方法及智能充电监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充电监控方法及智能充电监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12425A
CN114312425A CN202111487875.5A CN202111487875A CN114312425A CN 114312425 A CN114312425 A CN 114312425A CN 202111487875 A CN202111487875 A CN 202111487875A CN 114312425 A CN114312425 A CN 1143124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cloud server
user
electric bicycle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8787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亮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Zhiyuan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Zhiyuan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Zhiyuan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Zhiyuan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8787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1242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124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124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7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supporting the interoperability of electric or hybrid vehicles, i.e. smartgrids as interface for battery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EV] or hybrid vehicles [HEV]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30/00Systems supporting specific end-user applications in the sector of transportation
    • Y04S30/10Systems supporting the interoperability of electric or hybrid vehicles
    • Y04S30/14Details associated with the interoperability, e.g. vehicle recognition, authentication, identification or billing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充电监控方法及智能充电监控系统,方法包括在检测到电动自行车的充电设备接入充电插座时,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当识别到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满足预设的充电认证条件时,接通所述充电插座的电源向电动自行车进行充电;在识别到充电中的电动自行车属于预设的充电异常状态时,断开所述充电插座的电源并将识别信息上传所述云端服务器;在断开所述充电插座的电源或接收到所述云端服务器下发的灭火指令后,启动灭火装置和声光报警装置。本发明通过对充电桩和充电操作的监控,实现无人值守充电和智能监控,能够及时应对突发情况,集成消防、安防、应急灭火等功能,提高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性,还能提高充电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充电监控方法及智能充电监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监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充电监控方法及智能充电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城市的飞速发展,车辆增多,道路拥挤,随着人们对交通工具的需求加深与国家对环保政策的大力宣传,电动自行车逐渐成为人民短途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之一。电动自行车作为短距离的交通工具,以电为动力且无尾气排放,对改善城市环境起到一定作用。
电动自行车需要进行充电后才能有动力运行,电动自行车的车主都有配套的电动自行车充电器,主要依赖于车棚或楼道口的充电插座,充电过程无人看守,一旦出现发热爆燃等情况难以被及时发现,这种充电方式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充电监控方法,以解决现有的电动自行车充电监管问题,通过对充电桩和充电操作的监控,实现无人值守和智能监控,能够及时应对突发情况,提高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性,还能提高充电使用体验。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充电监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检测到电动自行车的充电设备接入充电插座时,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
当识别到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满足预设的充电认证条件时,接通所述充电插座的电源向电动自行车进行充电;
在识别到充电中的电动自行车属于预设的充电异常状态时,断开所述充电插座的电源并将识别信息上传所述云端服务器;
在断开所述充电插座的电源或接收到所述云端服务器下发的灭火指令后,启动灭火装置和声光报警装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识别到用户满足预设的充电认证条件时,调用摄像头采集用户的人脸信息样本进行本地存储或上传云端服务器;
在检测到电动自行车的充电设备拔离充电插座时,调用所述摄像头采集用户的当前人脸信息并上传至所述云端服务器,以使所述云端服务器根据所述当前人脸信息和所述人脸信息样本比对不成功的反馈信息发送至用户终端和监控平台。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云端服务器下发的关于所述当前人脸信息和所述人脸信息样本比对不成功的反馈信息后,启动所述声光报警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云端服务器响应于所述用户终端发出的定位找车请求,获取与用户身份信息绑定的电动自行车上的GPRS定位信息,并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识别到用户满足预设的充电认证条件时,控制电控锁车装置的锁车件锁住所述电动自行车;
在接收到所述云端服务器下发的关于所述当前人脸信息和所述人脸信息样本比对不成功的反馈信息后,控制所述电控锁车装置保持锁车状态;
在接收到所述云端服务器下发的关于所述当前人脸信息和所述人脸信息样本比对成功的反馈信息后,控制所述电控锁车装置的锁车件打开并脱离电动自行车。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预设的充电异常状态至少包括以下任意一种:
所述电动自行车的电池产生烟雾;
所述电动自行车的电池产生火焰;
所述充电设备的电源线漏电断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预设的充电认证条件至少包括以下任意一种:
充电桩或云端服务器判断用户的IC卡读取信息与预设的身份数据库匹配;
充电桩或云端服务器判断用户输入密码信息与预设的密码认证数据库匹配;
充电桩或云端服务器识别到用户的人脸信息与预设的人脸认证数据库匹配;
充电桩接收到云端服务器在通过用户终端充电请求后下发的充电启动指令。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灭火装置包括电控喷水装置,所述电控喷水装置由进水管路、水泵和喷头构成。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智能充电监控系统,包括智能充电桩、云端服务器、监控平台;
所述智能充电桩,用于在检测到电动自行车的充电设备接入充电插座时,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
所述云端服务器,用于识别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充电认证条件,并将充电认证结果发送至所述智能充电桩;
所述智能终端桩,用于当所述云端服务器识别到用户满足预设的充电认证条件时,接通所述充电插座的电源向电动自行车进行充电;
所述智能充电桩,用于在识别到充电中的电动自行车属于预设的充电异常状态时,断开所述充电插座的电源并将识别信息上传所述云端服务器;
所述云端服务器,用于将所述识别信息传输至所述监控平台;
所述智能充电桩,用于在断开所述充电插座的电源或接收到所述云端服务器下发的灭火指令后,启动灭火装置和声光报警装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智能充电桩,用于当所述云端服务器识别到用户满足预设的充电认证条件时,调用摄像头采集用户的人脸信息样本进行本地存储或上传云端服务器;
在检测到电动自行车的充电设备拔离充电插座时,调用所述摄像头采集用户的当前人脸信息并上传至所述云端服务器;
所述云端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当前人脸信息和所述人脸信息样本比对不成功的反馈信息发送至用户终端和监控平台。
相比于现有技术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无人看守存在安全隐患,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充电监控方法,在检测到电动自行车的充电设备接入充电插座时,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当识别到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满足预设的充电认证条件时,接通所述充电插座的电源向电动自行车进行充电;在识别到充电中的电动自行车属于预设的充电异常状态时,断开所述充电插座的电源并将识别信息上传所述云端服务器;在断开所述充电插座的电源或接收到所述云端服务器下发的灭火指令后,启动灭火装置和声光报警装置,通过采用充电桩为用户的电动自行车进行充电服务,集成充电、消防、安防、应急灭火与通知等功能,实现无人值守的充电智能监管,提高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性,还能提高充电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智能充电监控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充电桩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城市小区中,居民楼层也比较高,无法把车推进自己的家内,电瓶又比较重,充电也非常不方便,电动车主也大多采用私拉乱接临时插座给电动自行车进行充电;也有些用户把电瓶拆下来,拿到家充电,这些都具有安全隐患。从已有的资料反映,由于乱拉乱接给电动自行车充电而造成的火灾事故也很多,也有在家里充电,由于电瓶,充电器质量原因,充电引起的火灾事故,这些都给居民的生命财产带来直接的损失。为此,发明人基于集成式的充电桩进行设计,实现无人值守的充电智能监管,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充电监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检测到电动自行车的充电设备接入充电插座时,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身份的输入至少包括IC卡刷卡验证、密码输入、语音口令输入、人脸识别验证等等,主要通过装配读卡器/密码验证处理器/语音验证处理器/人脸识别摄像头的充电桩作为信息输入端,用户在将需要充电的电动自行车推移至充电桩附近的充电位置,采用充电设备将电池与充电桩的充电插座连接,在未通过验证之前,充电插座无输出电源。
S2、当识别到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满足预设的充电认证条件时,接通所述充电插座的电源向电动自行车进行充电;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的充电认证条件至少包括以下任意一种:
1)充电桩或云端服务器判断用户的IC卡读取信息与预设的身份数据库匹配;其中,预设的身份数据库可以本地存储在充电桩中的存储器中,适用于用户量较少,也可以上传至云端服务器,当用户通过IC卡刷卡充电时,充电桩将IC卡读取信息上传至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获取用户身份进行存档或比对,将根据用户身份绑定信息将消费记录、付费指引信息及链接发送至用户终端,便于用户线上缴费。当然的,用户也可以在IC卡中充值,每充电完成一次,云端服务器在用户账号中划出相应的费用。
2)充电桩或云端服务器判断用户输入密码信息与预设的密码认证数据库匹配;充电桩的操作面板上设置按键键盘,用户在为电动自行车充电时,可采用手机、平板等用户终端扫描充电桩上的二维码信息,点触请求充电等功能触件,云端服务器向充电桩下发充电工单信息并反馈用户终端解锁启动充电的密码,用户根据指引信息在键盘上输入本次充电的密钥,充电桩在密钥匹配成功之后启动充电功能,直至电动自行车的电池充满电。此外,可以理解的是,电动自行车的电池在充电之前并非为零电量,还考虑用户在电池电量未充满时就解锁推走电动自行车,因此充电桩的控制器可配置程序:计算充电桩为电动自行车充电的时间并上传至云端服务,云端服务器根据充电时间结算费用。
3)充电桩或云端服务器识别到用户的人脸信息与预设的人脸认证数据库匹配;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可以采用人脸识别方式为用户提供更为便捷的充电服务,如针对小区长期充电的用户,在首次使用时录入用户的人脸信息和身份信息、付款账号等信息,从而在之后的每一次使用时,用户无需刷卡或扫码输入密钥,直接刷脸即可解锁充电桩的充电功能,提高了充电便捷性和服务体验。
此外,利用人脸识别技术还能验证电动自行车取走人的身份是否为车主,若识别到是陌生人取车,则立即触发警报或上传至监管平台,在机器认证、工作人员二次验证之后确定是盗车行为的,采取报警、地锁保持锁车等方案,降低电动自行车充电过程中被盗车的风险,也能为事件发生时留下相关记录,便于用户追回电动自行车。
4)充电桩接收到云端服务器在通过用户终端充电请求后下发的充电启动指令。在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中,用户在启动充电桩的充电功能之前,需扫描充电桩上的二维码,请求服务器解锁特定的充电桩为电动自行车充电,在服务器接收到用户终端上传的协议确定指令等信息后,下发充电指令至特定的充电装置,以使充电桩执行充电任务,其中,云端服务器还能将实时检测到的电池电量信息反馈至用户终端,便于用户及时了解充电进度和及时取车,便于其他用户使用充电桩,有利于提高充电桩的使用率。
S3、在识别到充电中的电动自行车属于预设的充电异常状态时,断开所述充电插座的电源并将识别信息上传所述云端服务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的充电异常状态至少包括以下任意一种:
所述电动自行车的电池产生烟雾;
所述电动自行车的电池产生火焰;
所述充电设备的电源线漏电断路;
电源线出现其他电流突变等异常情况;
这样,一旦充电桩通过火焰探测器、烟雾探测器、具备火焰、烟雾识别功能的摄像头等检测设备识别到充电中的电动自行车出现异常状况时,为避免事态趋向严重,及时断开充电插座的电源,并通过云端服务器反馈至监控平台,工作人员根据反馈的信息辅助判断异常状况,然后启动应急措施。
S4、在断开所述充电插座的电源或接收到所述云端服务器下发的灭火指令后,启动灭火装置和声光报警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是充电桩内设程序在断开电源后启动灭火装置和声光报警装置,及时救火和警告周边人员勿要靠近,也可以是监控平台的工作人员辅助判断,避免机器误判,在最终确认电池冒烟或爆燃时下发指令控制充电桩喷水或喷泡沫以灭火。其中,所述灭火装置包括电控喷水装置,所述电控喷水装置由进水管路、水泵和喷头构成。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了实现充电桩的安防功能,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识别到用户满足预设的充电认证条件时,调用摄像头采集用户的人脸信息样本进行本地存储或上传云端服务器;
在检测到电动自行车的充电设备拔离充电插座时,调用所述摄像头采集用户的当前人脸信息并上传至所述云端服务器,以使所述云端服务器根据所述当前人脸信息和所述人脸信息样本比对不成功的反馈信息发送至用户终端和监控平台。
监控平台记录下盗车人员的相关信息,并及时告知用户,以便用户及时采取措施应对。可以理解的是,在出现盗车行为时,可以启动所述声光报警器,以此吓退使其放弃盗车,有利于提升无人值守充电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是,当电动自行车被盗,用户可以通过云端服务器查找车辆位置,所述云端服务器响应于所述用户终端发出的定位找车请求,获取与用户身份信息绑定的电动自行车上的GPRS定位信息,并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作为进一步的,采用电控自行车锁设计充电开始时锁车、充电完成后解锁防盗的功能,所述方法包括:
当识别到用户满足预设的充电认证条件时,控制电控锁车装置的锁车件锁住所述电动自行车;
在接收到所述云端服务器下发的关于所述当前人脸信息和所述人脸信息样本比对不成功的反馈信息后,控制所述电控锁车装置保持锁车状态;
在接收到所述云端服务器下发的关于所述当前人脸信息和所述人脸信息样本比对成功的反馈信息后,控制所述电控锁车装置的锁车件打开并脱离电动自行车。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智能充电监控系统,包括智能充电桩、云端服务器、监控平台;
所述智能充电桩,用于在检测到电动自行车的充电设备接入充电插座时,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
所述云端服务器,用于识别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充电认证条件,并将充电认证结果发送至所述智能充电桩;
所述智能终端桩,用于当所述云端服务器识别到用户满足预设的充电认证条件时,接通所述充电插座的电源向电动自行车进行充电;
所述智能充电桩,用于在识别到充电中的电动自行车属于预设的充电异常状态时,断开所述充电插座的电源并将识别信息上传所述云端服务器;
所述云端服务器,用于将所述识别信息传输至所述监控平台;
所述智能充电桩,用于在断开所述充电插座的电源或接收到所述云端服务器下发的灭火指令后,启动灭火装置和声光报警装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智能充电桩,还用于当所述云端服务器识别到用户满足预设的充电认证条件时,调用摄像头采集用户的人脸信息样本进行本地存储或上传云端服务器;
在检测到电动自行车的充电设备拔离充电插座时,调用所述摄像头采集用户的当前人脸信息并上传至所述云端服务器;
所述云端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当前人脸信息和所述人脸信息样本比对不成功的反馈信息发送至用户终端和监控平台。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智能充电桩,还用于:
在接收到所述云端服务器下发的关于所述当前人脸信息和所述人脸信息样本比对不成功的反馈信息后,启动所述声光报警器。
此外,当用户有GPS寻车需求是,通过用户终端向所述云端服务器发出定位找车请求,所述云端服务器响应于所述用户终端发出的定位找车请求,获取与用户身份信息绑定的电动自行车上的GPRS定位信息,并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智能充电桩,还用于:
当识别到用户满足预设的充电认证条件时,控制电控锁车装置的锁车件锁住所述电动自行车;
在接收到所述云端服务器下发的关于所述当前人脸信息和所述人脸信息样本比对不成功的反馈信息后,控制所述电控锁车装置保持锁车状态;
在接收到所述云端服务器下发的关于所述当前人脸信息和所述人脸信息样本比对成功的反馈信息后,控制所述电控锁车装置的锁车件打开并脱离电动自行车。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智能充电桩的控制装置,如图2所示,所述智能充电桩的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且被配置为由所述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例如智能充电监控方法。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路径跟踪控制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例如图1中所示的步骤S1~S4。或者,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各装置实施例中各模块的功能。
示例性的,所述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模块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完成本发明。所述一个或多个模块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所述计算机程序在所述智能充电桩的控制装置中的执行过程。
所述智能充电桩的控制装置可以是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脑及云端服务器等计算设备。所述智能充电桩的控制装置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存储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示意图仅仅是智能充电桩的控制装置的示例,并不构成对智能充电桩的控制装置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所述智能充电桩的控制装置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
所述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所述处理器是所述智能充电桩的控制装置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智能充电桩的控制装置的各个部分。
所述存储器可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和/或模块,所述处理器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内的计算机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内的数据,实现所述智能充电桩的控制装置的各种功能。所述存储器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控制器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硬盘、内存、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其中,所述智能充电桩的控制装置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智能充电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检测到电动自行车的充电设备接入充电桩的充电插座时,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
当识别到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满足预设的充电认证条件时,接通所述充电插座的电源向电动自行车进行充电;
在识别到充电中的电动自行车属于预设的充电异常状态时,断开所述充电插座的电源并将识别信息上传云端服务器;
在断开所述充电插座的电源或接收到所述云端服务器下发的灭火指令后,启动灭火装置和声光报警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充电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识别到用户满足预设的充电认证条件时,调用摄像头采集用户的人脸信息样本进行本地存储或上传云端服务器;
在检测到电动自行车的充电设备拔离充电插座时,调用所述摄像头采集用户的当前人脸信息并上传至所述云端服务器,以使所述云端服务器根据所述当前人脸信息和所述人脸信息样本比对不成功的反馈信息发送至用户终端和监控平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充电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云端服务器下发的关于所述当前人脸信息和所述人脸信息样本比对不成功的反馈信息后,启动所述声光报警装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充电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云端服务器响应于所述用户终端发出的定位找车请求,获取与用户身份信息绑定的电动自行车上的GPRS定位信息,并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充电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识别到用户满足预设的充电认证条件时,控制电控锁车装置的锁车件锁住所述电动自行车;
在接收到所述云端服务器下发的关于所述当前人脸信息和所述人脸信息样本比对不成功的反馈信息后,控制所述电控锁车装置保持锁车状态;
在接收到所述云端服务器下发的关于所述当前人脸信息和所述人脸信息样本比对成功的反馈信息后,控制所述电控锁车装置的锁车件打开并脱离电动自行车。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充电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充电异常状态至少包括以下任意一种:
所述电动自行车的电池产生烟雾;
所述电动自行车的电池产生火焰;
所述充电设备的电源线漏电断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充电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充电认证条件至少包括以下任意一种:
充电桩或云端服务器判断用户的IC卡读取信息与预设的身份数据库匹配;
充电桩或云端服务器判断用户输入密码信息与预设的密码认证数据库匹配;
充电桩或云端服务器识别到用户的人脸信息与预设的人脸认证数据库匹配;
充电桩接收到云端服务器在通过用户终端充电请求后下发的充电启动指令。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充电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装置包括电控喷水装置,所述电控喷水装置由进水管路、水泵和喷头构成。
9.一种智能充电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充电桩、云端服务器、监控平台;
所述智能充电桩,用于在检测到电动自行车的充电设备接入充电桩的充电插座时,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
所述云端服务器,用于识别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充电认证条件,并将充电认证结果发送至所述智能充电桩;
所述智能终端桩,用于当所述云端服务器识别到用户满足预设的充电认证条件时,接通所述充电插座的电源向电动自行车进行充电;
所述智能充电桩,用于在识别到充电中的电动自行车属于预设的充电异常状态时,断开所述充电插座的电源并将识别信息上传所述云端服务器;
所述云端服务器,用于将所述识别信息传输至所述监控平台;
所述智能充电桩,用于在断开所述充电插座的电源或接收到所述云端服务器下发的灭火指令后,启动灭火装置和声光报警装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充电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充电桩,用于当所述云端服务器识别到用户满足预设的充电认证条件时,调用摄像头采集用户的人脸信息样本进行本地存储或上传云端服务器;
在检测到电动自行车的充电设备拔离充电插座时,调用所述摄像头采集用户的当前人脸信息并上传至所述云端服务器;
所述云端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当前人脸信息和所述人脸信息样本比对不成功的反馈信息发送至用户终端和监控平台。
CN202111487875.5A 2021-12-06 2021-12-06 一种智能充电监控方法及智能充电监控系统 Pending CN1143124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87875.5A CN114312425A (zh) 2021-12-06 2021-12-06 一种智能充电监控方法及智能充电监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87875.5A CN114312425A (zh) 2021-12-06 2021-12-06 一种智能充电监控方法及智能充电监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12425A true CN114312425A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488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87875.5A Pending CN114312425A (zh) 2021-12-06 2021-12-06 一种智能充电监控方法及智能充电监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1242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71332A (zh) * 2022-05-06 2022-07-22 北方天途航空技术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电动车充电管理监测系统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68245A1 (en) * 2011-04-20 2012-10-25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horizing the charging of an electric vehicle's batteries from a central location based on biometric identity information
CN103715743A (zh) * 2014-01-10 2014-04-09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电动车充电机
KR20170025554A (ko) * 2015-08-28 2017-03-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충전 제어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06542023A (zh) * 2016-12-11 2017-03-29 河北工业大学 以太阳能为动力源的小型交通工具锁桩
CN107813713A (zh) * 2017-09-07 2018-03-20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莱芜供电公司 一种智能安全防盗充电桩
CN108099669A (zh) * 2017-12-25 2018-06-01 常州金葵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公共电动车防盗充电设备
CN111055711A (zh) * 2020-01-14 2020-04-24 陈嘉龙 一种可防止被偷电的地下停车场用壁挂式自动识别充电桩
CN111152679A (zh) * 2020-01-03 2020-05-15 前海中电联享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防控型充电桩系统
US10885910B1 (en) * 2018-03-14 2021-01-05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Voice-forwar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mode management
CN113022353A (zh) * 2021-04-22 2021-06-25 桑相君 一种基于电瓶车充电桩的电瓶车防盗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68245A1 (en) * 2011-04-20 2012-10-25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horizing the charging of an electric vehicle's batteries from a central location based on biometric identity information
CN103715743A (zh) * 2014-01-10 2014-04-09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电动车充电机
KR20170025554A (ko) * 2015-08-28 2017-03-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충전 제어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06542023A (zh) * 2016-12-11 2017-03-29 河北工业大学 以太阳能为动力源的小型交通工具锁桩
CN107813713A (zh) * 2017-09-07 2018-03-20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莱芜供电公司 一种智能安全防盗充电桩
CN108099669A (zh) * 2017-12-25 2018-06-01 常州金葵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公共电动车防盗充电设备
US10885910B1 (en) * 2018-03-14 2021-01-05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Voice-forwar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mode management
CN111152679A (zh) * 2020-01-03 2020-05-15 前海中电联享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防控型充电桩系统
CN111055711A (zh) * 2020-01-14 2020-04-24 陈嘉龙 一种可防止被偷电的地下停车场用壁挂式自动识别充电桩
CN113022353A (zh) * 2021-04-22 2021-06-25 桑相君 一种基于电瓶车充电桩的电瓶车防盗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康华等: "交直流一体充电桩的结构设计", 《科学技术创新》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71332A (zh) * 2022-05-06 2022-07-22 北方天途航空技术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电动车充电管理监测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95359B (zh) 一种充电鉴权方法、装置、系统及充电系统
US11954616B2 (en) Intelligent stereo garage system based on Internet+ and vehicle parking and pickup methods
US11252544B2 (en) Information providing system and server
US8102248B2 (en) Battery charging system for electric vehicle
KR101623338B1 (ko) 도전 방지를 위한 전기차 충전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전기차의 충전 인증 시스템
KR101874479B1 (ko) 전기차 충전 시스템
TW202005842A (zh) 車輛遠距控制系統、通信模組、車輛、伺服器、車輛遠距控制方法、車輛遠距控制程式及記憶媒體
CN107689023A (zh) 一种违章停车智能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3815453B (zh) 一种充电方法、系统、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A2771686A1 (en) Vehicle battery charging
CN110660166B (zh) 充电桩共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11932780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力管理系统
CN113022362A (zh) 基于蓝牙通信实现车桩识别的交流充电方法及系统
CN110001656A (zh) 一种机动车驾驶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4312425A (zh) 一种智能充电监控方法及智能充电监控系统
CN109050271B (zh) 充电请求处理方法、服务器及充电请求处理系统
CN113844310A (zh) 用于控制充电系统的方法以及充电系统
CN109624738A (zh) 基于充电桩的电动汽车防盗方法及系统
CN112348218A (zh) 一种基于视觉检测系统的即插即充方法、装置及系统
CN204323291U (zh) 基于云计算的车辆防盗系统
KR20140117878A (ko) 전기 구동 이동체의 충전기 및 이의 동작 방법
KR20170138741A (ko) 공동주택 전용 지능형 전기자동차 충전장치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충전 시스템
CN115404803A (zh) 充电停车位的智能摆闸门系统
CN114676865A (zh) 一种校园电动车充电系统
CN113400991A (zh) 一种控制充电桩充电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