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10553A - 偏光片保护膜或离型膜磨边分离方法 - Google Patents

偏光片保护膜或离型膜磨边分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10553A
CN114310553A CN202111660107.5A CN202111660107A CN114310553A CN 114310553 A CN114310553 A CN 114310553A CN 202111660107 A CN202111660107 A CN 202111660107A CN 114310553 A CN114310553 A CN 1143105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er
polaroid
edging
protective film
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6010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10553B (zh
Inventor
雷超
张志文
凌霄城
赵建俏
牛学东
张利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Fuli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Fuli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Fuli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Fuli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6010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1055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105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105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105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105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2Plastics recycling; Rubber recycling

Landscapes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一种偏光片保护膜或离型膜磨边分离方法,包括(一)压具单边与偏光片单边之间留有边距L。(二)切削量T不变,刀具进给速度F与刀具转速S成反比,刀具对偏光片进行磨边时,刀具进给速度F与刀具转速S为变量。(三)对刀具进行吹气处理。降低压具对偏光片待加工边缘的压边面积,磨边时该待加工边缘存在微动空间,上下受力相同并且均匀,以达到偏光片保护膜分离效果;增加刀具与偏光片之间的摩擦力,改变偏光片的切削受力,使得保护膜与偏光片分离;对刀具进行吹气处理,有效保证刀具加工温度适宜,以及提高排屑效果。通过几者的配合,使得保护膜与偏光片分离变得可控,便于满足客户的尺寸需求。

Description

偏光片保护膜或离型膜磨边分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偏光片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偏光片保护膜或离型膜磨边分离方法。
背景技术
偏光片的全称是偏振光片,液晶显示器的成像必须依靠偏振光,所有的液晶都有前后两片偏振光片紧贴在液晶玻璃,组成总厚度1mm左右的液晶片,偏振光片之所以叫偏光片,偏光片的基本结构包括:最中间的PVA(聚乙烯醇),两层TAC(三醋酸纤维素),PSA film(压敏胶),Release film(离型膜)和Protective film(保护膜)。其中,起到偏振作用的是PVA层,但是PVA极易水解,为了保护偏光膜的物理特性,因此在PVA的两侧各复合一层具有高光透过率、耐水性好又有一定机械强度的(TAC)薄膜进行防护,这就形成了偏光片原板。在普通TN型LCD偏光片生产中,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需要在偏光片原板的一侧涂复一定厚度的PSA,并复合上对PSA进行保护的隔离膜;而在另一侧要根据产品类型,分别复合保护膜、反射膜,半透半反胶层膜,由此形成偏光片成品。对STN型LCD偏光片产品,还要在PSA层一侧,根据客户的不同需要,按一定的补偿角度复合具有一定位相差补偿值的位相差膜和保护膜,由此形成STN型LCD偏光片产品,这就是LCD偏光片的基本结构和作用原理。
由于不同型号保护膜和离型膜粘结力差异,导致保护膜和离型膜与偏光片结合的粘结力不同,客户使用过程中,需要撕掉保护膜和离型膜,不同型号保护膜和离型膜与偏光片本体剥离力不同,客户机台对产品初始剥离力有规定,在目前的偏光片磨边加工工艺当中,采用铣刀研磨时,外围端部保护膜或者离型膜与偏光片本体不会发生分离现象,导致这类型产品不能满足客户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偏光片保护膜或离型膜磨边分离方法。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偏光片保护膜或离型膜磨边分离方法,包括:
(一)、压具固定:采用边缘小于偏光片边缘的压具对偏光片进行固定,压具单边与偏光片单边之间留有边距L,其中,边距L的取值为:大于0.5mm并小于等于1.5mm;
(二)、变速磨边:设定刀具进给速度F、刀具转速S及切削量T,切削量T不变,刀具进给速度F与刀具转速S成反比,刀具对偏光片进行磨边时,刀具进给速度F与刀具转速S为变量;
(三)、磨边吹气:当刀具对偏光片进行磨边时,对刀具进行吹气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刀具进给速度F与刀具转速S的增减幅度比例为1:20。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三)中对刀具采用持续吹气的方法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三)中的采用冷气体进行吹气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吹气的气压为0.6-1mpa。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吹气的气压为0.6mpa。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边距L的取值为:1.5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降低压具对偏光片待加工边缘的压边面积,磨边时,该待加工边缘存在微动空间,上下受力相同并且均匀,以达到偏光片保护膜或者离型膜磨边分离效果;刀具磨边过程中,采用不同的刀具进给速度F及刀具转速S进行磨边,增加刀具与偏光片之间的摩擦力,同时改变偏光片的切削受力,使得偏光片保护膜或者离型膜磨边与偏光片本体分离;而对刀具进行吹气处理,有效保证刀具加工温度适宜,以及提高排屑效果。通过几者的配合,使得偏光片保护膜或者离型膜膜片与偏光片本体分离变得可控,便于满足客户的尺寸需求。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偏光片保护膜或离型膜磨边分离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压具与偏光片位置示意图;
图3为刀具与偏光片磨边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一
如图1-图3所示,图1为偏光片保护膜或离型膜磨边分离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压具与偏光片位置示意图;图3为刀具与偏光片磨边过程示意图。本申请的偏光片保护膜或离型膜磨边分离方法包括:
(一):压具固定:使用压具对待加工偏光片进行固定,同时,压具与偏光片接触的一面其表面积小于偏光片的表面积,换而言之,压具与偏光片接触后,压具单边与偏光片单边之间存有边距L,边距L的取值为0.5mm到1.5mm之间。具体应用时,边距L的取值为1.5mm。通过边距L的设置,使得压具与偏光片待加工边缘之间留有微动空间,在对该待加工边缘进行加工时,偏光片可以进行微小的运动,进而使得其上下受力相同且均匀,便于偏光片与保护膜或离型膜的分离。
(二):变速磨边:采用刀具对偏光片待加工边缘进行磨边时,刀具的进给速度F以及刀具转速S为变量,即刀具对偏光片待加工边缘进行加工时,刀具进给速度F及刀具转速S是一直在发生变化的,并非是匀速进行加工的。同时,刀具进给速度F、刀具转速S以及切削量T存在对应关系,不同位置对应不同的切削量T,刀具进给速度F与刀具转速S成反比关系,即当切削量T固定的情况下,刀具进给速度F增加则刀具转速S降低,反之,刀具进给速度F降低则刀具转速S增加。进一步的,刀具进给速度F与刀具转速S的增减幅度比例为1:20。例如刀具进给速度F初始值为500,刀具转速为10000,当刀具进给速度F降低50至450时,刀具转速则应增长1000至11000。在进行磨边时,不同位置的切削量T是不同的,而切削量T的改变则通过刀具进给速度F与刀具转速S共同配合实现,具体应用时,整个偏光片待加工边缘进行磨边时,存在取值不同的S1、S2、S3及S4等等,相对应的也存在取值不同的F1、F2、F3及F4等等,以及T1、T2、T3及T4等等。通过切削量T、刀具进给速度F以及刀具转速S的变化,以增加刀具经过偏光片待加工边缘时的摩擦力,改变了偏光片待加工边缘的切削受力,使得偏光片保护膜或者离型膜磨边与偏光片本体分离,同时,根据对刀具进给速度F及刀具转速S的增减控制,可以实现保护膜或离型膜相对偏光片浮起的大小,以便适应不同客户的需求。
(三)磨边吹气:当刀具对偏光片待加工边缘进行磨边时,通入气体对刀具进行吹气处理。具体应用时,吹气处理为持续对刀具进行吹气,且吹入的气体为温度低于刀具加工时温度,例如通入常温的空气或者是低温气体。进一步的,吹气处理时的吹气的气压为0.6-1mpa。本实施例中气压为0.6mpa。通过吹气处理的设置,降低刀具与偏光片加工区域的温度,起到冷却效果,避免因为高温对加工效果造成影响,也可以避免加工时的高温对偏光片造成损坏。同时,通过吹气处理还能提升刀具的排屑效果,增强刀具切削效果。
实施例二
如图1-图3所示,图1为偏光片保护膜或离型膜磨边分离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压具与偏光片位置示意图;图3为刀具与偏光片磨边过程示意图。本申请的偏光片保护膜或离型膜磨边分离方法包括:
(一):压具固定:使用压具对待加工偏光片进行固定,同时,压具与偏光片接触的一面其表面积小于偏光片的表面积,换而言之,压具与偏光片接触后,压具单边与偏光片单边之间存有边距L,边距L的取值为0.5mm到1.5mm之间。具体应用时,边距L的取值为1mm。通过边距L的设置,使得压具与偏光片待加工边缘之间留有微动空间,在对该待加工边缘进行加工时,偏光片可以进行微小的运动,进而使得其上下受力相同且均匀,便于偏光片与保护膜或离型膜的分离。
(二):变速磨边:采用刀具对偏光片待加工边缘进行磨边时,刀具的进给速度F以及刀具转速S为变量,即刀具对偏光片待加工边缘进行加工时,刀具进给速度F及刀具转速S是一直在发生变化的,并非是匀速进行加工的。同时,刀具进给速度F、刀具转速S以及切削量T存在对应关系,不同位置对应不同的切削量T,刀具进给速度F与刀具转速S成反比关系,即当切削量T固定的情况下,刀具进给速度F增加则刀具转速S降低,反之,刀具进给速度F降低则刀具转速S增加。进一步的,刀具进给速度F与刀具转速S的增减幅度比例为1:20。例如刀具进给速度F初始值为500,刀具转速为10000,当刀具进给速度F降低50至450时,刀具转速则应增长1000至11000。在进行磨边时,不同位置的切削量T是不同的,而切削量T的改变则通过刀具进给速度F与刀具转速S共同配合实现,具体应用时,整个偏光片待加工边缘进行磨边时,存在取值不同的S1、S2、S3及S4等等,相对应的也存在取值不同的F1、F2、F3及F4等等,以及T1、T2、T3及T4等等。通过切削量T、刀具进给速度F以及刀具转速S的变化,以增加刀具经过偏光片待加工边缘时的摩擦力,改变了偏光片待加工边缘的切削受力,使得偏光片保护膜或者离型膜磨边与偏光片本体分离,同时,根据对刀具进给速度F及刀具转速S的增减控制,可以实现保护膜或离型膜相对偏光片浮起的大小,以便适应不同客户的需求。
(三)磨边吹气:当刀具对偏光片待加工边缘进行磨边时,通入气体对刀具进行吹气处理。具体应用时,吹气处理为持续对刀具进行吹气,且吹入的气体为温度低于刀具加工时温度,例如通入常温的空气或者是低温气体。进一步的,吹气处理时的吹气的气压为0.6-1mpa。本实施例中气压为0.8mpa。通过吹气处理的设置,降低刀具与偏光片加工区域的温度,起到冷却效果,避免因为高温对加工效果造成影响,也可以避免加工时的高温对偏光片造成损坏。同时,通过吹气处理还能提升刀具的排屑效果,增强刀具切削效果。
实施例三
如图1-图3所示,图1为偏光片保护膜或离型膜磨边分离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压具与偏光片位置示意图;图3为刀具与偏光片磨边过程示意图。本申请的偏光片保护膜或离型膜磨边分离方法包括:
(一):压具固定:使用压具对待加工偏光片进行固定,同时,压具与偏光片接触的一面其表面积小于偏光片的表面积,换而言之,压具与偏光片接触后,压具单边与偏光片单边之间存有边距L,边距L的取值为0.5mm到1.5mm之间。具体应用时,边距L的取值为0.8mm。通过边距L的设置,使得压具与偏光片待加工边缘之间留有微动空间,在对该待加工边缘进行加工时,偏光片可以进行微小的运动,进而使得其上下受力相同且均匀,便于偏光片与保护膜或离型膜的分离。
(二):变速磨边:采用刀具对偏光片待加工边缘进行磨边时,刀具的进给速度F以及刀具转速S为变量,即刀具对偏光片待加工边缘进行加工时,刀具进给速度F及刀具转速S是一直在发生变化的,并非是匀速进行加工的。同时,刀具进给速度F、刀具转速S以及切削量T存在对应关系,不同位置对应不同的切削量T,刀具进给速度F与刀具转速S成反比关系,即当切削量T固定的情况下,刀具进给速度F增加则刀具转速S降低,反之,刀具进给速度F降低则刀具转速S增加。进一步的,刀具进给速度F与刀具转速S的增减幅度比例为1:20。例如刀具进给速度F初始值为500,刀具转速为10000,当刀具进给速度F降低50至450时,刀具转速则应增长1000至11000。在进行磨边时,不同位置的切削量T是不同的,而切削量T的改变则通过刀具进给速度F与刀具转速S共同配合实现,具体应用时,整个偏光片待加工边缘进行磨边时,存在取值不同的S1、S2、S3及S4等等,相对应的也存在取值不同的F1、F2、F3及F4等等,以及T1、T2、T3及T4等等。通过切削量T、刀具进给速度F以及刀具转速S的变化,以增加刀具经过偏光片待加工边缘时的摩擦力,改变了偏光片待加工边缘的切削受力,使得偏光片保护膜或者离型膜磨边与偏光片本体分离,同时,根据对刀具进给速度F及刀具转速S的增减控制,可以实现保护膜或离型膜相对偏光片浮起的大小,以便适应不同客户的需求。
(三)磨边吹气:当刀具对偏光片待加工边缘进行磨边时,通入气体对刀具进行吹气处理。具体应用时,吹气处理为持续对刀具进行吹气,且吹入的气体为温度低于刀具加工时温度,例如通入常温的空气或者是低温气体。进一步的,吹气处理时的吹气的气压为0.6-1mpa。本实施例中气压为1mpa。通过吹气处理的设置,降低刀具与偏光片加工区域的温度,起到冷却效果,避免因为高温对加工效果造成影响,也可以避免加工时的高温对偏光片造成损坏。同时,通过吹气处理还能提升刀具的排屑效果,增强刀具切削效果。
综上所述,降低压具对偏光片待加工边缘的压边面积,磨边时,该待加工边缘存在微动空间,上下受力相同并且均匀,以达到偏光片保护膜或者离型膜磨边分离效果;刀具磨边过程中,采用不同的刀具进给速度F及刀具转速S进行磨边,增加刀具与偏光片之间的摩擦力,同时改变偏光片的切削受力,使得偏光片保护膜或者离型膜磨边与偏光片本体分离;而对刀具进行吹气处理,有效保证刀具加工温度适宜,以及提高排屑效果。通过几者的配合,使得偏光片保护膜或者离型膜膜片与偏光片本体分离变得可控,便于满足客户的尺寸需求。
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偏光片保护膜或离型膜磨边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压具固定:采用边缘小于偏光片边缘的压具对偏光片进行固定,压具单边与偏光片单边之间留有边距L,其中,边距L的取值为:大于0.5mm并小于等于1.5mm;
(二)、变速磨边:设定刀具进给速度F、刀具转速S及切削量T,切削量T不变,刀具进给速度F与刀具转速S成反比,刀具对偏光片进行磨边时,刀具进给速度F与刀具转速S为变量;
(三)、磨边吹气:当刀具对偏光片进行磨边时,对刀具进行吹气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片保护膜或离型膜磨边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刀具进给速度F与刀具转速S的增减幅度比例为1: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片保护膜或离型膜磨边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三)中对刀具采用持续吹气的方法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片保护膜或离型膜磨边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三)中的采用冷气体进行吹气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偏光片保护膜或离型膜磨边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吹气的气压为0.6-1mpa。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偏光片保护膜或离型膜磨边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吹气的气压为0.6mpa。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片保护膜或离型膜磨边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边距L的取值为:1.5mm。
CN202111660107.5A 2021-12-30 2021-12-30 偏光片保护膜或离型膜磨边分离方法 Active CN1143105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60107.5A CN114310553B (zh) 2021-12-30 2021-12-30 偏光片保护膜或离型膜磨边分离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60107.5A CN114310553B (zh) 2021-12-30 2021-12-30 偏光片保护膜或离型膜磨边分离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10553A true CN114310553A (zh) 2022-04-12
CN114310553B CN114310553B (zh) 2023-06-20

Family

ID=810189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60107.5A Active CN114310553B (zh) 2021-12-30 2021-12-30 偏光片保护膜或离型膜磨边分离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10553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94760A1 (en) * 2001-01-17 2002-07-18 Lim Sang Soon Protective film separator in semiconductor wafer grinding process
CN201316947Y (zh) * 2008-12-22 2009-09-30 洛阳北方玻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镀膜玻璃去膜机
WO2010055261A2 (fr) * 2008-11-13 2010-05-20 Essilor International (Compagnie Generale D'optique) Procede de traitement au moyen d'un film adhesif d'une lentille optique comportant un revetement antisalissure en vue de son debordage
CN102632072A (zh) * 2012-04-24 2012-08-15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废旧液晶显示器的玻璃面板产业化回收方法及装置
CN108673282A (zh) * 2018-08-04 2018-10-19 芜湖华瑞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偏光片生产磨边装置
CN208614446U (zh) * 2018-04-24 2019-03-19 东莞市锐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尺寸偏光片自动磨边装置
CN110450226A (zh) * 2019-08-14 2019-11-15 惠州市富丽电子有限公司 偏光片生产工艺
CN214723017U (zh) * 2021-04-16 2021-11-16 深圳市诚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小尺寸的异型偏光片磨边机
CN214845862U (zh) * 2021-06-04 2021-11-23 深圳市峰华液晶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精细化裁切成型磨边偏光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94760A1 (en) * 2001-01-17 2002-07-18 Lim Sang Soon Protective film separator in semiconductor wafer grinding process
WO2010055261A2 (fr) * 2008-11-13 2010-05-20 Essilor International (Compagnie Generale D'optique) Procede de traitement au moyen d'un film adhesif d'une lentille optique comportant un revetement antisalissure en vue de son debordage
CN201316947Y (zh) * 2008-12-22 2009-09-30 洛阳北方玻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镀膜玻璃去膜机
CN102632072A (zh) * 2012-04-24 2012-08-15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废旧液晶显示器的玻璃面板产业化回收方法及装置
CN208614446U (zh) * 2018-04-24 2019-03-19 东莞市锐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尺寸偏光片自动磨边装置
CN108673282A (zh) * 2018-08-04 2018-10-19 芜湖华瑞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偏光片生产磨边装置
CN110450226A (zh) * 2019-08-14 2019-11-15 惠州市富丽电子有限公司 偏光片生产工艺
CN214723017U (zh) * 2021-04-16 2021-11-16 深圳市诚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小尺寸的异型偏光片磨边机
CN214845862U (zh) * 2021-06-04 2021-11-23 深圳市峰华液晶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精细化裁切成型磨边偏光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贺智: "TFT-LCD偏光片加工工艺与设备探索", 《电子工艺技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10553B (zh) 2023-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10280B2 (en) High yield bonding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polycarbonate polarized lenses
US7070719B2 (en) Cellulose ester film, production method of the same, film employed i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ember, and polarizing plate
US4838673A (en) Polarized lens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KR102410190B1 (ko) 편광자, 편광판 및 화상 표시 장치
KR102267241B1 (ko) 유리 필름 적층체 및 액정 패널의 제조 방법
NZ587240A (en) Curved lenses configured to decode three-dimensional content
WO2007074662A1 (ja) 光学フィルム、及び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003170492A (ja) セルロース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セルロース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位相差フィルム、光学補償シート、楕円偏光板及び表示装置
US4287018A (en) Method for finishing glass-plastic laminated lens blanks
JP2838514B2 (ja) メガネ用凸レンズ状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CN114310553A (zh) 偏光片保护膜或离型膜磨边分离方法
CN111889769A (zh) 一种改善靶材平面度的加工方法
JPH08216029A (ja) 精密研磨シート
TW202016577A (zh) 附蓋玻璃之光學積層體及附蓋玻璃之影像顯示裝置
US2855734A (en) Method of centering and grinding edges of optical lenses
JP2001019776A (ja) セルロースエステルフィルム、該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液晶表示部材に使用されるフィルム、及び偏光板
JP3821944B2 (ja) ウェーハの枚葉式研磨方法とその装置
US10112278B2 (en) Polishing a ceramic component using a formulated slurry
CN110576343B (zh) 光学玻璃加工工艺、光学玻璃片和设备
TW202238184A (zh) 偏光板之製造方法及偏光板
SU1668107A1 (ru)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 оптических деталей
CN113910470B (zh) 一种偏光片研磨加工刀具的清洗工艺
JP3250171B2 (ja) 液晶パネル用のクリーニングテープ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3552744A (zh) 一种无边框液晶屏的加工工艺方法
CN116408483A (zh) 防止增亮膜撕裂的偏光片修边工艺及左旋端铣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