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04010A - 一种提高仿刺参幼苗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仿刺参幼苗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04010A
CN114304010A CN202111631665.9A CN202111631665A CN114304010A CN 114304010 A CN114304010 A CN 114304010A CN 202111631665 A CN202111631665 A CN 202111631665A CN 114304010 A CN114304010 A CN 1143040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oung
stichopus japonicus
japonicus
culture pond
sea cucu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3166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04010B (zh
Inventor
周晓群
王亮
贺加贝
姜黎明
李五
赵延宁
张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tai Marine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 Yantai Fishery Technology Promotion Station And Yantai Marine Fishing Proliferation Management Station
Original Assignee
Yantai Marine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 Yantai Fishery Technology Promotion Station And Yantai Marine Fishing Proliferation Management Stat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tai Marine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 Yantai Fishery Technology Promotion Station And Yantai Marine Fishing Proliferation Management Station filed Critical Yantai Marine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 Yantai Fishery Technology Promotion Station And Yantai Marine Fishing Proliferation Management Station
Priority to CN20211163166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0401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040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040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040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040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仿刺参幼苗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的方法,属于刺参养殖技术领域,包括:将幼参附着基放入无仿刺参的养殖池中进行预处理;将幼参从原养殖池中的原幼参附着基上剥离,并投放至养殖池中预处理完成后的幼参附着基上;对投放至养殖池中的幼参进行养殖。本发明操作简单,可实现性强,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显著降低仿刺参幼苗初次更换附着基后的死亡率,还可以大大提高仿刺参幼苗的生长速度。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仿刺参幼苗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刺参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高仿刺参幼苗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仿刺参因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和人们收入的提高,市场对仿刺参的需求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从而带动仿刺参养殖、仿刺参苗种培育产业迅猛发展。仿刺参业已成为我国海水养殖单品种产值最高的种类之一,在沿海渔业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国的仿刺参养殖生物学研究始于上世纪50年代初,规模化育苗技术在80年代初期取得突破,随着对人工育苗规律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改进,仿刺参单位水体出苗量不断提高,1982年单位水体出苗量达到10万头以上,截至目前,幼参培育技术已近非常成熟,1月龄的幼参单位水体出苗量基本稳定在10-20万头左右,但是在幼参第一次更换附着基这一过程中,出现大量死亡的问题却始终没有得到解决,成为刺参养殖行业的痛点。
传统生产模式下,当幼参生长至1个月左右时,幼参附着基表面积累了大量残饵、粪便等污物,影响其健康生长,为改善其生活环境,此时需要将幼参剥离下来,投放到新的幼参附着基表面(俗称换片)继续进行养殖,此时常常出现换片后幼参大量死亡的现象。在此过程中,幼参淘汰率甚至达到50%以上。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提高仿刺参幼苗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的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幼参初次更换附着基后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包括:
将幼参附着基放入无仿刺参的养殖池中进行预处理;
将幼参从原附着基上剥离,并均匀投放至养殖池中预处理完成后的所述幼参附着基上;
对投放至所述养殖池中的幼参进行养殖。
优选的,所述将幼参附着基放入无仿刺参的养殖池中进行预处理具体包括:
将所述幼参附着基单层摆放至无仿刺参且已加水的所述养殖池中,使所述幼参附着基没入水中;
每天对所述养殖池进行换水,换水量为所述养殖池总水量的1/5;
换水后向所述养殖池中投放幼参饵料,使所述幼参饵料附着于所述幼参附着基,直至所述幼参附着基上的所述幼参饵料在换板前达到蓬松的状态,在水中轻轻抖动所述幼参附着基,所述幼参附着基上的所述幼参饵料迅速脱离,不粘连在所述幼参附着基上。
优选的,所述幼参附着基为40cm×40cm的片状波纹板。
优选的,所述幼参附着基在所述养殖池中的预处理水温为17-25℃,预处理时间为7-15天。
优选的,在17-21℃水温条件下,所述养殖池中所述幼参附着基的预处理时间为10-15天;在22-25℃水温条件下,所述养殖池中所述幼参附着基的预处理时间为7-10天。
优选的,所述幼参饵料在投放至所述养殖池前进行发酵处理,使发酵后的幼参饵料中酵母菌密度高于1×107ind/mL,细菌密度低于1×104ind/mL,弧菌密度低于1×103ind/mL。
优选的,所述幼参饵料在投放至所述养殖池前进行发酵处理具体包括:
将所述幼参饵料发酵前置于200目筛绢料袋中;
将装有幼参饵料的料袋于300-500份沙滤后的自然海水中反复揉搓,直至所述幼参饵料完全溶解于海水中;
将溶有幼参饵料的海水置于无光充氧条件下进行发酵,发酵过程中保持水温24±1℃,发酵时间持续24h以上,直至发酵后的所述幼参饵料中酵母菌密度高于1×107ind/mL,细菌密度低于1×104ind/mL,弧菌密度低于1×103ind/mL。
优选的,所述幼参饵料包括海菜粉、动物蛋白粉和海泥;所述海菜粉包括鼠尾藻粉、马尾藻粉和脱胶海带粉;所述海泥质量为所述海菜粉质量的2-10倍。
优选的,在所述幼参附着基预处理时,所述养殖池中投放的幼参饵料与幼参更换附着基前正常养殖时投放的幼参饵料的配比及投放量均相同。
优选的,所述无仿刺参的养殖池中的水位与幼参更换附着基前的养殖池中的水位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操作简单,可实现性强,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显著降低防刺参幼苗初次更换附着基后的死亡率,还可以大大提高海参幼苗的生长速度。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总体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随着养殖时间变化刺参幼苗质量情况对比图;
图3为本发明随着养殖时间变化刺参幼苗成活量情况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通过对新附着基的预处理,为更换附着基后的幼参提供良好的栖息条件,降低因附着基更换而产生的环境剧烈变化对幼参造成影响,使其可以迅速地适应新环境,同时为幼参提前准备一定量易于消化吸收的优质饵料,可满足幼参生长的正常需求,可有效保持幼参的生长速度。较小的环境变化和优良的生长条件均为幼参顺利渡过第一次换板期提供了有力保障,可显著提高幼参成活率,并最终大幅提高所培育仿刺参苗种的产量。
如图1所示,一种提高仿刺参幼苗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幼参附着基放入无仿刺参的养殖池中进行预处理。
具体的,在幼参更换附着基前7-15天开始对新的幼参附着基进行预处理作,在17-21℃水温下,预处理期为10-15天,在22-25℃水温下,预处理期为7-10天。预处理过程中,对养殖池进行投饵、换水等正常管理,此时虽然幼参附着基上并无参苗,但管理措施与未更换附着基参苗的养殖池完全相同。新幼参附着基预处理的过程称为“养片”,“养片”完成后可将由原附着基上剥离的幼参投放至“养片”完成的幼参附着基上,由于环境变化较小,幼参在“养片”后的幼参附着基上迅速适应环境并进入快速生长期,此举可使幼参死亡率降低80%左右,生长速度提高50%左右。
养殖池中预处理的幼参附着基为40cm×40cm的片状波纹板,其布置同未更换附着基养殖池中的幼参附着基,均单层摆放,没入水中,以利于饵料附着,附着基平行于地面,附着基预处理中的养殖池水位与未更换附着基得养殖池相同,且连续微量充气。
为保持水质清新及有利于饵料均匀分布,幼参附着基预处理中的养殖池每天换水1/5,换水后投饵。
换水后,每天投放一定数量的幼参饵料,饵料成分及投放量同未更换附着基的养殖池,饵料由海菜粉、动物蛋白粉和海泥组成,海菜粉具体包括鼠尾藻分、马尾藻分、脱胶海带粉,其中海泥质量为海菜粉质量的2-10倍。幼参饵料经发酵处理后投喂,保证处理后的饵料中酵母菌密度高于1×107ind/mL,细菌密度低于1×104ind/mL,弧菌密度低于1×103ind/mL。其中,幼参饵料中酵母菌密度、细菌密度及弧菌密度均采用智能微生物分析仪测量进行测量。
进一步的,幼参饵料发酵处理的具体过程如下:
首先,将幼参饵料置于200目筛绢料袋中;
然后,将装有幼参饵料的料袋于300-500份沙滤后的自然海水中反复揉搓,直至幼参饵料完全溶解于海水中;
最后,将溶有幼参饵料的海水置于无光充氧条件下进行发酵,发酵过程中保持水温24±1℃,发酵时间持续24h以上,直至发酵后的幼参饵料中酵母菌密度高于1×107ind/mL,细菌密度低于1×104ind/mL,弧菌密度低于1×103ind/mL。
对养殖池中投喂幼参饵料直至预处理时间结束,此时幼参附着基上的幼参饵料在换板前达到蓬松的状态,即在水中轻轻抖动幼参附着基,其上的幼参饵料迅速脱离,不粘连在幼参附着基上。
S2、将幼参从原附着基上剥离,并均匀投放至养殖池中预处理完成后的所述幼参附着基上。
具体的,将幼参在未更换附着基的养殖池中培养至30d,规格达到1.4-1.6×105ind/kg时,从幼参由原附着基上剥离,并均匀投放至养殖池中预处理完成后的幼参附着基上。
S3、对投放至所述养殖池中的幼参进行养殖。养殖池中的幼参采用常规手段进行饵料投喂和其他养殖管理。
以20方池为例,每池布置100参框,每框布置20片幼参附着基,此种养殖池每池布苗2.5-5kg幼参,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进行幼参附着基预处理,刺参幼苗的生长情况如表1中1-3组(A组)所示。
表1更换附着基后刺参幼苗在不同时间段质量统计表
Figure BDA0003441167190000061
Figure BDA0003441167190000071
表1中m0表示以泼苗的方式更换至预处理的附着基后3h投入的幼苗总质量除以100,m7为7天后单参框内刺参幼苗的质量,m14为14天后单参框内刺参幼苗的质量,m21为21天后单参框内刺参幼苗的质量。表中质量均为湿质量,单位为克。
表1中1-3组(A组)代表依靠本发明方法“养片”后养殖池中刺参的生长情况,4-6组(B组)代表未“养片”且饵料经过一次发酵的养殖池中刺参的生长情况,7-9组(C组)代表未“养片”且饵料经过二次发酵的养殖池中刺参的生长情况。现有技术一般采用4-6组的方式进行刺参幼苗的附着基更换和养殖。
如图2所示,横坐标表示养殖时间,纵坐标表示单参框内刺参幼苗质量。由此可以看出,附着基更换后,在刺参幼苗的初始质量基本相同的情况下,随着养殖时间的不断变化,在相同时期内,1-3组(A组)与对比组4-6组(B组)、7-9组(C组)相比,1-3组(A组)中刺参幼苗的质量具有明显优势,且在正常养殖期内,养殖时间越长,1-3组(A组)质量越明显。也就说明,采用本发明的方法,与采用现有常规技术的方法相比,刺参幼苗的生长速度具有明显提升。
表2更换附着基后刺参幼苗在不同时间段的成活量统计表
Figure BDA0003441167190000072
Figure BDA0003441167190000081
表2中1-3组(A组)代表依靠本发明方法“养片”后养殖池中刺参的生长情况,4-6组(B组)代表未“养片”且饵料经过一次发酵的养殖池中刺参的生长情况,7-9组(C组)代表未“养片”且饵料经过二次发酵的养殖池中刺参的生长情况。现有技术一般采用4-6组的方式进行刺参幼苗的附着基更换和养殖。
表2中t0表示以泼苗的方式更换附着基后3h随机取参框的每框刺参幼苗的活体个数,t7为7天后单参框刺参幼苗的活体个数,t14为14天后单参框刺参幼苗的活体个数,t21为21天后单参框刺参幼苗的活体个数。
如图3所示,横坐标表示养殖时间,纵坐标表示单参框内刺参幼苗的存活数量。由此可以看出,附着基更换后,在刺参幼苗的初始数量基本相同的情况下,随着养殖时间的不断变化,在相同时期内,1-3组(A组)与对比组4-6组(B组)、7-9组(C组)相比,1-3组(A组)中刺参幼苗的存活数量具有明显优势,且与附着基更换更换初期,死亡率很低。也就说明,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刺参幼苗的成活率大大提高。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后,幼参更换附着基后至幼参成长阶段的成活率及生长速度均有明显增长,刺参幼苗的生长情况良好。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提高仿刺参幼苗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幼参附着基放入无仿刺参的养殖池中进行预处理;
将幼参从原附着基上剥离,并均匀投放至养殖池中预处理完成后的所述幼参附着基上;
对投放至所述养殖池中的幼参进行养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仿刺参幼苗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幼参附着基放入无仿刺参的养殖池中进行预处理具体包括:
将所述幼参附着基单层摆放至无仿刺参且已加水的所述养殖池中,使所述幼参附着基没入水中;
每天对所述养殖池进行换水,换水量为所述养殖池总水量的1/5;
换水后向所述养殖池中投放幼参饵料,使所述幼参饵料附着于所述幼参附着基,直至所述幼参附着基上的所述幼参饵料在换板前达到蓬松的状态,在水中轻轻抖动所述幼参附着基,所述幼参附着基上的所述幼参饵料迅速脱离,不粘连在所述幼参附着基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提高仿刺参幼苗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幼参附着基为40cm×40cm的片状波纹板。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提高仿刺参幼苗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幼参附着基在所述养殖池中的预处理水温为17-25℃,预处理时间为7-15d。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高仿刺参幼苗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17-21℃水温条件下,所述养殖池中所述幼参附着基的预处理时间为10-15天;在22-25℃水温条件下,所述养殖池中所述幼参附着基的预处理时间为7-10天。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仿刺参幼苗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幼参饵料在投放至所述养殖池前进行发酵处理,使发酵后的幼参饵料中酵母菌密度高于1×107ind/mL,细菌密度低于1×104ind/mL,弧菌密度低于1×103ind/mL。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高仿刺参幼苗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幼参饵料在投放至所述养殖池前进行发酵处理具体包括:
将所述幼参饵料发酵前置于200目筛绢料袋中;
将装有幼参饵料的料袋于300-500份沙滤后的自然海水中反复揉搓,直至所述幼参饵料完全溶解于海水中;
将溶有幼参饵料的海水置于无光充氧条件下进行发酵,发酵过程中保持水温24±1℃,发酵时间持续24h以上,直至发酵后的所述幼参饵料中酵母菌密度高于1×107ind/mL,细菌密度低于1×104ind/mL,弧菌密度低于1×103ind/mL。
8.如权利要求2或6或7所述的提高仿刺参幼苗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幼参饵料包括海菜粉、动物蛋白粉和海泥;所述海菜粉包括鼠尾藻粉、马尾藻粉和脱胶海带粉;所述海泥质量为所述海菜粉质量的2-10倍。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提高仿刺参幼苗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幼参附着基预处理时,所述养殖池中投放的幼参饵料与幼参更换附着基前正常养殖时投放的幼参饵料的配比及投放量均相同。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仿刺参幼苗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仿刺参的养殖池中的水位与幼参更换附着基前的养殖池中的水位相同。
CN202111631665.9A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提高仿刺参幼苗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的方法 Active CN1143040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31665.9A CN114304010B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提高仿刺参幼苗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31665.9A CN114304010B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提高仿刺参幼苗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04010A true CN114304010A (zh) 2022-04-12
CN114304010B CN114304010B (zh) 2023-04-07

Family

ID=81015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31665.9A Active CN114304010B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提高仿刺参幼苗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0401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51292A (ja) * 2008-08-29 2010-03-11 Hiroshima Univ 付着性微細藻類の培養方法
CN101999329A (zh) * 2010-09-25 2011-04-06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能提高海参幼苗附着率和稚参成活率的方法
CN102870723A (zh) * 2012-11-05 2013-01-16 扬州大学 一种附着有高诱导活性底栖硅藻膜的海参幼体附着基及其制作方法
KR20130021305A (ko) * 2011-08-22 2013-03-05 박송범 해삼양식용 인공어초
CN103004658A (zh) * 2012-12-17 2013-04-03 江苏海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刺参育苗方法
CN112655637A (zh) * 2020-12-18 2021-04-16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 一种多次催产、多批附着提高热带海参培育池及亲参利用率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51292A (ja) * 2008-08-29 2010-03-11 Hiroshima Univ 付着性微細藻類の培養方法
CN101999329A (zh) * 2010-09-25 2011-04-06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能提高海参幼苗附着率和稚参成活率的方法
KR20130021305A (ko) * 2011-08-22 2013-03-05 박송범 해삼양식용 인공어초
CN102870723A (zh) * 2012-11-05 2013-01-16 扬州大学 一种附着有高诱导活性底栖硅藻膜的海参幼体附着基及其制作方法
CN103004658A (zh) * 2012-12-17 2013-04-03 江苏海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刺参育苗方法
CN112655637A (zh) * 2020-12-18 2021-04-16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 一种多次催产、多批附着提高热带海参培育池及亲参利用率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彤等: "不同附着基处理条件对刺参海区网箱生态育苗的影响", 《中国水产》 *
刘锡胤等: "刺参人工育苗中几个技术问题的探讨", 《齐鲁渔业》 *
柯亚夫: "《海参的研究(第2版)》", 31 May 2017 *
燕敬平 等: "《名优贝类海产动物增养殖问答》", 31 May 2000, 中国盲文出版社 *
瞿林香: "刺参工厂化人工育苗生产试验", 《齐鲁渔业》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04010B (zh) 2023-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47406B (zh) 育苗用底栖硅藻培养及其鲍鱼苗培育方法
CN101077063A (zh) 三倍体单体牡蛎规模化培育方法
CN107232102B (zh) 一种方斑东风螺与玉足海参、江蓠工厂化混养的方法
CN106942105B (zh) 一种利用北方高温期进行香港牡蛎人工育苗的方法
CN113016673A (zh) 一种规模化生产壳黄/壳黑三倍体福建牡蛎的方法
CN102187837A (zh) 一种日本沼虾工厂化育苗方法
CN103798123A (zh) 一种半叶紫菜育苗方法
CN104115738B (zh) 一种诱导雷州马尾藻离体生殖托同步成熟的育苗方法
CN108770737B (zh) 一种高成活率和生长率的虎龙杂交斑池塘育苗方法
CN108323462B (zh) 一种耐低盐魁蚶苗种的培育方法
CN114304010B (zh) 一种提高仿刺参幼苗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的方法
CN109699539B (zh) 一种适用于田螺不同地理种群杂交的方法
CN106718817A (zh) 一种礁膜合子的大量附着和培养方法
CN111357690A (zh) 一种珍珠石斑鱼的人工繁殖方法
CN111280102A (zh) 一种淡水青虾工厂化循环水苗种培育方法
CN107517897B (zh) 长江刀鲚室内苗种培育早期清除晶囊轮虫的方法
CN101422134B (zh) 组织培养叶片法大量繁育鼠尾藻幼苗的方法
CN100352339C (zh) 一种经济绿藻育苗的方法
CN114532264A (zh) 一种提高大珠母贝珍珠质量的阶段性池塘养殖方法
CN113826587A (zh) 一种侧刺蝽的室内饲养方法
CN108849658B (zh) 一种提高马氏珠母贝眼点幼虫变态附着率的方法
CN112673998A (zh) 一种刺参与单环刺螠的循环养殖方法
CN111657193A (zh) 一种香鱼的淡水驯化方法及驯化饵料
CN112655609B (zh) 一种工厂化培育热带粉红疣海参幼苗的方法
CN112931179B (zh) 一种大规模定向培养厚壳贻贝稚贝饵料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