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02196A - 显示设备、外接设备及播放参数调整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设备、外接设备及播放参数调整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02196A
CN114302196A CN202110292465.9A CN202110292465A CN114302196A CN 114302196 A CN114302196 A CN 114302196A CN 202110292465 A CN202110292465 A CN 202110292465A CN 114302196 A CN114302196 A CN 1143021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ocol
display device
external device
data stream
exter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9246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02196B (zh
Inventor
卢平光
王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PCT/CN2022/07177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WO2022152202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3021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021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021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021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104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7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video data
    • G06F16/74Browsing; Visualisation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1Execution arrangements for user interfa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4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in video cont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7/00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for television systems or their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3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3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 H04N21/43632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involving a wired protocol, e.g. IEEE 1394
    • H04N21/43635HDM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2Monitoring of processes or resources, e.g. detecting the failure of a recording device, monitoring the downstream bandwidth, the number of times a movie has been viewed, the storage space available from the internal hard disk
    • H04N21/44227Monitoring of local network, e.g. connection or bandwidth variations; Detecting new devices in the local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5Management operations performed by the client for facilitating the reception of or the interaction with the content or administrating data related to the end-user or to the client device itself, e.g. learning user preferences for recommending movies, resolving scheduling conflicts
    • H04N21/4508Management of client data or end-user data
    • H04N21/4518Management of client data or end-user data involving characteristics of one or more peripherals, e.g. peripheral type, software version, amount of memory available or display capabil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5Management operations performed by the client for facilitating the reception of or the interaction with the content or administrating data related to the end-user or to the client device itself, e.g. learning user preferences for recommending movies, resolving scheduling conflicts
    • H04N21/462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management, e.g. creating a master electronic program guide from data received from the Internet and a Head-end, controlling the complexity of a video stream by scaling the resolution or bit-rate based on the client capabilit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外接设备及播放参数调整方法,所述显示设备可以在与外接设备建立连接关系后,获取外接设备传输的数据流并从数据流中提取使用场景信息,以根据使用场景调整播放参数。所述方法可以使数据流中携带协议帧,并通过协议帧中多个字节位上的状态值组合表示外接设备所处的使用场景,从而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下按照不同的播放参数输出媒资画面,使显示设备支持的播放模式可以进一步细化,以适用多种类型的外接设备。

Description

显示设备、外接设备及播放参数调整方法
本申请要求在2021年1月14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2110046140.2、发明名称为“一种显示设备及自适应参数实现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电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设备、外接设备及播放参数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电视是基于Internet应用技术,具备开放式操作系统与芯片,拥有开放式应用平台,可实现双向人机交互功能,集影音、娱乐、数据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电视产品,用于满足用户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智能电视上还设有外接设备的接口用于接收外接设备发送的视频信号和/或音频信号,并进行信号输出。
例如,智能电视可以通过HDMI接口连接游戏设备,例如XBOX。用户在使用游戏设备的过程中,游戏设备可以通过运行游戏相关程序,输出视频数据和音频数据。视频数据和音频数据可以通过HDMI协议发送给智能电视,并通过智能电视的屏幕和扬声器进行输出,播放游戏设备的视频和音频。智能电视在播放外接设备的音视频数据时,还可以通过切换模式,调整音频数据和视频数据的输出参数,以获得更好的画质效果和音质效果。为此,智能电视和外接设备可以通过自动控制协议传输用于切换播放模式的切换指令。例如,在接入游戏设备时,游戏设备可以通过自动控制协议向智能电视发送切换指令,以控制智能电视切换至低延迟模式。
但是,由于切换指令仅能控制开启和关闭某个播放模式,并不能对播放模式下具体的参数进行设置,例如,在控制开启低延迟模式时,直接按照低延迟模式的设置策略关闭全部画质处理程序。导致通过自动控制协议执行的播放模式切换方式单一,无法适用多种类型的外接设备。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外接设备及播放参数调整方法,以解决传统显示设备在切换播放模式时无法适用多种类型外接设备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器、外部装置接口以及控制器。其中,外部装置接口用于连接外接设备,显示器用于显示用户界面以及显示外接设备发送的媒资画面。控制器被配置为执行以下程序步骤:
获取所述外接设备发送的数据流,所述数据流包括多个音视频数据帧和协议帧,所述协议帧通过多个字节位上状态值的组合表示所述外接设备的使用场景信息;
从所述数据流中提取使用场景信息;
根据所述使用场景信息调整播放参数,以使用调整后的播放参数输出所述数据流。
基于上述显示设备,本申请第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播放参数调整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外接设备发送的数据流,所述数据流包括多个音视频数据帧和协议帧,所述协议帧通过多个字节位上状态值的组合表示所述外接设备的使用场景信息;
从所述数据流中提取使用场景信息;
根据所述使用场景信息调整播放参数,以使用调整后的播放参数输出所述数据流。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显示设备及播放参数调整方法可以在与外接设备建立连接关系后,获取外接设备传输的数据流并从数据流中提取使用场景信息,以根据使用场景调整播放参数。所述方法可以使数据流中携带协议帧,并通过协议帧中多个字节位上的状态值组合表示外接设备所处的使用场景,从而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下按照不同的播放参数输出媒资画面,使显示设备支持的播放模式可以进一步细化,以适用多种类型的外接设备。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接入设备,包括数据接口和处理器。其中,数据接口用于连接显示设备,以向显示设备发送数据流,控制显示设备显示指定的内容。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以下程序步骤:
获取使用场景信息;
根据所述使用场景信息编码多个字节位上的状态值,以生成协议帧;
在待播放数据流中添加所述协议帧;
向所述显示设备发送所述数据流,以使所述显示设备根据所述使用场景信息调整播放参数。
基于上述接入设备,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数据流发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使用场景信息;
根据所述使用场景信息编码多个字节位上的状态值,以生成协议帧;
在待播放数据流中添加所述协议帧;
向所述显示设备发送所述数据流,以使所述显示设备根据所述使用场景信息调整播放参数。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的接入设备及数据流发送方法可以在与显示设备建立连接关系后,检测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信息,并根据检测结果编码多个字节位上的状态值,以生成包含使用场景信息的协议帧,最后将协议帧添加至数据流并发送给显示设备,从而控制显示设备根据使用场景调整播放参数。所述方法通过对多个字节位上的状态值进行编码,使外接设备在发送数据流的同时还能够向显示设备发送当前的使用场景信息,便于显示设备执行更细致的参数调整,以适用多种类型的外接设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设备的使用场景;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装置的硬件配置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设备的硬件配置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设备的软件配置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设备与外接设备连接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设备调整播放模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检测接入设备所支持控制协议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ALLM状态参数切换播放模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使用场景调整播放参数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调整播放模式中画质处理项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匹配场景对照表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配置扩展协议的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生成扩展协议策略的流程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使用场景信息切换播放模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设备类型切换播放模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维护设备信息表的流程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外接设备播放控制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和实施方式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对于术语的简要说明,仅是为了方便理解接下来描述的实施方式,而不是意图限定本申请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说明,这些术语应当按照其普通和通常的含义理解。
本申请中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类似或同类的对象或实体,而不必然意味着限定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除非另外注明。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用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
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但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组件的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所有组件,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组件。
术语“模块”是指任何已知或后来开发的硬件、软件、固件、人工智能、模糊逻辑或硬件或/和软件代码的组合,能够执行与该元件相关的功能。
图1为根据实施例中显示设备的使用场景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显示设备200还与服务器400进行数据通信,用户可通过智能设备300或控制装置100操作显示设备200。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装置100可以是遥控器,遥控器和显示设备的通信包括红外协议通信或蓝牙协议通信,及其他短距离通信方式中的至少一种,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来控制显示设备200。用户可以通过遥控器上按键、语音输入、控制面板输入等至少一种输入用户指令,来控制显示设备200。
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设备300可以包括移动终端、平板电脑、计算机、笔记本电脑,AR/VR设备等中的任意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智能设备300以控制显示设备200。例如,使用在智能设备上运行的应用程序控制显示设备200。
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智能设备300和显示设备进行数据的通信。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200还可以采用除了控制装置100和智能设备300之外的方式进行控制,例如,可以通过显示设备200设备内部配置的获取语音指令的模块直接接收用户的语音指令控制,也可以通过显示设备200设备外部设置的语音控制装置来接收用户的语音指令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200还与服务器400进行数据通信。可允许显示设备200通过局域网(LAN)、无线局域网(WLAN)和其他网络进行通信连接。服务器400可以向显示设备200提供各种内容和互动。服务器400可以是一个集群,也可以是多个集群,可以包括一类或多类服务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步骤执行主体执行的软件步骤可以随需求迁移到与之进行数据通信的另一步骤执行主体上进行执行。示例性的,服务器执行的软件步骤可以随需求迁移到与之数据通信的显示设备上执行,反之亦然。
图2示例性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中控制装置100的配置框图。如图2所示,控制装置100包括控制器110、通信接口130、用户输入/输出接口140、存储器、供电电源。控制装置100可接收用户的输入操作指令,且将操作指令转换为显示设备200可识别和响应的指令,起用用户与显示设备200之间交互中介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接口130用于和外部通信,包含WIFI芯片,蓝牙模块,NFC或可替代模块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输入/输出接口140包含麦克风,触摸板,传感器,按键或可替代模块中的至少一种。
图3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设备200的硬件配置框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200包括调谐解调器210、通信器220、检测器230、外部装置接口240、控制器250、显示器260、音频输出接口270、存储器、供电电源、用户接口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包括中央处理器,视频处理器,音频处理器,图形处理器,RAM,ROM,用于输入/输出的第一接口至第n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260包括用于呈现画面的显示屏组件,以及驱动图像显示的驱动组件,用于接收源自控制器输出的图像信号,进行显示视频内容、图像内容以及菜单操控界面的组件以及用户操控UI界面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260可为液晶显示器、OLED显示器、以及投影显示器中的至少一种,还可以为一种投影装置和投影屏幕。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谐解调器210通过有线或无线接收方式接收广播电视信号,以及从多个无线或有线广播电视信号中解调出音视频信号,如以及EPG数据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器220是用于根据各种通信协议类型与外部设备或服务器进行通信的组件。例如:通信器可以包括Wifi模块,蓝牙模块,有线以太网模块等其他网络通信协议芯片或近场通信协议芯片,以及红外接收器中的至少一种。显示设备200可以通过通信器220与控制装置100或服务器400建立控制信号和数据信号的发送和接收。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器230用于采集外部环境或与外部交互的信号。例如,检测器230包括光接收器,用于采集环境光线强度的传感器;或者,检测器230包括图像采集器,如摄像头,可以用于采集外部环境场景、用户的属性或用户交互手势,再或者,检测器230包括声音采集器,如麦克风等,用于接收外部声音。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部装置接口24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高清多媒体接口接口(HDMI)、模拟或数据高清分量输入接口(分量)、复合视频输入接口(CVBS)、USB输入接口(USB)、RGB端口等任一个或多个接口。也可以是上述多个接口形成的复合性的输入/输出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250和调谐解调器210可以位于不同的分体设备中,即调谐解调器210也可在控制器250所在的主体设备的外置设备中,如外置机顶盒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250,通过存储在存储器上中各种软件控制程序,来控制显示设备的工作和响应用户的操作。控制器250控制显示设备200的整体操作。例如:响应于接收到用于选择在显示器260上显示UI对象的用户命令,控制器250便可以执行与由用户命令选择的对象有关的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象可以是可选对象中的任何一个,例如超链接、图标或其他可操作的控件。与所选择的对象有关操作有:显示连接到超链接页面、文档、图像等操作,或者执行与所述图标相对应程序的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视频处理器,音频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RAM Random AccessMemory,RAM),ROM(Read-Only Memory,ROM),用于输入/输出的第一接口至第n接口,通信总线(Bus)等中的至少一种。
CPU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指令,以及根据接收外部输入的各种交互指令,来执行各种应用程序、数据和内容,以便最终显示和播放各种音视频内容。CPU处理器,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如,包括一个主处理器以及一个或多个子处理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形处理器,用于产生各种图形对象,如:图标、操作菜单、以及用户输入指令显示图形等中的至少一种。图形处理器包括运算器,通过接收用户输入各种交互指令进行运算,根据显示属性显示各种对象;还包括渲染器,对基于运算器得到的各种对象,进行渲染,上述渲染后的对象用于显示在显示器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视频处理器,用于将接收外部视频信号,根据输入信号的标准编解码协议,进行解压缩、解码、缩放、降噪、帧率转换、分辨率转换、图像合成等视频处理中的至少一种,可得到直接可显示设备200上显示或播放的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视频处理器,包括解复用模块、视频解码模块、图像合成模块、帧率转换模块、显示格式化模块等中的至少一种。其中,解复用模块,用于对输入音视频数据流进行解复用处理。视频解码模块,用于对解复用后的视频信号进行处理,包括解码和缩放处理等。图像合成模块,如图像合成器,其用于将图形生成器根据用户输入或自身生成的GUI信号,与缩放处理后视频图像进行叠加混合处理,以生成可供显示的图像信号。帧率转换模块,用于对转换输入视频帧率。显示格式化模块,用于将接收帧率转换后视频输出信号,改变信号以符合显示格式的信号,如输出RGB数据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处理器,用于接收外部的音频信号,根据输入信号的标准编解码协议,进行解压缩和解码,以及降噪、数模转换、和放大处理等处理中的至少一种,得到可以在扬声器中播放的声音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可在显示器260上显示的图形用户界面(GUI)输入用户命令,则用户输入接口通过图形用户界面(GUI)接收用户输入命令。或者,用户可通过输入特定的声音或手势进行输入用户命令,则用户输入接口通过传感器识别出声音或手势,来接收用户输入命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界面”,是应用程序或操作系统与用户之间进行交互和信息交换的介质接口,它实现信息的内部形式与用户可以接受形式之间的转换。用户界面常用的表现形式是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 User Interface,GUI),是指采用图形方式显示的与计算机操作相关的用户界面。它可以是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中显示的一个图标、窗口、控件等界面元素,其中控件可以包括图标、按钮、菜单、选项卡、文本框、对话框、状态栏、导航栏、Widget等可视的界面元素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接口280,为可用于接收控制输入的接口(如:显示设备本体上的实体按键,或其他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的系统可以包括内核(Kernel)、命令解析器(shell)、文件系统和应用程序。内核、shell和文件系统一起组成了基本的操作系统结构,它们让用户可以管理文件、运行程序并使用系统。上电后,内核启动,激活内核空间,抽象硬件、初始化硬件参数等,运行并维护虚拟内存、调度器、信号及进程间通信(IPC)。内核启动后,再加载Shell和用户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在启动后被编译成机器码,形成一个进程。
参见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将系统分为四层,从上至下分别为应用程序(Applications)层(简称“应用层”),应用程序框架(Application Framework)层(简称“框架层”),安卓运行时(Android runtime)和系统库层(简称“系统运行库层”),以及内核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应用程序层中运行有至少一个应用程序,这些应用程序可以是操作系统自带的窗口(Window)程序、系统设置程序或时钟程序等;也可以是第三方开发者所开发的应用程序。在具体实施时,应用程序层中的应用程序包不限于以上举例。
框架层为应用程序层的应用程序提供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interface,API)和编程框架。应用程序框架层包括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应用程序框架层相当于一个处理中心,这个中心决定让应用层中的应用程序做出动作。应用程序通过API接口,可在执行中访问系统中的资源和取得系统的服务。
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应用程序框架层包括管理器(Managers),内容提供者(Content Provider)等,其中管理器包括以下模块中的至少一个:活动管理器(ActivityManager)用与和系统中正在运行的所有活动进行交互;位置管理器(Location Manager)用于给系统服务或应用提供了系统位置服务的访问;文件包管理器(Package Manager)用于检索当前安装在设备上的应用程序包相关的各种信息;通知管理器(NotificationManager)用于控制通知消息的显示和清除;窗口管理器(Window Manager)用于管理用户界面上的括图标、窗口、工具栏、壁纸和桌面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活动管理器用于管理各个应用程序的生命周期以及通常的导航回退功能,比如控制应用程序的退出、打开、后退等。窗口管理器用于管理所有的窗口程序,比如获取显示屏大小,判断是否有状态栏,锁定屏幕,截取屏幕,控制显示窗口变化(例如将显示窗口缩小显示、抖动显示、扭曲变形显示)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系统运行库层为上层即框架层提供支撑,当框架层被使用时,安卓操作系统会运行系统运行库层中包含的C/C++库以实现框架层要实现的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核层是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层。如图4所示,内核层至少包含以下驱动中的至少一种:音频驱动、显示驱动、蓝牙驱动、摄像头驱动、WIFI驱动、USB驱动、HDMI驱动、传感器驱动(如指纹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以及电源驱动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设备200连接外接设备500是指建立通信连接,而建立通信连接的显示设备200和外接设备500分别作为接收端(Sink端)和发送端(source端)。例如,外接设备500可以是游戏设备,在用户使用游戏设备过程中,能够针对游戏过程实时输出视频数据和音频数据,并将视频数据和音频数据发送给显示设备200,以通过显示设备200将视频数据和音频数据输出为视频画面和声音。此时,游戏设备作为发送端,而显示设备200作为接收端。
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可以通过特定接口实现通信连接,从而传递数据。为此,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上都应设有同一种接口规范和功能的数据接口。例如,如图5所示,在显示设备200和外接设备500上都均设有高清多媒体接口(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Interface,HDMI)。在使用过程中,用户可以将HDMI接口数据线的两端分别插在显示设备200和外接设备500上,并在启动外接设备500和显示设备200后,设定显示设备200的信号源为HDMI接口,从而实现显示设备200与外接设备500之间的数据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实现显示设备200与外接设备500之间的通信连接,显示设备200与外接设备500之间还可以采用其他的连接方式。具体的连接方式可以是有线的连接方式,如DVI(Digital Visual Interface)、VGA(Video Graphics Array)、USB(UniversalSerial Bus)等;也可以是无线的连接方式,如无线局域网、蓝牙连接、红外连接等。不同的通信连接方式可以采用不同的信息传递协议,例如采用HDMI接口实现连接时,可以采用HDMI协议进行数据传输。
外接设备500在运行过程中,可以根据使用情况实时输出视频数据和/或音频数据。外接设备500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下,所输出的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需要与对应场景相适应,从而获得更好的画质和音质效果。为此,显示设备200可以内置多种播放模式,不同的播放模式下,可以获得不同画质和音质效果。
例如,显示设备200支持切换的播放模式可以包括低延迟模式(Low-latencyMode,LLM)和高画质模式(High Image Quality Mode,HIQM)。对于游戏机等外接设备500,由于游戏画面需要保持良好的流畅性和响应速度,因此在使用显示设备200输出游戏画面时,可以控制显示设备200切换至低延迟模式。在低延迟模式下,显示设备200可以关闭部分画质处理程序,如关闭插帧算法、降噪处理、超分算法等,减少画面处理的时间,降低画面显示延迟。而对于机顶盒等外接设备500,由于相对于游戏画面,影视画面更注重画面质量,并不需要过快的显示响应速度,因此在使用显示设备200播放机顶盒传输的影视画面时,可以控制显示设备200切换至高画质模式,以开启插帧算法、降噪处理、超分算法等全部画质处理程序,获得更好的画面效果。
但是,由于外接设备500与显示设备200之间不具有从属关系,因此外接设备500通常无法对显示设备200进行直接控制,导致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用户手动切换显示设备200的播放模式。手动切换过程不仅需要用户执行交互动作,而且部分用户并不清楚适用于外接设备500的播放模式,导致出现播放模式切换错误的问题。
而对于部分外接设备500,其可以在使用中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处于多种不同的使用场景。如游戏场景、影视场景、即时通讯场景等,这些场景可以在特定的播放模式下表现出更好的效果。但由于需要手动切换显示设备200的播放模式,使得当用户在外接设备500上变更使用场景时,用户需要再更改显示设备200的播放模式,因此为用户带来了不便。
并且,由于显示设备200和外接设备500通常属于不同种类的设备,用户通常无法通过外接设备500直接对显示设备200进行控制。例如,用户在智能电视与游戏设备之间通过HDMI接口实现连接时,游戏设备负责运行游戏应用,并根据用户交互操作形成视频数据和音频数据,而智能电视只能被动获取游戏设备输出的音频数据和视频数据,游戏设备无法直接调整智能电视的播放模式,造成播放模式与使用场景不相符,影响视频、音频效果。
为了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在一些实施例中,外接设备500可以支持自动低延迟模式(Auto Low-latency Mode,ALLM)。自动低延迟模式可以在Sink端用户无需手动设置的情况下,由source端根据预设规则自动启动或禁止Sink端运行低延时模式。例如,用户在观看电影时接到视频电话,则此时作为source端的外接设备500会自动停止电影播放,并通知Sink端显示设备200切换至低延时模式,以保证视频电话的实时互动性能。而在用户接听完视频电话后,source端外接设备500可以恢复电影播放过程,并通知Sink端显示设备200退出低延时模式的状态。
但目前市面上支持ALLM协议的外接设备500较少,限制了依赖ALLM协议的参数自适应功能的应用范围。例如,Xbox系列游戏机支持ALLM协议,而部分其他类型的游戏机并不支持ALLM协议,导致无法实现在游戏机进入运行游戏的状态时,自动向显示设备200发送用于切换播放模式的控制指令。
基于此,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显示设备200可以通过检测外接设备500发送的数据流,对外接设备500是否支持ALLM协议等自动控制协议进行检测,并针对外接设备500所支持的控制协议,切换播放模式。为了实现自动切换播放模式,显示设备200可以包括显示器260、外部装置接口240以及控制器250,外接设备500则包括数据接口510和处理器520。通过在外部装置接口240与数据接口510之间连接HDMI数据线,使外接设备500接入显示设备200。在接入显示设备500后,外接设备500可以向显示设备200发送数据流。其中,数据流包括待播放的视频数据和音频数据。
为了便于描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发送端和接收端建立连接关系以后,所传输的视频数据和音频数据统称为媒资数据。显然,针对不同的外接设备500,媒资数据可以是视频数据也可以是音频数据,还可以是视频数据和音频数据的集合。并且在发送的媒资数据形成数据流后,所形成的数据流中除视频数据和音频数据以外,还可以包括控制指令、设备信息等辅助信息,用于实现显示设备200和外接设备500之间的联动控制。
为了将这些辅助信息发送给显示设备200,外接设备500可以通过所支持的接口协议将这些辅助信息编辑为辅助信息帧随着数据流一同发送给显示设备200。其中,辅助信息帧可以根据外接设备500所支持的协议不同,呈现为不同的形式。对于支持自动控制协议(如ALLM协议)的外接设备500,可以将控制指令等辅助信息编辑至协议帧;而对于不支持自动控制协议的外接设备500,可以将设备信息等辅助信息编辑至基于基础传输协议(如HDMI协议)的设备信息帧(Source Product Description,SPD)。
例如,当接入显示设备200外部装置接口240的外接设备500为Xbox系列游戏机时,Xbox系列游戏机是支持ALLM等自动控制协议的外接设备500,因此外接设备500可以直接通过自动控制协议控制显示设备200切换播放模式,即显示设备200可以从数据流中提取使用场景信息,并根据使用场景信息实施播放模式切换。随着用户使用过程,游戏机可以在数据流中添加使用场景信息,即在运行游戏程序时在数据流中添加使用场景信息为游戏场景,在退出游戏程序时在数据流中添加使用场景信息为非游戏场景。显示设备200可以在检测到使用场景信息为游戏场景时,切换至低延迟模式;而在检测到使用场景信息为非游戏场景时,切换至高画质模式。
为了检测外接设备500所支持的控制协议,如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200可以在接收到外接设备500的数据流后,从数据流中提取设备参数帧,并通过遍历设备参数帧数据中的标志位,确定标志位是否包含自动控制协议对应的字段。如果标志位包含自动控制协议对应的字段,标记接入设备支持自动控制协议;如果标志位不包含自动控制协议对应的字段,标记接入设备不支持自动控制协议。
对于支持自动控制协议的外接设备500,其在应用中可以根据控制策略向显示设备200发送设备参数帧数据(或协议帧数据)。显示设备200可以在协议帧数据中的特定位置读取状态参数,从而根据状态参数确定控制方式。例如,如图8所示,在外接设备500连接显示设备200后,可以从数据流中提取ALLM协议帧。在ALLM协议帧中,可以通过多个在数据帧中特定位置上的字节位对控制指令等辅助信息进行表示。协议帧是按照约定的ALLM控制协议所制定生成,可以用于描述外接设备500的设备信息和与数据传输过程相关的其他信息。显示设备200可以读取自动低延迟模式ALLM状态值;如果ALLM状态值等于1,则代表当前外接设备500处于游戏场景,因此可以控制显示设备200切换播放模式为低延迟模式;如果ALLM状态值等于0,则代表当前外接设备500处于非游戏场景,因此可以控制显示设备200切换播放模式为高画质模式。
在协议帧中除基本信息外,还会预留一些字节位(bit位),这些字节位可以被source端设备赋予特定的数值,即状态值。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每个字节位中配置特定的状态值,用于传输使用场景信息至显示设备200。例如,对于计算机设备,可以利用HDMI规范中预留的两个bit位,表示使用场景,包括:Rsvd1=0且Rsvd0=0表示游戏场景;Rsvd1=0且Rsvd0=1表示即时通信场景;Rsvd1=1且Rsvd0=0表示办公场景,Rsvd1=1且Rsvd0=1表示运动场景等。
为此,如图9所示,在外接设备500向显示设备200发送媒资数据的同时,还可以在数据流中添加协议帧,显示设备200则可以通过提取协议帧,并遍历多个字节位上状态值的组合,以确定外接设备500所处的使用场景信息,最后按照设定的播放参数调整方式,根据使用场景信息调整播放参数。例如,当读取到Rsvd1=0且Rsvd0=0时,则确定当前外接设备500处于游戏场景,而游戏场景需要保持良好的同步性和画面响应速度,因此显示设备200在获得外接设备500处于游戏场景时,可以关闭非必要且消耗时间的画质处理程序,以降低在游戏场景时的显示延迟。
在使用过程中,显示设备200可以通过持续监测数据流中的协议帧,使播放模式跟随外接设备500的使用场景实时切换播放模式。例如,Sink端显示设备200可周期性检测数据流,实时解析协议帧中的ALLM标志位,以通过ALLM标志位确定当前是否需切换至低延迟模式(Low-latency Mode,LLM)。当外接设备500通过ALLM触发Sink端显示设备200进入LLM后,显示设备200需保持该模式直到Source端外接设备500通知Sink端显示设备200退出LLM。而当Source端通知Sink端显示设备200退出LLM后,Sink端显示设备200需恢复进入LLM之前的图像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当外接设备500通过ALLM触发LLM切换时,Sink端显示设备200需临时限制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不直接播放source端外接设备500传递过来的信号,以使控制器250能够在此期间内判断是否需要执行切换。并且,为了实现无感知交互,以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Sink端显示设备200若在切换期间可以显示遮挡画面,如黑屏、花屏或者OSD遮挡等,但显示的时间在满足切换运行时间的前提下,尽可能的短,如显示时间不超过1s。同时,声音则不得出现任何无关提示音,包括敲击声、点击声或者系统提示音等。
对于支持自动控制协议的外接设备500,不同外接设备500对应的使用场景不同。部分外接设备500可以支持多种使用场景,例如,计算机设备、智能终端等,其在使用中能够处于游戏场景、即时通信场景等,这些外接设备500可在使用中处于不同的使用场景,因此称为多模式设备。部分外接设备500仅支持单一使用场景,例如,游戏机、机顶盒、多媒体播放器等,这些外接设备500一般在使用中不切换或极少切换使用场景,因此称为单模式设备。
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检测到外接设备500连接显示设备200以后,显示设备200可以从数据流中提取外接设备500的设备类型。其中设备类型的检测方式可以通过读取数据流中携带的设备信息帧中的内容获得,例如,可以通过读取设备名称、设备mac地址、设备接口信息等数据,确定外接设备500的设备类型。如果设备类型为单模式设备,将播放模式切换为单模式设备所支持的模式。例如,当检测到接入设备500为多媒体播放器,即单模式设备时,则可以控制将播放模式切换为多媒体播放器对应需要的高画质模式。
由于支持多模式的接入设备500可以在使用中,随用户操作处在不同的使用场景,因此如果设备类型为多模式设备,可以在发送的数据流中携带协议帧,并在协议帧中添加使用场景信息,从而将当前的使用场景信息发送给显示设备200。
为了进一步适应多种使用场景,显示设备200可以按照不同使用场景的需求,定义多种播放模式,同时在一个播放模式下,还可以进一步细化出多种不同的播放参数组合。如图10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与当前使用场景信息相适应的模式包括完全低延迟模式和非完全低延迟模式,如果与当前使用场景信息相适应的模式为完全低延迟模式,关闭对媒资数据的所有画质处理项;如果与当前使用场景信息相适应的模式为非完全低延迟模式,关闭对媒资数据指定画质处理项以外的所有画质处理项。
例如,完全低延迟模式是将所有非必要的画质处理程序关闭,包括关闭运动补偿(Motion Estimation and Motion Compensation,MEMC)功能、超分算法以及降噪算法等。仅关闭部分画质处理的低延迟模式则是指将上述画质处理算法中的一个或多个关闭,保留其他的一个或多个画质处理算法,以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
不同的低延迟模式可以适应于不同的使用场景,例如,在将计算机设备通过HDMI接入智能电视后,计算机设备端可以有多种使用场景,包括看电影、玩游戏、看球赛、视频通话、办公等。其中,看电影场景对应完全高画质模式,玩游戏场景则为完全低延时模式。但看球赛时,在追求低延时效果时用户也会在意画面的流畅度,此时并不能关闭提升画质流畅度的MEMC功能来降低延时。再比如视频通话时,由于视频通话时的画面清晰度较低,需要通过超分算法(NR)和降噪算法(SR)提升清晰度,因此视频通话场景需要降低延时但不能关闭超分算法与降噪算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显示设备200中预先存储场景对照表,以便在读取状态值组合后,通过场景对照表确定外接设备500所处的具体使用场景。在场景对照表中,可以存储有当前外接设备500对应的全部使用场景,或部分常用使用场景。并且每一个使用场景对应唯一的状态值组合。由于不同外接设备500所能够处于的使用场景数量不同,因此还可以通过特定的组合方式,将状态值组合成一个特定形式的数值,即可以根据状态值生成场景判断值。
为此,如图11所示,在从数据流中提取使用场景信息时,可以在协议帧中遍历多个字节位上的状态,并生成场景判断值,从而按照场景判断值在场景对照表中进行匹配,获得该场景判断值对应的表项,以提取出使用场景信息。例如,场景判断值可以通过将“Rsvd1”与“Rsvd0”直接拼凑获得,即场景判断值为“00”时,表示当前使用场景为游戏场景。
相应的,对于显示设备200,还可以在场景对照表中提取当前使用场景所需要执行的目标处理项。其中,所述目标处理项包括画质处理项和/或音质处理项,例如是否关闭启MEMC功能、超分算法功能和降噪算法功能。再按照播放模式启动目标处理项,从而按照目标处理项对媒资数据执行画质处理和/或音质处理,以输出视频信号和/或音频信号。
场景判断值还可以通过执行特定数值转换算法获得,如通过16进制变换将状态值组合为一个按照特定规律分布的数值,例如经过变换后将状态值转化为16进制数值,即通过“0A”代表当前使用场景为影视场景。通过将状态值组合转化为判断值,不仅便于执行后续匹配,而且可以适应不同的状态值位数,将不同状态值位数表示的信息转化为统一的形式,便于显示设备200维护场景对照表。
为了使显示设备200接收到的数据流中可以包括协议帧,并且协议帧中能够通过多个字节位表示使用场景,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可以为外接设备500配置扩展协议,从而使外接设备500可以按照扩展协议在协议帧中预留标志位上添加状态值信息,以使显示设备200根据扩展协议修改播放参数。其中,所述扩展协议用于传递接入设备500的使用场景信息,即扩展协议可以根据自动控制协议的数据传输特点,附加定义部分数据字段。例如,当检测到接入设备500为计算机设备,即多模式设备时,可以通过配置扩展协议,使计算机设备可以在发送的数据流中携带使用场景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协议帧可以直接转用外接设备500所支持的控制协议,例如ALLM协议等。因此在配置扩展协议前,需要确保外接设备500支持指定的控制协议。即获取外接设备500发送的数据流时,还可以对外接设备500所支持的控制协议进行检测,当外接设备500支持指定自动控制协议时,外接设备500可以向显示设备200发送协议帧,再为外接设备500配置扩展协议,以利用协议帧中预留的字节位表示当前使用场景。
在配置扩展协议时,显示设备200可以在确定当前外接设备500支持自动控制协议时,获取外接设备500的设备类型,从而根据设备类型确定当前外接设备500能够处于的所有使用场景。例如,显示设备200可以通过协议帧读取当前外接设备500的名称和厂商信息,确定当前外接设备500的设备类型。当设备类型为游戏机时,可以确定外接设备500可处于的使用场景包括游戏场景和非游戏场景,其中,游戏场景需要显示设备200切换至低延迟模式,而非游戏场景则不需要显示设备200切换至低延迟模式,因此游戏设备仅需要一个字节位上的0/1状态值,即可对所处使用场景进行表示。
显示设备200可以根据当前设备类型所支持的使用场景信息,生成扩展协议策略,并将生成的扩展协议策略发送给外接设备500,以使外接设备500能够按照扩展协议策略在指定的预留字节位上添加状态值。例如,当确定外接设备500的设备类型为游戏设备时,可以生成的扩展协议策略为:通过一个字节位(Rsvd0)上的状态值1代表游戏场景,0代表非游戏场景。将此扩展协议策略发送给外接设备500以后,外接设备500可以按照此扩展协议策略设定协议帧中“Rsvd0”字节位中的状态值,即游戏设备运行游戏时,可以在数据流中协议帧“Rsvd0”字节位添加状态值1;在不运行游戏时,可以在数据流中协议帧“Rsvd0”字节位添加状态值0。
显然,外接设备500所能够处于的使用场景越多,则越需要数量较多的字节位进行组合表示。因此,如图1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获取外接设备200的设备类型后,还可以遍历协议帧中的预留字节位,并按照预留字节位数量,为每个使用场景配置状态值组合参数。当确定预留字节位数量能够满足表示全部使用场景时,显示设备200再将使用场景信息和状态值组合参数封装为策略表,再将扩展协议策略发送给外接设备500,完成扩展协议配置。
另外,当预留字节位数量不能够满足表示全部使用场景时,还可以通过历史记录信息,对使用场景的使用频率进行排序,从而仅对使用频率较高的主要使用场景配置状态值组合参数,以保证大多数情况下显示设备200可以获得外接设备500的使用场景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显示设备200还可以通过周期性获取协议帧数据,并遍历协议帧数据中多个bit位上的参数值。从而根据多个bit位上的参数值组合,读取当前使用场景信息,以实现对外接设备500使用场景的实时监控,以根据使用场景变化设置播放模式为相适应的模式。
例如,显示设备200可以每隔1s在数据流中提取协议帧数据,并在扩展协议指定的两个bit位上读取参数值,当读取到Rsvd1=1且Rsvd0=1时,则确定当前计算机设备处于观看球赛等运动场景,与运动场景适应的播放模式为运动补偿模式,因此可以将显示设备200的播放模式切换至运动补偿模式,即开启MEMC功能,对传输的媒资画面进行画质处理。
可见,本实施例可以根据不同的模式,采用不同的媒资数据播放方法,利用ALLM协议帧的预留标志位,使source端接入设备500在要求低延时场景时可以提供更加详细的画质处理方式,相应的使用场景信息在送达sink端显示设备200后,sink端显示设备200可根据该信息更加细致的调整自身工作参数,以此适应不同场景下的低延时需求。
对于支持自动控制协议的外接设备500,在使用中还可以通过自动控制协议向显示设备200发送用于切换播放模式的控制指令,以使显示设备200切换至指定的播放模式。即显示设备200还可以解析协议帧中用于指定播放模式的控制指令,并根据该控制指令,控制切换至控制指令指定的播放模式。
每个播放模式可以包括预先设置的播放参数集合,显示设备200则按照预先设置的播放参数进行播放,直至下一次播放模式切换过程。这将导致在控制指令指定的播放模式下,显示设备200将一直按照预先设置的播放参数集合输出媒资画面。为了获得更好的播放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切换到控制指令指定的播放模式后,显示设备200还可以根据使用场景信息,修改播放模式中的播放参数。例如,在游戏设备接入时,由于游戏模式适用低延迟模式,因此显示设备200可以先切换至低延迟模式。并且不同类型的游戏画面适应不同的播放模式,因此可以在切换至低延迟模式后,还可以根据所运行的游戏类型确定使用场景,并根据使用场景修改播放模式下的播放参数。
显然,也可以通过协议帧的预留标志位对各种使用场景进行表示。例如,通过标志位Rsvd1和Rsvd0的状态值组合对所运行的游戏进行区分,以便于控制修改播放参数。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以两个bit位上的状态值组合对四种使用场景进行描述,但对于支持更多使用场景的外接设备500,还可以增加预留标志位的数量,例如,通过Rsvd0=0、Rsvd1=0、Rsvd2=0表示竞速类游戏场景;通过Rsvd0=0、Rsvd1=0、Rsvd2=1表示射击类游戏场景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基于上述预留标志位所表示不同使用场景的方案,所想到的诸如增加或减少标志位数量,以及赋予更多状态值形式的表示方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对于不支持自动控制协议的外接设备500,由于这类外接设备500不能通过ALLM等自动控制协议传输控制指令,因此为了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可以在数据流中提取设备类型,并根据设备类型切换播放模式。例如,HDMI协议中规定了一种描述设备自身信息的源设备描述SPD数据帧,与ALLM协议帧不同,SPD数据帧基于基础的HDMI协议生成,可以无需对外接设备500进行额外配置的情况下,向显示设备200发送包括用于描述设备信息的辅助信息。外接设备500可以在传输媒资信息数据的同时,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发送SPD数据帧。显示设备200则在接收到SPD数据帧以后,从SPD数据帧中读取特定字节位置上的设备分类,如SPD数据帧中的第25个字节(data byte 25)为设备分类,其对应状态值“8”代表“游戏设备”、“9”代表“主机设备”、“10”代表“DVD设备”等。当读取到特定字节位置上的设备分类数值为“8”,代表接入显示设备200的外接设备500为游戏机,而游戏机通常用于进行游戏,因此可以将播放模式切换至低延迟模式。
为了识别出设备类型,如图1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200可以从数据流中提取设备信息数据帧;并根据设备信息数据帧中指定字节位的数据,获取接入设备类型。例如,支持SPD(数据帧)协议的产品较为普及,主流外接设备500均可以送出SPD协议帧数据,因此当外接设备500不支持ALLM功能时,可以通过SPD协议帧来获取外接设备500的类型信息。为实现更精确的判断,还可以从SPD数据帧中提取其他辅助信息用于判断设备类型,例如制造商信息、型号信息等。再按照用户的使用习惯,游戏类设备主要的使用场景是游戏场景,智能终端设备的主要使用场景则是画面投屏,以上两种场景均要求更低的画面传输延迟效果,即需要低延迟模式;而其他类设备例如机顶盒、DVD等则主要用于观影场景,此时需要高画质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描述,将使用习惯上要求更低的画面传输延迟的设备称为第一类设备;将要求更高画面质量的设备称为第二类设备。因此,在获取接入设备500的设备类型后,可以对设备类型进行判断,如果设备类型为第一类设备,设置播放模式为低延迟模式;如果设备类型为第二类设备,设置播放模式为高画质模式。
同理,对于其他类型的接入设备500,可以根据使用习惯或自定义策略设定不同设备类型下的播放模式。例如,对于网络摄像头设备,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常用于进行网络通信,因此当检测到外接设备500的设备类型为网络摄像头时,可以将显示设备200的播放模式切换为低延迟且不关闭超分算法与降噪算法的模式下。通过更细致的归类和更多的自定义播放模式,可以实现在接入设备500不支持自动控制协议时,也可以自动调整到相适应的播放场景。
在上述实施例中,显示设备200可以通过解析数据流确定外接设备500是否支持自动控制协议,从而根据外接设备500的自动控制协议支持能力,设定播放方式。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快速获得外接设备500的自动控制协议支持能力,还可以通过存储设备信息的方式,对接入显示设备200的外接设备500支持情况进行保存,并在外接设备500接入显示设备200时,通过匹配存储的信息,确定外接设备500的协议支持情况。
例如,显示设备200还包括存储器,存储器中可以存储外接设备500的设备信息表。在设备信息表中,每个外接设备500的设备名称和协议支持情况作为表项进行保存。当检测到外接设备500接入显示设备200时,显示设备200可以自动提取设备信息表,并在设备信息表中匹配当前外接设备500设备名称下的协议支持情况。当通过设备信息表获取当前外接设备500支持ALLM协议时,按照ALLM协议切换播放模式;当通过设备信息表确定当前外接设备500不支持ALLM协议时,则可以通过SPD协议帧获取外接设备500的设备类型,从而通过设备类型切换播放模式。
对于首次接入显示设备200的外接设备500,由于设备首次接入,在设备信息表中并没有存储当前外接设备500的信息,因此显示设备200无法在设备信息表中匹配到当前外接设备500的设备名称,即无法通过存储的设备信息获取首次接入的外接设备500信息。为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外接设备500连接显示设备200时,显示设备200还可以对外接设备500是否为首次接入进行判断。
如图16所示,外接设备500是否为首次接入的判断,可以通过遍历存储的设备信息表,当遍历结果为设备信息表中不存在当前外接设备500的设备名称,则确定当前外接设备500为首次接入;当遍历结果为设备信息表中存在当前外接设备500的设备名称,则确定当前外接设备500不是首次接入。对于不是首次接入的外接设备500,显示设备200可以直接通过设备信息表中存储的协议支持情况,执行相应的播放模式切换方式。
而对于首次接入的外接设备500,显示设备200需要启动协议检测程序,对外接设备500所支持的协议进行检测。显示设备200可以通过提取数据流中携带的设备信息数据帧,并在设备信息数据帧中提取指定标志位上的状态值。例如,ALLM协议支持情况可作为保留位一直存在于HDMI数据帧中,即显示设备200可读取数据帧中ALLM对应位置的状态值。当ALLM对应位置上的状态值为0时,确定当前外接设备500不支持ALLM协议;而通过读取指定标志位置上的状态值为1时,确定当前外接设备500支持ALLM协议。
在确定外接设备500所支持的ALLM协议后,显示设备200还可以将当前外接设备500的设备名称以及对应的协议支持情况作为表项,存储在设备信息表中,以便此外接设备500在后续再次接入时,可以直接通过设备信息表确定此外接设备500的协议支持情况。
在上述实施例中,显示设备200可以通过读取数据帧中的指定标志位状态值,确定外接设备500的协议支持情况。而在部分判断过程中,即使外接设备500不支持自动控制协议,同样会向显示设备200发送标志位为0的数据,这与自动控制协议生效时的0/1状态冲突,导致显示设备200无法直接判断外接设备500是否真正支持自动控制协议。
为此,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分析一段时间内的状态值维持情况,确定当前外接设备500是否支持自动控制协议。即显示设备200可以获取检测周期内的外接设备500的场景切换信息,以及数据流中自动控制协议标志位的参数变化信息。如果场景切换信息与参数变化信息相匹配,则确定当前外接设备500支持自动控制协议,因此可以生成表示外接设备支持自动控制协议的控制协议支持信息,并存储该信息。
例如,当source端外接设备500在播放视频资源或者停留在主页时,不会通知sink端显示设备200进入低延时模式,因此ALLM的状态值为0,而当source端外接设备500在运行游戏时,需要通知sink端显示设备200进入低延时模式,因此的状态值需要设置为1。基于以上原则,显示设备200可以在外接设备500第一次接入时,自动使能ALLM协议解析线程,同时通过图像识别、AI场景识别等方式,判断当前的使用场景是在玩游戏还是在播放视频资源,同时记录ALLM的状态值变化情况。若场景切换信息与参数变化信息相匹配,表示当前外接设备500可以正确维护该标志位,即说明当前外接设备500支持ALLM协议,否则不支持ALLM协议。
可见,在上述实施例中,显示设备200可以通过维护设备信息表,实时记录外接设备500的协议支持情况,从而可以通过解析外接设备500发送的数据流,确定外接设备500是否支持自动控制协议。例如,对于所有首次接入显示设备200的外接设备需进行上述过程,并对各个外接设备500的ALLM支持情况分别记录,使显示设备200可通过外接设备500发送的SPD数据帧来区分。
需要说明的是,显示设备200通过分析数据流所确定的外接设备500协议支持情况的判断结果可以用于指示外接设备500完全不支持自动控制协议,也可以用于指示外接设备500在当前时刻不支持自动控制协议。例如,由于用户设置原因,导致当前外接设备500的ALLM开关处于关闭状态,而在后续接入显示设备200时,用户可能设置ALLM开关处于开启状态,即使能ALLM功能。因此,为了使支持自动控制协议的外接设备500尽可能通过自动控制协议控制切换显示设备200的播放模式,对于非首次接入的外接设备500,显示设备200还可以通过周期性检测,以更新存储的设备信息表。
在使用设备信息表作为设备协议支持情况判断依据时,还需要考虑外接设备500的开关状态,以避免开关状态影响判断过程。例如,在检测外接设备500是否支持ALLM协议时,读取到ALLM对应位置的状态值为1,表示当前外接设备500支持ALLM协议,但在后续使用中外接设备500被用户设置关闭了ALLM协议。即虽然设备信息表中记载该外接设备500支持ALLM协议,但在后续这次接入过程中,由于ALLM协议开关被关闭,因此此次播放过程无法按照ALLM协议控制切换播放模式,仍需要使用SPD数据帧确定设备类型以切换播放模式。
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外接设备500与显示设备200进行连接时,如果判断当前外接设备500不是第一次接入显示设备200,还可以根据ALLM的开关状态执行不同的画质、音质调整程序。
例如,当ALLM开关为开启状态时,显示设备200可以通过线程循环体实时对外接设备500的ALLM状态变化进行检测,如果ALLM状态变化为ALLM=1,则进一步获取外接设备500发送的视频数据和/或音频数据,从而根据该数据检测外接设备500的使用场景。检测过程中,显示设备200可以获取外接设备500此时的游戏画面,并对游戏画面执行图像分析处理,以确定当前游戏画面所属的游戏类型分类,并根据不同的游戏类型设置不同的画质、音质参数。如对于射击类、运动类、动作类游戏类型,需要降低游戏画面的延迟,以使游戏体验更加流畅。如果ALLM状态变化为0,则可以停止上述画质、音质的处理,将画质、音质参数恢复为用户自定义值,以保证用户的正常观影体验。
当ALLM开关为关闭状态时,由于显示设备200不能直接通过ALLM协议获取外接设备500的使用场景,因此可以获取外接设备500的SPD信息。即如果外接设备500发送的数据流中带有SPD信息,则可以解析SPD信息,先获取外接设备500的设备类型,再根据外接设备500的类型不同,选择不同的画质、音质调整方式。例如,通过解析SPD信息,显示设备200可以对外接设备500是否为游戏设备进行判断,如果外接设备500是游戏设备,则可以根据游戏画面对当前所运行的游戏类型进行判断,并根据不同的游戏类型设置不同的画质、音质参数。而如果外接设备500不是游戏设备,则可以将画质、音质参数恢复为用户自定义值,以保证用户的正常观影体验。
可见,在本实施例中,对于支持自动控制协议的外接设备500,可以根据不同的开关状态执行对应的播放模式切换方式,使显示设备200能够自动对外接设备500的使用场景进行判断,并根据外接设备500的使用场景,调整显示设备200的工作模式,以实现显示设备200的画质效果、音质效果可以与外接设备500的使用场景联动,实现更佳的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设置画质参数时,还可以通过调用历史记录信息获取相应的画质参数。例如,显示设备200可以记录自动进入游戏模式之前用户设置的图像模式,并在进入自动游戏模式之后,设置相应的图像模式参数。如果用户在自动进入游戏模式的情况下对图像模式参数进行手动更改,显示设备200还需要记忆用户设置的图像模式。其中,针对不同的游戏模式,显示设备200还可以记录其游戏模式下对应的图像模式参数。例如,显示设备200可以通过识别游戏图像类型,自动设置为SDR游戏、HDR游戏、杜比游戏等模式。
另外,在游戏过程中,显示设备200还可以通过实时识别游戏的画面信息,区分游戏的类型,从而在游戏模式下更改基本画质参数,以达到更好的游戏体验。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当用户拔掉游戏机时,不会主动切出游戏模式,而是等待下一个设备的接入。再判断新接入的设备类型,如果是游戏机则不需切出,若是机顶盒等其他类型设备,则切到上一次用户设置的图像模式。
为了获得上述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200可以在进入游戏模式后,设置游戏模式标签,即设置“setGameModeFlag=true”,再根据图像模式类型确定要设置的游戏图像类型,如果要设置的图像类型与当前的模式相同,则保存游戏模式。再通过设置硬件抽象层(Hardware Abstraction Layer,HAL)的图像模式(picmode),以及更新背光、图像参数以及动态对比度曲线等,完成图像模式设置。
此外,在游戏过程中,显示设备200还可以对当前图像是否为可变刷新率模式(VRR)进行判断,如果是VRR模式,则通过记忆的数据判断上次游戏过程中是否为VRR模式,以及游戏模式是否发生变化,从而设置输出模式为PC以及并将播放模式设置为低延迟模式,并更新模式标识,以供在后续游戏中调用。在进行图像模式设置的过程中,还可以按照游戏模式设置相应的画质处理算法,例如根据是否为图像模式设置游戏过程中是否执行差黑、运动补偿、降噪处理以及SDR与HDR模式的转化等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播放模式的切换方式可以通过手动或自动的方式进行主动控制,即显示设备200在切换播放模式后,还可以实时监控外接设备500的使用场景,并根据使用场景的改变,再次切换播放模式。例如,在显示设备200通过ALLM协议帧或者SPD设备信息帧自动切换播放模式时,可以在以下4种条件停止自动切换播放模式,即用户手动切换图像模式;信号源切换;外接设备500从显示设备200中拔出;外接设备200的ALLM/SPD驱动控制。
在检测到显示设备200处于的设定状态时,可以控制返回初始的播放模式,并完成相应的控制流程。例如,在使用显示设备200过程中,可以在显示设备200处于上述4种场景后,判断是否已经进入游戏模式,如果是,则先退出SOC/FRC的游戏模式,并且将游戏模式标志清零,再执行对应的退出流程,如图像模式切换流程、信号源切换流程、设备拔出流程以及恢复图像参数流程等。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上述实施例中显示设备200可以通过配置自动适应外接设备500的使用场景,以切换播放模式。通过对显示设备200的控制器250配置控制程序,使其在获取外接设备500发送的数据流后,从数据流中解析当前接入设备500所支持的控制协议。如果接入设备500支持自动控制协议,根据数据流中的控制指令切换播放模式;如果接入设备500不支持自动控制协议,根据外接设备的设备类型切换播放模式。
为了使显示设备能够实现上述功能,如图17所示,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外接设备500包括:数据接口510和处理器520,其中,数据接口510被配置为连接显示设备200;处理器520被配置以下控制程序,先获取使用场景信息,再根据使用场景信息编码多个字节位上的状态值,以生成协议帧,从此在待播放数据流中添加协议帧并将添加有协议帧的数据流发送给显示设备200,以使显示设备200根据使用场景信息调整播放参数。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接入设备500可以在与显示设备200建立连接关系后,检测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信息,并根据检测结果编码多个字节位上的状态值,以生成包含使用场景信息的协议帧,最后将协议帧添加至数据流并发送给显示设备,从而控制显示设备200根据使用场景调整播放参数。所述接入设备500通过对多个字节位上的状态值进行编码,使外接设备500在发送数据流的同时还能够向显示设备200发送当前的使用场景信息,便于显示设备200执行更细致的参数调整,以适用多种类型的外接设备500。
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之间的相似部分相互参见即可,以上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本申请总的构思下的几个示例,并不构成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依据本申请方案所扩展出的任何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器;
外部装置接口,被配置为连接外接设备;
控制器,被配置为:
获取所述外接设备发送的数据流,所述数据流包括多个音视频数据帧和协议帧,所述协议帧通过多个字节位上状态值的组合表示所述外接设备的使用场景信息;
从所述数据流中提取使用场景信息;
根据所述使用场景信息调整播放参数,以使用调整后的播放参数输出所述数据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从所述数据流中提取使用场景信息的步骤中,所述控制器被进一步配置为:
提取所述数据流中的协议帧;
遍历所述协议帧中多个字节位上的状态值,以生成场景判断值,所述场景判断值由多个字节位上的状态值按照设定顺序组合形成;
根据预先存储的场景对照表,获取与所述场景判断值相匹配的使用场景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外接设备发送的数据流的步骤中,所述控制器被进一步配置为:
检测所述外接设备所支持的控制协议;
如果所述外接设备支持自动控制协议,为外接设备配置扩展协议,所述扩展协议用于控制所述外接设备在所述数据流中添加协议帧;
如果所述外接设备不支持自动控制协议,获取外接设备的设备类型,以按照所述设备类型调整播放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检测所述外接设备所支持的控制协议的步骤中,所述控制器被进一步配置为:
检测所述数据流中自动控制协议标志位的状态值;
如果所述自动控制协议标志位的状态值等于1,标记当前外接设备支持自动控制协议;
如果所述自动控制协议标志位的状态值等于0,标记当前外接设备不支持自动控制协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为外接设备配置扩展协议的步骤中,所述控制器被进一步配置为:
获取所述外接设备的设备类型;
根据所述设备类型查询当前外接设备所支持的使用场景信息;
生成扩展协议策略,所述扩展协议策略包括查询获得的全部使用场景,以及每个使用场景对应的字节位状态值组合参数;
向所述外接设备发送所述扩展协议策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生成扩展协议策略的步骤中,所述控制器被进一步配置为:
遍历所述协议帧中的预留字节位;
按照预留字节位数量,为每个所述使用场景信息配置状态值组合参数;
封装所述使用场景信息以及所述状态值组合参数,以生成所述扩展协议策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使用场景信息调整播放参数的步骤中,所述控制器被进一步配置为:
解析所述协议帧中用于指定播放模式的控制指令,所述播放模式包括预先设置的播放参数集合;
响应于所述控制指令,控制切换至所述控制指令指定的播放模式;
根据所述使用场景信息,修改所述播放模式中的播放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使用场景信息调整播放参数的步骤中,所述控制器被进一步配置为:
在场景对照表中提取当前使用场景所需要执行的目标处理项,所述目标处理项包括画质处理项和/或音质处理项;
启动所述目标处理项;
按照所述目标处理项对所述数据流执行画质处理和/或音质处理,以输出视频信号和/或音频信号。
9.一种外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接口,被配置为连接显示设备;
处理器,被配置为:
获取使用场景信息;
根据所述使用场景信息编码多个字节位上的状态值,以生成协议帧;
在待播放数据流中添加所述协议帧;
向所述显示设备发送所述数据流,以使所述显示设备根据所述使用场景信息调整播放参数。
10.一种播放参数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显示设备,所述显示设备连接有外接设备,所述播放参数调整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外接设备发送的数据流,所述数据流包括多个音视频数据帧和协议帧,所述协议帧通过多个字节位上状态值的组合表示所述外接设备的使用场景信息;
从所述数据流中提取使用场景信息;
根据所述使用场景信息调整播放参数,以使用调整后的播放参数输出所述数据流。
CN202110292465.9A 2021-01-14 2021-03-18 显示设备、外接设备及播放参数调整方法 Active CN1143021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2/071779 WO2022152202A1 (zh) 2021-01-14 2022-01-13 显示设备、外接设备及播放模式切换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461402 2021-01-14
CN202110046140 2021-01-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02196A true CN114302196A (zh) 2022-04-08
CN114302196B CN114302196B (zh) 2023-05-05

Family

ID=80868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90755.XA Active CN114302220B (zh) 2021-01-14 2021-03-18 一种显示设备、外接设备及播放模式控制方法
CN202110292449.XA Active CN114302195B (zh) 2021-01-14 2021-03-18 一种显示设备、外接设备以及播放控制方法
CN202110292465.9A Active CN114302196B (zh) 2021-01-14 2021-03-18 显示设备、外接设备及播放参数调整方法
CN202110292422.0A Active CN114339339B (zh) 2021-01-14 2021-03-18 一种显示设备、外接设备及播放模式切换方法
CN202110291950.4A Active CN114302194B (zh) 2021-01-14 2021-03-18 一种显示设备及多设备切换时的播放方法
CN202110291958.0A Pending CN114297436A (zh) 2021-01-14 2021-03-18 一种显示设备及用户界面主题更新方法
CN202110292875.3A Active CN114302190B (zh) 2021-01-14 2021-03-18 一种显示设备及画质调整方法
CN202110290744.1A Active CN114302193B (zh) 2021-01-14 2021-03-18 一种显示设备及协议检测方法
CN202110649246.1A Active CN114302219B (zh) 2021-01-14 2021-06-10 一种显示设备及可变帧率显示方法
CN202110805331.2A Active CN114286143B (zh) 2021-01-14 2021-07-16 显示设备及传输协议自动切换方法
CN202111042636.9A Active CN114286138B (zh) 2021-01-14 2021-09-07 显示设备、外接设备及多视角比例显示方法
CN202111087473.6A Active CN114286173B (zh) 2021-01-14 2021-09-16 一种显示设备及音画参数调节方法
CN202111135697.XA Pending CN114302132A (zh) 2021-01-14 2021-09-27 显示设备和工作模式设置方法
CN202280010311.9A Pending CN117397245A (zh) 2021-01-14 2022-01-13 显示设备及用户界面主题更新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90755.XA Active CN114302220B (zh) 2021-01-14 2021-03-18 一种显示设备、外接设备及播放模式控制方法
CN202110292449.XA Active CN114302195B (zh) 2021-01-14 2021-03-18 一种显示设备、外接设备以及播放控制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92422.0A Active CN114339339B (zh) 2021-01-14 2021-03-18 一种显示设备、外接设备及播放模式切换方法
CN202110291950.4A Active CN114302194B (zh) 2021-01-14 2021-03-18 一种显示设备及多设备切换时的播放方法
CN202110291958.0A Pending CN114297436A (zh) 2021-01-14 2021-03-18 一种显示设备及用户界面主题更新方法
CN202110292875.3A Active CN114302190B (zh) 2021-01-14 2021-03-18 一种显示设备及画质调整方法
CN202110290744.1A Active CN114302193B (zh) 2021-01-14 2021-03-18 一种显示设备及协议检测方法
CN202110649246.1A Active CN114302219B (zh) 2021-01-14 2021-06-10 一种显示设备及可变帧率显示方法
CN202110805331.2A Active CN114286143B (zh) 2021-01-14 2021-07-16 显示设备及传输协议自动切换方法
CN202111042636.9A Active CN114286138B (zh) 2021-01-14 2021-09-07 显示设备、外接设备及多视角比例显示方法
CN202111087473.6A Active CN114286173B (zh) 2021-01-14 2021-09-16 一种显示设备及音画参数调节方法
CN202111135697.XA Pending CN114302132A (zh) 2021-01-14 2021-09-27 显示设备和工作模式设置方法
CN202280010311.9A Pending CN117397245A (zh) 2021-01-14 2022-01-13 显示设备及用户界面主题更新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36806A1 (zh)
CN (14) CN114302220B (zh)
WO (3) WO202215220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16641B (zh) * 2022-05-09 2023-05-02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多媒体内容显示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4968387A (zh) * 2022-06-07 2022-08-30 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 外接设备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14915833B (zh) * 2022-06-24 2023-11-10 Vidaa国际控股(荷兰)公司 一种显示器控制方法及显示设备、终端设备
CN115174973B (zh) * 2022-06-28 2024-05-28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及显示设备控制方法
WO2024009919A1 (ja) * 2022-07-06 2024-01-11 株式会社ソニー・インタラクティブ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5408552B (zh) * 2022-07-28 2023-05-26 深圳市磐鼎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334351B (zh) * 2022-08-02 2023-10-31 Vidaa国际控股(荷兰)公司 一种显示设备及自适应画质调节方法
WO2024071730A1 (ko) * 2022-09-28 2024-04-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바이스간 데이터 동기화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CN117156088A (zh) * 2023-04-21 2023-12-0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71236A1 (en) * 2012-03-01 2014-03-13 Sony Corporation Transmitting apparatus, transmitting method, and receiving apparatus
CN106851169A (zh) * 2017-03-14 2017-06-13 微鲸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模式切换方法、装置及显示设备
US20170311031A1 (en) * 2014-11-17 2017-10-26 Sony Corporation Sending device, method of sending high dynamic range image data, receiving device, method of receiving high dynamic range image data, and program
WO2018076376A1 (zh) * 2016-10-31 2018-05-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语音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US20200076133A1 (en) * 2018-08-28 2020-03-05 Sure-Fire Electrical Corporation Electric connector terminal configuration structure
CN110933490A (zh) * 2019-11-20 2020-03-27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画质和音质的自动调整方法、智能电视机及存储介质
US20200234499A1 (en) * 2017-11-08 2020-07-2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media data and device therefor
CN112018103A (zh) * 2019-05-30 2020-12-01 美国亚德诺半导体公司 承受电气过应力故障条件的应用的耐高压电路架构
WO2020264409A1 (en) * 2019-06-28 2020-12-30 Dolby Laboratories Licensing Corporation Video content type metadata for high dynamic rang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72189A1 (en) * 2001-07-02 2003-09-11 Globespanvirata Incorporated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ing rings architecture
JP4153462B2 (ja) * 2004-05-31 2008-09-24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表示方式切替装置、表示方式切替方法、表示方式切替プログラム、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を記憶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憶媒体
CN1716415B (zh) * 2004-06-30 2010-05-26 深圳市朗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字视频播放装置及其节目回退的方法
EP1675343A1 (en) * 2004-12-23 2006-06-28 Siemens S.p.A. Method and system to minimize the switching delay between two RTP multimedia streaming sessions
JP4557878B2 (ja) * 2005-12-07 2010-10-0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Hdmi出力時の解像度切換え手段
JP2007251543A (ja) * 2006-03-15 2007-09-27 Seiko Epson Corp 表示制御装置、その制御方法、情報再生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4274198B2 (ja) * 2006-05-19 2009-06-03 ソニー株式会社 映像表示装置および映像表示制御方法
JP2008011367A (ja) * 2006-06-30 2008-01-17 Sharp Corp 映像信号切換装置
CN100470315C (zh) * 2006-07-04 2009-03-18 晨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切换显示模式的液晶显示器以及其方法
US8698812B2 (en) * 2006-08-04 2014-04-15 Ati Technologies Ulc Video display mode control
US20080051642A1 (en) * 2006-08-24 2008-02-28 Hagai Krupnik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displaying in -vivo images at variable rate
US20080055318A1 (en) * 2006-08-31 2008-03-06 Glen David I J Dynamic frame rate adjustment
JP5228305B2 (ja) * 2006-09-08 2013-07-03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表示方法
US20150052253A1 (en) * 2014-09-22 2015-02-19 Weaved, Inc. Multi-server fractional subdomain dns protocol
CN101627625A (zh) * 2007-03-13 2010-01-13 索尼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发送装置、发送方法、接收装置以及接收方法
US9137497B2 (en) * 2007-04-11 2015-09-15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 and system for video stream personalization
CN101247491A (zh) * 2008-03-07 2008-08-20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通讯协议转换装置、电视机软件的在线升级系统及其方法
JP5338166B2 (ja) * 2008-07-16 2013-11-13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立体画像データ送信方法、受信装置および立体画像データ受信方法
CN101568028B (zh) * 2009-05-15 2011-11-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间协同播放移动广播电视的方法
US20110302318A1 (en) * 2010-06-04 2011-12-08 Ari Birger Anonymous re-streaming of media item of content
JP5587089B2 (ja) * 2010-07-29 2014-09-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KR101852812B1 (ko) * 2010-08-23 2018-04-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게임 애플리케이션 제공 방법 및 그 방법을 채용한 영상표시기기
CN102447856A (zh) * 2010-10-13 2012-05-09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频道切换提醒系统、信号源切换提醒系统及相关方法
US8917356B2 (en) * 2011-04-15 2014-12-23 Haier Group Corporation Play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US20150142991A1 (en) * 2011-04-21 2015-05-21 Efficiency3 Corp. Electronic hub appliances used for collecting, storing, and processing potentially massive periodic data streams indicative of real-time or other measuring parameters
CN102223581B (zh) * 2011-06-28 2013-06-12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搜索视频节目的方法及视频播放终端
CN102510541B (zh) * 2011-12-30 2014-12-17 Tcl数码科技(深圳)有限责任公司 多屏互动的音视频内容切换方法及媒体播放器
CN102663448B (zh) * 2012-03-07 2016-08-10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网络的增强现实物体识别分析方法
KR102105313B1 (ko) * 2012-06-28 2020-04-29 구글 엘엘씨 셋탑 박스에서 오디오 핑거프린트들의 시퀀스 생성
CN103577175A (zh) * 2012-08-01 2014-02-1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软件界面更换的方法及装置
US9086995B2 (en) * 2012-10-04 2015-07-21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America,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decreasing presentation latency
KR101533064B1 (ko) * 2012-11-01 2015-07-01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콘텐츠 맞춤형 인터페이스를 표시하는 모바일 디바이스 및 모바일 디바이스 사용 방법
JP5306550B2 (ja) * 2013-01-25 2013-10-02 株式会社東芝 映像解析情報送信装置、映像解析情報配信システム及び配信方法、映像視聴システム及び映像視聴方法
WO2014141425A1 (ja) * 2013-03-14 2014-09-18 株式会社 東芝 映像表示システム、ソース機器、シンク機器及び映像表示方法
CN103297852A (zh) * 2013-06-07 2013-09-11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换台速度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442294A (zh) * 2013-08-15 2013-12-11 安徽科大讯飞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视频终端及服务器端的实时节目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05025382B (zh) * 2014-04-23 2018-09-04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游戏模式自动开关的方法和装置
KR102262086B1 (ko) * 2014-05-28 2021-06-09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미지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US20170132749A1 (en) * 2014-06-12 2017-05-11 Lg Electronics Inc. Device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US9812056B2 (en) * 2014-06-24 2017-11-07 Google Inc. Display resolution negotiation
CN104333800B (zh) * 2014-07-21 2018-02-06 北京京东方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系统、显示系统的蓝牙音频播放方法及装置
CN104378688B (zh) * 2014-10-27 2018-04-06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模式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04363496A (zh) * 2014-10-28 2015-02-18 深圳市嘉乐派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机顶盒中声音系统多场景应用的实现方法
CN105007395B (zh) * 2015-07-22 2018-02-16 深圳市万姓宗祠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记录视频、影像的隐私处理方法
KR20170044868A (ko) * 2015-10-16 2017-04-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05430519B (zh) * 2015-11-20 2019-04-16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模式确定方法和装置、多模式设备
CN105892963A (zh) * 2015-11-26 2016-08-24 乐视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用于生成扩展显示标识数据edid的方法和显示设备
CN105302518A (zh) * 2015-12-01 2016-02-03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5323386A (zh) * 2015-12-03 2016-02-10 上海卓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切换手机情景模式的方法及系统
CN105578105B (zh) * 2015-12-22 2019-03-12 深圳Tcl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Hdmi版本切换方法及显示设备
EP3414911B1 (en) * 2016-02-12 2020-12-09 Nagravision S.A. Method and device for identifying a peripheral device from a digital content
EP3427475A4 (en) * 2016-03-02 2019-09-18 Lattice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LINK TRAINING IN MULTIMEDIA INTERFACES
US9892020B1 (en) * 2016-03-11 2018-02-13 Signalfx, Inc. User interface for specifying data stream processing language programs for analyzing instrumented software
CN105828012A (zh) * 2016-03-31 2016-08-03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Hdmi接口自动配置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5847728A (zh) * 2016-04-13 2016-08-1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
CN105979370B (zh) * 2016-07-01 2019-03-12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图像模式的方法及装置
CN106101836B (zh) * 2016-07-07 2019-04-16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智能电视的播放方法及装置
CN106250837B (zh) * 2016-07-27 2019-06-1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的识别方法、装置和系统
KR102575230B1 (ko) * 2016-07-29 2023-09-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원격제어장치 및 그 동작방법
CN106100904B (zh) * 2016-08-09 2019-06-18 深圳中兴网信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连接方法和设备连接系统
US10417499B2 (en) * 2016-09-21 2019-09-17 GumGum, Inc. Machine learning models for identifying sports teams depicted in image or video data
CN107959889A (zh) * 2016-10-17 2018-04-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流播放方法和装置,数据流类型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06686332B (zh) * 2016-11-17 2020-07-14 西安诺瓦星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视频显示控制方法以及edid管理方法
CN106604121A (zh) * 2016-12-26 2017-04-26 深圳Tcl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Hdmi接口兼容方法及显示装置
WO2018123248A1 (ja) * 2016-12-28 2018-07-05 ソニーネットワーク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CN108696732B (zh) * 2017-02-17 2023-04-18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头戴显示设备的分辨率调整方法及设备
US11868604B2 (en) * 2017-06-05 2024-01-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isplay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7197370A (zh) * 2017-06-22 2017-09-22 北京密境和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直播视频的场景检测方法和装置
US11475862B2 (en) * 2017-07-07 2022-10-1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election of an extended display identification data standard
CN109495761A (zh) * 2017-09-13 2019-03-19 杭州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视频切换方法及装置
US10448109B1 (en) * 2017-09-26 2019-10-15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Supplemental content determinations for varied media playback
CN108055584A (zh) * 2017-10-12 2018-05-18 Tcl海外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电视机的信号自适应显示方法、电视机及存储介质
CN108063978B (zh) * 2017-12-04 2020-10-20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视性能参数自适应的方法、电视及存储介质
CN109977731B (zh) * 2017-12-27 2021-10-29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场景的识别方法、识别设备及终端设备
KR102549888B1 (ko) * 2018-02-08 2023-07-0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일반 모드 및 가변 프레임 모드를 지원하는 표시 장치의 구동 방법, 및 표시 장치
CN108322817A (zh) * 2018-02-12 2018-07-24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音效模式切换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10728589B2 (en) * 2018-02-15 2020-07-28 Vitec, Inc. Distribution and playback of media content
CN108762707A (zh) * 2018-05-29 2018-11-06 西安万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多媒体信息采集的自适应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8924573B (zh) * 2018-06-21 2021-08-31 深圳市网心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流处理、播放方法、服务器、播放装置、系统及介质
CN108924592A (zh) * 2018-08-06 2018-11-30 青岛海信传媒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处理的方法及设备
CN109068169A (zh) * 2018-08-06 2018-12-21 青岛海信传媒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播放方法及装置
CN109168062B (zh) * 2018-08-28 2020-11-24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视频播放的展示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040739A (zh) * 2018-09-14 2018-12-18 杭州行开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2d/3d自动切换的裸眼3d播放系统及播放方法
WO2020056734A1 (en) * 2018-09-21 2020-03-26 Volkswagen (China) Investment Co., Ltd. Vehicle-mounted entertainment device, as well as switching method and switching system thereof
CN109450851B (zh) * 2018-09-30 2020-09-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设备连接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9300431B (zh) * 2018-10-22 2020-06-19 五邑大学 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全彩动态led显示屏
KR20200068884A (ko) * 2018-12-06 2020-06-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11462711A (zh) * 2019-01-18 2020-07-28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优化显示模式的显示装置及方法
CN109901901A (zh) * 2019-01-29 2019-06-18 上海华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可变帧率开机动画实现方法
CN109754762B (zh) * 2019-03-21 2020-11-13 明基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影像显示方法及影像显示系统
CN109999494A (zh) * 2019-04-24 2019-07-1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游戏操控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087006B (zh) * 2019-05-17 2022-04-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控制系统、方法及装置
KR102599365B1 (ko) * 2019-05-17 2023-11-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10457694B (zh) * 2019-07-29 2023-09-22 腾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消息提醒方法及装置、场景类型识别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12533021B (zh) * 2019-09-19 2023-04-11 Vidaa(荷兰)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1064972A (zh) * 2019-11-28 2020-04-24 湖北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ipv9的视频直播控制方法
CN111131889B (zh) * 2019-12-31 2022-11-25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场景自适应调整图像及声音的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05338B (zh) * 2020-02-27 2022-09-09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画质的切换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1526415B (zh) * 2020-04-15 2022-08-19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屏显示设备及其hdmi的切换方法
CN111586409B (zh) * 2020-05-14 2022-06-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插值帧的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918132B (zh) * 2020-07-27 2022-09-23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设备及多接口设备判断方法
CN112040305A (zh) * 2020-08-31 2020-12-04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Vrr智能切换方法、装置、智能电视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2203154A (zh) * 2020-10-10 2021-01-08 Vidaa美国公司 一种显示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71236A1 (en) * 2012-03-01 2014-03-13 Sony Corporation Transmitting apparatus, transmitting method, and receiving apparatus
US20170311031A1 (en) * 2014-11-17 2017-10-26 Sony Corporation Sending device, method of sending high dynamic range image data, receiving device, method of receiving high dynamic range image data, and program
WO2018076376A1 (zh) * 2016-10-31 2018-05-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语音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06851169A (zh) * 2017-03-14 2017-06-13 微鲸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模式切换方法、装置及显示设备
US20200234499A1 (en) * 2017-11-08 2020-07-2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media data and device therefor
US20200076133A1 (en) * 2018-08-28 2020-03-05 Sure-Fire Electrical Corporation Electric connector terminal configuration structure
CN112018103A (zh) * 2019-05-30 2020-12-01 美国亚德诺半导体公司 承受电气过应力故障条件的应用的耐高压电路架构
WO2020264409A1 (en) * 2019-06-28 2020-12-30 Dolby Laboratories Licensing Corporation Video content type metadata for high dynamic range
CN110933490A (zh) * 2019-11-20 2020-03-27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画质和音质的自动调整方法、智能电视机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柯小婉等: "移动业务拨打测试自动控制协议设计",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02219B (zh) 2023-03-24
CN114302190B (zh) 2023-07-14
CN114339339A (zh) 2022-04-12
CN114286138A (zh) 2022-04-05
CN114286138B (zh) 2023-08-18
CN114302195B (zh) 2023-04-14
WO2022152201A1 (zh) 2022-07-21
CN114302194B (zh) 2023-05-05
CN114302195A (zh) 2022-04-08
CN114286173B (zh) 2023-07-18
CN114302193A (zh) 2022-04-08
CN114302219A (zh) 2022-04-08
CN114297436A (zh) 2022-04-08
CN114339339B (zh) 2024-02-23
CN117397245A (zh) 2024-01-12
CN114302220B (zh) 2023-04-14
CN114302132A (zh) 2022-04-08
CN114302220A (zh) 2022-04-08
WO2022152202A1 (zh) 2022-07-21
CN114302193B (zh) 2022-09-30
US20230336806A1 (en) 2023-10-19
WO2022152203A1 (zh) 2022-07-21
CN114286143A (zh) 2022-04-05
CN114302190A (zh) 2022-04-08
CN114286173A (zh) 2022-04-05
CN114302196B (zh) 2023-05-05
CN114302194A (zh) 2022-04-08
CN114286143B (zh) 2023-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302195B (zh) 一种显示设备、外接设备以及播放控制方法
CN111954044B (zh) 通道切换方法和显示设备
WO2022073392A1 (zh) 图像显示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2422365A (zh) 显示设备及自动监测网络状态的方法
CN113542851A (zh) 一种菜单刷新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2203154A (zh) 一种显示设备
CN112289271B (zh) 显示设备及调光方式切换方法
CN112272331B (zh) 一种节目频道列表快速展示的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4095769B (zh) 一种应用级播放器的直播低延迟处理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2637957A (zh) 显示设备及显示设备与无线音箱的通信方法
CN111988646B (zh) 一种应用程序的用户界面显示方法和显示设备
CN113596559A (zh) 一种信息栏显示信息的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5185392A (zh) 显示设备、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3436564B (zh) 一种epos的展示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3350781B (zh) 一种显示设备及游戏模式切换方法
CN111970554B (zh) 一种图片显示方法和显示设备
CN113766164B (zh) 显示设备及信号源界面显示方法
CN114302378A (zh) 一种显示设备的蓝牙模式切换方法、显示设备及终端
CN112040287A (zh) 显示设备及视频播放方法
CN116567333A (zh) 一种显示设备及多窗口的画质显示方法
CN115884061A (zh) 一种显示设备、外接设备及音频输出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