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93767B - 顶撑及梁模板体系 - Google Patents

顶撑及梁模板体系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93767B
CN114293767B CN202210116360.2A CN202210116360A CN114293767B CN 114293767 B CN114293767 B CN 114293767B CN 202210116360 A CN202210116360 A CN 202210116360A CN 114293767 B CN114293767 B CN 1142937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late
supporting plate
plate
pressing part
ha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1636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93767A (zh
Inventor
邹得兵
彭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tow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tow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tow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tow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1636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9376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937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937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937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937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顶撑,包括顶杆、支撑板、托板、调节件及限位件。支撑板设于顶杆的顶部。托板沿顶杆的轴线方向滑动连接顶杆,托板及支撑板用于夹持模板,以沿竖直方向对模板限位。调节件连接于顶杆,并位于托板的下方,用于固定托板。限位件设于托板,用于沿水平方向对模板限位。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梁模板体系,梁模板体系包括梁模板及顶撑,托板及支撑板夹持梁模板的端部,以使顶杆支撑梁模板。上述顶撑及梁模板体系通过调节件驱动托板移动以将模板的端部夹持于托板与支撑板之间,再通过限位件对模板沿水平方向限位,最后通过顶杆支撑支撑板及模板,使得各部件结构简单、无需开孔,进而实现了提升模板安装效率的目的。

Description

顶撑及梁模板体系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领域,具体为一种顶撑及具有该顶撑的梁模板体系。
背景技术
目前铝模板梁结构通过销钉销片和锁条把铝梁与顶撑的支撑头连接成一体进而形成梁结构,但该方式存在铝梁、支撑头、锁条均需要开孔,加工复杂,且模板使用其他方式连接时,如夹具连接,该结构无法满足使用,导致梁结构安装效率低下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提升梁模板安装效率的顶撑及具有该顶撑的梁模板体系。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顶撑,包括顶杆、支撑板、托板、调节件及限位件。支撑板设于顶杆的顶部。托板沿顶杆的轴线方向滑动连接顶杆,托板及支撑板用于夹持模板,以沿竖直方向对模板限位。调节件连接于顶杆,并位于托板的下方,用于固定托板。限位件设于托板,用于沿水平方向对模板限位。限位件包括压部、把手及锁紧部,把手一端穿过托板并连接压部,压部位于托板及支撑板之间,锁紧部连接于把手位于托板下方的部分,把手用于带动压部转动至模板侧壁处,压部用于对模板的侧壁施压以对模板限位,锁紧部用于固定把手。压部具有第一弯折板及第二弯折板,第一弯折板水平连接于把手,第二弯折板垂直于第一弯折板,第二弯折板用于插入模板侧壁的凹槽内并下压模板侧壁至托板,以对模板限位。支撑板的下表面设有上止挡部,托板的上表面设有下止挡部,上止挡部及下止挡部用于对模板限位。
上述顶撑通过调节件驱动托板移动以将模板的端部夹持于托板与支撑板之间,再通过限位件对模板沿水平方向限位,最后通过顶杆固定支撑板及模板,使得各部件结构简单、无需开孔,进而实现了提升模板安装效率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压部朝上止挡部及下止挡部方向对模板的侧壁施压,以使压部及上止挡部或下止挡部夹持模板侧壁。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止挡部及下止挡部为三角片,一直角边固定于支撑板或托板,另一直角边竖直对齐设置用以接触模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节件螺纹连接顶杆,锁紧部螺纹连接把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托板及支撑板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上止挡部、下止挡部及限位件,以固定两个模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托板设有挡块,挡块用于止挡压部转动,以限制压部的转动角度,且压部接触挡块后,压部脱离模板侧壁。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梁模板体系,梁模板体系包括梁模板及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顶撑,托板及支撑板夹持梁模板的端部,以使顶杆支撑梁模板。上述梁模板体系通过上述各实施例中的顶撑可以轻易固定两个梁模板,从而提升了梁的搭建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顶撑及模板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顶撑的立体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压部松开模板的立体图。
图4为图3中压部压紧模板的立体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压部压紧模板的侧视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支撑板与顶杆的分解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梁模板体系的立体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顶撑 100
模板 200
凹槽 210
顶杆 100a
插孔 100b
支撑板 10
上止挡部 11
连接筒 12
穿孔 12a
托板 20
下止挡部 21
挡块 22
调节件 30
限位件 40
压部 41
第一弯折板 41a
第二弯折板 41b
把手 42
梁模板体系 300
梁模板 310
楼面模板 3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顶撑,包括顶杆、支撑板、托板、调节件及限位件。支撑板设于顶杆的顶部。托板沿顶杆的轴线方向滑动连接顶杆,托板及支撑板用于夹持模板,以沿竖直方向对模板限位。调节件连接于顶杆,并位于托板的下方,用于固定托板。限位件设于托板,用于沿水平方向对模板限位。
上述顶撑通过调节件驱动托板移动以将模板的端部夹持于托板与支撑板之间,再通过限位件对模板沿水平方向限位,最后通过顶杆支撑支撑板及模板,使得各部件结构简单、无需开孔,进而实现了提升模板安装效率的目的。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梁模板体系,梁模板体系包括梁模板及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顶撑,托板及支撑板夹持梁模板的端部,以使顶杆支撑梁模板。上述梁模板体系通过上述各实施例中的顶撑可以轻易固定两个梁模板,从而提升了梁的搭建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阅图1,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顶撑100,用于支撑模板200以浇筑形成天花板。顶撑100包括顶杆100a、支撑板10、托板20、调节件30及限位件40。顶杆100a竖直设置于地面。支撑板10水平设置,并设于顶杆100a的顶部。托板20沿顶杆100a的轴线方向(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顶杆100a,即顶杆100a穿过托板20。待固定的模板200置于支撑板10和托板20之间。托板20向上移动后,能够承载模板200的底部并将模板200向上托起,直至支撑板10和托板20夹持住模板200,进而固定住模板200,即沿竖直方向对模板200进行限位。调节件30连接于顶杆100a,并位于托板20的下方。调节件30通过调节自身相对顶杆100a的位置来托住托板20,进而固定托板20的位置,使得支撑板10和托板20能够稳定夹住模板200。限位件40设于托板20上,用于沿水平方向对模板200限位,防止模板200因受外力作用而脱离支撑板10和托板20。
请参阅图2,作为示范性举例,顶杆100a呈柱状,支撑板10及托板20均为矩形平板,且托板20的面积大于支撑板10的面积以更稳定地支撑模板200,支撑板10与模板200的板面共同形成楼面以浇筑混凝土,其中由于支撑板10的面积相对模板200总面积较小,故支撑板10相对模板200板面凸出的厚度可以忽略不计,不影响混凝土的浇筑。另外,调节件30同轴螺纹连接顶杆100a,通过扭转调节件30以改变调节件30的高度,调节件30上升扭紧后用以固定托板20进而使支撑板10和托板20夹紧模板200,调节件30下降用于松开托板20以便拆卸模板200。模板200可以是构成梁的梁模板,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模板。
在使用时,多个顶撑100间隔矩阵排列,每两个顶撑100之间固定一个或几个相连的模板200,进而形成梁骨架以固定楼面模板,从而浇筑天花板面。在混凝土浇筑后水平结构满足拆模条件时,松卸限位件40及调节件30以拆除模板200,此时顶杆100a及支撑板10仍支撑混凝土,等混凝土完全凝固达到结构强度后再拆除顶撑100,以此实现早拆。
可以理解的是,顶撑100仅需要通过扭紧调节件30及限位件40,将模板200夹在支撑板10及托板20之间,即可固定模板200,而无需对各部件进行打孔作业,提升了便捷性及效率,同时,顶撑100还能够通过限位件40提升模板200的稳定性,解决了传统的扁担梁结构稳定性差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板10的下表面设有上止挡部11,并且托板20的上表面设有下止挡部21。上止挡部11及下止挡部21用于对模板200限位,限制模板200与顶杆100a之间的距离,使得模板200伸入支撑板10及托板20内的深度为定值。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上止挡部11及下止挡部21为三角片,其中一个直角边通过焊接固定于支撑板10或托板20,另一直角边沿竖直方向对齐设置用以止挡模板200。其中,上止挡部11及下止挡部21通过自身呈三角片状的结构能够以最小的重量来承受足够大的力,进而起到减轻支撑板10及托板20重量的作用,并且能够承受模板200施加的外力。
请参阅图3及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件40包括压部41、把手42及锁紧部(图未示)。把手42顶端穿过托板20并连接压部41,底端位于托板20下方以便操控把手42转动,进而带动压部41转动。压部41位于托板20及支撑板10之间。锁紧部连接于把手42位于托板20下方的部分。把手42用于带动压部41转动至模板200侧壁处,而压部41用于对模板200的侧壁施压以对模板200限位。锁紧部用于固定把手42的角度及位置。作为示范性举例,锁紧部为螺母,同轴螺纹连接于把手42,通过扭紧锁紧部以使把手42对压部41朝下施力,进而增大压部41与模板200或托板20的接触摩擦力,从而固定压部41。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压部41呈板状,转动至接触模板200侧壁后,能够朝上止挡部11及下止挡部21方向对模板200的侧壁施压,以使压部41及上止挡部11或下止挡部21夹持模板200侧壁,进而在水平方向固定模板200。使用时,先将模板接触至上止挡部11及下止挡部21,再扭动把手42,直至压部41转动至接触模板200侧壁后,扭紧锁紧部,使得把手42带动压部41下移,直至压部41紧贴托板20上以增大摩擦,进而锁紧压部41,使得压部41及上止挡部11或下止挡部21夹持模板200,从而固定模板200。具体地,压部41具有一倒角面41a,压部41转动后,倒角面41a能够恰好完全贴合模板200的侧壁并用以压紧模板200的侧壁。
请参阅图5,在其他实施例中,压部41具有第一弯折板41a及第二弯折板41b。第一弯折板41a水平连接于把手42。第二弯折板41b垂直于第一弯折板41a。第二弯折板41b用于插入模板200侧壁的凹槽210内,并在锁紧部扭紧后下压凹槽210的槽壁,以将模板200压紧至托板20上,进而对模板200在水平方向限位。使用时,扭动并抽动把手42,直至第二弯折板41b插入凹槽210内,接着扭紧锁紧部,使得压部41下压模板200至托板20上,进而固定模板200,且第二弯折板41b能够通过凹槽210的槽壁限制模板200的水平移动。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压部41也可以是凸轮结构。另外,在安装时,先将模板200的侧壁安置于压部41与下止挡部21之间的位置,再扭动限位件40驱动托板20上升直至夹住模板200,最后再扭动把手42,以带动压部41压紧模板200的侧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托板20及支撑板10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上止挡部11、下止挡部21及限位件40,以在相对两侧固定两个模板200,进而形成长梁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托板20及支撑板10的四周也可以固定四个模板200,以沿相垂直的两个方向形成两个长梁结构。
请参阅图3及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托板20的上表面还设有挡块22。挡块22用于止挡压部41转动,以限制压部41的转动角度,且压部41接触挡块22后,压部41位于脱离模板200侧壁的位置,以便拆卸模板200。
请参阅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板10底部具有连接筒12,连接筒12具有对齐的穿孔12a。顶杆100a顶部具有对齐的插孔100b。顶杆100a能够同轴插入连接筒12内,同时穿孔12a能够对齐插孔100b用以插入定位销,进而连接支撑板10及顶杆100a。
请参阅图7,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梁模板体系300。梁模板体系300包括梁模板310及顶撑100。托板20及支撑板10用于夹持梁模板310的端部。顶杆100a支撑梁模板310,以形成梁结构。梁模板310的侧壁用于连接其他楼面模板320以形成天花板面。
综上所述,上述顶撑100及梁模板体系300通过调节件30驱动托板20移动以将模板200的端部夹持于托板20与支撑板10之间,再通过限位件40对模板200沿水平方向限位,最后通过顶杆100a撑起支撑板10及模板200,使得各部件结构简单、无需开孔,进而实现了提升模板安装效率的目的。
另外,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申请,而并非用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定,只要在本申请的实质精神范围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申请的公开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顶撑,其特征在于,包括:
顶杆;
支撑板,设于所述顶杆的顶部;
托板,滑动设置在所述顶杆上并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下方;
调节件,连接于所述顶杆,并位于所述托板的下方,所述调节件通过驱动所述托板朝向所述支撑板移动,而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托板沿竖直方向夹持模板;
限位件,设于所述托板上,用于沿水平方向对所述模板限位;所述限位件包括压部、把手及锁紧部,所述把手一端穿过所述托板并连接所述压部,所述压部位于所述托板及所述支撑板之间,所述锁紧部连接于所述把手位于所述托板下方的部分,所述把手用于带动所述压部转动至所述模板侧壁处,所述锁紧部用于固定所述把手,所述压部能够抵挡所述模板沿水平方向远离所述顶杆移动;
所述压部具有第一弯折板及第二弯折板,所述第一弯折板水平连接于所述把手,所述第二弯折板垂直于所述第一弯折板,所述第二弯折板用于插入所述模板侧壁的凹槽内并下压所述模板侧壁至所述托板,以对所述模板限位;
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设有上止挡部,所述托板的上表面设有下止挡部,所述上止挡部及所述下止挡部用于抵挡所述模板沿水平方向朝向所述顶杆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撑,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部朝所述上止挡部及所述下止挡部方向对所述模板的侧壁施压,以使所述压部及所述上止挡部或所述下止挡部夹持所述模板侧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撑,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止挡部及所述下止挡部为三角片状结构,所述上止挡部及所述下止挡部的一直角边固定于所述支撑板或所述托板,另一直角边竖直对齐设置并用以接触所述模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撑,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包括连接筒,所述支撑板通过所述连接筒套接在所述顶杆的顶部,所述调节件螺纹连接所述连接筒。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撑,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及所述支撑板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所述上止挡部、所述下止挡部及所述限位件,以固定两个所述模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撑,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设有挡块,所述挡块用于止挡所述压部的转动角度,且所述压部接触所述挡块后,所述压部脱离所述模板。
7.一种梁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梁模板体系包括梁模板及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顶撑,所述托板及所述支撑板夹持所述梁模板的端部,以使所述顶杆支撑所述梁模板。
CN202210116360.2A 2022-02-07 2022-02-07 顶撑及梁模板体系 Active CN1142937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16360.2A CN114293767B (zh) 2022-02-07 2022-02-07 顶撑及梁模板体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16360.2A CN114293767B (zh) 2022-02-07 2022-02-07 顶撑及梁模板体系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93767A CN114293767A (zh) 2022-04-08
CN114293767B true CN114293767B (zh) 2023-07-18

Family

ID=809768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16360.2A Active CN114293767B (zh) 2022-02-07 2022-02-07 顶撑及梁模板体系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93767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7036368A1 (de) * 2007-07-31 2009-02-05 Paschal-Werk G. Maier Gmbh Deckenschalung mit Unterstützungsmitteln für Schaltafeln
CN107989364B (zh) * 2018-01-16 2024-04-16 广州市快易模板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梁的条状快拆支撑体系
CN209293414U (zh) * 2018-12-28 2019-08-23 中信国安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早拆式托撑
KR102039732B1 (ko) * 2019-03-11 2019-11-01 (주)장원피앤에이치 보 거푸집 지지장치
CN212897749U (zh) * 2020-08-05 2021-04-06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建筑加固辅助工具
CN214402765U (zh) * 2020-12-31 2021-10-15 陕西创宜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铝模板支撑结构
CN113331818A (zh) * 2021-07-16 2021-09-03 曹鑫 磁共振检查辅助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93767A (zh) 2022-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2332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anging together concrete forms
CN114293767B (zh) 顶撑及梁模板体系
CN210263912U (zh) 一种楼承板连接件
KR101738344B1 (ko) 헬리포트
KR20170113028A (ko) 헬리포트
JP2018105109A (ja) 固定具及び固定装置
CN211518968U (zh) 一种基座调节组件、机架以及喷墨机
CN215859079U (zh) 建筑用的梁夹持装置
CN210975545U (zh) 一种用于连接桥面板和分配梁的装置
CN210164223U (zh) 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固定装置
CN210342720U (zh) 用于建筑模块的运输支腿和建筑模块装置
CN211850036U (zh) 一种移动式檩托结构
CN109914819B (zh) 用于建筑模块的运输支腿和建筑模块装置
CN210315967U (zh) 预制件安装结构
KR20150004105U (ko) 거푸집 패널 및 거푸집 시스템
CN107857186B (zh) 一种桁架支架
CN219491696U (zh) 一种铝木组合模板支撑结构
CN112591664A (zh) 一种模具安装维护用起吊装置
CN220666930U (zh) 一种柱模板用加固装置
CN220433934U (zh) 一种钢结构梁夹持式连墙件装置
CN212583230U (zh) 模板框架
CN214560033U (zh) 一种新型木工固定夹紧器
KR20150000307U (ko) 크레인 앵커링용 웨지
CN217172989U (zh) 一种单侧覆板木剪力墙吊装夹具
CN214575018U (zh) 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