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31818A - 磁共振检查辅助装置 - Google Patents

磁共振检查辅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31818A
CN113331818A CN202110807688.4A CN202110807688A CN113331818A CN 113331818 A CN113331818 A CN 113331818A CN 202110807688 A CN202110807688 A CN 202110807688A CN 113331818 A CN113331818 A CN 1133318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magnetic resonance
supporting plate
patient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0768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鑫
耿道颖
张军
于泽宽
吕锟
罗啸
印旭阳
冯喆
唐烨
潘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080768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31818A/zh
Publication of CN1133318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31818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5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diagnosis by means of electric currents or magnetic fields; Measuring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waves 
    • A61B5/055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diagnosis by means of electric currents or magnetic fields; Measuring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waves  involving electronic [EMR] or nuclear [NMR] magnetic resonance, e.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0Means for positioning the patient in relation to the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 A61B5/704Tabl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磁共振检查辅助装置,其包括:支撑台、工作台、磁共振仪、滑槽、输送板、支撑板、定位器、位移感应器、插槽、托板、缓冲垫、防滑垫、凹槽、支撑垫、上绑带、下绑带、锁扣、间隙、固定板、微型电机、转动板、限位块、导向杆、第一液压缸、围栏、护栏、活动套、支撑杆、套板、滚轮、活动杆、第二液压缸、横梁和滑轮。本申请的有益之处在于采用托板进行患者的支撑,能够通过检查辅助装置进行患者的转运,通过可升降的支撑板能够进行高度调节,方便行动不便的患者躺卧,也能避免造成患者二次伤害的问题,在转运过程中还能通过围栏进行保护,在进行检查时能够实现患者的稳定移动,实现患者稳定放置在磁共振设备上。

Description

磁共振检查辅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共振检查辅助装置,具体涉及磁共振检查辅助装置,属于磁共振检查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磁共振指的是自旋磁共振现象,其意义上较广,包含核磁共振、电子顺磁共振或称电子自旋共振,此外,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说的磁共振,是指磁共振成像,其是利用核磁共振现象制成的一类用于医学检查的成像设备,磁共振成像技术由于其无辐射、分辨率高等优点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医学与医学研究。一些先进的设备制造商与研究人员一起,不断优化磁共振扫描仪的性能、开发新的组件。例如:德国西门子公司的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具有神经成像组件、血管成像组件、心脏成像组件、体部成像组件、肿瘤程序组件、骨关节及儿童成像组件等,其具有高分辨率、磁场均匀、扫描速度快、噪声相对较小、多方位成像等优点,具有不同磁性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出现不同的磁共振,其共性表现在基本原理可以统一地唯象描述,而特性则表现在各种共振有其产生的特定条件和不同的微观机制。
在专利文献“CN201611071317.X磁共振检查辅助装置”中,其由于转运病床及安装在转运病床上的所有部件均为非金属材料制成,因此具有防磁效果,有效避免在磁共振机房内被强磁影响,但磁共振检查用的辅助装置转运患者不便,在将病人转移到磁共振装置上时容易造成患者的二次伤害,且针对不同患者难以实现患者的保护,可能在检查过程中出现摔落问题,影响患者的安全型,患者通过辅助装置进行转运时,也难以进行顺利躺卧,影响患者的不便,尤其是行动不便的患者使用时,会造成医护人员工作量的增加。现在尚没有一种结构合理可靠且具有移动方便以及提高患者安全性能的磁共振检查辅助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采用托板进行患者的支撑,通过支撑板的移动实现患者的转运,在移动后能够使托板顺利放置在磁共振装置上,方便患者的快速检查,同时方便医护人员的操作,尽可能避免患者检查过程中出现二次受伤的问题,进行转运患者时,能够实现支撑板与磁共振设备的准确定位,使托板能够稳定放置在磁共振设备上。
更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在进行患者检查时,能够方便快速地实现托板与支撑板之间的分离,有利于将患者放置在支撑台上,能够在患者转运过程中始终保持患者处于躺卧状态,无需患者的重复起身和躺卧,给患者带来便利性。
进一步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在辅助装置进行患者转运后,能够方便将支撑板移开,方便进行磁共振的检查,同时能够对患者进行束缚,可避免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出现摔落问题,转运过程中也能进行患者保护,提高辅助装置的安全性能,采用可升降的辅助装置方便患者躺卧,同时围栏可进行收起,方便患者的搬运,适用于行动不便的患者使用。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了磁共振检查辅助装置,包括:支撑台、支撑板、托板、固定板、围栏和套板;其中,所述支撑台顶部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内部与托板嵌合连接,所述支撑板顶端水平分布有固定板,所述支撑板侧端与围栏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底部设有竖直分布的套板,所述套板位于所述工作台两侧;所述固定板通过第一液压缸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两端分别与微型电机以及导向杆固定连接,所述微型电机输出端与转动板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底端设有或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支撑板为U形结构,所述支撑板内部与托板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板和所述托板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转动板位于间隙内部,所述托板侧壁开设有凹槽,所述转动板与凹槽内部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块与凹槽内部嵌合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台与工作台顶部固定安装,所述工作台一侧固定安装有磁共振仪,所述工作台外壁开设有两个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对称分布,所述支撑台表面设有输送板以使患者移动至磁共振仪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宽度大于支撑台宽度,所述支撑板内壁固定连接有四个定位器,四个所述定位器分别位于支撑板四周,所述支撑板侧端与位移感应器固定连接,所述位移感应器对应有磁共振仪,所述支撑板边缘开设有四个插槽,每两个所述插槽对称分布至支撑板两侧,所述支撑板两端设有凸起以使托板限位在支撑板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托板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缓冲垫以及防滑垫,所述托板厚度大于缓冲垫和防滑垫的厚度,所述防滑垫与输送板表面贴合连接,所述托板宽度小于输送板宽度,所述托板由硬质塑料组成,所述托板两侧均匀开设有四个凹槽,每两个所述凹槽对称分布,每个所述凹槽都为弧形结构,所述凹槽厚度大于转动板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托板表面与支撑垫嵌合固定,所述托板表面分别与上绑带以及下绑带固定连接,所述下绑带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上绑带和下绑带都通过锁扣卡接固定,所述托板四周均对应有定位器。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的数量为四个,每两个所述固定板对称分布并位于支撑板两侧,所述支撑板底端与第一液压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液压缸伸缩端与支撑板贯穿插接,所述第一液压缸位于微型电机和导向杆之间,所述微型电机和导向杆分别位于固定板两侧,所述导向杆与支撑板边缘贯穿插接。
进一步地,所述微型电机输出端与固定板内部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底端设有L形结构的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与凹槽内部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两侧分别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围栏,所述围栏内部固定安装有护栏,所述护栏底部设有固定板,所述围栏两端均与活动套转动套接,所述活动套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为L形结构,所述支撑杆与插槽内部活动插接。
进一步地,所述套板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套板底端均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套板内部与第二液压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液压缸端部与活动杆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与套板内部活动套接,所述活动杆与支撑板底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套板分别位于支撑板底端四周,位于同侧的两个所述套板通过横梁固定连接,所述横梁侧壁与滑轮转动连接,所述滑轮与滑槽内部滑动连接。
本申请的有益之处在于: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可靠且具有移动方便以及提高患者安全性能的磁共振检查辅助装置,其采用托板进行患者的支撑,能够通过检查辅助装置进行患者的转运,通过可升降的支撑板能够进行高度调节,同时可转动的围栏方便进行折叠,方便行动不便的患者躺卧,有利于减轻医护人员工作量,也能避免造成患者二次伤害的问题,在转运过程中还能通过围栏进行保护,避免患者出现摔落问题,在进行检查时能够实现患者的稳定移动,实现患者稳定放置在磁共振设备上,并且支撑板与托板分离方便,方便患者快速检查,有利于提高磁共振检查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磁共振检查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实施例中托板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实施例中支撑板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支撑板和围栏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支撑板和固定板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2所示实施例中托板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2所示实施例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3所示实施例中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2所示实施例中套板处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100、磁共振检查辅助装置,101、支撑台,1011、工作台,1012、磁共振仪,1013、滑槽,1014、输送板,102、支撑板,1021、定位器,1022、位移感应器,1023、插槽,103、托板,1031、缓冲垫,1032、防滑垫,1033、凹槽,1034、支撑垫,1035、上绑带,1036、下绑带,1037、锁扣,1038、间隙,104、固定板,1041、微型电机,1042、转动板,1043、限位块,1044、导向杆,1045、第一液压缸,105、围栏,1051、护栏,1052、活动套,1053、支撑杆,106、套板,1061、滚轮,1062、活动杆,1063、第二液压缸,1064、横梁,1065、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参照图1至图10,磁共振检查辅助装置100包括:支撑台101、支撑板102、托板103、固定板104、围栏105和套板106;
参照图1至图4以及图9,作为具体方案,其中,支撑台101顶部设有支撑板102,支撑板102用于对托板103进行限位,使托板103能够在支撑板102内部进行移动,支撑板102内部与托板103嵌合连接,支撑板102顶端水平分布有固定板104,支撑板102侧端与围栏105转动连接,支撑板102底部设有竖直分布的套板106,套板106位于工作台1011两侧,工作台1011用于支撑台101的支撑固定,使患者能够在支撑台101上移动至磁共振仪1012内部;
参照图1至图4、图6以及图8至图9,作为优选方案,固定板104通过第一液压缸1045与支撑板102固定连接,第一液压缸1045用于实现固定板104的竖向移动,通过固定板104带动托板103进行升降,能够实现托板103放置在输送板1014上,固定板104两端分别与微型电机1041以及导向杆1044固定连接,导向杆1044用于实现固定板104的稳定移动,提高固定板104移动时的稳定性,微型电机1041输出端与转动板1042固定连接,转动板1042用于移动至凹槽1033内部,实现支撑板102和托板103之间的连接,方便在升降过程中进行托板103的移动,转动杆底端设有或连接有限位块1043,支撑板102为U形结构,支撑板102内部与托板103滑动连接,支撑板102和托板103之间形成有间隙1038,间隙1038用于转动板1042的移动,能够使转动板1042移动至凹槽1033一侧,并通过转动板1042转动至凹槽1033内部,方便转动板1042与托板103之间的连接,转动板1042位于间隙1038内部,托板103侧壁开设有凹槽1033,转动板1042与凹槽1033内部滑动连接,限位块1043与凹槽1033内部嵌合卡接,凹槽1033可实现转动板1042的移动,转动板1042的底部水平端能够旋转至凹槽1033内部,通过设置的限位块1043与凹槽1033内部嵌合固定,实现托板103的稳定限位,提高托板103移动时的稳定性。
参照图3至图4以及图9,采用这样的方案,支撑台101与工作台1011顶部固定安装,工作台1011一侧固定安装有磁共振仪1012,工作台1011外壁开设有两个滑槽1013,两个滑槽1013对称分布,支撑台101表面设有输送板1014以使患者移动至磁共振仪1012内部,支撑台101通过工作台1011进行支撑,通过输送板1014的传动将患者移动至磁共振仪1012内部,进而方便进行磁共振检查,输送板1014能够同时带动托板103进行移动,提高磁共振检查效率。
参照图1至图6以及图9,作为具体方案,支撑板102宽度大于支撑台101宽度,支撑板102内壁固定连接有四个定位器1021,四个定位器1021分别位于支撑板102四周,支撑板102侧端与位移感应器1022固定连接,位移感应器1022对应有磁共振仪1012,支撑板102边缘开设有四个插槽1023,每两个插槽1023对称分布至支撑板102两侧,支撑板102两端设有凸起以使托板103限位在支撑板102内部,托板103被限位在支撑板102内部,使托板103只能在支撑板102内部竖向移动,支撑板102用于实现托板103的移动,通过托板103进行患者的支撑,利用支撑板102的移动将患者转运至输送板1014顶部,进而将患者和托板103仪器放置在输送板1014表面,在转运完成后,支撑板102移开能够避免影响检测效果,在检测完成需要转运病人时,通过将支撑板102移动至支撑台101处,此时通过定位器1021对托板103的四周进行定位,同时通过位移感应器1022能够感应支撑板102与磁共振仪1012之间的距离,可避免出现移动过度而造成磁共振仪1012出现损坏问题,当定位完成后,能够使转动板1042准确移动至凹槽1033处。
参照图1至图4以及图7,作为具体方案,托板103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缓冲垫1031以及防滑垫1032,托板103厚度大于缓冲垫1031和防滑垫1032的厚度,防滑垫1032与输送板1014表面贴合连接,托板103宽度小于输送板1014宽度,托板103由硬质塑料组成,托板103两侧均匀开设有四个凹槽1033,每两个凹槽1033对称分布,每个凹槽1033都为弧形结构,凹槽1033厚度大于转动板1042的厚度,缓冲垫1031用于提高患者支撑时的舒适性,设置有防滑垫1032能够提高托板103与输送板1014之间的摩擦,可避免托板103出现偏移问题,托板103采用硬质塑料支撑,能够与输送板1014移动移动至磁共振仪1012内部,不会影响磁共振检查的准确性,转动板1042和限位块1043能够转动至凹槽1033内部,再通过转动板1042移动使限位块1043嵌合在凹槽1033内部,实现托板103的稳定限位。
参照图7,作为扩展方案,托板103表面与支撑垫1034嵌合固定,托板103表面分别与上绑带1035以及下绑带1036固定连接,下绑带1036的数量为两个,上绑带1035和下绑带1036都通过锁扣1037卡接固定,托板103四周均对应有定位器1021,上绑带1035和下绑带1036能够对患者驱替和腿部进行限位,通过锁扣1037进行连接后能够对患者进行限位,在磁共振检查时能够避免患者出现乱动问题,有利于磁共振检查的顺利进行,定位器1021用于支撑板102与托板103之间位置的确定,方便在转运患者后进行支撑板102的定位,方便通过转动杆的上升实现托板103的移动。
参照图1至图4、图6以及图9,作为具体方案,固定板104的数量为四个,每两个固定板104对称分布并位于支撑板102两侧,支撑板102底端与第一液压缸1045固定连接,第一液压缸1045伸缩端与支撑板102贯穿插接,第一液压缸1045位于微型电机1041和导向杆1044之间,微型电机1041和导向杆1044分别位于固定板104两侧,导向杆1044与支撑板102边缘贯穿插接,固定板104用于和第一液压缸1045进行连接,通过第一液压缸1045的伸缩带动固定板104升降,固定板104带动导向杆1044同时移动,使固定板104能够稳定移动,同时固定板104能够带动微型电机1041和转动板1042同时升降,在升降时转动板1042转动至间隙1038内部,使转动板1042的底端到达凹槽1033处时,再通过微型电机1041带动转动板1042转动至凹槽1033内部,此时通过第一液压缸1045的伸长带动转动板1042抵住凹槽1033内部,进而带动托板103同时上升。
参照图2至图4、图6以及图8至图9,作为扩展方案,微型电机1041输出端与固定板104内部转动连接,固定板104底端设有L形结构的转动板1042,转动板1042与凹槽1033内部转动连接,微型电机1041能够带动转动板1042旋转,在转动板1042转动90度后能够进行托板103的托举,方便通过支撑板102带动托板103进行移动,同时在托板103和支撑板102之间设置间隙1038能够实现转动板1042的上下移动。
参照图1至图5和图9,采用这样的方案,支撑板102两侧分别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围栏105,围栏105内部固定安装有护栏1051,护栏1051底部设有固定板104,围栏105两端均与活动套1052转动套接,活动套1052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053,支撑杆1053为L形结构,支撑杆1053与插槽1023内部活动插接,围栏105用于对支撑板102两侧进行保护,通过护栏1051和围栏105能够避免患者转运时出现摔落问题,提高检查辅助装置的安全性,同时围栏105能够转动至与支撑板102重合,方便患者的转运,避免造成患者的二次伤害,在将围栏105转动至竖直位置时,通过旋转支撑杆1053,使支撑杆1053带动活动套1052在围栏105两侧转动,使支撑杆1053的一端移动至插槽1023内部,进而对围栏105进行限位固定,能够实现围栏105的快速固定,也方便对围栏105进行快速收纳,提高辅助装置的实用性。
参照图1至图2、图4以及图10,作为具体方案,套板106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套板106底端均转动连接有滚轮1061,套板106内部与第二液压缸1063固定连接,第二液压缸1063端部与活动杆1062固定连接,活动杆1062与套板106内部活动套1052接,活动杆1062与支撑板102底端固定连接,套板106用于实现活动杆1062的移动,通过内部的第二液压缸1063带动活动杆1062在套板106内部伸缩,进而带动支撑板102进行高度调节,方便行动不便的患者进行躺卧时方便操作,有效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同时能够通过第二液压缸1063的伸长带动支撑板102移动至支撑台101顶部,方便进行患者的转运。
参照图1至图2、图4以及图10,作为扩展方案,套板106分别位于支撑板102底端四周,位于同侧的两个套板106通过横梁1064固定连接,横梁1064侧壁与滑轮1065转动连接,滑轮1065与滑槽1013内部滑动连接,横梁1064能够实现套板106连接的稳定性,同时在横梁1064内侧安装滑轮1065,能够使滑轮1065在滑槽1013内部移动,能够实现支撑板102的稳定移动,实现托板103与输送板1014的定位准确,方便进行托板103的升降。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在使用时,整个磁共振检查辅助装置100采用支撑板102和托板103的配合进行患者磁共振检查的辅助转运,通过套板106和活动杆1062的配合能够实现检查辅助装置的升降,能够在患者躺卧时降低托板103的高度,不仅方便医护人员的操作,也能避免造成患者二次手上的问题,在患者躺卧时,通过转动活动套1052和支撑杆1053,使支撑杆1053转动至与围栏105同一水平线上后,转动围栏105使其与支撑板102表面贴合,此时方便进行患者躺卧,在躺卧完成后,将围栏105重新转动至竖直位置,将支撑杆1053底端转动至插槽1023内部后,实现围栏105的限位,进而方便对患者进行保护,可避免患者转运过程中出现摔落问题,提高检查辅助装置的安全性,通过套板106内部的第二液压缸1063将支撑板102上升至支撑台101顶部,再推动支撑板102移动,通过套板106底部的滚轮1061进行检查辅助装置的移动,使其移动至支撑台101两侧,此时托板103移动至输送板1014顶部,横梁1064可实现套板106之间的稳定固定,同时横梁1064上的滑轮1065在滑槽1013内部移动,实现托板103的稳定移动,当支撑板102移动至磁共振仪1012一侧时,通过位移感应器1022感应支撑板102和磁共振仪1012之间的距离,方便准确把握支撑板102的位置,通过第一液压缸1045的缩短带动固定板104移动,进而带动托板103移动至输送板1014表面,通过防滑垫1032提高接触的摩擦力,避免出现偏移问题,通过微型电机1041带动转动板1042底端从凹槽1033内部移出后,实现支撑板102和托板103之间的分离,在需要与托板103连接时,通过固定板104的竖向移动带动转动板1042在间隙1038内部移动,转动板1042底端移动至与凹槽1033对应时,通过微型电机1041带动转动板1042转动,使转动板1042的底端移动至凹槽1033内部,再通过第一液压缸1045的伸长带动转动板1042向上移动,转动板1042底部的限位块1043嵌合在凹槽1033内部,并带动托板103进行移动,实现支撑板102与托板103之间的连接,托板103表面设置缓冲垫1031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性,对于易动患者使用时,能够通过上绑带1035和下绑带1036分别对身体和腿部进行固定,通过锁扣1037的卡接进行患者的固定,能够避免患者乱动而造成磁共振检查无法顺利进行的问题,设置有支撑垫1034能够实现患者头部的支撑,进行移动辅助装置时,支撑板102能够带动托板103上的患者进行移动,提高磁共振检查效率。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磁共振检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共振检查辅助装置包括:支撑台、支撑板、托板、固定板、围栏和套板;
其中,所述支撑台顶部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内部与托板嵌合连接,所述支撑板顶端水平分布有固定板,所述支撑板侧端与围栏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底部设有竖直分布的套板,所述套板位于所述工作台两侧;
所述固定板通过第一液压缸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两端分别与微型电机以及导向杆固定连接,所述微型电机输出端与转动板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底端设有或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支撑板为U形结构,所述支撑板内部与托板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板和所述托板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转动板位于间隙内部,所述托板侧壁开设有凹槽,所述转动板与凹槽内部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块与凹槽内部嵌合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检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与工作台顶部固定安装,所述工作台一侧固定安装有磁共振仪,所述工作台外壁开设有两个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对称分布,所述支撑台表面设有输送板以使患者移动至磁共振仪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检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宽度大于支撑台宽度,所述支撑板内壁固定连接有四个定位器,四个所述定位器分别位于支撑板四周,所述支撑板侧端与位移感应器固定连接,所述位移感应器对应有磁共振仪,所述支撑板边缘开设有四个插槽,每两个所述插槽对称分布至支撑板两侧,所述支撑板两端设有凸起以使托板限位在支撑板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检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缓冲垫以及防滑垫,所述托板厚度大于缓冲垫和防滑垫的厚度,所述防滑垫与输送板表面贴合连接,所述托板宽度小于输送板宽度,所述托板由硬质塑料组成,所述托板两侧均匀开设有四个凹槽,每两个所述凹槽对称分布,每个所述凹槽都为弧形结构,所述凹槽厚度大于转动板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检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表面与支撑垫嵌合固定,所述托板表面分别与上绑带以及下绑带固定连接,所述下绑带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上绑带和下绑带都通过锁扣卡接固定,所述托板四周均对应有定位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检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的数量为四个,每两个所述固定板对称分布并位于支撑板两侧,所述支撑板底端与第一液压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液压缸伸缩端与支撑板贯穿插接,所述第一液压缸位于微型电机和导向杆之间,所述微型电机和导向杆分别位于固定板两侧,所述导向杆与支撑板边缘贯穿插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检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电机输出端与固定板内部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底端设有L形结构的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与凹槽内部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检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两侧分别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围栏,所述围栏内部固定安装有护栏,所述护栏底部设有固定板,所述围栏两端均与活动套转动套接,所述活动套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为L形结构,所述支撑杆与插槽内部活动插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检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板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套板底端均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套板内部与第二液压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液压缸端部与活动杆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与套板内部活动套接,所述活动杆与支撑板底端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检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板分别位于支撑板底端四周,位于同侧的两个所述套板通过横梁固定连接,所述横梁侧壁与滑轮转动连接,所述滑轮与滑槽内部滑动连接。
CN202110807688.4A 2021-07-16 2021-07-16 磁共振检查辅助装置 Withdrawn CN1133318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07688.4A CN113331818A (zh) 2021-07-16 2021-07-16 磁共振检查辅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07688.4A CN113331818A (zh) 2021-07-16 2021-07-16 磁共振检查辅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31818A true CN113331818A (zh) 2021-09-03

Family

ID=774799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07688.4A Withdrawn CN113331818A (zh) 2021-07-16 2021-07-16 磁共振检查辅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3181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93767A (zh) * 2022-02-07 2022-04-08 晟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顶撑及梁模板体系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93767A (zh) * 2022-02-07 2022-04-08 晟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顶撑及梁模板体系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28672B2 (en) Patient positioning and transport system
US3049726A (en) Mobile body lift
EP1448095B1 (en) Medical imaging system
US11206996B2 (en) Patient trolley and patient transfer device
US5490297A (en) Mobile imaging table
WO2008097770A1 (en) Patient repositioning and limb management system
CN113331818A (zh) 磁共振检查辅助装置
CN102125433A (zh) 带有水平移动路径的用于对接到医疗设备的患者小车
CN212490441U (zh) 一种适合mri机房转移脊柱创伤病人的专用硬板床
CN110495995A (zh) 一种搬运检查台的搬运装置
WO2016094354A1 (en) Fixed/mobile patient handling system
CN209122716U (zh) 一种过床器
CN101703439A (zh) 担架床
CN205339330U (zh) 移动病床
CN210903065U (zh) 一种方便运送心内科病人做医学影像检查器具
CN114145915A (zh) 一种用于磁共振的辅助检查装置
CN209808776U (zh) 医护病患自动转移床
CN219662098U (zh) 一种适用于磁共振检查重症患者无磁平移式转运床
CN111150565A (zh) 一种医用转运装置
CN220833014U (zh) 一种磁共振检查辅助装置
CN210541557U (zh) 一种医用磁共振设备
CN217886439U (zh) 一种医用可对接影像检查用滑轨转运平车
CN220193370U (zh) 一种用于体外远距离放射治疗的一体化转运床
CN213941288U (zh) 半自动患者搬移车
CN218420231U (zh) Ct、核磁检查专用转移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903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