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87636A - 簇状纳米硒的制备方法以及富硒食用发芽糙米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簇状纳米硒的制备方法以及富硒食用发芽糙米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87636A
CN114287636A CN202111518920.9A CN202111518920A CN114287636A CN 114287636 A CN114287636 A CN 114287636A CN 202111518920 A CN202111518920 A CN 202111518920A CN 114287636 A CN114287636 A CN 1142876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lenium
brown rice
solution
gas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1892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87636B (zh
Inventor
金伟平
张贝
王鑫澜
黄文晶
沈汪洋
程水源
王国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151892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8763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876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876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876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876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ereal-Derived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簇状纳米硒的制备方法以及富硒食用发芽糙米的制备方法,涉及营养补充剂技术领域。所述簇状纳米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将可溶性硒盐溶解于水中,得可溶性硒盐溶液;S20、将抗坏血酸溶解于水中,得抗坏血酸溶液;S30、将单宁酸溶解于水中,得单宁酸溶液;S40、将所述可溶性硒盐溶液、抗坏血酸溶液及单宁酸溶液混合反应,得混合液;S50、将所述混合液离心得沉淀,将所述沉淀洗涤、重悬并超声后,得簇状纳米硒。本发明提出的簇状纳米硒的制备方法,更加安全、绿色、高效,制得的簇状纳米硒更易被生物体吸收和代谢。

Description

簇状纳米硒的制备方法以及富硒食用发芽糙米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营养补充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簇状纳米硒的制备方法以及富硒食用发芽糙米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硒是人类饮食中最重要的补充剂之一。作为活性氧的清除者,硒参与许多抗氧化酶的合成,如谷胱甘肽过氧化酶。同时,硒对许多由氧化应激引起的疾病的预防起到一定的作用,如关节炎、肿瘤、心脏和大脑疾病等。
纳米硒是一种低毒、安全和具有生物活性的橙红色零价硒,近年来被广泛的研究,逐渐被用于一种新型硒补充剂。氧化还原法是目前食品中纳米硒常用的合成方法。用多酚还原形成的纳米硒,伴随着反应条件较为严格,单独VC还原形成的纳米硒不够稳定,容易沉淀。因此利用绿色安全高效的方法制备稳定的纳米硒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簇状纳米硒的制备方法以及富硒食用发芽糙米的制备方法,旨在提供一种安全、绿色、高效的簇状纳米硒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簇状纳米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将可溶性硒盐溶解于水中,得可溶性硒盐溶液;
S20、将抗坏血酸溶解于水中,得抗坏血酸溶液;
S30、将单宁酸溶解于水中,得单宁酸溶液;
S40、将所述可溶性硒盐溶液、抗坏血酸溶液及单宁酸溶液混合反应,得混合液;
S50、将所述混合液离心得沉淀,将所述沉淀洗涤、重悬并超声后,得簇状纳米硒。
可选地,在步骤S10中,
所述可溶性硒盐为亚硒酸钠,亚硒酸钠与水的质量之比为(1.5~1.7):100;和/或,
溶解温度为15~45℃。
可选地,在步骤S20中,
抗坏血酸与水的质量之比为(0.1~0.5):80;和/或,
溶解温度为15~45℃。
可选地,在步骤S30中,
单宁酸与水的质量之比为(1~1.5):40;和/或,
溶解温度为15~45℃。
可选地,在步骤S40中,
反应温度为15~45℃;和/或,
反应时间为10~60min;和/或,
反应的pH为4~5;和/或,
抗坏血酸、单宁酸及可溶性硒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1~8):(1~2)。
可选地,在步骤S50中,
离心条件为:8000~12000rpm离心10~60min;和/或,
重悬为重悬于PBS缓冲液或者水中,所述PBS缓冲液和水的pH均为5~8。
本发明进一步提出一种富硒食用发芽糙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糙米清洗并用次氯酸钠消毒后,再清洗,得干净糙米;
S2、将所述干净糙米置于浸泡液中,浸泡溶胀后取出,清洗得溶胀糙米;
S3、将所述溶胀糙米在培养液存在下培养24~48h,得富硒食用发芽糙米;
其中,所述浸泡液中和/或所述培养液中包括簇状纳米硒,所述簇状纳米硒通过如上所述的簇状纳米硒的制备方法制得。
可选地,在步骤S2中,
每克糙米需要的浸泡液的体积为3~10mL;和/或,
浸泡时间为4~10h。
可选地,在步骤S3中,
培养温度为25~28℃;和/或,
培养环境为黑暗环境。
可选地,所述浸泡液中包括簇状纳米硒,所述浸泡液中硒的浓度为0.01~50mg/L;或者,
所述培养液中包括簇状纳米硒,所述培养液中硒的浓度为0.01~50mg/L;或者,
所述浸泡液中和所述培养液中均包括簇状纳米硒,所述浸泡液中和所述培养液中硒的浓度均为0.01~50mg/L。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提出一种簇状纳米硒的制备方法,采用食物氧化剂单宁酸和抗坏血酸联用,通过单宁酸和抗坏血酸的共同作用,不仅能高效地将可溶性硒盐还原为簇状纳米硒,制得一种独特的纳米硒的结构,而且使制得的簇状纳米硒更加安全、绿色,使得到的簇状纳米硒更容易被生物体吸收代谢,进而被人体吸收,本发明提出的簇状纳米硒的制备方法,更加安全、绿色、高效,制得的簇状纳米硒更易被生物体吸收和代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簇状纳米硒的制备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得到的簇状纳米硒的粒径分布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得到的簇状纳米硒的TEM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得到的簇状纳米硒的EDX能谱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4至实施例9得到的富硒食用发芽糙米的形态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4至实施例9得到的富硒食用发芽糙米的硒含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外、内……),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纳米硒是一种低毒、安全和具有生物活性的橙红色零价硒,近年来被广泛的研究,逐渐被用于一种新型硒补充剂。氧化还原法是目前食品中纳米硒常用的合成方法。用多酚还原形成的纳米硒,伴随着反应条件较为严格,单独VC还原形成的纳米硒不够稳定,容易沉淀。因此利用绿色安全高效的方法制备稳定的纳米硒尤为重要。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簇状纳米硒的制备方法以及富硒食用发芽糙米的制备方法,旨在提供一种安全、绿色、高效的簇状纳米硒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附图中,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簇状纳米硒的制备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得到的簇状纳米硒的粒径分布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得到的簇状纳米硒的TEM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得到的簇状纳米硒的EDX能谱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4至实施例9得到的富硒食用发芽糙米的形态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4至实施例9得到的富硒食用发芽糙米的硒含量图。
本发明进一步提出一种簇状纳米硒的制备方法,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出的簇状纳米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将可溶性硒盐溶解于水中,得可溶性硒盐溶液。
可溶性硒盐可以是亚硒酸盐,如亚硒酸钠,或者其他价态如+6价的可溶性硒盐,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优选地,所述可溶性硒盐为亚硒酸钠,亚硒酸钠与水的质量之比为(1.5~1.7):100,上述配比下,亚硒酸钠溶解较快,得到的簇状纳米硒粒径均匀。
此外,优选地,溶解温度为15~45℃,条件温和,可溶性硒盐溶解较快。
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水,优选为超纯水,可以避免杂质的影响。
S20、将抗坏血酸溶解于水中,得抗坏血酸溶液。
优选地,抗坏血酸与水的质量之比为(0.1~0.5):80,上述配比下,抗坏血酸与单宁酸共同作用,使得可溶性硒盐还原更加充分。
此外,优选地,溶解温度为15~45℃。上述温度下,条件温和,抗坏血酸溶解较快。
S30、将单宁酸溶解于水中,得单宁酸溶液。
优选地,单宁酸与水的质量之比为(1~1.5):40,上述配比下,单宁酸溶解较快,抗坏血酸与单宁酸共同作用,使得可溶性硒盐还原更加充分。
溶解温度为15~45℃,上述温度下,条件温和,单宁酸溶解较快。
S40、将所述可溶性硒盐溶液、抗坏血酸溶液及单宁酸溶液混合反应,得混合液。
本步骤中,将所述可溶性硒盐溶液、抗坏血酸溶液及单宁酸溶液混合反应,以生成簇状纳米硒,对于反应过程中的条件,本发明不做限制,优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反应的pH为4~5,反应时间为10~60min,反应温度为15~45℃,上述条件下,有利于抗坏血酸与单宁酸共同作用,将可溶性硒盐还原生成簇状纳米硒。
更优选地,反应时间为30min,实验表明,30min,可以使反应完全。
可以理解,上述反应pH、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可以同时满足,也可以只满足其中一个,而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上述条件同时满足,有利于簇状纳米硒的生成。
此外,可溶性硒盐溶液、抗坏血酸溶液及单宁酸溶液的混合顺序,本发明也不做限制,任何添加顺序均可,在本步骤中,反应后,混合液会变成橙红色。
S50、将所述混合液离心得沉淀,将所述沉淀洗涤、重悬并超声后,得簇状纳米硒。
本步骤中,将簇状纳米硒颗粒分离,并进行一系列处理,重悬就是“重新悬浮”,具体操作是用适当的缓冲液或培养液将离心或沉降等方法得到的固体(沉淀、细胞、活性物质等)重新悬浮。本发明得到的簇状纳米硒,是簇状纳米硒的稳定悬浮液,如此,可以很方便地用于被生物体吸收和代谢。
优选地,重悬为重悬于PBS缓冲液或者水中,所述PBS缓冲液和水的pH均为5~8,上述条件下,能保证簇状纳米硒的稳定性。
优选地,离心条件为:8000~12000rpm离心10~60min;更优选地,离心条件为:12000rpm离心20min,上述条件下,能够保证固液完全分离。
本发明对于可溶性硒盐、抗坏血酸及单宁酸的配比也不做限制,优选地,可溶性硒盐、抗坏血酸及单宁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1~8):(1~2),上述配比下,单宁酸和抗坏血酸的共同作用,不仅能高效地将可溶性硒盐还原为簇状纳米硒,而且使制得的簇状纳米硒更加安全、绿色,使得到的簇状纳米硒更容易被生物体吸收代谢,进而被人体吸收。
超声条件,本发明也不做限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超声的条件为80W超声30min。
本发明提出的簇状纳米硒的制备方法,采用食物氧化剂单宁酸和抗坏血酸联用,通过单宁酸和抗坏血酸的共同作用,不仅能高效地将可溶性硒盐还原为簇状纳米硒,制得一种独特的纳米硒的结构,而且使制得的簇状纳米硒更加安全、绿色,使得到的簇状纳米硒更容易被生物体吸收代谢,进而被人体吸收,本发明提出的簇状纳米硒的制备方法,更加安全、绿色、高效,制得的簇状纳米硒更易被生物体吸收和代谢。
本发明制得的簇状纳米硒,呈团聚状态,更易被生物体吸收和代谢。
以下给出本发明提出的簇状纳米硒的制备方法的一实施例:
(1)将可溶性硒盐在15~45℃下溶解于水中,得可溶性硒盐溶液,可溶性硒盐为亚硒酸钠,亚硒酸钠与水的质量之比为(1.5~1.7):100;
(2)将抗坏血酸在15~45℃下溶解于水中,得抗坏血酸溶液,抗坏血酸与水的质量之比为(0.1~0.5):80;
(3)将单宁酸在15~45℃下溶解于水中,得单宁酸溶液,单宁酸与水的质量之比为(1~1.5):40;
(4)将所述可溶性硒盐溶液、抗坏血酸溶液及单宁酸溶液在15~45℃、pH为4~5下混合反应10~60min,得混合液,抗坏血酸、单宁酸及可溶性硒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1~8):(1~2);
(5)将所述混合液在8000~12000rpm离心10~60min得沉淀,将所述沉淀洗涤、重悬于pH为5~8的PBS缓冲液或者pH为5~8的水中并80W超声30min超声后,得簇状纳米硒。
本发明进一步提出一种富硒食用发芽糙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糙米清洗并用次氯酸钠消毒后,再清洗,得干净糙米。
本步骤中将糙米清洗并消毒,消毒的次氯酸钠的体积浓度优选为0.5%,以保证不破坏糙米的活性,消毒时间为5min,即将糙米用次氯酸钠浸泡5min,浸泡之后,用清水清洗,清洗次数至少为三次,以彻底除去糙米上的次氯酸钠。
S2、将所述干净糙米置于浸泡液中,浸泡溶胀后取出,清洗得溶胀糙米。
本步骤中,用浸泡液将干净糙米浸泡溶胀,优选地,每克糙米需要的培养液的体积为3~10mL,此外,使浸泡液浸没干净糙米,能够保证干净糙米快速充分地溶胀。
优选地,浸泡时间为4~10h,能够保证干净糙米充分地溶胀。
S3、将所述溶胀糙米在培养液存在下培养24~48h,得富硒食用发芽糙米;
其中,所述浸泡液中和/或所述培养液中包括簇状纳米硒,所述簇状纳米硒通过如上所述的簇状纳米硒的制备方法制得。
本步骤中,培养膨胀糙米使其发芽,浸泡液中和所述培养液中其中之一包括如上所述的簇状纳米硒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簇状纳米硒,使得糙米能够成功实现富硒食品快速、安全、有效的富集。
进一步地,所述浸泡液中包括簇状纳米硒,所述浸泡液中硒的浓度为0.01~50mg/L,此时,可以直接使用如上制得的簇状纳米硒作为浸泡液,采用水作为培养液;或者,
所述培养液中包括簇状纳米硒,所述培养液中硒的浓度为0.01~50mg/L,此时,可以直接使用如上制得的簇状纳米硒作为培养液,采用水作为浸泡液;或者,
所述浸泡液中和所述培养液中均包括簇状纳米硒,所述浸泡液中和所述培养液中硒的浓度均为0.01~50mg/L,此时,可以直接使用如上制得的簇状纳米硒作为浸泡液和培养液。
上述条件下,均可实现发芽糙米内富硒食品快速、安全、有效的富集。
优选地,培养环境为黑暗环境,有利于对于硒的吸收代谢。
此外,优选地,培养温度为25~28℃,上述温度下,有利于糙米的快速发芽,对硒的代谢吸收。
步骤S2和S3可以在培养皿中进行,此外,在步骤S3的培养中,培养液可以不浸没溶胀糙米,在溶胀糙米上盖一层滤纸,保持糙米表面湿润,每隔6~8h向其中加入培养液,以弥补培养液的蒸发及消耗。
本发明提出的富硒食用发芽糙米的制备方法,简单且便于操作,该方法成功实现富硒食品快速、安全、有效的富集。本发明利用抗坏血酸VC和单宁酸天然合成的簇状纳米硒为硒源,成功制备了富硒发芽糙米,得到的富硒发芽糙米安全性高,γ-氨基丁酸含量高,富硒效果较好。且制备条件温和,方法简单,周期短。
以下给出本法明富硒食用发芽糙米的制备方法的一实施例:
(1)将糙米清洗并用体积分数5%的次氯酸钠消毒5min后,再用超纯水清洗三次,得干净糙米;
(2)将所述干净糙米置于浸泡液中,浸泡溶胀4~10h后取出,清洗得溶胀糙米,每克糙米需要的浸泡液的体积为3~10mL;
(3)将所述溶胀糙米在培养液存在下置于黑暗环境25~28℃培养24~48h,得富硒食用发芽糙米;
所述浸泡液中包括簇状纳米硒,所述浸泡液中硒的浓度为0.01~50mg/L;或者,
所述培养液中包括簇状纳米硒,所述培养液中硒的浓度为0.01~50mg/L;或者,
所述浸泡液中和所述培养液中均包括簇状纳米硒,所述浸泡液中和所述培养液中硒的浓度均为0.01~50mg/L。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下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1)将可溶性硒盐在15℃下溶解于水中,得可溶性硒盐溶液,可溶性硒盐为亚硒酸钠,亚硒酸钠与水的质量之比为1.5:100;
(2)将抗坏血酸在15℃下溶解于水中,得抗坏血酸溶液,抗坏血酸与水的质量之比为0.1:80;
(3)将单宁酸在15℃下溶解于水中,得单宁酸溶液,单宁酸与水的质量之比为1:40;
(4)将所述可溶性硒盐溶液、抗坏血酸溶液及单宁酸溶液在15℃、pH为4下混合反应30min,得混合液,抗坏血酸、单宁酸及可溶性硒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
(5)将所述混合液在12000rpm离心20min得沉淀,将所述沉淀洗涤、重悬于pH为5的PBS缓冲液中并80W超声30min超声后,得簇状纳米硒。
实施例2
(1)将可溶性硒盐在45℃下溶解于水中,得可溶性硒盐溶液,可溶性硒盐为亚硒酸钠,亚硒酸钠与水的质量之比为1.7:100;
(2)将抗坏血酸在45℃下溶解于水中,得抗坏血酸溶液,抗坏血酸与水的质量之比为0.5:80;
(3)将单宁酸在45℃下溶解于水中,得单宁酸溶液,单宁酸与水的质量之比为1.5:40;
(4)将所述可溶性硒盐溶液、抗坏血酸溶液及单宁酸溶液在45℃、pH为5下混合反应10min,得混合液,抗坏血酸、单宁酸及可溶性硒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1;
(5)将所述混合液在8000rpm离心60min得沉淀,将所述沉淀洗涤、重悬于pH为8的水中并80W超声30min超声后,得簇状纳米硒。
实施例3
(1)将可溶性硒盐在30℃下溶解于水中,得可溶性硒盐溶液,可溶性硒盐为亚硒酸钠,亚硒酸钠与水的质量之比为1.6:100;
(2)将抗坏血酸在30℃下溶解于水中,得抗坏血酸溶液,抗坏血酸与水的质量之比为0.3:80;
(3)将单宁酸在30℃下溶解于水中,得单宁酸溶液,单宁酸与水的质量之比为1.2:40;
(4)将所述可溶性硒盐溶液、抗坏血酸溶液及单宁酸溶液在30℃、pH为4.5下混合反应60min,得混合液,抗坏血酸、单宁酸及可溶性硒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4.5:1.5;
(5)将所述混合液在10000rpm离心10min得沉淀,将所述沉淀洗涤、重悬于pH为7的PBS缓冲液中并80W超声30min超声后,得簇状纳米硒。
实施例4
(1)将10g糙米置于培养皿中
Figure BDA0003407663450000101
用40g水清洗并用体积分数40mL5%的次氯酸钠消毒5min后,再用超纯水清洗三次,得干净糙米;
(2)在黑暗条件下,将所述干净糙米置于40mL硒含量为1mg/L的浸泡液中,25℃浸泡溶胀6h后取出,清洗三次得溶胀糙米;
(3)将所述溶胀糙米在10mL的培养液存在下,在溶胀糙米上盖一层滤纸,保持糙米表面湿润,每隔6h向其中加入5mL的硒含量为1mg/L的簇状纳米硒,置于黑暗环境25℃培养48h,培养液中硒含量为1mg/L,得富硒食用发芽糙米;
其中,步骤(2)和(3)中的硒为实施例1制得的簇状纳米硒。
实施例5
(1)将10g糙米置于培养皿中
Figure BDA0003407663450000102
用40g水清洗并用体积分数40mL5%的次氯酸钠消毒5min后,再用超纯水清洗三次,得干净糙米;
(2)在黑暗条件下,将所述干净糙米置于40mL的浸泡液水中,25℃浸泡溶胀6h后取出,清洗三次得溶胀糙米;
(3)将所述溶胀糙米在10mL的培养液存在下,在溶胀糙米上盖一层滤纸,保持糙米表面湿润,每隔6h向其中加入5mL的硒含量为1mg/L的簇状纳米硒,置于黑暗环境25℃培养48h,培养液中硒含量为1mg/L,得富硒食用发芽糙米;
其中,步骤(3)中的硒为实施例1制得的簇状纳米硒。
实施例6
(1)将10g糙米置于培养皿中
Figure BDA0003407663450000111
用40g水清洗并用体积分数40mL5%的次氯酸钠消毒5min后,再用超纯水清洗三次,得干净糙米;
(2)在黑暗条件下,将所述干净糙米置于40mL硒含量为1mg/L的浸泡液中,28℃浸泡溶胀6h后取出,清洗三次得溶胀糙米;
(3)将所述溶胀糙米在10mL的培养液水存在下,在溶胀糙米上盖一层滤纸,保持糙米表面湿润,每隔6h向其中加入5mL水,置于黑暗环境28℃培养48h,得富硒食用发芽糙米;
其中,步骤(2)中的硒为实施例1制得的簇状纳米硒。
实施例7
(1)将10g糙米置于培养皿中
Figure BDA0003407663450000112
用40g水清洗并用体积分数40mL5%的次氯酸钠消毒5min后,再用超纯水清洗三次,得干净糙米;
(2)在黑暗条件下,将所述干净糙米置于40mL硒含量为0.01mg/L的浸泡液中,26℃浸泡溶胀6h后取出,清洗三次得溶胀糙米;
(3)将所述溶胀糙米在10mL的培养液水存在下,在溶胀糙米上盖一层滤纸,保持糙米表面湿润,每隔6h向其中加入5mL水,置于黑暗环境28℃培养48h,得富硒食用发芽糙米;
其中,步骤(3)中的硒为实施例1制得的簇状纳米硒。
实施例8
(1)将10g糙米置于培养皿中
Figure BDA0003407663450000113
用40g水清洗并用体积分数40mL5%的次氯酸钠消毒5min后,再用超纯水清洗三次,得干净糙米;
(2)在黑暗条件下,将所述干净糙米置于30mL硒含量为50mg/L的浸泡液中,25℃浸泡溶胀4h后取出,清洗三次得溶胀糙米;
(3)将所述溶胀糙米在10mL的培养液存在下,在溶胀糙米上盖一层滤纸,保持糙米表面湿润,每隔6h向其中加入5mL的硒含量为50mg/L的簇状纳米硒,置于黑暗环境25℃培养24h,培养液中硒含量为50mg/L,得富硒食用发芽糙米;
其中,步骤(2)和(3)中的硒为实施例2制得的簇状纳米硒。
实施例9
(1)将10g糙米置于培养皿中
Figure BDA0003407663450000121
用40g水清洗并用体积分数40mL5%的次氯酸钠消毒5min后,再用超纯水清洗三次,得干净糙米;
(2)在黑暗条件下,将所述干净糙米置于100mL硒含量为25mg/L的浸泡液中,25℃浸泡溶胀10h后取出,清洗三次得溶胀糙米;
(3)将所述溶胀糙米在10mL的培养液水存在下,在溶胀糙米上盖一层滤纸,保持糙米表面湿润,每隔6h向其中加入5mL的硒含量为25mg/L的簇状纳米硒,置于黑暗环境28℃培养48h,得富硒食用发芽糙米;
其中,步骤(2)的硒为实施例3制得的簇状纳米硒。
对实施例1得到的簇状纳米硒测定粒径,并测定TEM图和EDX能谱图,分别得图2、图3和图4,可以看出,得到的簇状纳米硒粒径均匀,各团聚体也较为均匀,硒含量8.35%。
实施例4-9得到的发芽糙米的图片如图5所示,可以看出,得到的富硒食用发芽糙米形态健康。
实施例4-9得到的发芽糙米测定γ-氨基丁酸和总硒含量,总硒含量图如图6所示,实施例4-9得到的发芽糙米γ-氨基丁酸的含量为60-90mg/100g;总硒含量为230~14345μg/kg。国标规定的富硒大米的硒含量为40-300μg/kg,发芽糙米γ-氨基丁酸含量≥20mg/100g,符合国标要求。成年人推荐摄入量为50μg/d,考虑到硒在食品加工中的损失,该富硒发芽糙米可作为添加剂加入普通米面食中,达到安全补硒的效果。
综上,本发明提出的簇状纳米硒的制备方法,更加安全、绿色、高效,制得的簇状纳米硒更易被生物体吸收和代谢。
本发明提出的富硒食用发芽糙米的制备方法,简单且便于操作,该方法成功实现富硒食品快速、安全、有效的富集。本发明利用抗坏血酸VC和单宁酸天然合成的簇状纳米硒为硒源,成功制备了富硒发芽糙米,得到的富硒发芽糙米安全性高,γ-氨基丁酸含量高,富硒效果较好。且制备条件温和,方法简单,周期短。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簇状纳米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将可溶性硒盐溶解于水中,得可溶性硒盐溶液;
S20、将抗坏血酸溶解于水中,得抗坏血酸溶液;
S30、将单宁酸溶解于水中,得单宁酸溶液;
S40、将所述可溶性硒盐溶液、抗坏血酸溶液及单宁酸溶液混合反应,得混合液;
S50、将所述混合液离心得沉淀,将所述沉淀洗涤、重悬并超声后,得簇状纳米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簇状纳米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0中,
所述可溶性硒盐为亚硒酸钠,亚硒酸钠与水的质量之比为(1.5~1.7):100;和/或,
溶解温度为15~4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簇状纳米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0中,
抗坏血酸与水的质量之比为(0.1~0.5):80;和/或,
溶解温度为15~4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簇状纳米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0中,
单宁酸与水的质量之比为(1~1.5):40;和/或,
溶解温度为15~4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簇状纳米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0中,
反应温度为15~45℃;和/或,
反应时间为10~60min;和/或,
反应的pH为4~5;和/或,
抗坏血酸、单宁酸及可溶性硒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1~8):(1~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簇状纳米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0中,
离心条件为:8000~12000rpm离心10~60min;和/或,
重悬为重悬于PBS缓冲液或者水中,所述PBS缓冲液和水的pH均为5~8。
7.一种富硒食用发芽糙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糙米清洗并用次氯酸钠消毒后,再清洗,得干净糙米;
S2、将所述干净糙米置于浸泡液中,浸泡溶胀后取出,清洗得溶胀糙米;
S3、将所述溶胀糙米在培养液存在下培养24~48h,得富硒食用发芽糙米;
其中,所述浸泡液中和/或所述培养液中包括簇状纳米硒,所述簇状纳米硒通过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簇状纳米硒的制备方法制得。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富硒食用发芽糙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
每克糙米需要的浸泡液的体积为3~10mL;和/或,
浸泡时间为4~10h。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富硒食用发芽糙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
培养温度为25~28℃;和/或,
培养环境为黑暗环境。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富硒食用发芽糙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泡液中包括簇状纳米硒,所述浸泡液中硒的浓度为0.01~50mg/L;或者,
所述培养液中包括簇状纳米硒,所述培养液中硒的浓度为0.01~50mg/L;
或者,
所述浸泡液中和所述培养液中均包括簇状纳米硒,所述浸泡液中和所述培养液中硒的浓度均为0.01~50mg/L。
CN202111518920.9A 2021-12-13 2021-12-13 簇状纳米硒的制备方法以及富硒食用发芽糙米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142876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18920.9A CN114287636B (zh) 2021-12-13 2021-12-13 簇状纳米硒的制备方法以及富硒食用发芽糙米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18920.9A CN114287636B (zh) 2021-12-13 2021-12-13 簇状纳米硒的制备方法以及富硒食用发芽糙米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87636A true CN114287636A (zh) 2022-04-08
CN114287636B CN114287636B (zh) 2024-03-26

Family

ID=80967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18920.9A Active CN114287636B (zh) 2021-12-13 2021-12-13 簇状纳米硒的制备方法以及富硒食用发芽糙米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8763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36759A (zh) * 2022-08-12 2022-11-15 河南瑞贝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亚硒酸钠微囊粉及其制备方法和营养元素补剂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70101926A (ko) * 2006-04-12 2007-10-18 양정숙 셀레늄 함유 발아현미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CN101791091A (zh) * 2010-02-04 2010-08-04 陈武茂 一种音乐发芽糙米富含硒高r-氨基丁酸的生产方法及其产品
CN104206982A (zh) * 2014-09-30 2014-12-17 南京飞马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高营养活性糙米的制作方法
CN104381873A (zh) * 2014-11-03 2015-03-04 南京财经大学 一种发芽糙米的生产方法
CN113209385A (zh) * 2021-04-21 2021-08-06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纳米硒复合纤维组织工程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70101926A (ko) * 2006-04-12 2007-10-18 양정숙 셀레늄 함유 발아현미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CN101791091A (zh) * 2010-02-04 2010-08-04 陈武茂 一种音乐发芽糙米富含硒高r-氨基丁酸的生产方法及其产品
CN104206982A (zh) * 2014-09-30 2014-12-17 南京飞马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高营养活性糙米的制作方法
CN104381873A (zh) * 2014-11-03 2015-03-04 南京财经大学 一种发芽糙米的生产方法
CN113209385A (zh) * 2021-04-21 2021-08-06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纳米硒复合纤维组织工程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36759A (zh) * 2022-08-12 2022-11-15 河南瑞贝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亚硒酸钠微囊粉及其制备方法和营养元素补剂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87636B (zh) 2024-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hi et al. Effect of sodium selenite, Se-yeast and nano-elemental selenium on growth performance, Se concentration and antioxidant status in growing male goats
US20180168198A1 (en) Nutritional composition
CN104083468B (zh) 一种治疗男性少精弱精、提高精子质量的药物
CN102406061B (zh) 一种减少动物产品重金属残留的复合预混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287636A (zh) 簇状纳米硒的制备方法以及富硒食用发芽糙米的制备方法
CA2535009A1 (en) Calcium fortified soy based infant nutritional formulas
CN111434339A (zh) 有免疫增强功效的壳聚糖纳米硒水溶胶及制备、保存和应用
CN105725079A (zh) 一种小麦芽复合粉及其制备方法
KR20090102928A (ko) 중금속의 체내 흡수 억제 및 체외 배출에 효과가 있는 식물성 식품조성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건강식품
CN108354177A (zh) 一种补硒效果好的硒贝口服液
CN111150044A (zh) 一种富硒食用盐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39958A (zh) 营养谷物粉及其制备和应用
RU2283124C1 (ru) Биологически активный препарат на основе морского растительного сырья
WO2014148943A1 (en) Use of a chlorella plankton strain as dietary biologically active supplement
CN104970258A (zh) 一种缓解仔猪霉菌毒素中毒的抗氧化功能复合饲料添加剂
KR20080092045A (ko) 숙취해소용 식품 조성물
JP2004261146A (ja) 栄養補助食品
CN106213075B (zh) 一种含青梅的增加骨密度的保健食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43224A (zh) 一种减少食用贝类体内镉富集的净化剂
KR20050122289A (ko) 키토산-셀레늄 복합체의 제조방법
CN111298775B (zh) 一种甲壳素磁性微球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Mishra et al. Role of Nano-Selenium in Poultry Production and Reproduction
CN112914109B (zh) 一种肽纳米硒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6831069A (zh) 一种提高黄颡鱼运输成活率的方法
CN108480647B (zh) 一种纳米银颗粒废液的回收利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