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06061B - 一种减少动物产品重金属残留的复合预混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少动物产品重金属残留的复合预混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06061B
CN102406061B CN 201110366010 CN201110366010A CN102406061B CN 102406061 B CN102406061 B CN 102406061B CN 201110366010 CN201110366010 CN 201110366010 CN 201110366010 A CN201110366010 A CN 201110366010A CN 102406061 B CN102406061 B CN 1024060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
premixed feed
compound
animal
attapulgite c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36601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06061A (zh
Inventor
王龙昌
周岩民
王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Tiancheng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 20111036601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060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24060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060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060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060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dder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少动物产品重金属残留的复合预混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按质量百分含量计,该复合预混合饲料包含无机吸附剂40%~88%、有机吸附剂0.6%~9%、有机无机吸附剂5%~25%、超微粉碎茶粉5%~30%、硒0.0002%~0.015%和维生素C 0.2%~10%。本发明的复合预混合饲料添加于畜禽(猪、鸡、鸭)配合饲料中,可缓解重金属带来的氧化损伤及其它毒性,有效降低动物产品中多种重金属的残留,并且具有原材料丰富、成本适中、安全无毒、配制简便等特点。本发明填补了市场重金属减量控制饲料产品的空白。

Description

一种减少动物产品重金属残留的复合预混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动物饲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少动物产品重金属残留的复合预混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极大地促进了畜禽养殖业的发展,2010年,我国肉类、禽蛋、牛奶产量分别达到7925万吨、2765万吨、3570万吨。饲料是动物性食品安全的源头,饲料安全不仅关系动物的安全与健康,影响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同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健康,重金属污染是目前影响动物性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养殖及食品行业中通常所说的重金属元素主要是指生物毒性显著的铅(Pb)、镉(Cd)、汞(Hg)以及类金属砷(As)。伴随我国经济和工业的快速发展,环境中的重金属排放量增加,污染严重。近年来我国发生多起重金属污染事件,如陕西凤翔铅污染、湖南浏阳镉污染、山东临沂砷污染、紫金铜矿污染、大米镉超标事件,表明我国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比较严峻,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重金属污染在世界范围内均有存在,大气、水、土壤中的重金属通过生物链转移到植物、动物体内,污染植物性和动物性饲料原料,同时,微量元素、石粉、磷酸氢钙等矿物质饲料本身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元素。饲料中的重金属通过消化道吸收进入动物体内,蓄积于机体各组织器官,可残留于牛奶、肌肉等动物性食品中,造成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威胁人类健康。重金属具有蓄积性,机体中有毒金属元素达到一定量后即可呈现出毒性反应,影响动物生长性能、神经系统、造血系统、生殖系统、新陈代谢、细胞凋亡、基因表达和免疫机能等,有些重金属元素还具有致癌、致突变和致畸“三致”作用。铅和镉是环境中较常见的重金属污染,据国内外报道,受污染地区的饲料原料、配合饲料、动物性食品中铅和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现象。
要降低动物食品中的重金属残留,必须严格执行饲料卫生标准和相关法规,控制原料质量,在加工、贮存过程中尽量避免铅污染,从而减少动物的摄入量。重金属污染具有隐蔽性、不可降解性、长期性、污染范围广等特点,且饲料中的重金属污染监测难度大、成本高,尤需引起重视的是,饲料中低剂量的重金属在动物体内仍然会产生蓄积作用而导致动物产品重金属含量超标。因此,必须通过有效的技术控制饲料中重金属的潜在危害,降低动物产品中的重金属残留,从而保证食品安全。
根据近年来本发明人的试验研究及国内外文献报导表明,目前,缓解重金属毒性和降低重金属在动物性产品中残留的技术主要有:(1)在饲料中添加硅酸盐矿物吸附剂,吸附或固定重金属;(2)在饲料中适当补充矿物元素及维生素,作为重金属的拮抗物或抗氧化物质;(3)直接使用或在饲料中添加具有降低重金属毒性或减少残留作用的植物提取物;(4)直接使用重金属的络合剂,使之络合形成复合物排出体外。由于硅酸盐矿物结构形态独特,具有良好的离子交换性、吸附性等理化性能,在环保、材料、农业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在饲料中应用较为常见的硅酸盐矿物吸附剂有天然沸石、凹凸棒石黏土、膨润土等及其改性产品。研究表明,正确使用硅酸盐矿物具有提高饲料养分利用率、吸附动物肠道内的某些有害代谢产物、改善动物养殖环境和健康状况、降低饲料成本的作用,作为霉菌毒素吸附剂已有普遍应用,并可不同程度的减少动物食品中的重金属残留(周岩民,郭芳,王恬.沸石及凹凸棒石黏土对铅、镉在肉鸡肌肉和肝脏中残留的影响.非金属矿,2007,30(5):7~8,18;赵建明.2008.肉鸡饲料中重金属的吸附脱研究.华中农业大学硕士论文;李爱玖,王龙昌,郭芳,周岩民.2009.沸石对低剂量铅污染鸡蛋中铅残留的减量控制研究.非金属矿,32(3):70~72;王龙昌,王恬,周岩民.2010.动物食品中铅污染现状及饲料控制技术研究进展.食品科学,31(13):302~306),但其缓解重金属毒性及降低重金属残留的效果因矿物品种、含量、粒度、改性方法、添加量及重金属的类别、动物品种、组织差别而异。由于各种重金属的理化性质(离子半径、电荷分布等)不同,且不同矿物对金属离子吸附性能不同,因此,任何单一的吸附剂均难以同时有效吸附饲料中存在的多种重金属元素。在饲料中适当补充钙、铁、锌、硒等矿物元素,能直接或间接影响重金属的吸收和转运,同时锌、硒等微量元素可提高机体抗氧化性能,一定程度上降低重金属的毒性并减少部分组织中重金属的沉积,但单独使用时效果较差,且根据农业部2009年公布的第1224号公告《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饲料中的常量和微量元素不可超过最高限量值,其不当添加会导致环境污染、成本增加、元素不平衡等问题。β-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E等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适量添加可以增强动物机体的抗氧化功能,缓解重金属对动物的毒害作用,但不能有效降低重金属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且存在成本高、储存时间短、稳定性易受影响等问题。研究表明,一些植物提取物(如洋葱或大蒜提取物、柑桔黄素、槲黄素及茶多酚等)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功能,可缓解重金属的毒性,但目前大多植物或其提取物产品均处于试验动物研究阶段,在畜禽生产中甚少应用,而且存在生产技术要求高、成本高、作用对象单一等问题。钙促排灵(Ca~DTPA)、依地酸钙(Ca~EDTA)、二巯基丁二酸钠(Na~DMS)、金属硫蛋白(MT)等络合剂具有络合铅等重金属的功能,使之络合形成复合物排出体外,减少重金属在动物体内的吸收和沉积,对高剂量重金属中毒的动物有直接、快速的促排效果,可作为急性中毒治疗手段,但这些络合剂可能影响必需微量元素的代谢,从而造成某些脏器不同程度的损伤及产生络合综合症,所以不能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
总的来说,目前对饲料中重金属的减量控制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技术手段及产品、针对单一种类重金属等方面,如上所述可知单一技术对不同重金属的减量控制存在效果不一致、作用对象单一、受多种因素影响、成本高、稳定性差、影响有益成分的吸收利用等问题,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以多种重金属复合污染为主,而非单一污染,因此,这些技术无法有效控制动物产品中的重金属残留,难以满足目前饲料工业、动物生产企业及食品安全的需要,同时,市场上减少动物产品重金属残留的复合预混合饲料产品尚属空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弥补市场重金属减量控制饲料产品的空白,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动物产品重金属残留的复合预混合饲料。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动物产品重金属残留的复合预混合饲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含有上述复合预混合饲料的动物饲料。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人认为,采用饲料技术措施有效控制重金属对动物的影响并降低组织中的残留,需采用多功能、多层次的技术措施,对多种功能材料进行集成组装,使其作用互补或产生协同效应,具体包括以下三个层次:(1)利用多组分集成的复合吸附同时高效吸附多种重金属,减少吸收;(2)保证营养均衡,并通过营养素间的竞争减少重金属的转运和吸收;(3)提高动物的抗氧化功能和组织修复能力,减少重金属造成的氧化损伤。以此为基础,结合多年来的科研实践成果,发明人开发了一种减少动物产品重金属残留的复合预混合饲料,该复合预混合饲料具有同时缓解多种重金属毒性并降低畜禽产品重金属残留的功能,并且具有原料易得、效果明显、价格适中、配制简便等多种特点和优势。
一种减少动物产品重金属残留的复合预混合饲料,其按质量百分含量计,包含无机吸附剂40%~88%、有机吸附剂0.6%~9%、有机无机吸附剂5%~25%、超微粉碎茶粉5%~30%、硒0.0002%~0.015%和维生素C 0.2%~10%。
上述的减少动物产品重金属残留的复合预混合饲料,所述的无机吸附剂,按质量百分含量计,包含凹凸棒石黏土30%~75%和沸石20%~50%,还包含膨润土和海泡石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5%~30%。所述的凹凸棒石黏土、沸石、膨润土或海泡石为直接从天然矿石中采选得到的原土或者经过热处理、硫酸处理、盐酸处理或钠盐处理的改性产品;其中凹凸棒石黏土中凹凸棒石的含量不低于55%,沸石中斜发沸石含量不低于55%,膨润土中的蒙脱石含量不低于60%。
上述的减少动物产品重金属残留的复合预混合饲料,所述的有机吸附剂包括壳聚糖和酵母或酵母提取物;按质量百分含量计,壳聚糖在有机吸附剂中占5%~40%,酵母或其提取物在有机吸附剂中占60%~95%。所述的壳聚糖的分子量为2000~500000道尔顿,脱乙酰度至少为80%。
上述的减少动物产品重金属残留的复合预混合饲料,所述的有机无机吸附剂为壳聚糖-凹凸棒石黏土复合物,其通过以下方法制备:按重量份计,取1份壳聚糖溶于10~30份体积百分含量为1%~6%的乙酸水溶液中,pH调整至5.0~6.0,在40~70℃条件下匀速搅拌,直接添加1~10份凹凸棒石黏土,或将1~10份凹凸棒石黏土分散于水溶液中制成质量浓度为5%~20%的悬浮液后加入壳聚糖溶液中,在50~70℃条件下高速搅拌2~8小时,静置沉淀或离心分离后弃上清,将沉淀物洗涤后,抽滤,加热干燥,研磨或粉碎至过200目筛,得到壳聚糖-凹凸棒石黏土复合物。所述的壳聚糖分子量为2000~100000道尔顿,脱乙酰度至少为80%;所述的凹凸棒石黏土所含凹凸棒石为60%以上,是经过酸处理的。所述的酸处理为硫酸或盐酸处理。
上述的减少动物产品重金属残留的复合预混合饲料,所述的超微粉碎茶粉为茶叶超微粉碎至400目以上;补充所述硒的含硒物质为蛋氨酸硒、酵母硒和蛋白硒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
上述的减少动物产品重金属残留的复合预混合饲料的制备方法,其在于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量配比,先将少量有机吸附剂、硒、维生素C与少量无机吸附剂进行逐级预混,得混合物1;将剩余的无机吸附剂、剩余的有机吸附剂、有机无机吸附剂及超微粉碎茶粉进行混合,得混合物2;按先后顺序加入混合物2、混合物1,混合2~5分钟,使预混合饲料的混合均匀度变异系数不超过5%,即得到所述复合预混合饲料产品。
含有上述的复合预混合饲料的动物饲料,其在于所述的复合预混合饲料在动物全价配合饲料中的添加量为饲料重量的0.2%~5%,优选为0.5%~3%。
所述的无机吸附剂为天然或改性硅酸盐矿物,包含凹凸棒石黏土和沸石,还包含膨润土和海泡石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各组分可以是直接从天然矿石中采选而得的优质原土,也可以是经过热处理、硫酸处理盐酸处理或钠盐改性处理的改性产品。沸石是呈架状结构的多孔性含水铝硅酸盐晶体的总称,由硅铝氧四面体相互连接形成架状硅铝氧骨架,可形成岛状、链状、片状或空间网络结构,其独特的晶体结构使其具有良好的选择吸附、阳离子交换、催化激活、耐酸、热稳定性和分子筛等物理化学性质和功能特性,作为吸附剂、分子筛、缓释载体等已在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我国已发现沸石矿床、矿点400余处,可利用储量达4×1010吨。凹凸棒石黏土又称坡缕石,是一种具有独特的层链状晶体结构的含水富镁铝硅酸盐矿物,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特殊的离子状态,使其具有良好的选择吸附、阳离子交换、承载性、流变性、热稳定性等特性,在环保、医药、农业等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我国甘肃、江苏、安徽、四川、贵州、山西等地盛产凹凸棒石黏土,是全世界凹凸棒石黏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膨润土是以蒙脱石为主要成分的一类2∶1型层状结构铝硅酸盐粘土矿物,具有良好分散性、吸附性、阳离子交换性、粘结性、稳定性等许多独特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环保、农业等领域;我国膨润土资源非常丰富,已探明的储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在全国20多个省市有400余处矿点。海泡石是一种具有层状和链状的过渡型晶体结构特征的纯天然含水富镁硅酸盐粘土矿物,具有吸附性、流变性和催化性等特性,可应用于多个领域,探明我国海泡石储量在1200万吨左右,占世界储量的1/4。上述的几种矿物由于特殊的结构对不同的重金属离子均有一定的选择吸附性,经过热处理、硫酸或盐酸处理、钠盐处理等改性后,可改善其比表面积、离子交换性能,使其对重金属离子具有更强的选择吸附性能,并且对多种有益营养成分具有缓释作用,所以,将以上几种硅酸盐矿物优质原土或改性产品经特定比例组合后,可形成同时对多种重金属具有广谱、高效吸附功能的复合无机吸附剂,并具有原料易得、价格低廉的优势,此外,这几种硅酸盐矿物还具有较好的流变性和承载性,还可作为饲料添加剂的载体。本发明中,无机吸附剂中各矿物组分质量要求如下:凹凸棒石黏土中凹凸棒石的质量百分含量不低于55%;沸石中的斜发沸石的质量百分含量不低于55%;膨润土中的蒙脱石的质量百分含量不低于60%。
本发明中所述的有机吸附剂包含壳聚糖和酵母或酵母提取物。甲壳素是甲壳类动物和昆虫外骨骼的主要成分、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天然高分子物质,壳聚糖是甲壳素脱乙酰基产物,是一种聚氨基葡萄糖线型天然高分子物质,具有与金属离子络合的性能;酵母可以是生产啤酒或酶制剂等多种生物产品的副产物,也可以是专门发酵生产,对重金属具有生物吸附作用。壳聚糖、酵母或酵母提取物均具有资源丰富、制备方法简单、价格适中的优点,在不同的条件作用下对镉、铅、汞、砷等重金属具有不同的吸附顺序和能力。本发明中所述的壳聚糖的分子量为2000~500000道尔顿,脱乙酰度至少为80%,在有机吸附剂中的质量分数为5%~40%;酵母或酵母提取物来源于市售产品,在有机吸附剂中的质量分数为60%~95%。
所述的有机无机吸附剂为壳聚糖-凹凸棒石黏土复合物。凹凸棒石黏土带有负电荷,其负载壳聚糖的机理是凹凸棒土对带正电荷的壳聚糖产生键合,两者有机结合后可提高对铅、镉、汞等重金属的吸附率、扩大吸附条件范围、提高吸附性能。制备壳聚糖-凹凸棒石黏土复合物所用的壳聚糖分子量为2000~100000道尔顿,脱乙酰度至少为80%;凹凸棒石黏土所含凹凸棒石60%以上,是经过硫酸或盐酸处理的。其制备方法如下:按重量份计,取1份壳聚糖溶于10~30份体积百分含量为1%~6%的乙酸水溶液中,pH调整至5.0~6.0,在40~70℃条件下匀速搅拌,直接添加1~10份凹凸棒石黏土,或将1~10份凹凸棒石黏土分散于水溶液中制成浓度为5%~20%的悬浮液后加入壳聚糖溶液中,在50~70℃条件下高速搅拌2~8小时,静置沉淀或离心分离,洗涤,抽滤,烘干,研磨或粉碎,过200目筛,得到壳聚糖-凹凸棒石黏土复合物。
本发明中所述的超微粉碎茶粉,其特征在于将茶叶超微粉碎至400目以上,所得即为超微粉碎茶粉。茶多酚是一种高效低毒的自由基清除剂和抗氧化剂,且具有络合、吸附及还原重金属的功能;茶叶(特别是绿茶和乌龙茶)中含有较多的茶多酚,通过超微粉碎技术可破坏细胞壁,使其中的活性物质茶多酚易于释放,所得超微粉碎茶粉具备茶多酚的多种功能,且具有资源丰富、成本较低、生产工艺简单等优点;研究表明,超微粉碎茶粉具有改善动物机体抗氧化功能、降低铅和镉在肉鸡肝脏中残留的作用趋势(郭芳,陈雁南,周岩民,王恬.2009.破壁处理超细绿茶粉对肉鸡肉品品质和重金属残留的影响.茶叶科学,29(3):15~19)。
本发明中,所述的硒为有机硒,含硒物质为蛋氨酸硒、酵母硒和蛋白硒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硒是动物体中一些抗氧化酶和硒-P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抗氧化、免疫增强、抗癌等功能;同时,硒与铅、汞、镉等重金属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可与其结合形成硒-金属-蛋白质复合物而排出体外,发挥降低重金属毒性和促排的作用;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硒可干扰重金属的转运和吸收,并增强动物机体的抗氧化功能,缓解重金属对动物的氧化损伤及其它毒害作用;与无机硒相比,有机硒具有安全性高、吸收利用率高和功能性强等优点。
本发明中,所述的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抗氧化剂,也是血浆中最有效的抗氧化剂,通过强还原作用消除有害氧自由基的毒性,具有非常强的抗自由基作用,能有效消除或缓解动物组织或细胞的氧化损伤;大部分全价饲料中均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E,而维生素C与维生素E同时存在时可增强彼此的抗氧化效果,两者之间具有协同作用,提高抗氧化效果;据报道,补充适量维生素C可缓解重金属对动物的氧化损伤和毒害作用。
除特殊说明外,本发明涉及的原料和试剂均市售可得。
本发明中,所述的减少动物产品重金属残留的复合预混合饲料可采用本领域预混合饲料的常规方法进行配制,或按本发明特别优选的下述方法进行制备:按前述的添加量或比例先将少量的有机吸附剂、硒、维生素C与少量无机吸附剂(同时可作为载体)进行逐级预混,得混合物1;将剩余的无机吸附剂、剩余的有机吸附剂、有机无机吸附剂及超微粉碎茶粉进行混合,得混合物2;按先后顺序加入混合物2、混合物1,混合2~5分钟,使预混合饲料的混合均匀度变异系数不超过5%,将所得混合物打包,即为减少动物产品重金属残留的复合预混合饲料产品。
总之,本发明优选的制备方法中,是先将预混合饲料中的各微量组分(含量不高于质量百分比1%的组分)用无机吸附剂进行混合,接着将常量组分(含量高于质量百分比1%的组分)单独混合,最后把以上混合物进行充分混合。与将所有组分一次性混合相比,可以减少部分组分的损失、使所有微量组分得到更为充分的混合,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本发明所述的复合预混合饲料产品可添加到多种畜禽(猪、鸡、鸭)饲料中,添加到全价配合饲料中时,复合预混合饲料产品在全价配合饲料中的添加量为饲料重量的0.2%~5%,优选的添加量为饲料重量的0.5%~3%。
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适量本发明的预混合饲料产品,可明显缓解重金属(铅、镉、汞等)污染导致的抗氧化功能下降,降低肌肉、肝脏、肾脏等动物性产品中的重金属残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根据畜禽(猪、鸡、鸭)生理特点、重金属的理化特性及其在动物体内的代谢特点,采用多功能、多层次的技术措施,将本发明人的技术创新(壳聚糖-凹凸棒石黏土复合物及超微粉碎茶粉等技术)结合多种单一技术进行集成组装,提供一种减少动物产品重金属残留的复合预混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2、该复合预混合饲料添加于配合饲料中饲喂动物,不仅可缓解重金属带来的氧化损伤及其它毒性,还可有效降低动物产品中多种重金属的残留,实现了重金属减量控制技术的突破;
3、该复合预混合饲料同时具有原材料丰富、成本适中、安全无毒、配制简便、应用方式可行等特点和优势;
4、该复合预混合饲料产品填补了市场重金属减量控制饲料产品的空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不受其限制。
实施例1:
取20g壳聚糖,加入400g 3%(体积分数)乙酸溶液,充分搅拌使壳聚糖完全溶解,pH调整至5.5,在50℃条件下匀速搅拌,直接添加100g的凹凸棒石黏土,在60℃条件下搅拌4小时,离心分离沉淀,用蒸馏水洗涤两遍、抽滤,70℃下烘干、粉碎,过200目筛,得到壳聚糖-凹凸棒石黏土复合物A。所用壳聚糖为浙江嘉兴科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用物理辐照降解法生产的低聚壳聚糖,其相对分子质量范围为5000~50000道尔顿,脱乙酰度大于85%,粒径小于25微米。凹凸棒石黏土由江苏盱眙某公司提供的酸改性产品,所含凹凸棒石高于70%。
对产品进行体外模拟肠道吸附试验,试验方法简述如下:配制pH=6.8的磷酸缓冲液,加入一定量的铅、镉和汞,使其浓度分别达到100mg/L,添加不同用量的壳聚糖-凹凸棒石黏土复合物A(5、10、20、50g/L),在37℃条件下缓慢振荡8小时,分别测定在30分钟和1、2、4、8小时的吸附率。试验结果表明,在2小时时产品A对铅、镉和汞的吸附率最高,可分别达到87.2%、89.8%和79.5%。
实施例2:
将本发明的复合预混合饲料质量按100份计,按如下所述的质量份数比及配制方法获得减少动物产品重金属残留的预混合饲料:将0.5份壳聚糖、0.00033份硒(来源于蛋氨酸硒)和0.5份维生素C与3.3份凹凸棒石黏土在高效混合机中进行逐级混合,得混合物1;将剩余的39份凹凸棒石黏土、16.7份沸石、10份膨润土、6.7份酵母、13.3份壳聚糖-凹凸棒石黏土复合物和10份超微粉碎茶粉在高效混合机中进行混合,得混合物2;按先后顺序加入混合物2、混合物1,在高效混合机中混合2.5分钟后将所得混合物打包,即为减少动物产品重金属残留的鸡用复合预混合饲料,记为预混合饲料产品B。
实施例3:
将本发明的复合预混合饲料质量按100份计,按如下所述的质量份数比及配制方法获得减少动物产品重金属残留的预混合饲料:将0.6份壳聚糖、0.0005份硒(来源于蛋氨酸硒)和0.75份维生素C与3.15份凹凸棒石黏土在高效混合机中进行逐级混合,得混合物1;将剩余的43份凹凸棒石黏土、15份沸石、10份海泡石、7.5份酵母、10份壳聚糖-凹凸棒石黏土复合物和10份超微粉碎茶粉在高效混合机中进行混合,得混合物2;按先后顺序加入混合物2、混合物1,在高效混合机中混合2.5分钟后将所得混合物打包,为减少动物产品重金属残留的猪用复合预混合饲料,记为预混合饲料产品C。
实施例4:
将本发明的复合预混合饲料质量按100份计,按如下所述的质量份数比及配制方法获得减少动物产品重金属残留的预混合饲料:将1.6份壳聚糖、0.002份硒(来源于蛋氨酸硒)、2份维生素C与3份凹凸棒石黏土在高效混合机中进行混合,得混合物1;将剩余的29份凹凸棒石黏土、12份沸石、6份膨润土、6.4份酵母、20份壳聚糖-凹凸棒石黏土复合物和20份超微粉碎茶粉在高效混合机中进行混合,得混合物2;按先后顺序加入混合物2、混合物1,在高效混合机中混合2.5分钟后将所得混合物打包,为减少动物产品重金属残留的猪用复合预混合饲料,记为预混合饲料产品D。
实施例5:
为了验证减少重金属残留复合预混合饲料在鸡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将预混合饲料产品B进行肉鸡饲养试验。将240只1日龄AA肉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8重复,每重复10只:第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第2组为攻毒组,饲喂基础日粮+10mg/kg铅+2mg/kg镉+0.2mg/kg汞;第3组为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10mg/kg铅+2mg/kg镉0.2mg/kg汞+3%预混合饲料产品B。肉鸡饲养至42天时,测定生产性能,于每重复取1只鸡(即每组8只)进行屠宰取样,并测定血液和肝脏中的抗氧化指标(丙二醛MDA和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按照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的试剂盒方法测定)及胸肌、肝脏和肾脏中的铅、镉、汞、砷含量(组织经湿热消解法消解,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消解液中的重金属含量)。试验数据采用Excel进行初步处理后用SPSS16.0软件(One-way ANOVA)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用Duncan进行组间多重比较,结果以“平均数±标准误”表示。如表1所示,本实验中的重金属剂量攻毒未明显影响肉鸡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P>0.05),攻毒组肉鸡生产性能指标数值上略有下降,试验组肉鸡生产性能接近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攻毒组肉鸡血清和肝脏MDA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血清和肝脏SOD活力均有提高的趋势(P<0.1),即攻毒明显影响了肉鸡抗氧化性能;与攻毒组相比,试验组显著改善了抗氧化指标(P<0.05),使MDA含量和SOD活性接近对照组水平(表2)。重金属结果如表3所示,组织中砷元素未检出;与对照组相比,攻毒组肉鸡胸肌、肝脏和肾脏中铅、镉、汞含量显著增加(P<0.05),即此剂重金属污染明显增加了重金属在肉鸡组织中的残留;与攻毒组相比,试验组显著降低了组织中的铅、镉、汞含量(P<0.05),并接近对照组水平。可见,本预混合饲料产品可明显缓解重金属(铅、镉和汞复合)污染导致的抗氧化功能下降,并具有显著降低肉鸡组织重金属残留的作用。
表1  预混合饲料产品B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处理   平均日增重/g   平均日采食量/g   料重比
  对照组   52.23±1.10   95.28±2.85   1.82±0.02
  攻毒组   51.05±1.06   95.07±3.15   1.86±0.03
  试验组   51.83±1.02   94.88±2.78   1.83±0.02
注:同列肩标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无标注即为差异不显著(P>0.05)。
表2  预混合饲料产品B对肉鸡血清和肝脏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注:同列肩标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无标注即为差异不显著(P>0.05)。
表3  预混合饲料产品B对肉鸡组织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Figure BDA0000109551080000111
注:同列肩标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无标注即为差异不显著(P>0.05)。
实施例6:
将预混合饲料产品C进行生长育肥猪饲养试验。将40头体重约30kg的三元(杜×长×大)商品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4重复,每重复5头:第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第2组为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2%预混合饲料产品C。饲养至出栏,为期82天。测定生产性能,并进行屠宰取样(每组取6只),测定血液和肝脏中的抗氧化指标(丙二醛MDA和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按照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的试剂盒方法测定)及眼肌、腿肌、肝脏中的铅、镉、汞、砷含量(组织经湿热消解法消解,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消解液中的重金属含量)。试验数据经EXCEL初步整理后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分析,结果以“平均值±标准误(X±SE)”表示。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猪平均初重、平均末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等生产性能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0.05)(表4)。如表5所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猪血清中的MDA含量未受明显影响(P>0.05),但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肝脏MDA含量有降低的趋势(P<0.1),SOD活性有提高的趋势(P<0.1),即试验组猪肝脏中的抗氧化指标具有改善的趋势。试验组猪肝脏铅、镉含量和眼肌镉含量显著降低(P<0.05),眼肌铅含量和腿肌铅、镉含量也有不同程度地的降低(表6)。综上所述,本预混合饲料产品可改善生长育肥猪的抗氧化功能,并具有降低猪组织重金属残留的作用。
表4  预混合饲料产品C对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处理   平均初重/kg   平均末重/kg   平均日增重/g   平均日采食量/g   料重比
  对照组   33.96±1.25   94.51±2.39   738.35±14.23   2182.90±53.90   2.96±0.05
  试验组   33.75±0.85   94.97±2.10   746.59±18.41   2226.80±93.43   2.98±0.05
注:同列数据肩标“*”表示差异显著(P<0.05),无标注即为差异不显著(P>0.05)。
表5  预混合饲料产品C对生长育肥猪血清和肝脏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Figure BDA0000109551080000121
注:同列数据肩标“*”表示差异显著(P<0.05),无标注即为差异不显著(P>0.05)。
表6  预混合饲料产品C对生长育肥猪组织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Figure BDA0000109551080000122
注:同列数据肩标“*”表示差异显著(P<0.05),无标注即为差异不显著(P>0.05)。

Claims (8)

1.一种减少动物产品重金属残留的复合预混合饲料,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含量计,包含无机吸附剂40%~88%、有机吸附剂0.6%~9%、有机无机吸附剂5%~25%、超微粉碎茶粉5%~30%、硒0.0002%~0.015%和维生素C 0.2%~10%;所述的无机吸附剂,按质量百分含量计,包含凹凸棒石黏土30%~75%和沸石20%~50%,还包含膨润土和海泡石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5%~30%;所述的有机吸附剂包括壳聚糖和酵母或酵母提取物;按质量百分含量计,壳聚糖在有机吸附剂中占5%~40%,酵母或其提取物在有机吸附剂中占60%~95%;所述的有机无机吸附剂为壳聚糖-凹凸棒石黏土复合物;所述的壳聚糖-凹凸棒石黏土复合物,其通过以下方法制备:按质量份计,取1份壳聚糖溶于10~30份体积百分含量为1%~6%的乙酸水溶液中,pH调整至5.0~6.0,在40~70℃条件下匀速搅拌,直接添加1~10份凹凸棒石黏土,或将1~10份凹凸棒石黏土分散于水溶液中制成质量浓度为5%~20%的悬浮液后加入壳聚糖溶液中,在50~70℃条件下高速搅拌2~8小时,静置沉淀或离心分离后弃上清,将沉淀物洗涤后,抽滤,烘干,研磨或粉碎至过200目筛,得到壳聚糖-凹凸棒石黏土复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动物产品重金属残留的复合预混合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凸棒石黏土、沸石、膨润土或海泡石为直接从天然矿石中采选得到的原土或者经过热处理、硫酸处理、盐酸处理或钠盐处理的改性产品;其中凹凸棒石黏土中凹凸棒石的含量不低于55%,沸石中斜发沸石含量不低于55%,膨润土中的蒙脱石含量不低于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动物产品重金属残留的复合预混合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聚糖的分子量为2000~500000道尔顿,脱乙酰度至少为8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动物产品重金属残留的复合预混合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聚糖分子量为2000~100000道尔顿,脱乙酰度至少为80%;所述的凹凸棒石黏土所含凹凸棒石为60%以上,是经过酸处理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动物产品重金属残留的复合预混合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微粉碎茶粉为茶叶超微粉碎至400目以上;用于补充硒的含硒物质为蛋氨酸硒、酵母硒和蛋白硒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
6.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动物产品重金属残留的复合预混合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量配比,先将少量有机吸附剂、硒和维生素C与少量无机吸附剂进行逐级预混,得混合物1;将剩余的无机吸附剂、剩余的有机吸附剂、有机无机吸附剂及超微粉碎茶粉进行混合,得混合物2;按先后顺序加入混合物2、混合物1,混合2~5分钟,使预混合饲料的混合均匀度变异系数不超过5%,即得到所述复合预混合饲料产品。
7.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预混合饲料的动物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预混合饲料在动物全价配合饲料中的添加量为饲料重量的0.2%~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物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预混合饲料在动物全价配合饲料中的添加量为饲料重量的0.5%~3%。
CN 201110366010 2011-11-17 2011-11-17 一种减少动物产品重金属残留的复合预混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024060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366010 CN102406061B (zh) 2011-11-17 2011-11-17 一种减少动物产品重金属残留的复合预混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366010 CN102406061B (zh) 2011-11-17 2011-11-17 一种减少动物产品重金属残留的复合预混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06061A CN102406061A (zh) 2012-04-11
CN102406061B true CN102406061B (zh) 2013-11-06

Family

ID=459086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366010 Active CN102406061B (zh) 2011-11-17 2011-11-17 一种减少动物产品重金属残留的复合预混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0606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42727A (zh) * 2012-05-22 2012-10-24 众合发(北京)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水产养殖用氨基多糖与维生素混合生态促生长和免疫调节剂
CN104206805A (zh) * 2014-07-22 2014-12-17 众合发(北京)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降解水产动物体内毒素、提高抗应激力的制剂
CN104543405A (zh) * 2015-01-17 2015-04-29 东北农业大学 一种去除有毒金属残留的天然化合物饲料添加剂
CN105166420A (zh) * 2015-10-14 2015-12-23 安佑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消除霉菌毒素对家畜危害的吸附解毒剂
CN105166584A (zh) * 2015-10-26 2015-12-23 四川农业大学 一种改善鸡重金属中毒的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61068A (zh) * 2016-01-15 2016-06-15 江苏安佑科技饲料有限公司 一种可替代抗生素并改善育肥猪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饲料添加剂
CN107259128A (zh) * 2017-07-25 2017-10-20 贵州册亨海铭巍生态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哺乳母羊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89789A (zh) * 2017-10-30 2018-04-10 北京慧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超微粉碎茶粉改善蛋鸡盲肠微生物数量的方法
CN110024908A (zh) * 2019-04-23 2019-07-19 天津大学 一种去除重金属的全营养型动物饲料的制备方法
CN114982878A (zh) * 2022-05-11 2022-09-02 湖南德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减少水产动物体内镉蓄积的多功能饲料添加剂及其应用
CN115336675A (zh) * 2022-08-18 2022-11-15 山东和美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鸭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仇立干等.改型凹凸棒土对磷酸根吸附性能的研究.《化学研究与应用》.2010,第22卷(第8期),1009-1014.
凹凸棒石负载壳聚糖吸附废水中Cd2+的研究;李增新等;《非金属矿》;20080731;第31卷(第4期);57-58、69 *
动物食品中铅污染现状及饲料控制技术研究进展;王龙昌等;《食品科学》;20101231;第31卷(第13期);302-306 *
壳聚糖生理功能及在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罗丹等;《湖南饲料》;20081231(第1期);34-36 *
张金硕等.酿酒酵母对锦鲤鱼体内铜、汞、镉三种重金属排除效果的比较研究.《食品工业科技》.2011,第32卷(第4期),120-122.
改型凹凸棒土对磷酸根吸附性能的研究;仇立干等;《化学研究与应用》;20100831;第22卷(第8期);1009-1014 *
李增新等.凹凸棒石负载壳聚糖吸附废水中Cd2+的研究.《非金属矿》.2008,第31卷(第4期),57-58、69.
王龙昌等.动物食品中铅污染现状及饲料控制技术研究进展.《食品科学》.2010,第31卷(第13期),302-306.
罗丹等.壳聚糖生理功能及在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湖南饲料》.2008,(第1期),34-36.
酿酒酵母对锦鲤鱼体内铜、汞、镉三种重金属排除效果的比较研究;张金硕等;《食品工业科技》;20110401;第32卷(第4期);120-12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06061A (zh) 2012-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06061B (zh) 一种减少动物产品重金属残留的复合预混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0397998C (zh) 复合型霉菌毒素吸附剂
CN103141685B (zh) 一种猪饲料用霉菌毒素脱毒剂
CN105166420A (zh) 一种可消除霉菌毒素对家畜危害的吸附解毒剂
CN1810145A (zh) 天然矿物质饲料添加剂的生产方法
CN103461677A (zh) 一种动物用饲料脱霉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214074A (zh) 水产养殖水质净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39795B (zh) 一种含复合海藻的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工艺
CN104326635A (zh) 一种高效的水产养殖池塘底质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71594B (zh) 一种降低饲料重金属在罗非鱼体内吸收和残留的混合型饲料添加剂
CN102690152A (zh) 一种带磁能量的液体肥料
CN103168962B (zh) 负离子矿物牲畜饲料添加剂以及制备方法
CN105060497A (zh) 一种去除养殖水体亚硝酸盐的复合增氧剂及制备方法
CN101849609A (zh) 一种新型饲料霉菌毒素吸附与处理剂及其应用
CN105901356A (zh) 复合纳米氧化锌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3918589B (zh) 一种提高虾苗长途运输成活率的动物保健品
CN1165628A (zh) 茶油饼中提取三萜类皂素作为添加剂的应用
CN114246261A (zh) 改性蒙脱石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268265A (zh) 一种降解饲料中呕吐毒素用脱毒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524260A (zh) 一种含有甲壳素的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WO2019024127A1 (zh) 一种功能性矿物质水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32414A (zh) 一种乳仔猪饲料的复合添加剂和制备方法
CN104222531A (zh) 含沸石粉、高岭土混合物的脱霉添加剂的制造方法
CN105166408A (zh) 一种具有治疗病毒性鱼病的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49326A (zh) 一种饲料用霉菌毒素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JIANGSU TIANCHENG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Effective date: 2014111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210095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TO: 226600 NANTONG, JIANGSU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1115

Address after: 226600, No. 29, Changjiang East Road, Haian Development Zone, Haian County, Nantong, Jiangsu

Patentee after: Jiangsu Tiancheng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Weigang Xuanwu District of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210095 No. 1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