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84319A -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84319A
CN114284319A CN202111528780.3A CN202111528780A CN114284319A CN 114284319 A CN114284319 A CN 114284319A CN 202111528780 A CN202111528780 A CN 202111528780A CN 114284319 A CN114284319 A CN 1142843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ayer
panel
display panel
driving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2878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84319B (zh
Inventor
江晓苏
阮崇鹏
丁曼曼
刘生泽
鲜于文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2878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84319B/zh
Priority to US17/622,840 priority patent/US20240037980A1/en
Priority to PCT/CN2021/139768 priority patent/WO2023108688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2843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843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843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843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18Sensors therefor using electro-optical elements or layers, e.g. electroluminescent sensing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3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radiation-sensitive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30/00
    • H10K39/30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10K39/32Organic image sensors
    • H10K39/34Organic image sensors integrated with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60OLEDs integrated with inorganic light-sensitive elements, e.g. with inorganic solar cells or inorganic photodiodes
    • H10K59/65OLEDs integrated with inorganic image senso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9/873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9/879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refractive means, e.g. len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显示面板包括:第一面板,包括发光单元;第一面板还包括透光区,一个透光区位于相邻的两个发光单元之间;第二面板,包括光电传感元件及第二驱动电路层;第二驱动电路层包括第二驱动晶体管,第二驱动晶体管与光电传感元件电连接;光电传感元件与透光区位置相对;及绑定层,位于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间且绑定连接第一面板及第二面板。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能够减少或消除环境中杂光的入射并使得反射的光尽可能以小直角度入射到感光层,提高信噪比。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柔性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触控技术的高速发展,基于硅基工艺的按压式与滑动式指纹识别技术已经整合入移动产品中,未来人们关注的核心是显示区域内的指纹识别技术。
纹路识别原理如下:面板发出光线,光电传感器接收指纹谷部位置或脊部位置反射出的光线,并生成相应的电信号;由于谷部位置和脊部位置的反射有差异,因此生成的电信号也有差异,从而能够实现谷、脊的识别。
目前,指纹识别技术主要是利用光电传感器进行指纹图像的采集,但是现有指纹识别技术中存在信噪比较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或消除环境中杂光的入射并使得反射的光尽可能以小直角度入射到感光层,以提高信噪比的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第一面板,包括多个发光单元及第一驱动电路层,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层包括多个与所述发光单元分别电连接的第一驱动晶体管;所述第一面板还包括多个透光区,一个所述透光区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发光单元之间;
第二面板,包括多个光电传感元件及第二驱动电路层;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层包括及多个第二驱动晶体管,所述第二驱动晶体管与所述光电传感元件电连接;所述光电传感元件与所述透光区位置相对;及
绑定层,位于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之间且绑定连接所述第一面板及所述第二面板。
在本申请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绑定层透光。
在本申请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绑定层为光学胶。
在本申请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绑定层的厚度为52um-100um。
在本申请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面板还包括第一驱动电路层及位于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层上的像素定义层,所述像素定义层包括透光部分和不透光部分,所述像素定义层的不透光部分包括多个像素开口,一个所述发光单元收容在一个所述像素开口内,所述像素定义层的透光部分位于所述透光区内,所述像素定义层的透光部分包括多个透光孔,每个所述透光孔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像素开口之间。
在本申请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像素定义层呈黑色。
在本申请一可选实施例中,每个所述透光孔与与之相对的所述光电传感元件在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层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在本申请一可选实施例中,定义所述透光孔的直径为d,所述第一面板的所述透光孔的远离所述第二面板的一端到所述光电传感元件的距离为H,所述显示面板的入光角度为θ,则θ=arctan(d/2H),其中,H的取值范围是:90um-150um,所述d的取值范围是:25um-60um。
在本申请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面板还包括一第一衬底,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层形成在所述第一衬底上,所述发光单元形成在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层的远离所述第一衬底的一侧;所述绑定层位于所述第一衬底远离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层的一侧。
在本申请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面板还包括一形成在所述像素定义层上且包覆所述发光单元的第一封装层及形成在所述第一封装层上的多个透镜,多个所述透镜呈阵列排布,一个所述透镜与一个所述透光区位置相对。
在本申请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面板还包括一第二封装层,所述第二封装层形成在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层上且包覆所述光电传感元件;所述绑定层位于所述第二封装层远离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层的一侧。
在本申请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面板还包括第一驱动电路层,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层包括多个与所述发光单元分别电连接的第一驱动晶体管;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层还包括多个第三驱动晶体管,所述第三驱动晶体管与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电连接。
在本申请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绑定层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每个所述通孔内填充有导电材料,一个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与与之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三驱动晶体管通过一个所述通孔电连接。
在本申请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光电传感元件是光电探测元件。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设备主体,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一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位于所述设备主体上或位于所述设备主体内。
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将包含有发光单元的第一面板与包含有光电传感元件的第二面板通过一绑定层绑定在一起,绑定层位于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间,并使得光电传感元件正对第一面板的像素定义层上的透光孔,所述绑定层可以增加并调控所述透光孔到所述光电传感元件的距离,进而在所述透光孔与所述光电传感元件之间形成一个近似于准直光路的光路,根据入光角度θ=arctan(d/2H)可知,入光角度与H(d为所述透光孔的直径;H为透光孔到所述光电传感元件的距离)呈反比,当H增加时,入光角度变小;因此,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能够减少或消除环境中杂光的入射并使得反射的光尽可能以小直角度入射到感光层,提高信噪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模块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膜层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显示面板的光路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膜层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膜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申请可以在不同实施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本申请针对现有指纹识别技术中信噪比较大的技术问题,通过将包含有发光单元的第一面板与包含有光电传感元件的第二面板通过一绑定层绑定在一起,并使得光电传感元件正对第一面板的像素定义层上的透光孔,所述绑定层位于所述第二面板和所述第一面板之间,以减少或消除环境中杂光的入射并使得反射的光尽可能以小直角度入射到感光层,提高信噪比。
请参阅图1,本申请较佳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1000。所述电子设备1000包括一显示面板100(200)及设备主体1001,所述显示面板100(200)位于所述设备主体1001上或位于所述设备主体1001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装置可以是手机或计算机等。
请参阅图2及图3,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100,所述显示面板100包括第一面板110、第二面板120及绑定层130,所述第一面板110及所述第二面板120通过所述绑定层130绑定在一起。所述绑定层130位于所述第一面板110和所述第二面板120之间。其中,所述第一面板110包括多个透光区1101。
其中,所述第一面板110包括第一衬底10、第一驱动电路层20、像素定义层30、发光单元40及第一封装层50,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层20形成在所述第一衬底10上,所述像素定义层30形成在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层20上,所述发光单元40收容在所述像素定义层30内,所述第一封装层50形成在所述像素定义层30上且包覆所述发光单元40。一个所述透光区1101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发光单元40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衬底10包括多个第一连接端子11,多个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嵌在所述第一衬底10内且从所述衬底10的远离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层20的表面裸露出来。
其中,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层20包括一第一复合膜层21及嵌在所述第一复合膜层21内的多个第一驱动晶体管22。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22驱动所述发光单元40发光。
其中,所述第一复合膜层21形成在所述第一衬底10的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端子11的表面上。所述第一复合膜层21包括栅极绝缘层、层间绝缘层及平坦层等多个绝缘膜层(图中未标号)复合形成。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2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11电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22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衬底10的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端子11的表面上的第一有源层221、形成在所述第一有源层221上方的第一栅极222、形成在所述第一栅极222上方的第二栅极223及形成在所述第二栅极223上方的第一源漏极层224。其中,所述第一有源层221及所述第一栅极222之间具有部分所述第一复合膜层21(例如:栅极绝缘层),所述第一栅极222和所述第二栅极223之间具有部分所述第一复合膜层21(例如:第一层间绝缘层),所述第二栅极223和所述第一源漏极层224之间具有部分所述第一复合膜层21(例如:第二层间绝缘层),所述第一源漏极层224上方还具有部分所述第一复合膜层21(例如:平坦层)。在其他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22还可以不包括第二栅极223。
其中,所述第一复合膜层21的对应所述透光区1101的部分透光。
其中,所述第一源漏极层224的源极和漏极分别通过一第一过孔225与所述第一有源层221电连接。所述第一源漏极层224的源极或漏极还通过第二过孔226与与之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端子11电连接。所述第一过孔225及所述第二过孔226中均填充有导电材料。
其中,所述第一源漏极层224上方的所述第一复合膜层21(例如:平坦层)还包括多个阳极227。一个所述阳极227的一端与一个所述第一源漏极层224电连接,另一端与一个所述发光单元40电连接。
具体地,所述像素定义层30包括不透光部分及透光部分,所述像素定义层30的不透光部分包括多个像素开口31,一个所述发光单元40收容在一个所述像素开口31内。所述像素定义层30的透光部分位于所述透光区1101内,所述像素定义层30的透光部分包括多个透光孔32,每个所述透光孔32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像素开口31之间。所述透光孔32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透光区1101的直径。所述透光孔32内可以填充透光材料,也可以不填充其他材料。其中,所述像素定义层30不透光可以使得经指纹反射的光只能从所述透光孔32进入光电传感元件1201(见下文),从而可以对进入所述光电传感元件1201的光量和角度进行限制。
在本申请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像素定义层30呈黑色。
在本申请一可选实施例中,每个所述透光孔32与与之相对的光电传感元件1201(见下文)在所述第二面板120的第二驱动电路层80(见下文)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优选地,每个所述透光孔32与与之相对的光电传感元件1201(见下文)在所述第二面板120上的正投影完全重叠。
其中,所述第一面板110还包括阴极层33,所述阴极层33形成在所述发光单元40上且形成在所述像素定义层30上。
其中,所述第一封装层50形成在所述像素定义层30上且包覆所述阴极层33。
其中,所述第一面板110还包括一外侧膜层60,所述外侧膜层60形成在所述第一封装层50上。
其中,所述外侧膜层60可以是触控层,也可以是保护层或平坦层或其他膜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侧膜层60是触控层。
其中,所述外侧膜层60可以是单个膜层还可以是多个膜层。
其中,所述第二面板120包括第二衬底70、第二驱动电路层80、第二封装层90及多个光电传感元件1201。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层80形成在所述第二衬底70上,多个所述光电传感元件1201形成在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层80上,所述第二封装层90形成在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层80上且包覆多个所述光电传感元件1201。所述绑定层130形成在所述第二封装层90上。多个所述光电传感元件1201分别与多个所述透光区1101或所述透光孔32位置相对,每个所述透光孔32与与之相对的所述光电传感元件1201在所述第二面板120的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层80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光电传感元件1201为有机光电探测器件(OPD)。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光电传感元件1201还可以为OPD之外的探测器件或光电传感器件,例如Si-PD等等类型的探测器。
请再次参阅图2,在本申请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层80包括一第二复合膜层81及嵌在所述第二复合膜层81内的多个第三驱动晶体管82及多个第二驱动晶体管83。
其中,所述第三驱动晶体管82与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22电连接,所述第三驱动晶体管82用于将驱动信号传递给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22,以驱动所述第一面板的所述发光单元40发光。所述第二驱动晶体管83与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22分别位于不同的两个面板内且以子母板拼接的方式绑定在一起,所述第二驱动晶体管83不会占用边框区域的面积,可以有效减少外围电路的面积,从而能够实现窄边框。
具体地,所述第二复合膜层81包括栅极绝缘层、层间绝缘层及平坦层等多个绝缘膜层(图未标号)复合形成。
其中,所述第二驱动晶体管83与所述光电传感元件1201电连接。所述第三驱动晶体管82与所述第二驱动晶体管83之间相互独立,不具有电连接关系。其中,所述第三驱动晶体管82用于将驱动信号传递给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22,以驱动发光单元40发光。所述第二驱动晶体管83用于驱动所述光电传感元件1201工作。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第三驱动晶体管82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二衬底70上的第二有源层821、形成在所述第二有源层821上方的第三栅极822、形成在所述第三栅极822上方的第四栅极823及形成在所述第四栅极823上方的第二源漏极层824,所述第二源漏极层824通过第三过孔825与所述第二有源层821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二有源层821及所述第三栅极822之间具有部分所述第二复合膜层81(例如:栅极绝缘层),所述第三栅极822和所述第四栅极823之间具有部分所述第二复合膜层81(例如:第三层间绝缘层),所述第四栅极823和所述第二源漏极层824之间具有部分所述第二复合膜层81(例如:第四层间绝缘层),所述第二源漏极层824上方还具有部分所述第二复合膜层81(例如:平坦层)。在其他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第三驱动晶体管82还可以不包括第四栅极823。
其中,所述第二封装层90的对应所述透光区1101的部分透光。
其中,所述第二封装层90包括多个第四过孔91及多个第三连接端子92。多个所述第四过孔91及多个所述第三连接端子92嵌在所述第二封装层90内,所述第三连接端子92的一端从所述第二封装层90的远离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层80的表面裸露出来。多个所述第三连接端子92通过所述第四过孔91分别与与之对应的所述第三驱动晶体管82的所述源漏极层824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驱动晶体管83的结构与所述第三驱动晶体管82的结构相同,区别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晶体管83与所述光电传感元件1201电连接。
其中,所述绑定层130及位于所述透光区1101内的所述第一复合膜层21及所述第二复合膜层81透光。
在本申请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绑定层130为光学胶。光学胶的透光率较好,能够很好地过滤杂光。
在本申请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绑定层130的厚度为52um-100um,以更好地减少或消除环境中杂光的入射并使得反射的光尽可能以小直角度入射到感光层,以提高信噪比。
其中,所述绑定层130包括多个通孔131,多个通孔131内填充有导电材料,一个所述通孔13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11及所述第三连接端子92电连接,以连通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22及与之对应的所述第三驱动晶体管82。
请再次参阅图3,当所述触控层被触摸时,会在所述触控层上形成指纹,所述发光单元40发出的光L1被所述指纹反射,有一部分反射光L2可以通过所述透光孔32依次进入与所述透光区1101对应的所述第一复合膜层21、所述绑定层130及与所述透光区1101对应的所述第二封装层90照射到所述光电传感元件1201上。通过设置所述透光孔32的直径及所述绑定层130的厚度,可以调控经所述指纹反射的光的入射角度θ以及所述指纹的反射光的范围m。
其中,入光角度θ=arctan(d/2H),d为所述透光孔32的直径;H为透光孔32的远离所述第二面板120的一端到所述光电传感元件1201的距离;其中,H的取值范围是:90um-150um,所述d的取值范围是:25um-60um,相应地,所述入光角度θ的取值范围是:4.764°-18.434°。所述绑定层130的存在增加了透光孔32到所述光电传感元件1201的距离,即增加了H的大小。由入光角度的公式可知,入光角度θ与H呈反比,当H增加时,入光角度变小。因此,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100能够减少或消除环境中杂光的入射并使得反射的光尽可能以小直角度入射到感光层,提高信噪比。
请参阅图4,本申请还提供另一种显示面板200,所述显示面板200与所述显示面板100的结构基本相同,其区别仅在于,所述显示面板200还包括多个透镜140,多个所述透镜140呈阵列排布且形成在所述第一封装层50上并被所述外侧膜层60包覆。一个所述透镜140与一个所述透光孔32位置相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多个透镜140为微透镜。
其中,与一个所述透光孔32位置相对的所述透镜140能够会聚自指纹反射的位于所述光电传感元件1201上方的光线至所述光电传感元件1201,从而能够提高进光量,因进入所述光电传感元件1201的光较充足,从而能够减少所述第一面板110的开口率(即可以减少透光孔的数量),提升显示面板200的性能。
请参阅图5,本申请还提供另一种显示面板300,所述显示面板300与所述显示面板100的结构基本相同,其区别仅在于,所述显示面板300不包括所述显示面板100中的第三驱动晶体管。驱动所述第一面板110的发光单元发光的驱动电路与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电连接且位于所述显示面板300的第一面板110的边框区域(图未示)内。
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将包含有发光单元的第一面板与包含有光电传感元件的第二面板通过一绑定层绑定在一起,并使得光电传感元件正对第一面板的像素定义层上的透光孔,所述绑定层的存在增加了透光孔到所述光电传感元件的距离,即增加了H的大小,进而在所述透光孔与所述光电传感元件之间形成一个近似于准直光路的光路。由入光角度的公式θ=arctan(d/2H)可知,入光角度与H(d为所述透光孔的直径;H为透光孔到所述光电传感元件的距离)呈反比,当H增加时,入光角度变小。因此,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能够减少或消除环境中杂光的入射并使得反射的光尽可能以小直角度入射到感光层,以提高信噪比。另外,在第二面板内设置第三驱动晶体管,以将驱动信号传递给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进而驱动所述第一面板的所述发光单元发光,不会占用边框区域的面积,可以有效减少外围电路的面积,从而能够实现窄边框。
另外,还可以通过调整所述绑定层的厚度,来调控所述入射角度的大小,从而能够根据实际需要更灵活地提高显示面板的信噪比。
另外,在第一面板的远离所述第二面板的一侧耦合多个微透镜,能够会聚自指纹反射的位于所述光电传感元件上方的光线至所述光电传感元件,从而能够提高进光量,因进入所述光电传感元件的光较充足,从而能够减少所述第一面板的开口率(即可以减少透光孔的数量),提升显示面板的性能。
另外,将包含有发光单元的第一面板与包含有光电传感元件的第二面板通过一绑定层绑定在一起,还可以降低工艺难度,提高良率。尤其对光电传感元件的制作,可不限制其工艺路线是溶液法还是小分子蒸镀法;同时相较于一次制备光电传感元件+第一面板(例如OLED器件)和分开制备光电传感元件+第一面板(例如OLED器件)再拼接,其工艺难度可降低,其良率可提高。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5)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面板,包括多个发光单元;所述第一面板还包括多个透光区,一个所述透光区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发光单元之间;
第二面板,包括多个光电传感元件及第二驱动电路层;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层包括多个第二驱动晶体管,所述第二驱动晶体管与所述光电传感元件电连接;所述光电传感元件与所述透光区位置相对;及
绑定层,位于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之间且绑定连接所述第一面板及所述第二面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定层透光。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定层为光学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定层的厚度为52um-100u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板还包括第一驱动电路层及位于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层上的像素定义层,所述像素定义层包括透光部分和不透光部分,所述像素定义层的不透光部分包括多个像素开口,一个所述发光单元收容在一个所述像素开口内,所述像素定义层的透光部分位于所述透光区内,所述像素定义层的透光部分包括多个透光孔,每个所述透光孔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像素开口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定义层呈黑色。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透光孔与与之相对的所述光电传感元件在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层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透光孔的直径为d,所述第一面板的所述透光孔的远离所述第二面板的一端到所述光电传感元件的距离为H,所述显示面板的入光角度为θ,则θ=arctan(d/2H),其中,H的取值范围是:90um-150um,所述d的取值范围是:25um-60um。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板还包括一第一衬底,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层形成在所述第一衬底上,所述发光单元形成在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层的远离所述第一衬底的一侧;所述绑定层位于所述第一衬底远离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层的一侧。
10.如权利要求5至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板还包括一形成在所述像素定义层上且包覆所述发光单元的第一封装层及形成在所述第一封装层上的多个透镜,多个所述透镜呈阵列排布,一个所述透镜与一个所述透光区位置相对。
11.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面板还包括一第二封装层,所述第二封装层形成在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层上且包覆所述光电传感元件;所述绑定层位于所述第二封装层远离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层的一侧。
12.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层包括多个与所述发光单元分别电连接的第一驱动晶体管;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层还包括多个第三驱动晶体管,所述第三驱动晶体管与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电连接。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定层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每个所述通孔内填充有导电材料,一个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与与之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三驱动晶体管通过一个所述通孔电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传感元件是光电探测元件。
15.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一如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位于所述设备主体上或位于所述设备主体内。
CN202111528780.3A 2021-12-14 2021-12-14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42843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28780.3A CN114284319B (zh) 2021-12-14 2021-12-14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US17/622,840 US20240037980A1 (en) 2021-12-14 2021-12-20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PCT/CN2021/139768 WO2023108688A1 (zh) 2021-12-14 2021-12-20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28780.3A CN114284319B (zh) 2021-12-14 2021-12-14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84319A true CN114284319A (zh) 2022-04-05
CN114284319B CN114284319B (zh) 2023-09-26

Family

ID=80872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28780.3A Active CN114284319B (zh) 2021-12-14 2021-12-14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37980A1 (zh)
CN (1) CN114284319B (zh)
WO (1) WO202310868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23824A (zh) * 2022-04-12 2022-07-2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透明显示面板及透明显示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40488A (zh) * 2017-04-27 2017-07-1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034089A (zh) * 2018-08-07 2018-12-18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0046567A (zh) * 2019-04-11 2019-07-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1106157A (zh) * 2020-01-07 2020-05-0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1725429A (zh) * 2020-06-30 2020-09-29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0243926A1 (zh) * 2019-06-05 2020-12-10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指纹装置和电子设备
US20210043692A1 (en) * 2019-08-09 2021-02-11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16732B (zh) * 2016-06-28 2022-06-14 虹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能够检测指纹的显示器
US11080505B2 (en) * 2018-04-10 2021-08-03 Waleed Sami Haddad Under-screen fingerprint reader
CN108899356B (zh) * 2018-09-04 2020-12-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Oled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KR102643092B1 (ko) * 2018-10-02 2024-03-0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지문 센서 및 이를 구비한 표시 장치
KR20200085401A (ko) * 2019-01-04 2020-07-1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지문 센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EP3731137B1 (en) * 2019-02-02 2023-01-25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0718565A (zh) * 2019-09-05 2020-01-2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210086907A (ko) * 2019-12-31 2021-07-0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13544855B (zh) * 2020-02-13 2023-07-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EP4111364A4 (en) * 2020-02-28 2023-07-12 Fingerprint Cards Anacatum IP AB MULTICOLOR ILLUMINATION IN AN OPTICAL FINGERPRINT SENSOR FOR ANTI-THEFT
CN111768700B (zh) * 2020-06-22 2021-10-0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733792B2 (en) * 2020-08-07 2023-08-22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Touch display device
KR20220031402A (ko) * 2020-09-04 2022-03-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CN112364760A (zh) * 2020-11-10 2021-02-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KR20220078777A (ko) * 2020-12-03 2022-06-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12861651A (zh) * 2021-01-20 2021-05-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WO2022160087A1 (zh) * 2021-01-26 2022-08-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066840B (zh) * 2021-03-22 2024-05-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3345927B (zh) * 2021-05-31 2023-06-0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屏下摄像头显示面板及透明显示区域的制备方法
KR20230048192A (ko) * 2021-10-01 2023-04-1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40488A (zh) * 2017-04-27 2017-07-1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034089A (zh) * 2018-08-07 2018-12-18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0046567A (zh) * 2019-04-11 2019-07-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WO2020243926A1 (zh) * 2019-06-05 2020-12-10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指纹装置和电子设备
US20210043692A1 (en) * 2019-08-09 2021-02-11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CN111106157A (zh) * 2020-01-07 2020-05-0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1725429A (zh) * 2020-06-30 2020-09-29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23824A (zh) * 2022-04-12 2022-07-2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透明显示面板及透明显示装置
CN114823824B (zh) * 2022-04-12 2023-12-0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透明显示面板及透明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84319B (zh) 2023-09-26
US20240037980A1 (en) 2024-02-01
WO2023108688A1 (zh) 2023-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35599B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KR102602670B1 (ko) 입력 감지 유닛을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US10803285B2 (en) Display panel with photosensitve circui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504380B (zh) 电子面板和制造该电子面板的方法
US11626048B2 (en) Electronic panel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KR20220126263A (ko) 표시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US10817696B2 (en) Fingerprint sensor package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11129076A (zh) 显示装置
KR20240029743A (ko) 입력 감지 유닛을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10875365A (zh) 电子设备
KR20200121400A (ko) 전자 장치
CN109752873B (zh) 显示屏及终端
CN111291710B (zh) 指纹识别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0828696B (zh) 一种底发射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和光学补偿方法
KR20200145976A (ko) 전자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111863906A (zh)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4267701A (zh) 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4284319B (zh)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12054017B (zh) 一种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EP3885822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3076854A (zh) 显示面板
TWI798848B (zh) 指紋感測模組及顯示裝置
US11678527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WO2020103090A1 (zh) 光学指纹识别装置、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4400238A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影像感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