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72305B - 一种抗视疲药茶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视疲药茶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72305B
CN114272305B CN202111368457.4A CN202111368457A CN114272305B CN 114272305 B CN114272305 B CN 114272305B CN 202111368457 A CN202111368457 A CN 202111368457A CN 114272305 B CN114272305 B CN 1142723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rysanthemum
concentrated solution
soaking
medlar
t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6845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72305A (zh
Inventor
郭文娟
张希春
马存根
杨蕤
屈浩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ine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ine filed Critical Shan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ine
Priority to CN20211136845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7230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723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723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723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723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视疲药茶及其制备方法。为解决视疲劳防治应用面窄、存在副作用、安全隐患的问题,本发明的抗视疲劳药茶是一种药食同源、代茶饮用方便,具有养肝、清热、明目功效的茶,制备方法为:称取枸杞子、桑叶、当归于容器中,加水浸泡,然后煎煮,过滤得煎液;向滤渣中再次加入水煎煮,过滤得煎液;合并两次煎液,加热浓缩得到浓缩液;待浓缩液冷却至室温后,向浓缩液加入菊花浸泡;取出菊花淋干后烘烤,并不时轻轻翻动,使均匀烘干,待烘干至菊花表面无黏腻感时取出,冷却至室温,封袋包装。重复以上操作,将各次浓缩液合并,再均匀分开浸泡菊花。

Description

一种抗视疲药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视疲药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视疲劳又称眼疲劳,患者以眼睛的自觉症状为基础表现,眼或全身器质性因素与精神(心理)因素相互交织的综合征,属于亚健康状态范畴。2014年发布的视疲劳诊疗专家共识中认为:在明确视疲劳病因后,可依据以下症状诊断视疲劳:(1)不耐久视、短时间视物模糊;(2)眼干涩、灼热、眼痒、目胀、流泪;(3)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失眠。
西医治疗视疲劳综合症主要以矫治可能的相关因素和对症治疗为主,多采用神经营养剂、镇静剂、或局部滴用β受体阻滞剂。目前主要以局部使用人工泪液和抗疲劳滴眼液为主,如羟糖苷滴眼液、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维生素B12 滴眼液等。长时间滴眼也存在副作用和一定的安全隐患。另外,亦应用手术、视觉训练、棱镜矫正治疗视疲劳,疗效较为肯定。但应用面窄,不能满足视疲劳防治的需求。
中医无“视疲劳”病名,相当于文献记载的“肝劳”。《千金要方·卷六·七窍病上》曰:“其读书博弈等过度患目者,名曰肝劳。”《医学入门·杂病分类》亦言“读书针刺过度而(目)痛者,名曰肝劳。”《千金要方·卷六·七窍病上》同时记载伤目的常见原因有:“夜视星火、夜读细书、月下看书、抄写多年、雕镂细作、博弈不休”等。这些原因与现代生活中人们长时间熬夜、看电脑、用手机,进行工作、学习、娱乐等方式不谋而合。
“五脏六腑之精,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睛”。睛,指眼睛的视物功能。但眼睛视物功能主要在肝。《灵枢·经脉》曰:“肝足厥阴之脉,连目系。”肝之血气循经上注于目,使眼睛产生视觉作用。《灵枢·脉度》曰:“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素问·五脏生成》曰:“肝受血而能视。”肝开窍于目,只有肝血充足,肝气冲和条达,眼才能辨色视物。《素问·宣明五气》曰:“久视伤血”。《证治准绳·杂病》曰:“久视伤血,血主肝。故勤书则伤肝,主目昏。”肝藏血,久视耗伤肝血,目失所养,为视疲劳之本。肝血不足,就会导致视物不清、两目干涩、目眩目痛、畏光流泪。肝血虚,肝之阴亦不足,阴虚火旺或肝经郁火,火旺而益伤血,此为视疲劳之标。火热熏蒸,见目赤,烧灼感、心神失养,烦躁易怒、失眠等综合症状。故治疗视疲劳多从肝论治。
《血证论·阴阳水火气血论》曰:“补血而不清火,则火终亢而不能生血,故滋血必用清火诸药。”根据以上视疲劳中医病名、病因、病机的分析,治宜养肝血,清肝热,而明目,做为基本治疗大法。选用养肝血、清肝热之药对组合,养肝血,以治视疲劳之本;清肝热,以治视疲劳之标。如此组合配伍,补中有泻,泻中有补,标本兼治,火降热清,肝血得养,目得濡养则视物精明。
现代医学对视疲劳尚无建设性的特效治疗方法,长期点眼药水也存在安全隐患。为了保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及时的缓解和改善视觉疲劳意义非凡。药茶治疗疾病历史悠久,《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以解之。”荼,即茶。药茶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处方用药与适宜的茶叶相配伍形成的方剂,大大加强了茶的疗效,扩大了适用范围。相较于传统的煎煮中药,药茶方便饮用;且传统中药在加工、煎煮时,极易使有效成分流失,而药茶只需沸水冲泡或稍加煎煮后即可饮用,可减少有效成分的损失,提高药物利用率。具有功效明确、服用方便的特点,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代茶饮品,与现代快节奏生活很适合,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并逐渐受到重视,在中医治未病领域中发挥很大的作用。视疲劳恰是药茶的适应症之一。我们取药茶思想之精髓,研究发明了一种药食同源、代茶饮用方便,具有养肝、清热、明目功效的抗视疲劳药茶。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视疲药茶的制备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抗视疲药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称取枸杞子、桑叶、当归于容器中,加水浸泡,然后煎煮,过滤得煎液;
步骤2,向滤渣中再次加入水煎煮,过滤得煎液;
步骤3,合并两次煎液,加热浓缩得到浓缩液;
步骤4,待浓缩液冷却至室温后,向浓缩液加入菊花浸泡;
步骤5,取出菊花淋干后烘烤,并不时轻轻翻动,使均匀烘干,待烘干至菊花表面无黏腻感时取出,冷却至室温,封袋包装;
步骤6,重复以上操作,将各次浓缩液合并,再均匀分开浸泡菊花。
菊花相较于枸杞子、桑叶、当归来说,质地柔润,易于吸收大部分溶液,故将菊花作为媒介,用于吸收其他三种药材的水煎液。
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枸杞子、桑叶、当归的质量比为1~3:1~3:1~3。
一方面,枸杞甘平、当归性辛温,桑叶、菊花性微寒,四种药物组合补中有泻,泻中有补,标本兼治,火降热清,肝血得养,目得濡养则视物精明;同时四药寒温搭配,形成较为温和的茶饮,对胃黏膜无刺激,可长期饮用;另一方面,药茶在实际饮用中,人们最看重的是疗效、口感和色泽,本发明采用如此的技术手段,疗效非常确切、气味清香、口感最为可口清爽香甜回甘、色泽最为透亮、茶状态清澈无分层,无肉眼可见杂质。
茶配方感官评价指标
Figure RE-GDA0003516937030000041
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浸泡时间为1h,所述煎煮时间为30min。煎煮前冷水泡药1h,以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且防止了部分药材中多糖、蛋白质的糊化,避免其妨碍有效成分的溶出;当归、枸杞子为滋补类中药,滋补类药煎煮时间为30min。
进一步,第一次加水的质量为枸杞子、桑叶、当归总质量的10倍,第二次加水的质量为枸杞子、桑叶、当归总质量的8倍。
这是因为药物干燥,第一次浸泡水量要多,而且经过第一次浸泡和煎煮,药物有效成分溶出较高,所以第二次煎煮用水量就自然减少,因此所加水的质量为枸杞子、桑叶、当归总质量的8倍即可,煎煮时间相应也可缩短。
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浓缩液的体积为枸杞子、桑叶和当归总质量数值× 4mL,这样会使得两次煎液内的药物有效成分浓度均一。
进一步,所述步骤4中加入菊花的质量为:每1200mL浓缩液加入菊花36g,可充分浸泡菊花,将浓缩液内的有效成分与菊花联合,抗视疲劳联合功效最好。
进一步,所述步骤4中浸泡时间为6h,可充分浸泡菊花,枸杞子中含有枸杞多糖(C6H12O6),菊花含有绿原酸(C16H18O9),桑叶含有芦丁(C27H30O16),当归中含有阿魏酸(C10H10O4),四种药物的有效成分含量最高,抗视疲劳联合功效最好。
进一步,所述步骤5中烘烤的温度为60℃,药茶中的菊花为其它药液浸泡过后的,含液量较多,温度太高会破坏药品中的有效成分,进而影响功效;温度太低,则不能充分烘干菊花,容易使菊花含水量高,从而发霉变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视疲劳目前主要以局部使用人工泪液和抗疲劳滴眼液为主,如羟糖苷滴眼液、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维生素B12滴眼液等。长时间滴眼也存在副作用和一定的安全隐患。这种抗视疲劳药茶具有以下优点:
一、选材药食同源,功效明确:这款药茶遵循“谨守病机,标本兼治”“药食同源”的基本原则。菊花、枸杞、桑叶、当归均在公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中药食同源目录中。
枸杞,味甘,性平。入肝、肾经,本品体质柔润多液,是一味补养肝肾精血之品,可治因肝肾精血不足,不能上荣于目所引起的眼目昏花、视力减退。研究表明,枸杞对黄斑变性、青光眼、白内障、视网膜病变等眼部疾病方面具有一定的预防保护作用,而且在预防近视等领域也有广泛应用,其明目功效必定不是某一个单一成分或组分作用的结果,并且这些成分之间可能存在协同保护作用。当归,味甘、辛,性温。入肝、心、脾经。本品辛甘温润,以甘温和血,辛温散寒,为血中气药。既补血、养血,又能柔肝止痛,活血止痛,用于治疗血虚引起的头目昏眩、心悸、疲倦等症。枸杞、当归组合,共奏养肝血,明目之效,针对视疲劳病机肝血虚之本。
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入肝、肺经,能清肝泻火,平肝降逆,用于治疗肝火上攻、肝阳上亢、目赤肿痛等症。研究发现,菊花通过抗氧化、抗炎、抗凋亡作用,对晶状体和视网膜,尤其是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免于各种损伤,将为菊花抗视疲劳类视力保护产品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引经入目药菊花在眼病类疾病的临床治疗中用药频率最高,且常与补虚药进行配伍使用。桑叶也叫霜桑叶,味苦、甘,性寒。入肝、肺经,能散风热、清肝热,善治肝经风热、或实火引起的眼睛流泪、红肿涩痛等症。桑叶含有β-胡萝卜类物质素和维生素C,和菊花合用,可减少眼部过敏、增强视力。菊花、桑叶组合,共奏清肝热,明目之效,针对视疲劳肝热之标。
总之,由以上四味药组合制备的药食同源的药茶具有养肝清热明目的确切功效、气味清香、口感清香回甘、色泽透亮无分层无杂质、服用方便的特点,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茶饮品。同时这种药茶的成分还具备降糖、降脂、改善皮肤光老化状态,具有抗皮肤光老化的作用。
二、制备工艺方法独特,服用方便:该药茶工艺,采用“卤制”的方法制备,即除菊花以外,其他3种药材煎汁待用,向其中加入菊花进行浸泡制备。选择其他3味药煎汁的原因为:(1)菊花为花类药材,相对于枸杞、桑叶、当归这3味药材来说,外形更佳,冲泡美观,人们饮用时赏心悦目;(2)菊花相较于其他3味药材来说,更容易吸收药液;(3)菊花如果煎煮时间长,容易导致其有效成分损失,影响功效,破坏外形。(4)向枸杞子、桑叶、当归煎煮液中加入菊花进行浸泡并烘干,可使最终产品拥有完整的菊花形态,又同时具备4 味药的功效。这种方法制备的药食同源的药茶,养肝清热明目功效明确、气味清香、口感清香回甘、色泽透亮、服用方便、有效防治视疲劳。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抗视疲药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枸杞子、桑叶、当归各称取100g于煎药机中,加入3000mL的水浸泡1h,煎煮30min(沸腾后开始计时,先大火后小火),过滤得煎液。
滤渣中再次加入2400mL水,煎煮20min,过滤得煎煮液。
合并两次煎液,加热浓缩至1200mL,得到浓缩液。
待浓缩液冷却至室温后,向浓缩液中加入36g菊花,浸泡6h。
取出菊花淋干后放入60℃烘箱中烘烤5h,并不时轻轻翻动,使均匀烘干。待烘干至菊花表面无黏腻感时取出,冷却至室温,封袋包装。
1.研究对象收集2020年3月——2021年9月期间,于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就诊,主诉有视疲劳相关症状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治疗组男30例,女30例,平均年龄(39.84±1.75)岁;对照组男28例,女32例,平均年龄(38.33±1.36)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纳入标准(1)因屈光不正、调节障碍和过用目力所致视疲劳者;(2)有视疲劳相关主诉,符合视疲劳诊断标准;(3)年龄12~40岁;(4)性别不限; (5)双眼矫正视力>0.9;(6)双眼散光<±3.00D。
3.排除标准(1)经“snellen”视力表检查,远近距离单眼或双眼习惯性矫正视力小于1.0者排除,目的是确保患者具有可比性;(2)裂隙灯检查外眼以及眼前节,直接眼底镜检查眼后节,排除眼部器质性病变患者;(3)排除系统疾病和遗传性近视;(4)排除双眼等效球镜度屈光参差超过1.00D者;(5)排除弱视的患者;(6)排除光心距与瞳距不符引起的棱镜效应不适;(7)精神状态不能配合评价者;(8)妊娠或哺乳期妇女;(9)受评价者入选前1个月使用过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和/或杞菊地黄丸或者2周内使用过任何抗视疲劳药物; (10)已知或怀疑对洋地黄类药物或者过敏者。
4.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点眼,1次1滴,每天3次;治疗组患者给予本发明最终的成品菊花冲泡液口服,每日3g,上午、下午、晚上各1g换新,1g菊花可用开水冲泡3次为限。疗程2周。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记录其中医症状评分,作为疗效判定标准。
5.中医症状评分所有症状评分相加,记录总评分。
中医症状评分
Figure RE-GDA0003516937030000081
6.疗效判定标准疗效判定标准:根据积分法判定中医证候总疗效。计算公式:疗效指数(n)=[(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痊愈:n≥90%;显效:66.7%≤n<90%;有效:33.33%≤n<66.67%;无效:n<33.33%。
7.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组间首先行正态性 (如方差齐性)检验。对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Figure RE-GDA0003516937030000082
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8.结果
8.1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1)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Figure RE-GDA0003516937030000091
n=120)
Figure RE-GDA0003516937030000092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治疗组比较,P<0.05
8.2两组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100%,对照组71.6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治疗前后疗效比较[例(%),n=60]
Figure RE-GDA0003516937030000093
注:*与治疗组比较,P<0.05
以上实验说明治疗组效果明显高于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对照组。分析其原因主要是该药茶针对视疲劳肝血虚为本,肝火上炎为标的核心病机而立,标本兼治。对视疲劳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尤其对视物模糊、眼灼热痛、眼干痒、不能久视的改善效果最佳。
典型案例:
1.刘某某,女,40岁,高校教师。因2020年新冠疫情,开学在即,高校“停课不停学”。要求课程由线下转为线上。该患者因时间紧任务重,一边学习相关录课软件,一边制作线上课程,一边线上授课等,夜以继日导致用眼过度,眼睛灼热疼痛,干痒难耐,久视模糊,疲乏,自觉记忆力减退,偶尔心烦失眠,经医院检查诊断为视疲劳。给予本发明最终的成品药茶冲泡饮水,每日3g,上午、下午、晚上各1g换新,1g药茶可用开水冲泡3次为限,疗程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记录其中医症状评分,作为疗效判定标准。
刘某某(高校教师),女,40岁,视疲劳中医症状评分情况
Figure RE-GDA0003516937030000101
刘某某服用本发明2周后中医症状评分,由治疗前的13分,变为3分,上述症状明显好转,根据疗效判定标准,治疗2周后她的疗效76.92%为显效。继续饮用本发明抗视疲劳茶3周,症状全部消失。
2.王某,男,23岁,大学生。因面临考研,学习常废寝忘食,长时间熬夜,出现眼睛干、涩、痒难耐,久视模糊,疲乏,记忆力减退,心烦失眠,经医院检查诊断为视疲劳。给予本发明最终的成品药茶冲泡饮水,每日3g,上午、下午、晚上各1g换新,1g药茶可用开水冲泡3次为限,疗程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记录其中医症状评分,作为疗效判定标准。
王某(大学生),男,23岁,视疲劳中医症状评分情况
Figure RE-GDA0003516937030000102
Figure RE-GDA0003516937030000111
王某服用本发明药茶2周后中医症状评分,由治疗前的10分,变为2分,上述症状明显好转,根据疗效判定标准,治疗2周后他的疗效80.00%为显效。继续饮用本发明抗视疲劳茶2周,症状全部消失。
实施例2
一种抗视疲药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枸杞子、桑叶、当归分别称取200g、300g、100g于煎药机中,加入6000mL 的水浸泡1h,煎煮30min(沸腾后开始计时),过滤得煎液。
滤渣中再次加入4800mL水,煎煮20min,过滤得煎煮液。
合并两次煎液,加热浓缩至2400mL,得到浓缩液。待浓缩液冷却至室温后,向浓缩液中加入72g菊花,浸泡6h。
取出菊花淋干后放入60℃烘箱中烘烤5h,并不时轻轻翻动,使均匀烘干。待烘干至菊花表面无黏腻感时取出,冷却至室温,封袋包装。
实施例3
一种抗视疲药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枸杞子、桑叶、当归分别称取300g、200g、100g于煎药机中,加入6000mL 的水浸泡1h,煎煮30min(沸腾后开始计时),过滤得煎液。
滤渣中再次加入4800mL水,煎煮20min,过滤得煎煮液。
合并两次煎液,加热浓缩至2400mL,得到浓缩液。待浓缩液冷却至室温后,向浓缩液中加入72g菊花,浸泡6h。
取出菊花淋干后放入60℃烘箱中烘烤5h,并不时轻轻翻动,使均匀烘干。待烘干至菊花表面无黏腻感时取出,冷却至室温,封袋包装。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

1.一种抗视疲药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称取枸杞子、桑叶、当归于容器中,加水浸泡,然后煎煮,过滤得煎液,加水的质量为枸杞子、桑叶、当归总质量的10倍;
步骤2,向滤渣中再次加入水煎煮,过滤得煎液,加水的质量为枸杞子、桑叶、当归总质量的8倍;
步骤3,合并两次煎液,加热浓缩得到浓缩液;
步骤4,待浓缩液冷却至室温后,向浓缩液加入菊花浸泡;
步骤5,取出菊花淋干后烘烤,并不时轻轻翻动,使均匀烘干,待烘干至菊花表面无黏腻感时取出,冷却至室温,封袋包装;
步骤6,重复以上操作,将各次浓缩液合并,再均匀分开浸泡菊花;
所述步骤1中枸杞子、桑叶、当归的质量比为1~ 3:1~3:1~3,当所述枸杞子、桑叶、当归的质量单位为克时,所述步骤3中浓缩液的体积为枸杞子、桑叶和当归总质量数值×4mL,所述步骤4中加入菊花的质量为:每1200mL浓缩液加入菊花36g,所述步骤1中浸泡时间为1h,所述煎煮时间为30min,所述步骤4中浸泡时间为6h,所述步骤5中烘烤的温度为60℃。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抗视疲药茶。
CN202111368457.4A 2021-11-18 2021-11-18 一种抗视疲药茶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42723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68457.4A CN114272305B (zh) 2021-11-18 2021-11-18 一种抗视疲药茶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68457.4A CN114272305B (zh) 2021-11-18 2021-11-18 一种抗视疲药茶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72305A CN114272305A (zh) 2022-04-05
CN114272305B true CN114272305B (zh) 2023-05-19

Family

ID=80869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68457.4A Active CN114272305B (zh) 2021-11-18 2021-11-18 一种抗视疲药茶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72305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25644A (zh) * 2011-11-23 2013-06-05 汤汉忠 一种菊花茶的制作方法
CN109393113A (zh) * 2018-10-30 2019-03-01 阜阳盛世牡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润肤养颜牡丹花茶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72305A (zh) 2022-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31558B (zh) 一种用于治疗眼疾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68283A (zh) 一种治疗多种眼疾的中药
CN110151866A (zh) 一种用于改善视力的营养补充剂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03749820B (zh) 一种清肝明目的炒青葙子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72305B (zh) 一种抗视疲药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20911B (zh) 用于治疗角结膜干燥症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27651A (zh) 一种治疗眼疾的眼药水
CN106344827A (zh) 治疗老花眼的眼药水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20643B (zh) 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白内障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97135A (zh) 明目三降功能饮料
CN102940753B (zh) 一种治疗青光眼的药丸及制备方法
CN104523981A (zh) 一种治疗视神经炎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13018337A (zh) 一种治疗眼疾的复方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544499A (zh) 一种治疗近视的外用中药眼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06571A (zh) 一种生津止渴鲜菠菜根代茶饮及制备方法
CN104306546A (zh) 一种用于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中药组合物及其汤剂、丸剂和散剂
CN109363048A (zh) 一种缓解视疲劳的决明子固体饮料
JP7342218B1 (ja) 漢方薬点眼薬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2755549A (zh) 一种治疗白内障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37603A (zh) 一种缓解视疲劳的中药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48118B (zh) 一种治疗干眼症的中药组合物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32314A (zh) 一种明目三降功能饮料
CN100548160C (zh) 谷精草明目饮料的制作方法
CN101095939B (zh) 眼药水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19070A (zh) 一种可缓解视疲劳的功能食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