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65272A - 光源装置以及投影仪 - Google Patents

光源装置以及投影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65272A
CN114265272A CN202111073072.5A CN202111073072A CN114265272A CN 114265272 A CN114265272 A CN 114265272A CN 202111073072 A CN202111073072 A CN 202111073072A CN 114265272 A CN114265272 A CN 1142652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polarization
incident
light source
separation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7307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65272B (zh
Inventor
秋山光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2652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652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652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652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28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for polarising
    • G02B27/283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for polarising used for beam splitting or combin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83Birefringent or phase retard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6Lenses, e.g. microlenses or Fresnel lens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06Lamp hous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G03B21/2013Plural light sourc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06Lamp hous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G03B21/2033LED or laser light sources
    • G03B21/204LED or laser light sources using secondary light emission, e.g. luminescence or fluorescenc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66Reflectors in illumination beam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73Polarisers in the lamp hous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8Homogenising, shaping of the illumination ligh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3/00Colour photography, other than mere exposure or projection of a colour film
    • G03B33/10Simultaneous recording or projection
    • G03B33/12Simultaneous recording or projection using beam-splitting or beam-combining systems, e.g. dichroic mirr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Abstract

光源装置以及投影仪,能够射出偏振方向一致的多种色光。光源装置具有:光源部;第1偏振分离层,透射向第1偏振方向偏振的第1光,反射向第2偏振方向偏振的第1光;透射向第1偏振方向偏振的第1光的第1光学层和第2偏振分离层;第2光学层,反射向第1偏振方向偏振的第1光;扩散元件;转换第1光的波长而射出第2光的波长转换元件;第1颜色分离元件。第2偏振分离层和第2光学层透射向第1偏振方向偏振的第2光,第2偏振分离层和第1光学层反射向第2偏振方向偏振的第2光。第1光学层透射第1光,第1偏振分离层透射从扩散元件入射的第1光。第1颜色分离元件将第2光分离为第3光和第4光,第4光入射到波长转换元件。

Description

光源装置以及投影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源装置以及投影仪。
背景技术
已知有对从光源射出的光进行调制而生成基于图像信息的图像光,并对所生成的图像光进行投射的投影仪。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备光源、多个分色镜、具有微透镜阵列的液晶显示元件和投射镜头的投射型彩色图像显示装置。投射型彩色图像显示装置通过将从光源射出的白色光分离成互不相同颜色的多种色光,并使分离后的多种色光分别入射到1个液晶显示元件内的不同的子像素而进行彩色显示。
在上述投射型彩色图像显示装置中,沿着从光源射出的白色光的入射光轴,红色反射分色镜、绿色反射分色镜以及蓝色反射分色镜以相互不平行的状态配置。从光源射出的白色光通过上述分色镜,从而被分离为行进方向互不相同的红色光、绿色光和蓝色光。红色光、绿色光和蓝色光以被设置在光调制元件的入射侧的微透镜在空间上分离后的状态,分别入射到光调制元件的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4-60538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的投射型彩色图像显示装置中,作为白色光源,采用卤素灯、氙灯等灯光源,作为光调制元件,采用液晶显示元件。从灯光源射出的光是非偏振光,但在使用液晶显示元件作为光调制元件的情况下,入射到液晶显示元件的光需要是具有特定的偏振方向的线偏振光。对此,作为均匀地照明液晶显示元件的单元,考虑在从白色光源到液晶显示元件之间,设置将入射光分割为多个部分光束的一对多透镜阵列、和使多个部分光束的偏振方向一致的偏振转换元件。在这种情况下,经常使用具有以下部件的偏振转换元件:沿着与光的入射方向交叉的方向交替排列的多个偏振分离层和多个反射层;以及设置在透过了偏振分离层的光的光路、或者由反射层反射的光的光路中的任意一个上的相位差层。
但是,根据近年来的小型化的要求,在使上述投射型彩色图像显示装置小型化的情况下,难以制造偏振分离层与反射层之间的间距窄的偏振转换元件。因此,难以使具有这种偏振转换元件的光源装置小型化,进而难以使具有光源装置的投影仪小型化。基于这样的课题,要求提供一种不使用间距窄的偏振转换元件就能够射出偏振方向一致的多种色光的光源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发明的1个方式,提供一种光源装置,其具有:光源部,其射出具有第1波段并且包含向第1偏振方向偏振的光和向与所述第1偏振方向不同的第2偏振方向偏振的光的第1光;第1偏振分离层,其使从所述光源部沿着第1方向入射的向所述第1偏振方向偏振的所述第1光沿所述第1方向透过,将向所述第2偏振方向偏振的所述第1光向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反射;第1光学层,其相对于所述第1偏振分离层配置在所述第1方向上,使从所述第1偏振分离层沿着所述第1方向入射的向所述第1偏振方向偏振的所述第1光沿所述第1方向透过;第2偏振分离层,其相对于所述第1光学层配置在所述第1方向上,使从所述第1光学层沿着所述第1方向入射的向所述第1偏振方向偏振的所述第1光透过;第2光学层,其相对于所述第2偏振分离层配置在所述第1方向上,将从所述第2偏振分离层沿着所述第1方向入射的向所述第1偏振方向偏振的所述第1光向所述第2方向反射;扩散元件,其使从所述第1偏振分离层沿着所述第2方向入射的所述第1光扩散,将扩散的所述第1光向作为与所述第2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第3方向射出;波长转换元件,其对从所述第2光学层沿着所述第2方向入射的向所述第1偏振方向偏振的所述第1光进行波长转换,将具有与所述第1波段不同的第2波段的第2光向所述第3方向射出;以及第1颜色分离元件,其相对于所述第1光学层配置在所述第3方向上,所述第2光从所述波长转换元件沿着所述第3方向入射到所述第2偏振分离层,所述第2偏振分离层使向所述第1偏振方向偏振的所述第2光沿所述第3方向透过,使向所述第2偏振方向偏振的所述第2光向作为与所述第1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第4方向反射,所述第2光学层使从所述第2偏振分离层沿着所述第3方向入射的向所述第1偏振方向偏振的所述第2光沿所述第3方向透过,所述第1光学层将沿着所述第4方向入射的向所述第2偏振方向偏振的所述第2光向所述第3方向反射,所述第1偏振分离层使从所述扩散元件沿着所述第3方向射出而入射到该第1偏振分离层的所述第1光沿所述第3方向透过,所述第1光学层使从所述第1偏振分离层沿着所述第3方向射出而入射到该第1光学层的所述第1光沿所述第3方向透过,所述第1颜色分离元件将从所述第1光学层沿着所述第3方向入射的向所述第2偏振方向偏振的所述第2光分离成具有与所述第2波段不同的第3波段的第3光和具有与所述第2波段和所述第3波段不同的第4波段的第4光,由所述第1颜色分离元件分离出的所述第4光入射到所述波长转换元件。
根据本发明的1个方式,提供一种光源装置,其具有:光源部,其射出具有第1波段并且包含向第1偏振方向偏振的光和向与所述第1偏振方向不同的第2偏振方向偏振的光的第1光;第1偏振分离层,其使从所述光源部沿着第1方向入射的向所述第1偏振方向偏振的所述第1光沿所述第1方向透过,将向所述第2偏振方向偏振的所述第1光向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反射;第1光学层,其相对于所述第1偏振分离层配置在所述第1方向上,使从所述第1偏振分离层沿着所述第1方向入射的向所述第1偏振方向偏振的所述第1光沿所述第1方向透过;第2偏振分离层,其相对于所述第1光学层配置在所述第1方向上,使从所述第1光学层沿着所述第1方向入射的向所述第1偏振方向偏振的所述第1光透过;第2光学层,其相对于所述第2偏振分离层配置在所述第1方向上,将从所述第2偏振分离层沿着所述第1方向入射的向所述第1偏振方向偏振的所述第1光向所述第2方向反射;扩散元件,其使从所述第1偏振分离层沿着所述第2方向入射的所述第1光扩散,将扩散的所述第1光向作为与所述第2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第3方向射出;波长转换元件,其对从所述第2光学层沿着所述第2方向入射的向所述第1偏振方向偏振的所述第1光进行波长转换,将具有与所述第1波段不同的第2波段的第2光向所述第3方向射出;以及第1颜色分离元件,其相对于所述第1偏振分离层配置在作为与所述第1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第4方向上,所述第2光从所述波长转换元件沿着所述第3方向入射到所述第2偏振分离层,所述第2偏振分离层使向所述第1偏振方向偏振的所述第2光沿所述第3方向透过,使向所述第2偏振方向偏振的所述第2光向所述第4方向反射,所述第2光学层使从所述第2偏振分离层沿着所述第3方向入射的向所述第1偏振方向偏振的所述第2光沿所述第3方向透过,向所述第2偏振方向偏振的所述第2光沿着所述第4方向入射到所述第1光学层,所述第1光学层将向所述第2偏振方向偏振的所述第2光分离为具有与所述第2波段不同的第3波段的第3光和具有与所述第2波段和所述第3波段不同的第4波段的第4光,所述第1偏振分离层使从所述扩散元件沿着所述第3方向射出而入射到该第1偏振分离层的所述第1光沿所述第3方向透过,使从所述第1光学层沿所述第4方向入射的所述第4光透过,所述第1光学层使从所述第1偏振分离层沿着所述第3方向射出而入射到该第1光学层的所述第1光沿所述第3方向透过,所述第1颜色分离元件使从所述光源部射出的所述第1光沿所述第1方向透过并且使从所述第1偏振分离层向所述第4方向入射的具有所述第4波段的所述第4光向所述第1方向反射,被所述第1颜色分离元件反射的所述第4光入射到所述波长转换元件。
根据本发明的1个方式,提供一种投影仪,其具有:本发明的1个方式的光源装置;光调制装置,其根据图像信息对来自所述光源装置的光进行调制;以及投射光学装置,其投射由所述光调制装置调制后的光。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投影仪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第1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从+Y方向观察的光源装置的平面图。
图4是示出光隧道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5是从-X方向朝向+X方向观察光隧道的侧视图。
图6是从-X方向观察的光源装置的侧视图。
图7是从+X方向观察的光源装置的侧视图。
图8是示出多透镜上的各色光的入射位置的示意图。
图9是光调制装置的放大图。
图10是从+Y方向观察的第2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平面图。
图11是示出入射到波长转换元件的红色光的偏振状态的示意图。
图12是从+Y方向观察的第3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平面图。
图13是从+Y方向观察的第4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平面图。
标号说明
1:投影仪;2、20、120、200:光源装置;4:均匀化装置;6:光调制装置;7:投射光学装置;21:光源部;24:第2相位差元件;28:波长转换元件;29:第2颜色分离元件;33:第3颜色分离元件;37、137:第1颜色分离元件;39:第1相位差元件;41:第1多透镜;42:第2多透镜;43:重叠透镜;61:液晶面板;62:微透镜阵列;141:第1镜;141a、142a:端部;142:第2镜;143:第3镜;211:发光元件;220:第1透明基板;220a:第1面;220b:第2面;221、321:第1偏振分离层;222、322:第1光学层;230:第2透明基板;230a:第3面;230b:第4面;231:第2偏振分离层;232:第2光学层;261:扩散板(扩散元件);2131:第3相位差元件;BL:第1光;BLp:蓝色光(向第1偏振方向偏振的光);BLs:蓝色光(向第2偏振方向偏振的光、第5光);YL:黄色光(第2光);YLp:黄色光(向第1偏振方向偏振的第2光);YLs:黄色光(向第2偏振方向偏振的第2光);GLs:绿色光(第3光、第6光);GLs1:绿色光(第7光);RLs:红色光(第4光);RLs4:红色光(第8光);PX:像素;R1、R2:旋转轴;SX1:第1子像素;SX2:第2子像素;SX3:第3子像素;SX4:第4子像素。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图1~图9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的概略结构图。另外,在以下的各附图中,为了易于观察各结构要素,有时根据结构要素而使尺寸的比例尺不同来进行示出。
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对从光源装置2射出的光进行调制,形成与图像信息对应的图像,并将所形成的图像放大投射到屏幕等被投射面上。换言之,投影仪1通过包含1个液晶面板61的1个光调制装置6对从光源装置2射出的光进行调制而形成图像,并投射所形成的图像。投影仪1是所谓的单板方式的投影仪。
如图1所示,投影仪1具有光源装置2、均匀化装置4、场透镜5、光调制装置6和投射光学装置7。光源装置2、均匀化装置4、场透镜5、光调制装置6以及投射光学装置7配置于沿着照明光轴Ax的规定的位置。将照明光轴Ax定义为沿着从光源装置2射出的光L的主光线的行进方向的轴。
关于光源装置2和均匀化装置4的结构,将在后面详细说明。场透镜5配置在均匀化装置4与光调制装置6之间。场透镜5使从均匀化装置4射出的光L平行化,并引导到光调制装置6。
投射光学装置7将通过光调制装置6调制后的光(即,形成图像的光)投射到屏幕等被投射面(省略图示)上。投射光学装置7具有1个或多个投射透镜。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与沿着照明光轴Ax从光源装置2射出的光的行进方向平行的轴设为Z轴,将光的行进方向设为+Z方向。另外,将分别与Z轴垂直且相互垂直的2个轴设为X轴和Y轴。将沿着这些轴的方向中的、设置有投影仪1的空间中的铅直方向上方设为+Y方向。另外,在观察光以+Y方向朝向铅直方向上方的方式沿着+Z方向所入射到的对象物的情况下,将水平方向右方设置为+X方向。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将+X方向的相反方向设为-X方向、+Y方向的相反方向设为-Y方向、+Z方向的相反方向设为-Z方向。
本实施方式的+X方向对应于本发明的第1方向,本实施方式的-Z方向对应于本发明的第2方向。另外,本实施方式的+Z方向对应于本发明的第3方向,本实施方式的-X方向对应于本发明的第4方向。
[光源装置的结构]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2的立体图。图3是从+Y方向观察到的光源装置2的平面图。
如图2和图3所示,光源装置2将对光调制装置6进行照明的光L向与照明光轴Ax平行的方向、即+Z方向射出。光源装置2射出的光L是偏振方向一致的线偏振光,包含在空间上分离的多种色光。在本实施方式中,光源装置2射出的光L由4条光束构成,该4条光束分别由S偏振光构成。4条光束是蓝色光BLs、绿色光GLs、绿色光GLs1和红色光RLs4。
光源装置2具有光源部21、第1光学部件22、第2光学部件23、第2相位差元件24、第1聚光元件25、扩散装置26、第2聚光元件27、波长转换元件28、第1颜色分离元件37、第2颜色分离元件29、第4相位差元件30、第5相位差元件32、第3颜色分离元件33以及光隧道40。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P偏振成分相当于本发明的向第1偏振方向偏振的光,S偏振成分相当于本发明的向第2偏振方向偏振的光。另外,如后所述,在第1光学部件22和第2光学部件23与第2颜色分离元件29和第3颜色分离元件33中,分离偏振成分或色光的膜的取向不同。因此,P偏振成分以及S偏振成分这样的表述以相对于第1光学部件22以及第2光学部件23的偏振方向来表示,相对于第2颜色分离元件29以及第3颜色分离元件33的偏振方向相反。即,相对于第1光学部件22和第2光学部件23的P偏振成分是相对于第2颜色分离元件29和第3颜色分离元件33的S偏振成分,相对于第1光学部件22和第2光学部件23的S偏振成分是相对于第2颜色分离元件29和第3颜色分离元件33的P偏振成分。但是,为了不使说明混乱,以下,将P偏振成分以及S偏振成分表述为相对于第1光学部件22以及第2光学部件23的偏振方向。
[光源部的结构]
光源部21射出沿着+X方向入射到第1光学部件22的蓝色光BLs。光源部21包含多个发光元件211、多个准直透镜212和旋转相位差装置213。发光元件211由射出蓝色光BLs的固体光源构成。具体而言,发光元件211由射出S偏振的蓝色光BLs的半导体激光器构成。蓝色光BLs具有例如440nm~480nm的蓝色波段,是在例如450nm~460nm的范围内具有峰值波长的激光。即,各发光元件211射出具有蓝色波段的蓝色光BLs。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蓝色波段的蓝色光BLs与本发明的第1波段的光对应。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多个发光元件211沿着Z轴排列。
本实施方式的光源部21具有2个发光元件211,但发光元件211的数量没有限制,发光元件211的数量也可以是1个。另外,多个发光元件211的配置也没有限制。另外,发光元件211配置为射出S偏振成分的蓝色光BLs,但由于能够通过旋转相位差装置213任意地设定S偏振光和P偏振光的光量比,所以也可以配置为射出P偏振成分的蓝色光。即,发光元件211也可以以射出光轴为中心旋转90°。
多个准直透镜212设置在多个发光元件211与旋转相位差装置213之间。1个准直透镜212对应于1个发光元件211而设置。准直透镜212使从发光元件211发出的光L平行化。
旋转相位差装置213具有第3相位差元件2131和旋转装置2132。第3相位差元件2131能够以沿着入射到第3相位差元件2131的光的行进方向的旋转轴、即与X轴平行的旋转轴R2为中心旋转。旋转装置2132由电机等构成,使第3相位差元件2131旋转。
第3相位差元件2131由针对蓝色波段的1/2波长板或1/4波长板构成。入射到第3相位差元件2131的s偏振成分的蓝色光BLs的一部分被第3相位差元件2131转换为p偏振成分的蓝色光BLp。因此,透过第3相位差元件2131的蓝色光成为s偏振成分的蓝色光BLs和p偏振成分的蓝色光BLp以规定的比例混合存在的光。即,第3相位差元件2131被入射从发光元件211射出的蓝色光BLs,射出包含S偏振成分的蓝色光BLs和P偏振成分的蓝色光BLp的蓝色光。
通过由旋转装置2132调整第3相位差元件2131的旋转角,来调整透过第3相位差元件2131的光中包含的S偏振成分的蓝色光BLs的光量与P偏振成分的蓝色光BLp的光量比例。另外,在不需要调整蓝色光BLs的光量和蓝色光BLp的光量的比例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设置使第3相位差元件2131旋转的旋转装置2132。在这种情况下,在第3相位差元件2131的旋转角度被设定为使得蓝色光BLs的光量与蓝色光BLp的光量的比例成为预先设定的光量的比例之后,第3相位差元件2131的旋转位置被固定。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光源部21射出具有蓝色波段的第1光BL,该第1光BL包含S偏振成分的蓝色光BLs和P偏振成分的蓝色光BLp。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蓝色波段的第1光BL与本发明的具有第1波段的第1光对应。另外,P偏振成分的蓝色光BLp与本发明的向第1偏振方向偏振的光对应,S偏振成分的蓝色光BLs与本发明的向第2偏振方向偏振的光对应。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多个发光元件211全部射出S偏振成分的蓝色光BLs的结构,但也可以混合存在射出S偏振成分的蓝色光BLs的发光元件211、和射出P偏振成分的蓝色光BLp的发光元件211。根据该结构,还能够省略旋转相位差装置213。另外,发光元件211也可以代替半导体激光器而由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等其他固体光源构成。
[第1光学部件的结构]
包含S偏振成分的蓝色光BLs和P偏振成分的蓝色光BLp的第1光BL沿着+X方向入射到第1光学部件22。第1光学部件22由板型的偏振分离元件构成。第1光学部件22具有第1透明基板220、第1偏振分离层221和第1光学层222。第1透明基板220具有彼此朝向相反方向的第1面220a以及第2面220b。第1透明基板220由一般的光学玻璃板构成。
第1透明基板220以相对于X轴和Z轴倾斜45°的方式配置。换言之,第1透明基板220相对于XY平面和YZ平面倾斜45°。
第1透明基板220以使第1面220a朝向光源部21侧的方式配置。第1偏振分离层221形成于第1透明基板220的第1面220a。因此,第1偏振分离层221与光源部21对置配置,并且相对于XY平面以及YZ平面倾斜45°。
第1偏振分离层221具有使入射的光中的P偏振成分透过并且使S偏振成分反射的偏振分离特性。进而,第1偏振分离层221具有对于蓝色波段的光使P偏振光透过并且使S偏振光反射的偏振分离特性。因此,第1光学部件22使沿着+X方向入射的蓝色光中的P偏振成分的蓝色光BLp沿着+X方向透过并且使S偏振成分的蓝色光BLs向-Z方向反射。第1偏振分离层221例如由电介质多层膜构成。
第1光学层222形成于第1透明基板220的第2面220b。即,第1光学层222相对于第1偏振分离层221配置在+X方向上。第1光学层222具有如下光学特性:无论偏振状态如何都使蓝色波段的光透过并且对于具有比蓝色波段长的波段的光,无论偏振状态如何,都使光反射。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光学层222由分色镜构成。另外,作为第1光学层222,也可以使用具有对于蓝色波段以及黄色波段的光使P偏振成分透过并且使S偏振成分反射的偏振分离特性的电介质多层膜。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第1光学部件22是板型的偏振分离元件,因此能够将形成于第1透明基板220的第1面220a的第1偏振分离层221的功能和形成于第1透明基板220的第2面220b的第1光学层222的功能分离地设计。因此,第1偏振分离层221和第1光学层222的膜设计变得比较容易。
透过了第1偏振分离层221的P偏振成分的蓝色光BLp透过第1透明基板220而入射到第1光学层222。第1光学层222使从第1偏振分离层221沿着+X方向入射的P偏振成分的蓝色光BLp向+X方向透过。
根据上述结构的第1光学部件22,能够将从光源部21射出的第1光BL分离为P偏振成分的蓝色光BLp和S偏振成分的蓝色光BLs,使P偏振成分的蓝色光BLp向+X方向透过从而入射到第2光学部件23,使S偏振成分的蓝色光BLs向-Z方向反射而入射到扩散装置26。
[第2光学部件的结构]
第2光学部件23相对于第1光学部件22配置在+X方向上。即,第2光学部件23相对于第1光学层222配置在+X方向上。透过了第1光学部件22的P偏振成分的蓝色光BLp入射到第2光学部件23。第2光学部件23与第1光学部件22同样地由板型的偏振分离元件构成。第2光学部件23具有第2透明基板230、第2偏振分离层231和第2光学层232。
第2透明基板230具有彼此朝向相反方向的第3面230a以及第4面230b。第2透明基板230由一般的光学玻璃板构成。
第2透明基板230以相对于X轴和Z轴倾斜45°的方式配置。换言之,第2透明基板230相对于XY平面和YZ平面倾斜45°。
第2透明基板230以使第3面230a朝向第1光学部件22侧的方式配置。即,第2透明基板230的第3面230a与第1透明基板220的第2面220b相互对置。第2偏振分离层231形成于第2透明基板230的第3面230a。因此,第2偏振分离层231与第1光学层222对置配置,并且相对于XY平面和YZ平面倾斜45°。
第2偏振分离层231具有对于黄色波段的光使P偏振成分透过并且使S偏振成分反射的偏振分离特性。另外,第2偏振分离层231具有对于蓝色波段的光使P偏振成分透过的特性。因此,第2偏振分离层231使从第1光学层222沿着+X方向入射的P偏振成分的蓝色光BLp向+X方向透过。第2偏振分离层231例如由电介质多层膜构成。另外,作为第2偏振分离层231,也可以使用具有对于蓝色波段、红色波段以及黄色波段的所有光使P偏振成分透过并且使S偏振成分反射的偏振分离特性的电介质多层膜。
第2光学层232形成于第2透明基板230的第4面230b。即,第2光学层232相对于第2偏振分离层231配置在+X方向上。第2光学层232具有使蓝色波段的光反射并且使具有比蓝色波段长的波段的光透过的光学特性。第2光学层232将从第2偏振分离层231沿着+X方向入射的P偏振成分的蓝色光BLp向-Z方向反射。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光学层232由分色镜构成,因此第2光学层232无需使用偏振光,而能够通过反射或透过将入射的光高精度地分离。
根据上述结构的第2光学部件23,能够使透过第1光学部件22而向+X方向入射的P偏振成分的蓝色光BLp向-Z方向反射而入射到波长转换元件28。
本实施方式的第2光学部件23是板型的偏振分离元件,因此能够将形成于第2透明基板230的第3面230a的第2偏振分离层231的功能和形成于第2透明基板230的第4面230b的第2光学层232的功能分离地设计。因此,第2偏振分离层231和第2光学层232的膜设计比较容易。
[第2相位差元件的结构]
第2相位差元件24相对于第1光学部件22配置在-Z方向上。即,第2相位差元件24在Z轴上配置于第1光学部件22与扩散装置26之间。被第1光学部件22的第1偏振分离层221向-Z方向反射的S偏振成分的蓝色光BLs入射到第2相位差元件24。第2相位差元件24由针对入射的蓝色光BLs的蓝色波段的1/4波长板构成。被第1光学部件22反射的S偏振成分的蓝色光BLs在被第2相位差元件24转换为例如右旋的圆偏振的蓝色光BLc1之后,朝向第1聚光元件25射出。即,第2相位差元件24对入射的蓝色光BLs的偏振状态进行转换。
[第1聚光元件的结构]
第1聚光元件25相对于第2相位差元件24配置在-Z方向上。即,第1聚光元件25在Z轴上被配置在第2相位差元件24与扩散装置26之间。第1聚光元件25使从第2相位差元件24入射的蓝色光BLc1会聚到扩散装置26的扩散板261上。另外,第1聚光元件25使从扩散装置26入射的后述的蓝色光BLc2平行化。另外,在图3的例子中,第1聚光元件25由第1透镜251和第2透镜252构成,但构成第1聚光元件25的透镜的数量没有限制。
[扩散装置的结构]
扩散装置26相对于第1聚光元件25配置在-Z方向上。即,扩散装置26相对于第1光学部件22配置在-Z方向上。扩散装置26将从第1聚光元件25向-Z方向入射的蓝色光BLc1扩散成与从后述的波长转换元件28射出的黄色光YL同等的扩散角,并将其向+Z方向反射。扩散装置26具有扩散板261和旋转装置262。扩散板261优选具有尽可能接近朗伯散射的反射特性,并广角地反射所入射的蓝色光BLc1。旋转装置262由电机等构成,使扩散板261以与+Z方向平行的旋转轴R1为中心旋转。
本实施方式的扩散板261对应于本发明的扩散元件。
入射到扩散板261的蓝色光BLc1被扩散板261反射,从而被转换为旋转方向为相反方向的圆偏振光即蓝色光BLc2。即,右旋的圆偏振的蓝色光BLc1被扩散板261转换为左旋的圆偏振的蓝色光BLc2。从扩散装置26射出的蓝色光BLc2沿+Z方向通过第1聚光元件25后,再次入射到第2相位差元件24。此时,从第1聚光元件25入射到第2相位差元件24的蓝色光BLc2被第2相位差元件24转换为P偏振成分的蓝色光BLp。转换后的蓝色光BLp入射到第1光学部件22。即,第1偏振分离层221使从扩散板261沿着+Z方向射出而入射到第1偏振分离层221的蓝色光BLp向+Z方向透过。第1光学层222使从第1偏振分离层221沿着+Z方向射出并透过第1透明基板220而入射的蓝色光BLp向+Z方向透过。这样,转换后的蓝色光BLp从第1光学部件22向+Z方向射出,入射到第1颜色分离元件37。
[第2聚光元件的结构]
第2聚光元件27相对于第2光学部件23配置在-Z方向上。即,第2聚光元件27在Z轴上配置在第2光学部件23与波长转换元件28之间。第2聚光元件27使由第2光学部件23反射后的蓝色光BLs会聚在波长转换元件28上。并且,第2聚光元件27使从波长转换元件28射出的后述的黄色光YL平行化,并朝向第2光学部件23射出。另外,在图3的例子中,第2聚光元件27由第1透镜271和第2透镜272构成,但构成第2聚光元件27的透镜的数量没有限制。
[波长转换元件的结构]
波长转换元件28相对于第2聚光元件27配置在-Z方向上。即,波长转换元件28相对于第2光学部件23配置在-Z方向上。波长转换元件28是通过光的入射而被激励,将具有与所入射的光的波长不同的波长的光向与光的入射方向相反的方向射出的反射型的波长转换元件。换言之,波长转换元件28对入射的光进行波长转换,并将波长转换后的光向与光的入射方向相反的方向射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波长转换元件28含有被蓝色光激励而射出黄色光的黄色荧光体。具体地,波长转换元件28例如包括含有铈(Ce)作为活化剂的钇铝石榴石(YAG)系荧光体。波长转换元件28将具有比从第2光学部件23的第2光学层232沿着-Z方向入射的蓝色光BLp的蓝色波段长的黄色波段的荧光、即非偏振的黄色光YL向+Z方向射出。黄色光YL具有例如500nm~650nm的波段。黄色光YL包含绿色光成分和红色光成分,是在各色光成分中混合存在S偏振成分和P偏振成分的光。
本实施方式的具有黄色波段的荧光、即非偏振的黄色光YL对应于本发明的具有第2波段的第2光。
从波长转换元件28射出的黄色光YL沿+Z方向透过第2聚光元件27而被大致平行化之后,入射到第2光学部件23。本实施方式的波长转换元件28是固定型的波长转换元件,但是也可以代替该结构,而使用具有旋转装置的旋转型的波长转换元件,该旋转装置使波长转换元件28以与Z轴平行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在该情况下,能够抑制波长转换元件28的温度上升,提高波长转换效率。
如上所述,第2光学部件23的第2偏振分离层231具有反射所入射的光中的S偏振光并使P偏振光透过的偏振分离特性。因此,入射到第2偏振分离层231的非偏振的黄色光YL中的S偏振成分的黄色光YLs被第2偏振分离层231向-X方向反射而入射到第1光学部件22的第1光学层222。如上所述,第1光学层222具有对于具有比蓝色波段长的波段的光,无论偏振状态如何,都反射光的光学特性。因此,第1光学层222将沿着-X方向入射的S偏振成分的黄色光YLs向+Z方向反射。S偏振成分的黄色光YLs入射到第1颜色分离元件37。
另一方面,入射到第2偏振分离层231的非偏振的黄色光YL中的P偏振成分的黄色光YLp向+Z方向透过第2偏振分离层231而入射到第2光学层232。如上所述,第2光学层232具有使具有比蓝色波段长的波段的光透过的光学特性。因此,第2光学层232使从第2偏振分离层231沿着+Z方向入射的P偏振成分的黄色光YLp向+Z方向透过。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第2光学部件23,能够将P偏振成分的黄色光YLp向+Z方向射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P偏振成分的黄色光YLp对应于本发明的向第1偏振方向偏振的第2光,S偏振成分的黄色光YLs对应于本发明的向第2偏振方向偏振的第2光。
[光隧道的结构]
图4是示出光隧道40的结构的立体图。图5是从-X方向朝向+X方向观察光隧道40的侧视图。
如图4所示,光隧道40包含第1镜141、第2镜142和第3镜143。第1镜141、第2镜142和第3镜143通过粘接材料等相互接合。另外,第1透明基板220和第2透明基板230通过粘接材料等与第1镜141和第2镜142接合。由第1镜141、第2镜142以及第3镜143构成的光隧道40的与第1光学部件22以及第2光学部件23对置的一侧的面全部为反射面。由此,光隧道40具有通过使朝向后级的光学要素扩展前进的光反射来抑制光的损失的功能。另外,光隧道40具有作为支承第1透明基板220以及第2透明基板230的支承部件的功能。
第1镜141相对于第1透明基板220和第2透明基板230配置在+Y方向上。第1镜141的至少面向第1透明基板220和第2透明基板230的内表面侧被设为光反射面。
第2镜142相对于第1透明基板220和第2透明基板230配置在-Y方向上。第2镜142的至少面向第1透明基板220和第2透明基板230的内表面侧被设为光反射面。第1镜141和第2镜142沿着XZ平面配置并且相互对置。
第3镜143以与第1透明基板220和第2透明基板230交叉的方式配置。第3镜143以沿着YZ面的方式配置,将第1镜141的+X方向的端部141a与第2镜142的+X方向的端部142a连接。第3镜143与第2透明基板230形成45°的角度。第3镜143的至少面向第2透明基板230的内表面侧被设为光反射面。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Y方向对应于本发明的第5方向,-Y方向对应于本发明的第6方向。
此外,光隧道40也可以不一定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具有3张板材相互接合的结构,也可以由至少2张板材一体地形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从波长转换元件28射出的黄色光YL被第2聚光元件27大致平行化,但一部分的成分以发散的状态入射到第2光学部件23。这里,作为比较例,考虑从本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2去除了光隧道40的光源装置。
第2光学部件23是板型的偏振分离元件,因此,在如比较例的光源装置那样不具有光隧道40的情况下,从第2聚光元件27射出的黄色光YL的一部分扩展到比第2光学部件23靠外侧的位置,从而黄色光YL的光利用效率有可能降低。另外,如果使用棱镜型的偏振分离元件作为第2光学部件23,则能够使从第2聚光元件27以广角射出的光在棱镜表面折射而取入到内部,但无法得到由于使用板型的偏振分离元件而带来的膜设计性的容易度等优点。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2中具有光隧道40,因此,如图5所示,能够通过由第1镜141和第2镜142反射在Y方向上扩展的黄色光YL而将其取入到第2光学部件23中。即,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2,即使使用板型的偏振分离元件作为第2光学部件23,也能够如由棱镜型的偏振分离元件构成第2光学部件的情况那样将从第2聚光元件以广角射出的光取入到内部。由此,能够提高黄色光YL的光利用效率。
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例如向+X方向扩展的黄色光YL能够通过被第3镜143反射而取入到第2光学部件23。另外,从第1聚光元件25射出并向Y方向扩展的蓝色光BLp被第1镜141和第2镜142反射,从而能够取入到第1光学部件22。由此,能够提高蓝色光BLp的光利用效率。并且,从光源部21以向Y方向扩展的状态射出的第1光BL也被第1镜141和第2镜142反射,从而能够高效地取入到第1光学部件22。由此,能够提高第1光BL的光利用效率。
[第1颜色分离元件的结构]
第1颜色分离元件37相对于第1光学部件22配置在+Z方向上。第1颜色分离元件37由具有使绿色光透过、使红色光反射的特性的分色镜构成。第1颜色分离元件37将从第1光学部件22的第1光学层222沿着+Z方向入射的黄色光YLs分离为绿色光GLs和红色光RLs。绿色光GLs是具有黄色光YLs的波段中的绿色波段的光,红色光RLs是具有黄色光YLs的波段中的红色波段的光。
本实施方式的具有绿色波段的光、即绿色光GLs对应于本发明的具有与第2波段不同的第3波段的第3光。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具有红色波段的光、即红色光RLs对应于本发明的具有与第3波段不同的第4波段的第4光。
黄色光YLs所包含的绿色光GLs透过第1颜色分离元件37,向+Z方向射出。另一方面,黄色光YLs所包含的红色光RLs被第1颜色分离元件37反射。被第1颜色分离元件37反射的红色光RLs入射到第1光学部件22的第1光学层222。如上所述,第1光学层222具有反射黄色光YLs的特性,因此反射黄色光YLs所包含的红色光RLs。被第1光学层222反射的红色光RLs入射到第2光学部件23的第2偏振分离层231。如上所述,第2偏振分离层231具有反射黄色光YLs的特性,因此反射黄色光YLs所包含的红色光RLs。红色光RLs被第2聚光元件27会聚而入射到波长转换元件28。即,在第1颜色分离元件37中从黄色光YLs分离出的红色光RLs分别被第1光学层222和第2偏振分离层231反射而入射到波长转换元件28。
如上所述,波长转换元件28所含有的黄色荧光体几乎不吸收从外部入射的黄色光,因此黄色荧光体也几乎不吸收红色光RLs。因此,入射到波长转换元件28的红色光RLs通过在波长转换元件28的内部反复反射而作为S偏振光和P偏振光混合存在的非偏振的红色光,与由黄色荧光体产生的黄色光YL一起射出到波长转换元件28的外部。从波长转换元件28射出的非偏振的红色光RLm以各一半的方式包含S偏振成分的红色光和P偏振成分的红色光。
入射到第2光学部件23的非偏振的红色光RLm与黄色光YLp同样,在第2偏振分离层231中,如图3所示,被分离为P偏振成分的红色光RLp1和S偏振成分的红色光RLs1。即,S偏振成分的红色光RLs1与黄色光YLs同样地经由第2偏振分离层231和第1光学层222入射到第1颜色分离元件37,被第1颜色分离元件37反射而再次返回到波长转换元件28。另外,第2光学层232使向+Z方向透过了第2偏振分离层231的P偏振成分的红色光RLp1向+Z方向透过。即,P偏振成分的红色光RLp1与黄色光YLp同样地从第2光学部件23向+Z方向射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非偏振的红色光RLm与本发明的从波长转换元件射出的第4光对应。此外,P偏振成分的红色光RLp1对应于本发明的向第1偏振方向偏振的光。另外,S偏振成分的红色光RLs1对应于本发明的向第2偏振方向偏振的光。
[第2颜色分离元件的结构]
图6是从-X方向观察的光源装置2的侧视图。即,图6示出了从-X方向观察第2颜色分离元件29、第4相位差元件30等的状态。在图6中,为了容易观察附图,省略了旋转相位差装置213、第2相位差元件24、第1聚光元件25以及扩散装置26等的图示。
如图6所示,第2颜色分离元件29相对于第1光学部件22配置在+Z方向上。第2颜色分离元件29具有分色棱镜291和反射棱镜292。分色棱镜291和反射棱镜292沿着Y轴排列配置。第2颜色分离元件29将从第1光学部件22向+Z方向射出的光分离为蓝色光BLp和绿色光GLs。
从第1光学部件22射出的包含蓝色光BLp和绿色光GLs的光入射到分色棱镜291。分色棱镜291由组合大致直角等腰三棱柱状的2个基材而形成为大致长方体形状的棱镜型的颜色分离元件构成。在2个基材的界面设置颜色分离层2911。颜色分离层2911相对于Y轴和Z轴倾斜45°。换言之,颜色分离层2911相对于XY平面和XZ平面倾斜45°。
颜色分离层2911作为使入射的光中的蓝色光透过、使作为具有比蓝色波段大的波段的色光的绿色光反射的分色镜发挥功能。因此,从第1光学部件22入射到分色棱镜291的光中的蓝色光BLp向+Z方向透过颜色分离层2911,射出到分色棱镜291的外部。
另一方面,从第1光学部件22入射到分色棱镜291的光中的绿色光GLs被颜色分离层2911向-Y方向反射。另外,也可以采用具有颜色分离层2911的分色镜来代替分色棱镜291。另外,第2颜色分离元件29也可以是具有偏振分离元件和反射棱镜292的结构,该偏振分离元件具有偏振分离层。即使在第2颜色分离元件29中采用例如使入射的蓝色光BLp向+Z方向透过并使绿色光GLs朝向反射棱镜292向-Y方向反射的偏振分离元件来代替分色棱镜291,也能够与具有分色棱镜291的第2颜色分离元件29同样地分离蓝色光BLp和绿色光GLs。
反射棱镜292相对于分色棱镜291配置在-Y方向上。由颜色分离层2911反射后的黄色光YLs入射到反射棱镜292。反射棱镜292是组合大致直角等腰三棱柱状的2个基材而形成为大致长方体形状的棱镜型的反射元件。在2个基材的界面设置反射层2921。反射层2921相对于+Y方向和+Z方向倾斜45°。换言之,反射层2921相对于XY平面和XZ平面倾斜45°。即,反射层2921和颜色分离层2911平行配置。
反射层2921将从分色棱镜291向-Y方向入射的绿色光GLs向+Z方向反射。被反射层2921反射的绿色光GLs从反射棱镜292向+Z方向射出。另外,也可以代替反射棱镜292而采用具有反射层2921的反射镜。
[第4相位差元件的结构]
第4相位差元件30配置在相对于分色棱镜291的+Z方向上。换言之,第4相位差元件30被配置在从分色棱镜291射出的蓝色光BLp的光路上。第4相位差元件30由针对入射的蓝色光BLp所具有的蓝色波段的1/2波长板构成。第4相位差元件30将从分色棱镜291入射的蓝色光BLp转换为S偏振成分的蓝色光BLs。被第4相位差元件30转换为S偏振成分的蓝色光BLs从光源装置2向+Z方向射出,入射到图1所示的均匀化装置4。另外,第4相位差元件30也可以与分色棱镜291的射出蓝色光BLp的面相接触地设置。
即,绿色光GLs与蓝色光BLs在空间上分离,从光源装置2中的与蓝色光BLs的射出位置不同的射出位置射出,入射到均匀化装置4。详细而言,绿色光GLs从光源装置2中的从蓝色光BLs的射出位置向-Y方向离开的射出位置射出,入射到均匀化装置4。
[第5相位差元件的结构]
图7是从+X方向观察的光源装置2的侧视图。换言之,图7示出了从+X方向观察到的第5相位差元件32和第3颜色分离元件33。另外,在图7中,省略第2聚光元件27和波长转换元件28的图示。
如图3和图7所示,第5相位差元件32相对于第2光学部件23配置在+Z方向上。透过了第2光学部件23的黄色光YLp入射到第5相位差元件32。由第1颜色分离元件37从黄色光YLs分离并从波长转换元件28射出而透过了第2光学部件23的红色光RLp1入射到第5相位差元件32。第5相位差元件32由针对黄色光YLp的黄色波段和红色光RLp1的红色波段的1/2波长板构成。第5相位差元件32将P偏振成分的黄色光YLp转换为S偏振成分的黄色光YLs1,将P偏振成分的红色光RLp1转换为S偏振成分的红色光RLs2。转换为S偏振成分的黄色光YLs1和红色光RLs2入射到第3颜色分离元件33。
[第3颜色分离元件的结构]
如图7所示,第3颜色分离元件33相对于第5相位差元件32配置在+Z方向上。即,第3颜色分离元件33相对于第2光学部件23配置在+Z方向上。第3颜色分离元件33具有分色棱镜331和反射棱镜332。分色棱镜331和反射棱镜332沿着Y轴排列配置。第3颜色分离元件33将从第2光学部件23向+Z方向射出并被第5相位差元件32转换为S偏振成分的黄色光YLs1分离为绿色光GLs1和红色光RLs3。
分色棱镜331与分色棱镜291同样,由棱镜型的颜色分离元件构成。在2个基材的界面设置颜色分离层3311。颜色分离层3311相对于+Y方向和+Z方向倾斜45°。换言之,颜色分离层3311相对于XY平面和XZ平面倾斜45°。颜色分离层3311与反射层3321平行配置。
颜色分离层3311作为使入射的光中的绿色光成分透过、使红色光成分反射的分色镜发挥功能。因此,入射到分色棱镜331的黄色光YLs1中的S偏振的绿色光GLs1向+Z方向透过颜色分离层3311,射出到分色棱镜331的外部。S偏振的绿色光GLs1从光源装置2向+Z方向射出,入射到均匀化装置4。即,绿色光GLs1与蓝色光BLs和绿色光GLs在空间上分离,从与蓝色光BLs和绿色光GLs不同的位置射出,入射到均匀化装置4。换言之,绿色光GLs1从光源装置2中的从蓝色光BLs的射出位置向+X方向远离的射出位置射出,入射到均匀化装置4。
另一方面,入射到分色棱镜331的黄色光YLs1中的S偏振成分的红色光RLs3被颜色分离层3311向-Y方向反射。另外,被第5相位差元件32转换为S偏振成分的红色光RLs2与S偏振成分的红色光RLs3一起被颜色分离层3311向-Y方向反射。另外,也可以使用具有颜色分离层3311的分色镜来代替分色棱镜331。
反射棱镜332具有与反射棱镜292相同的结构。即,反射棱镜332具有与颜色分离层3311和反射层2921平行的反射层3321。
反射层3321将由颜色分离层3311反射而入射的红色光RLs2和红色光RLs3向+Z方向反射。被反射层3321反射的红色光RLs2和红色光RLs3射出到反射棱镜332的外部。以下,将红色光RLs2和红色光RLs3统一简称为红色光RLs4。
红色光RLs4从光源装置2向+Z方向射出,入射到均匀化装置4。即,红色光RLs4与蓝色光BLs、绿色光GLs和绿色光GLs1在空间上分离,从与蓝色光BLs、绿色光GLs和绿色光GLs1不同的位置射出,入射到均匀化装置4。换言之,红色光RLs4从光源装置2中的从绿色光GLs1的射出位置向-Y方向离开并且从绿色光GLs的射出位置向+X方向离开的射出位置射出,入射到均匀化装置4。
[均匀化装置的结构]
如图1所示,均匀化装置4使光调制装置6中的被从光源装置2射出的光照射的图像形成区域中的照度均匀化。均匀化装置4具有第1多透镜41、第2多透镜42以及重叠透镜43。
第1多透镜41具有在与从光源装置2入射的光L的中心轴、即照明光轴Ax垂直的面内排列成矩阵状的多个透镜411。第1多透镜41通过多个透镜411将从光源装置2入射的光分割为多个部分光束。
图8是示出从-Z方向观察的第1多透镜41中的各色光的入射位置的示意图。
如图8所示,从光源装置2射出的蓝色光BLs、绿色光GLs、绿色光GLs1以及红色光RLs4入射到第1多透镜41。从光源装置2中的-X方向且+Y方向的位置射出的蓝色光BLs入射到第1多透镜41中的-X方向且+Y方向的区域A1所包含的多个透镜411。另外,从光源装置2中的-X方向且-Y方向的位置射出的绿色光GLs入射到第1多透镜41中的-X方向且-Y方向的区域A2所包含的多个透镜411。
从光源装置2中的+X方向且+Y方向的位置射出的绿色光GLs1入射到第1多透镜41中的+X方向且+Y方向的区域A3所包含的多个透镜411。从光源装置2中的+X方向且-Y方向的位置射出的红色光RLs4入射到第1多透镜41中的+X方向且-Y方向的区域A4所包含的多个透镜411。入射到各透镜411的各色光成为多个部分光束,入射到第2多透镜42中与透镜411对应的透镜421。从本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2射出的光L中的蓝色光BLs与本发明的第5光对应,绿色光GLs与本发明的第6光对应,绿色光GLs1与本发明的第7光对应,红色光RLs4与本发明的第8光对应。
如图1所示,第2多透镜42具有在与照明光轴Ax垂直的面内排列成矩阵状并且与第1多透镜41的多个透镜411对应的多个透镜421。从与该透镜421对应的透镜411射出的多个部分光束入射到各透镜421。各透镜421使入射的部分光束入射到重叠透镜43。
重叠透镜43将从第2多透镜42入射的多个部分光束在光调制装置6的图像形成区域重叠。详细而言,分别被分割成多个部分光束的蓝色光BLs、绿色光GLs、绿色光GLs1以及红色光RLs4通过第2多透镜42和重叠透镜43,经由场透镜5以不同的角度入射到构成光调制装置6的后述的微透镜阵列62的多个微透镜621的每一个。
[光调制装置的结构]
如图1所示,光调制装置6对从光源装置2射出的光进行调制。详细地说,光调制装置6根据图像信息分别调制从光源装置2射出并经由均匀化装置4和场透镜5入射的各色光,形成与图像信息对应的图像光。光调制装置6具有1个液晶面板61和1个微透镜阵列62。
[液晶面板的结构]
图9是对从-Z方向观察到的光调制装置6的一部分进行了放大示出的示意图。换句话说,图9示出了液晶面板61具有的像素PX和微透镜阵列62具有的微透镜621之间的对应关系。
如图9所示,液晶面板61具有在与照明光轴Ax垂直的面内排列成矩阵状的多个像素PX。
各像素PX具有对颜色互不相同的色光进行调制的多个子像素SX。在本实施方式中,各像素PX具有4个子像素SX(SX1~SX4)。具体而言,在1个像素PX内,在-X方向且+Y方向的位置处配置第1子像素SX1。在-X方向且-Y方向的位置处配置第2子像素SX2。在+X方向且+Y方向的位置处配置第3子像素SX3。在+X方向且-Y方向的位置处配置第4子像素SX4。
[微透镜阵列的结构]
如图1所示,微透镜阵列62设置在液晶面板61的光入射侧即-Z方向上。微透镜阵列62将入射到微透镜阵列62的色光引导至各个像素PX。微透镜阵列62具有与多个像素PX对应的多个微透镜621。
如图9所示,多个微透镜621在与照明光轴Ax垂直的面内排列成矩阵状。换言之,多个微透镜621在与从场透镜5入射的光的中心轴垂直的面内排列成矩阵状。在本实施方式中,1个微透镜621与在+X方向上排列的2个子像素和在+Y方向上排列的2个子像素对应地设置。即,1个微透镜621与在XY平面内排列成2行2列的4个子像素SX1~SX4对应地设置。
通过均匀化装置4重叠的蓝色光BLs、绿色光GLs、绿色光GLs1和红色光RLs4分别以不同的角度入射到微透镜621。微透镜621使入射到微透镜621的色光入射到与该色光对应的子像素SX。具体而言,微透镜621使蓝色光BLs入射到对应的像素PX的子像素SX中的第1子像素SX1,使绿色光GLs入射到第2子像素SX2,使绿色光GLs1入射到第3子像素SX3,使红色光RLs4入射到第4子像素SX4。由此,在各子像素SX1~SX4入射有对应于该子像素SX1~SX4的色光,通过各子像素SX1~SX4分别调制对应的色光。这样被液晶面板61调制后的图像光通过投射光学装置7投射到未图示的被投射面上。
[第1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现有的投影仪中,使用灯来作为光源。由于从灯射出的光的偏振方向不一致,所以为了使用液晶面板作为光调制装置,需要用于使偏振方向一致的偏振转换单元。在投影仪中,通常使用具有多透镜阵列和偏振分离元件(PBS)阵列的偏振转换单元。但是,为了使投影仪小型化,需要间距窄的多透镜阵列和PBS阵列,但制作间距窄的PBS阵列非常困难。
针对该问题,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光源装置2射出偏振方向一致的多种色光、即S偏振成分的蓝色光BLs、S偏振成分的绿色光GLs、S偏振成分的绿色光GLs1以及S偏振成分的红色光RLs4。根据该结构,不采用上述那样的间距窄的偏振转换元件,就能够实现可射出在空间上分离、且偏振方向一致的多种色光的光源装置2。由此,能够实现光源装置2的小型化,进而能够实现投影仪1的小型化。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中,由于绿色光入射到光调制装置6中的4个子像素SX中的2个子像素SX2、SX3,因此能够增加入射到像素PX的绿色光的光量。由此,能够提高投射图像的可见度。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2具有:光源部21,其射出具有蓝色波段并且包含P偏振成分的蓝色光BLp和S偏振成分的蓝色光BLs的第1光BL;第1偏振分离层221,其使从光源部21沿着+X方向入射的蓝色光BLp向+X方向透过,将蓝色光BLs向-Z方向反射;第1光学层222,其相对于第1偏振分离层221配置于+X方向,使从第1偏振分离层221沿着+X方向入射的蓝色光BLp向+X方向透过;第2偏振分离层231,其相对于第1光学层222配置于+X方向,使从第1光学层222沿着+X方向入射的蓝色光BLp透过;第2光学层232,其相对于第2偏振分离层231配置于+X方向,将从第2偏振分离层231沿着+X方向入射的蓝色光BLp向-Z方向反射;扩散板261,其使从第1偏振分离层221沿着-Z方向入射的蓝色光BLc1扩散,将扩散后的蓝色光BLc2向与-Z方向相反的方向射出;波长转换元件28,其对从第2光学层232沿着-Z方向入射的蓝色光BLp进行波长转换,将具有黄色波段的黄色光YL向+Z方向射出;以及第1颜色分离元件37,其相对于第1光学层222配置于+Z方向。黄色光YL从波长转换元件28沿着+Z方向入射到第2偏振分离层231,黄色光YLp向+Z方向透过,黄色光YLs向-X方向反射,第2光学层232使从第2偏振分离层231沿着+Z方向入射的黄色光YLp向+Z方向透过,第1光学层222使沿着-X方向入射的黄色光YLs向+Z方向反射,第1偏振分离层221使从扩散板261沿着+Z方向射出而入射到第1偏振分离层221的蓝色光BLc2向+Z方向透过,第1光学层222使从第1偏振分离层221沿着+Z方向射出而入射到第1光学层222的蓝色光BLp向+Z方向透过,第1颜色分离元件37将从第1光学层222沿着+Z方向入射的黄色光YLs分离为绿色光GLs和红色光RLs,由第1颜色分离元件37分离的红色光RLs入射到波长转换元件28。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2,通过使在第1颜色分离元件37中从黄色光YLs分离出的红色光RLs入射到波长转换元件28,能够使非偏振的红色光RLm与黄色光YL一起从波长转换元件28射出。作为非偏振的红色光RLm的一部分的P偏振成分的红色光RLp1与黄色光YLp同样地从第2光学部件23向+Z方向射出。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能够将红色光RLp1作为红色光RLs4的一部分取出。即,能够将在第1颜色分离元件37中从黄色光YL分离出的红色成分的一部分再利用为红色光RLs4,因此能够提高红色成分的光利用效率。因此,能够提高投射图像的红色成分的颜色再现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2中,构成为被第1颜色分离元件37反射的红色光RLs分别被第1光学层222和第2偏振分离层231反射而入射到波长转换元件28。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在第1颜色分离元件37中从黄色光YLs分离出的红色光RLs可靠地入射到波长转换元件28。由此,能够提高红色光的光利用效率。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2中,第2偏振分离层231构成为将从波长转换元件28射出的红色光RLm分离为红色光RLs1和P偏振成分的红色光RLp1。第2光学层232使沿+Z方向透过第2偏振分离层231的红色光RLp1向+Z方向透过。
根据该结构,能够将从红色光RLm分离出的P偏振成分的红色光RLp1作为红色光RLs4取出。由此,通过增加红色光RLs4的光量,能够提高投射图像的颜色再现性。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2构成为还具有第2相位差元件24,该第2相位差元件24设置在第1偏振分离层221与扩散板261之间,蓝色光BLs从第1偏振分离层221沿着-Z方向入射到该第2相位差元件24。
根据该结构,由于在第1光学部件22与第1聚光元件25之间设置有第2相位差元件24,因此能够将从扩散装置26射出的圆偏振的蓝色光BLc2转换为P偏振成分的蓝色光BLp,并使其透过第1光学部件22的第1偏振分离层221。由此,能够提高从扩散装置26射出的蓝色光BLc2的利用效率。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2中,光源部21构成为具有发光元件211和被入射从发光元件211射出的光并射出第1光BL的第3相位差元件2131。
根据该结构,由于光源部21具有第3相位差元件2131,因此,能够使P偏振成分的蓝色光BLp和S偏振成分的蓝色光BLs可靠地入射到第1光学部件22。进而,根据该结构,从多个发光元件211射出的光的偏振方向可以相同,所以只要将同一固体光源配置为同一朝向即可,能够使光源部21的结构简单。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2中,第3相位差元件2131构成为能够以沿着向第3相位差元件2131入射的光的行进方向的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
根据该结构,第3相位差元件2131能够以沿着+X方向的旋转轴R2为中心旋转,因此,通过调整第3相位差元件2131的旋转角,能够调整入射到第1光学部件22的蓝色光BLs的光量与蓝色光BLp的光量的比例。由此,能够调整从光源装置2射出的蓝色光BLs的光量与黄色光YLs、绿色光GLs以及红色光RLs的光量的比例,因此能够调整光源装置2的白平衡。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2中,构成为还具有包含第1面220a和第2面220b的第1透明基板220,第1偏振分离层221形成于第1透明基板220的第1面220a,第1光学层222形成于第1透明基板220的第2面220b。
根据该结构,通过利用第1透明基板220的两面,能够简便且高精度地形成第1偏振分离层221和第1光学层22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2中,构成为还具有包含第3面230a和第4面230b的第2透明基板230,第2透明基板230的第3面230a与第1透明基板220的第2面220b相互对置,第2偏振分离层231形成于第2透明基板230的第3面230a,第2光学层232形成于第2透明基板230的第4面230b。
根据该结构,通过利用第2透明基板230的两面,能够简便且高精度地形成第2偏振分离层231和第2光学层23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2中,构成为第2光学层232是反射蓝色光BLp并使黄色光YL透过的分色镜。
根据该结构,第2光学层232不使用偏振光,通过使入射的光反射或透过,能够高精度地进行分离。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2中,构成为第1光学层222是使蓝色光BLp透过并反射黄色光YL的分色镜。
根据该结构,第1光学层222不使用偏振光,通过使入射的光反射或透过,能够高精度地进行分离。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2构成为还具有:第2颜色分离元件29,其相对于第1光学层222配置于+Z方向,将从第1光学层222射出的光分离为具有蓝色波段的蓝色光BLs和具有绿色波段的绿色光GLs;以及第3颜色分离元件33,其相对于第2光学层232配置于+Z方向,将从第2光学层232射出的光分离为具有绿色波段的绿色光GLs1和具有红色波段的红色光RLs4。
根据该结构,能够从光源装置2射出蓝色光BLs、绿色光GLs、绿色光GLs1和红色光RLs4。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由于在第2光学部件23与第3颜色分离元件33之间设置有第5相位差元件32,因此能够将从第2光学部件23射出的P偏振成分的黄色光YLp转换为S偏振成分的黄色光YLs1。由此,能够使从第3颜色分离元件33射出的绿色光GLs1和红色光RLs4成为S偏振成分的光,能够使从光源装置2射出的蓝色光BLs、绿色光GLs、绿色光GLs1和红色光RLs4全部一致成S偏振成分的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光源装置2具有使蓝色光BLs朝向扩散装置26会聚的第1聚光元件25,因此,能够利用第1聚光元件25将从第2相位差元件24射出的蓝色光BLc1高效地会聚于扩散装置26,并且能够使从扩散装置26射出的蓝色光BLc2大致平行化。由此,能够抑制蓝色光BLs的损失,能够提高蓝色光BLs的利用效率。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因为光源装置2具有将蓝色光BLp朝向波长转换元件28会聚的第2聚光元件27,所以能够通过第2聚光元件27将从第2光学部件23射出的蓝色光BLp高效地会聚于波长转换元件28,并且能够使从波长转换元件28射出的黄色光YL平行化。由此,能够抑制蓝色光BLp和黄色光YL的损失,能够提高蓝色光BLp和黄色光YL的利用效率。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2构成为还具有:第1镜141,其相对于第1透明基板220和第2透明基板230配置在+Y方向上;第2镜142,其与第1镜141对置设置,相对于第1透明基板220和第2透明基板230配置在-Y方向上;以及第3镜143,其以与第1透明基板220和第2透明基板230交叉的方式配置,连接第1镜141的+X方向的端部141a和第2镜142的+X方向的端部142a。
如上所述,从扩散装置26射出的蓝色光BLc2被第1聚光元件25大致平行化,但一部分的成分以发散的状态入射到第1光学部件22。同样地,从波长转换元件28射出的黄色光YL被第2聚光元件27大致平行化,但一部分的成分以发散的状态入射到第2光学部件23。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由于具有在Y方向上夹着第1光学部件22以及第2光学部件23的光隧道40,因此在Y方向上扩展的光被第1镜141以及第2镜142反射从而能够取入到第1光学部件22或者第2光学部件23。另外,向+X方向扩展的光被第3镜143反射从而能够取入到第2光学部件23。
由此,能够高效地将从扩散装置26和波长转换元件28射出的光取入到板型的第1光学部件22和第2光学部件23。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投影仪1具有位于光源装置2与光调制装置6之间的均匀化装置4,因此,能够利用从光源装置2射出的蓝色光BLs、绿色光GLs、绿色光GLs1和红色光RLs4对光调制装置6大致均匀地进行照明。由此,能够抑制投射图像的颜色不均以及亮度不均。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因为光调制装置6具有微透镜阵列62,该微透镜阵列62具有与多个像素PX对应的多个微透镜621,所以能够通过微透镜621使入射到光调制装置6的4种色光入射到液晶面板61的对应的4个子像素SX。由此,能够使从光源装置2射出的各色光高效地入射到各子像素SX,能够提高各色光的利用效率。
[第2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图10以及图11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2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的基本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具有第1相位差元件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因此,省略光源装置的整体的说明。
图10是从+Y方向观察的第2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平面图。
在图10中,对与在第1实施方式中使用的附图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如图1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20在第1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2中具有设置在第2偏振分离层231与波长转换元件28之间的红色光RLs1的光路上的第1相位差元件39。
在第1颜色分离元件37中从黄色光YLs分离出的红色光RLs分别被第1光学层222和第2偏振分离层231反射而入射到第1相位差元件39。
第1相位差元件39由针对入射的红色光RLs的红色波段的1/4波长板构成。第1相位差元件39由具有如下特性的波长选择性相位差元件构成:对红色光赋予红色波段的1/4的相位差,对具有红色波段以外的波段的光、即蓝色光和绿色光不赋予相位差。作为波长选择性相位差元件,具体而言,可以使用Color Select(商品名,Colorlink公司制)。
由此,第1相位差元件39仅对红色波段的光赋予1/4的相位差。即,红色光RLs在被第1相位差元件39转换为例如右旋的圆偏振的红色光RLc1之后,朝向第2聚光元件27射出。即,第1相位差元件39对入射的红色光RLs的偏振状态进行转换。
被第1相位差元件39转换为右旋的圆偏振的红色光RLc1入射到波长转换元件28。
图11是示出透过第1相位差元件39而入射到波长转换元件28的红色光的偏振状态的示意图。在图11中,为了容易观察附图,省略了第2聚光元件27的图示。
如上所述,入射到波长转换元件28的红色光RLc1通过在波长转换元件28的内部反复反射而作为S偏振光和P偏振光混合存在的非偏振的红色光RLm射出。
另一方面,入射到波长转换元件28的红色光RLc1中的、被波长转换元件28的表面28a反射的光、或者被波长转换元件28的表层后向散射的光的偏振不易紊乱。因此,如图11所示,被波长转换元件28表面反射或后向散射的红色光RLc1作为左旋的圆偏振的红色光RLc2从波长转换元件28射出。左旋的圆偏振的红色光RLc2在+Z方向上通过第2聚光元件27之后,再次入射到第1相位差元件39。此时,从第2聚光元件27入射到第1相位差元件39的红色光RLc2被第1相位差元件39转换为P偏振成分的红色光RLp3。转换后的红色光RLp3入射到第2光学部件23。
入射到第2光学部件23的P偏振成分的红色光RLp3与黄色光YLp同样地透过第2光学部件23向+Z方向射出,通过第5相位差元件32而转换为S偏振成分的红色光RLs5。即,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20,通过具有第1相位差元件39,能够将被波长转换元件28表面反射或后向散射的红色光RLs5作为红色光取出到外部。
另外,从波长转换元件28作为非偏振光射出的红色光RLm即使在透过第1相位差元件39的情况下也保持为非偏振光。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非偏振的红色光RLm向外部的取出量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第2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得到如下的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不使用间距窄的偏振转换元件就能够实现可射出偏振方向一致的多种色光的光源装置20,能够实现光源装置20和投影仪1的小型化。
并且,在第2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20中,通过设置在第2偏振分离层231与波长转换元件28之间的第1相位差元件39,能够将从波长转换元件28以偏振不紊乱的方式射出的红色光RLp3取出到外部。由此,与第1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2相比,能够增加入射到像素PX的红色光RLs4的光量,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投射图像的红色光的颜色再现性。
[第3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图12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3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的基本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第1光学部件的结构以及第1颜色分离元件相对于第1光学部件的位置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因此,省略光源装置的整体的说明。
图12是从+Y方向观察的第3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的平面图。
在图12中,对与在第1实施方式中使用的附图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120具有光源部21、第1光学部件122、第2光学部件23、第2相位差元件24、第1聚光元件25、扩散装置26、第2聚光元件27、波长转换元件28、第1颜色分离元件137、第2颜色分离元件29、第4相位差元件30、第5相位差元件32、第3颜色分离元件33以及光隧道40。
本实施方式的第1光学部件122具有第1透明基板220、第1偏振分离层321和第1光学层322。第1偏振分离层321形成于第1透明基板220的第1面220a。因此,第1偏振分离层321与光源部21对置配置,并且相对于XY平面和YZ平面倾斜45°。
第1偏振分离层321具有对于蓝色波段的光使P偏振光透过并且反射S偏振光的偏振分离特性。此外,第1偏振分离层321具有对于红色波段的光使S偏振光透过的特性。因此,第1光学部件122使沿着+X方向入射的蓝色光中的P偏振成分的蓝色光BLp沿着+X方向透过,将S偏振成分的蓝色光BLs向-Z方向反射。第1偏振分离层321例如由电介质多层膜构成。
第1光学层322形成于第1透明基板220的第2面220b。即,第1光学层322相对于第1偏振分离层321配置在+X方向上。第1光学层322具有使蓝色波段的光和红色波段的光中的P偏振成分透过、使绿色波段的光中的S偏振成分反射的光学特性。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的第1光学层322由反射绿色波段的光并使除此以外的波段的光透过的分色镜构成。
因此,第1光学层322使从第1偏振分离层321沿着+X方向入射的P偏振成分的蓝色光BLp向+X方向透过。
根据上述结构的第1光学部件122,能够将从光源部21射出的第1光BL分离为P偏振成分的蓝色光BLp和S偏振成分的蓝色光BLs,使P偏振成分的蓝色光BLp向+X方向透过从而入射到第2光学部件23,使S偏振成分的蓝色光BLs向-Z方向反射而入射到扩散装置26。
本实施方式的第1光学部件122是板型的偏振分离元件,因此能够将形成于第1透明基板220的第1面220a的第1偏振分离层321的功能和形成于第1透明基板220的第2面220b的第1光学层322的功能分离地设计。因此,第1偏振分离层321和第1光学层322的膜设计比较容易。
在本实施方式的第1光学部件122中,从第2光学部件23射出的黄色光YLs入射到第1光学层322。第1光学层322将绿色光GLs向+Z方向反射,使红色光RLs向-X方向透过。
红色光RLs透过第1透明基板220而入射到第1偏振分离层321。第1偏振分离层321使从第1光学层322向-X方向入射的红色光RLs透过。另外,绿色光GLs是具有黄色光YLs的波段中的绿色波段的光,红色光RLs是具有黄色光YLs的波段中的红色波段的光。
本实施方式的第1光学部件122向+Z方向射出绿色光GLs,沿着-X方向射出红色光RLs。
本实施方式的绿色光GLs对应于本发明的具有与第2波段不同的第3波段的第3光。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红色光RLs对应于本发明的具有与第3波段不同的第4波段的第4光。
本实施方式的第1颜色分离元件137相对于第1光学部件122配置在-X方向上。即,第1颜色分离元件137配置在光源部21与第1光学部件122之间。
第1颜色分离元件137由具有使蓝色波段的光透过、使红色波段的光反射的特性的分色镜构成。因此,第1颜色分离元件137使从光源部21射出的蓝色波段的第1光BL向+X方向透过,并且将从第1光学部件122的第1光学层322沿着-X方向入射的红色光RLs向+X方向反射。被第1颜色分离元件137反射的红色光RLs透过第1光学部件122,被第2光学部件23的第2偏振分离层231反射,从而入射到波长转换元件28。
本实施方式的第1颜色分离元件137能够与第1光学部件122的第1光学层322协作,将黄色光YLs中包含的红色光RLs分离而入射到波长转换元件28。
在本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120中,入射到波长转换元件28的红色光RLs也作为非偏振的红色光RLm而与黄色光YL一起射出到波长转换元件28的外部。
入射到第2光学部件23的非偏振的红色光RLm与黄色光YLp同样地,在第2偏振分离层231中被分离为P偏振成分的红色光RLp1和S偏振成分的红色光RLs1。即,S偏振成分的红色光RLs1经由第2偏振分离层231和第1光学部件122入射到第1颜色分离元件137,被第1颜色分离元件137反射从而再次返回到波长转换元件28。另外,第2光学层232使在+Z方向上透过了第2偏振分离层231的P偏振成分的红色光RLp1向+Z方向透过并射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非偏振的红色光RLm对应于本发明的从波长转换元件射出的第4光。此外,P偏振成分的红色光RLp1对应于本发明的向第1偏振方向偏振的光。另外,S偏振成分的红色光RLs1对应于本发明的向第2偏振方向偏振的光。
[第3实施方式的效果]
本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120具有:光源部21,其射出具有蓝色波段并且包含P偏振成分的蓝色光BLp和S偏振成分的蓝色光BLs的第1光BL;第1偏振分离层321,其使从光源部21沿着+X方向入射的蓝色光BLp向+X方向透过,将蓝色光BLs向-Z方向反射;第1光学层322,其相对于第1偏振分离层321配置于+X方向,使从第1偏振分离层321沿着+X方向入射的蓝色光BLp向+X方向透过;第2偏振分离层231,其相对于第1光学层222配置于+X方向,使从第1光学层322沿着+X方向入射的蓝色光BLp透过;第2光学层232,其相对于第2偏振分离层231配置于+X方向,将从第2偏振分离层231沿着+X方向入射的蓝色光BLp向-Z方向反射;扩散板261,其使从第1偏振分离层321沿着-Z方向入射的蓝色光BLc1扩散,将扩散后的蓝色光BLc2向与-Z方向相反的方向射出;波长转换元件28,其对从第2光学层232沿着-Z方向入射的蓝色光BLp进行波长转换,将具有黄色波段的黄色光YL向+Z方向射出;以及第1颜色分离元件37,其相对于第1偏振分离层321配置在-X方向。
黄色光YL从波长转换元件28沿着+Z方向入射到第2偏振分离层231,第2偏振分离层231使黄色光YLp向+Z方向透过,使黄色光YLs向-X方向反射,第2光学层232使从第2偏振分离层231沿着+Z方向入射的黄色光YLp向+Z方向透过,黄色光YLs沿着-X方向入射到第1光学层322,第1光学层322使黄色光YLs分离为绿色光GLs和红色光RLs,第1偏振分离层321使从扩散板261沿着+Z方向射出而入射到第1偏振分离层321的蓝色光BLc2向+Z方向透过,使从第1光学层322沿着-X方向入射的红色光RLs透过,第1光学层322使从第1偏振分离层321沿着+Z方向射出而入射到第1光学层322的蓝色光BLp向+Z方向透过,第1颜色分离元件137使从光源部21射出的第1光BL向+X方向透过,并且使从第1偏振分离层321沿着-X方向入射的红色光RLs向+X方向反射,被第1颜色分离元件137反射的红色光RLs入射到波长转换元件28。
在本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120中,也能够得到如下的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不使用间距窄的偏振转换元件就能够实现可射出偏振方向一致的多种色光的光源装置120,能够实现光源装置120和投影仪1的小型化。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120,通过利用第1颜色分离元件137使由第1光学层322从黄色光YLs分离出的红色光RLs返回到波长转换元件28侧,能够使非偏振的红色光RLm与黄色光YL一起从波长转换元件28射出。即,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能够将在第1颜色分离元件137中从黄色光YL分离出的红色成分的一部分作为红色光RLs4进行再利用。因此,红色成分的光利用效率提高,投射图像的红色成分的颜色再现性提高。
[第4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图13对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4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的基本结构与第3实施方式相同,具有第1相位差元件的结构与第3实施方式不同。因此,省略光源装置的整体的说明。本实施方式与第3实施方式的关系和第1实施方式与第2实施方式的关系相同。
图13是从+Y方向观察的第4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平面图。
在图13中,对与在第2实施方式以及第3实施方式中使用的附图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200在第3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120中具有设置在第2偏振分离层231与波长转换元件28之间的红色光RLs1的光路上的第1相位差元件39。
在第1颜色分离元件37中从黄色光YLs分离出的红色光RLs分别被第1光学层222和第2偏振分离层231反射而入射到第1相位差元件39。
第1相位差元件39由针对入射的红色光RLs的红色波段的1/4波长板构成。红色光RLs在被第1相位差元件39转换为例如右旋的圆偏振的红色光RLc1之后,朝向第2聚光元件27射出。即,第1相位差元件39对入射的红色光RLs的偏振状态进行转换。
被第1相位差元件39转换为右旋的圆偏振光的红色光RLc1入射到波长转换元件28。
入射到波长转换元件28的红色光RLc1中的被波长转换元件28表面反射或后向散射的红色光RLc1作为左旋的圆偏振的红色光RLc2从波长转换元件28射出。左旋的圆偏振的红色光RLc2在+Z方向上通过第2聚光元件27之后,再次透过第1相位差元件39,从而转换为P偏振成分的红色光RLp3。转换后的红色光RLp3入射到第2光学部件23。
入射到第2光学部件23的P偏振成分的红色光RLp3与黄色光YLp同样地透过第2光学部件23向+Z方向射出。即,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200,通过在第3实施方式的结构中添加第1相位差元件39,能够将被波长转换元件28表面反射或后向散射的红色光RLc2取出到外部。
另外,从波长转换元件28作为非偏振光射出的红色光RLm即使在透过第1相位差元件39的情况下也保持为非偏振光。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非偏振的红色光RLm向外部的取出量与第3实施方式相同。
[第4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得到如下的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不使用间距窄的偏振转换元件就能够实现可射出偏振方向一致的多种色光的光源装置200,能够实现光源装置200和投影仪1的小型化。
并且,在第4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200中,通过设置在第2偏振分离层231与波长转换元件28之间的第1相位差元件39,能够将从波长转换元件28以偏振不紊乱的方式射出的红色光RLp3取出到外部。由此,与第3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120相比,能够增加入射到像素PX的红色光RLs4的光量,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投射图像的红色光的颜色再现性。
另外,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能够施加各种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1偏振分离层和第1光学层设置于1个透光性基材的2个面。代替该结构,第1偏振分离层和第1光学层也可以分别设置于不同的透光性基材。例如也可以是,第1偏振分离层设置于第1透光性基材的第1面,在第1透光性基材的与第1面不同的第2面设置防反射层,第1光学层设置于第2透光性基材的第3面,在第2透光性基材的与第3面不同的第4面设置防反射层,第1偏振分离层和第1光学层彼此对置地配置。同样地,第2偏振分离层和第2光学层也可以分别设置于不同的透光性基材。
上述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2、20、120、200具有第1聚光元件25和第2聚光元件27。但是,不限于该结构,也可以不设置第1聚光元件25和第2聚光元件27中的至少一方的聚光元件。
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光源部21向+X方向射出蓝色光BLs、BLp。但是,不限于此,光源部21也可以构成为向与+X方向交叉的方向射出蓝色光BLs、BLp,例如使用反射部件使蓝色光BLs、BLp反射后,向+X方向入射到第1光学部件22。
上述各实施方式的投影仪具有包含第1多透镜41、第2多透镜42以及重叠透镜43的均匀化装置4。也可以代替该结构而设置具有其他结构的均匀化装置,也可以不设置均匀化装置4。
上述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2、20、120、200分别从4个射出位置射出色光,构成光调制装置6的液晶面板61在1个像素PX中具有4个子像素SX。也可以代替该结构,光源装置2、20、120、200射出3种色光,液晶面板是在1个像素中具有3个子像素的结构。在该情况下,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中,也可以在绿色光GLs的光路上设置全反射部件。
上述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2、20、120、200射出各自是S偏振光并且在空间上分离的蓝色光BLs、绿色光GLs、绿色光GLs1以及红色光RLs4。代替这些结构,光源装置射出的各色光的偏振状态也可以是其他偏振状态。例如,光源装置也可以是射出各自是P偏振光并且在空间上分离的多种色光的结构。
除此以外,关于光源装置和投影仪的各结构要素的形状、数量、配置、材料等的具体记载,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适当进行变更。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将本发明的光源装置搭载于投影仪的例子,但不限于此。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光源装置也能够应用于照明器具或汽车的前照灯等。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光源装置也可以具有以下的结构。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光源装置具有:光源部,其射出具有第1波段并且包含向第1偏振方向偏振的光和向与第1偏振方向不同的第2偏振方向偏振的光的第1光;第1偏振分离层,其使从光源部沿着第1方向入射的向第1偏振方向偏振的第1光沿第1方向透过,将向第2偏振方向偏振的第1光向与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反射;第1光学层,其相对于第1偏振分离层配置在第1方向上,使从第1偏振分离层沿着第1方向入射的向第1偏振方向偏振的第1光沿第1方向透过;第2偏振分离层,其相对于第1光学层配置在第1方向上,使从第1光学层沿着第1方向入射的向第1偏振方向偏振的第1光透过;第2光学层,其相对于第2偏振分离层配置在第1方向上,将从第2偏振分离层沿着第1方向入射的向第1偏振方向偏振的第1光向第2方向反射;扩散元件,其使从第1偏振分离层沿着第2方向入射的第1光扩散,将扩散的第1光向作为与第2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第3方向射出;波长转换元件,其对从第2光学层沿着第2方向入射的向第1偏振方向偏振的第1光进行波长转换,将具有与第1波段不同的第2波段的第2光向第3方向射出;以及第1颜色分离元件,其相对于第1光学层配置在第3方向上,第2光从波长转换元件沿着第3方向入射到第2偏振分离层,第2偏振分离层使向第1偏振方向偏振的第2光沿第3方向透过,使向第2偏振方向偏振的第2光向作为与第1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第4方向反射,第2光学层使从第2偏振分离层沿着第3方向入射的向第1偏振方向偏振的第2光沿第3方向透过,第1光学层将沿着第4方向入射的向第2偏振方向偏振的第2光向第3方向反射,第1偏振分离层使从扩散元件沿着第3方向射出而入射到该第1偏振分离层的第1光沿第3方向透过,第1光学层使从第1偏振分离层沿着第3方向射出而入射到该第1光学层的第1光沿第3方向透过,第1颜色分离元件将从第1光学层沿着第3方向入射的向第2偏振方向偏振的第2光分离成具有与第2波段不同的第3波段的第3光和具有与第2波段和第3波段不同的第4波段的第4光,被第1颜色分离元件分离出的第4光入射到波长转换元件。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光源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被第1颜色分离元件反射的第4光分别被第1光学层和第2偏振分离层反射而入射到波长转换元件。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光源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第2偏振分离层将从波长转换元件射出的第4光分离为向第1偏振方向偏振的光和向第2偏振方向偏振的光。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光源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第2光学层使沿第3方向透过了第2偏振分离层的向第1偏振方向偏振的第4光沿第3方向透过。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光源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该光源装置还具有第1相位差元件,该第1相位差元件设置在第2偏振分离层与波长转换元件之间的第4光的光路上,对第4光赋予1/4的相位差。
本发明的另一方式的光源装置具有:光源部,其射出具有第1波段并且包含向第1偏振方向偏振的光和向与第1偏振方向不同的第2偏振方向偏振的光的第1光;第1偏振分离层,其使从光源部沿着第1方向入射的向第1偏振方向偏振的第1光沿第1方向透过,将向第2偏振方向偏振的第1光向与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反射;第1光学层,其相对于第1偏振分离层配置在第1方向上,使从第1偏振分离层沿着第1方向入射的向第1偏振方向偏振的第1光沿第1方向透过;第2偏振分离层,其相对于第1光学层配置在第1方向上,使从第1光学层沿着第1方向入射的向第1偏振方向偏振的第1光透过;第2光学层,其相对于第2偏振分离层配置在第1方向上,将从第2偏振分离层沿着第1方向入射的向第1偏振方向偏振的第1光向第2方向反射;扩散元件,其使从第1偏振分离层沿着第2方向入射的第1光扩散,将扩散的第1光向作为与第2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第3方向射出;波长转换元件,其对从第2光学层沿着第2方向入射的向第1偏振方向偏振的第1光进行波长转换,将具有与第1波段不同的第2波段的第2光向第3方向射出;以及第1颜色分离元件,其相对于第1偏振分离层配置在作为与第1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第4方向上,第2光从波长转换元件沿着第3方向入射到第2偏振分离层,第2偏振分离层使向第1偏振方向偏振的第2光沿第3方向透过,使向第2偏振方向偏振的第2光向第4方向反射,第2光学层使从第2偏振分离层沿着第3方向入射的向第1偏振方向偏振的第2光沿第3方向透过,向第2偏振方向偏振的第2光沿着第4方向入射到第1光学层,第1光学层将向第2偏振方向偏振的第2光分离为具有与第2波段不同的第3波段的第3光和具有与第2波段和第3波段不同的第4波段的第4光,第1偏振分离层使从扩散元件沿着第3方向射出而入射到该第1偏振分离层的第1光沿第3方向透过,使从第1光学层沿第4方向入射的第4光透过,第1光学层使从第1偏振分离层沿着第3方向射出而入射到该第1光学层的第1光沿第3方向透过,第1颜色分离元件使从光源部射出的第1光沿第1方向透过并且使从第1偏振分离层向第4方向入射的具有第4波段的第4光向第1方向反射,被第1颜色分离元件反射的第4光入射到波长转换元件。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光源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第1偏振分离层和第1光学层使具有第4波段的第4光透过,第2偏振分离层使被第1颜色分离元件反射而透过了第1偏振分离层和第1光学层的第4光向第2方向反射而入射到波长转换元件。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光源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第2偏振分离层将被波长转换元件反射的第4光分离为向第1偏振方向偏振的光和向第2偏振方向偏振的光。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光源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第2光学层使沿第3方向透过了第2偏振分离层的向第1偏振方向偏振的第4光沿第3方向透过。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光源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该光源装置还具有第1相位差元件,该第1相位差元件设置在第2偏振分离层与波长转换元件之间的第4光的光路上,对第4光赋予1/4的相位差。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光源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该光源装置还具有第2相位差元件,该第2相位差元件设置在第1偏振分离层与扩散元件之间,向第2偏振方向偏振的第1光从第1偏振分离层沿着第2方向入射到第2相位差元件。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光源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光源部具有:发光元件,其射出第1波段的光;以及第3相位差元件,其被入射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并且射出第1光。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光源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第3相位差元件能够以沿着向第3相位差元件入射的光的行进方向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光源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该光源装置还具有第1透明基板,该第1透明基板具有第1面和朝向第1面的相反方向的第2面,第1偏振分离层形成于第1透明基板的第1面,第1光学层形成于第1透明基板的第2面。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光源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该光源装置还具有第2透明基板,该第2透明基板具有第3面和朝向第3面的相反方向的第4面,第2透明基板的第3面与第1透明基板的第2面相互对置,第2偏振分离层形成于第2透明基板的第3面,第2光学层形成于第2透明基板的第4面。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光源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该光源装置还具有:第1镜,其相对于第1透明基板和第2透明基板配置在分别与第1方向、第2方向、第3方向和第4方向交叉的第5方向上;第2镜,其与第1镜对置设置,相对于第1透明基板和第2透明基板配置在作为与第5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第6方向上;以及第3镜,其与第1透明基板和第2透明基板交叉地配置,将第1镜的第1方向的端部和第2镜的第1方向的端部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光源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第2光学层是反射第1光并且使第2光透过的分色镜。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光源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第1光学层是使第1光透过并且反射第2光的分色镜。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光源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该光源装置还具有:第2颜色分离元件,其相对于第1光学层配置在第3方向上,将从第1光学层射出的光分离为具有第1波段的第5光和具有第3波段的第6光;以及第3颜色分离元件,其相对于第2光学层配置在第3方向上,将从第2光学层射出的光分离为具有第3波段的第7光和具有第4波段的第8光。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投影仪也可以具有以下结构。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投影仪具有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光源装置;光调制装置,其根据图像信息对来自光源装置的光进行调制;以及投射光学装置,其投射由光调制装置调制后的光。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投影仪中,也可以构成为,该投影仪还具有设置在光源装置与光调制装置之间的均匀化装置,均匀化装置具有:2个多透镜,它们将从光源装置入射的光分割为多个部分光束;以及重叠透镜,其使从2个多透镜入射的多个部分光束重叠于光调制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投影仪中,也可以构成为,光调制装置具有:液晶面板,其具有多个像素;以及微透镜阵列,其相对于液晶面板设置于光入射侧,具有与多个像素对应的多个微透镜,多个像素各自具有第1子像素、第2子像素、第3子像素以及第4子像素,微透镜使第5光入射到第1子像素,使第6光入射到第2子像素,使第7光入射到第3子像素,使第8光入射到第4子像素。

Claims (22)

1.一种光源装置,其具有:
光源部,其射出具有第1波段并且包含向第1偏振方向偏振的光和向与所述第1偏振方向不同的第2偏振方向偏振的光的第1光;
第1偏振分离层,其使从所述光源部沿着第1方向入射的向所述第1偏振方向偏振的所述第1光沿所述第1方向透过,将向所述第2偏振方向偏振的所述第1光向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反射;
第1光学层,其相对于所述第1偏振分离层配置在所述第1方向上,使从所述第1偏振分离层沿着所述第1方向入射的向所述第1偏振方向偏振的所述第1光沿所述第1方向透过;
第2偏振分离层,其相对于所述第1光学层配置在所述第1方向上,使从所述第1光学层沿着所述第1方向入射的向所述第1偏振方向偏振的所述第1光透过;
第2光学层,其相对于所述第2偏振分离层配置在所述第1方向上,将从所述第2偏振分离层沿着所述第1方向入射的向所述第1偏振方向偏振的所述第1光向所述第2方向反射;
扩散元件,其使从所述第1偏振分离层沿着所述第2方向入射的所述第1光扩散,将扩散的所述第1光向作为与所述第2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第3方向射出;
波长转换元件,其对从所述第2光学层沿着所述第2方向入射的向所述第1偏振方向偏振的所述第1光进行波长转换,将具有与所述第1波段不同的第2波段的第2光向所述第3方向射出;以及
第1颜色分离元件,其相对于所述第1光学层配置在所述第3方向上,
所述第2光从所述波长转换元件沿着所述第3方向入射到所述第2偏振分离层,所述第2偏振分离层使向所述第1偏振方向偏振的所述第2光沿所述第3方向透过,使向所述第2偏振方向偏振的所述第2光向作为与所述第1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第4方向反射,
所述第2光学层使从所述第2偏振分离层沿着所述第3方向入射的向所述第1偏振方向偏振的所述第2光沿所述第3方向透过,
所述第1光学层将沿着所述第4方向入射的向所述第2偏振方向偏振的所述第2光向所述第3方向反射,
所述第1偏振分离层使从所述扩散元件沿着所述第3方向射出而入射到该第1偏振分离层的所述第1光沿所述第3方向透过,
所述第1光学层使从所述第1偏振分离层沿着所述第3方向射出而入射到该第1光学层的所述第1光沿所述第3方向透过,
所述第1颜色分离元件将从所述第1光学层沿着所述第3方向入射的向所述第2偏振方向偏振的所述第2光分离成具有与所述第2波段不同的第3波段的第3光和具有与所述第2波段和所述第3波段不同的第4波段的第4光,
由所述第1颜色分离元件分离出的所述第4光入射到所述波长转换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其中,
被所述第1颜色分离元件反射的所述第4光分别被所述第1光学层和所述第2偏振分离层反射而入射到所述波长转换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装置,其中,
所述第2偏振分离层将从所述波长转换元件射出的所述第4光分离为向所述第1偏振方向偏振的光和向所述第2偏振方向偏振的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源装置,其中,
所述第2光学层使沿所述第3方向透过了所述第2偏振分离层的向所述第1偏振方向偏振的所述第4光沿所述第3方向透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源装置,其中,
该光源装置还具有第1相位差元件,该第1相位差元件设置在所述第2偏振分离层与所述波长转换元件之间的所述第4光的光路上,对所述第4光赋予1/4的相位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其中,
所述第1光学层是使所述第1光透过并且反射所述第2光的分色镜。
7.一种光源装置,其具有:
光源部,其射出具有第1波段并且包含向第1偏振方向偏振的光和向与所述第1偏振方向不同的第2偏振方向偏振的光的第1光;
第1偏振分离层,其使从所述光源部沿着第1方向入射的向所述第1偏振方向偏振的所述第1光沿所述第1方向透过,将向所述第2偏振方向偏振的所述第1光向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反射;
第1光学层,其相对于所述第1偏振分离层配置在所述第1方向上,使从所述第1偏振分离层沿着所述第1方向入射的向所述第1偏振方向偏振的所述第1光沿所述第1方向透过;
第2偏振分离层,其相对于所述第1光学层配置在所述第1方向上,使从所述第1光学层沿着所述第1方向入射的向所述第1偏振方向偏振的所述第1光透过;
第2光学层,其相对于所述第2偏振分离层配置在所述第1方向上,将从所述第2偏振分离层沿着所述第1方向入射的向所述第1偏振方向偏振的所述第1光向所述第2方向反射;
扩散元件,其使从所述第1偏振分离层沿着所述第2方向入射的所述第1光扩散,将扩散的所述第1光向作为与所述第2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第3方向射出;
波长转换元件,其对从所述第2光学层沿着所述第2方向入射的向所述第1偏振方向偏振的所述第1光进行波长转换,将具有与所述第1波段不同的第2波段的第2光向所述第3方向射出;以及
第1颜色分离元件,其相对于所述第1偏振分离层配置在作为与所述第1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第4方向上,
所述第2光从所述波长转换元件沿着所述第3方向入射到所述第2偏振分离层,所述第2偏振分离层使向所述第1偏振方向偏振的所述第2光沿所述第3方向透过,使向所述第2偏振方向偏振的所述第2光向所述第4方向反射,
所述第2光学层使从所述第2偏振分离层沿着所述第3方向入射的向所述第1偏振方向偏振的所述第2光沿所述第3方向透过,
向所述第2偏振方向偏振的所述第2光沿着所述第4方向入射到所述第1光学层,所述第1光学层将向所述第2偏振方向偏振的所述第2光分离为具有与所述第2波段不同的第3波段的第3光和具有与所述第2波段和所述第3波段不同的第4波段的第4光,
所述第1偏振分离层使从所述扩散元件沿着所述第3方向射出而入射到该第1偏振分离层的所述第1光沿所述第3方向透过,使从所述第1光学层沿所述第4方向入射的所述第4光透过,
所述第1光学层使从所述第1偏振分离层沿着所述第3方向射出而入射到该第1光学层的所述第1光沿所述第3方向透过,
所述第1颜色分离元件使从所述光源部射出的所述第1光沿所述第1方向透过并且使从所述第1偏振分离层向所述第4方向入射的具有所述第4波段的所述第4光向所述第1方向反射,
被所述第1颜色分离元件反射的所述第4光入射到所述波长转换元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源装置,其中,
所述第1偏振分离层和所述第1光学层使具有所述第4波段的所述第4光透过,
所述第2偏振分离层使被所述第1颜色分离元件反射而透过了所述第1偏振分离层和所述第1光学层的所述第4光向所述第2方向反射而入射到所述波长转换元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源装置,其中,
所述第2偏振分离层将被所述波长转换元件反射的所述第4光分离为向第1偏振方向偏振的光和向所述第2偏振方向偏振的光。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源装置,其中,
所述第2光学层使沿所述第3方向透过了所述第2偏振分离层的向所述第1偏振方向偏振的所述第4光沿所述第3方向透过。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源装置,其中,
该光源装置还具有第1相位差元件,该第1相位差元件设置在所述第2偏振分离层与所述波长转换元件之间的所述第4光的光路上,对所述第4光赋予1/4的相位差。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源装置,其中,
该光源装置还具有第2相位差元件,该第2相位差元件设置在所述第1偏振分离层与所述扩散元件之间,向所述第2偏振方向偏振的所述第1光从所述第1偏振分离层沿着所述第2方向入射到该第2相位差元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源装置,其中,
所述光源部具有:
发光元件,其射出所述第1波段的光;以及
第3相位差元件,其被入射从所述发光元件射出的光并且射出所述第1光。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源装置,其中,
所述第3相位差元件能够以沿着向所述第3相位差元件入射的光的行进方向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源装置,其中,
该光源装置还具有第1透明基板,该第1透明基板具有第1面和朝向所述第1面的相反方向的第2面,
所述第1偏振分离层形成于所述第1透明基板的所述第1面,
所述第1光学层形成于所述第1透明基板的所述第2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源装置,其中,
该光源装置还具有第2透明基板,该第2透明基板具有第3面和朝向所述第3面的相反方向的第4面,
所述第2透明基板的所述第3面与所述第1透明基板的所述第2面相互对置,
所述第2偏振分离层形成于所述第2透明基板的所述第3面,
所述第2光学层形成于所述第2透明基板的所述第4面。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光源装置,其中,
该光源装置还具有:
第1镜,其相对于所述第1透明基板和所述第2透明基板配置在分别与所述第1方向、所述第2方向、所述第3方向和所述第4方向交叉的第5方向上;
第2镜,其与所述第1镜对置设置,相对于所述第1透明基板和所述第2透明基板配置在作为与所述第5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第6方向上;以及
第3镜,其与所述第1透明基板和所述第2透明基板交叉地配置,将所述第1镜的所述第1方向的端部和所述第2镜的所述第1方向的端部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源装置,其中,
所述第2光学层是反射所述第1光并且使所述第2光透过的分色镜。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源装置,其中,
该光源装置还具有:
第2颜色分离元件,其相对于所述第1光学层配置在所述第3方向上,将从所述第1光学层射出的光分离为具有所述第1波段的第5光和具有所述第3波段的第6光;以及
第3颜色分离元件,其相对于所述第2光学层配置在所述第3方向上,将从所述第2光学层射出的光分离为具有所述第3波段的第7光和具有所述第4波段的第8光。
20.一种投影仪,其具有:
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光源装置;
光调制装置,其根据图像信息对来自所述光源装置的光进行调制;以及
投射光学装置,其投射由所述光调制装置调制后的光。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投影仪,其中,
该投影仪还具有设置在所述光源装置与所述光调制装置之间的均匀化装置,
所述均匀化装置具有:
2个多透镜,它们将从所述光源装置入射的光分割为多个部分光束;以及
重叠透镜,其使从所述2个多透镜入射的所述多个部分光束重叠于所述光调制装置。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投影仪,其中,
所述光调制装置具有:
液晶面板,其具有多个像素;以及
微透镜阵列,其相对于所述液晶面板设置于光入射侧,具有与所述多个像素对应的多个微透镜,
所述多个像素各自具有第1子像素、第2子像素、第3子像素以及第4子像素,
所述微透镜使所述第5光入射到所述第1子像素,使所述第6光入射到所述第2子像素,使所述第7光入射到所述第3子像素,使所述第8光入射到所述第4子像素。
CN202111073072.5A 2020-09-16 2021-09-14 光源装置以及投影仪 Active CN1142652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55685A JP7468267B2 (ja) 2020-09-16 2020-09-16 光源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JP2020-155685 2020-09-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65272A true CN114265272A (zh) 2022-04-01
CN114265272B CN114265272B (zh) 2023-02-17

Family

ID=80627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73072.5A Active CN114265272B (zh) 2020-09-16 2021-09-14 光源装置以及投影仪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474424B2 (zh)
JP (1) JP7468267B2 (zh)
CN (1) CN11426527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00757A (zh) * 2020-09-17 2022-03-1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和投影仪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3296A (zh) * 2010-03-18 2011-09-2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及投影机
CN107870503A (zh) * 2016-09-27 2018-04-0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和投影仪
CN109426058A (zh) * 2017-08-30 2019-03-0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及投影仪
US20190391475A1 (en) * 2018-06-22 2019-12-2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projec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22185B2 (ja) 1990-06-28 1997-06-1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カラー液晶表示装置
JP4052282B2 (ja) 2004-05-07 2008-02-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
JP4201036B2 (ja) 2006-09-11 2008-12-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JP5974527B2 (ja) 2012-02-16 2016-08-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US8714747B2 (en) 2011-07-27 2014-05-0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ojector having a first light separation optical system and a second light separation optical system
JP6007757B2 (ja) 2012-11-29 2016-10-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JP2014182206A (ja) 2013-03-18 2014-09-29 Seiko Epson Corp 偏光変換素子、照明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JP2015060035A (ja) 2013-09-18 2015-03-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JP6557983B2 (ja) 2015-02-04 2019-08-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CN106383428B (zh) 2015-08-06 2019-12-20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系统和投影系统
JP2019053241A (ja) 2017-09-19 2019-04-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CN109839793B (zh) * 2017-11-28 2021-01-29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机及其照明系统
JP2020034821A (ja) 2018-08-31 2020-03-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7119986B2 (ja) 2018-12-21 2022-08-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JP2020106692A (ja) 2018-12-27 2020-07-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JP7230543B2 (ja) 2019-02-01 2023-03-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JP7135909B2 (ja) 2019-02-05 2022-09-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JP6939834B2 (ja) 2019-03-26 2021-09-2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プロジェクター及び光源モジュール
JP7014210B2 (ja) 2019-08-28 2022-02-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照明光学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3296A (zh) * 2010-03-18 2011-09-2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及投影机
CN107870503A (zh) * 2016-09-27 2018-04-0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和投影仪
CN109426058A (zh) * 2017-08-30 2019-03-0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及投影仪
US20190391475A1 (en) * 2018-06-22 2019-12-2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projector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00757A (zh) * 2020-09-17 2022-03-1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和投影仪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65272B (zh) 2023-02-17
US20220082916A1 (en) 2022-03-17
JP7468267B2 (ja) 2024-04-16
JP2022049464A (ja) 2022-03-29
US11474424B2 (en) 2022-10-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52081B (zh) 光源装置、投影仪以及光源模块
CN112987470B (zh) 光源装置和投影仪
CN114265275B (zh) 光源装置以及投影仪
CN114265272B (zh) 光源装置以及投影仪
CN114265273B (zh) 光源装置和投影仪
CN114253063B (zh) 光源装置和投影仪
CN114200757B (zh) 光源装置和投影仪
JP7484605B2 (ja) 光源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CN114384747B (zh) 光源装置、投影仪以及显示装置
CN114265274B (zh) 光源装置和投影仪
US11480862B2 (en)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projector
US11454874B2 (en)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projector
JP2021103201A (ja) 光源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