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65247B - 封装胶、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封装胶、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65247B
CN114265247B CN202111563626.XA CN202111563626A CN114265247B CN 114265247 B CN114265247 B CN 114265247B CN 202111563626 A CN202111563626 A CN 202111563626A CN 114265247 B CN114265247 B CN 1142652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particles
light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6362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65247A (zh
Inventor
唐剑
康报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KC Co Ltd
Mianyang HKC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KC Co Ltd
Mianyang HKC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KC Co Ltd, Mianyang HKC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K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6362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652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652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652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652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652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封装胶、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该封装胶用于粘连至少两个相对设置的结构件,该封装胶包括胶体和分布于胶体内的支撑粒子,胶体包括光固化剂;其中,支撑粒子包括支撑本体和反射膜,反射膜覆盖在支撑本体表面。该方案能够增大光线在胶体中的反射程度,以提高胶体的固化程度。

Description

封装胶、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封装胶、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面板的成型工艺一般包括:成盒制程,成盒制程主要是将两块基板通过封装胶进行粘连和密封,并在两块基板之间添加液晶的工艺。其中,封装胶需要进行光固化以达到粘连和密封效果。随着窄边框产品的开发,基板上走线的宽度及线间距越来越小,且封装胶在面板上的位置及宽度受到严格的限制,其中,由于走线的遮挡以及走线间的间距较小,部分封装胶无法被光线照射到,从而容易产生光固化不完全的问题,容易导致液晶出现污染的情况,影响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封装胶、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能够提高光固化的程度,以提高显示效果。
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封装胶,所述封装胶用于粘连至少两个相对设置的结构件,所述封装胶包括胶体和分布于所述胶体内的支撑粒子,所述胶体包括光固化剂,其中,所述支撑粒子包括支撑本体和反射膜,所述反射膜覆盖在所述支撑本体表面;所述支撑粒子用于支撑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结构件。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本体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凸起部,且所述反射膜还覆盖所述凸起部。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反射膜包括遮光反射膜。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胶体内还分布有反射粒子,且所述反射粒子的体积小于所述支撑粒子的体积。
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结构件,所述多个结构件的一结构件定义为第一基板,一结构件定义为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粘接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封装胶,其中,所述封装胶包括如前任一项所述的封装胶;所述支撑粒子支撑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板远离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为入光侧,所述第一基板朝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形成有多条走线,相邻所述走线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支撑粒子具有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的连接面;所述第一面靠近所述第一基板,所述第二面靠近所述第二基板,且至少部分所述连接面朝向所述间隙倾斜。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粒子的形状为圆台,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分别为所述圆台的两个底面,所述连接面为所述圆台的侧面,且所述第二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面的面积。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面包括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依次排布且相连多个子连接面,所述多个子连接面包括弧面和平面中的至少一者;其中,在相邻两所述子连接面均为平面时,相邻两所述子连接面的倾斜角度不同;在相邻两所述子连接面均为弧面时,相邻两所述子连接面对应的圆心不同。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基板正对所述封装胶的表面设有反射层。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粒子的形状为球形。
本公开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前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背光模组;所述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
本公开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使封装胶中的支撑粒子设有反射膜,以增大光线在胶体中的反射程度,从而可提高胶体的固化程度。
另外,由于胶体的固化程度提高,因此,在其应用于显示面板中时,能够减少固化残留成分,从而可降低其污染显示面板中液晶的情况,以提高显示效果;同时,通过提高胶体的固化程度,还能够避免胶体脱落、湿气渗入显示面板等问题,从而可提高显示面板可靠性。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种封装胶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二种封装胶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二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三提供的第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三提供的第二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三提供的第三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三提供的第四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四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五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六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胶体;2、支撑粒子;21、支撑本体;22、反射膜;23、凸起部;221、第一面;222、第二面;223、连接面;2231、第一子连接面;2232、第二子连接面;3、封装胶;41、第一基板;42、第二基板;5、间隙;6、走线;7、反射粒子;8、背光模组;9、反射层;a、间隙宽度;A、间隙和走线的总宽度;b、夹角;X、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本公开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公开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方法、装置、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公开的各方面。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封装胶,此封装胶用于粘连至少两个相对设置的结构件。此封装胶可以运用于显示面板的成盒制程,还可以运用于其他器件的封装工艺中,比如,薄膜太阳能电池等半导体结构的封装工艺。此封装胶包括胶体1和分布于胶体1内的支撑粒子2。其中,胶体1包括光固化剂,此外,胶体1还可以包括预聚物或活性单体等成分。即在光线照射下,光固化剂吸收辐射能量,并产生活性中间体(自由基或阳离子),从而诱导预聚物和活性单体参加聚合反应,最终完成胶体1的固化。
其中,光固化剂可以为芳基烷基酮类化合物等材料;预聚物可以为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聚醚丙烯酸酯或乙烯基醚等材料;活性单体可以为丙烯酸酯类单体、乙烯基醚类单体或环氧基单体等材料。
另外,胶体1还可以包括热固化剂,相应的,在光固化完成后,还需进行热固化的工艺步骤。增加热固化步骤,能够进一步提高胶体1的固化程度,从而能够增加胶体1的硬度,进而提高密封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提到的光线可为紫外光,以提高其固化程度,但不限于此,该光线还可以为其他能量较高的可见光,只要能够使得胶体1在其照射下发生固化即可。
支撑粒子2可包括支撑本体21和反射膜22,反射膜22覆盖在支撑本体21表面,即:支撑粒子2可为多层复合结构。举例而言,支撑本体21可包括硅粒子,比如可以为二氧化硅等,以提高支撑本体21的支撑强度,但不限于此,也可采用其他材料制作而成,比如:支撑本体21的材料还可以为树脂等材料,只要能够保证支撑本体21的支撑强度即可。
反射膜22可以为遮光反射膜。也就是说,光线在反射膜22的表面发生全反射,而不会透过反射膜。举例而言,反射膜22可以为铝、银以及铂等金属膜,以提高其反射效率,从而可提高胶体1在光照下的固化程度。此外,反射膜22还可以是其它具有较高反射率的材料。
值得说明的是,支撑本体21一般具有较高的透光性,相应的,其反射光线的能力较低。因此,通过在支撑本体21的表面镀一层能充分反射光线的反射膜22,以提高胶体1对光线的利用率,进而实现胶体1更好的固化。换句话说,反射膜22的反射率可以大于支撑本体21的反射率。
如图1所示,支撑本体21的形状可以为球形,此外,还可以为圆台、圆柱以及其他多面体。支撑本体21的形状可以根据待支撑物体进行调整,后续实施例将对支撑本体21的形状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2所示,支撑本体21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凸起部23,且反射膜22还覆盖凸起部23。凸起部23的形状可以为锯齿状或U型。若干微小的凸起部23能够增大支撑粒子2的受光面积,从而能够增大光线的漫反射程度,促使光线在胶体1中均匀地传播。
支撑粒子2用于支撑相对设置的两个结构件。即,支撑粒子2可以保证两个结构件之间具有高度均匀的间隙,还能提高结构件的封装稳固性。举例而言,支撑粒子2可以用于支撑显示面板中相对的第一基板41(参考图3)和第二基板42(参考图3)。
可以理解的是,除支撑粒子2外,封装胶还可以包括其他具有较强反射能力的反射粒子7(参考图8)。该反射粒子7可以为单层结构,其体积小于支撑粒子2的体积。反射粒子7均匀分布于胶体1中,从而能够进一步促使光线在胶体1中均匀地传播。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在支撑本体21表面镀上反射膜22,以及在支撑本体21表面设置若干细小的凸起部23;当光线照射至反射膜22后,反射膜22能够较大程度的改变光线的传播路径(如图粗体箭头所示),从而使得光线能够更加均匀地在胶体1中传播,以增加胶体1的固化程度。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多个结构件,多个结构件中的一结构件定义为第一基板41,一结构件定义为第二基板,第一基板41与第二基板42相对设置,显示面板还包括:粘接于第一基板41和第二基板42之间的封装胶3。其中,封装胶3包括如实施例一所述的封装胶。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相同或相似的部分请参考前述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第一基板41可以为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简称TFT)基板,第二基板42可以为彩膜(Color Filter,简称:CF)基板。
在一个例子中,第一基板41朝向第二基板42的一侧形成有多条走线6。相邻走线6之间具有间隙5。值得说明的是,间隙5为光线进入胶体1的入口,因此,间隙5的宽度与光线的入射总量有关。如图3所示,a表示间隙5的宽度,A表示间隙5和走线6的总宽度,可以用这二者的比值(a/A)来表示间隙5的大小。
由于间隙5为光线的入口,因此,可以根据间隙5的位置设置支撑粒子2的形状,以使支撑粒子2能够充分反射光线。关于支撑粒子2的形状与间隙5的关系,请参考后续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封装胶3在成盒制程中用于粘连第一基板41和第二基板42,且封装胶3、第一基板41和第二基板42围成封闭区域,该封闭区域用于填充液晶。
封装胶3中的支撑粒子2用于支撑第一基板41和第二基板42,从而维持该封闭区域的厚度。此外,支撑粒子2还能够增强光线的反射程度,进而有利于促进胶体1的固化。胶体1固化程度提高,能够避免胶体1中的固化残留物质对液晶的造成污染,从而提高显示面板的信赖性水平以及画面品质;此外,胶体1固化程度提高,还能避免胶体1脱落,从而增强显示面板抗湿气能力。
如图3所示,支撑粒子2的形状可以为球形。即,支撑粒子2与第一基板41和第二基板42为点接触,而非面接触。
球形的支撑粒子2具有弧形表面,且至少部分弧形表面朝向间隙5倾斜,即至少部分弧形表面正对入光口。当光线从间隙5照射至支撑粒子2的表面时,发生反射现象(如图粗体箭头所示),从而使得被走线6遮挡的的胶体1也能被吸收反射光线的能量,进而完成固化过程。
此外,还可以在球形的支撑本体21的表面设置若干个凸起部23(参考图2),以增大支撑粒子2的受光面积,从而进一步增加胶体1对反射光线的吸收总量。
实施例三
如图4-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主要在于:本实施例中的支撑粒子2与实施例二的支撑粒子2的形状不同,且支撑粒子2与第一基板41和第二基板42为面接触,而非点接触。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相同或相似的部分,请参考前述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支撑粒子2具有相对的第一面221和第二面222以及连接第一面221和第二面222的连接面223;第一面221靠近第一基板41,第二面222靠近第二基板42,至少部分连接面223朝向间隙5倾斜。即,也可以有部分连接面223垂直于间隙5所在的平面,或者也可以有部分连接面223背向间隙5倾斜。
光线从间隙5进入胶体1后,照射至连接面223,连接面223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如图粗体箭头所示),使得被走线6遮挡的胶体1也能够被光线照射,进而完成固化过程。
支撑粒子2的形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示例:
示例一,参考图4,支撑粒子2的形状为圆台,第一面221和第二面222分别为圆台的两个底面,连接面223为圆台的侧面,且第二面222的面积大于第一面221的面积。
即在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X上,支撑粒子2的剖面形状为倒梯形。整个连接面223均朝向间隙5倾斜。相比于实施例二中的球形的支撑粒子2,圆台状的支撑粒子2的连接面223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其整个连接面223都可以用于改变入射光线的传播方向,因此,能够进一步增大反射程度。
连接面223与间隙5所在的平面形成夹角b。夹角b越小,光线可以照射到更远的胶体1,使得被走线6遮挡的胶体1也能被固化。相应的,可以通过调整第一面221和第二面222的面积之比,来调整夹角b。
值得注意的是,若第一面221的面积较小,为提高支撑粒子2对第一基板41和第二基板42支撑的稳定性,可以增大支撑粒子2在胶体1中的密度,即,增大所有支撑粒子2与第一基板41和第二基板42的接触总面积。
示例二,参考图5-图7,连接面223包括多个在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X上依次排布且相连多个子连接面,多个子连接面包括弧面和平面中的至少一者。即至少有一个子连接面朝向间隙5倾斜,如此,从间隙5入射的光线能够照射在子连接面上,从而发生反射现象。
其中,连接面223中多个子连接面均可为平面或均可为弧面,也可一部分为平面,一部分为弧面,视具体情况而定。
具体地,在多个子连接面中:对于相邻两子连接面均为平面时,相邻两子连接面的倾斜角度不同;对于相邻两子连接面均为弧面时,相邻两子连接面对应的圆心不同;此外,对于相邻两个子连接面,还可其中一个子连接面为平面,另外一个子连接面为弧面,这样设计可形成更多反射角度,从而提高胶体1的固化程度。
值得说明的是,连接面223在第一基板41上的投影形状为环状线,即每一子连接面可以视为一条母线绕轴线进行环绕运动时所形成的轨迹。本实施例所定义的“子连接面为平面”是指其母线为直线;“子连接面为弧面”是指其母线为弧线。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到的第一面221和第二面222可以理解为平面,也就是说,支撑粒子2与第一基板41和第二基板42可为面接触,相比于点接触,面接触可以增大支撑粒子2与第一基板41和第二基板42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支撑稳定性。
以下将对子连接面进行举例说明。
在第一个例子中,参考图5,连接面223包括在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X上依次排布且相连第一子连接面2231和第二子连接面2232;第一子连接面2231和第二子连接面2232均为平面;其中,第一子连接面2231的延伸方向为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X;第二子连接面2232朝向间隙5倾斜。
基于此举例说明,支撑粒子2可包括层叠设置的圆柱和圆台;第一面221为圆台的一个底面,第二面222为圆柱的一个底面,且第二面222的面积大于第一面221的面积;第一子连接面2231为圆柱的侧面。第二子连接面2232为圆台的侧面。在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X上,支撑粒子2的剖面形状为梯形和矩形构成的组合。也就是说,第一子连接面2231和第二子连接面2232的母线均为直线。
可以理解的是,若第一面221和第二面222的面积差异过大,则可能影响支撑粒子2的支撑作用,从而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将支撑粒子2的形状设计成圆柱和圆台的组合,能够便于同时调整夹角b以及第一面221与第二面222的面积大小之比;从而在增大反射光线的传播距离的同时,提高支撑粒子2的支撑稳定性。
在第二个例子中,参考图6,连接面223包括在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X上依次排布且相连的第一子连接面2231和第二子连接面2232,第一子连接面2231和第二子连接面2232均为平面,第一子连接面2231朝向间隙5倾斜,第二子连接面2232背向间隙5倾斜。
第一面221的面积可以等于第二面222的面积,此时,第一面221与第二面222的面积差异最小,有利于提高支撑粒子2对第一基板41和第二基板42支撑的稳定性。可以理解的是,支撑粒子2的还可以设计为上下对称的形状,如此,支撑粒子2能够为第一基板41和第二基板42提供更加均衡的支撑力。
此外,第一面221的面积也可以大于第二面222的面积;或者,第一面221的面积可以小于第二面222的面积。即支撑粒子2可以为非上下对称的形状。只要能够满足支撑粒子2与第一基板41和第二基板42为面接触即可。
在第三个例子中,参考图7,连接面223包括在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X上依次排布且相连的第一子连接面2231和第二子连接面2232,第一子连接面2231和第二子连接面2232均为弧面,第一子连接面2231朝向间隙5倾斜,第二子连接面2232背向间隙5倾斜。该弧面既可以为凸面,也可以为凹面。
第一面221的面积可以等于、小于或者大于第二面222的面积。支撑粒子2可以设计为上下对称或者非上下对称的形状。
值得说明的是,上述几种示例为本实施例的举例说明,若其他形状的支撑粒子2具有朝向间隙5倾斜的连接面223,则该支撑粒子2也能够增强光线的反射程度。即,支撑粒子2需要具有与间隙5相对应的受光面,以反射从间隙5处进入胶体1的光线。
可以理解的是,同一显示面板内的支撑粒子2还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比如,同一显示面板内的支撑粒子2既可以为球状,也可以为圆台状。
此外,在上述几种形状的基础之上,还可以在支撑本体21的表面设置若干凸起部23(参考图2),凸起部23的形状可以为锯齿状或U型,且反射膜22还覆盖凸起部。如此,增大了支撑粒子2的受光面积。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通过在支撑本体21的表面设置反射膜22,以及调整支撑粒子2的形状,从而提高对光线的利用率,使得胶体1能够更好的固化。胶体1充分固化后,能够防止胶体1中的固化残留成分污染显示面板中的液晶,进而提高显示面板的信赖性和显示效果。
实施例四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胶体1内还分布有反射粒子7,且反射粒子7的体积小于支撑粒子2的体积。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相同或相似的部分请参考前述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反射粒子7为均匀分布于胶体1中的微粒,其体积远小于支撑粒子2的体积,反射粒子7并不用于支撑第一基板41和第二基板42,但仍能够增强光线的反射程度。
在一个例子中,反射粒子7可以为单层结构。单层结构的反射粒子7的制造工艺更为简单,能够缩短工艺时间,降低生产成本。在其他的例子中,反射粒子7也可以为多层复合结构。值得注意的是,为提高光线的入射总量,反射粒子7的密度和体积不宜过大。
实施例五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第二基板42正对封装胶3的表面设有反射层9。
反射层9可以设置在第二基板42朝向第一基板41的一侧,也可以设置在背向第一基板41的一侧。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基板42与第一基板41相对的区域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图9示出了非显示区,未示出显示区)。显示区填充有液晶,非显示区设置有封装胶3。因此,第二基板42正对封装胶3的区域为非显示区。在非显示区设置反射层9可以避免影响显示区的显示效果。
光线从间隙5进入胶体1后,一部分光线可以直接照射到反射层9,使得反射层9将入射光线反射至胶体1中;另一部分光线可以照射至连接面223上,连接面223将光线反射至反射层9,反射层9又将光线反射至胶体1中。如此,减少了从第二基板42射出的光线,实现了光线在胶体1中的多次反射,从而提高了光线的利用率,以提高胶体1的固化程度。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9所示,连接面223包括背向间隙5的第二子连接面2232。由于第二子连接面2232背向入光口,因此,第二子连接面2232对入射光线的反射程度较低。而本实施例中的反射层9能够将入射光线反射至第二子连接面2232,使得第二子连接面2232也能参与到光线的反射过程中,从而提高了第二子连接面2232的利用率,进一步增强了光线的反射程度,提高了胶体1的固化程度。
实施例六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前述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背光模组8;显示面板设置在背光模组8的出光侧。
具体地,相比于第二基板42,第一基板41更加靠近背光模组8的出光侧。
背光模组8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显示面板能够正常显示影像。
举例而言,此背光模组8可为直下式背光模组,也可为侧入式背光模组,视具体情况而定。
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可配合背光模组8形成液晶显示器,此液晶显示器可应用于电视、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相应的,显示装置不限于具有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8,还可以包括驱动模组、电路板或电池等组件。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些实施例”、“示例地”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公开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故但凡依本公开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所做的变化或修饰,皆应属于本公开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结构件,所述多个结构件的一结构件定义为第一基板,一结构件定义为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粘接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封装胶,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装胶包括胶体和分布于所述胶体内的支撑粒子,所述胶体包括光固化剂;所述支撑粒子包括支撑本体和反射膜,所述反射膜覆盖在所述支撑本体表面;
其中,所述封装胶内的所述支撑粒子支撑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
所述第一基板远离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为入光侧,所述第一基板朝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形成有多条走线,相邻所述走线之间具有间隙;
每个所述支撑粒子的至少部分表面位于所述走线上;
所述支撑粒子具有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的连接面;所述第一面靠近所述第一基板,所述第二面靠近所述第二基板,且至少部分所述连接面朝向所述间隙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粒子的形状为圆台,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分别为所述圆台的两个底面,所述连接面为所述圆台的侧面,且所述第二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面的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面包括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依次排布且相连多个子连接面,所述多个子连接面包括弧面和平面中的至少一者;其中,
在相邻两所述子连接面均为平面时,相邻两所述子连接面的倾斜角度不同;
在相邻两所述子连接面均为弧面时,相邻两所述子连接面对应的圆心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板正对所述封装胶的表面设有反射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本体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凸起部,且所述反射膜还覆盖所述凸起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膜包括遮光反射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胶体内还分布有反射粒子,且所述反射粒子的体积小于所述支撑粒子的体积。
8.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背光模组;
所述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
CN202111563626.XA 2021-12-20 2021-12-20 封装胶、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42652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63626.XA CN114265247B (zh) 2021-12-20 2021-12-20 封装胶、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63626.XA CN114265247B (zh) 2021-12-20 2021-12-20 封装胶、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65247A CN114265247A (zh) 2022-04-01
CN114265247B true CN114265247B (zh) 2023-05-12

Family

ID=808280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63626.XA Active CN114265247B (zh) 2021-12-20 2021-12-20 封装胶、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652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73171A (zh) * 2022-08-24 2022-11-22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封装结构、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74915A (ja) * 2004-03-24 2005-10-06 Ushio Inc 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貼り合わせ装置
CN101297236A (zh) * 2006-01-24 2008-10-29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基板及彩色滤光片基板
CN109375409A (zh) * 2018-12-20 2019-02-22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9507825A (zh) * 2018-12-19 2019-03-22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制造方法
CN109656054A (zh) * 2019-01-28 2019-04-19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彩膜基板的制造方法
CN113287062A (zh) * 2019-12-19 2021-08-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19539A (ja) * 1998-07-01 2000-01-21 Sanyo Electric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US8159636B2 (en) * 2005-04-08 2012-04-17 Sipix Imaging, Inc. Reflective displays and processes for their manufacture
CN101221316B (zh) * 2008-02-02 2011-01-19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04635394B (zh) * 2015-02-13 2017-07-1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液晶显示面板
CN106249487A (zh) * 2016-08-19 2016-12-2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彩膜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08803155A (zh) * 2018-06-29 2018-11-1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光扩散微球、封装框胶和显示装置
CN208672968U (zh) * 2018-08-29 2019-03-29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74915A (ja) * 2004-03-24 2005-10-06 Ushio Inc 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貼り合わせ装置
CN101297236A (zh) * 2006-01-24 2008-10-29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基板及彩色滤光片基板
CN109507825A (zh) * 2018-12-19 2019-03-22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制造方法
CN109375409A (zh) * 2018-12-20 2019-02-22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9656054A (zh) * 2019-01-28 2019-04-19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彩膜基板的制造方法
CN113287062A (zh) * 2019-12-19 2021-08-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65247A (zh) 2022-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63397B (zh) 背光组件及使用该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13126363A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09445180B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JP2007114704A (ja)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4265247B (zh) 封装胶、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05807467A (zh) 一种显示装置
US20220214579A1 (en) Display apparatus
US11316083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TWI673639B (zh) 面板模組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CN113050326A (zh) 灯板及背光模组
CN108319336B (zh)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6814497B (zh) 一种半透半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4578615A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11789301B2 (en) Light guide plate including mounting portion, 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KR20060104795A (ko) 평판표시장치의 백라이트 유닛
JP2012227436A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半導体装置
CN108269492B (zh)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US20220293674A1 (en) Light emitting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CN114779525A (zh) 背光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4842741A (zh) 一种发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TWI829352B (zh) 背光模組及其製造方法
WO2023185313A1 (zh) 支撑架、子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和拼接显示模组
CN112666745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407550B (zh) 一种显示装置
JP2014071341A (ja) 表示素子及び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