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72968U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72968U
CN208672968U CN201821409288.8U CN201821409288U CN208672968U CN 208672968 U CN208672968 U CN 208672968U CN 201821409288 U CN201821409288 U CN 201821409288U CN 208672968 U CN208672968 U CN 2086729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anel
glue frame
color membrane
membrane substrates
reflecting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0928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峰林
欧阳伟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40928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729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729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729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彩膜基板;阵列基板,与彩膜基板相对设置;胶框,设置在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之间;反射层,设置在彩膜基板上,用于将从阵列基板入射的光线反射到胶框上,以对胶框进行光照固化。因此,可提高胶框的固化效果。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显示面板通常包括阵列基板、彩膜基板以及设置在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进一步设置有胶框,阵列基板、彩膜基板以及胶框围设成一空间,用于设置液晶层。
其中,胶框通常通过紫外线(UV光)进行光照固化,从而将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粘结在一起。
现有技术中,因为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上的元件的阻挡作用,将阻挡部分UV光,从而会出现固化不完全而导致液晶穿刺或者漏液晶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彩膜基板;阵列基板,与彩膜基板相对设置;胶框,设置在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之间;反射层,设置在彩膜基板上,用于将从阵列基板入射的光线反射到胶框上,以对胶框进行光照固化。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背光模组,背光模组向显示面板提供光线,显示面板包括前文所述的显示面板
本申请通过在彩膜基板上设置反射层,可将从彩膜基板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入射的光线反射到胶框上,胶框在光线从阵列基板入射时获得一次光照固化,在彩膜基板的反射层反射时又获得一次光照固化,总共获得两次光照固化,大大提高了胶框的固化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的彩膜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彩膜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彩膜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包含图6所示的彩膜基板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彩膜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的反射层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8所示的反射层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彩膜基板在非显示区设置有BM(Black Matrix,黑色矩阵),对光线进行遮挡。基于此,框胶的光照固化需要从阵列基板侧入射光线。而阵列基板的非显示区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有信号传输线。随着窄边框的要求越来越高,非显示区已经压缩到极致。非显示区中信号传输线的线宽/线距被不断压缩,对入射的光线形成一定的阻挡。当该位置的光线的穿透率降低到一定程度后,框胶在进行UV光照固化的时候,便会容易出现固化不完全而导致液晶穿刺或者漏液晶的问题。
本申请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通过在彩膜基板上设置反射层,用于将入射的光线反射到胶框上,以对胶框进行光照固化,从而解决了上述所述的因固化不完全而导致液晶穿刺或者漏液晶的问题。具体如下:
请参阅图1-图3,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首先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包括彩膜基板101、阵列基板102、胶框103、液晶层104以及反射层105。
彩膜基板101和阵列基板102相对设置,胶框103和液晶层104设置在彩膜基板101和阵列基板102之间,并且胶框103围设液晶层104而设置。
显示面板10在液晶层104对应的区域为显示区10A,在液晶层104以外的区域为非显示区10B。如图1所示,非显示区10B围设在显示区10A的外围。胶框103设置在非显示区10B中。
如图2所示,彩膜基板101包括衬底110以及黑色矩阵111。
衬底110可采用玻璃、塑胶等材质。黑色矩阵111设置在非显示区10B中,由于黑色矩阵111对光具有阻挡作用,因此,光线从彩膜基板101侧的非显示区无法入射。
黑色矩阵111还可以设置在显示区10A的区域。本实施例若无特别说明,黑色矩阵111均表示为设置在非显示区10B中的黑色矩阵。
胶框103设置在阵列基板102和彩膜基板101之间,并位于非显示区10B中。也就是说,胶框103设置在阵列基板102和彩膜基板101的周围。胶框103与阵列基板102和彩膜基板101围设成一容置空间。液晶层104设置在容置空间中。
胶框103可采用亚克力、环氧树脂以及光起始剂材料形成。胶框103可通过加热或UV光照射而固化,从而将阵列基板103和彩膜基板102粘结在一起。
如图3所示,阵列基板102包括衬底120、设置在衬底120上的驱动元件121以及传输驱动元件121的驱动信号的信号传输线122。
衬底120采用的材质可与衬底110相同。
驱动元件121设置在非显示区10B中,具体可设置在如图3所示的阵列基板102的下端部位置。驱动元件121用于产生驱动信号,驱动信号可驱动液晶层104中的液晶进行旋转。
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元件121还可设置在阵列基板102外,并与设置在阵列基板102上的信号传输线122连接。
信号传输线122用于传输驱动元件121产生的驱动信号至显示区10A中,从而驱动液晶层104中的液晶进行旋转。基于此,信号传输线122设置在非显示区10B和显示区10A中。
在非显示区10B中,信号传输线122以扇形的方式从驱动元件121向显示区10A扇出。在显示区10A中,信号传输线122以平行的方式设置。
图3所示的驱动元件121仅为一个,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多个驱动元件121,其可分别设置在图3所示的下端部、左端部、右端部等位置。由于每个驱动元件121的位置均相似,因此实施例将以图3所示的设置在阵列基板102的下端部的驱动元件121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1-图3所示,反射层105设置在彩膜基板101上。更具体的,其设置在黑色矩阵111和胶框103之间。并且对应非显示区10B中的信号传输线122设置。
值得注意的是,对应非显示区10B中的信号传输线122可以理解为非显示区10B中的信号传输线122在彩膜基板101上的投影与反射层105完全重叠或部分重叠。
反射层105可采用金属材质,例如铜、铝以及银的至少一种或其合金等。
为了增大反射的面积,反射层105可为连续设置的整块膜层结构。并且反射层105的远离黑色矩阵111的表面可为平整的表面,从而形成镜面反射。
请再参阅图1,在通过UV光对胶框103进行固化时,UV光首先从阵列基板102侧入射,部分照射到胶框103上,使得胶框103进行第一次光照固化,部分照射到反射层105上,通过反射层105进行反射到胶框103上,使得胶框103进行第二次光照固化。基于此,胶框103可以获得两次光照固化,防止了因为信号传输线122的存在降低UV光穿透率而导致固化不完全,最终导致液晶层104中的液晶穿刺或者漏液晶的问题。
请参阅图4和图5,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彩膜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应理解,本实施例的彩膜基板201和阵列基板202也可如图1所示一样相对设置。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彩膜基板201包括衬底210以及黑色矩阵211。
衬底210可采用玻璃、塑胶等材质。黑色矩阵211设置在非显示区10B中,由于黑色矩阵211对光具有阻挡作用,因此,光线从彩膜基板201侧的非显示区无法入射。
黑色矩阵211还可以设置在显示区的区域。本实施例若无特别说明,黑色矩阵211均表示为设置在非显示区中的黑色矩阵。
胶框203设置在阵列基板202和彩膜基板201之间,并位于非显示区10B中。也就是说,胶框203设置在阵列基板202和彩膜基板201的周围。胶框203与阵列基板202和彩膜基板201围设成一容置空间。液晶层设置在容置空间中。
胶框203可采用亚克力、环氧树脂以及光起始剂材料形成。胶框203可通过加热或UV光照射而固化,从而将阵列基板203和彩膜基板202粘结在一起。
如图5所示,阵列基板203包括衬底220、设置在衬底220上的驱动元件221以及传输驱动元件221的驱动信号的信号传输线222。
衬底220与前文所述的衬底120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驱动元件221设置在非显示区10B中,具体可设置在阵列基板202的如图5所示的下端部位置。驱动元件221用于产生驱动信号,驱动信号可驱动液晶层中的液晶进行旋转。
信号传输线222用于传输驱动元件221产生的驱动信号至显示区中,从而驱动液晶层中的液晶进行旋转。基于此,信号传输线222设置在非显示区10B和显示区10A中。
在非显示区10B中,信号传输线222以扇形的方式从驱动元件221向显示区10A扇出。在显示区10A中,限号传输线222以平行的方式设置。
图5所示的驱动元件221仅为一个,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多个驱动元件221,其可分别设置在图5所示的下端部、左端部、右端部等位置。由于每个驱动元件221的位置均相似,因此本申请将以图5所示的设置在阵列基板202的下端部的驱动元件221为例进行说明。
反射层205设置在彩膜基板202上。更具体的,其设置在黑色矩阵211和胶框203之间。并且对应非显示区10B中的信号传输线222设置。
值得注意的是,对应非显示区10B中的信号传输线122可以理解为非显示区10B中的信号传输线222在彩膜基板201上的投影与反射层205完全重叠或部分重叠。
反射层205可采用金属材质,例如铜、铝以及银的至少一种或其合金等。
为了节省反射层205的材料成本,反射层205可为与信号传输线222一一对应的间隔设置的膜层。更具体的是,是与非显示区10B中的扇形的信号传输线222一一对应,基于此,反射层205也可为扇形结构。
进一步的,反射层205的远离黑色矩阵211的表面可为平整的表面,从而形成镜面反射。
本实施例中,对胶框203进行光照固化的远离可参照图1所示,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彩膜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述,本实施例的彩膜基板301包括衬底310以及黑色矩阵311。
衬底310可采用玻璃、塑胶等材质。黑色矩阵311设置在非显示区10B中,由于黑色矩阵311对光具有阻挡作用,因此,光线从彩膜基板301侧的非显示区无法入射。
黑色矩阵311还可以设置在显示区10A的区域。本实施例若无特别说明,黑色矩阵311均表示为设置在非显示区10B中的黑色矩阵。
反射层305设置在彩膜基板301上。更具体的,其设置在黑色矩阵311和胶框303之间。具体设置位置如前文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反射层305可采用金属材质,例如铜、铝以及银的至少一种或其合金等。
为了增大反射的面积,反射层305可为连续设置的整块膜层结构。与前文所述的反射层105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反射层305的表面为凹凸不平的结构。其可实现漫反射的作用。也就是说将入射到反射层305的光进行不同方向的反射。
具体而言,反射层305在远离黑色矩阵311的表面上设置有漫反射粒子306,以形成凹凸不平的结构,用于对入射的光线进行漫反射。
漫反射粒子306可为不同反射率的粒子组成。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反射层305的表面包括多个间隔的凸起306,且凸起为颗粒状。
应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反射层305的漫反射结构还可以应用于前文实施例的反射层205中。
请再参阅图7,在通过UV光对胶框303进行固化时,UV光首先从阵列基板302侧入射,部分照射到胶框303上,使得胶框303进行第一次光照固化,部分照射到反射层305上,通过反射层305进行不同方向的漫反射,并照射到胶框303上,使得胶框303进行第二次光照固化。基于此,胶框303可以获得两次光照固化,防止了因为信号传输线的存在降低UV光穿透率而导致固化不完全,最终导致液晶层中的液晶穿刺或者漏液晶的问题。
请参阅图8,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彩膜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述,本实施例的彩膜基板401包括衬底410以及黑色矩阵411。
衬底410可采用玻璃、塑胶等材质。黑色矩阵411设置在非显示区10B中,由于黑色矩阵411对光具有阻挡作用,因此,光线从彩膜基板401侧的非显示区无法入射。
黑色矩阵411还可以设置在显示区的区域。本实施例若无特别说明,黑色矩阵411均表示为设置在非显示区中的黑色矩阵。
反射层405设置在彩膜基板401上。更具体的,其设置在黑色矩阵411和胶框403之间。具体设置位置如前文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反射层405可采用金属材质,例如铜、铝以及银的至少一种或其合金等。
为了增大反射的面积,反射层405可为连续设置的整块膜层结构。与前文所述的反射层105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反射层405的表面为凹凸不平的结构。其可实现漫反射的作用。也就是说将入射到反射层405的光进行不同方向的反射。
具体而言,反射层405在远离黑色矩阵411的表面包括多个间隔的凸起,其中凸起为条状结构。
请参阅图9和图10,图9和图10分别是图8所示的反射层405沿着虚线A1-A2方向剖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所示,条状的凸起可为平滑连接的结构,如波浪型结构。图10所示,条状的凸起为锯齿状结构。
应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反射层405的漫反射结构还可以应用于前文实施例的反射层205中。
请参阅图11,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阵列基板302包括衬底320、设置在衬底320上的驱动元件321以及传输驱动元件321的驱动信号的信号传输线322。
驱动元件321设置在非显示区10B中,具体可设置在阵列基板303的如图11所示的下端部位置。驱动元件321用于产生驱动信号,驱动信号可驱动液晶层中的液晶进行旋转。
信号传输线322用于传输驱动元件321产生的驱动信号至显示区中,从而驱动液晶层中的液晶进行旋转。基于此,信号传输线322设置在非显示区10B和显示区10A中。
在非显示区10B中,信号传输线322以扇形的方式从驱动元件321向显示区10A扇出。在显示区10A中,限号传输线322以平行的方式设置。
图11所示的驱动元件321仅为一个,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多个驱动元件321,其可分别设置在图11所示的下端部、左端部、右端部等位置。由于每个驱动元件321的位置均相似,因此本申请将以图11所示的设置在阵列基板302的下端部的驱动元件321为例进行说明。
显示面板进一步包括散射层307,设置在非显示区10B的信号传输线322和胶框303之间,用于将阵列基板303入射的光线散射到胶框303上,以对胶框进行光照固化。
请参阅图12,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图。显示装置100包括显示面板200以及背光模组300,背光模组300向显示面板200提供光线,显示面板200包括前文所述的显示面板。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彩膜基板;
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相对设置;
胶框,设置在所述彩膜基板和所述阵列基板之间;
反射层,设置在所述彩膜基板上,用于将从所述阵列基板入射的光线反射到所述胶框上,以对所述胶框进行光照固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膜基板包括:
衬底;
黑色矩阵,设置在所述衬底上;
其中,所述反射层设置在所述黑色矩阵和所述胶框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围设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阵列基板在所述非显示区中设置有驱动元件以及传输所述驱动元件的驱动信号的多条信号传输线,所述反射层对应所述信号传输线的位置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传输线进一步延伸到所述显示区,所述反射层对应所述非显示区中的信号传输线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为连续设置的膜层。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为与所述信号传输线一一对应的间隔设置的膜层。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远离所述黑色矩阵的表面凹凸不平,用于对入射的光线进行漫反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在远离所述黑色矩阵的表面上设置有漫反射粒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包括多个间隔的凸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为颗粒状。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为条状。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进一步包括散射层,设置在所述非显示区的信号传输线和所述胶框之间,用于将所述阵列基板入射的光线散射到所述胶框上,以对所述胶框进行光照固化。
13.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向所述显示面板提供光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1821409288.8U 2018-08-29 2018-08-29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2086729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09288.8U CN208672968U (zh) 2018-08-29 2018-08-29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09288.8U CN208672968U (zh) 2018-08-29 2018-08-29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72968U true CN208672968U (zh) 2019-03-29

Family

ID=65840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09288.8U Active CN208672968U (zh) 2018-08-29 2018-08-29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7296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65247A (zh) * 2021-12-20 2022-04-01 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封装胶、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65247A (zh) * 2021-12-20 2022-04-01 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封装胶、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90037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boundary fluorescent body
JP4752911B2 (ja)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エッジライト方式のバックライトに用いる光変調素子の製造方法
JP4889239B2 (ja)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6139283A (ja) 液晶ディスプレ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5393166B (zh) 显示装置
JP2004226976A (ja) 増光膜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構造
JP5117761B2 (ja) 光調節組立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光調節組立体を含む液晶表示装置
JP5905173B1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3172510B2 (ja) 光学素子および該光学素子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JP2009283365A (ja) 照明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CN106772776A (zh) 背光模组及其的制作方法
CN208672968U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4820257A (zh) 一种导光板、背光源和显示装置
CN106054469B (zh) 超薄型液晶显示器
CN116400526B (zh) 显示模组、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CN209928188U (zh) 显示装置
KR101966863B1 (ko)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US10809571B2 (en) Light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TWI804139B (zh) 顯示裝置
KR102082679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US20200166808A1 (en) Optical member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20200041853A1 (en) Display device
CN109856835A (zh) 一种防止液晶显示器漏光的玻璃盖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5407550B (zh) 一种显示装置
WO2024004344A1 (ja) 表示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