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59508A - 灵芝菌株ss30在制备治疗或预防糖尿病的产品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灵芝菌株ss30在制备治疗或预防糖尿病的产品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59508A
CN114259508A CN202210030193.XA CN202210030193A CN114259508A CN 114259508 A CN114259508 A CN 114259508A CN 202210030193 A CN202210030193 A CN 202210030193A CN 114259508 A CN114259508 A CN 1142595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noderma lucidum
strain
lucidum strain
diabetes
cont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3019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59508B (zh
Inventor
王洪鹏
王�琦
董力冉
苏恒
苏玲
刘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Sipurui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Sipuru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Sipurui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Sipuru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3019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5950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595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595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595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595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灵芝菌株SS30在制备治疗或预防糖尿病的产品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工程领域,本发明提供灵芝菌株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糖尿病的产品中的应用,该菌株菌丝体提取物可调节2型糖尿病小鼠进食、饮水、体重逐渐趋于正常水平;降低2型糖尿病小鼠血糖、血清胰岛素及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具有较好的调节糖脂代谢活性;提高2型糖尿病小鼠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抗氧化酶活性,减少丙二醛生成量,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并可降低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水平。本发明为灵芝功能产品开发提供研究基础,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Description

灵芝菌株SS30在制备治疗或预防糖尿病的产品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灵芝菌株SS30在制备治疗或预防糖尿病的产品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糖尿病患者人数逐年上升,并且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2型糖尿病又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成年型糖尿病,其特征是高血糖,胰岛素抵抗,和相对缺乏胰岛素。 2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肥胖和缺乏运动而导致的,2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病例的90%, 另外10%主要由1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引起。
目前,常用于治疗T2DM的药物有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磺脲类、噻唑烷二 酮类药物等;近年来,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 2(SGLT2)抑制剂、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等药物也被用于临床。上述药物虽然见效 快、降糖效果好,但存在明显的副作用,并且部分药品价格较高。
灵芝隶属于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灵芝属,是我国名贵的食药用真菌,素以“仙草”为人所知,具有利五脏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其具有免疫调节、 抗肿瘤、神经调节等生物活性。因此,人们对灵芝的营养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日渐增 多。近几年,随着航空领域的发展,航天诱变育种逐渐成为新兴育种方式。目前,国 内外市场尚无航天诱变灵芝相关产品。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灵芝菌株SS30在制备治疗或预防糖尿病的产品中的应用,为灵芝及灵芝制品后续开发提供新材料,填补了航天诱变灵芝 菌株菌丝体在抗糖尿病领域的研究空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灵芝菌株SS30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糖尿病的产品中的应用,其中,所述灵芝菌株SS30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283。
该灵芝菌株SS30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为2021年9月30 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283。
该灵芝菌株SS30基因序列与原始菌株发生明显改变,其菌丝体中黄酮含量高于原始菌株菌丝体的37.50%。
进一步地,所述糖尿病为2型糖尿病。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改善和/或治疗2型糖尿病的保健品,包括灵芝菌株SS30、所述灵芝菌株SS30的粉末和/或其提取物,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其中,所述灵芝菌 株SS30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283。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改善和/或治疗2型糖尿病的食品,包括灵芝菌株SS30、所述灵芝菌株SS30的粉末和/或其提取物,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其中,所述灵芝菌株 SS30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283。
本发明还提供灵芝菌株SS30菌丝体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糖尿病的产品中的应用, 其中,所述灵芝菌株SS30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283。
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灵芝菌株SS30在制备治疗或预防糖尿病的产品中的应用。灵芝菌株SS30菌丝体黄酮含量显著高于原始菌株,且该灵芝菌株菌丝体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2 型糖尿病的功效。本发明为灵芝及其制品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新的材料,具有重要的 经济价值和市场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 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 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2型糖尿病小鼠体重变化;
图2为2型糖尿病小鼠饮水量变化;
图3为2型糖尿病小鼠进食量变化;
图4为2型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变化;
图5为2型糖尿病小鼠糖耐量变化;
图6为2型糖尿病小鼠血糖曲线下面积;
图7为对2型糖尿病小鼠血清TNF-α的影响;
图8为对2型糖尿病小鼠血清IL-1β的影响;
图9为对2型糖尿病小鼠血清IL-6的影响;
注:以上各图中,与模型组相比“*”表示p<0.05,差异显著,“**”表示p<0.01, 差异极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现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多种示例性实施方式,该详细说明不应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应理解为是对本发明的某些方面、特性和实施方案的更详细的描述。
应理解本发明中所述的术语仅仅是为描述特别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 另外,对于本发明中的数值范围,应理解为还具体公开了该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每个中间值。在任何陈述值或陈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以及任何其他陈述值或在所述范围 内的中间值之间的每个较小的范围也包括在本发明内。这些较小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可 独立地包括或排除在范围内。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发明所述领域的常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虽然本发明仅描述了优选的方法和材料,但是在本发 明的实施或测试中也可以使用与本文所述相似或等同的任何方法和材料。本说明书中 提到的所有文献通过引用并入,用以公开和描述与所述文献相关的方法和/或材料。在 与任何并入的文献冲突时,以本说明书的内容为准。
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对本发明说明书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多种改进和变化,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由本发明的说明书得到的其 他实施方式对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得的。本发明说明书和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 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
实施例1
灵芝菌株SS30的制备方法如下:
1)斜面培养基制作:马铃薯500g洗干净切成2公分大小方块,加入适量水煮汁1000毫升过滤后,加入葡萄糖30g/L、蛋白胨2g/L、磷酸二氢钾3g/L、硫酸镁1.5g/L 和琼脂20g/L。
2)接种:将配置好的培养基液趁热分装试管中,装量为试管五分之一,紧塞棉塞,放高压锅内121℃灭菌40min,开盖取出趁热摆斜面,10h后在无菌操作台中操作,将 3毫米大小母种种块接入到菌种管中,放入培养箱内温度25℃培养15天。
3)菌种诱变:培养长势状态良好的原始菌株保藏管于2016年10月17日搭载神州十一号飞船上空,于2016年11月18日返回地面,经航天诱变,测序分析,获得灵芝 诱变菌株SS30。
该灵芝菌株已于2021年9月30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 心(CGMCC),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分类命名为灵芝(Ganodermalucidum),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283。
实施例2
原始菌株和灵芝菌株SS30培养后,取一定量菌丝体经液氮研磨成粉末状,按照试剂盒说明提取两种菌株总DNA。随后通过94℃预变性4min,55.5℃退火1min,72℃ 延伸4min,进行35个循环;72℃延伸5min,进行PCR扩增。最后通过NCBI数据库 中在线BLAST分析及DNA star软件对测序获得的ITS序列进行分析。获得的原始菌 株和灵芝菌株SS30基因组序列有明显不同,可见诱变菌株为新菌株。
原始菌株基因序列为:
CCTTAAGGGACGGGAAATCTACCTGAATTTGAGGTCAGAGGTCATAAAGCTG TCTCACAAACGAGACGGTTAGAAGCTCGCCAAAACGCTTCACGGTCACGGCGTA GACATTATCACACCGAGAGCCGATCCGCAAGGAATCAAGCTAATACATTTAAGAG GAGCCGACCGAAACACGGCCGACAAGCCTCCAAGTCCAAGCCTACAAACCCGCA AAGGTTTGTAAGTTGAAGATTTCATGACACTCAAACAGGCATGCTCCTCGGAATA CCAAGGAGCGCAAGGTGCGTTCAAAGATTCGATGATTCACTGAATTCTGCAATTC ACATTACTTATCGCATTTCGCTGCGTTCTTCATCGATGCGAGAGCCAAGAGATCCG TTGCTGAAAGTTGTACATAGATGCGTTACATCGCAATACACATTCTAATACTTTATA GAGTTTGTGGTAAACGCAGGCACAGACACGCTCTACAAGCTCCGTAAAGAGCCC GCTTCACGACGTCTGAAGCCCACAGTAAGTGCACAGGTGTAGAGTGGATGAGCA GGGCGTGCACATGCCTCGGGAGGCCAGCTACAACCCAGTCAAAACTCGATAATGA TCCTTCCGCAGGTTCCCCCTACGGAAG
灵芝菌株SS30基因序列为:
CGTGAACGGCTGTCTACTGATTTGAGGTCAGAGGTCATAAAGCTGTCTCACA AACGAGACGGTTAGAAGCTCGCCAAAACGCTTCACGGTCACGGCGTAGACATTAT CACACCGAGAGCCGATCCGCAAGGAATCAAGCTAATACATTTAAGAGGAGCCGA CCGAAACACGGCCGACAAGCCTCCAAGTCCAAGCCTACAAACCCGCAAAGGTTT GTAAGTTGAAGATTTCATGACACTCAAACAGGCATGCTCCTCGGAATACCAAGGA GCGCAAGGTGCGTTCAAAGATTCGATGATTCACTGAATTCTGCAATTCACATTACT TATCGCATTTCGCTGCGTTCTTCATCGATGCGAGAGCCAAGAGATCCGTTGCTGAA AGTTGTACATAGATGCGTTACATCGCAATACACATTCTAATACTTTATAGAGTTTGT GGTAAACGCAGGCACAGACACGCTCTACAAGCTCCGTAAAGAGCCCGCTTCACG ACGTCTGAAGCCCACAGTAAGTGCACAGGTGTAGAGTGGATGAGCAGGGCGTGC ACATGCCTCGGGAGGCCAGCTACAACCCAGTCAAAACTCGATAATGATCCTTCCG CAGGTTCACCTACGGAAG
实施例3
对灵芝菌株SS30菌丝体中各成分含量进行测定,测定方法如下:
1、总黄酮含量测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比色法。称取适量混合均匀的样品于具塞100mL三角瓶中,加乙醇溶液(体积分数60%)50mL,40℃超声提取50min后,滤入 100mL容量瓶中,再于三角瓶中加40mL乙醇溶液(体积分数60%)后40℃超声提取 20min,过滤,合并滤液,用10mL热乙醇溶液(体积分数60%)洗涤滤渣,滤液并于 容量瓶中,冷却至室温,用乙醇溶液(体积分数60%)定容至刻度,摇匀,备用。
吸取2.0mL样品溶液于25mL具塞比色管中,用乙醇溶液(体积分数60%)补充 至5.0mL,加1mL亚硝酸钠溶液(50g/L)摇匀,放置6min,加入1.5mL硝酸铝溶液 (100g/L),摇匀,放置6min,加入4mL氢氧化钠溶液(200g/L)用乙醇溶液(体积 分数60%)定容至刻度,摇匀,放置15min。用1cm比色皿以相应的不添加硝酸铝溶 液(100g/L)的试样液作为空白进行校正,在波长510nm处测定吸光度。根据标准曲 线算出试样溶液的总黄酮质量。
样品中总黄酮含量计算公式:
Figure BDA0003466098510000051
式中:X—样品中总黄酮含量,mg/100g;M—试样的质量,单位为g;m1—在标 曲上算出的试样溶液的总黄酮质量,单位为mg;V1—测定时吸取试样的体积,单位为 mL;V—试样的提取体积,单位为mL。
2、还原性糖含量的测定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精确称取105℃烘干至恒重的葡萄糖100mg,用蒸馏水定容到100mL(浓度为1mg/mL),蒸馏水稀释为0.1、 0.2、0.3、0.4、0.5、0.6mg/mL溶液,每支试管2mL,并加入1.5mL3,5—二硝基水杨 酸溶液,混匀,置沸水浴加热5min后冷却至室温,用蒸馏水稀释至25mL,混匀后于 540nm波长处测光密度。以横坐标为糖的含量,纵坐标为光密度,绘制标准曲线。将 所得提取物溶液稀释至适当倍数后按照测定标准曲线的方法进行还原糖含量的测定, 所得吸光度值代入标准曲线得还原糖含量。
样品中还原糖含量计算公式:还原糖含量(m0)=C·V·X
式中,C为样品溶液中还原糖浓度(mg/mL);V为样品溶液体积(mL);X为稀 释倍数;m0为还原糖含量(mg)。
3、粗脂肪含量的测定,称取混匀后的适量样品,全部移入滤纸筒内。将滤纸筒放入索氏抽提器的抽提筒内,连接已干燥至恒重的接收瓶,由抽提器冷凝管上端加入无 水乙醚或石油醚至瓶内容积的三分之二处,于水浴上加热,使无水乙醚或石油醚不断 回流抽提(6次/h、8次/h),一般抽提6h~10h。提取结束时,用磨砂玻璃棒接取1滴提 取液,磨砂玻璃棒上无油斑表明提取完毕。取下接收瓶,回收无水乙醚或石油醚,待 接收瓶内溶剂剩余1mL~2mL.时在水浴上蒸干,再于100℃±5℃干燥1h,放干燥器内 冷却0.5h后称量。重复以上操作直至恒重(直至两次称量的差不超过2mg)。
试样中各脂肪的含量按计算公式:
Figure BDA0003466098510000061
式中:X——试样中脂肪的含量,单位为克每百克(g/100g);m1——恒重后接受 瓶和脂肪的含量,单位为克(g);m0——接收瓶的质量,单位为克(g);m2——试样 的质量,单位为克(g)
4、亚油酸测定采用气相色谱法。
样品水解:称取均匀试样适量,加入约100mg焦性没食子酸,加入几粒沸石,再 加入2mL 95%乙醇,混匀。加入盐酸溶液10mL,混匀。将烧瓶放入70℃~80℃水浴 中水解40min。每隔10min振荡一下烧瓶,使黏附在烧瓶壁上的颗粒物混入溶液中。 水解完成后,取出烧瓶冷却至室温。
脂肪的提取:水解后的试样,加入10mL 95%乙醇,混匀。将烧瓶中的水解液转移到分液漏斗中,用50mL乙醚石油醚混合液冲洗烧瓶和塞子,冲洗液并入分液漏斗中, 加盖。振摇5min,静置10min。将醚层提取液收集到250mL烧瓶中。按照以上步 骤重复提取水解液3次,最后用乙醚石油醚混合液冲洗分液漏斗,并收集到已恒重的烧 瓶中,将烧瓶置水浴上蒸干,置100℃士5℃烘箱中干燥2h。
脂肪的皂化和脂肪酸甲酯化:在脂肪提取物中,继续加入2mL 2%氢氧化钠甲醇溶液,85℃水浴锅中水浴30min,加入3mL 14%三氟化硼甲醇溶液,于85℃水浴锅中水 浴30min。水浴完成后,等温度降到室温,在离心管中加入1mL正己烷,震荡萃取2min 之后,静置一小时,等待分层。取上层清液100μL,用正己烷定容到1mL。用0.45μ m滤膜过膜后上机测试。
仪器方法:色谱柱:CD-2560(100m×0.25mm×0.20μm);升温程序:130℃保持5min,以4℃/min的速率升温至240℃,保持30min。进样口温度:250℃;载气流速: 0.5mL/min;分流进样,分流:10:1;检测器:FID;检测器温度:250℃。
试样中各脂肪酸的含量按公式计算:
Figure BDA0003466098510000071
式中:W—试样中各脂肪酸的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g/kg);C—试样测定液 中脂肪酸甲酯的浓度,单位mg/L;V—定容体积,单位mL;k—各脂肪酸甲酯转化为 脂肪酸的换算系数,参见下表;N—稀释倍数;m—试样的称样质量,单位为克(g)。
5、粗纤维含量的测定,称取适量样品将150mL硫酸倾注在试样上,尽量使其沸 腾,并保持沸腾状态30min±1min。在滤锅中铺一层滤器辅料,其厚度约为滤锅高度的 1/5,滤器辅料上面可盖一筛板以防溅出。当消煮结束时,将液体通过一个搅拌棒滤至 滤锅中,真空抽滤使150mL几乎全部通过。残渣用热水洗涤5次,每次约为10mL水, 要注意使滤锅的过滤板始终有滤器辅料覆盖,使粗纤维不接触滤板。停止抽真空,加 一定体积丙酮,刚好能覆盖残渣,静置数分钟后,慢慢抽滤排出丙酮,继续抽真空, 使空气通过残渣,使之干燥。在冷提取装置中,在真空条件下,试样用石油醚脱脂3 次,每次用石油醚30mL,每次洗涤后抽吸干燥。将残渣定量转移至酸消煮用的同一烧 杯中。加150mL氢氧化钾溶液,尽快使其沸腾,保持沸腾状态30min±1min,在沸腾 期间用一适当的冷却装置使溶液体积保持恒定。烧杯内容物通过滤锅过滤,滤锅内铺 有一层滤器辅料,其厚度约为滤锅高度的1/5,上盖一筛板以防溅起。残渣用热水洗至 中性。残渣在真空条件下用丙酮洗涤3次,每次用丙酮30mL,每次洗涤后抽吸干燥残 渣。将滤锅置于灰化皿,灰化皿及其内容物在130℃干燥箱中至少干燥2h,称重。将 滤锅和灰化皿置于马弗炉中,其内容物在500±25℃下灰化,直至冷却后连续两次称量 的差值不超过2mg。每次灰化后将滤锅和灰化皿冷却,称重。同时做空白测定试验。
样品中纤维素含量计算公式:
Figure BDA0003466098510000072
式中:X:试样中粗纤维含量,单位为g/kg;m1:试样的称样量,单位为g;m2: 灰化皿、滤锅及在130℃干燥后获得的残渣的质量,单位为g;m3:灰化皿、滤锅及在 500±25℃灰化后获得的残渣的质量,单位为g。
本发明灵芝菌株SS30菌丝体的各成分含量与原始菌株对比分析如表1所示,灵芝菌株SS30菌丝体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比原始菌株菌丝体高约37.50%,还原糖、粗脂 肪和亚油酸的含量高于原始菌株菌丝体15.80%、50.00%和51.04%,粗纤维的含量高于 原始菌株菌丝体13.05%。
表1 高产黄酮类化合物的灵芝菌株菌丝体和原始菌株菌丝体黄酮含量比较
Figure BDA0003466098510000081
实施例4
本发明灵芝菌株SS30菌丝体烘干后,采用热水浸提方法获得菌丝体提取物,提取条件为90℃,料液比1:45,提取时间3h,提取两次后合并上清液,浓缩,向浓缩液中 按乙醇与浓缩液体积比3:1加入无水乙醇。静置24h后离心取沉淀烘干、称重得航天育 种灵芝菌丝体提取物(GL)。
对提取物中各成分进行测定,测定方法如下:
1、多糖含量测定采用苯酚硫酸法。称取标准葡萄糖10mg,于100mL容量瓶中定 容配置成0.1mg/mL的葡萄糖标准溶液。分别取0、0.2、0.4、0.6、0.8、1.0、1.2mL的 葡萄糖标准溶液于具塞试管中分别加水定容至2mL。再加入1.0mL5%苯酚溶液,摇匀。 最后加入5mL浓硫酸,摇匀后等待试管冷却至室温后于490nm吸光度处测吸光值。将 标准葡萄糖浓度设为横坐标,所对应的吸光度值为纵坐标,做标准曲线。将所得提取 物溶液稀释至适当倍数后按照测定标准曲线的方法进行糖含量的测定,所得吸光度值 代入标准曲线得多糖浓度。
样品中多糖含量计算公式:多糖含量(m0)=C·V·X
式中,C为样品溶液中多糖浓度(mg/mL);V为样品溶液体积(mL);X为稀释 倍数;m0为多糖含量(mg)。
2、醛酸含量测定采用间羟基联苯法。称取10mg半乳糖醛酸粉末,于100mL容量 瓶中定容得半乳糖醛酸标准液。分别取0μL、50μL、100μL、200μL、300μL、400 μL半乳糖醛酸标准液于试管中,加蒸馏水将溶液体积补至400μL,每个浓度设置两 组平行;分别在每支试管中加40μL氨基磺酸试剂后震荡均匀,再加入浓硫酸2.5mL混 匀,沸水浴加热20min后冷却至室温,最后加入40μL间羟基联苯试剂,混匀,室温静 置15min后于525nm吸光度处测定吸光度值,并以吸光度值为纵坐标,半乳糖醛酸浓 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样品溶液糖醛酸含量测定方法同标准曲线测定方法一致, 测得结果代入标准曲线方程中得出结果。
3、还原性糖含量的测定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方法同实施例3。
4、蛋白含量测定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法。牛血清白蛋白标准品(0.2mg/mL)用 蒸馏水稀释为10、20、40、60、80、100、120μg/mL,加入5mL考马斯亮蓝G250溶 液,摇匀并放置5min,于595nm处测定吸光值。以标准蛋白质含量为横坐标,OD值 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并拟合回归方程。取样品20mg定容于100mL容量瓶,从 中取500μL按上述方法进行含量测定,将OD值带入方程,计算蛋白质含量。
5、总黄酮含量测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比色法,方法同实施例3。
经测定,提取物中多糖含量≧52%,糖醛酸含量≧7%,还原糖含量≦5%,蛋白含量≦4%,黄酮含量≧0.02%。考察高产黄酮类化合物的灵芝菌株提取物的抗2型糖尿 病活性。
8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选择20只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NC)和空白给药组(GLNC), 饲喂高脂饲料的对照饲料;其他小鼠划为高脂饲料组,统一饲喂高脂饲料,持续4周。 采用腹腔注射STZ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造模前所有小鼠禁食不禁水12h,称 重后根据体重注射1%STZ柠檬酸缓冲液,注射剂量为120mg/kg,空白对照组和空白 给药组小鼠注射等剂量柠檬酸缓冲液。STZ注射第7天后,小鼠禁食处理12h,称量 体重并进行空腹血糖筛查,以空腹血糖值大于11.1mmol/L的小鼠视为成功的T2DM小 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小鼠进行随机分组,分为模型组(DC)、二甲双胍阳性药物组(PC)、 灵芝菌株SS30提取物低剂量组(GL-125mg/kg)、灵芝菌株SS30提取物中剂量组 (GL-250mg/kg)、灵芝菌株SS30提取物高剂量组(GL-500mg/kg)、空白给药组(GLNC)、 对照组(NC)分别给药。其中,阳性组给予100mg/(kg.bw)二甲双胍,高、中、低剂量组 灌胃提取物,剂量分别为500mg/(kg.bw)、250mg/(kg.bw)、125mg/(kg.bw),NC、DC 组灌胃饮用水。每日固定时间灌胃一次,连续灌胃5周。实验过程中每天记录各组小 鼠的体重、进食量和饮水量,每周测定一次空腹血糖。末次给药后,测定各组小鼠糖 耐量、血清胰岛素及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 脂蛋白等糖脂代谢调节相关指标;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 酶、丙二醛等抗氧化物酶及氧化产物的活性及生成量,以及TNF-α、IL-1β、IL-6等炎 症因子的表达水平。
小鼠体重、饮水量和进食量变化如图1-图3所示,与NC组相比,DC组小鼠体重 显著下降(p<0.01),饮水量、进食量明显上升,符合糖尿病“三多一少”的特征;随着 给药灵芝菌株SS30菌丝体提取物的时间增加,小鼠体重的下降趋势被逐渐抑制,饮水 量和进食量也开始逐渐趋于正常水平。
小鼠血糖和糖耐量变化以及血糖曲线下面积如图4-图6,说明,DC组相比NC组 血糖水平持续升高,而灵芝菌株SS30菌丝体提取物给药组小鼠血糖呈下降趋势,并呈 剂量依赖性;葡萄糖灌胃120min,除DC组外的其他组小鼠血糖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 趋势,与DC组相比差异极显著。综合血糖和OGTT结果,灵芝菌株SS30菌丝体提取 物可改善2型糖尿病小鼠的高血糖症状。
小鼠血清中FINS和HOMA-IR、ISI的影响如表2,表2表明,DC组HOMA-IR 数值与其他组相比都显著上升(p<0.01)且DC组ISI数值低于其他组(p<0.01),说明DC 组小鼠胰岛素抵抗的程度较其他组都高,单位胰岛素分解糖类的程度更低;还表明灵 芝菌株SS30菌丝体提取物降低了胰岛素抵抗的程度,提高了胰岛素的敏感程度。
表2 小鼠血清中FINS和HOMA-IR、ISI的影响
Figure BDA0003466098510000101
注:与模型组相比“*”表示p<0.05,差异显著,“**”表示p<0.01,差异极显著
小鼠血清中TC、TG、HDL-C、LDL-C、FFA的影响如表3,由表3可知,与 DC组相比,高灵芝菌株SS30菌丝体提取物和PC组小鼠血清TC、TG、LDL-C、FFA 含量下降含量有所下降(p<0.01或p<0.05),HDL-C含量上升(p<0.01)或(p<0.05),且呈 剂量依赖性,说明给药后,小鼠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带来的脂代谢紊乱。
表3 小鼠血清中TC、TG、HDL-C、LDL-C、FFA的影响
Figure BDA0003466098510000111
注:与模型组相比“*”表示p<0.05,差异显著,“**”表示p<0.01,差异极显著
小鼠血清中CAT、GSH-Px、SOD、MDA的影响如表4,由表4所示,与DC组相 比较,中、高剂量灵芝菌株SS30菌丝体提取物组CAT、GSH-Px、SOD含量都有一定 程度的升高(p<0.01),MDA含量降低(p<0.01),表明灵芝菌株SS30菌丝体提取物能够 减轻T2DM造成的氧化应激。
表4 小鼠血清中CAT、GSH-Px、SOD、MDA的影响
Figure BDA0003466098510000112
注:与模型组相比“*”表示p<0.05,差异显著,“**”表示p<0.01,差异极显著
小鼠血清中TNF-α、IL-1β和IL-6的含量如图7-9,表明,DC组与NC组相比, T2DM小鼠炎性因子水平大幅上升(p<0.01),而给药灵芝菌株SS30菌丝体提取物组后, 炎性因子水平与DC组相比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说明机体炎 症有所缓解,且多糖剂量增加效果增强。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灵芝菌株SS30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糖尿病的产品中的应用,其中,所述灵芝菌株SS30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28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糖尿病为2型糖尿病。
3.一种改善和/或治疗2型糖尿病的保健品,其特征在于,包括灵芝菌株SS30、所述灵芝菌株SS30的粉末和/或其提取物,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其中,所述灵芝菌株SS30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283。
4.一种改善和/或治疗2型糖尿病的食品,其特征在于,包括灵芝菌株SS30、所述灵芝菌株SS30的粉末和/或其提取物,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其中,所述灵芝菌株SS30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283。
5.灵芝菌株SS30菌丝体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糖尿病的产品中的应用,其中,所述灵芝菌株SS30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283。
CN202210030193.XA 2022-01-12 2022-01-12 灵芝菌株ss30在制备治疗或预防糖尿病的产品中的应用 Active CN1142595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30193.XA CN114259508B (zh) 2022-01-12 2022-01-12 灵芝菌株ss30在制备治疗或预防糖尿病的产品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30193.XA CN114259508B (zh) 2022-01-12 2022-01-12 灵芝菌株ss30在制备治疗或预防糖尿病的产品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59508A true CN114259508A (zh) 2022-04-01
CN114259508B CN114259508B (zh) 2022-08-26

Family

ID=80832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30193.XA Active CN114259508B (zh) 2022-01-12 2022-01-12 灵芝菌株ss30在制备治疗或预防糖尿病的产品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59508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34196A (zh) * 2017-04-10 2017-06-13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植物乳杆菌ch126及其在制备降糖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
CN108085285A (zh) * 2018-01-25 2018-05-29 吉林省命之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株植物乳杆菌dm-50株及其应用
CN113384600A (zh) * 2021-05-28 2021-09-14 陕西师范大学 一种灭活乳酸菌复合物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糖尿病产品中的应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34196A (zh) * 2017-04-10 2017-06-13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植物乳杆菌ch126及其在制备降糖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
CN108085285A (zh) * 2018-01-25 2018-05-29 吉林省命之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株植物乳杆菌dm-50株及其应用
CN113384600A (zh) * 2021-05-28 2021-09-14 陕西师范大学 一种灭活乳酸菌复合物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糖尿病产品中的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59508B (zh) 2022-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48642B (zh) 一种黄精发酵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243559C (zh) 草药组合物及由其制备的抵抗ii型糖尿病的药物
CN107212333A (zh) 金耳固态转化山药的发酵物及其应用
CN1891240A (zh) 一种含多种灵芝活性成分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23983A (zh) 鸡腿菇固态转化山药的发酵物及其应用
CN109985086B (zh) 青钱柳叶速溶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59508B (zh) 灵芝菌株ss30在制备治疗或预防糖尿病的产品中的应用
CN1557842A (zh) 玉竹多糖的提取方法、药物制剂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246011C (zh) 藕节提取物在制备改善人体胰岛素抵抗和治疗或预防肥胖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00344321C (zh)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质量控制方法
CN1313109C (zh) 三子汤新制剂及其制备
CN110898053A (zh) 红曲黄素c在制备减脂制品的应用
CN111166735B (zh) 邻苯二甲酸-双-(2-乙基庚基)酯在抑制脂肪蓄积中的应用
CN101077341A (zh) 橙黄决明素或其衍生物在制备降血脂药物中的应用
CN111304093B (zh) 一种制备红曲黄素c用的红曲菌及利用其制备红曲黄素c的方法
CN1895347A (zh) 一种治疗小儿腹泻、呕吐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
CN101757059A (zh) 从植物中提取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剂的方法
CN111544440A (zh) 地奥司明及组合物在制备抗肥胖的产品方面中的应用
CN114350525B (zh) 一种灵芝菌株ss30及其应用
CN113308495B (zh) 一种辅助改善记忆的天麻发酵产物极性组分及其应用
CN113456757B (zh) 一种复配石斛原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251697C (zh) 一种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疲劳功能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用途和质量控制方法
CN116712445A (zh) 知母皂苷酶解产物及知母皂苷aⅲ在制备治疗高血脂症药物中的应用
CN116536366A (zh) 一种利用天然酿酒酵母发酵芦荟凝胶的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CN1235626C (zh) 防治糖尿病的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