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51335A - 一种贴合装置和贴合治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贴合装置和贴合治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51335A
CN114251335A CN202011018919.5A CN202011018919A CN114251335A CN 114251335 A CN114251335 A CN 114251335A CN 202011018919 A CN202011018919 A CN 202011018919A CN 114251335 A CN114251335 A CN 1142513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minating
air suction
sucking
cylinder
plate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1891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钰童
王杰
林基安
罗文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1891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5133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2513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513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11/00Connect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by sticking or pressing them together, e.g. cold pressure welding
    • F16B11/006Connect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by sticking or pressing them together, e.g. cold pressure welding by glu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11/00Work holder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in the subclass, e.g. magnetic work holders, vacuum work holders
    • B25B11/005Vacuum work hold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贴合装置和贴合治具,包括:压板底座,所述压板底座上设置有与外界吸气发生装置连通的第一吸气通道;贴吸组件,所述贴吸组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吸气通道相通的第二吸气通道;连接装置,所述贴吸组件通过所述连接装置可上下移动安装在所述压板底座上;当所述贴吸组件向下移动时与所述压板底座分离,所述第一吸气通道与所述第二吸气通道分离。本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当贴合动作发生时,吸气动作会同时被阻断,达到贴附的同时无吸气的状态,方便弱粘性辅料贴合。而当贴合结束时,吸气动作会同时被开启,随时准备贴附下一个辅料。不存在频繁断开开关的操作,适用于所有粘性的辅料,提高效率,保护治具,降低损耗。

Description

一种贴合装置和贴合治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一般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贴合装置和贴合治具。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性能越来越高,5G需求越来越大,智能手机在使用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这些手机都会需要散热石墨来进行整机被动散热,石墨的贴附精确度要求会非常高。
目前,手机整机进行组装时,需将散热石墨贴附到手机内部区域,以降低手机的工作温度。因为石墨尺寸小于手机整机尺寸。若采用传统治具通过石墨离型膜定位孔来贴附石墨,则离型膜尺寸务必超过整机尺寸,会出现大尺寸离型膜配小尺寸石墨的情况,造成制造资源浪费及不好加工。
又因为手机厚度堆叠的限制,石墨所带背胶为较薄的弱背胶。若使用真空抽气贴合治具来贴附,可以规避定位孔问题,但当贴合石墨时,需断开真空开关才可以贴附石墨,激活背胶,效率极低,耗费工时。同时,另外采用抽真空贴附石墨时,贴合后经常会出现表面不平、弱背胶粘附不均匀等现象。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可以有效贴合手机辅料贴合装置和贴合治具。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贴合装置,包括:
压板底座,所述压板底座上设置有与外界吸气发生装置连通的第一吸气通道;
贴吸组件,所述贴吸组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吸气通道相通的第二吸气通道;
连接装置,所述贴吸组件通过所述连接装置可上下移动安装在所述压板底座上;
当所述贴吸组件向下移动时与所述压板底座分离,所述第一吸气通道与所述第二吸气通道分离。
优选地,所述贴吸组件包括吸气压板及固定设置在所述吸气压板上的贴吸头,所述吸气压板上设置有所述第二吸气通道,所述贴吸头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吸气通道连通的吸气孔,所述吸气孔为多组通孔。
优选地,所述贴吸头为柔性材料。
优选地,所述连接装置包括顶板、导向柱和弹性组件,所述导向柱的一端与所述顶板固定,另一端与所述贴吸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组件的一端与所述顶板接触,另一端与所述压板底座接触。
优选地,所述弹性组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顶板上和/或一端固定在所述压板底座上。
优选地,所述压板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柱配合的导向通道。
优选地,所述压板底座上还设置有限制所述贴吸组件移动位置的限位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与所述压板底座和所述贴吸组件固定连接的复位气缸。
进一步地,所述复位气缸通气或断气时,所述贴吸组件向下移动,对应的所述复位气缸断气或通气时,所述贴吸组件向上移动。
优选地,所述复位气缸为包括气缸、活塞、活塞杆和设置在所述气缸内的复位弹簧,所述气缸固定在所述压板底座上,所述活塞杆的下端固定在所述贴吸组件上。
优选地,所述复位气缸包括气缸、活塞和活塞杆,所述气缸固定在所述压板底座上,所述活塞杆的下端固定在所述贴吸组件上。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贴合治具,包括上半模和下半模,所述上半模包括以上任一所述的贴合装置,所述贴合装置枢转设置在所述下半模上。
优选地,所述下半模还设置有位置可调的调位装置,所述贴合装置与所述调位装置枢转连接。
优选地,所述下半模还设置有位置可调的模具座,所述调位装置与所述模具座的移动方向垂直。
优选地,所述下半模还设置有限制所述贴合装置转动位置的支撑墙。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合装置,通过贴吸组件与压板底座可以上下分离,致使吸气通道分离;当贴合动作发生时,吸气动作会同时被阻断,达到贴附的同时无吸气的状态,方便弱粘性辅料贴合。而当贴合结束时,吸气动作会同时被开启,随时准备贴附下一个辅料。不存在频繁断开开关的操作,适用于所有粘性的辅料,提高效率,保护治具,降低损耗。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合装置,通过向下移动的贴吸组件,将石墨等辅料压紧在手机上,可以进一步增加弱背胶与手机之间的粘合力,防止产生贴附不均匀或贴附有气泡存在等现象。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合治具,靠设置贴合装置与治具的相对位置,石墨与贴合装置的相对位置,来避免石墨离型膜上的定位孔结构设计,达到节省材料,提高效率的目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合治具,通过设置可以移动的调位装置及可以移动的模具座,调节贴合装置与贴合位之间的相对位置,使得贴附更加精准,提高组装精度和速度。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贴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贴合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压板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贴吸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所示的压板底座的A-A处的剖分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合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贴合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复位气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复位气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复位气缸的结构示意图。
1、压板底座;2、贴吸组件;3、连接装置;4、第一吸气通道;5、第二吸气通道;6、吸气压板;7、贴吸头;8、吸气孔;9、顶板;10、导向柱;11、弹性组件;12、导向通道;13、限位组件;14、复位气缸;15、推杆;16、限位柱;17、限位件;18、调位装置;19、调位孔;20、支撑墙;1401、气缸;1402、活塞;1403、活塞杆;1404、复位弹簧;1405、进气接口;1406、出气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请详见图1-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贴合装置,包括:
压板底座1,所述压板底座1上设置有与外界吸气发生装置连通的第一吸气通道4;
贴吸组件2,所述贴吸组件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吸气通道4相通的第二吸气通道5;
连接装置3,所述贴吸组件2通过所述连接装置3可上下移动安装在所述压板底座1上;
当所述贴吸组件2向下移动时与所述压板底座1分离,所述第一吸气通道4与所述第二吸气通道5分离。
其中,所述贴吸组件2包括吸气压板6及固定设置在所述吸气压板6上的贴吸头7,所述吸气压板6上设置有所述第二吸气通道5,所述贴吸头7上设置有吸气孔8,所述吸气孔为多组通孔。在具体使用时,所述贴吸头为柔性材料。
在具体实施中,压板底座上设置有与外界吸气发生装置连接的进气口和吸气口,第一吸气通道与吸气口连通,用于在第一吸气通道内产生吸力;第二吸气通道的一端与第一吸气通道连通,一端与吸气孔连接,在第二吸气通道内产生吸力,通过吸气孔吸附石墨片或者其他辅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装置3包括顶板9、导向柱10和弹性组件11,所述导向柱10的一端与所述顶板9固定,另一端与所述贴吸组件2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组件11的一端与所述顶板9接触,另一端与所述压板底座1接触。所述弹性组件1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顶板9上和/或一端固定在所述压板底座1上。同时,所述压板底座1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柱配合的导向通道12。
另外,所述压板底座1上还设置有限制所述贴吸组件2移动位置的限位组件13。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装置13包括与所述压板底座1和所述贴吸组件2固定连接的复位气缸14。
在具体设置时,所述复位气缸通气时,所述贴吸组件向下移动,所述复位气缸断气时,所述贴吸组件向上移动。或者,所述复位气缸断气时,所述贴吸组件向下移动,所述复位气缸通气时,所述贴吸组件向上移动。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一种贴合装置,包括:压板底座1、贴吸组件和连接装置。
其中,压板底座1通过进气口和出气口与外界吸气发生装置连通,压板底座1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相通的第一吸气通道,如图4所示。
贴吸组件上设置有第二吸气通道,该通道与所述第一吸气通道相通的,可以使外界吸气发生装置的气体进入到该通道中,产生吸力;其中,所述贴吸组件包括吸气压板及固定设置在所述吸气压板上的贴吸头,贴吸头上设置有吸气孔,该吸气孔同样与吸气通道相通,所述吸气孔为多组通孔。如图5所示。在具体使用时,所述贴吸头为柔性材料。可以防止对石墨片表面和手机组件表面划伤。
所述贴吸组件通过所述连接装置可上下移动安装在所述压板底座1上;当所述贴吸组件向下移动时与所述压板底座1分离,所述第一吸气通道与所述第二吸气通道分离。
如图6所示,所述连接装置包括顶板、导向柱和弹性组件,所述导向柱的一端与所述顶板固定,另一端与所述贴吸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组件的一端与所述顶板接触,另一端与所述压板底座1接触。所述弹性组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顶板上和/或一端固定在所述压板底座1上。同时,所述压板底座1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柱配合的导向通道。
另外,压板底座1上还设置有限制所述贴吸组件移动位置的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柱和限位件:压板底座1上设置有限位柱16,其下端固定在压板底座1上,上端设置有限位装置,用于对连接装置的上行位移进行限制,同时,连接装置上,即顶板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柱相配合的通孔。压板底座1上设置有限制所述贴吸组件下行移动位置的限位块17,防止下沉位移太大导致手机组件被压伤。压板底座1上还设置有推杆15。
如图7、8所示,一种贴合治具,包括上半模和下半模,所述贴合装置枢转设置在所述下半模上。下半模还设置有位置可调的调位装置18,所述贴合装置与所述调位装置18枢转连接。所述下半模还设置有位置可调的模具座,所述调位装置与所述模具座的移动方向垂直;相应的,下半模还设置有与调位装置和模具座相配合的调位孔19,可以实现上半模的左右移动,可以实现模具座的前后移动,实现对于不同贴合位置的调节适用。
另外,所述下半模还设置有限制所述贴合装置转动位置的支撑墙20,该支撑墙与上半模上的限位件进行配合,限制上半模垂直方向的移动,防止转动角度过大,将手机组件碰伤。
在具体操作时,将要贴合石墨片的手机组件安装在下半模的模具座上,通过吸气发生器使上半模产生吸力,通过贴吸头吸取石墨片。通过推动推杆将上半模转动到合适位置,可以通过设置的调位孔进行位置微调。此时,石墨片的弱背胶与手机组件接触粘合。
按压顶板,顶板带到导向柱向下移动,导向柱带动贴吸组件向下移动,贴吸组件的上表面与压板底座下表面分离,第一吸气通道和第二吸气通道分离,贴吸组件中没有吸力,其上的石墨片与手机组件进行贴合。同时,通过按压顶板使得贴吸组件产生按压力,进一步促使石墨片的背胶与手机组件进行贴合,防止产生表面不平整和气泡等现象。
实施例二
一种贴合装置,包括:压板底座、贴吸组件和连接装置。其中,压板底座通过进气口和出气口与外界吸气发生装置连通,压板底座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相通的第一吸气通道。
贴吸组件上设置有第二吸气通道,该通道与所述第一吸气通道相通的,可以使外界吸气发生装置的气体进入到该通道中,产生吸力;其中,所述贴吸组件包括吸气压板及固定设置在所述吸气压板上的贴吸头,贴吸头上设置有吸气孔,该吸气孔同样与吸气通道相通,所述吸气孔为多组通孔。在具体使用时,所述贴吸头为柔性材料。可以防止对石墨片表面和手机组件表面划伤。
所述贴吸组件通过所述连接装置可上下移动安装在所述压板底座上;当所述贴吸组件向下移动时与所述压板底座分离,所述第一吸气通道与所述第二吸气通道分离。
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压板底座1和贴吸组件上的复位气缸。
所述复位气缸14为包括气缸1401、活塞1402、活塞杆1403和设置在所述气缸内的复位弹簧1404,所述气缸固定在所述压板底座上,所述活塞杆的下端固定在所述贴吸组件上。在气缸上设置有与外界气动发生装置连接的进气接口1405和出气接口1406。
其中,复位气缸通气时,所述贴吸组件向下移动,对应的所述复位气缸断气时,所述贴吸组件向上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复位气缸的进气接口1405设置在上半缸内,复位弹簧固定在气缸与活塞之间,位置设置在出气接口1406的下半缸内,当缸内进气时,活塞向下运动并向下压缩弹簧;当停止进气时,弹簧回弹,带动活塞向上运动,如图9所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复位气缸的进气接口1405设置在上半缸内,复位弹簧固定在气缸与活塞之间,位置设置在进气接口的上半缸内,当缸内进气时,活塞向下运动并拉伸弹簧;当停止进气时,弹簧回弹,带动活塞向上运动。
另外,压板底座上还设置有限制所述贴吸组件移动位置的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柱和限位件,压板底座1上设置有限位柱,其下端固定在压板底座1上,上端设置有限位装置,用于对连接装置的上行位移进行限制,同时,连接装置上,即顶板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柱相配合的通孔。压板底座1上设置有限制所述贴吸组件下行移动位置的限位块,防止下沉位移太大导致手机组件被压伤。压板底座1上还设置有推杆。
一种贴合治具,包括上半模和下半模,所述贴合装置枢转设置在所述下半模上。下半模还设置有位置可调的调位装置,所述贴合装置与所述调位装置枢转连接。所述下半模还设置有位置可调的模具座,所述调位装置与所述模具座的移动方向垂直;相应的,下半模还设置有与调位装置和模具座相配合的调位孔,可以实现上半模的左右移动,可以实现模具座的前后移动,实现对于不同贴合位置的调节适用。
另外,所述下半模还设置有限制所述贴合装置转动位置的支撑墙,该支撑墙与上半模上的限位件进行配合,限制上半模垂直方向的移动,防止转动角度过大,将手机组件碰伤。
在具体操作时,将要贴合石墨片的手机组件安装在下半模的模具座上,通过吸气发生器使上半模产生吸力,通过贴吸头吸取石墨片。通过推动推杆将上半模转动到合适位置,可以通过设置的调位孔进行位置微调。此时,石墨片的弱背胶与手机组件接触粘合。
接通复位气缸的外界气动发生装置,通气后活塞及活塞杆带动带动贴吸组件向下移动,贴吸组件的上表面与压板底座1下表面分离,第一吸气通道和第二吸气通道分离,贴吸组件中没有吸力,其上的石墨片与手机组件进行贴合。贴合完成后,外界气动发生装置断气,继续下一操作。
本实施例在外界气动装置接通后,通过活塞杆向下按压,使得贴吸组件产生按压力,进一步促使石墨片的背胶与手机组件进行贴合,防止产生表面不平整和气泡等现象。
实施例三
一种贴合装置,包括:压板底座1、贴吸组件和连接装置。其中,压板底座1通过进气口和出气口与外界吸气发生装置连通,压板底座1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相通的第一吸气通道。
贴吸组件上设置有第二吸气通道,该通道与所述第一吸气通道相通的,可以使外界吸气发生装置的气体进入到该通道中,产生吸力;其中,所述贴吸组件包括吸气压板及固定设置在所述吸气压板上的贴吸头,贴吸头上设置有吸气孔,该吸气孔同样与吸气通道相通,所述吸气孔为多组通孔。在具体使用时,所述贴吸头为柔性材料。可以防止对石墨片表面和手机组件表面划伤。
所述贴吸组件通过所述连接装置可上下移动安装在所述压板底座1上;当所述贴吸组件向下移动时与所述压板底座1分离,所述第一吸气通道与所述第二吸气通道分离。
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压板底座1和贴吸组件上的复位气缸。
复位气缸断气时,所述贴吸组件向下移动,对应的所述复位气缸通气时,所述贴吸组件向上移动。
在具体应用时,如图11所示,复位气缸的进气接口设置在下半缸内,当气缸通气时,活塞带动活塞杆向上移动,并带动所述贴吸组件向上运动,当气缸断气时,在重力的作用下,活塞带动活塞杆向下移动。
在具体操作时,将要贴合石墨片的手机组件安装在下半模的模具座上,接通复位气缸的外界气动发生装置,使贴吸组件的上表面与压板底座1下表面保持接触,通过吸气发生器使上半模产生吸力,通过贴吸头吸取石墨片。通过推动推杆将上半模转动到合适位置,可以通过设置的调位孔进行位置微调。此时,石墨片的弱背胶与手机组件接触粘合。
关闭复位气缸的外界气动发生装置,断气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活塞及活塞杆带动带动贴吸组件向下移动,贴吸组件的上表面与压板底座1下表面分离,第一吸气通道和第二吸气通道分离,贴吸组件中没有吸力,其上的石墨片与手机组件进行贴合。贴合完成后,外界气动发生装置通气,继续下一操作。
本实施例在外界气动装置断气后,通过活塞杆向下按压,使得贴吸组件产生按压力,进一步促使石墨片的背胶与手机组件进行贴合,防止产生表面不平整和气泡等现象。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合装置,通过贴吸组件与压板底座可以上下分离,致使吸气通道分离;当贴合动作发生时,吸气动作会同时被阻断,达到贴附的同时无吸气的状态,方便弱粘性辅料贴合。而当贴合结束时,吸气动作会同时被开启,随时准备贴附下一个辅料。不存在频繁断开开关的操作,适用于所有粘性的辅料,提高效率,保护治具,降低损耗。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合装置,通过向下移动的贴吸组件,将石墨等辅料压紧在手机上,可以进一步增加弱背胶与手机之间的粘合力,防止产生贴附不均匀或贴附有气泡存在等现象。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合治具,靠设置贴合装置与治具的相对位置,石墨与贴合装置的相对位置,来避免石墨离型膜上的定位孔结构设计,达到节省材料,提高效率的目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合治具,通过设置可以移动的调位装置及可以移动的模具座,调节贴合装置与贴合位之间的相对位置,使得贴附更加精准,提高组装精度和速度。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本文中出现的诸如“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发明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发明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发明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Claims (15)

1.一种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板底座,所述压板底座上设置有与外界吸气发生装置连通的第一吸气通道;
贴吸组件,所述贴吸组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吸气通道相通的第二吸气通道;
连接装置,所述贴吸组件通过所述连接装置可上下移动安装在所述压板底座上;
当所述贴吸组件向下移动时与所述压板底座分离,所述第一吸气通道与所述第二吸气通道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吸组件包括吸气压板及固定设置在所述吸气压板上的贴吸头,所述吸气压板上设置有所述第二吸气通道,所述贴吸头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吸气通道连通的吸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吸头为柔性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顶板、导向柱和弹性组件,所述导向柱的一端与所述顶板固定,另一端与所述贴吸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组件的一端与所述顶板接触,另一端与所述压板底座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顶板上和/或一端固定在所述压板底座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柱配合的导向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底座上还设置有限制所述贴吸组件移动位置的限位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与所述压板底座和所述贴吸组件固定连接的复位气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气缸通气或断气时,所述贴吸组件向下移动,对应的所述复位气缸断气或通气时,所述贴吸组件向上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气缸为包括气缸、活塞、活塞杆和设置在所述气缸内的复位弹簧,所述气缸固定在所述压板底座上,所述活塞杆的下端固定在所述贴吸组件上。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气缸包括气缸、活塞和活塞杆,所述气缸固定在所述压板底座上,所述活塞杆的下端固定在所述贴吸组件上。
12.一种贴合治具,包括上半模和下半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半模包括如权利要求1-11任一所述的贴合装置,所述贴合装置枢转设置在所述下半模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半模还设置有位置可调的调位装置,所述贴合装置与所述调位装置枢转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半模还设置有位置可调的模具座,所述调位装置与所述模具座的移动方向垂直。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半模还设置有限制所述贴合装置转动位置的支撑墙。
CN202011018919.5A 2020-09-24 2020-09-24 一种贴合装置和贴合治具 Pending CN1142513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18919.5A CN114251335A (zh) 2020-09-24 2020-09-24 一种贴合装置和贴合治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18919.5A CN114251335A (zh) 2020-09-24 2020-09-24 一种贴合装置和贴合治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51335A true CN114251335A (zh) 2022-03-29

Family

ID=80790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18919.5A Pending CN114251335A (zh) 2020-09-24 2020-09-24 一种贴合装置和贴合治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51335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814262A1 (de) * 1998-03-31 1999-10-14 Schmalz Kg J Ventil für Unterdruckhandhabungs- oder Spanneinrichtungen
CN107009298A (zh) * 2017-04-26 2017-08-04 深圳市明信测试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吸嘴快换结构
CN108724909A (zh) * 2018-07-25 2018-11-02 深圳市艾福思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片滚贴治具
CN208227448U (zh) * 2018-04-20 2018-12-11 上海楚岳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背胶无气泡贴合治具
CN109290988A (zh) * 2018-11-28 2019-02-01 深圳市诺峰光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配件自动化组装定位和吸附支撑装置及其治具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814262A1 (de) * 1998-03-31 1999-10-14 Schmalz Kg J Ventil für Unterdruckhandhabungs- oder Spanneinrichtungen
CN107009298A (zh) * 2017-04-26 2017-08-04 深圳市明信测试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吸嘴快换结构
CN208227448U (zh) * 2018-04-20 2018-12-11 上海楚岳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背胶无气泡贴合治具
CN108724909A (zh) * 2018-07-25 2018-11-02 深圳市艾福思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片滚贴治具
CN109290988A (zh) * 2018-11-28 2019-02-01 深圳市诺峰光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配件自动化组装定位和吸附支撑装置及其治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50313U (zh) 在零件上贴装薄膜的夹具
CN201345781Y (zh) Pcb板无气泡贴膜压合装置
EP1958748A3 (en)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ncapsulating semiconductors with plastics
CN211279742U (zh) 一种贴膜机
CN207099553U (zh) 一种触控面板的压合装置
CN103220881A (zh) 一种补强贴片机
CN209731745U (zh) 一种用于pcb板的贴片机
CN112158568A (zh) 一种用于覆膜机的薄膜定位贴合装置
CN216328044U (zh) 一种电池盖压合夹具
CN114251335A (zh) 一种贴合装置和贴合治具
CN214604095U (zh) 一种背光模组的组装治具
CN112572883A (zh) 一种可用于小尺寸玻璃的贴膜装置和贴膜系统
CN210139685U (zh) 柔性物料贴合设备
CN203181421U (zh) 一种补强贴片机
CN206032783U (zh) 一种瓦楞纸板送料装置
CN111923391B (zh) 超导热石墨烯高分子暖气片的生产设备与方法
CN209775547U (zh) 一种新型的石墨膜全自动贴膜机构
CN210271560U (zh) 一种无需使用粘性膜的曲面贴合治具
CN209757631U (zh) 旋转贴膜装置
CN213226477U (zh) 一种模切机用膜片吸附装置
CN211842132U (zh) 一种pe塑料膜切割装置
CN103085497B (zh) 一种固定电子线路板的台面装置
CN114347488B (zh) 窄小膜片精准贴附设备
CN114192532B (zh) 一种中空玻璃粘贴加工装置
CN218593112U (zh) 切膜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