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47295B - 一种纳滤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纳滤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47295B
CN114247295B CN202111429908.0A CN202111429908A CN114247295B CN 114247295 B CN114247295 B CN 114247295B CN 202111429908 A CN202111429908 A CN 202111429908A CN 114247295 B CN114247295 B CN 1142472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ution
base film
membrane
temperature
clea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2990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47295A (zh
Inventor
孙成龙
邹昊
马超
刘坤朋
徐浩洋
麻丽峰
魏星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Fumiao Membran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Fumiao Membra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Fumiao Membran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Fumiao Membra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2990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4729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472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472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472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472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7/00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 B01D67/0002Organic membrane manufacture
    • B01D67/0006Organic membrane manufacture by chemical reac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9/00Semi-permeable membranes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69/12Composite membranes; Ultra-thin membra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9/00Semi-permeable membranes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69/12Composite membranes; Ultra-thin membranes
    • B01D69/125In situ manufacturing by polymerisation, polycondensation, cross-linking or chemical rea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24Water desalination
    • Y02A20/131Reverse-osmosi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纳滤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先使用第一溶液对基膜进行亲水性改性,然后再使改性后的基膜依次与第二溶液和第三溶液接触,在基膜上形成活性分离层,然后再对基膜进行清洗即得纳滤复合膜;其中,基膜与第三溶液的接触温度为0~80℃,清洗温度为0~80℃,基膜与第三溶液的接触温度大于或者等于清洗温度。本发明通过对基膜进行亲水性改性以及使改性后的基膜与第二溶液和第三溶液接触,在基膜上形成活性分离层,有效提升了制得的纳滤复合膜的脱盐率;进一步地,通过对基膜与第三溶液的接触温度以及清洗温度的控制,进一步提升了制得的纳滤复合膜的脱盐率。

Description

一种纳滤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离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滤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纳滤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的新型膜分离技术。纳滤膜具有孔结构,其孔径大小一般为1-2nm、截留分子量为200-1000Da。与超滤膜相比,纳滤膜具有一定的荷电容量,对不同价态的离子存在Donnan效应。纳滤膜早期又被称为疏松的反渗透膜,与反渗透膜相比,在脱盐方面,纳滤膜具有截留绝大部分二价/多价盐,截留部分一价盐的特性。因此,该技术在精细分盐、浓缩果汁、分离药品、脱除地下水硬度和有机物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国内的纳滤产品对二价盐的脱盐性能整体偏低,其工业纳滤或者家用纳滤膜,二价脱盐率一般在95-98%左右,在工业盐资源回收利用方面或者浓缩分离方面,使用其过滤获得的产品纯度相对偏低。为了提高脱盐率,一般都是通过调整基膜的制备配方,该方法需要的化学试剂通常成本较高,且环保后处理废水代价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纳滤复合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对成型的基膜进行处理即可得到高脱盐率的纳滤复合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纳滤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先使用第一溶液对基膜进行亲水性改性,然后再使改性后的基膜依次与第二溶液和第三溶液接触,在所述基膜上形成活性分离层,然后再对所述基膜进行清洗即得所述纳滤复合膜;其中,所述基膜与所述第三溶液的接触温度为0~80℃,所述清洗温度为0~80℃,所述基膜与所述第三溶液的接触温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清洗温度。
优选地,所述基膜与所述第三溶液的接触温度为10~40℃。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基膜与所述第三溶液的接触温度为20~35℃。
优选地,所述清洗温度为0~30℃。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清洗温度为0~15℃。
优选地,所述第二溶液中含有脂肪族多元胺,所述脂肪族多元胺包括乙二胺、丙二胺、丁二胺、己二胺、N-(2-羟乙基)乙二胺、 1,2-环己二胺、1,3-环己二胺、1,4-环己二胺、二乙烯三胺、聚乙烯亚胺、三乙胺、三(2-氨乙基)胺、二乙烯三胺、1,3-双哌啶基丙烷、乙醇胺、二乙醇胺、二甘醇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溶液中所述脂肪族多元胺的质量含量为0.001~0.5%。
再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溶液中所述脂肪族多元胺的质量含量为0.01~0.1%。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溶液中所述脂肪族多元胺的质量含量为0.01~0.02%。
优选地,所述基膜为市售的聚砜基膜或者聚醚砜基膜。
优选地,所述第二溶液还含有哌嗪和缚酸剂,所述第二溶液中所述哌嗪的质量含量为0.5~3%,所述缚酸剂的质量含量为0.05~2%。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缚酸剂包括Na2CO3、NaHCO3、NaOH、KOH、Na3PO4、Na2HPO4、NaH2PO4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溶液的溶剂为水。
优选地,控制所述基膜与所述第二溶液接触的时间为1~10min。
优选地,控制所述基膜与所述第二溶液接触温度为10~50℃。
进一步优选地,控制所述基膜与所述第二溶液接触温度为20~30℃。
优选地,在所述基膜与所述第二溶液接触后以及与所述第三溶液接触前,对所述基膜进行干燥,控制所述干燥温度为25~80℃、所述干燥时间为5~120s。
进一步优选地,控制所述干燥温度为25~60℃、所述干燥时间为5~60s。
优选地,所述第三溶液含有均苯三甲酰氯和甲苯,所述第三溶液中所述均苯三甲酰氯的质量含量为0.05~1%、所述甲苯的质量浓度为0.01~2%。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三溶液的溶剂为ISOPAR-G、ISOPAR-E、环己烷、正己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控制所述基膜与所述第三溶液的接触时间为10~120s。
优选地,所述清洗包括使用有机溶剂对所述基膜进行清洗,所述有机溶剂包括ISOPAR-G、ISOPAR-E、环己烷、正己烷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优选地,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在清洗后对所述基膜进行干燥,以及使用第四溶液对干燥后的所述基膜进行后处理。
进一步优选地,控制所述干燥温度为40~80℃,控制所述干燥时间为1~5min。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四溶液包括水、异丙醇、乙醇、甲醇、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以及二甲基亚砜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优选地,所述第一溶液包括水、甲醇、乙醇、异丙醇、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以及二甲基亚砜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优选地,所述基膜包括无纺布层以及复合在所述无纺布层上的聚砜层或者聚醚砜层。
优选地,所述基膜的厚度为120~160µm。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基膜的孔径为5~100nm。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通过对基膜进行亲水性改性以及使改性后的基膜与第二溶液和第三溶液接触,在基膜上形成活性分离层,有效提升制得的纳滤复合膜的脱盐率;进一步地,通过对基膜与第三溶液接触温度以及清洗温度的控制,进一步提升了制得的纳滤复合膜的脱盐率。
实施方式
目前,工业纳滤膜和家用纳滤膜的二价脱盐率一般在98%以下,为了提高脱盐率,一般通过调整基膜配方改变聚合物的孔径大小等来提高脱盐率。在基膜的制备过程中进行调控不仅工艺控制复杂,而且成本较高。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案发明人经长期研究和大量实践,得以提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将对该技术方案、其实施过程及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一种纳滤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使用第一溶液对基膜进行亲水性改性;
(2)使步骤(1)中的基膜与第二溶液接触,对与第二溶液接触后的基膜进行干燥;
(3)使步骤(2)中的基膜与第三溶液接触反应;
(4)对步骤(3)中的基膜进行清洗、干燥,再使用第四溶液对干燥后的基膜进行后处理即得所述纳滤复合膜。
本发明中,基膜包括无纺布层以及复合在无纺布层上的聚砜层或者聚醚砜层。基膜可以为市售的聚砜基膜或者聚醚砜基膜。
本发明中,第一溶液包括水、甲醇、乙醇、异丙醇、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以及二甲基亚砜中的一种或者多种。通过使用第一溶液对基膜进行亲水性改性,提升了基膜对第二溶液以及第三溶液的吸附性能,增加了基膜对第二溶液以及第三溶液吸附的均匀性,进而提升活性分离层的完整性,有效提升膜片的脱盐性能。第一溶液对基膜进行改性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浸泡、浸润、喷洒、涂抹等。作为优选,可以使第一溶液对基膜的聚砜层或者聚醚砜层进行浸润,浸润时间可以根据膜的浸润情况做调整,优选1~10min。浸润结束后,还可以用风刀或者压辊去除表面多余的第一溶液。
本发明中,第二溶液为含有脂肪族多元胺、哌嗪和缚酸剂的水溶液。本发明通过第二溶液可提高基膜的脱盐率。其中,脂肪族多元胺包括乙二胺、丙二胺、丁二胺、己二胺、N-(2-羟乙基)乙二胺、 1,2-环己二胺、1,3-环己二胺、1,4-环己二胺、二乙烯三胺、聚乙烯亚胺、三乙胺、三(2-氨乙基)胺、二乙烯三胺、1,3-双哌啶基丙烷、乙醇胺、二乙醇胺、二甘醇胺中的一种或多种,脂肪族多元胺的质量含量为0.001~0.5%。脂肪族多元胺的加入能够有效提升基膜脱盐率,但是脂肪族多元胺的加入也会影响基膜的膜通量。作为优选,脂肪族多元胺的质量含量为0.001~0.1%,例如,可以为0.005%、0.01%、0.015%、0.02%、0.025%、0.03%、0.035%、0.04%、0.045%、0.05%、0.055%、0.06%、0.065%、0.07%、0.075%、0.08%、0.085%、0.09%、0.095%、0.1%。哌嗪的质量含量为0.5~3%,例如,可以为0.5%、1%、1.5%、2%、2.5%、3%。缚酸剂的质量含量为0.05~2%,例如,可以为0.05%、0.1%、0.2%、0.3%、0.4%、0.5%、0.6%、0.7%、0.8%、0.9%、1%等等。缚酸剂包括但不限于Na2CO3、NaHCO3、NaOH、KOH、Na3PO4、Na2HPO4、NaH2PO4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基膜与第二溶液的接触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浸泡、浸润、喷洒、涂抹等。例如,可以使第二溶液对基膜的聚砜层或者聚醚砜层进行浸润,浸润时间可以根据膜的浸润情况做调整,优选0.5~5min。浸润结束后,还可以用风刀或者压辊去除表面多余的第二溶液。干燥的温度为25~80℃,可以为25℃、30℃、35℃、40℃、45℃、50℃、55℃、60℃、65℃、70℃、75℃、80℃等。干燥的时间可以根据膜片干燥的情况做调整,膜片较厚适当延长干燥时间,膜片较薄也可缩短干燥时间,作为优选,干燥时间为5~120s。进一步地,该步骤中采用烘箱表干处理法进行干燥,该方法能够有效去除膜面表层及孔隙间的第一溶液,避免第一溶液对后期聚合反应的影响;同时保证脂肪族多元胺以及哌嗪在基膜表层分布的均匀性,利于活性分离层的形成。
本发明中,第三溶液的溶剂为ISOPAR-G、ISOPAR-E、环己烷、正己烷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三溶液的溶质为均苯三甲酰氯和甲苯。其中,均苯三甲酰氯的质量含量为0.05~1%,例如可以为0.05%、0.1%、0.15%、0.2%、0.25%、0.3%、0.35%、0.4%、0.45%、0.5%、0.55%、0.6%、0.65%、0.7%、0.75%、0.8%、0.85%、0.9%、0.95%、1%等等。甲苯的质量含量为0.01~2%,例如可以为0.01%、0.05%、0.1%、0.15%、0.2%、0.25%、0.3%、0.35%、0.4%、0.45%、0.5%、0.55%、0.6%、0.65%、0.7%、0.75%、0.8%、0.85%、0.9%、0.95%、1%等等。
基膜与第三溶液的接触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浸润、喷洒、涂抹等。例如,使第三溶液对基膜的聚砜层或者聚醚砜层进行浸润,浸润时间可以根据膜的浸润情况做调整,优选10s~120s。浸润结束后,还可以用风刀或者压辊去除表面多余的第三溶液。基膜与第三溶液的接触温度为0~80℃。酰氯单体与有机胺的反应活性受反应温度的影响较大,较高的温度,反应速率较快,生成的活性分离层(聚酰胺层)较为致密;较低的温度,反应速率降低,生成的聚酰胺脱盐层较为疏松且薄,通量会明显增大,但脱盐性能也会下降。为了获得高脱盐率与高通量,作为优选,基膜与第三溶液的接触温度为10~40℃,例如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
本发明中,使用有机溶剂对基膜进行清洗,有机溶剂包括ISOPAR-G、ISOPAR-E、环己烷、正己烷中的一种或者多种。通过使用本发明中的有机溶剂进行清洗,能够去除膜片表面多余的小分子聚合物,防止聚酰胺层被小分子聚合物堵塞,提升膜片的通量。进一步地,清洗温度为10~50℃。清洗温度不仅影响膜片的脱盐率,还影响膜片的通量,作为优选,清洗温度为0~30℃,例如,可以为0℃、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通过清洗温度的控制在提升膜片脱盐率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膜片的通量。
第四溶液包括水、异丙醇、乙醇、甲醇、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以及二甲基亚砜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发明的第四溶液配方简单,基本对活性分离层无损伤,有利于延长膜片的使用寿命。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使用的不同要求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为本行业中的常规条件。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下述实施例以及对比例中的“wt”指质量含量,浸润温度为25±1℃,浸泡温度为25±1℃。
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下述实施例以及对比例中的膜片性能测试条件如下,测试压力1.0MPa,25℃,二价盐MgSO4浓度2g/L,一价盐NaCl浓度2g/L,溶液pH在6.5-7.5范围内。
对比例1
配置第二溶液、第三溶液以及第四溶液。其中,第二溶液为含2.00wt%的哌嗪、0.5wt%的Na3PO4的水溶液;第三溶液含0.10wt%均苯三甲酰氯、0.10 wt %甲苯以及剩余99.8wt %的ISOPAR-G;第四溶液为30 wt %乙醇水溶液。
选择海绵状孔径在20-50nm范围的聚砜超滤基膜作为支撑层,将第二溶液浸润聚砜超滤基膜2min,然后将膜片表面多余的第二溶液用风刀吹除,然后将膜片放置于50℃的鼓风烘箱中表干30s,再将第三溶液浸润在膜片的聚砜面,浸润时间30s,然后将膜片表面多余的第三溶液沥干,沥干时间60s,然后将膜片放置于80℃烘箱中干燥3min,将干燥的膜片取出,放置于第四溶液中浸泡5min,然后将膜片浸泡于去离子水中备用。
对比例2
配置第一溶液、第二溶液、第三溶液以及第四溶液。其中,第一溶液为50 wt%的水溶液;第二溶液为含2.00wt%的哌嗪、0.5wt%的Na3PO4的水溶液;第三溶液含0.10wt%均苯三甲酰氯、0.10 wt %甲苯以及剩余99.8 wt %的ISOPAR-G;第四溶液为30 wt %乙醇水溶液。
选择海绵状孔径在20-50nm范围的聚砜超滤基膜作为支撑层,将第一溶液浸润聚砜超滤基膜的聚砜面1min,然后使用风刀将膜片表面多余的第一溶液去除,再将第二溶液浸润膜片2min,然后将膜片表面多余的第二溶液用风刀吹除,然后将膜片放置于50℃的鼓风烘箱中表干30s,再将第三溶液浸润在膜片的聚砜面,浸润时间30s,然后将膜片表面多余的第三溶液沥干,沥干时间60s,然后将膜片放置于80℃烘箱中干燥3min,将干燥的膜片取出,放置于后第四溶液中浸泡5min,然后将膜片浸泡于去离子水中备用。
对比例3
配置第一溶液、第二溶液、第三溶液、第四溶液以及有机溶剂。其中,第一溶液为50wt%的水溶液;第二溶液为含2.00wt%的哌嗪、0.5wt%的Na3PO4的水溶液;第三溶液含0.10wt%均苯三甲酰氯、0.10 wt %甲苯以及剩余99.8 wt %的ISOPAR-G;第四溶液为30 wt %乙醇水溶液;有机溶剂为ISOPAR-G。
选择海绵状孔径在20-50nm范围的聚砜超滤基膜作为支撑层,将第一溶液浸润聚砜超滤基膜的聚砜面1min,然后使用风刀将膜片表面多余的第一溶液去除,再将第二溶液浸润聚砜超滤基膜2min,然后将膜片表面多余的第二溶液用风刀吹除,然后将膜片放置于50℃的鼓风烘箱中表干30s,再将第三溶液浸润在膜片聚砜面,浸润时间30s,然后将膜片表面多余的第三溶液沥干,沥干时间60s,再将有机溶剂浸润在膜片的聚砜面30s,然后沥干膜片60s,然后将膜片放置于80℃烘箱中干燥3min,将干燥的膜片取出,放置于后第四溶液中浸泡5min,然后将膜片浸泡于去离子水中备用。
实施例
配置第一溶液、第二溶液、第三溶液、第四溶液以及有机溶剂。其中,第一溶液为50wt%的水溶液;第二溶液为含2.00wt%的哌嗪、0.005 wt %的乙二胺以及0.5wt%的Na3PO4的水溶液;第三溶液含0.10wt%均苯三甲酰氯、0.10 wt %甲苯以及剩余99.8 wt %的ISOPAR-G;第四溶液为30 wt %乙醇水溶液;有机溶剂为ISOPAR-G。
选择海绵状孔径在20-50nm范围的聚砜超滤基膜作为支撑层,将第一溶液浸润聚砜超滤基膜的聚砜面1min,然后使用风刀将膜片表面多余的第一溶液去除,再将第二溶液浸润膜片2min,然后将膜片表面多余的第二溶液用风刀吹除,然后将膜片放置于50℃的鼓风烘箱中表干30s,再将第三溶液浸润在膜片的聚砜面,浸润时间15s,控制膜面反应温度在25±1℃,然后将膜片表面多余的第三溶液沥干,沥干时间60s,再将有机溶剂浸润在膜片的聚砜面30s,控制有机溶剂清洗膜面时温度为25±1℃,然后沥干膜片60s,放置于80℃烘箱中干燥3min,将干燥的膜片取出,放置于第四溶液中浸泡5min,然后将膜片浸泡于去离子水中备用。
实施例2至实施例5
与实施例1区别在于第二溶液中乙二胺质量浓度不同,实施例2至实施例5中的乙二胺质量浓度由低到高,分别为0.010%、0.020%、0.050%、0.100%,其他不变。
实施例6至实施例10
与实施例1区别在于第二溶液中的添加剂乙二胺更换为丙二胺,实施例6至实施例10中的丙二胺质量浓度由低到高,分别为0.005%、0.010%、0.020%、0.050%、0.100%,其他不变。
实施例11至实施例15
与实施例1区别在于第二溶液中的添加剂乙二胺更换为己二胺,实施例11至实施例15的己二胺质量浓度由低到高,分别为0.005%、0.010%、0.020%、0.050%、0.100%,其他不变。
实施例
与实施例1区别在于第二溶液中添加剂乙二胺更换为己二胺,膜片与第二溶液接触时,控制的膜面反应温度为15±1℃,有机溶剂清洗膜面的温度为15±1℃。
实施例
与实施例1区别在于第二溶液中添加剂乙二胺更换为己二胺,膜片与第二溶液接触时,控制的膜面反应温度为15±1℃,有机溶剂清洗膜面的温度为25±1℃。
实施例
与实施例1区别在于第二溶液中添加剂乙二胺更换为己二胺,膜片与第二溶液接触时,控制的膜面反应温度为25±1℃,有机溶剂清洗膜面的温度为15±1℃。
实施例
与实施例1区别在于第二溶液中添加剂乙二胺更换为己二胺,膜片与第二溶液接触时,控制的膜面反应温度为25±1℃,有机溶剂清洗膜面的温度为25±1℃。
实施例
与实施例1区别在于第二溶液中添加剂乙二胺更换为己二胺,膜片与第二溶液接触时,控制的膜面反应温度为30±1℃,有机溶剂清洗膜面的温度为15±1℃。
实施例
与实施例1区别在于第二溶液中添加剂乙二胺更换为己二胺,膜片与第二溶液接触时,控制的膜面反应温度为30±1℃,有机溶剂清洗膜面的温度为25±1℃。
对比例1至3以及实施例1至21中制备得到的膜片性能测试如下表1所示。
表1
以上对本发明做了详尽的描述,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纳滤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使用第一溶液对基膜进行亲水性改性,然后再使改性后的基膜依次与第二溶液和第三溶液接触,在所述基膜上形成活性分离层,然后再对所述基膜进行清洗即得所述纳滤复合膜;其中,所述第二溶液中含有脂肪族多元胺,所述脂肪族多元胺包括乙二胺、丙二胺、丁二胺、己二胺、N-(2-羟乙基)乙二胺、1,2-环己二胺、1,3-环己二胺、1,4-环己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胺、三(2-氨乙基)胺、1,3-双哌啶基丙烷、乙醇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二溶液中所述脂肪族多元胺的质量含量为0.001~0.5%,所述第二溶液还含有哌嗪和缚酸剂,所述第二溶液中所述哌嗪的质量含量为1~3%,控制所述基膜与所述第二溶液接触的时间为1~10min,控制所述基膜与所述第二溶液的接触温度为10~50℃;
在所述基膜与所述第二溶液接触后以及与所述第三溶液接触前,对所述基膜进行干燥,控制所述干燥温度为25~80℃、所述干燥时间为5~120s;
所述第三溶液含有均苯三甲酰氯和甲苯,所述第三溶液中所述均苯三甲酰氯的质量含量为0.05~1%、所述甲苯的质量含量为0.01~2%,所述第三溶液的溶剂为ISOPAR-G、ISOPAR-E、环己烷、正己烷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基膜与所述第三溶液的接触温度为20~35℃,控制所述基膜与所述第三溶液的接触时间为10~120s;
所述清洗包括使用有机溶剂对所述基膜进行清洗,所述有机溶剂包括ISOPAR-G、ISOPAR-E、环己烷、正己烷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所述清洗温度为0~30℃,所述基膜与所述第三溶液的接触温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清洗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滤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温度为0~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滤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膜为市售的聚砜基膜或者聚醚砜基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滤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缚酸剂的质量含量为0.05~2%,所述缚酸剂包括Na2CO3、NaHCO3、NaOH、KOH、Na3PO4、Na2HPO4、NaH2PO4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和/或,所述第二溶液的溶剂为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滤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在清洗后对所述基膜进行干燥,以及使用第四溶液对干燥后的所述基膜进行后处理,控制所述干燥温度为25~80℃,控制所述干燥时间为1~5min;所述第四溶液包括水、异丙醇、乙醇、甲醇、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以及二甲基亚砜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滤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溶液包括水、甲醇、乙醇、异丙醇、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以及二甲基亚砜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滤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膜包括无纺布层以及复合在所述无纺布层上的聚砜层或者聚醚砜层,和/或,所述基膜的厚度为120~160µm,和/或,所述基膜的孔径为5~100nm。
CN202111429908.0A 2021-11-29 2021-11-29 一种纳滤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142472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29908.0A CN114247295B (zh) 2021-11-29 2021-11-29 一种纳滤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29908.0A CN114247295B (zh) 2021-11-29 2021-11-29 一种纳滤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47295A CN114247295A (zh) 2022-03-29
CN114247295B true CN114247295B (zh) 2024-01-16

Family

ID=80793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29908.0A Active CN114247295B (zh) 2021-11-29 2021-11-29 一种纳滤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47295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96472A (zh) * 2015-12-24 2016-03-16 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基膜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CN112275140A (zh) * 2019-07-24 2021-01-29 天津工业大学 具有图案表面的聚酰胺纳滤膜及制备方法
CN113368713A (zh) * 2021-08-12 2021-09-10 湖南沁森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纳滤复合膜的制备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32523A (ja) * 1990-02-06 1991-10-16 Toyobo Co Ltd 複合膜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96472A (zh) * 2015-12-24 2016-03-16 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基膜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CN112275140A (zh) * 2019-07-24 2021-01-29 天津工业大学 具有图案表面的聚酰胺纳滤膜及制备方法
CN113368713A (zh) * 2021-08-12 2021-09-10 湖南沁森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纳滤复合膜的制备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Thin film composite nanofiltration membranes fabricated from polymeric amine polyethylenimine imbedded with monomeric amine piperazine for enhanced salt separations;Dihua Wua et al.;《Reactive & Functional Polymers》;第86卷;第168-183页 *
朱美芳等.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材料 高性能纤维.中国铁道出版社,2017,第64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47295A (zh) 2022-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58980B (zh) 基于气/液界面反应的薄层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469651B (zh) 一种高通量交联聚酰亚胺耐溶剂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3385049B (zh) 一种高选择性自微孔聚酰胺纳滤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14769B (zh) 一种耐氯抗污染软水用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37689B (zh) 一种具有超薄分离层的复合纳滤膜制备方法
CN114534491B (zh) 一种高水通量的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794173B (zh) 一种高性能海水淡化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
CN114642967B (zh) 一种基于反应活性支撑层的纳滤膜、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3318616B (zh) 一种rGO/ZIF-8复合纳米材料作中间层改性纳滤膜及制备方法
CN113856501A (zh) 一种复合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957915B (zh) 一种大通量低压反渗透膜制备方法及装置
CN111659270A (zh) 一种纳滤膜、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1644080B (zh) 高亲水性纳米纤维涂层基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73479A (zh) 一种高通量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KR20190129494A (ko) 나노물질층이 구비된 역삼투용 나노복합막의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따라 제조된 역삼투용 나노복합막
CN112619438B (zh) 一种耐甲醇聚酰胺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6328565A (zh) 复合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和由此制备的复合纳滤膜
CN114247295B (zh) 一种纳滤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CN113694742A (zh) 一种纳米银抗菌超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99662A (zh) 一种两性离子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69922A (zh) 一种表面图灵结构可控的纳滤膜制备方法
CN116116238A (zh) 高通量、抗结垢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908705B (zh) 一种高通量耐无机结垢中等脱盐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50818B (zh) 一种高渗透性聚酰胺反渗透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88916A (zh) 一种控制聚酰胺复合膜活性层厚度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