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44048A - 插纸机 - Google Patents

插纸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44048A
CN114244048A CN202111395271.8A CN202111395271A CN114244048A CN 114244048 A CN114244048 A CN 114244048A CN 202111395271 A CN202111395271 A CN 202111395271A CN 114244048 A CN114244048 A CN 1142440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folding
cutting
edge
supporting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9527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湘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imech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imech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imech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imech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139527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44048A/zh
Publication of CN1142440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440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10Applying solid insulation to windings, stators or ro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Folding Of Thin Sheet-Like Materials, Special Discharging Devices, And Oth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电机加工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插纸机,包括:送纸机构,用于输送纸张;导纸组件,包括设于送纸机构的出纸端的托纸平台和设于托纸平台的仿形件;切折组件,用于将托纸平台和送纸机构之间的纸张切断,并将纸张折出翻边;折纸组件,用于将切折后的纸张折叠至仿形件上;推纸组件,用于将成型于仿形件上的纸张抵推至定子的定子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在折纸机构将切折后的纸张折叠至仿形件后,推纸组件能够直接将折叠至仿形件上的纸张抵推至定子槽内,且纸张上的翻边可实现定位作用,无需在折纸后另外将限位圈粘贴至纸张或者在成卷的纸张上粘贴限位圈,减少了纸张成型的工序,简化了定子的插纸工作,进而提高了插纸效率。

Description

插纸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机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插纸机。
背景技术
在对电机定子的定子槽内插接绝缘纸的工艺中,通常包括以下步骤:将绝缘纸折叠形成“O”型,在绝缘纸的外周设置翻边,然后将绝缘纸插接至定子槽内,并使得翻边抵接于电机定子的端面,保证绝缘纸在定子槽内的定位效果。
现有方案中,在折纸操作之前,一般在成卷的绝缘纸上额外设置多个翻边,相邻两个翻边之间间隔预设间距;该方案对于绝缘纸在输送过程中的定位要求非常高,则难免会存在切断后形成“O”型的绝缘纸中没有翻边或者翻边的位置无法满足定位要求的风险。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方案还在绝缘纸折叠形成“O”型后,绝缘纸插接至定子槽内之前,在绝缘纸上额外设置特定位置的翻边,这样,增加了绝缘纸的成型工序,难免会存在电机定子的插纸工作繁琐、插纸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插纸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绝缘纸的成型工序增多导致电机定子的插纸工作繁琐、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了一种插纸机,包括:
送纸机构,用于输送纸张;
导纸组件,包括设于所述送纸机构的出纸端的托纸平台和设于所述托纸平台的仿形件;
切折组件,用于将所述托纸平台和所述送纸机构之间的所述纸张切断,并将所述纸张折出翻边;
折纸组件,用于将切折后的所述纸张折叠至所述仿形件上;
推纸组件,用于将成型于所述仿形件上的所述纸张抵推至定子的定子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切折组件包括:
压纸件,能够在将所述纸张压于所述托纸平台上的压纸状态和脱离所述托纸平台的复位状态之间切换,所述压纸件具有第一斜面;
第一切刀,包括设于所述送纸机构和所述托纸平台之间的分切刀,所述分切刀具有间隔分布的分切边和折纸边;在所述压纸件的压纸状态下,所述分切边能够切断所述纸张,且所述折纸边能够在所述分切边切断所述纸张后将部分所述纸张翻折至所述第一斜面,以形成所述翻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切刀还包括两个第一模切刀,所述分切刀设于两个所述第一模切刀之间;在垂直于所述分切刀切断所述纸张的方向的截面上,所述第一模切刀于所述分切边和所述折纸边的分布方向上的相对两侧边的延长线分别与所述折纸边、所述分切边一一对应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分切刀切断所述纸张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模切刀超出所述分切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切折组件还包括第二切刀,所述第二切刀包括:
两个第二模切刀,能够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模切刀一一对应配合,以模切所述纸张;
挡纸件,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二模切刀之间,以阻挡并限制所述翻边的复位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折纸组件包括:
第一折纸件,形成有开口朝向所述仿形件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能够与所述仿形件形成凹凸配合,以使所述纸张折叠至所述仿形件上;
第二折纸件,能够在所述仿形件和所述第一凹槽形成凹凸配合时,与所述第一折纸件共同将所述纸张折叠至所述仿形件的外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折纸组件用于将所述纸张折叠至所述仿形件的外周,所述仿形件的外侧壁凹陷有沿所述推纸组件的抵推方向延伸的缺口槽;所述推纸机构包括推针,所述推针活动设于所述缺口槽内,以在所述纸张折叠于所述仿形件的外周时将所述纸张抵推至所述定子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送纸机构包括:
第一轮组,用于输送所述纸张;
第二轮组,设于所述第一轮组的出纸端,且所述托纸平台设于所述第二轮组的出纸端;
过渡架,形成有连通于所述第一轮组和所述第二轮组之间的过渡槽,所述纸张在所述过渡槽内形成拱形状输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渡槽的出纸端设有导纸辊,所述第二轮组设于所述导纸辊的出纸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轮组包括第一输送轮和第二输送轮,所述第一输送轮和所述第二输送轮中的任意一者具有凸棱,另一者具有第二凹槽;所述凸棱和所述第二凹槽形成凹凸配合,以在所述纸张上形成供所述纸张折叠至所述仿形件上的折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插纸机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中,切折组件集成了切断纸张和将纸张折出翻边的功能;当送纸机构将纸张输送至托纸平台时,切折组件可先将托纸平台和送纸机构之间的纸张切断,并将纸张折出翻边,即,切折组件先实现了纸张的切折操作,使得纸张上形成了翻边,这样,在折纸机构将切折后的纸张折叠至仿形件后,推纸组件能够直接将折叠至仿形件上的纸张抵推至定子槽内,且纸张上的翻边可实现定位作用,从而无需在折纸后另外将限位圈粘贴至纸张或者在成卷的纸张上粘贴限位圈,如此减少了纸张成型的工序,简化了定子的插纸工作,进而提高了插纸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绝缘纸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插纸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2提供的插纸机的部分示意图;
图4为图3的部分剖视图;
图5为图3提供的插纸机的切折组件的配合示意图;
图6为图5提供的切折组件的第一切刀的示意图;
图7为图2提供的插纸机的折纸组件的示意图;
图8为图3的部分示意图;
图9为图2提供的插纸机的推纸组件配合托纸平台、仿形件的示意图;
图10为图2提供的托纸平台配合仿形件的示意图;
图11为图2提供的插纸机的送纸机构的部分示意图;
图12为图11配合纸张的正视图;
图13为图2提供的第二轮组的第一输送轮和第二输送轮的配合图;
图14为图1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送纸机构;11-第一轮组;12-第二轮组;121-第一输送轮;1211-凸棱; 122-第二输送轮;1221-第二凹槽;13-过渡架;1301-过渡槽;14-导纸辊;20- 导纸组件;21-托纸平台;22-仿形件;2201-缺口槽;23-导纸件;2301-导纸槽; 30-切折组件;31-压纸件;3101-第一斜面;32-第一切刀;321-分切刀;3211- 分切边;3212-折纸边;3213-托纸面;322-第一模切刀;33-第二切刀;331-第二模切刀;332-挡纸件;33201-第二斜面;40-折纸组件;41-第一折纸件;4101- 第一凹槽;42-第二折纸件;421-第一折纸部;422-第二折纸部;50-推纸组件; 51-推针;m-纸张;m1-本体部;m2-翻边;x-第一方向;z1-第二方向;z2-第三方向;y-第四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其中,两个以上包含两个。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图9,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插纸机主要用于将绝缘纸大致折叠形成“O”型,并在绝缘纸的外周形成翻边m2,然后将折叠后的绝缘纸插接至定子的定子槽内;如图1所示,该成型后的绝缘纸包括大致呈“O”型的本体部m1和设于本体部m1一端外周的翻边m2,这样,当折叠后的绝缘纸插接至定子槽内时,绝缘纸的本体部m1插接于定子槽内,翻边m2可抵接定子于定子槽的端面,实现绝缘纸在定子槽内的定位。此处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绝缘纸、定子和定子槽等不应为对本实施例提供的插纸机的限定;可以理解的,根据实际的使用场景和需求,插纸机还可用于将绝缘纸折叠形成其他的预设形状后,并将该绝缘纸插接至定子槽或其他的预设结构中;甚至,插纸机还可用于将其他类型的纸张m折叠形成预设形状后,并将该纸张m推送至预设结构中。
该插纸机包括送纸机构10、导纸组件20、切折组件30、折纸组件40以及推纸组件50。
其中,送纸机构10用于输送纸张m;导纸组件20包括托纸平台21和仿形件22,托纸平台21设于送纸机构10的出纸端,仿形件22连接于托纸平台21;切折组件30设于送纸机构10的出纸端,并用于将托纸平台21和送纸机构10 之间的纸张m切断,且将纸张m折出翻边m2;折纸组件40设于送纸机构10 的出纸端,并用于将切折后的纸张m折叠至仿形件22上;推纸组件50用于将成型于仿形件22上的纸张m抵推至定子的定子槽内,也即是抵推折叠于仿形件22上的纸张m,以使纸张m插纸至定子槽内,且供纸张m的翻边m2和定子形成限位。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切折后的纸张m为由切折组件30切断且折出翻边m2后的纸张m,成型于仿形件22上的纸张m为经过切折组件30切折后且由折纸组件40折叠至仿形件22上的纸张m。
基于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插纸机的工作原理为:送纸机构10牵引成卷的纸张m并输送该纸张m,使得纸张m输送至托纸平台21上;然后,切折组件30 将托纸平台21和送纸机构10之间的纸张m切断,并将纸张m折出翻边m2;然后,折纸组件40将切折组件30切折后的纸张m折叠至仿形件22上,实现纸张m的成型;最后,推纸组件50将折叠于仿形件22上的纸张m(也即是成型后的纸张m)抵推至定子槽内。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送纸机构10输送纸张m时,将纸张m依次输送至托纸平台21和仿形件22上;在切折组件30将托纸平台21和送纸机构10之间的纸张m切断,并将纸张m折出翻边m2时,切折后的纸张m的至少部分位于仿形件22上,这样,折纸组件40可将承托于仿形件22上的纸张m折叠至仿形件22上,从而实现纸张m的成型工作。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插纸机还可设置有旋转机构,将定子定位于旋转机构上,这样,旋转机构可旋转定子,使得定子上的多个定子槽依次旋转至预设位置,从而,推纸组件50可依次将多个成型后的纸张m抵推至多个定子槽内。
本申请实施例中,切折组件30集成了切断纸张m和将纸张m折出翻边 m2的功能,使得插纸机集成了送纸、切纸、折出翻边m2、将纸张m折叠成预设形状、推纸等功能;当送纸机构10将纸张m输送至托纸平台21时,切折组件30可先将托纸平台21和送纸机构10之间的纸张m切断,并将纸张m折出翻边m2,即,切折组件30先实现了纸张m的切折操作,使得纸张m上形成了翻边m2,这样,在折纸机构将切折后的纸张m折叠至仿形件22后,推纸组件50能够直接将折叠至仿形件22上的纸张m抵推至定子槽内,且纸张m上的翻边m2可实现定位作用,从而无需在折纸后另外将限位圈粘贴至纸张m或者在成卷的纸张m上粘贴限位圈,如此减少了纸张m成型的工序,简化了定子的插纸工作,进而提高了插纸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6,切折组件30包括压纸件31 和第一切刀32。压纸件31能够相对托纸平台21活动,并在压纸状态和复位状态之间切换;其中,当压纸件31在压纸状态时,压纸件31将纸张m压在托纸平台21上,当压纸件31在复位状态时,压纸件31脱离托纸平台21,从而脱离纸张m;压纸件31具有第一斜面3101。第一切刀32包括分切刀321,分切刀321设于送纸机构10和托纸平台21之间,且分切刀321具有间隔分布的分切边3211和折纸边3212;在压纸件31的压纸状态下,分切边3211能够切断纸张m,切折纸边3212能够在分切边3211切断纸张m后,将位于送纸机构10 和托纸平台21之间的纸张m翻折至第一斜面3101,以形成翻边m2。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当送纸机构10将纸张m输送至托纸平台21上时,切折组件30开始工作:压纸件31先将纸张m压在托纸平台21上,使得压纸件31处于压纸状态;分切刀321在托纸平台21和送纸机构10之间活动,使得分切刀321的分切边3211切断位于送纸机构10和托纸平台21之间的纸张m;然后,分切刀321继续活动,分切刀321的折纸边3212将位于送纸机构10和托纸平台21之间的至少部分纸张m翻折至第一斜面3101;其中,翻折至第一斜面3101上的纸张m为上述的翻边m2;然后,压纸件31脱离托纸平台21和纸张m,使得压纸件31切换为复位状态,完成切折组件30对纸张m的切折操作,以待折纸组件40将切折后的纸张m折叠至仿形件22上。因此,本实施例中,仅需分切刀321在送纸机构10和托纸平台21之间活动,即可依次实现纸张m的切断操作和折出翻边m2的操作,简化了纸张m的切折操作,也即是简化了纸张m的切断和折出翻边m2的操作,有助于提高纸张m的成型效率和插纸效率;并且,仅通过在分切刀321上设置分切边3211和折纸边3212、且在压纸件31上设置第一斜面3101,即可实现对纸张m的切折操作,还简化了插纸机的结构。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5所示,送纸机构10沿第一方向x输送纸张m,托纸平台21设于送纸机构10沿第一方向x上的一侧,且仿形件22设于托纸平台21沿第一方向x上的一侧,使得送纸机构10能够将纸张m沿第一方向x依次输送至托纸平台21和仿形件22上。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分切刀321 设于送纸机构10和托纸平台21之间,可以理解的,分切刀321和托纸平台21 沿第一方向x依次分布设置;相应的,当压纸件31处于压纸状态时,分切刀321和压纸件31也沿第一方向x依次分布。
当压纸件31处于压纸状态时,压纸件31沿第二方向z1将纸张m压在托纸平台21上;其中,第二方向z1为纸张m的厚度方向。当压纸件31处于压纸状态,且分切刀321切断纸张m之前,分切刀321和压纸件31沿第二方向 z1的反方向(第三方向z2)依次分布,可以理解的,分切刀321和压纸件31 依次位于纸张m沿第三方向z2上的相对两侧;此时,在第三方向z2上,分切刀321的分切边3211超出折纸边3212,可以理解的,在第三方向z2上,分切边3211位于折纸边3212和压纸件31之间。因此,当压纸件31处于压纸状态时,分切刀321可沿第三方向z2移动,使得分切刀321的分切边3211先沿第三方向z2接触纸张m,并切断位于送纸机构10和托纸平台21之间的纸张m;然后,分切刀321继续沿第三方向z2移动,使得分切刀321的折纸边3212沿第三方向z2接触纸张m,以将位于托纸平台21和送纸机构10之间的纸张m 翻折至第一斜面3101。其中,当切折组件30完成切折操作后,分切刀321可沿第二方向z1移动,以实现分切刀321的复位,从而对下一个纸张m进行切折操作。其中,第一斜面3101朝第一方向x的反方向和第三方向z2设置,这样,当折纸边3212沿第三方向z2接触纸张m并折叠纸张m时,能够使得纸张 m朝第一方向x翻折,从而形成翻边m2;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第一斜面3101朝上且朝右设置,折纸边3212向上移动时,纸张m在折纸边3212的带动下向左翻折。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方向x大致垂直于第二方向z1,第二方向z1和第三方向z2相反;其中,第一方向x为纸张m的长度方向,第二方向z1为纸张m的厚度方向。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分切刀321的分切边3211和折纸边3212依次设在分切刀321于第一方向x上的相对两侧,使得在第一方向x上,分切刀321的折纸边3212设于压纸件31的第一斜面3101和分切边3211之间,这样能够使得在分切边3211切断纸张m后,折纸边3212将切断后的纸张m翻折至第一斜面3101。可选地,在垂直于第三方向z2的截面上,第一斜面3101于第一方向 x朝向折纸边3212的一侧边可设置为与折纸边3212重合,这样,当分切刀321 沿第三方向z2移动,使得折纸边3212接触纸张m时,折纸边3212能够贴着第一斜面3101于第一方向x朝向折纸边3212的一侧边沿第三方向z2移动,从而使得纸张m能够沿着第一斜面3101于第一方向x朝向折纸边3212的一侧边进行翻折,从而保证翻边m2形成的稳固性。
可选地,分切刀321于折纸边3212和分切边3211之间延伸有托纸面3213,托纸面3213可以设置为斜面或者设置为朝第三方向z2外凸的弧面,且在第三方向z2上,分切边3211超出托纸面3213。这样,当分切刀321沿第三方向z2 移动,且分切边3211接触并切断纸张m后,分切刀321的托纸面3213将纸张m托起,有助于后续折纸边3212将托起的纸张m翻折在第一斜面3101上。
可选地,为避免压纸件31对折纸组件40的干涉,压纸件31设置为沿第四方向y活动设置;可以理解的,当纸张m输送至托纸平台21上时,压纸件31 沿第四方向y活动,从而活动至托纸平台21的上方,并沿第二方向z1压住纸张m;当分切刀321完成对纸张m的切折操作后,压纸件31沿第四方向y活动,以脱离纸张m和托纸平台21。其中,第四方向y分别垂直于第一方向x 和第二方向z1。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当送纸机构10将纸张m输送至托纸平台21上,且压纸件31将纸张m压在托纸平台21上时,送纸机构10实现了纸张m在长度方向上的一端的固定,压纸件31和托纸平台21实现纸张m在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的固定,使得纸张m处于绷紧状态,这样,分切刀321在沿第三方向z2 移动时,能够使得分切边3211沿第三方向z2切断纸张m。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仿形件22可以设置为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条形状,且仿形件22垂直于第一方向x的截面大致呈方形,这样,折纸组件40可将纸张m折叠于仿形件22的外周,从而使得纸张m被大致折叠形成“O”型。
可选地,仿形件22旁侧还可设有动力机构,当分切刀321切断位于送纸机构10和托纸平台21之间的纸张m,且将位于送纸机构10和托纸平台21之间的纸张m翻折至压纸件31的第一斜面3101,以折出翻边m2,且压纸件31切换为复位状态时,切折后的至少部分纸张m停留在托纸平台21上;此时,动力机构可给切折后的纸张m提供动力,使得切折后的纸张m沿第一方向x移动,以全部移动至仿形件22上。这样,有助于折纸组件40将切折后的纸张m折叠于仿形件22上,同时也有助于后续的推纸组件50将纸张m抵推至定子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5和图6,第一切刀32还包括两个第一模切刀322,分切刀321设于两个第一模切刀322之间;在垂直于分切刀321 切断纸张m的方向的截面上,第一模切刀322于分切边3211和折纸边3212的分布方向上的相对两侧边的延长线分别与折纸边3212、分切边3211一一对应重合。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两个第一模切刀322分别设置在分切刀321于第四方向y上的相对两侧,并且,在垂直于第三方向z2的截面上,第一模切刀322于第一方向x上的相对两侧边的延长线分别与分切边3211、折纸边3212一一对应重合;其中,第四方向y为纸张m的宽度方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当分切刀321沿第三方向z2移动,以切折纸张m时,第一模切刀322也与分切刀321同步沿第三方向z2移动;由于两个第一模切刀322分别设置在分切刀321于第四方向y上的相对两侧,且在垂直于第三方向z2的截面上,第一模切刀322于第一方向x上的其中一侧边的延长线与分切边3211重合,这样,分切边3211和第一模切刀322于第一方向x上的其中一侧边共同切断纸张m。当分切刀321和第一模切刀322沿第三方向z2移动时,两个第一模切刀322分别在纸张m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进行模切,有助于纸张m在翻折时的折边的形成,其中,在垂直于第三方向z2的截面上,该折边与第一模切刀322于第一方向x 上的另一侧边的延长线重合;由于第一模切刀322于第一方向x上的另一侧边的延长线与折纸边3212重合,则折纸边3212沿第三方向z2移动,以接触并翻折纸张m时,折纸边3212能够沿着纸张m的折边向第三方向z2移动,从而使得纸张m更好、更快地沿着折边进行翻折,以形成翻边m2,如此使得纸张m 的翻边m2成型更加简单、稳定。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两个第一模切刀322分别在纸张m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进行模切,减小了翻边m2的宽度,这样,有助于折纸组件40对切折后的纸张m的折叠操作的进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在分切刀321切断纸张m的方向上,第一模切刀322超出分切边3211;可以理解的,在第三方向z2上,第一模切刀322超出分切边3211。通过采用这个技术方案,使得当分切刀321和第一模切刀322沿第三方向z2移动时,第一模切刀322先接触纸张m并模切纸张m,分切边3211在第一模切刀322的模切操作进行后再切断纸张m;这样,第一模切刀322在开始模切纸张m时,纸张m还没被分切边3211切断,则此时纸张 m仍然处于绷紧的状态,有助于第一模切刀322的模切操作的顺利、稳定进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5,切折组件30还包括第二切刀33,第二切刀33包括挡纸件332和两个第二模切刀331。其中,挡纸件332 连接于两个第二模切刀331之间,以阻挡并限制翻边m2的复位活动;两个第二模切刀331能够分别与两个第一模切刀322一一对应配合,以模切纸张m。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切刀33沿第一方向x设于托纸平台21和送纸机构10之间,第二切刀33和第一切刀32沿第二方向z1依次分布,并能够沿第二方向z1相向或背向移动;两个第二模切刀331分别设置在挡纸件332于第四方向y上的相对两侧。两个第一模切刀322和两个第二模切刀331一一对应设置,且各第一模切刀322和各第二模切刀331的外形相适配,可以理解的,在垂直于第二方向z1的截面上,第一模切刀322于第一方向x上的相对两侧边与第二模切刀331于第一方向x上的相对两侧边一一对应重合;这样,当第一切刀32和第二切刀33沿第二方向z1相向移动时,第一模切刀322沿第三方向 z2移动,第二模切刀331沿第二方向z1移动,使得各第一模切刀322和各第二模切刀331一一对应相向移动,以共同模切纸张m,有助于保证纸张m的模切效果。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当折纸边3212将纸张m折叠于第一斜面3101时,以形成翻边m2时,翻边m2会进行复位活动,当翻边m2进行复位活动时,翻边 m2会被挡纸件332阻挡,如此限制了翻边m2的复位活动,这样,能够保证翻边m2和本体部m1之间始终形成锐角,从而当折纸组件40折叠纸张m时能够实现本体部m1和翻边m2的折叠工作。可选地,挡纸件332于第一方向x朝向压纸件31的一侧具有第二斜面33201,挡纸件332通过第二斜面33201阻挡纸张m;其中,第二斜面33201朝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z1设置,使得挡纸件 332朝向压纸件31的第一斜面3101,有助于挡纸件332的挡纸效果的实现。
可选地,在第二方向z1上,第二模切刀331超出挡纸件332,这样能够使得挡纸件332不会干涉第二模切刀331和分切刀321的工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7,折纸组件40包括第一折纸件41和第二折纸件42,第一折纸件41和第二折纸件42用于共同将纸张m折叠于仿形件22的外周,从而使得切折后的纸张m被大致折叠形成“O”型。其中,第一折纸件41形成有第一凹槽4101,第一凹槽4101的开口朝向仿形件22;第一折纸件41能够朝向仿形件22移动,使得第一凹槽4101与仿形件22形成凹凸配合,以使纸张m折叠至仿形件22上。第二折纸件42能够在仿形件22和第一凹槽4101形成凹凸配合时,与第一折纸件41共同将纸张m折叠至仿形件22的外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第一折纸件41和第二折纸件42 配合,实现将切折后的纸张m折叠于仿形件22的外周,从而完成纸张m的成型工作。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折纸件41和仿形件22沿第二方向z1依次分布,且第一凹槽4101的开口朝第二方向z1设置;当纸张m完成切折操作后,第一折纸件41沿第二方向z1朝向仿形件22移动,使得第一凹槽4101和仿形件22 形成凹凸配合,此时,第一凹槽4101的内侧壁抵接仿形件22于第二方向z1上的一侧以及仿形件22于第四方向y上的相对两侧,从而切折后的纸张m折叠至仿形件22于第二方向z1上的一侧以及仿形件22于第四方向y上的相对两侧;然后第二折纸件42将纸张m折叠于仿形件22沿第二方向z1上的另一侧,如此,第一折纸件41和第二折纸件42配合,使得切折后的纸张m折叠于仿形件 22的外周。因此,本实施例中,仅需第一凹槽4101和仿形件22形成凹凸配合,即可实现纸张m在仿形件22上的折叠,简化了纸张m的折叠工作。
可选地,如图7所示,第二折纸件42设置为两个,各第二折纸件42具有第一折纸部421和第二折纸部422,第一折纸部421和第二折纸部422垂直,并围合形成缺口。当第一凹槽4101和仿形件22形成凹凸配合时,两个第二折纸件42分别设于仿形件22于第四方向y上的相对两侧,此时,两个第二折纸件42可沿第四方向y相向移动,使得仿形件22于第四方向y上的相对两侧限位于两个第二折纸件42的缺口内,此时,仿形件22于第四方向y上的相对两侧沿第四方向y抵接于两个第一折纸部421之间,且仿形件22于第二方向z1 上的另一侧抵接于两个第二折纸部422。如此,第二折纸件42和仿形件22的抵接,使得位于仿形件22于第四方向y上的相对两侧的纸张m翻折至仿形件 22于第二方向z1上远离第一折纸件41的一侧,从而,第一折纸件41和第二折纸件42相互配合,可使得纸张m折叠于仿形件22的外周,使得纸张m大致成型为“O”型。
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8,导纸组件20还包括导纸件23,导纸件23设于仿形件22沿第四方向y上的侧边,导纸件23开设有导纸槽2301;导纸槽2301 设于托纸平台21的出纸端,且沿第一方向x延伸设置。这样,当送纸机构10 将纸张m依次输送至托纸平台21和仿形件22时,纸张m于第一方向x上的一段承托于托纸平台21上,纸张m于第一方向x上的另一段承托于仿形件22上,且穿设于导纸槽2301内,且纸张m可沿第一方向x输送于导纸槽2301内;这样,实现了纸张m在输送过程中的导纸效果,有助于保证纸张m的定位,从而保证纸张m在其特定位置上形成翻边m2。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导纸件23 可相对仿形件22移动,使得当切折组件30将纸张m折出翻边m2后,导纸件23可远离托纸平台21和仿形件22,以避开折纸组件40,从而使得折纸组件40 能够顺利地将纸张m折叠至预设形状,从而解决导纸件23对折纸组件40的干涉问题。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导纸件23设置为两个,两个导纸件23设于仿形件22 于第四方向y上的相对两侧,且两个导纸槽2301沿第四方向y相向开设;并且,两个导纸件23均可相对仿形件22活动,以避开折纸组件40的折叠工作。其中,纸张m在输送时,纸张m于第四方向y上的中部承托于仿形件22上,纸张m 于第四方向y上的两侧分别输送于导纸槽2301内,则导纸槽2301和仿形件22 的设置,共同加强了对纸张m的导向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8至图10,折纸组件40用于将纸张 m折叠至仿形件22的外周,也即是使得纸张m被大致折叠形成“O”型。仿形件22的外侧壁凹陷有缺口槽2201,缺口槽2201沿推纸组件50的抵推方向延伸;推纸机构包括推针51,推针51活动设于缺口槽2201内,以在纸张m折叠于仿形件22的外周时将纸张m抵推至定子槽内。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缺口槽2201沿第一方向x贯通仿形件22,推针51沿第一方向x延伸设置,并能够沿第一方向x活动于缺口槽2201内,以当纸张m 折叠于仿形件22的外周时将纸张m抵推至定子槽内。
在还需要说明的是,当推针51抵推纸张m之前,推针51穿设于缺口槽2201 内,这样,折纸组件40可将纸张m折叠至仿形件22的外周时,推针51也被纸张m包绕,这样,推针51穿设于缺口槽2201,辅助了纸张m在仿形件22 外周的折叠工作;然后,当折纸组件40将纸张m折叠至仿形件22的外周时,推针51沿第一方向x的反方向活动于缺口槽2201内,以脱离缺口槽2201并使得推针51的端部移动至纸张m的端部,然后,推针51沿第一方向x抵推纸张 m,从而使得纸张m抵推至定子槽内,此时,推针51已穿设于缺口槽2201内,同时实现了推针51的复位,以便于实现推针51辅助下一个纸张m在仿形件22 外周的折叠工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推针51的设计,不仅能够辅助纸张m折叠在仿形件22的外周,且还能够实现成型后的纸张m的抵推工作。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基于仿形件22设置在托纸平台21沿第一方向x上的一侧,且推针51沿第一方向x活动于缺口槽2201内,推针51可在沿第一方向x穿过托纸平台21后活动于缺口槽2201内,这样,推针51和托纸平台21 之间的穿设关系,还能够保证托纸平台21对推针51的定位效果,从而保证推针51的抵推工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2、图11以及图12,送纸机构10包括第一轮组11、第二轮组12以及过渡架13。其中,第一轮组11用于输送纸张 m;第二轮组12设于第一轮组11的出纸端,且托纸平台21设于第二轮组12 的出纸端;过渡架13形成有连通于第一轮组11和第二轮组12之间的过渡槽 1301,纸张m在过渡槽1301内形成拱形状输送。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轮组11、过渡架13以及第二轮组12沿第一方向 x依次分布,过渡架13设于第一轮组11的出纸端,且位于第二轮组12的进纸端,过渡架13上的过渡槽1301连通于第一轮组11和第二轮组12之间;可以理解的,纸张m沿第一方向x依次经过第一轮组11、过渡架13以及第二轮组 12之后,输送至托纸平台21上。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当纸张m输送至第一轮组11的输出端时,纸张m会经过过渡槽1301,然后再输送至第二轮组12;当切折组件30对纸张m进行切折操作,或者折纸组件40对纸张m进行折叠操作,或者推纸组件50将成型后的纸张m抵推至定子槽内时,位于第二轮组12到托纸平台21之间的纸张m会停止输送,如果第一轮组11也停止输送纸张m,则在后续需要重新进行纸张m 输送时,第二轮组12到托纸平台21之间的输送纸张m的动力和第一轮组11 对纸张m的输送动力容易出现开启不一致的现象,致使纸张m在输送过程中出现拉扯断裂的问题;因此,为保证纸张m的安全输送,位于第一轮组11和第二轮组12之间的纸张m可不停止,可以理解的,位于第二轮组12到托纸平台 21之间的纸张m会停止输送,且位于第一轮组11和第二轮组12之间的纸张m 不停止输送,则位于第一轮组11和第二轮组12之间的纸张m会在过渡槽1301 内形成拱形状输送,这样,能够防止第一轮组11和第二轮组12之间的纸张m 出现堆叠导致纸张m出现折痕、受损的情况发生,如此也保证了纸张m的稳定输送和品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1,过渡槽1301的出纸端设有导纸辊14,第二轮组12设于导纸辊14的出纸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纸张m能够依次经过第一轮组11、过渡槽1301、导纸辊14以及第二轮组12实现输送,由于纸张m在过渡槽1301内呈拱形状进行输送,则当纸张m从过渡槽1301 内输出时,纸张m的输送方向容易发生偏移,如此,通过设置导纸辊14,实现对纸张m的导向效果,并且,还使得纸张m在过渡槽1301和第二轮组12之间实现平滑的过渡转接,保证了纸张m的顺利、平稳输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2、图13、图14,第二轮组12包括第一输送轮121和第二输送轮122,第一输送轮121和第二输送轮122中的任意一者具有凸棱1211,另一者具有第二凹槽1221;凸棱1211和第二凹槽1221 形成凹凸配合,以在纸张m上形成供纸张折叠至仿形件22上的折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纸张m经过第一输送轮121和第二输送轮122 之间实现输送,以输送至托纸平台21上;其中,纸张m在输送时,第一输送轮121和第二输送轮122方向转动,使得凸棱1211和第二凹槽1221实现凹凸配合,这样,位于凸棱1211和第二凹槽1221之间的纸张m被折出折痕;其中,该折痕的位置对应于仿形件22的外形,也即是,该折痕是纸张m在仿形件22 上折叠时的折痕。这样,凸棱1211和第二凹槽1221的设置,使得纸张m上形成有折痕,有助于纸张m折叠于仿形件22的外周,从而提高了纸张m的成型有效性。
基于上述构思,本实施例提供的插纸机的工作原理为:送纸机构10沿第一方向x输送纸张m,使得纸张m依次输送于第一轮组11、过渡槽1301、导纸辊14以及第二轮组12,并使得纸张m在第一凸棱1211和第二凹槽1221之间形成折痕,然后依次输送至托纸平台21和仿形件22上,且纸张m还沿第一方向x输送于导纸槽2301内;然后,压纸件31沿第二方向z1将纸张m压在托纸平台21上,第一切刀32和第二切刀33沿第二方向z1相向移动,也即是,第一切刀32沿第三方向z2移动,第二切刀33沿第二方向z1移动,使得第一模切刀322和第二模切刀331对应配合,以在纸张m于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进行模切,此时,分切刀321的分切边3211、第一模切刀322、第二模切刀331共同切断位于送纸机构10和托纸平台21之间的纸张m;然后,分切刀321和两个第一模切刀322沿第三方向z2移动,使得分切刀321的折纸边3212将位于送纸机构10和托纸平台21之间的纸张m翻折至压纸件31的第一斜面3101上,以形成翻边m2;然后,压纸件31复位脱离纸张m,以切换为复位状态,第一切刀32沿第二方向z1复位移动,且第二切刀33沿第三方向z2复位移动;然后,第一折纸件41沿第二方向z1移动,以使得第一凹槽4101与仿形件22形成凹凸配合,且导纸件23相对仿形件22移动以避开第二折纸件42,两个第二折纸件42沿第四方向y相向移动,并使得仿形件22抵接于两个第二折纸件42 之间,这样,第一折纸件41和第二折纸件42共同配合,以将切折后的纸张m 折叠于仿形件22的外周;最后,推针51沿第一方向x的反方向移动至纸张m 的端部,再沿第一方向x抵推成型后的纸张m,以将纸张m抵推至定子槽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插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送纸机构,用于输送纸张;
导纸组件,包括设于所述送纸机构的出纸端的托纸平台和设于所述托纸平台的仿形件;
切折组件,用于将所述托纸平台和所述送纸机构之间的所述纸张切断,并将所述纸张折出翻边;
折纸组件,用于将切折后的所述纸张折叠至所述仿形件上;
推纸组件,用于将成型于所述仿形件上的所述纸张抵推至定子的定子槽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折组件包括:
压纸件,能够在将所述纸张压于所述托纸平台上的压纸状态和脱离所述托纸平台的复位状态之间切换,所述压纸件具有第一斜面;
第一切刀,包括设于所述送纸机构和所述托纸平台之间的分切刀,所述分切刀具有间隔分布的分切边和折纸边;在所述压纸件的压纸状态下,所述分切边能够切断所述纸张,且所述折纸边能够在所述分切边切断所述纸张后将部分所述纸张翻折至所述第一斜面,以形成所述翻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刀还包括两个第一模切刀,所述分切刀设于两个所述第一模切刀之间;在垂直于所述分切刀切断所述纸张的方向的截面上,所述第一模切刀于所述分切边和所述折纸边的分布方向上的相对两侧边的延长线分别与所述折纸边、所述分切边一一对应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纸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分切刀切断所述纸张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模切刀超出所述分切边。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折组件还包括第二切刀,所述第二切刀包括:
两个第二模切刀,能够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模切刀一一对应配合,以模切所述纸张;
挡纸件,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二模切刀之间,以阻挡并限制所述翻边的复位活动。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插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纸组件包括:
第一折纸件,形成有开口朝向所述仿形件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能够与所述仿形件形成凹凸配合,以使所述纸张折叠至所述仿形件上;
第二折纸件,能够在所述仿形件和所述第一凹槽形成凹凸配合时,与所述第一折纸件共同将所述纸张折叠至所述仿形件的外周。
7.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插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纸组件用于将所述纸张折叠至所述仿形件的外周,所述仿形件的外侧壁凹陷有沿所述推纸组件的抵推方向延伸的缺口槽;所述推纸机构包括推针,所述推针活动设于所述缺口槽内,以在所述纸张折叠于所述仿形件的外周时将所述纸张抵推至所述定子槽内。
8.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插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纸机构包括:
第一轮组,用于输送所述纸张;
第二轮组,设于所述第一轮组的出纸端,且所述托纸平台设于所述第二轮组的出纸端;
过渡架,形成有连通于所述第一轮组和所述第二轮组之间的过渡槽,所述纸张在所述过渡槽内形成拱形状输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插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槽的出纸端设有导纸辊,所述第二轮组设于所述导纸辊的出纸端。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插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轮组包括第一输送轮和第二输送轮,所述第一输送轮和所述第二输送轮中的任意一者具有凸棱,另一者具有第二凹槽;所述凸棱和所述第二凹槽形成凹凸配合,以在所述纸张上形成供所述纸张折叠至所述仿形件上的折痕。
CN202111395271.8A 2021-11-23 2021-11-23 插纸机 Pending CN1142440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95271.8A CN114244048A (zh) 2021-11-23 2021-11-23 插纸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95271.8A CN114244048A (zh) 2021-11-23 2021-11-23 插纸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44048A true CN114244048A (zh) 2022-03-25

Family

ID=807506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95271.8A Pending CN114244048A (zh) 2021-11-23 2021-11-23 插纸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4404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55072A (zh) * 2023-03-09 2023-04-11 邦迪智能装备(河南)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的绝缘纸端部翻折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589968U (zh) * 2013-09-12 2014-05-07 常州新区金康精工机械有限公司 高叠厚插纸机
CN105262294A (zh) * 2015-10-08 2016-01-20 苏州市圣玛特电机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插纸机
JP3216391U (ja) * 2018-03-12 2018-05-31 ▲うぇい▼強科技股▲ふん▼有限公司 給紙機構
CN111884449A (zh) * 2020-04-18 2020-11-03 广东纵奇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生产线圈的卧式插纸机
CN216599360U (zh) * 2021-11-23 2022-05-24 深圳市金岷江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插纸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589968U (zh) * 2013-09-12 2014-05-07 常州新区金康精工机械有限公司 高叠厚插纸机
CN105262294A (zh) * 2015-10-08 2016-01-20 苏州市圣玛特电机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插纸机
JP3216391U (ja) * 2018-03-12 2018-05-31 ▲うぇい▼強科技股▲ふん▼有限公司 給紙機構
CN111884449A (zh) * 2020-04-18 2020-11-03 广东纵奇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生产线圈的卧式插纸机
CN216599360U (zh) * 2021-11-23 2022-05-24 深圳市金岷江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插纸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55072A (zh) * 2023-03-09 2023-04-11 邦迪智能装备(河南)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的绝缘纸端部翻折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599360U (zh) 插纸机
US3544454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of trimmed and folded copies
CN114244048A (zh) 插纸机
US2252733A (en) Form bursting and stacking apparatus
JPS63173626A (ja) カートンブランクの切断方法および切断装置
CN112693712A (zh) 一种自动拆膜设备及其拆膜方法
CN216599359U (zh) 折纸机构及插纸机
CN210839277U (zh) 一种定子绝缘纸插纸机
JP6295336B2 (ja) ブランクの供給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ブランクの供給方法
CN211405810U (zh) 一种转子绝缘纸快速自动插纸装置
US4070851A (en) Gum stick wrapping machine
US4854033A (en) Inserting insulating material into electric motor stators
US3412520A (en) Methods of wrapping block-like articles
CN215149504U (zh) 一种用于试卷印刷设备的分切结构
CN219988596U (zh) 一种具有收料机构的纸箱印刷开槽机
EP3556523B1 (en) Slitter-scorer machine with suction system for removing trims
US3605576A (en) Folder-taper
CN107021372A (zh) 一种对接接料机构
JP2891584B2 (ja) スリッタスコアラ
CN216763804U (zh) 双通道纱布片联动切刀辊
CN115955072B (zh) 一种电机的绝缘纸端部翻折装置
CN212471715U (zh) 一种压痕条切断机进给总成和切断机
CN220950501U (zh) 票纸分离装置
CN214649596U (zh) 一种自动拆膜设备
CN218507135U (zh) 极耳供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