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99359U - 折纸机构及插纸机 - Google Patents

折纸机构及插纸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99359U
CN216599359U CN202122906162.XU CN202122906162U CN216599359U CN 216599359 U CN216599359 U CN 216599359U CN 202122906162 U CN202122906162 U CN 202122906162U CN 216599359 U CN216599359 U CN 2165993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folding
platform
edge
cu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0616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湘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imech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imech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imech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imech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to CN20212290616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993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993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993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lding Of Thin Sheet-Like Materials, Special Discharging Devices, And Oth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电机加工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折纸机构及插纸机,折纸机构包括:托纸平台;切折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分布的第一切刀组和压纸件;压纸件能够将纸张压在托纸平台上或脱离纸张,压纸件设有第一斜面;第一切刀组包括分切刀,分切刀于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两侧依次设有分切边和折纸边;分切刀能够沿第二方向移动,以供分切边切断纸张;在第二方向上,分切边超出折纸边;折纸组件,用于在压纸件脱离纸张后将切折后的纸张折叠形成预设形状。插纸机包括折纸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经过折纸机构折纸后的纸张,能够直接插接至定子的定子槽内,简化了定子的插纸操作,提高了定子的插纸效率。

Description

折纸机构及插纸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机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折纸机构及插纸机构。
背景技术
在电机的加工工艺中,通常需要将绝缘纸折叠形成“O”型,然后将折叠后的绝缘纸插接至定子的定子槽内;并且,在将绝缘纸插接至定子槽内之前,一般还需要在“O”型的绝缘纸的外周设置限位圈,使得当绝缘纸插接至定子槽内时,限位圈和定子的端部抵接,实现绝缘纸在定子槽内的定位。
现有方案中,限位圈的设置方案有两种:第一种为,将绝缘纸折叠形成“O”型后,在将绝缘纸插接至定子槽内之前,将限位圈套设在绝缘纸的外周;第二种为,在成卷的绝缘纸上设置多个限位圈,相邻两个限位圈之间间隔预设间距,该方案在执行时,需使得从成卷的绝缘纸中切断出来的每一段绝缘纸中都必须含有特定位置的限位圈,如此对于绝缘纸在输送过程中的定位要求非常高。以上两种方案,都增加了绝缘纸的成型工序,使得定子的插纸工作更加繁琐,进而致使定子的插纸效率较为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折纸机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定子的插纸工艺繁琐且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了一种折纸机构,包括:
托纸平台;
切折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分布的第一切刀组和压纸件;所述压纸件能够将纸张压在所述托纸平台上或脱离所述纸张,且所述压纸件设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切刀组包括分切刀,所述分切刀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两侧依次设有分切边和折纸边;所述分切刀能够沿第二方向移动,以供所述分切边切断所述纸张;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分切边超出所述折纸边,以供所述折纸边在所述分切边切断所述纸张后将部分所述纸张折叠于所述第一斜面;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且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于所述压纸件和所述托纸平台的分布方向;
折纸组件,用于在所述压纸件脱离所述纸张后将切折后的所述纸张折叠形成预设形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切刀组还包括两个分别设于所述分切刀于第三方向上的两侧的第一模切刀,在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的截面上,所述第一模切刀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边的延长线分别与所述分切边、所述折纸边一一对应重合;其中,所述第三方向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模切刀超出所述分切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切折组件还包括第二切刀组,所述第二切刀组包括沿所述第三方向分布的两个第二模切刀以及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二模切刀之间的连接部,所述第一模切刀和所述第二模切刀能够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向移动,以模切所述纸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于所述第一方向朝向所述压纸件的一侧设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用于阻挡折叠至所述第一斜面上的所述纸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托纸平台包括:
第一平台,能够供所述压纸件将所述纸张压在其上;
第二平台,连接于所述第一平台,并能够承托所述纸张;所述折纸组件能够将所述纸张折叠于所述第二平台的外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折纸组件包括:
第一折纸件,能够相对所述第二平台移动,以将所述纸张折叠在所述第二平台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一侧以及于第三方向上的相对两侧;
两个第二折纸件,能够分别沿所述第三方向相向移动,以将所述纸张折叠于所述第二平台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另一侧;
其中,所述第三方向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折纸件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开口沿第四方向朝向所述第二平台,并能够与所述第二平台形成凹凸配合,以供所述纸张折叠于所述第二平台上;其中,所述第四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折纸机构还包括导纸件,所述导纸件开设有导纸槽;所述导纸槽设于所述第一平台的出纸端,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导纸件相对所述第二平台活动设置,以避位所述折纸组件。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插纸机,包括所述折纸机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纸机构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中,当纸张输送至托纸平台上时,压纸件将纸张压在托纸平台上;分切刀先沿第二方向移动,以使得分切边切断纸张;然后,折纸边将部分纸张折叠于第一斜面上;最后,压纸件脱离纸张,折纸组件将切折后的纸张折叠形成预设形状,完成纸张的折纸操作。需要说明的是,在折纸边将部分纸张折叠于第一斜面上,且在压纸件脱离纸张时,纸张形成有翻边;可以理解的,经过切折组件出来的纸张形成有能够实现限位功能的翻边,这样,折纸机构集成了切折、折纸以及翻边的功能,在折纸机构将纸张折叠成预设形状后,能够直接插接至定子的定子槽内,使得纸张上的翻边和定子形成限位,而不需在折纸后再另外在纸张上粘贴限位圈或者在成卷的纸张上粘贴限位圈,简化了定子的插纸工作,提高了定子的插纸效率。本实施例提供的采用了上述折纸机构的插纸机,相应地具有插纸工作简便、效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折纸机构折叠形成的绝缘纸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纸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2的部分剖视图;
图4为图2提供的折纸机构的部分示意图;
图5为图2提供的折纸机构的切折组件的示意图;
图6为图2提供的折纸机构的压纸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图2提供的折纸机构的第一切刀组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图2提供的折纸机构的第二切刀组的立体示意图;
图9为图2提供的折纸机构的折纸组件配合托纸平台的立体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托纸平台;11-第一平台;12-第二平台;20-切折组件;21-第一切刀组;211-分切刀;21101-分切边;21102-折纸边;21103-托纸面;212-第一模切刀;22-压纸件;2201-第一斜面;23-第二切刀组;231-第二模切刀;232-连接部;23201-第二斜面;30-折纸组件;31-第一折纸件;3101-凹槽;32-第二折纸件;321-第一折纸部;322-第二折纸部;40-导纸件;401-导纸槽;a-纸张;a1-本体部;a2-翻边;X-第一方向;Z1-第二方向;Y-第三方向;Z2-第四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其中,两个以上包含两个。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纸机构主要用于将绝缘纸折叠成“O”型,并在折叠后的绝缘纸外周形成翻边a2;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折叠后的绝缘纸包括“O”型的本体部a1和设于本体部a1一端外周的翻边a2,这样,当折叠后的绝缘纸插接至定子的定子槽内时,绝缘纸的本体部a1插接于定子槽内,翻边a2可抵接于定子于定子槽的端面,实现绝缘纸在定子槽内的定位。其中,这里的“O”型可以是大致呈圈形的结构。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根据实际的使用场景和需求,折纸机构还可用于折叠除绝缘纸外的其他类型的纸张a;并且,折纸机构还可用于将纸张a折叠形成除“O”型外的其他预设形状,并在折叠后的纸张a上形成翻边a2。
折纸机构包括托纸平台10、切折组件20以及折纸组件30。
托纸平台10设于外部的送纸机构的出纸端,以接收从外部的送纸机构输送过来的纸张a,并承托该纸张a。
切折组件20包括第一切刀组21和压纸件22,第一切刀组21和压纸件22沿第一方向X依次分布。压纸件22能够将纸张a压在托纸平台10上或脱离纸张a,压纸件22设有第一斜面2201。第一切刀组21包括分切刀211,则分切刀211和压纸件22沿第一方向X依次分布。分切刀211具有分切边21101和折纸边21102,分切边21101和折纸边21102依次设于分切刀211沿第一方向X上的相对两侧;可以理解的,在第一方向X上,折纸边21102设于压纸件22和分切边21101之间。分切刀211能够沿第二方向Z1移动,使得分切刀211的分切边21101沿第二方向Z1移动,从而切断纸张a;在第二方向Z1上,分切边21101超出折纸边21102,从而使得折纸边21102在分切边21101切断纸张a后再将部分纸张a折叠于第一斜面2201;其中,折纸边21102将折叠于第一斜面2201上的部分纸张a为上述的翻边a2。第一方向X垂直于第二方向Z1,且第二方向Z1平行于压纸件22和托纸平台10的分布方向;其中,这里的垂直指的是大致垂直,这里的平行指的是大致平行。
折纸组件30用于在压纸件22脱离纸张a后将切折后的纸张a折叠形成预设形状,也即是折纸组件30将从切折组件20输出的纸张a折叠形成预设形状。
基于上述结构,折纸机构的工作原理为:外部的送纸机构沿第一方向X或第一方向X的反方向输送纸张a,并在将纸张a输送至托纸平台10上时,压纸件22活动至托纸平台10于第二方向Z1上的一侧,并沿第二方向Z1的反方向将纸张a压在托纸平台10上;然后,分切刀211沿第二方向Z1移动,从而使得分切边21101沿第二方向Z1切断纸张a;然后,分切刀211继续沿第二方向Z1移动,使得折纸边21102将部分纸张a折叠至第一斜面2201上,从而形成上述的翻边a2;最后,分切刀211复位移动,压纸件22复位并脱离纸张a,折纸组件30将切折后的纸张a折叠形成预设形状。其中,第一方向X为纸张a的长度方向,第二方向Z1为纸张a的厚度方向。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当外部的送纸机构将纸张a输送至托纸平台10上,且压纸件22将纸张a压在托纸平台10上时,送纸机构实现了纸张a在长度方向上的一端的固定,压纸件22和托纸平台10实现纸张a在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的固定,使得纸张a处于绷紧的状态,这样,分切刀211在沿第二方向Z1移动时,能够使得分切边21101沿第二方向Z1切断纸张a。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压纸件22将纸张a压在托纸平台10上,且分切刀211沿第二方向Z1移动之前,也即是在分切边21101切断纸张a之前,分切刀211和压纸件22沿第二方向Z1依次分布,可以理解的,分切刀211和压纸件22位于纸张a沿第二方向Z1上的相对两侧;此时,在第二方向Z1上,分切边21101超出折纸边21102,可以理解的,在第二方向Z1上,分切边21101位于折纸边21102和压纸件22之间。因此,当压纸件22将纸张a压在托纸平台10上,且分切刀211沿第二方向Z1移动时,分切刀211的分切边21101先接触纸张a并切断纸张a,折纸边21102再接触纸张a,并将纸张a折叠至压纸件22的第一斜面2201上。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斜面2201朝第一方向X的反方向且朝第二方向Z1设置,这样,当折纸边21102接触纸张a并折叠纸张a时,能够使得纸张a朝第一方向X折叠,从而形成翻边a2。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在其中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在垂直于第二方向Z1的截面上,第一斜面2201于第一方向X朝向折纸边21102的一边可设置为与折纸边21102重合设置,这样,当分切刀211沿第二方向Z1移动,使得折纸边21102接触纸张a时,折纸边21102能够贴着第一斜面2201于第一方向X朝向折纸边21102的一边移动,从而使得纸张a能够沿着第一斜面2201于第一方向X朝向折纸边21102的一边进行翻折,从而保证翻边a2形成的稳固性。示例性的,如图3所述,第一方向X为向左,第二方向Z1为向上;这样,第一斜面2201朝向右上方设置,且第一斜面2201又下边和折纸边21102重合设置,使得纸张a向左翻折。
可选的,分切刀211于折纸边21102和分切边21101之间延伸有托纸面21103,托纸面21103可以设置为斜面或者设置为朝第二方向Z1外凸的弧面,且在第二方向Z1上,分切边21101超出托纸面21103。这样,当分切刀211沿第二方向Z1移动,且分切边21101接触并切断纸张a后,分切刀211的托纸面21103将纸张a托起,有助于后续折纸边21102将托起的纸张a翻折在第一斜面2201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托纸平台10、切折组件20以及折纸组件30的设置,使得在折纸边21102将部分纸张a折叠于第一斜面2201上,且在压纸件22脱离纸张a时,纸张a形成有翻边a2;可以理解的,经过切折组件20出来的纸张a形成有能够实现限位功能的翻边a2,这样,折纸机构集成了切折、折纸以及翻边a2的功能,且折纸机构在切折组件20切断纸张a的同时即可在纸张a上形成翻边a2,则在折纸机构将纸张a折叠成预设形状后,能够直接插接至定子的定子槽内,使得纸张a上的翻边a2和定子形成限位,而不需在折纸后再另外在纸张a上粘贴限位圈或者在成卷的纸张a上粘贴限位圈,也即是使用普通的纸张a即可翻折出具有翻边a2的纸张a,如此简化了定子的插纸工作,提高了定子的插纸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第一切刀组21还包括两个第一模切刀212,两个第一模切刀212分别设在分切刀211于第三方向Y上的相对两侧,可以理解的,分切刀211连接于两个第一模切刀212之间;在垂直于第二方向Z1的截面上,第一模切刀212于第一方向X上的两边的延长线分别与分切边21101、折纸边21102一一对应重合;其中,第三方向Y分别垂直于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Z1;其中,第三方向Y为纸张a的宽度方向。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当分切刀211沿第二方向Z1移动时,第一模切刀212也沿第二方向Z1移动;由于两个第一模切刀212分别设于分切刀211于第三方向Y上的相对两侧,且第一模切刀212于第一方向X上的其中一边的延长线与分切边21101重合,这样,分切边21101和第一模切刀212的其中一边能够共同沿第二方向Z1切断纸张a。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分切刀211沿第二方向Z1移动时,两个第一模切刀212分别在纸张a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进行模切,有助于纸张a在翻折时的折边的形成,其中,在垂直于第二方向的截面上,该折边与第一模切刀212于第一方向X上的另一边的延长线重合;由于第一模切刀212于第一方向X上的另一边的延长线与折纸边21102重合,则折纸边21102沿第二方向Z1移动,以接触并翻折纸张a时,折纸边21102能够沿着纸张a的折边向第二方向Z1移动,从而使得纸张a更好、更快地沿着折边进行翻折,以形成翻边a2,如此使得纸张a的翻边a2成型更加简单、稳定。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两个第一模切刀212分别在纸张a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进行模切,减小了翻边a2的宽度,这样,有助于翻边a2在折纸机构上的折叠操作的顺利进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在第二方向Z1上,第一模切刀212超出分切边21101。通过采用这个技术方案,使得当分切刀211和第一模切刀212沿第二方向Z1移动时,第一模切刀212先接触纸张a并模切纸张a,分切边21101在第一模切刀212的模切操作完成后再切断纸张a;这样,第一模切刀212在模切纸张a时,纸张a没有被分切边21101切断,则纸张a仍然处于绷紧状态,有助于第一模切刀212的模切操作的进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5至图8,切折组件20还包括第二切刀组23,第二切刀组23包括两个第二模切刀231和连接部232,两个第二模切刀231沿第三方向Y间隔分布,且连接部232连接于两个第二模切刀231之间,第一模切刀212和第二模切刀231能够沿第二方向Z1相向移动,以模切纸张a。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两个第一模切刀212和两个第二模切刀231一一对应设置,且各第一模切刀212和各第二模切刀231的外形相适配,可以理解的,在垂直于第二方向Z1的截面上,各第一模切刀212于第一方向X上的相对两边与第二模切刀231于第一方向X上的相对两边一一对应重合;这样,当第一模切刀212和分切刀211沿第二方向Z1移动时,第二模切刀231沿第二方向Z1的反方向移动,使得各第一模切刀212和各第二模切刀231相向运动,以共同模切纸张a,有助于保证纸张a的模切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图6以及图8,连接部232于第一方向X朝向压纸件22的一侧设有第二斜面23201,第二斜面23201用于阻挡折叠于第一斜面2201上的纸张a。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斜面23201朝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Z1的反方向设置,使得连接部232朝向压纸件22的第一斜面2201,这样,当折纸边21102将纸张a折叠于第一斜面2201,以形成翻边a2时,如果翻边a2复位则会被第二斜面23201阻挡,这样,能够保证翻边a2和纸张a的本体部a1之间形成锐角,从而当折纸组件30折叠纸张a时能够实现本体部a1和翻边a2的折叠工作。
可选地,如图7所示,在第四方向Z2上,第二模切刀231超出连接部232,这样,能够使得连接部232不会干涉第二模切刀231和分切刀211的工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9,托纸平台10包括第一平台11和连接于第一平台11的第二平台12,其中,第一平台11和第二平台12都能够承托纸张a。第一平台11能够供压纸件22将纸张a压在其上,折纸组件30能够将纸张a折叠在第二平台12的外周。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外部的送纸机构沿第一方向X输送纸张a时,纸张a依次经过第一平台11和第二平台12;折纸机构工作时,压纸件22先将纸张a压在第一平台11上,分切刀211切断纸张a并将部分纸张a翻折至压纸件22的第一斜面2201上,然后压纸件22退出复位;最后,折纸组件30将切折后的纸张a折叠至第二平台12的外周,使得折叠后的纸张a呈“O”型。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第二平台12可以设置为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条形状,且第二平台12垂直于第一方向X的截面大致呈方形,这样,当折纸组件30将纸张a折叠于第二平台12的外周时,纸张a被折叠形成“O”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9,折纸组件30包括第一折纸件31和两个第二折纸件32。其中,第一折纸件31能够相对第二平台12移动,以将纸张a折叠在第二平台12于第二方向Z1上的一侧以及于第三方向Y上的相对两侧;两个第二折纸件32能够分别沿第三方向Y相向移动,以将纸张a折叠于第二平台12于第二方向Z1上的另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分切刀211的折纸边21102在纸张a上形成翻边a2时,第一折纸件31相对第二平台12移动,使得第一折纸件31将纸张a折叠在第二平台12于第二方向Z1上的一侧,且折叠至第二平台12于第三方向Y上的相对两侧,也即是实现将纸张a折叠至第二平台12的三侧上;然后,两个第二折纸件32将纸张a折叠于第二平台12于第二方向Z1上的另一侧,可以理解的,第一折纸件31、第二折纸件32共同将这种折叠至第二平台12的外周,从而将纸张a折叠形成“O”型。
可选地,第一折纸件31可设置为包括三个折纸块,三个折纸块分别一一对应朝向第二平台12的三个侧面移动,以将纸张a折叠至第二平台12的三侧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第一折纸件31开设有凹槽3101,凹槽3101的开口沿第四方向Z2朝向第二平台12,并能够与第二平台12形成凹凸配合,以供纸张a折叠于第二平台12上;其中,第四方向Z2和第二方向Z1相反。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折纸组件30工作时,第一折纸件31沿第四方向Z2朝向第二平台12移动,使得第二平台12和凹槽3101形成凹凸配合,此时,凹槽3101的内侧壁抵接于第二平台12沿第二方向Z1上的一侧以及沿第三方向Y上的两侧,从而使得纸张a折叠至第二平台12于第二方向Z1上的一侧以及第二平台12于第三方向Y上的两侧。通过采用凹槽3101和第二平台12形成凹凸配合,即可实现纸张a的折叠,简化了纸张a的折叠工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第二折纸件32具有第一折纸部321和第二折纸部322,第一折纸部321和第二折纸部322相互垂直,以围合形成缺口;当两个第二折纸件32沿第三方向Y相向移动时,能够使得第二平台12收容于两个缺口之间,此时,两个第一折纸部321抵接于第二平台12沿第三方向Y上的相对两侧,使得纸张a折叠于第二平台12沿第三方向Y上的相对两侧;并且,两个第二折纸部322抵接于第二平台12沿第二方向Z1上的另一侧,使得纸张a折叠于第二平台12沿第二方向Z1上的另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4,折纸机构还包括导纸件40,导纸件40开设有导纸槽401;导纸槽401设于第一平台11的出纸端,且沿第一方向X延伸;导纸件40相对第二平台12活动设置,以避位折纸组件30。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当外部的送纸机构输送纸张a时,纸张a承托于第一平台11和第二平台12上,并沿第一方向X输送于导纸槽401内,这样,实现了纸张a在输送过程中的导纸效果,有助于保证纸张a的定位,从而保证纸张a在其特定位置上形成翻边a2。此处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切折组件20将纸张a折出翻边a2后,导纸件40远离第一平台11和第二平台12活动,以避开折纸组件30,从而使得折纸组件30能够顺利地将纸张a折叠至预设形状。
基于上述构思,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方向X为向左,第二方向Z1为向上,第四方向Z2为相下;折纸机构的工作原理为:外部的送纸机构向左输送纸张a,使得纸张a承托于第一平台11和第二平台12上,且输送至导纸槽401内;压纸件22将纸张a向下压在第一平台11上,分切刀211和两个第一模切刀212向上移动,两个第二模切刀231和连接部232向下移动,使得两个第一模切刀212和两个第二模切刀231一一对应配合,以先在纸张a的宽度两侧上进行模切,此时,分切刀211的分切边21101切断纸张a;然后,分切刀211和两个第一模切刀212继续向上移动,使得分切刀211的折纸边21102将部分纸张a折叠至压纸件22的第一斜面2201上,以形成翻边a2;然后,压纸件22复位脱离纸张a,第一折纸件31向下移动,以与第二平台12形成凹凸配合,然后第二折纸件32沿第三方向Y相向移动,以与第一折纸件31共同将这种折叠至第二平台12的外周。
其中,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当纸张a承托于第一平台11和第二平台12上,纸张a的部分输送于导纸槽401内,导纸槽401内可设置用于继续输送纸张a的输送机构;这样,当纸张a在第一平台11上平行翻边a2,且压纸件22脱离纸张a后,纸张a可继续输送,直至所有的纸张a输送至第二平台12,从而有助于折纸组件30将切折后的纸张a折叠至第二平台12的外周。
基于上述构思,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插纸机,该插纸机包括上述的折纸机构。其中,本实施例中的折纸机构与上一实施例中的折纸机构相同,具体请参阅上一实施例中折纸机构的相关描述,此处不赘述。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上述的折纸机构,相应的具有插纸工作简便、效率高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折纸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托纸平台;
切折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分布的第一切刀组和压纸件;所述压纸件能够将纸张压在所述托纸平台上或脱离所述纸张,所述压纸件设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切刀组包括分切刀,所述分切刀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两侧依次设有分切边和折纸边;所述分切刀能够沿第二方向移动,以供所述分切边切断所述纸张;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分切边超出所述折纸边,以供所述折纸边在所述分切边切断所述纸张后将部分所述纸张折叠于所述第一斜面;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且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于所述压纸件和所述托纸平台的分布方向;
折纸组件,用于在所述压纸件脱离所述纸张后将切折后的所述纸张折叠形成预设形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刀组还包括两个分别设于所述分切刀于第三方向上的两侧的第一模切刀,在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的截面上,所述第一模切刀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边的延长线分别与所述分切边、所述折纸边一一对应重合;其中,所述第三方向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纸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模切刀超出所述分切边。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折组件还包括第二切刀组,所述第二切刀组包括沿所述第三方向分布的两个第二模切刀以及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二模切刀之间的连接部,所述第一模切刀和所述第二模切刀能够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向移动,以模切所述纸张。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于所述第一方向朝向所述压纸件的一侧设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用于阻挡折叠至所述第一斜面上的所述纸张。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折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纸平台包括:
第一平台,能够供所述压纸件将所述纸张压在其上;
第二平台,连接于所述第一平台,并能够承托所述纸张;所述折纸组件能够将所述纸张折叠于所述第二平台的外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纸组件包括:
第一折纸件,能够相对所述第二平台移动,以将所述纸张折叠在所述第二平台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一侧以及于第三方向上的相对两侧;
两个第二折纸件,能够分别沿所述第三方向相向移动,以将所述纸张折叠于所述第二平台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另一侧;
其中,所述第三方向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纸件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开口沿第四方向朝向所述第二平台,并能够与所述第二平台形成凹凸配合,以供所述纸张折叠于所述第二平台上;其中,所述第四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纸机构还包括导纸件,所述导纸件开设有导纸槽;所述导纸槽设于所述第一平台的出纸端,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导纸件相对所述第二平台活动设置,以避位所述折纸组件。
10.一种插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折纸机构。
CN202122906162.XU 2021-11-23 2021-11-23 折纸机构及插纸机 Active CN2165993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06162.XU CN216599359U (zh) 2021-11-23 2021-11-23 折纸机构及插纸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06162.XU CN216599359U (zh) 2021-11-23 2021-11-23 折纸机构及插纸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99359U true CN216599359U (zh) 2022-05-24

Family

ID=81649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06162.XU Active CN216599359U (zh) 2021-11-23 2021-11-23 折纸机构及插纸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9935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64763A (zh) * 2023-02-27 2023-03-28 邦迪智能装备(河南)有限公司 一种o型绝缘纸成型组件、插纸装置及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64763A (zh) * 2023-02-27 2023-03-28 邦迪智能装备(河南)有限公司 一种o型绝缘纸成型组件、插纸装置及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599359U (zh) 折纸机构及插纸机
CN100486819C (zh) 装订处理装置
CN216599360U (zh) 插纸机
CN114244048A (zh) 插纸机
JP2012162397A (ja) 折り縁を断裁する装置を備えた折り機およびシートを折る方法
CN211405810U (zh) 一种转子绝缘纸快速自动插纸装置
US20140356573A1 (en) Punching Device, Punching Assembly, Punching Knife, Paper Sheet, and a Method for Providing Thereof
CN210850560U (zh) 一种压折成型机
CN115319857A (zh) 一种定子铁芯加工用绝缘纸切纸成型装置
JP6552081B1 (ja) 段ボールシート用抜き型および段ボールシート向け打ち抜き方法
CN209940088U (zh) 具有自动分叠功能的纸张折叠机
CN112009133A (zh) 一种办公文件用可换刀的打孔装置
CN219988596U (zh) 一种具有收料机构的纸箱印刷开槽机
CN218748235U (zh) 一种rfid电子标签裁切装置
CN218313852U (zh) 一种印刷切口机
CN216913979U (zh) 一种环保瓦楞纸板裁边装置
CN219074522U (zh) 一种方槽电机槽片切割机构
CN218201389U (zh) 不干胶横切机
CN216992164U (zh) 一种可调式高精度印品分切装置
CN214522244U (zh) 带定位检测的装潢背切版
CN219564567U (zh) 一种活页本内芯生产线
CN208826794U (zh) 一种模切标收集装置
CN215848505U (zh) 一种具有自动分垛送纸功能的切纸机
CN215557845U (zh) 一种用于卡纸的自动化高速折页机
CN217070414U (zh) 一种顺送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