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43779A - 基于虚拟电厂的用户可调负荷资源需求响应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虚拟电厂的用户可调负荷资源需求响应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43779A
CN114243779A CN202111581290.XA CN202111581290A CN114243779A CN 114243779 A CN114243779 A CN 114243779A CN 202111581290 A CN202111581290 A CN 202111581290A CN 114243779 A CN114243779 A CN 1142437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
user
power
demand response
adjus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8129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43779B (zh
Inventor
孔月萍
杨世海
陈铭明
吴亦贝
苏慧玲
陆婋泉
李波
陈宇沁
方凯杰
黄艺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Marketing Service Center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Marketing Service Center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Marketing Service Center,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Marketing Service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11158129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437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437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437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437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437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4Forecasting or optimis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or management purposes, e.g. linear programming or "cutting stock probl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6Controlling of the sharing of output between th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66Schedul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generators, e.g.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generators to meet a given deman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70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energy generation sect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基于虚拟电厂的用户可调负荷资源需求响应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采集并根据各用户的行业属性和用电负荷获取待勘查用户;识别出具有负荷可调设备的待勘查用户作为参与电力需求响应的用户,采集这些用户的可调负荷资源;基于边际成本建立可调负荷技术经济模型,基于安全性约束建立最大可调负荷的能力模型;从而构成电力实时需求响应调节算法模型;启动需求响应项目时,以各用户可调负荷设备的运行状态及可调负荷资源为输入数据,利用电力实时需求响应调节算法模型,计算各用户负荷调控指标并进行负荷调控。本发明削减电力高峰期负荷,避免电网因为有序用电造成的经济和声誉损失,降低了峰荷时设备的最大负荷,提高电网的运行能力。

Description

基于虚拟电厂的用户可调负荷资源需求响应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虚拟电厂参与负荷资源需求响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虚拟电厂的用户可调负荷资源需求响应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虚拟电厂是一种通过先进信息通信技术和软件系统,实现DG、储能系统、可控负荷、电动汽车等DER的聚合和协调优化,以作为一个特殊电厂参与电力市场和电网运行的电源协调管理系统;虚拟电厂概念的核心可以总结为“通信”和“聚合”,虚拟电厂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协调控制技术、智能计量技术以及信息通信技术;虚拟电厂最具吸引力的功能在于能够聚合DER参与电力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运行,为配电网和输电网提供管理和辅助服务;“虚拟电厂”的解决思路在我国有着非常大的市场潜力,对于面临“电力紧张和能效偏低矛盾”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一种好的选择。
目前,工业耗电在社会用电量中占比最大,其可调节潜力对电网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且高耗能行业具备一定的可调节能力,但可调节能力的利用严重受制于生产工艺流程,由于电能供给与消费的增长模式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并使电网运行面临着异常复杂的电力供需平衡的矛盾;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基于虚拟电厂的用户可调负荷资源需求响应方法。
现有技术1(CN112365184A)“一种计及负荷集成商历史调控性能的需求响应调度方法”,首先电网调度中心为应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挑战,生成需求响应调控需求,包括削峰调控需求和填谷调控需求;然后各负荷集成商基于内部可调资源运行状态及调控成本,上报各自需求响应可调潜力及对应报价;最后电网调度中心结合各负荷集成商历史需求响应事件调控性能,以综合调度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将需求响应调控需求分解至各负荷集成商,并下达需求响应调控指令。本发明综合考虑了各负荷集成商可调潜力、申报价格、历史调控性能等因素,可在保证需求响应事件经济性的同时,改善其调控执行效果。现有技术2(CN111985775A)“工商业电力负荷聚合商参与电力需求响应的实现方法”,包括:工商业电力负荷聚合商聚合其所服务工商业企业的所有需求侧可调节资源;再根据需求侧可调节资源的调节性能按照小时级、分钟级、秒级、毫秒级等不同响应时间尺度进行分类;最后对应参与不同时间尺度的电力需求响应品种,获取电力需求响应激励或补偿。本发明技术方案设计了工商业电力负荷聚合商对其所服务工商业企业需求侧可调节资源的管理方法,实现了工商业电力负荷聚合商参与电力需求响应流程的规范化,为工商业电力负荷聚合商参与电力需求响应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法。然而,在面向多类型的需求响应时,现有技术1和2中的调度效果较差和效率较低,无法完全适应面向虚拟电厂的多类型可调负荷资源的需求响应。
综上,需要研究一种基于虚拟电厂的用户可调负荷资源需求响应方法及系统。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虚拟电厂的用户可调负荷资源需求响应方法,通过虚拟电厂参与需求响应技术能够削减电力高峰期负荷,避免了电网因为有序用电造成的经济和声誉损失,降低了电力系统峰荷时设备的最大负荷,优化了配电网系统的运行,提高了电网应对各类复杂运行方式的能力。
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基于虚拟电厂的用户可调负荷资源需求响应方法,虚拟电厂包括:负荷聚合商、电网和各用户,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采集各用户的行业属性和用电负荷;根据行业属性和用电负荷获取待勘查用户;
步骤2,对待勘查用户在生产中的全部用电设备进行负荷调节能力的识别,将可调负荷设备对应的待勘查用户作为参与电力需求响应的用户,并采集参与电力需求响应的用户的可调负荷资源;
步骤3,基于边际成本建立可调负荷的技术经济模型,基于安全性约束建立最大可调负荷的能力模型;以可调负荷的技术经济模型和最大可调负荷的能力模型构成电力实时需求响应调节算法模型;其中,电力需求响应项目包括电力实时需求响应项目,并且电力实时需求响应项目面向具有负荷快速调节能力的用户;
步骤4,在电网启动需求响应项目时,以各用户可调负荷设备的运行状态及可调负荷资源为输入数据,利用电力实时需求响应调节算法模型,计算各用户负荷调控指标;
步骤5,依据负荷调控指标向各用户发送需求响应事件,用户按照需求响应事件对可调负荷设备进行负荷调控。
优选地,步骤1包括:
步骤1.1,选取行业属性属于推荐行业的用户,作为潜在用户;
步骤1.2,确定能够参与电力需求响应的用电负荷的指标;指标包括负荷质量指标和负荷数值指标;
其中,负荷质量指标包括:负荷运行平稳,无冲击负荷,无错峰用电,无反向供电;负荷数值指标包括:高峰时段的负荷平均值,高峰时段的负荷波动值,日平均负荷;
步骤1.3,将潜在用户的一年内的用电负荷特性与各项指标进行比较,以满足指标的潜在用户作为待勘查用户。
优选地,步骤1.1中,推荐行业包括:钢体行业、水泥行业或电解铝行业。
优选地,步骤1.3中,潜在用户的一年内的用电负荷特性,要满足负荷运行平稳、无冲击负荷和无错峰用电;潜在用户在高峰时段的负荷平均值要满足推荐行业对应的日常负荷参考值;
根据潜在用户的日负荷曲线,确定潜在用户是否存在反向供电,若存在反向供电,则从用户信息档案中提取潜在用户对应的发电户号。
优选地,步骤2包括:
步骤2.1,从现场勘查调研结果、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营销系统和企业项目指南数据库中,采集用户的用电数据和配电数据;其中,用电数据和配电数据包括:受电容量,电压等级,日均用电负荷,月均用电量以及用电负荷特性;采集用户的自用发电设备的运行参数,高压供电线路、工厂变电站、开关站、各等级变压器的设备规格和数量;
步骤2.2,对待勘查用户在生产中的全部用电设备进行负荷调节能力的识别,将可调负荷设备对应的待勘查用户作为参与电力需求响应的用户;
步骤2.3,采集参与电力需求响应的用户的可调负荷资源,可调负荷资源包括:可调负荷设备的型号、规格、数量和额定功率。
优选地,步骤2.2中,对待勘查用户在生产中的全部用电设备进行负荷调节能力的识别过程包括:
步骤2.2.1,基于用户主要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图和生产组织,统计各工艺环节用电设备的规格、数量和用电时长;
步骤2.2.2,统计全部用电设备的用电参数;用电参数包括:额定功率,实际运行负荷,启停特性,柔性负荷调节能力;
步骤2.2.3,基于电力实时需求响应指标,根据用电参数,将用电设备划分为可调负荷设备和不可调负荷设备;其中,可调负荷设备包括:负荷可中断设备、负荷可延时中断设备、负荷可柔性调节设备;不可调负荷设备包括:负荷不可中断设备、负荷中断用时过长设备;
步骤2.2.4,将可调负荷设备列入可调负荷资源池,计算用户用电设备负荷的可调节能力。
优选地,步骤3中,基于边际成本建立可调负荷的技术经济模型包括:
步骤3.1.1,基于分时电价,建立电费C的模型,满足如下关系式:
Figure BDA0003426130770000041
式中,
p1为度电价值,
p2为单位电量的补贴价格,
wj为第j个时间段的电价,
Figure BDA0003426130770000042
为第j个时间段内第i个可调负荷的状态,
Figure BDA0003426130770000043
为第j个时间段内第i个可调负荷的实际功率,
Figure BDA0003426130770000044
为第j个时间段内第i个可调负荷的基准功率,
Δt为第j个时间段的时间长度,
J为一天内时间段的数量,
n为可调负荷的数量,
Cequip为安装控制装置成本;
步骤3.1.2,建立可调负荷运行时间约束条件,即第i个可调负荷在尖、峰、平和谷的运行时间之和为定值,满足如下关系式:
Figure BDA0003426130770000051
式中,Ti为第i个可调负荷每天的运行时间;
步骤3.1.3,建立全部负荷供需约束条件,其中全部负荷包括可调负荷和不可调负荷,即尖、峰、平和谷时段内全部负荷之和不大于最大需求电量,满足如下关系式:
Figure BDA0003426130770000052
式中,
PCUSP、PPEAK、PEVEN、PGRAIN分别为不可调负荷在尖、峰、平和谷时段内的平均功率,
Figure BDA0003426130770000053
分别为可调负荷在尖、峰、平和谷时段内的平均功率,
D为供电公司和用户按照协议签订的最大需求电量;
步骤3.1.4,利用电费C的模型和可调负荷运行时间约束条件、全部负荷供需约束条件,建立可调负荷的技术经济模型,满足如下关系式:
Figure BDA0003426130770000054
式中,
Figure BDA0003426130770000055
为供电公司和用户所签订的第j个时间段内第i个可调负荷的可调电量。
优选地,步骤3中,基于安全性约束建立最大可调负荷的能力模型包括:
步骤3.2.1,基于电网需要调节的响应项目的全部容量,确定电网可实现的最大可调负荷量Δd,并建立各用户提供的可调负荷量di的约束条件,满足如下关系式:
Figure BDA0003426130770000061
步骤3.2.2,根据电网各支路潮流建立功率模型,满足如下关系式:
Figure BDA0003426130770000062
Figure BDA0003426130770000063
式中,
Figure BDA0003426130770000064
为第i个用户发出的有功功率,其中,第i个用户对应第i个可调负荷,
Figure BDA0003426130770000065
为第i个用户消耗的有功功率,
Figure BDA0003426130770000066
为第i个用户发出的无功功率,
Figure BDA0003426130770000067
为第i个用户消纳的无功功率,
Vi为第i个用户的电网接入点的电压,
Vi′为第i′个用户的电网接入点的电压,
n为可调负荷的数量,即用户的数量,
Gij为第i个用户和第i′个用户之间的电导,
Bij为第i个用户和第i′个用户之间的电纳,
θij为第i个用户和第i′个用户之间的导纳角;
步骤3.2.3,根据电网各支路潮流建立有功功率约束条件,满足如下关系式:
Figure BDA0003426130770000068
步骤3.2.4,根据电网各支路潮流建立线路潮流约束条件,满足如下关系式:
Figure BDA0003426130770000069
式中,
Pii′为第i个用户和第i′个用户之间的不可调节的平均功率,
Figure BDA00034261307700000610
为第u条线路的潮流上限;
步骤3.2.5,对第i个用户发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建立约束条件,满足如下关系式:
Figure BDA0003426130770000071
Figure BDA0003426130770000072
式中,
Figure BDA0003426130770000073
分别为第i个用户发出的最小有功功率和最大有功功率,
Figure BDA0003426130770000074
分别为第i个用户发出的最小无功功率和最大无功功率;
步骤3.2.6,对第i个用户的电压建立约束条件,满足如下关系式:
Figure BDA0003426130770000075
式中,
Figure BDA0003426130770000076
分别为第i个用户的电网接入点的最低电压和最高电压;
步骤3.2.7,将步骤3.2.1至3.2.6所建立的模型和约束条件组合起来,构成基于安全性约束建立最大可调负荷的能力模型。
优选地,步骤4中,电网启动的需求响应项目包括:基于价格需求响应项目和基于激励需求响应项目;其中,
基于价格需求响应项目包括:基于分时电价需求响应项目,基于实时电价需求响应项目和基于峰谷电价需求响应项目;
基于激励需求响应项目包括:直接负荷控制项目,可中断负荷项目,可削减负荷项目。
优选地,步骤5中,需求响应事件包括:需求响应事件发生时间,需求响应方式,负荷调节指标,需求响应时段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基于虚拟电厂的用户可调负荷资源需求响应系统,系统包括:用户数据采集模块,用户识别模块,需求响应能力评估模块,需求响应项目管理模块,用户负荷调控执行模块;
用户数据采集模块,安装在用户侧,用于采集各用户的行业属性和用电负荷;还用于根据用户识别模块的指令采集参与电力需求响应的用户的可调负荷资源;
用户识别模块,用于根据用户数据采集模块所采集的行业属性和用电负荷获取待勘查用户;对待勘查用户在生产中的全部用电设备进行负荷调节能力的识别,将可调负荷设备对应的待勘查用户作为参与电力需求响应的用户;并向用户数据采集模块发送采集可调负荷资源的指令;
需求响应能力评估模块,用于在电网启动需求响应项目时,以各用户可调负荷设备的运行状态及可调负荷资源为输入数据,利用电力实时需求响应调节算法模型,计算各用户负荷调控指标;
需求响应项目管理模块,用于依据负荷调控指标向各用户发送需求响应事件;
用户负荷调控执行模块,安装在用户侧,用于按照需求响应事件对可调负荷设备进行负荷调控。
优选地,用户数据采集模块包括:用户管理单元和电力数据采集单元;其中,
用户管理单元,用于用户注册、用户信息维护、用户注销和用户分类管理;
电力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用户的发电功率和用电功率;
用户数据采集模块通过用户管理单元获取各用户的行业属性,通过电力数据采集单元获取各用户的用电负荷。
优选地,需求响应能力评估模块包括:负荷基线计算单元,响应时间计算单元,负荷下调能力评估单元;其中,
负荷基线计算单元向负荷下调能力评估单元发送用户基线负荷,响应时间计算单元向负荷下调能力评估单元发送用户响应时间,由负荷下调能力评估单元对用户的需求响应能力进行评估,以获取具备负荷下调能力的用户分类结果;
需求响应项目管理模块包括:设置单元,审核单元,发布单元,参与申请单元,管理单元;其中,
对于需求响应项目,依次使用设置单元设置项目参数、由审核单元审核项目参数和计算结果、由发布单元向用户发布需求响应项目、由参与申请单元为各用户提供参与需求响应项目的申请接口,最后由管理单元汇总参与需求响应项目的各用户,并对需求响应项目执行过程进行监控;其中,需求响应项目包括:基于价格需求响应项目和基于激励需求响应项目。
优选地,系统还包括:实时需求响应模块,用于在电网启动实时需求响应项目时,以各用户可调负荷设备的运行状态及可调负荷资源为输入数据,利用电力实时需求响应调节算法模型,计算各用户负荷实时调控指标;其中,电力需求响应项目包括电力实时需求响应项目,并且电力实时需求响应项目面向具有负荷快速调节能力的用户;
实时需求响应模块包括:设备注册单元,项目管理单元,响应条件监测单元,响应政策优化单元,可调负荷和可终端负荷的远程控制单元、切除和恢复单元。
优选地,系统还包括用户结算管理模块;用户结算管理模块,用于查看结算账单和明细,设置项目结算触发时间和规则,设置结算支付方式,对结算申诉进行管理,以及对结算进行经济效益平均分析。
优选地,系统还包括用户评价与行为监管模块;用户评价与行为监管模块,用于记录用户违规行为,向用户发送违规警告,对用户信用进行评价,对负荷集成商服务进行评价,对用户进行考核与惩罚,以及存储用户黑名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
1)本发明通过设计电力需求响应平台算法架构,并构建虚拟电厂的需求响应系统平台,使用用电采集系统采集用户信息和用电数据,分析并判别用户是否满足参与电力实时需求响应的用户特征,对纳入现场勘察清单的电力用户进行现场勘察,并完成生产工艺分析与可调节负荷资源识别,评估是否满足构建电力实时需求响应系统;据此实现了多类型需求响应资源的接入方式;
2)基于柔性负荷控制终端和柔性负荷调度网关等设备完成用户侧需求响应调控智慧网关搭建,并在此基础上实现需求响应平台的自动辅助决策及控制功能,这对推动用户侧虚拟电厂以及用户侧需求响应管理系统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利于解决电力资源配置和结构调整,有效的保障了电网的安全高效运行;
3)本发明可应用于调度和营销等领域,且通过虚拟电厂参与需求响应技术能够削减电力高峰期负荷,避免了电网因为有序用电造成的经济和声誉损失,并且需求侧响应避免了由于变压器和线路等设施设备高负载运行,从而导致设备损耗、老化,提前退出运行的情况,提高了用户设施设备的使用寿命;随着需求响应系统的接入使得配电网系统可靠性指标也随之提高,且由于设备过载现象减少从而导致电网的可行运行空间增加,提高了电网应对各类复杂运行方式的能力,有效的支持了面向市场的需求响应平台的设计、建设与运营,进而降低了电力系统峰荷时设备的最大负荷,提高了系统应对长时间高负载的能力,优化了配电网系统的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基于虚拟电厂的用户可调负荷资源需求响应方法的步骤框图;
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轧钢机典型日负荷曲线图;
图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电弧炉典型日负荷曲线图;
图4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轧钢机典型日平均负荷曲线图;
图5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生料磨典型日负荷曲线图;
图6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水泥磨典型日负荷曲线图;
图7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生料磨典型日平均负荷曲线图;
图8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水泥磨典型日平均负荷曲线图;
图9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电解槽生产系列典型日负荷曲线图;
图10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基于虚拟电厂的用户可调负荷资源需求响应系统的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如图1,基于虚拟电厂的用户可调负荷资源需求响应方法,虚拟电厂包括:负荷聚合商、电网和各用户,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至5。
步骤1,采集各用户的行业属性和用电负荷;根据行业属性和用电负荷获取待勘查用户。
优选地,步骤1包括:
步骤1.1,选取行业属性属于推荐行业的用户,作为潜在用户;
具体地,步骤1.1中,推荐行业包括但不限于:钢体行业、水泥行业或电解铝行业。
对于不属于推荐行业的用户要辨识清楚可调节负荷资源设备,并谨慎纳入现场勘查清单。
步骤1.2,确定能够参与电力需求响应的用电负荷的指标;指标包括负荷质量指标和负荷数值指标;
其中,负荷质量指标包括:负荷运行平稳,无冲击负荷,无错峰用电,无反向供电;负荷数值指标包括:高峰时段具体的负荷平均值,高峰时段的负荷波动值,日平均负荷;
步骤1.3,将潜在用户的一年内的用电负荷特性与各项指标进行比较,以满足指标的潜在用户作为待勘查用户。
用电负荷特性要分析最近一年的整体情况,以避免用电负荷特性的识别受到用户生产经营的周期性波动影响;用户负荷特征描述要包含电网负荷高峰时段的平均值或典型值、波动性描述和日平均负荷整体情况。
优选地,步骤1.3中,潜在用户的一年内的用电负荷特性,要满足负荷运行平稳、无冲击负荷和无错峰用电;潜在用户在高峰时段的负荷平均值要满足推荐行业对应的日常负荷参考值;
根据潜在用户的日负荷曲线,确定潜在用户是否存在反向供电,若存在反向供电,则从用户信息档案中提取潜在用户对应的发电户号。
同时,还要结合用户意愿决定是否纳入现场勘察清单,若纳入则要将用户的可调节负荷资源设备型号规格、数量和额定功率信息填入现场勘察清单。
步骤2,对待勘查用户在生产中的全部用电设备进行负荷调节能力的识别,将可调负荷设备对应的待勘查用户作为参与电力需求响应的用户,并采集参与电力需求响应的用户的可调负荷资源。
优选地,步骤2包括:
步骤2.1,从现场勘查调研结果、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营销系统和企业项目指南数据库中,采集用户的用电数据和配电数据;其中,用电数据和配电数据包括:受电容量,电压等级,日均用电负荷,月均用电量以及用电负荷特性;采集用户的自用发电设备的运行参数,高压供电线路、工厂变电站、开关站、各等级变压器的设备规格和数量;
步骤2.2,对待勘查用户在生产中的全部用电设备进行负荷调节能力的识别,将可调负荷设备对应的待勘查用户作为参与电力需求响应的用户。
对纳入现场勘察清单的电力用户进行现场勘察,并完成生产工艺分析与可调节负荷资源识别,评估是否满足构建电力实时需求响应系统,其中若满足则纳入电力实时需求响应系统构建列表,若不满足则不纳入电力实时需求响应系统构建列表,且生产工艺分析与可调节负荷资源识别的信息来源包括但不限于现场勘查调研数据、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和营销系统数据、公开渠道获取的电力用户信息和各类企业项目指南数据库。
优选地,步骤2.2中,对待勘查用户在生产中的全部用电设备进行负荷调节能力的识别过程包括:
步骤2.2.1,基于用户主要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图和生产组织,统计各工艺环节用电设备的规格、数量和用电时长;
步骤2.2.2,统计全部用电设备的用电参数;用电参数包括:额定功率,实际运行负荷,启停特性,柔性负荷调节能力;
步骤2.2.3,基于电力实时需求响应指标,根据用电参数,将用电设备划分为可调负荷设备和不可调负荷设备;其中,可调负荷设备包括:负荷可中断设备、负荷可延时中断设备、负荷可柔性调节设备;不可调负荷设备包括:负荷不可中断设备、负荷中断用时过长设备;
步骤2.2.4,将可调负荷设备列入可调负荷资源池,计算用户用电设备负荷的可调节能力。
步骤2.3,采集参与电力需求响应的用户的可调负荷资源,可调负荷资源包括:可调负荷设备的型号、规格、数量和额定功率。
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生产工艺分析与可调节负荷资源识别的具体内容如下:
(1)了解并核实电力用户整体用电情况以及配电系统基本信息,包含受电容量、电压等级、日均用电负荷、月均用电量以及用电负荷特性、是否使用光伏等自用发电设备以及相应设备的运行参数,以及高压供电线路、工厂变电站、开关站、各等级变压器等配电设备的规格数量等信息;
(2)了解电力用户生产的主要产品或提供的服务;
(3)了解用户生产组织水平,包含工业企业的生产调度管理模式、产线自动化系统应用情况、企业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包含商业楼宇的用能管理模式、BA系统应用情况;
(4)绘制出主要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图,并对各工艺环节做出说明,重点说明主要用电设备的工艺用途和用电要求;
(5)统计并核实工业企业中各工艺环节/工序中主要用电设备的规格及数量、工序时长;
(6)了解主要用电设备的用电参数,包含额定功率、实际运行负荷、启停特性、柔性负荷调节能力;
(7)依据电力实时需求响应的业务要求,识别主要用电设备是否具备负荷可调节能力,可调节负荷设备包含负荷可中断、可延时中断、可柔性调节等类型,且不可调节负荷设备包含负荷不可中断、负荷中断用时过长等类型;
(8)整理出电力用户主要用电设备的清单,根据工艺环节、设备属性进行分类,并明确可纳入可调节负荷资源池的用电设备,完成用户主要用电设备负荷的可调节能力分析工作。
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先以钢铁行业为调研对象,钢铁行业中具备可调节潜力的关键用电设备主要是轧钢机、电弧炉。其中,通过调研得到长流程钢铁企业的轧钢机典型日负荷曲线如图2,短流程钢铁企业的电弧炉典型日负荷曲线如图3。对于长流程钢铁企业,轧钢机是其生产过程中调节潜力最大的主要用电设备,从图中可以看出,轧钢机功率波动剧烈,这是由于该类负荷属于持续性冲击负荷,当钢坯进入轧机时,轧机功率会急剧上升;当钢坯离开轧机时,轧机功率会急剧下降,因此这类负荷具有波动周期短、波动功率大的特点,由于其生产过程对温度、速度、压力的要求较高,负荷本身不适宜直接进行调控,但是可以通过短时中断的方式提供需求侧响应的潜力。对于短流程钢铁企业,电弧炉占到总耗电量的80%以上,由于电弧是因热游离作用而产生一种动态的、不稳定的放电现象,它的长度及电阻由炉内影响游离作用的运行条件决定。电极与炉料的距离、炉内的温度、炉料的性质、甚至表面光滑程度及摆放方式都将影响电弧燃烧的条件。运行中环境条件的改变促使热游离和去游离作用优势的相互交替,电弧会频繁地经历截断和重燃。分析一下炉料的融化过程:通电后,三相电极迅速靠近炉料,当达到一定距离时,电极对炉料放电起弧,而电弧点会根据最优燃烧条件,从炉料的一个尖端或末梢向另一个尖端或末梢“跳跃”,炉料随着逐渐融化而塌陷,最终三相电极会全部与炉料接触而短路。此段时间内电弧炉在电气上是介于空载及短路间变化,功率波动极为明显,因此会出现负荷间歇性冲击的现象。由于电弧炉的短时间中断、转移对于企业的正常生产影响不大,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可调节资源参与到电网企业的需求侧管理之中。
由于轧钢机具备可中断潜力,其在各时段的可调节占比可用下式表示:
Figure BDA0003426130770000141
式中,
Figure BDA0003426130770000142
表示第i时段的轧机平均负荷;num表示轧机总数量;Ptotal,τ表示第i时段的企业运行负荷。
通过调研还得到轧钢机典型日平均负荷曲线如图4。
综合以上调研结果,可得出轧钢机的各时段可调节比例如表1所示:
表1轧机各时段可调节潜力
时段 调节时段 可调节比例
削峰时段 8:30-11:30,16:00-21:00 13%
填谷时段 12:00-14:00 4%
同理可得电弧炉的调节潜力如表2所示:
表2电弧炉各时段可调节潜力
时段 调节时段 可调节比例
削峰时段 8:30-11:30,16:00-21:00 40%
填谷时段 12:00-14:00 10%
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再以水泥行业为调研对象,水泥行业具备可调节潜力的关键用电设备主要是生料磨和水泥磨。其中,通过调研得到,水泥行业生料磨典型日负荷曲线如图5,水泥磨典型日负荷曲线如图6。
生料与水泥粉磨均采用球磨机作为粉碎设备,当球磨机筒体转动时,研磨体由于惯性和离心力、摩擦力的作用,使它附在筒体衬板上被筒体带走,当被带到一定的高度时,由于其本身的重力作用而被抛落,下落的研磨体像抛射体一样将筒体内的物料给击碎,从而出现图5和6所示的负荷频繁波动现象。因为水泥企业的生产线可以完全停掉,而用于生料制备和水泥粉磨的球磨机是生产过程最主要的用能设备,负荷本身不适宜直接进行调控,但是可以通过短时中断的方式提供需求侧响应的潜力,因此球磨机的可中断能力是水泥企业需求侧响应资源最为集中的体现,这部分比例同样可以通过该企业在各时段的平均负荷进行分析。
通过调研还得到水泥行业生料磨典型日平均负荷曲线如图7,水泥磨典型日平均负荷曲线如图8。
水泥行业生料磨、水泥磨峰谷平时段可调节负荷占比分别如表3和表4所示:
表3生料磨各时段可调节潜力
时段 调节时段 可调节比例
削峰时段 8:30-11:30,16:00-21:00 20%
填谷时段 12:00-14:00 5%
表4水泥磨各时段可调节潜力
时段 调节时段 可调节比例
削峰时段 8:30-11:30,16:00-21:00 3%
填谷时段 12:00-14:00 20%
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又以电解铝行业为调研对象,电解铝行业具备可调节潜力的关键用电设备主要是电解槽,电解槽生产系列典型日负荷曲线如图9。
电解铝的生产过程主要集中于电解槽中,因此电解槽在一天之内通常是平稳运行,不存在较大的功率波动。电解铝是利用直流电将高温熔融态的铝化合物转化为铝单质,由于电解槽保温性好、热惯性时间常数大,电解槽短时间降低电解功率后电解质的温度不会发生太大变化,不会对电解过程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可调节资源参与到电网企业的需求侧管理之中。
电解铝行业中电解槽各时段的可调节比例如表5所示:
表5电解铝行业各时段可调节潜力
时段 调节时段 可调节比例
削峰时段 8:30-11:30,16:00-21:00 15%
填谷时段 12:00-14:00 5%
步骤3,基于边际成本建立可调负荷的技术经济模型,基于安全性约束建立最大可调负荷的能力模型;以可调负荷的技术经济模型和最大可调负荷的能力模型构成电力实时需求响应调节算法模型;其中,电力需求响应项目包括电力实时需求响应项目,并且电力实时需求响应项目面向具有负荷快速调节能力的用户。
优选地,步骤3中,基于边际成本建立可调负荷的技术经济模型包括:
步骤3.1.1,基于分时电价,建立电费C的模型,满足如下关系式:
Figure BDA0003426130770000161
式中,
p1为度电价值,
p2为单位电量的补贴价格,
wj为第j个时间段的电价,
Figure BDA0003426130770000162
为第j个时间段内第i个可调负荷的状态,
Figure BDA0003426130770000163
为第j个时间段内第i个可调负荷的实际功率,
Figure BDA0003426130770000164
为第j个时间段内第i个可调负荷的基准功率,
Δt为第j个时间段的时间长度,
J为一天内时间段的数量,
n为可调负荷的数量,
Cequip为安装控制装置成本;
步骤3.1.2,建立可调负荷运行时间约束条件,即第i个可调负荷在尖、峰、平和谷的运行时间之和为定值,满足如下关系式:
Figure BDA0003426130770000165
式中,Ti为第i个可调负荷每天的运行时间;
步骤3.1.3,建立全部负荷供需约束条件,其中全部负荷包括可调负荷和不可调负荷,即尖、峰、平和谷时段内全部负荷之和不大于最大需求电量,满足如下关系式:
Figure BDA0003426130770000166
式中,
PCUSP、PPEAK、PEVEN、PGRAIN分别为不可调负荷在尖、峰、平和谷时段内的平均功率,
Figure BDA0003426130770000171
分别为可调负荷在尖、峰、平和谷时段内的平均功率,
D为供电公司和用户按照协议签订的最大需求电量;
步骤3.1.4,利用电费C的模型和可调负荷运行时间约束条件、全部负荷供需约束条件,建立可调负荷的技术经济模型,满足如下关系式:
Figure BDA0003426130770000172
式中,
Figure BDA0003426130770000173
为供电公司和用户所签订的第j个时间段内第i个可调负荷的可调电量。
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在设计基于边际成本的负荷调节技术经济分析模型时,基于负荷调节对生产经营产生的影响要考虑安装控制装置等成本,并分析客户价格补贴敏感度,再构建考虑边际成本的负荷调节技术经济分析模型,以寻求企业负荷调节的投入产出盈亏平衡点和边际成本,且通过求解该模型即可得到企业参与负荷调节的投入产出盈亏平衡点以及相应的边际成本。
优选地,步骤3中,基于安全性约束建立最大可调负荷的能力模型包括:
步骤3.2.1,基于电网需要调节的响应项目的全部容量,确定电网可实现的最大可调负荷量Δd,并建立各用户提供的可调负荷量di的约束条件,满足如下关系式:
Figure BDA0003426130770000174
步骤3.2.2,根据电网各支路潮流建立功率模型,满足如下关系式:
Figure BDA0003426130770000175
Figure BDA0003426130770000176
式中,
Figure BDA0003426130770000177
为第i个用户发出的有功功率,其中,第i个用户对应第i个可调负荷,
Figure BDA0003426130770000181
为第i个用户消耗的有功功率,
Figure BDA0003426130770000182
为第i个用户发出的无功功率,
Figure BDA0003426130770000183
为第i个用户消纳的无功功率,
Vi为第i个用户的电网接入点的电压,
Vi′为第i′个用户的电网接入点的电压,
n为可调负荷的数量,即用户的数量,
Gij为第i个用户和第i′个用户之间的电导,
Bij为第i个用户和第i′个用户之间的电纳,
θij为第i个用户和第i′个用户之间的导纳角;
步骤3.2.3,根据电网各支路潮流建立有功功率约束条件,满足如下关系式:
Figure BDA0003426130770000184
步骤3.2.4,根据电网各支路潮流建立线路潮流约束条件,满足如下关系式:
Figure BDA0003426130770000185
式中,
Pii′为第i个用户和第i′个用户之间的不可调节的平均功率,
Figure BDA0003426130770000186
为第u条线路的潮流上限;
步骤3.2.5,对第i个用户发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建立约束条件,满足如下关系式:
Figure BDA0003426130770000187
Figure BDA0003426130770000188
式中,
Figure BDA0003426130770000189
分别为第i个用户发出的最小有功功率和最大有功功率,
Figure BDA00034261307700001810
分别为第i个用户发出的最小无功功率和最大无功功率;
步骤3.2.6,对第i个用户的电压建立约束条件,满足如下关系式:
Figure BDA0003426130770000191
式中,
Figure BDA0003426130770000192
分别为第i个用户的电网接入点的最低电压和最高电压;
步骤3.2.7,将步骤3.2.1至3.2.6所建立的模型和约束条件组合起来,构成基于安全性约束建立最大可调负荷的能力模型。
步骤4,在电网启动需求响应项目时,以各用户可调负荷设备的运行状态及可调负荷资源为输入数据,利用电力实时需求响应调节算法模型,计算各用户负荷调控指标。
具体地,步骤4中,电网启动的需求响应项目包括:基于价格需求响应项目和基于激励需求响应项目;其中,
基于价格需求响应项目包括:基于分时电价需求响应项目,基于实时电价需求响应项目和基于峰谷电价需求响应项目;
基于激励需求响应项目包括:直接负荷控制项目,可中断负荷项目,可削减负荷项目。
步骤5,依据负荷调控指标向各用户发送需求响应事件,用户按照需求响应事件对可调负荷设备进行负荷调控。
具体地,步骤5中,需求响应事件包括:需求响应事件发生时间,需求响应方式,负荷调节指标,需求响应时段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基于虚拟电厂的用户可调负荷资源需求响应系统,系统包括:用户数据采集模块,用户识别模块,需求响应能力评估模块,需求响应项目管理模块,用户负荷调控执行模块;
用户数据采集模块,安装在用户侧,用于采集各用户的行业属性和用电负荷;还用于根据用户识别模块的指令采集参与电力需求响应的用户的可调负荷资源;
用户识别模块,用于根据用户数据采集模块所采集的行业属性和用电负荷获取待勘查用户;对待勘查用户在生产中的全部用电设备进行负荷调节能力的识别,将可调负荷设备对应的待勘查用户作为参与电力需求响应的用户;并向用户数据采集模块发送采集可调负荷资源的指令;
需求响应能力评估模块,用于在电网启动需求响应项目时,以各用户可调负荷设备的运行状态及可调负荷资源为输入数据,利用电力实时需求响应调节算法模型,计算各用户负荷调控指标;
需求响应项目管理模块,用于依据负荷调控指标向各用户发送需求响应事件;
用户负荷调控执行模块,安装在用户侧,用于按照需求响应事件对可调负荷设备进行负荷调控。
优选地,用户数据采集模块包括:用户管理单元和电力数据采集单元;其中,
用户管理单元,用于用户注册、用户信息维护、用户注销和用户分类管理;
电力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用户的发电功率和用电功率;发电功率和用电功率的来源包括但不限于:电力用户的储能、光伏负荷和电源类型。
用户数据采集模块通过用户管理单元获取各用户的行业属性,通过电力数据采集单元获取各用户的用电负荷。
优选地,需求响应能力评估模块包括:负荷基线计算单元,响应时间计算单元,负荷下调能力评估单元;其中,
负荷基线计算单元向负荷下调能力评估单元发送用户基线负荷,响应时间计算单元向负荷下调能力评估单元发送用户响应时间,由负荷下调能力评估单元对用户的需求响应能力进行评估,以获取具备负荷下调能力的用户分类结果;
需求响应项目管理模块包括:设置单元,审核单元,发布单元,参与申请单元,管理单元;其中,
对于需求响应项目,依次使用设置单元设置项目参数、由审核单元审核项目参数和计算结果、由发布单元向用户发布需求响应项目、由参与申请单元为各用户提供参与需求响应项目的申请接口,最后由管理单元汇总参与需求响应项目的各用户,并对需求响应项目执行过程进行监控;其中,需求响应项目包括:基于价格需求响应项目和基于激励需求响应项目。
优选地,系统还包括:实时需求响应模块,用于在电网启动实时需求响应项目时,以各用户可调负荷设备的运行状态及可调负荷资源为输入数据,利用电力实时需求响应调节算法模型,计算各用户负荷实时调控指标;其中,电力需求响应项目包括电力实时需求响应项目,并且电力实时需求响应项目面向具有负荷快速调节能力的用户;
实时需求响应模块包括:设备注册单元,项目管理单元,响应条件监测单元,响应政策优化单元,可调负荷和可终端负荷的远程控制单元、切除和恢复单元。
优选地,系统还包括用户结算管理模块;用户结算管理模块,用于查看结算账单和明细,设置项目结算触发时间和规则,设置结算支付方式,对结算申诉进行管理,以及对结算进行经济效益平均分析。
优选地,系统还包括用户评价与行为监管模块;用户评价与行为监管模块,用于记录用户违规行为,向用户发送违规警告,对用户信用进行评价,对负荷集成商服务进行评价,对用户进行考核与惩罚,以及存储用户黑名单;其中,用户评价与行为监管模块主要提供对于电力用户和负荷集成商参与需求响应项目的合规性行为监管、信用评价打分以及违规警告和考核惩罚功能。
本发明提出的基于虚拟电厂的用户可调负荷资源需求响应系统,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结构关系如图10所示。
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系统在实际应用时,还设计了客户管理模块,客户管理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客户注册单元、客户信息维护单元、客户注销单元和客户分类管理单元,且管理的客户类型或范围包括但不限于电力用户、分布式能源和电网企业;其中,客户管理是支持对客户的注册、维护、注销以及分类等管理的功能模块,且通过引导客户填报信息完成注册过程,并形成客户信息档案,从而构建统一客户管理体系。
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系统在实际应用时,还设计了用电负荷预测模块,用电负荷预测模块基于用户、区域和电网多级主体的多时空尺度用电负荷预测;其中,用电负荷预测模块是电力企业评估电力供给紧张程度、评估需求响应实施必要性的数据基础,且用电负荷预测模块可实现多时空尺度用电负荷预测技术,并开展不同用户的用电预测,从而实现不同业务下不同时间维度的精确用电预测和用电数据定制服务。
实际应用时,需求响应能力评估模块,在实施需求响应项目申报以及实时自动需求响应策略优化时,需要准确评估在线用户或负荷集成商的需求响应能力;需求响应能力评估模块是按照企业的用电特点进行用户分类,且通过标示对负荷高峰贡献较多的重点行业及企业,从而可以认识企业用电规律,并了解潜在的需求响应潜力和优化响应措施,最后解决“用户、负荷集成商、分布式能源”多层次、多元主体需求响应能力评估问题。
实际应用时,需求响应项目管理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基于价格需求响应项目和基于激励需求响应项目的设置单元、审核单元、发布单元、参与申请单元以及管理单元,且基于价格需求响应项目具体为分时电价项目、实时电价项目和峰谷电价项目,基于激励的需求响应项目具体为直接负荷控制项目、可中断负荷项目和可削减负荷项目;其中,需求响应项目管理模块还提供需求响应项目执行过程监控功能。
实际应用时,实时需求响应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实时自动需求响应设备注册单元、实时自动需求响应项目管理单元、实时自动响应条件监测单元、实时响应策略优化以及针对可调节单元、可中断负荷的远程控制单元、切除和恢复单元;其中,实时自动需求响应模块可实现秒级智能自动实时需求响应。
如图10所示,根据构建的电力实时需求响应系统完成用户的负荷资源调节工作,其具体流程如下:
步骤S1,需求响应终端持续监测工业用户可调负荷资源的运行状态及负荷数据,其中可调负荷资源包括车间、产线和设备的负荷资源,且实时测算需求响应能力并上报江苏省能源云网;
步骤S2,在电网启动需求响应时,平台根据上报的需求响应能力,并智能分配负荷调控指标,再通过需求响应终端下发需求响应事件至用户DCS或PLC系统以及用户交互装置;
步骤S3,用户对需求响应事件进行决策,并通过交互界面反馈平台决策结果,若选择参与则根据需求响应交互终端上显示的事件信息,其中事件信息包括需求响应事件发生时间、需求响应方式、负荷调节指标以及需求响应时段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并通过DCS或PLC系统自动执行生产计划调整方案对设备进行负荷调控;
步骤S4,需求响应交互终端会实时显示目前开始时长、结束剩余时长和实时负荷曲线,且用户要根据终端制定的需求响应结束后才能恢复生产计划。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一种基于虚拟电厂的用户可调负荷资源需求响应方法,首先通过设计电力需求响应平台算法架构,并构建虚拟电厂的需求响应系统平台,提出了多类型需求响应资源的接入方式,再基于柔性负荷控制终端和柔性负荷调度网关等设备完成用户侧需求响应调控智慧网关搭建,并在此基础上实现需求响应平台的自动辅助决策及控制功能,这对推动用户侧虚拟电厂以及用户侧需求响应管理系统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利于解决电力资源配置和结构调整,有效的保障了电网的安全高效运行,接着通过虚拟电厂参与需求响应技术能够削减电力高峰期负荷,避免了电网因为有序用电造成的经济和声誉损失,并且需求侧响应避免了由于变压器和线路等设施设备高负载运行,从而导致设备损耗、老化,提前退出运行的情况,提高了用户设施设备的使用寿命,随着需求响应系统的接入使得配电网系统可靠性指标也随之提高,且由于设备过载现象减少从而导致电网的可行运行空间增加,提高了电网应对各类复杂运行方式的能力,有效的支持了面向市场的需求响应平台的设计、建设与运营,进而降低了电力系统峰荷时设备的最大负荷,提高了系统应对长时间高负载的能力,优化了配电网系统的运行,具有方法科学合理、适用性强和效果佳等优点。
本发明申请人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示例做了详细的说明与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实施示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详尽的说明只是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精神,而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相反,任何基于本发明的发明精神所作的任何改进或修饰都应当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基于虚拟电厂的用户可调负荷资源需求响应方法,虚拟电厂包括:负荷聚合商、电网和各用户,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采集各用户的行业属性和用电负荷;根据行业属性和用电负荷获取待勘查用户;
步骤2,对待勘查用户在生产中的全部用电设备进行负荷调节能力的识别,将可调负荷设备对应的待勘查用户作为参与电力需求响应的用户,并采集参与电力需求响应的用户的可调负荷资源;
步骤3,基于边际成本建立可调负荷的技术经济模型,基于安全性约束建立最大可调负荷的能力模型;以可调负荷的技术经济模型和最大可调负荷的能力模型构成电力实时需求响应调节算法模型;其中,电力需求响应项目包括电力实时需求响应项目,并且电力实时需求响应项目面向具有负荷快速调节能力的用户;
步骤4,在电网启动需求响应项目时,以各用户可调负荷设备的运行状态及可调负荷资源为输入数据,利用电力实时需求响应调节算法模型,计算各用户负荷调控指标;
步骤5,依据负荷调控指标向各用户发送需求响应事件,用户按照需求响应事件对可调负荷设备进行负荷调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虚拟电厂的用户可调负荷资源需求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包括:
步骤1.1,选取行业属性属于推荐行业的用户,作为潜在用户;
步骤1.2,确定能够参与电力需求响应的用电负荷的指标;指标包括负荷质量指标和负荷数值指标;
其中,负荷质量指标包括:负荷运行平稳,无冲击负荷,无错峰用电,无反向供电;负荷数值指标包括:高峰时段的负荷平均值,高峰时段的负荷波动值,日平均负荷;
步骤1.3,将潜在用户的一年内的用电负荷特性与各项指标进行比较,以满足指标的潜在用户作为待勘查用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虚拟电厂的用户可调负荷资源需求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1中,推荐行业包括:钢体行业、水泥行业或电解铝行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虚拟电厂的用户可调负荷资源需求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3中,潜在用户的一年内的用电负荷特性,要满足负荷运行平稳、无冲击负荷和无错峰用电;潜在用户在高峰时段的负荷平均值要满足推荐行业对应的日常负荷参考值;
根据潜在用户的日负荷曲线,确定潜在用户是否存在反向供电,若存在反向供电,则从用户信息档案中提取潜在用户对应的发电户号。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虚拟电厂的用户可调负荷资源需求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包括:
步骤2.1,从现场勘查调研结果、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营销系统和企业项目指南数据库中,采集用户的用电数据和配电数据;其中,用电数据和配电数据包括:受电容量,电压等级,日均用电负荷,月均用电量以及用电负荷特性;采集用户的自用发电设备的运行参数,高压供电线路、工厂变电站、开关站、各等级变压器的设备规格和数量;
步骤2.2,对待勘查用户在生产中的全部用电设备进行负荷调节能力的识别,将可调负荷设备对应的待勘查用户作为参与电力需求响应的用户;
步骤2.3,采集参与电力需求响应的用户的可调负荷资源,可调负荷资源包括:可调负荷设备的型号、规格、数量和额定功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虚拟电厂的用户可调负荷资源需求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2中,对待勘查用户在生产中的全部用电设备进行负荷调节能力的识别过程包括:
步骤2.2.1,基于用户主要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图和生产组织,统计各工艺环节用电设备的规格、数量和用电时长;
步骤2.2.2,统计全部用电设备的用电参数;用电参数包括:额定功率,实际运行负荷,启停特性,柔性负荷调节能力;
步骤2.2.3,基于电力实时需求响应指标,根据用电参数,将用电设备划分为可调负荷设备和不可调负荷设备;其中,可调负荷设备包括:负荷可中断设备、负荷可延时中断设备、负荷可柔性调节设备;不可调负荷设备包括:负荷不可中断设备、负荷中断用时过长设备;
步骤2.2.4,将可调负荷设备列入可调负荷资源池,计算用户用电设备负荷的可调节能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虚拟电厂的用户可调负荷资源需求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3中,基于边际成本建立可调负荷的技术经济模型包括:
步骤3.1.1,基于分时电价,建立电费C的模型,满足如下关系式:
Figure FDA0003426130760000031
式中,
p1为度电价值,
p2为单位电量的补贴价格,
wj为第j个时间段的电价,
Figure FDA0003426130760000032
为第j个时间段内第i个可调负荷的状态,
Pi j为第j个时间段内第i个可调负荷的实际功率,
Figure FDA0003426130760000033
为第j个时间段内第i个可调负荷的基准功率,
Δt为第j个时间段的时间长度,
J为一天内时间段的数量,
n为可调负荷的数量,
Cequip为安装控制装置成本;
步骤3.1.2,建立可调负荷运行时间约束条件,即第i个可调负荷在尖、峰、平和谷的运行时间之和为定值,满足如下关系式:
Figure FDA0003426130760000041
式中,Ti为第i个可调负荷每天的运行时间;
步骤3.1.3,建立全部负荷供需约束条件,其中全部负荷包括可调负荷和不可调负荷,即尖、峰、平和谷时段内全部负荷之和不大于最大需求电量,满足如下关系式:
Figure FDA0003426130760000042
式中,
PCUSP、PPEAK、PEVEN、PGRAIN分别为不可调负荷在尖、峰、平和谷时段内的平均功率,
Figure FDA0003426130760000043
分别为可调负荷在尖、峰、平和谷时段内的平均功率,
D为供电公司和用户按照协议签订的最大需求电量;
步骤3.1.4,利用电费C的模型和可调负荷运行时间约束条件、全部负荷供需约束条件,建立可调负荷的技术经济模型,满足如下关系式:
Figure FDA0003426130760000044
式中,
Figure FDA0003426130760000045
为供电公司和用户所签订的第j个时间段内第i个可调负荷的可调电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虚拟电厂的用户可调负荷资源需求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3中,基于安全性约束建立最大可调负荷的能力模型包括:
步骤3.2.1,基于电网需要调节的响应项目的全部容量,确定电网可实现的最大可调负荷量Δd,并建立各用户提供的可调负荷量di的约束条件,满足如下关系式:
Figure FDA0003426130760000046
步骤3.2.2,根据电网各支路潮流建立功率模型,满足如下关系式:
Figure FDA0003426130760000051
Figure FDA0003426130760000052
式中,
Figure FDA0003426130760000053
为第i个用户发出的有功功率,其中,第i个用户对应第i个可调负荷,
Figure FDA0003426130760000054
为第i个用户消耗的有功功率,
Figure FDA0003426130760000055
为第i个用户发出的无功功率,
Figure FDA0003426130760000056
为第i个用户消纳的无功功率,
Vi为第i个用户的电网接入点的电压,
Vi′为第i′个用户的电网接入点的电压,
n为可调负荷的数量,即用户的数量,
Gij为第i个用户和第i′个用户之间的电导,
Bij为第i个用户和第i′个用户之间的电纳,
θij为第i个用户和第i′个用户之间的导纳角;
步骤3.2.3,根据电网各支路潮流建立有功功率约束条件,满足如下关系式:
Figure FDA0003426130760000057
步骤3.2.4,根据电网各支路潮流建立线路潮流约束条件,满足如下关系式:
Figure FDA0003426130760000058
式中,
Pii′为第i个用户和第i′个用户之间的不可调节的平均功率,
Figure FDA0003426130760000059
为第u条线路的潮流上限;
步骤3.2.5,对第i个用户发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建立约束条件,满足如下关系式:
Figure FDA0003426130760000061
Figure FDA0003426130760000062
式中,
Figure FDA0003426130760000063
分别为第i个用户发出的最小有功功率和最大有功功率,
Figure FDA0003426130760000064
分别为第i个用户发出的最小无功功率和最大无功功率;
步骤3.2.6,对第i个用户的电压建立约束条件,满足如下关系式:
Vi min≤Vi≤Vi max
式中,
Vi min、Vi max分别为第i个用户的电网接入点的最低电压和最高电压;
步骤3.2.7,将步骤3.2.1至3.2.6所建立的模型和约束条件组合起来,构成基于安全性约束建立最大可调负荷的能力模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虚拟电厂的用户可调负荷资源需求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4中,电网启动的需求响应项目包括:基于价格需求响应项目和基于激励需求响应项目;其中,
基于价格需求响应项目包括:基于分时电价需求响应项目,基于实时电价需求响应项目和基于峰谷电价需求响应项目;
基于激励需求响应项目包括:直接负荷控制项目,可中断负荷项目,可削减负荷项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虚拟电厂的用户可调负荷资源需求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5中,需求响应事件包括:需求响应事件发生时间,需求响应方式,负荷调节指标,需求响应时段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11.利用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虚拟电厂的用户可调负荷资源需求响应方法而实现的基于虚拟电厂的用户可调负荷资源需求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
系统包括:用户数据采集模块,用户识别模块,需求响应能力评估模块,需求响应项目管理模块,用户负荷调控执行模块;
用户数据采集模块,安装在用户侧,用于采集各用户的行业属性和用电负荷;还用于根据用户识别模块的指令采集参与电力需求响应的用户的可调负荷资源;
用户识别模块,用于根据用户数据采集模块所采集的行业属性和用电负荷获取待勘查用户;对待勘查用户在生产中的全部用电设备进行负荷调节能力的识别,将可调负荷设备对应的待勘查用户作为参与电力需求响应的用户;并向用户数据采集模块发送采集可调负荷资源的指令;
需求响应能力评估模块,用于在电网启动需求响应项目时,以各用户可调负荷设备的运行状态及可调负荷资源为输入数据,利用电力实时需求响应调节算法模型,计算各用户负荷调控指标;
需求响应项目管理模块,用于依据负荷调控指标向各用户发送需求响应事件;
用户负荷调控执行模块,安装在用户侧,用于按照需求响应事件对可调负荷设备进行负荷调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于虚拟电厂的用户可调负荷资源需求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
用户数据采集模块包括:用户管理单元和电力数据采集单元;其中,
用户管理单元,用于用户注册、用户信息维护、用户注销和用户分类管理;
电力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用户的发电功率和用电功率;
用户数据采集模块通过用户管理单元获取各用户的行业属性,通过电力数据采集单元获取各用户的用电负荷。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于虚拟电厂的用户可调负荷资源需求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
需求响应能力评估模块包括:负荷基线计算单元,响应时间计算单元,负荷下调能力评估单元;其中,
负荷基线计算单元向负荷下调能力评估单元发送用户基线负荷,响应时间计算单元向负荷下调能力评估单元发送用户响应时间,由负荷下调能力评估单元对用户的需求响应能力进行评估,以获取具备负荷下调能力的用户分类结果;
需求响应项目管理模块包括:设置单元,审核单元,发布单元,参与申请单元,管理单元;其中,
对于需求响应项目,依次使用设置单元设置项目参数、由审核单元审核项目参数和计算结果、由发布单元向用户发布需求响应项目、由参与申请单元为各用户提供参与需求响应项目的申请接口,最后由管理单元汇总参与需求响应项目的各用户,并对需求响应项目执行过程进行监控;其中,需求响应项目包括:基于价格需求响应项目和基于激励需求响应项目。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虚拟电厂的用户可调负荷资源需求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
系统还包括:实时需求响应模块,用于在电网启动实时需求响应项目时,以各用户可调负荷设备的运行状态及可调负荷资源为输入数据,利用电力实时需求响应调节算法模型,计算各用户负荷实时调控指标;其中,电力需求响应项目包括电力实时需求响应项目,并且电力实时需求响应项目面向具有负荷快速调节能力的用户;
实时需求响应模块包括:设备注册单元,项目管理单元,响应条件监测单元,响应政策优化单元,可调负荷和可终端负荷的远程控制单元、切除和恢复单元。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于虚拟电厂的用户可调负荷资源需求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
系统还包括用户结算管理模块;用户结算管理模块,用于查看结算账单和明细,设置项目结算触发时间和规则,设置结算支付方式,对结算申诉进行管理,以及对结算进行经济效益平均分析。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于虚拟电厂的用户可调负荷资源需求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
系统还包括用户评价与行为监管模块;用户评价与行为监管模块,用于记录用户违规行为,向用户发送违规警告,对用户信用进行评价,对负荷集成商服务进行评价,对用户进行考核与惩罚,以及存储用户黑名单。
CN202111581290.XA 2021-12-22 2021-12-22 基于虚拟电厂的用户可调负荷资源需求响应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42437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81290.XA CN114243779B (zh) 2021-12-22 2021-12-22 基于虚拟电厂的用户可调负荷资源需求响应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81290.XA CN114243779B (zh) 2021-12-22 2021-12-22 基于虚拟电厂的用户可调负荷资源需求响应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43779A true CN114243779A (zh) 2022-03-25
CN114243779B CN114243779B (zh) 2024-03-08

Family

ID=80761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81290.XA Active CN114243779B (zh) 2021-12-22 2021-12-22 基于虚拟电厂的用户可调负荷资源需求响应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43779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84220A (zh) * 2022-06-20 2022-08-09 嘉兴正弦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化配电方法及系统
CN115021395A (zh) * 2022-04-07 2022-09-06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用电信息处理的方法、装置、智能电表和存储介质
CN115173428A (zh) * 2022-06-14 2022-10-11 天纳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需求响应的管理方法
CN115952918A (zh) * 2023-02-03 2023-04-11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用于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的有序用电方案生成方法和系统
CN116365529A (zh) * 2022-12-21 2023-06-30 四川大学 一种基于负荷用电特性的工业用户可调节潜力评估方法
CN116388205A (zh) * 2023-06-06 2023-07-04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智慧能源单元的负荷设备功率调控方法及装置
CN116544930A (zh) * 2023-06-25 2023-08-04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丽水供电公司 一种分布式资源聚合体可调节能力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16542439A (zh) * 2023-03-29 2023-08-04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一种虚拟电厂多能源响应的优化运行方法及系统
CN116961011A (zh) * 2023-09-18 2023-10-27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一种面向用户侧资源的调控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17391B1 (en) * 2011-12-15 2013-04-09 Restore Nv Automated demand response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US20170285612A1 (en) * 2016-03-30 2017-10-05 Advanced Institutes Of Convergence Technolog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optimization modeling for forming smart portfolio in negawatt market
CN111339637A (zh) * 2020-02-03 2020-06-26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虚拟电厂的售电方法和装置
CN111355232A (zh) * 2020-03-18 2020-06-30 国网浙江嘉善县供电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边际成本的虚拟电厂内分布式优化方法
CN111723980A (zh) * 2020-06-05 2020-09-29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规模化负荷调控的配电网变电站容量优化方法
WO2021244000A1 (zh) * 2020-06-03 2021-12-09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一种区域能源综合体虚拟聚合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17391B1 (en) * 2011-12-15 2013-04-09 Restore Nv Automated demand response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US20170285612A1 (en) * 2016-03-30 2017-10-05 Advanced Institutes Of Convergence Technolog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optimization modeling for forming smart portfolio in negawatt market
CN111339637A (zh) * 2020-02-03 2020-06-26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虚拟电厂的售电方法和装置
CN111355232A (zh) * 2020-03-18 2020-06-30 国网浙江嘉善县供电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边际成本的虚拟电厂内分布式优化方法
WO2021244000A1 (zh) * 2020-06-03 2021-12-09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一种区域能源综合体虚拟聚合系统及方法
CN111723980A (zh) * 2020-06-05 2020-09-29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规模化负荷调控的配电网变电站容量优化方法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21395A (zh) * 2022-04-07 2022-09-06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用电信息处理的方法、装置、智能电表和存储介质
CN115173428A (zh) * 2022-06-14 2022-10-11 天纳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需求响应的管理方法
CN114884220B (zh) * 2022-06-20 2023-01-24 嘉兴正弦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化配电方法及系统
CN114884220A (zh) * 2022-06-20 2022-08-09 嘉兴正弦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化配电方法及系统
CN116365529A (zh) * 2022-12-21 2023-06-30 四川大学 一种基于负荷用电特性的工业用户可调节潜力评估方法
CN116365529B (zh) * 2022-12-21 2024-01-23 四川大学 一种基于负荷用电特性的工业用户可调节潜力评估方法
CN115952918A (zh) * 2023-02-03 2023-04-11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用于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的有序用电方案生成方法和系统
CN116542439A (zh) * 2023-03-29 2023-08-04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一种虚拟电厂多能源响应的优化运行方法及系统
CN116388205A (zh) * 2023-06-06 2023-07-04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智慧能源单元的负荷设备功率调控方法及装置
CN116388205B (zh) * 2023-06-06 2023-08-11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智慧能源单元的负荷设备功率调控方法及装置
CN116544930B (zh) * 2023-06-25 2023-09-19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丽水供电公司 一种分布式资源聚合体可调节能力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16544930A (zh) * 2023-06-25 2023-08-04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丽水供电公司 一种分布式资源聚合体可调节能力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16961011A (zh) * 2023-09-18 2023-10-27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一种面向用户侧资源的调控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961011B (zh) * 2023-09-18 2024-01-12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一种面向用户侧资源的调控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43779B (zh) 2024-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243779B (zh) 基于虚拟电厂的用户可调负荷资源需求响应方法及系统
US1199317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rging a battery using local power grid topology information
CN103208085B (zh) 企业用电提高负荷率与降低最大需量的分析智能系统
CN103618383A (zh) 配电网监测管理系统
CN104636988A (zh) 一种主动配电网评估方法
US10778028B2 (en) Powe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management metho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powe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erver,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power system
WO2024027351A1 (zh) 一种用于虚拟电厂的优化调节方法及系统
CN114243709A (zh) 一种需求侧可调节资源分层分级的调度运行方法
CN108448567B (zh) 一种电动汽车代理商参与能量和调频市场的智能控制系统
CN115765015A (zh) 面向电网实际应用场景的源网荷储协同互动方案制定方法
CN116780644A (zh) 一种微电网源储荷协同参与响应电网调峰需求方法
CN117498416B (zh) 储能电池的放电策略制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815029A (zh) 一种用户侧储能收益深度发掘的方法
CN207249427U (zh) 一种应用于家庭光伏发电的电表系统
CN116923168B (zh) 基于变电站联网的充电桩电能调度系统及其调度方法
CN113580975A (zh) 一种充电站变压器复杂供电情况下提升充电效率的方法
CN112541616A (zh) 一种基于需求侧响应的用电调节方法及系统
CN116914847A (zh) 一种虚拟电厂内多台发电机组聚合互补及优化调度方法
CN116703081A (zh) 综合能源运营管理云平台
Wang et al. Flexible load regulation margin evaluation method considering virtual energy storage characteristics
CN112598272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电网管理系统
Liu et al. Study on the P2P Sharing Mode Operating Scheme of Consumer-side Distributed Energy Storage
Xin et al. Power System Operation Optimization Process and Network System Design Based on Power Big Data
Tian et al. A framework for dispatching operation of the flexible load in the urban core area
Yang et al. Technology research on adjustable load resource participating in power grid dispatching contro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