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43191A - 新能源汽车电池安装机构 - Google Patents

新能源汽车电池安装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43191A
CN114243191A CN202111552793.4A CN202111552793A CN114243191A CN 114243191 A CN114243191 A CN 114243191A CN 202111552793 A CN202111552793 A CN 202111552793A CN 114243191 A CN114243191 A CN 1142431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battery
batteries
side plates
new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5279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卞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155279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43191A/zh
Publication of CN1142431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431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4Secondary casings; Racks; Suspension devices;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ounting metho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09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9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ircraft or vehicles, e.g. cars or trai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67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having means for adapting to batteries or cells of different types or different siz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89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spacing elements or positioning means within frames, racks or pac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安装机构,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电池组散热差、安装不方便的问题。它包括两块侧板,两侧板之间设有若干电池,两相邻电池之间设有第一限位结构,侧板和与之相邻设置的电池之间设有第二限位结构,电池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若干由前往后依次设置的保持架,电池和与之相对的保持架固连,两相邻保持架之间设有第三限位结构,侧板和与之相邻设置的保持架之间设有第四限位结构,两侧板之间设有连接结构。保持架在上下方向上的限位实现了电池在上下方向上的限位,电池在左右方向上的限位实现了保持架在左右方向上的限位,两者相辅相成,提高了稳定性,而且组装方便,电池四周仅被少面积覆盖,散热效果好。

Description

新能源汽车电池安装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安装机构。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组由多个电池串联叠置组成,通常采用安装结构将多个电池组装到一起。
例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安装稳定的新能源汽车用电池安装组件[申请公布号为CN109004142A],包括支撑底板和卡板,支撑底板顶部设有减震橡胶,减震橡胶顶部设有透气板,透气板表面固定有橡胶条,橡胶条顶部放置有电池组,电池组侧边且位于透气板边缘设有绝缘垫,绝缘垫另一侧设有侧板,侧板顶部表面开设有螺纹孔,侧板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卡板。
上述安装组件存在以下问题:通过底板和侧板对电池组进行限位,使电池组基本处于封闭空间内,不利于电池组的散热;支撑底板的尺寸固定,导致其只能装入特定长度的一组电池组,当汽车需要装入多组电池组时,各电池组之间无法固连到一起,结构稳定性差,且需要独立固定到汽车上,操作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对电池定位效果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安装机构。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新能源汽车电池安装机构,包括两块相互平行且相对设置的侧板,两所述侧板之间设有若干与侧板平行的电池,两相邻电池之间设有用于限制两相邻电池在左右方向上相对运动的第一限位结构,所述侧板和与之相邻设置的电池之间设有用于限制侧板和电池在左右方向上相对运动的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电池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若干由前往后依次设置的保持架,所述电池和与之相对的保持架固连,两相邻保持架之间设有用于限制两相邻保持架在上下方向上相对运动的第三限位结构,所述侧板和与之相邻设置的保持架之间设有用于限制侧板与保持架在上下方向上相对运动的第四限位结构,两所述侧板之间设有连接结构。
在上述新能源汽车电池安装机构中,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设于电池上的第一凹槽/第一凸条以及设于相邻电池上的与第一凹槽/第一凸条配合的第一凸条/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凸条伸入与之对应的第一凹槽。
在上述新能源汽车电池安装机构中,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设于侧板上的第二凹槽/第二凸条以及设于相邻电池上的与第二凹槽/第二凸条配合的第二凸条/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凸条伸入与之对应的第二凹槽。
在上述新能源汽车电池安装机构中,所述第三限位结构包括设于保持架上的第三凹槽/第三凸条以及设于相邻保持架上的与第三凹槽/第三凸条配合的第三凸条/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第三凸条伸入与之对应的第三凹槽。
在上述新能源汽车电池安装机构中,所述第四限位结构包括设于侧板上的第四凹槽/第四凸条以及设于相邻保持架上的与第四凹槽/第四凸条配合的第四凸条/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第四凸条伸入与之对应的第四凹槽。
在上述新能源汽车电池安装机构中,所述侧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限位挡沿,所述保持架位于两相对设置的限位挡沿之间,所述第四限位结构位于限位挡沿和保持架之间。
在上述新能源汽车电池安装机构中,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两根设于电池上方的上连杆和至少两根设于电池下方的下连杆,所述上连杆和下连杆沿前后方向延伸,且两端分别与侧板固连。
在上述新能源汽车电池安装机构中,所述侧板的上部设有若干上连接座,所述上连接座内设有上连接孔,所述上连杆穿设在上连接孔内且通过锁紧螺栓与上连接座连接;所述侧板的下部设有若干下连接座,所述下连接座内设有下连接孔,所述下连杆穿设在下连接孔内且通过锁紧螺栓与下连接座连接。
在上述新能源汽车电池安装机构中,所述电池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电极,所述保持架上具有与电极相对设置的安装孔,所述电极穿出与之对应的安装孔并通过锁紧螺母锁紧。
在上述新能源汽车电池安装机构中,所述保持架上设有接线腔和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走线槽,所述安装孔设于接线腔内,所述锁紧螺母也设于接线腔内,所述走线槽通过通槽与接线腔连通。
在上述新能源汽车电池安装机构中,每个所述保持架至少对应一个电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新能源汽车电池安装机构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保持架为若干个,可根据电池组的长度合理搭配,保持架与电池固连,保持架在上下方向上的限位实现了电池在上下方向上的限位,电池在左右方向上的限位实现了保持架在左右方向上的限位,两者相辅相成,提高了稳定性,而且组装方便,电池四周仅被少面积覆盖,散热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提供的安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提供的保持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提供的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二提供的安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侧板;11、限位挡沿;12、上连接座;13、上连接孔;14、下连接座;15、下连接孔;2、电池;21、第一凹槽;22、第一凸条;23、第二凹槽;24、第二凸条;25、电极;3、保持架;31、第三凹槽;32、第三凸条;33、第四凹槽;34、第四凸条;35、安装孔;36、接线腔;37、走线槽;38、通槽;4、上连杆;5、锁紧螺栓;a、第一电池组;b、第二电池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安装机构,包括两块相互平行且相对设置的侧板1,两块侧板1形状相同且大小相等,一块侧板1位于前方,另一侧板1位于后方。
在两个侧板1之间设有若干与侧板1平行且呈板状的电池2,电池2的形状与侧板1的形状相同,电池2的长度等于侧板1的长度,电池2的高度等于侧板1的高度,电池2的厚度与侧板1的厚度相同或不同。
本实施例中优选为电池2的厚度等于侧板1的厚度。
安装好后,两块侧板1以及若干电池2的上侧边处于同一水平面内,两块侧板1以及若干电池2的下侧边也处于同一水平面内,两块侧板1以及若干电池2的左侧边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即第一竖直平面)内,两块侧板1以及若干电池2的右侧边也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即第二竖直平面)内,第一竖直平面与第二竖直平面平行。
为了实现两块侧板1的相对固定,在两侧板1之间设有连接结构。
具体的,如图1所示,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两根设于电池2上方的上连杆4和至少两根设于电池2下方的下连杆,上连杆4和下连杆沿前后方向延伸,两端分别与侧板1固连。在上连杆4与下连杆的作用下,通过侧板1将若干电池2夹紧,实现了电池2在前后方向上的限位。
本实施例中,上连杆4为两根且沿左右方向对称设置,下连杆为两根且沿左右方向对称设置。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上连杆4可以为三根,下连杆可以为三根,或者上连杆4为两根,下连杆为三根,或者上连杆4为三根,下连杆为两根,或者为其他任何所被允许设置的数量。
为了方便连接,同时为了减小侧板1的体积,侧板1的上部设有若干上连接座12,上连接座12的数量不少于上连杆4的数量,在上连接座12内设有上连接孔13,上连杆4穿设在与之对应的上连接孔13内且通过锁紧螺栓5与上连接座12连接。侧板1的下部设有若干下连接座14,下连接座14的数量不少于下连杆的数量,下连接座14内设有下连接孔15,下连杆穿设在下连接孔15内且通过锁紧螺栓5与下连接座14连接。
具体的,上连杆4的两端分别设有螺纹孔,下连杆的两端也分别设有螺纹孔,锁紧螺栓5连接在该螺纹孔内。连接好后,如图1所示,位于上部的锁紧螺栓5的杆头的内侧抵靠在与之对应的上连接座12上。位于下部的锁紧螺栓5的杆头的内侧抵靠在与之对应的下连接座14上。
为了实现在上下方向上对电池2进行限位,电池2的上端可以抵靠在上连杆4上,电池2的下端可以抵靠在下连杆上。
为了实现在左右方向上对电池2进行限位,在两相邻电池2之间设有第一限位结构,并在侧板1和与之相邻设置的电池2之间设有第二限位结构。
如图2所示,第一限位结构包括设于前部的电池2上的第一凹槽21和设于后部的电池2上的与第一凹槽21配合的第一凸条22,第一凹槽21沿上下方向贯通电池2设置,第一凸条22伸入与之对应的第一凹槽21。即,如图2所示,第一凹槽21位于电池2的后侧面,第一凸条22位于电池2的前侧面。优选为,第一凸条22伸入第一凹槽21并抵靠在第一凹槽21的底部。
如图1所示,第二限位结构包括设于前部的侧板1上的第二凹槽23、设于与之相邻的电池2上的与第二凹槽23配合的第二凸条24以及设于后部的侧板1上的第二凸条24、设于与之相邻设置的电池2上的与第二凸条24配合的第二凹槽23,第二凹槽23沿上下方向贯通设置,第二凸条24伸入与之对应的第二凹槽23并抵靠在第二凹槽23的底部。
第二限位结构根据第一限位结构进行设置,应保证第二凸条24的朝向与第一凸条22的朝向一致。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凹槽21位于电池2的前侧面,第一凸条22位于电池2的后侧面,即若干第一凸条22向后凸起。此时,第二凸条24也向后凸起。
如图1所示,电池2的左右两端的上部分别设有一个电极25,当一个电池2左端的电极25为正极时,与之相邻设置的电池2左端的电极25为负极。
如图1所示,电池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若干由前往后依次设置的保持架3,每个保持架3至少对应一个电池2,本实施例中,一个保持架3对应两个电池2,电池2和与之相对的保持架3固连。
如图3所示,保持架3上设有接线腔36和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走线槽37,走线槽37位于接线腔36的下方,走线槽37通过通槽38与接线腔36连通。在接线腔36内设有两个与电极25一一对应设置的安装孔35,电极25穿出与之对应的安装孔35并通过位于接线腔36内的锁紧螺母锁紧。
具体的,电极25上设有外螺纹,锁紧螺母与该外螺纹配合,将电极25穿入对应的安装孔35后,将锁紧螺母连接到对应的电极25上,连接好后,保持架3抵靠在电池2上,锁紧螺母抵靠在接线腔36的底部。
接线腔36用于容纳锁紧螺母,并使接线不暴露在外,通槽38和走线槽37用于走线。
为了实现在上下方向上对保持架3进行限位,两相邻保持架3之间设有用于限制两相邻保持架3在上下方向上相对运动的第三限位结构,侧板1和与之相邻设置的保持架3之间设有用于限制侧板1与保持架3在上下方向上相对运动的第四限位结构。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三限位结构包括设于保持架3后侧的第三凹槽31以及设于相邻保持架3前侧的与第三凹槽31配合的第三凸条32,第三凹槽31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三凸条32伸入与之对应的第三凹槽31。为了实现各保持架3在前后方向上的限位,位于前部的保持架3抵靠在位于后部的保持架3上,或者第三凸条32抵靠在与之对应的第三凹槽31的底部。
第四限位结构包括设于前部的侧板1上的第四凹槽33、设于相邻保持架3上的与第四凹槽33配合的第四凸条34、以及设于后部的侧板1上的第四凸条34、设于相邻保持架3上的与第四凸条34配合的第四凹槽33,第四凹槽33沿左右方向延伸,第四凸条34伸入与之对应的第四凹槽33。
应保证第四凸条34的凸起方向与第三凸条32的凸起方向相同。
为了实现各保持架3在前后方向上的限位,位于最前部的保持架3抵靠在位于前部的侧板1上,位于最后部的保持架3抵靠在位于后部的侧板1上,或者第四凸条34抵靠在与之对应的第四凹槽33的底部。
如图4所示,在侧板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限位挡沿11,保持架3位于两相对设置的限位挡沿11之间,第四限位结构位于限位挡沿11和保持架3之间。在限位挡沿11上也设置了走线槽37。
安装时,将位于后部(也可以是前部)的侧板1固定,由后往前依次放置电池2,保证两相邻电池2的电极25处于不同侧,同时保证第一凸体伸入第一凹槽21,当达到指定数量的电池2后,通过锁紧螺栓5、上连杆4和下连杆将两块侧板1固定。随后由后往前(亦可由前往后)依次装上保持架3,并通过锁紧螺母锁紧。
由于保持架3为若干个,可根据电池2组的长度合理搭配,保持架3与电池2固连,保持架3在上下方向上的限位实现了电池2在上下方向上的限位,电池2在左右方向上的限位实现了保持架3在左右方向上的限位,两者相辅相成,提高了稳定性,而且组装方便,电池2四周仅被少面积覆盖,散热效果好。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将实施例一中的至少两个电池2组连接在一起。
具体的,如图5所示,它包括两组电池2组:位于前部的第一电池组a和位于后部的第二电池组b。
第一电池组a上的上连杆4穿过第一电池组a后部的上连接座12并穿过第二电池组b前部的上连接座12后通过锁紧螺栓5锁紧。第二电池组b上的上连杆4穿过第二电池组b前部的上连接座12并穿过第一电池组a后部的上连接座12后通过锁紧螺栓5锁紧。
第一电池组a上的下连杆穿过第一电池组a后部的下连接座14并穿过第二电池组b前部的下连接座14后通过锁紧螺栓5锁紧。第二电池组b上的下连杆穿过第二电池组b前部的下连接座14并穿过第一电池组a后部的下连接座14后通过锁紧螺栓5锁紧。
第一电池组a的上连杆4与第二电池组b的上连杆4错开设置,第一电池组a的下连杆与第二电池组b的下连杆错开设置。
解决了多个相互独立的电池2组连接不方便的问题。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块相互平行且相对设置的侧板(1),两所述侧板(1)之间设有若干与侧板(1)平行的电池(2),两相邻电池(2)之间设有用于限制两相邻电池(2)在左右方向上相对运动的第一限位结构,所述侧板(1)和与之相邻设置的电池(2)之间设有用于限制侧板(1)和电池(2)在左右方向上相对运动的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电池(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若干由前往后依次设置的保持架(3),所述电池(2)和与之相对的保持架(3)固连,两相邻保持架(3)之间设有用于限制两相邻保持架(3)在上下方向上相对运动的第三限位结构,所述侧板(1)和与之相邻设置的保持架(3)之间设有用于限制侧板(1)与保持架(3)在上下方向上相对运动的第四限位结构,两所述侧板(1)之间设有连接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能源汽车电池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设于电池(2)上的第一凹槽(21)/第一凸条(22)以及设于与之相邻的电池(2)上的与第一凹槽(21)/第一凸条(22)配合的第一凸条(22)/第一凹槽(21),所述第一凹槽(21)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凸条(22)伸入与之对应的第一凹槽(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新能源汽车电池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设于侧板(1)上的第二凹槽(23)/第二凸条(24)以及设于与之相邻的电池(2)上的与第二凹槽(23)/第二凸条(24)配合的第二凸条(24)/第二凹槽(23),所述第二凹槽(23)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凸条(24)伸入与之对应的第二凹槽(23)。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新能源汽车电池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限位结构包括设于保持架(3)上的第三凹槽(31)/第三凸条(32)以及设于与之相邻的保持架(3)上的与第三凹槽(31)/第三凸条(32)配合的第三凸条(32)/第三凹槽(31),所述第三凹槽(31)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第三凸条(32)伸入与之对应的第三凹槽(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新能源汽车电池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限位结构包括设于侧板(1)上的第四凹槽(33)/第四凸条(34)以及设于与之相邻的保持架(3)上的与第四凹槽(33)/第四凸条(34)配合的第四凸条(34)/第四凹槽(33),所述第四凹槽(33)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第四凸条(34)伸入与之对应的第四凹槽(3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能源汽车电池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限位挡沿(11),所述保持架(3)位于两相对设置的限位挡沿(11)之间,所述第四限位结构位于限位挡沿(11)和保持架(3)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能源汽车电池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两根设于电池(2)上方的上连杆(4)和至少两根设于电池(2)下方的下连杆,所述上连杆(4)和下连杆沿前后方向延伸,且两端分别与侧板(1)固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新能源汽车电池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1)的上部设有若干上连接座(12),所述上连接座(12)内设有上连接孔(13),所述上连杆(4)穿设在上连接孔(13)内且通过锁紧螺栓(5)与上连接座(12)连接;所述侧板(1)的下部设有若干下连接座(14),所述下连接座(14)内设有下连接孔(15),所述下连杆穿设在下连接孔(15)内且通过锁紧螺栓(5)与下连接座(14)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能源汽车电池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2)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电极(25),所述保持架(3)上具有与电极(25)相对设置的安装孔(35),所述电极(25)穿出与之对应的安装孔(35)并通过锁紧螺母锁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能源汽车电池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架(3)上设有接线腔(36)和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走线槽(37),所述安装孔(35)设于接线腔(36)内,所述锁紧螺母也设于接线腔(36)内,所述走线槽(37)通过通槽(38)与接线腔(36)连通。
CN202111552793.4A 2021-12-17 2021-12-17 新能源汽车电池安装机构 Pending CN1142431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52793.4A CN114243191A (zh) 2021-12-17 2021-12-17 新能源汽车电池安装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52793.4A CN114243191A (zh) 2021-12-17 2021-12-17 新能源汽车电池安装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43191A true CN114243191A (zh) 2022-03-25

Family

ID=807579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52793.4A Pending CN114243191A (zh) 2021-12-17 2021-12-17 新能源汽车电池安装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43191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63702A (zh) * 2010-02-23 2011-08-24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电源装置及具备该电源装置的车辆
CN203871383U (zh) * 2014-03-28 2014-10-08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组结构
CN107978704A (zh) * 2017-11-22 2018-05-01 福建猛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拼装式锂离子电池组及电池模组
CN113258187A (zh) * 2021-04-01 2021-08-13 王奔 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组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63702A (zh) * 2010-02-23 2011-08-24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电源装置及具备该电源装置的车辆
CN203871383U (zh) * 2014-03-28 2014-10-08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组结构
CN107978704A (zh) * 2017-11-22 2018-05-01 福建猛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拼装式锂离子电池组及电池模组
CN113258187A (zh) * 2021-04-01 2021-08-13 王奔 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352591A1 (en) Battery Pack and Vehicle Comprising Same
US10170739B2 (en) Pin mount for battery module
KR102319537B1 (ko) 배터리 모듈,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및 자동차
EP1643570A1 (en) Combination battery
CN209993643U (zh) 一种动力电池箱体及动力电池
CN101772857A (zh) 尤其用于混合动力驱动的电池组
KR20130017289A (ko) 고전압 배터리팩용 배터리 모듈
KR100993127B1 (ko) 우수한 냉각 효율성의 중대형 전지팩
US20170200927A1 (en) Cell module
US20230268599A1 (en) Battery pack and vehicle including same
JPH05159755A (ja) 車両用バッテリ
KR20140000761A (ko) 전지팩
CN114243191A (zh) 新能源汽车电池安装机构
KR101815154B1 (ko) 교환형 차량 배터리 모듈 케이스 및 그에 따른 배터리 모듈 조립체 제조방법
JPH05159761A (ja) 電気自動車用バッテリコンテナ
CN115279609A (zh) 车辆电池系统
CN113036304A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车辆的电池集成装置和新能源车辆
CN212934765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减震安装座
KR20220101475A (ko) 배터리 팩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자동차
CN212571195U (zh) 电芯组固定结构
CN211182283U (zh) 一种汽车用稳定性好的电瓶架
US10622613B2 (en) Connection module including an external connection bus bar and insulating protector
CN112018284A (zh) 电池模组、电池包以及车辆
CN113594603A (zh) 电池包及制备方法
KR20200080406A (ko) 배터리 팩 및 이러한 배터리 팩을 포함하는 자동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