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33841A - 一种滑动拔叉装置和拔叉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滑动拔叉装置和拔叉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33841A
CN114233841A CN202111318403.7A CN202111318403A CN114233841A CN 114233841 A CN114233841 A CN 114233841A CN 202111318403 A CN202111318403 A CN 202111318403A CN 114233841 A CN114233841 A CN 1142338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lash
track
piece
fork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1840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兆凯
狄宇
唐旭东
马俊
杨培
陈凯伦
秦文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Machinery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Machinery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Machinery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Beijing Machinery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11131840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33841A/zh
Publication of CN1142338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338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12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or for taking-up backlash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12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or for taking-up backlash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F16H2057/123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or for taking-up backlash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ing electric control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ar-Shifting Mechanis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滑动拔叉装置和拔叉设备,包括:驱动组件和拨叉组件,驱动组件包括转动件套设在转动件上的运动件以及连接件,连接件可拆卸设置在运动件上,且在连接件上设有面接触的第一消隙件和第二消隙件,拨叉组件包括活动套和设置在活动套上的至少一个第一拨叉件,至少一个第一拨叉件上设有第一开口槽,在第一开口槽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第一消隙件一面与第一轨道面接触,且第一消隙件的另一面与第一开口槽的内侧壁具有间隙,第二消隙件一面与第二轨道面接触,且第二消隙件的另一面与第一开口槽的内侧壁具有间隙。从而使连接件不容易出现磨损的情况,且连接件与第一拨叉件安装比较易控制装配间隙,从而提高了零件的良率。

Description

一种滑动拔叉装置和拔叉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滑动拨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滑动拔叉装置以及包括滑动拔叉装置的拔叉设备。
背景技术
通常滑动拨叉机构有销轴驱动拨叉,目前电动舵机是需要配合滑动拨叉机构以及丝杠螺母运行,从而将电动舵机电动机直线输出的力矩和转速减速后转化为输出拨叉的旋转输出。
然而,丝杠螺母与拨叉开口之间为滑动摩擦配合,长时工作或者大负载工作后,零件容易出现磨损,出现磨损更换时需要将滚珠丝杠副整个拆卸后才能更换磨损件,操作复杂、费时。如果在丝杠螺母与拨叉开口之间的销轴上安装轴承将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轴承将额外增加安装空间要求,为方便更换,从零件复杂程度考虑,常通过处理表面硬度将销轴设置为易磨损件,销轴经常面临更换的问题,而且销轴-轴承-拨叉组合的总体安装空间要求更高,再则电动舵机是一种精确的位置伺服系统,电动舵机的传动机构与拨叉机构安装不易控制装配间隙,因此电动舵机狭小的安装空间常常不能使用这种滚动摩擦形式。如果为消除装配间隙,只能严格控制销轴和拨叉开口的加工尺寸,并且安装时采用人工选配等手段,零件残品率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滑动拔叉装置和拔叉设备,以解决出现磨损更换时需要将滚珠丝杠副整个拆卸后才能更换磨损件,操作复杂、费时的问题,以及电动舵机的传动机构与拨叉机构安装不易控制装配间隙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滑动拔叉装置,包括:
驱动组件,包括转动件套设在所述转动件上的运动件,以及连接件、第一消隙件和第二消隙件,所述连接件可拆卸设置在所述运动件上,且在所述连接件上设有面接触的第一消隙件和第二消隙件;拨叉组件,所述拨叉组件与所述驱动组件转动连接,所述拨叉组件包括活动套和设置在所述活动套上的至少一个第一拨叉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拨叉件上设有第一开口槽,在所述第一开口槽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第一消隙件一面与所述第一轨道面接触,且所述第一消隙件的另一面与所述第一开口槽的内侧壁具有间隙,所述第二消隙件一面与所述第二轨道面接触,且所述第二消隙件的另一面与所述第一开口槽的内侧壁具有间隙。
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口槽的内侧壁上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轨道分别在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上的深度不同,所述第二轨道分别在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上的深度不同,且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在所述第一侧面上的深度不同,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在所述第二侧面上的深度不同;
所述第一消隙件的一面与所述第一侧面上的所述第一轨道面接触,所述第一消隙件的另一面与所述第二侧面具有间隙,所述第二消隙件的一面与所述第二侧面上的所述第二轨道面接触,所述第二消隙件的另一面与所述第一侧面具有间隙。
优选地,所述第一轨道在所述第一侧面上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一轨道在所述第二侧面上的深度,且所述第二轨道在所述第一侧面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一轨道在所述第二侧面上的深度;或者,
所述所述第一轨道在所述第一侧面上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一轨道在所述第二侧面上的深度,且所述第二轨道在所述第一侧面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一轨道在所述第二侧面上的深度。
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三消隙件和第四消隙件,所述连接件上还设有面积接触的所述第三消隙件和所述第四消隙件,所述第一消隙和所述第二消隙设置在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上,所述第三消隙件和所述第四消隙件设置在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上;
所述拨叉组件还包括活动套和设置在所述活动套上的至少一个第二拨叉件,所述第一拨叉件和所述第二拨叉件平行,所述第二拨叉件上开设第二开口槽,所述第一开口槽和第二开口槽平行,且所述第二开口槽的内侧壁设有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第三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结构相同;
所述第三侧面具有第三轨道,所述第四侧面具有第四轨道,所述第三消隙件和第四消隙件,在所述第一开口槽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三轨道和第四轨道,所述第三消隙件件的一面与所述第三侧面上的所述第三轨道面接触,所述第三消隙件件的另一面与所述第三侧面具有间隙,所述第四消隙件件的一面与所述第四侧面上的所述第四轨道面接触,所述第四消隙件件的另一面与所述第四侧面具有间隙。
优选地,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之间间隔设置且间隔距离相同,所述第三轨道和所述第四轨道之间间隔设置且间隔距离相同。
优选地,在所述运动件上开设固定孔,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固定孔,且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均伸出所述固定孔,在所述连接件的两端上至少一端上设有所述第一消隙件和所述第二消隙件。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还包括弹性件和紧固件,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上,且所述弹性件抵住与靠近所述弹性件的所述第一消隙件或所述第二消隙件,所述紧固件紧固在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上且所述紧固件与所述弹性件抵接。
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驱动件、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套设在所述转动件上,所述转动件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二轴承内,所述运动件位于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之间,所述驱动件与所述转动件连接。
优选地,所述拨叉组件还包括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所述第三轴承和所述第四轴承依次套设在所述活动套上。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拔叉设备,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滑动拔叉装置。
本申请实通过所述第一消隙件一面与所述第一轨道面接触,以及所述第二消隙件一面与所述第二轨道面接触,从而解决了滚珠丝杠副容易出现磨损的情况,并且容易拆卸更换,减小了更换的时间,更加容易维护,且所述第一消隙件的另一面与所述第一开口槽的内侧壁具有间隙,且所述第二消隙件的另一面与所述第一开口槽的内侧壁具有间隙,使得电动舵机的传动机构与拨叉机构安装比较易控制装配间隙的问题,从而提高了零件的良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滑动拔叉装置装配示意图;
图2为如图1所示的一种滑动拔叉装置装配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3为如图2所示的一种滑动拔叉装置沿A-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如图1所示的一种滑动拔叉装置装正视图示意图;
图5为如图1所示的一种滑动拔叉装置的拔叉组件示意图;
图6为如图1所示的一种滑动拔叉装置的拔叉组件另一角度示意图。
如下为本申请主要部件的名称和对应的标号:
驱动组件10、转动件11、运动件12、连接件13、第一消隙件14、第二消隙件15、第三消隙件16、第四消隙件17、固定孔121、弹性件131、紧固件132、第一轴承18、第二轴承19;
拨叉组件20、第一拨叉件21、活动套23、第一开口槽24、第一轨道241、第二轨道242、第一侧面243、第二侧面244、第二拨叉件22、第二开口槽25、第三侧面253、第四侧面254、第三轨道251、第四轨道252、第三轴承26、第四轴承2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5和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种滑动拔叉装置,包括驱动组件10和拨叉组件20,驱动组件10包括转动件11套设在所述转动件11上的运动件12,以及连接件13、第一消隙件14和第二消隙件15,所述连接件13可拆卸设置在所述运动件12上,且在所述连接件13上设有面接触的第一消隙件14和第二消隙件15,所述拨叉组件20与所述驱动组件10转动连接,所述拨叉组件20包括活动套23和设置在所述活动套23上的至少一个第一拨叉件21,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拨叉件21上设有第一开口槽24,在所述第一开口槽24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轨道241和第二轨道242,所述第一消隙件14一面与所述第一轨道241面接触,且所述第一消隙件14的另一面与所述第一开口槽24的内侧壁具有间隙,所述第二消隙件15一面与所述第二轨道242面接触,且所述第二消隙件15的另一面与所述第一开口槽24的内侧壁具有间隙。从而解决了滚珠丝杠副容易出现磨损的情况,并且容易拆卸更换,减小了更换的时间,更加容易维护,且使得电动舵机的传动机构与拨叉机构安装比较易控制装配间隙的问题,从而提高了零件的良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需要说明地是转动件11可以是丝杠螺杆,运动件12可以是丝杠螺母,连接件13可以是圆柱销,第一消隙件14和第二消隙件15可以是消隙环,当然以上零部件不仅限于所举例的,而且还可以是其他的零部件,在此不再赘述。驱动转动件11旋转运动,连接件13随着运动件12在转动件11上下直线运动,当运动件12沿着转动件11向上运动,连接件13带动第一消隙件14在第一轨道241内旋转运动,同时驱动第一拨叉件21带动活动套23顺时针旋转运动,当运动件12沿着转动件11向下运动,连接件13带动第二消隙件15在第二轨道242内旋转运动,同时驱动第一拨叉件21带动活动套23逆时针旋转运动。本申请中的第一消隙件14和第二消隙件15,与对应的第一轨道241和第二轨道242仅有一个平面接触,与另一个平面之间设有间隙,保证工作时第一消隙件14和第二消隙件15转动来减小结构摩损,是第一消隙件14或第二消隙件15环分别支撑同一侧的第一拨叉,防止出现传动间隙。当结构出现磨损时,无需拆卸转动件11,只需拆下连接件13即可进行更换;该装置同时具备使用寿命长、消除装配间隙且易更换磨损件的优点,既能解决连接件13安装滚动轴承所需的空间尺寸要求高的问题,又能消除装配间隙,而且容易更换易磨损件,结构形式简单、方便加工,空间紧凑、可传递较大力矩,实现容易、可靠性高。另外,相比传统的传动销-拨叉组合,本申请将连接件13与第一拨叉件21的滑动接触改为连接件13与第一消隙件14和第二消隙件15的球面接触,第一拨叉件21上的第一轨道241和第二轨道242与对应的第一消隙件14和第二消隙件15为滚动接触,可以减少连接件13、第一消隙件14和第二消隙件15及第一拨叉件21磨损,能够适应大负载、长航时工作。
在一中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口槽24的内侧壁上包括第一侧面243和第二侧面244,所述第一轨道241分别在所述第一侧面243和所述第二侧面244上的深度不同,所述第二轨道242分别在所述第一侧面243和所述第二侧面244上的深度不同,且所述第一轨道241和所述第二轨道242在所述第一侧面243上的深度不同,所述第一轨道241和所述第二轨道242在所述第二侧面244上的深度不同,所述第一消隙件14的一面与所述第一侧面243上的所述第一轨道241面接触,所述第一消隙件14的另一面与所述第二侧面244具有间隙,所述第二消隙件15的一面与所述第二侧面244上的所述第二轨道242面接触,所述第二消隙件15的另一面与所述第一侧面243具有间隙。通过在第一侧面243和第二侧面244上分别设置不同深度的第一轨道241和第二轨道242,从而实现了第一消隙件14和第二消隙件15与对应的第一轨道241和第二轨道242仅有一个平面接触,与另一个平面之间设有间隙,即实现了面对不同的运动方向的连接件13,第一消隙件14和第二消隙件15只有一个进行运动,从而减小了对滑轨的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轨道241在所述第一侧面243上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一轨道241在所述第二侧面244上的深度,且所述第二轨道242在所述第一侧面243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一轨道241在所述第二侧面244上的深度。为了能够实现当运动件12沿着转动件11向上运动,连接件13带动第一消隙件14在第一轨道241内旋转运动,同时驱动第一拨叉件21带动活动套23顺时针旋转运动,所述第一轨道241在所述第一侧面243上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一轨道241在所述第二侧面244上的深度,当运动件12沿着转动件11向下运动,连接件13带动第二消隙件15在第二轨道242内旋转运动,同时驱动第一拨叉件21带动活动套23逆时针旋转运动,所述第二轨道242在所述第一侧面243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一轨道241在所述第二侧面244上的深度。
或者,所述所述第一轨道241在所述第一侧面243上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一轨道241在所述第二侧面244上的深度,且所述第二轨道242在所述第一侧面243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一轨道241在所述第二侧面244上的深度。此实施例与上述过程相反,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6所示,驱动组件10还包括第三消隙件16和第四消隙件17,所述驱动组件10还包括第三消隙件16和第四消隙件17,所述连接件13上还设有面积接触的所述第三消隙件16和所述第四消隙件17,所述第一消隙和所述第二消隙设置在所述连接件13的一端上,所述第三消隙件16和所述第四消隙件17设置在所述连接件13的另一端上,所述拨叉组件20还包括活动套23和设置在所述活动套23上的至少一个第二拨叉件22,所述第一拨叉件21和所述第二拨叉件22平行,所述第二拨叉件22上开设第二开口槽25,所述第一开口槽24和第二开口槽25平行,且所述第二开口槽25的内侧壁设有第三侧面253和第四侧面254,所述第三侧面253和所述第四侧面254与所述第一侧面243和第二侧面244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三侧面253具有第三轨道251,所述第四侧面254具有第四轨道252,所述第三消隙件16和第四消隙件17,在所述第一开口槽24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三轨道251和第四轨道252,所述第三消隙件16件的一面与所述第三侧面253上的所述第三轨道251面接触,所述第三消隙件16件的另一面与所述第三侧面253具有间隙,所述第四消隙件17件的一面与所述第四侧面254上的所述第四轨道252面接触,所述第四消隙件17件的另一面与所述第四侧面254具有间隙。通过设置第二拨叉件22以及与第二拨叉件22对应设置的第三消隙件16和第四消隙件17增加了整个拨叉组件20的强度,而且配合第二拨叉件22以及与第二拨叉件22对应设置的第一消隙件14和第二消隙件15的运动是整个拨叉组件20运行更加稳定。
具体地,驱动转动件11旋转运动,连接件13随着运动件12在转动件11上下直线运动,当运动件12沿着转动件11向上运动,连接件13带动第一消隙件14和第三消隙件16分别在对应第一轨道241和第三轨道251内旋转运动,同时驱动第一拨叉件21和第二拨叉件22带动活动套23顺时针旋转运动,当运动件12沿着转动件11向下运动,连接件13带动第二消隙件15和第四消隙件17分别在对应第二轨道242和第四轨道252,同时驱动第一拨叉件21和第二拨叉件22带动活动套23逆时针旋转运动。本申请中的第一消隙件14和第二消隙件15,与对应的第一轨道241和第二轨道242仅有一个平面接触,与另一个平面之间设有间隙,第三消隙件16和第四消隙件17,与对应的第三轨道251和第四轨道252仅有一个平面接触,与另一个平面之间设有间隙,保证工作时第一消隙件14和第二消隙件15以及第三消隙件16和第四消隙件17转动来减小结构摩损,是第一消隙件14和第二消隙件15分别支撑同一侧的第一拨叉防止出现传动间隙,以及第三消隙件16和第四消隙件17分别支撑同一侧的第二拨叉防止出现传动间隙。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轨道241和所述第二轨道242之间间隔设置且间隔距离相同,所述第三轨道251和所述第四轨道252之间间隔设置且间隔距离相同。
具体地,图6所示,连接件13光轴直径为d,第一消隙件14和第二消隙件15以及第三消隙件16和第四消隙件17的厚度为t,所述第一侧面243和所述第二侧面244之间的宽度为b,所述第三侧面253和所述第四侧面254之间的宽度为b,所述第一轨道241和所述第二轨道242之间的距离为△b,所述第三轨道251和所述第四轨道252之间的距离为△b,△b保证第一消隙件14和第二消隙件15以及第三消隙件16和第四消隙件17与对应轨道一侧存在间隙即可,△b可取0.5毫米-1毫米,其中,b=d+2*t。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所述运动件12上开设固定孔121,所述连接件13穿过所述固定孔121,且所述连接件13的两端均伸出所述固定孔121,在所述连接件13的两端上至少一端上设有所述第一消隙件14和所述第二消隙件15。通过固定孔121方便拆卸或安装连接件13,当然,这里采用了设置固定孔121来固定连接件13,事实上,连接件13可以采用任何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运动件12上,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连接件13还包括弹性件131和紧固件132,所述弹性件131套设在所述连接件13的一端上,且所述弹性件131抵住与靠近所述弹性件131的所述第一消隙件14或所述第二消隙件15,所述紧固件132紧固在所述连接件13的一端上且所述紧固件132与所述弹性件131抵接。为了使连接件13以及在连接件13上的所述第一消隙件14和所述第二消隙件15及所述第三消隙件16和所述第四消隙件17更换更加方便,进而采用紧固件132紧固,首先拧下紧固件132及弹性件131,然后用顶出连接件13,最后拆除旧的所述第一消隙件14和所述第二消隙件15及所述第三消隙件16和所述第四消隙件17;更换时,先将所述第一消隙件14和所述第二消隙件15穿过连接件13,然后将连接件13穿过第一拨叉件21或第二拨叉件22开口后插入运动件12上的固定孔121内,然后从另一侧安装所述第三消隙件16和所述第四消隙件17;最后安装紧固件132及弹性件131。其中紧固件132可以是紧固钉,弹性件131可以是弹簧垫圈,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的弹性缓冲件。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10还包括驱动件(未显示)、第一轴承18和第二轴承19,所述第一轴承18套设在所述转动件11上,所述转动件11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二轴承19内,所述运动件12位于所述第一轴承18和所述第二轴承19之间,所述驱动件与所述转动件11连接。驱动件可以驱动转动件11运动,进而带动运动件12运动,进一步地带动了连接的运动。另外,第一轴承18和第二轴承19可以是角接触轴承,其中,角接触轴承还可以与其他结构连接,并且使转动件11运动受到摩檫力更小。延长其使用寿命。
优选地,所述拨叉组件20还包括第三轴承26和第四轴承27,所述第三轴承26和所述第四轴承27依次套设在所述活动套23上。第三轴承26和第四轴承27可以是深沟球轴承,深沟球轴承能够与其他部件连接,即使拨叉组件20还能带动其他部件运动。
在另外一种实施例中,在工作时,驱动件接收位机下发的指令信号,直接或者通过齿轮带动转动件11上的运动件12转动,进而驱动运动件12和连接件13上下直线运动;运动件12向上运动时,连接件13带动第一消隙件14和第三消隙件16在对应的第一轨道241和第三轨道251内旋转运动,同时驱动第一拨叉件21和第二拨叉件22顺时针旋转运动;运动件12向下运动时,连接件13带动第二消隙件15和第四消隙件17在对应的第二轨道242和第四轨道252内旋转运动,同时驱动第一拨叉件21和第二拨叉件22逆时针旋转运动。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拔叉设备,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滑动拔叉装置。
本申请实通过所述第一消隙件14一面与所述第一轨道241面接触,以及所述第二消隙件15一面与所述第二轨道242面接触,从而解决了滚珠丝杠副容易出现磨损的情况,并且容易拆卸更换,减小了更换的时间,更加容易维护,且所述第一消隙件14的另一面与所述第一开口槽24的内侧壁具有间隙,且所述第二消隙件15的另一面与所述第一开口槽24的内侧壁具有间隙,使得电动舵机的传动机构与拨叉机构安装比较易控制装配间隙的问题,从而提高了零件的良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滑动拔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组件,包括转动件套设在所述转动件上的运动件,以及连接件、第一消隙件和第二消隙件,所述连接件可拆卸设置在所述运动件上,且在所述连接件上设有面接触的所述第一消隙件和所述第二消隙件;
拨叉组件,所述拨叉组件与所述驱动组件转动连接,所述拨叉组件包括活动套和设置在所述活动套上的至少一个第一拨叉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拨叉件上设有第一开口槽,在所述第一开口槽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第一消隙件一面与所述第一轨道面接触,且所述第一消隙件的另一面与所述第一开口槽的内侧壁具有间隙,所述第二消隙件一面与所述第二轨道面接触,且所述第二消隙件的另一面与所述第一开口槽的内侧壁具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拔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槽的内侧壁上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轨道分别在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上的深度不同,所述第二轨道分别在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上的深度不同,且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在所述第一侧面上的深度不同,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在所述第二侧面上的深度不同;
所述第一消隙件的一面与所述第一侧面上的所述第一轨道面接触,所述第一消隙件的另一面与所述第二侧面具有间隙,所述第二消隙件的一面与所述第二侧面上的所述第二轨道面接触,所述第二消隙件的另一面与所述第一侧面具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动拔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在所述第一侧面上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一轨道在所述第二侧面上的深度,且所述第二轨道在所述第一侧面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一轨道在所述第二侧面上的深度;或者,
所述所述第一轨道在所述第一侧面上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一轨道在所述第二侧面上的深度,且所述第二轨道在所述第一侧面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一轨道在所述第二侧面上的深度。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滑动拔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三消隙件和第四消隙件,所述连接件上还设有面积接触的所述第三消隙件和所述第四消隙件,所述第一消隙和所述第二消隙设置在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上,所述第三消隙件和所述第四消隙件设置在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上;
所述拨叉组件还包括活动套和设置在所述活动套上的至少一个第二拨叉件,所述第一拨叉件和所述第二拨叉件平行,所述第二拨叉件上开设第二开口槽,所述第一开口槽和第二开口槽平行,且所述第二开口槽的内侧壁设有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第三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结构相同;
所述第三侧面具有第三轨道,所述第四侧面具有第四轨道,所述第三消隙件和第四消隙件,在所述第一开口槽的内侧壁上设有所述第三轨道和所述第四轨道,所述第三消隙件件的一面与所述第三侧面上的所述第三轨道面接触,所述第三消隙件件的另一面与所述第三侧面具有间隙,所述第四消隙件件的一面与所述第四侧面上的所述第四轨道面接触,所述第四消隙件件的另一面与所述第四侧面具有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动拔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之间间隔设置且间隔距离相同,所述第三轨道和所述第四轨道之间间隔设置且间隔距离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拔叉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运动件上开设固定孔,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固定孔,且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均伸出所述固定孔,在所述连接件的两端上至少一端上设有所述第一消隙件和所述第二消隙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拔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还包括弹性件和紧固件,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上,且所述弹性件抵住与靠近所述弹性件的所述第一消隙件或所述第二消隙件,所述紧固件紧固在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上且所述紧固件与所述弹性件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拔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驱动件、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套设在所述转动件上,所述转动件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二轴承内,所述运动件位于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之间,所述驱动件与所述转动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拔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叉组件还包括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所述第三轴承和所述第四轴承依次套设在所述活动套上。
10.一种拔叉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滑动拔叉装置。
CN202111318403.7A 2021-11-09 2021-11-09 一种滑动拔叉装置和拔叉设备 Pending CN1142338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18403.7A CN114233841A (zh) 2021-11-09 2021-11-09 一种滑动拔叉装置和拔叉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18403.7A CN114233841A (zh) 2021-11-09 2021-11-09 一种滑动拔叉装置和拔叉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33841A true CN114233841A (zh) 2022-03-25

Family

ID=80748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18403.7A Pending CN114233841A (zh) 2021-11-09 2021-11-09 一种滑动拔叉装置和拔叉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33841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441839U (zh) * 2012-03-01 2012-09-19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一种轴向限位消隙齿轮
CN205101489U (zh) * 2015-11-04 2016-03-23 山西至正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拨叉减速器
CN206246644U (zh) * 2016-05-17 2017-06-13 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 一种摇臂拨叉与关节轴承配合结构
CN106838181A (zh) * 2015-12-07 2017-06-13 上海新跃仪表厂 一种高刚度传动机构
CN106838179A (zh) * 2017-03-02 2017-06-13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一种机械传动结构
CN207740452U (zh) * 2017-10-30 2018-08-17 北京理工华创电动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两档amt变速箱换挡机构及装有该换挡机构的车辆
CN110285201A (zh) * 2019-06-25 2019-09-27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一种面接触式滑动拨叉装置及滑动拨叉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441839U (zh) * 2012-03-01 2012-09-19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一种轴向限位消隙齿轮
CN205101489U (zh) * 2015-11-04 2016-03-23 山西至正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拨叉减速器
CN106838181A (zh) * 2015-12-07 2017-06-13 上海新跃仪表厂 一种高刚度传动机构
CN206246644U (zh) * 2016-05-17 2017-06-13 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 一种摇臂拨叉与关节轴承配合结构
CN106838179A (zh) * 2017-03-02 2017-06-13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一种机械传动结构
CN207740452U (zh) * 2017-10-30 2018-08-17 北京理工华创电动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两档amt变速箱换挡机构及装有该换挡机构的车辆
CN110285201A (zh) * 2019-06-25 2019-09-27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一种面接触式滑动拨叉装置及滑动拨叉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558807B1 (ko) 가변 체적 변위형 엔진을 위한 기계식 동력 전달 장치
US8127641B2 (en) Device to adjust the orientation of a mirror of a motorcar
CN104052188A (zh) 精密电动缸
CN107654594B (zh) 一种无波动传动的链传动装置
JP2012154370A (ja) 駆動力伝達機構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BRPI0604834A (pt) fuso motriz para acionamento principal de uma cadeira de laminação
CN114233841A (zh) 一种滑动拔叉装置和拔叉设备
US5934433A (en) Friction clutch having an actuator for automated operation
JP2003013984A (ja) 組込装置
CN112594200B (zh) 一种磁悬浮鼓风机的叶轮锁紧结构
CN101240836B (zh) 载荷感应驱动力传动装置
CN110873129A (zh) 一种具有油气润滑功能的伸缩式鼓形齿联轴器
US8015892B2 (en) Bicycle clutch
CN201062660Y (zh) 轴承式减磨拨叉装置
CN113490803B (zh) 具有防扭转装置的球螺纹传动装置
CN210196325U (zh) 一种传动离合装置
KR101203767B1 (ko) 축력저감형 트라이포드 등속조인트
CN109441951A (zh) 一种peek材质半边轴套
CN217271455U (zh) 一种耐磨的轴套
CN215163664U (zh) 一种用于缝纫设备凸轮的驱动结构
EP1898110A1 (en) Shaft coupling
CN109606103B (zh) 传动轴连动装置
CN208997301U (zh) 一种副箱驱动齿轮的固定结构
KR20180040847A (ko) 차량용 드라이브 샤프트
CN111433471B (zh) 具有人字形滚子的轴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