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06713A - 用于抵靠着车辆车身底座固定的空气动力学导流板 - Google Patents

用于抵靠着车辆车身底座固定的空气动力学导流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06713A
CN114206713A CN202080054756.8A CN202080054756A CN114206713A CN 114206713 A CN114206713 A CN 114206713A CN 202080054756 A CN202080054756 A CN 202080054756A CN 114206713 A CN114206713 A CN 1142067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odynamic deflector
deflector according
guide
apertures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5475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伯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SA Automobiles SA
Original Assignee
PSA Automobiles 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SA Automobiles SA filed Critical PSA Automobiles SA
Publication of CN1142067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067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5/00Vehicl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streamlining
    • B62D35/02Streamlining the undersurfa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8Insulating elements, e.g. for sound insulation
    • B60R13/0861Insulating elements, e.g. for sound insulation for covering undersurfaces of vehicles, e.g. wheel hou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7/00Stabilising vehicle bodies without controlling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2D37/02Stabilising vehicle bodies without controlling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by aerodynamic me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2Elements for improving aerodynamic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8Optimized components or subsystems, e.g. lighting, actively controlled gla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动力学导流板,所述空气动力学导流板用于抵靠着机动车辆车身的底座固定,并且包括前板体(110)和后板体(150),所述前板体和所述后板体用于延伸成相对于彼此纵向延长,所述前板体具有多个第一孔口(120),所述多个第一孔口配置用于可同时地与对应的第一销(10)对齐然后由所述第一销穿过,所述第一销与所述底座连成一体,所述后板体具有多个第二孔口(160),所述多个第二孔口配置用于可同时地与第二销(11)对齐然后由所述第二销穿过,所述第二销与所述底座连成一体,所述后板体包括处在自身的前端部处的引导构件(161),所述引导构件配置用于其中每个在所述前板体安装就位之后在所述后板体的安装就位期间与对应的引导壁(130)滑动配合,以便实施所述第二孔口与对应的所述第二销的对齐,所述引导壁设置在所述前板体的后端部处。

Description

用于抵靠着车辆车身底座固定的空气动力学导流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要求于2019年7月30日提交的法国申请1908658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内容(文本、附图和权利要求)在此并入本文引作参考。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机动车辆的空气动力学特性、尤其是在车身下方的空气动力学特性。
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动力学导流板(déflecteur),所述空气动力学导流板用于抵靠着这种机动车辆车身的底座的下表面固定。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空气动力学特性在机动车辆的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空气动力学特性尤其是在高速下对燃料消耗和道路表现影响很大。对车辆空气动力学特性的改善可因此显著有助于通过降低燃料消耗来减少污染物排放,同时在声学方面使车辆更安全且更舒适。
车辆的底座对在车辆后方产生的空气阻力、即与牵引力相反的空气阻力有重大影响。机动车制造商倾向于车身底部的流线型外壳以及离地间隙的降低,以限制涌入车辆下方的空气量和便利化空气在车身下方的流动。如今通常地,给车辆装备由塑料材料制成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布置在车身下方以改善空气动力学特性并防止敏感元件(例如管道)受到撞击。
尤其从文件FR3059977已知一种机动车辆的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前底板区域和后底板区域。
在所述前底板区域中,所述底座装备有两个侧向空气动力学导流板(左侧空气动力学导流板和右侧空气动力学导流板),这两个侧向空气动力学导流板在排气管线两侧对称地延伸且分别覆盖所述前底板的左纵向部分和右纵向部分,以便确保空气动力学功能和防止溅射功能。
每个侧向导流板包括由塑料材料制成的前板体和后板体,所述前板体和所述后板体延伸成相对于彼此纵向延长。
通过使经焊接至该底板(plancher)或经焊接至与该底板连成一体的支架(chape)的销(goujons)穿过设置在所述板体中的对应的孔口插入,然后通过把由塑料制成的螺母添加和拧紧到所述销上,使得所述侧向导流板的这些板体(前板体和后板体)与所述底板固定,以便使这些板件压靠在所述底板上并且确保这些板件的固定。
尽管确保了所述侧向导流板的板体在所述底板上的可靠且精确的固定,这种固定系统对于操作员来说需要相对较长的装配时间。
该操作员定位在车辆的经升高底板下方,该操作员需在第一时间使每个板体升高到自身上方同时使每个板体维持在手臂末端处,然后使每个板体定位成使其所设置有的孔口与从所述底板突出的固定销迭合。
对于用户来说,用于定位所述板体的该定位步骤特别难以实施。
事实上,该步骤是盲目地进行的,因为布置在该操作员的头部与所述底板之间的这些板体使该操作员无法看到所述固定销,该操作员在达到其目的之前需摸索几分钟。
发明内容
本发明因此旨在改善所述情况。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气动力学导流板,所述空气动力学导流板用于抵靠着机动车辆车身的底座的下表面固定,并且包括前板体和后板体,所述前板体和所述后板体用于延伸成相对于彼此纵向延长,所述前板体具有多个第一孔口,所述多个第一孔口配置用于可同时地与对应的第一销对齐然后由所述第一销穿过,所述第一销与所述底座连成一体,所述后板体具有多个第二孔口,所述多个第二孔口配置用于可同时地与第二销对齐然后由所述第二销穿过,所述第二销与所述底座连成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板体包括处在自身的前端部处的引导构件,所述引导构件配置用于其中每个在所述前板体安装就位之后在所述后板体的安装就位期间与对应的引导壁滑动配合,以便实施所述第二孔口与对应的所述第二销的对齐,所述引导壁设置在所述前板体的后端部处。
所述前板体的后端部和所述后板体的前端部的该特别构造极大地便利化了由操作员装配该后板体,同时避免了操作员盲目地摸索实施该后板体的第二孔口与对应的所述第二销的对齐。
本发明由此能够使每个车辆的装配时间减少几分钟。
根据本发明的导流板的优选特征:
-所述前板体的后端部还包括预定位叉头(fourchettes),所述预定位叉头中的每个从对应的引导壁的顶端向后纵向地突出,所述叉头配置用于其中每个在所述前板体的安装就位期间通过跨骑(enfourchement)与对应的所谓的第二销配合,以便实施所述第一孔口与对应的所述第一销的对齐;
-所述引导壁是弯曲的,并且每个引导壁具有圆弧形的水平截面,所述圆弧形的凹口经转向后方;
-所述引导壁中的每个延伸出在90°与180°之间的角扇区;
-所述引导壁中的每个具有越向上越缩窄的截锥形形状;
-所述引导构件中的每个由具有竖直轴线的筒状件构成,所述筒状件包括基本圆柱形的侧壁以及底壁,所谓的第二孔口设置在所述底壁中;
-每个引导筒状件包括处在所谓的第二孔口周围的保持部件,所述保持部件用于使螺母保持抵靠所述引导筒状件的底壁的下表面;并且/或者
-所述保持部件包括多个L形凸片,所述多个L形凸片在所谓的第二孔口周围从所述底壁的下表面延伸出,以便在所述多个L形凸片之间为这种螺母限定出可滑动接近的容置部;
-所述保持部件还包括可弹性变形的舌片,所述舌片在所谓的第二孔口周围从所述底壁的下表面倾斜地突出,所述舌片配置成使得自身的自由端部能够一旦所述螺母安装就位在所述容置部中就与所述螺母止挡配合,以便阻止所述螺母的撤退。
本发明在第二方面还涉及一种机动车辆,所述机动车辆包括至少一个这种导流板,所述导流板抵靠着车身的底座的下表面固定。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本发明下文中说明性而非限制性给出的详细说明和附图,本发明将更加清楚,在所述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机动车辆车身的包括两个侧向空气动力学导流板的底座的局部仰视透视图,这两个侧向空气动力学导流板在排气管线两侧对称地延伸;
-图2是示出了用于使这些侧向导流板的其中一个的前板体装配在车辆的前底板上的第一装配步骤的放大透视图;
-图3以另一角度示出了用于使该侧向导流板的后板体装配在车辆的前底板上的第二装配步骤的透视图;
-图4示出了在用于装配该侧向导流板的后板体的第二装配步骤期间在所述后板体的筒状件位置处截取的竖直纵向剖视图;以及
-图5示出了类似于图4但在所述导流板的装配结束时截取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的仰视图上部分地示出的机动车辆包括两个侧向空气动力学导流板(右侧空气动力学导流板100和左侧空气动力学导流板200),这两个侧向空气动力学导流板与该车辆的车身的底座的前底板2固定。
相对于所述车辆限定了直接的正交参考系XYZ,该正交参考系包括两两垂直的三个轴线,即:
-水平纵向轴线X,其与地面平行并且与所述车辆的一般移动方向重合;
-水平横向轴线Y,其与地面平行并且与轴线X垂直;以及
-竖直轴线Z,其与地面以及水平平面XY垂直。
在下文的描述中,按照惯例,术语“下”、“上”、“前”、“后”相对于根据本发明的侧向空气动力学导流板100和200在车辆中的装配位置进行限定。
另外,术语“基本”经使用用于表示相对于预确定的标称位置或布置允许微小的差异,同时仍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中。例如,“基本垂直”在本发明的范围中表示允许相对于严格垂直的定向的大约15°的差异。
两个侧向空气动力学导流板100、200在纵向排气管道3两侧(该纵向排气管道具有经对齐在所述车辆的中间纵向轴线上的倒U形的截面)基本对称地延伸,以便覆盖前底板2、脚后跟底板4以及座椅底板或后底板5的区段的左部部分和右部部分,从而确保空气动力学功能和防止溅射功能。
现在描述右侧导流板100,该右侧导流板覆盖前底板2、脚后跟底板4以及座椅底板或后底板5的区段的右部部分,因为左侧导流板200覆盖这些相同元件的左部部分且与该右侧导流板对称地基本相同。
该侧向导流板100包括由塑料材料制成的前板体110和后板体150,该前板体和该后板体延伸成相对于彼此延长,其中每个板体所具有的几何形状和车身下方配置适用于改善车辆1的空气动力学特征。
板体110、150中的每个基于热塑性材料模制成单件,所述热塑性材料例如为聚丙烯(PP),且有利地载有天然纤维和/或合成纤维以提高所述热塑性材料的机械强度。
在具有大体盆形形状时,前板体110包括:基底部111,该基底部用于与前底板2面对地延伸,以及前带112、后带113和两个侧带114、115,所述侧带沿着基底部111的周边边缘同时相对于该基底部基本横向地延伸。
这两个侧带114、115中的每个结束于相应的自由边缘116、117,所述自由边缘用于安放成贴靠在前底板2的下表面上。
考虑到在该前底板2上的装配,前板体110具有五个第一通道孔口120,所述五个第一通道孔口配置用于可同时地与对应的第一销10对齐然后由所述第一销穿过,所述第一销与前底板2连成一体并且从该前底板的与地面面对的下表面向下竖直地突出(其中一个在图3中可见)。
销10中的每个包括:圆形基座部,该圆形基座部经焊接在该前底板2的下表面上,以及圆柱形杆,该圆柱形杆比所述基座部具有更小直径的圆形截面且设有螺旋外螺纹。
每个第一通道孔口120设置在对应的筒状件121的基本水平的底壁中,该筒状件从基底部111延伸出并在该基底部上方竖直地延伸(图3)。
这些第一通道孔口120所具有的直径略微大于销10的螺纹杆的直径,以使得前板体110在该板体110的每个第一孔口120被套穿在对应的第一销10的杆上时相对于前底板2存在微小的定位间隙。
前板体110的后端部具有三个弯曲的引导壁130,这三个弯曲的引导壁设置在后带113中,并且每个引导壁具有圆弧形的水平截面,所述圆弧形的凹口经转向后方(图2)。
这些引导壁130延伸出小于或等于180°(有利地在90°与180°之间)的角扇区,并且具有越向上越缩窄的截锥形形状。
在也具有大体盆形形状时,后板体150包括:基底部151,该基底部用于与前底板2的后区段、脚后跟底板4以及座椅底板或后底板5的前区段面对地延伸。该后板体150也包括两个侧带154、155,这两个侧带沿着基底部151的侧边缘同时相对于该基底部基本横向地延伸。
这两个侧带154、155中的每个结束于相应的自由边缘156、157,所述自由边缘用于安放成贴靠在前底板2的下表面上。
考虑到在该前底板2上的装配,后板体150具有三个第二通道孔口160,这三个第二通道孔口配置用于可同时地与对应的第二销11对齐然后由所述第二销穿过,所述第二销与前底板2连成一体并且从该前底板的与地面面对的下表面向下竖直地突出。
如图2和图3上可见,这些第二销11类似于第一销10但安置在这些第一销的后方。
如图4和图5上所示,每个第二通道孔口160设置在对应的筒状件161的基本水平的底壁162中,该筒状件包括基本圆柱形的侧壁163,该侧壁从基底部151延伸出并在该基底部上方竖直地延伸。(图3)。
这些第二通道孔口160所具有的直径略微大于第二销11的螺纹杆的直径,以使得后板体150在该板体150的每个第二孔口160被套穿在对应的第二销11的杆上时相对于前底板2存在微小的定位间隙。
筒状件161还构成了引导构件,所述引导构件配置用于其中每个在前板体110安装就位之后在后板体150的安装就位期间与前板体110的对应的引导壁130滑动配合,以便造成第二孔口160与对应的第二销11的对齐。
每个筒状件161也有利地包括处在第二通道孔口160周围的保持部件,所述保持部件用于使塑料螺母(未示出)保持抵靠该筒状件的底壁162的下表面。
图4和图5上部分地可见的这些保持部件包括三个L形凸片164,这三个L形凸片在第二孔口160周围从底壁162的下表面延伸出,同时相对于彼此成90°角度地间隔,以便在这三个L形凸片之间为这种螺母限定出可滑动接近的容置部。
这些保持部件还包括可弹性变形的舌片165,所述舌片在第二孔口160周围与中央的L形凸片164径向相反地从底壁162的下表面倾斜地突出,同时该可弹性变形的舌片的自由端部能够一旦所述螺母安装就位在所述容置部中就与所述螺母止挡配合,以便阻止该螺母的撤退。
如图1上可见,后板体150还包括设置在该后板体的后端部处的两个孔洞170,这两个孔洞用于允许该后板体借助于未示出的螺钉通过拧紧固定在由塑料材料制成的连接底板180上,该连接底板预先地固定在(沿着座椅底板5的侧边缘的)车身结构件的后纵梁上。
前板体110的后端部还包括三个水平的预定位叉头140,这三个水平的预定位叉头中的每个从对应的引导壁130的顶端向后纵向地突出。
叉头140配置用于其中每个在前板体110的安装就位期间通过跨骑与对应的第二销10配合,以便实施所述第一孔口与对应的所述第一销的对齐。
每个叉头140具有两个平行的指部,这两个平行的指部彼此间隔开的距离略微大于销10的圆形基座部的直径。
每个叉头140的这两个指部的自由端部的互相面对的内边缘有利地经倒角,以便便利化跨骑所述销10。
现在参照图2至图5快速地描述侧向导流板100的装配操作。
在第一时间,负责所述装配的操作员需使前板体110升高到自身上方同时使所述前板体维持在手臂末端处,然后使该前板体定位成铅垂于(àl’aplomb de)前底板2且处在三个第二销11的略微前部处,以使得这三个第二销保持可见。
接下来,操作员需使该前板体110的后端部向上略微倾斜,使三个叉头140定位成与这三个第二销11面对,然后通过向后的纵向平移运动使这三个叉头跨骑在这三个第二销上,直到这三个第二销的基座部止挡抵靠在这些叉头的底部上。
由此操作员只需要升高该前板体110的其余部分,以使得第一销10穿过通道孔口120(图2),然后只需要使由塑料制成的螺母拧紧在这些第一销10上,以便使该前板体110压靠在前底板2上并且确保该前板体的固定。
为了安装就位后板体150,操作员需首先使该后板体升高到自身上方同时使该后板体维持在手臂末端处,然后使该后板体水平地定位在前板体110的后部处和下方,以使得该后板体的三个固定筒状件161基本铅垂于如图3和4所示的三个引导壁130。
接下来,操作员需竖直地升高该后板体150:引导壁130由此滑动引导筒状件161,以使得所述筒状件的通道孔口160与三个第二销11对齐和接下来由这三个第二销穿过,如图5上所示。
由此操作员只需要使由塑料制成的螺母拧紧在这些第二销11上以及借助于穿过孔洞170的两个螺钉使后板体150的后端部拧紧在底板180上,以便使该后板体150压靠在前底板2上并且确保该后板体的固定。
根据未示出的实施变型,所述引导壁、所述引导筒状件和/或所述叉头不同地成形。这些零件的数量和/或配置也可以是不同的。

Claims (10)

1.一种空气动力学导流板,所述空气动力学导流板用于抵靠着机动车辆车身的底座的下表面固定,并且包括前板体(110)和后板体(150),所述前板体和所述后板体用于延伸成相对于彼此纵向延长,所述前板体(110)具有多个第一孔口(120),所述多个第一孔口配置用于能够同时地与对应的第一销(10)对齐然后由所述第一销穿过,所述第一销与所述底座连成一体,所述后板体(150)具有多个第二孔口(160),所述多个第二孔口配置用于能够同时地与第二销(11)对齐然后由所述第二销穿过,所述第二销与所述底座连成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板体(150)包括处在自身的前端部处的引导构件(161),所述引导构件配置用于其中每个在所述前板体(110)安装就位之后在所述后板体的安装就位期间与对应的引导壁(130)滑动配合,以便实施所述第二孔口(160)与对应的所述第二销(11)的对齐,所述引导壁设置在所述前板体(110)的后端部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动力学导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体(110)的后端部还包括预定位叉头(140),所述预定位叉头中的每个从对应的引导壁(130)的顶端向后纵向地突出,所述预定位叉头(140)配置用于其中每个在所述前板体(110)的安装就位期间通过跨骑与对应的所谓的第二销(11)配合,以便实施所述第一孔口(120)与对应的所述第一销(10)的对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动力学导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壁(130)是弯曲的,并且每个引导壁具有圆弧形的水平截面,所述圆弧形的凹口经转向后方。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动力学导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壁(130)中的每个延伸出在90°与180°之间的角扇区。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动力学导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壁(130)中的每个具有越向上越缩窄的截锥形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动力学导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构件中的每个由具有竖直轴线的筒状件(161)构成,所述筒状件包括基本圆柱形的侧壁(163)以及底壁(162),所谓的第二孔口(160)设置在所述底壁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动力学导流板,其特征在于,每个引导筒状件(161)包括处在所谓的第二孔口(160)周围的保持部件(164,165),所述保持部件用于使螺母保持抵靠所述引导筒状件的底壁(162)的下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动力学导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件包括多个L形凸片(164),所述多个L形凸片在所谓的第二孔口(160)周围从所述底壁(162)的下表面延伸出,以便在所述多个L形凸片之间为这种螺母限定出可滑动接近的容置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动力学导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件还包括可弹性变形的舌片(165),所述舌片在所谓的第二孔口(160)周围从所述底壁(162)的下表面倾斜地突出,所述舌片(165)配置成使得自身的自由端部能够一旦所述螺母安装就位在所述容置部中就与所述螺母止挡配合,以便阻止所述螺母的撤退。
10.一种机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动车辆包括至少一个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动力学导流板,所述空气动力学导流板抵靠着机动车辆车身的底座的下表面固定。
CN202080054756.8A 2019-07-30 2020-07-22 用于抵靠着车辆车身底座固定的空气动力学导流板 Pending CN11420671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1908658A FR3099459B1 (fr) 2019-07-30 2019-07-30 Déflecteur aérodynamique destiné à être fixé contre le soubassement de caisse d’un véhicule
FR1908658 2019-07-30
PCT/FR2020/051342 WO2021019157A1 (fr) 2019-07-30 2020-07-22 Déflecteur aérodynamique destiné à être fixé contre le soubassement de caisse d'un véhicul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06713A true CN114206713A (zh) 2022-03-18

Family

ID=68733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54756.8A Pending CN114206713A (zh) 2019-07-30 2020-07-22 用于抵靠着车辆车身底座固定的空气动力学导流板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4003791A1 (zh)
CN (1) CN114206713A (zh)
BR (1) BR112022001612A2 (zh)
FR (1) FR3099459B1 (zh)
WO (1) WO202101915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125500B1 (fr) * 2021-07-21 2023-06-16 Psa Automobiles Sa Véhicule automobile doté d’un déflecteur sous-plancher arrière se fixant sur une jupe de pare-chocs arrière et une doublure de panneau de coffre
FR3137048A1 (fr) * 2022-06-28 2023-12-29 Psa Automobiles Sa Véhicule léger à propulsion électrique doté d’un déflecteur de protection anti-projections pour la machine électrique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652758A2 (de) * 2004-10-29 2006-05-03 REHAU AG + Co Anordnung zum Befestigen eines Bauteils
FR2987806A1 (fr) * 2012-03-06 2013-09-13 Renault Sa Dispositif pour ameliorer l'aerodynamique d'un vehicule automobile
CN103950284A (zh) * 2014-04-30 2014-07-30 谢娟 一种用于送纸机的侧吹引导装置
CN104443073A (zh) * 2013-09-18 2015-03-25 铃木株式会社 车身下部的罩构造
CN204472913U (zh) * 2015-03-18 2015-07-15 重庆鹏锦塑料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前挡泥板
US20160339970A1 (en) * 2015-05-19 2016-11-24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Underfloor structure of automotive vehicle
US20170259858A1 (en) * 2014-10-08 2017-09-14 Volvo Truck Corporation Aerodynamic device to be fastened under a vehicle, and vehicle equipped with such an aerodynamic device
FR3068671A1 (fr) * 2017-07-10 2019-01-11 Psa Automobiles Sa Carenage de fond d'un chassis de vehicule automobile, equipe d'une patte de soutien cooperante avec un pion a collerette solidaire du chassis.
CN208926320U (zh) * 2018-05-31 2019-06-04 刘理元 一次性可视喉镜插管引导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59977A1 (fr) 2016-12-12 2018-06-15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Ecran aerodynamique d’echappement et ligne d’echappement equipe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652758A2 (de) * 2004-10-29 2006-05-03 REHAU AG + Co Anordnung zum Befestigen eines Bauteils
FR2987806A1 (fr) * 2012-03-06 2013-09-13 Renault Sa Dispositif pour ameliorer l'aerodynamique d'un vehicule automobile
CN104443073A (zh) * 2013-09-18 2015-03-25 铃木株式会社 车身下部的罩构造
JP2015058778A (ja) * 2013-09-18 2015-03-30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体下部のカバー構造
CN103950284A (zh) * 2014-04-30 2014-07-30 谢娟 一种用于送纸机的侧吹引导装置
US20170259858A1 (en) * 2014-10-08 2017-09-14 Volvo Truck Corporation Aerodynamic device to be fastened under a vehicle, and vehicle equipped with such an aerodynamic device
CN204472913U (zh) * 2015-03-18 2015-07-15 重庆鹏锦塑料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前挡泥板
US20160339970A1 (en) * 2015-05-19 2016-11-24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Underfloor structure of automotive vehicle
CN106167055A (zh) * 2015-05-19 2016-11-30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汽车的前部地板下方整流构造
FR3068671A1 (fr) * 2017-07-10 2019-01-11 Psa Automobiles Sa Carenage de fond d'un chassis de vehicule automobile, equipe d'une patte de soutien cooperante avec un pion a collerette solidaire du chassis.
CN208926320U (zh) * 2018-05-31 2019-06-04 刘理元 一次性可视喉镜插管引导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12022001612A2 (pt) 2022-03-22
FR3099459B1 (fr) 2024-02-23
EP4003791A1 (fr) 2022-06-01
WO2021019157A1 (fr) 2021-02-04
FR3099459A1 (fr) 2021-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206713A (zh) 用于抵靠着车辆车身底座固定的空气动力学导流板
US4406489A (en) Motor vehicle front part made of plastics
US10358175B2 (en) Deflector structure of automobile
US8100463B2 (en) Integrated brackets for vehicle instrument panels
US10177356B1 (en) Automotive battery mounting structure
US11135943B2 (en) Vehicle seat having internal support member
US11097637B2 (en) Vehicle seat having internal support member
KR20120049327A (ko) 자동차 하부에 대한 고정 장치
DE102017113855A1 (de) Hybridfahrzeug, welches eine Batterie und einen Kraftstofftank aufweist
EP2439131B1 (en) Air guide plate for the underside of a motor vehicle
AU2006321134B2 (en) Pedal structure
CN217969391U (zh) 车辆和用于车辆的越野观测器
US10259362B2 (en) Seat trim members, seat trim assemblies, and seat assemblies
US20160375939A1 (en) Vehicle and a cradle assembly for the vehicle
EP2106990A1 (en) Steering support section structure
CN209600645U (zh) 前地板焊接总成
JP5424713B2 (ja) 車両用スパッツ及び車両用スパッツの取付構造
JP2018197011A (ja) フロントアンダーランプロテクタ取付構造
CN117642328A (zh) 用于抵靠机动车辆车身底座固定的且配备有预维持部件的空气动力学导流板
JPS6319265Y2 (zh)
US20190031129A1 (en) Radiator grille attachment
US20220355631A1 (en) Rear arrangement for a vehicle
US20220355633A1 (en) Rear arrangement for a vehicle
DE102011012521A1 (de) Fahrzeugkarosseriestruktur eines Kraftfahrzeuges
WO2022210235A1 (ja) インストルメントパネル取付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