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04819B - 一种开机控制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开机控制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04819B
CN114204819B CN202111301757.0A CN202111301757A CN114204819B CN 114204819 B CN114204819 B CN 114204819B CN 202111301757 A CN202111301757 A CN 202111301757A CN 114204819 B CN114204819 B CN 1142048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eshold value
input voltage
comparison result
working state
variable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0175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04819A (zh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rnsun Guangzho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Mornsun Guangzho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rnsun Guangzho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Mornsun Guangzho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0175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0481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048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048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048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048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2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2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2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 H02M3/32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33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3353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having at least two simultaneously operating switches on the input side, e.g. "double forward" or "double (switched) flyback" convert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8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generation of control voltages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static converters
    • H02M1/088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generation of control voltages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static converters for the simultaneous control of series or parallel connected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36Means for starting or stopping co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4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4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4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7/53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7/53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 H02M7/538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in a bridge configuration
    • H02M7/53871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in a bridge configuration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机控制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方法应用于由逆变电路、LLC谐振腔、变压器和副边整流网络组成的并且可实现全桥模态和半桥模态互相切换的变结构钳位LLC电路。该控制方法在开机前,将输入电压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并根据得到的第一比较结果控制变结构钳位LLC电路开机过程中的工作状态,并将输入电压与预设阈值的差值与预设的波动值进行比较,根据得到的第二比较结果调整预设阈值。本发明解决了开机过程时误触发模态切换导致输出电压波动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开机控制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及开关变换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开机控制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LLC电路相对硬开关PWM调制变换器,具有开关频率高、开关损耗小、效率高、重量轻、体积小、电磁干扰噪声小、开关应力小等优点。而LLC电路具有原边开关管易实现全电压/负载范围内的ZVS(Zero Voltage Switch,零电压开关),副边二极管易实现ZCS(ZeroCurrent Switch,零电流开关)的特点,因此占据了电源行业的重要地位。
传统LLC电路增益范围相对较小,为拓宽LLC电路增益范围,业内常用措施之一为在LLC谐振腔内加入钳位支路,组成钳位LLC电路。
为进一步提升钳位LLC电路的增益范围或保证宽输入范围的高效率,可设法让钳位LLC电路在低压段工作于全桥钳位LLC电路模态,在高压段工作于半桥钳位LLC电路模态,这类LLC电路可称为变结构钳位LLC电路,变结构钳位LLC电路既可以工作于全桥模态,又可以工作于半桥模态,在输入电压低压段,变结构钳位LLC电路工作于全桥模态,在输入电压高压段,变结构钳位LLC电路工作于半桥模态。对于全桥模态和半桥模态的切换控制,常用的方案主要为双阈值滞回控制,如图1为滞回控制方案示意图,稳态工作时,以输入电压作为判断条件,当输入电压低于阈值1时,变结构钳位LLC电路工作在全桥模态,当输入电压高于阈值2时,变结构钳位LLC电路工作在半桥模态;输入电压处于阈值1和阈值2之间时,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情况一,变结构钳位LLC电路输入电压在进入阈值1和阈值2之间前工作于全桥模态,则变结构钳位LLC电路输入电压进入阈值1和阈值2区间时保持工作于全桥模态;情况二,变结构钳位LLC电路输入电压在进入阈值1和阈值2之间前工作于半桥模态,则变结构钳位LLC电路输入电压进入阈值1和阈值2区间时保持工作于半桥模态。通过设置两个阈值实现变结构钳位LLC电路模态切换的滞回控制,可防止输入电压波动时,变结构钳位LLC电路在全桥模态和半桥模态之间来回切换,造成输出震荡。
而双阈值滞回控制方案在开机时存在以下问题:
1、开机前,变结构钳位LLC电路的输入电压在阈值2附近时,存在两种情况:
其一,开机前,变结构钳位LLC电路输入电压略高于阈值2,以半桥模态开机,由于滞回控制存在回差,输入电压需要下降至阈值1才可触发变结构钳位LLC电路由半桥模态切换至全桥模态,而输入电压的轻微波动不足以触发模态切换;
其二,开机前,变结构钳位LLC电路输入电压略低于阈值2,以全桥模态开机,在开机过程中,若输入电压的抖动导致其略大于阈值2,则在开机过程中触发全桥模态切换半桥模态,导致开机输出波形不平滑。通常情况下,该问题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在开机过程中屏蔽模态切换功能实现规避,但在开机完成时,仍会触发模态切换。如下图2所示,开机前,设置变结构钳位LLC电路的输入电压略低于阈值2,变结构钳位LLC电路以全桥模态开机,开机完成时,由于输入电压抖动,导致输入电压高于阈值2,触发全桥模态切换半桥模态,输出欠冲。
2、开机前,变结构钳位LLC电路的输入电压在阈值1附近时,也存在两种情况:
其一,开机前,变结构钳位LLC电路输入电压略低于阈值1,以全桥模态开机,由于滞回控制存在回差,输入电压需要上升至阈值2才可触发变结构钳位LLC电路由全桥模态切换至半桥模态,输入电压的轻微波动不足以触发模态切换;
其二,开机前,变结构钳位LLC电路输入电压略高于阈值1,以半桥模态开机,在开机过程中,若输入电压的抖动导致其略小于阈值1,则在开机过程中触发半桥模态切换全桥模态,导致开机输出波形不平滑。通常情况下,通常情况下,该问题也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在开机过程中屏蔽模态切换功能实现规避,但在开机完成时,仍会触发模态切换,导致输出电压波动。
3、开机过程中,如果触发全桥模态切换半桥模态或半桥模态切换全桥模态,在谐振电容电压和谐振电流上均会叠加一个直流分量,增加器件应力,降低开机可靠性。
对于变结构钳位LLC电路,常规双阈值切换回差方案输入电压在阈值附近开机时,由于开机前系统无确定工作状态而导致的误触发模态切换的问题还有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开机控制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使得变结构钳位LLC电路在模态切换阈值点附近开机时避免误触发模态切换,实现平滑可靠开机。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开机控制方法,应用于变结构钳位LLC电路,所述变结构钳位LLC电路的原边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逆变电路、LLC谐振腔和变压器的原边绕组,所述逆变电路包括由两组开关管组成的桥式电路,用于交替导通所述原边电路;所述LLC谐振腔包括谐振电感、励磁电感、谐振电容和钳位支路,所述钳位支路包括至少两个串联连接的开关管;所述方法包括:
采集输入所述变结构钳位LLC电路的输入电压;
将所述输入电压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得到第一比较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比较结果控制所述变结构钳位LLC电路在开机过程中的工作状态;
将所述输入电压与所述预设阈值的差值与预设的波动值进行比较,得到第二比较结果;
根据所述第二比较结果调整所述预设阈值。
通过根据输入电压与预设阈值比较的结果控制变结构钳位LLC电路在开机过程中的工作状态,并根据输入电压与预设阈值的差值与预设的波动值比较的结果调整预设阈值,从而可以避免常规双阈值切换回差方案输入电压在阈值附近开机时,由于开机前系统无确定工作状态而导致的误触发模态切换的问题,减少输出波动,实现平滑开机;避免开机过程中模态切换给LLC谐振腔中的谐振电容电压和谐振电流引入直流分量,保证开机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状态包括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根据所述第一比较结果控制所述变结构钳位LLC电路在开机过程中的工作状态,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比较结果是否属于第一工作状态条件;
若是,则控制所述变结构钳位LLC电路在开机过程中的工作状态为第一工作状态;
若否,所述第一比较结果属于第二工作状态条件,则控制所述变结构钳位LLC电路在开机过程中的工作状态为第二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阈值包括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其中,第一阈值小于第二阈值;将所述输入电压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得到第一比较结果,包括:
将所述输入电压与所述第一阈值或所述第二阈值进行比较,得到第一比较结果;
判断所述第一比较结果是否属于第一工作状态条件,包括:
当选择与所述输入电压比较的预设阈值为所述第一阈值时,判断所述输入电压是否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或者,当选择与所述输入电压比较的预设阈值为所述第二阈值时,判断所述输入电压是否小于所述第二阈值;
若是,则判定所述第一比较结果属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条件;
若否,则判定所述第一比较结果属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条件。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第二比较结果调整所述预设阈值,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比较结果是否为所述输入电压与所述预设阈值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的波动值;
若是,则调整所述预设阈值;
若否,则保持所述预设阈值不变。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阈值包括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其中,第一阈值小于第二阈值;调整所述预设阈值包括:
当判定所述第二比较结果为所述输入电压与所述第一阈值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的波动值时,减小所述第一阈值,
或者,当判定所述第二比较结果为所述输入电压与所述第二阈值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的波动值时,增大所述第二阈值。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状态包括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调整的预设阈值为第一阈值时,判断所述输入电压是否小于调整后的第一阈值或所述输入电压是否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或所述输入电压是否在调整后的第一阈值与所述第二阈值之间,或者,当调整的预设阈值为第二阈值时,判断所述输入电压是否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或所述输入电压是否大于调整后的第二阈值或所述输入电压是否在所述第一阈值与调整后的第二阈值之间;
若判定所述输入电压小于调整后的第一阈值或判定所述输入电压小于所述第一阈值,则控制所述变结构钳位LLC电路在开机结束后的工作状态保持为所述第一工作状态;
若判定所述输入电压大于调整后的第二阈值或判定所述输入电压大于所述第二阈值,则控制所述变结构钳位LLC电路在开机结束后的工作状态保持为所述第二工作状态;
若判定所述输入电压在调整后的第一阈值与所述第二阈值之间,或在所述第一阈值与调整后的第二阈值之间,则控制所述变结构钳位LLC电路在开机结束后的工作状态保持不变。
在开机过程结束后,根据输入电压与第二阈值、调整后的第一阈值比较的结果或输入电压与第一阈值、调整后的第二阈值比较的结果控制所述变结构钳位LLC电路在稳态工作时的工作状态维持不变,解决了开机过程结束后误触发模态切换的问题,减少输出波动。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的波动值取决于所述输入电压的纹波大小。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开机控制系统,应用于变结构钳位LLC电路,所述变结构钳位LLC电路的原边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逆变电路、LLC谐振腔和变压器的原边绕组,所述逆变电路包括由两组开关管组成的桥式电路,用于交替导通所述原边电路;所述LLC谐振腔包括谐振电感、励磁电感、谐振电容和钳位支路,所述钳位支路包括至少两个串联连接的开关管;所述系统包括:
采样模块,用于采集输入所述变结构钳位LLC电路的输入电压;
比较模块,用于将所述输入电压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得到第一比较结果;
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第一比较结果控制所述变结构钳位LLC电路在开机过程中的工作状态;
所述比较模块还用于将所述输入电压与所述预设阈值的差值与预设的波动值进行比较,得到第二比较结果;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比较结果调整所述预设阈值。
通过根据输入电压与预设阈值比较的结果控制变结构钳位LLC电路在开机过程中的工作状态,并根据输入电压与预设阈值的差值与预设的波动值比较的结果调整预设阈值,从而可以避免常规双阈值切换回差方案输入电压在阈值附近开机时,由于开机前系统无确定工作状态而导致的误触发模态切换的问题,减少输出波动,实现平滑开机;避免开机过程中模态切换给LLC谐振腔中的谐振电容电压和谐振电流引入直流分量,保证开机可靠性。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方法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根据输入电压与预设阈值比较的结果控制变结构钳位LLC电路在开机过程中的工作状态,并根据输入电压与预设阈值的差值与预设的波动值比较的结果调整预设阈值,在开机过程结束后,通过输入电压与调整后的预设阈值比较的结果控制所述变结构钳位LLC电路在稳态工作时的工作状态维持不变,从而可以避免常规双阈值切换回差方案输入电压在阈值附近开机时,由于开机前系统无确定工作状态而导致的误触发模态切换的问题及开机过程结束后误触发模态切换问题,减少输出波动,实现平滑开机;避免开机过程中及开机过程结束后模态切换给LLC谐振腔中的谐振电容电压和谐振电流引入直流分量,保证开机可靠性;本发明提出的开机控制方法,即可通过软件实现又可通过硬件实现,并且对于不同的输入电压范围的变结构钳位LLC电路,仅需简单修改第一阈值、第二阈值和预设的波动值即可适用,简单高效且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的变结构钳位LLC电路双阈值滞回控制示意图;
图2为背景技术的变结构钳位LLC电路双阈值滞回控制开机波形图;
图3为实施例中所述变结构钳位LLC电路的原理图;
图4为实施例1所述开关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所述变结构钳位LLC电路动态双阈值的控制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2所述变结构钳位LLC电路动态双阈值的控制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2所述为变位钳位LLC电路采用动态双阈值控制方法后,输入电压在第二阈值Y2附近时的开机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以下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能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更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如图3所示为变结构钳位LLC电路的原理图,变结构钳位LLC电路包括原边电路和副边电路,其中,原边电路包括逆变电路101、LLC谐振腔102、变压器103的原边绕组,副边电路包括变压器103的副边绕组P2和副边整流网络104,图中VIN为变结构钳位LLC电路的输入电源,Rload为变结构钳位LLC电路的输出负载。
其中的逆变电路101包括由开关管S1、开关管S2、开关管S3、开关管S4组成的全桥逆变电路;LLC谐振腔102包括谐振电感Lr、励磁电感Lm和谐振电容Cr;变压器103包括由原边绕组P1、副边绕组S1和S2组成的变压器;整流网络104包括同步整流管SR1和SR2构成的全波整流电路,以及输出滤波电容Cout。
开关管S1的漏极和开关管S3的漏极连接在一起,作为变结构钳位LLC电路的输入正端,用于连接输入电源Vin的正端,开关管S1的源极连于开关管S2的漏极和谐振电容Cr的一端,谐振电容Cr的另一端连于谐振电感Lr的一端,开关管S5的漏极连接谐振电容Cr的另一端和谐振电感Lr一端的连接点,开关管S5的源极连接开关管S6的源极,谐振电感Lr的另一端连于励磁电感Lm的一端和变压器103的原边绕组P1的一端,变压器103的原边绕组P1的另一端连于励磁电感Lm的另一端、开关管S3的源极和开关管S4的漏极,开关管S6的漏极连接原边绕组P1另一端、励磁电感Lm另一端、开关管S3源极和开关管S4漏极的连接点,开关管S4的源极和开关管S2的源极连接在一起,作为变结构钳位LLC电路的输入负端,用于连接输入电源Vin的负极;变压器103的副边绕组S1的一端连于副边同步整流管SR2的漏极,同步整流管SR2的源极、同步整流管SR1的源极和输出滤波电容Cout的一端连接在一起,作为变结构钳位LLC电路的输出负端,用于连接输出负载Rload的负极,变压器103的副边绕组S1的另一端、变压器103的副边绕组S2的一端和输出滤波电容Co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作为变结构钳位LLC电路的输出正端,用于连接输出负载Rload的正极,变压器103的副边绕组S2的另一端连于副边同步整流管SR1的漏极。原边绕组P1与副边绕组S1和S2的一端互为同名端,原边绕组P1与副边绕组S1和S2的另一端互为同名端。
在输入电压低压段,变结构钳位LLC电路工作于全桥模态,开关管S1、开关管S4的驱动波形一致,与SR1的驱动波形呈对应关系,即开关管S1和开关管S4开通时,副边绕组P2通过SR1向输出负载Rload传递能量;开关管S2、开关管S3的驱动波形一致,与SR2的驱动波形呈对应关系,即开关管S2和开关管S3开通时,副边绕组P2通过SR2向输出负载Rload传递能量。
在输入电压高压段,变结构钳位LLC电路工作于半桥模态,开关管S3保持关断,开关管S4保持导通;开关管S1与SR1的驱动波形呈对应关系,即开关管S1开通时,副边绕组P2通过SR1向输出负载Rload传递能量;开关管S2与SR2的驱动波形呈对应关系,即开关管S2开通时,副边绕组P2通过SR2向输出负载Rload传递能量。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开机控制方法,应用于变结构钳位LLC电路,所述变结构钳位LLC电路的原边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逆变电路101、LLC谐振腔102和变压器103的原边绕组P1,所述逆变电路101包括由两组开关管组成的桥式电路,用于交替导通所述原边电路;所述LLC谐振腔包括谐振电感Lr、励磁电感Lm和谐振电容Cr和钳位支路,所述钳位支路包括至少两个串联连接的开关管。
具体的,逆变电路101为由两组开关管组成的桥式电路,其中每组开关管至少包括两个开关管,优选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逆变电路为由开关管S1、开关管S2、开关管S3、开关管S4组成的桥式电路,钳位支路包括串联连接的开关管S5和开关管S6。
如图4所示,开机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采集输入所述变结构钳位LLC电路的输入电压。
具体的,实时采集变结构钳位LLC电路的输入电压。
S200.将所述输入电压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得到第一比较结果。
具体的,所述预设阈值包括第一阈值Y1和第二阈值Y2,其中,第一阈值Y1小于第二阈值Y2;步骤S200将所述输入电压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得到第一比较结果,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输入电压与所述第一阈值Y1或所述第二阈值Y2进行比较,得到第一比较结果。
S300.根据所述第一比较结果控制所述变结构钳位LLC电路在开机过程中的工作状态。
具体的,所述工作状态包括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步骤S300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301.判断所述第一比较结果是否属于第一工作状态条件。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以将输入电压与第一阈值Y1进行比较得到第一比较结果为例,步骤S301具体可以包括:
判断所述输入电压是否小于所述第一阈值Y1
若是,则判定所述第一比较结果属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条件;
若否,则判定所述第一比较结果属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条件。
S302.若是,则控制所述变结构钳位LLC电路在开机过程中的工作状态为第一工作状态;
S303.若否,所述第一比较结果属于第二工作状态条件,则控制所述变结构钳位LLC电路在开机过程中的工作状态为第二工作状态。
具体的,第一工作状态为全桥模态,第二工作状态为半桥模态,当判定第一比较结果属于第一工作状态条件时,则控制变结构钳位LLC电路以全桥模态开机,否则,则控制变结构钳位LLC电路以半桥模态开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开机前,将变结构钳位LLC电路的输入电压采样值与第一阈值Y1进行比较,当输入电压小于第一阈值Y1时,将以全桥模态开机,此时开关管S1和开关管S4驱动波形一致,开关管S2和S3的驱动波形一致;当输入电压采样值大于第一阈值Y1时,开关管S3保持关断,开关管S4保持导通,变结构钳位LLC电路以半桥模态开机。
S400.将所述输入电压与所述预设阈值的差值与预设的波动值X进行比较,得到第二比较结果。
具体的,步骤S400具体可以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比较结果是否为所述输入电压与所述第一阈值Y1差值的绝对值Δ1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的波动值X。
具体的,所述预设的波动值X取决于所述输入电压的纹波大小,输入电压的纹波越大,所述预设的波动值X越大。
S500.根据所述第二比较结果调整所述第一阈值Y1
具体的,当判定第二比较结果为所述输入电压与所述第一阈值Y1差值的绝对值Δ1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的波动值X时,调整所述第一阈值Y1,其中,调整所述第一阈值Y1具体为减小第一阈值Y1
当判定第二比较结果不为所述输入电压与所述第一阈值差值的绝对值Δ1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的波动值X时,保持所述第一阈值Y1不变。
具体的,比较输入电压和第一阈值Y1差值的绝对值Δ1与预设的波动值X的大小,如果绝对值Δ1≤预设的波动值X,则将第一阈值Y1左移调整值Δ2,记调整后第一阈值为其中Δ1<Δ2;如果绝对值Δ1>预设的波动值X,则将第一阈值Y1左移调整值Δ2,记调整后第一阈值为/>则/>其中Δ2=0,也即不需要调整第一阈值Y1
本实施例通过根据输入电压与预设阈值比较的结果控制变结构钳位LLC电路在开机过程中的工作状态,并根据输入电压与预设阈值的差值与预设的波动值X比较的结果调整预设阈值,从而可以避免常规双阈值切换回差方案输入电压在阈值附近开机时,由于开机前系统无确定工作状态而导致的误触发模态切换的问题,减少输出波动,实现平滑开机;避免开机过程中模态切换给LLC谐振腔中的谐振电容电压和谐振电流引入直流分量,保证开机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当调整的预设阈值为第一阈值Y1时,判断所述输入电压是否小于调整后的第一阈值或所述输入电压是否大于所述第二阈值Y2或所述输入电压是否在调整后的第一阈值与所述第二阈值Y2之间。
若判定所述输入电压小于调整后的第一阈值则控制所述变结构钳位LLC电路在开机结束后的工作状态保持为所述第一工作状态;
若判定所述输入电压大于所述第二阈值Y2,则控制所述变结构钳位LLC电路在开机结束后的工作状态保持为所述第二工作状态;
若判定所述输入电压在调整后的第一阈值与所述第二阈值Y2之间,则控制所述变结构钳位LLC电路在开机结束后的工作状态保持不变。
具体的,如图5所示,在开机过程中和开机完成后,变结构钳位LLC电路的全桥模态或半桥模态由调整后的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Y2组成的滞回控制决定,当输入电压大于第二阈值Y2时,变结构钳位LLC电路工作于半桥模态;当输入电压小于调整后的第一阈值/>时,变结构钳位LLC电路工作于全桥模态;在调整后的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Y2之间,若进入该区间前变结构钳位LLC电路工作于全桥模态,则在该区间中保持工作在全桥模态;若进入该区间前变结构钳位LLC电路工作于半桥模态,在该区间中也保持工作在半桥模态。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以将输入电压与第二阈值Y2进行比较得到第一比较结果为例,步骤S301具体可以包括:
判断所述输入电压是否小于所述第二阈值Y2
若是,则判定所述第一比较结果属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条件;
若否,则判定所述第一比较结果属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条件。
S302.若是,则控制所述变结构钳位LLC电路在开机过程中的工作状态为第一工作状态;
S303.若否,所述第一比较结果属于第二工作状态条件,则控制所述变结构钳位LLC电路在开机过程中的工作状态为第二工作状态。
具体的,第一工作状态为全桥模态,第二工作状态为半桥模态,当判定第一比较结果属于第一工作状态条件时,则控制变结构钳位LLC电路以全桥模态开机,否则,则控制变结构钳位LLC电路以半桥模态开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开机前,变结构钳位LLC电路采样输入电压与第二阈值Y2进行比较,当输入电压小于第二阈值Y2时,将以全桥模态开机,此时开关管S1和开关管S4驱动波形一致,开关管S2和S3的驱动波形一致;当输入电压采样值大于第二阈值Y2时,开关管S3保持关断,开关管S4保持导通,变结构钳位LLC电路以半桥模态开机。
S400.将所述输入电压与所述预设阈值的差值与预设的波动值X进行比较,得到第二比较结果。
具体的,步骤S400具体可以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比较结果是否为所述输入电压与所述第二阈值Y2差值的绝对值Δ3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的波动值X。
S500.根据所述第二比较结果调整所述第二阈值Y2
具体的,当判定第二比较结果为所述输入电压与所述第二阈值Y2差值的绝对值Δ3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的波动值X时,调整所述第二阈值Y2,其中,调整所述第二阈值Y2具体为增大第二阈值Y2
当判定第二比较结果不为所述输入电压与所述第二阈值Y2差值的绝对值Δ3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的波动值X时,保持所述第二阈值Y2不变。
具体的,比较输入电压和第二阈值Y2差值的绝对值Δ3与预设的波动值X的大小,如果绝对值Δ3≤预设的波动值X,则将第二阈值Y2右移Δ4,记调整后第二阈值为其中Δ3<Δ4;如果绝对值Δ3>预设的波动值X,则将第二阈值Y2右移Δ4,记调整后第二阈值为/>则/>其中Δ4=0,即不需要调整第二阈值Y2
本实施例通过根据输入电压与预设阈值比较的结果控制变结构钳位LLC电路在开机过程中的工作状态,并根据输入电压与预设阈值的差值与预设的波动值X比较的结果调整预设阈值,从而可以避免常规双阈值切换回差方案输入电压在阈值附近开机时,由于开机前系统无确定工作状态而导致的误触发模态切换的问题,减少输出波动,实现平滑开机;避免开机过程中模态切换给LLC谐振腔中的谐振电容电压和谐振电流引入直流分量,保证开机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当调整的预设阈值为第二阈值Y2时,判断所述输入电压是否小于所述第一阈值Y1或所述输入电压是否大于调整后的第二阈值或所述输入电压是否在第一阈值Y1与调整后的第二阈值/>之间。
若判定所述输入电压小于所述第一阈值Y1,则控制所述变结构钳位LLC电路在开机结束后的工作状态保持为所述第一工作状态;
若判定所述输入电压大于调整后的第二阈值则控制所述变结构钳位LLC电路在开机结束后的工作状态保持为所述第二工作状态;
若判定所述输入电压在第一阈值Y1与调整后的第二阈值之间,则控制所述变结构钳位LLC电路在开机结束后的工作状态保持不变。
具体的,如图6和图7所示,在开机过程中和开机完成后,变结构钳位LLC电路的全桥或半桥工作模态由第一阈值Y1和调整后的第二阈值组成的滞回控制决定,当输入电压大于调整后的第二阈值/>时,变结构钳位LLC电路工作于半桥模态;当输入电压小于第一阈值Y1时,变结构钳位LLC电路工作于全桥模态。当输入电压在第一阈值Y1和调整后的第二阈值/>之间时,若进入该区间前变结构钳位LLC电路工作于全桥模态,则在该区间中保持工作在全桥模态;若进入该区间前变结构钳位LLC电路工作于半桥模态,在该区间中也保持工作在半桥模态。
实施例3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开机控制系统,应用于变结构钳位LLC电路,所述变结构钳位LLC电路的原边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逆变电路、LLC谐振腔和变压器的原边绕组,所述逆变电路包括由两组开关管组成的桥式电路,用于交替导通所述原边电路;所述LLC谐振腔包括谐振电感、励磁电感、谐振电容和钳位支路,所述钳位支路包括至少两个串联连接的开关管;所述系统包括:
采样模块,用于采集输入所述变结构钳位LLC电路的输入电压;
比较模块,用于将所述输入电压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得到第一比较结果;
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第一比较结果控制所述变结构钳位LLC电路在开机过程中的工作状态;
所述比较模块还用于将所述输入电压与所述预设阈值的差值与预设的波动值X进行比较,得到第二比较结果;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比较结果调整所述预设阈值。
通过根据输入电压与预设阈值比较的结果控制变结构钳位LLC电路在开机过程中的工作状态,并根据输入电压与预设阈值的差值与预设的波动值X比较的结果调整预设阈值,从而可以避免常规双阈值切换回差方案输入电压在阈值附近开机时,由于开机前系统无确定工作状态而导致的误触发模态切换的问题,减少输出波动,实现平滑开机;避免开机过程中模态切换给LLC谐振腔中的谐振电容电压和谐振电流引入直流分量,保证开机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工作状态包括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比较结果控制所述变结构钳位LLC电路在开机过程中的工作状态,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比较结果是否属于第一工作状态条件;
若是,则控制所述变结构钳位LLC电路在开机过程中的工作状态为第一工作状态;
若否,所述第一比较结果属于第二工作状态条件,则控制所述变结构钳位LLC电路在开机过程中的工作状态为第二工作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阈值包括第一阈值Y1和第二阈值Y2,其中,第一阈值Y1小于第二阈值Y2;比较模块用于将所述输入电压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得到第一比较结果,包括:
将所述输入电压与所述第一阈值Y1或所述第二阈值Y2进行比较,得到第一比较结果;
判断所述第一比较结果是否属于第一工作状态条件,包括:
当选择与所述输入电压比较的预设阈值为所述第一阈值Y1时,判断所述输入电压是否小于所述第一阈值Y1,或者,当选择与所述输入电压比较的预设阈值为所述第二阈值Y2时,判断所述输入电压是否小于所述第二阈值Y2
若是,则判定所述第一比较结果属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条件;
若否,则判定所述第一比较结果属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条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比较结果调整所述预设阈值,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比较结果是否为所述输入电压与所述预设阈值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的波动值X;
若是,则调整所述预设阈值;
若否,则保持所述预设阈值不变。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阈值包括第一阈值Y1和第二阈值Y2,其中,第一阈值Y1小于第二阈值Y2;调整所述预设阈值包括:
当判定所述第二比较结果为所述输入电压与所述第一阈值Y1差值的绝对值Δ1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的波动值X时,减小所述第一阈值Y1
或者,当判定所述第二比较结果为所述输入电压与所述第二阈值Y2差值的绝对值Δ3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的波动值X时,增大所述第二阈值Y2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工作状态包括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
当调整模块调整的预设阈值为第一阈值Y1时,比较模块还用于判断所述输入电压是否小于调整后的第一阈值或所述输入电压是否大于所述第二阈值Y2或所述输入电压是否在调整后的第一阈值/>与所述第二阈值Y2之间,或者,当调整模块调整的预设阈值为第二阈值Y2时,比较模块判断所述输入电压是否小于所述第一阈值Y1或所述输入电压是否大于调整后的第二阈值/>或所述输入电压是否在所述第一阈值Y1与调整后的第二阈值/>之间;/>
若判定所述输入电压小于调整后的第一阈值或判定所述输入电压小于所述第一阈值Y1,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所述变结构钳位LLC电路在开机结束后的工作状态保持为所述第一工作状态;
若判定所述输入电压大于调整后的第二阈值或判定所述输入电压大于所述第二阈值Y2,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所述变结构钳位LLC电路在开机结束后的工作状态保持为所述第二工作状态;
若判定所述输入电压在调整后的第一阈值与所述第二阈值Y2之间,或所述输入电压在所述第一阈值Y1与调整后的第二阈值/>之间,则控制所述变结构钳位LLC电路在开机结束后的工作状态保持不变。
实施例4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无线方式可以通过WiFi、NFC(近场通信)或其他技术实现。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实施例1和实施例2所述的一种开机控制方法。
实施例5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实施例1和实施例2所述的一种开机控制方法。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定。凡在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开机控制方法,应用于变结构钳位LLC电路,所述变结构钳位LLC电路的原边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逆变电路、LLC谐振腔和变压器的原边绕组,所述逆变电路包括由两组开关管组成的桥式电路,用于交替导通所述原边电路;所述LLC谐振腔包括谐振电感、励磁电感、谐振电容和钳位支路,所述钳位支路包括至少两个串联连接的开关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采集输入所述变结构钳位LLC电路的输入电压;
将所述输入电压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得到第一比较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比较结果控制所述变结构钳位LLC电路在开机过程中的工作状态;
将所述输入电压与所述预设阈值的差值与预设的波动值进行比较,得到第二比较结果;
根据所述第二比较结果调整所述预设阈值;
根据所述输入电压与调整后的预设阈值的比较结果,控制所述变结构钳位LLC电路在开机结束后的工作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状态包括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根据所述第一比较结果控制所述变结构钳位LLC电路在开机过程中的工作状态,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比较结果是否属于第一工作状态条件;
若是,则控制所述变结构钳位LLC电路在开机过程中的工作状态为第一工作状态;
若否,所述第一比较结果属于第二工作状态条件,则控制所述变结构钳位LLC电路在开机过程中的工作状态为第二工作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开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阈值包括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其中,第一阈值小于第二阈值;将所述输入电压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得到第一比较结果,包括:
将所述输入电压与所述第一阈值或所述第二阈值进行比较,得到第一比较结果;
判断所述第一比较结果是否属于第一工作状态条件,包括:
当选择与所述输入电压比较的预设阈值为所述第一阈值时,判断所述输入电压是否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或者,当选择与所述输入电压比较的预设阈值为所述第二阈值时,判断所述输入电压是否小于所述第二阈值;
若是,则判定所述第一比较结果属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条件;
若否,则判定所述第一比较结果属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二比较结果调整所述预设阈值,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比较结果是否为所述输入电压与所述预设阈值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的波动值;
若是,则调整所述预设阈值;
若否,则保持所述预设阈值不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开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阈值包括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其中,第一阈值小于第二阈值;调整所述预设阈值包括:
当判定所述第二比较结果为所述输入电压与所述第一阈值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的波动值时,减小所述第一阈值,
或者,当判定所述第二比较结果为所述输入电压与所述第二阈值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的波动值时,增大所述第二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开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状态包括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调整的预设阈值为第一阈值时,判断所述输入电压是否小于调整后的第一阈值或所述输入电压是否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或所述输入电压是否在调整后的第一阈值与所述第二阈值之间,或者,当调整的预设阈值为第二阈值时,判断所述输入电压是否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或所述输入电压是否大于调整后的第二阈值或所述输入电压是否在所述第一阈值与调整后的第二阈值之间;
若判定所述输入电压小于调整后的第一阈值或判定所述输入电压小于所述第一阈值,则控制所述变结构钳位LLC电路在开机结束后的工作状态保持为所述第一工作状态;
若判定所述输入电压大于调整后的第二阈值或判定所述输入电压大于所述第二阈值,则控制所述变结构钳位LLC电路在开机结束后的工作状态保持为所述第二工作状态;
若判定所述输入电压在调整后的第一阈值与所述第二阈值之间,或在所述第一阈值与调整后的第二阈值之间,则控制所述变结构钳位LLC电路在开机结束后的工作状态保持不变。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开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波动值取决于所述输入电压的纹波大小。
8.一种开机控制系统,应用于变结构钳位LLC电路,所述变结构钳位LLC电路的原边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逆变电路、LLC谐振腔和变压器的原边绕组,所述逆变电路包括由两组开关管组成的桥式电路,用于交替导通所述原边电路;所述LLC谐振腔包括谐振电感、励磁电感、谐振电容和钳位支路,所述钳位支路包括至少两个串联连接的开关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采样模块,用于采集输入所述变结构钳位LLC电路的输入电压;
比较模块,用于将所述输入电压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得到第一比较结果;
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第一比较结果控制所述变结构钳位LLC电路在开机过程中的工作状态;
所述比较模块还用于将所述输入电压与所述预设阈值的差值与预设的波动值进行比较,得到第二比较结果;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比较结果调整所述预设阈值;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输入电压与调整后的预设阈值的比较结果,控制所述变结构钳位LLC电路在开机结束后的工作状态。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111301757.0A 2021-11-04 2021-11-04 一种开机控制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2048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01757.0A CN114204819B (zh) 2021-11-04 2021-11-04 一种开机控制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01757.0A CN114204819B (zh) 2021-11-04 2021-11-04 一种开机控制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04819A CN114204819A (zh) 2022-03-18
CN114204819B true CN114204819B (zh) 2023-10-20

Family

ID=806468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01757.0A Active CN114204819B (zh) 2021-11-04 2021-11-04 一种开机控制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04819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36577A (zh) * 2017-04-18 2018-11-02 英飞凌科技奥地利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电力传输的方法和设备以及感测和控制电路
CN110649812A (zh) * 2019-09-06 2020-01-03 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宽增益范围llc谐振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0768535A (zh) * 2019-10-22 2020-02-07 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变拓扑llc谐振变换器的宽增益控制方法
CN111064359A (zh) * 2019-12-23 2020-04-2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宽范围双向变换电路及控制方法
CN113452260A (zh) * 2021-07-06 2021-09-28 安徽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工作模式切换的混合llc谐振变换器拓扑结构和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049515A1 (en) * 2013-08-13 2015-02-19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Resonant converter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36577A (zh) * 2017-04-18 2018-11-02 英飞凌科技奥地利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电力传输的方法和设备以及感测和控制电路
CN110649812A (zh) * 2019-09-06 2020-01-03 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宽增益范围llc谐振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0768535A (zh) * 2019-10-22 2020-02-07 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变拓扑llc谐振变换器的宽增益控制方法
CN111064359A (zh) * 2019-12-23 2020-04-2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宽范围双向变换电路及控制方法
CN113452260A (zh) * 2021-07-06 2021-09-28 安徽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工作模式切换的混合llc谐振变换器拓扑结构和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04819A (zh) 2022-03-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65100B1 (en) Llc resonant converter
CN103516196B (zh) 开关电源装置
EP2270964A1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stage, a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stage and a controller therefor
CN111541294B (zh) 无线充电系统及其开机方法
CN104269999A (zh) 谐振变换器的闭环启动方法
CN111669055A (zh) 电压转换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09067229B (zh) Llc谐振变换电路及其工作模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WO2024060728A1 (zh) 双向功率变换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380619B (zh) 一种直流转换电路及其控制方法、直流转换装置
CN113114041A (zh) 一类轻载性能提升的llc谐振变换器
CN114189166A (zh) 轻载控制电路、方法及谐振变换器
CN112087140B (zh) 一种多模式自动切换的两级谐振dc-dc转换器
CN111130357B (zh) 谐振变换器及其控制电路和控制方法
WO2010098486A1 (ja) Dc-dcコンバータ
CN114204819B (zh) 一种开机控制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09389955U (zh) Llc谐振变换电路及其工作模式的确定装置
CN207460002U (zh) 一种宽输入范围的级联两级式直流变换器
CN112260544B (zh) Llc谐振变换器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系统
CN111835208B (zh) 一种具有pfc电路的开关电源
CN115473448A (zh) 一种llc谐振变换器的同步整流控制方法
CN116455231A (zh) 模态切换的控制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375381B (zh) Dc/d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功率变换装置和储能系统
WO2024100430A1 (ja) 電力変換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220440568U (zh) 一种电源电路和电源设备
CN218733345U (zh) 一种用于内置充电机的稳压充电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