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92691A - 一种换热管定位调节辊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换热管定位调节辊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92691A
CN114192691A CN202111432735.8A CN202111432735A CN114192691A CN 114192691 A CN114192691 A CN 114192691A CN 202111432735 A CN202111432735 A CN 202111432735A CN 114192691 A CN114192691 A CN 1141926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exchange tube
adjusting
section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3273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92691B (zh
Inventor
韦贵书
江国民
袁琮
范俊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uzhou Jinjing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uzhou Jinjing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uzhou Jinjing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uzhou Jinjing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3273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92691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111432735.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419269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926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926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926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926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53/00Making 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1D53/02Making 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heat exchangers or parts thereof, e.g. radiators, condensers fins, headers
    • B21D53/06Making 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heat exchangers or parts thereof, e.g. radiators, condensers fins, headers of metal tub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11/00Connect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by sticking or pressing them together, e.g. cold pressure welding
    • F16B11/006Connect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by sticking or pressing them together, e.g. cold pressure welding by gluing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热管定位调节辊及方法,属于冰箱换热管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换热管定位调节辊,包括圆柱形的辊体,所述辊体的圆周面上设有调节通道,所述调节通道沿辊体圆周方向环形布置,且该调节通道首尾相连形成环形槽;所述调节通道的底部设为底面,所述底面的宽度设为调节通道的调节宽度,所述调节宽度从调节通道首段向尾段呈逐渐减小的趋势,所述首段处的调节宽度大于换热管的外径,且所述调节通道尾段处的调节宽度大于或等于换热管的外径。本发明用于冰箱换热管生产制造过程中,将冰箱换热管粘贴于背板上。

Description

一种换热管定位调节辊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冰箱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冰箱换热管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换热管定位调节辊及方法。
背景技术
如申请号为:201410186892.9,发明名称为:冰箱及冰箱换热器,公开日为:2014年07月16日的中国发明专利,具体公开了将换热管粘贴到冰箱背板结构。在实际的冰箱的生产制造过程中,也是需要将图1中的换热管100位于边部的部分卡于挡块202与板体201之间形成的安装槽内,同时用粘贴膜203(铝箔)将换热管100的中部区域完全粘贴到冰箱背板200的板体201上,避免换热管100从冰箱背板200上脱落。这样处理的好处在于:1、减小换热管100在冰箱内占的体积,从而有利于冰箱体积减小;2、换热管贴在与外界之间接触的冰箱背板上,使其散热效果更佳;3、当换热管损坏时,只需打开冰箱背板即可将换热管拆除和更换掉,检修和更换都极其方便。
由于换热管是具有一定弹性的,在粘贴过程中发生变形,因此需要人工用粘贴膜203将换热管100粘贴在冰箱背板200上。但是换热管100中部区域有多个曲折的部分,因此需要将每个折弯段的部分都通过粘贴膜203粘贴,也就需要重复地去粘贴每一道弯折的换热管,整个背板粘贴完成,工人需要往复地不断撕扯粘贴膜多次,效率极其低下;且每一道弯折的换热管上的粘贴膜长短不一,极其不美观;另外,人工对粘贴膜203与板体201的粘贴,不一定牢靠,容易造成脱落。因此急需通过自动化的粘贴技术,以将粘贴膜203(铝箔)紧密地将粘贴换热管100粘贴在冰箱背板200上,同时能够快递地完成整个工序的生产,大大提升该环节的生产效率,更能适应标准化的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换热管定位调节辊及方法;主要解决换热管粘贴于背板之前,换热管容易变形弯曲错位而不能自动化粘贴的问题;通过本发明能够将原本弯曲或错位的换热管折弯段进行导直,从而便于后续自动化粘贴时,能够直接粘贴于背板上;另外还解决换热管被粘贴膜(铝箔)粘贴于背板之后,换热管折弯段错位或粘贴膜(铝箔)与背板粘贴的问题,通过本发明能将任意两折弯段之间区域内的粘贴膜与背板贴合。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换热管定位调节辊,包括圆柱形的辊体,所述辊体的圆周面上设有调节通道,所述调节通道沿辊体圆周方向环形布置,且该调节通道首尾相连形成环形槽;所述调节通道的底部设为底面,所述底面的宽度设为调节通道的调节宽度,所述调节宽度从调节通道首段向尾段呈逐渐减小的趋势,所述首段处的调节宽度大于换热管的外径,且所述调节通道尾段处的调节宽度大于或等于换热管的外径,所述换热管的折弯段被限制于调节通道导直。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可通过调节通道容纳换热管的折弯段,因此换热管的折弯段也就被限制于该调节通道内,因此在辊体的不断转动下,换热管的折弯段与辊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从而换热管的折弯段在“调节宽度从调节通道首段向尾段呈逐渐减小的趋势”的影响下,其原本弯曲或错位的换热管折弯段进行导直,因此要求换热管的外径能够被容纳于调节宽度内,因此要求首段处的调节宽度大于换热管的外径,且所述调节通道尾段处的调节宽度大于或等于换热管的外径,可见换热管的折弯段在该调节通道内,先从一个较宽区域的调节宽度(便于将换热管的折弯段置于该调节通道内),逐渐过渡到一个较窄的调节宽度内,这个过程中换热管的折弯段先从较大范围内的变化,到较小范围内的变化,从而整体被导直。可见,在使用时,因辊体转动的同时换热管移动,从而辊体转动并作用在换热管折弯段上时,可从换热管折弯段的一端向另一端疏导,从而将整个换热管折弯段导致。从而解决换热管粘贴于背板之前,换热管容易变形弯曲错位而不能自动化粘贴的问题。同理,当换热管被粘贴膜(铝箔)粘贴于背板之后,辊体的调节通道作用在粘贴膜(铝箔)的表面,且该调节通道通过调节换热管折弯段位置的同时,由于限制换热管折弯段的调节宽度,从调节通道首段向尾段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因此在辊体上用于不限制换热管折弯段的区域宽度,从调节通道首段向尾段呈逐渐变大的趋势,因此能够挤压在任意两折弯段之间区域内的区域宽度将逐渐增大,因此也就更能将粘贴膜与背板贴合,从而解决换热管折弯段错位或粘贴膜(铝箔)与背板粘贴的问题。
本发明的换热管定位调节辊,所述调节通道的底面至辊体圆周面的距离设为调节深度,该调节深度从调节通道首段向尾段呈逐渐减小的趋势,所述调节通道首段处的调节深度大于换热管的外径,所述调节通道尾段处的调节深度大于或等于换热管的外径。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可通过调节深度来限制换热管折弯段与背板之间的距离,当换热管折弯段被限制在调节通道内时,通过辊体的转动,从而换热管折弯段在调节通道内,从较大的调节深度主街道较小的调节深度,当达到整个调节通道的尾段时,整个换热管折弯段被限制并紧贴到了背板的表面,因此便于后续对换热管折弯段的粘贴操作。同理,当换热管被粘贴膜(铝箔)粘贴于背板之后,不断缩小调节深度来限制换热管折弯段与背板之间的距离,使换热管折弯段更不会变形如上翘等,从而更能将粘贴膜与背板贴合,从而解决换热管折弯段错位或粘贴膜(铝箔)与背板粘贴的问题。
本发明的换热管定位调节辊,所述调节通道包括两个倾斜面和底面,其中两倾斜面位于底面的两侧,所述倾斜面的顶边设于调节通道的端面处,倾斜面的底边连接底面,且所述倾斜面向外倾斜布置,使调节通道的截面呈开口大底部小的结构;所述倾斜面相对于底面的倾斜度,从调节通道首段向尾段呈逐渐减小的趋势,使整个调节通道的容纳区域从首段向尾端呈逐渐收缩的趋势。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中,当换热管折弯段被限制在调节通道内时,由于辊体不断转动,而换热管不断输送,倾斜面向外倾斜布置,使调节通道的截面呈开口大底部小的结构,更能将换热管折弯段限制在该调节通道的区域内。另外,采用倾斜面作用力于该换热管折弯段上,因此倾斜面限制了换热管折弯段的变相,使换热管折弯段有向两倾斜面之间的底面靠拢的趋势,最终会使换热管折弯段逐渐靠拢至调节通道的底面处,因此需要在调节通道的首段处,具有较为倾斜的倾斜面,更利于将换热管折弯段限制其中,而倾斜面相对于底面的倾斜度,从调节通道首段向尾段呈逐渐减小的趋势,使整个调节通道的容纳区域从首段向尾端呈逐渐收缩的趋势,可逐渐作用力和限制换热管,避免剧烈的反作用力将换热管损坏,从而起到过渡的限制作用,逐渐实现换热管限制至靠近底面区域,当达到调节通道的尾段时,达到最佳的限制和导直效果。同样的原理,当换热管被粘贴膜(铝箔)粘贴于背板之后,也便于换热管被导向最尾段而限制,从而使整个换热管被导直。
本发明的换热管定位调节辊,将若干调节辊并排设置成调节辊组机构,所述调节辊的数量与换热管的折弯段数量相匹配,其中每个调节辊的调节通道对应有换热管的一个折弯段任意相邻调节辊的调节通道上,其首段位置相互错开布置;使用时,相邻的两调节辊的开口边部,可将相邻的两折弯段分隔不同的调节通道内。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中通过多个调节辊相互配合,同时将整个换热管的折弯段进行导直操作。使用时,仅需调节辊组机构作用于换热管的折弯段上,同时转动调节辊组机构和输送换热管,因此就能够在不同的额调节通道内将每个对应的换热管折弯段分别导直,避免发生弯曲或变形,因此该机构能够大大提交效率,仅需一次挤压成型即可,无需反复操作。一次性解决换热管粘贴于背板之前,换热管容易变形弯曲错位而不能自动化粘贴的问题。同理,当换热管被粘贴膜(铝箔)粘贴于背板之后,调节辊组机构内的各调节通道作用在粘贴膜(铝箔)的表面,一次性将粘贴膜(铝箔)粘贴在背板上,因此能将换热器全部粘贴在背板上。解决换热管被粘贴膜(铝箔)粘贴于背板之后,换热管折弯段错位或粘贴膜(铝箔)与背板粘贴的问题。
本发明的的换热管定位调节辊,所述调节通道的倾斜面和底面上设有柔性缓冲层;所述柔性缓冲层作用于换热管的力,小于换热管可发生形变的力。该柔性缓冲层可采用现有的橡胶、弹性齿、毛毡齿等,以减小辊体直接作用到换热管上的力,因此要求柔性缓冲层作用于换热管的力,小于换热管可发生形变的力,从而避免调节辊作用到换热管上的力过大而损坏换热管。
本发明的换热管定位调节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1:将换热管边部的折弯段,卡入到板体边部与挡块之间的安装槽内;
步骤2:将板体置于输送带上,所述输送带上设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将板体限定于一定区域;
步骤3;控制输送带将板体输送至调节辊组机构处,将调节辊组机构压于换热管的一端上,并将该端的每个折弯段置于到对应的调节通道内;
步骤4:控制输送带的运行速度与调节辊组机构的转动速度相匹配,使换热管在调节通道内,换热管的折弯段从调节通道的首段处开始,被倾斜面引导直至调节通道的尾段处,确保换热管的折弯段相互平行且距离相等;
步骤5:将换热管输送出调节辊组机构。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通过调节辊的转动,且调节辊上的调节通道来限制并导直换热管的折弯段,从而将原本弯曲或错位的换热管折弯段进行导直,便于后续自动化粘贴时,能够直接粘贴于背板上。该方法能够避免人为操作过程中,换热管的弯曲变形粘贴程度不一,且换热管形状不整齐等问题,通过本发明能够很好地解决该问题,为后续自动化粘贴奠定基础。
本发明的换热管定位调节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1:在换热管被粘贴于背板上后,将调节辊组机构压于换热管一端的粘贴膜表面,并将该端的每个折弯段置于到对应的调节通道内;
步骤2:控制输送带的运行速度与调节辊组机构的转动速度相匹配,使换热管在调节通道内,换热管的折弯段从调节通道的首段处开始,被倾斜面引导直至调节通道的尾段处,确保换热管的折弯段相互平行且距离相等;同时,作用力于粘贴膜表面,在任意两换热管的折弯段之间的区域内,粘贴膜与背板贴合;
步骤3:将换热管输送出调节辊组机构。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通过调节辊的转动,且调节辊上的调节通道来限制并导直换热管的折弯段,从而将原本弯曲或错位的换热管折弯段进行导直,通过本发明能将任意两折弯段之间区域内的粘贴膜与背板贴合,从而解决换热管被粘贴膜(铝箔)粘贴于背板之后,换热管折弯段错位或粘贴膜(铝箔)与背板粘贴的问题。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换热管定位调节辊及方法,通过简单的结构,即可实现对换热管折弯段的导直,将原本弯曲或错位的换热管折弯段进行导直,从而便于后续自动化粘贴时,能够直接粘贴于背板上,解决了换热管粘贴于背板之前,换热管容易变形弯曲错位而不能自动化粘贴的问题。
2、本发明的换热管定位调节辊及方法,在辊体上用于不限制换热管折弯段的区域宽度,从调节通道首段向尾段呈逐渐变大的趋势,因此能够挤压在任意两折弯段之间区域内的区域宽度将逐渐增大,因此也就更能将粘贴膜与背板贴合,从而解决换热管折弯段错位或粘贴膜(铝箔)与背板粘贴的问题。
3、本发明的换热管定位调节辊及方法,能使换热管粘贴在背板上时,更形状和位置更规范,为后续粘贴膜(铝箔)的自动化粘贴过程奠定基础,继而能够大大地提供生产效率,更能适应标准化的生产。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换热管的示意图。
图2是换热管粘贴到背板上的示意图。
图3和图4是调节辊的示意图。
图5是定位装置的示意图。
图6是调位机构的示意图。
图7是调节辊轮组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100-换热管、101-弯曲段、102-折弯段;200-背板、201-板体、202-挡块、203-粘贴膜;300-调节辊、301-辊体、302-调节通道、303-倾斜面、304-底面、305-缓冲层;H-调节深度、K-调节宽度、400-定位装置、401-拨动块、402-滚轮、403-丝杆、404-螺套、405-电机、406-横撑块;500-输送带、600-调节辊组、700-粘贴机构、701-铝箔膜、702-铝箔卷、703-弹性辊、704-夹紧机构、705-切断机构;800-压实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是需要将图1中的换热管100位于边部的部分卡于挡块202与板体201之间形成的安装槽内,同时用粘贴膜203铝箔将换热管100的中部区域完全粘贴到冰箱背板200的板体201上,避免换热管100从冰箱背板200上脱落。
因此本发明采用了图3和图4中的换热管定位调节辊,包括圆柱形的辊体301,其特征在于:所述辊体301的圆周面上设有调节通道302,所述调节通道302沿辊体301圆周方向环形布置,且该调节通道302首尾相连形成环形槽;所述调节通道302的底部设为底面304,所述底面304的宽度设为调节通道302的调节宽度K,所述调节宽度K从调节通道302首段向尾段呈逐渐减小的趋势,所述首段处的调节宽度K大于换热管的外径,且所述调节通道302尾段处的调节宽度K大于或等于换热管的外径,所述换热管100的折弯段102被限制于调节通道302导直。所述调节通道302的底面304至辊体301圆周面的距离设为调节深度H,该调节深度H从调节通道302首段向尾段呈逐渐减小的趋势,所述调节通道302首段处的调节深度H大于换热管的外径,所述调节通道302尾段处的调节深度H大于或等于换热管的外径。其中所述调节通道302包括两个倾斜面303和底面304,其中两倾斜面303位于底面304的两侧,所述倾斜面303的顶边设于调节通道302的端面处,倾斜面303的底边连接底面304,且所述倾斜面303向外倾斜布置,使调节通道302的截面呈开口大底部小的结构;所述倾斜面303相对于底面304的倾斜度,从调节通道302首段向尾段呈逐渐减小的趋势,使整个调节通道302的容纳区域从首段向尾端呈逐渐收缩的趋势。
本发明可通过调节通道容纳换热管的折弯段,因此换热管的折弯段也就被限制于该调节通道内,因此在辊体的不断转动下,换热管的折弯段与辊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从而换热管的折弯段在“调节宽度从调节通道首段向尾段呈逐渐减小的趋势”的影响下,其原本弯曲或错位的换热管折弯段进行导直,因此要求换热管的外径能够被容纳于调节宽度内,因此要求首段处的调节宽度大于换热管的外径,且所述调节通道尾段处的调节宽度大于或等于换热管的外径,可见换热管的折弯段在该调节通道内,先从一个较宽区域的调节宽度(便于将换热管的折弯段置于该调节通道内),逐渐过渡到一个较窄的调节宽度内,这个过程中换热管的折弯段先从较大范围内的变化,到较小范围内的变化,从而整体被导直。可见,在使用时,因辊体转动的同时换热管移动,从而辊体转动并作用在换热管折弯段上时,可从换热管折弯段的一端向另一端疏导,从而将整个换热管折弯段导致。从而解决换热管粘贴于背板之前,换热管容易变形弯曲错位而不能自动化粘贴的问题。另外,可通过调节深度来限制换热管折弯段与背板之间的距离,当换热管折弯段被限制在调节通道内时,通过辊体的转动,从而换热管折弯段在调节通道内,从较大的调节深度主街道较小的调节深度,当达到整个调节通道的尾段时,整个换热管折弯段被限制并紧贴到了背板的表面,因此便于后续对换热管折弯段的粘贴操作。当换热管折弯段被限制在调节通道内时,由于辊体不断转动,而换热管不断输送,倾斜面向外倾斜布置,使调节通道的截面呈开口大底部小的结构,更能将换热管折弯段限制在该调节通道的区域内。另外,采用倾斜面作用力于该换热管折弯段上,因此倾斜面限制了换热管折弯段的变相,使换热管折弯段有向两倾斜面之间的底面靠拢的趋势,最终会使换热管折弯段逐渐靠拢至调节通道的底面处,因此需要在调节通道的首段处,具有较为倾斜的倾斜面,更利于将换热管折弯段限制其中,而倾斜面相对于底面的倾斜度,从调节通道首段向尾段呈逐渐减小的趋势,使整个调节通道的容纳区域从首段向尾端呈逐渐收缩的趋势,可逐渐作用力和限制换热管,避免剧烈的反作用力将换热管损坏,从而起到过渡的限制作用,逐渐实现换热管限制至靠近底面区域,当达到调节通道的尾段时,达到最佳的限制和导直效果。
同理,当换热管被粘贴膜(铝箔)粘贴于背板之后,辊体的调节通道作用在粘贴膜(铝箔)的表面,且该调节通道通过调节换热管折弯段位置的同时,由于限制换热管折弯段的调节宽度,从调节通道首段向尾段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因此在辊体上用于不限制换热管折弯段的区域宽度,从调节通道首段向尾段呈逐渐变大的趋势,因此能够挤压在任意两折弯段之间区域内的区域宽度将逐渐增大,因此也就更能将粘贴膜与背板贴合。另外,不断缩小调节深度来限制换热管折弯段与背板之间的距离,使换热管折弯段更不会变形如上翘等,从而更能将粘贴膜与背板贴合。从而解决换热管折弯段错位或粘贴膜(铝箔)与背板粘贴的问题。
本发明中还通过在调节通道302的倾斜面303和底面304上设有柔性缓冲层305;所述柔性缓冲层305作用于换热管的力,小于换热管可发生形变的力。避免调节辊作用到换热管上的力过大而损坏换热管。该柔性缓冲层可采用现有的橡胶、弹性齿、毛毡齿等具有一定弹性缓冲的结构。
另外,如图7所示,本发明中将若干调节辊300并排设置成调节辊组机构,所述调节辊300的数量与换热管的折弯段102数量相匹配,其中每个调节辊300的调节通道302对应有换热管的一个折弯段102任意相邻调节辊300的调节通道302上,其首段位置相互错开布置;使用时,相邻的两调节辊300的开口边部,可将相邻的两折弯段102分隔不同的调节通道302内。可见,本发明还通过多个调节辊相互配合,同时将整个换热管的折弯段进行导直操作。使用时,仅需调节辊组机构作用于换热管的折弯段上,同时转动调节辊组机构和输送换热管,因此就能够在不同的额调节通道内将每个对应的换热管折弯段分别导直,避免发生弯曲或变形,因此该机构能够大大提交效率,仅需一次挤压成型即可,无需反复操作。一次性解决换热管粘贴于背板之前,换热管容易变形弯曲错位而不能自动化粘贴的问题。同理,当换热管被粘贴膜(铝箔)粘贴于背板之后,调节辊组机构内的各调节通道作用在粘贴膜(铝箔)的表面,一次性将粘贴膜(铝箔)粘贴在背板上,因此能将换热器全部粘贴在背板上。解决换热管被粘贴膜(铝箔)粘贴于背板之后,换热管折弯段错位或粘贴膜(铝箔)与背板粘贴的问题。
本发明的换热管定位调节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1:将换热管1边部的折弯段102,卡入到板体201边部与挡块202之间的安装槽内;
步骤2:将板体201置于输送带500上,所述输送带500上设有定位装置400,所述定位装置400将板体201限定于一定区域;
步骤3;控制输送带500将板体201输送至调节辊组机构处,将调节辊组机构压于换热管1的一端上,并将该端的每个折弯段102置于到对应的调节通道302内;
步骤4:控制输送带500的运行速度与调节辊组机构的转动速度相匹配,使换热管1在调节通道302内,换热管1的折弯段102从调节通道302的首段处开始,被倾斜面303引导直至调节通道302的尾段处,确保换热管1的折弯段102相互平行且距离相等;
步骤5:将换热管1输送出调节辊组机构。
可见通过调节辊的转动,且调节辊上的调节通道来限制并导直换热管的折弯段,从而将原本弯曲或错位的换热管折弯段进行导直,便于后续自动化粘贴时,能够直接粘贴于背板上。该方法能够避免人为操作过程中,换热管的弯曲变形粘贴程度不一,且换热管形状不整齐等问题,通过本发明能够很好地解决该问题,为后续自动化粘贴奠定基础。
本发明的换热管定位调节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1:在换热管被粘贴于背板上后,将调节辊组机构压于换热管1一端的粘贴膜表面,并将该端的每个折弯段102置于到对应的调节通道302内;
步骤2:控制输送带500的运行速度与调节辊组机构的转动速度相匹配,使换热管1在调节通道302内,换热管1的折弯段102从调节通道302的首段处开始,被倾斜面303引导直至调节通道302的尾段处,确保换热管1的折弯段102相互平行且距离相等;同时,作用力于粘贴膜表面,在任意两换热管1的折弯段102之间的区域内,粘贴膜与背板贴合;
步骤3:将换热管1输送出调节辊组机构。
本发明通过调节辊的转动,且调节辊上的调节通道来限制并导直换热管的折弯段,从而将原本弯曲或错位的换热管折弯段进行导直,通过本发明能将任意两折弯段之间区域内的粘贴膜与背板贴合,从而解决换热管被粘贴膜(铝箔)粘贴于背板之后,换热管折弯段错位或粘贴膜(铝箔)与背板粘贴的问题。
另外,结合图5和图6,将本发明的换热管定位调节辊,实际一用到冰箱换热管定位装置中的调节辊组600中,其中该冰箱换热管定位装置,包括输送带500,在输送带500的运动方向布置有调节辊组600、粘贴机构700和压实机构800;其中换热管100的折弯段102被调节辊组600导直,其中调节辊组600对折弯段102的导直速度与输送带500的运动速度相匹配;所述粘贴机构700用铝箔膜701将换热管100粘贴于背板200上,所述压实机构800压于铝箔膜701上,使铝箔膜701被压紧并粘贴于背板200上,限制换热管100发生位移。其中所述粘贴机构700包括铝箔卷702、压辊、张紧辊703、夹紧机构704和切断机构705,其中铝箔膜701从铝箔卷702经压辊绕过张紧辊703,所述输送带500的运动方向上依次设有张紧辊703、夹紧机构和切断机构705,其中弹性辊703可将铝箔膜701压于背板200上;所述夹紧机构704设于输送带500上下方,可夹紧铝箔膜701于背板200上;所述切断机构705可将铝箔膜701切断。其中在调节辊组600之前设有调位机构400,所述调位机构400包括拨动块401、横撑块406和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于横撑块406上连接拨动块401,所述驱动机构可控制拨动块401相对于输送带500左右移动;其中在输送带500的边缘处和拨动块401的侧壁上均设有滚轮402,所述驱动机构设为丝杆组件。其中驱动机构为电机、丝杆以及配套于丝杆上的螺套,该螺套固定于拨动块401上,使电机可通过丝杆控制拨动块401相对于横撑块406移动。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Claims (7)

1.一种换热管定位调节辊,包括圆柱形的辊体(301),其特征在于:所述辊体(301)的圆周面上设有调节通道(302),所述调节通道(302)沿辊体(301)圆周方向环形布置,且该调节通道(302)首尾相连形成环形槽;所述调节通道(302)的内底部设为底面(304),所述底面(304)的宽度设为调节通道(302)的调节宽度(K),所述调节宽度(K)从调节通道(302)首段向尾段呈逐渐减小的趋势,所述首段处的调节宽度(K)大于换热管的外径,且所述调节通道(302)尾段处的调节宽度(K)大于或等于换热管的外径,所述换热管(100)的折弯段(102)被限制于调节通道(302)导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定位调节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通道(302)的底面(304)至辊体(301)圆周面的距离设为调节深度(H),该调节深度(H)从调节通道(302)首段向尾段呈逐渐减小的趋势,所述调节通道(302)首段处的调节深度(H)大于换热管的外径,所述调节通道(302)尾段处的调节深度(H)大于或等于换热管的外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管定位调节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通道(302)包括两个倾斜面(303)和底面(304),其中两倾斜面(303)位于底面(304)的两侧,所述倾斜面(303)的顶边设于调节通道(302)的端面处,倾斜面(303)的底边连接底面(304),且所述倾斜面(303)向外倾斜布置,使调节通道(302)的截面呈开口大底部小的结构;所述倾斜面(303)相对于底面(304)的倾斜度,从调节通道(302)首段向尾段呈逐渐减小的趋势,使整个调节通道(302)的容纳区域从首段向尾端呈逐渐收缩的趋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管定位调节辊,其特征在于:将若干调节辊(300)并排设置成调节辊组机构,所述调节辊(300)的数量与换热管的折弯段(102)数量相匹配,其中每个调节辊(300)的调节通道(302)对应有换热管的一个折弯段(102)任意相邻调节辊(300)的调节通道(302)上,其首段位置相互错开布置;使用时,相邻的两调节辊(300)的开口边部,可将相邻的两折弯段(102)分隔不同的调节通道(302)内。
5.如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换热管定位调节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通道(302)的倾斜面(303)和底面(304)上设有柔性缓冲层(305);所述柔性缓冲层(305)作用于换热管的力,小于换热管可发生形变的力。
6.一种换热管定位调节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换热管定位调节辊,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1:将换热管(1)边部的折弯段(102),卡入到板体(201)边部与挡块(202)之间的安装槽内;
步骤2:将板体(201)置于输送带(500)上,所述输送带(500)上设有定位装置(400),所述定位装置(400)将板体(201)限定于一定区域;
步骤3;控制输送带(500)将板体(201)输送至调节辊组机构处,将调节辊组机构压于换热管(1)的一端上,并将该端的每个折弯段(102)置于到对应的调节通道(302)内;
步骤4:控制输送带(500)的运行速度与调节辊组机构的转动速度相匹配,使换热管(1)在调节通道(302)内,换热管(1)的折弯段(102)从调节通道(302)的首段处开始,被倾斜面(303)引导直至调节通道(302)的尾段处,确保换热管(1)的折弯段(102)相互平行且距离相等;
步骤5:将换热管(1)输送出调节辊组机构。
7.一种换热管定位调节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换热管定位调节辊,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1:在换热管被粘贴于背板上后,将调节辊组机构压于换热管(1)一端的粘贴膜表面,并将该端的每个折弯段(102)置于到对应的调节通道(302)内;
步骤2:控制输送带(500)的运行速度与调节辊组机构的转动速度相匹配,使换热管(1)在调节通道(302)内,换热管(1)的折弯段(102)从调节通道(302)的首段处开始,被倾斜面(303)引导直至调节通道(302)的尾段处,确保换热管(1)的折弯段(102)相互平行且距离相等;同时,作用力于粘贴膜表面,在任意两换热管(1)的折弯段(102)之间的区域内,粘贴膜与背板贴合;
步骤3:将换热管(1)输送出调节辊组机构。
CN202111432735.8A 2021-11-29 一种换热管定位调节辊及方法 Active CN1141926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32735.8A CN114192691B (zh) 2021-11-29 一种换热管定位调节辊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32735.8A CN114192691B (zh) 2021-11-29 一种换热管定位调节辊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92691A true CN114192691A (zh) 2022-03-18
CN114192691B CN114192691B (zh) 2024-05-17

Family

ID=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14842A (ja) * 1997-05-23 1998-12-02 Kawasaki Steel Corp 溶接形鋼の予成形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3925744A (zh) * 2014-05-05 2014-07-16 安徽康佳同创电器有限公司 冰箱及冰箱换热器
KR20150069794A (ko) * 2013-12-16 2015-06-24 (주) 화신알미늄 알루미늄프레임의 변형부위 교정장치
CN210816739U (zh) * 2019-06-18 2020-06-23 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由调节导向的轧机走道
CN211254304U (zh) * 2019-08-08 2020-08-14 西安兰鑫工业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由调节的自动化生产输送线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14842A (ja) * 1997-05-23 1998-12-02 Kawasaki Steel Corp 溶接形鋼の予成形方法および装置
KR20150069794A (ko) * 2013-12-16 2015-06-24 (주) 화신알미늄 알루미늄프레임의 변형부위 교정장치
CN103925744A (zh) * 2014-05-05 2014-07-16 安徽康佳同创电器有限公司 冰箱及冰箱换热器
CN210816739U (zh) * 2019-06-18 2020-06-23 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由调节导向的轧机走道
CN211254304U (zh) * 2019-08-08 2020-08-14 西安兰鑫工业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由调节的自动化生产输送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985501B (zh) 一种多规格钢丝圈加工生产线
CN114192691A (zh) 一种换热管定位调节辊及方法
CN109127782B (zh) 一种矫直机
CN114192691B (zh) 一种换热管定位调节辊及方法
CN209306700U (zh) 一种刮片自动粘贴胶带设备
CN114135554A (zh) 一种冰箱换热管定位装置和系统
CN217673552U (zh) 用于端帽包装的热缩膜撑开装置
CN109411831B (zh) 一种贴胶装置
CN104723651B (zh) Acf贴附设备
CN111613827A (zh) 错位贴胶装置及电芯制造机
CN212425025U (zh) 一种化工气体钢管加工设备
CN210156489U (zh) 一种电芯生产线上应用的贴胶裁切封装系统
KR200232329Y1 (ko) 나선형 덕트의 제조장치
CN209111553U (zh) 多功能聚氨酯连续浇注式保温管生产线用聚乙烯挤出机
CN219884237U (zh) 一种岩棉板塑封装置
CN216600275U (zh) Ffc排线压膜工装
CN219238762U (zh) 一种自动压膜机张力调整机构
CN206868859U (zh) 一种硅钢柱校正校平机的输送架
CN217866344U (zh) 一种用于卧式贴标机覆标机构防跑偏皮带
CN218054423U (zh) 板材输送辅助限位装置
CN217916781U (zh) Pvc薄膜贴合机
CN217971818U (zh) 一种塑料膜收卷组件
CN216501741U (zh) 一种强力卡箍箍带耳的成型装置
CN217669446U (zh) 一种机器人夹爪可以控制旋转花篮角度的机构
CN218108930U (zh) 一种铝型材矫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Jiang Guomin

Inventor after: Fan Junfei

Inventor after: Wei Guishu

Inventor after: Yuan Cong

Inventor before: Wei Guishu

Inventor before: Jiang Guomin

Inventor before: Yuan Cong

Inventor before: Fan Junfei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