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80082B - 一种具有高安全性飞行防撞机构的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高安全性飞行防撞机构的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80082B
CN114180082B CN202111500954.5A CN202111500954A CN114180082B CN 114180082 B CN114180082 B CN 114180082B CN 202111500954 A CN202111500954 A CN 202111500954A CN 114180082 B CN114180082 B CN 1141800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supporting
support
collision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0095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80082A (zh
Inventor
彭金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Yihang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Yihang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Yihang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Yihang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0095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8008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800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800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800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800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45/00Aircraft indicators or protec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47/00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高安全性飞行防撞机构的无人机,本发明涉及无人多轴旋翼机技术领域,防撞架套设在叶片的外部,支撑环活动套设在驱动轴的外部,支撑架固定设置在支撑环的外部,滚轮架固定设置在支撑架上,所导向轮通过轴承旋设在滚轮架上,传动件设置在支撑环上,连接件设置在旋翼架上,且其与防撞架连接设置,其将防撞架设置为具备复位机构的可活动结构,并在其上设置可移动的导向轮结构,并将导向轮结构的位置移动件设置为与机体的驱动轴传动连接,进而实现在机体撞击障碍物时,通过防撞架抵住障碍物后与机体之间发生的位置变化,从而驱动导向轮抵在障碍物上,协助机体在障碍物上滑动调整姿态并脱离障碍物。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高安全性飞行防撞机构的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多轴旋翼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高安全性飞行防撞机构的无人机。
背景技术
多轴旋翼机具有稳定性强,飞控系统简单特点,常被用于小型化的无人机结构,常见的多是三轴或是四轴结构,旋翼机在飞行时,其上翼片是飞行过程中的最大隐患,在操作失误的情况下,高度旋转的翼片在碰触障碍物后极易发生损毁导致机体失衡,若是翼片撞击人体,则会造成人体的严重划伤,现有技术中,部分旋翼机为增强其安全性能,会在翼片的外部设置环状的防撞架,但是这类防撞架结构为固定安装,在碰触障碍物后,其会因机体的推力,保持抵在障碍物上,使得机体容易发生翻转失衡,针对该问题,现对防撞架结构进行部分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种具有高安全性飞行防撞机构的无人机,其将防撞架设置为具备复位机构的可活动结构,并在其上设置可移动的导向轮结构,并将导向轮结构的位置移动件设置为与机体的驱动轴传动连接,进而实现在机体撞击障碍物时,通过防撞架抵住障碍物后与机体之间发生的位置变化,从而驱动导向轮抵在障碍物上,协助机体在障碍物上滑动调整姿态并脱离障碍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它包含机体、旋翼架、驱动轴、叶片,其中旋翼架固定设置在机体上,旋翼架上远离机体的一端通过轴承旋设有驱动轴,驱动轴与动力电机传动连接,叶片固定设置在驱动轴的上端;它还包含:
防撞架,所述的防撞架套设在叶片的外部;
支撑环,所述的支撑环活动套设在驱动轴的外部,且其设置在叶片的上方;
支撑架,所述的支撑架固定设置在支撑环的外部,防撞架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环槽,支撑架远离支撑环的一端滑动设置在环槽内;
滚轮架,所述的滚轮架固定设置在支撑架上,且其架设在防撞架的上侧边上;
导向轮,所述的导向轮通过轴承旋设在滚轮架上,且其设置在防撞架的外部;
传动件,所述的传动件设置在支撑环上,且其与驱动轴传动设置;
连接件,所述的连接件设置在旋翼架上,且其与防撞架连接设置;
防撞架设置在叶片的外部对叶片进行隔离保护,在机体飞行撞击到物体时,防撞架抵在障碍物上,并且通过连接件实现与旋翼架之间的位置变化,进而防撞架通过支撑架带动支撑环移动,支撑环通过传动件与驱动轴对接传动,进而驱动轴带动支撑环旋转,并通过支撑架带动滚轮架移动,将滚轮架移动至障碍物处,进而导向轮抵在障碍物的表面,并推动防撞架脱离障碍物,进而机体通过导向轮抵在障碍物上行进,沿着机体的竖轴方向移动脱离障碍物。
优选地,所述的传动件包含:
驱动齿轮,所述的驱动齿轮套设固定在驱动轴上;
传动齿环,所述的传动齿环固定设置在支撑环的内侧壁上,且其位于滚轮架的一侧设置为缺槽;
当支撑环跟随防撞架移动至驱动齿轮与传动齿环啮合时,驱动轴带动驱动齿轮旋转,进而驱动齿轮带动传动齿环旋转,进而支撑环旋转,支撑环带动支撑架在防撞架内侧壁上的环槽内滑动,进而支撑架带动滚轮架在防撞架上滑动,当导向轮抵在障碍物表面上时,驱动齿轮在传动齿环上移动至其缺槽处,则驱动齿轮与传动齿环脱离啮合状态,滚轮架停止移动。
优选地,所述的支撑环的内侧壁上通过转轴旋设有导向辊,且导向辊设置在传动齿环上的缺槽内的一端;当驱动齿轮置于传动齿环上的缺槽内时,驱动齿轮抵在导向辊上。
优选地,所述的连接件包含:
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固定设置在防撞架的外侧壁上,且其设置在导向轮的下方;
支撑套,所述的支撑套活动套设在支撑杆上,支撑套的端口上通过螺牙旋设有盖板,且支撑杆活动穿设在盖板上;
支撑块,所述的支撑块固定设置在支撑杆上,且其设置在支撑套内;
支撑弹簧,所述的支撑弹簧于支撑块背离盖板的一侧活动套设在支撑杆上,且一端固定设置在支撑套的内侧壁上,其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支撑块上;
旋接件,所述的旋接件设置在支撑套上远离防撞架的一端,且其与旋翼架连接设置;
当防撞架抵住障碍物,机体移动时,机体通过旋翼架带动支撑套移动,进而支撑杆在支撑套内滑动,进而支撑套与防撞架之间靠近,支撑弹簧压紧,且在机体移动时,支撑套通过旋接件旋转,当机体带动防撞架脱离障碍物时,支撑弹簧推动支撑块移动,支撑杆伸出支撑套并带动防撞架复位。
优选地,所述的支撑杆上于支撑块背离支撑弹簧的一侧活动套设有缓冲弹簧,其远离支撑块的一端固定设置在盖板的内侧壁上,其另一端活动抵设在支撑块上;在支撑弹簧推动支撑块移动,进而支撑杆伸出支撑套并带动防撞架复位时,支撑块移动并抵在缓冲弹簧上,通过缓冲弹簧进行缓冲限位。
优选地,所述的支撑杆上位于支撑套的外部串联设置有铆接件,支撑杆通过铆接件分为两段,所述的铆接件包含两个铆接板,其中两个铆接板分别固定设置在两段支撑杆的相邻端,铆接板互相叠设,铆接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支撑杆通过铆接板分为两段,进而在将防撞架从机体上拆除时,将铆接板上的铆接螺栓拆除,两个铆接板分开,实现防撞架的拆卸。
优选地,所述的旋接件包含:
支撑轴,所述的支撑轴固定设置在旋翼架上位于机体的一端;
支撑座,所述的支撑座固定设置在支撑套上远离防撞架的一端,支撑座活动套设在支撑轴上;
支撑扭簧,所述的支撑扭簧套设在支撑轴上,其一只柱脚固定设置在支撑套上,其另一只柱脚固定设置在机体上;
在旋翼架与防撞架之间发生位置改变时,通过支撑杆与支撑套之间的伸缩实现一个方向的位置变化,通过支撑座在支撑轴上旋转,进而通过支撑座带动支撑套旋转,实现防撞架在另一方向的位置变化,当支撑座在支撑轴上旋转时,支撑扭簧持力,当机体带动支撑架脱离障碍物时,扭簧带动支撑座复位。
优选地,所述的旋翼架上位于支撑套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限位块,支撑座通过支撑轴带动支撑套旋转时,支撑套旋转并抵住限位块进行止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叶片的外部设置防撞架,并将防撞架通过带有支撑弹簧的支撑杆、支撑套进行连接,将支撑套通过支撑轴与旋翼架进行连接,并在支撑轴上设置支撑扭簧,进而实现通过防撞架包覆在叶片的外部,在机体飞行撞击障碍物时,通过防撞架抵在障碍物上,对叶片进行保护,防止叶片接触障碍物;
2、防撞架上通过支撑架设置支撑环,在支撑架上设置滚轮架,在滚轮架上设置导向轮,进而可通过移动滚轮架,将导向轮抵在障碍物表面上,进而实现将抵住障碍物的防撞架推离,并通过导向轮在障碍物表面上滑动,实现机体移动脱离障碍物;
3、支撑环跟随防撞架移动,防撞架与旋翼架之间发生位置变化时,则驱动轴上的驱动齿轮与支撑环上的传动齿环啮合,则驱动轴带动支撑环旋转,则支撑环通过支撑架带动滚轮架移动,进而实现将导向轮移动至防撞架与障碍物的接触点,从而实现通过导向轮推动防撞架脱离障碍物,并通过导向轮在障碍物上滑动,实现机体脱离障碍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2中的B部放大图。
图5是支撑杆、支撑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是支撑杆、支撑套、支撑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机体1、旋翼架2、驱动轴3、叶片4、防撞架5、支撑环6、支撑架7、滚轮架8、导向轮9、传动件10、驱动齿轮10-1、传动齿环10-2、连接件11、支撑杆11-1、支撑套11-2、盖板11-3、支撑块11-4、支撑弹簧11-5、导向辊12、旋接件13、支撑轴13-1、支撑座13-2、支撑扭簧13-3、缓冲弹簧14、铆接板15、限位块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包含机体1、旋翼架2、驱动轴3、叶片4,其中旋翼架2铆设在机体1上,旋翼架2上远离机体1的一端通过轴承旋设有驱动轴3,驱动轴3与动力电机传动连接,叶片4铆设在驱动轴3的上端;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
防撞架5,所述的防撞架5套设在叶片4的外部;
支撑环6,所述的支撑环6活动套设在驱动轴3的外部,且其设置在叶片4的上方;
支撑架7,所述的支撑架7铆设在支撑环6的外部,防撞架5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环槽,支撑架7远离支撑环6的一端滑动设置在环槽内;
滚轮架8,所述的滚轮架8铆设在支撑架7上,且其架设在防撞架5的上侧边上;
导向轮9,所述的导向轮9通过轴承旋设在滚轮架8上,且其设置在防撞架5的外部;
传动件10,所述的传动件10设置在支撑环6上,且其与驱动轴3传动设置;
连接件11,所述的连接件11设置在旋翼架2上,且其与防撞架5连接设置;
采用以上设计方案,防撞架5设置在叶片4的外部对叶片4进行隔离保护,在机体1飞行撞击到物体时,防撞架5抵在障碍物上,并且通过连接件11实现与旋翼架2之间的位置变化,进而防撞架5通过支撑架7带动支撑环6移动,支撑环6通过传动件10与驱动轴3对接传动,进而驱动轴3带动支撑环6旋转,并通过支撑架7带动滚轮架8移动,将滚轮架8移动至障碍物处,进而导向轮9抵在障碍物的表面,并推动防撞架5脱离障碍物,进而机体1通过导向轮9抵在障碍物上行进,沿着机体1的竖轴方向移动脱离障碍物。
实施例2:
如图2、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的传动件10包含:
驱动齿轮10-1,所述的驱动齿轮10-1套设固定在驱动轴3上;
传动齿环10-2,所述的传动齿环10-2铆设在支撑环6的内侧壁上,且其位于滚轮架8的一侧设置为缺槽;
采用以上设计方案,当支撑环6跟随防撞架5移动至驱动齿轮10-1与传动齿环10-2啮合时,驱动轴3带动驱动齿轮10-1旋转,进而驱动齿轮10-1带动传动齿环10-2旋转,进而支撑环6旋转,支撑环6带动支撑架7在防撞架5内侧壁上的环槽内滑动,进而支撑架7带动滚轮架8在防撞架5上滑动,当导向轮9抵在障碍物表面上时,驱动齿轮10-1在传动齿环10-2上移动至其缺槽处,则驱动齿轮10-1与传动齿环10-2脱离啮合状态,滚轮架8停止移动;
设置带有缺槽的传动齿环10-2,进而可保证在防撞架5发生位置偏移时驱动齿轮10-1与传动齿环10-2的啮合,且在导向轮9移动至抵住障碍物时,驱动齿轮10-1置于传动齿环10-2上的缺槽内,从而两者脱离啮合状态,进而保证滚轮架8的止停。
实施例3:
如图2、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述的支撑环6的内侧壁上通过转轴旋设有导向辊12,且导向辊12设置在传动齿环10-2上的缺槽内的一端;当驱动齿轮10-1置于传动齿环10-2上的缺槽内时,驱动齿轮10-1抵在导向辊12上;
采用以上设计方案,在机体1飞行时驱动轴3的旋转方向一定,即通过驱动齿轮10-1带动传动齿环10-2的旋转方向一定,则在传动齿环10-2上的缺槽转动与驱动齿轮10-1配合时,通过导向轮9抵在驱动齿轮10-1上,在保证驱动齿轮10-1正常旋转的前提下,避免传动齿环10-2因惯性旋转至与驱动齿轮10-1再次对接。
实施例4:
如图1-6所示,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的连接件11包含:
支撑杆11-1,所述的支撑杆11-1铆设在防撞架5的外侧壁上,且其设置在导向轮9的下方;
支撑套11-2,所述的支撑套11-2活动套设在支撑杆11-1上,支撑套11-2的端口上通过螺牙旋设有盖板11-3,且支撑杆11-1活动穿设在盖板11-3上;
支撑块11-4,所述的支撑块11-4铆设在支撑杆11-1上,且其设置在支撑套11-2内;
上述支撑套11-2的内部设置为方孔,支撑块11-4设置为与支撑套11-2的内孔相配合的立方体结构,进而防止支撑块11-4置于支撑套11-2内时旋转;
支撑弹簧11-5,所述的支撑弹簧11-5于支撑块11-4背离盖板11-3的一侧活动套设在支撑杆11-1上,且一端铆设在支撑套11-2的内侧壁上,其另一端铆设在支撑块11-4上;
旋接件13,所述的旋接件13设置在支撑套11-2上远离防撞架5的一端,且其与旋翼架2连接设置;
采用以上设计方案,当防撞架5抵住障碍物,机体1移动时,机体1通过旋翼架2带动支撑套11-2移动,进而支撑杆11-1在支撑套11-2内滑动,进而支撑套11-2与防撞架5之间靠近,支撑弹簧11-5压紧,且在机体1移动时,支撑套11-2通过旋接件13旋转,当机体1带动防撞架5脱离障碍物时,支撑弹簧11-5推动支撑块11-4移动,支撑杆11-1伸出支撑套11-2并带动防撞架5复位。
实施例5:
如图5所示,在上述实施例4的基础上,所述的支撑杆11-1上于支撑块11-4背离支撑弹簧11-5的一侧活动套设有缓冲弹簧14,其远离支撑块11-4的一端铆设在盖板11-3的内侧壁上,其另一端活动抵设在支撑块11-4上;在支撑弹簧11-5推动支撑块11-4移动,进而支撑杆11-1伸出支撑套11-2并带动防撞架5复位时,支撑块11-4移动并抵在缓冲弹簧14上,通过缓冲弹簧14进行缓冲限位;
采用以上设计方案,设置缓冲弹簧14,可保证支撑杆11-1、支撑套11-2复位时进行限位缓冲,同时若支撑杆11-1与支撑套11-2之间发生反向的位置变化,可通过缓冲弹簧14持力,便于其之后的复位,且在上述的工作环境时,依然可保持传动件10的正常工作。
实施例6:
如图2、4、5所示,在上述实施例5的基础上,所述的支撑杆11-1上位于支撑套11-2的外部串联设置有铆接件,支撑杆11-1通过铆接件分为两段,所述的铆接件包含两个铆接板15,其中两个铆接板15分别铆设在两段支撑杆11-1的相邻端,铆接板15互相叠设,铆接板15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支撑杆11-1通过铆接板15分为两段,进而在将防撞架5从机体1上拆除时,将铆接板15上的铆接螺栓拆除,两个铆接板15分开,实现防撞架5的拆卸;
采用以上设计方案,在实施例4的情况下,进行防撞架5的拆除时,必须首先拆除盖板11-3,再将支撑杆11-1从支撑套11-2内抽出,而基于本实施例的方案,则在拆除防撞架5时,将铆接板15拆开,即实现支撑杆11-1的断开,实现直接将防撞架5取下。
实施例7:
如图1、2、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4的基础上,所述的旋接件13包含:
支撑轴13-1,所述的支撑轴13-1铆设在旋翼架2上位于机体1的一端;
支撑座13-2,所述的支撑座13-2铆设在支撑套11-2上远离防撞架5的一端,支撑座13-2活动套设在支撑轴13-1上;
支撑扭簧13-3,所述的支撑扭簧13-3套设在支撑轴13-1上,其一只柱脚铆设在支撑套11-2上,其另一只柱脚铆设在机体1上;
采用以上设计方案,在旋翼架2与防撞架5之间发生位置改变时,通过支撑杆11-1与支撑套11-2之间的伸缩实现一个方向的位置变化,通过支撑座13-2在支撑轴13-1上旋转,进而通过支撑座13-2带动支撑套11-2旋转,实现防撞架5在另一方向的位置变化,当支撑座13-2在支撑轴13-1上旋转时,支撑扭簧13-3持力,当机体1带动支撑架7脱离障碍物时,支撑扭簧13-3带动支撑座13-2复位。
实施例8:
如图2、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7的基础上,所述的旋翼架2上位于支撑套11-2的两侧均铆设有限位块16,支撑座13-2通过支撑轴13-1带动支撑套11-2旋转时,支撑套11-2旋转并抵住限位块16进行止停。
采用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后,能够实现在无人机的机体1飞行撞击障碍物时,通过防撞架5抵在障碍物上,并使得连接防撞架5与旋翼架2之间的支撑杆11-1、支撑套11-2收缩使得其内的支撑弹簧11-5持力,同时支撑套11-2通过支撑座13-2在支撑轴13-1上旋转,支撑扭簧13-3力,最终实现防撞架5带动支撑环6移动,使得支撑环6与驱动轴3之间传动连接,进而使得防撞架5上的导向轮9旋转抵住障碍物的表面,使得其推动防撞架5脱离障碍物,并通过导向轮9在障碍物表面上滑动,使得无人机的机体1滑行脱离障碍物;
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的技术优势如下:
1、叶片4的外部设置防撞架5,并将防撞架5通过带有支撑弹簧11-5的支撑杆11-1、支撑套11-2进行连接,将支撑套11-2通过支撑轴13-1与旋翼架2进行连接,并在支撑轴13-1上设置支撑扭簧13-3,进而实现通过防撞架5包覆在叶片4的外部,在机体1飞行撞击障碍物时,通过防撞架5抵在障碍物上,对叶片4进行保护,防止叶片4接触障碍物;
2、防撞架5上通过支撑架7设置支撑环6,在支撑架7上设置滚轮架8,在滚轮架8上设置导向轮9,进而可通过移动滚轮架8,将导向轮9抵在障碍物表面上,进而实现将抵住障碍物的防撞架5推离,并通过导向轮9在障碍物表面上滑动,实现机体1移动脱离障碍物;
3、支撑环6跟随防撞架5移动,防撞架5与旋翼架2之间发生位置变化时,则驱动轴3上的驱动齿轮10-1与支撑环6上的传动齿环10-2啮合,则驱动轴3带动支撑环6旋转,则支撑环6通过支撑架7带动滚轮架8移动,进而实现将导向轮9移动至防撞架与障碍物的接触点,从而实现通过导向轮9推动防撞架5脱离障碍物,并通过导向轮9在障碍物上滑动,实现机体1脱离障碍物。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部分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具有高安全性飞行防撞机构的无人机,它包含机体(1)、旋翼架(2)、驱动轴(3)、叶片(4),其中旋翼架(2)固定设置在机体(1)上,旋翼架(2)上远离机体(1)的一端通过轴承旋设有驱动轴(3),驱动轴(3)与动力电机传动连接,叶片(4)固定设置在驱动轴(3)的上端;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
防撞架(5),所述的防撞架(5)套设在叶片(4)的外部;
支撑环(6),所述的支撑环(6)活动套设在驱动轴(3)的外部,且其设置在叶片(4)的上方;
支撑架(7),所述的支撑架(7)固定设置在支撑环(6)的外部,防撞架(5)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环槽,支撑架(7)远离支撑环(6)的一端滑动设置在环槽内;
滚轮架(8),所述的滚轮架(8)固定设置在支撑架(7)上,且其架设在防撞架(5)的上侧边上;
导向轮(9),所述的导向轮(9)通过轴承旋设在滚轮架(8)上,且其设置在防撞架(5)的外部;
传动件(10),所述的传动件(10)设置在支撑环(6)上,且其与驱动轴(3)传动设置;
连接件(11),所述的连接件(11)设置在旋翼架(2)上,且其与防撞架(5)连接设置;
防撞架(5)设置在叶片(4)的外部对叶片(4)进行隔离保护,在机体(1)飞行撞击到物体时,防撞架(5)抵在障碍物上,并且通过连接件(11)实现与旋翼架(2)之间的位置变化,进而防撞架(5)通过支撑架(7)带动支撑环(6)移动,支撑环(6)通过传动件(10)与驱动轴(3)对接传动,进而驱动轴(3)带动支撑环(6)旋转,并通过支撑架(7)带动滚轮架(8)移动,将滚轮架(8)移动至障碍物处,进而导向轮(9)抵在障碍物的表面,并推动防撞架(5)脱离障碍物,进而机体(1)通过导向轮(9)抵在障碍物上行进,沿着机体(1)的竖轴方向移动脱离障碍物;
所述的传动件(10)包含:
驱动齿轮(10-1),所述的驱动齿轮(10-1)套设固定在驱动轴(3)上;
传动齿环(10-2),所述的传动齿环(10-2)固定设置在支撑环(6)的内侧壁上,且其位于滚轮架(8)的一侧设置为缺槽;
当支撑环(6)跟随防撞架(5)移动至驱动齿轮(10-1)与传动齿环(10-2)啮合时,驱动轴(3)带动驱动齿轮(10-1)旋转,进而驱动齿轮(10-1)带动传动齿环(10-2)旋转,进而支撑环(6)旋转,支撑环(6)带动支撑架(7)在防撞架(5)内侧壁上的环槽内滑动,进而支撑架(7)带动滚轮架(8)在防撞架(5)上滑动,当导向轮(9)抵在障碍物表面上时,驱动齿轮(10-1)在传动齿环(10-2)上移动至其缺槽处,则驱动齿轮(10-1)与传动齿环(10-2)脱离啮合状态,滚轮架(8)停止移动;
支撑环(6)的内侧壁上通过转轴旋设有导向辊(12),且导向辊(12)设置在传动齿环(10-2)上的缺槽内的一端;当驱动齿轮(10-1)置于传动齿环(10-2)上的缺槽内时,驱动齿轮(10-1)抵在导向辊(1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安全性飞行防撞机构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件(11)包含:
支撑杆(11-1),所述的支撑杆(11-1)固定设置在防撞架(5)的外侧壁上,且其设置在导向轮(9)的下方;
支撑套(11-2),所述的支撑套(11-2)活动套设在支撑杆(11-1)上,支撑套(11-2)的端口上通过螺牙旋设有盖板(11-3),且支撑杆(11-1)活动穿设在盖板(11-3)上;
支撑块(11-4),所述的支撑块(11-4)固定设置在支撑杆(11-1)上,且其设置在支撑套(11-2)内;
支撑弹簧(11-5),所述的支撑弹簧(11-5)于支撑块(11-4)背离盖板(11-3)的一侧活动套设在支撑杆(11-1)上,且一端固定设置在支撑套(11-2)的内侧壁上,其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支撑块(11-4)上;
旋接件(13),所述的旋接件(13)设置在支撑套(11-2)上远离防撞架(5)的一端,且其与旋翼架(2)连接设置;
当防撞架(5)抵住障碍物,机体(1)移动时,机体(1)通过旋翼架(2)带动支撑套(11-2)移动,进而支撑杆(11-1)在支撑套(11-2)内滑动,进而支撑套(11-2)与防撞架(5)之间靠近,支撑弹簧(11-5)压紧,且在机体(1)移动时,支撑套(11-2)通过旋接件(13)旋转,当机体(1)带动防撞架(5)脱离障碍物时,支撑弹簧(11-5)推动支撑块(11-4)移动,支撑杆(11-1)伸出支撑套(11-2)并带动防撞架(5)复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高安全性飞行防撞机构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杆(11-1)上于支撑块(11-4)背离支撑弹簧(11-5)的一侧活动套设有缓冲弹簧(14),其远离支撑块(11-4)的一端固定设置在盖板(11-3)的内侧壁上,其另一端活动抵设在支撑块(11-4)上;在支撑弹簧(11-5)推动支撑块(11-4)移动,进而支撑杆(11-1)伸出支撑套(11-2)并带动防撞架(5)复位时,支撑块(11-4)移动并抵在缓冲弹簧(14)上,通过缓冲弹簧(14)进行缓冲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高安全性飞行防撞机构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杆(11-1)上位于支撑套(11-2)的外部串联设置有铆接件,支撑杆(11-1)通过铆接件分为两段,所述的铆接件包含两个铆接板(15),其中两个铆接板(15)分别固定设置在两段支撑杆(11-1)的相邻端,铆接板(15)互相叠设,铆接板(15)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支撑杆(11-1)通过铆接板(15)分为两段,进而在将防撞架(5)从机体(1)上拆除时,将铆接板(15)上的铆接螺栓拆除,两个铆接板(15)分开,实现防撞架(5)的拆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高安全性飞行防撞机构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接件(13)包含:
支撑轴(13-1),所述的支撑轴(13-1)固定设置在旋翼架(2)上位于机体(1)的一端;
支撑座(13-2),所述的支撑座(13-2)固定设置在支撑套(11-2)上远离防撞架(5)的一端,支撑座(13-2)活动套设在支撑轴(13-1)上;
支撑扭簧(13-3),所述的支撑扭簧(13-3)套设在支撑轴(13-1)上,其一只柱脚固定设置在支撑套(11-2)上,其另一只柱脚固定设置在机体(1)上;
在旋翼架(2)与防撞架(5)之间发生位置改变时,通过支撑杆(11-1)与支撑套(11-2)之间的伸缩实现一个方向的位置变化,通过支撑座(13-2)在支撑轴(13-1)上旋转,进而通过支撑座(13-2)带动支撑套(11-2)旋转,实现防撞架(5)在另一方向的位置变化,当支撑座(13-2)在支撑轴(13-1)上旋转时,支撑扭簧(13-3)持力,当机体(1)带动支撑架(7)脱离障碍物时,扭簧带动支撑座(13-2)复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高安全性飞行防撞机构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翼架(2)上位于支撑套(11-2)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限位块(16),支撑座(13-2)通过支撑轴(13-1)带动支撑套(11-2)旋转时,支撑套(11-2)旋转并抵住限位块(16)进行止停。
CN202111500954.5A 2021-12-09 2021-12-09 一种具有高安全性飞行防撞机构的无人机 Active CN1141800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00954.5A CN114180082B (zh) 2021-12-09 2021-12-09 一种具有高安全性飞行防撞机构的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00954.5A CN114180082B (zh) 2021-12-09 2021-12-09 一种具有高安全性飞行防撞机构的无人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80082A CN114180082A (zh) 2022-03-15
CN114180082B true CN114180082B (zh) 2023-07-18

Family

ID=806040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00954.5A Active CN114180082B (zh) 2021-12-09 2021-12-09 一种具有高安全性飞行防撞机构的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80082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26820A1 (ko) * 2016-01-20 2017-07-27 한국전력공사 가변형 비행로봇
CN107444640A (zh) * 2017-07-17 2017-12-08 汪长仁 一种防障碍物碰撞且能安全降落的智能型无人机
CN211642628U (zh) * 2019-12-26 2020-10-09 山东新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飞行无人机用防撞装置
CN211685581U (zh) * 2019-11-04 2020-10-16 南京多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院智能化救护引导装置
CN112550705A (zh) * 2020-12-04 2021-03-26 安徽天德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公路违章巡查无人机
CN113002765A (zh) * 2020-12-11 2021-06-22 合肥数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农业种植用喷药无人机的机翼多重防护机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26820A1 (ko) * 2016-01-20 2017-07-27 한국전력공사 가변형 비행로봇
CN107444640A (zh) * 2017-07-17 2017-12-08 汪长仁 一种防障碍物碰撞且能安全降落的智能型无人机
CN211685581U (zh) * 2019-11-04 2020-10-16 南京多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院智能化救护引导装置
CN211642628U (zh) * 2019-12-26 2020-10-09 山东新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飞行无人机用防撞装置
CN112550705A (zh) * 2020-12-04 2021-03-26 安徽天德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公路违章巡查无人机
CN113002765A (zh) * 2020-12-11 2021-06-22 合肥数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农业种植用喷药无人机的机翼多重防护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80082A (zh) 2022-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21206B (zh) 无人机
CN109264035B (zh) 一种航天器“连杆——卡爪”式对接锁紧装置
CN110116806B (zh) 一种用于固定翼无人机与旋翼发射平台对接的装置
CN104743110A (zh) 一种折叠式空投无人机
EP3604130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otating a rotor of a tiltrotor aircraft
CN218858724U (zh) 一种螺旋桨组件
CN114180082B (zh) 一种具有高安全性飞行防撞机构的无人机
CN112623188A (zh) 一种折叠翼无人机机翼快速展开与自动折叠装置
CN204548502U (zh) 一种折叠式空投无人机
CN110753631A (zh) 翻转式螺旋桨装置
CN108377781B (zh) 一种悬挂刀具结构的树障清理空中机器人
CN212921969U (zh) 一种测绘用无人机
CN102167157B (zh) 一种伸缩式旋翼旋转定位锁放装置
US20230356832A1 (en) Dual-state rotatable propulsion system
CN105667763B (zh) 一种市政园林绿化用折叠翼无人机
CN116080950A (zh) 一种超弹性储能弹射旋翼无人机
CN108583877B (zh) 一种抓取式翼尖对接/分离机构
CN109292080A (zh) 一种具有可折叠起落架的无人机
CN205366062U (zh) 旋翼飞行器的变轴向装置
CN101618727B (zh) 一种气动单向阻车装置
CN113365915A (zh) 对飞行器的机翼的可折叠机翼梢部分进行致动的致动单元
CN211711113U (zh) 一种用于无人机空中发射平台的起降装置
CN107117286B (zh) 折叠式无人机及其折叠方法
US2331082A (en) Aircraft alighting gear
CN221024227U (zh) 一种具有旋翼防护装置的无人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