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79749A - 控制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控制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79749A
CN114179749A CN202110924982.3A CN202110924982A CN114179749A CN 114179749 A CN114179749 A CN 114179749A CN 202110924982 A CN202110924982 A CN 202110924982A CN 114179749 A CN114179749 A CN 1141797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istance measurement
control unit
pres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2498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古田昌辉
新田繁则
河野裕己
大桥洋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kai Rik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kai Rik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kai Rika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kai Rika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1797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797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2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 wanted sign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5/00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 B60R25/20Means to switch the anti-theft system on or off
    • B60R25/24Means to switch the anti-theft system on or off using electronic identifiers containing a code not memorised by the us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5/00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74Systems using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secondary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 G01S13/76Systems using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secondary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wherein pulse-type signals are transmitted
    • G01S13/765Systems using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secondary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wherein pulse-type signals are transmitted with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between interrogator and respond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20Monitoring; Testing of receivers
    • H04B17/27Monitoring; Testing of receivers for locating or positioning the transmit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38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collecting sensor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5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88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1S13/93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anti-collision purposes
    • G01S13/931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anti-collision purposes of land vehicles
    • G01S2013/9316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anti-collision purposes of land vehicles combined with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with other vehicles or with base st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5/01Determining conditions which influence positioning, e.g. radio environment, state of motion or energy consumption
    • G01S5/019Energy consump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04W12/069Authentication using certificates or pre-shared ke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04W4/48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for in-vehicle communic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控制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有效地延长无法动作之前的时间。提供一种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具备控制部,该控制部对无线通信部所进行的依据规定的通信标准的无线通信进行控制,上述控制部根据施加的电压,来控制基于上述无线通信的测距的执行。另外,提供一种存储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程序使计算机实现控制功能,该控制功能对无线通信部所进行的依据规定的通信标准的无线通信进行控制,上述程序使上述控制功能根据施加的电压,来控制基于上述无线通信的测距的执行。

Description

控制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开发了根据在装置间收发无线信号的结果而进行各种处理的技术。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使用超宽带(UWB:Ultra Wide Band)的信号进行装置间的测距的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0-118030号公报
在上述那样的系统中,在由用户携带的便携机等中,往往在从电池施加的电压低于某一阈值的情况下对用户进行通知。但是,由于从进行该通知开始直至成为便携机无法动作的电压为止的时间较短,因此往往会对便携机的使用带来障碍。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有效地延长无法动作之前的时间。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观点,提供一种控制装置,上述控制装置具备控制部,该控制部对无线通信部所进行的依据规定的通信标准的无线通信进行控制,上述控制部根据施加的电压,来控制基于上述无线通信的测距的执行。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发明的其他观点,提供一种存储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程序使计算机实现控制功能,该控制功能对无线通信部所进行的依据规定的通信标准的无线通信进行控制,上述程序使上述控制功能根据施加的电压,来控制基于上述无线通信的测距的执行。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能够有效地延长无法动作之前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系统1的构成例的图。
图2是用于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测距控制给电池余量带来的影响进行说明的图。
图3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携机10与车载器20之间执行的一系列处理的流程的时序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部110进行的测距控制的一个例子的时序图。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部110进行的测距控制的一个例子的时序图。
图6是表示在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140施加的电压低于阈值Vt之前在便携机10与车载器20之间反复执行的一系列处理的流程的例子的时序图。
图7是表示在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140施加的电压低于阈值Vt之后在便携机10与车载器20之间执行的一系列处理的流程的例子的时序图。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部110进行的测距控制的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便携机;110…控制部;115…控制装置;120…无线通信部;130…通知部;140…电池;20…车载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此外,在本说明书及附图中,对实质上具有相同的的功能结构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由此省略重复说明。
<1.实施方式>
<<1.1.系统构成例>>
首先,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系统1的系统构成例进行叙述。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系统1的构成例的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系统1可以具备便携机10和车载器20。
(便携机10)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携机10是进行依据规定的通信标准的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装置的一个例子。例如,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携机10可以在与车载器20之间进行上述无线通信。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携机10例如可以是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或专用设备。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携机10搭载有至少具备控制部110的控制装置115。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携机10也可以具备无线通信部120、通知部130以及电池140。
(控制部110)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部110对无线通信部120所进行的依据规定的通信标准的无线通信进行控制。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规定的通信标准例如可列举超宽带无线通信。在该情况下,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部110控制无线通信部120所进行的超宽带信号(以下,也称为UWB信号)的收发。
另一方面,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规定的通信标准不限定于上述的例子。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规定的通信标准例如也可以是使用BLE(Bluetooth(注册商标)Low Energy:低能耗蓝牙)、LF(Low Frequency:低频)带以及UHF(Ultra High Frequency:超高频)带的信号的无线通信。在该情况下,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部110也对无线通信部120所进行的依据规定的通信标准的信号的收发进行控制。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部110的特征之一在于,根据从电池140施加的电压,来控制基于依据上述规定的通信标准的无线通信的测距的执行。
例如,在规定的通信标准为超宽带无线通信的情况下,控制部110可以控制无线通信部120所进行的第一测距用信号的发送、作为对该第一测距用信号的响应而车载器20发送的第二测距用信号的基于无线通信部120的接收等。
这里,对基于上述第一测距用信号及第二测距用信号的测距简单地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测距是指进行基于第一测距用信号及第二测距用信号的计算,计算便携机10与车载器20之间(更准确而言,配备于便携机10的无线通信部120与配备于车载器20的无线通信部之间)的距离的推定值即测距值。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测距能够基于从无线通信部120发送第一测距用信号的时刻到接收第二测距用信号的时刻为止的时间ΔT1、和从车载器20接收第一测距用信号的时刻到发送第二测距用信号为止的时间ΔT2来执行。
更具体而言,能够通过从时间ΔT1减去时间ΔT2来计算测距用信号的往复的通信所需的时间,另外,通过将该时间除以2,能够计算测距用信号的单程的通信所需的时间。另外,通过将信号的速度乘以(时间ΔT1-时间ΔT2)/2的值,能够计算测距值。
另外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部110进行的测距控制详细地进行说明。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部110也可以控制无线通信部120所进行的依据与规定的通信标准不同的其他通信标准的无线通信。
例如,在规定的通信标准为超宽带无线通信的情况下,上述其他通信标准也可以采用使用BLE、LF带以及UHF带的信号的无线通信。
此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部110所具有的功能由CPU等各种处理器实现。
(无线通信部120)
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部120根据控制部110进行的控制,进行依据规定的通信标准的无线通信。
例如,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部120可以根据控制部110进行的控制,进行依据规定的通信标准的信号的发送,或者进行用于接收依据规定的通信标准的信号的待机。
(通知部130)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知部130根据控制部110进行的控制,进行对用户的各种通知。例如,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知部130可以根据控制部110进行的控制,进行表示电池余量变少的情况的通知。
因此,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知部130具备用于显示文字等的显示器、用于输出声音、蜂鸣声等的扬声器、用于发光的照明、用于产生振动的致动器等。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知可以使用上述那样的结构的任一种或组合来进行。
(电池140)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140向便携机10所具备的各结构供给电力。作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140的一个例子,例如可列举锂离子电池等。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140可以具有与便携机10的特性对应的容量及形状。
(车载器20)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载器20是进行依据规定的通信标准的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装置的一个例子。例如,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载器20可以在与便携机10之间进行上述无线通信。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载器20搭载于携带便携机10的用户所利用的车辆等移动体。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载器20也可以基于使用了上述无线通信的处理的结果,进行所搭载的移动体所具备的门、发动机等被控制装置的控制。
例如,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载器20可以在包含测距的一个例子的处理的结果,确认为便携机10是标准的通信对象,并且推定为便携机10与车载器20之间的距离为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允许上述门的开锁、发动机的启动。
对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载器20的详细的功能结构,省略说明,但车载器20例如可以具备进行与便携机10的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部、进行该无线通信部或上述被控制装置的控制的控制部。
以上,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系统1的构成例进行了叙述。此外,使用图1说明的上述结构只是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系统1的结构不限定于该例。
例如,在图1中,例示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装置115仅具备控制部110的情况,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装置115也可以进一步具备无线通信部120、通知部130。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系统1的结构能够根据规格、运用而灵活地变形。
<<1.2.控制的详细内容>>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装置115进行的测距控制详细地叙述。首先,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测距控制给电池余量带来的影响进行说明。
图2是用于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测距控制给电池余量带来的影响进行说明的图。
图2的上部示出了按时间序列表示在不进行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测距控制的情况下从电池140施加的电压[V]的图表。
如该图表所示,从电池140施加的电压当经过一定程度的时间时,急剧降低,到达某一阈值Vt。例如,控制部110可以在从电池140施加的电压低于阈值Vt的情况下,使通知部130进行表示电池余量少的情况的通知。
但是,这里,在不进行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测距控制而进行通常那样的测距的情况下,如图2的上部的图表所示,电压低于阈值Vt不久就会到达便携机10无法动作的电压Vd,成为便携机10不能工作的状况。
另一方面,图2的下部示出了按时间序列表示进行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测距控制的情况下的从电池140施加的电压[V]的图表。
如该图表所示,在进行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测距控制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延长从电压低于阈值Vt起直至成为便携机10无法动作的电压Vd为止的期间Dd。
以下,对实现上述效果的测距控制详细地进行说明。
图3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携机10与车载器20之间执行的一系列处理的流程的时序图。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携机10和车载器20可以在从电池140施加的电压低于阈值Vt之前的期间,以图3所示的流程执行一系列的处理。
首先,如图3所示,首先,车载器20发送作为指示启动的信号的唤醒(Wake up)信号(S102)。
接下来,便携机10的控制部110基于在步骤S102中无线通信部120接收到唤醒信号,使无线通信部120发送作为表示启动的肯定响应的响应(Acknowledgement)信号(S104)。
接下来,在步骤S104中接收到响应信号的车载器20发送请求用于认证便携机10的真实性的信息的第一认证用信号(S106)。
接下来,便携机10的控制部110基于在步骤S106中无线通信部120接收到第一认证用信号,使无线通信部120发送第二认证用信号,该第二认证用信号包含车载器20对便携机10的认证所使用的信息(S108)。
接下来,车载器20基于在步骤S108中接收到的第二认证用信号来执行便携机10的认证(未图示)。
此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认证用信号例如可以包含随机数。在该情况下,包含在上述第二认证用信号的信息可以包含使用上述随机数、密码以及哈希函数来计算出的哈希值。车载器20可以在包含于第二认证用信号的哈希值为正确的值的情况下确认便携机10的真实性。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唤醒信号、响应信号、第一认证用信号以及第二认证用信号也可以是依据与规定的通信标准不同的其他通信标准的信号。
例如,在规定的通信标准为超宽带无线通信的情况下,唤醒信号、响应信号、第一认证用信号以及第二认证用信号也可以是LF带或UHF带的信号。
当使用上述那样的第一认证用信号及第二认证用信号的认证处理完成时,便携机10和车载器20执行代表值取得处理。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代表值取得处理例如可以是进行多个测距,基于在各测距中计算出的多个测距值,获得被推定为高精度地反映便携机10与车载器20之间的距离的代表值的处理。
例如,在图3所示的一个例子的情况下,在代表值取得处理中,包含以基于在步骤S110中控制部110使无线通信部120发送的第一测距用信号和在步骤S112中车载器20作为对该第一测距用信号的响应而发送的第二测距用信号的测距为开始的五次测距。
在该情况下,车载器20可以取得在各测距中计算出的测距值中的、值最小(即,表示距离近)的测距值作为代表值。
此外,为了车载器20在各测距中计算测距值,便携机10的控制部110可以使无线通信部120发送与上述的时间ΔT2相关的信息(未图示)。
另一方面,通过预先设定固定的时间ΔT2并共享,即使不进行上述那样的信息的收发,车载器20也能够计算测距值。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载器20在基于如上述那样取得的代表值,推定为便携机10位于距车载器20规定的距离内的位置的情况下,并且在基于第一认证用信号和第二认证用信号的认证处理中确认便携机10的真实性的情况下,允许配备于移动体的门的开锁、发动机的启动。
此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测距用信号及第二测距用信号也可以是依据规定的通信标准的信号。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规定的通信标准例如可以采用超宽带无线通信。
以上,对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携机10与车载器20之间执行的一系列处理的流程进行了说明。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携机10和车载器20可以在从电池140施加的电压低于阈值Vt之前的期间,以图3所示的流程执行一系列的处理。
另一方面,即使在从电池140施加的电压低于阈值Vt的情况下,在以相同的流程执行一系列的处理的情况下,导致电压急剧降低,如图2的上部所示的图表所示,从电压低于阈值Vt起直至到达便携机10无法动作的电压Vd为止的期间Dd也会变短。
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是着眼于上述这一点构想出的,能够有效地延长便携机10无法动作之前的时间,从而提高用户的便利性。
因此,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部110的特征之一在于,根据从电池140施加的电压,来控制基于依据规定的通信标准的无线通信的测距的执行。
例如,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部110可以根据从电池140施加的电压来控制测距的执行次数。
更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部110可以在从电池140施加的电压低于阈值Vt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将上述测距的次数抑制为与该阈值Vt对应的次数。
根据上述那样的控制,能够通过减少测距的次数来抑制功率消耗,从而能够有效地延长便携机10无法动作之前的时间。
另外,例如,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部110也可以根据从电池140施加的电压来控制测距的执行间隔。
更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部110也可以在从电池140施加的电压低于阈值Vt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将测距的执行间隔抑制为与该阈值Vt对应的间隔。
根据上述那样的控制,能够通过减小测距的间隔来避免急剧的功率消耗,从而能够有效地延长便携机10无法动作之前的时间。
以下,参照具体的控制例继续进行说明。图4及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部110进行的测距控制的一个例子的时序图。
例如,在图4所示的一个例子的情况下,与图3所示的一个例子相比,控制部110进行控制,以使在代表值取得处理中执行的测距的次数降低为3次。另外,控制部110也可以控制为各测距的间隔变长。
若将图3与图4进行比较,则在图4所示的一个例子中,能够确认没有进行与图3中的步骤S114、S116、S122、S124的每一个相当的测距信号的收发。
根据上述那样的控制,通过减少测距的次数,并且延长执行间隔,能够有效地延长便携机10无法动作之前的时间。
另外,在图5所示的一个例子的情况下,与图4所示的一个例子相比,控制部110进行控制,以便进一步减少在代表值取得处理中执行的测距的次数,仅进行一次测距。
在该情况下,能够进一步抑制电池140的电力消耗,进而能够进一步延长便携机10无法动作之前的时间。
此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部110也可以根据从电池140施加的电压来切换图4所示的控制与图5所示的控制。
例如,控制部110在从电池140施加的电压低于阈值Vt1(例如,最大电压的30%)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图4所示的测距控制。
另外,例如,控制部110在从电池140施加的电压低于阈值Vt2(例如,最大电压的10%)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图5所示的测距控制。
根据上述那样的阶段性的控制,能够更细致地设定代表值的精度提高的优先级和省电的优先级。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部110也可以根据从电池140施加的电压来控制代表值取得处理的次数或频率。
图6是表示在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140施加的电压低于阈值Vt之前在便携机10与车载器20之间反复执行的一系列处理的流程的例子的时序图。
在图6所示的一个例子的情况下,在便携机10与车载器20之间,首先,在步骤S402~S406中,执行包含唤醒信号及响应信号的收发的唤醒-响应处理、包含第一认证用信号及第二认证用信号的收发的认证处理、以及代表值取得处理。
另外,在图6所示的一个例子的情况下,然后,在步骤S408~S412、S414~S418中反复执行上述各处理。
另一方面,图7是表示在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140施加的电压低于阈值Vt之后在便携机10与车载器20之间执行的一系列处理的流程的例子的时序图。
在图7所示的一个例子的情况下,便携机10的控制部110进行控制,以使在步骤S502~S506中执行了唤醒-响应处理、认证处理以及代表值取得处理之后,仅在步骤S518中执行一次代表值取得处理。
即,控制部110进行控制,以便不执行与图6的步骤S412中的代表值取得处理相当的处理,由此测距的次数减少,并且延长执行间隔。
再者,在图7所示的一个例子的情况下,控制部110进行控制,以便不执行与图6的步骤S408及S414中的唤醒-响应处理、S410及S416中的认证处理相当的各处理。
这样,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部110可以进行控制,以根据从电池140施加的电压来减少随着测距所附带的信号的收发而进行的响应-唤醒处理、认证处理等各处理的执行次数。
根据上述那样的控制,能够切断在各处理中消耗的电力,从而能够更有效地延长便携机10无法动作之前的时间。
<<1.3.控制的流程>>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部110进行的测距控制的流程详细地进行说明。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部110进行的测距控制的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如图8所示,控制部110首先取得从电池140施加的电压的值(S602)。
接下来,控制部110判定在步骤S602中取得的电压是否低于阈值Vt(S604)。
此外,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测距控制中,可以阶段性地设定多个阈值Vt。
这里,在步骤S602中取得的电压为阈值Vt以上的情况下(S604:否),控制部110返回到步骤S602,反复执行以后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602中取得的电压低于阈值Vt的情况下(S604:是),控制部110进行与该电压对应的测距的执行控制(S606)。
控制部110可以进行控制,以便根据与电压对应的次数或间隔的任一个或双方来进行测距。
另外,在电压初次低于阈值Vt的情况下,控制部110可以进行控制,以便对用户进行表示电池余量少的情况的通知。
根据这样的控制,用户能够进行电池140的充电、更换,从而能够避免便携机10在用户未注意到时无法动作的情况。
另外,在步骤S606的控制之后,控制部110可以返回到步骤S602,重复执行以后的处理。
<2.补充>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例。如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则能够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技术思想的范畴内想到各种变更例或修正例,这些当然也应理解为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各装置进行的一系列的处理也可以使用软件、硬件、以及软件和硬件的组合中的任一个来实现。构成软件的程序例如预先收纳于设置在各装置的内部或外部的记录介质(非临时介质:non-transitory media)。而且,各程序例如在由计算机执行时被读入RAM,并由CPU等处理器执行。上述记录介质例如是磁盘、光盘、磁光盘、闪存等。另外,上述的计算机程序也可以不使用记录介质,而例如经由网络进行分发。

Claims (10)

1.一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具备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对无线通信部所进行的依据规定的通信标准的无线通信进行控制,
所述控制部根据施加的电压,来控制基于所述无线通信的测距的执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施加的电压,来控制所述测距的执行次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施加的电压低于阈值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便所述测距的次数被抑制为与该阈值对应的次数。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施加的电压,来控制所述测距的执行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施加的电压低于阈值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便以与该阈值对应的间隔来执行所述测距。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施加的电压,来控制随着所述测距所附带的信号的收发而进行的处理的执行次数。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施加的电压低于阈值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便对用户进行通知。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定的通信标准包含超宽带无线通信。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搭载于由用户携带的便携机。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是存储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程序使计算机实现控制功能,该控制功能对无线通信部所进行的依据规定的通信标准的无线通信进行控制,
所述程序使所述控制功能根据施加的电压来控制基于所述无线通信的测距的执行。
CN202110924982.3A 2020-09-11 2021-08-12 控制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417974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53197A JP2022047337A (ja) 2020-09-11 2020-09-11 制御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20-153197 2020-09-1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79749A true CN114179749A (zh) 2022-03-15

Family

ID=806009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24982.3A Pending CN114179749A (zh) 2020-09-11 2021-08-12 控制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086755A1 (zh)
JP (1) JP2022047337A (zh)
CN (1) CN114179749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203958A1 (ja) * 2013-06-21 2014-12-24 Kddi株式会社 距離測定システム
CN104709230A (zh) * 2013-12-12 2015-06-17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无钥匙进入系统
JP2018107653A (ja) * 2016-12-27 2018-07-0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認証システム
JP2019056636A (ja) * 2017-09-21 2019-04-1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携帯機位置推定システム
WO2019181416A1 (ja) * 2018-03-22 2019-09-26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距離測定システム
CN110509894A (zh) * 2019-07-24 2019-11-29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子钥匙的蓄电池能耗抑制方法及装置
CN112977332A (zh) * 2019-12-17 2021-06-1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控制装置、车辆控制方法、记录介质和车辆控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203958A1 (ja) * 2013-06-21 2014-12-24 Kddi株式会社 距離測定システム
JP2015003643A (ja) * 2013-06-21 2015-01-08 Kddi株式会社 距離測定システム
CN104709230A (zh) * 2013-12-12 2015-06-17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无钥匙进入系统
JP2018107653A (ja) * 2016-12-27 2018-07-0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認証システム
JP2019056636A (ja) * 2017-09-21 2019-04-1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携帯機位置推定システム
WO2019181416A1 (ja) * 2018-03-22 2019-09-26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距離測定システム
CN110509894A (zh) * 2019-07-24 2019-11-29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子钥匙的蓄电池能耗抑制方法及装置
CN112977332A (zh) * 2019-12-17 2021-06-1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控制装置、车辆控制方法、记录介质和车辆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086755A1 (en) 2022-03-17
JP2022047337A (ja) 2022-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08062B2 (en) Multiple-band identification and ranging
US1139937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providing periodic positioning communication vi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hannel
US2015016374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operating states of bluetooth interfaces of a bluetooth module
US20230060554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US9667284B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identifying a howling source and suppressing howling
US11714469B2 (en) Temperature control management of electronic device based on number of heat-emitting components in compartment
CN113787984A (zh) 控制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JP6186990B2 (ja) 車両制御システム、車両制御装置及び携帯通信端末
CN114503629A (zh) 通信装置以及系统
US11489571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4179749A (zh) 控制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849075A (zh) 通信装置以及程序
CN114008478A (zh) 控制装置以及程序
US20220279335A1 (en) Vehicle system, in-vehicle device, and terminal locating method
EP4120749A1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related to distance measurement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US9628244B2 (en) Communications system, on-vehic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14103870A (zh) 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JP6714946B2 (ja) キーレスエントリー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EP4293925A1 (en) Ultra-wideb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based on bluetooth communication quality sharing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for
US20240017697A1 (en) Vehicle control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WO2022004030A1 (ja) 制御装置、通信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CN113719202B (zh) 控制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4175354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communication using same
JP2023184350A (ja) 認証システム、車載認証システム、及び認証方法
JP6969817B2 (ja) キーレスエントリー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