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73542A - 电路结构、电池、电子设备及电池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路结构、电池、电子设备及电池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73542A
CN114173542A CN202011114033.0A CN202011114033A CN114173542A CN 114173542 A CN114173542 A CN 114173542A CN 202011114033 A CN202011114033 A CN 202011114033A CN 114173542 A CN114173542 A CN 1141735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field
battery
induced magnetic
coil
electromagnetic indu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1403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国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EP2186578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EP4210446A1/en
Priority to PCT/CN2021/112191 priority patent/WO2022052732A1/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12337 priority patent/WO2022052737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1735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73542A/zh
Priority to US18/092,210 priority patent/US20230187714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9/00Screening of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against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 H05K9/0071Active shiel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路结构、电池、电子设备及电池的制造方法,电路结构包括:电池,所述电池包括第一正极、第一负极和电芯,所述电芯连接于所述第一正极和所述第一负极之间,所述电芯能够在存在变化电流时产生第一感应磁场;以及电磁感应体,所述电磁感应体被配置为存在变化电流时产生第二感应磁场,所述第二感应磁场能够与所述第一感应磁场叠加。第二感应磁场能够与第一感应磁场叠加,叠加后的感应磁场满足周边器件的需求,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

Description

电路结构、电池、电子设备及电池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路结构、电池、电子设备及电池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子设备中,若电池的电流是变化,因电池内部结构原因,电池因电流变化会产生感应磁场,从而产生电磁辐射。电池产生的电磁辐射会对周边器件产生影响。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路结构、电池、电子设备及电池的制造方法,可以改变电池的电磁辐射,改变对周边器件的影响。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路结构,其包括:
电池,所述电池包括第一正极、第一负极和电芯,所述电芯连接于所述第一正极和所述第一负极之间,所述电芯能够在存在变化电流时产生第一感应磁场;以及
电磁感应体,所述电磁感应体被配置为存在变化电流时产生第二感应磁场,所述第二感应磁场能够与所述第一感应磁场叠加。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其包括:
第一正极;
第一负极;
电芯,所述电芯连接于所述第一正极和所述第一负极之间,所述电芯能够在存在变化电流时产生第一感应磁场;以及
电磁感应体,所述电磁感应体被配置为存在变化电流时产生第二感应磁场,所述第二感应磁场能够与所述第一感应磁场叠加。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
负载;以及
电路结构或电池,所述电路结构或所述电池与所述负载连接并给所述负载供电,所述电路结构如上述所述的电路结构,所述电池如上述所述的电池。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的制造方法,所述电池包括电芯;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电芯的第一感应磁场;
根据所述第一感应磁场计算得到第二感应磁场,所述第二感应磁场与所述第一感应磁场叠加后,所述第一感应磁场的磁场强度被削弱;
根据所述第二感应磁场获取待安装的电磁感应体的参数;以及
根据所述参数安装对应的电磁感应体。
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池的电芯能够在存在变化电流时产生第一感应磁场,电磁感应体被配置为存在变化电流时产生第二感应磁场,第二感应磁场能够与第一感应磁场叠加,叠加后的感应磁场满足周边器件的需求,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路结构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路结构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路结构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路结构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或图4所示电池的电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电芯的电流示意图。
图7为图5所示电芯的另一电流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路结构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组件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组件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第六种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6所示电池中电路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中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第七种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第八种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图20所示电池的分解图。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24为图22所示电子设备中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路结构,具体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路结构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电路结构200包括电池220和电磁感应体240。电池220包括第一正极222、第一负极224和电芯226,电芯226连接于第一正极222和第一负极224之间,电芯226能够通过第一正极222和第一负极224为负载供电。电芯226能够在存在变化电流时产生第一感应磁场230。
可以理解的,电芯226可以为负载供电,如为声电器件、处理器等供电。因为,声电器件或处理器在不同时间的功率不同,即声电器件或处理器为交变负载,声电器件或处理器内的电流是变化的,电芯226内的电流也是跟着声电器件或处理器内的电流变化,从而电芯226产生变化的第一感应磁场。第一感应磁场会对周边的器件产生干扰。例如,声电器件会因为第一感应磁场产生噪声。
电磁感应体240被配置为存在变化电流时产生第二感应磁场250,第二感应磁场250能够与第一感应磁场230叠加,叠加后的感应磁场满足周边器件的需求,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
其中,第二感应磁场250与第一感应磁场230叠加后,第一感应磁场230的磁场强度被削弱,即第二感应磁场250能够抵消部分或全部的第一感应磁场230。第一感应磁场230和第二感应磁场250叠加后形成电路结构200的总感应磁场,总感应磁场比第一感应磁场230的磁场强度小,从而可以减弱对周边器件的影响。不必在电池220周边设置复杂的防磁场干扰结构,降低了成本。通过增加电磁感应体240可以有效显著抵消电芯226的磁场辐射,设计巧妙有效,对磁场干扰的改善效果稳定可靠。
例如,周边器件为电声器件时,电声器件被第一感应磁场干扰产生噪声,第二感应磁场与第一感应磁场叠加后,电声器件被总感应磁场影响,即被叠加后的第二感应磁场与第一感应磁场影响,不会产生噪声或产生的噪声非常小。
可以理解的,电磁感应体240的第二感应磁场250与第一感应磁场230的磁场方向和磁场强度很难完全相同,为了减少对部分周边器件的影响,可以合理的设置电磁感应体240,从而在周边器件位置削弱第一感应磁场230的磁场强度。具体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路结构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电磁感应体240可以设置于第一感应磁场230内的第一位置320,以使第二感应磁场250与第一感应磁场230叠加后,第一感应磁场230内的第二位置340处的磁场强度被削弱。
其中,可以先将电磁感应体240设置在第一位置320,然后计算出第一感应磁场230被第二感应磁场250削弱的第二位置340,将周边器件设置在第二位置340,第二位置340的周边器件所在位置的磁场强度较小,即周边器件受干扰的磁场强度小,减弱了周边器件的干扰。还可以先将周边器件设置在第二位置340,然后根据第一感应磁场230第二位置340的磁场强度需要被削弱,计算出需要的第二感应磁场250,然后将选择合适的电磁感应体240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以实现上述需求。
可以理解的,若周边器件可能需要较大的磁场强度,则第二感应磁场与第一感应磁场叠加后,第一感应磁场的磁场强度被增强。也可以理解为,第一感应磁场和第二感应磁场叠加后形成电路结构的总感应磁场,总感应磁场比第一感应磁场的磁场强度大,从而可以增强对周边器件的影响。
例如,周边器件为预设磁感应器件时,预设磁感应器件能够接收第一感应磁场并转换为电能,第二感应磁场与第一感应磁场叠加后,预设磁感应器件被总感应磁场影响,即被叠加后的第二感应磁场与第一感应磁场影响,能够转换更多的电能。
请参阅图3和图4,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路结构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路结构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电池220可以为负载40供电。电磁感应体可以为线圈242,线圈242连接于第一正极222或第一负极224。线圈242与电芯226直接电性连接,并且线圈242内的电流与电芯226内的电流可以相等,从而使线圈242产生的第二感应磁场250能够跟随电芯226产生的第一感应磁场230变化。可以理解的,电磁感应体还可以为其他能够产生感应磁场的器件。
可以理解的,线圈的结构可以根据电芯的第一感应磁场确定。例如,线圈的圈数、线圈的直径、线圈的粗细、线圈的材料等可以根据第一感应磁场综合确定,以使线圈的第二感应磁场尽量抵消更多的第一感应磁场。
其中,电芯的电流方向与线圈的电流方向相反。相反的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也是相反,因此,线圈产生的第二感应磁场的方向与第一感应磁场的方向相反,即第二感应磁场250与第一感应磁场230可以相互抵消,从而减小或消除电池的总感应磁场,减小电池的总感应磁场对周边器件的干扰。
可以理解的,电流产生的电磁磁场有强有弱,其磁场强度大小与电流的大小有关,一定条件下,电流越大,电流的感应磁场就越大。电流的感应磁场具有方向,其感应磁场方向的判断可用安培定则进行判断,即用右手握住导线(导体或电流)使大拇指的指向为电流的流向(电流从正极到负极,大拇指指向负极),此时四指环绕的方向就是磁场的方向。
磁场公式:
Figure BDA0002729629860000051
其中,B为特定点的磁场大小,μ0为常数,常数大小取决于材料的性质,不同材料有不同的常数,例如真空中的μ0大小为4π×10-7,I是导体的电流,r是导体到特定点之间的距离。由此可知,电芯和线圈的电流大小相等且相反,电芯和线圈产生的磁场相反,选择合适的线圈结构和线圈位置可以使第二感应磁场减小或消除第一感应磁场,或在特定位置使第二感应磁场全部抵消第一感应磁场。
可以理解的,线圈可以由电路板上刻蚀形成的第一走线形成。示例性地,电路板上具有刻蚀形成的走线,走线可以形成对应的电路走线、以及电连接各个电器元件。例如,线圈由电路板上刻蚀形成的铜线形成,由电路板的铜线形成的线圈体积小。需要说明的是,电路板可以仅用作设置线圈。例如,专门设置线圈的电路板。电路板上还可以设置其他功能器件。例如,利用设置功能器件的电路板加设线圈。即复用现有的电路板,在现有的电路板上刻蚀出线圈。电路板上还可以设置焊盘,焊盘可以方便的将线圈和电性电性连接,或者将线圈与外部器件电性连接。线圈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设置在电路板上,如线圈为独立元件,然后焊接在电路板上。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线圈也可以不设置在电路板上,线圈可以单独形成,然后通过对应的导线连接电芯。例如,线圈为独立线圈,通过线圈本身的刚性独立设置在电芯一侧。
请结合图5和图6,图5为图3或图4所示电池的电芯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电芯的电流示意图。电芯226包括主体外壳223、正极膜片225和负极膜片227,正极膜片225和负极膜片227卷绕设置于主体外壳223内,正极膜片225与第一正极222电性连接,负极膜片227与第一负极224224电性连接。例如,电芯226即正极膜片225和负极膜片227可以产生逆时针方向的电流,线圈242产生顺时针方向的电流。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电芯226即正极膜片225和负极膜片227以产生顺时针方向的电流,线圈242产生逆时针方向的电流。
请结合图7,图7为图5所示电芯的另一电流示意图。电芯226内部也可以具有两个方向的电流,如正极膜片225和负极膜片227产生不同方向的电流。两个方向的电流产生的电磁磁场相反,可以有效减小电芯226的等效感应磁场,但是因为电芯226内部结构原因,仍然会有等效感应磁场,电芯226最后产生的等效感应磁场即为第一感应磁场230。
请参阅图8,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路结构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电路结构200还可以包括电流检测器260,电流检测器260与电磁感应体240连接。电流检测器260检测电芯226内的第一电流,并根据第一电流调整电磁感应体240内的第二电流,其中,电芯226根据第一电流产生第一感应磁场230,电磁感应体240根据第二电流产生第二感应磁场250。
电磁感应体240可以不与电池220直接连接,电磁感应体240内的电流与电芯226内的电流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具体的,电流检测器260检测获取电芯226的第一电流,然后根据第一电流计算出电磁感应体240需要的第二电流,接着对应调整电磁感应体240内的第二电流。可以理解的,电芯226根据第一电流产生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感应磁场230,电磁感应体240根据第二电流产生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二感应磁场250,第二感应磁场250能够与第一感应磁场230叠加,以削弱第一感应磁场230的磁场强度。其中,调整电磁感应体240内的第二电流可以通过与电磁感应体240电性连接的电流发生器或变阻器实现,根据需要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调整电磁感应体240内的第二电流,本实施例不对调整电磁感应体240内的第二电流的结构进行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组件,请参阅图9和图10,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组件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组件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电池组件20包括电路结构200,电路结构200的结构可以采用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的电路结构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当电磁感应体240为线圈242时;线圈242的一端连接于第一正极222另一端作为电池220组合体的第三正极262,或者,线圈242的一端连接于第一负极224另一端作为电池220组合体的第三负极264。
可以理解的,电磁感应体可以与电池整体封装成一整体结构。如将电磁感应体和电池封装在一壳体内。电磁感应体与电池也可以为组装结构。具体的,将电磁感应体设置在电池外,并通过其他结构组装。如将电磁感应体设置在电池一侧,固定在其他结构上。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具体请参阅图11,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电池220包括第一正极222、第一负极224、电芯226和电磁感应体240。电芯226连接于第一正极222和第一负极224之间,电芯226能够通过第一正极222和第一负极224为负载供电。电芯226能够在存在变化电流时产生第一感应磁场230。
可以理解的,电芯226可以为负载供电,如为声电器件、处理器等供电。因为,声电器件或处理器在不同时间的功率不同,即声电器件或处理器为交变负载,声电器件或处理器内的电流是变化的,电芯226内的电流也是跟着声电器件或处理器内的电流变化,从而电芯226产生变化的第一感应磁场。第一感应磁场会对周边的器件产生干扰。例如,声电器件会因为第一感应磁场产生噪声。
电磁感应体240被配置为存在变化电流时产生第二感应磁场250,第二感应磁场250能够与第一感应磁场230叠加,叠加后的感应磁场满足周边器件的需求,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
请结合图12,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电池220还包括壳体228,电芯226和电磁感应体240封装于壳体228内。电芯226和电磁感应体240封装在一个壳体228内形成一整体的电池220。
在壳体228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可以设置电磁屏蔽层,在第二感应磁场250叠加削弱第一感应磁场230后,将叠加后的感应磁场再次削弱,减少电池220对周边器件的影响。
请参阅图13和图14,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其中,电芯226包括第二正极2262和第二负极2264,电磁感应体240为线圈242,线圈242的一端连接于第二正极2262,另一端连接第一正极222;或者,线圈242的一端连接于第二负极2264,另一端连接第一负极224。
电芯为卷绕式电芯,线圈242可以设置于电芯226一端,且平行于电芯226的端面。将线圈242平行于电芯226对应的端面,可以更好的设置线圈242,减小线圈242占用的空间。示例性地,电芯可以为柱状,电芯可以包括平整的顶面,线圈可以设置于顶面,且平行于电芯顶面。电芯可以包括弧形的侧面,线圈可以设置于侧面,线圈也为弧形且平行于电芯侧面。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线圈242也可以不平行于主体部,即线圈242相对主体部倾斜设置,若为了线圈242产生的第二感应磁场平行于主体部产生的第一感应磁场,但线圈242会占用更多的空间。不必在电池220周边设置复杂的防磁场干扰结构,降低了成本。通过增加线圈242可以有效显著抵消电芯226的磁场辐射,设计巧妙有效,对磁场干扰的改善效果稳定可靠,对电池220的尺寸影响非常小。
电池220还包括绝缘层227,绝缘层227设置于电芯226和线圈242之间。线圈242可以通过绝缘层227邻接主体部,从而保证线圈242与电芯226绝缘,并产生相反的磁场相互抵消。可以理解的,绝缘层227的厚度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以使第二感应磁场250能够更好的抵消第一感应磁场230。
请参阅图15,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电池220还包括保护件229,电磁感应体240设置于保护件229内,保护件229邻接电芯226。
电磁感应体240设置于保护件229内,保护件229可以保护电磁感应体240,保护件229可以为一盒体或其他结构。例如,保护件229为一胶体固化后形成。电磁感应体240先嵌入胶体中,胶体固化后形成保护件229。保护件229可以为绝缘材料。保护件229可以为一绝缘盒体,也可以为绝缘胶固化形成。
请继续参阅图2,可以理解的,电磁感应体240的第二感应磁场250与第一感应磁场230的磁场方向和磁场强度很难完全相同,为了减少对部分周边器件的影响,可以合理的设置电磁感应体240,从而在周边器件位置削弱第一感应磁场230的磁场强度。具体的,电磁感应体240可以设置于第一感应磁场230内的第一位置320,以使第二感应磁场250与第一感应磁场230叠加后,第一感应磁场230内的第二位置340处的磁场强度被削弱。
可以先将电磁感应体240设置在第一位置320,然后计算出第一感应磁场230被第二感应磁场250削弱的第二位置340,将周边器件设置在第二位置340,第二位置340的周边器件所在位置的磁场强度较小,即周边器件受干扰的磁场强度小,减弱了周边器件的干扰。
还可以先将周边器件设置在第二位置340,然后根据第一感应磁场230第二位置340的磁场强度需要被削弱,计算出需要的第二感应磁场250,然后将选择合适的电磁感应体240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以实现上述需求。
可以理解的,若周边器件可能需要较大的磁场强度,则第二感应磁场与第一感应磁场叠加后,第一感应磁场的磁场强度被增强。也可以理解为,第一感应磁场和第二感应磁场叠加后形成电路结构的总感应磁场,总感应磁场比第一感应磁场的磁场强度大,从而可以增强对周边器件的影响。
例如,周边器件为预设磁感应器件时,预设磁感应器件能够接收第一感应磁场并转换为电能,第二感应磁场与第一感应磁场叠加后,预设磁感应器件被总感应磁场影响,即被叠加后的第二感应磁场与第一感应磁场影响,能够转换更多的电能。
请参阅图16,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第六种结构示意图。电池220还可以包括电路板210,电磁感应体240设置于电路板210。电路板210可以作为电磁感应体240的载体,方便设置电磁感应体240。可以理解的,电磁感应体也可以不设置在载体上,通过本身材料的特性独立设置。需要说明的是,图中电路板可以与电芯226间隔设置,也可以邻接设置。
请结合图17,图17为图16所示电池中电路板的截面示意图。电路板2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213和第二侧面215,电磁感应体240设置于第一侧面213,第二侧面设置有功能元件218。可以理解的,电磁感应体240可以复用在设置功能元件218的电路板210上。电池220可以给电路板210上的功能元件218如处理器供电,在与设置功能元件218相对的第一侧面213设置电磁感应体240,不影响功能元件218的设置,充分利用第一侧面213,对电路板210的影响非常小,可以方便的复用电路板210。
可以理解的,第一侧面213可以为电路板210的底面,第二侧面215可以为电路板210的顶面,顶面上可以贴装或焊接功能元件218,底面一般不设置或设置较少的功能元件,底面有较大的空白区域,从而底面具有设置电磁感应体的条件,底面可以方便的设置电磁感应体。其中,功能元件218可以包括弹片或极耳等功能元件,也可以包括处理器、存储器等功能元件。设有电磁感应体和功能元件的电路板可以大规模生产和管控,一致性较好。
电磁感应体可以设置于电路板210朝向电芯226一侧,电磁感应体更加贴近电芯226,使电磁感应体产生的第二感应磁场250更好的减小或抵消第一感应磁场230。电磁感应体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于电路板背离电芯226一侧,电路板朝向电芯226一侧没有设置电磁感应体,也没有设置元件或设置很少的元件,方便电路板贴合电芯226。
电磁感应体可以为线圈。其中,设置于电路板上的线圈可以为独立元件,即先制造好线圈,然后将线圈安装在电路板上。电路板为线圈的载体,方便安装设置线圈。而且线圈可以通过电路板上的焊盘连接电芯的负极,以及通过电路板上的焊盘或其他器件作为电池的负极。可以理解的,线圈也可以通过电路板上的焊盘连接电芯的正极,以及通过电路板上的焊盘或其他器件作为电池的正极。
线圈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形成。示例性地,请参阅图18,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中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电路板210具有刻蚀形成的第一走线246,第一走线246形成线圈242。从而在制造电路板210时,可以直接在电路板210上刻蚀出线圈242,不会增加电路板210的厚度。例如,在电路板210上刻蚀出由铜线形成的线圈242,由电路板210的铜线形成的线圈242体积小。需要说明的是,电路板210可以仅用作设置线圈242。例如,增加设置线圈242的电路板210。电路板210上还可以设置其他功能器件。例如,利用设置功能器件的电路板210加设线圈242。
形成线圈体244的第一走线246的线宽、线圈242的圈数、线圈242与电芯226的距离、线圈242的直径等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可以理解的,当线圈242的圈数较多时可以增大第二感应磁场250的磁场强度,但第二感应磁场250的区域会缩小。可以将第一走线246设置在电路板210边缘,尽量保证产生的第二感应磁场250的区域不过小。确定第一走线246的设置后,再确定线圈242的圈数,以使第二感应磁场250更好的减小第一感应磁场230。在其他示例中,也可以将形成线圈的第一走线设置在电路板的中间。
电路板可以叠设于电芯的表面。示例性地,电路板可以邻接电芯,也可以理解为电路板可以覆盖在电芯表面上,电路板直接叠设在电芯的表面上。其中,电路板上可以设有第一焊盘,第一焊盘连接于线圈一端,第一焊盘抵接电芯的负极。线圈通过第一焊盘连接电芯的负极,不需要通过其他连接件如导线进行连接,线圈和电芯的距离最小化,电池的体积最小。其中,电路板可以粘粘在电芯上,如通过双面胶或其他胶层粘粘在电芯上。电路板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安装在电芯上,如焊接固定、螺接固定等。
请参阅图19,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第七种结构示意图。电路板210背离电芯226一侧设有第一连接端2492和第二连接端2494,第一连接端2492通过线圈242连接第二负极2264,并作为电池220的负极,第二连接端2494连接第二正极2262,并作为电池220的正极。
电路板210可以覆盖在电芯226表面上,电路板210上的第一连接端2492和第二连接端2494作为电池220的正负极,第一连接端2492和第二连接端2494连接负载并给负载供电。电路板210上的第一连接端2492和第二连接端2494的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如第一连接端2492和第二连接端2494设置在电路板210的两端,或第一连接端2492和第二连接端2494相邻设置在电路板210的一端或中间。
其中,第一连接端2492和第二连接端2494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金属片、焊盘或弹片等导电结构。金属片可以为镍片、铜片或其他材料的金属片。可以理解的,为了让电池与外部器件更好的连接,第一连接端和/或第二连接端上可以设置连接件,用以方便的与外部器件连接。
可以理解的,电芯226的第二正极2262和第二负极2264可以设置在电芯226一侧,然后通过电路板210上的焊盘或弹片与第一连接端2492和第二连接端2494连接。电芯226的第二正极和第二负极也可以设置在电芯226的不同侧,然后第二正极和/或第二负极通过导线或其他连接结构与第一连接端2492和第二连接端2494连接。
请参阅图20和图21,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图21为图20所示电池的分解图。电芯226可以包括第一端部228,第二正极2262和第二负极2264均设置于第一端部228。电路板210邻接第一端部228,电路板210设有开口,开口露出第二正极2262,第二正极2262作为电池220的正极,电路板210背离电芯226一侧设有第一连接端2492,第一连接端2492通过线圈242连接电芯226的第二负极2264,第一连接端2492作为的负极。
其中,电芯226的第一端部228可以包括凸起的凸块2282和围绕凸块2282的周边部2284,开口露出凸块2282,第二正极设置于凸块2282,第二负极设置于周边部2284部。电路板210可以为环形板,露出电芯226中间的凸块2282,并覆盖在凸块2282周边的周边部2284上,不影响电芯226的形状,也不影响电池220与其他器件的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电路板210可以覆盖第二负极2264,电路板210上的线圈的一端可以连接第二负极2264,并通过设置在背离电芯226一端的第一连接端2492作为电池的负极,第一连接端2492连接线圈的另一端。其中,第一连接端可以通过电路板上的过孔连接线圈的另一端。
其中,电池220还可以包括第一引出结构262和第二引出结构264,第一引出结构262通过线圈与第二负极连接,第二引出结构264与第二正极连接,通过第一引出结构262和第二引出结构264可以使电池方便的与外部器件连接,从而给外部器件供电。可以理解的,第二引出结构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设置。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不设置第二引出结构,直接通过凸块上的第二正极配合第一引出结构给外部器件供电。
可以理解的,电路板还可以为其他形状,只需要电路板上设置有开口,以露出第二正极即可。如在电路板的侧边或边角开设开口。
电芯可以包括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相对设置或邻接设置,第二负极设置于第一端面,第二正极设置于第二端面。电路板邻接第一端面,线圈连接于第二负极。电路板设置在第一端面上,并且电路板上的线圈与第二负极连接,不影响电池的第二端面和第二正极,电池与外部器件连接时,电芯的第二负极通过电路板的线圈与外部器件连接,电芯的第二正极不受影响,可以直接与外部器件连接。其中,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可以为电芯相对的两个端面。如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为电芯的顶端端面和底端端面。可替换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也可以为电芯相邻的两个端面。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还可以为电芯的顶端端面和侧边端面。
本实施例中的电芯可以单独作为电池使用,也可以与具有线圈的电路板封装在一起作为一电池使用。
可以理解的,上述实施例中的电路板的厚度较小。示例性地,电路板可以刚性电路板,刚性电路板的厚度可以等于或小于0.4毫米。电路板可以柔性电路板,柔性电路板的厚度可以等于或小于0.1毫米。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具体请参阅图22,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10包括负载40和电池220,电池220与负载40连接并给负载40供电,电池220的结构可以采用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的电池220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23,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负载40可以为电磁器件,当电磁感应体240设置于电芯226的第一感应磁场230内的第一位置320时,电磁器件设置于第一感应磁场230内的第二位置340,以使第二感应磁场250与第一感应磁场230叠加后,第一感应磁场230内的第二位置340处的磁场强度被削弱。其中,电磁器件可以为电磁敏感器件,如电声器件或天线等。
需要说明的是,图中电芯226和电磁感应体240的相对位置仅是示意示图,电芯226和电磁感应体240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例如,电芯和电磁感应体间隔一段距离,或者电芯和电磁感应体邻接设置,或者电磁感应体设置于电芯和负载之间,或者电磁感应体设置于电芯背离负载一侧。
其中,电声器件可以为麦克风、喇叭等器件。
电子设备可以为耳机、音箱等音频播放设备。耳机包括电池、电声器件等器件,考虑到耳机的尺寸较小,电池和电声器件的距离较近,电池的磁场容易影响电声器件,造成电声器件的干扰,产生噪声。电池增加线圈后可以有效减小电池的磁场,从而改善电声器件的干扰,减少或消除由于电池磁场对电声器件的噪声。同样的,小型化音箱也有类似的问题,小型化音箱的电池也可以增加线圈,从而有效减小电池的磁场,从而改善电声器件的干扰。
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设备壳体,电声器件和电池均设置于设备壳体内。为了电声设备的小型化,设备壳体的体积较小,电声器件和电池较近,若电池的磁场较大,电声器件容易被磁场干扰产生噪声,本实施例中的电池通过电磁感应体如线圈有效抵消电池的感应磁场,对电声器件的影响较小,可以改善或去除电声器件因为电池的感应磁场产生的噪声。
本实施例中的耳机可以为蓝牙耳机等自带电池的耳机,音箱可以为蓝牙音箱等自带电池的音箱。可以理解的,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无线通信模块以实现无线通信,无线通信模块可以获取外部信息以控制电声设备。如控制电子设备播放音频,或控制电子设备切换歌曲等。
请参阅图24,图24为图22所示电子设备中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线圈242可以设置多个连接点用于与电芯226的正极或负极,或者多个连接点与负载40连接,每个连接点可以通过开关140控制,用于实现连接点与电芯226的正极或负极与负载40的导通或断开,不同连接点连接电芯226的正极或负极产生的第二感应磁场大小不同。结合磁场公式
Figure BDA0002729629860000131
不同连接点可以理解为可以改变其中的r值,从而使线圈242产生的第二感应磁场改变。
不同连接点连接于负载使线圈产生不同的第二感应磁场,不同的第二感应磁场叠加第一感应磁场后,对第一感应磁场的不同位置的磁场强度进行削弱,即可以针对不同位置的外部器件选择合适的连接点。例如,电子设备内相邻电池有第一外部器件和第二外部器件,第一外部器件和第二外部器件设置在不同位置,当第一外部器件工作时,线圈的第一连接点连接于负载,从而使线圈产生的第二感应磁场在第一外部器件处全部抵消或减小电芯产生的第一感应磁场,从而改善第一外部器件的电磁辐射干扰。当第二外部器件工作时,线圈的第二连接点连接于负载,从而使线圈产生的第二感应磁场在第二外部器件处全部抵消或减小电芯产生的第一感应磁场,从而改善第二外部器件的电磁辐射干扰。
又例如,可以通过调整连接点改变第二感应磁场抵消第一感应磁场的预设位置,不同的连接点对应不同的预设位置,在预设位置,第二感应磁场能够显著削弱第一感应磁场的磁场强度。对应不同形状的电子设备,可以通过调整连接点改变预设位置,预设位置可以用来设置电磁敏感器件如喇叭、麦克风等。不同的电子设备因为外形限制,设置电芯和电磁敏感器件的位置不同,通过选择不同的连接点可以适应不同外形的电子设备,或者在同一电子设备中可以改变电磁敏感器件的设置位置,方便电子设备中的不同器件的位置设置和调整。
此外,线圈开始产生的第二感应磁场在预设位置可以抵消电芯产生的第一感应磁场,但是考虑到电芯和线圈的老化程度不同,可以根据使用时长选择不同的连接点,从而即使电芯使用很长时间后,仍然可以使预设位置的磁场强度非常小,不会因为电芯和线圈的老化程度不同造成,在预设位置第一感应磁场和第二感应磁场的差距逐渐变大。
线圈可以包括多个子圈,每一个子圈为一圈,连接点可以设置在不同子圈上。每一个连接点均通过一条控制线连接,控制线与开关连接,开关与线圈间隔设置,开关不会对线圈进行影响。例如,开关设置于负载所在的电路板上。又例如,设置一与电芯和线圈均间隔设置的电路板,电路板上设置开关组,开关组与控制线连接,并选择其中一条控制线与线圈连接,从而改变线圈的子圈数量。开关可以为单刀单掷、单刀多掷等,也可以为场效应管等。
可以理解的,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的电路结构、电池或电池组件中线圈可以采用本实施例中线圈包括多个连接点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具体请参阅图25,图2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10包括负载40和电路结构,电路结构与负载40连接并给负载40供电,电路结构的结构可以采用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的电路结构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负载40为电磁器件如电声器件或天线等,当电磁感应体240设置于电池220的第一感应磁场230内的第一位置320时,电磁器件设置于第一感应磁场230内的第二位置340,以使第二感应磁场250与第一感应磁场230叠加后,第一感应磁场230内的第二位置340处的磁场强度被削弱。
需要说明的是,图中电池220和电磁感应体240的相对位置仅是示意示图,电池220和电磁感应体240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例如,电池和电磁感应体间隔一段距离,或者电池和电磁感应体邻接设置,或者电磁感应体设置于电池和负载之间,或者电磁感应体设置于电池背离负载一侧。
本实施例中的线圈可以设置多个连接点用于与电芯的正极或负极,或者多个连接点与负载连接,每个连接点可以通过开关控制,用于实现连接点与电芯的正极或负极与负载的导通或断开,不同连接点连接电芯的正极或负极产生的第二感应磁场大小不同。电池的具体结构可参阅上述实施例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除了耳机、音箱等设备之外,还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音频播放器、视频播放器、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设备等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的制造方法,具体请参阅图26,图2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电池包括电芯;方法包括:
501,获取电芯的第一感应磁场;
502,根据第一感应磁场计算得到第二感应磁场,第二感应磁场与第一感应磁场叠加后,第一感应磁场的磁场强度被削弱;
503,根据第二感应磁场获取待安装的电磁感应体的参数;
504,根据参数安装对应的电磁感应体。
可以先获取电芯的第一感应磁场,然后根据第一感应磁场计算得到第二感应磁场,第二感应磁场的目的是与第一感应磁场叠加后,可以削弱第一感应磁场的磁场强度,计算得到第二感应磁场后,可以计算产生第二感应磁场的电磁感应体的参数,如第二感应磁场的材料、尺寸、与电芯的距离等,然后根据参数选择合适的电磁感应体并安装。
当第二感应磁场为线圈时,计算产生第二感应磁场的电磁感应体的参数还包括线圈的圈数、直径、线圈的粗细等。
可以理解的,在安装电磁感应体之前可以预先获取需要削弱第一感应磁场的磁场强度的预设位置,预设位置可以用来安装电磁敏感器件如电声器件、天线等,然后根据第一感应磁场核预设位置计算得到第二感应磁场。
可以理解的,本实施例中的电池的制造方法可以制成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的电池组件或电池。本实施例中的电池的制造方法还可以包括其他步骤,以制造形成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的电池组件或电池,在此不再赘述。例如,可以将线圈连接于电芯的正极或负极,或者可以设置电流检测器,或者将电芯和线圈封装在同一壳体内,或者在线圈上设置多个连接点等。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路结构、电池、电子设备及电池的制造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20)

1.一种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所述电池包括第一正极、第一负极和电芯,所述电芯连接于所述第一正极和所述第一负极之间,所述电芯能够在存在变化电流时产生第一感应磁场;以及
电磁感应体,所述电磁感应体被配置为存在变化电流时产生第二感应磁场,所述第二感应磁场能够与所述第一感应磁场叠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感应磁场与所述第一感应磁场叠加后,所述第一感应磁场的磁场强度被削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感应体设置于所述第一感应磁场内的第一位置,以使所述第二感应磁场与所述第一感应磁场叠加后,所述第一感应磁场内的第二位置处的磁场强度被削弱。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感应体为线圈,所述线圈连接于所述第一正极或所述第一负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由电路板上刻蚀形成的第一走线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结构还包括电流检测器,所述电流检测器与所述电磁感应体连接;
所述电流检测器检测所述电芯内的第一电流,并根据所述第一电流调整所述电磁感应体内的第二电流,其中,所述电芯根据所述第一电流产生所述第一感应磁场,所述电磁感应体根据所述第二电流产生第二感应磁场。
7.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正极;
第一负极;
电芯,所述电芯连接于所述第一正极和所述第一负极之间,所述电芯能够在存在变化电流时产生第一感应磁场;以及
电磁感应体,所述电磁感应体被配置为存在变化电流时产生第二感应磁场,所述第二感应磁场能够与所述第一感应磁场叠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壳体,所述电芯和所述电磁感应体封装于所述壳体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包括第二正极和第二负极,所述电磁感应体为线圈,所述线圈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正极,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正极;或者,所述线圈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负极,另一端连接第一负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为卷绕式电芯,所述线圈设置于所述电芯一端,且平行于所述电芯的端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电芯和所述线圈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保护件,所述电磁感应体设置于所述保护件内,所述保护件邻接所述电芯。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感应磁场与所述第一感应磁场叠加后,所述第一感应磁场的磁场强度被削弱。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感应体设置于所述第一感应磁场内的第一位置,以使所述第二感应磁场与所述第一感应磁场叠加后,所述第一感应磁场内的第二位置处的磁场强度被削弱。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磁感应体设置于所述电路板。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具有刻蚀形成的第一走线,所述第一走线形成所述电磁感应体。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叠设于所述电芯的表面。
1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负载;以及
电路结构或电池,所述电路结构或所述电池与所述负载连接并给所述负载供电,所述电路结构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结构,所述电池如权利要求7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为电磁器件,当所述电磁感应体设置于所述第一感应磁场内的第一位置时,所述磁性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感应磁场内的第二位置,以使所述第二感应磁场与所述第一感应磁场叠加后,所述第一感应磁场内的第二位置处的磁场强度被削弱。
20.一种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电芯;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电芯的第一感应磁场;
根据所述第一感应磁场计算得到第二感应磁场,所述第二感应磁场与所述第一感应磁场叠加后,所述第一感应磁场的磁场强度被削弱;
根据所述第二感应磁场获取待安装的电磁感应体的参数;以及
根据所述参数安装对应的电磁感应体。
CN202011114033.0A 2020-09-11 2020-10-18 电路结构、电池、电子设备及电池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41735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21865788.0A EP4210446A1 (en) 2020-09-11 2021-08-12 Circuit structure, battery, electronic device, and battery manufacturing method
PCT/CN2021/112191 WO2022052732A1 (zh) 2020-09-11 2021-08-12 电路结构、电池、电子设备及电池的制造方法
PCT/CN2021/112337 WO2022052737A1 (zh) 2020-09-11 2021-08-12 电池组件及电子设备
US18/092,210 US20230187714A1 (en) 2020-09-11 2022-12-31 Circuit structure, battery, and electronic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554412 2020-09-11
CN202010955441 2020-09-1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73542A true CN114173542A (zh) 2022-03-11

Family

ID=7607284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23417.5U Active CN213343218U (zh) 2020-09-11 2020-10-18 电路结构、电池及电子设备
CN202011114033.0A Pending CN114173542A (zh) 2020-09-11 2020-10-18 电路结构、电池、电子设备及电池的制造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23417.5U Active CN213343218U (zh) 2020-09-11 2020-10-18 电路结构、电池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21334321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66577A1 (zh) * 2022-09-28 2024-04-0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热管理系统、电池包和车辆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52737A1 (zh) * 2020-09-11 2022-03-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池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3343218U (zh) * 2020-09-11 2021-06-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路结构、电池及电子设备
CN113113672A (zh) * 2021-03-31 2021-07-13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卷绕式电池及tws蓝牙耳机
CN115941823B (zh) * 2021-08-25 2023-12-1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抗干扰模组及终端设备
CN114256525B (zh) * 2021-12-03 2023-10-17 深圳市波斯曼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的钠离子蓄能电池系统
CN114743753A (zh) * 2022-02-24 2022-07-12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交变磁场耦合系统、磁场发生设备和磁场接收设备
CN115226010B (zh) * 2022-09-07 2023-02-17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抗磁干扰结构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14163A (zh) * 1996-01-25 1999-04-14 艾利森公司 具有改进助听兼容性的时间双工无线电话
CN1427550A (zh) * 1997-04-03 2003-07-02 艾利森公司 降低无线电电话机磁场强度的设备和方法
CN102074725A (zh) * 2009-11-23 2011-05-25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具有减小的磁漏的可再充电电池
CN102612868A (zh) * 2009-11-11 2012-07-25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移动通信设备的具有磁补偿结构的低噪声电池
CN103003980A (zh) * 2010-10-31 2013-03-27 摩托罗拉移动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减少的磁场发射的电化学电池芯以及对应的装置
CN109379839A (zh) * 2018-12-03 2019-02-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路板线路结构、电路板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09659358U (zh) * 2019-04-16 2019-11-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
CN213343218U (zh) * 2020-09-11 2021-06-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路结构、电池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14163A (zh) * 1996-01-25 1999-04-14 艾利森公司 具有改进助听兼容性的时间双工无线电话
CN1427550A (zh) * 1997-04-03 2003-07-02 艾利森公司 降低无线电电话机磁场强度的设备和方法
CN102612868A (zh) * 2009-11-11 2012-07-25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移动通信设备的具有磁补偿结构的低噪声电池
CN102074725A (zh) * 2009-11-23 2011-05-25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具有减小的磁漏的可再充电电池
CN103003980A (zh) * 2010-10-31 2013-03-27 摩托罗拉移动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减少的磁场发射的电化学电池芯以及对应的装置
CN109379839A (zh) * 2018-12-03 2019-02-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路板线路结构、电路板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09659358U (zh) * 2019-04-16 2019-11-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
CN213343218U (zh) * 2020-09-11 2021-06-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路结构、电池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66577A1 (zh) * 2022-09-28 2024-04-0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热管理系统、电池包和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43218U (zh) 2021-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343218U (zh) 电路结构、电池及电子设备
CN110073674B (zh) 内置柔性电池的无线头戴式耳机
US10777892B2 (en) Antenna
CN110581346B (zh) 天线和具有天线的设备
US8081788B2 (en) Shielding device for a hearing aid
US10910862B2 (en)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for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s
US10324502B2 (en) Speaker modul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213586258U (zh) 电路结构、电声组件以及音频设备
KR101276353B1 (ko) 다기능 마이크로폰 조립체 및 그 제조방법
US11605889B2 (en) Combo antenna module
EP3364433B1 (en) Inductive module
US20230187714A1 (en) Circuit structure, battery, and electronic device
AU2017330514A1 (en)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for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s
US20230345165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package and acoust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217215005U (zh) 电路结构、电池和电子设备
US20100237976A1 (en) Low-profile inductive coil and methond of manufacture
CN214313380U (zh) 电池组件及电子设备
US20190097462A1 (en) Inductive module
EP2466916B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hich provides hearing aid compatibility
JP6394807B2 (ja) 携帯端末機器
JP2009188917A (ja) ノイズフィルタ付きac電源ケーブル
CN213818111U (zh) 组件结构及包括该组件结构的电子装置
WO2023160242A1 (zh) 电路结构、电池和电子设备
CN217643703U (zh) 焊线喇叭及终端设备
CN111108649B (zh) 天线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