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57132A - 一种缓启动切换电路、缓启动切换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缓启动切换电路、缓启动切换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57132A
CN114157132A CN202111364503.3A CN202111364503A CN114157132A CN 114157132 A CN114157132 A CN 114157132A CN 202111364503 A CN202111364503 A CN 202111364503A CN 114157132 A CN114157132 A CN 1141571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power input
power
input interface
resis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6450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俊
李向龙
雷春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btech Robot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Ubtech Robot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btech Robotics Corp filed Critical Ubtech Robotics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136450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57132A/zh
Publication of CN1141571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571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36Means for starting or stopping co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8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generation of control voltages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static co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32Means for protecting converters other than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32Means for protecting converters other than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 H02M1/34Snubber circ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irect Current Feeding And Distribu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电路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缓启动切换电路、缓启动切换装置及电子设备,通过启动模块用于将缓启动电阻模块接入电源输入接口,以对电源输入接口输入的电源输入信号进行限流处理,通路开关模块用于控制电源输入接口和电源输出接口之间的连接状态,反馈控制模块用于对电源输出接口进行采样得到采样反馈信号,并在采样反馈信号的电压大于预设的启动阈值电压时,生成反馈启动信号发送至通路开关模块与缓启动模块,控制通路开关模块导通,控制缓启动模块关断,解决了现有的缓启动电路存在的电源上电后有较大启动电流,导致电子设备容易被烧毁,影响电子设备运作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缓启动切换电路、缓启动切换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缓启动切换电路、缓启动切换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功率负载设备被应用,如大功率电源、电机等,这些电子设备都有较大的容性负载,现有的缓启动电路在检测到电源接入电路后,延迟一段时间再缓慢打开缓启动电路中的场效晶体管,通过延迟场效晶体管的打开并控制场效晶体管的打开时长,延迟电池向负载电路输入电流的时间并控制输入电流的上升斜率,从而实现缓启动的功能。
然而,现有的缓启动电路存在电源上电后有较大启动电流,导致电子设备容易被烧毁,影响电子设备运作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缓启动切换电路、缓启动切换装置及电子设备,可以解决现有的缓启动电路存在的电源上电后有较大启动电流,导致电子设备容易被烧毁,影响电子设备运作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缓启动切换电路,所述缓启动切换电路包括:
电源输入接口,用于接入电源输入信号;
电源输出接口;
缓启动电阻模块;
缓启动模块,与所述电源输入接口和所述缓启动电阻模块连接,用于在所述电源输入接口上电时导通,将所述缓启动电阻模块接入所述电源输入接口,以对所述电源输入信号进行限流处理;
通路开关模块,设于所述电源输入接口和所述电源输出接口之间,用于控制所述电源输入接口和所述电源输出接口之间的连接状态;
反馈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缓启动模块、所述通路开关模块以及所述电源输出接口连接,用于对所述电源输出接口进行采样得到采样反馈信号,并在所述采样反馈信号的电压大于预设的启动阈值电压时,生成反馈启动信号发送至所述通路开关模块与所述缓启动模块,以控制所述通路开关模块导通,控制所述缓启动模块关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启动模块包括:
第一阻容单元,与所述电源输入接口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电源输入接口提供的电源输入信号进行储能和滤波;
上电导通单元,与所述电源输入接口连接,用于在所述电源输入接口上电时生成上电导通信号;
缓启动开关单元,分别与所述电源输入接口、所述缓启动电阻模块和所述上电导通单元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上电导通信号,并根据所述上电导通信号控制所述电源输入接口与所述缓启动电阻模块之间导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阻容单元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一电容;其中,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电源输入接口,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共接于所述上电导通单元。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启动开关单元包括第一开关管;其中,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输入接口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缓启动电阻模块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上电导通单元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电导通单元包括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以及第三开关管;其中,
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入接口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缓启动开关单元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路开关模块包括:
第二阻容单元,与所述电源输入接口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电源输入接口提供的电源输入信号进行储能和滤波;
通路开关单元,分别与所述电源输入接口、所述电源输出接口和所述反馈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反馈启动信号控制所述电源输入接口与所述电源输出接口之间导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阻容单元包括第五电阻和第二电容;其中,
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电源输入接口,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共接于所述反馈控制模块。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路开关单元包括第二开关管;其中,
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输入接口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源输出接口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反馈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反馈启动信号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管导通。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缓启动切换装置,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缓启动切换电路。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充电器,所述充电器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缓启动切换电路;
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电源输出接口连接,用于提供缓启动给所述电子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缓启动切换电路、缓启动切换装置及电子设备,通过缓启动模块在电源输入接口上电时导通,将缓启动电阻模块接入电源输入接口,以对电源输入信号进行限流处理,通路开关模块,用于控制电源输入接口和电源输出接口之间的连接状态,反馈控制模块,用于对电源输出接口进行采样得到采样反馈信号,并在采样反馈信号的电压大于预设的启动阈值电压时,生成反馈启动信号发送至通路开关模块与缓启动模块,以控制通路开关模块导通,控制缓启动模块关断,解决了现有的缓启动电路存在的电源上电后有较大启动电流,导致电子设备容易被烧毁,影响电子设备运作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缓启动切换电路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缓启动切换电路的电路结构具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对于应用于通讯、工业控制、军工、航天等关键领域的电源产品的可靠性具有较高的要求,这些电子设备都有较大的容性负载,由于目前大功率电源产品的输入端电解电容容量较大,电源在开机瞬间会有很大的开机冲击电流,容易烧毁器件,也会导致电源端波动异常,影响电源束上其他设备的运作,为了满足电源开机时,减小输入冲击电流,提高电源的工作可靠性,所以急需解决启动过程中的大电流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缓启动切换电路,参见图1所示,缓启动切换电路包括:电源输入接口10、电源输出接口40、缓启动电阻模块30、缓启动模块20、通路开关模块50以及反馈控制模块60。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电源输入接口10用于接入电源输入信号,缓启动模块20与电源输入接口10和缓启动电阻模块30连接,缓启动模块20用于在电源输入接口10上电时导通,将缓启动电阻模块30接入电源输入接口10,以使得缓启动电阻模块30对电源输入信号进行限流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当外接设备需要进行工作时,电源输入接口10接入电源输入信号,缓启动模块20将电源输入接口10和缓启动电阻模块30连接,在电源输入接口10上电之后,将缓启动电阻模块30接入电源输入接口10,电源输入信号流过缓启动电阻模块30,缓启动电阻模块30对电源输入信号进行限流处理,由于缓启动电阻通常为大功率电阻,其阻值较大,所以在电源输入接口10上电,电流通过缓启动模块20流到缓启动电阻时,缓启动电阻可以起到一个限流的作用,用于限制流经缓启动电阻的电流大小,通过提高负载的总电阻而减少电流,可以有效避免电流过大导致的用电器烧毁,电源端波动异常等问题,缓启动电阻也能起到分压的作用。
进一步的,通路开关模块50设于电源输入接口10和电源输出接口40之间,由通路开关模块50控制电源输入接口10和电源输出接口40之间的连接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通路开关模块50用于控制电源输入接口10和电源输出接口40之间的连接状态,在电源输入接口10接入电源输入信号后,电源输入信号经缓启动模块20流出到电源输出接口40,启动外部电源后,在电源输出接口40的电压稳定之后,例如,电源输出接口40的电压达到预设的启动电压,通路开关模块50导通,缓启动模块20关断,电流经过通路开关模块50导通流出到电源输出接口40为外部电子设备供电,通路开关模块50是为外部电子设备提供正常的电压值、电流值通道,是外部电子设备正常工作时的导通电路。
进一步的,反馈控制模块60分别与缓启动模块20、通路开关模块50以及电源输出接口40连接,由反馈控制模块60对电源输出接口40进行采样得到采样反馈信号,并在采样反馈信号的电压大于预设的启动阈值电压时,生成反馈启动信号发送至通路开关模块50与缓启动模块20,以控制通路开关模块50导通,控制缓启动模块20关断。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反馈控制模块60用于对电源输出接口40进行采样得到采样反馈信号,并根据采样反馈信号生成反馈启动信号,分别发送给通路开关模块50以及缓启动模块20,具体的,在电源输入接口10上电时,缓启动电阻模块30接入电源输入接口10,电源输入信号经过缓启动模块20传输给电源输出接口40,反馈控制模块60对电源输出接口40进行采样得到采样反馈信号,当采样反馈信号的电压大于预设的启动阈值电压时,生成反馈启动信号控制通路开关模块50导通,该反馈启动信号同时控制缓启动模块20关断,电源输入信号经通路开关模块50传输给电源输出接口40,给外部电子设备供电。
当采样反馈信号的电压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的启动阈值电压时,控制通路开关模块50继续关闭,控制缓启动模块20继续导通,电源输入信号继续经缓启动模块20传输给电源输出接口40,给外部电子设备供电,可以有效的解决电源在开机瞬间有很大的开机冲击电流,烧毁器件,导致电源端波动异常,影响电源束上其他设备的运作的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反馈控制模块60可以在电源输入接口10上电后激活,并对电源输出接口40处的电压值进行监测采样得到采样反馈信号,例如,反馈控制模块60通过第一预设时间定时监测电源输出接口40处电压值,即,每隔第一预设时间从电源输出接口40处反馈回来回来一个采样反馈信号,当采样反馈信号的电压大于预设的启动阈值电压时,则判断电压稳定,外部电子设备不会受到大电流冲击导致设备损坏,则生成反馈启动信号发送至通路开关模块50与缓启动模块20,以控制通路开关模块50导通,控制缓启动模块20关断,此时反馈控制模块60进入休眠状态,等待下一次电源输入接口10上电后激活,当采样反馈信号的电压小于预设的启动阈值电压时,则控制通路开关模块50继续关闭,控制缓启动模块20继续导通,继续用缓启动模块20连接电源输入接口10与电源输出接口40。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当反馈控制模块60控制控制通路开关模块50导通,控制缓启动模块20关断后,反馈控制模块60继续对电源输出接口40处电压值进行实时监测采样得到采样反馈信号,例如,反馈控制模块60通过第二预设时间定时监测电源输出接口40处电压值,即,每隔第二预设时间从电源输出接口40处反馈回来回来一个采样反馈信号,当采样反馈信号的电压大于预设的第二启动阈值电压时,则判断电源输入接口10连接的外部电源电压突变,电流增大,可能会导致外部电子设备受到大电流冲击导致设备损坏,则生成反馈启动信号发送至通路开关模块50与缓启动模块20,以控制通路开关模块50关断,控制缓启动模块20导通,切换至使用缓启动模块20导通电源输入接口10与电源输出接口40,避免外部电子设备受到大电流冲击导致设备损坏。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预设时间大于第一预设时间,第二预设时间为缓启动电路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反馈控制模块60对电源输出接口40处电压值进行检测的时间间隔,设置第二预设时间大于第一预设时间,可以减小缓启动电路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电能损耗,设置第一预设时间小于第二预设时间,可以使得缓启动电路在电源输出接口40处电压值在恢复正常电压值时,在最早的时间发现并切换至正常工作时的通路开关模块50导通状态,使得外部电子设备在正常的电压环境下工作,减小外部电子设备的损耗,延长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
在一个实施例中,缓启动电阻模块30的电阻范围为1kΩ-50kΩ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缓启动电阻模块30的电阻值可以为10kΩ。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2所示,缓启动模块20包括第一阻容单元21、缓启动开关单元23以及上电导通单元22。
具体的,第一阻容单元21与电源输入接口10连接,第一阻容单元21用于根据电源输入接口10提供的电源输入信号进行储能和滤波。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所示,在电源输入接口10与缓启动开关单元23之间设置第一阻容单元21,当电源输入接口10接入电源输入信号时,第一阻容单元21中的电容开始进行充电储能,当电源输入信号不稳定时,第一阻容单元21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减小了电源输入接口10处的电压波动对后级电路的影响,提高了电源工作的可靠性。同时,第一阻容单元21还可以起到滤波的作用,可以从复杂的电源输入信号中分离出噪音信号,将无用的噪声信号隔离开,从而提高电源输入信号的抗干扰性以及信噪比进一步提高电路的精度。
进一步的,上电导通单元22设于电源输入接口10和缓启动开关单元23之间,由上电导通单元22在电源输入接口10上电时生成上电导通信号,缓启动开关单元23分别与电源输入接口10、缓启动电阻模块30和上电导通单元22连接,缓启动开关单元23接收上电导通信号,并根据上电导通信号控制电源输入接口10与缓启动电阻模块30之间导通。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所示,上电导通单元22用于在电源输入接口10上电时生成上电导通信号发送给缓启动开关单元23,使得缓启动开关单元23在收到上电导通信号之后控制电源输入接口10和缓启动电阻模块30的连接状态,具体的,当电源输入接口10接入电源输入信号时,上电导通单元22监测到电源输入接口10上电生成上电导通信号,该上电导通信号控制缓启动开关单元23闭合,电源输入接口10经过缓启动开关单元23后流经缓启动电阻模块30给外部电子设备供电。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2所示,第一阻容单元21包括第一电阻R1和第一电容C1。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与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共接于电源输入接口10,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共接于上电导通单元22,具体的,第一电容C1具有储能的作用,当电源输入信号不稳定时,第一电容C1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减小了电源输入信号波动对电子设备的影响,提高了电源工作的可靠性,同时,第一电容C1还可以起到滤波的作用,可以从复杂的电源输入信号中分离出噪音信号,将无用的噪声信号隔离开,从而提高电源输入信号的抗干扰性以及信噪比进一步提高电路的精度,第一电阻R1可以与第一电容C1组成RC振荡电路,避免电源输入接口10的电压大幅波动。
具体的,当电源输入接口10接入电源输入信号时,第一电容C1充电速度很快,电压和电源电压同时达到最高点,然后电源输入接口10电压低于当前电容所充电压的时候,第一电容C1通过第一电阻R1放电,所以放电较慢,不断循环下去,电压就趋于平缓,有效的解决了电源在开机瞬间有很大的开机冲击电流,烧毁器件,导致电源输入信号波动异常的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2所示,缓启动开关单元23包括第一开关管Q1。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关管Q1的输入端与电源输入接口10连接,第一开关管Q1的输出端与缓启动电阻模块30连接,第一开关管Q1的控制端与上电导通单元22连接,具体的,电源输入接口10上电时,电源输入信号通过上电导通单元22使第一开关管Q1导通,电源输入接口10与电源输出接口40导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开关管Q1为PMOS管。
具体的,PMOS管作为开关管时,其控制端的电压为高电平时断开,其控制端的电压为低电平导通,当电源输入接口10上电时,电源输入信号通过上电导通单元22为PMOS管的控制端提供低电平,PMOS管开关导通,电源输入信号通过PMOS管输出给缓启动电阻模块30,经过缓启动电阻模块30对电源输入信号进行限流处理,传输给电源输出接口,解决了电子设备在开机瞬间有很大的开机冲击电流,容易烧毁器件的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2所示,上电导通单元22包括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以及第三开关管Q3。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所示,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与电源输入接口10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与第三开关管Q3的控制端连接,第三开关管Q3的第一端与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第三开关管Q3的第二端接地,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与缓启动开关单元23连接,具体的,电源输入接口10接入的电源输入信号在经过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之后,到达第三开关管Q3的控制端,进过第三开关管Q3的放大作用,从第三开关管Q3的第一端输出,经过第四电阻R4传输给PMOS管的控制端,PMOS管导通,电源输入接口10与电源输出接口40连接,外部电子设备供电,避免了外部电子设备在开机瞬间有很大的开机冲击电流,容易烧毁器件的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开关管Q3为NPN三极管。
在一个实施例中,缓启动电阻模块30包括至少一个电阻。
具体的,至少一个电阻可以并联或者串联设置,至少一个电阻的第一端与缓启动模块20连接,至少一个电阻的第二端与电源输出接口40连接,通过在缓启动电阻模块30中设置至少一个电阻,可以起到一个分压和限流的作用,同时还可以降低电流对电源输出接口40的冲击,减小PMOS管的损耗,解决了外部电子设备在通电的瞬间不会受到较大的启动电流的冲击,导致的设备烧坏,影响电子设备运作的问题,同时还提高电源输入接口10工作的可靠性,延长了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
在一个实施例中,缓启动电阻模块30可以是一个可调电阻,可以根据不同的外部电子设备调节不同的阻值,进而调节电路的输出电压,使得输出电压与外部电子设备相匹配,例如,当缓启动切换电路的电源输出接口40插接第一外部电子设备时,电源输入接口10在上电时,缓启动电阻模块30输出电压为第一电压,反馈控制模块60对电源输出接口40进行采样得到采样反馈信号,并在采样反馈信号的电压大于预设的启动阈值电压时,生成反馈启动信号发送至通路开关模块50与缓启动模块20,以控制通路开关模块50导通,控制缓启动模块20关断,当缓启动切换电路的电源输出接口40插接第二外部电子设备时,第一外部电子设备与第二外部电子设备电压不相同,通过调节可调电阻的阻值改变缓启动电阻模块30的阻值,使得当电源输入接口10在上电时,缓启动电阻模块30输出电压为第二电压,进而反馈控制模块60对电源输出接口40进行采样得到采样反馈信号,然后发送反馈启动信号控制通路开关模块50导通与缓启动模块20关断。
在一个实施例中,缓启动电阻模块30是包括至少一个滑动变阻器,至少一个滑动变阻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部分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可以调节自身阻值的大小,进而调节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大小。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2所示,缓启动电阻模块30可以为第六电阻R6。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六电阻R6为大功率电阻。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2所示,通路开关模块50包括:第二阻容单元51和通路开关单元52。
具体的,第二阻容单元51与电源输入接口10连接,第二阻容单元51用于根据电源输入接口10提供的电源输入信号进行储能和滤波。
在本实施例中,在电源输入接口10与通路开关单元52之间设置第二阻容单元51,当电源输入接口10接入电源输入信号,反馈控制模块60生成反馈启动信号发送至通路开关模块50控制通路开关模块50导通时,第二阻容单元51中的电容开始进行充电储能,当电源输入信号不稳定时,第二阻容单元51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减小了电源端波动对电子设备的影响,提高了电源工作的可靠性。同时,第二阻容单元51还可以起到滤波的作用,可以从复杂的电源输入信号中分离出噪音信号,将无用的噪声信号隔离开,从而提高电源输入信号的抗干扰性以及信噪比进一步提高电路的精度。
进一步的,参考图2所示,通路开关单元52分别与电源输入接口10、电源输出接口40和反馈控制模块60连接,通路开关单元52根据反馈启动信号控制电源输入接口10与电源输出接口40之间导通。
在本实施例中,当反馈控制模块60生成反馈启动信号发送至通路开关模块50控制通路开关模块50导通时,通路开关单元52根据反馈启动信号闭合,使得电源输入接口10与电源输出接口40之间导通,电源输入信号通过开关电源传输给电源输出接口40处的外部电子设备,给外部电子设备提供电能,由于在电源输入接口10在开始上电时,电源输入信号通过缓启动开关模块、缓启动电阻模块30输出给电源输出接口40,在反馈控制模块60对电源输出接口40进行采样得到采样反馈信号,并在采样反馈信号的电压大于预设的启动阈值电压时,生成反馈启动信号发送至通路开关模块50与缓启动模块20,以控制通路开关模块50导通,控制缓启动模块20关断,电源输入信号通过通路开关单元52输出给电源输出接口40,避免了电源输入接口10在开始上电时瞬间大电流会导致电路过流,烧毁器件,影响电源束上其他设备的运作的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2所示,第二阻容单元51包括第五电阻R5和第二电容C1。
具体的,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与第二电容C1的第一端共接于电源输入接口10,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与第二电容C1的第二端共接于反馈控制模块60。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电容C1具有储能的作用,当电源输入接口10接入电源输入信号时,第二电容C1开始充电进行储能,当电源输入信号不稳定时,第二电容C1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减小了电源输入信号波动对电子设备的影响,提高了电源工作的可靠性,同时,第二电容C1还可以起到滤波的作用,可以从复杂的电源输入信号中分离出噪音信号,将无用的噪声信号隔离开,从而提高电源输入信号的抗干扰性以及信噪比进一步提高电路的精度,第五电阻R5和第二电容C1组成RC振荡电路,可以防止过流,削弱大电流冲击。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2所示,通路开关单元52包括第二开关管Q2。
具体的,第二开关管Q2的输入端与电源输入接口10连接,第二开关管Q2的输出端与电源输出接口40连接,第二开关管Q2的控制端与反馈控制模块60连接,用于根据反馈启动信号控制第二开关管Q2导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2所示,第二开关管Q2为PMOS管。
在本实施例中,当反馈控制模块60对电源输出接口40进行采样得到采样反馈信号,并在采样反馈信号的电压大于预设的启动阈值电压时,生成反馈启动信号发送至通路开关模块50与缓启动模块20,以控制通路开关模块50导通,控制缓启动模块20关断,即控制第二开关管Q2导通,反馈启动信号给第二开关管Q2的源极施加负电压,而在衬底感应的是可运动的正电荷空穴和带固定正电荷的耗尽层,衬底中感应的正电荷数量就等于第二开关管Q2的栅极上的负电荷的数量,当达到强反型时,在相对于源端为负的漏源电压的作用下,源端的正电荷空穴经过导通的P型沟道到达漏端,形成从源到漏的源漏电流,PMOS管导通,电源输入接口10通过PMOS管与电源输出接口40接通,外部电子设备开始正常工作,避免了电源在开机瞬间有很大的开机冲击电流,烧毁器件的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2所示,反馈控制模块60包括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以及第四开关管Q4、第五开关管Q5、第六开关管Q6和内部电源单元VCC_5V。
具体的,参考图2所示,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与通路开关单元52的控制端连接,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与第四开关管Q4的第一端连接,第四开关管Q4的第二端接地,第四开关管Q4的控制端与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连接,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与第九电阻R9的第二端、第十电阻R10的第二端、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二端连接,第九电阻R9的第一端与电源输出接口40连接,第十电阻R10的第一端接地,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一端与第五电阻R5的控制端连接,第五开关管Q5的第二端接地,第五开关管Q5的第一端与第六开关管Q6的第二端连接,第六开关管Q6的第一端与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和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第六开关管Q6的控制端与第十二电阻R12的第二端连接,第十二电阻R12的第一端与内部电源单元VCC_5V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组成一个分压电路,该分压电路连接电源输出接口40,将其电压VCC_OUT进行分压处理,得到分压信号Vout_FB,作为采样反馈信号,当分压信号Vout_FB的电压达到第四开关管Q4和第五开关管Q5的阈值导通电压,则第四开关管Q4和第五开关管Q5导通,此时第六开关管Q6导通,第三开关管Q3的控制端的电压被下拉为低电平,第三开关管Q3关断,第一开关管Q1关断,此时,第四开关管Q4导通,将第二开关管Q2的控制端的电压下拉到低电平,第二开关管Q2导通,输入电源信号VCC_IN通过第二开关管Q2输出至电源输出接口40。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四开关管Q4、第五开关管Q5、第六开关管Q6均为NPN三极管。
在一个实施例中,缓启动切换电路还包括主控模块,其中,主控模块可以设置反馈控制模块60对电源输出接口40进行采样的频率大小,例如,主控模块可以设置第一预设时间和第二预设时间的大小,进行设置不同的时间间隔对电源输出接口40进行采样,例如,当缓启动模块20接通电源输入接口10与电源输出接口40时,可以设置第一预设时间T1为一个较小的值,使得反馈控制模块60可以以一个较快的频率对电源输出接口40进行采样,当通路开关模块50接通电源输入接口10与电源输出接口40时,可以设置第二预设时间T2为一个较大的值,使得反馈控制模块60可以以一个缓慢的频率对电源输出接口40进行采样,从而减小电源切换电路的损耗,延长电源切换电路的使用寿命。
在一个实施例中,缓启动电阻模块30为一个可调电阻,主控模块可以根据电源输出接口40所接入的外部电子设备调节缓启动电阻模块30的阻值,调节电源输出接口40处的电压值,适应不同的外部电子设备的工作电压。
具体的,当外部电子设备为一个工作电压比较大的用电设备,则调节可调电阻的阻值,使得缓启动电阻模块30的阻值相对较小,使得输出电源接口处输出的电压较大,以满足外部电子设备的工作电压需求,当外部电子设备为一个工作电压比较小的用电设备时,则调节可调电阻的阻值,使得缓启动电阻模块30的阻值相对较大,使得输出电源接口处输出的电压较小,以满足外部电子设备的工作电压需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主控模块可以根据缓启动模块20与通路开关模块50的连接状态控制缓启动电阻模块30的阻值大小,其中缓启动电阻模块30为一个可调电阻,具体的,当电源输入接口10上电时,主控模块检测外部电子设备的电源接口信息,确定外部电子设备的工作电压,调节可调电阻的阻值,使其输出适应外部电子设备的工作电压,在电源输入接口10刚上电时,电流通过缓启动模块20流出到电源输出接口40给外部电子设备,当电路启动之后,电压稳定以后,主控模块控制反馈控制模块60对电源输出接口40进行采样得到采样反馈信号,并在采样反馈信号的电压大于预设的启动阈值电压时,主控模块调节启动电阻模块的阻值,使得可调电阻的阻值的为零,使得电源输入接口10继续通过缓启动模块20与电源输出接口40连接,保证了缓启动电路中通路开关模块50在发生故障不能导通电源输入接口10语电源输出接口40时,缓启动电路能够继续工作,增加了缓启动电路的应用场景,延长了缓启动电路的使用寿命。
在一个实施例中,主控模块可以对电源输出接口40进行电流采样,生成电流采样信号,当电流采样信号处的电流值大于第一预设电流值时,则判断为大电流冲击,发出报警信号,同时调节缓启动电阻模块中可调电阻的阻值,让缓启动电阻模块中可调电阻对电路中电流进行限流处理,降低电源输出接口40的电流值,解决了现有的缓启动电路存在的电源上电后有较大启动电流,导致电子设备容易被烧毁,影响电子设备运作的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主控模块中存储有不同外部电子设备与预设工作电压一一对应的映射表,使得主控模块可以根据不同的外部电子设备确定不同的工作电压,进而确定调节电阻的阻值,调节可调电阻的阻值大小,使其输出外部电子设备的工作电压,例如,外部电子设备型号分别为X1、X2、X3、X4,则其对应的工作电压为Y1、Y2、Y3、Y4,则需要调节的可调电阻的阻值为M1、M2、M3、M4,通过主控模块检测外部电子设备的型号,进而确定缓启动电阻模块30中可调电阻的阻值。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缓启动切换装置,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缓启动切换电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缓启动切换电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缓启动切换电路、缓启动切换装置以及电子设备,其中,缓启动切换电路包括:电源输入接口10、电源输出接口40、缓启动电阻模块30、缓启动模块20、通路开关模块50以及反馈控制模块60,其中,缓启动模块20用于在电源输入接口10上电时导通,将缓启动电阻模块30接入电源输入接口10,以对电源输入信号进行限流处理,通路开关模块50用于控制电源输入接口10和电源输出接口40之间的连接状态,反馈控制模块60用于对电源输出接口40进行采样得到采样反馈信号,并在采样反馈信号的电压大于预设的启动阈值电压时,生成反馈启动信号发送至通路开关模块50与缓启动模块20,以控制通路开关模块50导通,控制缓启动模块20关断,解决了现有的缓启动电路存在的电源上电后有较大启动电流,导致电子设备容易被烧毁,影响电子设备运作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无线快充方法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的无线充电基座的工作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个人护理器具,个人护理器具包括无线接收模块,以及如上述任一项的无线充电基座;无线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无线充电基座的无线发射模块发射的无线充电信号。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系统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终端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终端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模块/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缓启动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启动切换电路包括:
电源输入接口,用于接入电源输入信号;
电源输出接口;
缓启动电阻模块;
缓启动模块,与所述电源输入接口和所述缓启动电阻模块连接,用于在所述电源输入接口上电时导通,将所述缓启动电阻模块接入所述电源输入接口,以对所述电源输入信号进行限流处理;
通路开关模块,设于所述电源输入接口和所述电源输出接口之间,用于控制所述电源输入接口和所述电源输出接口之间的连接状态;
反馈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缓启动模块、所述通路开关模块以及所述电源输出接口连接,用于对所述电源输出接口进行采样得到采样反馈信号,并在所述采样反馈信号的电压大于预设的启动阈值电压时,生成反馈启动信号发送至所述通路开关模块与所述缓启动模块,以控制所述通路开关模块导通,控制所述缓启动模块关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启动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启动模块包括:
第一阻容单元,与所述电源输入接口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电源输入接口提供的电源输入信号进行储能和滤波;
上电导通单元,与所述电源输入接口连接,用于在所述电源输入接口上电时生成上电导通信号;
缓启动开关单元,分别与所述电源输入接口、所述缓启动电阻模块和所述上电导通单元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上电导通信号,并根据所述上电导通信号控制所述电源输入接口与所述缓启动电阻模块之间导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启动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容单元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一电容;
其中,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电源输入接口,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共接于所述上电导通单元。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启动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启动开关单元包括第一开关管;
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输入接口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缓启动电阻模块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上电导通单元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启动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导通单元包括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以及第三开关管;其中,
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入接口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缓启动开关单元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启动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路开关模块包括:
第二阻容单元,与所述电源输入接口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电源输入接口提供的电源输入信号进行储能和滤波;
通路开关单元,分别与所述电源输入接口、所述电源输出接口和所述反馈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反馈启动信号控制所述电源输入接口与所述电源输出接口之间导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缓启动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阻容单元包括第五电阻和第二电容;其中,
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电源输入接口,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共接于所述反馈控制模块。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缓启动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路开关单元包括第二开关管;其中,
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输入接口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源输出接口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反馈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反馈启动信号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管导通。
9.一种缓启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缓启动切换电路。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缓启动切换电路。
CN202111364503.3A 2021-11-17 2021-11-17 一种缓启动切换电路、缓启动切换装置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41571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64503.3A CN114157132A (zh) 2021-11-17 2021-11-17 一种缓启动切换电路、缓启动切换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64503.3A CN114157132A (zh) 2021-11-17 2021-11-17 一种缓启动切换电路、缓启动切换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57132A true CN114157132A (zh) 2022-03-08

Family

ID=80456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64503.3A Pending CN114157132A (zh) 2021-11-17 2021-11-17 一种缓启动切换电路、缓启动切换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5713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99788A (zh) * 2022-05-17 2022-08-12 深圳英众世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99788A (zh) * 2022-05-17 2022-08-12 深圳英众世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4899788B (zh) * 2022-05-17 2023-03-31 深圳英众世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008572A1 (zh) 一种终端设备的供电系统、方法、芯片及终端设备
CN102111070B (zh) 待机电流减少的调节器过电压保护电路
KR101052384B1 (ko) 집적회로의 정적 누설을 최소화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US8792220B2 (en) Power source protection circuit including over-voltage protector and over-current protector
KR20050084945A (ko) 집적 돌입 전류 리미터 회로 및 방법
CN114157132A (zh) 一种缓启动切换电路、缓启动切换装置及电子设备
JP2005151632A (ja) 充電・給電制御方法及び充電・給電装置
US20150253743A1 (en) Control circuit including load switch, electronic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load switch,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216451284U (zh) 一种缓启动切换电路、缓启动切换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688383A (zh) 供电控制电路、供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JP2002189522A (ja) レギュレータ
CN111313674A (zh) 上电控制电路及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CN205249155U (zh) Cmos晶体振荡器
CN110620498A (zh) 一种恒功率型快速放电电路
JP6248926B2 (ja) 半導体装置、半導体装置の電源制御方法及びセンサノード
CN110518543B (zh) 一种短路保护电路和供电系统
JPH11167422A (ja) 3端子レギュレータ
CN201781412U (zh) 一种直流电源电路
CN114639360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4403288B2 (ja) レギュレータ回路
CN219512634U (zh) Usb模组控制电路、usb设备、电子设备
JP3934189B2 (ja) 水晶発振回路
CN111384847B (zh) 直流电源上电保护电路、驱动负载电路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220043224U (zh) 软启动控制电路及供电系统
CN220985311U (zh) 高边开关输出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