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35939A - 天花机 - Google Patents

天花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35939A
CN114135939A CN202111316664.5A CN202111316664A CN114135939A CN 114135939 A CN114135939 A CN 114135939A CN 202111316664 A CN202111316664 A CN 202111316664A CN 114135939 A CN114135939 A CN 1141359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utlet
guide
air outlet
wi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1666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35939B (zh
Inventor
赵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1666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3593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359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359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359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359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F24F1/0014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having two or more outlet open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4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 F24F1/004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in the ceiling or at the cei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24F13/06Outlets for directing or distributing air into rooms or spaces, e.g. ceiling air diffuser
    • F24F13/068Outlets for directing or distributing air into rooms or spaces, e.g. ceiling air diffuser formed as perforated walls, ceilings or flo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24F13/1426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characterised by actuat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天花机,该天花机包括第一出风口以及设置在第一出风口处的导风通道,导风通道的初始风向与空调第一出风口初始方向保持一定夹角,当空调的第一出风口向外部排风时,导风通道的的排风会从第一出风口一侧吹出,使第一出风口的排风向一侧偏转,实现了导向的作用,解决了导风板降低风阻的问题。当导向风的风速越大,其对工作风的引导作用更大,工作风的偏转角度也越大,通过控制导向风的风速实现对工作风的偏转角度的控制,导向风的风速助力也可使工作风吹送至更远的范围。

Description

天花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天花机。
背景技术
空调作为调节空气的电器已走入千家万户,空调的外表会设置一个出风口,每个出风口设计一块可旋转运动的导风板,导风板可以实现出风口的打开与关闭,以及对出风口的气流进行导流,从而控制出风方向。现有技术中,由于出风口的截面是保持不变的,采用导风板偏转风向时会产生一定的风阻,风速会变小;由于导风板的遮挡,风口的截面也会相应变小,进一步降低风速,空调的吹风范围变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天花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导风板影响空调出风口风速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天花机,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换热风道;
第一出风口,与所述换热风道连通,并设置在所述壳体外周;
导风部件,包括导风风机和导风通道,所述导风风机的进风侧与室内空气连通,所述导风风机的出风侧与所述导风通道连通,所述导风通道具有导向出风口;
其中,所述导风通道的出风方向向下倾斜,所述导向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上方,以使所述导向出风口吹出的气流,与由所述第一出风口吹出的气流相交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风口呈长条状设置,所述导向出风口沿所述第一出风口的长度方向延伸。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风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出风口间隔围绕在所述壳体的外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天花机具有面板,所述面板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换热风道连通第二出风口,多个所述第二出风口与多个所述第一出风口一一对应设置,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共同构成一组出风口,同一组出风口中的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沿同一方向延伸。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具有将同一组中的所述第一出风口关闭的第一位置、将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均打开的第二位置,以及将所述第二出风口关闭的第三位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与所述导向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之间的夹角的范围为10~70°。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出风口用于水平送风,第二出风口用于竖直向下送风。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风风机为离心风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天花机包括位于所述壳体一侧的后壳,所述离心风机安装于所述后壳外周,所述离心风机的进风侧背向所述后壳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离心风机与导风通道在所述壳体的外周交替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与所述导向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之间的夹角为引导角,所述天花机还包括驱动所述导风通道偏转以调整所述引导角大小的第一驱动机构。
本发明中,天花机包括第一出风口以及设置在第一出风口处的导风通道,导风通道的初始风向与空调第一出风口初始方向保持一定夹角,当空调的第一出风口向外部排风时,导风通道的的排风会从第一出风口一侧吹出,使第一出风口的排风向一侧偏转,实现了导向的作用,解决了导风板降低风阻的问题。当导向风的风速越大,其对工作风的引导作用更大,工作风的偏转角度也越大,通过控制导向风的风速实现对工作风的偏转角度的控制,导向风的风速助力也可使工作风吹送至更远的范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天花机一实施例中导风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天花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实施例中第一出风口的风向调节示意图;
图4为图2实施例中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天花机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天花机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壳体 11 面板
12 后壳 21 第一出风口
22 第二出风口 23 风门
24 铰接轴 31 导风通道
32 导风风机 33 导向出风口
41 第一安装座 42 第二安装座
43 电动缸
本发明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天花机,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6,该天花机包括壳体10、第一出风口21和导风部件;所述壳体10内形成有换热风道13;第一出风口21与所述换热风道13连通,并设置在所述壳体10外周;导风部件包括导风风机32和导风通道31,所述导风风机32的出风侧与所述导风通道31连通,所述导风通道31具有导向出风口33;其中,所述导风通道31的出风方向向下倾斜,所述导向出风口33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21上方,以使所述导向出风口33吹出的气流,与由所述第一出风口21吹出的气流相交汇。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的外形为方形,下方设置有面板11,上方设置有后壳12,壳体10的内部设置有换热风道13,在换热风道13内设置有风轮,风轮转动使其外周与壳体10的内壁形成风压。第一出风口21设置在壳体10的侧壁,第一出风口21与换热风道13连通,风压使第一出风口21处产生向外排出的气流。
在本实施例中,导风通道31设置在所述第一出风口21的单侧,或者设置在第一出风口21的两相对侧,或者环绕设置在所述第一出风口21的外周。在此仅描述导风通道31设置在第一出风口21的单侧的方案。此时导风通道31设置在第一出风口21的上方,可控制第一出风口21的排风在一个平面内向下摆动,即朝向远离导风通道31的一侧进行单侧摆动。第一出风口21的初始风向和偏转之后的风向的夹角为偏转角β。导风通道31输出的风速越大,第一出风口21的排风的偏转角β越大。
在本实施例中,导风通道31为长条形的腔体,在该腔体长边所在的扁平侧面设置有导向出风口33;具体在导向出风口33处还设置有支撑柱,防止因风速过大,使导向出风口33的上下两侧相向运动,而改变出风口的截面面积。导风风机32的出风口与导风通道31一端的进风口连通。导风风机32和导风通道31皆设置在第一出风口21的上侧。所述导风风机32的进风侧可以与室内空气连通,也可与新风通道连通或者与换热风道13连通。在此优选第一种室内空气连通的方案。
本发明通过在第一出风口21上方设置导风通道31,使导风通道31中导向风的初始风向与第一出风口21的初始风向之间保持一定角度,导风通道31的排风从第一出风口21的一侧吹出使第一出风口21的排风朝向另一侧偏转,通过控制导风通道31的风速以控制第一出风口21的排风的偏转角β。解决了导风板在导风时会产生风阻的问题。当导向风的风速越大,其对第一出风口21的排风的引导作用更大,偏转角β也越大;同时,导风通道31的风速助力也可使第一出风口21的排风吹送至更远的范围。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3,天花机中所述第一出风10口呈长条状设置,所述导向出风口33沿所述第一出风口21的长度方向延伸。通过将第一出风口21设置成长条状,使内部风压较大,风速相应更大。同时作用距离和作用宽度更大。将导向出风口33设置成与第一出风口21同向延伸的长条形,使第一出风口21和导向出风口33的长度相等,到向出风口33的排风可完全作用于第一出风口21的排风,使第一出风口21的排风在上述长度方向均可受到导风通道31中排风的均衡控制。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3,所述导风风机32为离心风机。离心风机具备较高的排风效率,通过设置呈离心风机使导风通道31的送风效率更高,风速的可控范围更大,对应偏转角的可调范围更大。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3,所述第一出风口2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出风口21间隔围绕在所述壳体10的外周。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的外形为方形,在其外周的四个侧面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出风口21。导风风机32则设置在壳体10的四角处。通过设置多个第一出风口21以及与其对应的导风通道31,使天花机可朝多个方向进行送风,同时壳体10各侧面的风向可通过控制导风通道31的风速进行单独控制,使风向向下偏转一定角度。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3,所述天花机具有设置在所述壳体10下方的面板11,所述面板12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换热风道13的的第二出风口22,多个所述第二出风口22与多个所述第一出风口21一一对应设置,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出风口21与所述第二出风口22共同构成一组出风口,同一组出风口中的第一出风口21与所述第二出风口22沿同一方向延伸。本实施例中,面板12的中央设置有进风口,将第二出风口22设置在面板11的边缘处。在上一实施例中,第一出风口21设置在壳体的四个侧面,对应面板11设置成方形板,第二出风口22靠近面板11的四边设置,且同样设置呈扁平的形状。同侧的第一出风口21和第二出风口22构成一组,同组的出风口同样沿长度方向延伸,二者的延伸方向一致。在第一出风口21在向四周送风时,第二出风口22可向天花机下部的区域送风,使室内各处温度保持相对均衡。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3,第一出风口21用于水平送风,第二出风口22用于竖直向下送风。第二出风口22竖直向下送风可用于空调下方小范围内的快速制冷或制热,在需要保持室内温度均衡升降,且室内各处的温差较小时,则可通过第一出风口21进行水平送风,确保排风可以贴壁输送至更远的范围。也缓解天花机下方的用户因空调快速制冷或制热产生的不适感。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4,所述壳体10内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具有将同一组中的所述第一出风口21关闭的第一位置、将所述第一出风口21和所述第二出风口22均打开的第二位置,以及将所述第二出风口22关闭的第三位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出风口22与所述第一出风口21连通;第一阀门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出风口21和第二出风口22的连通处的风门23;风门23与第一出风口21的内壁铰接,可通过电机驱动风门23转动,使第一出风口21和第二出风口22全开或一开一闭。在第一位置时,风门23贴合第一出风口21与换热风道13的连通口。在第二位置时,风门23贴合第二风口与换热风道13的连通口,在第三位置时,风门23均不与上述两个连通口贴合。
本实施例中,第一阀门包括风门23和阀门驱动机构,风门23转动实现不同状态的切换。具体的,风门23铰接设置在第二出风口22和第一出风口21的连通处;风门23的两端向外延伸形成阀门铰接轴24,阀门驱动机构包括阀门电机,阀门电机的转轴与阀门铰接轴24连接,以提供风门23转动的驱动力。通过阀门电机驱动风门23转动,实现第二出风口22和第一出风口21的一开一闭或全开。在需要快速制冷时,冷风直接从第二出风口22吹出使室温快速降下,当室温到达设定温度,可将第二出风口22关闭,通过第一出风口21排风,在引导角α较小的情况下,使工作风水平输出,或倾斜向下输送至更远的范围内,避免冷风直接对人,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4,所述第一出风口21的出风方向与所述导向出风口33的出风方向之间的夹角的范围为10~70°。本实施例中,导风通道31的初始风向与第一出风口21的初始风向保持一定夹角,该夹角在此定义为引导角α。当室内面积较小时,引导角α可以设置成70°,使偏转角的调节范围更大。即,第一出风口21向下偏转的角度更大。当室内面积较大时,引导角α可以设置成10°,第一出风口21向下偏转的偏转角的调节范围较小,但是导风通道31的送风在水平方向的分力更大,以便水平出风口21的排风输送至更远的范围。结合空调的功率和适配的房间面积,引导角α优选30°。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4,所述天花机包括位于所述壳体10远离所述面板一侧的后壳12,所述离心风机安装于所述后壳12外周,所述离心风机的进风侧背向所述后壳12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如果将离心风机的进风侧朝上设置,其与天花板的距离较小,不利于进风。如果将离心风机的进风侧与第一出风口21以及导风通道31同侧设置,也会影响第一出风口21以及导风通道31的出风。因此,离心风机设置在壳体10的四角处,且其进风侧背向后壳12,其进气方向与导风通道31以及第一出风口21不交汇,不会影响导风通道31以及第一出风口21排风的。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4,离心风机与导风通道31在所述壳体10的外周交替设置。离心风机设置有壳体10的四角处,导风通道31设置在壳体10外周的四个侧面。由此可对下方的四个第一出风口21进行单独控制。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6,所述天花机包括第一出风口21,所述导风通道31设置在所述第一出风口21的上方和/或下方。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天花机的第一出风口21的上方和/或下方设置导风通道31,使导风通道31产生引导风,引导第一出风口21的风向朝设定的方向偏转。当第一出风口21的风向需要向下偏转作用于空调下方较大范围的用户时,上方的导风通道31产生引导风,控制引导风的风速使工作风向下偏转适当角度。当工作风需要输送至更远的室内空间,实现室内空间的均衡制冷时,下方的导风通道31产生引导风,控制引导风的风速使工作风向上偏转适当角度,使工作风贴壁输送。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5,所述第一出风口21的出风方向与所述导向出风口33的出风方向之间的夹角为引导角,所述天花机还包括驱动所述导风通道31偏转以调整所述引导角大小的第一驱动机构。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出风口21的初始风向与第一出风口21排风的最终风向之间的夹角为偏转角β。引导角α的范围为10°~70°,引导角α越小,引导效果越小,引导风的风速要求更大,能耗越高。当第一出风口21需远距离送风时,引导角α调小,当第一出风口21需近距离送风时,只需增大引导角α,风速保持不变即可实现离心风机30的低功耗导风。可通过控制所述导风通道31转动,改变导风通道31与第一出风口21的夹角。
具体的,参照图5,可将导风通道31与第一出风口21的外壁铰接,使引导角α可调。导风通道3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安装座41、第一出风口21的外壁设置有第二安装座42,第一安装座41与第二安装座42铰接设置。第一驱动机构包括一端与所述导风通道31铰接,另一端与第一出风口21的外壁铰接的电动缸43,由此电动缸43伸缩可驱动导风通道31摆动。实现对引导角α的调节。
在本实施例中,离心风机30与导风通道31一体设置且同步转动。也可将离心风机30固定设置在壳体10的外壁,离心风机30的出风口与导风通道31通过柔性的软管连通,电机仅驱动导风通道31摆动既可。
以上实施例中,导风通道31设置在第一出风口21的一侧,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6,导风通道31设置在第一出风口21内,其远离导向出风口33的一侧与导风风机32通过软管连通,导风风机32设置在壳体的外周,并位于第一出风口21的外壁。同时第一驱动机构设置在第一出风口21的内壁的顶部,具体结构包括:设置在导风通道31的上侧的第一安装座41、设置在第一出风口21的内壁的二安装座42,第一安装座41与第二安装座42铰接设置。第一驱动机构包括一端与所述导风通道31铰接,另一端与第一出风口21的内壁铰接的电动缸43,由此电动缸43伸缩可驱动导风通道31摆动。实现对引导角α的调节。在本实施例中,导风通道31为长条形,在导风通道31内部可起到一定的导风作用,为解决导风通道31在第一出风口21内造成的风阻,导风通道31排出的气流,可作为风阻补偿。同时,导风通道31输送的气流同样还能起到导风的作用。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导风通道31摆动,可实现对第一出风口21排风角度的调节。
以上驱动导向板和导风通道31转动的驱动机构除了采用连杆机构连接实现传动,也可采用齿轮传动,此外动力元件除了采用电机以外也可采用电动缸来驱动导向板和导风通道31转动。由此可引申处多种驱动方案,以上所述的引申方案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天花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换热风道;
第一出风口,与所述换热风道连通,并设置在所述壳体外周;
导风部件,包括导风风机和导风通道,所述导风风机的出风侧与所述导风通道连通,所述导风通道具有导向出风口;
其中,所述导风通道的出风方向向下倾斜,所述导向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上方,以使所述导向出风口吹出的气流,与由所述第一出风口吹出的气流相交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呈长条状设置,所述导向出风口沿所述第一出风口的长度方向延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出风口间隔围绕在所述壳体的外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天花机具有面板,所述面板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换热风道连通的第二出风口,多个所述第二出风口与多个所述第一出风口一一对应设置,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共同构成一组出风口,同一组出风口中的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沿同一方向延伸。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具有将同一组中的所述第一出风口关闭的第一位置、将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均打开的第二位置,以及将所述第二出风口关闭的第三位置。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天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与所述导向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之间的夹角的范围为10~70°。
7.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天花机,其特征在于,第一出风口用于水平送风,第二出风口用于竖直向下送风。
8.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天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风机为离心风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天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天花机包括位于所述壳体一侧的后壳,所述离心风机安装于所述后壳外周,所述离心风机的进风侧背向所述后壳设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花机,其特征在于,离心风机与导风通道在所述壳体的外周交替设置。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与所述导向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之间的夹角为引导角,所述天花机还包括驱动所述导风通道偏转以调整所述引导角大小的第一驱动机构。
CN202111316664.5A 2021-11-08 2021-11-08 天花机 Active CN1141359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16664.5A CN114135939B (zh) 2021-11-08 2021-11-08 天花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16664.5A CN114135939B (zh) 2021-11-08 2021-11-08 天花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35939A true CN114135939A (zh) 2022-03-04
CN114135939B CN114135939B (zh) 2024-05-28

Family

ID=80393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16664.5A Active CN114135939B (zh) 2021-11-08 2021-11-08 天花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35939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74847A (zh) * 2012-07-19 2014-02-12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出风口转动角度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WO2015087606A1 (ja) * 2013-12-13 2015-06-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室内機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CN104728931A (zh) * 2013-12-23 2015-06-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
CN207438743U (zh) * 2017-11-23 2018-06-0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天花机和空调器
CN209689028U (zh) * 2018-12-14 2019-11-2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2539473A (zh) * 2020-11-23 2021-03-23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及其导风控制方法
CN113587235A (zh) * 2021-07-27 2021-11-02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74847A (zh) * 2012-07-19 2014-02-12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出风口转动角度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WO2015087606A1 (ja) * 2013-12-13 2015-06-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室内機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CN104728931A (zh) * 2013-12-23 2015-06-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
CN207438743U (zh) * 2017-11-23 2018-06-0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天花机和空调器
CN209689028U (zh) * 2018-12-14 2019-11-2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2539473A (zh) * 2020-11-23 2021-03-23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及其导风控制方法
CN113587235A (zh) * 2021-07-27 2021-11-02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35939B (zh) 2024-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01907U (zh) 空调器
CN113483399A (zh) 空调室内机
CN109340916B (zh) 空调器
CN109340909B (zh) 空调内机和空调器
CN109442573B (zh) 一种空调出风装置以及空调器
CN211575272U (zh)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6594867A (zh) 空调器
CN211854217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4135939A (zh) 天花机
CN110486799A (zh) 一种嵌入式空调
CN216716381U (zh) 送风模块、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5951723U (zh) 导风组件、空调室内机
CN115218278A (zh) 导风组件及空调器
CN211575290U (zh) 柜式空调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9539529B (zh) 风道件、风机风道组件和空调器
CN209944529U (zh) 空调器
CN220567363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5861024U (zh) 用于空气调节系统的送风组件及无叶风扇
CN215566856U (zh) 用于空气调节系统的送风组件及无叶风扇
CN220506940U (zh) 一种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09819694U (zh) 空调器
CN219177829U (zh) 空调器
CN219367797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0118830U (zh) 空调器
CN210345656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