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39473A - 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及其导风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及其导风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39473A
CN112539473A CN202011322733.9A CN202011322733A CN112539473A CN 112539473 A CN112539473 A CN 112539473A CN 202011322733 A CN202011322733 A CN 202011322733A CN 112539473 A CN112539473 A CN 1125394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sh air
air
fresh
air conditioner
indoo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2273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39473B (zh
Inventor
房玉博
周小光
宋力钊
张立智
司爱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2273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394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394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394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394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394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35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introduction of outside air to the roo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9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suppli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及其导风控制方法,其中新风空调室内机包括出风通道以及与出风通道连通的出风口,还包括新风通道,新风通道独立连接于出风通道的侧边,新风通道靠近出风通道的侧壁上连接有可绕轴向转动的新风口组件,新风口组件位于出风口的一侧且新风口组件上设有新风出口。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及其导风控制方法,设置新风和空调出风混合后流向室内,可提高舒适性;进一步地,设置新风从侧边吹向空调出风,还可对空调出风的流动造成干涉,进而通过设置新风口组件的可转动,实现吹向空调出风的新风流向的转动,可起到调节改变空调出风流向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及其导风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及其导风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空调器是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家用电器,一般具有制热和制冷功能,在环境温度过低或过高时对室内空气的温度进行调节,为用户提供一个适宜的室内环境,有效地提高了用户的生活品质。但是,由于目前的空调器在制热或制冷时只是将室内的空气进行循环加热或降温,同时用户为了保持室内的温度,会将居室的房门同时关闭,这样一来,室内的空气质量就会逐渐变差,从而对用户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在此环境下,具有新风功能的空调器成为了一种市场趋势。
当前成熟的空调内机中存在一种新风模组,可通过外接管路将室外新鲜空气引入内机中从出风口排出,这种新风内机技术已经应用到产品中。但是目前的新风空调器大多是直接将新风机设置在空调上,新风机和空调自身的运行相互独立,功能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及其导风控制方法,用以解决或部分解决目前的新风空调器大多是直接将新风机设置在空调上,新风机和空调自身的运行相互独立,功能性较差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包括出风通道以及与所述出风通道连通的出风口,还包括新风通道,所述新风通道独立连接于所述出风通道的侧边,所述新风通道靠近所述出风通道的侧壁上连接有可绕轴向转动的新风口组件,所述新风口组件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一侧且所述新风口组件上设有新风出口。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所述新风通道的内部在所述新风口组件处连接有导流组件,所述导流组件用于引导气流沿所述新风口组件的轴向流动。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所述导流组件包括中空且两端贯通的导流筒,所述导流筒与所述新风口组件同轴连接,所述导流筒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开口。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所述导流筒的内壁在所述开口处连接有朝向所述新风口组件倾斜的导流板。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所述导流筒与所述新风口组件一体转动连接,或者所述导流筒固定连接于所述新风通道的内壁上。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所述新风出口沿径向设于所述新风口组件上。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所述新风口组件连接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新风口组件转动以调节新风流出方向使得出风口处的空调出风在新风的干涉下实现在垂直于新风口组件轴向的方向上进行风向调节。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所述新风通道的壁面上还设有新风进口;所述新风通道的内部还设有风机;所述风机用于引入新风,所述风机还用于通过控制转动方向使得出风口处的空调出风在沿新风口组件轴向的方向上进行风向调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导风控制方法,基于上述新风空调室内机,包括:将新风吹向空调出风,利用新风干涉空调出风;通过对新风的控制,实现空调出风的风向调节。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导风控制方法,空调出风的风向调节具体包括:通过转动新风口组件,对空调出风在垂直于新风口组件轴向的方向上进行风向调节;通过控制风机的转动方向,对空调出风在沿新风口组件轴向的方向上进行风向调节。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及其导风控制方法,设置新风从空调出风的侧边吹向空调出风,使得新风和空调出风混合后流向室内,可避免携带室外温度的新风直接吹向室内造成不舒适感,且还可利用新风对空调出风起到柔化效果,使得空调出风更加接近自然风,提高舒适性;进一步地,设置新风从侧边吹向空调出风,还可对空调出风的流动造成干涉,进而通过设置新风口组件的可转动,实现吹向空调出风的新风流向的转动,可起到调节改变空调出风流向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新风空调室内机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新风空调室内机的侧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导流组件的示意图之一;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导流组件的示意图之二;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新风通道的整体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新风通道靠近出风通道的一侧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沿图6中AA面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新风通道的背面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沿图8中BB面的剖面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提供的新风通道的俯视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提供的沿图10中DD面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机壳;2、新风通道;3、新风口组件;4、出风口;5、遮风板;6、蒸发器;7、贯流风扇;8、新风进口;9、风机;10、新风出口;11、驱动组件;12、导流组件;121、导流筒;122、开口;123、导流板;13、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图1-图11描述本发明的新风空调室内机及其导风控制方法。
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该新风空调室内机包括出风通道以及与出风通道连通的出风口4。出风通道为空调室内机固有的室内空气流道。出风口4为空调室内机固有的空调出风排出口。室内空气在出风通道中流经室内机内部的蒸发器6进行换热后从出风口4流出形成空调出风。参考图2,该新风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新风通道2,新风通道2独立连接于出风通道的侧边。新风通道2用于引入室外新风。新风通道2和出风通道相互独立。新风通道2具有外壳,由外壳设置相应风口形成。外壳作为独立部件,可通过室内机的机壳1骨架固定,便于安装。
新风通道2靠近出风通道的侧壁上连接有可绕轴向转动的新风口组件3,新风口组件3位于出风口4的一侧且新风口组件3上设有新风出口10。新风通道2通过新风出口10与出风通道连通。新风口组件3设在出风口4的侧边。即从新风口组件3吹出的新风从空调出风的侧边吹向出风通道内流动的空调出风。新风通道2内的新风通过新风出口10流出与出风通道中的空调出风产生干涉后流向室内。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设置新风从空调出风的侧边吹向空调出风,使得新风和空调出风混合后流向室内,可避免携带室外温度的新风直接吹向室内造成不舒适感,且还可利用新风对空调出风起到柔化效果,使得空调出风更加接近自然风,提高舒适性;进一步地,设置新风从侧边吹向空调出风,还可对空调出风的流动造成干涉,进而通过设置新风口组件3的可转动,实现吹向空调出风的新风流向的转动,可起到调节改变空调出风流向的效果。
进一步地,新风口组件3用于通过转动调节新风流出方向使得出风口4处的空调出风在新风的干涉下实现在垂直于新风口组件3轴向的方向上进行风向调节。具体的,新风从空调出风的侧边吹向空调出风,能够对空调出风起到类似截断的效果,从而对出风口4处的空调出风产应影响,进一步设置新风口组件3可转动,使得新风流向可转动变化,进而对空调出风的截断面发生转动变化,可实现空调出风风向的调节。该利用新风来干涉空调出风实现空调出风风向的调节,可代替出风口4处的导风格栅,减少室内机零部件的设置,可简化结构,且将新风模块和空调模块综合起来,有利于提高新风空调室内机的多功能性和智能化水平。
进一步地,出风口4位于出风通道的端部;具体位于出风通道的末端。将新风口组件3设置在出风口4处,可更好的对空调出风进行干涉实现对空调出风流向的调节。如果将新风口组件3设在出风通道远离出风口4的部位,例如设在出风通道的中段时,因为出风通道的通道壁的限定,使得新风对空调出风的干涉影响发挥不了作用,且在出风通道中段产生较大的气流湍流,不利于通道内气流的顺利流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新风通道2的内部在新风口组件3处连接有导流组件12,导流组件12用于引导气流沿新风口组件3的轴向流动。使得新风流向稳定可控,可更好的实现对空调出风风向的控制调节。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参考图3和图4,导流组件12包括中空且两端贯通的导流筒121。导流筒121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开口122。导流筒121与新风口组件3同轴连接,如图7所示。新风口组件3可呈圆形。新风口组件3绕轴向可转动。新风通道2内部的新风从导流筒121侧壁上的开口122进入导流筒121中,将新风均引入导流筒121中,使得新风均在导流筒121中经新风口组件3上的新风出口10流出,从而对新风通道2内的气流起到限定导流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导流筒121的内壁在开口122处连接有朝向新风口组件3倾斜的导流板123。导流板123对进入导流筒121的新风起到引导,将新风引向新风口组件3的效果。且导流板123倾斜设置,在新风流出时还可起到类似喷嘴增压的效果,有利于提高新风流速,保证利用新风干涉来调节空调出风流向的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开口122在导流筒121的侧壁上均匀分布。有利于增大新风流量。进一步地,多个开口122处的导流板123连接于开口122的同一侧。即可均在开口122靠近新风口组件3的一侧连接导流板123,也可均在开口122远离新风口组件3的一侧连接导流板123,使得导流板123均匀分布,有利于新风的顺利流入。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参考图5和图6,新风出口10沿径向设于新风口组件3上。新风口组件3可包括圆形固定板,新风出口10沿圆形固定板的径向设置。圆形固定板转动连接在新风通道2的侧壁上。
具体的,设置新风出口10呈长条状。使得新风以平面形式吹出流向空调出风,新风风幕在出风口4处形成平面形式的截断面,即相当于现有空调中的导风板,进而通过新风口组件3的转动,实现出风口4处截断面的转动,实现对空调出风的流向调节作用。此时,新风风幕形成的截断面绕新风口组件3的轴向转动,可实现空调出风在垂直于轴向方向上的风向调节。例如,在新风口组件3的轴向沿水平左右方向设置时,新风风幕绕水平方向上下转动,可实现空调出风在上下方向上的风向调节。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新风口组件3连接有驱动组件11,驱动组件11用于驱动新风口组件3转动以调节新风流出方向使得出风口4处的空调出风在新风的干涉下实现在垂直于新风口组件3轴向的方向上进行风向调节。驱动组件11为能够提供转动运动的部件,用于带动新风口组件3转动。可通过控制驱动组件11的运行,来控制对空调出风的风向调节。
具体的,参考图6和图9,驱动组件11可包括啮合的齿轮组以及驱动电机。啮合的齿轮组可一个设在新风口组件3上,另一个与驱动电机相连。驱动电机可通过新风通道2的侧壁固定在新风通道2内部。驱动组件11也可为其他结构,以能实现驱动新风口组件3的转动且可控为目的,具体不做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参考图5和图8,新风通道2的壁面上还设有新风进口8;新风进口8用于与室外连通。新风进口8可设在新风通道2的背面,即与空调的出风口4相背离的一面,便于与室外连通。进一步地,新风出口10的尺寸小于新风进口8的尺寸。由于新风进口8和新风出口10面积的差距,导致出风位置风速极大,进而切割内机出风口4风场,以此方式达到取代导板的目的。
新风通道2的内部还设有风机9;风机9用于引入新风,风机9还用于通过控制转动方向使得出风口4处的空调出风在沿新风口组件3轴向的方向上进行风向调节。风机9可通过转动方向的变化实现新风通道2内气流流动方向的变化。风机9可为离心风扇。
例如在风机9正转下,用于将气流从新风口组件3吹出吹向出风口4;而在风机9反转下,则可将气流从新风口组件3处吸入新风通道2。从而在风机9正转下,气流沿新风口组件3的轴向方向对出风口4处的空调出风起到推动作用;而在风机9反转下,气流被吸入新风通道2内沿新风口组件3的轴向对出风口4处的空调出风起到拉动作用。从而实现空调出风在新风口组件3轴向方向上的风向调节。
进一步地,风机9还用于通过控制转动方向实现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的交换。具体的,风机9可在正转下将室外新风经新风进口8引入室内;进而在反转下将室内空气引出至室外,实现室内的换气。
进一步地,新风通道2上还可设置连通室内的第二出口。在室内不需要新风和换气时,可关闭新风进口8,开启第二出口。此时,风机9可引导室内空气在新风通道2中流动以顺利实现空调出风风向的调节。
进一步地,参考图10和图11,新风口组件3可通过轴承13转动连接在新风通道2的侧壁上。具体的,新风通道2的侧壁上可设置开孔,开孔中连接轴承13,轴承13包括可相对转动的内环和外环。可设置外环与新风通道2的侧壁固定连接,设置内环与新风口组件3连接。从而实现新风口组件3的可转动。
进一步地,导流筒121与新风口组件3一体转动连接。具体的,导流筒121可直接与新风口组件3固定连接,也可连接在轴承13的内环上。此时,驱动组件11带动新风口组件3和导流筒121一体转动。导流筒121的转动可更好的实现导流效果,提高导流效率,也有利于增大新风吹出的风速。
或者导流筒121固定连接于新风通道2的内壁上。即导流筒121为固定状态,不发生转动。此时,驱动组件11只需带动新风口组件3转动,可降低驱动电机的设置参数,有利于降低对驱动组件11的要求,有利于减小尺寸,降低成本,且便于安装。
进一步地,出风口4处转动连接有遮风板5,新风口组件3位于遮风板5的内侧。即在空调关闭时,可转动遮风板5,关闭出风口4,起到防护和防尘作用。
进一步地,参考图1,新风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机壳1,出风通道设于机壳1内部,出风口4设在机壳1上。新风通道2通过机壳1的骨架固定。机壳1内还设有蒸发器6和贯流风扇7。贯流风扇7设在蒸发器6和机壳1骨架围合形成的空腔中。贯流风扇7用于驱动出风通道内气流的流动。蒸发器6用于对室内空气进行换热以进行温度调节。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导风控制方法,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新风空调室内机,该新风空调室内机导风控制方法包括:将新风吹向空调出风,利用新风干涉空调出风;通过对新风的控制,实现空调出风的风向调节。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导风控制方法,通过特殊角度吹出新风,使得新风吹向空调出风,对空调出风产生干涉,通过对新风进行控制,可在空调实现新风功能的同时,提出通过风改变风,可取代常规空调中的导风格栅及相应的控制部件,实现新风功能和空调功能的整合一体,实现空调的多功能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空调出风的风向调节具体包括:通过转动新风口组件3,对空调出风在垂直于新风口组件3轴向的方向上进行风向调节;通过控制风机9的转动方向,对空调出风在沿新风口组件3轴向的方向上进行风向调节。
进一步地,通过调节新风口组件3的转动速度,对空调出风在垂直于新风口组件3轴向的方向上的风向调节速度进行调控。通过调节风机9的转速,对空调出风在沿新风口组件3轴向的方向上的风向调节速度进行调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基于目前常见的空调内机结构基本一致,各个零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基本一样的现状,本实施例通过对内机零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调整,实现了内机独特的功能。本实施例主要依托于目前存在的新风空调,在保留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对其结构进行优化,进而实现了代替其他部件功能的效果。本实施例基于现有空调内机的摆风对于出风口4的风量影响很大,提出可以通过侧面另外增加风口的设计,通过与出风口4风向不同的气流改变其风向的话,可以大幅度改变现有送风方式。
本实施例具体通过对新风模块进行结构的改变,实现其功能的叠加,包括新风引入,出风口4湍流,增大风量,取代导板。主要包括,新风组件新风出口10位置改变,出风口4风向改变方式,新风通道2整体结构的独立性。通过新风口组件3的步进电机带动,可实现新风出口10的旋转,进而影响出风口4风向。
本实施例主要对空调内机新风功能进行改进,使得内机出风口4产生一道风幕,进而取代导板,通过风改变风。主要依托于新风空调设计,在保留新风空调功能的前提下对空调模块进行整合,以实现功能的复杂度。本实施例风幕模组即新风通道2位于内机侧边,固定方式为与骨架固连。另外与出风口4位置相配合将风以与空调出风方向垂直的方向送出,达到影响风向和风量的目的。
现有新风模块一般集成到空调内机中,从室外引入的新风基本送入内机中,再通过出风口4送出,只是引入了新风,并未对空调送风方式进行改变。本实施例创新的提出通过将模块出风位置的改变,在保留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其他的功能。离心风扇将新风从新风进口8送入新风出口10,由于新风进口8和新风出口10面积的差距,导致出风位置风速极大,进而切割内机出风口4风场,以此方式达到取代导板的目的。
本实施例主要包括对新风模块的改进;通过新风改变风向,成为风幕;通过气流影响气流。主要对新风模块进行改进,并在维持原成本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功能。通过风来改变风,不在依靠于其他部件,减小了其他部件对风量的影响。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包括出风通道以及与所述出风通道连通的出风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新风通道,所述新风通道独立连接于所述出风通道的侧边,所述新风通道靠近所述出风通道的侧壁上连接有可绕轴向转动的新风口组件,所述新风口组件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一侧且所述新风口组件上设有新风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通道的内部在所述新风口组件处连接有导流组件,所述导流组件用于引导气流沿所述新风口组件的轴向流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组件包括中空且两端贯通的导流筒,所述导流筒与所述新风口组件同轴连接,所述导流筒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风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筒的内壁在所述开口处连接有朝向所述新风口组件倾斜的导流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风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筒与所述新风口组件一体转动连接,或者所述导流筒固定连接于所述新风通道的内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新风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出口沿径向设于所述新风口组件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新风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口组件连接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新风口组件转动以调节新风流出方向使得出风口处的空调出风在新风的干涉下实现在垂直于新风口组件轴向的方向上进行风向调节。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新风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通道的壁面上还设有新风进口;所述新风通道的内部还设有风机;所述风机用于引入新风,所述风机还用于通过控制转动方向使得出风口处的空调出风在沿新风口组件轴向的方向上进行风向调节。
9.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导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上述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新风空调室内机,包括:
将新风吹向空调出风,利用新风干涉空调出风;
通过对新风的控制,实现空调出风的风向调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风空调室内机导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空调出风的风向调节具体包括:
通过转动新风口组件,对空调出风在垂直于新风口组件轴向的方向上进行风向调节;
通过控制风机的转动方向,对空调出风在沿新风口组件轴向的方向上进行风向调节。
CN202011322733.9A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及其导风控制方法 Active CN1125394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22733.9A CN112539473B (zh)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及其导风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22733.9A CN112539473B (zh)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及其导风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39473A true CN112539473A (zh) 2021-03-23
CN112539473B CN112539473B (zh) 2022-12-23

Family

ID=75014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22733.9A Active CN112539473B (zh)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及其导风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3947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35939A (zh) * 2021-11-08 2022-03-0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天花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787117U (zh) * 2015-06-30 2015-11-18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及其换新风装置、诱导风喷嘴
JP2017154113A (ja) * 2016-03-04 2017-09-07 国立大学法人北見工業大学 サイクロン分離装置及び住宅換気用給気フード
CN207268489U (zh) * 2017-08-07 2018-04-24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CN109990389A (zh) * 2019-04-29 2019-07-0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11735109A (zh) * 2020-07-20 2020-10-0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新风模块、空调器及新风模块的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787117U (zh) * 2015-06-30 2015-11-18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及其换新风装置、诱导风喷嘴
JP2017154113A (ja) * 2016-03-04 2017-09-07 国立大学法人北見工業大学 サイクロン分離装置及び住宅換気用給気フード
CN207268489U (zh) * 2017-08-07 2018-04-24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CN109990389A (zh) * 2019-04-29 2019-07-0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11735109A (zh) * 2020-07-20 2020-10-0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新风模块、空调器及新风模块的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35939A (zh) * 2021-11-08 2022-03-0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天花机
CN114135939B (zh) * 2021-11-08 2024-05-2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天花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39473B (zh) 2022-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80335222A1 (en) Air conditioner indoor unit
CN109915936B (zh) 一种空调内机及空调
CN207113012U (zh) 空调面板和空调柜机
CN107120733A (zh) 空调器
CN215260132U (zh) 换气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7246658A (zh) 空调柜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06846919U (zh) 空调器
CN210921588U (zh) 一种新风装置以及空调器
CN112539473B (zh) 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及其导风控制方法
CN107143922A (zh) 空调面板和空调柜机
CN208901539U (zh) 一种空调扇风道转动结构及其空调扇
CN109882932A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1575272U (zh)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0118845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1400023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6145929U (zh) 一种顶出风立式空调器
CN212987427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8779562U (zh) 空调柜机和空调器
CN114413334A (zh) 空调室内机
US11635213B2 (en) Air conditioner indoor unit, air condition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ir conditioner
CN208059073U (zh) 立式空调设备
CN206847033U (zh) 空调面板和空调器
CN115164281B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115183329B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211575261U (zh) 空调柜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