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34839B - 一种内藏式车辆阻拦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藏式车辆阻拦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34839B
CN114134839B CN202111338720.5A CN202111338720A CN114134839B CN 114134839 B CN114134839 B CN 114134839B CN 202111338720 A CN202111338720 A CN 202111338720A CN 114134839 B CN114134839 B CN 1141348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p lever
vertical
rotating shaft
vehicle
arres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3872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34839A (zh
Inventor
白竹川
吴磊
朱鹏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Jiuzhou Electric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Jiuzhou Electric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Jiuzhou Electric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Jiuzhou Electric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3872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3483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348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348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348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348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FADDITIONAL WORK, SUCH AS EQUIPPING ROADS OR THE CONSTRUCTION OF PLATFORMS, HELICOPTER LANDING STAGES, SIGNS, SNOW FENCES, OR THE LIKE
    • E01F13/00Arrangements for obstructing or restricting traffic, e.g. gates, barricades ; Preventing passage of vehicles of selected category or dimensions
    • E01F13/04Arrangements for obstructing or restricting traffic, e.g. gates, barricades ; Preventing passage of vehicles of selected category or dimensions movable to allow or prevent passage
    • E01F13/044Arrangements for obstructing or restricting traffic, e.g. gates, barricades ; Preventing passage of vehicles of selected category or dimensions movable to allow or prevent passage the barrier being formed by obstructing members situated on, flush with, or below the traffic surface, e.g. with inflatable members on the surfac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FADDITIONAL WORK, SUCH AS EQUIPPING ROADS OR THE CONSTRUCTION OF PLATFORMS, HELICOPTER LANDING STAGES, SIGNS, SNOW FENCES, OR THE LIKE
    • E01F13/00Arrangements for obstructing or restricting traffic, e.g. gates, barricades ; Preventing passage of vehicles of selected category or dimensions
    • E01F13/04Arrangements for obstructing or restricting traffic, e.g. gates, barricades ; Preventing passage of vehicles of selected category or dimensions movable to allow or prevent passage
    • E01F13/08Arrangements for obstructing or restricting traffic, e.g. gates, barricades ; Preventing passage of vehicles of selected category or dimensions movable to allow or prevent passage by swinging into closed position about a transverse axis situated in the road surface, e.g. tiltable sections of the road surface, tiltable parking pos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藏式车辆阻拦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机动车阻拦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辆阻拦装置占地面积大易被发现的问题。一种内藏式车辆阻拦装置,包括多个阻拦单元,所述阻拦单元之间通过基座连接件与减速基座连接件插槽相互卡合连接;所述阻拦单元包括减速基座和拦截支撑架,两者配合连接;所述拦截支撑架为可折叠结构,包括多个折叠件和多个连杆,所述折叠件之间平行设置,与所述多个连杆通过钢珠插销连接组合而成;所述减速基座上表面设置有多条横向和纵向相互垂直交错的凹槽,当所述拦截支撑架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拦截支撑架能够被收纳于所述凹槽中。本发明实现了车辆阻拦装置占地面积小、不易被察觉以及操作快捷使用方便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内藏式车辆阻拦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动车阻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藏式车辆阻拦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近十年是我国汽车产业高速发展的时期,目前机动车数量很大,有时应工作需求需要临时联动对路口进行封锁和检查,此时需要对机动车进行迅速临时拦截,就需要使用阻车装置。
现有技术中的阻车装置,多是直接暴露于路面之上,体积大,一眼便能被驾驶者发现,一旦被发现便失去了其拦截意义,驾驶者必然会想方设法躲避。临时车辆拦截最好可以出奇不意,攻其不备,以免造成不可控的局面。同时,现有的阻车装置也存在需要固定在地面,体积大、重量大,难以移动,设防时间长,需要多处布防,人力、物力资源成本较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内藏式车辆阻拦装置及其使用方法,用以解决现有车辆阻拦装置不使用时占地面积大易被发现以及使用过程费时费力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内藏式车辆阻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阻拦单元,所述阻拦单元之间并排连接;所述阻拦单元包括减速基座和拦截支撑架,所述减速基座上表面设置有横向凹槽和纵向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拦截支撑架配合设置;所述拦截支撑架为可折叠结构,包括多个折叠件和多个连杆,所述折叠件之间平行设置,所述连杆通过钢珠插销固定连接在折叠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折叠件包括卧挡杆和立挡杆;所述卧挡杆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减速基座铰接,所述立挡杆通过第二转轴与接近所述卧挡杆设置有第一转轴的一端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卧挡杆内部设置有第一矩形槽和第二矩形槽;所述第一矩形槽内设有弹性元件。
进一步地,所述卧挡杆内的第一矩形槽处的两侧对称开设有滑槽;所述弹性元件靠近第一转轴的一端与滑轴固定连接;所述滑轴与连接杆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转轴与所述立挡杆铰接,第三转轴设置于靠近所述立挡杆设置有第二转轴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矩形槽和第二矩形槽之间由一体式隔断板隔开,所述隔断板上设置有滑动孔,所述滑轴中间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末端穿过所述弹性元件以及所述滑动孔在所述第二矩形槽内伸缩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矩形槽远离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电吸盘,所述立挡杆远离所述第一转轴一端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电吸盘块,所述电吸盘与电吸盘块相互配合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卧挡杆外侧远离所述第一转轴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卡轴,所述减速基座远离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设置有卡座,所述卡轴和所述卡座之间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立挡杆为L型结构,包括长臂和短臂,所述长臂和短臂之间垂直固定连接,且两者相交部的外边缘为直角,所述第二转轴设置于所述短臂的末端。
进一步地,所述减速基座的纵向凹槽靠近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设置有旋转支撑座,所述第一转轴铰链连接。
进一步地,一种所述内藏式车辆阻拦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电吸盘与电吸盘块失去磁吸力;
S2:立挡杆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被弹开,使得立挡杆垂直于减速基座;
S3:车辆轮胎接触立挡杆使卧挡杆脱离减速基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1)本发明的内藏式阻拦装置为可拆卸结构,由多个同样的阻拦单元构成,阻拦单元两侧对称设有减速基座连接件插槽,阻拦单元之间通过基座连接件与该减速基座连接件插槽插合,使得该阻拦单元之间并排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内藏式车辆阻拦装置。整个装置占用空间小;同时运输方便、快捷,节省人力物力,能够进行快速布设。
(2)本发明的内藏式阻拦装置为可折叠结构,不用时候折叠起来,拦截支撑架的上表面不高于所述凹槽边缘的最高处,使得拦截支撑架在该状态下可以完全隐藏设置在所述凹槽内。该设计使得拦截支撑架在未工作状态下可以隐藏在减速基座内部,使得该装置可以很容易隐藏在减速带中,具有很高的隐藏性,不易被嫌疑人发现,同时还不会影响车辆的正常通行。
(3)本发明的内藏式阻拦装置采用弹簧机构对立挡杆进行弹起操作,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拦截设备迅速弹起,阻拦及时,能够起到出其不意的拦截效果。
(4)本发明的内藏式阻拦装置在未工作状态下,电吸盘与电吸盘块处于断电状态,两者通过磁力吸合在一起,车辆可在该装置上通行;当出现需拦截车辆时,工作人员通过启动遥控,控制所述电吸盘与电吸盘块的磁力状态,使两者瞬间通电失去磁吸力,立挡杆被弹开,使得整个装置开启工作状态,进行车辆拦截。本发明的电动盘具有重量轻,体积小,吸力大等优点,断电时具备磁吸力,通电时磁吸力消失,常态为断电状态,用电量小,操作方便、快捷。
本发明中,上述各技术方案之间还可以相互组合,以实现更多的优选组合方案。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优点可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
附图说明
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图1为内藏式阻拦装置未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2为内藏式阻拦装置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3为内藏式阻拦装置中阻拦单元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4为内藏式阻拦装置中折叠件工作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5为内藏式阻拦装置中卧挡杆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内藏式阻拦装置中立挡杆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内藏式阻拦装置使用过程中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
1-第一转轴;2-旋转支撑座;3-第二转轴;4-滑轴;5-卧挡杆;5a-滑槽;5b-卡轴;5c-滑动孔;6-钢珠插销;7-卡座;8-电吸盘;9-导向杆; 10-弹性元件;11-连接杆;12-第三转轴;13-立挡杆;14-电吸盘块;17- 减速基座;18-减速基座连接件插槽;19-连杆;21-车辆轮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一种内藏式车辆阻拦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这些实施例只用于比较和解释的目的,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全文中描述使用的术语“顶部”、“底部”、“在……上方”、“下”和“在……上”是相对于装置的部件的相对位置,例如装置内部的顶部和底部衬底的相对位置。可以理解的是装置是多功能的,与它们在空间中的方位无关。
本发明通常的工作面可以为平面或曲面,可以倾斜,也可以水平。为了方便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放置在水平面上,并在水平面上使用,并以此限定“高低”和“上下”。
实施例1
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内藏式车辆阻拦装置,为可拆卸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多个阻拦单元,所述阻拦单元两侧对称设有减速基座连接件插槽18,所述阻拦单元之间通过基座连接件与所述减速基座连接件插槽18配合连接,使得多个所述阻拦单元之间并排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内藏式车辆阻拦装置。整个装置占用空间小;同时运输方便、快捷,节省人力物力,能够进行快速布设。
进一步地,如图2-图3所示,所述阻拦单元包括减速基座17和拦截支撑架,所述减速基座17上表面设置有横向凹槽和纵向凹槽,所述横向凹槽和纵向凹槽相互垂直交错,所述凹槽与所述拦截支撑架配合设置,当所述拦截支撑架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拦截支撑架能够被收纳于所述凹槽中。
优选地,所述阻拦单元为长方形;所述横向凹槽设置有多条,优选为三条,所述纵向凹槽设置有多条,优选为三条;多条横向凹槽相互平行设置,多条纵向凹槽相互平行设置,多条横向凹槽与多条纵向凹槽之间垂直设置;所述横向凹槽平行于所述阻拦单元的长边,所述纵向凹槽平行于所述阻拦单元的短边。
具体地,当所述拦截支撑架处于未工作状态时(即折叠状态下的内藏式车辆阻拦装置),拦截支撑架的上表面不高于所述横向凹槽和纵向凹槽边缘的最高处,使得拦截支撑架在该状态下可以完全隐藏设置在所述横向凹槽和纵向凹槽内。本发明使得拦截支撑架在未工作状态下可以隐藏在减速基座内部,使得该装置可以很容易隐藏在减速带中,具有很高的隐藏性,不易被嫌疑人发现,同时还不会影响车辆的正常通行。
进一步地,如图3-图4所示,所述拦截支撑架为可折叠结构,包括多个折叠件和多个连杆19,所述折叠件之间相互平行设置;所述折叠件两侧设有多个钢珠插销6,所述连杆19通过钢珠插销6固定连接在折叠件上,使得多个这折叠件形成一个整体,即组成拦截支撑架。
优选地,所述折叠件设置有三个,与所述纵向凹槽相对应;所述连杆19与所述横向凹槽相对应。
实施时,将可折叠的拦截支撑架打开,嫌疑人驱使车辆的车轮架于拦截支撑架内部的连杆19之间,使车轮被卡在拦截支撑架里面无法继续转动行驶,从而达到阻拦的目的。整个装置占用空间小,运输方便、快捷,节省人力物力,能够进行快速布设,达到出其不意的拦截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折叠件包括卧挡杆5和立挡杆13。其中,所述卧挡杆5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1与所述减速基座17铰接,所述立挡杆13通过第二转轴3与接近所述卧挡杆5设置有第一转轴1的一端铰接;折叠件展开后,卧挡杆5和立挡杆13呈L型。
具体地,本申请使得所述立挡杆13能够在所述卧挡杆5的一端进行旋转操作,同时,所述卧挡杆5还能带动所述立挡杆13在同端的减速基座17上进行整体旋转操作。
具体地,所述钢珠插销6分别设置在所述卧挡杆5的中部和靠近第一转轴1的一端,以及所述立挡杆13的中部和远离第一转轴1的一端,使得卧挡杆5和立挡杆13均有两排连杆19。
进一步地,所述卧挡杆5中部设置有第一矩形槽和第二矩形槽,所述第一矩形槽和第二矩形槽之间由一体式隔断板隔开;所述第一矩形槽设置在靠近第一转轴1的一端,所述第二矩形槽设置在远离第一转轴1 的一端;所述第一矩形槽内设置有有弹性元件10。
优选地,所述弹性元件10为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卧挡杆5内的第一矩形槽的两侧对称开设有滑槽5a;所述弹性元件10靠近第一转轴1的一端与滑轴4固定连接,所述滑轴4 在所述滑槽5a内进行滑动运动,同时带动弹性元件10在所述第一矩形槽内进行压缩和舒张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滑轴4与连接杆11的一端铰链相连,所述连接杆11 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转轴12与所述立挡杆13铰接,第三转轴12设置于靠近所述立挡杆13设置有第二转轴3的一端,即所述立挡杆13通过所述弹性元件10的弹力将其弹开,该弹性元件10的设计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立挡杆13迅速弹起,阻拦及时,能够起到出其不意的拦截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所述隔断板上设置有滑动孔5c,所述滑动孔5c贯通所述第一矩形槽和第二矩形槽,所述滑轴4中间固定连接有导向杆9,所述导向杆9的末端穿过所述弹性元件10以及所述滑动孔5c在所述第二矩形槽内进行往返运动,给所述弹性元件10起到运动限位的作用。
进一步地,由于所述连接杆11一端与所述滑轴4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立挡杆13连接,因此当立挡杆13在所述弹性元件10的弹力作用下被弹开时,滑轴4在滑槽5a内滑动,同时带动连接杆11同步运动,最终展开后所述滑轴4被限位在所述滑槽5a内靠近第一转轴1的一端。
此时,在连接杆11的作用下,所述立挡杆13与所述卧挡杆5之间旋转后的角度也被限定,即立挡杆13在弹性元件10的作用下被弹开后,其与卧挡杆5的角度固定不变(本发明中该状态下的立挡杆13和卧挡杆 5的角度为90°),使得所述立挡杆13与所述卧挡杆5之间一直处于相互无旋转位移的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矩形槽远离所述第一转轴1的一端内侧设置有电吸盘8,所述立挡杆13远离所述第一转轴1一端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电吸盘块14,所述电吸盘8与电吸盘块14相互配合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电吸盘8与电吸盘块14未工作状态下处于断电状态,通过磁力吸合在一起,可通过电控控制其磁力状态。
具体地,在未工作状态下,所述拦截支撑架处于折叠状态,所述立挡杆13与卧挡杆5处于相互接触重合状态,此时处于断电状态,所述电吸盘8与电吸盘块14通过磁力吸合在一起,车辆可在该装置上通行。
进一步地,当出现需拦截车辆时,工作人员通过启动遥控控制所述电吸盘8与电吸盘块14的磁力状态,通电后使两者瞬间断电失去磁吸力,该状态下由于所述电吸盘8与电吸盘块14间没有了磁力,使得所述立挡杆13在弹性元件10的弹力作用下弹起,使得整个装置处于工作状态,进行车辆拦截。
进一步地,所述卧挡杆5外侧远离所述第一转轴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卡轴5b,所述减速基座17的纵向凹槽远离所述第一转轴1的一端设置有卡座7,所述卡轴5b和所述卡座7之间卡合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所述立挡杆5为L型,包括长臂和短臂,所述长臂和短臂之间垂直固定连接,且两者相交部的外边缘为直角,所述第二转轴3设置于所述短臂的末端。
进一步地,所述减速基座17的纵向凹槽靠近所述第一转轴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支撑座2,与所述第一转轴1铰链连接。
实施例2
一种内藏式车辆阻拦装置的使用方法,采用实施例1中的内藏式车辆阻拦装置,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电吸盘8与电吸盘块14失去磁吸力:
该装置在未工作状态下,所述拦截支撑架在所述横向凹槽和纵向凹槽内处于折叠状态,所述立挡杆13与卧挡杆5处于上下叠放相互重合的状态。
此时,所述电吸盘8与电吸盘块14处于断电状态,两者通过磁力吸合在一起,车辆可在该装置上通行。
当出现需拦截车辆时,工作人员通过启动遥控,控制所述电吸盘8 与电吸盘块14的磁力状态,使两者瞬间通电失去磁吸力,该状态下由于所述电吸盘8与电吸盘块14间没有了磁力,使得整个装置开启工作状态,进行车辆拦截。
S2:立挡杆13在弹性元件10的作用下被弹开,使得立挡杆13垂直于减速基座17:
由于电吸盘8与电吸盘块14之间失去磁力,所述立挡杆13通过所述弹性元件10的弹力围绕第二转轴进行旋转运动,将立挡杆13与卧挡杆5分离;立挡杆13带动与其连接的连杆19进行同步运动。
同时,所述滑轴4在滑槽5a内进行滑动,同时带动连接杆11同步运动,最终展开后所述滑轴4被限位在所述滑槽5a内靠近第一转轴1的一端。
此时,在连接杆11的作用下,所述立挡杆13与所述卧挡杆5之间旋转后的角度被限定,即立挡杆13在弹性元件10的作用下被弹开后,其与卧挡杆5的角度固定不变(本发明中该状态下的立挡杆13和卧挡杆 5的角度为90°),使得所述立挡杆13与所述卧挡杆5之间一直处于相互无旋转位移的状态。
该状态下为本发明内藏式阻拦装置的工作状态,进入车辆拦截的准备状态。该状态下,所述卧挡杆5置于减速基座17的纵向凹槽内,所述立挡杆13的长臂垂直于所述卧挡杆5,所述立挡杆13的短臂平行于所述卧挡杆;所述立挡杆13和与其相连接的连杆19所形成的立挡支架垂直于减速基座17,同时所述立挡支架垂直于卧挡杆5以及与卧挡杆5相连的连杆19所形成的卧挡支架。
S3:车辆轮胎21向前驱使,接触立挡杆13,通过车辆向前的冲击力,使卧挡杆5脱离减速基座17:
如图7所示,当车辆通过S2所述的车辆拦截的准备状态下的内藏式阻拦装置时,车辆轮胎21首先压过减速基座17,接着冲撞到所述立挡支架上,由于此时立挡支架与卧挡支架之间形成的角度不变,使得所述车辆轮胎21置于所述立挡支架与卧挡支架之间。
首先,由于车辆轮胎21对立挡支架的冲击力,到达一定的冲击力后所述卡轴5b脱离卡座7,使得立挡杆13带动卧挡杆5一起向与车辆行驶一致的方向同步运动,同时车辆轮胎21也跟着立挡支架一起同向同步运动。
接着,当立挡支架与卧挡支架同步运动到一定角度后,所述立挡支架的上表面会与减速基座17其中一个凹槽的上边缘接触,此时达到立挡支架与卧挡支架展开的最大量,所述车辆轮胎21被卡在所述立挡支架与卧挡支架之间,不可继续向前行驶,完成拦截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内藏式车辆阻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阻拦单元,所述阻拦单元之间并排连接;
所述阻拦单元包括减速基座(17)和拦截支撑架,所述减速基座(17)上表面设置有横向凹槽和纵向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拦截支撑架配合设置;
所述拦截支撑架为可折叠结构,包括多个折叠件和多个连杆(19),所述折叠件之间平行设置,所述连杆(19)通过钢珠插销(6)固定连接在折叠件上;
所述折叠件包括卧挡杆(5)和立挡杆(13);所述卧挡杆(5)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1)与所述减速基座(17)铰接,所述立挡杆(13)通过第二转轴(3)与接近所述卧挡杆(5)设置有第一转轴(1)的一端铰接;
所述卧挡杆(5)外侧远离所述第一转轴(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卡轴(5b),所述减速基座(17)的纵向凹槽远离所述第一转轴(1)的一端设置有卡座(7),所述卡轴(5b)和所述卡座(7)之间卡合连接;
所述立挡杆(13)与其相连接的连杆(19)形成立挡支架;所述卧挡杆(5)与其相连的连杆(19)形成卧挡支架;车辆轮胎(21)能够卡在所述立挡支架与卧挡支架之间,进行拦截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藏式车辆阻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卧挡杆(5)内部设置有第一矩形槽和第二矩形槽;所述第一矩形槽内设有弹性元件(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藏式车辆阻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卧挡杆(5)内的第一矩形槽的两侧对称开设有滑槽(5a);所述弹性元件(10)靠近第一转轴(1)的一端与滑轴(4)固定连接;
所述滑轴(4)与连接杆(11)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接杆(11)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转轴(12)与所述立挡杆(13)铰接,第三转轴(12)设置于靠近所述立挡杆(13)设置有第二转轴(3)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藏式车辆阻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矩形槽和第二矩形槽之间设有一体式隔断板,所述隔断板上设置有滑动孔(5c),所述滑轴(4)中间固定连接有导向杆(9),所述导向杆(9)的末端穿过所述弹性元件(10)以及所述滑动孔(5c)在所述第二矩形槽内伸缩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藏式车辆阻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矩形槽远离所述第一转轴(1)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电吸盘(8),所述立挡杆(13)远离所述第一转轴(1)一端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电吸盘块(14),所述电吸盘(8)与电吸盘块(14)相互配合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藏式车辆阻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挡杆(13)为L型结构,包括长臂和短臂,所述长臂和短臂之间垂直固定连接,且两者相交部的外边缘为直角,所述第二转轴(3)设置于所述短臂的末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藏式车辆阻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基座(17)的纵向凹槽靠近所述第一转轴(1)的一端设置有旋转支撑座(2),与所述第一转轴(1)铰接。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藏式车辆阻拦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电吸盘(8)与电吸盘块(14)失去磁吸力;
S2:立挡杆(13)在弹性元件(10)的作用下被弹开,使得立挡杆(13)垂直于减速基座(17);
S3:车辆轮胎(21)接触立挡杆(13)使卧挡杆(5)脱离减速基座(17)。
CN202111338720.5A 2021-11-12 2021-11-12 一种内藏式车辆阻拦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ctive CN1141348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38720.5A CN114134839B (zh) 2021-11-12 2021-11-12 一种内藏式车辆阻拦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38720.5A CN114134839B (zh) 2021-11-12 2021-11-12 一种内藏式车辆阻拦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34839A CN114134839A (zh) 2022-03-04
CN114134839B true CN114134839B (zh) 2022-11-25

Family

ID=80393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38720.5A Active CN114134839B (zh) 2021-11-12 2021-11-12 一种内藏式车辆阻拦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34839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81824A (zh) * 2014-05-22 2014-08-13 王健 电动翻转式停车场阻拦门
CN104032689A (zh) * 2014-06-20 2014-09-10 相虎生 减速带式缓冲阻车机构
CN204644918U (zh) * 2015-05-21 2015-09-16 苏州大学 安全限高装置
CN105648942A (zh) * 2015-12-29 2016-06-08 公安部第研究所 一种液压翻板阻车路障
CN207347963U (zh) * 2017-08-14 2018-05-11 浙江沃尔拓科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道路地面的挡车器
CN209873635U (zh) * 2019-04-24 2019-12-31 深圳市华路德电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路旁停车防止逃费机构
CN111560875A (zh) * 2020-05-15 2020-08-21 北京卓奥世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撞击损坏的浅埋式路障机及工作方法
CN111560879A (zh) * 2020-05-13 2020-08-21 北京卓奥世鹏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破胎功能的翻转式路桩及其翻转方法
CN111576283A (zh) * 2020-05-15 2020-08-25 北京卓奥世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拦截的临时布防固定路障及拦截方法
CN112359753A (zh) * 2020-10-27 2021-02-12 邓光国 一种公路安全防逆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8300328A (nl) * 1983-01-28 1984-08-16 Plaatwerkerij En Verzinkerij V Neerzwenkbaar obstakel.
AU6569696A (en) * 1995-09-13 1997-03-20 Desmond William Jackson Car parking control device
CA2510409A1 (en) * 2005-06-03 2006-12-03 Cory Paul Retractable safety barracade
CN205171416U (zh) * 2015-10-16 2016-04-20 深圳市裕安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可自动旋转的道闸
CN107217621A (zh) * 2016-03-22 2017-09-29 天津泊洋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限位装置
CN207193842U (zh) * 2017-07-18 2018-04-06 杭州富阳鸿祥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工程用的道路限行装置
KR20190014658A (ko) * 2017-08-03 2019-02-13 강영욱 접철식 차량 출입 통제기
CN111272269A (zh) * 2020-03-13 2020-06-12 王光柱 一种用于桥梁安全的车辆超重检测机构
CN212835113U (zh) * 2020-07-02 2021-03-30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具有防撞功能道路路障
CN213867517U (zh) * 2020-08-27 2021-08-03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车位限位锁
CN112962491B (zh) * 2021-02-09 2022-03-01 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阻车装置
CN113216042A (zh) * 2021-06-07 2021-08-06 李莎 X型阻车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81824A (zh) * 2014-05-22 2014-08-13 王健 电动翻转式停车场阻拦门
CN104032689A (zh) * 2014-06-20 2014-09-10 相虎生 减速带式缓冲阻车机构
CN204644918U (zh) * 2015-05-21 2015-09-16 苏州大学 安全限高装置
CN105648942A (zh) * 2015-12-29 2016-06-08 公安部第研究所 一种液压翻板阻车路障
CN207347963U (zh) * 2017-08-14 2018-05-11 浙江沃尔拓科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道路地面的挡车器
CN209873635U (zh) * 2019-04-24 2019-12-31 深圳市华路德电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路旁停车防止逃费机构
CN111560879A (zh) * 2020-05-13 2020-08-21 北京卓奥世鹏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破胎功能的翻转式路桩及其翻转方法
CN111560875A (zh) * 2020-05-15 2020-08-21 北京卓奥世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撞击损坏的浅埋式路障机及工作方法
CN111576283A (zh) * 2020-05-15 2020-08-25 北京卓奥世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拦截的临时布防固定路障及拦截方法
CN112359753A (zh) * 2020-10-27 2021-02-12 邓光国 一种公路安全防逆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34839A (zh) 2022-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48880B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箱组件
CN114134839B (zh) 一种内藏式车辆阻拦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US9360669B2 (en) Display device
CN216074889U (zh) 一种内藏式车辆阻拦装置
CN113665393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具有防撞功能的充电桩
CN103382707A (zh) 双向护栏清洗车
CN109795941B (zh) 汽车电梯摆动式自动伸缩限位阻挡装置
CN210133796U (zh) 汽车电梯摆动式自动伸缩限位阻挡装置
CN105216758A (zh) 一种便携式汽车侧窗及后视镜雨刷装置
CN111042607B (zh) 转臂具有反行程保护的高安全性车辆搬运器及其搬运方法
CN202071732U (zh) 一种多功能车载移动装置
CN108306091B (zh) 一种雷达天线翻转机构
CN203440778U (zh) 双向护栏清洗车
CN101898536A (zh) 汽车车顶行李架
CN212473357U (zh) 一种防碰撞的环卫车辆装置
CN2846699Y (zh) 消防车用的消防梯取放装置
CN217126815U (zh) 一种车辆升降平台
CN208221511U (zh) 多位置同步旋转驱动装置及自动化设备
CN209922348U (zh) 下漏式分拣车
CN220923914U (zh) 折叠桌及车辆
CN108583741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自行车停放设备
CN103213483B (zh) 一种全自动车载遮阳防雨防尘防霜装置
CN207311186U (zh) 一种汽车座椅翻转助力机构及汽车座椅
CN216660353U (zh) 一种无人机旋翼防死点回收装置
CN111845607B (zh) 防止倒车压坏地面物体的装置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